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81840B - 盖带张紧装置及具有该盖带张紧装置的替换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盖带张紧装置及具有该盖带张紧装置的替换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81840B
CN110481840B CN201810454510.4A CN201810454510A CN110481840B CN 110481840 B CN110481840 B CN 110481840B CN 201810454510 A CN201810454510 A CN 201810454510A CN 110481840 B CN110481840 B CN 1104818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tape
crank
carrier tape
pulley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545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81840A (zh
Inventor
龙超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545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818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81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18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818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18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5/00Attaching articles to cards, sheets, strings, webs, or other carriers
    • B65B15/04Attaching a series of articles, e.g. small electrical components, to a continuous web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盖带张紧装置及具有该盖带张紧装置的替换料设备。所述盖带张紧装置包括止动件、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滑块及导轨;所述第一滑轮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所述止动件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端的第一侧,用于中断所述盖带的供料;所述第二滑轮固定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端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以使所述盖带能够依次绕所述止动件、所述第一滑轮及所述第二滑轮进料。本发明的盖带张紧装置具有防折叠效果好,结构紧凑,成本低及运行稳定的优点。

Description

盖带张紧装置及具有该盖带张紧装置的替换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盖带张紧装置及具有该盖带张紧装置的替换料设备。
背景技术
载带(Carrier Tape)是指在一种应用于电子包装领域的带状产品,它具有特定的厚度,在其长度方向上等距分布着用于承放电子元器件的孔穴和用于进行索引定位的定位孔。载带主要应用于电子元器件贴装工业。它配合盖带(上封带)使用,将电阻,电容,晶体管,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承载收纳在载带的孔穴中,并通过在载带上方封合盖带形成闭合式的包装,用于保护电子元器件在运输途中不受污染和损坏。电子元器件在贴装时,盖带被剥离,自动贴装设备通过载带索引孔的精确定位,将口袋中盛放的元器件依次取出,并贴放安装在集成电路板(PCB板)上。
替换料设备是将散料元器件经过检测、换向、测试等工位后放入载带中,并将经载带上方的外观检测装置检测为不合格的元器件替换为新的元器件。在替换料过程中,由于载带的反向输送,需要将已经进料至载带上方待封合的盖带退回一定长度;然而现有技术的替换料设备不具备相应的具有载带收容能力的盖带张紧装置,导致载带反向输送时盖带容易折叠影响盖带的二次使用。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防折叠效果好且成本低的盖带张紧装置成为目前务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折叠效果好、结构紧凑的盖带张紧装置及具有该盖带张紧装置的替换料设备。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盖带张紧装置,用于盖带进料的张紧,其包括止动件、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滑块及导轨;所述第一滑轮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所述止动件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端的第一侧,用于中断所述盖带的供料;所述第二滑轮固定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端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以使所述盖带能够依次绕所述止动件、所述第一滑轮及所述第二滑轮进料。
优选地,所述止动件包括第三滑轮、止动轮及止动驱动机构;所述止动轮与所述第三滑轮并排设置,并形成有容纳所述盖带的容纳空间;所述止动驱动机构与所述止动轮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止动轮向所述第三滑轮运动,以使所述止动轮及所述第三滑轮夹持所述盖带,从而中断所述盖带的供料。
