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7749A - 具有无横向力的操纵轴的可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无横向力的操纵轴的可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7749A
CN110497749A CN201910409752.6A CN201910409752A CN110497749A CN 110497749 A CN110497749 A CN 110497749A CN 201910409752 A CN201910409752 A CN 201910409752A CN 110497749 A CN110497749 A CN 1104977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lt
axis
another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097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7749B (zh
Inventor
拉斯洛·内梅特
斯特凡·舍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st - Walker German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st - Walker German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st - Walker Germany Ltd filed Critical Jost - Walker German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97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7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7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77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01Traction couplings or h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ype
    • B60D1/02Bolt or shackle-type coup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24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particular functions
    • B60D1/26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particular functions for remote control, e.g. for relea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tuator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联接器体的可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包括栓‑容纳壳体和联接器口,栓‑挂车联接器包括可围绕轴轴线旋转的操纵轴,操纵轴与联接器栓耦联为,使得沿着至少一个旋转方向对操纵轴的操纵引起联接器栓在其非工作位置和其工作位置之间沿着至少一个方向运动,栓‑挂车联接器包括具有活塞‑缸‑装置的栓驱动器,活塞‑缸‑装置具有沿着其活塞杆纵轴线可从缸中移出的活塞杆,活塞‑缸‑装置与操纵轴连接为,使得通过活塞杆相对于缸的运动可围绕轴轴线沿着至少一个旋转方向旋转操纵操纵轴以使联接器栓运动。栓驱动器包括可与操纵轴分开地围绕驱动轴线转动地支承的并且与操纵轴耦联以共同旋转的驱动轴,活塞‑缸‑装置与驱动轴耦联。

Description

具有无横向力的操纵轴的可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联接器体的可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Bolzen-),包括栓-容纳壳体和与栓-容纳壳体相邻的联接器口,牵引环可常规地沿着联接器轴线引入到所述联接器口中,其中联接器栓可沿着运动轴线在较强地从联接器口中分离的以及较强地接合到栓-容纳壳体中的非工作位置和较强地接合联接器口以及较强地从栓-容纳壳体中分离的工作位置之间运动,其中栓-挂车联接器包括可围绕轴轴线旋转的操纵轴,所述操纵轴通过传输力和运动的交换装置与联接器栓耦联,使得沿着至少一个旋转方向对操纵轴的操纵引起联接器栓在其非工作位置和其工作位置之间沿着至少一个方向的运动,其中栓-挂车联接器包括具有活塞-缸-装置的栓驱动器,所述活塞-缸-装置具有沿着其活塞杆纵轴线可从缸中移出的并且可缩入缸中的活塞杆,其中活塞-缸-装置在一端与固定于联接器体的支座耦联而在另一端与操纵轴连接,使得通过活塞杆相对于缸的移出和/或缩入运动可围绕轴轴线沿着至少一个旋转方向旋转操纵操纵轴以使联接器栓在非工作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运动。
背景技术
已知申请人的如下挂车联接器作为这种栓-挂车联接器,所述挂车联接器已通过(德国)WAP Fahrzeugtechnik GmbH公司的改装组件改装,所述改装组件具有呈活塞-缸-装置的形式的远程操纵装置。改装车组件的活塞-缸-装置的活塞杆借助于杠杆驱动器与挂车联接器的操纵轴耦联为,使得通过活塞杆从已知的活塞-缸-装置的缸中移出和被缩入到所述缸中,联接器栓能够沿着至少一个方向通常沿着打开方向在非工作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运动。
关于这种远程操纵不利的是,通过杠杆驱动器将活塞杆的(关于轴轴线)的横向力或径向力导入操纵轴中,所述操纵轴使支承操纵轴以在联接器体中旋转的轴承构件强烈地承受负荷,使得其使用寿命相对于在没有远程操纵的情况下的常规的使用寿命大幅缩短。
