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6168A - 隔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隔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06168A CN110506168A CN201880024851.6A CN201880024851A CN110506168A CN 110506168 A CN110506168 A CN 110506168A CN 201880024851 A CN201880024851 A CN 201880024851A CN 110506168 A CN110506168 A CN 1105061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hamber
- pore
- liquid
- barrier wall
- isolation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 F16F13/105—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partitions between two working chambers
- F16F13/107—Passage design between working chamb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B60K5/1208—Resilient suppor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4/00—Materials; Material properties
- F16F2224/04—Fl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10、110)的限制通路(24)具备向主液室(14)开口的第1连通部(26)、向副液室(15)开口的第2连通部(27)以及将第1连通部(26)和第2连通部(27)连通起来的主体流路(25),第1连通部(26)具备贯通第1屏障壁(28)的多个细孔(31),第1屏障壁(28)具有面对主液室(14)的表面(28a),在细孔(31)的位于表面(28a)的开口周缘部在整周的范围内形成有朝向主液室(14)或者副液室(15)突出的突起部(40、14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例如汽车、工业机械等并吸收和衰减发动机等振动产生部的振动的隔振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7年4月17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7-081261号和2017年5月1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7-098940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隔振装置,以往已知一种液体封入型的隔振装置,其具备:第1安装构件和第2安装构件,该第1安装构件呈筒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任一者连结,该第2安装构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另一者连结;弹性体,其将这两个安装构件弹性地连结起来;以及分隔构件,其将封入有液体的第1安装构件内的液室划分成第1液室和第2液室,并且,在分隔构件形成有连通第1液室和第2液室的限制通路。
对于该隔振装置而言,在输入振动时,两个安装构件一边使弹性体弹性变形一边相对地移位,第1液室和第2液室中的至少一者的液压发生变动而使液体向限制通路流通,从而吸收和衰减振动。
另外,在该隔振装置中,在因例如路面的凹凸等而输入较大的载荷(振动),例如第1液室的液压急剧上升之后,在由于弹性体的回弹等而沿相反方向输入了载荷时,第1液室急剧地负压化。于是,由于该急剧的负压化而在液体中生成许多气泡即产生气穴,进而,有时因生成的气泡破裂即气穴破裂而产生异响。
因此,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隔振装置那样,已知如下结构:通过在限制通路内设置阀芯,即使在输入有较大的振幅的振动时,也会抑制第1液室的负压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728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隔振装置中,由于设有阀芯而导致构造变得复杂,还需要进行阀芯的调整,因此存在制造成本增加这样的课题。另外,由于设置阀芯而导致设计自由度降低,作为结果,存在隔振特性降低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易的构造在不降低隔振特性的情况下抑制起因于气穴破裂的异响的产生的隔振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隔振装置是液体封入型的隔振装置,具备:第1安装构件和第2安装构件,该第1安装构件为筒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一者连结,该第2安装构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另一者连结;弹性体,其将这两个安装构件弹性地连结;以及分隔构件,其将封入有液体的所述第1安装构件内的液室划分成第1液室和第2液室,并且,在所述分隔构件形成有将所述第1液室和所述第2液室连通起来的限制通路,其中,所述限制通路具备向所述第1液室开口的第1连通部、向所述第2液室开口的第2连通部以及连通所述第1连通部和所述第2连通部的主体流路,所述第1连通部和所述第2连通部中的至少一者具备多个细孔,该多个细孔贯通具有面对所述第1液室或者所述第2液室的表面的屏障壁,在所述多个细孔中的至少1个细孔的位于所述屏障壁的表面的开口周缘部形成有朝向所述第1液室或者所述第2液室突出的突起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的隔振装置,能够以简易的构造在不降低隔振特性的情况下抑制起因于气穴破裂的异响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隔振装置的分隔构件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第1屏障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细孔的纵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分隔构件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隔振装置的分隔构件的俯视图。
图8是图6所示的第1屏障壁的立体图。