优选地,所述盖带张紧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止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曲柄、传动轴及曲柄驱动装置;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机架;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止动轮连接于所述第一曲柄的第二端;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与所述曲柄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曲柄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曲柄及第一气缸;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曲柄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曲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相连;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与所述机架铰接相连。
优选地,所述盖带张紧装置还包括第二气缸及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滑块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与所述机架固定相连,并位于所述挡块下方;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能够与所述挡块相抵持。
优选地,所述盖带张紧装置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导轨的下端,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滑块相连。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替换料设备,包括用于张紧盖带的盖带张紧装置及用于带动所述盖带运动的载带驱动装置,所述盖带张紧装置为上述所述的盖带张紧装置。
优选地,所述替换料设备还包括载带轨道、上料机构、检测装置、取放料装置及封合装置;所述载带轨道与所述机架固定相连,用于引导载带的沿所述载带轨道的导向运动;
所述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载带轨道的第一工位的一侧,用于将待测元件放入所述第一工位处的载带上;
所述载带驱动装置与所述载带相连,用于驱动所述载带沿所述载带轨道的导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待测元件及所述盖带的运动;
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载带轨道的第二工位的上方,用于采集随所述载带运动至所述第二工位处的所述待测元件的图像,并判断所述图像是否与预存图像相匹配;
所述取放料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工位的上方,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二工位处的所述待测元件取出,并将位于所述第一工位处的待测元件放入所述第二工位处的载带上;
所述盖带张紧装置设置于所述载带轨道的第三工位的上方,用于向所述第三工位的所述载带提供所述盖带;
所述封合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三工位的上方,用于将所述盖带封合在所述载带上。
优选地,所述取放料装置包括平行四边形机构、第三气缸及末端执行器;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包括基座、第三曲柄、第四曲柄及连杆;所述第三曲柄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三曲柄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连杆的第二铰接点;所述第四曲柄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三铰接点,所述第四曲柄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连杆的第四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三铰接点及所述第四铰接点在垂直于其铰接旋转轴轴向的同一平面上的投影连线始终能形成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第三曲柄相连,所述第三气缸驱动所述第三曲柄绕所述第一铰接点旋转;所述末端执行器与所述连杆相连,用于取放料。
优选地,所述第三曲柄包括延伸臂及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点的一端延伸设置有所述延伸臂;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延伸臂铰接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曲柄运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盖带张紧装置包括止动件、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滑块及导轨;所述第一滑轮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所述止动件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端的第一侧,用于中断所述盖带的供料;所述第二滑轮固定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端的第二侧,以使所述盖带能够依次绕所述止动件、所述第一滑轮及所述第二滑轮进料。故所述第一滑轮为动滑轮,在所述滑块移动较小位移即可收容或者释放较多的盖带。通过所述止动件的设置,将所述盖带的供料及进料分级,并且在供料端口与进料端口之间形成盖带缓存空间,可以快速地收容退回的所述盖带。