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6033B - 架空线弯曲工具 - Google Patents

架空线弯曲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6033B
CN110546033B CN201880027100.XA CN201880027100A CN110546033B CN 110546033 B CN110546033 B CN 110546033B CN 201880027100 A CN201880027100 A CN 201880027100A CN 110546033 B CN110546033 B CN 1105460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head wire
contact portion
handles
stopper member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71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6033A (zh
Inventor
関根明
佐藤健太郎
上村元人
岩田伸也
中曾诚
小仓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gaki Sei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gaki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gaki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gaki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46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6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6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6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1/00Bending wire other than coiling; Straightening wire
    • B21F1/02Straighte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7/00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1/00Power supply lines for contact with collector on vehicle
    • B60M1/12Trolley lin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M1/28Manufacturing or repairing trolley l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6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laying cables, e.g. laying apparatus on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为了提高工具的作业性,包括:一对手柄(21、22),该一对手柄连结为能够转动,从手柄的转动端部输入转动操作;与架空线(T)的外周的一侧接触的第一接触部(30)和第二接触部(40);以及与架空线的外周的相反侧接触的第三接触部(50),一对手柄通过杠杆结构使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与第三接触部以相对接近或者远离的方式移动,一对手柄的转动端部位于工具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侧,第一接触部至第三接触部位于工具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侧。

Description

架空线弯曲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架空线弯曲工具。
背景技术
架空线是通过受电弓对车辆进行集电的接触电线,在其外周的上部沿着电线的长度方向形成有两个凹槽。并且,从吊架线的各个部位悬挂的多个悬挂部通过设于其下端部的一对爪夹持架空线的两个凹槽,从而对架空线进行吊架支承。这样,架空线通过设于上部的两个凹槽被吊架支承,因此能够将外周的大致下半部分用作与受电弓滑动接触的区域。
在受电弓滑动接触的状态下使用架空线,因此会造成机械、电气磨损。因此,架空线因磨损需要在使用寿命到期之前进行更换。此时,由于更换用的新的架空线以缠绕于滚筒的状态保管,因此存在使用时附带弯曲形状的情况。
另外,由于架空线在受电弓滑动接触的状态下使用,因此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按压导致的干扰,由此也存在已经铺设好的架空线弯曲或附带凹凸的情况。
当架空线上有弯曲时,存在列车的受电弓通过时离开电线而导致产生火花的情况,并且,也会成为架空线的局部磨损原因,因此通过用于架空线的矫直的工具进行矫正。
例如,专利文献1的工具包括:椭圆构件,该椭圆构件设于操作棒的前端部;一对臂部,该一对臂部在椭圆构件的左右两侧设为能向操作棒的前端附近转动;一对可动辊,该一对可动辊设于各臂部的前端部;以及把手臂部,该把手臂部使一对臂部转动。
