CN110546864A - 罩的固定结构及减速电机 - Google Patents

罩的固定结构及减速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6864A
CN110546864A CN201880024216.8A CN201880024216A CN110546864A CN 110546864 A CN110546864 A CN 110546864A CN 201880024216 A CN201880024216 A CN 201880024216A CN 110546864 A CN110546864 A CN 1105468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member
cover
plate portion
support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42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樋口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Instrumen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46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686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罩的固定结构及减速电机,其能够容易且恰当地将罩固定于支承部件。在减速电机1中,齿轮罩6具备第一罩部件7和第二罩部件8,第一罩部件7被框架3(支承部件)的第三板部33(第一支承部)以及第一板部31(第二支承部)支承,第二罩部件8被第一板部31支承。在第一罩部件7和第二罩部件8的边界部61,第一罩部件7的端部76和第二罩部件8的端部86在第一方向X上隔开间隙分离,但在边界部61设置有重叠部,上述重叠部是第一罩部件7的端部76及第二罩部件8的端部86中的一个与另一个在与第一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重叠而形成。

Description

罩的固定结构及减速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罩的固定结构及齿轮传递机构被齿轮罩覆盖的减速电机。
背景技术
在经由齿轮传递机构将电机本体的电机轴的旋转传递给旋转部件的减速电机中,采用将框架设置在电机本体的输出侧的端部,将旋转部件能旋转地配置在框架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之间的构造(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248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机中,存在异物附着在齿轮传递机构上等问题,因此,理想的是用齿轮罩将齿轮传递机构覆盖。在这种情况下,将齿轮罩在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之间固定于框架。另外,在齿轮罩上形成有贯通孔,使旋转部件的旋转中心轴贯通齿轮罩的贯通孔。因此,在减速电机的制造工序中存在以下问题:使旋转部件的旋转中心轴贯通齿轮罩的贯通孔之后,将齿轮罩与旋转部件一起配置在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之间,之后,需要将罩固定在框架(支承部件)上,因此,罩的设置需要花费大量功夫。
鉴于以上问题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罩的固定结构及减速电机,可以容易且恰当地将罩固定在支承部件上。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罩的固定结构,是罩相对于支承部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具有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一支承部相对于所述罩位于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承部相对于所述罩位于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罩具备第一罩部件和第二罩部件,所述第一罩部件被所述第一支承部及所述第二支承部支承,所述第二罩部件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罩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被所述第二支承部支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夹在由所述第一罩部件和所述第二罩部件之间的边界部设置有重叠部,所述重叠部是所述第一罩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及所述第二罩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中的一个与另一个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重叠而形成。
在本发明中,罩具备第一罩部件和第二罩部件,第一罩部件被支承部件的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支承,第二罩部件被支承部件的第二支承部支承。因此,只要将第一罩部件及第二罩部件分别固定在支承部件上即可,所以即使在由于设置罩的部位的结构上的问题而难以将一体的罩固定在支承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将罩固定到支承部件。另外,在将第一罩部件及第二罩部件固定在了支承部件的状态下,即使在因第一罩部件及第二罩部件的尺寸精度等的影响而在第一罩部件和第二罩部件之间产生在第一方向上分开的间隙的情况下,由于设置有重叠部,所以也不会发生间隙变为开放状态那样的事态等,可以将罩恰当地固定在支承部件上,上述重叠部是第一罩部件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及第二罩部件的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中的一个与另一个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重叠而形成。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第一罩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具备伸出部,所述伸出部以比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相邻的部分薄的板厚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伸出,所述第二罩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具备薄板部,所述薄板部的板厚比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相邻的部分薄,所述伸出部和所述薄板部重叠构成所述重叠部。根据该方式,可以使重叠部更薄。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在所述边界部,所述第一罩部件和所述第二罩部件隔着间隙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开,所述间隙被所述重叠部封闭。根据该方式,在将第一罩部件及第二罩部件固定在支承部件时,不易发生第一罩部件和第二罩部件因第一罩部件及第二罩部件的尺寸精度等影响而在第一方向上干扰的事态。另外,即使振动传递给罩,也不易发生第一罩部件和第二罩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碰撞并发出异响的事态。另外,因为第一罩部件和第二罩部件的边界部形成的间隙被第一罩部件和第二罩部件的重叠部封闭,所以异物不易从间隙侵入罩的内侧。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第一罩部件及所述支承部件中的一个具备作用力产生部,在将所述第一罩部件按压在所述第一支承部时,所述作用力产生部产生将所述罩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及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双方倾斜的倾斜方向施力的作用力,所述第二支承部具备从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罩部件抵接的第一抵接部和从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罩部件抵接的第二抵接部。根据该方式,当朝向支承部件的第一支承部按压第一罩部件时,作用力产生部在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及第二方向的一侧双方倾斜的倾斜方向上对第一罩部件施力。其结果是,第一罩部件在第二支承部上以弹性与第一支承部抵接,并且,设置于第二支承部的第二抵接部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以弹性与罩抵接。因此,通过朝向支承部件的第一支承部按压第一罩部件这样的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将第一罩部件固定在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另外,由于第一罩部件被以弹性固定在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因此,不易发生松动。