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93C - 记录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记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93C
CN1103693C CN99110895A CN99110895A CN1103693C CN 1103693 C CN1103693 C CN 1103693C CN 99110895 A CN99110895 A CN 99110895A CN 99110895 A CN99110895 A CN 99110895A CN 1103693 C CN1103693 C CN 110369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printer
paper supply
asf1
record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10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0170A (zh
Inventor
井上博行
长谷川宏
浅野晋也
野岛隆司
木田朗
岩崎武史
川崎典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240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0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9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9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03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for the sheet feeding 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45Guides for printing material
    • B41J11/0055Lateral guides, e.g. guides for preventing skewed conveyance of print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 Manual Feed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设备,该设备具有对准供纸位置的一个人工供纸定位装置和一个对准供纸位置的设置在一个自动供纸装置上的自动供纸定位装置,当所述自动供纸装置与所述记录设备主体相接合时,从所述自动供纸装置供给的纸张不抵靠着所述人工供纸定位装置。

Description

记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供给一种记录介质的供纸装置以及一种包括该供纸装置的记录设备,特别涉及记录介质的供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非常需要重量轻和微型化的记录设备,受其影响,人们已经开发重量轻和微型化的记录设备。
为了追求记录设备的微型化,如已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No.6-183582中或其它专利文献所述及的,人们已经发明了自动供纸装置(后面称之为“ASF”),该装置是一种与用于记录图像的打印机(记录设备主体)分离的供纸装置,当将该供纸装置外接到打印机上时,该装置能够将许多纸张以一张接着一张的方式(一次一张纸)供给到打印机的成像部分中。
使用时不仅可使其与一个微型打印机相接合,而且还可与一个具有多个供纸孔的打印机的外侧相接合或者与仅具有人工供纸的打印机相接合的ASF目前还存在。
另外,在这些打印机中,当由一个单体打印机人工供纸或利用与打印机相接合的ASF进行自动供纸时,纸张的宽度标准(纸张标准)必须是一样的。
当人工供纸时,使用者在用手进行供纸的同时可使纸张侧部边缘沿着纸张标准件。相反,当利用ASF进行自动供纸时,使纸张侧部边缘在测量公差内沿着人工送纸的纸张标准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为了在常规的ASF中进行定位送纸需要精度非常高的部件和调整装置,因此提高成本和复杂程度是难免的。
因此,通常将人工供纸孔和ASF供纸孔分开,并按照每一个纸张标准进行纸张定位。但是,虽然在一个较大的设备中能够将人工供纸孔和ASF供纸孔分开,但是在超微型的打印机中(诸如便携式打印机)没有足够的空间将人工供纸孔和ASF供纸孔分开,因此必须使用公共供纸孔。
但是,当使用公共供纸孔并且共享公共纸张导向件时,如果从ASF供给纸张,那么将可能出现纸张侧部边缘由于测量公差和歪斜送纸而与纸张标准件相干扰的情况,从而带来了歪斜送纸和损坏纸张边缘或卡纸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将纸张供给到一个记录设备中而不损坏纸张或出现卡纸的ASF,并提供一种包括所述ASF的成像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设备,该设备具有一个记录设备主体和一个自动供纸装置,所述记录设备主体具有一个供纸孔,所述记录设备主体可在一张以人工供纸方式从所述供纸孔供入的纸张上进行记录,所述自动供纸装置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记录设备主体相接合并且可通过所述供纸孔将一张纸自动地供给到所述所述记录设备主体上,所述记录设备包括一个人工供纸定位装置和一个自动供纸定位装置,所述人工供纸定位装置通过限制从所述供纸孔以人工方式供给的纸张侧部使供纸位置定位,所述自动供纸定位装置通过限制用接合的自动供给装置自动供给到所述记录设备主体的纸张侧部使供纸位置定位,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自动供纸装置与所述记录设备主体相接合时,从所述自动供纸装置供给的纸张不抵靠着所述人工供纸定位装置。
在本发明中,当所述自动供纸装置与所述记录设备主体相接合时,所述人工供纸定位装置是可回缩的以使从所述自动供纸装置供给的纸张不抵靠着所述人工供纸定位装置。在本发明中,所述人工供纸定位装置缩到一个使从所述自动供纸装置所供给的纸张通过的纸张通道侧面。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人工供纸定位装置,接合了与一个用于承载从所述供纸孔以人工方式所供给纸张的供纸托盘,一个用于接收所述供纸托盘的托盘接收部件设置在所述自动供纸装置主体上,从而当所述自动供纸装置与所述记录设备主体相接合时,所述供纸托盘可缩到所述纸张通道下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与ASF相接合的打印机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ASF与打印机相接合的一个视图。
图3是ASF的一个截面图。
图4是ASF与打印机相接合的一个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ASF的与打印机接合/分离机构相关的各个部件的设置的透视图。
图12是表示打印机当与本发明ASF接合时的与ASF接合/分离相关的各个部件的设置的透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ASF的与打印机接合/分离机构的左截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ASF的与打印机接合/分离机构的左截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ASF的与打印机接合/分离机构的左截面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ASF的与打印机接合/分离机构的左截面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ASF的与打印机接合/分离机构的左截面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ASF的与打印机接合/分离机构的左截面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ASF的与打印机接合/分离机构相关的各个部件的设置及符号化的功率关系的透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ASF的与打印机接合/分离机构的顶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ASF的与打印机接合/分离机构的顶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ASF的与打印机接合/分离机构的顶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ASF的与打印机接合/分离机构的顶视图。
图24是本发明中打印机与ASF连接的框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打印机与ASF接合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6是表示打印机连接装置与ASF连接装置之间连接的示意图。
图27是表示ASF驱动装置机构连接关系和操作方向的示意图。
图28是表示ASF驱动装置机构连接关系和操作方向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打印机控制装置中供纸操作的控制流程图。
图30是ASF控制装置的主控制流程图。
图3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ASF控制装置中的供纸操作控制的子流程。
图32是ASF控制装置的初始化操作控制的子流程。
图33是打印机控制装置中设备类型控制操作的子流程。
图34是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控制装置中供纸操作的控制流程图。
图35是第二实施例的ASF控制装置中的供纸操作控制的子流程。
图36是表示在供纸操作过程中当完成步骤S22时状态的一个示意性截面图。
图37是在第二实施例中表示打印机和ASF操作流程概况的时间顺序图表。
图38是表示供纸马达驱动表含义的一个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一个表示打印机(记录设备的主体)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ASF(自动供纸装置)处于接合状态的透视图,图2是一个表示与ASF相接合的打印机外观的视图,图3是ASF的一个截面图,图4是当打印机与ASF相接合时ASF的一个截面图。
在图1至图4中,ASF1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打印机101相接合的。ASF1与打印机101形成了一个成像设备。
这里,打印机101是一种所谓的便携式打印机,这种打印机是微型的并且是可携带的,它具有一个电池。在本实施例中,打印机101中没有装有一台ASF,只能以通过人工供纸方式将纸张送入一台单体打印机101中。这种结构最适用于一种便携式打印机,并且还能实现单体打印机的微型化、简单化和低成本。当然,本发明还可用于在打印机101中装有一微型ASF的情况。
这种微型便携式打印机101特别适用于下列情形,例如在户外、在一个机动车内或者当销售人员在其它的办公地点拜访用户时。通常在这样的情况下,记录纸张所需要的数量是比较少的,使用一台只能进行人工供纸的打印机或者使用一台装有一个简单且低容量的内置ASF的打印机即可。相反地,如果在自己的办公室中使用打印机时,可能需要打印较多数量的各种记录介质。
可与打印机101分离的ASF1特别能够满足这些需要。ASF1为所谓的桌面式,通常可置于一个办公室的桌面上,并且通过将ASF1连接到打印机101上可使打印机101具有一种桌面式打印机所具有的性能。利用后面所述的结构,ASF1可自动地输送各种记录介质,诸如标准纸、明信片、信封、塑料薄膜或者织物。
本实施例利用将本发明所述的ASF与一种微型便携式单体打印机相接合而得到了可用作高性能桌面式打印机的一种非常超值的打印机,当打印机不作为一个单体使用时,所述ASF1还用作打印机101的一个接收区,当它接收打印机时,可起到一种所谓对接台的作用并且还附带了自动供纸功能。
本发明所述的ASF1在不与打印机101接合时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体ASF,并且当将纸张置于ASF中时,还可使打印机101和与ASF1分开。由于这种结构,使用者仅仅将分开的打印机101与独立的ASF1相接合,即可将这种设备作为一个备用的桌面式打印机。即,ASF和打印机可用作一个非常便于使用者使用的对接台。
如果打印机101既要用作一个便携式打印机又要用作一个桌面式打印机,那么使打印机101与ASF1之间的接合和拆卸操作非常简单是重要的。这是因为如果打印机101与ASF1之间的接合和拆卸操作是比较困难的或需要较长的时间,那么对于那些几乎每天都需要将打印机101与ASF分开并将打印机带走再带回打印机使之与ASF连接的使用者来说,这是非常不方便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中所示,在ASF1的前面设置一个用于接合打印机101的接合孔1A(下文称之为“孔”)。在打印机101中纸张通过的路径是一种所谓的水平路径,该路径几乎是水平的,设置所述路径是为了利用使打印机101的供纸侧向着ASF1几乎水平地移动并将所述供纸侧推ASF1的孔1A中来形成后面所述的纸张路径。