此外已知如下远程操纵,所述远程操纵能够将操纵扭矩以无横向力的方式导入到操纵轴中。这种远程操纵使用具有转动活塞的活塞-缸-装置,所述活塞-缸-装置例如可从(英国)Kinetrol Ltd.公司购买。该解决方案的缺点是,与具有转动活塞的活塞-缸-装置的采购相关的高的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是,如下改进如本申请一开始所描述的那样的可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在制造成本尽可能小的情况下可通过活塞-缸-装置旋转操纵操纵轴,而不因所述旋转操纵而明显地降低操纵轴的使用寿命。
该目的根据本发明关于一开始所描述的栓-挂车联接器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栓驱动器还包括与操纵轴分开地可围绕驱动轴线转动地支承的并且与操纵轴耦联以共同旋转的驱动轴,其中活塞-缸-装置在其远离支座的纵向端部区域处与驱动轴的转动驱动系统耦联,使得活塞杆相对于缸的移出和/或缩入运动引起驱动轴围绕其驱动轴线的转动从而引起操纵轴围绕其轴轴线的旋转。
根据当前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由活塞-缸-装置所施加的力不直接传输到操纵轴上而是传输到驱动轴上。驱动轴与操纵轴分开地被支承以进行转动。驱动轴的转动支承因此能够对应于通过活塞-缸-装置产生的力和力矩符合负荷地设计,使得该转动支承在通过活塞-缸-装置引起的与运行有关的负荷下不磨损或者仅以可预见的接受的程度磨损。与操纵轴分开地被支承的驱动轴由此无法或者几乎无法将正交于轴轴线作用的横向力传输到操纵轴上。
由此,借助于在活塞杆和缸之间的基本上线性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转动的相对运动能够使用低成本的活塞-缸-装置,而通常不适合吸收高的横向力的操纵轴由此不会过度承受负荷。
一开始提到的交换装置能够是传动装置和/或杆和/或机械的连杆-控制设备。在业界,将操纵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联接器栓的直线运动的交换装置是充分已知的。
同样提到的联接器轴线是虚拟轴线,沿着所述虚拟轴线,牵引环以理想的接近运动或者远离运动的形式朝向所述联接器口或者远离所述联接器口运动,以便将牵引环形状配合地与联接器栓耦联或者松开所存在的联接。因为联接器栓通常在联接状态中穿过牵引环,所以联接器轴线正交于联接器栓的运动轴线伸展并且也正交于联接器栓的纵轴线伸展。在挂车联接器已完成安装的状态中,联接器轴线平行于承载挂车联接器的车辆的侧倾轴线伸展。通常,联接器轴线平行于牵引杆的纵向方向伸展,借助于所述牵引杆将挂车联接器固定在车辆上。
操纵轴在所提到的栓-挂车联接器(在下文中也仅称为“挂车联接器”)处常常设置作为用于进行手动操纵的手操纵杆轴。轴轴线因此优选但是并非强制性地正交于联接器栓的运动轴线和联接器轴线伸展。
术语“栓驱动器”并不表示该栓驱动器提供用于使联接器栓运动的动能。对栓驱动器的操纵处于与栓运动的因果关系中就足够了。因此,栓驱动器针对联接器栓的至少一个运动方向是纯粹的运动触发器,所述运动触发器响应于其操纵而允许出自能量存储器的能量传输到联接器栓上。
原则上能够设想的是,驱动轴经由传动装置与操纵轴耦联,所述传动装置将驱动轴的旋转运动和扭矩传输到操纵轴上。与此相应地,原则上驱动轴和操纵轴能够借助于交叉的轴线或者平行的但是错开的轴线设置。然而,驱动轴和操纵轴的这种设置和联接总是会在操纵轴处导致横向力的产生,所述横向力能够重新使操纵轴的旋转支承不期望地承受负荷。然而,在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形式中,完全地排除横向力从驱动轴到操纵轴上的传输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驱动轴线和轴轴线共轴。
驱动轴的转动驱动系统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能够是径向地从驱动轴处突出的杠杆。所述杠杆能够与驱动轴一件式地构成或者能够安装到所述驱动轴上,例如通过螺旋接合。转动驱动系统同样能够是偏心盘,所述偏心盘包围驱动轴。偏心盘于是又用作为杠杆,以便将活塞-缸-装置的力转换为在驱动轴处围绕其驱动轴线作用的扭矩。偏心盘能够材料配合地与驱动轴连接,例如通过熔焊或者钎焊,或者所述偏心盘能够可松开地与驱动轴连接,例如通过花键轴轮廓部或者通过围绕驱动轴线的多面体的联接系统,所述联接系统相应地具有在驱动轴的侧上的相应的配对系统。
因为在可直线运动的活塞杆与可转动运动的驱动轴耦联时至少耦联杆的与驱动轴连接的纵向端部在移出运动期间或者也在缩入运动期间描述圆形轨道,而耦联杆的相反的离缸较近的纵向端部实施直线运动,所以为了避免在所参与的构件中的应力有利的是,设置相应的运动平衡。原则上能够设想的是,在耦联杆与驱动轴的耦联部位处设置这种运动平衡,例如在上述杠杆处或者在偏心盘处,例如呈相应形状弹性的联接系统的形式。然而更简单的从而优选的是,活塞杆至少在移出和/或缩入运行期间可围绕与活塞杆纵轴线形成一定角度优选直角的枢转轴线枢转。
这例如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活塞-缸-装置以可围绕所提到的枢转轴线枢转的方式与固定于联接器体的支座连接。尽管原则上可以将耦联杆与支座耦联并且将缸与驱动轴耦联,但是由于所参与的构件的尺寸已经优选的是,将缸与固定于联接器体的支座连接。
为了在挂车联接器处容纳栓驱动器的活塞-缸-装置,该挂车联接器包括轴承系统,所述轴承系统具有两个关于驱动轴线彼此轴向间隔开地设置的固定于联接器体的轴轴承部段,所述轴轴承部段各具有驱动轴的一个转动轴承,并且所述轴承系统具有支座。
原则上,轴承系统能够与联接器体一件式地构成,例如在以铸造技术制造联接器体或者联接器体的具有轴承系统的至少一个部段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相应的铸模。然而,对于改装已经存在的挂车联接器而言有利的是,轴承系统设置在与联接器体分开地构成的并且与该联接器体连接的轴承构件上。优选地,轴承构件是粗略地为U形的轴承构件,所述U形的轴承构件能够在紧凑的、较少的结构空间要求中不仅可靠地支承活塞-缸-装置而且可靠地支承驱动轴。粗略地为U形的轴承构件的彼此间间隔开设置的腿能够形成轴轴承部段,在所述轴承部段上分别支承有用于进行转动的驱动轴的部段。粗略地为U形的轴承构件的连接所述腿的底部于是能够形成支座。
当活塞-缸-装置包括膜片缸时,活塞-缸-装置的缸甚至能够刚性地与联接器体,尤其轴承系统,尤其优选轴承构件连接。也就是说,于是活塞杆的围绕枢转轴线的上述可枢转运动性能够通过膜片缸的承载活塞杆的膜片的可变形性实现。
