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6829A - 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及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及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6829A
CN110546829A CN201880026810.0A CN201880026810A CN110546829A CN 110546829 A CN110546829 A CN 110546829A CN 201880026810 A CN201880026810 A CN 201880026810A CN 110546829 A CN110546829 A CN 1105468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housing
installation
wire
electric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68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6829B (zh
Inventor
荻野力
白川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46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6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68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68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能够容易地装配壳体。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具备:安设部(72),被支承为能够在安设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具有能够安设端子(20)的端子安设凹部(72a);施力部(78),对安设部(72)朝向安设位置施力;端子支承部(77),在安设部(72)位于安设位置的状态下,从退避位置侧对被支承于端子安设凹部(72a)的端子(20)进行支撑;附带端子的电线移动机构(例如,电线端部传送机构),使端子(20)朝向端子安设凹部(72a)移动;及收容壳体压入机构(80),使收容壳体(32)朝向安设部(72)移动,使安设部(72)朝向所述退避位置移动,并使由端子支承部(77)支承的端子(20)收容于收容壳体(32)内。

Description

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及向附带端子的电 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上装配壳体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绞合线缆,该绞合线缆具备捻合的多根绝缘电线和在多根所述绝缘电线的周围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的绝缘性的二次包覆。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704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绞合线缆经由在绝缘电线的端部安装的端子而与成为连接处的电气设备连接。此时,设想端子以收容于由树脂等形成的电介质壳体内的方式与成为连接处的电气设备连接的情况。
然而,将在电线的端部安装的端子收容于电介质壳体内的作业是非常需要劳力和时间的作业。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能够容易地装配壳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一方案涉及一种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组装壳体,该壳体包括收容壳体,该收容壳体形成有该收容壳体的外周的一部分开口而成的端子收容凹部,其中,所述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具备:安设部,被支承为能够在安设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具有能够从所述退避位置的相反侧安设端子的端子安设凹部;施力部,对所述安设部朝向安设位置施力;端子支承部,在所述安设部位于所述安设位置的状态下,从所述退避位置侧对被支承于所述端子安设凹部的端子进行支撑;附带端子的电线移动机构,使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朝向位于所述安设位置的所述安设部的端子安设凹部移动;收容壳体压入机构,使收容壳体从所述退避位置的相反侧朝向所述安设部移动,使所述安设部朝向所述退避位置移动,并使由所述端子支承部支承的端子收容于收容壳体内。
第二方案以第一方案的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端子收容凹部构成为能够将多个端子以并列状态收容,所述端子安设凹部构成为能够将多个端子以并列状态安设,所述端子支承部从所述退避位置侧以并列状态对以并列状态安设在所述端子安设凹部的多个端子进行支撑,所述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移动机构在使多个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部的端子并列的状态下使所述多个附带端子的电线朝向所述安设部的端子安设凹部移动。
第三方案以第一或第二方案的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在位于所述安设位置的所述安设部的两侧还具备安设引导部,该安设引导部具有将端子朝向所述端子安设凹部进行引导的引导面。
第四方案以第一至第三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还具备合体壳体装配机构,该合体壳体装配机构包括:收容壳体支承部,对于在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的收容壳体进行支承;及合体用压入机构,从所述收容壳体支承部的相反侧将合体壳体朝向所述收容壳体压入而使该合体壳体与所述收容壳体合体。
第五方案以第一至第四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还具备姿势对齐机构,该姿势对齐机构在端子向所述端子安设凹部安设之前,从周围夹持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而使所述端子相对于电线的姿势对齐。
第六方案使用第一至第五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将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从所述退避位置的相反侧向位于所述安设位置的所述安设部的端子安设凹部安设,利用所述收容壳体压入机构使所述收容壳体从退避位置的相反侧朝向所述安设部移动,使所述安设部朝向退避位置移动并使由所述端子支承部支承的端子收容于所述收容壳体内。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方案,能够利用附带端子的电线移动机构,将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从所述退避位置的相反侧向位于所述安设位置的所述安设部的端子安设凹部安设,利用收容壳体压入机构,使收容壳体从退避位置的相反侧朝向安设部移动,使安设部朝向退避位置移动,并使由端子支承部支承的端子收容于收容壳体内。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壳体装配于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特别是端子收容于端子安设凹部,在使收容壳体移动时,安设部朝向退避位置移动,由端子支承部支承的端子从端子安设凹部脱离而收容于收容壳体内。因此,能够以尽可能正确的姿势使端子收容于收容壳体内。
根据第二方案,能够使多个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部的端子成为并列状态而收容于收容壳体内。
根据第三方案,能够将端子更可靠地安设于端子安设凹部。
根据第四方案,在壳体为收容壳体与合体壳体的合体构造的情况下,在使端子收容于收容壳体之后,能够容易地使合体壳体与收容有端子的收容壳体合体。
根据第五方案,在将端子向端子安设凹部安设之前,将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从周围夹持而使所述端子相对于电线的姿势对齐,因此能够将端子更可靠地安设于端子安设凹部。