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作用力产生部是在将所述第一罩部件按压在所述第一支承部时,将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双方倾斜的斜面弯曲为所述第一罩部件和所述第一支承部的接触面而产生所述作用力的第一柔性板部。根据该方式,可以由第一柔性板部构成产生适当的规定方向的作用力的作用力产生部。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第一柔性板部以将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罩部件,所述斜面以朝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及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双方倾斜的倾斜方向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柔性板部,在将所述第一罩部件按压在所述第一支承部时,所述第一柔性板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弯曲而产生所述作用力。根据该方式,可以由设置于第一罩部件本身的第一柔性板部构成作用力产生部,所以无需为了构成作用力产生部而添加其他部件。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斜面形成于从所述第一柔性板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突出的凸状触点部,在所述第一支承部设置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开口,在将所述第一罩部件按压在所述第一支承部时供所述凸状触点部嵌合,并且所述开口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开口边缘与所述斜面抵接。根据该方式,可以避免在第一支承部和第一罩部件之间出现大的间隙。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第二抵接部由形成于所述第二支承部的孔的内周面或形成于所述第二支承部的凸部的外周面构成,其中,所述孔用于使形成于所述第一罩部件的凸部嵌合,所述凸部用于使形成于所述第一罩部件的孔嵌合。根据该方式,可以用简单的结构构成第二抵接部。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第一罩部件具有第一钩,所述第一钩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突出,并且从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承部卡合。根据该结构,即使向第一罩部件施加较大的力也能够抑制第一罩部件从第二方向的另一侧脱落,另外,因为第一罩部件由上述的作用力产生部、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固定,所以即使第一钩和第二支承部之间的余隙增大,也不易出现松动。因此,第一钩的卡合不需要大的力,所以可以有效地进行装配作业。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第二罩部件具有第二钩和第二柔性板部,所述第二钩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突出,并且从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承部卡合,所述第二柔性板部从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以弹性与所述第二支承部抵接。根据该方式,第二罩部件被固定在第二支承部而不会松动。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构成有通过卡合凸部和卡合凹部进行所述罩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双方正交的第三方向的定位的卡合部,所述卡合凸部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及所述第一罩部件中的一个上,所述卡合凹部形成在另一个上,供所述卡合凸部嵌合。根据该方式,可以将第一罩部件在第三方向上可靠地定位。
本发明的罩的固定结构可以用于减速电机。在这种情况下,减速电机具有: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的电机轴线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延伸;框架,所述框架具备固定于所述电机本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的第一板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板部对置的第二板部及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的第三板部;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之间;齿轮传递机构,所述齿轮传递机构将所述电机本体的电机轴的旋转传递给所述旋转部件;以及齿轮罩,所述齿轮罩以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之间覆盖所述齿轮传递机构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框架,所述框架是所述支承部件,所述齿轮罩是所述罩,所述第三板部是所述第一支承部,所述第一板部是所述第二支承部,在所述边界部,由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构成供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中心轴贯通的贯通孔,所述第一缺口形成于与所述第一罩部件的所述第一板部对置的第一端板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所述第二缺口形成于与所述第二罩部件的所述第一板部对置的第二端板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根据该方式,即使旋转部件从罩突出的情况下,也可以以覆盖齿轮传递机构的方式将罩容易地固定于框架。另外,在框架和齿轮罩之间难以出现松动,因此,即使在由于电机本体的旋转而产生振动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异响的发生等。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齿轮传递机构包含两端由所述第一端板部及所述第一板部保持的固定轴和能旋转地支承于所述旋转部件的齿轮。根据该方式,可以利用第一罩部件保持固定轴。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罩具备第一罩部件和第二罩部件,第一罩部件被支承部件的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支承,第二罩部件被支承部件的第二支承部支承。因此,将第一罩部件及第二罩部件分别固定在支承部件上即可,所以即使在由于设置罩的部位的结构上的问题而难以将一体的罩固定于支承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罩固定容易地在支承部件上。另外,在将第一罩部件及第二罩部件固定在支承部件上的状态下,即使在因第一罩部件及第二罩部件的尺寸精度等的影响而在第一罩部件和第二罩部件之间出现在第一方向上分开的间隙的情况下,由于设置有第一罩部件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及第二罩部件的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中的一个从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重叠于另一个而形成的重叠部,所以不会发生间隙变为开放状态的事态等,可以将罩恰当地固定于支承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减速电机的一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从第三方向的一侧观察图1所示的减速电机的侧视图。
图3是从图1所示的状态卸下齿轮罩的第二罩部件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图3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卸下齿轮罩的第一罩部件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减速电机的齿轮传递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及第二方向的一侧观察图1所示的第一罩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从第一方向的一侧及第二方向的一侧观察在图1所示的减速电机上将齿轮罩固定在框架上的样子的立体图。
图8是从图7所示的状态卸下齿轮罩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相对于图1所示的框架的齿轮罩的固定结构的说明图。
图10是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及第二方向的另一侧观察图1所示的第二罩部件的立体图。
