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527A - 参麦注射液在制造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参麦注射液在制造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527A CN1104527A CN 94107143 CN94107143A CN1104527A CN 1104527 A CN1104527 A CN 1104527A CN 94107143 CN94107143 CN 94107143 CN 94107143 A CN94107143 A CN 94107143A CN 1104527 A CN1104527 A CN 11045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nmai
- group
- chemotherapy
- tumor
- trea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参麦注射液在制造抗癌药物中的应
用,参麦注射液在配合各种癌症病人的化学治疗有明
显的增效及减毒作用,具有明显提高肿瘤消失及缩小
率、改善癌症病人全身健康状况等作用,用法及用量
为:参麦注射液40—6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
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10天为一疗
程。
Description
本发明以及一种抗癌药物的制备方法
参麦注射液系根据古方“麦冬饮”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经剂型改革的中药静脉注射液,具大补元气,益气固脱、养阴生津之功效。人参、麦冬等量组方,每毫升药液相当于人参、麦冬各0.1克。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人脾、肺、能大补元气,补脾益气生津,宁神益智;麦冬味苦,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肾三经,能润肺清心、养胃生津,二药配用,具大补无气,益气固脱之功,自1987年以来,一直应用该药防治心肌病变,冠心病、休克、肺心病和病毒心肌炎等内科疾病,取得良好疗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探索参麦注射液在癌症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提出参麦注射液在制造抗癌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包括下列工艺步骤:
(1) 人参加醇回流提取
(2) 麦冬加醇回流提取
(3) 将上述两种醇提液合并后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适量。
(4) 将提取液冷藏后过滤,加入吐温-80,搅匀,加注射用水至全量,将溶液PH值调至5~7。
(5) 将溶液粗滤后精滤至澄明。
(6) 灌封灭菌。
(7) 所得制成品参麦注射液的处方为:
人参: 100克
麦冬: 100克
吐温80 5克
注射用水加至1000毫升
(8)在制剂包装壳上加印适用病症及疗效:
配合各种癌症病人的化学治疗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
a 明显提高肿瘤消失及缩小率
b 改善癌症病人全身健康状况
c 恢复TH/TS值
d 激活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
e 保护骨髓造血功能。
(9)在制剂的包装壳上加印用法与用量:
对抗癌治疗时,用参麦注射液40~6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10天为一疗程。
中医中药对恶性肿瘤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一直是医学界引人注目的课题,化疗后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乏力等脾胃受损症状,继之出现口干、咽燥、舌红苔剥等阴津受损症状,采用参麦注射液气阴双补是适合中医治疗原则的。
化学药物抗癌治疗对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极大,治疗和化疗后T细胞减少,TH/TS比值低下,且对T细胞亚群的作用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甚至数年。而TS细胞的升高与肿瘤发展有关。还有不少研究学者认为,肿瘤患者总的免疫功能表现为抑制低下的免疫无能状态,因此,从免疫调节T细胞观点看,癌症患者的治疗应围绕降低TS细胞,恢复TH/TS细胞正常比例为中心,维持、调整癌症患者免疫功能于正常状态。临床治疗统计结果显示,化疗后参麦组淋巴细胞总数及T细胞计数无显著变化,而对照组则明显降低;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T细胞亚群分析,化疗后参麦组TH/TS比值明显上升(P<0.001)而对照组呈下降趋势(P<0.05)两组治疗后差异显著。化疗时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主要发生在T细胞系统,参麦注射液具有保护T细胞的功能,并使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保持在较正常的状态。
抗癌药物对骨髓抑制是较普遍的,这往往也是被迫减量甚至停药的最常见原因。受影响最大的是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参麦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参麦注射液对骨髓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化疗中出现消化功能障碍(食欲减退、恶心、腹泻等)和机体功能下降(全身疲乏、心慌、气短)是常见的副反应表现。经参麦注射液配合治疗的患者,其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其对胃肠系统化疗的毒副反应有一定预防作用,对心脏的传导功能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无毒副反应的增强作用。这与西药增效剂在增效的同时,毒副反应的增强是不同的。全身体力状况经Karnofsky评分分级评定,参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参麦注射液对全身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使化疗计划更易于完成。
由于多数癌症患者就诊早已属晚期而失去手术切除或放疗的机会,故化学药物治疗具有重要地位。参麦注射液结合化疗扩大了化疗适应症,明显提高化疗有效率,参麦组肿瘤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显示参麦注射液具有增效及增敏性。这给众多癌症病人带来希望,能延长晚期癌症的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动物药理试验参麦注射液具有下列抗癌作用:
1、显著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具明显的非特异性抗感染效果,对特异性细胞免疫具有调节作用;2、对荷瘤小鼠体内肿瘤有显著抑制作用;提高癌细胞内CAMP/CCMP比值;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对抗瘤药物阿霉素等有明显的增效作用;3、参麦液对体内糖酵解途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于瘤组织主要由糖酵解获取能量,故参麦液对瘤组织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影响。
本发明的优点即其显著疗效可归结以下几条:
1、参麦注射液对化疗药物有明显增效作用;2、参麦液对化疗后人体免疫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3、对化疗后骨髓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4、有助于克服化疗中出现的消化功能障碍,改善全身体力状况,使化疗更易完成。
实施例一
药物疗法是抗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近年来一些高效低毒抗癌新药的出现以及对药物作用原理及肿瘤细胞动力学认识的深化和完善,用药方法的不断改进,药物抗癌治疗临床疗效有了很大的提高。尽管如此,目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疗效仍欠满意。为探索新的抗癌治疗模式,我们自1991年7月起采用参麦注射液作为化疗的增效减毒剂,以期进一步提高药物抗癌治疗的敏感性,降低不敏感性,减少毒副反应,改善临床疗效。
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
临床资料
1991年7月1日-1992年5月30日收治入院符合本组研究条件病理确诊而给予化学药物治疗的肺、胃、大肠癌患者共97例,男64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56.33+25.86岁,年龄范围21岁-81岁;肺癌51例(腺癌31例,鳞癌20例)。胃癌29例(腺癌23例,印戒细胞癌6例),大肠癌17例(均为腺癌);临床分期:均属Ⅲ、Ⅳ期。其中48例结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简称参麦组),49例未结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简称对照组);二组基本情况比较见表Ⅰ。
根据CT扫描;X线摄片、B超和/或同位素扫描测估癌块大小,所有病人均有明显可测肿块或转移病灶。
治疗方法
一、化学药物治疗
两组化疗药物方案基本类似,常用药限制为5种,即顺铂(DDP)或卡铂(CBP),阿霉素(ADM)或表阿毒素(Epi-ADM),氟脲嘧啶(5-Fu)或脱氧氟脲核苷(5-FuDR),丝裂霉素(MMC),环磷酰胺(CTX),常用化疗方案如下:
肺癌:1、CAP方案
表1.参麦组与对照组基本情况比较
参麦组 对照组 X2值 P值
(n=48) (n=49)
性别 男 30 34
女 18 15 0.512 >0.05
年龄 ≥60 27 20
40-59 16 24 2.309 >0.05
<40 5 5
化疗次数 ≤2 36 36
(轮次) ≥3 12 13 0.03 >0.05
病种 肺癌 25 26
分布 胃癌 15 14 0.102 >0.05
大肠癌 8 9
临床 III期 19 24
分期 IV期 29 25 0.868 >0.05
参麦组 对照组 X2值 P值
(n=48) (n=49)
重要脏 有 25 19
远处转
器转移 无 23 30 1.736 >0.05
移情况
锁骨上淋巴 有 8 2 2.923 >0.05
结转移 无 40 47
肺腺癌 15 16
病理 鳞癌 10 10
分型 胃腺癌 12 11
印戒细胞癌 3 3
大肠 腺癌 8 9
(1)CTX600mg/iv