根据第六方案,在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能够容易地装配壳体。特别是端子收容于端子安设凹部,在使收容壳体移动时,安设部朝向退避位置移动,由端子支承部支承的端子从端子安设凹部脱离而收容于收容壳体内。因此,能够以尽可能正确的姿势使端子收容于收容壳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附带端子的电线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表示电介质壳体的一例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电介质壳体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壳体装配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姿势对齐机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表示姿势对齐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姿势对齐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姿势对齐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姿势对齐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姿势对齐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收容壳体装配机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收容壳体装配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收容壳体装配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收容壳体装配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收容壳体装配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收容壳体装配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收容壳体装配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收容壳体装配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合体壳体装配机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合体壳体装配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合体壳体装配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合体壳体装配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合体壳体装配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的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及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方法。
<关于附带端子的电线>
为了便于说明而说明成为加工对象的附带端子的电线。图1是表示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概略剖视图。
附带端子的电线10具备电线11和端子20。
电线11是例如成为在汽车等车辆上搭载的线束的一零件的车辆用绞合电线。具体而言,电线11具备作为中心部的捻合部12、将捻合部12的外周覆盖的编织线14、将编织线14的外周覆盖的外皮16。
捻合部12成为将多根(在此为2根)绝缘电线13捻合而成的结构。绝缘电线13具有作为线状的导体的芯线13a和将该芯线13a的周围覆盖的绝缘包覆13b。绝缘包覆13b是在外皮16的内侧将芯线13a分别单独覆盖的一次包覆。芯线13a由例如将多根导电性的线材捻合而成的捻线构成。不过,芯线也可以考虑单线。
2根绝缘电线13一边描绘同轴的螺旋一边被捻合。电线11的中心线是绝缘电线13分别沿着的螺旋的轴。在2根绝缘电线13的各端部压接端子20。
编织线14是将捻合部12的外周覆盖的屏蔽层。编织线14通过将铜、铜合金等的金属线编织成筒状而形成。上述的编织线14在外皮16的内周侧呈覆盖捻合部12的筒形状,但是在从外皮露出的状态下,能够将各网眼之间扩展而进行扩径变形。
外皮16是将树脂通过挤压成形等而形成于编织线14的外周的绝缘体。外皮16是在编织线14的外周将多根绝缘电线13维持成捆束的状态并将编织线14保持为筒形状的部分。
上述那样的电线11可适用作为遵照以太网(注册商标)标准的高速通信用的线缆等。
不过,电线11并非必须为上述结构。
中心部可以仅包含1根电线,也可以包含3根以上的电线。在中心部,也可以将多根电线不捻合而捆束成并列状态。也可以在捻合部12与编织线14之间夹有绝缘层。电线也可以是在中心导体的周围形成内部绝缘层,在内部绝缘层的周围形成编织线,在编织线的周围形成外皮的结构,即,称为所谓同轴线缆的结构。而且,也可以是作为电线整体而在1根芯线的周围形成有1个绝缘包覆的结构。
在电线11的端部,局部性地将外皮16剥下而使2根绝缘电线13露出。进而,在2根绝缘电线13的各端部,将绝缘包覆13b剥下而使芯线13a露出。
端子20通过对铜、铜合金等金属板材适当进行冲压加工等而形成。在端子20的表面也可以形成锡、镍等的镀敷层。端子20形成为对方侧连接部22与电线连接部24呈直线状地相连的形状。
对方侧连接部22是与对方侧的端子等连接的部分。在此,对方侧连接部22整体形成为箱状的形状,即作为所谓阴型端子的形状。并且,在该对方侧连接部22插入连接具有销状或薄片状的连接部的对方侧端子(所谓阳型端子)。不过,对方侧连接部22也可以形成为销状或薄片状的形状,即作为所谓阳型端子的形状。阳型端子也在销状或薄片状的基端部形成有箱部。
电线连接部24是被压接于绝缘电线13的端部而与绝缘电线13连接的部分。在此,电线连接部24包括芯线桶部25和包覆桶部26。不过,在电线连接部24中,包覆桶部26也有时省略。
芯线桶部25形成为一对芯线压接片从底板部的两侧部立起的形状,在其内部配置有露出的芯线13a的状态下,一对芯线压接片向内弯曲。由此,芯线桶部25被压接于露出的芯线13a。
包覆桶部26形成为一对包覆压接片从底板部的两侧部立起的形状,在其内部配置有绝缘包覆13b的端部的状态下,一对包覆压接片向内弯曲。由此,包覆桶部26被压接于绝缘包覆13b的端部。
在2根绝缘电线13的各自的端部压接有端子20。2个端子收容于由树脂等形成的电介质壳体30内。电介质壳体30为了避免2个端子20直接接触而将它们之间分隔,并通过介电常数比空气大的物质将端子20的外周覆盖。在电介质壳体30的前端侧形成有与2个端子20对应的2个开口,将对方侧的2个端子向2个开口分别插入而能够连接于对应的端子20。
另外,电介质壳体30的外周由外导体端子40覆盖。外导体端子40通过对铜、铜合金等的金属板材适当进行冲压加工等而形成。在外导体端子40的表面也可以形成锡、镍等的镀敷层。外导体端子40形成为电介质壳体收容部42与编织线压接部44呈直线状地相连的形状。
电介质壳体收容部42形成为箱形状,能够将电介质壳体30的外周围收容于内部。
编织线压接部44从电介质壳体收容部42的一端部朝向外皮16的端部延伸出。编织线压接部44形成为例如一对编织线压接片从底板部的两侧部立起的形状。并且,使编织线14中的从外皮16的端部露出的编织线14(以下,有时称为露出编织线14a)以覆盖于外皮16的端部的方式反转。在此,使金属套筒18覆盖于外皮16的外周,使露出编织线14a覆盖于金属套筒18的外周。金属套筒18也可以省略。并且,将外皮16的端部、金属套筒18及覆盖于金属套筒18的外周的露出编织线14a配置在编织线压接部44内,在该状态下,一对编织线压接片向内弯曲。由此,编织线压接部44被压接于外皮16的端部、金属套筒18及露出编织线14a。该编织线压接部44在外皮16的端部的外周与露出编织线14a接触,因此保持为与编织线14电接触的状态。
上述外导体端子40也可以省略。
图2是表示电介质壳体30的一例的概略立体图,图3是电介质壳体30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电介质壳体30是壳体的一例,具备收容壳体32和合体壳体36。
收容壳体32是由树脂等电介质构成的构件,成为形成有外周的一部分开口的端子收容凹部32a的结构。更具体而言,收容壳体32具备底部33、一对侧壁部34a及分隔部34b。
底部33形成为长方形板状。底部33的长度方向尺寸设定得等于或大于端子20的长度尺寸。底部33的宽度方向尺寸设定得大于将端子20的宽度尺寸与端子20的收容个数相乘而得到的尺寸。
在底部33的两侧部以向底部33的一方主面侧突出的方式突出设置有侧壁部34a。而且,在底部33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以向底部33的一方主面侧突出的方式突出设置有分隔部34b。一对侧壁部34a及分隔部34b的高度尺寸设定得等于或大于端子20的高度尺寸。
并且,在底部33的一方主面侧,在一方的侧壁部34a与分隔部34b之间、及另一方的侧壁部34a与分隔部34b之间分别呈并列状地形成有能够收容端子20的端子收容凹部32a。2个端子收容凹部32a向作为收容壳体32的外周的一部分的底部33的相反侧开口,通过该开口将2个端子20以并列状态收容于2个端子收容凹部32a内。
另外,在端子收容凹部32a内形成有端子固定凸部32b,该端子固定凸部32b能够卡定于在端子20的对方侧连接部22形成的凹部或者对方侧连接部22与芯线桶部25之间的凹部等,利用该端子固定凸部32b将端子20在端子收容凹部32a内定位。
在一对侧壁部34a的延伸方向中间部形成有凹部34h。在该凹部34h中,形成有从底部33的两侧部向外侧突出的卡定突起33p。卡定突起33p形成为朝向底部33的一方主面而向底部33的外侧依次突出的形状。