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沿着一个几乎水平的方向将具有所述水平路径的打印机101推入ASF1中并使打印机101与ASF1相接合。当几乎水平地推动所述打印机101时,打印机101自动地固定到ASF1上(后面将对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打印机101与ASF1之间的固定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当打印机101与ASF1分开时,只有通过压下设置在ASF1顶部的推杆40并将打印机101推向ASF1的前面才能使打印机101与ASF1脱离。
由于所述设备采用上述结构,因此使用者可非常容易地使101与ASF1接合和将它们分开,从而使这种打印机既可用作一个便携式打印机又可用作一个桌面式打印机。
为了简单且容易地实施上述接合和拆卸操作,本实施例包括所述孔1A的一个底面,该底面形成在ASF底座45的前部中,所述ASF底座45与ASF壳体47形成了ASF的主体,本实施例还包括一个台45c,所述台45c是一个记录设备支承部件,所述台45c用于支承打印机101以便当ASF与打印机101接合时可使打印机101沿着接合方向移动。
当打印机101与ASF接合时,先将打印机101放置在所述台45c上。然后使用者利用一只手在最靠近手的侧面(出纸侧)中部抓紧所述打印机1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且当所述打印机101的内侧(供纸侧)轻微地接触到所述台45c的顶部时放置打印机101(也可在两个侧部利用双手放置所述打印机101)。
接下来,当使用者用手向着ASF内部方向(该方向即图2中箭头所示的接合方向)推动置于所述台45c顶部上的打印机101时,在打印机侧面导向部分45a的引导下,所述打印机101的两个侧面被导入定位凸起部分(后面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中,所述打印机侧面导向部分45a设置在所述台45c的两个侧端部分上并且被安装到打印机101的定位孔(后面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中,从而使打印机定位。
除了将打印机101推入到所述台45c的中部以外,无需对打印机101进行进一步的定位。这样,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可以将打印机101置于所述台45c上,然后沿着所述台45c推动打印机101。因此,可操作性非常好并且非常易于接合。
打印机滑动部分45b沿着与所述打印机接合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被设置在所述台45c的两个侧部上,当如图2中所示推动打印机101时,打印机101的底部在所述打印机滑动部分45b上滑动。在所述打印机滑动部分45b之间还形成一个具有高度差的部分G1。
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打印机101底部的突出物(诸如橡胶垫),例如当将打印机置于一个桌面上作为一个单体打印机使用时,这些橡胶垫能够使打印机在外力作用下难于移动。但是,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如果这些橡胶垫与所述台45c接触,那么使用者必须用较大的力推动打印机101,从而使操作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在所述打印机滑动部分45b之间形成上述具有高度差的部分G1可以使这些橡胶垫不与所述台45c接触。所述具有高度差的部分G1的深度大于所述橡胶垫的高度,从而使所述橡胶垫不与所述台45c接触。
由于形成了这样一个具有高度差的部G1,因此所述橡胶垫不会与所述台45c接触,从而使用者无需很大的力即可用手推动打印机101,因而更易于接合操作。
一个檐部47a形成在ASF的上部壳体47上,所述檐部47a构成了孔1A的一部分并且基本上与所述台45c平行。所述檐部47a与所述台45c形成了能装入打印机101的一个腔。这样形成的腔的外形为使用者示出了将打印机101几乎水平地推ASF1中的方向,并且使用者能够沿着任何其它方向将打印机推入ASF1中。
这个接合方向同样作为用于以电的方式将打印机101连接到ASF1上的两个连接装置的连接方向,后面将对所述连接装置进行描述。所述连接装置的连接是在将打印机101推入ASF1中并与之固定的操作过程中进行的。利用这种结构,由于不必对所述连接装置进行其它的连接操作,因此使其可操作性得到提高。还可防止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因沿着不同方向将打印机101推入ASF1中所述连接装置出现不正常插入现象而损坏所述连接装置。
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之后,如果打印机101前端(出纸侧)受到向上的作用力,那么所述檐部47a将紧靠着打印机101并使打印机101任何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这样,即使打印机101相对于ASF1向上抬起,也会防止打印机101向上移动,并且还可防止因打印机101向上移动而导致的所述连接部分的损坏或所述接合的脱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檐部47a的两个侧部突出得最多并且其中央部分为一个凹部47b。通过设置这个凹部47b,能够使设置在打印机101顶部的操作部分101B(诸如电源开关或其它部件)不被遮盖。
只要使所述檐部47a与打印机101的顶部之间的间隙在0.5毫米至2毫米之间,即可有效地防止上述的打印机向上移动。如果这个间隙太大,那么将不会产生所希望的效果。
如图4中所示,将打印机101的深度设置为L1,将所述台部45c的深度设置为L2,将所述檐部47a的深度设置为L3。在本实施例中,L1与L2之间满足下列的关系式:
L1/2≤L2≤L1-15毫米
当所述台部45c的深度L2不小于打印机101的深度L1的一半(L1/2)时,在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打印机101即可保持稳定状态。仅仅所述台部45c的一个部分满足这个关系式即可,无需所述台部45c的整个区域都满足这个关系式。
如果L1/2大于L2,那么在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打印机101将会大大地从ASF1伸出并且使打印机101变得非常不稳定,以致于如果当向下的外力作用在所述伸出部分上时,整个设备的后部可能会抬起。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台部45c的深度L2比打印机101的深度L1小至少15毫米时,在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在所述打印机101的前下部上的为使用者手指所留出的间隙将会被遮盖。
由于使用者用一只手抓住打印机1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即可进行打印机101与ASF1之间的接合和拆卸操作,因此提高整个设备的可操作性并使打印机101与ASF1之间的接合更加容易。当然,使用者也可用两只手抓住打印机。所述台部45c的整个宽度无需都满足上述的关系式。例如,在所述台部45c的中央部分或两个侧部上也可形成凹部以满足上述的关系式。
在打印机101的前下部设置一定的间隙,以这种形式设计的间隙从竖直方向上看过去不是很大。另外,如果所述台部45c的厚度(高度)不小于10毫米,那么当将打印机101放置在一个桌面上时使用者的手指可插入打印机101的下方,这也是所希望得到的。
在本实施例中,打印机101的深度L1和所述檐部47a的深度L3满足下列关系式:
       L1/4≤3≤1/2
如果所述檐部47a的深度L3不小于打印机101深度L1的1/4,那么将可防止打印机101向上抬起并且仍可充分地限定推动打印机101所要求的方向。
如果所述檐部47a的深度L3超过打印机101深度L1的1/2,那么打印机在打印机101与ASF1的接合过程中的推入量与其深度相比则太大,这样的接合操作是不令人满意的并且还会影响打印机顶部的操作。另外,一个较大的檐部47a会使整个设备看上去显得较大并使使用者难以忍受。
由于上述原因,因此所述檐部47a的深度L3最好不大于打印机101深度L1的1/2。由于所述突出的檐部47a具有上述的突出量,因此可使所述突出的檐部47a足够坚固并且使所述设备具有足够的刚性。
由于根据上述条件设置所述台部45c和檐部47a,因此使所述设备的可操作性极好,易于接合,并且还可达到限制打印机推动方向和防止打印机101向上抬起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打印机的侧面导向部分45a上方形成一个孔部1A1,所述孔部1A1的高度不小于所述檐部47a的打印机顶部之间的间隙。如果需要在打印机101的侧面设置电源线、对接式连接装置或者用于红外线传输的发光和接收部件时,通过形成这样一个孔部1A1而使所述ASF1不会对其产生影响。换言之,即使当打印机101附接有电源线或对接式连接装置时,打印机101也可与ASF1接合并且还可在这种状态下将其拆卸下来。
下面将描述用于以电的方式使打印机101与ASF1相连的连接装置部件上的连接装置盖。
特别当使用从ASF1上拆卸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打印机101时,所述每一个连接装置成为了分开且单独的部件并且处于非连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污垢或灰尘可能进入所述连接装置部件中或者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传输的过量静电可能损坏内部电路。
为了防止这些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一个连接装置上都设置一个连接装置盖以保护所述连接装置。每一个连接装置盖都设置成为一个单独部件并且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可从所述连接装置中拆卸下来。由于一个诸如便携式打印机的超微型打印机中的空间非常受限制,因此需要很少空间的低成本且可拆卸的连接装置盖是最适用的。
例如,如图5中所示,在打印机101正对着与之接合的ASF1的表面上部具有一个打印机连接装置117。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打开供纸托盘116并且将打印机连接装置盖119从所述打印机连接装置117上卸下。同样,卸下如图11中所示在所述ASF1侧面上的一个与ASF连接装置44相接合的ASF连接装置盖59,后面将对所述ASF连接装置44进行描述。
当所述连接装置连接时,所卸下的两个连接装置盖59和119放置在如图4中所示的在所述台部45c中的连接装置盖放置部分45d和45e(见图2)中。利用所述台部45c的厚度和与所述连接装置内侧尺寸相同的突出量设置所述放置部分45d和45e。通过将所述连接装置盖59和119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盖放置部分45d和45e中可防止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丢失所述连接装置盖59和119。
如果所述连接装置盖放置部分45d和45e仅用于放置所述盖,那么它们将不能用于放置ASF1或打印机101的其它部件。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所述台部45c上设置了所述连接装置盖放置部分45d和45e,因此当将它们置于ASF1和打印机101之间时不可能错过所述的操作,并且由于从外面看不到所述连接装置盖放置部分45d和45e,因此它们的外观是比较合适的。
由于当打印机101与ASF1分离时会重新露出所述连接装置盖59和119并防止使用者忘记接合所述连接装置盖59和119,因此在打印机101与ASF1分离之后使用者会记得将所述连接装置盖59和119连接到所述连接装置117和44上。所述连接装置盖放置部分45d和45e用于放置每一个复合连接装置盖。即使在打印机101与ASF1具有诸如一个笔记本PC和一个工作台之间的关系时,本实施例中的连接装置盖也是适用的。
下面将对被送入的记录纸张的路径进行描述和对在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记录是如何发生的(在接合后所表现出的细节)进行描述。
图4表示的是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的一个截面图。在图4中,在一个压板上放置指定数量的纸张(后面将对其进行描述)。所述压板26的一端被ASF底盘11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并且利用一个压板弹簧13在一个指定压力下向着一个拾纸橡皮件(供纸橡皮件)23方向顺时针地驱动所述压板26,所述拾纸橡皮件23卷绕着一个拾纸辊19。
在设置所述纸张时,所述压板26在一个凸轮作用下向着离开所述拾纸橡皮件23的方向移动并被所述凸轮固定(后面将对其进行描述)。同时,在所述拾纸橡皮件23和所述压板26之间保持一个指定的间隙,使纸张插入到所述间隙中并使之固定。
当所述纸张的前端与在一个倾斜表面36上的一个由塑料薄膜制成的弹性变形的纸张分离装置37接触时,使所述纸张的前端定位。所述ASF供纸托盘2支承纸张后端的大部分。当所述ASF供纸托盘2支承纸张时,所述ASF供纸托盘2以可转动一定角度的方式被ASF上部壳体47支承。