在使椭圆构件与架空线的一方的侧面抵接并且使一对可动辊与架空线的另一方的侧面抵接的状态下,操作把手臂部而使一对臂部转动,通过可动辊的按压接触来进行架空线的矫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1552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工具,存在以下问题:在对使一对臂部转动的把手臂部进行操作时需要较大的力,并且当架空线由硬质材料构成或者外径较大时,其矫正作业变得非常困难。
并且,即使在利用设备的动力的情况下,也存在需要具有较大输出的大型设备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地进行架空线的矫正作业的架空线弯曲工具。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结构如下,包括:一对手柄,上述一对手柄连结为能够转动,从该手柄的转动端部输入转动操作;从架空线的外周的一侧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以及从上述架空线的外周的相反侧接触的第三接触部,从上述一对手柄通过两级杠杆结构使上述第一接触部、上述第二接触部与上述第三接触部以相对接近或者远离的方式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两级杠杆结构,由第一至第三接触部对架空线施加比从一对手柄施加的力更大的压力。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第一接触部至上述第三接触部均设为朝向沿着上述一对手柄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的一方和另一方这两方突出,上述第一接触部至上述第三接触部均在沿着上述一对手柄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的一方和另一方这两方包括抵接构件,上述抵接构件具有供上述架空线嵌入的凹部,上述第一接触部至上述第三接触部的、设于沿着上述一对手柄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的一方的上述抵接构件的凹部和设于沿着上述一对手柄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的另一方的上述抵接构件的凹部以供外径尺寸不同的架空线嵌入的大小形成。
通过设为上述结构,能够利用第一接触部至第三接触部的一方的突出侧和另一方的突出侧容易地嵌入外径尺寸分别不同的架空线,从而能良好地进行外径不同的多个架空线的矫正作业。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第一接触部至上述第三接触部均包括抵接构件,该抵接构件具有供上述架空线嵌入的凹部,对上述第一接触部至上述第三接触部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保持,以使上述凹部的方向不改变。
通过设为上述结构,能够抑制第一接触部至第三接触部的任一个滚动而产生架空线的位置偏移。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包括能够相对于工具装拆的支架。
通过设为上述结构,在将架空线从滚筒拉出之后的地面上的弯曲矫正作业中,能够以被支架支承的状态进行架空线的矫正作业,从而减轻架空线的重量造成的负担。
并且,由于支架可装拆,因此可以根据需要使用。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上述支架具有能够使上述工具摆动的摆动结构。
通过设为上述结构,当以被支架支承的状态进行架空线的矫正作业时,能够使架空线弯曲工具容易倾斜,从而能够根据架空线的姿势进行矫正作业。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包括调节器,上述调节器对上述一对手柄的转动范围进行调节。
通过设为上述结构,能够利用调节器对架空线的矫正量进行调节。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从一对手柄的转动端部输入转动操作,在工具的一端部设有与架空线接触的第一接触部至第三接触部,因此容易处理,无论架空线朝向哪个方向都能容易地进行矫正作业,
此外,本发明的架空线弯曲工具利用第一接触部至第三接触部进行架空线的矫正作业,因此不限定于较大程度弯曲的情况,也能对处于局部凹凸等各种变形状态的架空线进行矫正。
此外,包括两级杠杆结构,因此能够从第一接触部至第三接触部对架空线施加较大的加压力,从而在架空线由硬质材料构成的情况和直径较大的情况下也能进行矫正。此外,由此,在利用设备的动力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具有较大输出的大型设备而能使用小型的动力设备。
因此,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作业性较高的架空线弯曲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架空线弯曲工具的俯视图。
图2是架空线弯曲工具的侧视图。
图3A是第三接触部的俯视图。
图3B是第三接触部的侧视图。
图4是支架的整体图。
图5是支架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架空线弯曲工具的整体结构]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例示了架空线弯曲工具10。
图1是架空线弯曲工具10的俯视图,图2是侧视图。