合体壳体36是利用树脂等电介质形成的构件,以覆盖于收容壳体32的方式合体而将上述端子收容凹部32a的开口密闭。更具体而言,合体壳体36具备顶棚部37和一对侧片38。
顶棚部37与上述底部33同样地形成为长方形板状。一对侧片38从顶棚部37的两侧部的中央部朝向顶棚部37的一方主面侧突出设置。侧片38形成为向在侧壁部34a形成的凹部34h嵌入的长方形板状。在该侧片38形成有供上述卡定突起33p嵌入的卡定凹部38h。
并且,在一对端子收容凹部32a分别收容有端子20的状态下,如果将合体壳体36朝向收容壳体32压入,则卡定突起33p及侧片38中的至少一方发生弹性变形,如果卡定突起33p嵌入于侧片38的卡定凹部38h,则成为卡定突起33p及侧片38中的至少一方弹性恢复成原来的形状且卡定凹部38h嵌入于卡定凹部38h的状态。由此,合体壳体36被合体于收容壳体32,保持为将一对端子20收容于一对端子收容凹部32a内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从一对端子20延伸出的绝缘电线13从电介质壳体30的一方侧的2个开口向外方延伸出。而且,电介质壳体30的另一方侧的2个开口向外开口,通过该开口能够将另一端子与内部的端子20连接。
以下,说明向端子20组装电介质壳体30的技术,特别是将一对端子20以并列状态收容于收容壳体32内的技术。
<关于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4是表示壳体装配装置50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壳体装配装置50具备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姿势对齐机构60、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及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
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将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两端部沿传送方向P传送。沿着该传送方向P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依次设置姿势对齐机构60、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及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
在姿势对齐机构60的上游侧设有前处理机构130,该前处理机构130包含对绝缘电线13的端部的绝缘包覆13b进行剥皮的机构、将端子20向绝缘电线13的端部压接的机构等。因此,在对于姿势对齐机构60传送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两端部,成为将端子压接于从外皮16露出的绝缘电线13的端部的状态。
通过手工作业进行了上述绝缘包覆13b的剥皮、端子20的压接等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也可以安设于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外皮16的剥皮、编织线14的反转处理等也可以通过手工作业进行。
另外,在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的下游侧设有后处理机构132,该后处理机构132包含将外导体端子40向电介质壳体30的外侧压接的端子压接装置等。当然,也可以省略前处理机构130而通过手工作业进行外导体端子40的压接等。
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具备电线端部把持部54、电线端部进退驱动部56、电线端部升降驱动部57、及电线端部传送驱动部58。
电线端部把持部54由利用了螺线管的电磁卡盘或利用了气缸的卡盘等构成,具备能够开闭驱动的一对把持片54a。并且,通过使一对把持片54a向关闭的方向移动,而把持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外皮16的端部即比上述露出编织线14a反转的部分靠近延伸方向中央的部分。
电线端部进退驱动部56由气缸、液压缸或线性电动机等线性促动器构成,使电线端部把持部54相对于姿势对齐机构60、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及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进行进退移动。即,在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的一侧设有姿势对齐机构60、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及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电线端部进退驱动部56将电线端部把持部54在从姿势对齐机构60、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及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退避的退避位置与向姿势对齐机构60、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及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侧进入移动的进入位置之间驱动。在使电线端部把持部54移动到退避位置的状态下,由电线端部把持部54把持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能够与姿势对齐机构60、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及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不干涉地沿传送方向P移动。在使电线端部把持部54移动到进入位置的状态下,由电线端部把持部54把持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被送入到利用姿势对齐机构60、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及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能够加工的位置。
电线端部升降驱动部57由气缸、液压缸或线性电动机等线性促动器构成,对电线端部把持部54进行升降驱动。
电线端部传送驱动部58由气缸、液压缸或线性电动机等线性促动器、使环状带或环状链循环移动的进给机构等构成,使电线端部把持部54与电线端部升降驱动部57一起沿传送方向P间歇移动。
在此,2个电线端部把持部54经由电线端部进退驱动部56而支承在可动台59上。并且,在利用2个电线端部把持部54分别把持了1个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两侧的端部的状态下,能够沿着传送方向P依次间歇地传送。此时,2个电线端部把持部54以与姿势对齐机构60、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及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中的各加工位置的间隔相对应的间隔支承在可动台59上。因此,在利用姿势对齐机构60、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及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中的任一个对于由一方的电线端部把持部54把持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一方的端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在其附近,能够对于由另一方的电线端部把持部54把持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另一方的端部进行加工。
由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传送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依次经过姿势对齐机构60、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及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而被加工。
姿势对齐机构60构成为使端子20与适合于由收容壳体32收容的规定指示点对齐。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构成为在端子20能够装配收容壳体32。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构成为能够使合体壳体36合体于收容有端子20的收容壳体3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姿势对齐机构60、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及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等各部利用控制单元51进行动作控制,该控制单元51由具备CPU、ROM及RAM等并按照预先存储的软件程序及规定的设定值来执行运算处理的微型计算机构成。