当所述ASF1接收到一个来自打印机101的供纸指令时,所述拾纸辊19开始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所述松开固定于其上的压板26。所述压板26将纸张压靠在所述拾纸橡皮件23上,在所述拾纸橡皮件23上的表面摩擦力作用下,纸张开始移动,单张纸被所述纸张分离装置37从移动的纸张中分离出来并且被输送到由所述倾斜表面36和定位基板39(见图3)所形成的ASF纸张路径中。
在此之后,纸张经过供纸孔101A从ASF出纸部分56(见图3)输送到由打印机中的一个台板105和电池107的底部所形成的一个纸张路径,所述供纸孔101A即在单体打印机中的所谓人工供纸孔(后面将要描述的)。
接着,纸张端部传感器108感应到一张纸已经沿着所述纸张路径被输送,因此打印机101识别出该纸已经从ASF1输送过来,并且所述纸的前端靠在位于所述LF辊109和夹送辊110之间的压力接触部分。当ASF1接收来自打印机101的纸张端部传感器108的信息时,ASF1在预定时间内将一个表示供纸已经完成的响应信号传送给打印机101。
此时,利用纸张的刚度以一定的压力将所述纸张从所述LF辊109和夹送辊110之间推出并对纸张前端进行精确的定位。当打印机101接收到一个来自ASF1的表示供纸已经完成的响应信号之后,打印机101使所述LF辊109在一定的时间内持续转动并向着记录装置方向供纸,所述记录装置包括一个记录头115。所述纸张以上述方式被输送并且所述记录头115在所述纸张的表面进行记录。之后,所述纸张被送入一个出纸辊112和一个齿轮111之间并被排出。
本实施例装有一个纸张通道R,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该纸张通道R是一个上述记录介质通过路径。打印机101的纸张通道R与所述连接装置44和117的接合方向几乎是平行的。
但是,如果将一张纸从ASF1送到打印机101并且当所述纸张在ASF1和打印机101的内部时在ASF1或打印机101中出现卡纸,那么必须将打印机101与ASF1分开。因此,所述纸张通道R与所述连接装置44和117的接合方向几乎平行能够在上述这种情况下将所述连接装置44和117分开。
如果所述纸张通道R与所述连接装置的接合方向呈直角,那么当沿着所述连接装置的接合方向卸下打印机101时,所述纸张不得不横向移动,从而会出现纸张撕裂的情况以及所述纸张的碎屑会保留在所述设备内。另外,如果使用的是一种难于撕裂的厚纸,那么卸下打印机101是不可能的。
但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纸张通道R与所述连接装置44和117的接合方向几乎是平行的,因此当出现卡纸时,以一个能使所述纸张滑出的方向移动所述打印机101即可卸下打印机101。因而,解决卡纸问题是非常简单的并且在解决卡纸问题时不会出现纸张撕裂以及所述纸张的碎屑保留在所述设备内的情况。
下面对所述纸张通道R中纸张宽度方向的标准位置进行描述。
首先,描述打印机101的纸张宽度方向上的标准。
如图5和图6中所示,在打印机101上设置一个可转动的供纸托盘116,所述供纸托盘116的一端轴向支承在一个指定位置处。当打印机101作为一个单体打印机使用时,所述供纸托盘116可使人工供纸操作稳定地进行。
当所述供纸托盘116打开时,供纸孔101A打开并且露出一个标准导向件116a,所述标准导向件116a是一个用于人工供纸的定位装置并与所述供纸托盘116的一端垂直。当需要插入一张纸时,所述纸张沿着所述标准导向件116a被插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纸张宽度标准是所述标准导向件116a,通过插入所述纸张并且使所述纸张的侧部与所述标准导向件116a保持接触,从而在纸张宽度方向进行纸张的横向定位。
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中,相对于所述纸张宽度方向,在与利用所述标准导向件116a对所述纸张宽度方向进行定位的相同位置处设置一个作为打印机主体定位装置的标准导向件101a。可利用一个肘杆(图中未示出)对所述供纸托盘116的打开或关闭状态进行控制。
当纵向供纸时,随着所述标准导向件101a在送纸方向上可使供纸稳定进行,设置在所述供纸托盘116上的标准导向件116a使纸张宽度方向上的定位稳定并防止扭曲供纸。但是,在没有打印机内侧的标准导向件的情况下,也可仅利用设置在所述可动供纸托盘116上的标准导向件116a引导所述纸张。
如上所述,在一个超微型便携式打印机中的人工供纸孔和ASF的供纸孔是分开的,并且由于非常难以使分开的供纸导向件带来空间问题,因此使用者必须通过每一个供纸孔进行供纸。
因此,当打印机101与ASF1相连时,必须在人工供纸时作为一个纸张标准的标准导向件116a也可在从ASF1供纸的情况下使用,但是在供纸的同时还要使从ASF1自动输送的纸张侧部沿着所述标准导向件116a(即与所述标准导向件116a相接触)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ASF1若要以与使用者用手调节相同的方式使纸张侧部沿着所述标准导向件116a,那么打印机101和ASF1的纸张标准必须完全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ASF1的纸张标准是设置在所述压板26上的作为自动供纸定位装置的一个ASF装置标准导向件26b。以在供纸时使纸张侧部与所述标准导向件相接触的方式将纸张放置在一个指定位置。由于标准导向件26b与标准导向件116a之间的结构公差会变大,因此使标准导向件26b与标准导向件116a的位置一致是非常困难的并且需要很高的花费和复杂的机构。
但是,如果标准导向件26b与标准导向件116a的位置不一致,那么纸张侧部与标准导向件116a将相互影响,从而由于纸张前部边缘与标准导向件116a相抵触而出现诸如扭曲供纸、损坏纸张边缘部分或卡纸的情况。
因此,例如如果仅在打印机101人工供纸部分上的一个相对上游位置处设置所述标准导向件116a,换言之,如果纸张宽度标准仅仅是由当如图5中所示的可动供纸托盘116处于打开状态所露出的标准导向件116a决定的,并且如果没有对标准导向件116a下游的纸张定位进行限制的部件,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利用以使纸张通过所述基准导向件116a上方的方式设置所述纸张通道R,仅通过ASF1的纸张标准件26b即可对纸张进行有效的定位并且可以避免对打印机101的纸张标准件产生影响。
另外,如图5中所示,当打印机作为一个单体打印机使用并且所述供纸托盘116处于打开状态时,换言之当人工供纸时,所述供纸托盘116的纸张引导表面几乎是水平的,但是从图4中可以看出,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通过使可动供纸托盘116转动到低于单体打印机中供纸位置的一个位置,从而使所述供纸通道靠近人工供纸通道。
所述ASF侧具有一个标准导向件接收部分36b,所述接收部分36b是一个托盘接收装置,通过使所述供纸托盘116转动到一个指定位置,所述托盘接收装置可接收所述供纸托盘116。这样,当将打印机101推入ASF1中时,所述标准导向件116a被一个形成所述标准导向件接收部分36b的一个标准导向件36c引导,并且所述标准导向件116a被接收在所述标准导向件接收部分36b中。所述标准导向件接收部分36b设置在所述倾斜表面36内。
这样,为了避免所述标准导向件116a影响供纸通道,在人工供纸过程中,减少了必须通过ASF1供纸通道移动的纸张数量,并可防止因异常过纸(例如纸张反拉等现象)而带来的不便。
在本实施例中,在打印机侧部的供纸托盘116具有一个右边导向件122,该右边导向件122是用于引导在图6中所示其它纸张边缘的另一个定位元件。所设置的右边导向件122可沿着纸张宽度方向滑过所述供纸托盘116并可按照纸张宽度引导与所述标准边相对的纸张边缘。
从纸张通道的纸张厚度方向看过去,所述右边导向件122外形与所述标准导向件116a的外形几乎是一样的,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所述右边导向件122与所述供纸托盘116和标准导向件116a一起被所述标准导向件接收部分36b接收。所述右边导向件122也可在一个指定范围内移动到所述供纸托盘116上的一个任选位置处,但是无论所述右边导向件122处于所述指定范围内的什么位置,所述标准导向件接收部分36b都必须能接收包括标准导向件116a和右边导向件122的所述供纸托盘116。
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通过将所述供纸通道设置在一个能使其避开所述标准导向件116a和右边导向件122的位置处,从而使打印机主体的纸张标准无效,仅仅SF的纸张标准是有效的。因此,可防止因统一两个纸张标准而导致的设备复杂化和成本提高。
另外,可防止因打印机主体的纸张标准导向件116a和右边导向件122影响从ASF1送出的纸张边缘而导致的偏斜供纸和损坏纸张以及因纸张与纸张标准导向件116a和右边导向件122相抵触而导致的卡纸。
在上面对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纸张标准导向件116a上方通过的,但是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这种形式。例如,通过在所述供纸托盘116上设置一个可滑过纸张宽度的标准导向件116a并且利用一个移动装置使所述标准导向件116a滑过纸张宽度,从而可使纸张从所述标准导向件116a的侧面通过,所述移动装置例如可是一个与接合打印机的操作联合使用的凸轮。
另一方面,还可在打印机内侧相对于纸张宽度设置一个位置与标准导向件116a相同的标准导向件101a,并且设置能够避开所有纸张标准导向件的纸张通道是困难的,所述的所有纸张标准导向件通过增加被导引纸张长度使它们定位稳定。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中所示,应该预先使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侧部上的纸张标准导向件101a的位置和设置在ASF侧部上的纸张标准导向件26b的位置稍稍偏离。换言之,将ASF侧部上的纸张标准导向件26b设置在偏离所述打印机侧部上纸张标准导向件116a的内侧或记录位置侧的一个位置处,所述偏离量为t,所述记录位置侧是与纸张输送方向呈直角靠近记录头115的一侧,以便当从ASF1供纸时所述打印机侧部上的纸张标准导向件101a不会对纸张产生影响。
这里,所述纸张标准导向件的偏离量t大于打印机101和ASF1之间的纸张定位间隙,所述偏离量的大小是根据诸如以偏斜方式从ASF1供纸的情况来确定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纸张标准导向件的偏离量t大约为0.6毫米。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当在一个单体打印机进行记录和当在与ASF接合的打印机进行记录时的纸张标准是不一致的,因此如果一个人在这两种情况下在同一位置处利用记录头115进行记录,那么从纸张侧部到所述记录位置的纸张宽度距离对于这两种情况是不同的。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单体打印机的记录位置和与ASF接合的打印机的记录位置应该相差一个与所述纸张标准导向件的偏离量相同的值t。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打印机101是通过连接装置44和117以电学方式与ASF1相连的,因此打印机101可以电学方式检测ASF1是处于接合或分开状态并且可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所述记录位置(记录头115的位置)的偏离。也可通过设置一个ASF传感器开关以及电连接的方式进行上述判断。
这样,通过将单体打印机的纸张标准和在与ASF接合的打印机的纸张标准相互分开可消除所述纸张标准导向件之间的干扰并可同一设置纸张上的记录位置。因此,可消除因上述两种情况的记录之间存在记录位置上的差异(例如在一个预打印纸张上的记录位置差异)而带来的不便。即使所述两个纸张标准之间的偏离量与所述两个记录位置之间的偏离量不完全相同,也可在一个可允许的范围内设置不同的数值。
下面将描述用于支承纸张的ASF供纸托盘2。
如图1至图4中所示,所述ASF供纸托盘2的一端由ASF壳体47支承,所述ASF供纸托盘2是可转动的并且可折叠在所述支承部分的周围。当将纸张装在所述ASF供纸托盘2时,所述托盘以一定的角度打开。当没有将纸张装在所述ASF供纸托盘2时,所述托盘如图8所示是可折叠的并且处于关闭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ASF供纸托盘的这种结构不是为了使ASF1用于便携式打印机101中使之成为一种桌面式打印机,而是由于ASF供纸托盘的这种结构非常紧凑,因此即使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也能携带所述打印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当所述ASF供纸托盘2关闭时,必须以一种符合ASF1外形的形式关闭所述ASF供纸托盘2,以便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使所述ASF供纸托盘2尽可能靠近ASF1。为此,将所述ASF供纸托盘2制成一种薄板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ASF供纸托盘2关闭时,由于它遮盖了所述打印机101的操作部分(如图9中所示),因此不存在所述打印机101的操作部分会被无意接触的危险并且当携带与打印机101接合在一起的ASF1时也能够使用打印机。
由于当人们携带ASF时不希望所述ASF供纸托盘2会无意打开,因此当所述ASF供纸托盘2处于折叠状态时,可利用的一个锁定装置(诸如一个钩)(图中未示出)使所述ASF供纸托盘2锁定在所述ASF壳体47上。用于所述ASF供纸托盘2的锁定装置可设置在打印机主体或ASF上,但是最佳所实施方案是在侧部导向件2a上设置一个锁定装置(后面将对其进行描述)。如果将一个锁定装置用在打印机主体部分上,所述锁定装置还可具有将ASF1与打印机101固定在一起的功能(或者起到一种整体锁定的作用)。