架空线弯曲工具10包括:一对手柄21、22,该一对手柄21、22连结为可转动,从其转动端部输入手动的转动操作;与架空线T的一方侧接触的第一接触部30和第二接触部40;与架空线T的另一方侧接触的第三接触部50;支承第一接触部30的第一杆60;支承第二接触部40的第二柄70;调节器80,该调节器80对一对手柄21、22的转动范围进行调节;以及支架90。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将与一对手柄21、22的长度方向平行且包括一对手柄21、22相互转动时的轨迹的平面称为“转动面”。
[手柄]
一对手柄21、22是相同的结构,两者均由刚度较高的金属例如不锈钢制作,如图1所示,包括棒状的主体部211、从主体部211的一端部延伸出的连结部212以及设置在主体部211的另一端部的手柄213。
连结部212具有:能够插入主体部211的一端部的圆筒部214;以及从圆筒部214延伸的板状的延伸部215。
圆筒部214的一端部开口,能供主体部211插入。并且,另一端封闭,延伸部215从该封闭端面延伸。此外,圆筒部214形成有从其外周向内侧贯穿的两个螺纹孔,通过拧入各螺纹孔的止动螺钉而紧固固定于主体部211。
延伸部215在相对于延长主体部211的方向稍微倾斜的方向上延伸,与另一方的手柄21或者22的延伸部215在其延伸端部重叠,并通过螺栓216连结。
螺栓216作为支轴发挥功能,将手柄21和手柄22连结成可绕着沿垂直于各自的长度方向的方向的轴进行转动。由此,一对手柄21、22可以使彼此的转动端部靠近或分开。
另外,将一对手柄21、22彼此靠近并且平行的状态作为架空线弯曲工具10的基准姿势,并且将该基准姿势下的一对手柄21、22的长度方向作为架空线弯曲工具10的长度方向。此外,如图1所示,将该长度方向的一方(螺栓216的连结端部侧)设为“前”,而将长度方向的另一方(手柄213侧)设为“后”。此外,将与上述转动面平行且与基准姿势下的一对手柄21、2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方设为“左”,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另一方设为“右”。
此外,如图2所示,将垂直于上述转动面的方向的一方设为“上”,将垂直于转动面的方向的另一方设为“下”。
手柄213设为覆盖一对手柄21、22的转动端部。手柄213是用于在对一对手柄21、22的转动端部进行转动操作时操作者用手握住的抓手,由防滑的弹性材料即橡胶、树脂形成。
[第一杆和第二杆]
第一杆60的一端部可转动地连结到手柄21的延伸部215的中间部,另一端支承第一接触部30。
此外,第一杆60包括臂部61,该臂部61从另一端部附近沿与其长度方向基本正交的方向朝向后述的第二杆70侧延伸,第一杆60可转动地连结到后述的第二杆70的臂部71。
第一杆60通过弯曲刚度较高的金属例如不锈钢的金属板而形成从其长度观察截面为“コ”字形的结构。
而且,在第一杆60的一端部,在使手柄21的延伸部215插入截面大致U字形的内侧的状态下,通过螺栓62进行连结
螺栓62作为支轴发挥功能,将第一杆60和手柄21的延伸部215连结成可绕着沿上下方向的轴进行转动。
在俯视图中,第二杆70是与第一杆60对称的结构,一端部可转动地连结到手柄22的延伸部215的中间部,另一端部支承第二接触部40。
此外,第二杆70包括臂部71,该臂部71从另一端部附近沿与其长度方向基本正交的方向朝向第一杆60侧延伸,并且如上所述,第二杆70可转动地连结到第一杆60的臂部61。
第二杆70通过弯曲刚度较高的金属例如不锈钢的金属板而形成从其长度观察截面为“コ”字形的结构。
在第二杆70的一端部,在使手柄22的延伸部215插入截面大致U字形的内侧的状态下,通过螺栓72进行连结。
螺栓72作为支轴发挥功能,将第二杆70和手柄22的延伸部215连结成可绕着沿上下方向的轴进行转动。
此外,第一杆60的臂部61的前端部和第二杆70的臂部71的前端部在上下方向上重叠,通过在上下方向上贯穿上述前端部的螺栓63连结为可转动。上述螺栓63是阶梯螺钉结构,作为支轴发挥功能,该支轴将第一杆60的臂部61和第二杆70的臂部71连结为可绕着沿上下方向的轴进行转动。另外,上述螺栓63与上述螺栓216、62、72均为平行。
因此,一对手柄21、22和第一杆60、第二杆70连结为均沿着同一平面(转动面)进行转动动作。
各手柄21、22分别构成以螺栓216为支点,以其转动端部的手柄213为动力点,以螺栓62、72为作用点的杠杆结构。
此外,第一杆60和第二杆70分别构成以螺栓63为支点,以螺栓62、72为动力点,以第一接触部30和第二接触部40为作用点的杠杆结构。
而且,在各手柄21、22中,从支点(螺栓216)到动力点(手柄213)的长度比从支点(螺栓216)到作用点(螺栓62、72)的长度足够长。
此外,在第一杆60和第二杆70中,从支点(螺栓63)到动力点(螺栓62、72)的长度比从支点(螺栓63)到作用点(第一接触部30和第二接触部40)的长度足够长。
因此,一对手柄21、22和第一杆60、第二杆70构成两级杠杆结构,并且各杠杆结构使从各手柄21、22的手柄213输入的力增加,因此,可以在第一接触部30和第二接触部40处对架空线T施加较大的弯曲载荷。
[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
第一接触部30设于第一杆60的上表面,第二接触部40设于第二杆70的上表面。
而且,第一接触部30包括:第一挡块构件31,该第一挡块构件31作为抵接构件以从第一杆60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状态设置;第二挡块构件32,该第二挡块构件32作为抵接构件以从第一杆60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状态设置;以及螺栓33,该螺栓33将第一挡块构件31和第二挡块构件32轴支承为能够旋转。