以下,说明姿势对齐机构60、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及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的各结构。
<关于姿势对齐机构>
对姿势对齐机构60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姿势对齐机构60的概略立体图,图6~图10是表示姿势对齐机构60的动作的说明图。在图6~图10中,上侧示出沿着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轴向观察时的各部的位置关系,下侧示出俯视观察下的各部的位置关系。
姿势对齐机构60是在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中将端子20安设于后述的端子安设凹部72a之前,从周围夹持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子20而将相对于电线11的姿势对齐的机构,具备下支承部62、上按压部64、一对侧方按压部66及中间插入部68。
当由上述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传送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朝向姿势对齐机构60传送时,在下支承部62与上按压部64之间夹持2个端子20而限制它们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而且,利用一对侧方按压部66,从两侧按压以并列状态配置的2个端子20而限制其两侧侧处的位置。此外,将中间插入部68插入于2个端子20之间,以在该2个端子20之间设置规定间隔的间隙的方式限制位置。由此,2个端子20隔开规定间隔以相互平行的并列状态并列地对齐。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的说明中,电线端部把持部54、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各位置以朝向姿势对齐机构60传送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电线端部把持部54的位置及由该电线端部把持部54保持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位置为基准进行说明。
下支承部62设置在由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传送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2个端子20的下方位置。下支承部62中的向上部分形成于沿着与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轴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的缘部。
当2个端子20由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传送到下支承部62上时,通过电线端部升降驱动部57的驱动而进行下降移动,沿着下支承部62的上侧的缘部配置。
上按压部64设置在下支承部62的上方,具备上按压片64a和升降驱动部64b。
升降驱动部64b由气缸、液压缸或线性电动机等线性促动器构成,驱动上按压片64a在下支承部62的上方升降。
上按压片64a以从升降驱动部64b朝向下方的姿势被支承。上按压片64a中的向下的缘部形成于沿着与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轴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的缘部,与下支承部62的上侧的缘部相对地设置。
并且,在下支承部62上配置有2个端子20的状态下,利用升降驱动部64b的驱动而使上按压片64a下降时,2个端子20被夹入至下支承部62与上按压片64a之间,其上下位置被恒定地对齐。
一对侧方按压部66设置在下支承部62的两侧。侧方按压部66具备侧方按压片66a和宽度方向驱动部66b。
宽度方向驱动部66b由气缸、液压缸或线性电动机等线性促动器构成,驱动侧方按压片66a在下支承部62的上方朝向内外方向往复。
侧方按压片66a以从宽度方向驱动部66b朝向下支承部62的上方空间的姿势被支承。侧方按压片66a中的朝向下支承部62的上方空间的缘部形成于沿着与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轴向正交的铅垂方向(重力方向)的缘部。一对侧方按压片66a隔着下支承部62的上方空间而相对设置。
并且,在下支承部62上配置有2个端子20的状态下,通过宽度方向驱动部66b的驱动而使一对侧方按压片66a接近移动时,2个端子20被夹入一对侧方按压片66a之间,其两侧外方位置被恒定地对齐。
中间插入部68设置在由电线端部把持部54把持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2个端子20之间的下方位置。
中间插入部68具备插入片68a和升降驱动部68b。
升降驱动部68b由气缸、液压缸或线性电动机等线性促动器构成,驱动插入片68a朝向2个端子20之间进退。
插入片68a从升降驱动部68b以向上姿势被支承。优选的是,插入片68a的前端部形成为朝向前端侧而逐渐成为窄幅的形状。插入片68a中的插入于端子20之间的中间部设定为与端子安设凹部72a中的2个端子20的保持间间隔相同。
并且,在下支承部62上配置有2个端子20的状态下,通过升降驱动部68b的驱动而驱动插入片68a朝向2个端子20之间进入时,插入片68a配置于2个端子20之间。由此,在该2个端子20之间形成与插入片68a的中间部的宽度相对应的间隙。
插入片68a也可以是从上方插入于2个端子20之间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端子20的长度方向上,下支承部62及上按压片64a、侧方按压片66a、插入片68a配置在互不相同的位置。因此,下支承部62及上按压片64a与侧方按压片66a能够相互不干涉地按压端子20。在此,从端子20的基端侧朝向前端侧依次设置插入片68a、下支承部62及上按压片64a、侧方按压片66a。该位置关系任意,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子。
对本姿势对齐机构6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初期状态下,如图6所示,上按压片64a处于上升的位置,一对侧方按压片66a处于相互分离的位置,插入片68a处于向下方退避的位置。在该状态下,附带端子的电线10中的任一方的端部被向姿势对齐机构60传送。即,通过电线端部进退驱动部56的驱动,将由电线端部把持部54把持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2个端子20朝向下支承部62上传送。在2个端子20刚被送入之后的状态下,2个端子20有时沿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发生位置偏离或倾斜。
然后,如图7所示,通过升降驱动部64b的驱动而上按压片64a进行下降移动。于是,在下支承部62与上按压片64a之间夹入2个端子20。由此,2个端子20的上下位置在一定程度上被对齐。
接下来,如图8所示,通过宽度方向驱动部66b的驱动而使一对侧方按压片66a进行接近移动。由此,2个端子20的向外部分被向内按压。由此,在2个端子20之间打开超出必要的宽度的情况下、在端子20倾斜地打开的情况下,有助于一定程度地接近。
然后,如图9所示,通过升降驱动部68b的驱动而驱动插入片68a向2个端子20之间进入。于是,在2个端子20之间形成与该插入片68a的宽度相对应的间隙。由此,2个端子20在沿着电线11的端部的轴向对齐的状态下成为并列的状态。
然后,如图10所示,使上按压片64a上升移动,使一对侧方按压片66a分离移动,进而,使插入片68a退避移动。由此,利用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能够将2个端子20从下支承部62取出,朝向下一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传送。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2个端子20成为如上所述并列的状态,朝向该端子20延伸的绝缘电线13自身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即便在使上按压片64a、一对侧方按压片66a及插入片68a退避移动的状态下,2个端子20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为以沿着电线11的端部的轴向对齐的状态并列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上按压片64a、一对侧方按压片66a及插入片68a的进入顺序任意,也可以按照任意的顺序按压端子20。而且,也可以省略上述上按压片64a、一对侧方按压片66a及插入片68a中的至少1个。而且,并非必须设置本姿势对齐机构60。
<关于收容壳体装配机构>
