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81205B - 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81205B
CN110481205B CN201910860957.6A CN201910860957A CN110481205B CN 110481205 B CN110481205 B CN 110481205B CN 201910860957 A CN201910860957 A CN 201910860957A CN 110481205 B CN110481205 B CN 1104812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matching
groove
pen
s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09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81205A (zh
Inventor
余成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an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an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an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an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609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812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81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1205A/zh
Priority to JP2019224953A priority patent/JP6679817B1/ja
Priority to JP2020020270A priority patent/JP6726832B1/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81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1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4/0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 B43K24/02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笔,特别涉及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筒、笔芯、封盖和复位弹簧,笔芯和复位弹簧皆套接于第一杆体内,第一杆体和笔芯套接于第二杆筒的一端内;封盖装于第二杆筒的另一端内;其特征在于:第一杆体由握笔部和套接部组成,握笔部上设有延伸套接杆,套接部上设有套接匹配槽,握笔部和套接部通过延伸套接杆卡入套接匹配槽实现卡合,从而形成第一杆体;套接部上设有一个及其以上异型组合槽,异型组合槽由安装切入槽、十字槽和配合槽依次排列组成;本发明采用简单的设计实现便捷的操作,使其笔芯快速露出和收回,并且具有防摔,防止书写过于用力;规避冲击力、吸收余波后,自动复原;还可结构自锁,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笔,特别涉及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
背景技术
笔最重要的两个点在于,一、笔芯;二、外笔壳的结构设计;针对上述两点,人类一直在做改进和研究,现有笔壳的设计技术已经很成熟,但是,操作方式单一且操作步骤繁多,现今讲究人体工程学,针对笔具的人体工程学,大多只是对其书写时的握感进行人体工程学的改进;但是,却忽视了其最根本的操作方式的改进;
针对掉落防摔方面,现有采用的是常规的弹簧抵触笔芯的末端,从而使其具备防摔的效果,而若弹簧力度过小,则会书写时,笔芯飘忽不定,上下浮动,这非常不利于书写,而若是弹簧力度过大,则无法起到真正有效的防摔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操作方式单一,结构不可自锁的问题,提供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可以快速正常伸缩笔芯,使其可以快速的露出和收回笔芯,而使用状态,若是掉落到地面,则会触发内部的防摔结构,使其笔芯自动泄压回弹,避免真正的冲击力完全作用到笔芯,达到避免笔芯笔尖受到破坏,而规避了冲击力后,则还可自动恢复到使用状态;并且还具备防止过度用力书写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包括第一杆体、杆筒、笔芯、封盖和复位弹簧,所述笔芯和复位弹簧皆套接于第一杆体内,所述第一杆体和笔芯套接于杆筒的一端内;所述封盖装于杆筒的另一端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由握笔部和套接部组成,所述握笔部上设有延伸套接杆,所述套接部上设有套接匹配槽,所述握笔部和套接部通过延伸套接杆卡入套接匹配槽实现卡合,从而形成第一杆体;所述套接部上设有一个及其以上异型组合槽,所述异型组合槽由安装切入槽、十字槽和配合槽依次排列组成;所述异型组合槽内还设有延伸内杆,所述延伸内杆自安装切入槽起,一直延伸到配合槽内,所述延伸内杆上设有安装凸起和异型凸块;所述安装凸起具体位于安装切入槽和十字槽之间,所述异型凸块具体位于配合槽内;所述配合槽被异型凸块分割成配合切换区、配合进入区、配合回落区和回落复位坡;所述杆筒内设有可移动于异型组合槽的配合倒钩;所述异型凸块其表面还设有辅助坡道,靠配合切换区端还设有配合凹槽;所述配合倒钩在异型组合槽内的位置关系,决定两种配合状态,具体配合状态如下:
一、使用状态,此时配合倒钩位于异型凸块内,具体位于配合凹槽内,此时,笔芯的笔尖部分处于部分露出第一杆体的状态;
二、携带状态,此时配合倒钩位于十字槽内,此时,笔芯完全隐藏于第一杆体和杆筒内。
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包括第一杆体、杆筒、笔芯、封盖和复位弹簧,所述笔芯和复位弹簧皆套接于第一杆体内,所述第一杆体和笔芯套接于杆筒的一端内;所述封盖装于杆筒的另一端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筒由千叶件和杆筒体组成,所述千叶件上延伸设有2个及其以上的延伸千叶杆,所述千叶件和杆筒体卡合连接,所述杆筒体可相对千叶件旋转;所述第一杆体由握笔部和套接部组成;所述握笔部上设有延伸套接杆,所述套接部上设有套接匹配槽,所述握笔部和套接部通过延伸套接杆卡入套接匹配槽实现卡合,从而形成第一杆体;所述握笔部上设有与延伸千叶杆数量一致的千叶槽;所述延伸千叶杆滑动安装于千叶槽内;所述套接部上设有一个及其以上异型组合槽,所述异型组合槽由安装切入槽、十字槽和配合槽依次排列组成;所述异型组合槽内还设有延伸内杆,所述延伸内杆自安装切入槽起,一直延伸到配合槽内,所述延伸内杆上设有安装凸起和异型凸块;所述安装凸起具体位于安装切入槽和十字槽之间,所述异型凸块具体位于配合槽内;所述配合槽被异型凸块分割成配合切换区、配合进入区、配合回落区和回落复位坡;所述杆筒体内设有可移动于异型组合槽的配合倒钩;所述异型凸块其表面还设有辅助坡道,靠配合切换区端还设有配合凹槽;