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盖带张紧装置具有防盖带折叠效果好,结构紧凑,张紧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载有载带及盖带的替换料设备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盖带张紧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盖带张紧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取放料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替换料设备对载带进行替换料的工作原理的优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替换料设备对载带进行换料的工作原理的优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盖带张紧装置1,用于盖带20进料的张紧,其包括止动件11、第一滑轮12、第二滑轮13、滑块14、导轨15、位移传感器16及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滑轮12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块14上,所述滑块14与所述导轨15活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滑轮12可以沿所述导轨15上下运动,以收容或者释放额外的所述盖带20,形成所述盖带20的进料缓冲;所述止动件11设置于所述导轨15上端的第一侧,用于中断所述盖带20的供料,避免影响所述盖带20的收容;所述第二滑轮13固定设置于所述导轨15上端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以使所述盖带20能够依次绕所述止动件11、所述第一滑轮12及所述第二滑轮13进料,以便所述盖带20封合所述载带30。所述供料指由外部设置的盖带盘等供料端向所述止动件11、所述第一滑轮12及所述第二滑轮13提供所述盖带20;所述进料指的是从所述第二滑轮13向所述载带30提供封合所需的所述盖带20。
当替换料进程发生时,首先,所述止动轮112压紧盖带20,以实现中断向所述第一滑轮12及所述第二滑轮13供料;所述第二气缸21气缸杆向下缩回,不再抵持挡块22;由于失去所述第二气缸21气缸杆对挡块22的抵持,所述第一滑轮12及所述滑块14在重力或/和第一弹簧23的拉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滑轮12沿所述导轨15向下端运动;使得所述盖带20保持张紧状态,然后,在所述载带30拖动下,处在所述止动轮11、所述第一滑轮12和所述第二滑轮13之间收容的所述盖带20向前运动供料,所述第一滑轮12和所述滑块14会被所述盖带20拉起沿所述导轨15向上端运动提升,提升移动量经由所述位移传感器16测量出并传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接着所述载带30重新退回,所述第一滑轮12和所述滑块14在重力和第一弹簧23的拉力共同作用下沿所述导轨15向下端运动,并拉动并收容所述盖带20退回部分,下行移动量经由所述位移传感器16测量出并传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所述位移传感器16提供的两次测量结果判断是否发生了所述盖带20退回不完全的情况;防止所述盖带20需要退回的部分发生折叠影响所述载带30的封合。由于所述第一滑轮12为动滑轮,因此所述第一滑轮12每移动1个单位长度,即可收容或释放2个单位长度的所述盖带20,并且由所述滑块14重力或/和所述第一弹簧23拉力主动回收,因此所述盖带防折叠装置1具有结构紧凑,防折叠效果好的优点。
所述位移传感器16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用于检测所述滑块14的位移量,进而获得所述盖带20的进退量;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位移传感器16及所述止动件11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能够通过所述位移传感器16检测比较“由于所述载带30反向运动退回所述盖带20的退回量”及“由于所述载带30恢复正向运动释放所述盖带20的释放量”是否相等,替换料进程完成后,所述第二气缸21活塞伸出,重新抵持所述挡块22,所述止动轮112解除压紧能够及时恢复供料,避免所述盖带20的退回量已经释放完之后所述止动件未及时恢复供料而继续进料,导致所述盖带被扯断的问题。并且由于所述盖带20是由所述止动件11和第二滑轮13之间的收容区向封合机构供料的,消除了脉动拉带冲击,因此,所述盖带防折叠装置1具有运行稳定,封合良品率高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轮12的下降可以通过所述滑块14及所述第一滑轮12的重力驱动,也可以通过弹簧或者气缸驱动,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地,所述位移传感器16包括位移测量件16a及对射式光电开关16b;所述位移测量件16a与所述滑块14固定相连,所述位移测量件16a沿所述导轨15的导向并排设置有若干缝隙,所述缝隙等间距间隔设置;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16b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16b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位于所述缝隙位置相对的两侧;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16b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当所述第一滑轮12移动时,所述缝隙在所述发射器及所述接收器之间移动,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16b产生开关信号,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对所述开关信号计数,进而计算并比较所述盖带20的进退量。因此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位移传感器16也可以采用拉绳位移传感器16或者电子尺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地,所述止动件11包括第三滑轮111、止动轮112及止动驱动机构113;所述止动轮112与所述第三滑轮111并排设置,并形成有容纳所述盖带20的容纳空间;所述止动驱动机构113与所述止动轮112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止动轮112向所述第三滑轮111运动,以使所述止动轮112及所述第三滑轮111夹持所述盖带20,从而中断所述盖带20的供料。