N.S 30ml/d1
(2)Epi-ADM(或ADM)50-60mg/iv
N.S 30-40ml/d1
(3)DDP60-80mg(或CBP-400mg)/
gtt d1
N.S(或5%G.S)500ml
28天为一疗程
2.FAD方案
N.S 500ml
(2)Epi-ADM 50-60mg(或MMC4-8mg)/iv
N.S 40ml /d1
N.S(或5%G.S) 500ml
28天为一疗程,本方案多用于腺癌。
胃癌:
1.MFC方案
(1)MMC6-8mg/iv
N.S. 30-40ml/d1
(2)CF 100 200mg
5%G.N.S 100ml/iv gtt d1-d5
(3)5-Fu 500mg/iv gtt
5%G.N.S 100ml/d1-d5继CF用药后一小时给予。
2.FAD方案:同上
大肠癌:MFC方案,同上。
二、参麦注射液治疗
采用杭州中药二厂生产的参麦注射液供静脉使用。
方案:在化疗开始前三天或化疗开始起同时应用参麦注射液40-60ml加入10%G.S 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0天。
三、其余用药治疗
两组其余用药治疗情况基本一致,采用DDP治疗者给予水化治疗三天,白细胞减低者加用肝血宝、脱氧核苷酸钠常规剂量口服。其余辅助药加维生素C、B族等常规剂量口服。
四、中医疗法
所有病人均根据中医辩证论治给予汤剂口服,具体用药方式及辩证论治特点见附录一。
部分患者短时服用过绞股兰口服液,黄芪生脉饮等市售中成药。
观察标准和统计方法
一、观察时间
自病人入院起观察至化疗或结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结束后至少四周以上。最后观察日:1992年5月31日。
二、疗效评定
参麦组均以首次应用参麦注射液者进行疗效评定。疗效评定方法采用WHO批准的国际统一标准,详见附录二。(3、4)
完全缓解(CR):所有病变和症状,体征消失超过四周。
部分缓解(PR):肿瘤大小估计减少≥50%,至少四周。
无变化(NC):肿瘤缩少<50%或增大<25%
恶化(PD):新病灶出现或原有病变估计增大≥25%。
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分级评定和体力状况分级标准,见附录三。
三、统计方法:
治疗前后变化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四格表或六格表卡方检验。
治疗结果
一、参麦注射液对化疗疗效的影响
治后疗效分析提示,参麦组治疗疗效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参麦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分析
总 疗效
例 病种 X2值 P值
数 CR PR NC PD
肺癌 3 13 8 1
参麦组 48 胃癌 2 9 2 2
肠癌 2 6 0 0
5.822 <0.05
肺癌 0 11 11 4
参麦组 49 胃癌 1 7 5 1
肠癌 0 5 3 1
二、参麦注射液对化疗后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1.对血淋巴细胞总数(ANAE,非特异性α-酯酶染色T淋巴细胞计数)影响。
化疗后ANAE计数观察发现,参麦组ANAE计数值呈上升趋势(P<0.05),而对照组则明显降低(P<0.05),二组治疗前ANAE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后则差异显著(P<0.001),见表3。
表3 参麦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ANAE计数比较
参麦组 对照组 t值 P值
(n=18) (n=19)
治疗前 48.17±6.69 50.05±7.69 0.790 >0.05
治疗后 52.56±9.17 44.79±6.64 2.966 <0.01
t值 2.878 2.580
P值 <0.05 <0.05
2.参麦注射液对化疗后OKT1总数的影响
与ANAE计数相比,参麦组T细胞计数(OKT1)变化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受到了明显影响,治后OKT1计数有显著下降(P<0.05),见表4。
表4、参麦组与对照组化疗前后OKT1计数变化
OKT1计数(
X±SD)
n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参麦组 20 62.45±7.20 65.85±6.81 1.577 >0.05
对照组 11 67.45±4.60 62.91±6.46 2.424 <0.05
3、参麦注射液对化疗后T细胞亚群OKT4/OKT8比值的影响
OKT4主要为T辅助淋巴细胞(TH),OKT8主要为T抑制淋巴细胞(TS),二者治疗前后比值分析表明,参麦组呈上升趋势(P<0.001),对照组则明显降低,见表5
表5、参麦组与对照组化疗前后OKT4/OKT8比值变化
OKT4/OKT8值(
X±SD)
n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参麦组 20 1.31±0.20 1.46±0.22 4.552 <0.001
对照组 11 1.39±0.25 1.26±0.28 2.424 <0.05
t值 0.976 2.198
P值 >0.05 <0.05
4、参麦注射液对化疗后体液免疫球蛋白(Ig)的影响
治后分析提示,无论参麦组还是对照组体液Ig均无显著变化(P>0.05),见表6。
表6、参麦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体液Ig变化
Ig值 (
X±SD)
Ig类别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IgG 1080±427 1079±425 0.099 >0.05
IgA 112±56 100±48 1.396 >0.05
IgM 257±79 252±84 0.030 >0.05
IgG 1107±385 1190±462 1.079 >0.05
IgA 234±96 227±96 1.131 >0.05
IgM 116±66 140±116 0.493 >0.05
三、参麦注射液对骨髓功能的影响
1、对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
根据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分析表明,参麦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7
表7 参麦组与对照组治后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分组比较
分 参麦组 对照组 X2值 P值
度 (n=48) (n=49)
O 22 11
I 15 18
白细胞 II 10 17 6.916 <0.05
III 1 3
IV 0 0
O 27 17
I 16 17
血小板 II 5 9 7.306 <0.05
III 0 6
IV 0 0
2、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分析提示,参麦组与化疗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8。
表8 参麦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变化
Hb值 (
X±SD)
n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参麦组 48 10.22±2.30 9.97±1.69 2.50 <0.05
对照组 49 10.69±1.69 9.70±1.68 4.261 <0.01
四、对其余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本组研究还分析了参麦注射液对血沉(ESR),血清唾液酸酶(SA)、癌胚抗原(CEA)和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的影响,除对照组ESR增快外(P<0.05),余未见明显变化(P>0.05)。见表9,10,11,12。
表9 参麦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ESR变化
ESR值 (
X±SD)
n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参麦组 40 51.65±41.98 46.60±36.07 1.445 >0.05
对照组 46 36.91±29.45 47.73±38.55 2.059 <0.05
表10 参麦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SA含量变化
SA值 (
X±SD)
n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参麦组 32 91.85±16.86 89.52±14.27 0.861 >0.05
对照组 40 85.04±13.53 88.24±15.39 1.661 >0.05
表11 参麦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CEA水平变化
CEA值 (
X±SD)
n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参麦组 35 13.52±19.42 13.59±19.20 0.019 >0.05
对照组 44 13.51±18.58 19.09±24.24 1.207 >0.05
表12 参麦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A/G比值变化
A/G比值 (
X±SD)
n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参麦组 37 1.25±0.29 1.29±0.28 1.094 >0.05
对照组 43 1.50±0.43 1.46±0.40 0.930 >0.05
五、参麦注射液对化疗中各种临床症状及全身体力状况的影响
根据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和Karnofsky分级标准,比较了两组治后临床症状反应和全身体力状况,见表13、14。
表13 参麦组与对照组化疗后全身症状表现比较
分级 参麦组 对照组 X2值 P值
(n=48) (n=49)
O 17 8
I 18 16
呕吐 II 8 18 8.437 <0.01
III 5 6
IV 0 1
O 41 35
I 6 7
腹泻 II 0 7 2.811 >0.05
III 1 0
IV 0 0
0 45 43
口腔 I 3 5
溃疡 II 0 1 1.114 >0.05
III 0 0
IV 0 0
O 42 41
I 4 7
心功能 II 1 1 0.289 >0.05
III 1 0
IV 0 0
0 36 26
心脏 I 11 18
节律 II 1 5 5.062 <0.05
III 0 0
IV 0 0
表14 参麦组与对照组化疗前后全身体力状况比较
参麦组 对照组 X2值 P值
(n=48) (n=49)
≥70 31 40
化疗前 50-60 11 9 1.502 >0.05
Karnofsky <50 4 2
评分
≥70 32 20
化疗后 50-60 9 21 7.635 <0.05
<50 7 8
六、参麦注射液药物副作用的观察
药物静脉给药过程未见明显的副反应,仅有二例患者出现皮肤搔痒,其中一例出现皮疹,中止用药。