所述配合倒钩在异型组合槽内的位置关系,决定两种配合状态,具体配合状态如下:
一、使用状态,此时配合倒钩位于异型凸块内,具体位于配合凹槽内,此时,笔芯的笔尖部分处于部分露出第一杆体的状态;
二、携带状态,此时配合倒钩位于十字槽内,此时,笔芯完全隐藏于第一杆体和杆筒内。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十字槽的两侧还分别设有自锁槽;所述自锁槽和十字槽之间还分别设有辅助进坡和自锁辅坡;所述自锁槽与辅助进坡和自锁辅坡之间还设有防脱凸起;所述配合倒钩可通过辅助进坡和自锁辅坡,在克服防脱凸起的阻力后,进出自锁槽;使其具有第三种配合状态,即:自锁状态,此时配合倒钩位于自锁槽内,笔芯完全隐藏于第一杆体和杆筒内,且第一杆体和杆筒的上下移动关系被锁定,第一杆体无法和杆筒发生上下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异型凸块其靠配合进入区端,还设有导向进入坡;所述导向进入坡其开口朝外,帮助配合倒钩自配合进入区进入辅助坡道;所述配合凹槽的两侧设有导出辅坡,其开口往外,帮助配合倒钩从配合凹槽两侧离开配合凹槽;所述配合倒钩其结构为朝内弯曲的倒钩状结构,便于其勾住配合凹槽,使其极易横向进入配合凹槽但却无法横向脱离配合凹槽;但,不影响其通过配合凹槽左右两侧,滑出配合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延伸内杆与十字槽和配合槽之间设有间隙,其并不产生接触,故此,异型凸块也不和配合槽产生接触;所述延伸内杆与安装切入槽两边也设有间隙,但是延伸内杆其底边与安装切入槽相连,故此,安装凸起也不和十字槽或安装切入槽产生接触;但,由于延伸内杆其底边是与安装切入槽相连;而安装凸起相较于异型凸块,其离延伸内杆的底边较近;故此,其受到同等外力产生形变的幅度,小于异型凸块受到外力压迫,从而导致延伸内杆产生的形变幅度;即,配合倒钩通过安装凸起的所需力度,大于配合倒钩通过异型凸块的所需力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杆筒内中部朝杆筒轴线处斜向延伸设有一至多个支撑固定杆,所述杆筒的内部空间以支撑固定杆为界,划分为使用腔和静置腔;所述调节内杆为杆体结构,前端设有调节环台,另一端设有抵触台;所述调节环台的前端还设有固定台,安装套接于杆筒内,尾端穿过杆筒,通过螺纹或卡扣方式与封盖形成配合;所述调节内杆活动伸缩于杆筒内;所述调节环台其靠尾端侧设有支撑导向坡,靠前端侧设有阻尼坡;所述固定台内还设有笔芯固定环体;所述笔芯的尾端套接于固定台内,且和笔芯固定环体产生卡合;所述复位弹簧装于杆筒内,具体位于抵触台和封盖之间;
所述支撑固定杆上还设有与支撑导向坡抵触的固定坡;
所述支撑固定杆和调节环台相互抵触时,则抵触台和支撑固定杆的根部相互抵触,使其调节环台相对稳定的固定在杆筒内;
所述支撑导向坡支撑固定杆和阻尼坡之间还设有稳定释放区;所述稳定释放区其长度大于或等于笔芯收缩的距离;所述笔芯收缩的距离,即笔芯的笔尖从露出使用状态至完全进入第一杆体内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导向坡和固定坡的表面采用不同的纹理,可改变支撑导向坡和固定坡之间的摩擦力,改变其摩擦系数H;所述支撑固定杆和阻尼坡的表面采用不同的纹理,可改变支撑固定杆和阻尼坡之间的摩擦力,改变其摩擦系数T;所述阻尼坡和调节内杆杆体轴线形成夹角X,所述支撑导向坡和调节内杆杆体轴线的形成夹角Y。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延伸套接杆和套接匹配槽之间还设有第一磁配件和第二磁配件;所述第一磁配件和第二磁配件其至少有一个为永磁体制成;若另一个不是永磁体制成,则至少采用可磁吸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磁配件通过粘胶或卡合的方式固定于套接匹配槽内;所述第二磁配件通过粘胶或卡合的方式固定于延伸套接杆上;则所述延伸套接杆和套接匹配槽可通过第一磁配件和第二磁配件的磁配合,代替卡合方式,实现组合成第一杆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固定杆内还设有磁铁和磁铁腔;所述磁铁固定于磁铁腔内;若所述支撑固定杆数量为1个时,则调节内杆为可磁吸材料或磁铁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固定杆和支撑导向坡之间产生的抵触力和杆筒内的复位弹簧对调节内杆产生的弹力,其力的总和,大于正常人们书写时,所产生的压力,小于笔从书桌掉落,笔芯笔尖着地,所产生的冲击力;所述力的总和由支撑固定杆的形变张力、夹角Y、复位弹簧的弹力和摩擦系数H决定;当冲击力消失或者减弱后,则调节内杆会受到复位弹簧的弹力进行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支撑固定杆和支撑导向坡之间产生的抵触力和杆筒内的复位弹簧对调节内杆产生的弹力,加支撑固定杆上磁铁之间的磁吸力或支撑固定杆与调节内杆之间的磁吸力,其力的总和,大于正常人们书写时,所产生的压力,小于笔从书桌掉落,笔芯笔尖着地,所产生的冲击力;所述力的总和由支撑固定杆的形变张力、夹角Y、复位弹簧的弹力和摩擦系数H决定;当冲击力消失或者减弱后,则调节内杆会受到复位弹簧的弹力进行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配合倒钩在异型组合槽的活动轨迹如下:
一、自安装切入槽,通过安装凸起,进入十字槽;
二、自十字槽进入配合槽;
三、在配合槽内,通过配合进入区使其与异型凸块发生接触,通过辅助坡道使得异型凸块往轴心偏移,即延伸内杆发生形变,随后进入配合切换区,进入配合切换区后,延伸内杆其形变复位,即异型凸块结构复位,使得配合倒钩被固定于配合凹槽内;
四、随后可通过旋转杆筒使得配合倒钩往左或右移动,使其脱离配合凹槽,进入配合回落区;
五、进入配合回落区后,会受到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其配合倒钩自动往回落复位坡处移动;
六、而回落复位坡则会引导配合倒钩脱离配合槽的范围,重新进入十字槽内;
七、若无需更换笔芯,则重复第二到第六步骤即可;
八、若需要更换笔芯,则完成第六步骤后,通过安装凸起自十字槽移动到安装切入槽,随后离开异型组合槽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配合倒钩在异型组合槽的活动轨迹如下:
一、自安装切入槽,通过安装凸起,进入十字槽;
二、自十字槽进入配合槽;
三、在配合槽内,通过配合进入区使其与异型凸块发生接触,通过辅助坡道使得异型凸块往轴心偏移,即延伸内杆发生形变,随后进入配合切换区,进入配合切换区后,延伸内杆其形变复位,即异型凸块结构复位,使得配合倒钩被固定于配合凹槽内;
四、随后可通过旋转杆筒使得配合倒钩往左或右移动,使其脱离配合凹槽,进入配合回落区;
五、进入配合回落区后,会受到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其配合倒钩自动往回落复位坡处移动;
六、而回落复位坡则会引导配合倒钩脱离配合槽的范围,重新进入十字槽内;
七、若无需更换笔芯,则重复第二到第六步骤即可;
八、若需要更换笔芯,则完成第六步骤后,通过安装凸起自十字槽移动到安装切入槽,随后离开异型组合槽即可;
九、若需结构自锁,则完成第六步骤后,通过旋转杆筒,使得配合倒钩往左或右移动,使其克服防脱凸起的阻力后,进入自锁槽;