因此,所述盖带张紧装置1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优选地,所述盖带张紧装置1还包括机架10,所述止动驱动机构113包括第一曲柄114、传动轴115及曲柄驱动装置116;所述传动轴115贯穿所述机架10;所述传动轴11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114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止动轮112连接于所述第一曲柄114的第二端;所述传动轴115的第二端与所述曲柄驱动装置116传动连接。通过所述传动轴115的设置,使得所述曲柄驱动装置116位于所述机架10的另一侧,避免所述曲柄驱动装置116与所述第一曲柄114及所述第一滑轮12位于同一侧造成所述盖带张紧装置1结构庞大的问题。因此,所述盖带张紧装置1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曲柄驱动装置116包括第二曲柄117及第一气缸118;所述传动轴11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曲柄117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曲柄117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气缸118的活塞杆铰接相连;所述第一气缸118的缸体与所述机架10铰接相连。因此,所述曲柄驱动装置116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驱动速度快等优点。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曲柄驱动装置116也可以是电机,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曲柄驱动装置116还包括第二弹簧119;所述第二弹簧119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曲柄117的中部,所述第二弹簧119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机架10上的第二弹簧119固定螺丝,所述第二弹簧119固定螺丝位于所述第二曲柄117的下方。所述第一气缸118单程推动所述第二曲柄117,并通过所述第二弹簧119使得所述第二曲柄117复位回程;从而减少供气管的设置。因此,所述盖带张紧装置1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缸118也可以是双程推动所述第二曲柄117往返运动的气缸,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地,所述盖带张紧装置1还包括第二气缸21及挡块22;所述挡块22与所述滑块14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气缸21的缸体与所述机架10固定相连,并位于所述挡块22下方;所述第二气缸21的活塞杆伸出时能够与所述挡块22相抵持。因此,可以通过所述第二气缸21的活塞杆推动所述滑块14向上运动;以释放所述盖带20,或者准备收容所述盖带20。
优选地,所述盖带张紧装置1还包括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弹簧23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导轨15的下端,所述第一弹簧23的第二端与所述滑块14相连。通过所述第一弹簧23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滑轮12可以快速的下降,从而快速的收容所述盖带20,以使所述盖带20时刻保持张紧状态。
请参阅图1及图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替换料设备,包括用于张紧盖带20的盖带张紧装置1及用于带动所述盖带20运动的载带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盖带张紧装置1为上述所述的盖带张紧装置1。
优选地,所述替换料设备还包括载带轨道2、上料机构(图中未示出)、检测装置3、取放料装置4、封合装置5及盖带供料装置6;所述载带轨道2与所述机架10固定相连,用于引导载带30的沿所述载带轨道2的导向运动;
所述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载带轨道2的第一工位2a的一侧,用于将待测元件放入所述第一工位2a处的载带30上;
所述载带驱动装置与所述载带30相连,用于驱动所述载带30沿所述载带轨道2的导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待测元件沿第一方向从所述第一工位2a运动到所述载带轨道2的第二工位2b,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载带30的长度方向平行;并且所述载带30的运动能够带动所述盖带20的运动。
所述检测装置3设置于所述载带轨道2的所述第二工位2b的上方,用于采集随所述载带30运动至所述第二工位2b处的所述待测元件的图像,并判断所述图像是否与预存图像相匹配;
所述取放料装置4设置于所述第二工位2b的上方,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二工位2b处的所述待测元件取出,并将位于所述第一工位2a处的待测元件放入所述第二工位2b处的载带30上;
所述盖带张紧装置1设置于所述载带轨道2的第三工位2c的上方,用于向所述第三工位2c的所述载带30提供所述盖带20;
所述封合装置5设置于所述第三工位2c的上方,用于将所述盖带20封合在所述载带30上。由于所述盖带的材质不同,所以所述盖带20的封合方式可以是通过所述封合装置5施加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使盖带的热熔胶熔化压合在载带的封合面上实现封合。也可以是通过所述封合装置5的压辊施加连续的压力,使盖带的压敏胶粘合在载带上。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所述盖带供料装置6设置于所述盖带张紧装置1的一侧,用于向所述盖带张紧装置1供应所述盖带20。