第二接触部40包括:第一挡块构件31,该第一挡块构件31作为抵接构件以从第二杆70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状态设置;第二挡块构件32,该第二挡块构件32作为抵接构件以从第二杆70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状态设置;以及螺栓33,该螺栓33将第一挡块构件31和第二挡块构件32轴支承为能够旋转。
第一挡块构件31是在外周具有凹槽311作为凹部的滑轮状的构件,并由贯穿其中心的螺栓33支承为能够旋转。
第二挡块构件32是在外周具有凹槽321作为凹部并且与第一挡块构件31相比直径更小的滑轮状的构件,由贯穿其中心的螺栓33支承为能够旋转。
第一挡块构件31的凹槽311和第二挡块构件32的凹槽321分别以使架空线T在上下方向上不偏移的方式保持架空线T的外周。
因此,第一挡块构件31和第二挡块构件32由硬质树脂形成。由此,在进行矫正作业时,可以减少产生对于架空线T的损伤。另外,也可以仅使第一挡块构件31和第二挡块构件32的与架空线T接触的外周部分由树脂形成,其内侧由强度高的金属形成。
第一挡块构件31和第二挡块构件32的外周的凹槽311、321的截面形状均为朝中心侧凹陷的圆弧状,第一挡块构件31的凹槽311为与第二挡块构件32的凹槽321相比直径更大的圆弧状。
螺栓33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第一挡块构件31、第一杆60或第二杆70以及第二挡块构件32,并且将第一挡块构件31和第二挡块构件32支承为能够夹着第一杆60或第二杆70进行同心旋转。
上述螺栓33作为支轴发挥功能,将第一挡块构件31和第二挡块构件32支承为能够绕着沿上下方向的轴进行旋转。
另外,如图1所示,第二接触部40中,在第一挡块构件31和第二杆70的上表面之间插设有间隔件34,将第一接触部30的第一挡块构件31和第二接触部40的第一挡块构件31的高度调节为相等。
此外,同样地,在第一接触部30的第二片部件32与第二杆70的下表面之间也插设有未图示的间隔件,将第一接触部30的第二挡块构件32和
第二接触部40的第二挡块构件32的高度也调节为相等。
[第三接触部]
第三接触部50包括:第一挡块构件51,该第一挡块构件51作为抵接构件以从第一杆60的臂部6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状态设置;以及第二挡块构件52,该第二挡块构件52作为抵接构件以从第二杆70的臂部71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状态设置,并且由连结上述臂部61、71的螺栓63支承。
图3A是第三接触部50的俯视图,图3B是侧视图。
第一挡块构件51和第二挡块构件52均在俯视时呈大致扇形,在其中央部形成有供螺栓63插通并且沿着上下方向的贯通孔513、523。
此外,在第一挡块构件51和第二挡块构件52的前端部沿着其周面形成有凹槽511、521作为凹部。
上述第一挡块构件51和第二挡块构件52由金属形成,但是,只要能确保足够的强度,也可以像上述的第一挡块构件31和第二挡块构件32那样,由硬质树脂形成。或者,还可以仅使与架空线T接触的周面部分由硬质树脂形成。
第一挡块构件51的凹槽511用于通过和上述的第一挡块构件31的凹槽311的协同动作来保持架空线T的外周,以使架空线T在上下方向上不偏移。
此外,第二挡块构件52的凹槽521用于通过和上述的第二挡块构件32的凹槽321的协同动作来保持架空线T的外周,以使架空线T在上下方向上不偏移。
第一挡块构件51和第二挡块构件52的凹槽511、521的截面形状均为向后方凹陷的圆弧状。
而且,第一挡块构件51的凹槽511的截面形状是具有与上述第一挡块构件31的凹槽311相同的直径的圆弧状,第二挡块构件52的凹槽521的截面形状是具有与上述第二挡块构件32的凹槽321相同的直径的圆弧状。
这样,由于第一接触部30的第一挡块构件31的凹槽311、第二接触部40的第一挡块构件31的凹槽311、第三接触部50的第一挡块构件51的凹槽511均是直径相等的圆弧状,因此,能够理想地进行与上述圆弧的直径相应的外径的架空线T的矫直作业。
此外,第一接触部30的第二挡块构件32的凹槽321、第二接触部40的第二挡块构件32的凹槽321、第三接触部50的第二挡块构件52的凹槽521均是直径较小且直径相等的圆弧状,因此,凹槽321、521的槽较深,各槽的底部的距离较宽,这可以理想地进行外径较大的架空线T的矫直作业。
此外,在第一挡块构件51和第二挡块构件52的后端部形成有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平坦面512、522。
而且,第一挡块构件51和第二挡块构件52通过与上述平坦面512、522这二者紧密接触的平板状的限制板53连结。
限制板53分别螺纹紧固于第一挡块构件51和第二挡块构件52。此外,限制板53在第一挡块构件51与第二挡块构件52之间,与上述的第一杆60的臂部61的前端部后端面和第二杆70的臂部71的前端部后端面抵接。由此,限制板53的平板面被固定为维持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由于臂部61、71的前端部是以螺栓63为中心的圆弧状,因此,即使臂部61、71转动,与臂部61、71抵接的限制板53也能够将其方向维持恒定。
因此,尽管第一挡块构件51和第二挡块构件52由螺栓63支承,但是通过限制板53对以螺栓63为中心的转动进行限制。
由此,第一挡块构件51和第二挡块构件52能够维持各自的凹槽511、521朝向第一接触部30的第一挡块构件31、第二挡块构件32和第二接触部40的第一挡块构件31、第二挡块构件32的状态。
[调节器]
一对手柄21、22分别设有调节器80。
各调节器80由调节螺钉81和蝶形螺母82构成,调节螺钉81与形成于圆筒部214的外周面的螺纹孔螺合,蝶形螺母82设于调节螺钉81的中途部分。