图9是图6所示的细孔和檐部的纵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第1屏障壁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第1屏障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隔振装置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隔振装置10是一种液体封入型的隔振装置,具备:第1安装构件11,其呈筒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任一者连结;第2安装构件12,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另一者连结;弹性体13,其将第1安装构件11和第2安装构件12相互弹性地连结起来;以及分隔构件16,其将第1安装构件11内划分成后述的主液室(第1液室)14和副液室(第2液室)15。
以下,将沿着第1安装构件11的中心轴线O1的方向称为轴向(孔轴向)。另外,在轴向上,将第2安装构件12所在侧称为上侧,将分隔构件16所在侧称为下侧。另外,在从轴向观察隔振装置10的俯视时,将与中心轴线O1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绕中心轴线O1环绕的方向称为周向。另外,纵截面是指,沿着隔振装置10的中心轴线O1的截面(包含中心轴线O1的截面)处的截面。
另外,第1安装构件11、第2安装构件12以及弹性体13分别形成为在俯视的状态下呈圆形状或者圆环状,并且,与中心轴线O1同轴地配置。
在该隔振装置10例如安装于汽车的情况下,第2安装构件12与作为振动产生部的发动机连结,第1安装构件11与作为振动承受部的车身连结。由此,抑制发动机的振动向车身传递。
第2安装构件12是沿轴向延伸的柱状构件,下端部形成为朝向下方鼓出的半球面状,并且,在比该半球面状的下端部靠上方的位置具有凸缘部12a。在第2安装构件12穿设有从其上端面朝向下方延伸的螺纹孔12b,在该螺纹孔12b螺纹接合有作为发动机侧的安装件的螺栓(未图示)。第2安装构件12借助弹性体13配置于第1安装构件11的上端开口部。
弹性体13分别硫化粘接于第1安装构件11的上端开口部和第2安装构件12的下部的外周面,是介于第1安装构件11与第2安装构件12之间的橡胶体,从上侧封闭第1安装构件11的上端开口部。弹性体13通过使其上端部抵接于第2安装构件12的凸缘部12a,从而与第2安装构件12充分地紧密接触,更加良好地追随第2安装构件12的移位。在弹性体13的下端部一体地形成有液密地包覆第1安装构件11的内周面和下端开口缘的内周部的橡胶膜17。另外,作为弹性体13,除橡胶之外,也能够使用由合成树脂等形成的弹性体。
第1安装构件11形成为在下端部具有凸缘18的圆筒状,借助凸缘18而与作为振动承受部的车身等连结。第1安装构件11的内部的位于比弹性体13靠下方的位置的部分成为液室19。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安装构件11的下端部设有分隔构件16,并且在该分隔构件16的下方设有隔膜20。分隔构件16的外周部22的上表面抵接于第1安装构件11的下端开口缘。
隔膜20由橡胶、软质树脂等弹性材料构成,形成为有底圆筒状。隔膜20的上端部在轴向上被分隔构件16的外周部22的下表面和位于比分隔构件16靠下方的位置的环状的保持件21夹着。橡胶膜17的下端部液密地抵接于分隔构件16的外周部22的上表面。
在这样的结构的基础上,在第1安装构件11的下端开口缘朝向下方依次配置分隔构件16的外周部22和保持件21,并且,分隔构件16的外周部22和保持件21利用螺钉23一体地固定于第1安装构件11的下端开口缘,从而将隔膜20隔着分隔构件16安装于第1安装构件11的下端开口部。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隔膜20的底部成为在外周侧较深且在中央部较浅的形状。其中,作为隔膜20的形状,除这样的形状之外,也能够采用以往公知的各种形状。
而且,通过像这样在第1安装构件11隔着分隔构件16安装有隔膜20,从而如上所述在第1安装构件11内形成有液室19。液室19配设于第1安装构件11内,即在俯视时配设于第1安装构件11的内侧,成为被弹性体13和隔膜20液密地密封的密闭空间。
而且,在该液室19封入(填充)有液体L。
液室19由分隔构件16划分成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主液室14将弹性体13的下表面13a作为壁面的一部分而形成,是由该弹性体13、液密地覆盖第1安装构件11的内周面的橡胶膜17以及分隔构件16围成的空间,内容积根据弹性体13的变形而发生变化。副液室15是由隔膜20和分隔构件16围成的空间,内容积根据隔膜20的变形而发生变化。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隔振装置10是以主液室14位于铅垂方向上侧、副液室15位于铅垂方向下侧的方式安装并使用的压缩式的装置。
在分隔构件16的朝向副液室15侧的下表面中的在径向的内侧与外周部22相邻的部分形成有朝向上方凹陷的第1保持槽16a。通过使隔膜20的上端部紧密地抵接于第1保持槽16a内,从而将隔膜20与分隔构件16之间封闭。
另外,在分隔构件16的朝向主液室14侧的上表面中的在径向的内侧与外周部22相邻的部分形成有朝向下方凹陷的第2保持槽16b。通过使橡胶膜17的下端部紧密地抵接于第2保持槽16b内,从而将橡胶膜17与分隔构件16之间封闭。
在分隔构件16形成有将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连通的限制通路24。如图1和图2所示,限制通路24具备向主液室14开口的第1连通部26、向副液室15开口的第2连通部27以及连通第1连通部26和第2连通部27的主体流路25。
主体流路25在分隔构件16内沿周向延伸,主体流路25的流路方向和周向成为相同的方向。主体流路25形成为与中心轴线O1同轴地配置的圆弧状,在以中心轴线O1为中心的中心角超过180°的范围内延伸。主体流路25由分隔构件16中的面对主液室14的第1屏障壁28和面对副液室15的第2屏障壁29划分形成。
第1屏障壁28和第2屏障壁29均形成为表背面朝向轴向的板状。第1屏障壁28在轴向上被主体流路25和主液室14夹着,位于主体流路25与主液室14之间。第2屏障壁29在轴向上被主体流路25和副液室15夹着,位于主体流路25与副液室15之间。
第2连通部27具备沿轴向贯通第2屏障壁29的1个开口部32。
开口部32配置于第2屏障壁29中的形成主体流路25的沿着周向的一端部的部分。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通部26具备沿轴向贯通第1屏障壁28且沿着周向(主体流路25的流路方向)配置的多个细孔31。多个细孔31配置于第1屏障壁28中的形成主体流路25的沿着周向的另一端部的部分。多个细孔31的至少一部分在以中心轴线O1为中心的同心圆上形成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孔列。
以下,沿着周向,将主体流路25的上述一端部侧称为一侧,将上述另一端部侧称为另一侧。另外,在上述俯视时,将与细孔31的中心轴线O2(参照图3)正交的方向称为孔径向,将绕中心轴线O2环绕的方向称为孔周向。
中心轴线O2沿着轴向延伸。
多个细孔31的流路截面积均比主体流路25的流路截面积小,在俯视时配置于第1屏障壁28的内侧和主体流路25的内侧。在图示的例子中,多个细孔31的长度彼此相同。多个细孔31的内径彼此相同。另外,也可以使多个细孔31的长度和内径分别互不相同。