优选地,所述取放料装置4包括平行四边形机构31、第三气缸32及末端执行器33;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31包括基座34、第三曲柄35、第四曲柄36及连杆37;所述第三曲柄35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基座34的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三曲柄35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连杆37的第二铰接点;所述第四曲柄36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基座34的第三铰接点,所述第四曲柄36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连杆37的第四铰接点;具体地,所述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三铰接点及所述第四铰接点在垂直于其铰接旋转轴轴向的同一平面上的投影连线始终能形成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三气缸32与所述第三曲柄35相连;所述末端执行器33与所述连杆37相连,用于取放料;所述第三气缸32驱动所述第三曲柄35绕所述第一铰接点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31的变形,以使所述连杆37移动,所述连杆37移动过程中其工作姿态保持不变。由于所述第三气缸32可以快速地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所以与所述连杆37相连的所述末端执行器33可以始终保持工作姿态不变,快速的从第一极限位置移动到第二极限位置。避免了采用电机驱动,造成传动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且由于所述电机频繁正反转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因此,所述替换料设备具有取放料效率高、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及运行稳定的优点。
优选地,所述第三曲柄35包括延伸臂38及第一杆体39,所述第一杆体39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点的一端延伸设置有所述延伸臂38;所述第三气缸32与所述延伸臂38铰接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曲柄35运动。通过所述延伸臂38的设置避免了所述第三气缸32与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31的相互碰撞干涉。
请参阅图6及图7,所述替换料设备的对载带30进行替换料的工作原理的步骤如下:
S1、控制所述上料机构将待测元件放入第一工位处2a的载带30上;
所述待测元件为待检测的电阻、电容、晶体管、二极管、开关、继电器、接插件等电子元件,所述载带30在其长度方向上等距分布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待测元件的孔穴和用于进行索引定位的定位孔。经检测合格的所述待测元件放入所述孔穴后,由所述盖带20封合所述孔穴,从而将经检测合格的所述待测元件封装成带。本步骤中,所述上料机构将所述待测元件放入所述载带30位于所述第一工位处2a的孔穴内。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待测元件也可以是纽扣等其它可容纳于所述载带30的孔穴的零部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S2、控制所述载带30带动所述待测元件沿第一方向运动;控制所述第二气缸21的活塞杆伸出并保持;以使所述盖带张紧装置1处于正常进料状态。
由于所述待测元件置于所述载带30的孔穴内,因此所述载带30的运动可以带动所述待测元件运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载带30的长度方向平行。
S3、控制检测装置3采集随所述载带30运动至第二工位处2b的所述待测元件的图像;
当采集所述图像后,控制存储器储存记录所述图像,所述图像可以用于追溯查询的数据,还可以用于后期进行机器学习的样本数据库,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S4、判断所述图像是否与预存图像相匹配;
具体地,提取所述存储器储存的所述图像及所述预存图像,并进行特征比较匹配;所述预存图像,为预先采集的包含所述待测元件正确极性特征、正确姿态特征、待测元件外形特征、字符特征等比较样本。
S5、当判定不匹配时,控制取放料装置4将位于所述第二工位处2b的所述待测元件取出,并将位于所述第一工位处2a的待测元件放入所述第二工位处2b的载带30上。
即当所述待测元件存在反极性、反料、侧料、破料或字符缺失等异常情况时,控制所述取放料装置4将存在异常情况的所述待测元件取出,并替换为刚上料到所述第一工位处2a的待测元件。
通过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取放料装置4的独立设置,以将上料与替换料工艺分解细化;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工作原理在替换存在异常情况的所述待测元件的同时,可以控制所述上料机构为所述载带30位于所述第一工位处2a的孔穴进行上料操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上料机构需要兼职替换料机构的功能,导致生产效率低及设备结构复杂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载带替换料设备具有生产效率高、设备结构简单及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优选地,所述控制取放料装置4将位于所述第二工位处2b的所述待测元件取出,并将位于所述第一工位处2a的待测元件放入所述第二工位处2b的载带30上包括:
S51、控制所述载带30中断运动,驱动所述取放料装置4取出第二工位处2b的所述待测元件,并将所述待测元件转运至弃料盒;
为更清楚的理解本步骤,假设此时位于所述第一工位处2a的孔穴为第一孔穴,位于所述第二工位处2b的孔穴为第二孔穴;所述第一孔穴承载的待测元件为第一元件,所述第二孔穴承载的待测元件为第二元件。则本步骤实现了将位于所述第二孔穴的经判定为存在异常情况的所述第二元件取出并转运至所述弃料盒。