此外,手柄21侧的螺纹孔设于圆筒部214的外周面的手柄22侧的部分,手柄22侧的螺纹孔设于圆筒部214的外周面的手柄21侧的部分。
由此,当一对手柄21、22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时,各调节器80的调节螺钉81的头部彼此抵接,从而能够限制转动范围,以不向进一步靠近的方向转动。
此外,由于各调节螺钉81的突出量因旋转而变化,因此能够调节一对手柄21、22的可靠近的转动范围。
另外,在通过调节螺钉81的旋转确定了其突出量后,紧固蝶形螺母82以使调节螺钉81无法旋转,从而能够固定调节螺钉81的位置。
[支架]
图4是支架90的整体图,图5是支架90的局部放大图。
支架90可拆卸地安装于架空线弯曲工具10的前端部附近的下部,更具体地,安装于螺栓63的上端部或用于紧固螺栓63的螺母64的下端部。图2示出了支架90以从螺母64的下端部向下方垂下的状态进行安装的状态。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支架90包括:支承整个架空线弯曲工具10的圆棒状的支柱91;安装于支柱91的下端部的防滑的盖92;插入到在螺母64的下端部形成的未图示的插入孔的轴衬构件93;将轴衬构件93的下端部和支柱91的上端部连结的螺旋弹簧94;以及覆盖轴衬构件93和支柱91的连结部分的圆筒状的接头构件95。
支柱91由具有能够对整个架空线弯曲工具10和作为作业对象的架空线T的重量进行支承的强度的金属材料形成,例如由钢、不锈钢等形成。
盖92由橡胶、树脂等形成。
轴衬构件93是圆筒状,在外周突出设置有销931。轴衬构件93和支柱91的外径相等,轴衬构件93的下端部从接头构件95的一端部插入,支柱91的上端部从接头构件95的另一端部插入。
在轴衬构件93的下端部和支柱91的上端部分别形成有缩径部,上述缩径部分别插入螺旋弹簧94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而且,螺旋弹簧94在接头构件95的内部将轴衬构件93的下端部和支柱91的上端部连结。
此外,轴衬构件93的销931与接头构件95的上端部抵接而成为限位件。
接头构件95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并且具有挠性。
而且,轴衬构件93和支柱91通过螺旋弹簧94连结,并且利用接头构件95进一步将其周围连结。上述构件构成了摆动结构。
通过上述摆动结构,在支柱91和轴衬构件93之间产生了挠曲,并且轴衬构件93也可以向支柱91的周围360°的任何方向摆动。
因此,在将支架90安装于架空线弯曲工具10的状态下进行架空线的矫直作业时,能够将架空线弯曲工具10的前端部向任意方向倾斜,从而能够根据架空线T的形状、姿势在适当的方向上进行作业。
此外,在轴衬构件93的上端部附近的外周,沿着该外周的半径方向形成有圆形的有底孔932,在其内部收纳有金属球体96。有底孔932的入口部分通过铆接等被缩径,从而收纳内部的球体96以使其不会向外部飞出。
此外,在球体96的背后配置有按压弹簧97,向外侧按压球体96。
通过上述结构,处于球体96的一部分从轴衬构件93的外周突出的状态。此外,球体96能够克服按压弹簧97而压入。
另外,有底孔932内不限定于球体,也可以收纳前端缩径或者带倒圆的筒状销。
形成于上述螺栓63的上端部和螺母64的下端部的轴衬构件93的插入孔在其内部形成有周槽,当插入轴衬构件93时,球体96在周槽中向外侧突出而作为轴衬构件93的止脱件发挥功能。另外,当拆下支架90时,若用力拉动该支架90,则球体96暂时向内侧收回,从而能够将轴衬构件93从螺栓63或螺母64的插入孔中拔出。
另外,当将支架90安装于螺栓63的上端部时,成为使图2状态的架空线弯曲工具10的上下翻转的状态(使用第二挡块构件32、52时),能够将支架90以垂下状态安装于螺栓63的上端部的插入孔。
[架空线弯曲工具对架空线的矫正作业]
对由上述结构构成的架空线弯曲工具10进行的架空线的矫直作业进行说明。
此处,如图2所示,示出了在将支架90安装于架空线弯曲工具10的前端部的状态下进行作业的情况。
支架90以使支柱91沿着大致铅锤上下方向的状态直立,使盖92位于地面或地板。
接着,操作者握住一对手柄21、22的手柄213进行转动操作,以使各手柄21和22的转动端部侧朝左右方向打开。
由此,第一接触部30和第二接触部40向前方移动,第三接触部50向后方移动,相互在前后方向远离。
在如上所述远离的第一接触部30的第一挡块构件31的凹槽311、第二接触部40的第一挡块构件31的凹槽311与第三接触部50的第一挡块构件51的凹槽511之间配置架空线T。另外,在这种情况下,架空线T的突出部分或者弯曲为凸状的部分配置成与第三接触部50的第一挡块构件51的凹槽511相对。
此外,在架空线T的配置前后,对一对手柄21、22的各调节器80的调节螺钉81的突出量进行适当的调节,以使一对手柄21、22不会过度靠近。
接着,当将一对手柄21、22的转动端部朝相互接近的方向转动操作时,第一接触部30和第二接触部40向后方移动,第三接触部50向前方移动,相互在前后方向上接近。
由此,架空线T的凸状部分由第三接触部50的第一挡块构件51压入第一接触部30的第一挡块构件31与第二接触部40的第一挡块构件31之间,从而进行矫正。
另外,当准确地调节各调节器80的调节螺钉81的突出量时,使一对手柄21、22的转动端部侧朝相互接近的方向转动,直到各调节螺钉81彼此抵接。
此外,当架空线T的外径尺寸较大时,使架空线弯曲工具10的第一接触部30的第二挡块构件32、第二接触部40的第二挡块构件32、以及第三接触部50的第二挡块构件52处于朝向上方的状态,将支架90安装于螺栓63的插入孔,在第一接触部30的第二挡块构件32的凹槽321、第二接触部40的第二挡块构件32的凹槽321与第三接触部50的第二挡块构件52的凹槽521之间配置架空线T,与上述同样地执行矫正作业。
[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