在业界通常也称为“自动装置壳体”的栓-容纳壳体在挂车联接器的已经安置在车辆上的状态中通常平行于车辆的偏航轴线从联接器口处突出。所述栓-容纳壳体在承载联接器的车辆的支撑底座(Aufstandsuntergrund)上方形成挂车联接器的最高点。可远程操纵的然而在空间上紧凑的挂车联接器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活塞-缸-装置设置在栓-容纳壳体旁边。优选地,与栓-容纳壳体相比,活塞-缸-装置沿着平行于联接器栓的运动轴线的方向没有远离联接器口更远地延伸,使得该栓-容纳壳体在已安装的状态中保持为联接器的最高点。在此,活塞-缸-装置优选在不仅正交于运动轴线而且正交于联接器轴线的方向上设置在栓-容纳壳体旁边。
紧凑的构型还能够通过如下方式来辅助:活塞杆纵轴线与平行于联接器轴线的平行线形成不大于20°的角度。优选地,这与活塞-缸-装置的运行状态无关地作用。所形成的角度至少应当既不在活塞杆的最大移入状态中也不在其最大移出状态中超出所给出的20°。
为了免受损伤,挂车联接器能够具有覆盖系统,所述覆盖系统屏蔽活塞-缸-装置防止构件沿着平行于联接器轴线的方向接近。所述构件在此优先是在联接时接近的牵引环,活塞-缸-装置应当被保护防止所述构件接近。出于简化改装的原因,覆盖系统优选在与联接器体分开地构成的并且与该联接器体连接的覆盖构件上构成。
挂车联接器能够仅具有唯一的栓驱动器,所述栓驱动器在操纵轴的纵向端部处与该操纵轴以上述方式耦联以传输扭矩。在这种情况下,该栓驱动器的优选的操纵设备实现联接器栓从工作位置到非工作位置中的运动,如在牵引环脱接时所实施的运动。在操纵轴的相反的纵向端部处,能够设置手操纵杆以手动地操纵操纵轴。
然而,根据一个有利的改进形式,栓驱动器能够具有另一活塞-缸-装置以及与操纵轴分开地可围绕另一驱动轴线转动地被支承的并且与操纵轴耦联以共同旋转的另一驱动轴,其中所述另一活塞-缸-装置具有沿着其另一活塞杆纵轴线可从另一缸中移出的并且可缩入所述另一缸中的另一活塞杆。活塞-缸-装置在一端处与另一固定于联接器体的支座耦联以及在另一端处与另一驱动轴的转动驱动系统耦联,使得所述另一活塞杆相对于另一缸的移出和/或缩入运动引起所述另一驱动轴围绕所述另一驱动轴线的转动从而引起操纵轴围绕其轴轴线的旋转。操纵轴的旋转又引起联接器栓在其这两个所提到的位置之间的运动。
出于简单制造和安装的原因,活塞-缸-装置和另一活塞-缸-装置优选是结构相同的。因此,优选地,所述另一活塞-缸-装置和/或所述另一驱动轴根据上述描述以如活塞-缸-装置和/或驱动轴相同的方式改进。因此,这也适用于所述另一活塞-缸-装置和所述另一驱动轴,上述描述具有如下说明:术语“另一活塞-缸-装置”、“另一活塞杆”、“另一活塞杆纵轴线”、“另一缸”、“另一固定于联接器体的支座”、“另一驱动轴”和“另一驱动轴线”出现在说明书中所提及的术语“活塞-缸-装置”、“活塞杆”、“活塞杆纵轴线”、“缸”、“固定于联接器体的支座”、“驱动轴”和“驱动轴线”的相应的对应者的位置处。
原则上,能够设想的是,借助于所述另一活塞-缸-装置在量值上提高可施加到操纵轴上的扭矩,使得不应排除:活塞-缸-装置和另一活塞-缸-装置沿着相同的旋转方向将扭矩施加到操纵轴上。然而,更高的功能范围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与对活塞-缸-装置的操纵相比,对所述另一活塞-缸-装置的操纵沿着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操纵轴以进行旋转运动。于是,如在上文中所描述的那样,活塞-缸-装置驱动联接器栓以从工作位置进入非工作位置的运动。所述另一活塞-缸-装置能够沿着相反方向驱动联接器栓从非工作位置进入工作位置,如在进行联接时所需要的那样。
同样地,原则上能够使用活塞杆和缸的任意的相对运动,以便驱动驱动轴从而间接地驱动操纵轴。尤其关于膜片缸作为活塞-缸-装置和另一活塞-缸-装置的尤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通常活塞杆进入缸中的缩入运动以通过机械弹簧驱动的方式进行并且仅移出运动通过压力介质优选气动地引起,优选地,与活塞杆相对于缸的移出运动相比,另一活塞杆相对于另一缸的移出运动沿着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操纵轴以进行旋转运动。
挂车联接器的之前提及的紧凑的设置能够即使在使用两个活塞-缸-装置时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活塞-缸-装置和另一活塞-缸-装置分别设置在栓-容纳壳体旁边,更确切地说,在栓-容纳壳体的不同的,优选彼此相反的侧上。此外优选地,另一活塞-缸-装置设置为,使得另一活塞杆纵轴线与平行于在非工作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的运动轴线的平行线形成不大于20°的角度。这表示:一方面关于活塞-缸-装置的活塞杆纵轴线并且另一方面关于另一活塞-缸-装置的活塞杆纵轴线,这两种设置相对于彼此以大约90°,例如围绕平行于驱动轴线或者平行于另一驱动轴线的平行线扭转的方式设置在联接器体上。
优选地,驱动轴线和另一驱动轴线彼此间共轴,尤其优选也相对于轴轴线共轴。
为了也在进行联接时保护另一活塞-缸-装置免受机械损伤,挂车联接器能够具有另一覆盖系统,所述另一覆盖系统屏蔽所述另一活塞-缸-装置防止构件尤其牵引环沿着平行于联接器轴线的方向接近。为了改进的可改装性,所述另一覆盖系统也优选在与联接器体分开地构成的并且与该联接器体连接的另一覆盖构件上构成。为了简化的安装,优选覆盖系统和另一覆盖系统彼此一件式地构成,例如构成为共同的板构件。
操纵轴以本身已知的方式穿过栓-容纳壳体,使得所述操纵轴在壳体两侧是可接近的。一个纵向端部与驱动轴以传输扭矩的方式连接。相反的纵向端部能够具有上述手操纵杆或者能够与所述另一驱动轴以传输扭矩的方式连接。优选地,轴轴线以节省空间的方式不仅正交于联接器轴线而且正交于运动轴线伸展。
附图说明
接下来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关于装入状态以斜向上和斜向后观察的方式示出本发明的栓-挂车联接器的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性视图,
图2关于装入状态以斜向上和斜向前观察的方式示出图1的栓-挂车联接器的立体示意性视图,
图3示出图1和2的栓-挂车联接器的俯视图,
图4示出沿着图1和3的箭头IV示出图1至3的栓-挂车联接器的部分剖视的侧视图,具有在运行位置中的另一活塞-缸-装置,所述运行位置与联接器栓的工作位置相关联,
图5示出图5的栓-挂车联接器的部分剖视的侧视图,具有在运行位置中的另一活塞-缸-装置,所述运行位置与联接器栓的非工作位置相关联,