结论
一、参麦注射液在化疗增效中的价值
参麦注射液作为化疗增效剂尚未见类似临床报道。根据祖国医学基本理论辩证分析,化疗后首先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乏力等属脾胃受损症状,继之又见口干、咽燥、舌红苔剥等属阴津受损症状,采用参麦注射液气阴双补是符合中医治疗原则的。本组48例晚期病倒试用结果提示,参麦组CR 14.6%,PR 58.3%;而对照组仅CR 2.04%,PR 46.9%。参麦组肿瘤消失缩小率明显高于化疗对照组(P<0.05),说明参麦注射液在化疗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扩大了化疗的临床适应证,还可能有潜在的增效性及增敏性。本治疗模式对晚期肺、胃和大肠癌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是值得推广并进一步加以研究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参麦注射液对化疗后人体免疫功能的保护价值。
众所周知,化学药物抗癌治疗对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极大。Watanabe的研究发现(5),放疗和化疗后T细胞减少,TH/TS比值低下。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治疗对T细胞亚群的作用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甚至数年。梁松林等研究提示(6),TS细胞的比例上升是与肿瘤的发展有关的,其原因可能是肿瘤组织释放的可溶性物质经血循环进入胸腺诱导T细胞有利于抑制细胞分化,抑制活性相应提高。其余不少作者研究(7、8、9)与梁氏类似,认为肿瘤患者总的免疫功能表现为抑制的低下的免疫无能状态。因此,从免疫调节T细胞观点来看,癌症患者的治疗理论应围绕降低Ts细胞,恢复TH/Ts细胞正常比势为中心。设法维持、调整癌症患者免疫功能于正常状态,有可能是一种最有价值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案。
本组治疗结果显示,化疗后参麦组淋巴细胞总数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则显著降低(P<0.01),两组差异显著(P<0.05);化疗后T细胞计数分析,参麦组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则显著减少(P<0.05);T细胞亚群分析,参麦组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则显著减少(P<0.05);TH/TS比值化疗后参麦组呈上升趋势(P<0.001),对照组则呈下降趋势(P<0.05);两组治疗前无显著差异,治后则差异显著。体液免疫球蛋白化疗前后两组均无显著变化。与以往报道类似,本组病倒发现化疗时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主要发生在T细胞系统,参麦注射液的作用主要是保护了T细胞的功能,使癌症患者免疫功能保持在较正常的状态,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克服。参麦组的显著疗效也可能与参麦注射液对T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密切相关。
本组病倒分析结果提示,参麦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血红蛋白含量二组均有所降低(P<0.05,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参麦注射液对骨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我院高瑞兰等应用人参总甙进行的体外人造血细胞实验研究提示,参麦注射液对骨髓的保护作用可能发生在全能干细胞一级(10)。
四、参麦注射液对其余各系统的保护作用和全身体力状况的改善。
化疗中出现消化功能障碍(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和机体功能下降(全身疲乏、心慌、气短等症状)是常见的副反应表现,中医辨证认为属脾胃失调,气血受损所致,施治宜健脾和胃,益气养血。据此治疗原则,参麦注射液的应用是有益的。
本组治疗结果分析,化疗中各种临床症状出现率,参麦组恶心呕吐反应较对照组为轻(P<0.05),心脏节律异常发生也较对照组低(P<0.05),腹泻、口腔溃疡和心功能受损程度二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参麦注射液对胃肠系统化疗的毒副反应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对心脏的传导功能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无毒副反应的增强作用,这与其余西药增效剂在增效的同时,毒副反应也增加是不同的。全身体力状况Karnofsky评分分级评定化疗对照组比参麦组也下降明显(P<0.05),提示参麦注射液对全身功能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化疗计划更易于完成。
五、参麦注射液副反应的观察
有二例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过程中出现皮肤搔痒,其中一例未停止用药加用扑尔敏4mg每日三次,一天后搔痒感消失,坚持完成疗程,另一例因出现皮疹中止治疗,第二次治疗应用参麦注射液再次皮肤搔痒,中止使用后未再出现搔痒或皮疹。其原因究属不同个体对参麦注射液的过敏反应还是制剂纯度不够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研究。此外,本研究未考虑参麦注射液对不同辩证类型患者的影响,也值进一步探索。
实施例二
非小细胞性肺癌(简称肺癌)药物抗癌疗法疗效一直欠佳,大多数单药有效率为5~28%。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抗癌新药的诞生,肺癌的化疗疗效也有显著提高,联合用药有效率已达30~86%。本研究探索了中药参麦注射液(简称参麦液)对肺癌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以期进一步改善临床疗效。
临床资料
1991年7月1日~1993年8月30日收治入院符合本组研究条件病理确诊肺癌给化疗者共72例,男57例、女15例;平均年龄59.4±21.9岁(32~76);腺癌42例、鳞癌30例(均经手术或细针穿刺证实);临床分期Ⅲ期29例、Ⅳ期43例。根据有无结合参麦液治疗,将病人分为二组,即结合参麦液治疗组(简称参麦组)34例,未结合参麦液治疗组(简称对照组)38例。参麦组男26例、女8例;年龄58.1±23.2岁;腺癌21例、鳞癌13例;Ⅲ期14例、Ⅳ期20例;化疗次数≤2轮25例、>2轮9例;有重要脏器转移17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7例。对照组男31例、女7例;年龄60.2±21.2岁;腺癌21例、鳞癌17例;Ⅲ期15例、Ⅳ期23例;化疗次数<2轮27例、>2轮11例;有重要脏器转移16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6例。二组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根据CT扫描、X线摄片、B超和/或同位素扫描以及浅表肿块和浅表淋巴结转移灶测估癌块大小,所有病人均有明显可测肿块或转移病灶。
治疗方法
一、化学药物治疗
二组化疗方案基本类似,常用药限制为5种,即顺铂(DDP)/或卡铂(CBP),阿霉素(ADM)或表阿霉素(Epi-ADM),丝裂霉素(MMC),氟脲嘧啶(5 Fu)或脱氧氟脲核苷(5-FuDR),环磷酰胺(CTX)。一般采用2~3药联合应用。
二、参麦注射液治疗
采用杭州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登峰牌10%参麦注射液供静脉使用。用法:在化疗开始前三天或化疗开始之日起同时应用参麦液40~6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250毫升中稀释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0天以上,或二周内10天以上。
三、其余用药治疗
二组其余用药治疗情况基本一致,采用DDP治疗者给予水化治疗3天,其余辅助药如维生素C、B族等常规剂量口服。
四、中医疗法
所有病人均根据中医辩证论治给予汤剂口服 。
观察标准和统计方法
自病人入院观察至化疗或结合参麦液治疗结束至少四周以上。最后观察日:1993年8月30日。
参麦组均以首次应用参麦液者进行疗效评定,方法采用WHO批准的国际统一标准 和急性、亚急性毒性分级评定和体力状况分级标准(6)。
治疗前后变化显著性检验,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四格表或六格表卡方检验。
治疗结果
一、参麦液对肺癌化疗疗效的影响
治后疗效分析提示,参麦组有效率67.6%,对照组为42.1%,二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进一步分析发现,参麦组肺腺癌与肺鳞癌之间疗效则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1、参麦液对肺癌化疗疗效的影响
疗效
分型 n X2值 P值
CR PR NC PO
参麦组 腺癌 21 1 13 6 1
(n=34) 鳞癌 13 1 8 4 0
4.709 <0.05
对照组 腺癌 21 0 9 10 2
(n=38) 鳞癌 17 1 6 8 2
CR:肿瘤消失>4周;PR:肿瘤缩小>50%并>4周;
NC:肿瘤缩小<50%或增大<25%并>4周;
PD:恶化,新病灶出现或原有病变增大>25%。
表2 参麦液对34例不同类型肺癌化疗疗效影响
疗效
X2值 P值
n CR PR NC PO
肺腺癌 21 1 13 6 1 0.020 >0.05
肺鳞癌 13 1 8 4 0
二、参麦液对化疗后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1、对血非特异性a-酯酶染色T淋巴细胞计数(ANAE)的影响。
化疗后ANAE计数观察发现,参麦组ANAE计数呈上升趋势(P<0.05),而对照组则降低(P<0.05),二组治疗前ANAE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则差异明显(P<0.01),见表3。
表3 参麦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ANAE计数比较
参麦组 对照组 t值 P值
(n=16) (n=20)
治疗前 47.91±7.01 50.19±8.02 0.950 >0.05
治疗后 51.97±8.96 45.02±6.39 2.884 <0.01
t值 2.862 2.364
P值 <0.05 <0.05
2、参麦液对肺癌化疗后T细胞亚群的影响
化疗后3参麦组OK T1值变化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明显降低(P<0.05),见表4。OK T4与OKT8比值治疗前后分析表明,参麦组呈上升趋势(P<0.01),对照组则降低(P<0.05),见表5。