细孔31在第1屏障壁28在径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即,上述孔列在第1屏障壁28在径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细孔31在第1屏障壁28在径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两个。在径向上彼此相邻的细孔31配置为周向的位置相互错开。另外,多个细孔31也可以在第1屏障壁28的沿着周向的相同的位置在径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细孔31的横截面积也可以设为例如25mm2以下,优选设为2mm2以上8mm2以下。
另外,针对多个细孔31的全部将多个细孔31各自的横截面积合计得到的第1连通部26整体的流路截面积也可以设为主体流路25的流路截面积的最小值的例如1.8倍以上4.0倍以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在细孔31的位于第1屏障壁28的面对主液室14的表面28a的开口周缘部,在整周的范围内形成有朝向主液室14突出的突起部40。在图示的例子中,突起部40在整周的范围内连续地形成。突起部40形成于全部细孔31的位于第1屏障壁28的表面28a的开口周缘部。另外,突起部40也可以形成于第2屏障壁29的面对副液室15的表面29a。
突起部40的轴向的尺寸比细孔31的内径小。由此,能够抑制细孔31和突起部40整体的轴向的尺寸变大,抑制从细孔31向主液室14流入的液体的流速增加。突起部40的轴向的尺寸与突起部40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之间的孔径向的尺寸相同。多个突起部40形成为相互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另外,多个突起部40也可以形成为相互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尺寸。另外,也可以在多个细孔31中的至少1个设置突起部40。
另外,突起部40形成于多个细孔31中的至少位于沿着流路方向离第1连通部26和第2连通部27中的另一者最远的位置的细孔31的位于第1屏障壁28的表面28a的开口周缘部。在图示的例子中,形成于多个细孔31中的至少位于沿着流路方向离第2连通部27最远的位置的细孔31的位于第1屏障壁28的表面28a的开口周缘部。
由此,在由于在主体流路25中流动的液体L的惯性而流量变多的细孔31的位于表面28a的开口周缘部,形成突起部40。因而,将仅形成于位于沿着流路方向最靠近第2连通部27的位置的细孔31的位于表面28a的开口周缘部的结构与上述的结构比较,能够显著地起到后述的突起部40的作用效果。另外,突起部40也可以形成于多个细孔31中的至少位于沿着流路方向最靠近第2连通部27的位置的细孔31的位于第1屏障壁28的表面28a的开口周缘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细孔31的轴向观察的俯视时,突起部40的内周面形成为与细孔31的内周面相似的形状。在图示的例子中,如图4所示,突起部40的内周面在孔径向上与细孔31的内周面没有台阶地相连。另外,也可以使突起部40的内周面和细孔31的内周面相互在孔径向上分离。
如图4所示,突起部40的顶部40a形成为,在所述纵剖视时,随着向上方去而使沿着孔径向的厚度逐渐变薄的锐角状或者曲面状。在图示的例子中,顶部40a形成为朝向上方突出的曲面状,位于突起部40的内周面与外周面之间的孔径向的中央部。
在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隔振装置10中,在输入振动时,两个安装构件11、12一边使弹性体13弹性变形一边相对移位。于是,主液室14的液压发生变动,主液室14内的液体L通过限制通路24向副液室15流入,另外,副液室15内的液体L通过限制通路24向主液室14流入。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10,液体L在通过多个细孔31从主体流路25向主液室14流入时,一边由于形成有这些细孔31的第1屏障壁28而产生压力损失,一边在各细孔31中流通,因此能够抑制向主液室14流入的液体L的流速。
而且,液体L并非在单一的细孔31而是在多个细孔31中流通,因此能够使液体L分支为多股地流通,能够使通过了各个细孔31的液体L的流速降低。由此,即使假设向隔振装置10输入有较大的载荷(振动),也能够将在通过细孔31并流入到主液室14的液体L与主液室14内的液体L之间产生的流速差抑制得较小,能够抑制起因于流速差的涡流的产生和起因于该涡流的气泡的产生。
另外,即使假设气泡并非在主液室14产生而是在主体流路25产生,通过使液体L通过多个细孔31,也能够使产生的气泡彼此在主液室14内分离,能够抑制气泡合流而成长,易于维持为使气泡零细地分散的状态。
另外,在细孔31的位于第1屏障壁28的表面28a的开口周缘部在整周的范围内形成有朝向主液室14突出的突起部40,该突起部40的内周面在上述俯视时形成为与细孔31的内周面相似的形状。因此,能够使液体L一边沿着突起部40的内周面一边从细孔31向主液室14流入,能够抑制在细孔31的位于第1屏障壁28的表面28a的开口周缘部发生液体L的流动的分离,并且,能够抑制从细孔31向主液室14流入的液体L的速度。
如上所述,能够抑制气泡的产生本身,在此基础上,即使产生了气泡,也能够易于维持为使气泡零细地分散的状态,因此即使气泡破裂即发生气穴破裂,也能够将产生的异响抑制得较小。
另外,突起部40形成于细孔31的位于第1屏障壁28的表面28a的开口周缘部的整周的范围内,因此,在细孔31的开口周缘部,无论周向的位置如何能够在整周的范围内抑制发生液体的流动的分离,并且,能够抑制从细孔31向主液室14或者副液室15流入的液体的速度。
另外,突起部40的顶部40a形成为曲面状,因此不会在该顶部40a形成朝向主液室14的顶面,因此能够抑制在通过了细孔31的液体L与突起部40的顶部之间产生涡流,能够有效地抑制气泡的产生。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仅对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
另外,对于同样的作用,也省略其说明。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中,突起部40B在细孔31的位于第1屏障壁28的面对主液室14的表面28a的开口周缘部在整周的范围内间断地形成。即,在突起部40B在孔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间断部41。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突起部40B在孔周向上隔开相等间隔地形成有5个间断部。期望的是,多个间断部41的周长的总和为细孔31的开口周缘部的周长的十分之二以下。
在细孔31的位于表面28a的开口周缘部,在避开在孔径向上隔着中心轴线O2的各位置的部分形成多个间断部41。即,间断部41在孔径向上与突起部40B的内周面相对。