图6示出沿着图1和3的箭头VI示出图1至3的栓-挂车联接器的部分剖视的侧视图,具有在运行位置中的活塞-缸-装置,所述运行位置与联接器栓的工作位置相关联,
图7示出图6的栓-挂车联接器的部分剖视的侧视图,具有在运行位置中的另一活塞-缸-装置,所述运行位置与联接器栓的非工作位置相关联,
图8在如下运行位置中示出沿着正交于驱动轴线的剖平面贯穿活塞-缸-装置的粗略示意的剖视图,所述运行位置位于图6和7的位置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7中,一般用10表示本申请的栓-挂车联接器的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挂车联接器包括联接器体12,所述联接器体具有——关于联接器10已安装到车辆上的状态——位于上部区域中的栓-容纳壳体14,所述栓-容纳壳体在业界也称为“自动装置壳体”。
在图1中在容纳壳体14下方存在联接器口16,所述联接器口与容纳壳体14一起作为可能附加地至少部段地被加工的锻造构件或者铸造构件一件式地在联接器体12上构成。
在图1中联接器栓18伸入到联接器口16中,所述联接器栓沿着其栓纵轴线BL延伸,所述栓纵轴线与运动轴线BA共线,沿着所述运动轴线,联接器栓18可在图1中所示出的工作位置和从联接器口16中撤回并且移入到容纳壳体14中的非工作位置之间运动。
以“KA”表示正交于联接器栓18的运动轴线BA的联接器轴线,沿着所述联接器轴线,在其联接的情况下,牵引环理想地接近联接器口16。联接器轴线KA在挂车联接器10已安装在车辆上的状态中平行于车辆的侧倾轴线伸展。牵引环本身在附图中未示出。所述牵引环在联接状态中位于联接器口16中并且随后由联接器栓18在工作位置中穿过。
与联接器口16不同的是拖钩口20,当牵引环——如在通常情况中那样——并非精确地沿着联接器轴线KA接近联接器口16时,所述拖钩口用作为接近联接器口16的所述牵引环的导入漏斗件。
在图2中仅以虚线表明操纵轴22,所述操纵轴不仅正交于运动轴线BA而且正交于联接器轴线KA穿过容纳壳体14并且在两侧从容纳壳体14中伸出。操纵轴22可围绕轴轴线WA在相反的旋转方向上旋转。操纵轴22在一个旋转方向上围绕轴轴线的旋转引起联接器栓18从工作位置到非工作位置的运动。操纵轴22在相反的旋转方向上的旋转引起联接器栓18从非工作位置到工作位置的运动。为此,操纵轴22在容纳壳体14中以本身已知的方式经由仅粗略示意地在图2中表明的交换装置23,例如传动装置和/或杆和/或机械的连杆控制设备与联接器栓18耦联。
为了远程操纵挂车联接器10,该挂车联接器具有栓驱动器24。
栓驱动器24包括优选呈膜片缸28形式的活塞-缸-装置26。栓驱动器24还包括另一活塞-缸-装置30,同样优选呈膜片缸32的形式。
覆盖系统34保护活塞-缸-装置26。另一覆盖系统36保护所述另一活塞-缸-装置30。这两个覆盖系统34和36在一件式的覆盖构件38上构成,所述覆盖构件与联接器体12分开地构成并且可松开地安装在其上。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覆盖构件38与容纳壳体14的上侧旋接。“可松开地安装”在此表示:所述连接在不破坏构件的情况下是可松开的。
这两个活塞-缸-装置26和30设置在容纳壳体14两侧,更确切地说,关于不仅正交于运动轴线BA而且正交于联接器轴线KA的方向设置在容纳壳体14的相反的侧上。
活塞-缸-装置26和30中的每一个都经由固有的、粗略地为U形的轴承构件40或42与联接器体12连接。轴承构件40或42的相应的底部40a或42a在此形成固定于联接器体的支座44(用于活塞-缸-装置26的缸26a)以及固定于联接器体的另一支座46(用于活塞-缸-装置30的缸30a)。缸26a和另一缸30a例如与轴承构件40或42的相应的底部40a或42a旋接。
接下来首先关于图6和7阐述活塞-缸-装置26的功能。
活塞杆26b从膜片缸28的缸26a中伸出,所述活塞杆沿着其活塞杆纵轴线K26延伸。活塞杆26b经由中间件48与呈驱动轴52的偏心盘形式的转动驱动系统50连接。通过活塞杆26b从缸26a中移出,驱动轴52围绕其驱动轴线A旋转成,使得经由与驱动轴52共轴的操纵轴22,联接器栓18从工作位置运动到非工作位置中,其中驱动轴52与所述操纵轴以传输扭矩的方式连接。
中间件48相对于转动驱动系统50可围绕平行于驱动轴线A的轴线旋转。活塞杆26b在所示出的实例中具有外螺纹,两个螺母54a和54b旋接到所述外螺纹上,以便使中间件48原则上可调节地但是在已完成安装的状态中在轴向上不可移置地与活塞杆26b连接。
如在图2中所示出的那样,在驱动轴52上能够设置有两个在轴向上彼此间隔开地设置的转动驱动系统50,更确切地说,在轴向上在中间件48两侧,用于将扭矩从中间件48传输至驱动轴52。
在粗略地为U形的轴承构件40的平行的腿40b中,分别设有转动轴承衬套56,所述腿通过底部40a彼此一件式地连接,所述转动轴承衬套共同地将驱动轴52支承在轴承构件40上以进行围绕驱动轴线A的转动。
通过将用于进行转动的驱动轴52支承在轴承构件40的这两个腿40b上并且通过将驱动轴52与操纵轴22共轴地设置,虽然驱动轴偏心地通过活塞-缸-装置26加载力,但是正交于驱动轴线A或者正交于轴轴线WA的横向力无法从驱动轴52传输到操纵轴22上。
通过偏心盘50(转动驱动系统)的对称的设置,其中借助于所述偏心盘将扭矩从活塞杆26b传输到驱动轴52上,虽然横向力对偏心地被加载力的驱动轴52起作用,然而围绕正交于驱动轴线A的力矩轴线的力矩不起作用。由此,驱动轴52的、因驱动轴52与活塞-缸-装置26的力耦联引起的机械负荷能够保持得小,这附加地简化:避免操纵轴22因驱动轴52引起的径向负荷并且使操纵轴22仅借助围绕轴轴线WA作用的扭矩承受负荷。正是为此而设计操纵轴22,使得根据图6和7所描述的远程操纵挂车联接器10以松开联接器绝不会引起操纵轴22的使用寿命缺点。这甚至在挂车联接器已经加装有远程操纵时也是适用的。
缸26是简单地作用的气动缸,压缩空气能够经由接口26c输送给所述气动缸。如在下文中将结合图8所阐述的那样,活塞杆26b能够克服复位弹簧74的张力从缸26b中移出。如果缸26b通过相应的控制装置气动地、无压力地调节并且即使在其它情况下也没有外部的力作用到该缸上,那么复位弹簧74将活塞杆26b回置到被缩入缸26a中的位置中。
另一活塞-缸-装置30与活塞-缸-装置26是结构相同的,使得在上文中针对装置26所给出的描述也对照地适用于装置30。因此,由于活塞-缸-装置30与在上文中已经描述过的活塞-缸-装置26不同,所以描述活塞-缸-装置30就足够了,其缸30a能够经由接口30c被供给压缩空气。
另一活塞-缸-装置30同样具有(另一)活塞杆30b,所述活塞杆沿着活塞杆纵轴线K30延伸并且所述活塞杆在给另一缸30a供给压缩空气时能够克服复位弹簧的张力从另一缸30a中移出。