上述架空线弯曲工具10的第一至第三接触部30~50配置于工具的前端部侧,一对手柄21、22的转动端部配置于工具的后端部侧,因此,操作者能够以把持架空线弯曲工具10的后端部,将前端部朝向架空线T的状态进行矫正作业。
因此,能够将架空线弯曲工具10朝向任意方向地进行矫正作业,所以,无论架空线T朝向哪个方向都能进行矫正作业,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性。
此外,无论架空线T是放置在铺设前的地面上的状态,或者是铺设并悬吊的状态,都能够容易地进行矫正作业。
此外,架空线弯曲工具10是从一对手柄21、22通过两级杠杆结构使第一至第三接触部30~50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结构,因此能够由第一至第三接触部30~50对架空线T施加比操作者从一对手柄21、22施加的力更大的压力,即使是比以往硬质的材料的架空线T或者直径更大的架空线T,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矫正作业。
此外,在架空线弯曲工具10中,第一至第三接触部30~50的各挡块构件31、32、51和52均设置成朝向沿着一对手柄21、22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突出的状态,因此能够将架空线T从上方或下方容易地嵌入第一至第三接触部30~50,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业性。
此外,在第一至第三接触部30~50中,设于沿着一对手柄21、22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的一方(上侧)的第一挡块构件31的凹槽311和第一挡块构件51的凹槽511、以及设于沿着一对手柄21、22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的另一方(下侧)的第二挡块构件32的凹槽321和第二挡块构件52的凹槽521形成为能供外径尺寸不同的架空线T嵌入的大小。
由此,能够在架空线弯曲工具10的第一至第三接触部30~50的上侧和下侧容易地嵌入外径尺寸不同的架空线T,能够进行外径范围较宽的架空线T的矫正作业。
此外,上述第三接触部50包括限制板53,该限制板53限制转动动作,以使第一挡块构件51的凹槽511和第二挡块构件52的凹槽521的方向不变。因此,在利用各挡块构件31、32、51、52夹持架空线T前的状态下,能够使各挡块构件31、32滚动以便于位置对准,并且在开始矫正动作时使挡块构件51、52夹持架空线T并抑制位置偏移,从而能使作业性变好并且准确地进行矫正作业。
此外,由于架空线弯曲工具10在前端侧包括向下方延伸的支架90,所以在将架空线从滚筒拉出之后的地面上的弯曲矫正作业中,能够以利用支架90支承的状态进行架空线T的矫正作业,从而能减轻架空线T的重量造成的负担。
此外,由于支架90是可拆卸的,因此能根据需要使用支架90。
此外,由于支架90具有能够以该支架90为中心在周围360°的任意方向上摆动的摆动结构,因此当进行架空线T的矫正作业时,除支架90以外的整个架空线弯曲工具10能容易地向任意方向倾斜,从而能够以适于该作业的姿势进行矫正作业。
此外,由于架空线弯曲工具10包括对一对手柄21、22的转动范围进行调节的调节器80,因此能够调节架空线T的矫正量,从而能够进行无误的矫正作业。
[其它]
在上述架空线弯曲工具10中,例示了第三接触部50的第一挡块构件51和第二挡块构件52被限制板53固定成不旋转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将第一接触部30和第二接触部40中的任一方的第一、第二挡块构件限制为不旋转,将第三接触部50的第一挡块构件设为滑轮状,使其能够旋转。
此外,上述架空线弯曲工具10例示了手动的架空线的矫正作业,但是也可以是将机械动力连接到上述架空线弯曲工具10,从一对手柄21、22输入转动动作的结构。
在这样的结构中,可以使用输出较小的小型动力设备。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架空线弯曲工具在列车等车辆上使用进行集电的架空线的领域具有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符号说明)
10架空线弯曲工具
21、22手柄
211主体部
212连结部
213把手
214圆筒部
215延伸部
216螺栓
30第一接触部
31、51第一挡块构件(抵接构件)
32、52第二挡块构件(抵接构件)
311、321、511、521凹槽(凹部)
33螺栓
40第二接触部
50第三接触部
512、522平坦面
53限制板
60第一杆
61、71臂部
62、63、73螺栓
64螺母
70第二杆
80调节器
90支架
91支柱
94螺旋弹簧
95接头构件
T架空线。

Claims (4)

1.一种架空线弯曲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手柄,所述一对手柄连结为能够转动,从手柄的转动端部输入转动操作;
从架空线的外周的一侧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以及
从所述架空线的外周的相反侧接触的第三接触部,
从所述一对手柄通过两级杠杆结构使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三接触部以相对接近或者远离的方式移动,
所述第一接触部至所述第三接触部均包括抵接构件,该抵接构件具有供所述架空线嵌入的凹部,