对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的概略立体图,图12~图18是表示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的动作的说明图。在图12~图18中,在上侧示出沿着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轴向观察时的各部的位置关系,在下侧示出俯视观察下的各部的位置关系。
在由上述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传送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如果2个端子20的姿势被对齐,则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将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朝向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传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的说明中,电线端部把持部54、电线11的各位置以朝向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传送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电线端部把持部54的位置及由该电线端部把持部54保持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位置为基准进行说明。
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是向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端子20装配收容壳体32的机构,具备安设部72、安设部支承部76及收容壳体压入机构80。
在该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中,在安设部72安设有端子20的状态下,利用收容壳体压入机构80将收容壳体32朝向安设部72压入。由此,安设部72在将端子20保留在规定位置的状态下进行退避移动,安设于安设部72的端子20大致以原样的姿势收容于收容壳体32。
在此,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还具备侧方引导机构90和端子按压机构94。侧方引导机构90在将端子20向安设部72安设时对端子20进行引导。端子按压机构94为了将端子20更可靠地安设于安设部72而按压端子20。
安设部72设置在由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传送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2个端子20的下方位置。安设部72被支承为能够在安设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构成为能够从退避位置的相反侧安设端子20。
更具体而言,安设部72具备安设底部73、一对侧壁部74及分隔部75。
安设底部73形成为方形板状。安设底部73的长度方向尺寸设定得等于或大于端子20的长度尺寸,安设底部73的宽度方向尺寸设定得大于将端子20的宽度尺寸与端子20的收容个数相乘而得到的尺寸。安设底部73的俯视观察下的形状及大小优选与收容壳体32的底部33的形状及大小相同。
在安设底部73的两侧部以向安设底部73的一方主面侧(上侧)突出的方式突出设置有侧壁部74。而且,在安设底部73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以向安设底部73的一方主面侧突出的方式突出设置有分隔部75。一对侧壁部74及分隔部75的高度尺寸设定为能够将端子20支承于恒定位置的程度的尺寸。
并且,在安设底部73的一方主面侧且在一方的侧壁部74与分隔部75之间、及另一方的侧壁部74与分隔部75之间分别形成能够收容端子20的端子安设凹部72a。2个端子安设凹部72a向安设底部73的相反侧的上侧开口,通过该上侧开口将2个端子20以并列状态收容于2个端子安设凹部72a内。
2个端子20的长度尺寸2a中的端子20的安设姿势及间隔设定得与收容壳体32中的端子20的安设姿势及间隔相同。
优选的是,一对侧壁部74的内表面朝向上方而逐渐向外侧倾斜。而且,优选的是,分隔部75的上部朝向上方而逐渐形成为薄壁。
在一对侧壁部74的延伸方向中间部及分隔部75的延伸方向中间部形成有凹部72h。当从侧方观察安设部72时,在形成有凹部72h的部位处从上方向下方凹陷。
安设部72由安设部支承部76支承为能够在安设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更具体而言,安设部支承部76形成为长方体箱状。安设部支承部76的内部空间形成为在将安设底部73保持为水平姿势的状态下能够移动的大小的长方体状空间。在安设部支承部76的上部形成有能够将一对侧壁部74及分隔部75配置成能够进退的开口76h。而且,在安设部支承部76的上部设有以通过凹部72h内的方式挂设于其两侧部的横长板状的端子支承部77。该端子支承部77在安设部72位于安设位置的状态下,从退避位置侧支撑由端子安设凹部72a支承的端子20。特别是将以并列状态安设于2个端子安设凹部72a的2个端子20以保持为并列状态的状态从退避位置侧支撑。
并且,为了使安设底部73在安设部支承部76内的接近于上侧的位置与接近于底侧的位置之间移动而将安设部72相对于安设部支承部76支承为能够进退移动。在安设部72移动到上侧的安设位置的状态下,一对侧壁部74及分隔部75通过开口76h向安设部支承部76的上方突出。而且,端子支承部77通过凹部72h内而位于安设底部73的上方。在安设部72移动到下侧的退避位置的状态下,一对侧壁部74及分隔部75通过开口76h而退避到安设部支承部76内。而且,端子支承部77位于凹部72h的上侧空间或上方。
在安设部72移动到安设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将2个端子20从退避位置的相反侧即上侧安设于端子安设凹部72a内。在该状态下,2个端子20处于端子支承部77上。
在此,在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的电线端部把持部54把持了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状态下,利用电线端部升降驱动部57的驱动而使电线端部把持部54下降时,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子20朝向位于安设位置的安设部72的端子安设凹部72a移动。因此,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的电线端部把持部54及电线端部升降驱动部57作为附带端子的电线移动机构发挥作用。
在该状态下,当安设部72向退避位置移动时,支承在端子支承部77上的2个端子20为残留于该端子支承部77上的状态。
另外,在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设有对安设部72朝向安设位置施力的施力部78。在此,作为施力部78,在安设部支承部76内,在安设底部73与安设部支承部76的底部之间以压缩状态夹设配置有螺旋弹簧。施力部78除此之外也可以为板簧等。
收容壳体压入机构80使收容壳体32从退避位置的相反侧朝向安设部72移动,使安设部72向退避位置移动,并使由端子支承部77支承的端子20收容于收容壳体32内。
更具体而言,收容壳体压入机构80具备收容壳体保持部82、升降驱动部83、进退驱动部84。
收容壳体保持部82将收容壳体32保持为能够拆装。在此,作为收容壳体保持部82,利用空气的吸引而能够吸附保持收容壳体32的底部33的向外面。收容壳体保持部也可以是通过利用了螺线管的电磁卡盘或利用了气缸的卡盘等将收容壳体保持为能够拆装的结构。
升降驱动部83由气缸、液压缸或线性电动机等线性促动器构成,在升降驱动部83的下端部支承收容壳体保持部82。该升降驱动部83驱动收容壳体保持部82升降。
进退驱动部84由气缸、液压缸或线性电动机等线性促动器构成,使收容壳体保持部82与升降驱动部83一起沿着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轴向进行前后移动。
相对于进退驱动部84在与安设部72相反侧的里侧的端部设有将收容壳体32逐个地并列供给的壳体进给机构,在通过进退驱动部84的驱动而使收容壳体保持部82移动到进退驱动部84的里侧的端部的状态下,收容壳体保持部82保持收容壳体保持部82。然后,通过进退驱动部84的驱动使收容壳体保持部82移动到进退驱动部84的跟前侧且安设部72的上方的状态下,升降驱动部83使收容壳体保持部82下降。于是,收容壳体32将安设部72朝向退避位置按压。由此,在端子20残留在端子支承部77上的状态下,安设部72向退避位置沉入。由此,在安设部72存在的部位处,取代该安设部72而按压收容壳体32使收容壳体32移动,端子支承部77上的端子20被收容在收容壳体32的端子收容凹部32a内。
侧方引导机构90设置在安设部72的两侧。侧方引导机构90具备一对安设引导部90a和一对宽度方向驱动部90b。
宽度方向驱动部90b由气缸、液压缸或线性电动机等线性促动器构成,驱动安设引导部90a在安设部72的侧方朝向内外方向往复。
安设引导部90a以从宽度方向驱动部90b朝向安设部72侧的姿势被支承。安设引导部90a中的朝向安设部72侧的缘部形成于引导部90g,该引导部90g朝向与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轴向正交的铅垂方向(重力方向)上侧而依次朝向外侧。