图11是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观察图1所示的第二罩部件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在穿过齿轮罩的第一凸部的位置切断齿轮罩等的样子的YZ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在穿过第二罩部件的第二柔性板部的位置将第二罩部件等切断之后的样子的YZ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罩的固定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罩向支承部件的固定结构,以针对减速电机1的框架3(支承部件)固定齿轮罩6(罩)的情况为中心进行说明。
此外,在以下所说明的减速电机1中,电机本体10的电机轴50的旋转中心轴线及旋转部件4的旋转中心轴线平行,均可以视为电机轴线。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以旋转部件4的旋转中心轴线作为电机轴线L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电机轴线L延伸的方向(电机轴线L方向)中、电机轴50从电机本体10突出的一侧设为输出侧L1,将与电机轴50从电机本体10突出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另一侧)设为输出相反侧L2进行说明。另外,将与电机轴线L正交的方向中、在框架3中与第三板部33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X,将电机轴线L延伸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Z,将与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Z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Y。另外,将第一方向X中、在框架3中第三板部33所在的一侧设为一侧X1,将第一板部31及第二板部32从第三板部33突出的一侧设为另一侧X2。另外,将第二方向Z中、输出相反侧L2设为一侧Z1,以输出侧L1为另一侧Z2。另外,第三方向Y的一侧标注Y1,另一侧标注Y2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减速电机1的一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从第三方向Y的一侧Y1观察图1所示的减速电机1的侧视图。图3是从图1所示的状态卸下齿轮罩6的第二罩部件8之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从图3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卸下齿轮罩6的第一罩部件7之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1所示的减速电机1的齿轮传递机构9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从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及第二方向Z的一侧Z1观察图1所示的第一罩部件7的立体图。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减速电机1具有电机本体10和固定于电机本体10的电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输出侧L1)的端部11的框架3。框架3具备用焊接等方法固定于电机本体10的输出侧L1的端部11的第一板部31、在输出侧L1与第一板部31对置的第二板部32及在第一方向X的一侧X1连接第一板部31和第二板部32的第三板部33。在电机本体10的侧面设置有供电部12。在第一板部31形成有孔30,电机本体10的电机轴50经由孔30从第一板部31向输出侧L1突出。在电机轴50中,在从第一板部31向输出侧L1突出的部分上固定有电机小齿轮55。
另外,减速电机1具有:配置在第一板部31和第二板部32之间的旋转部件4;将电机本体10的电机轴50的旋转传递给旋转部件4的齿轮传递机构9;以及在第一板部31和第二板部32之间从输出侧L1覆盖齿轮传递机构9的齿轮罩6,齿轮罩6固定在框架3上。详细情况如后述,齿轮罩6具备第一罩部件7和相对于第一罩部件7配置在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第二罩部件8。
如图4及图5所示,在第一板部31和第二板部32之间,设置有旋转部件4的旋转中心轴35。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中心轴35是固定轴,将旋转部件4支承为能够围绕电机轴线L旋转。在旋转中心轴35中,输出相反侧L2的端部351以嵌入形成于第一板部31的轴孔310中的状态被保持。旋转中心轴35的输出侧L1的端部352以嵌入形成于第二板部32的孔37中的状态固定于第二板部32。该固定可以采用焊接、铆接、粘接等方法。
旋转部件4是形成有供旋转中心轴35贯通的轴孔41的轴状部件,在外周部分,从输出相反侧L2向输出侧L1依次形成有齿轮部45及螺旋槽43。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部件4由螺旋槽43构成为进给丝杠或蜗杆。旋转部件4为树脂制,齿轮部45及螺旋槽43一体形成。在旋转中心轴35中,对形成有螺旋槽43的部分进行支承的部分的外径比形成有齿轮部45的部分的外径粗。但是,旋转中心轴35也可以是整体上为相同的外径(粗细)。此外,旋转部件4相对于旋转中心轴35在电机轴线L方向上的移动由图1及图2中点划线所示的推力轴承49(参照图1、图2)等控制。
在旋转部件4中,齿轮部45经由第一齿轮91及第二齿轮92与电机小齿轮55机械连接,由电机小齿轮55、第一齿轮91、第二齿轮92以及齿轮部45构成齿轮传递机构9。因此,电机轴50的旋转经由齿轮传递机构9减速并传递给旋转部件4。第一齿轮91是与电机小齿轮55啮合的大径齿轮911和外径小于大径齿轮911的小径齿轮912以同轴状一体形成的复合齿轮。第二齿轮92是与第一齿轮91的小径齿轮912啮合的大径齿轮921和外径小于大径齿轮921的小径齿轮922以同轴状一体形成的复合齿轮,小径齿轮922与旋转部件4的齿轮部45啮合。
第一齿轮91被支承轴910能旋转地支承,该支承轴910的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部被保持于第一板部31的轴孔313中。第二齿轮92被支承轴920能旋转地支承,该支承轴920的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部被保持于第一板部31的轴孔314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轴910的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部被保持在形成于图6所示的第一罩部件7的第一端板部71的轴孔713中。另外,支承轴920的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部被保持在形成于图6所示的第一罩部件7的第一端板部71的轴孔714中。
(齿轮罩6的结构)
图7是从第一方向X的一侧X1及第二方向Z的一侧Z1观察在图1所示的减速电机1中将齿轮罩6固定在框架3上的样子的立体图。图8是从图7所示的状态卸下齿轮罩6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齿轮罩6向图1所示的框架3的固定结构的说明图,是表示在穿过第一罩部件7的第一柔性板部735的位置切断齿轮罩6等的样子的XZ剖视图。此外,在图9的上段示出将齿轮罩6固定在框架3之前的状态,下段示出将齿轮罩6固定在框架3之后的状态。
如图3、图4、图7、图8以及图9所示,齿轮罩6具有第一罩部件7和第二罩部件8,其中,该第一罩部件7覆盖齿轮传递机构9中配置于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部分,该第二罩部件8覆盖齿轮传递机构9中配置于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的部分。第一罩部件7具备:在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与第一板部31对置的第一端板部71;从第一端板部71的第三方向Y的两端部向第二方向Z的一侧Z1折弯的第一侧板部72;以及从第一端板部71的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端部向第二方向Z的一侧Z1折弯的第二侧板部73,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成为开放端。
第二罩部件8具备相对于第一板部31在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对置的第二端板部81、从第二端板部81的第三方向Y的两端部向第二方向Z的一侧Z1折弯的第三侧板部82以及从第二端板部81的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端部向第二方向Z的一侧Z1折弯的第四侧板部83,第一方向X的一侧X1成为开放端。第二罩部件8配置在相对于第一罩部件7在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相邻的位置。因此,齿轮罩6从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第一方向X的两侧以及第三方向Y的两侧覆盖齿轮传递机构9。