可选地,在所示出地使用关于操纵轴22在相反方向作用的活塞-缸-装置26和30时,能够在这两个活塞-缸-装置26和30上省去复位弹簧,因为对一个活塞-缸-装置26或30的操纵使相应另一活塞-缸-装置30或26回置。
另一活塞-缸-装置30关于其另一活塞杆纵轴线K30相对于轴轴线WA的相对取向以围绕轴轴线WA关于活塞-缸-装置26扭转大约90°的方式设置在容纳壳体14上。因此,活塞杆26b的活塞杆纵轴线K26关于平行于联接器轴线KA的平行线基本上平行地或者至少在形成不大于20°的角度下设置从而活塞杆26b优先沿着平行于联接器轴线KA的平行线从缸26a中移出并且被缩入该缸中,而另一活塞杆30b设置为,使得其活塞杆纵轴线K30关于平行于运动轴线BA的平行线基本上平行地或者至少在形成不大于20°的角度下取向。因此,另一活塞杆30优先沿着平行于运动轴线BA的平行线从缸30a中移出并且被缩入所述缸中。
此外,另一活塞杆30b关于轴轴线WA设置为,使得当另一活塞杆30b从另一缸30a中移出时,操纵轴22在相反的旋转方向上围绕轴轴线WA被旋转操纵,如在活塞杆26b从缸26a中移出时那样。由此,与装置26相比,操纵轴22能够通过另一活塞-缸-装置30在相反的操纵方向上被操纵,使得通过另一远程操纵,联接器栓18也能够以远程操纵的方式从非工作位置运动到工作位置中。此外,当联接器栓18已经通过另一活塞-缸-装置30运动到工作位置中时,缸30a能够进一步保持被用压缩空气加载,使得联接器栓18通过由另一装置30施加的力预加负荷到工作位置中并且保持在工作位置中。因此,另一活塞-缸-装置30不仅是操纵设备,而且是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当牵引环耦联到挂车联接器10上时保护联接器栓18以免不期望地打开联接器。
为了使操纵轴22在另一活塞-缸-装置30的侧上也能够无横向力地负载有围绕轴轴线WA的操纵扭矩,另一活塞杆30b以与活塞杆26b类似的方式经由另一转动驱动系统60,更确切地说,经由两个在轴向上彼此间隔开地设置的转动驱动系统60,与另一驱动轴52耦联,所述另一驱动轴可围绕另一驱动轴线B转动。另一驱动轴线B也与轴轴线WA共线从而也与驱动轴线A共线。
另一驱动轴62经由转动轴承衬套66通过关于驱动轴线B在轴向上彼此间隔开以围绕驱动轴线B进行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另一轴承构件42的侧向的腿42b中。另一轴承构件42也像轴承构件40那样粗略地为U形。这两个侧向的腿42b通过底部42a彼此一件式地连接,所述底部形成缸30a的另一固定于联接器体的支座46。
与偏心盘50相同地构成的偏心盘60作为另一转动驱动系统60再次通过另一中间件58与另一活塞杆30b耦联以进行共同的运动。另一活塞杆30b在其外侧上也具有外螺纹,两个螺母64a和64b旋接到所述外螺纹上,以便将另一中间件58以在轴向上被限定的方式保持在其间。
由于原则上相同的构造,另一驱动轴62也通过另一活塞杆30b负载有横向力,但是没有围绕正交于另一驱动轴线B的力矩轴线起作用的扭矩。由于通过另一转动驱动系统60形成的负载臂,由另一活塞杆30b施加的力沿着另一活塞杆K30作用为围绕另一驱动轴线B的扭矩。对另一驱动轴62起作用的横向力能够通过转动轴承衬套66在这两个腿42b中被吸收,使得与操纵轴22以传输扭矩的方式连接的另一驱动轴62不能够传输或者施加横向力到操纵轴62上。
由此,通过另一活塞-缸-装置30操纵操纵轴22也是无横向力的。
替选于设置另一活塞-缸-装置30,能够在容纳壳体14的该侧上将手操纵杆设置在操纵轴22上,例如作为分开的手操纵杆或者作为与操纵轴22一件式构成的杆端部。
作为紧急操纵的可行性,在驱动轴62的纵向端部上构成有多面体轮廓70,所述纵向端部穿过远离容纳壳体14的腿42b,所述多面体轮廓例如是四边形或者六边形轮廓,构成有相应的配对轮廓的手操纵杆可插到所述多面体轮廓上以传输围绕另一驱动轴线B的扭矩。替选地或者附加地,相应的多面体轮廓也能够在驱动轴52的相反的纵向端部上在活塞-缸-装置26的侧上构成。然而,如下纵向端部作为紧急操纵的可行性就足够了,所述纵向端部构成用于与手操纵杆以传输扭矩的方式耦联。
不仅适用于活塞-缸-装置26而且对照地适用于另一活塞-缸-装置30的图8示出:活塞杆26b如何固定在缸26a中的膜片72上并且由于缺少膜片72的形状稳定性而至少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可围绕正交于活塞杆纵轴线K26的枢转轴线S枢转。由此,缸26a能够刚性地与联接器体12连接。因为活塞杆26b的与中间件48耦联的部段由于通过转动驱动系统50的强制引导而实施围绕驱动轴线A的圆周运动,所以在操纵驱动轴52时必要的平衡运动以简单但是安全的方式通过膜片72完成。
复位弹簧74在无压力的缸26a中将活塞杆26b又复位到被缩入缸26a中的位置中,只要没有从外部开始和作用到驱动轴52和/或活塞杆26b上的力和力矩抵抗该复位运动。
图8原则上也描述了另一活塞-缸-装置30与另一驱动轴62耦联的结构,尽管如此实际上活塞杆26b和30b位于相关联的共轴的驱动轴线A和B的不同侧上。
仅为了完整应参照在图2和3中所示出的轴承结构78与牵引杆76,借助于牵引杆,挂车联接器10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可安全地安置在车辆上。牵引杆76沿着牵引杆纵轴线Z延伸,所述牵引杆纵轴线平行于联接器轴线KA伸展,然而沿着运动轴线BA与联接器轴线KA错开。

Claims (14)

1.一种具有联接器体(12)的能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10),包括栓-容纳壳体(14)和与所述栓-容纳壳体(14)相邻的联接器口(16),牵引环能常规地沿着联接器轴线(KA)引入到所述联接器口中,其中联接器栓(18)能沿着运动轴线(BA)在较强地从所述联接器口(16)中分离的以及较强地接合到所述栓-容纳壳体(14)中的非工作位置和较强地接合所述联接器口(16)中以及较强地从所述栓-容纳壳体(14)中分离的工作位置之间运动,其中所述栓-挂车联接器(10)包括能围绕轴轴线(WA)旋转的操纵轴(22),所述操纵轴通过传输力和运动的交换装置(23)与所述联接器栓(18)耦联,使得沿着至少一个旋转方向对所述操纵轴(22)的操纵引起所述联接器栓(18)在其非工作位置和其工作位置之间沿着至少一个方向的运动,其中所述栓-挂车联接器(10)包括具有活塞-缸-装置(26,30)的栓驱动器(24),所述活塞-缸-装置具有沿着其活塞杆纵轴线(K26,K30)能从缸中移出并且能缩入所述缸中的活塞杆(26b,30b),