如图10中所示,当将一个信封E垂直地送入ASF1中时,所述信封的封舌E1通常在左侧,在本实施例中,当将所述信封送入SF1中时,由于封舌E1湿润而使其变厚,因此所述ASF1在封舌侧(左侧)受到了强大的阻力。这样,迫使所述信封E按照顺时针方向转动。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限制)所述信封E顺时针转动,换言之,为了防止所述信封E沿着与送纸方向呈直角的方向移动,在所述ASF供纸托盘2上设置一个ASF供纸托盘侧部导向件2a(下面称之为一个侧部导向件),所述侧部导向件2a被限制在所述ASF供纸托盘2送纸方向的上游侧。通过设置这样一个侧部导向件2a,在将信封E垂直地放置在ASF1中之后,当将其送入ASF1中时,即使一个转动作用力作用在所述信封E上,所述信封后端的右侧也将会与所述侧部导向件2a接触,从而使信封的顺时针转动受到限制。
但是,当将纸张垂直地装入一个信封中时,封舌E1存在一个阻力,特别是在传送信封的时间内。在本实施例中,这种情况出现在当信封E经过所述倾斜纸张37上方时以及当信封经过所述倾斜纸张37之后的信封前部沿着倾斜表面36抬起时。这样,当超过这段时间后封舌E1受到阻力的影响将减弱,并且即使在没有设置侧部导向件2a的情况下,信封E也不会转动。
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将一个侧部导向件2a设置在所述ASF供纸托盘2上靠近信封E后端位置的一个部分上,所述侧部导向件2a能够防止信封转动,但是没有设置一个横跨所述信封整个长度的侧部导向件。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如图8中所示,ASF壳体7与打印机顶部之间存在一个高度差G。当所述ASF供纸托盘2关闭时,同样如图8中所示,将所述侧部导向件2a安装在所述高度差G中。
这样,利用这种方式将侧部导向件2a设置在所述ASF供纸托盘2的一个部分上并且将所述侧部导向件2a安装在所述高度差G中,从而当所述ASF供纸托盘2关闭时,所述侧部导向件2a不会影响其它部分,可将所述ASF供纸托盘2做成一个符合ASF外形的形状,因此不会破坏其便于携带的性能并且可实现其微型化。
另外,所述侧部导向件2a的高度必须大于所装载纸张(例如信封)的高度,并且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所述高度差G必须高于所述侧部导向件2a。
本实施例可以在垂直传送一个信封的过程中防止信封转动,但是除了在垂直传送一个信封的过程中以外,还可在传送长度与信封一样长的其它纸张过程中防止(限制)所述纸张因其它原因而可能出现的转动。另外,由于所设置的侧部导向件2a可作为所述ASF供纸托盘2的一个单独部分,因此可以非常低的成本制作所述侧部导向件2a。所述侧部导向件2a也可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当所述ASF供纸托盘2关闭时不存在高度差G,例如预先在打印机101或ASF1中设置一个凹部并将所述侧部导向件2a安装在所述凹部中。
如果在打印机101的供纸托盘116上使用具有这种结构的一个侧部导向件,那么即使当打印机101作为一个单体打印机使用时该侧部导向件也能限制纸张转动。另外,由于使所述侧部导向件和供纸托盘116分别形成,因此当关闭所述供纸托盘116时,所述侧部导向件不会影响其它部分,可使所述供纸托盘116符合所述打印机的外形,从而不会破坏所述打印机便于携带的性能并且可实现其微型化。
下面将描述ASF的与打印机接合和分离的机构。
图11是一个表示ASF1的与打印机接合和分离的机构中各个部件及其位置关系的透视图。图12是一个表示打印机101的与ASF1接合和分离的机构中各个部件及其位置关系的透视图。
在图11中,附图标记39是一个用于使ASF1和打印机之间的纸张通道定位和使ASF1的ASF连接装置44与打印机连接装置117的连接定位的定位标准件。
两个定位凸起39d和39e设置在所述定位标准件39上。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在ASF连接装置44与打印机连接装置117的连接连接之前,将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9d安装到如图12中所示的设置在打印机101的固定板118上的定位孔118a中并且将所述第二定位凸起39e安装到长方形定位孔118b中。
由于在通过将所述两个定位凸起39d和39e安装到所述定位孔118a和118b中进行定位之后使所述两个连接装置相连,因此可以防止因所述两个连接装置之间出现定位滑移而损坏所述连接装置。另外,由于ASF1和打印机在x和z方向上的定位是通过定位凸起39d和39e来完成的,因此可以同时使纸张定位在打印机101和SF1之间。
在ASF1的打印机滑动部分45b中设置一个钩(左)16和一个钩(右)17,所述钩可压下和抬起以便在打印机与ASF1接合之后使所述打印机在y方向上定位。在打印机一侧,在打印机101的底座103两侧中设置钩定位孔103y和103z以锁定所述两个钩16和17。
这样,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设置在ASF1上的钩(左)16和钩(右)17分别与设置在打印机上的钩定位孔103y和103z锁定,从而使在y方向上固定所述打印机101。
使用者按照箭头40A所示方向压下推杆40即可使打印机101与ASF1分离。换言之,当压下所述推杆40时,从打印机滑动部分45b凸出的钩(左)16和钩(右)17沿着箭头40A所示方向退回并且与打印机上101的钩定位孔103y和103z脱开。
之后,通过设置在ASF1上的弹起装置43a和43b沿着方向43A(y方向)压迫打印机101的出纸侧102a上部使连接装置44和117之间的连接脱开。利用一个附图中未示出的弹性元件在方向43A上驱动所述弹起装置43a和43b并且所述弹起装置43a和43b可在y方向上滑动。
由于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使所述弹起装置43a和43b偏移的作用力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因此如果所述偏移力太大,那么将使打印机101不能被推入ASF1中,从而不能接合操作。因此需要设置一个适当的偏移力。(例如,设置一个当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时不会使ASF1移动的偏移力。)
但是,在破坏所述连接装置之间的连接所需的分离作用力大于使所述弹起装置43a和43b偏移力的情况下,仅通过所述弹起装置43a和43b是不能使所述连接装置之间的连接脱开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沿着箭头40A方向推动所述推杆40使所述推杆40的一个延伸部分40b在y方向上伸出。
这样,通过使所述推杆40的延伸部分40b伸出和压迫打印机101的出纸侧下部(或中部)使所述连接装置(44和117)之间的连接脱开。通过这种方式,使用者可沿着y方向毫不费力地将ASF1与打印机101分开。
下面将详细描述ASF1和打印机101的接合和分离机构。
图13表示了ASF1与打印机接合和分离的机构中各个部件及其位置关系。如图13中所示,所述推杆40以可转动的方式接合在一个轴42上,所述轴42固定在一个定位基座39上。利用一个推杆弹簧7将所述推杆40连接到ASF1的机架11上。
一个凸起40c设置在所述推杆40上,该凸起40c作为一个转动止动装置,在所述定位基座39上设置可与所述凸起40c相接触的滑动表面39a、39b和39c。在这里,为了便于理解,用虚线表示所述滑动表面39c。对于这种结构,当所述推杆40的凸起40c与滑动表面39a相接触时,推杆40的轴42围绕一个转动中心的转动将会受到限制。
所述钩(左)16和钩(右)17被固定到一个轴18上,以可转动的方式将所述轴18安装在所述机架11上。这样使所述钩(左)16和钩(右)17联系在一起。一个连接弹簧9连接在所述钩(左)16和推杆40之间。在所述连接弹簧9的作用下,所述推杆40的下部40d通常紧靠着所述钩(左)16的上表面。
一个弹簧3连接在所述钩(左)16和ASF底座之间。在所述弹簧3的作用下,所述钩(左)16的钩爪部分从ASF底座45的打印机滑动部分45b伸出。
图14示出了为了使打印机101与ASF1接合而被放置在所述打印机滑动部分45b上的打印机。在图14中,为了便于理解关于对所述机构的描述,用双点划线表示所述打印机101。以一种截面图的方式表示打印机的底座103。
当打印机101按照箭头A方向沿着ASF底座45的打印机滑动部分45b移动并且被推入到ASF1中时,所述钩(左)16的钩爪部分16a首先抵靠在打印机101的底座前端103w上。当进一步推动所述打印机时,以轴18为转动轴的所述钩(左)16沿着箭头16A方向被推下,接着所述钩爪部分16a的上端16a2抵靠着所述打印机底座103的底面103x上。同时,通过连接弹簧9与所述钩(左)16连接在一起的所述推杆40也沿着箭头16A方向下降。
当将打印机推到一定位置处时,如图15中所示,所述定位凸起39d和39e分别与打印机101的定位孔118a(见图12)和长方形定位孔118b(见图12)啮合,并且进行ASF连接装置44(见图13)和打印机连接装置117(见图12)的预连接定位。
然后,当进一步推动打印机时,ASF连接装置44与打印机连接装置117相连。接着,当所述钩(左)16的钩爪部分16a达到打印机101的钩定位孔103y处,如图16中所示,在所述弹簧3的偏移力作用下,所述钩(左)16沿着箭头16B方向抬起并且抵靠在打印机101的钩定位孔103y壁上,从而使所述钩(左)16与钩定位孔103y啮合在一起。
同时,被连接的所述推杆40也沿着箭头16B方向抬起。根据这个动作,使用者可以确定,所述打印机已与ASF1接合(固定)。
由于所述钩(左)16和钩(右)17固定在所述轴18上,因此如果所述两个钩16和17没有进入打印机101上的钩定位孔103y和103z中(见图12),所述推杆40是不会沿着箭头16B方向抬起。例如,使用者通过检查所述推杆40的高度即可防止当打印机101与ASF1歪斜接合并且一个钩没有被安装在打印机101的钩定位孔中时所出现的不完全接合。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两个钩16和17在与打印机101啮合时所处位置设置在与所述两个钩16和17的转动中心相同位置处或设置在一个稍稍高于所述转动中心的位置处。这样,如果使用者试图用力将打印机101从ASF1上卸下时,所述两个钩16和17将会停止在一个与使用者所施加的作用力相应的位置处,换言之,所述两个钩16和17将会停止在与所述两个钩16和17的转动中心相同位置处,这样就不能将打印机101从ASF1上卸下。
下面将描述打印机101与ASF1的分离操作。
使用者用手沿着图16中所示箭头40A的方向压下所述推杆40的推动部分40a以将打印机101从ASF1中卸下。同时,由于所述推杆40夹在所述设置在所述定位基座39上的导向表面39a和39b之间,因此在导向表面39a离开之前所述推杆40不能围绕所述轴42转动,并且它可沿着箭头40A方向向下移动。
在所述推杆40向下移动的同时,由于所述钩(左)16与推杆40相连,因此所述钩(左)16可沿着箭头16A方向绕所述轴18转动,从而如图17中所示,所述钩(左)16的钩爪部分16a从打印机101的钩定位孔103y中脱开。同时,所述钩(右)17从钩定位孔103z中脱开,但是在图17中并未示出。
当以这种方式使所述钩爪部分16a脱开时,利用所述弹起装置43按压图16和图17中用虚线所表示的打印机101出纸侧上部并且使其沿着箭头B方向被推出。同时,ASF连接装置44与打印机连接装置117脱开。
如果使用者在这种状态下沿着箭头40A方向压下所述推杆40,那么将会达到图15中所示的形式。换言之,使连接装置44与117脱开,使所述钩16与打印机101脱开,使用者可容易地将打印机101从ASF1中取下。
但是,如上所述,如果将所述连接装置分开所用的力大于推动所述弹起装置所用的力,那么即使所述钩16与打印机101脱开,也不能移动打印机,也将不能达到图15中所示的形式,使用者则不能将打印机101从ASF1中取下。
这样,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附加了使用者推出功能。
图17示出了即使钩16已与打印机101脱开仍不能移动打印机101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述钩(左)16处于与所述钩定位孔103y脱开的位置处并且由所述定位基座39的导向表面39b对所述推杆40的凸起40c所造成的转动限制已经解除。
所述轴42被压向所述推杆40的滑动孔上端面40e,因此限制了所述钩(左)16向下移动。另外,即使所述推杆40转动,也不会改变所述钩(左)16的位置,这是因为所述推杆40的抵靠所述钩(左)16的表面40e呈一个绕所述轴42转动的弧形。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使用者继续压所述推杆40的推动部分40a,所述推杆40将沿着40D方向绕着所述轴42转动。接着,由于推杆40以这种方式转动,因此所述钩(左)16将与打印机101脱开,所述推杆40的伸出部分40b将抵靠所述打印机101出纸侧102b的下部,并且打印机沿着箭头B方向被推出。
如果使用者在此之后继续压所述推杆40,所述推杆40的抵靠表面40c将抵靠所述定位基座39的一个止动装置39d,并且所述推杆40的转动将会被限制在这个位置处。将由推杆40推动打印机101的推动量设置为所述钩(左)16从打印机101脱开的量。
在以这种方式推动打印机101之后,使用者松开施加在推杆40的推动部分40a上的压力。因此,当以这种方式松开所述压力时,所述钩(左)16在所述弹簧3作用下沿着箭头16B方向抬起。同时,所述推杆40在所述钩(左)16作用下也抬起,所述推杆40的凸起40c抵靠在所述定位基座39的导向表面39c,由于弹簧7施加在推杆40上的拉力使所述推杆40沿着箭头40E方向转动。