旋转中心轴35及旋转部件4贯穿第一罩部件7的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端部76和第二罩部件8的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端部86的边界部61中、在第一端板部71和第二端板部81的边界部61开口的贯通孔60,从齿轮罩6的内侧向输出侧L1突出。因此,在第一罩部件7的第一端板部71的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端部716形成有半圆形的第一缺口710,在第二罩部件8的第二端板部81的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端部816形成有半圆形的第二缺口810,由第一缺口710和第二缺口810构成圆形的贯通孔60。
在这样构成的齿轮罩6中,如下所述,第一罩部件7由相对于齿轮罩6位于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框架3的第三板部33和相对于齿轮罩6位于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的框架3的第一板部31支承,第二罩部件8由相对于齿轮罩6位于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的第一板部31支承。
(框架3的详细结构)
如图4、图8以及图9所示,在框架3的第一板部31,相对于孔30在第三方向Y的两侧形成有第一孔311,相对于两个第一孔311的每一个在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形成有第二孔3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孔311及第二孔312是贯通孔。在框架3的第一板部31形成有朝向第三方向Y的两侧突出的凸部318,在比凸部318靠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也形成有朝向第三方向Y的两侧突出的凸部319。
在框架3的第三板部33,在第三方向Y的大致中央,在第二方向Z分开的两个部位形成有卡合凸部331。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凸部331通过对第三板部33的冲压加工而形成。因此,在第三板部33的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表面形成有在形成卡合凸部331时凹陷的凹部。
在框架3的第三板部33,相对于两个卡合凸部331中位于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的卡合凸部331在第三方向Y的两侧形成有四边形的开口部336。如图9所示,在开口部336中,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的开口边缘中位于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的边缘成为斜面337,该斜面337相对于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及第二方向Z的一侧Z1双方倾斜。
(第一罩部件7的详细结构)
如图4、图6以及图8所示,在第一罩部件7中,在位于第三方向Y的两侧的两个第一侧板部72,分别形成有在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端部从第一侧板部72向第三方向Y的两侧突出的两个凸缘部74。在两个凸缘部74,分别形成有向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突出的圆棒状的第一凸部741。
另外,在位于第三方向Y的两侧的两个第一侧板部72分别形成有第一钩721,该第一钩721在向第二方向Z的一侧Z1倾斜地突出之后,进一步向第二方向Z的一侧Z1延伸,在第一钩721的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部,形成有朝向内侧突出的第一爪部722。第一钩721具有框形状,且在第一方向X的中央位置形成有沿第二方向Z延伸的槽723。
在第二侧板部73的第三方向Y的大致中央部分,形成有在与框架3的两个卡合凸部331重叠的位置沿第二方向Z延伸的槽状的卡合凹部731。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凹部731的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部形成到形成于第一端板部71的凸部734。
在第二侧板部73中,相对于卡合凹部731在第三方向Y的两侧形成有第一柔性板部735,该第一柔性板部735是留下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部,其余三方被槽732切除而形成,第一柔性板部735以使自由端朝向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沿第二方向Z延伸的方式形成于第一罩部件7。第一柔性板部735的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沿第一方向X能弹性变形。
在第一柔性板部735的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面中,在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部附近形成有向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突出的凸状触点部736。凸状触点部736的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部成为相对于第一方向X的一侧X1及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双方倾斜的斜面737。此外,凸状触点部736的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部也成为斜面738。
在这样构成的第一罩部件7中,在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端部76的内面侧形成有伸出部75,该伸出部75以比在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相邻的部分薄的板厚朝向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伸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端板部71及第一侧板部72的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端部716、726分别形成有伸出部75。因此,在第一罩部件7形成有形成于第一端板部71的伸出部75即第一伸出部751和形成于第一罩部件7的第一侧板部72的伸出部75即第二伸出部752。因此,在第一端板部71及第一侧板部72的外面侧,在伸出部75(第一伸出部751及第二伸出部752)的根部分形成有朝向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第一台阶部719、729。在此,第一伸出部751和第二伸出部752连接。另外,第一伸出部751及第二伸出部752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宽度)相等。
(第二罩部件8的详细结构)
图10是从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及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观察图1所示的第二罩部件8的立体图。图11是从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观察图1所示的第二罩部件8的侧视图。
如图4、图8以及图10所示,在第二罩部件8中位于第三方向Y的两侧的两个第三侧板部82,在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端部分别形成有从第三侧板部82朝向第三方向Y的两侧突出的两个凸缘部84。在两个凸缘部84,分别形成有向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突出的圆棒状的第二凸部841。
另外,在位于第三方向Y的两侧的两个第三侧板部82分别形成有第二钩821,上述第二钩821在向第二方向Z的一侧Z1倾斜地突出之后,进一步向第二方向Z的一侧Z1延伸,在第二钩821的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部,形成有朝向内侧突出的第二爪部822。第二钩821具有框形状,且在第一方向X的中央位置形成有沿第二方向Z延伸的槽823。
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位于第三方向Y的两侧的两个第三侧板部82,分别形成有从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部向外侧突出的第二柔性板部87。第二柔性板部87具备从第三侧板部82朝向第二钩821的槽823沿第三方向Y突出的臂部871和从臂部871朝向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突出的前端部872,臂部871相对于第二方向Z能弹性变形。另外,如图11所示,前端部872比第三侧板部82及第四侧板部83的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部更向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突出。