十、若想解除自锁状态,则完成第九步骤后,通过旋转杆筒,使得配合倒钩往左或右移动,使其克服防脱凸起的阻力后,重新进入十字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杆体的握笔部上可套接设有握笔套;所述杆筒上可套接设有虎口套;所述握笔套和虎口套皆为软胶套。
上述支撑固定杆、调节内杆、复位弹簧和封盖组成防摔结构;当笔芯掉落,则笔尖承受的冲击力,防脱结构吸收,并且,可以避免真正的冲击力作用于笔芯的笔尖;
关于防摔结构设定的使用力度的进一步优化:
若防摔结构不存在磁铁,则支撑固定杆和支撑导向坡之间产生的抵触力,其力度最佳范围如下:
正常书写力度+防误差力度<=支撑固定杆和支撑导向坡之间产生的抵触力+杆筒内的复位弹簧对调节内杆产生的弹力<=笔芯最大承受力度-允许误差力度<笔芯从书桌掉落,笔尖造地产生的冲击力;
若防摔结构存在磁铁,且支撑固定杆为一个时,则力度最佳范围如下:
正常书写力度+防误差力度<=支撑固定杆和支撑导向坡之间产生的抵触力+支撑固定杆与调节内杆之间的磁吸力+杆筒内的复位弹簧对调节内杆产生的弹力<=笔芯最大承受力度-允许误差力度<笔芯从书桌掉落,笔尖造地产生的冲击力;
若防摔结构存在磁铁,且支撑固定杆为两个及其以上时,则力度最佳范围如下:
正常书写力度+防误差力度<=支撑固定杆和支撑导向坡之间产生的抵触力+支撑固定杆上磁铁之间的磁吸力+杆筒内的复位弹簧对调节内杆产生的弹力<=笔芯最大承受力度-允许误差力度<笔芯从书桌掉落,笔尖造地产生的冲击力;
关于上述正常书写力度的解读:可以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个性化设计,以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制定正常书写力度;也可针对所有人群制定个总的正常书写力度,确保所有人可以正常书写;
关于上述防误差力度的解读: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和实际效果会存在一定幅度,故此,需要确定一个力度来抵消这种影响;
关于笔芯最大承受力度的解读:笔芯生产时,便决定其存在一个损坏力度,但这个损坏力度的阙值是远高于正常书写力度的,并且和防摔的力度相接近;但仍无法实现完全防摔;但其阙值满足本发明的设计理念,是足够的;
关于允许误差力度的解读:我们如果以笔芯最大承受力度为标准,则笔芯使用损坏的概率会增加,故此,需要减小这个实际阙值的范围,允许误差力度则是处于更好的保护笔芯确定;
而为了更加便于人们省力,则使用力度越小越好,则实际力度越接近正常书写+防误差力度,其使用效果越好,同时,对笔芯的保护力度也最大。
受力状态分析,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静置阶段:无外力干扰的情况下,笔芯的笔尖保持露出第一杆体的状态;
2、冲击阶段:当笔芯受到大于正常书写力度的冲击力时,则支撑导向坡会和固定坡分离,此时,支撑固定杆则会进入稳定释放区;随后快速通过稳定释放区,使得笔芯的笔尖进入第一杆体内,也使得真正的冲击力其冲击主体,由笔芯的笔尖,转而为第一杆体;而笔芯的笔尖只承受了一开始的,还未超出其承受最大阙值的部分冲击力;而真正足以破坏笔芯笔尖结构的冲击力,则由第一杆体承受;
3、泄压阶段:一开始落地的冲击力,迅速打破支撑固定杆和调节环台的平衡后,其余波会继续压迫复位弹簧,而因此被进一步压缩的复位弹簧,吸收了这部分冲击力的动能,随后便会完成蓄能,等冲击力衰退后,进行反弹,这对于笔芯而言,是有害的,因为,掉落后的环境多变,迅速反弹而出的笔芯的笔尖,可能会碰撞到其他物体,从而对笔尖造成二次伤害;并且冲击造成的震荡,也会对笔芯本身内的油墨有一定冲击,长此以往会有不利影响;故此,应该泄去这部分余波生成的冲击力;当支撑固定杆离开稳定释放区后,便会进入阻尼坡,而阻尼坡其外径是递增的,具有一定坡度,故此,阻尼坡可通过摩擦力和支撑固定杆的形变能力来冲抵这剩余的余波冲击力;从而降低对复位弹簧的冲击和压缩;
4、复位阶段:当余波冲击力被阻尼坡、支撑固定杆和复位弹簧抵消殆尽之时,则复位弹簧会释放其被压缩的弹力,从而推动调节内杆重新从静置腔进入使用腔;而此时阻尼坡和支撑固定杆,所产生的摩擦力,则会减弱复位弹簧所释放的弹力;直到支撑固定杆进入稳定释放区,而此时复位弹簧的弹力也释放的差不多了,但是,阻尼坡和支撑固定杆,所产生的摩擦力也消失了,稳定释放区则不会和支撑固定杆产生过多的摩擦力;故此,待支撑固定杆重新和调节环台完成抵触,即完成复位。
笔尖移动速率分析:
1、当收到冲击时,应是快速收回第一杆体内;
2、第一杆体内进行慢速泄压,直至静置停顿片刻,冲击力吸收完成后;
3、笔尖开始慢速回弹,但此时,笔尖仍未露出第一杆体;
4、笔尖刚露出第一杆体,慢速复原,回到使用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简易的手势操作,以书写状态进行笔芯的进出操作;
二、具备自锁结构,不使用状态时,左或右旋转一定幅度,即可实现自锁;
三、具备千叶结构,可以更好的美观笔的外形和优化握感,因为结构设计的原因,第一杆体和杆筒间存在一定间隙,尤其是不使用状态时,间隙达到最大化;而,采用此千叶结构可以完美的遮挡这部分空缺。
四、便于更换笔芯,将第一杆体的握笔部和套接部分离,使其在不影响原本操作的前提下,便于拆卸和装回。
五、具备防摔,且摔落冲击力消失后,使其笔芯自动复原,掉落后,捡起可继续正常使用。
六、具有阻尼结构,可二次吸收,复位弹簧所释放的弹力,避免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A-A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套接部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图6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套接部的侧位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图8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图11的C-C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图12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立体爆炸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左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图15的E-E处剖视图。
图17为本发明图16的立体图。
图18为本发明图17的E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9所示的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包括第一杆体1、杆筒2、笔芯3、封盖8和复位弹簧4,上述笔芯3和复位弹簧4皆套接于第一杆体1内,上述第一杆体1和笔芯3套接于杆筒2的一端内;上述封盖8装于杆筒2的另一端内;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杆体1由握笔部11和套接部12组成,上述握笔部11上设有延伸套接杆112,上述套接部12上设有套接匹配槽121,上述握笔部11和套接部12通过延伸套接杆112卡入套接匹配槽121实现卡合,从而形成第一杆体1;上述套接部12上设有一个及其以上异型组合槽13,上述异型组合槽13由安装切入槽131、十字槽132和配合槽133依次排列组成;上述异型组合槽13内还设有延伸内杆14,上述延伸内杆14自安装切入槽131起,一直延伸到配合槽133内,上述延伸内杆14上设有安装凸起141和异型凸块142;上述安装凸起141具体位于安装切入槽131和十字槽132之间,上述异型凸块142具体位于配合槽133内;上述配合槽133被异型凸块142分割成配合切换区135、配合进入区136、配合回落区134和回落复位坡137;上述杆筒2内设有可移动于异型组合槽13的配合倒钩24;上述异型凸块142其表面还设有辅助坡道1421,靠配合切换区135端还设有配合凹槽1422;上述配合倒钩24在异型组合槽13内的位置关系,决定两种配合状态,具体配合状态如下:
一、使用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4位于异型凸块142内,具体位于配合凹槽1422内,此时,笔芯的笔尖部分处于部分露出第一杆体1的状态;
二、携带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4位于十字槽132内,此时,笔芯完全隐藏于第一杆体1和杆筒2内。
为了实现笔芯的露出和隐藏,主要通过配合倒钩在异型组合槽内的移动,产生的两个具有稳定性的静态位置,分别实现了笔芯露出时,第一杆体和杆筒的配合状态。笔芯隐藏时的配合状态,而两个状态之间的切换,则为配合倒钩24在异型组合槽13的活动轨迹。上述配合倒钩24在异型组合槽13的活动轨迹具体如下:
一、自安装切入槽131,通过安装凸起141,进入十字槽132。
二、 自十字槽132进入配合槽133。
三、在配合槽133内,通过配合进入区136使其与异型凸块142发生接触,通过辅助坡道1421使得异型凸块142往轴心偏移,即延伸内杆14发生形变,随后进入配合切换区,进入配合切换区后,延伸内杆14其形变复位,即异型凸块142结构复位,使得配合倒钩24被固定于配合凹槽1422内。
四、随后可通过旋转杆筒2使得配合倒钩24往左或右移动,使其脱离配合凹槽1422,进入配合回落区134。
五、进入配合回落区134后,会受到复位弹簧4的弹力作用,使其配合倒钩24自动往回落复位坡137处移动。
六、而回落复位坡137则会引导配合倒钩24脱离配合槽133的范围,重新进入十字槽132内。
七、若无需更换笔芯,则重复第二到第六步骤即可。
八、若需要更换笔芯,则完成第六步骤后,通过安装凸起141自十字槽132移动到安装切入槽131,随后离开异型组合槽13即可。
为了使得使用状态切换到携带状态的快速和省力。上述配合凹槽1422的两侧设有导出辅坡1423,其开口往外,帮助配合倒钩24从配合凹槽1422两侧离开配合凹槽1422。
为了避免配合倒钩24初入配合槽时,进入除配合进入区以外的其他部分,从而影响其完成上述步骤3的操作,影响进入使用状态。上述异型凸块142其靠配合进入区136端,还设有导向进入坡1424。上述导向进入坡1424其开口朝外,帮助配合倒钩24自配合进入区136进入辅助坡道1421。其导向进入坡1424可以很好的防止配合倒钩的移动轨迹发生偏移。
为了使得延伸内杆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形变能力,确保异型凸块和安装凸起的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其和配合倒钩进行后续的配合。而安装凸起只是在安装和更换笔芯时需要用到,故此,其配合倒钩和安装凸起的卡合力度,应该大于配合倒钩和异型凸块的卡合力度,这样可以在确保配合倒钩和异型凸块的配合状态稳定的前提下,确保配合倒钩不易通过安装凸起,避免发生配合倒钩意外脱离异型组合槽的情况。上述延伸内杆14与十字槽132和配合槽133之间设有间隙,其并不产生接触,故此,异型凸块142也不和配合槽133产生接触。上述延伸内杆14与安装切入槽131两边也设有间隙,但是延伸内杆14其底边与安装切入槽131相连,故此,安装凸起141也不和十字槽132或安装切入槽131产生接触。但,由于延伸内杆14其底边是与安装切入槽131相连。而安装凸起141相较于异型凸块142,其离延伸内杆14的底边较近。故此,其受到同等外力产生形变的幅度,小于异型凸块142受到外力压迫,从而导致延伸内杆14产生的形变幅度。即,配合倒钩通过安装凸起14的所需力度,大于配合倒钩通过异型凸块142的所需力度。
为了使得配合倒钩只能滑入异型凸块的配合凹槽,却无法原路离开配合凹槽,只能通过侧移的方式,离开配合凹槽。使其能够在配合倒钩进入配合凹槽后,确保第一杆体和第二筒体的结构配合稳定性,方便书写人,书写着力。上述配合倒钩24其结构为朝内弯曲的倒钩状结构,便于其勾住配合凹槽1422,使其极易横向进入配合凹槽1422但却无法横向脱离配合凹槽1422。但,不影响其通过配合凹槽1422左右两侧,滑出配合凹槽1422。
为了使其具备防摔的功效,同时,可以防止书写用力过度的情况,上述杆筒2内中部朝杆筒2轴线处斜向延伸设有一至多个支撑固定杆21,上述杆筒2的内部空间以支撑固定杆21为界,划分为使用腔22和静置腔23;上述调节内杆6为杆体结构,前端设有调节环台62,另一端设有抵触台63;上述调节环台62的前端还设有固定台61,安装套接于杆筒2内,尾端穿过杆筒2,通过螺纹或卡扣方式与封盖8形成配合;上述调节内杆6活动伸缩于杆筒2内;上述调节环台62其靠尾端侧设有支撑导向坡621,靠前端侧设有阻尼坡622;上述固定台61内还设有笔芯固定环体611;上述笔芯3的尾端套接于固定台61内,且和笔芯固定环体611产生卡合;上述复位弹簧4装于杆筒2内,具体位于抵触台63和封盖8之间;
上述支撑固定杆21上还设有与支撑导向坡621抵触的固定坡211;
上述支撑固定杆21和调节环台62相互抵触时,则抵触台63和支撑固定杆21的根部相互抵触,使其调节环台62相对稳定的固定在杆筒2内;
上述支撑导向坡621支撑固定杆和阻尼坡622之间还设有稳定释放区623;上述稳定释放区623其长度大于或等于笔芯3收缩的距离;上述笔芯3收缩的距离,即笔芯3的笔尖从露出使用状态至完全进入第一杆体1内的距离。
为了使其防摔效果可以更好,力度调节的参数应该多样化,其中摩擦力作为不可避免的影响之一,其具体系数的调节也至关重要,上述支撑导向坡621和固定坡211的表面采用不同的纹理,可改变支撑导向坡621和固定坡211之间的摩擦力,改变其摩擦系数H;上述支撑固定杆和阻尼坡622的表面采用不同的纹理,可改变支撑固定杆和阻尼坡622之间的摩擦力,改变其摩擦系数T;上述阻尼坡622和调节内杆6杆体轴线形成夹角X,上述支撑导向坡621和调节内杆6杆体轴线的形成夹角Y。
为了方便快速更好笔芯,同时,进一步提高防止书写用力的情况发生,若书写过于用力,就算防摔结构未被触发,由于书写着力在握笔部,握笔部过于用力,而笔芯的着力点在第二杆体的尾部,则第一磁配件和第二磁配件会发生脱离,而其两者的脱离也会导致无法继续书写,从而提醒人们,其使用的书写用力过度,上述延伸套接杆112和套接匹配槽121之间还设有第一磁配件5和第二磁配件51;上述第一磁配件5和第二磁配件51其至少有一个为永磁体制成;若另一个不是永磁体制成,则至少采用可磁吸材料制成;上述第一磁配件5通过粘胶或卡合的方式固定于套接匹配槽121内;上述第二磁配件51通过粘胶或卡合的方式固定于延伸套接杆112上;则上述延伸套接杆112和套接匹配槽121可通过第一磁配件5和第二磁配件51的磁配合,代替卡合方式,实现组合成第一杆体1。
作为本发明作用力的进一步解释:上述支撑固定杆21和支撑导向坡621之间产生的抵触力和杆筒2内的复位弹簧4对调节内杆6产生的弹力,其力的总和,大于正常人们书写时,所产生的压力,小于笔从书桌掉落,笔芯笔尖着地,所产生的冲击力;上述力的总和由支撑固定杆21的形变张力、夹角Y、复位弹簧4的弹力和摩擦系数H决定;当冲击力消失或者减弱后,则调节内杆6会受到复位弹簧4的弹力进行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上述第一杆体1的握笔部11上可套接设有握笔套。上述杆筒2上可套接设有虎口套。上述握笔套和虎口套皆为软胶套。
实施例2:
如图6至18所示的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包括第一杆体1、杆筒2、笔芯3、封盖8和复位弹簧4,上述笔芯3和复位弹簧4皆套接于第一杆体1内,上述第一杆体1和笔芯3套接于杆筒2的一端内;上述封盖8装于杆筒2的另一端内;其特征在于:上述杆筒2由千叶件25和杆筒体26组成,上述千叶件25上延伸设有2个及其以上的延伸千叶杆251,上述千叶件25和杆筒体26卡合连接,上述杆筒体26可相对千叶件25旋转;上述第一杆体1由握笔部11和套接部12组成;上述握笔部11上设有延伸套接杆112,上述套接部12上设有套接匹配槽121,上述握笔部11和套接部12通过延伸套接杆112卡入套接匹配槽121实现卡合,从而形成第一杆体1;上述握笔部11上设有与延伸千叶杆251数量一致的千叶槽111;上述延伸千叶杆251滑动安装于千叶槽111内;上述套接部12上设有一个及其以上异型组合槽13,上述异型组合槽13由安装切入槽131、十字槽132和配合槽133依次排列组成;上述异型组合槽13内还设有延伸内杆14,上述延伸内杆14自安装切入槽131起,一直延伸到配合槽133内,上述延伸内杆14上设有安装凸起141和异型凸块142;上述安装凸起141具体位于安装切入槽131和十字槽132之间,上述异型凸块142具体位于配合槽133内;上述配合槽133被异型凸块142分割成配合切换区135、配合进入区136、配合回落区134和回落复位坡137;上述杆筒体26内设有可移动于异型组合槽13的配合倒钩24;上述异型凸块142其表面还设有辅助坡道1421,靠配合切换区135端还设有配合凹槽1422;
上述配合倒钩24在异型组合槽13内的位置关系,决定两种配合状态,具体配合状态如下:
一、使用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4位于异型凸块142内,具体位于配合凹槽1422内,此时,笔芯的笔尖部分处于部分露出第一杆体1的状态;
二、携带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4位于十字槽132内,此时,笔芯完全隐藏于第一杆体1和杆筒2内。
为了使其便于携带,外出时,笔芯结构保持隐藏状态,极为关键,否则便会污染鞋服;为确保本发明携带时,不会出现笔芯露出的情况,上述十字槽132的两侧还分别设有自锁槽1322;上述自锁槽1322和十字槽132之间还分别设有辅助进坡1323和自锁辅坡1321;上述自锁槽1322与辅助进坡1323和自锁辅坡1321之间还设有防脱凸起13221;上述配合倒钩24可通过辅助进坡1323和自锁辅坡1321,在克服防脱凸起13221的阻力后,进出自锁槽1322;使其具有第三种配合状态,即:自锁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4位于自锁槽1322内,笔芯完全隐藏于第一杆体1和杆筒2内,且第一杆体1和杆筒2的上下移动关系被锁定,第一杆体1无法和杆筒2发生上下移动。
为了实现笔芯的露出和隐藏,主要通过配合倒钩在异型组合槽内的移动,产生的三个具有稳定性的静态位置,分别实现了笔芯露出时,第一杆体和杆筒的配合状态。笔芯隐藏时的配合状态。笔芯隐藏,同时锁定了第一杆体和杆筒上下移动功能时,第一杆体和杆筒的配合状态。而这三个状态之间的切换,则为配合倒钩24在异型组合槽13的活动轨迹。上述配合倒钩24在异型组合槽13的活动轨迹如下:
一、自安装切入槽131,通过安装凸起141,进入十字槽132。
二、自十字槽132进入配合槽133。
三、在配合槽133内,通过配合进入区136使其与异型凸块142发生接触,通过辅助坡道1421使得异型凸块142往轴心偏移,即延伸内杆14发生形变,随后进入配合切换区,进入配合切换区后,延伸内杆14其形变复位,即异型凸块142结构复位,使得配合倒钩24被固定于配合凹槽1422内。
四、随后可通过旋转杆筒2使得配合倒钩24往左或右移动,使其脱离配合凹槽1422,进入配合回落区134。
五、进入配合回落区134后,会受到复位弹簧4的弹力作用,使其配合倒钩24自动往回落复位坡137处移动。
六、而回落复位坡137则会引导配合倒钩24脱离配合槽133的范围,重新进入十字槽132内。
七、若无需更换笔芯,则重复第二到第六步骤即可。
八、若需要更换笔芯,则完成第六步骤后,通过安装凸起141自十字槽132移动到安装切入槽131,随后离开异型组合槽13即可。
九、若需结构自锁,则完成第六步骤后,通过旋转杆筒2,使得配合倒钩24往左或右移动,使其克服防脱凸起13221的阻力后,进入自锁槽1322。
十、若想解除自锁状态,则完成第九步骤后,通过旋转杆筒2,使得配合倒钩24往左或右移动,使其克服防脱凸起13221的阻力后,重新进入十字槽132内。
为了使得使用状态切换到携带状态的快速和省力。上述配合凹槽1422的两侧设有导出辅坡1423,其开口往外,帮助配合倒钩24从配合凹槽1422两侧离开配合凹槽1422。
为了避免配合倒钩24初入配合槽时,进入除配合进入区以外的其他部分,从而影响其完成上述步骤3的操作,影响进入使用状态。上述异型凸块142其靠配合进入区136端,还设有导向进入坡1424。上述导向进入坡1424其开口朝外,帮助配合倒钩24自配合进入区136进入辅助坡道1421。其导向进入坡1424可以很好的防止配合倒钩的移动轨迹发生偏移。
为了使得延伸内杆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形变能力,确保异型凸块和安装凸起的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其和配合倒钩进行后续的配合。而安装凸起只是在安装和更换笔芯时需要用到,故此,其配合倒钩和安装凸起的卡合力度,应该大于配合倒钩和异型凸块的卡合力度,这样可以在确保配合倒钩和异型凸块的配合状态稳定的前提下,确保配合倒钩不易通过安装凸起,避免发生配合倒钩意外脱离异型组合槽的情况。上述延伸内杆14与十字槽132和配合槽133之间设有间隙,其并不产生接触,故此,异型凸块142也不和配合槽133产生接触。上述延伸内杆14与安装切入槽131两边也设有间隙,但是延伸内杆14其底边与安装切入槽131相连,故此,安装凸起141也不和十字槽132或安装切入槽131产生接触。但,由于延伸内杆14其底边是与安装切入槽131相连。而安装凸起141相较于异型凸块142,其离延伸内杆14的底边较近。故此,其受到同等外力产生形变的幅度,小于异型凸块142受到外力压迫,从而导致延伸内杆14产生的形变幅度。即,配合倒钩通过安装凸起14的所需力度,大于配合倒钩通过异型凸块142的所需力度。
为了使得配合倒钩只能滑入异型凸块的配合凹槽,却无法原路离开配合凹槽,只能通过侧移的方式,离开配合凹槽。使其能够在配合倒钩进入配合凹槽后,确保第一杆体和第二筒体的结构配合稳定性,方便书写人,书写着力。上述配合倒钩24其结构为朝内弯曲的倒钩状结构,便于其勾住配合凹槽1422,使其极易横向进入配合凹槽1422但却无法横向脱离配合凹槽1422。但,不影响其通过配合凹槽1422左右两侧,滑出配合凹槽1422。
为了使其具备防摔的功效,同时,可以防止书写用力过度的情况,上述杆筒2内中部朝杆筒2轴线处斜向延伸设有一至多个支撑固定杆21,上述杆筒2的内部空间以支撑固定杆21为界,划分为使用腔22和静置腔23;上述调节内杆6为杆体结构,前端设有调节环台62,另一端设有抵触台63;上述调节环台62的前端还设有固定台61,安装套接于杆筒2内,尾端穿过杆筒2,通过螺纹或卡扣方式与封盖8形成配合;上述调节内杆6活动伸缩于杆筒2内;上述调节环台62其靠尾端侧设有支撑导向坡621,靠前端侧设有阻尼坡622;上述固定台61内还设有笔芯固定环体611;上述笔芯3的尾端套接于固定台61内,且和笔芯固定环体611产生卡合;上述复位弹簧4装于杆筒2内,具体位于抵触台63和封盖8之间;
上述支撑固定杆21上还设有与支撑导向坡621抵触的固定坡211;
上述支撑固定杆21和调节环台62相互抵触时,则抵触台63和支撑固定杆21的根部相互抵触,使其调节环台62相对稳定的固定在杆筒2内;