当推杆40的凸起40c碰到所述定位基座39的导向表面39a,所述推杆40的转动受到限制,在所述弹簧3的弹簧作用力下,所述推杆40沿着箭头40B方向转动。
由于上述动作,如图15中所示,因此所述连接装置的连接最终脱开,所述钩(左)16也与打印机101脱开,因此使用者可容易地将打印机101与ASF1分开。
在描述到目前为止的本实施例中,当将打印机从ASF1中卸下时,由于是以近似垂直的方向压下所述推杆40的,因此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一个作用在ASF1上的作用力。从而,当沿着一个近似水平的方向推出所述打印机时,ASF1将不会滑脱。近而,由于是沿着一个近似水平的方向推动所述打印机101的,因此不会出现当打印机沿着接合方向上移动时因其自重而导致的重新接合情况。
图19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推杆40、弹起装置43a和43b、定位凸起39d和39e、钩(左)16和钩(右)17以及ASF连接装置44之间位置关系的一个试图。图20是表示ASF1顶部的一个局部剖面图。
如图19和20中所示,所述打印机的定位凸起39d和39e以及钩16和17设置在横跨打印机101宽度的两端附近。所述ASF连接装置44在定位凸起39d和39e之间靠近定位凸起39e位置处。另外,所述推杆40以及第二弹起装置43b所处位置和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之间的高度与所述ASF连接装置44和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之间的高度是相同的。
根据这种位置关系,当从ASF1中取下打印机101,沿着上述箭头40A方向推动所述推杆40,通过将所述推杆40的伸出部分40b推向打印机101并且同时将钩16和17与打印机101的钩定位孔103y和103z(见图14)脱开,一个人可使所述连接装置的连接脱开并且使钩16和17与打印机101的钩定位孔103y和103z脱开。
所述弹起装置43a和43b是用于减小使用者推动所述推杆40的推力的辅助装置,并且当所述弹起装置43a和43b被图中未示出的弹性元件推动时,所述弹起装置43a和43b以可滑动方式偏移到打印机一侧的一指定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当打印机在所述打印机滑动部分45b上以所述定位凸起39d和39e为转动中心滑动时,打印机被推动。
这里,由于在第一定位凸起一侧上的打印机定位孔118a是一个用作转轴的圆孔并且在第二定位凸起一侧上的打印机定位孔118b是一个长方形孔(见图12),因此如果使用者试图在图20中所示状态下以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9d为转轴将打印机101从ASF1中取下,那么打印机与ASF1之间的位置关系将如图21中所示。
但是,在这种状态下,由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9d和所述定位孔118a之间可能出现折缝,因此仅利用所述第一弹起装置43a的推力是不能使打印机101移动的。如果使用者试图将打印机101与ASF1分开,那么将会使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9d变形或损坏。
因此,本实施例在打印机101被推杆40和所述第二弹起装置43b推动之前能够防止因所述第一弹起装置43a的推动力所导致的第一定位凸起39d在连接装置脱开方向上的滑动而致使作为打印机101转轴的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9d和所述定位孔118a之间出现折缝。
换言之,利用所述第一弹起装置43a的推动力推动打印机101所需的力与作为转轴的第二定位凸起39e在图19中所给出位置大小之间的关系遵循下列关系式:
        F1>(X1/X2)×P1+P2
其中,F1是所述第一弹起装置43a推动打印机的力,P1是连接装置44的拉力,P2是打印机101与ASF1的打印机滑动部分45b之间的摩擦力,X1是作为转轴的第二定位凸起39e与连接装置44之间的距离,X2是第二定位凸起39e与所述第一弹起装置43a之间的距离。
从上面的关系式中可以看出,所述第一弹起装置43a和连接装置44之间的距离越大,换言之X1与X2之间比值越小,则所述第一弹起装置43a推动力F1所需设置的值越小。当打印机101与ASF1按照上述方式接合时,所述第一弹起装置43a推动打印机的推动力F1是一个反作用力,其中所述连接装置的拉力P1通常是一个在1-2kgf之间并且X1/X2的值不大于0.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钩(右)17的钩爪高度低于所述钩(左)16的钩爪高度。这样,当所述钩16和17从打印机101上的钩定位孔103y和103z(见图12)中脱开时,所述钩(右)17先于所述钩(左)16脱出。
因此,在所述钩(右)17先从印机101上的钩定位孔103z脱出时,打印机101在所述第一弹起装置43a推动力作用下以所述第二定位凸起39e为转轴转动,并且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9d和定位孔118a的位置随着打印机101的转动而向着图22中所示的连接装置的连接脱开一侧移动。
之后,如果所述钩(左)16从钩定位孔103y中脱出并且打印机101被推杆40和第二弹起装置43b推动,可在图23中所示的第一定位凸起39d和定位孔118a之间没有出现折缝的情况下将所述打印机101从ASF1中卸下。
如果推杆40和所述第二弹起装置43b置于作为打印机101转轴的第一定位凸起39d知ASF连接装置44之间,当所述两个连接装置之间的连接力较大时,所述连接装置44变成了打印机101的转轴,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9d和打印机101的定位孔118a之间将出现一个圆孔状折缝,从而可能发生因出现上述折缝而使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9d变形和损坏的危险。
因此,必须使推杆40和所述第二弹起装置43b位置与作为打印机101转轴的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9d之间的距离比ASF连接装置44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9d之间的距离更远。
控制装置
图24是表示在本发明中打印机主体部分的控制装置与外接ASF控制装置之间连接的一个框图。
将用于控制打印机101主体部分的主体部分控制装置202置于图4中所示的主体板123上,所述主体部分控制装置202包括一个通过总线与CPU203、ROM204和RAM205相连的微型计算机。
当打印机101的主体记录时,所述主体部分控制装置202根据存储在ROM204中的一个主体控制程序利用一个马达驱动装置208驱动一个滑座马达121以及利用一个记录头驱动装置210驱动与图中未示出的一个滑座相接合的一个记录头115来进行行记录,所述滑座与滑座马达121相连。
之后,所述主体部分控制装置202通过马达驱动装置206驱动供纸马达120来进行供纸并且通过对滑座马达121的记录头115进行重复驱动以便在纸张上进行记录。一个连接装置117用作一个传输站,它能够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传输,一方面将来自所述主体控制装置的CPU203的一个命令信号向外输出,另一方面将来自外面的一个下响应信号传输给CPU203,所述连接装置117还可提供一个对外的电源(后面将对其进行描述)。在所述打印机的主体部分内设置一个纸张端部传感器108,所述纸张端部传感器108具有一个光感开关或一个机械开关。当一张纸200插入打印机主体部分中时,所述纸张端部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从LO(低)变为HIGH(高)。一个出纸传感器113具有与所述纸张端部传感器108相同的功能。如果所述纸张200在被记录之后仍留在打印机主体部分中,所述出纸传感器113的输出电压将变为HIGH(高)。
可通过CPU203监测所述纸张端部传感器108和出纸传感器113的输出电压,所述纸张端部传感器108的输出电压是以通过连接装置117直接向外输出的方式相连的。
用于控制外接ASF1的ASF控制装置201与所述打印机主体控制装置202相似,也包括一个通过总线与CPU213、ROM214和RAM215相连的微型计算机。所述CPU213根据存储在所述ROM214中的一个ASF控制程序利用一个马达驱动装置216驱动一供纸马达27。所述ASF连接装置44用作一个传输站,它能够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传输,一方面接收来自一个外部设备(诸如打印机主体101)的一个信号,另一方面从所述ASF控制装置201的CPU213输出一个信号。
通信端口
图26示出了连接装置117和ASF连接装置44详细结构的一个示例。连接装置117和ASF连接装置44每一个具有8个端口,分别是117a至117h和44a至44h。当ASF1与打印机101接合时,以电方式连接由相应字母所示的端口。
从ASF1看过去,44a表示一个接地线,44b表示一个用于信号的5v输电线,44e表示一个用于驱动供纸马达27的34v输电线,44f表示一个用于将信号输送到打印机一侧的输送端口,44g表示一个用于从打印机一侧接收信号的接收端口,44h表示一个用于接收打印机主体内所述纸张端部传感器108的输出电压的线。由于44c和44d处于短路状态,因此可以容易地发现利用打印机一侧的端口117c和117d相连接的外接设备。
ASF分离和输送机构部分
图25是表示本发明中的外接ASF与打印机主体接合状态的一个截面图。
一个供纸辊19将一张纸200送出。一个拾纸橡皮件23安装在所述供纸辊19周围,当供纸辊19转动时,利用拾纸橡皮件23的摩擦力输供纸200。
附图标记26表示一个压板,所述纸200可装载于其上,所述压板26在相对于送纸方向的上游侧的两个端部被轴向地支承在ASF机架11上,从而使所述压板26是可转动的。利用压板弹簧13在所述拾纸橡皮件23方向上驱动所述压板26,但所述压板26与所述拾纸橡皮件23保持分隔状态,由于在初始化过程中设置在所述供纸辊19的两端中的一个凸轮19c和设置在所述压板26的两端中的一个凸轮26c是相互联结的,因此可以平稳地放置纸张。倾斜表面36在送纸方向上具有一个抵靠表面36a,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压板26的延伸部分,即当放置纸张时使纸张200的前端抵靠在所述抵靠表面36a上。作为纸张分离装置的一个分离纸张37安装在所述抵靠表面36a上。所述分离纸张37是一张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纸,例如塑料薄膜,当所述分离纸张37弯曲时可利用其弹性一次分离一张纸。
打印机输送机构、打印机构
下面将描述图25中的打印机主体的输送机构和打印机构。
一个LF辊109输供纸张200。该LF辊109是由一个金属管制成的,所述金属管的表面上具有一层颜料薄膜,所述颜料薄膜是由摩擦系数很高的材料制成的,例如尿烷树脂,在图24中所示的供纸马达120的驱动下可使所述LF辊109转动,并且通过将所述纸张200夹在所述LF辊109和夹送辊110之间来输供纸张200。
一个记录头115将图像信息记录在由所述LF辊109所输送的纸张200上,所述记录头115安装在一个图中未示出的滑座上,所述滑座可在横跨所述LF辊109长度方向上来回移动。图24中所示的滑座马达121可驱动所述记录头115和所述滑座,并且可使所述记录头115与所述滑座一起在横跨纸张200宽度方向(垂直于纸张表面)上来回移动。
所述齿轮111和出纸辊112位于所述LF辊109和记录头115的下游侧并且形成一对双辊以便当打印完成时能够输供纸张200。利用一个图中未示出的驱动传递装置使所述出纸辊112和所述LF辊109相连,并且所述出纸辊112可以这种方式转动,即以LF辊109作为驱动源使所述出纸辊112按照与LF辊109相同的方向输供纸张200。
一个纸张端部传感器108设置在纸张通道上,所述传感器的位置相对于送纸方向在所述LF辊109的上游,在所述两个双出纸辊之间设置一个出纸传感器113。当纸张200经过所述每一个辊时,所述每一个辊的输出电压都见0(低)变为HIGH(高)。
ASF驱动机构
图27和图28表示了本发明中外接ASF的驱动机构。
供纸马达27是一个可正反两向驱动的步进式马达。一个中间齿轮15与所述供纸马达27的马达齿轮27a相互联结。一个ASF双联齿轮29具有直径不同的两个齿轮并且与所述中间齿轮15相互联结。一个正向行星齿轮31与所述ASF双联齿轮中的直径较小的齿轮相互联结并且绕着所述ASF双联齿轮的圆周旋转。一个反向恒星齿轮33具有直径不同的两个齿轮并且与所述ASF双联齿轮29中的直径较小的齿轮相互联结。一个反向行星齿轮35与所述反向恒星齿轮33中的直径较小的齿轮相互联结并且绕着所述反向恒星齿轮的圆周旋转。一个供纸辊齿轮19a设置在所述供纸辊19的轴端上。所述供纸辊19设置在所述正向行星齿轮31和反向行星齿轮35的旋转轴上并且使所述供纸辊19处于一个能够和每一个齿轮相互联结的位置处。
下面将描述每一个齿轮的操作。在图27中,当所述供纸马达7沿着箭头b方向(反向驱动)转动时,每一个齿轮按照各自箭头所示方向转动。换言之,通过所述中间齿轮15和ASF双联齿轮29使反向行星齿轮35沿着图27中所示箭头方向绕着反向恒星齿轮33的圆周从虚线所示位置转动到实线所示位置,并且反向行星齿轮35与所述供纸辊齿轮19a相互联结。正因如此,所述供纸辊沿着图27中箭头所示方向(即将堆放在所述压板26上的纸张200送往打印机101的方向)转动。当与反向行星齿轮35联结转动的供纸辊齿轮19a转动到一个使供纸辊齿轮的无齿部分19b对着所述反向行星齿轮35的位置处,所述供纸辊齿轮19a可与反向行星齿轮35脱开,并且即使当反向驱动所述供纸马达时也能够使供纸辊齿轮19a停止转动。