在这样构成的第二罩部件8中,在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端部86的外面侧,形成有板厚比在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相邻的部分薄的薄板部8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端板部81及第三侧板部82的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端部816、826分别形成有薄板部85。因此,在第二罩部件8形成有在第二端板部81形成的薄板部85即第一薄板部851和在第三侧板部82形成的薄板部85即第二薄板部852。因此,在第二端板部81及第三侧板部82的内面侧,形成有在薄板部85(第一薄板部851及第二薄板部852)的根部分朝向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第二台阶部819、829。在此,第一薄板部851和第二薄板部852连接。另外,台阶部819位于比台阶部829靠近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因此,第一薄板部851的第一方向的尺寸(宽度)大于第二薄板部852的第一方向的尺寸(宽度)。
(减速电机1的制造方法)
在制造本实施方式的减速电机1时,如图5所示,将框架3固定于电机本体10之后在将电机小齿轮55安装到电机轴50。另外,在将支承轴910、920的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部保持于第一板部31的状态下,将第一齿轮91及第二齿轮92安装到支承轴910、920,使第一齿轮91和第二齿轮92啮合,并且,使第一齿轮91和电机小齿轮55啮合。
接着,参照图12等,如后述将第一罩部件7固定于框架3。此时,将图5所示的支承轴910、920的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部嵌入第一罩部件7的轴孔713、714(参照图6)中,并保持支承轴910、920。
接着,将旋转中心轴35穿过形成于框架3的第二板部32的孔37,将旋转中心轴35的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部351(参照图5)嵌入第一板部31的轴孔310中,将旋转中心轴35的两侧的端部351、352分别固定于第一板部31及第二板部32。此时,将旋转中心轴35穿过旋转部件4。另外,使旋转部件4的齿轮部45与第二齿轮92啮合。
接着,参照图13等,如后述将第二罩部件8固定在框架3的第一板部31。
(第一罩部件7向框架3的固定结构)
图12是表示以图1所示的状态在穿过齿轮罩6的第一凸部741的位置将齿轮罩6等切断的样子的YZ剖视图。此外,在图12中,省略电机本体10及齿轮传递机构9等的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向框架3固定第一罩部件7时,将第一罩部件7按压在第三板部33,并且,将第一罩部件7按压在第一板部31。其结果是,第一罩部件7的第一凸部741与第一板部31的第一孔311嵌合,形成于第一罩部件7的第一钩721的第一爪部722在第一板部31的第二方向Z的一侧Z2的面31b与凸部318卡合。另外,如图9所示,齿轮罩6的第一柔性板部735的凸状触点部736与第三板部33的开口部336内侧嵌合。另外,第三板部33的卡合凸部331与第一罩部件7的卡合凹部731(参照图8)嵌合,由卡合凸部331和卡合凹部731构成进行第一罩部件7的第三方向Y的定位的卡合部。因此,可以在第三方向Y上将齿轮罩6可靠地定位。而且,形成于第三板部33的两个卡合凸部331嵌入第一罩部件7的槽状的卡合凹部731,因此,可以抑制第一罩部件7的倾斜。
此时,如以下所述,框架3的第三板部33作为本发明中的“第一支承部”发挥作用,第一板部31作为本发明中的“第二支承部”发挥作用。另外,第一罩部件7的第一柔性板部735及第三板部33的开口部336作为本发明中的“作用力产生部”发挥功能,上述作用力产生部产生在相对于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及第二方向Z的一侧Z1双方倾斜的倾斜方向上对齿轮罩6施力的作用力。另外,朝向第一板部31的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的面31a作为从第二方向Z的一侧Z1与第一罩部件7抵接的本发明中的“第一抵接部”发挥功能,形成于第一板部31的第一孔311的内周面311a中、位于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的部分作为从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与第一罩部件7抵接的本发明中的“第二抵接部”发挥功能。
更具体地说,在图9的下段所示的状态下,形成于第一罩部件7的第一柔性板部735的凸状触点部736的斜面737成为第一罩部件7和第三板部33的接触面,被第三板部33的开口部336的开口边缘的斜面337按压,第一柔性板部735向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弯曲。因此,通过第一柔性板部735弯曲时的反作用力,如图9中箭头F1所示,第一罩部件7从第三板部33受到相对于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及第二方向Z的一侧Z1双方倾斜的倾斜方向的作用力。其结果是,第一板部31的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的面31a作为第一抵接部,从第二方向Z的一侧Z1以弹性与齿轮罩6抵接,形成于第一板部31的第一孔311的内周面311a中、位于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的部分作为第二抵接部,从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以弹性与齿轮罩6的第一凸部741抵接。
在这种状态下,第一罩部件7的第一钩721的第一爪部722与第一板部31的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的面31b卡合,但第一钩721担负在向齿轮罩6施加大的力时防止该齿轮罩6向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脱落的作用,不直接参与第一罩部件7相对于框架3的固定。即,在第一罩部件7形成有以弹性与第一板部31卡合的第一钩721,因此,即使向第一罩部件7施加大的力,也可以抑制第一罩部件7向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脱落。另外,因为第一罩部件7由第一柔性板部735、第一板部31(第一抵接部)及第一孔311固定,所以如图12所示,即使第一钩721的第一爪部722和第一板部31之间的余隙C较大,也不易出现松动。因此,第一钩721的卡合不需要大的力,所以能够高效地进行装配作业。
(向框架3固定第二罩部件8的固定结构)
图13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在穿过第二罩部件8的第二柔性板部87的位置将第二罩部件8等切断的样子的YZ剖视图。此外,在图13中,省略电机本体10、齿轮传递机构9以及第一罩部件7等的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向框架3固定第二罩部件8时,将第二罩部件8按压在第一板部31。其结果是,第二罩部件8的第二凸部841嵌入第一板部31的第二孔312中,形成于第二罩部件8的第二钩821的第二爪部822在第一板部31的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的面31b与凸部319卡合。此时,如图13所示,形成于第二罩部件8的第二柔性板部87的前端部872与第一板部31的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的面31a抵接,第二柔性板部87的臂部871向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弯曲。因此,通过第二柔性板部87弯曲时的反作用力的作用,如图13中箭头F2所示,第二罩部件8受到从第一板部31向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分离的方向的作用力。其结果是,第二钩821的第二爪部822以弹性与第一板部31的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的面31b卡合。
(第一罩部件7和第二罩部件8的边界部61的结构)
如图9所示,在将第一罩部件7及第二罩部件8固定于框架3的状态下,在第一方向X上被夹在第一罩部件7和第二罩部件8之间的边界部61构成有重叠部66,上述重叠部66是第一罩部件7的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端部76及第二罩部件8的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端部86中的一个与另一个在与第一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重叠而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罩部件7的另一侧X2的端部76形成有伸出部75,在第二罩部件8的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端部86形成有薄板部85。因此,在将第一罩部件7及第二罩部件8固定在框架3上的状态下,第一罩部件7的伸出部75和第二罩部件8的薄板部85在与第一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重叠而构成重叠部66,。在本实施方式中,伸出部75从齿轮罩6的内面侧与薄板部85重叠。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边界部61中位于第一罩部件7的第一端板部71和第二罩部件8的第二端板部81之间的第一边界部611,形成于第一罩部件7的第一端板部71的第一伸出部751和形成于第二罩部件8的第二端板部81的第一薄板部851在与第一方向X正交的第二方向Z上重叠而构成第一重叠部661。另外,在边界部61中位于第一罩部件7的第一侧板部72和第二罩部件8的第三侧板部82之间的第二边界部612,形成于第一罩部件7的第一侧板部72的第二伸出部752和形成于第二罩部件8的第三侧板部82的第二薄板部852在与第一方向X正交的第三方向Y上重叠而构成第二重叠部662。因此,即使因第一罩部件7及第二罩部件8的尺寸精度等的影响等,在第一罩部件7和第二罩部件8之间出现在第一方向X上分开的间隙的情况下,间隙也会被重叠部分66封闭。因此,不会发生间隙变为开放状态的事态等,可以将齿轮罩6(第一罩部件7及第二罩部件8)恰当地固定于框架3。