这样,间断部41在孔径向上与突起部40B的内周面相对,因此在液体通过细孔31从主体流路25向主液室14流入时,即使假设在多个间断部41产生气泡,也能够抑制这些气泡在主液室14内流通时乘着从细孔31向主液室14流入的液体的流动而相互合流。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隔振装置而言,在俯视上述屏障壁时,上述突起部的内周面形成为与上述细孔的内周面相似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在输入振动时,两个安装构件一边使弹性体弹性变形一边相对地移位,第1液室和第2液室中的至少一者的液压发生变动,从而液体欲通过限制通路在第1液室与第2液室之间流通。此时,液体通过第1连通部和第2连通部中的一者向限制通路流入,在通过主体流路内之后,通过第1连通部和第2连通部中的另一者从限制通路流出。
在此,液体在通过多个细孔从主体流路向第1液室或者第2液室流入时,一边由于形成有这些细孔的屏障壁而产生压力损失,一边在各细孔中流通,因此能够抑制向第1液室或者第2液室流入的液体的流速。
而且,液体并非在单一的细孔而是在多个细孔中流通,因此能够使液体分支为多股地流通,能够使通过了各个细孔的液体的流速降低。由此,即使假设向隔振装置输入有较大的载荷(振动),也能够将在通过细孔并流入到第1液室或者第2液室的液体与第1液室内或者第2液室内的液体之间产生的流速差抑制得较小,能够抑制起因于流速差的涡流的产生和起因于该涡流的气泡的产生。
另外,即使假设气泡并非在第1液室、第2液室产生而是在主体流路产生,通过使液体通过多个细孔,也能够使产生的气泡彼此在第1液室内或者第2液室内分离,能够抑制气泡合流而成长,易于维持为使气泡零细地分散的状态。
另外,在细孔的位于屏障壁的表面的开口周缘部形成有朝向第1液室或者第2液室突出的突起部,该突起部的内周面在上述俯视时形成为与细孔的内周面相似的形状。
因此,能够使液体一边沿着突起部的内周面一边从细孔向第1液室或者第2液室流入,能够抑制在细孔的位于屏障壁的表面的开口周缘部发生液体的流动的分离,并且,能够抑制从细孔向第1液室或者第2液室流入的液体的速度。
如上所述,能够抑制气泡的产生本身,在此基础上,即使产生了气泡,也能够易于维持为使气泡零细地分散的状态,因此即使气泡破裂即发生气穴破裂,也能够将产生的异响抑制得较小。
另外,上述突起部也可以形成于上述细孔的位于上述屏障壁的表面的开口周缘部的整周的范围内。
在该情况下,突起部形成于上述细孔的位于上述屏障壁的表面的开口周缘部的整周的范围内,因此,在细孔的开口周缘部,无论周向的位置如何能够在整周的范围内抑制发生液体的流动的分离,并且,能够抑制从细孔向第1液室或者第2液室流入的液体的速度。
另外,上述突起部的顶部也可以形成为,在纵剖视时,随着朝向上述细孔的孔轴向上的外侧去而使与上述孔轴向正交的孔径向上的厚度逐渐变薄的锐角状或者曲面状,该孔轴向沿着上述细孔的中心轴线。
在该情况下,突起部的顶部形成为锐角状或者曲面状,因此不会在该顶部形成朝向第1液室或者第2液室的顶面,因此能够抑制在通过了细孔的液体与突起部的顶部之间产生涡流,能够有效地抑制气泡的产生。
(第3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仅对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
另外,对于同样的作用,也省略其说明。
如图6所示,隔振装置110是一种液体封入型的隔振装置,具备:第1安装构件11,其呈筒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一者连结;第2安装构件12,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另一者连结;弹性体13,其将第1安装构件11和第2安装构件12相互弹性地连结起来;以及分隔构件16,其将第1安装构件11内划分成后述的主液室(第1液室)14和副液室(第2液室)15。
在分隔构件16形成有将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连通的限制通路24。如图6和图7所示,限制通路24具备向主液室14开口的第1连通部26、向副液室15开口的第2连通部27以及连通第1连通部26和第2连通部27的主体流路2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细孔31的位于第1屏障壁28的面对主液室14的表面28a的开口周缘部形成有覆盖细孔31的檐部(突起部)140。檐部140从第1屏障壁28的表面28a朝向上方延伸。
另外,檐部140也可以形成于第2屏障壁29的面向副液室15的第2表面29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檐部140中的两个以上在上述俯视时从檐部140的与第1屏障壁28连接的基端部141的在细孔31的孔周向上的中央部向檐部140的开放端部142的在孔周向上的中央部去的朝向(以下,称为延伸方向)互不相同。在图示的例子中,全部檐部140的上述延伸方向互不相同。
多个檐部140中的位于径向的内侧的檐部140的上述延伸方向朝向在主液室14中的在上述俯视时位于比主体流路25靠径向的内侧的位置的部分,并且,朝向周向的一侧。另外,多个檐部140中的位于径向的外侧的檐部140的上述延伸方向朝向在主液室14中的在上述俯视时位于比主体流路25靠径向的外侧的位置的部分,并且,朝向周向的另一侧。
全部檐部140的上述延伸方向相对于将中心轴线O1和中心轴线O2连结起来的直线的倾斜角互为相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檐部140在第1屏障壁28的表面28a形成于多个细孔31中的至少位于沿着流路方向离第2连通部27最远的位置的细孔31的开口周缘部。在图示的例子中,檐部140形成于全部细孔31的位于第1屏障壁28的开口周缘部。另外,檐部140也可以仅形成于位于沿着流路方向离第2连通部27最远的位置的细孔31的位于第1屏障壁28的开口周缘部。
如图9所示,檐部140具备:第1壁部143,其从第1屏障壁28的表面28a朝向上方延伸;以及第2壁部144,其从第1壁部143的上端朝向孔径向的内侧延伸。第1壁部143和第2壁部144之间的连接部分145形成为朝向孔径向的外侧突出的曲面状。第1壁部143和第2壁部144相互一体地形成,具有互为相同的厚度。
基端部141成为第1壁部143的下端部。也就是说,檐部140具有基端部141。开放端部142成为第2壁部144中的在孔径向上隔着中心轴线O2位于与连接部分145相反侧的部分。
如图9所示,第1壁部143沿着孔周向形成,第1壁部143的朝向孔径向的内侧的内表面与细孔31的内周面平齐。第1壁部143的孔周向的两端部彼此位于以中心轴线O2为中心的中心角为90°以下的范围。由此,在后述的输入振动时,从细孔31向主液室14流入并与檐部140的第2壁部144碰撞的液体L在上述俯视时不仅沿上述延伸方向流出,也沿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流出。
在图9所示那样的上述剖视时,对于第2壁部144的开放端部142和细孔31的位于第1屏障壁28的表面28a的开口周缘部中的在孔径向上隔着中心轴线O2位于与基端部141连接的连接部分的相反侧的部分,孔径向的位置相同。