表4 参麦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OKT1值变化
例 OKT1(
X±SD) t值 P值
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参麦组 21 63.12±6.93 66.09±6.03 1.602 >0.05
对照组 16 66.92±5.02 62.01±5.96 2.631 <0.05
表5 参麦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OKT4/OKT8比值变化
例 OKT4/OKT8比值(
X±SD) t值 P值
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参麦组 21 1.30±0.19 1.43±0.21 4.233 <0.01
对照组 16 1.37±0.21 1.25±0.26 2.362 <0.05
3、参麦液对肺癌化疗后体液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治后分析提示,无论参麦组还是对照组IgG、lgA、lgN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
三、参麦液对肺癌化疗后骨髓功能的影响
1、对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
根据WHO抗癌药物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分析表明,参麦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参麦组与对照组肺癌化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程度比较
分度 参麦组 对照组 X2值 P值
(n=34) (n=38)
O 18 9
I 10 15
白细胞 II 5 8 6.996 <0.05
III 1 6
IV 0 0
O 20 15
I 11 14
血小板 II 3 4 3.922 >0.05
III 0 5
IV 0 0
2、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分析提示,参麦组与化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四、对其余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本组研究分析了参麦液对血沉、血清唾液酸酶、癌胚抗原和白/球蛋白比值的影响,除对照组血沉增快外(P<0.05),余未见明显变化(P>0.05)。
五、参麦液对肺癌化疗中临床症状及全身状况的影响
根据WHO抗癌药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和Karnofsky分级标准,比较了二组治后临床症状,参麦组治后呕吐出现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X2=8.437,P<0.01),心脏节律异常也较少(X2=5.062,P<0.05),其余症状如腹泻、口腔溃疡、等,二组间无差异(P>0.05)。参麦组化疗后全身体力状况也较佳,见表7。
表7 参麦组与对照组化疗前后全身体力状况比较
参麦组 对照组 X2值 P值
(n=34) (n=38)
≥70 21 28
化疗前50~60 8 7 1.174 0.05
Karnofsky <50 5 3
评分
≥70 23 16
化疗后50~60 7 16 4.708 <0.05
<50 4 6
六、参麦液药物付作用观察
药物静脉给药过程中未见到明显的付反应。
结论
参麦液在肺癌化疗中作为增效减毒剂尚未见类似临床报道。根据祖国医学基本理论辩证分析,肺癌患者及其化疗后多见气阴二虚之证,采用参麦液气阴双补是符合中医治疗原则的。本组34例肺癌病倒化疗结合参麦液组治后有效率67.6%;明显高于对照组42.1%(P<0.05),说明参麦液在肺癌化疗中有可能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并进一步加以研究。
本组治疗结果显示,肺癌化疗后参麦组淋巴细胞总数呈上升趋势(P<0.05)而对照组则显著降低(P<0.05),化疗后T细胞计数分析,参麦组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则显著减少(P<0.05),T细胞亚群分析,肺癌化疗后,T辅助淋巴细胞(TH)和T抑制淋巴细胞(Ts)比值参麦组呈上升趋势(P<0.01),对照组则呈下降趋势(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化疗前后二组均无显著变化。这与以往报道(7、8)类似,化疗时人体免疫功能损害主要发生在T细胞系统,参麦液主要是保护了人体T细胞功能,使癌症患者免疫功能保持在较正常状态,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克服。
抗癌药物对骨髓抑制是较普遍的,这往往是被迫药物减量或停药的常见原因。本组病例分析结果提示,参麦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血小板减少则无差异(P>0.05)。血红蛋白含量二组均降低,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参麦液对骨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此外,化疗中出现消化功能障碍(纳呆、恶心呕吐、腹泻等)和机体功能下降,采用参麦液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参麦组恶心呕吐明显减轻(P<0.01),心脏节律异常发生也较少(P<0.05),提示参麦液对胃肠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付反应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未见到毒付反应的增强作用。采用Karnofsky评分分级观察,化疗后参麦组全身体力状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参麦液对全身功能均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使化疗计划更易于完成。
实施例三
为探索中药制剂对恶性肿瘤化疗增效减毒的临床作用,从1991年10月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的方法,使用参麦注射液作为增效减毒剂,系统观察了89例晚期胃癌的治疗情况,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89例患者均系1991年10月至1993年8月30日依次收住入院经病理证实、无手术指征或手术无法切除的晚期胃癌。男性64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56.40±12.34岁(31~71岁);病理分型,腺癌73例、印戒细胞癌9例、未分化癌7例:有重要脏器转移者13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21例;根据1985年UICC推荐的有关胃癌分期标准,评定,89例患者均属临床Ⅲ、Ⅳ期。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参麦注射液结合化疗组(简称参麦组)48例、未结合参麦注射液化疗组(简称对照组)41例。两组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根据X线、CT、B超、内窥镜等估测肿块大小变化,所有病例均有明显可测肿块或转移灶。
治疗与观察
一、化学治疗:两组病例化疗方案基本类似,均以FAO方案为主,即5-Fu(5-氟尿嘧啶)0.5m2静脉滴注,第1~5天;ADN(阿雷素)40mg/m2静脉推注,第1天;CDDP(顺氯氨铂)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若心功能不佳者改ADN用NNC(丝裂霉素),6mg/m2静脉推注,第1天;CDDP剂量>60mg/次者,予水化三天。
二、参麦注射液治疗:自患者入院起观察至化疗或参麦注射液结合化疗结束后三十天以上。最后观察日:1994年4月30日。参麦组以第1次使用参麦注射液者进行观察评定。疗效评定采用LOHO批准的国际统一准 评定;化疗药物毒副反应采用国际统一化疗药物急性、亚急性毒性分度标准评定;
治疗结果
一、疗效:治后疗效结果表明,参麦组有效率70.8%(CR+PR34例),对照组有效率为46.3%(CR+PR19例),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
n CR PR NC PO X2P
参麦组 48 4 30 10 4 6.488 <0.05
对照组 41 2 17 12 10
二、毒副反应观察:
1、外周血象变化观察:治疗后结果表明,参麦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受损程度比对照组轻,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进一步观察外周血白细胞动态变化表明,治后第一周白细胞计数两组均下降,差异不显著(P>0.05);但参麦组第二、三周出现超定上升趋势,与第一周比差异不显著(P>0.05);第四周基本恢复原有水平,与治前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后第三周继续下降,与第一周比差异显著(P<0.05),第四周上升不明显,与治前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2、治后两组外周血象受损程度比较
受损程度
n X2P
O I II III IV
白细胞 参麦组 48 21 18 9 0 0 7.809 <0.025
(WBC) 对照组 41 12 10 16 2 1
血小板 参麦组 48 31 12 5 0 0 8.747 <0.015
(PL) 对照组 41 14 16 8 3 0
血色素 参麦组 48 28 17 3 0 0 3.704 >0.05
(Hb) 对照组 41 25 9 7 0 0
2、肝肾功能变化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胆红质、血清转氨酶、血肌酐、血尿素氮等变化提示,治前均正常范围;治后参麦组血胆红质Ⅰ度受损者3例、血清转氨酶Ⅰ度受损1例;对照组血胆红质Ⅰ度受损者4例、Ⅱ度受损者1例、血清转氨酶Ⅰ度受损者2例,统计学处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治后参麦组血肌酐、血尿素氮Ⅰ度受损者各有2例,对照组血肌酐Ⅰ度受损者1例,血尿素氮Ⅰ度受损者2例,统计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后两组肝肾功能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3、相关症状的观察:两组病倒治疗中均见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等毒副反应症状,经统计处理结果提出其出现程度例数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心脏节律、心功能变化方面,参麦组症状比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P<0.05)。见表3。