并且,通过一对宽度方向驱动部90b的驱动将一对安设引导部90a的前端部配置在位于安设位置的安设部72的端子安设凹部72a内。在该状态下,上述引导部90g在端子安设凹部72a的上方以朝向上侧而依次朝向外侧的方式配置。由引导部90g将端子20朝向安设部72的端子安设凹部72a引导。
端子按压机构94能够将端子20朝向位于安设位置的安设部72的端子安设凹部72a的里侧压入。
更具体而言,端子按压机构94具备安设按压片94a及升降驱动部94b。
升降驱动部94b由气缸、液压缸或线性电动机等线性促动器构成,驱动安设按压片94a在安设部72的上方升降。在此,升降驱动部94b构成为由进退驱动部84驱动而能够进退,上述收容壳体保持部82和安设按压片94a能够选择性地移动到安设部72的上方位置。
不过,也可以是通过升降驱动部的驱动而安设按压片94a退避移动至与收容壳体保持部82不干涉的上方位置的结构。
安设按压片94a以从升降驱动部94b朝向下方的姿势被支承。安设按压片94a中的向下的缘部形成于沿着与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轴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的缘部,能够与安设部72相对地配置。
并且,在安设部72上配置有2个端子20的状态下,通过升降驱动部94b的驱动而使安设按压片94a下降时,2个端子20朝向安设部72内被压入。在此,安设按压片94a在端子20的延伸方向上,以在安设部72的端子安设凹部72a内配置于与安设引导部90a不同的位置的状态进行下降移动,因此,与安设引导部90a不干涉地将端子20压入。
对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初期状态下,如图12所示,由于施力部78的作用力而安设部72存在于安设位置。安设引导部90a存在于局部性地进入安设部72的凹部72h内的位置。收容壳体保持部82及安设按压片94a存在于从安设部72向上方分离的位置。
在该状态下,在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的电线端部把持部54把持了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状态下,通过电线端部升降驱动部57的驱动使电线端部把持部54下降时,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2个端子20以并列状态朝向位于安设位置的安设部72的端子安设凹部72a移动,如图13所示,一对端子20以并列状态配置于一对端子安设凹部72a内。在该状态下,端子20有时也会成为从端子安设凹部72a的底浮起的状态。
此时,即使端子20处于从端子安设凹部72a向外侧方偏离的位置,该端子20也由安设引导部90a的引导部90g朝向端子安设凹部72a引导。
接下来,如图14所示,利用进退驱动部84使安设按压片94a向安设部72的上方移动,通过升降驱动部94b的驱动使安设按压片94a下降。于是,安设按压片94a将2个端子20以保持并列状态的状态朝向安设部72压入。由此,2个端子20被安设于端子安设凹部72a的里侧。
接下来,如图15所示,通过升降驱动部94b的驱动使安设按压片94a上升,并通过宽度方向驱动部90b的驱动使一对安设引导部90a向安设部72的外方移动到分离的位置。
然后,如图16所示,通过进退驱动部84使收容壳体保持部82向安设部72的上方位置移动,使由该收容壳体保持部82保持的收容壳体32位于安设部72的上方。在该状态下,收容壳体32的端子安设凹部72a的开口向下。
接下来,如图17所示,通过升降驱动部83的驱动使收容壳体保持部82下降。于是,收容壳体32的一对侧壁部34a及分隔部34b按压安设部72的一对侧壁部74及分隔部75。由此,安设部72克服施力部78的作用力从安设位置向退避位置沉入。此时,在安设部72完全沉入之前的状态下,2个端子20由安设部72保持为并列状态。并且,取代安设部72而收容壳体32向下方移动,2个端子20以保持为并列状态的状态进入到收容壳体32的2个端子收容凹部32a内。因此,2个端子20以保持规定的并列状态的状态收容于收容壳体32的2个端子收容凹部32a内。
然后,如图18所示,通过升降驱动部83的驱动使收容壳体保持部82上升。与之同步地使把持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电线端部把持部54上升。于是,在收容壳体32内收容有2个端子20的状态下,收容壳体32向安设部72的上方移动。安设部72通过施力部78的作用力从退避位置向安设位置恢复移动。
然后,解除收容壳体保持部82对收容壳体保持部82的保持,利用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将由电线端部把持部54把持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向下一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传送。由于在2个端子20上存在收容壳体32,因此如果把持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而移动,则收容壳体32与2个端子20一起向下一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移动。在端子20嵌入于收容壳体32内而难以脱离的状态下,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也可以移动。
<关于合体壳体装配机构>
对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进行说明。图19是表示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的概略立体图,图20~图23是表示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的动作的说明图。在图20~图23中,示出沿着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轴向观察时的各部的位置关系。
在由上述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传送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处,如果向2个端子20装配收容壳体32,则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朝向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传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的说明中,电线端部把持部54、电线11的各位置以朝向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传送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电线端部把持部54的位置及由该电线端部把持部54保持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位置为基准进行说明。
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是在收容壳体32收容有端子20的状态下,使合体壳体36与该收容壳体32合体的机构,具备收容壳体支承部102和合体用压入机构106。
收容壳体支承部102构成为能够对在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端子20装配的收容壳体32进行支承。
在此,收容壳体支承部102配置于收容壳体32的上方位置,该收容壳体32在由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传送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端子20装配。收容壳体支承部102具备一对壳体把持部103和驱动一对壳体把持部103接近分离的开闭驱动部104。
开闭驱动部104由利用了螺线管的电磁卡盘或利用了气缸的卡盘等构成,能够驱动一对壳体把持部103开闭。
一对壳体把持部103被支承为相对于开闭驱动部104能够以向下姿势进行开闭驱动。在壳体把持部103的下端部的向内部分形成有凹陷成L字状的把持凹部103a。在一对把持凹部103a中的相互相对的向内侧面之间能够从两侧夹持并把持收容壳体支承部102。通过一对把持凹部103a中的向下面能够按压收容壳体32的向上面,即,底部33的向外面。
并且,当利用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将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向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传送时,能够将在该端子20装配的收容壳体32以把持的方式支承。
合体用压入机构106从收容壳体支承部102的相反侧将合体壳体36朝向收容壳体32压入,使该合体壳体36与收容壳体32合体。
更具体而言,合体用压入机构106具备合体壳体保持部107和升降驱动部108。
合体壳体保持部107将合体壳体36保持为能够拆装。在此,作为合体壳体保持部107,构成为通过空气的吸引能够吸附保持合体壳体36的顶棚部37的向外面。合体壳体保持部也可以是通过利用了螺线管的电磁卡盘或利用了气缸的卡盘等将收容壳体保持为能够拆装的结构。
升降驱动部108由气缸、液压缸或线性电动机等线性促动器构成,在升降驱动部108的上端部支承合体壳体保持部107。该升降驱动部108在收容壳体支承部102的下方驱动合体壳体保持部107升降。