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第三接触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转动被限制,从而被保持成所述凹部的方向不改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线弯曲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触部至所述第三接触部均设为朝向沿着所述一对手柄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的一方和另一方这两方突出的状态,
所述第一接触部至所述第三接触部均在沿着所述一对手柄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的一方和另一方这两方包括抵接构件,所述抵接构件具有供所述架空线嵌入的凹部,
所述第一接触部至所述第三接触部的、设于沿着所述一对手柄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的一方的所述抵接构件的凹部和设于沿着所述一对手柄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的另一方的所述抵接构件的凹部以供外径尺寸不同的架空线嵌入的大小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架空线弯曲工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能相对于工具装拆的支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架空线弯曲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具有能使所述工具摆动的摆动结构。
CN201880027100.XA 2017-07-03 2018-06-26 架空线弯曲工具 Active CN1105460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0134 2017-07-03
JP2017130134A JP6934648B2 (ja) 2017-07-03 2017-07-03 トロリ線曲げ工具
PCT/JP2018/024127 WO2019009137A1 (ja) 2017-07-03 2018-06-26 トロリ線曲げ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6033A CN110546033A (zh) 2019-12-06
CN110546033B true CN110546033B (zh) 2023-02-03

Family

ID=64950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7100.XA Active CN110546033B (zh) 2017-07-03 2018-06-26 架空线弯曲工具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JP (1) JP6934648B2 (zh)
KR (1) KR102296707B1 (zh)
CN (1) CN110546033B (zh)
AU (1) AU2018295693B2 (zh)
MY (1) MY197683A (zh)
TW (1) TWI675523B (zh)
WO (1) WO20190091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4510B (zh) * 2019-12-09 2021-08-24 烟台天源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安装用捋线装置
CN117388083B (zh) * 2023-12-13 2024-02-13 常州森鸿装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板强度检测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61623A (ja) * 2004-08-30 2006-03-09 Keiko Totani 食品取分具
JP2012249677A (ja) * 2011-05-31 2012-12-20 Sei Optifrontier Co Ltd ケーブル切断器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4117A (en) * 1979-09-19 1981-12-08 Rawson Richard A Bending tool
JPS58861U (ja) * 1981-06-23 1983-01-06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ロツクプレ−トの折り曲げ工具
JP3121205B2 (ja) * 1994-06-06 2000-12-25 花王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US5503049A (en) * 1994-06-17 1996-04-02 Petersen Manufacturing Co., Inc. Opposed handle hand tool with composite handle
JP2916141B1 (ja) * 1998-07-01 1999-07-05 株式会社日進製作所 ホーニング砥石用オシレーション装置およびホーニング装置
DE10056900C1 (de) * 2000-11-16 2002-08-08 Wezag Gmbh Handbetätigbare Zange zum Crimpen, Schneiden, Pressen o. dgl.