具体地,所述第一元件是由所述上料机构持续向所述第一工位处2a进行上料操作新放入的待测元件。
S52、控制所述载带30继续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第一预设距离,以使位于所述第一工位处2a的待测元件运动到所述第二工位处2b,然后控制所述取放料装置4取出所述第二工位处2b的待测元件;
具体地,本步骤控制所述取放料装置4取出的待测元件是新放入的待测元件。因此,本步骤通过所述载带30的运动将所述第一孔穴移动到所述第二工位处2b,从而实现了将位于所述第一工位处2a的待检测的所述第一元件移动到所述第二工位处2b,并控制所述取放料装置4将所述第一元件从所述第一孔穴取出。控制所述位移传感器16记录并保存所述盖带20向所述载带30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方向的供料供给量。
控制所述第一气缸118的活塞杆伸出并保持,然后控制所述第二气缸21的活塞杆收缩并保持;从而中断所述盖带供料装置6向所述盖带张紧装置1供料,然后准备收容退回的所述盖带20。
S53、控制所述载带30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第二预设距离,控制所述位移传感器16记录并保存所述盖带20的退回量。然后控制所述取放料装置4将所述取放料装置4所取出的待测元件放入所述第二工位处2b的载带30上;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相等。此时所述盖带张紧装置1自动收容退回的所述盖带20。
因此,本步骤通过所述载带30的运动将所述第一孔穴移动回所述第一工位处2a,所述第二孔穴移动回所述第二工位处2b;并控制所述取放料装置4将所述第一元件放入位于所述第二工位处2b的第二孔穴内,从而实现将位于所述第二工位处2b的经判定为存在异常情况的待测元件替换为新放入的待测元件。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53的所述控制所述载带30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第二预设距离后,还包括:S54、控制所述上料机构继续将待测元件放入所述第一工位处2a的载带30上。控制装置比较所述盖带20向所述载带30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方向的供料供给量和沿所述第二方向退回量,如有差异便暂停工作进程;控制所述第二气缸21的活塞杆伸出并保持,然后控制所述第一气缸118的活塞杆收缩并保持,恢复所述盖带张紧装置1的正常进料状态。
为更清楚的理解本工作原理,假设本步骤所述的待测元件为第三元件。则本步骤S54运行后,所述第一孔穴承载的待测元件为第三元件。因此,本步骤通过将所述第三元件放入所述第一孔穴内,实现对所述步骤S52中从所述第一孔穴内取出的所述第一元件的补充。从而实现了生产的可持续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原理还包括:当所述检测装置3采集随所述载带30运动至第二工位处2b的所述待测元件的图像时,所述载带30相对所述检测装置3处于运动状态。
优选地,所述工作原理还包括:S50、当判断所述图像与所述预存图像相匹配时,控制所述载带30保持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具体地,在所述第二工位处2b未出现存在异常情况的待测元件时,由于此时所述载带30可以保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高速运动,并且每个所述孔穴经过所述第一工位处2a,所述上料机构都会将新的待测元件放入所述孔穴内。所述第一工位处2a与所述第二工位处2b之间的载带区间包含的若干个所述孔穴均具有待测元件;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载带替换料设备可以高速的生产;即使过程中出现存在异常情况的待测元件,也可以快速的进行替换料操作。
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中的所述将位于所述第一工位处2a的待测元件放入所述第二工位处2b的载带30上后,还包括:
S3a、控制所述检测装置3采集所述第二工位处2b的待测元件的图像;
即控制所述检测装置3采集所述第一元件的图像。
S4a、判断所述图像是否与所述预存图像相匹配;
即判断所述第一元件是否为存在异常情况的待测元件。
S5a、当判定不匹配时,控制所述取放料装置4将位于所述第二工位处2b的待测元件取出,并将位于所述第一工位处2a的待测元件放入所述第二工位处2b的载带30上;
即将所述第一元件替换为所述第三元件,从而实现将位于所述第二工位处2b的经判定为存在异常情况的待测元件再次替换为新放入的待测元件。
S5b、当判断匹配时,控制所述载带30继续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因此,在每次将位于所述第二工位处2b的经判定为存在异常情况的待测元件替换为新放入的待测元件之后都需要进行再次检测,直到所述第二工位处2b的待测元件不存在异常情况,所述载带30才继续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持续生产。
优选地,所述工作原理还包括:当所述步骤S3a中的所述检测装置3采集所述第二工位处2b的待测元件的图像时,所述载带30相对所述检测装置3处于静止状态。以确保每个经过所述第二工位处2b的待测元件均经过所述检测装置3检测,从而确保每个经过所述第二工位处2b的待测元件均未出现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盖带张紧装置包括止动件11、第一滑轮12、第二滑轮13、滑块14及导轨15;所述第一滑轮12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块14上,所述滑块14与所述导轨15活动连接;所述止动件11设置于所述导轨15的第一侧,用于中断所述盖带20的供料;所述第二滑轮13固定设置于所述导轨15上端的第二侧,以使所述盖带20能够依次绕所述止动件11、所述第一滑轮12及所述第二滑轮13进料。故所述第一滑轮12为动滑轮,在所述滑块14移动较小位移即可收容或者释放较多的盖带20。通过所述止动件11的设置,将所述盖带的供料及进料分级,并且在供料端口与进料端口之间形成盖带缓存空间,可以快速地收容退回的所述盖带。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盖带张紧装置具有防盖带折叠效果好,结构紧凑,张紧效果好等优点。