向上述合体壳体保持部107依次供给合体壳体36。合体壳体36的供给例如也可以通过供给机构进行,该供给机构包括把持合体壳体36的把持部和由气缸、液压缸或线性电动机等线性促动器构成的驱动部。或者,合体壳体保持部107及升降驱动部108也可以是如下结构:通过由气缸、液压缸或线性电动机等线性促动器构成的驱动部而移动至合体壳体36的顺次供给位置,对该合体壳体36进行保持。
对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初期状态下,如图20所示,一对壳体把持部103成为打开的状态,合体壳体保持部107成为下降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的电线端部把持部54以把持了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的状态朝向一对壳体把持部103移动,使在端部的端子20装配的收容壳体32向一对壳体把持部103移动。
然后,如图21所示,当通过开闭驱动部104的驱动而将一对壳体把持部103关闭时,在它们之间把持收容壳体32。
然后,通过升降驱动部108的驱动使上述合体壳体保持部107上升时,由该合体壳体保持部107保持的合体壳体36被朝向收容壳体32压入。由此,在收容壳体32收容有端子20的状态下,将合体壳体36与收容壳体32合体。
然后,如图23所示,利用开闭驱动部104的驱动将一对壳体把持部103打开,并通过升降驱动部108的驱动使合体壳体保持部107下降。
于是,在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的电线端部把持部54把持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成为在端子20装配有合体后的收容壳体32及合体壳体36的状态。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将其向下一工序传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省略合体壳体36的情况下,在利用人手进行合体作业时等,也可以省略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
<效果等>
根据如以上所述构成的向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子20装配壳体的壳体装配装置50及向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子20装配壳体的方法,通过作为附带端子的电线移动机构的电线端部传送机构52,将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子20从退避位置的相反侧向位于安设位置的安设部72的端子安设凹部72a安设,利用收容壳体压入机构80使收容壳体32从退避位置的相反侧朝向安设部72移动。于是,能够利用收容壳体32按压安设部72而使其向退避位置移动,并使支承在端子支承部77上的端子20收容于收容壳体32的端子收容凹部32a内。由此,在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子20能够容易并自动地装配收容壳体32。特别是端子20收容于端子安设凹部72a内,在使收容壳体32移动时,安设部72向退避位置移动,支承在端子支承部77上的端子20从端子安设凹部72a脱离而收容于收容壳体32内。因此,能够不使端子20倾斜而尽可能地以正确的姿势收容于收容壳体32内。
另外,能够将多根(在此为2根)端子20尽可能准确地形成为并列状态而收容于收容壳体32内。
不过,也可以是在1个端子或3个以上的端子装配收容壳体32的结构。
另外,在位于安设位置的安设部72的两侧具备安设引导部90a,该安设引导部90a具有将端子20朝向端子安设凹部72a引导的引导部90g,因此能够将端子20更可靠地安设于端子安设凹部72a。
另外,具备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该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包括对收容壳体32进行支承的收容壳体支承部102和从收容壳体支承部102的相反侧将合体壳体36朝向收容壳体32压入而使其与收容壳体32合体的合体用压入机构106。因此,在电介质壳体30是收容壳体32与合体壳体36的合体构造的情况下,在使端子20收容于收容壳体32之后,能够容易地使合体壳体36与收容有端子20的收容壳体32合体。
另外,还具备姿势对齐机构60,该姿势对齐机构60在将端子20向端子安设凹部72a安设之前从周围夹持端子20而使相对于电线11的姿势对齐,因此能够将端子20更可靠地安设于端子安设凹部72a。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姿势对齐机构60、收容壳体装配机构70、合体壳体装配机构100设置于不同的台(位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它们中的2个或3个设置于共同的台(位置),对存在于同一部位的附带端子的电线10的端部实施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说明的各结构只要相互不矛盾就可以适当组合。
如以上所述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是上述的说明在全部的方面为例示,没有将本发明限定于此。可知,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而能想到未例示的无数的变形例。
标号说明
10 附带端子的电线
11 电线
13 绝缘电线
14 编织线
16 外皮
20 端子
30 电介质壳体
32 收容壳体
32a 端子收容凹部
36 合体壳体
50 壳体装配装置
51 控制单元
52 电线端部传送机构
54 电线端部把持部
56 电线端部进退驱动部
57 电线端部升降驱动部
58 电线端部传送驱动部
60 姿势对齐机构
62 下支承部
64 上按压部
64a 上按压片
64b 升降驱动部
66 侧方按压部
66a 侧方按压片
66b 宽度方向驱动部
68 中间插入部
68a 插入片
68b 升降驱动部
70 收容壳体装配机构
72 安设部
72a 端子安设凹部
76 安设部支承部
76h 开口
77 端子支承部
78 施力部
80 收容壳体压入机构
82 收容壳体保持部
83 升降驱动部
90a 安设引导部
90b 宽度方向驱动部
94 端子按压机构
94a 安设按压片
94b 升降驱动部
100 合体壳体装配机构
102 收容壳体支承部
103 壳体把持部
104 开闭驱动部
106 合体用压入机构
107 合体壳体保持部
108 升降驱动部。

Claims (6)

1.一种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组装壳体,该壳体包括收容壳体,该收容壳体形成有该收容壳体的外周的一部分开口而成的端子收容凹部,其中,所述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具备:
安设部,被支承为能够在安设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具有能够从所述退避位置的相反侧安设端子的端子安设凹部;
施力部,对所述安设部朝向安设位置施力;
端子支承部,在所述安设部位于所述安设位置的状态下,从所述退避位置侧对被支承于所述端子安设凹部的端子进行支撑;
附带端子的电线移动机构,使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朝向位于所述安设位置的所述安设部的端子安设凹部移动;
收容壳体压入机构,使收容壳体从所述退避位置的相反侧朝向所述安设部移动,使所述安设部朝向所述退避位置移动,并使由所述端子支承部支承的端子收容于收容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其中,
所述端子收容凹部构成为能够将多个端子以并列状态收容,
所述端子安设凹部构成为能够将多个端子以并列状态安设,
所述端子支承部从所述退避位置侧以并列状态对以并列状态安设在所述端子安设凹部的多个端子进行支撑,
所述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移动机构在使多个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部的端子并列的状态下使所述多个附带端子的电线朝向所述安设部的端子安设凹部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其中,
所述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在位于所述安设位置的所述安设部的两侧还具备安设引导部,该安设引导部具有将端子朝向所述端子安设凹部进行引导的引导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其中,
所述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还具备合体壳体装配机构,该合体壳体装配机构包括:收容壳体支承部,对于在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的收容壳体进行支承;及合体用压入机构,从所述收容壳体支承部的相反侧将合体壳体朝向所述收容壳体压入而使该合体壳体与所述收容壳体合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其中,