三、体力状况变化观察
症状分级
n X2P
O I II III IV
恶心 参麦组 48 12 18 11 7 0 1.925 >0.05
呕吐 对照组 41 9 21 6 5 0
腹泻 参麦组 48 42 6 0 0 0 1.410 >0.05
对照组 41 32 7 2 0 0
口腔 参麦组 48 39 7 2 0 0 2.735 >0.05
溃疡 对照组 41 27 11 2 1 0
心左 参麦组 48 40 6 2 0 0 6.963 <0.05
节律 对照组 41 24 11 5 1 0
心功 参麦组 48 42 4 2 0 0 3.854 <0.025
能 对照组 41 29 9 2 1 0
表4、治疗前后两组体力状况变化比较
参麦组 对照组 X2P
(n=48) (n=41)
≥70 31 30
Karnorsky 治疗前 50~60 12 8 0.771 >0.05
≤50 5 3
评分
≥70 32 17
治疗后 50~60 9 18 7.163 >0.05
≤50 7 6
X20.567 7.240
P >0.05 <0.05
以Karnofsky计分法评价体力状况变化,观察结果提示,参麦组治后体力状况无显著性变化(P>0.05),对照组治后体力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后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见表4。
四、参麦注射液药物副反应观察
本组病例参麦注射液静脉给药过程未见明显副反应。
结论
中医中药对恶性肿瘤化疗的增效和减毒作用一直是医学界引人注目的课题,临床上多有报道(4.5.6),参麦注射液作为增效减毒剂在化疗上配合应用尚未见变化报道。患者接受化疗后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继之出现头昏乏力、口干心烦、舌红少津脉细等气阴二亏征象,参麦注射液系生药人参、麦冬提取剂,保持原有益气养阴,固本扶正作用,故临床上使用较为合理。
本组病例治疗结果提示,参麦组有效率为70.8%(CR+PR34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参麦注射液配合化疗可能有增效作用。
化疗后人体骨髓抑制反应仍较普遍,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参麦组下降的例数,程度比对照组(P<0.05)低,进一步观察结果提示,参麦组治疗白细胞水平第三周已有回升,第四周基本恢复原有水平(P>0.05)。说明参麦注射液对化疗后白细胞、血小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促使白细胞提前升高,提示参麦注射液对化疗后人体骨髓可能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人参总成对骨髓全能干细胞刺激,促使其增殖,分化作用有关。
在临床丁关症状及体力状况变化方面,结果表明参麦组化疗后心脏节律、心功能受损比对照组轻(P<0.05,P<0.025);亦表明化疗后参麦组体力状况未受到明显影响(P>0.05),对照组化疗后全力明显下降(P<0.05)。提示参注射液在改善化疗后相关症状方面有一定作用。
总之,参麦注射液配合化疗使用,具有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有利于疗的顺利完成和再次化疗的进行。提示参麦注射液可能是临床上较有意义的增效减毒剂。
实施例四
浙江中医院肿瘤科在1991年7月1日至1994年4月30日就参麦注射对其他癌种化学药物治疗增效减毒作用作了临床观察,其治疗方法、观察标准和统计方法与实施例一、二、三相同,现将治疗结果列表如下:
癌种 病例数 有效例数(CR+PR) 有效率
乳腺癌 11 8 72.73%
白血病 7 5 75.%
食管癌 4 3 75.%
黑色素癌 2 2
脑瘤 5 4 80.%
肝癌 9 7 77.8%
比列、黑色素癌化疗结合参麦针治疗病灶完全消失一例。
实施例五
参麦液对恶性肿瘤的动物实验研究
参麦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益气养阴,扶正固本等作用。已有报导提示该药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全身机能等良好作用。最近,我们在临床上发现该药与化疗药物配合使用,具有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使临床疗效获得明显提高。本文采用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进一步观察了该药对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和体内抑瘤作用,初步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参麦液每支含原液2ml,每毫升药液含人参、麦冬各0.1克。杭州第二中药厂生产。浙卫药准字(86)0571-1,批号:910401。
2、肿瘤模型 小鼠肉瘤180(S180)、艾氏腹水癌(EAC),由浙江省医科院药物所提供;Lewis肺癌瘤种,由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提供。
3、实验动物 雌性NIH小鼠,18~20克,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性C57BL/6J小鼠,18~20克,由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均饲养于浙江中医学院动物房。
4、化疗药物 阿霉素粉剂(ADM),10mg/瓶,日本三式株公司生产,出厂期:910210。环磷酰胺粉剂(CTX),200mg/瓶,上海第十二制药厂生产,出厂期:920108。5-氟脲嘧啶水剂(5-Fu),250mg/瓶,上海海普药厂生产,批号:910405。顺铂粉剂(DDP),10mg/瓶,锦州制药一厂生产,批号:910321。
5、生化试剂 台盼蓝(trypan blue),Sigma公司产品:ALT/GPT测试盒(批号:18012)、CK-NAC测试盒(批号:14012)、BUN测试盒(批号:12012),上海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125I-CAMP、125I-CGMP放免试剂盒上海中医学院同位素室生产。
6、主要仪器 γ记数器:LKB 1275-min-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an SL-700USA。
二、方法
1、脾虚模型建立
采用吕氏改良的北师大方法(3)即大黄、芒硝按4∶1配制成,每日予小鼠喂灌0.3-0.5ml,一周后即成,对照组予喂生理盐水。
2、瘤株接种
(1)S180 瘤株接种:选择7-11天肿瘤生长旺盛的健壮荷瘤鼠作瘤源。无菌条件下取瘤块,按1∶3比例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制成匀浆,稀释液调节至含瘤细胞6×107/ml,每鼠0.2ml右侧腋窝皮下接种。
(2)EAC 瘤株接种:取接种艾氏腹水癌10天左右的荷瘤小鼠脱椎处死,腹部皮肤消毒并剪开,用灭菌空针筒抽吸腹水,以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含瘤细胞2×106/ml,腹腔注射,每鼠0.2ml。
(3)Lewis瘤株接种:取带实体瘤Lewis肺癌的种鼠,无菌条件下剥离瘤块,灭菌生理盐水1∶3制成匀浆,0.2ml/只,皮下接种于C57BL/6J小鼠右侧腋窝皮下。
以上瘤株接种前,均用0.2%台盼蓝染色,计活细胞数为90~95%。
3、实验设置
Ⅰ、参麦液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体内抑制作用。
一、参麦液对实体瘤的抑制。
(1)参麦液对小鼠(S180)瘤体生长的影响。
接种次日称重分组,每组10只,并尾静脉给药,参麦剂量为2、6、10ml/kg/qd×10,阳性对照组尾静脉注射ADM 10mg/kg/qd×10,阴性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2ml/只/qd×10。停药后次日处死,剥离瘤块并称重,计算抑瘤率。
(2)参麦液对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
接种次日称重分组,每组10只,阴性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2ml/只×10,单纯参麦组剂量同前,每日一次,共10天,停药次日处死小鼠,剥离瘤块并称重,计算抑瘤率。
二、参麦液腹水型荷瘤小鼠(EAC)的生存期影响
接种后次日即随机分组称重,每组10只,EAC小鼠分给药组和对照组,给药组采用0.4ml/kg和2.0ml/kg两个剂量的参麦液由尾静脉注射,共10天,对照组则注射生理盐水0.2ml/只×10天,从给药结束后次日开始,观察各组小鼠存活时间。
三、参麦液抑瘤作用的量效关系测定
实验设七组,每组10只,即参麦液用药量各为0.4ml/kg、0.8ml/kg、1.2ml/kg、1.6ml/kg、2.0ml/kg、2.4ml/kg等六组及荷瘤对照组(阴性),每组10只。不同剂量的参麦液均稀释至0.2ml/只,于接种(S180)24小时后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射,每日一次,连续10天。荷瘤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2ml/只。停药后24小时处死小鼠,称取瘤重,计算抑瘤率。
Ⅱ 参麦注射液对化疗药物增效作用测定
设六组,荷瘤对照组(N.S0.2ml/只×10,iv)化疗对照组(ADM5mg/kg×10,iv)、单纯参麦液两组(1.2ml/kg、2.4ml/kg×10,iv)、参麦加化疗两组(S.M1.2ml/kg+ADM5mg/kg×10,iv;S.M2.4ml/kg+ADM5mg/kg×10,iv)。动物随机分组,每组10只,处理同上。
Ⅲ 参麦注射液对化疗小鼠减毒作用研究
1.对高剂量顺铂中毒小鼠(EAC)生存期的影响
小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接种EAC前3天开始给药,给药组和对照组分别静脉注射0.2ml参麦稀释液(相当于人体用药量500ml/日)和生理盐水,每日一次,连续8天,接种(第4天)6小时后静脉一次注射DDP 12mg/kg,观察给顺铂后10天内动物死亡情况,比较两组动物的生存率。
2.对抗肿瘤药物ADM、CTX、5-Fu化疗后EAC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影响。
接种后次日随机分组称重,每组10只,按化疗药物不同,分三批:(A)以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组(10mg/kg/qd×10);(B)以阿霉素为阳性对照组(3mg/kg/qd×10);(C)以5-氟脲嘧啶为阳性对照组(20mg/kg/qd×10)。每批分4组,分别为单一化疗的阳性对照组和同时加三个剂量参麦液(0.4ml/1.2ml/2.0ml/kg)的配合组,并总的设一组阴性对照(N.S0.2ml/只×10天,iv),从第11天开始,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时间。
3.对阿霉素所致小鼠外周血象及心、肝、肾等脏器功能的影响。