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盖带张紧装置及具有该盖带张紧装置的替换料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盖带张紧装置,用于盖带进料的张紧,其特征在于:包括止动件、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滑块及导轨;所述第一滑轮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所述止动件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端的第一侧,用于中断所述盖带的供料;所述第二滑轮固定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端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以使所述盖带能够依次绕所述止动件、所述第一滑轮及所述第二滑轮进料;
所述止动件包括止动驱动机构,所述止动驱动机构包括曲柄驱动装置,所述曲柄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曲柄以及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曲柄的中部,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二端连接于机架上的第二弹簧固定螺丝,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螺丝位于所述第二曲柄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包括第三滑轮、止动轮;所述止动轮与所述第三滑轮并排设置,并形成有容纳所述盖带的容纳空间;所述止动驱动机构与所述止动轮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止动轮向所述第三滑轮运动,以使所述止动轮及所述第三滑轮夹持所述盖带,从而中断所述盖带的供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曲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机架;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止动轮连接于所述第一曲柄的第二端;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与所述曲柄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曲柄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曲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相连;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与所述机架铰接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带张紧装置还包括第二气缸及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滑块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与所述机架固定相连,并位于所述挡块下方;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能够与所述挡块相抵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盖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带张紧装置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导轨的下端,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滑块相连。
7.一种替换料设备,包括用于张紧盖带的盖带张紧装置及用于带动所述盖带运动的载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带张紧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盖带张紧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替换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替换料设备还包括载带轨道、上料机构、检测装置、取放料装置及封合装置;所述载带轨道与所述机架固定相连,用于引导载带的沿所述载带轨道的导向运动;
所述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载带轨道的第一工位的一侧,用于将待测元件放入所述第一工位处的载带上;
所述载带驱动装置与所述载带相连,用于驱动所述载带沿所述载带轨道的导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待测元件及所述盖带的运动;
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载带轨道的第二工位的上方,用于采集随所述载带运动至所述第二工位处的所述待测元件的图像,并判断所述图像是否与预存图像相匹配;
所述取放料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工位的上方,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二工位处的所述待测元件取出,并将位于所述第一工位处的待测元件放入所述第二工位处的载带上;
所述盖带张紧装置设置于所述载带轨道的第三工位的上方,用于向所述第三工位的所述载带提供所述盖带;