其中所述活塞-缸-装置(26,30)在一端与固定于联接器体的支座(44,46)耦联而在另一端与所述操纵轴(22)连接,使得通过所述活塞杆(26b,30b)相对于所述缸(26a,30a)的移出和/或缩入运动能围绕所述轴轴线(WA)沿着至少一个旋转方向旋转操纵所述操纵轴(22),以使所述联接器栓(18)在所述非工作位置和所述工作位置之间运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栓驱动器(24)还包括与所述操纵轴(22)分开地能围绕驱动轴线(A,B)转动地被支承的并且与所述操纵轴(22)耦联以共同旋转的驱动轴(52,62),其中所述活塞-缸-装置(26,30)在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轴(52,62)的转动驱动系统(50,60)耦联,使得所述活塞杆(26b,30b)相对于所述缸(26a,30a)的移出和/或缩入运动引起所述驱动轴(52,62)围绕其驱动轴线(A,B)的转动从而引起所述操纵轴(22)围绕其轴轴线(WA)的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10),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线(A,B)和所述轴轴线(WA)是共轴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10),
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6b,30b)至少在移出和/或缩入运动期间能围绕与所述活塞杆纵轴线(K26,K30)形成一定角度的枢转轴线(S)枢转。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能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10),
其特征在于,所述缸(26a,30a)与所述固定于联接器体的支座(44,46)连接。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能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10),
其特征在于,所述栓-挂车联接器包括轴承系统,所述轴承系统具有所述支座(44,46)和两个关于所述驱动轴线(A,B)在轴向上彼此间隔开地设置的、固定于联接器体的轴轴承部段,所述轴轴承部段各具有所述驱动轴(52,62)的一个转动轴承(56,6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10),
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系统是与所述联接器体(12)分开地构成的并且与所述联接器体连接的轴承构件(40,42),优选U形的轴承构件(40,42),其彼此间隔开地设置的腿(40b,42b)形成所述轴轴承部段并且其连接所述腿(40b,42b)的底部(40a,42a)形成所述支座(44,46)。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能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10),
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装置(26,30)包括膜片缸(38,32)。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能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10),
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装置(26,30)设置在所述栓-容纳壳体(14)旁边,优选使得所述活塞杆纵轴线(K26,K30)与平行于所述联接器轴线(KA)的平行线形成不大于20°的角度。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能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10),
其特征在于,所述栓-挂车联接器具有覆盖系统(34,36),优选与所述联接器体(12)分开地构成的并且与所述联接器体连接的覆盖构件(38),所述覆盖构件屏蔽所述活塞-缸-装置(26,30)以免沿着平行于所述联接器轴线(KA)的方向接近构件。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能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10),
其特征在于,所述栓驱动器(24)具有另一活塞-缸-装置(30)以及与所述操纵轴(22)分开地能围绕另一驱动轴线(B)转动地被支承的并且与所述操纵轴(22)耦联以共同旋转的另一驱动轴(62),其中所述另一活塞-缸-装置(30)具有能沿着其另一活塞杆纵轴线(K30)从另一缸(30a)中移出的并且能缩入所述另一缸(30a)中的另一活塞杆(30b),并且在一端与固定于联接器体的另一支座(46)耦联以及在另一端与所述另一驱动轴(62)的转动驱动系统(60)耦联为,使得所述另一活塞杆(30b)相对于所述另一缸(30a)的移出运动和/或缩入运动引起所述另一驱动轴(62)围绕所述另一驱动轴线(B)的转动从而引起所述操纵轴(22)围绕其轴轴线(WA)的旋转,其中优选所述另一活塞-缸-装置(30)和/或所述另一驱动轴(62)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的一项或多项以如下说明改进:术语“另一活塞-缸-装置”、“另一活塞杆”、“另一活塞杆纵轴线”、“另一缸”、“另一固定于联接器体的支座”、“另一驱动轴”和“另一驱动轴线”出现在权利要求2至9中所提及的术语“活塞-缸-装置”、“活塞杆”、“活塞杆纵轴线”、“缸”、“固定于联接器体的支座”、“驱动轴”和“驱动轴线”的相应的对应者的位置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能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10),