实验设4组,即单一参麦治疗组(1.2ml/kg/qd×10)、化疗加参麦组(ADM5mg/kg/qd×10)+S.M1.2ml/kg/qd×10)、单一化疗组(ADM5mg/kg/qd×10)及阴性对照组(N.S0.2ml/只/qd×10),每组小鼠10只,观察各组动物心、肝、肾功能、外周血象的变化。
Ⅳ、参麦注射液对荷瘤小鼠(S180)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NIH荷瘤小白鼠(S180)共5组,每组10只。一组为阳性对照组(ADM5mg/kg);一组为阴性对照组(N.S0.2ml/只);另三组分别注射参麦液(2ml/kg、6ml/kg、10ml/kg),连续10天,处死小鼠前4小时腹腔注入2.5%鸡血球0.5ml。处死小鼠后立刻取腹腔液滴片,37℃培养30分钟,经PH6.4的磷酸缓冲液冲洗,甲醇固定,再用Gimse液染色,显微镜下检查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血球的百分数及吞噬指数。
Ⅴ.参麦液对荷瘤小鼠(S180)血浆及瘤体内CAMP/CGMP的影响。
分组及剂量同前,给药10天后,眼眶取血并剥离瘤块。血液以PH7.5 50ulEDTA抗凝,离心分离血浆。用无水乙醇提取,提取物在60℃水浴中吹干,4℃保存。瘤块取50mg组织,加50mM醋酸缓冲液20ml,于冰浴中匀浆,制成瘤细胞悬液,离心分离,无水乙醇提取,上清液60℃水浴吹干,4℃保存,然后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浆中和瘤体细胞内的CAMP和CGMP含量。
3、观察指标及方法
(1)抑瘤率观察
抑瘤率(%)= (对照组平均瘤重-给药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 ×100
(2)小鼠荷瘤生存期观察
生命延长率(%)= (治疗组平均存活天数-对照组平均存活天数)/(对照组平均存活天数) ×100
(3)增效作用观察:
E/O= (T(c)/C·T(s)/C)/(T(c+s)/C)
E/O比值:预期值/观察值;C、T(c)、T(s)、T(c+s)分别为对照组、化疗组、参麦组、参麦加化疗组的平均瘤重。
(4)血象指标: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
(5)心、肝、肾脏器指标:谷丙转氨酶(GPT)、肌酸激酶(CK)、尿素氮(BUN)。
小鼠眼眶静脉丛取血,分离血清,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
(6)非特异性免疫系统指标: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吞噬百分率(%)= (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100个巨噬细胞) ×100
吞噬指数(K)= (100个巨噬细胞中吞噬鸡红细胞的总数)/(100个巨噬细胞)
(7)CAMP.CGMP的含量指标
将制备好的小鼠血浆及瘤体样品,于LKB1275-min-r记数器上测定。
结果
Ⅰ.参麦液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体内抑瘤作用研究
一、参麦液对几种实体瘤的抑瘤率及量效关系
(1)参麦液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
对S180荷瘤小鼠用药观察后,发现单一给予参麦液治疗10天后,1.2ml/kg组至2.4ml/kg组平均瘤重明显小于荷瘤对照组(P<0.001),而0.4ml/kg和0.8ml/kg的抑瘤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参麦液抑瘤率最高为74.6%(1.2ml组),其次为71.9%(2.4ml组)。参麦液抑瘤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经统计学处理呈正相关(γ=0.819,P<0.05)两者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见表1和图1。
(2)参麦液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
实验结果初步表明,参麦液对Lewis肺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关系,给药后2、6、10ml/kg三个剂量组的平均瘤重均小于对照组(P<0.001),抑瘤率平均为63.8%,见表2。
二、参麦液对腹水型荷瘤小鼠(EAC)的生存期影响
参麦液二个剂量组(0.4、2.0ml/kg)的平均存活天数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01)但2.0ml剂量组和0.4ml剂量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
Ⅱ、参麦液对化疗药物的增效减毒作用研究
一、参麦液对抗肿瘤药物ADM的增效性
在单纯参麦组中,1.2ml和2.4ml两个剂量的抑瘤率分别为32.7%和33.9%,而单纯化疗组的抑瘤率为35.8%。在参麦加化疗组中,上述两个剂量的抑瘤率分别为69.8%和77.2%。其E/O比值各为1.43和1.84。见表4。
二、参麦液对化疗毒副反应的减毒作用
(1)参麦液在抗化疗毒性过程中对小鼠造血功能的作用。
表5显示,经ADM化疗后,化疗组与化疗加参麦组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P<0.01),但化疗加参麦组造血功能受损程度比单纯化疗组低(P<0.05,P<0.01)。
(2)参麦液对阿霉素化疗后小鼠心、肝、肾功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阿霉素化疗后,小鼠肝功能受到明显损害(P<0.001),而阿霉素加参麦组则无明显影响(P>0.05),其余检测指标各组未见到明显差异(P>0.05),见表6。
(3)参麦液对化疗小鼠中毒模型生存期的改善作用。
对EAC荷瘤小鼠静脉一次注射高剂量DDP(12mg/kg/日)后,加用参麦液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对照组(P<0.01),见表7。
(4)参麦液对不同类型抗肿瘤药物化疗后EAC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影响
结果表明,各参麦加化疗组的平均存活天数均明显地高于其单纯化疗组。参麦组三个剂量之间,5-Fu组呈显著差异(P<0.05),ADM组和CTX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8。
Ⅲ 参麦抑瘤作用的免疫学及细胞学研究
一、参麦液对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
结果表明,参麦液对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吞噬百分数及吞噬指数均高于对照组,见表9。其中2.0ml/kg、6.0ml/kg、10ml/kg参麦液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参麦组三者间呈剂量效应,其浓度与吞噬百分数及吞噬指数呈正相关(P<0.05),见图2。
二、参麦液对荷瘤小鼠(S180)血浆及瘤细胞内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
血浆中CAMP、CGMP含量,结果同荷瘤对照组比较,参麦2.0ml组、6.0ml组、10ml组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表明参麦液能显著增加S180荷瘤小鼠血浆中CAMP及CGMP含量,且各剂量间呈剂量效应,血浆中CAMP含量与参麦液剂量间呈正相关(γ=0.974,P<0.05),CGMP含量与参麦液剂量无相关性,(γ=0.072,P>0.05)。CAMP/CGMP比值与参麦各剂量无相关性瘤细胞内CAMP(γ=0.63,P>0.05),见表10和图3。
CGMP及CAMP/CGMP测定结果表明参麦各剂量组均能增加S180瘤细胞内CAMP含量(P<0.001)而对瘤细胞内CGMP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从而显著提高了瘤细胞内CAMP/CGMP比值,参麦三个剂量组(2.0ml,6.0ml,10ml)的CAMP/CGMP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01、P<0.05)。CAMP、CGMP各剂量组间虽未见到剂量效应(γ=0.545,P>0.05,γ=0.352,P>0.05),但CAMP/CGMP比值则与剂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γ=0.787,P<0.05)。见表11和图4。
讨论
一、参麦液的抗肿瘤作用
恶性肿瘤属中医“癌”、“岩”、“积聚”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饮食不节、劳倦、情志失调、外邪入侵等,导致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紊乱而起病,治疗中强调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参麦液用于抗肿瘤治疗,目的在于益气养阴、扶正固本,调整脏腑功能而达祛邪扶正。本实验结果证实,1.2ml至2.4ml组参麦对S180荷瘤小鼠具有明显的体内抑瘤作用(P<0.001),其抑瘤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γ=0.819 P<0.05)其中1.2毫升组抑瘤率高达74.6%。本实验结果证实,参麦液对S180肉瘤、Lewis肺癌等实体型肿瘤具有明显的体内抑瘤作用。特别是对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非常显著(P<0.001),参麦液(1.2、1.6、2.0、2.4ml)四剂量组的平均抑瘤率为67.15%,并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γ=0.819,P<0.05),其中1.2ml组抑瘤率高达74.6%,给临床用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参麦液对Ehrlich腹水瘤有一定抑制作用,参麦液(0.4、2.0ml)二剂量组的平均存活天数高于对照组(P<0.001),但作为异途径给药(尾静脉注射),其生命延长率均<50%,分别为19.48%和21.70%,表明抑制作用较弱。本实验对其它试验组所作的EAC小鼠生命延长率也在2.29-21.70%之间,由此说明,参麦液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实体型优于腹水型。这可能与给药途径不同有关,同时也提示参麦液有可能直接杀死癌细胞,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在主要药效学研究中,对参麦液抑瘤作用的量效关系结果表明,二个实体型抑瘤组均呈正相关,而腹水型只有5-FU化疗后生存期观察组有显著差异,其余各组均无显著差异。
二、参麦液抗肿瘤机理探讨
作为药理学方面的初步研究,我们观察了参麦液对荷瘤小鼠(S180)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对肿瘤生长有关的血浆及细胞内生物调节因子的影响。