上述支撑导向坡621支撑固定杆和阻尼坡622之间还设有稳定释放区623;上述稳定释放区623其长度大于或等于笔芯3收缩的距离;上述笔芯3收缩的距离,即笔芯3的笔尖从露出使用状态至完全进入第一杆体1内的距离。
为了使其防摔效果可以更好,力度调节的参数应该多样化,其中摩擦力作为不可避免的影响之一,其具体系数的调节也至关重要,上述支撑导向坡621和固定坡211的表面采用不同的纹理,可改变支撑导向坡621和固定坡211之间的摩擦力,改变其摩擦系数H;上述支撑固定杆和阻尼坡622的表面采用不同的纹理,可改变支撑固定杆和阻尼坡622之间的摩擦力,改变其摩擦系数T;上述阻尼坡622和调节内杆6杆体轴线形成夹角X,上述支撑导向坡621和调节内杆6杆体轴线的形成夹角Y。
为了方便快速更好笔芯,同时,进一步提高防止书写用力的情况发生,若书写过于用力,就算防摔结构未被触发,由于书写着力在握笔部,握笔部过于用力,而笔芯的着力点在第二杆体的尾部,则第一磁配件和第二磁配件会发生脱离,而其两者的脱离也会导致无法继续书写,从而提醒人们,其使用的书写用力过度,上述延伸套接杆112和套接匹配槽121之间还设有第一磁配件5和第二磁配件51;上述第一磁配件5和第二磁配件51其至少有一个为永磁体制成;若另一个不是永磁体制成,则至少采用可磁吸材料制成;上述第一磁配件5通过粘胶或卡合的方式固定于套接匹配槽121内;上述第二磁配件51通过粘胶或卡合的方式固定于延伸套接杆112上;则上述延伸套接杆112和套接匹配槽121可通过第一磁配件5和第二磁配件51的磁配合,代替卡合方式,实现组合成第一杆体1。
作为本发明作用力的进一步解释:上述支撑固定杆21内还设有磁铁7和磁铁腔213;上述磁铁7固定于磁铁腔213内;若上述支撑固定杆21数量为1个时,则调节内杆6为可磁吸材料或磁铁制成;支撑固定杆21和支撑导向坡621之间产生的抵触力和杆筒2内的复位弹簧4对调节内杆6产生的弹力,加支撑固定杆21上磁铁之间的磁吸力或支撑固定杆21与调节内杆6之间的磁吸力,其力的总和,大于正常人们书写时,所产生的压力,小于笔从书桌掉落,笔芯笔尖着地,所产生的冲击力;上述力的总和由支撑固定杆21的形变张力、夹角Y、复位弹簧4的弹力和摩擦系数H决定;当冲击力消失或者减弱后,则调节内杆6会受到复位弹簧4的弹力进行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上述第一杆体1的握笔部11上可套接设有握笔套。上述杆筒2上可套接设有虎口套。上述握笔套和虎口套皆为软胶套。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上述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包括第一杆体(1)、杆筒(2)、笔芯(3)、封盖(8)和复位弹簧(4),所述笔芯(3)和复位弹簧(4)皆套接于第一杆体(1)内,所述第一杆体(1)和笔芯(3)套接于杆筒(2)的一端内;所述封盖(8)装于杆筒(2)的另一端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1)由握笔部(11)和套接部(12)组成,所述握笔部(11)上设有延伸套接杆(112),所述套接部(12)上设有套接匹配槽(121),所述握笔部(11)和套接部(12)通过延伸套接杆(112)卡入套接匹配槽(121)实现卡合,从而形成第一杆体(1);所述套接部(12)上设有一个及其以上异型组合槽(13),所述异型组合槽(13)由安装切入槽(131)、十字槽(132)和配合槽(133)依次排列组成;所述异型组合槽(13)内还设有延伸内杆(14),所述延伸内杆(14)自安装切入槽(131)起,一直延伸到配合槽(133)内,所述延伸内杆(14)上设有安装凸起(141)和异型凸块(142);所述安装凸起(141)具体位于安装切入槽(131)和十字槽(132)之间,所述异型凸块(142)具体位于配合槽(133)内;所述配合槽(133)被异型凸块(142)分割成配合切换区(135)、配合进入区(136)、配合回落区(134)和回落复位坡(137);所述杆筒(2)内设有可移动于异型组合槽(13)的配合倒钩(24);所述异型凸块(142)其表面还设有辅助坡道(1421),靠配合切换区(135)端还设有配合凹槽(1422);所述配合倒钩(24)在异型组合槽(13)内的位置关系,决定两种配合状态,具体配合状态如下:
一、使用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4)位于异型凸块(142)内,具体位于配合凹槽(1422)内,此时,笔芯的笔尖部分处于部分露出第一杆体(1)的状态;
二、携带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4)位于十字槽(132)内,此时,笔芯完全隐藏于第一杆体(1)和杆筒(2)内。
2.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包括第一杆体(1)、杆筒(2)、笔芯(3)、封盖(8)和复位弹簧(4),所述笔芯(3)和复位弹簧(4)皆套接于第一杆体(1)内,所述第一杆体(1)和笔芯(3)套接于杆筒(2)的一端内;所述封盖(8)装于杆筒(2)的另一端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筒(2)由千叶件(25)和杆筒体(26)组成,所述千叶件(25)上延伸设有2个及其以上的延伸千叶杆(251),所述千叶件(25)和杆筒体(26)卡合连接,所述杆筒体(26)可相对千叶件(25)旋转;所述第一杆体(1)由握笔部(11)和套接部(12)组成;所述握笔部(11)上设有延伸套接杆(112),所述套接部(12)上设有套接匹配槽(121),所述握笔部(11)和套接部(12)通过延伸套接杆(112)卡入套接匹配槽(121)实现卡合,从而形成第一杆体(1);所述握笔部(11)上设有与延伸千叶杆(251)数量一致的千叶槽(111);所述延伸千叶杆(251)滑动安装于千叶槽(111)内;所述套接部(12)上设有一个及其以上异型组合槽(13),所述异型组合槽(13)由安装切入槽(131)、十字槽(132)和配合槽(133)依次排列组成;所述异型组合槽(13)内还设有延伸内杆(14),所述延伸内杆(14)自安装切入槽(131)起,一直延伸到配合槽(133)内,所述延伸内杆(14)上设有安装凸起(141)和异型凸块(142);所述安装凸起(141)具体位于安装切入槽(131)和十字槽(132)之间,所述异型凸块(142)具体位于配合槽(133)内;所述配合槽(133)被异型凸块(142)分割成配合切换区(135)、配合进入区(136)、配合回落区(134)和回落复位坡(137);所述杆筒体(26)内设有可移动于异型组合槽(13)的配合倒钩(24);所述异型凸块(142)其表面还设有辅助坡道(1421),靠配合切换区(135)端还设有配合凹槽(1422);
所述配合倒钩(24)在异型组合槽(13)内的位置关系,决定两种配合状态,具体配合状态如下:
一、使用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4)位于异型凸块(142)内,具体位于配合凹槽(1422)内,此时,笔芯的笔尖部分处于部分露出第一杆体(1)的状态;