在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隔振装置110中,在输入振动时,两个安装构件11、12一边使弹性体13弹性变形一边相对移位。于是,主液室14的液压发生变动,主液室14内的液体L通过限制通路24向副液室15流入,另外,副液室15内的液体L通过限制通路24向主液室14流入。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110,液体L在通过多个细孔31从主体流路25向主液室14流入时,一边由于形成有这些细孔31的第1屏障壁28而产生压力损失,一边在各细孔31中流通,因此能够抑制向主液室14流入的液体L的流速。
而且,液体L并非在单一的细孔31而是在多个细孔31中流通,因此能够使液体L分支为多股地流通,能够使通过了各个细孔31的液体L的流速降低。由此,即使假设向隔振装置110输入有较大的载荷(振动),也能够将在通过细孔31并流入到主液室14的液体L与主液室14内的液体L之间产生的流速差抑制得较小,能够抑制起因于流速差的涡流的产生和起因于该涡流的气泡的产生。
另外,即使假设气泡并非在主液室14产生而是在主体流路25产生,通过使液体L通过多个细孔31,也能够使产生的气泡彼此在主液室14内分离,能够抑制气泡合流而成长,易于维持为使气泡零细地分散的状态。
另外,在细孔31的位于第1屏障壁28的表面28a的开口周缘部形成有多个覆盖细孔31的檐部140,因此能够通过使从细孔31流入到主液室14的液体L与檐部140碰撞而产生压力损失。因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在像这样流入的液体L与主液室14内的液体L之间产生的流速差。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能够抑制气泡的产生本身,在此基础上,即使产生了气泡,也能够易于维持为使气泡零细地分散的状态,因此即使气泡破裂即发生气穴破裂,也能够将产生的异响抑制得较小。
另外,多个檐部140中的至少两个檐部140配置为上述延伸方向互不相同,因此在液体L从各细孔31向主液室14流入时,或者在液体L在主体流路25中流通时,即使假设产生气泡,也能够使产生的气泡分别在主液室14内或者副液室15内流动的方向互不相同。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能够抑制气泡在主液室14内或者副液室15内合流而成长,更易于维持为使气泡零细地分散的状态。
由此,根据上述隔振装置,即使气泡破裂即发生气穴破裂,也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将产生的异响抑制得较小。
另外,配置为,在上述俯视时,覆盖相邻的细孔31的檐部140彼此的上述延伸方向互不相同,因此能够使从相邻的细孔31流入到主液室14的液体L各自的流动的方向互不相同。因此,在液体从各细孔向主液室14或者副液室15流入时,或者在液体L在主体流路25中流通时,即使假设产生气泡,气泡分别在主液室14内或者副液室15内流动的方向也成为互不相同的方向。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能够有效地抑制气泡在主液室14内或者副液室15内合流而成长,能够更易于进一步维持使气泡零细地分散的状态。
另外,细孔31在第1屏障壁28在流路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檐部140形成于多个细孔31中的至少位于沿着流路方向离第2连通部27最远的位置的细孔31的开口周缘部,因此,由于在主体流路25中流动的液体L的惯性而流量变多的细孔31被檐部140覆盖。因此,通过像这样使从流量较多的细孔31流出的液体L与檐部140碰撞而能够产生压力损失,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在流入到主液室14的液体L与主液室14内的液体L之间产生的流速差。
(第4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仅对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
另外,对于同样的作用,也省略其说明。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中,檐部140B具备在上述俯视时从与檐部140B的上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侧覆盖檐部140B的一对侧壁部146。在图示的例子中,侧壁部146将第1壁部143和第2壁部144各自的孔周向的两端部彼此连接起来,并且,与细孔31的位于表面28a的开口周缘部连接。一对侧壁部146与第1壁部143以及第2壁部144一体地形成。檐部140B配置在细孔31的位于第1屏障壁28的表面28a的开口周缘部中的以中心轴线O2为中心的中心角为270°的范围内。
像这样,檐部140B具备侧壁部146,因此能够减小从细孔31流入到主液室14的液体L与第2壁部144碰撞之后的流路面积,能够进一步提高檐部140B的压力损失效果。
(第5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仅对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同样的作用,也省略其说明。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中,覆盖多个细孔31的檐部140C的开放端部142彼此中的至少两个互为相对。在图示的例子中,覆盖在径向上互为相邻的细孔31的檐部140C的开放端部142彼此在孔径向上隔开间隔地互为相对。即,覆盖在径向上彼此相邻的细孔31的檐部140C各自的上述延伸方向互为相反。
由此,从细孔31流入到主液室14的液体L彼此被各檐部140C向互为相对的朝向引导。因此,通过使从这些细孔31流入到主液室14的液体L彼此相互碰撞,能够更加显著地产生压力损失,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在流入到主液室14的液体L与主液室14内的液体L之间产生的流速差。
另外,不限于这样的形态,也可以是,覆盖在周向上互为相邻的细孔31的檐部140C彼此在孔径向上互为相对。
上述突起部是以覆盖上述细孔的方式形成的檐部。
根据本发明,在输入振动时,两个安装构件一边使弹性体弹性变形一边相对地移位,第1液室和第2液室中的至少一者的液压发生变动,从而液体欲通过限制通路在第1液室与第2液室之间流通。此时,液体通过第1连通部和第2连通部中的一者而向限制通路流入,在通过主体流路内之后,通过第1连通部和第2连通部中的另一者从限制通路流出。
在此,液体在通过多个细孔从主体流路向第1液室或者第2液室流入时,一边由于形成有这些细孔的屏障壁而产生压力损失,一边在各细孔中流通,因此能够抑制向第1液室或者第2液室流入的液体的流速。
而且,液体并非在单一的细孔而是在多个细孔中流通,因此能够使液体分支为多股地流通,能够使通过了各个细孔的液体的流速降低。由此,即使假设向隔振装置输入有较大的载荷(振动),也能够将在通过细孔并流入到第1液室或者第2液室的液体与第1液室内或者第2液室内的液体之间产生的流速差抑制得较小,能够抑制起因于流速差的涡流的产生和起因于该涡流的气泡的产生。
另外,即使假设气泡并非在第1液室、第2液室产生而是在主体流路产生,通过使液体通过多个细孔,也能够使产生的气泡彼此在第1液室内或者第2液室内分离,能够抑制气泡合流而成长,易于维持为使气泡零细地分散的状态。
另外,在细孔的位于屏障壁的表面的开口周缘部形成有覆盖细孔的檐部,因此能够通过使从细孔流入到第1液室或者第2液室的液体与檐部碰撞而产生压力损失,能够有效地抑制在像这样流入的液体与第1液室内或者第2液室内的液体之间产生的流速差。