荷瘤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主要的观察指标是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大小变化。有资料表明[2],参麦液对小鼠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的激活作用随给药次数和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而且给药途径对参麦液激活吞噬功能的作用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以静注时作用最强,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给药次数(10次)和途径(iv)的条件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与参麦液给药组浓度(2ml、6ml、10ml/kg)呈正相关(P<0.05)。这与已往报道一致[2]。参麦液能显著增强荷瘤小鼠的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在机体的肿瘤免疫中,巨噬细胞是主要效应细胞之一。但体外实验证实,巨噬细胞只有在活化的状态中才能有效地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4]。活化巨噬细胞的物质目前发现不少,巨噬细胞激活因子是活化巨噬细胞的一种重要因子。在本实验中,参麦液究竟通过什么机制改变了荷瘤状态中小鼠巨噬细胞的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细胞内CAMP和CGMP是与肿瘤生长有关的重要生物调节因子,环核苷酸水平与细胞增生分化过程有关,有实验证实,使CAMP水平上升,可抑制DNA合成,也有人证明CAMP及其衍生物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还能促使恶变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或使肿瘤消退,还有人发现肝癌组织中CGMP含量高于正常肝组织,多种致癌物质均可使组织中CGMP含量增加,总之CAMP和CGMP作为“第二信使”共同调节,控制细胞的生长、繁殖,并且和多种生理、生化代谢过程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CAMP/CGMP比值异常,可导致细胞增生分化异常,因此细胞的恶变与CAMP/CGMP比值失常有关[5-9]。
实验结果表明:参麦液(2ml、6ml、10ml/kg)三剂量组都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浆中CAMP和CGMP含量,并且CAMP含量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γ=0.974,P<0.05)。而CGMP含量与此无相关性(γ=0.072,P>0.05)。其CAMP/CGMP比值也无显著性,并且与药浓度无相关性(γ=0.63,P>0.05)。相反,参麦液三剂量组能显著提高瘤细胞内CAMP水平(P<0.001),但与药物浓度无相关性(γ=0.145,P>0.05),而对其CGMP水平无显著性影响(P>0.05),同样与药物浓度也无相关性(γ=0.352,P>0.05),从而显著的增加了CAMP/CGMP比值,并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γ=0.787,P<0.05)。瘤细胞内CAMP/CGMP比值的增加与参麦液的抑瘤作用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通过上述主要药效学研究表明,参麦液其有良好的扶正作用,可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作用,并可能促进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作用。
三、参麦液对化疗的增效作用
临床研究已提示化疗结合参麦液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本实验通过S180肉瘤荷瘤小鼠的增效性研究,结果提示参麦液确能增加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根据Li氏提出的计算E/O比值(预期值/观察值)的方法来判断参麦液有无增效作用。当E/O≥1.4时,有增敏作用;当E/O=1时,有相加作用;当E/O<1时,有次相加或拮抗作用。单纯参麦组和单纯化疗组的抑瘤率相加值,1.2ml组为68.5%,2.4ml组为69.7%,而在参麦加化疗组中,上述两个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9.8%和77.2%,各组都大于前两组的相加作用,且E/O比值达1.43和1.84,故初步显示了这两个剂量的参麦液对S180有一定的化疗增效作用,参麦液对荷瘤动物化疗的增效作用及其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对荷瘤小鼠化疗后生存率的观察表明,化疗后,使用参麦注射液的EAC腹水瘤荷瘤小鼠的生存率明显延长(P<0.01),提示该药不仅具有一定的抑瘤性,且能延长小鼠带瘤生存的时间。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参麦组小鼠反应灵活、毛色光泽,应急能力强等。
四、参麦液对荷瘤小鼠化疗毒付反应的减毒作用
如表4所示,参麦液在化疗过程中对小鼠造血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化疗后虽然参麦加化疗组和单纯化疗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参麦加化疗组受损程度明显比对照组低。
血清谷丙转氨酶(GPT)仅单纯ADM化疗组有明显升高,显示了ADM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加用参麦液组则GPT正常,提示参麦针能减轻ADM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一般认为,ADM主要毒性为心脏受损,但在以上二组中均未见明显异常,这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二组BUN值也无明显影响,可能与阿霉素对肾脏毒性较小有关。
总之,参麦液对恶性肿瘤治疗具有明显的价值。实验研究提示,参麦液不仅对化疗有增效、减毒作用和机体扶正作用,而且有体内抑瘤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表1 参麦液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
组别 剂量 动物数 瘤重(g)
X±SD 抑瘤率(%) P值
荷瘤
0.2ml/只 10 1.27±0.25
(N.S)
(ml/kg)
0.4ml 10 1.16±0.24 8.3 >0.2
荷
瘤 0.8ml 10 1.14±0.22 10.3 >0.1
加
参 1.2ml 10 0.32±0.09 74.6 <0.001
麦
治 1.6ml 10 0.51±0.11 59.4 <0.001
疗
组 2.0ml 10 0.47±0.21 62.7 <0.001
2.4ml 10 0.36±0.20 71.9 <0.001
表2 参麦液对荷Lewis肺癌小鼠的抑制作用
组别 剂量 动物数 瘤重(g)
X±SD 抑瘤率(%) P值
荷瘤 0.2ml/只 10 1.20±0.62
(N.S)
2.0ml/kg 10 0.37±0.16 69.3 <0.001
参麦
6.0ml/kg 10 0.46±0.19 62.2 <0.001
治疗组
10ml/kg 10 0.48±0.18 60.0 <0.001
表3 参麦液对荷EAC小鼠生存率延长试验
动物数(只) 生存期
组别 剂量 平均存活天数 P(2)P(1)
始末 延长(%)
0.4ml/kg 10 3 18.22±1.72 18.88 <0.001
S.M
2.0ml/kg 10 3 18.56±1.24 20.99 >0.05 <0.001
Contrl 0.2ml/只 10 0 15.34±2.47
(N.S)
P(1):与对照组比P(2):与0.4ml组比。
表4 参麦液对抗肿瘤药物ADM的增效性
瘤重(g) 抑瘤率
组别 剂量 动物数
X±SD (%) E/O P(1)P(2)
阴性对照
(N.S) 0.2ml/只 10 1.62±0.21
阳性对照 5mg/kg 10 1.04±0.22 35.8 >0.10
(ADM)
单纯 1.2ml/kg 10 1.09±0.16 32.7 >0.05 >0.05
参麦 2.4ml/kg 10 1.07±0.17 33.9 >0.05 >0.05
1.6ml/kg
参麦 +ADM5mg 10 0.49±0.05 69.8 1.43 <0.001 <0.001
加
化疗 2.4ml/kg
+ADM5mg 10 0.37±0.03 77.2 1.84 <0.001 <0.001
P(1)与阳性对照比;P(2)与阴性对照比。
表5 参麦液对小鼠造血功能的抗化疗毒性作用
Groups n Hb WBC PL
(gram%) (0/mm3) (1000/mm3)
Control 10 12.5±0.6 15633±4166 15.5±1.1
ADM 10**10.9±0.4**11009±1186**12.0±0.5
ADM*11.8±0.3*12400±829**13.1±0.5
+ 10
SM
SM 10 12.5±0.9 14567±2877 16.1±1.6
*P<0.05 ** P<0.01
表6 参麦液对小鼠心、肝、肾抗化疗毒性的作用
(
X±SD)
GPT CK BUN
分组 动物数
(u/l) (u/l) (mmol/l)
正常组 10 68.00±6.48 856.33±87.23 6.89±1.13
ADM组 10*89.33±8.26 858.33±90.65 7.76±1.82
ADM
+ 10 62.67±3.09 854.33±138.99 7.35±0.18
参麦组
参麦组 10 69.00±3.56 848.67±102.27 6.80±0.48
*P<0.001
表7 参麦液对DDP化疗小鼠中毒模型生存期影响
Tumor Groups n Dose Survival Survival t p
(
X±SD) Prolonged value value
EAC DDP 10 12mg/kg 13.75±2.33
5.950 <0.001
12mg/kg
DDP
EAC + 10 + 16.25±1.19 18.2%
S.M
0.2ml/Q.D
表8 参麦液对不同类型抗癌药化疗后EAC小鼠生存率延长试验
生存期
组别 剂量 动物数(只) 平均存活天数
延长率(%) P(1)P(2)
阴性对照 0.2ml/只 10 15.25±3.58
(N.S)
阳性 10mg/kg 10 14.80±5.33 -2.95
对照
0.4ml/kg 10 16.70±1.83 9.51 <0.05 <0.05
CTX+ 1.2ml/kg 10 18.56±1.51 21.70 <0.001 <0.001
2.0ml/kg 10 16.25±1.92 6.55 <0.05 <0.05
阳性
对照 3mg/kg 10 8.45±4.68 -44.59
0.4ml/kg 10 17.80±3.99 16.72 <0.001 <0.001