二、携带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4)位于十字槽(132)内,此时,笔芯完全隐藏于第一杆体(1)和杆筒(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槽(132)的两侧还分别设有自锁槽(1322);所述自锁槽(1322)和十字槽(132)之间还分别设有辅助进坡(1323)和自锁辅坡(1321);所述自锁槽(1322)与辅助进坡(1323)和自锁辅坡(1321)之间还设有防脱凸起(13221);所述配合倒钩(24)可通过辅助进坡(1323)和自锁辅坡(1321),在克服防脱凸起(13221)的阻力后,进出自锁槽(1322);使其具有第三种配合状态,即:自锁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4)位于自锁槽(1322)内,笔芯完全隐藏于第一杆体(1)和杆筒(2)内,且第一杆体(1)和杆筒(2)的上下移动关系被锁定,第一杆体(1)无法和杆筒(2)发生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凸块(142)其靠配合进入区(136)端,还设有导向进入坡(1424);所述导向进入坡(1424)其开口朝外,帮助配合倒钩(24)自配合进入区(136)进入辅助坡道(1421);所述配合凹槽(1422)的两侧设有导出辅坡(1423),其开口往外,帮助配合倒钩(24)从配合凹槽(1422)两侧离开配合凹槽(1422);所述配合倒钩(24)其结构为朝内弯曲的倒钩状结构,便于其勾住配合凹槽(1422),使其极易横向进入配合凹槽(1422)但却无法横向脱离配合凹槽(1422);但,不影响其通过配合凹槽(1422)左右两侧,滑出配合凹槽(14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内杆(14)与十字槽(132)和配合槽(133)之间设有间隙,其并不产生接触,故此,异型凸块(142)也不和配合槽(133)产生接触;所述延伸内杆(14)与安装切入槽(131)两边也设有间隙,但是延伸内杆(14)其底边与安装切入槽(131)相连,故此,安装凸起(141)也不和十字槽(132)或安装切入槽(131)产生接触;但,由于延伸内杆(14)其底边是与安装切入槽(131)相连;而安装凸起(141)相较于异型凸块(142),其离延伸内杆(14)的底边较近;故此,其受到同等外力产生形变的幅度,小于异型凸块(142)受到外力压迫,从而导致延伸内杆(14)产生的形变幅度;即,配合倒钩通过安装凸起(141)的所需力度,大于配合倒钩通过异型凸块(142)的所需力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筒(2)内还设有调节内杆(6);所述杆筒(2)内中部朝杆筒(2)轴线处斜向延伸设有一至多个支撑固定杆(21);所述杆筒(2)的内部空间以支撑固定杆(21)为界,划分为使用腔(22)和静置腔(23);所述调节内杆(6)为杆体结构,前端设有调节环台(62),另一端设有抵触台(63);所述调节环台(62)的前端还设有固定台(61),安装套接于杆筒(2)内,尾端穿过杆筒(2),通过螺纹或卡扣方式与封盖(8)形成配合;所述调节内杆(6)活动伸缩于杆筒(2)内;所述调节环台(62)其靠尾端侧设有支撑导向坡(621),靠前端侧设有阻尼坡(622);所述固定台(61)内还设有笔芯固定环体(611);所述笔芯(3)的尾端套接于固定台(61)内,且和笔芯固定环体(611)产生卡合;所述复位弹簧(4)装于杆筒(2)内,具体位于抵触台(63)和封盖(8)之间;
所述支撑固定杆(21)上还设有与支撑导向坡(621)抵触的固定坡(211);
所述支撑固定杆(21)和调节环台(62)相互抵触时,则抵触台(63)和支撑固定杆(21)的根部相互抵触,使其调节环台(62)相对稳定的固定在杆筒(2)内;
所述支撑导向坡(621)和阻尼坡(622)之间还设有稳定释放区(623);所述稳定释放区(623)其长度大于或等于笔芯(3)收缩的距离;所述笔芯(3)收缩的距离,即笔芯(3)的笔尖从露出使用状态至完全进入第一杆体(1)内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导向坡(621)和固定坡(211)的表面采用不同的纹理,可改变支撑导向坡(621)和固定坡(211)之间的摩擦力,改变其摩擦系数H;所述支撑固定杆(21)和阻尼坡(622)的表面采用不同的纹理,可改变支撑固定杆(21)和阻尼坡(622)之间的摩擦力,改变其摩擦系数T;所述阻尼坡(622)和调节内杆(6)杆体轴线形成夹角X,所述支撑导向坡(621)和调节内杆(6)杆体轴线的形成夹角Y。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套接杆(112)和套接匹配槽(121)之间还设有第一磁配件(5)和第二磁配件(51);所述第一磁配件(5)和第二磁配件(51)其至少有一个为永磁体制成;若另一个不是永磁体制成,则至少采用可磁吸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磁配件(5)通过粘胶或卡合的方式固定于套接匹配槽(121)内;所述第二磁配件(51)通过粘胶或卡合的方式固定于延伸套接杆(112)上;则所述延伸套接杆(112)和套接匹配槽(121)可通过第一磁配件(5)和第二磁配件(51)的磁配合,代替卡合方式,实现组合成第一杆体(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固定杆(21)和支撑导向坡(621)之间产生的抵触力和杆筒(2)内的复位弹簧(4)对调节内杆(6)产生的弹力,其力的总和,大于正常人们书写时,所产生的压力,小于笔从书桌掉落,笔芯笔尖着地,所产生的冲击力;所述力的总和由支撑固定杆(21)的形变张力、夹角Y、复位弹簧(4)的弹力和摩擦系数H决定;当冲击力消失或者减弱后,则调节内杆(6)会受到复位弹簧(4)的弹力进行复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固定杆(21)内还设有磁铁(7)和磁铁腔(213);所述磁铁(7)固定于磁铁腔(213)内;若所述支撑固定杆(21)数量为1个时,则调节内杆(6)为可磁吸材料或磁铁制成;所述支撑固定杆(21)和支撑导向坡(621)之间产生的抵触力和杆筒(2)内的复位弹簧(4)对调节内杆(6)产生的弹力,加支撑固定杆(21)上磁铁之间的磁吸力或支撑固定杆(21)与调节内杆(6)之间的磁吸力,其力的总和,大于正常人们书写时,所产生的压力,小于笔从书桌掉落,笔芯笔尖着地,所产生的冲击力;所述力的总和由支撑固定杆(21)的形变张力、夹角Y、复位弹簧(4)的弹力和摩擦系数H决定;当冲击力消失或者减弱后,则调节内杆(6)会受到复位弹簧(4)的弹力进行复位。
CN201910860957.6A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 Active CN1104812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0957.6A CN110481205B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
JP2019224953A JP6679817B1 (ja) 2019-09-11 2019-12-12 回転自動ロック落下保護ペン
JP2020020270A JP6726832B1 (ja) 2019-09-11 2020-02-10 回転自動ロック落下保護ペ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0957.6A CN110481205B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1205A CN110481205A (zh) 2019-11-22
CN110481205B true CN110481205B (zh) 2020-09-04

Family

ID=68557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0957.6A Active CN110481205B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2) JP6679817B1 (zh)