其特征在于,与对所述活塞-缸-装置(26)的操纵相比,对所述另一活塞-缸-装置(30)的操纵沿着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所述操纵轴(22)以进行旋转运动,其中优选地,与所述活塞杆(26b)相对于所述缸(26)的移出运动相比,所述另一活塞杆(30b)相对于所述另一缸(30a)的移出运动沿着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所述操纵轴(22)以进行旋转运动。
12.根据在引用权利要求8的条件下的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能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10),
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装置(26)和所述另一活塞-缸-装置(30)分别设置在所述栓-容纳壳体(14)旁边,更确切地说,在所述栓-容纳壳体(14)的不同的,优选彼此相反的侧上,其中优选地,所述另一活塞-缸-装置(30)设置为,使得所述另一活塞杆纵轴线(K30)与平行于在所述非工作位置和所述工作位置之间的运动轴线(BA)的平行线形成不大于20°的角度。
13.根据在引用权利要求9的条件下的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能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10),
其特征在于,所述栓-挂车联接器具有另一覆盖系统(36),优选是与所述联接器体(12)分开地构成的并且与所述联接器体连接的另一覆盖构件,所述另一覆盖构件屏蔽所述另一活塞-缸-装置(30)以免沿着平行于所述联接器轴线(KA)的方向接近构件,其中优选所述覆盖系统(34)和所述另一覆盖系统(36)彼此一件式地构成。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能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10),
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轴(22)穿过所述栓-容纳壳体(14),优选不仅正交于所述联接器轴线(KA)而且正交于所述运动轴线(BA)。
CN201910409752.6A 2018-05-17 2019-05-17 具有无横向力的操纵轴的可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 Active CN1104977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07795.9 2018-05-17
DE102018207795.9A DE102018207795A1 (de) 2018-05-17 2018-05-17 Fernbetätigbare Bolzen-Anhängekupplung mit querkraftfreier Betätigungswel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7749A true CN110497749A (zh) 2019-11-26
CN110497749B CN110497749B (zh) 2023-05-16

Family

ID=66476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09752.6A Active CN110497749B (zh) 2018-05-17 2019-05-17 具有无横向力的操纵轴的可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572249B1 (zh)
CN (1) CN110497749B (zh)
DE (1) DE102018207795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26823A1 (de) * 1987-05-21 1988-12-01 Hiab Multilift Oy Anhaengerkupplung
DE9401718U1 (de) * 1994-02-02 1994-04-07 Rockinger Spezial Fab Joh Kupplungsfamilie
DE19630897A1 (de) * 1996-07-31 1998-02-05 Hunger Walter Dr Ing E H Anhängerkupplung
CN101268288A (zh) * 2005-08-16 2008-09-17 远程接合技术公司 锁定组件
CN201172436Y (zh) * 2008-02-22 2008-12-31 镇江市宝华半挂车配件有限公司 快速脱开对接牵引座
CN102015375A (zh) * 2008-05-01 2011-04-13 穆尔蒂马蒂奇公司 车辆辅助液压系统
CN102550152A (zh) * 2010-12-02 2012-07-11 汉斯·绍尔曼 用于农业用牵引机的下连杆的联接钩
EP2586634A1 (de) * 2011-10-27 2013-05-01 Rockinger Agriculture GmbH Fernanzeige für Anhängekupplung
CN203974445U (zh) * 2013-05-31 2014-12-03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陆上的车辆的牵引杆组件
DE102017118480A1 (de) * 2016-09-12 2018-03-15 Wap Fahrzeugtechnik Gmbh Anhängerkuppl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39687Y2 (zh) * 1975-12-27 1981-09-16
DE3604185A1 (de) * 1986-02-10 1987-08-13 Rockinger Spezial Fab Joh Kupplungseinrichtung bei kraftfahrzeugen (stichwort: fernsteuerung fuer anhaengerkupplung mit tipp-betaetigung)
FR2667545B1 (fr) * 1990-10-03 1995-05-24 Pommier & Cie Dispositif d'adaptation d'un element moteur a un attelage pour vehicule routier.