如上所述,能够抑制气泡的产生本身,在此基础上,即使产生了气泡,也能够易于维持为使气泡零细地分散的状态,因此即使气泡破裂即发生气穴破裂,也能够将产生的异响抑制得较小。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檐部具有与所述屏障壁连接的基端部,多个上述檐部中的两个以上配置为,在俯视所述屏障壁时,从上述檐部的上述基端部的孔周向上的中央部向上述檐部的开放端部的所述孔周向上的中央部去的朝向互不相同,所述孔周向沿着绕所述细孔的中心轴线的方向。
在该情况下,对于多个檐部中的两个以上而言,从与屏障壁连接的檐部的基端部的孔周向上的中央部向开放端部的孔周向上的中央部去的朝向(以下,称为延伸方向)互不相同,因此在液体从各细孔向第1液室或者第2液室流入时,或者在液体在主体流路中流通时,即使假设产生气泡,也能够使产生的气泡各自在第1液室内或者第2液室内流动的方向互不相同,能够抑制气泡在第1液室内或者第2液室内合流而成长,更易于维持为使气泡零细地分散的状态。
由此,即使气泡破裂即发生气穴破裂,也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将产生的异响抑制得较小。
另外,也可以是,覆盖彼此相邻的所述细孔的所述檐部彼此配置为,在所述俯视时,从所述檐部的所述基端部的所述孔周向上的中央部向所述檐部的所述开放端部的所述孔周向上的中央部去的朝向互不相同。
在该情况下,覆盖相邻的细孔的檐部彼此的上述延伸方向互不相同,因此能够使从相邻的细孔流入到第1液室或者第2液室的液体各自的流动的方向互不相同。因此,在液体从各细孔向第1液室或者第2液室流入时,或者在液体在主体流路流通中时,即使假设产生气泡,气泡各自在第1液室内或者第2液室内流动的方向也会成为互不相同的方向,能够有效地抑制气泡在第1液室内或者第2液室内合流而成长,能够进一步易于维持为使气泡零细地分散的状态。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多个细孔在上述屏障壁在上述主体流路的流路方向上分别隔开间隔地形成,上述突起部在上述屏障壁的表面形成于多个上述细孔中的至少位于沿着上述流路方向离上述第1连通部和上述第2连通部中的另一者最远的位置的上述细孔的开口周缘部。
在该情况下,多个细孔中的位于沿着流路方向离第1连通部和第2连通部中的另一者最远的位置且由于在主体流路中流动的液体的惯性而流量变多的细孔被檐部覆盖。因此,通过像这样使从流量较多的细孔流出的液体与檐部碰撞,从而能够产生压力损失,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在流入到第1液室或者第2液室的液体与第1液室内或者第2液室内的液体之间产生的流速差。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突起部40、40B的顶部40a形成为锐角状或者曲面状的结构,但不限于这样的形态。顶部40a也可以形成于平坦面上。
另外,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第5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多个细孔31分别设有檐部140、140B、140C的结构,但不限于这样的形态。也可以仅在多个细孔31中的1个设置檐部140、140B、140C。即,也可以在多个细孔31中的至少1个设置檐部140、140B、140C。
另外,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第5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多个檐部140、140B、140C中的两个以上的延伸方向互不相同的结构,但不限于这样的形态。檐部140、140B、140C的延伸方向也可以全部相同。
另外,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覆盖彼此相邻的细孔31的檐部140彼此的上述延伸方向互不相同的结构,但不限于这样的形态。也可以是,覆盖彼此相邻的细孔31的多个檐部140彼此的上述延伸方向互为相同。
另外,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细孔31在第1屏障壁28在主体流路25的流路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的结构,但不限于这样的形态。细孔31也可以在第1屏障壁28或者第2屏障壁29形成有1个。
另外,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檐部140形成于多个细孔31中的至少位于沿着流路方向离第2连通部27最远的位置的细孔31的开口周缘部的结构,但不限于这样的形态。檐部140也可以仅形成于位于沿着流路方向离第1连通部26最远的位置的细孔31的开口周缘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细孔31形成于第1屏障壁28,但既可以将细孔31形成于第2屏障壁29,也可以将细孔31形成于第1屏障壁28和第2屏障壁29这两者。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细孔31形成为圆柱状(笔直的圆孔形状),但也可以形成为逐渐缩径的圆台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多个细孔31形成为横剖视时呈圆形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多个细孔31形成为横剖视时呈多边形状等进行适当变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连通部26具备多个细孔31,但例如也可以是具有直径比细孔31的直径大的开口和细孔31这两者的结构等。另外,第2连通部27也可以具备沿着周向(主体流路25的流路方向)配置的多个开口部3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分隔构件16配置于第1安装构件11的下端部,使分隔构件16的外周部22抵接于第1安装构件11的下端开口缘。然而,例如也可以是,将分隔构件16配置于比第1安装构件11的下端开口缘充分靠上方的位置,在该分隔构件16的下侧、即第1安装构件11的下端部配设隔膜20,从而在从第1安装构件11的下端部到隔膜20的底面的范围内形成副液室15。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作用支承载荷而对主液室14作用正压的压缩式的隔振装置10。然而,也能够应用于如下这样的悬吊式的隔振装置:以主液室14位于铅垂方向下侧并且副液室15位于铅垂方向上侧的方式安装,通过作用支承载荷而对主液室14作用负压。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隔构件16将第1安装构件11内的液室19分隔为在壁面的局部具有弹性体13的主液室14以及副液室15,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代替设置隔膜20而设置弹性体13,代替设置副液室15而设置在壁面的局部具有弹性体13的受压液室。例如能够适当变更为其他结构:分隔构件16将封入有液体L的第1安装构件11内的液室19分隔为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中的至少1者在壁面的局部具有弹性体13。