CN (1) CN1104812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1205B (zh) * 2019-09-11 2020-09-04 杭州简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5204A (en) * 1976-01-16 1977-05-24 Textron, Inc. Writing implement
JPS54138730A (en) * 1978-04-19 1979-10-27 Ancos Co Ltd Rotary mechanical pencil
DE2934083A1 (de) * 1979-08-23 1981-03-12 Merz & Krell, 6101 Gross-Bieberau Schreibgeraet mit einer schreibmine.
JPS6316189U (zh) * 1986-07-16 1988-02-02
JPS6360384U (zh) * 1986-10-03 1988-04-21
JPH0635232B2 (ja) * 1987-12-28 1994-05-11 富士産業株式会社 筆記具
JP2605614Y2 (ja) * 1992-02-04 2000-07-31 株式会社壽 ボールペン
DE29601200U1 (de) * 1996-01-26 1997-02-20 Staedtler Fa J S Schreibgerät mit Klipp und Klippschutz
JP4027692B2 (ja) * 2002-03-18 2007-12-26 シヤチハタ株式会社 筆記具
FR2906756B1 (fr) * 2006-10-06 2010-02-26 Bic Soc Instrument d'ecriture a pointe fixe avec un manchon de protection retractable
CN101456318A (zh) * 2007-12-12 2009-06-17 陶涛 新型笔
CN101939174B (zh) * 2007-12-26 2012-05-16 查纳·卡巴坦 用于书写器具的适配器
JP2009286010A (ja) * 2008-05-29 2009-12-10 Pentel Corp 出没式筆記具
DE102011002002B4 (de) * 2011-01-10 2012-09-13 Senator Gmbh & Co. Kgaa Drehvorrichtung für Schreibgeräte
FR2988329B1 (fr) * 2012-03-20 2014-11-21 Bic Soc Instrument d'ecriture ayant un manchon de protection deplacable
JP6382507B2 (ja) * 2013-12-06 2018-08-29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筆記具
CN103935156A (zh) * 2014-04-23 2014-07-23 丁攀 防摔矫姿笔
KR101538275B1 (ko) * 2014-11-18 2015-07-22 천광주 출몰식 필기구의 푸쉬 로크장치
JP2017113900A (ja) * 2015-12-21 2017-06-29 株式会社サクラクレパス 出没式塗布具
JP6747961B2 (ja) * 2016-12-19 2020-08-26 株式会社パイロット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回転出没式万年筆
WO2019067612A1 (en) * 2017-09-28 2019-04-04 Sanford, L.P. RETRACTABLE HEAD WRITING INSTRUMENT
KR102399598B1 (ko) * 2017-11-24 2022-05-19 동아연필(주) 노크식 펜
CN109605985B (zh) * 2018-12-26 2020-08-11 温州市简系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笔
CN110802968B (zh) * 2019-04-19 2020-12-15 杭州简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扭转卡位笔
CN110481205B (zh) * 2019-09-11 2020-09-04 杭州简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1205A (zh) 2019-11-22
JP2021041693A (ja) 2021-03-18
JP2021041689A (ja) 2021-03-18
JP6679817B1 (ja) 2020-04-15
JP6726832B1 (ja) 2020-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15494B1 (ko) 가동체의 자주왕동기구
EP2873345B1 (en) Automatic closing apparatus
CN110481205B (zh) 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
US6932200B2 (en) Shock absorber and mounting system for a drawer slide
EP1829073B1 (en) Dampened movement mechanism and slid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02149301B (zh) 用于抽屉或用于家具的可移动部件的自闭合装置
US20080100190A1 (en) Auto-returning track device
CN203257173U (zh) 帐篷顶部展收控制结构
US4811510A (en) Cartridge magazine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number of stored cartridges
JP5296607B2 (ja) エラー回復装置
TWI421046B (zh) 滑軌總成的開啟機構
US7878726B2 (en) Stick-shaped material propelling container
CN210329930U (zh) 一种弹压回拉驱动件及滑轨
WO2018014458A1 (zh) 插卡装置及终端
CN110497716B (zh) 一种着力往复笔
JP2004236973A (ja) 引き込み機能付スライドレール
US10190350B2 (en) Retracting device
JP6699412B2 (ja)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CN110497715B (zh) 一种防摔笔
JP6535074B2 (ja) リトラクティング機構
JP6147994B2 (ja) 引出しキャビネット
JP2018059264A (ja) 開閉装置
CN217137247U (zh) 一种具有反弹功能的立式滑轨
TW200936865A (en) Pull-in mechanism
CN220769163U (zh) 反弹器、把手组件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