所述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还具备姿势对齐机构,该姿势对齐机构在端子向所述端子安设凹部安设之前,从周围夹持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而使所述端子相对于电线的姿势对齐。
6.一种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方法,其中,
所述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
将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从所述退避位置的相反侧向位于所述安设位置的所述安设部的端子安设凹部安设,利用所述收容壳体压入机构使所述收容壳体从退避位置的相反侧朝向所述安设部移动,使所述安设部朝向退避位置移动并使由所述端子支承部支承的端子收容于所述收容壳体内。
CN201880026810.0A 2017-04-25 2018-04-09 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及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方法 Active CN1105468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5875 2017-04-25
JP2017085875A JP6729477B2 (ja) 2017-04-25 2017-04-25 端子付電線の端子へのケース装着装置及び端子付電線の端子へのケース装着方法
PCT/JP2018/014898 WO2018198741A1 (ja) 2017-04-25 2018-04-09 端子付電線の端子へのケース装着装置及び端子付電線の端子へのケース装着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6829A true CN110546829A (zh) 2019-12-06
CN110546829B CN110546829B (zh) 2021-02-19

Family

ID=63918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6810.0A Active CN110546829B (zh) 2017-04-25 2018-04-09 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及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29477B2 (zh)
CN (1) CN110546829B (zh)
WO (1) WO20181987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40709B2 (ja) * 2018-10-24 2021-03-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芯線変形治具及び芯線変形方法
FR3096187B1 (fr) * 2019-05-14 2021-09-03 Cemra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insertion de cosses montées en extrémité de fils torsadés entre eux.
DE102022101417A1 (de) 2022-01-21 2023-07-27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Verfahren zum Vorkonfektioniere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2257U (ja) * 1983-12-15 1985-07-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被塗装物の保持装置
CN1578014A (zh) * 2003-07-22 2005-02-09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同轴电缆用连接器的接线装置和接线方法
CN204905640U (zh) * 2015-08-11 2015-12-23 广东美嘉欣玩具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电池触片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2257A (ja) * 1983-11-09 1985-06-06 Honda Motor Co Ltd 高圧凝固鋳造装置
US6290512B1 (en) * 1999-08-24 2001-09-18 Hayco, Inc. Premold with covered crimp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2257U (ja) * 1983-12-15 1985-07-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被塗装物の保持装置
CN1578014A (zh) * 2003-07-22 2005-02-09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同轴电缆用连接器的接线装置和接线方法
CN204905640U (zh) * 2015-08-11 2015-12-23 广东美嘉欣玩具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电池触片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98741A1 (ja) 2018-11-01
JP2018185917A (ja) 2018-11-22
CN110546829B (zh) 2021-02-19
JP6729477B2 (ja) 2020-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46829B (zh) 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装置及向附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装配壳体的方法
CN110165427B (zh) 端子以及连接器
KR100225316B1 (ko) 와이어압착소켓 커넥터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JP2010003429A (ja) 多心電線の端子圧着方法
CN109997284B (zh) 端子保持件、端子压接装置及附带端子的绞合电线的制造方法
CN113950776A (zh) 端子
CN211789945U (zh) 同轴电缆打端浸锡一体机
JP2009164066A (ja) コネクタ端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CN111146661B (zh) 套环站
US3555672A (en) High speed semiautomatic termination of coaxial cable
US20190372291A1 (en) Terminal insertion device and terminal insertion method
EP1916745A1 (en)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the stator windings of an electric motor
JP6572875B2 (ja) ツイスト電線セット用治具および端子圧着装置
JPH04355087A (ja) 端子付電線の製造方法
JP5193008B2 (ja) ハーネス接続部材用組立用具
US11616335B2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cable connector
JPH10172712A (ja) ワイヤ圧着ハーネスの製造装置と方法
US11223177B2 (en) Terminal crimping device
JP5595572B2 (ja) 電線ホルダ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ハーネス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CN113752195B (zh) 一种用于传感器线束生产的导正定位装置
JP6849027B2 (ja) 端子保持具および端子圧着装置
US20220223321A1 (en)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Hybrid Electrical Wiring
CN113451863B (zh) 用于制造具有端子的电线的装置和方法
JP2018081758A (ja) 端子圧着装置及び端子付電線の製造方法
JP2006294321A (ja) 端子金具付きフラット回路体、及び該端子金具付きフラット回路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該端子金具付きフラット回路体の製造型、並びに該端子金具付きフラット回路体の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