在本实施方式的减速电机1中,构成为:在边界部61,第一罩部件7和第二罩部件8隔着间隙在第一方向X上主动地分开。更具体地说,在第一端板部71和第二端板部81之间,第一伸出部751和第二台阶部819在第一方向X上对置,但在第一伸出部751和第二台阶部819之间主动地设置有间隙G1。另外,在第一端板部71和第二端板部81之间,第一台阶部719和第一薄板部851在第一方向X上对置,但在第一台阶部719和第一薄板部851之间主动地设置有间隙G2。另外,在第一侧板部72和第三侧板部82之间,第二伸出部752和第二台阶部829在第一方向X上对置,但在第二伸出部752和第二台阶部829之间主动地设置有间隙G3。另外,在第一侧板部72和第三侧板部82之间,第一台阶部729和第二薄板部852在第一方向X上对置,但在第一台阶部729和第二薄板部852之间主动地设置有间隙G4。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罩部件7和第二罩部件8的边界部61,朝向外侧的间隙G2、G4也被第一罩部件7和第二罩部件8的重叠部66封闭。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减速电机1中,齿轮罩6具备第一罩部件7和第二罩部件8,第一罩部件7被框架3(支承部件)的第三板部33(第一支承部)及第一板部31(第二支承部)支承,第二罩部件8被框架3的第二板部32支承。因此,由于将第一罩部件7及第二罩部件8分别固定在框架3上即可,所以即使在由于旋转中心轴35位于设置齿轮罩6的部位等问题而难以将一体的齿轮罩6固定在框架3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将齿轮罩6固定到框架3。另外,在将第一罩部件7及第二罩部件8固定于框架3的状态下,即使在因第一罩部件7及第二罩部件8的尺寸精度等的影响而在第一罩部件7和第二罩部件8之间出现在第一方向X上分开的间隙的情况下,由于设置有重叠部66,因此也不会发生间隙变为开放状态的事态等,可以将齿轮罩6恰当地固定于框架3,上述重叠部66是第一罩部件7的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端部76及第二罩部件8的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端部86中的一个从与第一方向X正交的方向与另一个重叠而形成。因此,可以抑制异物侵入齿轮罩6的内侧。另外,即使在齿轮传递机构9中的啮合部涂布了润滑脂等的情况下,润滑脂等也不易从齿轮罩6泄漏到外侧。
另外,在边界部61,上述重叠部66形成于第一罩部件7的第一端板部71的伸出部75(第一伸出部751及第二伸出部752)和形成于第二罩部件8的第二端板部81的薄板部85(第一薄板部851及第二薄板部852)重叠而构成重叠部66(第一重叠部661及第二重叠部662)。因此,构成的重叠部66较薄,重叠部66不会从齿轮箱体6的外表面突出。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边界部61,第一罩部件7和第二罩部件8隔着间隙G1、G2、G3、G4在第一方向X上明显地被分开。因此,不易发生第一罩部件7和第二罩部件8因第一罩部件7及第二罩部件8的尺寸精度等的影响而在第一方向X上干扰的事态。另外,即使振动被传递给齿轮罩6,也不易发生第一罩部件7和第二罩部件8在第一方向X上碰撞而发出异响的事态。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第一罩部件7和第二罩部件8的边界部61朝向外侧的间隙G2、G4被第一罩部件7和第二罩部件8的重叠部66封闭,所以异物也难以从间隙G2、G4侵入齿轮罩6的内侧。另外,即使在齿轮传递机构9中的啮合部涂布了润滑脂等的情况下,润滑脂等也不易从齿轮罩6的间隙G2、G4泄露到外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第一柔性板部735(作用力产生部),其在向框架3固定第一罩部件7时,当将第一罩部件7按压在第三板部33时,产生在相对于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及第二方向Z的一侧Z1双方倾斜的倾斜方向上对第一罩部件7施力的作用力。与之相对,第一板部31具备面31a(第一抵接部)和第一孔311,上述面31a从第二方向Z的一侧Z1以弹性与第一罩部件7抵接,上述第一孔311具备从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以弹性与第一罩部件7的第一凸部741抵接的内周面311a(第二抵接部)。因此,通过朝向框架3的第三板部33按压第一罩部件7这样的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将第一罩部件7固定在第三板部33及第一板部31。另外,由于第一罩部件7被以弹性固定在第三板部33及第一板部31,因此不易出现松动。
另外,在第一柔性板部735形成有斜面737,该斜面737朝向相对于第一方向X的一侧X1及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X2双方倾斜的倾斜方向。因此,可以由设置于第一罩部件7本身的第一柔性板部735构成作用力产生部,所以无需为了构成作用力产生部而添加其他部件。另外,斜面737形成于从第一柔性板部735朝向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突出的凸状触点部736,与第三板部33中朝向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开口的开口部336的开口边缘(斜面737)抵接。因此,当将第一罩部件7按压在第三板部33时,可以可靠地产生在相对于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及第二方向Z的一侧Z1双方倾斜的倾斜方向上对第一罩部件7施力的作用力,并且,可以避免第三板部33和第一罩部件7之间出现大的间隙。
另外,由于第二抵接部是以供形成于齿轮罩6的第一凸部741嵌合的方式形成于第一板部31的第一孔311的内周面311a,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构成第二抵接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第二钩821将第二罩部件8固定在框架3的第一板部31时,形成于第二罩部件8的第二柔性板部87的前端部872与第一板部31的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1的面31a抵接,第二柔性板部87的臂部871向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弯曲。因此,通过第二柔性板部87弯曲时的反作用力的作用,第二罩部件8受到从第一板部31向第二方向Z的另一侧Z2分离的方向的作用力。其结果是,第二钩821的第二爪部822以弹性与第一板部31的第二方向Z的一侧Z1的面31b卡合,所以在第二罩部件8和第一板部31之间不易出现松动。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柔性板部735(作用力产生部)形成于第一罩部件7侧,但也可以是,第一柔性板部735形成于框架3的第三板部33侧。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包括贯通孔的第一孔311的内周面构成第二抵接部,但也可以采用第一孔311为有底的凹部的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凸部741形成于第一罩部件7侧,但也可以是,第一凸部741形成于框架3的第一板部31侧,在第一罩部件7侧形成有贯通孔或有底的第一孔311。在这种情况下,由第一凸部741的外周面构成第二抵接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卡合凸部331形成于框架3的第一板部31侧,但也可以是,卡合凸部331形成于齿轮罩6侧,卡合凹部731形成于框架3的第一板部31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罩部件7和第二罩部件8的整个边界部61设置有重叠部66,但也可以采用仅在第一端板部71和第二端板部81之间的第一边界部611及第一侧板部72和第三侧板部82之间的第二边界部612中的一方设置有重叠部66的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罩部件7的伸出部75从内侧与第二罩部件8的薄板部85重叠,但也可以采用第一罩部件7的伸出部75从外侧与第二罩部件8的薄板部85重叠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是,将伸出部75形成于第一罩部件7的端部76的外面侧,将薄板部85形成于第二罩部件8的端部86的内面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旋转中心轴35是能旋转地支承旋转部件4的固定轴,但旋转中心轴35是与旋转部件4一体旋转的旋转部件时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要描述了将齿轮罩6固定到减速电机1的框架3的结构,但是将罩固定到其他支承部件的情况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机;3…框架(支承部件);7…齿轮罩(罩);4…旋转部件;9…齿轮传递机构;10…电机本体;31…第一板部(第三支承部);31a…面(第一抵接部);32…第二板部;33…第三板部(第一支承部);35…旋转中心轴;50…电机轴;55…电机小齿轮;60…贯通孔;66…重叠部;71…第一端板部;72…第一侧板部;73…第二侧板部;81…第二端板部;82…第三侧板部;83…第四侧板部;87…第二柔性板部;311…孔;311a…内周面(第二抵接部);331…卡合凸部;611…第一边界部;612…第二边界部;661…第一重叠部;662…第二重叠部;710…第一缺口;721…第一钩;722…第一爪部;731…卡合凹部;735…第一柔性板部(作用力产生部);736…凸状触点部;737…斜面;741…第一凸部;810…第二缺口;821…第二钩;822…第二爪部;L…电机轴线;L1…输出侧;L2…输出相反侧;X…第一方向;Y…第三方向;Z…第二方向;X1…第一方向的一侧;X2…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1…第二方向的一侧;Z2……第二方向的另一侧。