所述封合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三工位的上方,用于将所述盖带封合在所述载带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替换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料装置包括平行四边形机构、第三气缸及末端执行器;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包括基座、第三曲柄、第四曲柄及连杆;所述第三曲柄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三曲柄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连杆的第二铰接点;所述第四曲柄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三铰接点,所述第四曲柄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连杆的第四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三铰接点及所述第四铰接点在垂直于其铰接旋转轴轴向的同一平面上的投影连线始终能形成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第三曲柄相连,所述第三气缸驱动所述第三曲柄绕所述第一铰接点旋转;所述末端执行器与所述连杆相连,用于取放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替换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曲柄包括延伸臂及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点的一端延伸设置有所述延伸臂;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延伸臂铰接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曲柄运动。
CN201810454510.4A 2018-05-14 2018-05-14 盖带张紧装置及具有该盖带张紧装置的替换料设备 Active CN1104818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4510.4A CN110481840B (zh) 2018-05-14 2018-05-14 盖带张紧装置及具有该盖带张紧装置的替换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4510.4A CN110481840B (zh) 2018-05-14 2018-05-14 盖带张紧装置及具有该盖带张紧装置的替换料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1840A CN110481840A (zh) 2019-11-22
CN110481840B true CN110481840B (zh) 2022-03-04

Family

ID=68543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54510.4A Active CN110481840B (zh) 2018-05-14 2018-05-14 盖带张紧装置及具有该盖带张紧装置的替换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8184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50425B2 (ja) * 1999-07-08 2008-02-20 ローム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連続式テーピング装置
US6634159B1 (en) * 1999-09-20 2003-10-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Taping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2752216Y (zh) * 2004-11-24 2006-01-18 李正尧 电子产品带的自动控制传输装置
CN103420201A (zh) * 2013-08-30 2013-12-04 洛阳市明伟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捆状绕制机的直线导轨式功能滑轮组
CN206634254U (zh) * 2017-02-20 2017-11-14 苏州搏技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行业检测设备的压带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1840A (zh) 2019-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3878B (zh) 一种全自动ic卷带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设备
TWI637886B (zh) 利用載帶的半導體元件包裝裝置
CN207242199U (zh) 一种电感自动测试包装机
CN110596138A (zh) 一种ic料条视觉检测及墨点标记设备
CN202807183U (zh) 一种全自动ic卷带检测机的次品标记模组装置
CN108971013A (zh) 一种保险丝测试设备
CN105789080B (zh) 半导体封装产品的检测机
JP2008288334A5 (zh)
CN209492790U (zh) 一种贴标机及其拾取平台
CN110481840B (zh) 盖带张紧装置及具有该盖带张紧装置的替换料设备
WO2014087485A1 (ja) 電子部品搬送装置及びテーピングユニット
CN110481839B (zh) 载带封装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490578B (zh) 半导体元件检查装置
CN110481843B (zh) 盖带送料装置及具有该盖带送料装置的载带封装设备
TWI440592B (zh) 半導體元件檢測分類機
CN218049111U (zh) 一种芯片测试分选设备
CN208879104U (zh) 一种保险丝测试设备
CN208585449U (zh) 盖带张紧装置及具有该盖带张紧装置的替换料设备
US20190037742A1 (en) Component mounting machine
CN208716502U (zh) 盖带防折叠装置及具有该盖带防折叠装置的替换料设备
CN216117793U (zh) 屏幕缺陷检测设备
CN115258234A (zh) 一种谐振器测试打标封装一体机
CN110481844A (zh) 盖带防折叠装置及具有该盖带防折叠装置的替换料设备
CN208715608U (zh) 卷材送料装置及具有该卷材送料装置的载带封装设备
CN208271842U (zh) 一种用于芯片抽检机的芯片条带取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