另外,本发明的隔振装置10、110不限定于车辆的发动机安装座,也能够应用于发动机安装座之外。例如,也能够应用于搭载在建筑机械的发电机的安装座,或者,也能够应用于在工厂等设置的机械的安装座。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置换成公知的构成要素,另外,也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变形例适当组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上述的隔振装置,能够以简易的构造在不降低隔振特性的情况下抑制产生起因于气穴破裂的异响。
附图标记说明
10、110、隔振装置;11、第1安装构件;12、第2安装构件;13、弹性体;14、主液室(第1液室);15、副液室(第2液室);16、分隔构件;19、液室;24、限制通路;25、主体流路;26、第1连通部;27、第2连通部;28、第1屏障壁;28a、表面;29、第2屏障壁;31、细孔;40、40B、突起部;40a、顶部;140、140B、140C、檐部(突起部);141、基端部;142、开放端部。
Claims (8)
1.一种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是液体封入型的隔振装置,具备:
第1安装构件和第2安装构件,该第1安装构件为筒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一者连结,该第2安装构件与所述振动产生部和所述振动承受部中的另一者连结;
弹性体,其将所述第1安装构件和所述第2安装构件这两个安装构件弹性地连结;以及
分隔构件,其将封入有液体的所述第1安装构件内的液室划分成第1液室和第2液室,并且,
在所述分隔构件形成有将所述第1液室和所述第2液室连通起来的限制通路,其中,
所述限制通路具备向所述第1液室开口的第1连通部、向所述第2液室开口的第2连通部以及连通所述第1连通部和所述第2连通部的主体流路,
所述第1连通部和所述第2连通部中的至少一者具备多个细孔,该多个细孔贯通具有面对所述第1液室或者所述第2液室的表面的屏障壁,
在所述多个细孔中的至少1个细孔的位于所述屏障壁的表面的开口周缘部形成有朝向所述第1液室或者所述第2液室突出的突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装置,其中,
在俯视所述屏障壁时,所述突起部的内周面呈与所述细孔的内周面相似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振装置,其中,
所述突起部形成于所述细孔的位于所述屏障壁的表面的开口周缘部的整周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隔振装置,其中,
所述突起部的顶部形成为,在纵剖视时,随着朝向所述细孔的孔轴向上的外侧去而使与所述孔轴向正交的孔径向上的厚度逐渐变薄的锐角状或者曲面状,所述孔轴向沿着所述细孔的中心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装置,其中,
所述突起部是以覆盖所述细孔的方式形成的檐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振装置,其中,
所述檐部具有与所述屏障壁连接的基端部,
多个所述檐部中的两个以上配置为,在俯视所述屏障壁时,从所述檐部的所述基端部的孔周向上的中央部向所述檐部的开放端部的所述孔周向上的中央部去的朝向互不相同,所述孔周向沿着绕所述细孔的中心轴线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振装置,其中,
覆盖彼此相邻的所述细孔的所述檐部彼此配置为,在所述俯视时,从所述檐部的所述基端部的所述孔周向上的中央部向所述檐部的所述开放端部的所述孔周向上的中央部去的朝向互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隔振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细孔在所述屏障壁在所述主体流路的流路方向上分别隔开间隔地形成,
所述突起部在所述屏障壁的表面形成于多个所述细孔中的至少位于沿着所述流路方向离所述第1连通部和所述第2连通部中的另一者最远的位置的所述细孔的开口周缘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81261A JP6871050B2 (ja) | 2017-04-17 | 2017-04-17 | 防振装置 |
JP2017-081261 | 2017-04-17 | ||
JP2017098940A JP7161842B2 (ja) | 2017-05-18 | 2017-05-18 | 防振装置 |
JP2017-098940 | 2017-05-18 | ||
PCT/JP2018/014887 WO2018193895A1 (ja) | 2017-04-17 | 2018-04-09 | 防振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06168A true CN110506168A (zh) | 2019-11-26 |
CN110506168B CN110506168B (zh) | 2021-06-25 |
Family
ID=63855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24851.6A Active CN110506168B (zh) | 2017-04-17 | 2018-04-09 | 隔振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71578B2 (zh) |
EP (1) | EP3614015A4 (zh) |
CN (1) | CN110506168B (zh) |
WO (1) | WO201819389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983060B2 (ja) | 2017-12-26 | 2021-12-17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275910A (ja) * | 2008-04-16 | 2009-11-26 | Tokai Rubber Ind Ltd |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JP4922871B2 (ja) * | 2007-08-31 | 2012-04-25 |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JP2015025515A (ja) * | 2013-07-26 | 2015-02-05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WO2015163027A1 (ja) * | 2014-04-24 | 2015-10-29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CN105705823A (zh) * | 2013-11-11 | 2016-06-22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隔振装置 |