Claims (13)

1.一种罩的固定结构,是罩相对于支承部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一支承部相对于所述罩位于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承部相对于所述罩位于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一侧,
所述罩具备第一罩部件和第二罩部件,所述第一罩部件被所述第一支承部及所述第二支承部支承,所述第二罩部件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罩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被所述第二支承部支承,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夹在所述第一罩部件和所述第二罩部件之间的边界部设置有重叠部,所述重叠部是所述第一罩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及所述第二罩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中的一个与另一个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重叠而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罩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具备伸出部,所述伸出部以比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薄的板厚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伸出,
所述第二罩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具备薄板部,所述薄板部的板厚比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薄,
所述伸出部和所述薄板部重叠而构成所述重叠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罩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边界部,所述第一罩部件和所述第二罩部件隔着间隙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开,
所述间隙被所述重叠部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罩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罩部件及所述支承部件中的一个具备作用力产生部,在将所述第一罩部件按压在所述第一支承部时,所述作用力产生部产生将所述罩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及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双方倾斜的倾斜方向施力的作用力,
所述第二支承部具备从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罩部件抵接的第一抵接部和从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罩部件抵接的第二抵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罩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用力产生部是在将所述第一罩部件按压在所述第一支承部时,将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双方倾斜的斜面弯曲为所述第一罩部件和所述第一支承部的接触面而产生所述作用力的第一柔性板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罩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柔性板部以将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罩部件,
所述斜面以朝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及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双方倾斜的倾斜方向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柔性板部,
在将所述第一罩部件按压在所述第一支承部时,所述第一柔性板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弯曲而产生所述作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罩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面形成于从所述第一柔性板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突出的凸状触点部,
在所述第一支承部设置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开口,在将所述第一罩部件按压在所述第一支承部时供所述凸状触点部嵌合,并且所述开口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开口边缘与所述斜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罩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抵接部由形成于所述第二支承部的孔的内周面或形成于所述第二支承部的凸部的外周面构成,其中,所述孔用于使形成于所述第一罩部件的凸部嵌合,所述凸部用于使形成于所述第一罩部件的孔嵌合。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罩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罩部件具有第一钩,所述第一钩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突出,并且从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承部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罩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罩部件具有第二钩和第二柔性板部,所述第二钩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突出,并从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承部卡合,所述第二柔性板部从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以弹性与所述第二支承部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罩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构成有通过卡合凸部和卡合凹部进行所述罩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双方正交的第三方向的定位的卡合部,所述卡合凸部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及所述第一罩部件中的一个上,所述卡合凹部形成在另一个上,供所述卡合凸部嵌合。
12.一种减速电机,其具有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罩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
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的电机轴线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延伸;
框架,所述框架具备固定于所述电机本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的第一板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板部对置的第二板部及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的第三板部;
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之间;
齿轮传递机构,所述齿轮传递机构将所述电机本体的电机轴的旋转传递给所述旋转部件;以及