在这种状态下,所述正向行星齿轮31沿着图27中所示箭头方向从虚线所示位置转动到实线所示位置,但是由于所述正向行星齿轮31会碰到一个图中未示出的挡块而停止转动,因此所述正向行星齿轮31的转动不会影响供纸辊19的转动。
接着,当所述供纸马达27沿着箭头f方向(正向驱动)转动时,每一个齿轮分别按照图28中所示箭头方向转动。换言之,通过所述中间齿轮15和ASF双联齿轮29使正向行星齿轮31沿着图27中所示箭头方向绕着ASF双联齿轮29的圆周从虚线所示位置转动到实线所示位置,并且正向行星齿轮31与所述供纸辊齿轮19a相互联结。正因如此,所述供纸辊19沿着图28中箭头所示方向(即将堆放在所述压板26上的纸张送往打印机的方向)转动。当与正向行星齿轮31联结转动的供纸辊齿轮19a转动到一个使供纸辊齿轮的无齿部分19b对着所述正向行星齿轮31的位置处,所述供纸辊齿轮19a可与正向行星齿轮31脱开,并且即使当正向驱动所述供纸马达时也能够使供纸辊齿轮19a停止转动。
在这种状态下,所述正向行星齿轮33沿着图28中所示箭头方向从虚线所示位置转动到实线所示位置,但是由于所述正向行星齿轮33会碰到一个图中未示出的挡块而停止转动,因此所述正向行星齿轮33的转动不会影响供纸辊19的转动。
另外,当供纸辊齿轮19a的无齿部分19b对着正向行星齿轮31时,所述供纸辊的凸轮19c与压板26的凸轮26a完全联结以使它们处于与初始化时相同的相位,并且使压板26和拾纸橡皮件23相互分开。
因此,当连续正向驱动所述供纸马达27时,所述供纸辊凸轮19c和压板凸轮26a相互联结并且当它们处于与初始化时相同的相位时使所述供纸辊19停止转动,使压板26和拾纸橡皮件23分离。之后,由于所述正向行星齿轮33和反向行星齿轮35在图28中实线所示位置是处于空转状态,因此不会将转动传递给供纸辊19并使供纸辊19保持稳定。
如上所述,无论所述供纸马达27是正转或反转,所述供纸辊19只能沿着将纸张200送往打印机101的方向转动,并且不会反向转动。
供纸操作和打印操作(打印机一侧)
下面将描述打印机和ASF在供纸,送纸和记录之后进行出纸的一系列操作。
当从一个外部信息设备(诸如一台计算机)接收到一个记录指令时,打印机101首先进行供纸操作,然后进行记录操作。
图29是在打印机进行一个供纸操作时的一个控制流程图。首先,打印机101的主体控制装置202执行子流程(sub-flow)C1。后面将利用图33详细描述子流程C1,所述子流程C1是用于判断通过图26中所示的端口117f和117g与打印机外接设备的类型。
接下来,控制装置执行步骤S1。在步骤S1中,如果子流程C1的结果显示与打印机101相接合的是一个ASF,那么所述控制装置将执行用于ASF供纸的步骤S2。在步骤S2中,所述主体控制装置202将一个初始化指令传送给ASF并且执行步骤S3。
在步骤S3中,如果所述控制装置没有接收到一个表示ASF初始化已经完成的响应信号,那么所述控制装置将返回步骤S3,当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到一个所述响应信号,所述控制装置将执行步骤S4。在步骤S4中,所述主体控制装置202将一个供纸指令信号和一个表示所供给纸张类型(例如白纸、铜版纸、明信片、亮光薄膜等)的纸张类型信号传送给ASF并且执行步骤S5。
在步骤S5中,如果所述主体控制装置202没有从ASF中接收到响应信号,那么所述主体控制装置202将执行步骤S8,在步骤S8中,如果没有经过t2秒的预设时限,所述主体控制装置202将返回步骤S5。在步骤S8中,如果由于开始供纸而经过了t2秒的时限,所述主体控制装置202将执行步骤S9以产生一个供纸错误信号和终止供纸操作。在步骤S5中,如果所述主体控制装置202从ASF中接收到一个响应信号并且如果该信号显示供纸已经完成,那么所述主体控制装置202将执行步骤S7。步骤S7进行一个将纸张200的导向端送至初始位置的操作并且所述主体控制装置202通过驱动送纸马达120使所述LF辊109在记录时沿着送纸方向(正向)上仅转动一个指定量R3,然后结束供纸操作。所述指定量R3是这样设置的,即使所述纸张200的前端来到所述记录头115正下方,但是没有达到由所述出纸传感器113所能检测到的区域。因此,当打印机101接下来在纸张200上进行记录时,无需使纸张200返回到所述送至方向的上游,并且由于纸张200的后端不会碰到ASF的内部部件,因此所述纸张不会弯曲或传送失效。
另外,在步骤S5中,如果所述主体控制装置202从ASF中接收到一个响应信号并且如果该信号显示的是供纸错误,那么所述主体控制装置202将执行步骤S9以产生一个供纸错误信号和终止供纸操作。
在步骤S1中,如果子流程C1的结果显示的是ASF没有与打印机101相接合,那么所述控制装置将执行用于人工供纸的步骤10。
在步骤S10中,如果使用者没有插入一张纸,由于所述纸张端部传感器108的输出电压保持在LO位,因此检测结果是没有纸张,那么所述控制装置将回到步骤S10。在步骤S10中,当使用者将一张纸200插入到打印机101中,所述纸张与所述LF辊109接触,所述纸张端部传感器108的输出电压变为HIGH位并且检测到所述纸张,这时所述控制装置将执行步骤S11。在步骤S11中,所述主体控制装置202通过送纸马达驱动装置206驱动送纸马达120以使所述LF辊109在正向(记录时在送纸方向上进行送纸的转动方向)上仅转动一个指定量R4。所述指定量R4是这样设置的,即使所述纸张200的前端达到由所述出纸传感器113所能检测到的区域。接着,所述控制装置将执行步骤S12,如果所述出纸传感器113检测到纸张200并且所述控制装置判断供纸是成功的,那么所述控制装置将执行步骤S13。在步骤S13中,所述主体控制装置202通过送纸马达驱动装置206驱动送纸马达120以使所述LF辊109在反向(在与记录时送纸方向相反方向上进行送纸的转动方向)上仅转动一个指定量R5。所述指定量R5是这样设置的,即使被输送到由所述出纸传感器113所能检测到的区域的纸张200返回到开始记录的位置,并且在该位置处所述纸张200的前端不会从LF辊109和夹送辊110之间出来。
另外,在步骤S12中,如果所述出纸传感器113没有检测到纸张200,例如如果纸张200与LF辊109的接触非常虚并且没有被正确地吸入LF辊109和夹送辊110之间,或者尽管所述纸张200被输送了指定量R4,但是由于纸张200与LF辊109的接触是歪斜的,因此所述纸张200的前端没有达到由所述出纸传感器113所能检测到的区域,这时所述主体控制装置202判断人工供纸失败并且执行步骤S14。在步骤S14,所述主体控制装置202通过送纸马达驱动装置206驱动送纸马达120以使所述LF辊109在反向上仅转动一个指定量R6。
所述指定量R6被设置成为一个足够大的量以使被输送到由所述出纸传感器113所能检测到区域的所述纸张200的前端能够从LF辊109和夹送辊110中伸出。
这样,在人工供纸过程中,使用者可通过判断所述出纸传感器是否检测到纸张200来确定供纸是否顺利。另外一个优点是,由于所述纸张200返回到一个没有被LF辊所夹住的位置处,因此当供纸失败时可很容易地将纸张200取出并且重新进行人工供纸。
由于在打印机从与ASF接合进行自动供纸到人工供纸的过程中,不存在以各种方式相抵触的部件,因此即使方向输送纸张200,也不会使使纸张弯曲或传送失效。
在打印机利用上述的供纸控制程序完成供纸操作之后,将进行记录操作。所述主体控制装置202利用马达驱动装置208驱动滑座马达121,利用记录头驱动装置210驱动与图中未示出的一个滑座相接合的记录头115并且进行行记录,所述滑座与滑座马达121相连。之后,所述主体控制装置202利用马达驱动装置206驱动供纸马达120使纸张200仅被输送一行,然后通过反复驱动记录头115和滑座马达121在纸张上进行记录。当记录完成后,所述主体控制装置202驱动供纸马达120并使所述LF辊正向转动。从而使出纸辊112转动,将纸张200从打印机101中排出。
供纸操作(ASF一侧)
图30表示了本发明中与打印机外接的ASF的一个主控制程序。当ASF与打印机101相接合时,本发明中的ASF1控制装置201通常处于备用状态,如步骤S37中所示,如果ASF1控制装置201没有从打印机101接收到一个命令信号,那么ASF1控制装置201将反复执行步骤S37直至从打印机101接收到一个命令信号。当ASF1控制装置201利用图26中所示的串行接收端口44g接收到一个来自打印机101的命令信号时,ASF1控制装置201将根据所述命令信号的内容进行下面的子流程或步骤。换言之,如果来自打印机101的命令信号显示的是“供纸指令”,那么ASF1控制装置201将执行用于控制ASF供纸操作的子流程C2,如果来自打印机101的命令信号显示的是“初始化指令”,那么ASF1控制装置201将执行用于控制初始化操作的子流程C3。当完成每一个子流程之后,ASF1控制装置201将再次执行步骤S37并且回到备用状态。如果来自打印机101的命令信号显示的是“判断设备类型指令”,那么ASF1控制装置201将执行步骤S6并且当其通过串行输送端口44f将表示ASF本身设备类型的识别代码送到打印机101之后,ASF1控制装置201将执行步骤S37并且回到备用状态。
下面将对上述两个子流程进行描述,即用于控制ASF供纸操作的子流程C2和用于控制初始化操作的子流程C3。
图31是用于控制ASF1中供纸操作的子流程C2。
所述ASF1控制装置201首先执行步骤S15,在步骤S15中,所述ASF1控制装置201根据从打印机101接收到的纸张类型信息和供纸命令信号读出从ROM214送到CPU213的供纸马达27的适合纸张类型驱动表T。所述驱动表T包括下列信息,诸如供纸马达27的驱动速度,其中所述供纸马达27是一个脉冲马达,为了使所述供纸辊19的转动量适合纸张类型,因此在后面将要述及的步骤22中需要对所述脉冲马达的脉冲数量进行修正,所述驱动表T中的信息还包括修正后的脉冲数量P5。准备多个与假定纸张特征相符的数值。
所述ASF1控制装置201在读出所述驱动表T之后执行步骤S16并将每一个变量的初始值设定为0,所述变量分别用INIT、n和Pc表示。将每一个变量存储在RAM215中,其中INIT作为一个表示所述供纸辊19的转动方向相位是否在其初始位置的标记,n作为一个转数计数器,显示从自启动供纸程序C2起所述供纸辊19所转过的次数,而Pc作为一个脉冲数量计数器,显示供纸马达27反向驱动的脉冲数量。
在所述ASF1控制装置201执行步骤S17时,所述ASF1控制装置201利用供纸马达驱动装置216反向驱动所述供纸辊19一个脉冲。在所述ASF1控制装置201执行步骤S18时,脉冲数量计数器Pc的数值加1,然后所述ASF1控制装置201执行步骤S19。在步骤S19中,所述ASF1控制装置201将对脉冲数量计数器Pc的数值与所允许脉冲数Pmax的大小进行比较。
所允许脉冲数Pmax是在供纸马达27开始反向转动之后使所述供纸辊转动到如图27中所示的所述供纸辊齿轮无齿部分对着反向行星齿轮35的位置处并且不再转动的所需脉冲总数。供纸操作刚开始后,满足Pc<Pmax的关系式,因此所述ASF1控制装置201执行步骤S20。在步骤S20中,所述ASF1控制装置201通过图26中所示的端口44h检测打印机101内的纸张端部传感器108的输出电压。由于在供纸操作刚开始后所述纸张200还未到达打印机101内,因此所述纸张端部传感器108输出电压处于LO位,所述ASF1控制装置201将回到步骤S17。以这种方式重复步骤S17至步骤S20,所述反向行星齿轮35从图27中虚线所示位置移动到实线所示位置并与供纸辊齿轮19a相互联结,随后供纸辊19开始转动。当所述供纸辊19从初始化相位开始转动时,所述供纸辊凸轮19c与压板凸轮26c脱开,压板26在压板弹簧13的作用下向上抬起,装载在压板26上的纸张200被拾纸橡皮件23压紧。此时,与所述倾斜表面36的抵靠表面36相抵靠的纸张200前端也向上抬起并与所述分离纸张37的中部相接触。
当通过重复步骤S17至步骤S20和连续地反向驱动供纸马达27使供纸辊19转动时,在拾纸橡皮件23的摩擦力作用下开始进行送纸,在压迫弹性令离纸张37所形成的一个反作用力的作用下纸张200的前端与下面的纸张分离,从而只有一张纸被向前输送。
但是,如果连续地反向驱动供纸马达27直至脉冲数量计数器Pc的数值达到一个特定值,不满足Pc<Pmax的关系式,所述ASF1控制装置201的程序从步骤S19中分出并且所述ASF1控制装置201执行步骤S24。在步骤S24中,所述ASF1控制装置201以指定脉冲数量P4正向驱动供纸马达27。所述指定脉冲数量P4是通过驱动正向行星齿轮31足以使供纸辊转动到初始化位置的脉冲数量。换言之,通过执行步骤S24可使供纸辊19转动到在初始化位置之后正好一圈的相位,在该位置处所述供纸辊齿轮无齿部分19b对着反向行星齿轮31并且它们相互脱开并停止转动。接着,控制装置执行步骤S25,脉冲数量计数器Pc的数值回到0,转数计数器n的数值加1,然后ASF1控制装置201执行步骤S26。在步骤S26中,此时转数计数器n的数值仍为1,接着ASF1控制装置201回到步骤S17并再次反向驱动供纸马达27。
如上所述,ASF1控制装置201重复步骤S17至步骤S20,供纸辊18开始进行第二次转动并且进一步输送纸张200。当纸张200的前端达到打印机101内的纸张端部传感器108时,所述纸张端部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变为HIGH位,ASF1控制装置201执行从步骤S20至步骤S21。在步骤S21中,所述ASF1控制装置201将对脉冲数量计数器Pc的数值和在驱动表T内的脉冲修正数值P5的总和与所允许脉冲数Pmax的大小进行比较。如果满足Pc+P5=Pmax的关系式,由于即使仅以P5脉冲值反向驱动所述供纸马达27,反向驱动的传递在中间也没有被解除,因此所述ASF1控制装置201执行步骤S22。