JP2016176509A (ja) * | 2015-03-19 | 2016-10-06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9941B (zh) | 2008-09-17 | 2013-10-16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液封式防振装置 |
JP5535958B2 (ja) | 2011-02-24 | 2014-07-02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
JP6265562B2 (ja) * | 2014-02-17 | 2018-01-24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JP6300407B2 (ja) * | 2014-04-30 | 2018-03-2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JP6448926B2 (ja) | 2014-06-23 | 2019-01-09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JP6344870B2 (ja) * | 2014-08-20 | 2018-06-20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JP2017081261A (ja) | 2015-10-26 | 2017-05-18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ステレオカメラのカバー |
KR101676255B1 (ko) | 2015-11-02 | 2016-11-29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엔진마운트 |
JP6702100B2 (ja) | 2015-11-18 | 2020-05-27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2018
- 2018-04-09 CN CN201880024851.6A patent/CN110506168B/zh active Active
- 2018-04-09 US US16/603,999 patent/US11371578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4-09 EP EP18788410.1A patent/EP3614015A4/en active Pending
- 2018-04-09 WO PCT/JP2018/014887 patent/WO2018193895A1/ja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22871B2 (ja) * | 2007-08-31 | 2012-04-25 |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JP2009275910A (ja) * | 2008-04-16 | 2009-11-26 | Tokai Rubber Ind Ltd |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JP2015025515A (ja) * | 2013-07-26 | 2015-02-05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CN105705823A (zh) * | 2013-11-11 | 2016-06-22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隔振装置 |
WO2015163027A1 (ja) * | 2014-04-24 | 2015-10-29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JP2016176509A (ja) * | 2015-03-19 | 2016-10-06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614015A1 (en) | 2020-02-26 |
US11371578B2 (en) | 2022-06-28 |
EP3614015A4 (en) | 2021-01-27 |
CN110506168B (zh) | 2021-06-25 |
WO2018193895A1 (ja) | 2018-10-25 |
US20200049223A1 (en) | 2020-0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07365B (zh) | 隔振装置 | |
CN105393019B (zh) | 隔振装置 | |
CN105658990B (zh) | 隔振装置 | |
CN106133385B (zh) | 隔振装置 | |
CN105980733B (zh) | 隔振装置 | |
CN105531499B (zh) | 隔振装置 | |
CN104040212B (zh) | 隔振装置 | |
CN105247240B (zh) | 隔振装置 | |
CN105705823B (zh) | 隔振装置 | |
CN104395636B (zh) | 减振装置 | |
CN110494670A (zh) | 隔振装置 | |
CN105757160A (zh) |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 |
CN106104071A (zh) | 隔振装置 | |
CN102165216B (zh) | 液封式防振装置 | |
CN110506168A (zh) | 隔振装置 | |
CN106415055B (zh) | 隔振装置 | |
US11428290B2 (en) | Vibration isolating device | |
CN109312811A (zh) | 防振装置 | |
JP6995113B2 (ja) | 防振装置 | |
CN106030150A (zh) | 隔振装置 | |
JP6619702B2 (ja) | 防振装置 | |
WO2019131649A1 (ja) | 防振装置 | |
CN103883667A (zh) | 液封防振装置 | |
CN110446879A (zh) | 隔振装置 | |
CN109312810A (zh) | 防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7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Prologia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BRIDGESTONE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