齿轮罩,所述齿轮罩以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之间覆盖所述齿轮传递机构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框架,
所述框架是所述支承部件,
所述齿轮罩是所述罩,
所述第三板部是所述第一支承部,
所述第一板部是所述第二支承部,
在所述边界部,由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构成供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中心轴贯通的贯通孔,所述第一缺口形成于与所述第一罩部件的所述第一板部对置的第一端板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所述第二缺口形成于与所述第二罩部件的所述第一板部对置的第二端板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传递机构包含两端由所述第一端板部及所述第一板部保持的固定轴和能旋转地支承于所述旋转部件的齿轮。
CN201880024216.8A 2017-04-18 2018-04-10 罩的固定结构及减速电机 Withdrawn CN1105468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2152A JP6904765B2 (ja) 2017-04-18 2017-04-18 カバーの固定構造、およびギアードモータ
JP2017-082152 2017-04-18
PCT/JP2018/015049 WO2018193910A1 (ja) 2017-04-18 2018-04-10 カバーの固定構造、およびギアードモー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6864A true CN110546864A (zh) 2019-12-06

Family

ID=63856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4216.8A Withdrawn CN110546864A (zh) 2017-04-18 2018-04-10 罩的固定结构及减速电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76266A1 (zh)
JP (1) JP6904765B2 (zh)
CN (1) CN110546864A (zh)
WO (1) WO201819391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9041B (zh) * 2021-12-28 2024-04-11 日商日本電產股份有限公司 驅動裝置以及電動車輛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1756U (zh) * 1985-07-19 1987-02-09
JPH0884451A (ja) * 1994-09-09 1996-03-26 Copal Electron Co Ltd パチンコ機の打球発射用回転装置
JP2007110817A (ja) * 2005-10-12 2007-04-26 Olympus Imaging Corp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及び光学系駆動装置
JP2008141825A (ja) * 2006-11-30 2008-06-19 Nidec Sankyo Corp ギヤードモータ
CN101436814A (zh) * 2007-11-15 2009-05-2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电动机装置
US20090266198A1 (en) * 2008-04-29 2009-10-29 Transform Automotive Llc Laser welded differential casings for vehicle axles
JP2010045954A (ja) * 2008-08-18 2010-02-25 Mitsuba Corp 減速機構付モータ
CN102401102A (zh) * 2010-09-16 2012-04-0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输出轴机构及带减速机的电动机
CN103206521A (zh) * 2012-01-17 2013-07-17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齿轮马达
CN203413100U (zh) * 2013-08-09 2014-01-29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电驱动装置及其齿轮罩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06483B2 (ja) * 2015-11-09 2020-06-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ギアードモータおよびギアード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08141103B (zh) * 2015-11-09 2020-02-0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齿轮电动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1756U (zh) * 1985-07-19 1987-02-09
JPH0884451A (ja) * 1994-09-09 1996-03-26 Copal Electron Co Ltd パチンコ機の打球発射用回転装置
JP2007110817A (ja) * 2005-10-12 2007-04-26 Olympus Imaging Corp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及び光学系駆動装置
JP2008141825A (ja) * 2006-11-30 2008-06-19 Nidec Sankyo Corp ギヤードモータ
CN101436814A (zh) * 2007-11-15 2009-05-2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电动机装置
US20090266198A1 (en) * 2008-04-29 2009-10-29 Transform Automotive Llc Laser welded differential casings for vehicle axles
JP2010045954A (ja) * 2008-08-18 2010-02-25 Mitsuba Corp 減速機構付モータ
CN102401102A (zh) * 2010-09-16 2012-04-0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输出轴机构及带减速机的电动机
CN103206521A (zh) * 2012-01-17 2013-07-17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齿轮马达
CN203413100U (zh) * 2013-08-09 2014-01-29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电驱动装置及其齿轮罩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9041B (zh) * 2021-12-28 2024-04-11 日商日本電產股份有限公司 驅動裝置以及電動車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93910A1 (ja) 2018-10-25
US20200076266A1 (en) 2020-03-05
JP2018182957A (ja) 2018-11-15
JP6904765B2 (ja) 2021-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1787B2 (en) Drive device
EP3095672A1 (en) Power steering device
CN110546864A (zh) 罩的固定结构及减速电机
CN102597549B (zh) 铰链装置
CN109891717B (zh) 罩的固定结构以及马达
US9145088B2 (en) Vehicular outside mirror device
WO2020129597A1 (ja) 回転装置
CN111749572B (zh) 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及开闭装置
WO2020129758A1 (ja) 回転装置
CN111750056A (zh) 开闭部件驱动装置
JP2009206587A (ja) スライド式端末機器
JP6678043B2 (ja) ギヤドモータ
CN210129799U (zh) 减速电机
CN114667402A (zh) 离合器装置以及马达单元
JP2001221322A (ja) 歯車装置
JP2020118237A (ja) 減速装置
CN112790653B (zh) 开闭构件驱动装置和便盖开闭单元
KR101426903B1 (ko) 하모닉 드라이브
JP2023006261A (ja) 開閉部材駆動装置および便蓋開閉ユニット
JP6551084B2 (ja) 減速機付モータ
CN114825735A (zh) 马达
JP4234568B2 (ja) モータ支持構造及び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20118234A (ja) 減速装置
JP2020118236A (ja) 減速装置
WO2018139550A1 (ja) 電動ブレーキ用モータ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