DE9405462U1 (de) * 1994-03-31 1994-06-09 Sauermann Hans Vorrichtung zum Lösen einer Anhängekupplung
DE29811039U1 (de) * 1998-06-19 1998-09-03 Schnabl Paul Spielfreie Anhängekupplung
DE29819538U1 (de) * 1998-08-31 2000-01-13 Rockinger Spezial Fab Joh Stelleinheit, insbesondere für eine Fernbetätigungseinrichtung zur Betätigung einer Kupplung zur gelenkigen Verbindung eines Zugfahrzeugs und eines Nachlauffahrzeugs
DE20010470U1 (de) * 2000-06-10 2000-10-26 Teibtner Rolf Anhängerkupplung
EP1253027A1 (en) * 2001-04-27 2002-10-30 V. Orlandi S.p.A. A device for opening trailer coupling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26823A1 (de) * 1987-05-21 1988-12-01 Hiab Multilift Oy Anhaengerkupplung
DE9401718U1 (de) * 1994-02-02 1994-04-07 Rockinger Spezial Fab Joh Kupplungsfamilie
DE19630897A1 (de) * 1996-07-31 1998-02-05 Hunger Walter Dr Ing E H Anhängerkupplung
CN101268288A (zh) * 2005-08-16 2008-09-17 远程接合技术公司 锁定组件
CN201172436Y (zh) * 2008-02-22 2008-12-31 镇江市宝华半挂车配件有限公司 快速脱开对接牵引座
CN102015375A (zh) * 2008-05-01 2011-04-13 穆尔蒂马蒂奇公司 车辆辅助液压系统
CN102550152A (zh) * 2010-12-02 2012-07-11 汉斯·绍尔曼 用于农业用牵引机的下连杆的联接钩
EP2586634A1 (de) * 2011-10-27 2013-05-01 Rockinger Agriculture GmbH Fernanzeige für Anhängekupplung
CN203974445U (zh) * 2013-05-31 2014-12-03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陆上的车辆的牵引杆组件
DE102017118480A1 (de) * 2016-09-12 2018-03-15 Wap Fahrzeugtechnik Gmbh Anhängerkuppl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72249A1 (de) 2019-11-27
CN110497749B (zh) 2023-05-16
EP3572249B1 (de) 2021-09-22
DE102018207795A1 (de) 2019-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8036B (zh) 工业用机器人
US20200101595A1 (en) Cable-driven system with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clutch apparatuses
CN103419208A (zh) 多部件工具
CN111032563B (zh) 控制物体与拴系到物体的负载间的系绳张力的系统及方法
JP6731474B2 (ja) 作業車両
EP3097762B1 (en) Header carrying structure for combine
US5722678A (en) Trailer coupling assembly
CN102886668B (zh) 重型机械轮轴拆装设备
US20140084108A1 (en) Aircraft landing gear
US11655598B2 (en) Earth working machine having a posi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otating working assembly and its rotary bearing
EP2225925B1 (en) A three-point hitch device arrangement
JP4809389B2 (ja) パラレルメカニズム
CN110497749A (zh) 具有无横向力的操纵轴的可远程操纵的栓-挂车联接器
US20110001102A1 (en) Band brake
EP1125832B1 (en) Crawler crane having identical left and right crawler assemblies
CN106714546A (zh) 用于甘蔗收割机的四个车轮的转向系统
EP0320202A2 (en) Ball joint socket coupling
CN105752078B (zh) 一种汽车自动驾驶仪执行机构
JP5676193B2 (ja) クレーン
KR102051511B1 (ko) 스튜어트 플랫폼 기반 자동형 레이돔 연마연삭 시스템
CN102803118B (zh) 具有免于因碰撞而损坏的吊具梁伸缩运动用驱动器的集装箱起重吊具
CA2069809A1 (en) Wheel engaging system for towing vehicle wheel lifts
CN108583681B (zh) 多轴线车辆的转向系统
EP0869099B1 (en) Free fall disconnect
CN214822418U (zh) 一种减轻磨损的挂车用挂车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