如果满足Pc+P5>Pmax的关系式,由于如果仅以P5脉冲值进一步反向驱动所述供纸马达27,所述供纸辊齿轮无齿部分19b将达到一个对着反向行星齿轮35的位置处并且供纸辊上的驱动传递将被切断。在步骤S24中,所述ASF1控制装置201以脉冲值P4再次正向驱动供纸马达并且使供纸辊19回到初始化位置,在步骤S25中,将Pc值设定为0,将n值设定为n+1,接着执行步骤S26。由于在供纸辊19的第二次转动时所述纸张端部传感器108能够检测到纸张200,因此此时的n值通常为2,这样ASF1控制装置201回到步骤S17。此时,由于纸张端部传感器108的输出电压已经处于HIGH位并且脉冲计数器Pc的数值已经被重新设定,ASF1控制装置201执行从步骤S17经过步骤S18、S19、S20至S21,接着由于已满足Pc+P5=Pmax的关系式,ASF1控制装置201执行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将进行所谓的脉冲数值修正。ASF1控制装置201以从所述驱动表T中的脉冲值P5反向驱动供纸马达并使供纸辊19转动。此时,将纸张200的前端从一个被纸张端部传感器108检测到的位置进一步地送入打印机101中并且当所述纸张200的前端碰到由停止的LF辊109和夹送辊110所形成的一个辊隙时停止送纸,但是纸张200的后部被供纸辊19进一步推动。因此,所述纸张200的前端与由LF辊109和夹送辊110所形成的辊隙部分平行。
接着,ASF1控制装置201执行步骤S23,ASF1控制装置201通过图26中所示的串行输送端口44f将一个表示供纸已经完成的信号送至打印机101并且结束供纸操作。
如果没有将纸张放在压板26上,那么无论供纸辊1 9转动多少次,所述纸张端部传感器的输出电压都将不会回到HIGH位。
因此,在ASF1控制装置201对供纸操作重复两次之后,其中对步骤S17-S18-S19-S20-S17的循环线路重复一定次数,接着通过S19-S24-S25-S26的循环线路回到S17,当第三次达到步骤S26时ASF1控制装置201将执行步骤S27,这是因为供纸辊19的转数计数器n等于3,这时ASF1控制装置201将向打印机101传送一个供纸错误信号并终止供纸操作。
其它操作(打印机一侧,ASF一侧)
图32是用于控制ASF1初始化操作的子流程C3。当ASF1从打印机主体101接收到一个初始化指令时,ASF1控制装置201将执行步骤S28并检测用于表示供纸辊19的转动方向相位是否在初始化位置的INIT标记数值。如果INIT数值为1,那么供纸辊19已处于初始化位置并且ASF1控制装置201将执行步骤S31,接着通过将一个初始化完成信号送至打印机101来结束该操作。如果INIT数值为0,ASF1控制装置201将执行步骤S29并且以一指定的脉冲值P0正向驱动供纸马达27。所述指定的脉冲值P0设定为足以使供纸辊19转动到初始化位置的脉冲值,从而无论供纸辊19的转动方向相位在什么地方都能使所述供纸辊齿轮的无齿部分19b对着正向行星齿轮31。通过执行步骤S29,供纸辊19转动并回到初始化位置,压板26和拾纸橡皮件23分离,并且可平稳地设置纸张200。
ASF1控制装置201接着执行步骤S30以将INIT标记数值变为1,表示供纸辊已在初始化位置,并且执行步骤S31,将一个初始化完成信号送至打印机101并结束该操作。
图33是用于进行判断通过图26中所示的端口117f和117g与打印机外接的设备类型的子流程C1。所述打印机主体控制装置202首先执行步骤S32,通过端口117g将判断指令送至外接设备。接着,所述打印机主体控制装置202执行步骤S33,如果所述打印机主体控制装置202通过端口117f没有从外部设备中接收到一个响应信号,那么它将执行步骤S35,如果没有经过指定时限t1,所述打印机主体控制装置202将回到步骤S33。在步骤S35中,如果经过了指定时限t1,所述打印机主体控制装置202将执行步骤S36,并且断定没有外部设备与打印机接合并结束该操作。
在步骤S33中,如果所述打印机主体控制装置202从外部设备接收到一个响应信号,所述打印机主体控制装置202则执行步骤S34。在步骤S34中,所述打印机主体控制装置202从所接收到的响应信号中识别表示外接设备类型的识别代码并结束该操作。
图34和图35分别表示了本发明打印机控制流程和能够与外接打印机的ASF控制流程的第二种实施例。其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具有功能和结构相同的部件并且省略了对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操作的描述。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31中所示,ASF1控制装置201在步骤S22中仅以脉冲值P5反向驱动供纸马达,接着ASF1控制装置201执行步骤S23并将一个供纸完成信号送至打印机101。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6中所示,由于供纸辊19没有回到初始化位置,因此供纸辊19仍然压在纸张200上。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仅单独利用LF辊在打印机主体一侧进行记录头扫描或记录操作,将会出现纸张从供纸辊19回拉现象并且可能降低纸张200输送的精度。
所述第二实施例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如图35中所示,ASF1控制装置201在步骤S22中进行脉冲修正操作以后,执行步骤S38并仅以一指定脉冲值P6正向驱动供纸马达27。所述指定脉冲值P6是通过驱动正向行星齿轮31足以使供纸辊转动到初始化位置的脉冲数量。在ASF1控制装置201开始正向驱动供纸马达27的同时,ASF1控制装置201操作用于测量从开始驱动起所经历时间的计数器,并且当经过了一指定时限t3时执行步骤S39,向打印机101主体一侧发送一个同步驱动请求。所述指定时限t3稍大于从步骤S38中开始驱动供纸马达27到正向行星齿轮31重新转动以使供纸辊19和供纸辊齿轮19a信号联结并开始转动所用时间。
在步骤S38中,供纸马达27的驱动速度是这样被设定的,即使与供纸辊19相接合的拾纸橡皮件23的圆周速度稍大于在步骤S7中打印机主体的LF辊109转动时的圆周速度。
当步骤S38完成时,供纸辊19转动到与初始化位置相同的相位,接着ASF1控制装置201执行步骤S40。在步骤S41中,ASF1控制装置201将INIT标记数值变为“1”,表示供纸辊的转动方向相位已在初始化状态,并且结束该操作。
在步骤S39中,当所述打印机主体控制装置202接收到由ASF1控制装置201发出的同步驱动请求后,所述打印机主体控制装置202执行图34中所示的步骤S5到S7,并开始使LF辊109正向转动。
图37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打印机主体101和ASF1在所经历时间内所执行操作的时间顺序图。
当打印机开始进行供纸操作时,首先向ASF一侧发出一个用于判断设备类型的指令(步骤S32)。所述ASF向打印机一侧发出一个表示ASF设备类型代码的识别信号(步骤S37)。接着,打印机向ASF一侧发出一个ASF初始化指令(步骤S2),如果ASF没有进行初始化(步骤S29),ASF通过使供纸辊转动进行一个初始化操作并向打印机发出一个初始化完成信号(步骤S31)。然后,打印机向ASF发出一个供纸指令(步骤S4)。ASF根据供纸操作控制程序C2驱动供纸马达并且在ASF识别了根据供纸指令和所送出的纸张类型信息而定的驱动表T(在图37中省略的步骤S15)之后使供纸辊转动(步骤S18)。当设置在打印机上的纸张端部传感器108的输出电压变为HIGH位并且检测到纸张时,ASF根据上述脉冲值P5仅以转动量R1使供纸辊进一步转动,即进行所谓的脉冲值修正操作(步骤S22)。在完成所述脉冲值修正操作之后,ASF仅以转动量R3使供纸辊进一步转动到与初始化相同的位置(步骤S38)并当从开始驱动供纸马达起已经过时限t3之后向打印机发出一个同步驱动请求(步骤S39)。
当打印机接收到ASF所发出的同步驱动请求后,仅以转动量R3使LF辊转动,进行所谓的将导向端送至初始位置的操作(步骤S7)。
从上述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本实施例中,在表示步骤S22完成时状态的图36中,供纸辊19开始转动,LF辊109立刻随之开始转动。此时,拾纸橡皮件23的圆周速度比LF辊109的圆周速度稍微快一点。这样,当在步骤S7中进行将导向端送至初始位置的操作而使LF辊开始转动时,由于被纸张200压紧的拾纸橡皮件23在LF辊开始转动之前开始转动,因此不会出现回拉现象。另外,由于拾纸橡皮件23的圆周速度比LF辊109的圆周速度稍微快一点,而这种圆周速度上的差异也不会使回拉现象出现,并且在记录头扫描纸张200的过程中会稳定送纸精度。
但是,如果t3太小,那么将会导致在将供纸马达27的驱动力传递给供纸辊19之前LF辊109就可能开始转动的问题。如果t3太大,那么将会导致在LF辊109开始转动之前供纸辊19已经转动了很多的问题,从而使纸张200出现变形或者纸张200的前端与由LF辊109和夹送辊110所形成的辊隙不平行。根据多次试验的结果,在本实施例中,t3的值在10毫秒至100毫秒之间是最合适的。在与供纸辊19相接合的拾纸橡皮件23的圆周速度相对于LF辊109的圆周速度不是很快的情况下,当拾纸橡皮件23因纸张200的类型或周边环境的问题而出现滑脱时,可能会出现回拉的现象。如果拾纸橡皮件23的圆周速度太快,将会导致纸张200出现变形的问题。根据多次试验的结果,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38中,拾纸橡皮件23的圆周速度比步骤S7中LF辊109的圆周速度快5%至50%是最合适的。
在本实施例中被称为的“同步驱动请求”信号与第一实施例中被称为的“完成供纸”信号是相对应的,只是由于在操作含义上存在不同之处,如果将与“完成供纸”信号相同的信号用作实际信号,是不会产生任何问题的。因此,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图29和34)打印机主体的供纸操作控制程序实质上是相同的。换言之,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打印机可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ASF接合使用。
下面将利用图38描述第二实施例中的多个驱动表T的含义。
例如如果ASF1所接收到的纸张类型信息显示的是白纸,那么ASF控制装置201将选择驱动表T1。对于白纸,由于在步骤S22中进行修正的过程中阻力较低,因此驱动速度设置在中速。另外,由于在送纸过程中很少出现歪斜送纸的情况,因此无需使LF辊109推动纸张的量很大,并且对于修正脉冲值P5可以设置较小的数值。
如果ASF1所接收到的纸张类型信息显示的是信封,那么ASF控制装置201将选择驱动表T3。在这里,所设置的驱动速度相对于白纸较低并且需要保证一个较大的扭矩以使供纸马达27不会出现转动不正常的现象,这是因为在步骤S22中进行修正的过程中阻力非常大。由于信封相对于其它类型的纸张在供纸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歪斜送纸,因此在步骤22中对于修正脉冲值P5应设置一个大于白纸所用驱动表T1的中间值,这样由于增加了LF辊109推动信封前端的量,因此可以较高精度使信封前端对齐。
如ASF1所接收到的纸张类型信息显示的是亮光纸,那么ASF控制装置201将选择驱动表T4。虽然在进行修正的过程中阻力比较大,但是不容易出现歪斜送纸的情况。因此,在进行修正的过程中,驱动速度设置在低速并且在驱动表T4中对于修正脉冲值P5可以设置与白纸所用的修正脉冲值P5相等的较小数值。
如果ASF1所接收到的纸张类型信息显示的是明信片,那么ASF控制装置201将选择驱动表T2。明信片在进行修正的过程中阻力不是很大,因此,在进行修正的过程中驱动速度设置在与白纸所用的驱动速度相等的中速。
但是,当图37中打印机上的LF辊109和ASF供纸辊19同时转动时,一种诸如明信片的刚性很大的纸张是不易变形的,并且在以较高的圆周速度转动的供纸辊19抵抗LF辊109的摩擦力的情况下,以一端朝上的方式被推入。因为明信片前端端部朝上的输送超过了LF辊109的转动量R3,因此不能达到修正打印结果的目的。为了避免这样,在进行修正的过程中修正脉冲值P5的最大值设置在驱动表T5中。具体说来,设置一个表示为P5=Pmax-Pc的变量,该变量是由纸张端部传感器108检测纸张200所需的供纸马达反向驱动脉冲数值所确定的。这样,无论纸张端部传感器108在什么时间检测纸张200,在图35中当步骤S22完成时反向驱动供纸马达27的脉冲总数都是Pmax。换言之,以可限制的方式使供纸辊齿轮19a的无齿部分19b的转动到其对着反向行星齿轮35的位置并且相互脱开。因此,在步骤S22完成后供纸辊19的转动方向相位从初始化位置移至一个向前的位置,接着在步骤S40中即使供纸辊19转动,供纸辊19的相位也能够迅速返回初始化位置。因此,由于在开始同步驱动LF辊109和供纸辊19之后,装载在压板26上的明信片和拾纸橡皮件23迅速分离,因此所述明信片在供纸辊19和LF辊109之间的摩擦阻力作用下不再被推入。
如果ASF1从打印机101所接收到的纸张类型信息是一种没有装入ASF中的纸张或没有显示是一种纸张,那么ASF控制装置201将选择驱动表T5。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表T5中所存储的数值与明信片所用的驱动表T2中数值相同,但取决于同步情况,在驱动表T5中也可存储与其它纸张所用的驱动表中相同数值或完全不同的数值。

Claims (13)

1.一种记录设备,该设备具有一个记录设备主体和一个自动供纸装置,所述记录设备主体具有一个供纸孔,所述记录设备主体可在一张以人工供纸方式从所述供纸孔供入的纸张上进行记录,所述自动供纸装置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记录设备主体相接合并且可通过所述供纸孔将一张纸自动地供给到所述记录设备主体上,所述记录设备包括:
一个人工供纸定位装置,所述人工供纸定位装置通过限制从所述供纸孔以人工方式供给的纸张侧部使供纸位置定位;以及
一个安装在自动供纸装置上的自动供纸定位装置,所述自动供纸定位装置通过限制自动供给到所述记录设备主体的纸张侧部使供纸位置定位;
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自动供纸装置与所述记录设备主体相接合时,从所述自动供纸装置供给的纸张不抵靠着所述人工供纸定位装置。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自动供纸装置与所述记录设备主体相接合时,所述人工供纸定位装置是可回缩的,以使从所述自动供纸装置供给的纸张不抵靠着所述人工供纸定位装置。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供纸定位装置缩到一个可使从所述自动供纸装置供给的纸张通过的纸张通道下方。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供纸定位装置缩到一个可使从所述自动供纸装置供给的纸张通过的纸张通道侧面。