ADM+ 1.2ml/kg 10 16.30±3.06 6.88 <0.001 <0.001
2.0ml/kg 10 15.5±2.67 1.64 <0.001 >0.05
阳性
对照 20mg/kg 10 12.33±7.25 -19.14
2.0ml/kg 10 18.60±2.27 21.97 <0.001 <0.001
5-Fu+ 1.2ml/kg 10 17.80±2.39 16.72 <0.001 <0.05
2.0ml/kg 10 15.60±3.66 2.29 <0.05 >0.05
P(1):与阳性对照比;P(2):与阴性对照比。
表9 参麦液对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分组 剂量 吞噬百分数 吞噬指数
t值 P值
(%)
X±SD
X±SD
阴性对照组
N.S 0.2ml/只×10 28.94±12.26 0.29±0.12
(n=10)
S.M
参麦治疗组 2ml/kg/QD×10 30.00±9.49 0.37±0.24 0.35 >0.1
(n=30) 6ml/kg/QD×10 49.57±20.36 0.49±0.20 2.69 <0.05
10ml/kg/QD×10 63.89±30.08 0.58±0.27 3.48 <0.001
表10 参麦液对荷瘤小鼠(S180)血浆中CAMP和CGMP含量影响
P1:CAMP各组比较;P2:CGMP各组比较;P3:CAMP/CGMP组间比较
血浆
CAMP
=30.22±0.02X r=0.974 P<0.05
CGMP
=33.59±0.002X r=0.072 P>0.05
表11 参麦液对荷瘤小鼠(S180)瘤细胞中CAMP和CGMP含量影响
P1:CAMP各组比较;P2:CGMP各组比较;P3:CAMP/CGMP组间比较
瘤细胞
Claims (1)
1、参麦注射液在制造抗癌药物中的应用,包括下列工艺步骤:
(1)人参加醇回流提取
(2)麦冬加醇回流提取。
(3)将上述两种醇提液合并后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适量
(4)、将提取液冷藏后过滤,加入吐温-80,搅匀,加注射用水至全量,将溶液PH值调至5-7。
(5)、将溶液经粗滤后精滤至澄明。
(6)、灌封灭菌。
(7)、所得制成品参麦注射液的处方为:
人参 100克
麦冬 100克
吐温-80 5克
注射用水加至 1000毫升
(8)、在制剂外壳上加印适用病症及疗效:
配合各种癌症病人的化学治疗有明显的增效及减毒作用。
a、明显提高肿瘤消失及缩小率
b、改善癌症病人全身健康状况
c、恢复TH/TS值
d、激活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
c、保护骨髓造血功能
(9)、在制剂外壳上加印用法与用量
对抗癌治疗时,用参麦注射液40-6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10天为一疗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4107143 CN1104527A (zh) | 1994-06-15 | 1994-06-15 | 参麦注射液在制造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4107143 CN1104527A (zh) | 1994-06-15 | 1994-06-15 | 参麦注射液在制造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527A true CN1104527A (zh) | 1995-07-05 |
Family
ID=5032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4107143 Pending CN1104527A (zh) | 1994-06-15 | 1994-06-15 | 参麦注射液在制造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527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577C (zh) * | 1998-08-07 | 2001-06-27 | 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参麦大输液制备方法 |
CN101491678B (zh) * | 2009-02-25 | 2011-09-28 |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以吐温-80为增溶剂的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
CN104147355A (zh) * | 2014-07-31 | 2014-11-19 | 朴认南 | 一种抗肿瘤的注射液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267619A (zh) * | 2014-06-07 | 2016-01-27 | 兰州大学 | 一种抑制ras原癌基因过表达的抗肿瘤中药复方提取物 |
CN111298015A (zh) * | 2020-03-04 | 2020-06-19 | 中国药科大学 | 参麦注射液促血管正常化的应用 |
CN111671761A (zh) * | 2020-06-28 | 2020-09-18 |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提高免疫疗效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
1994
- 1994-06-15 CN CN 94107143 patent/CN110452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577C (zh) * | 1998-08-07 | 2001-06-27 | 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参麦大输液制备方法 |
CN101491678B (zh) * | 2009-02-25 | 2011-09-28 |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以吐温-80为增溶剂的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
CN105267619A (zh) * | 2014-06-07 | 2016-01-27 | 兰州大学 | 一种抑制ras原癌基因过表达的抗肿瘤中药复方提取物 |
CN104147355A (zh) * | 2014-07-31 | 2014-11-19 | 朴认南 | 一种抗肿瘤的注射液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147355B (zh) * | 2014-07-31 | 2017-12-01 | 朴认南 | 一种抗肿瘤的注射液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298015A (zh) * | 2020-03-04 | 2020-06-19 | 中国药科大学 | 参麦注射液促血管正常化的应用 |
CN111671761A (zh) * | 2020-06-28 | 2020-09-18 |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提高免疫疗效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11671761B (zh) * | 2020-06-28 | 2022-10-21 |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提高免疫疗效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1140C (zh) | 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它用途 | |
CN1157225C (zh) | 凝集素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931236A (zh) | 一种由丹参和红景天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 |
CN1546090A (zh) | 一种抗肿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04527A (zh) | 参麦注射液在制造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1049324A (zh) | 一种由银杏叶与葛根素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 |
CN1651041A (zh) | 姬松茸水溶性小分子提取物及其制备工艺和用途 | |
CN1711099A (zh) | 具有抗肿瘤和抗毒活性的提取物 | |
CN1557352A (zh) | 菊苣水提取物的新用途 | |
CN1294936C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555729A (zh) | 一种用于营养供给或/和免疫增强的肠内营养制剂 | |
CN1088095A (zh) | 预防或治疗癌症的抗癌组合物 | |
CN1895263A (zh) | 牛磺酸在制备含有葛根素的注射剂中的应用 | |
CN101049293A (zh) | 乙酰半胱氨酸或其药用盐和细辛脑的药物组合物 | |
CN1480208A (zh) | 一种用于放化疗减毒增效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87079C (zh) | 一种治疗癌症的辅助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424027A (zh) | 复合氨基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51677C (zh) | 一种以20(s)-原人参二醇为有效成分的抗癌辅助药物及应用 | |
CN1954870A (zh) | 一种由肿节风和白花蛇舌草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 |
CN1296080C (zh) | 清肝降压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62027A (zh) | 牛磺酸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的组合物 | |
CN1541671A (zh) | 一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045048A (zh) | 线粒体营养素组合物在防治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中的应用 | |
CN1628837A (zh) |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31895A (zh) | 苦杏仁苷的制备方法和苦杏仁苷在制备促进心脑胰及伤口血液循环的苦杏仁苷制剂中的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