US6595472B1 (en) * 2001-12-28 2003-07-22 Preformed Line Products Company Cable clamp
JP3121205U (ja) * 2006-02-15 2006-04-27 九州電気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トロリ線曲げ工具
JP5653781B2 (ja) * 2011-02-02 2015-01-14 東日本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トロリ線の曲げ具
CN202068127U (zh) * 2011-04-18 2011-12-07 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电缆矫正装置
CN110706715B (zh) * 2012-03-29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编码和解码的方法和设备
JP5519040B1 (ja) * 2013-02-05 2014-06-11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電線癖取り器
DE102014201999A1 (de) * 2014-02-04 2015-08-06 Richard Bergner Elektroarmaturen Gmbh & Co. Kg Befestigungsklemme sowie Verfahren zur Befestigung einer Befestigungsklemme an einem Seil einer Freileitung
JP3190422U (ja) * 2014-02-19 2014-05-08 井本刃物株式会社 切断具
TWM531683U (zh) * 2016-07-13 2016-11-01 黃權宏 輔助電纜輸送之同步輸送裝置
WO2021002186A1 (ja) * 2019-07-02 2021-01-0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シーリング材形成用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61623A (ja) * 2004-08-30 2006-03-09 Keiko Totani 食品取分具
JP2012249677A (ja) * 2011-05-31 2012-12-20 Sei Optifrontier Co Ltd ケーブル切断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8295693A1 (en) 2019-11-07
WO2019009137A1 (ja) 2019-01-10
MY197683A (en) 2023-07-04
KR102296707B1 (ko) 2021-09-01
TW201907633A (zh) 2019-02-16
JP2019011025A (ja) 2019-01-24
TWI675523B (zh) 2019-10-21
AU2018295693B2 (en) 2020-12-03
CN110546033A (zh) 2019-12-06
JP6934648B2 (ja) 2021-09-15
KR20190141718A (ko) 201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46033B (zh) 架空线弯曲工具
KR100837928B1 (ko) 나사체결 작업용 지그 장치
JP7204333B2 (ja) トロリ線曲げ装置
US20080103026A1 (en) Hand Gripper
JP2017159442A5 (zh)
US6349618B1 (en) Slide hammer
US20200368577A1 (en) Hand grip
CN104254649A (zh) 用于将杆锤击到地面中的锤击装置
US9162544B2 (en) Tire changing machine with bead loosener arm
US9257806B2 (en) Pliers for crimping terminals on wires or conductors
JP2021112024A (ja) 作業補助装置
US2256231A (en) Camber adjusting device
JPH1157857A (ja) 板金修理用プルプレートハンガー
JP2019162943A (ja) 電車線のテンションバランサ
CN116787133B (zh) 一种用于汽车尾门锁的高精度调整装置
US20110073817A1 (en) Wheel Ornament Installation Tool
JP4279128B2 (ja) 活線作業用工具の固定装置
JP7281516B2 (ja) 作業補助装置
JP6468042B2 (ja) 圧縮用工具
JPH09314231A (ja) 板金用プーラ工具
CN211967183U (zh) 一种多功能夹角钳
US1381535A (en) Support for pneumatic hammers
CN217046265U (zh) 一种用于球头销安装衬套的压装辅具
JP6192458B2 (ja) ポータブルスポット溶接装置
KR101144605B1 (ko) 홀 가공용 드릴지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