5.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供纸定位装置设置在一个用于承载从所述供纸孔以人工方式所供给纸张的供纸托盘上,并且一个托盘接收部件设置在所述自动供纸装置主体上用于供纸托盘,从而当所述自动供纸装置与所述记录设备主体相接合时,所述供纸托盘可缩到所述纸张通道下方。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以可转动的方式将所述供纸托盘安装在所述记录设备主体上的一个用于关闭所述供纸孔的位置和一个用于支承所述纸张的位置之间,当所述自动供纸装置与所述记录设备主体相接合时,通过从所述用于支承所述纸张的位置转动所述供纸托盘,从而使所述供纸托盘被所述托盘接收部件接收。
7.一种如权利要6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一个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托盘接收部件上,以便当所述自动供纸装置与所述记录设备主体相接合时通过从所述用于支承所述纸张的位置进一步转动所述供纸托盘将所述供纸托盘引导到所述托盘接收部件。
8.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定位装置具有一个可根据纸张大小进行移动的移动定位元件,无论移动定位元件在什么位置处,所述托盘接收部件都能接收所述供纸托盘。
9.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供纸装置具有一个纸张支承装置、一个供纸装置和一个纸张分离装置,所述纸张支承装置用于放置一叠纸张,所述供纸装置用于从所述纸张支承装置供给纸张,所述纸张分离装置用于将从所述供纸装置供给的纸张一张接着一张的分离,所述自动供纸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纸张支承装置上。
10.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供纸装置具有一个纸张支承装置、一个供纸装置和一个纸张分离装置,所述纸张支承装置用于放置一叠纸张,所述供纸装置用于从所述纸张支承装置供给纸张,所述纸张分离装置用于将从所述供纸装置供给的纸张一张接着一张的分离,所述纸张分离装置具有一个可弹性变形的板状元件和一个位于所述板状元件下游侧的倾斜表面,所述托盘接收部件放置在所述倾斜表面的内侧。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元件可分离刚性不太大的纸张,所述倾斜表面可分离刚性较大的纸张。
12.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一个主体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记录设备主体上以限制以人工方式所供给的纸张侧部位置,利用所述主体定位装置和所述人工供纸定位装置来设置人工供纸标准件,人工送纸标准件在纸张宽度方向上位于由自动供纸定位装置所设定的一个用于自动供纸的供纸标准件的外侧。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设备主体为便携式形状,所述记录设备主体的记录装置为喷墨式记录装置。
CN99110895A 1998-04-15 1999-04-15 记录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369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5240/1998 1998-04-15
JP10524098A JP3526209B2 (ja) 1998-04-15 1998-04-15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0170A CN1240170A (zh) 2000-01-05
CN1103693C true CN1103693C (zh) 2003-03-26

Family

ID=14402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108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3693C (zh) 1998-04-15 1999-04-15 记录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654133B2 (zh)
EP (1) EP0950530B1 (zh)
JP (1) JP3526209B2 (zh)
KR (1) KR100342643B1 (zh)
CN (1) CN1103693C (zh)
DE (1) DE69929547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PQ056099A0 (en) * 1999-05-25 1999-06-17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A method and apparatus (pprint01)
US7173719B2 (en) * 2001-09-04 2007-02-0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Integrated raster image processo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engine controller
JP2005041604A (ja) * 2003-07-23 2005-02-17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JP2005047227A (ja) * 2003-07-31 2005-02-24 Canon Inc 両面記録装置
JP4773785B2 (ja) * 2004-09-28 2011-09-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JP2006188312A (ja) * 2005-01-04 2006-07-20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プリンタ
US7916318B2 (en) * 2005-05-13 2011-03-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4612872B2 (ja) * 2005-06-30 2011-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並びに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KR100720723B1 (ko) 2005-10-20 2007-05-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기기의 다목적 급지장치
US7850300B2 (en) * 2007-01-04 2010-12-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00321745A1 (en) * 2009-06-19 2010-12-23 Visioneer, Inc. Portable battery powered multi-media duplex scanner with optional docking station
JP5623173B2 (ja) 2010-07-30 2014-1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DE202010015351U1 (de) * 2010-11-11 2011-02-03 Francotyp-Postalia Gmbh Vorrichtung zur Absenkung, Positionierung und Anhebung von Druckelementen eines Druckergeräts
JP6044170B2 (ja) * 2012-08-10 2016-12-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888261B2 (ja) * 2016-09-30 2021-06-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7309375B2 (ja) 2019-01-31 2023-07-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2638A2 (en) * 1990-12-28 1992-07-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system with automatic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EP0656263A2 (en) * 1993-12-03 1995-06-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with paper feed mechanis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8235A (en) * 1990-08-10 1993-08-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JP2984066B2 (ja) * 1991-01-29 1999-11-29 富士通アイソ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用自動給紙装置
US5648808A (en) 1991-06-10 1997-07-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JP2925368B2 (ja) 1991-07-25 1999-07-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872452B2 (ja) 1991-07-30 1999-03-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自動給紙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ATE173230T1 (de) 1991-08-21 1998-11-15 Canon Kk Automatischer apparat zum zuführen von blättern
US5358230A (en) 1992-04-24 1994-10-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US5480247A (en) * 1992-05-29 1996-01-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US5423526A (en) 1992-06-26 1995-06-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JP3197960B2 (ja) 1992-09-30 2001-08-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自動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68324B2 (ja) 1992-12-22 2002-03-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5332209A (en) * 1993-10-27 1994-07-26 Eastman Kodak Company Adjustable feed tray assembly
US5547062A (en) * 1995-05-31 1996-08-20 Diversified Technologies, Inc. Universal currency accepto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2638A2 (en) * 1990-12-28 1992-07-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system with automatic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EP0656263A2 (en) * 1993-12-03 1995-06-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with paper feed mechanis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929547T2 (de) 2006-11-09
KR19990083229A (ko) 1999-11-25
EP0950530A2 (en) 1999-10-20
EP0950530A3 (en) 2000-05-17
JPH11292315A (ja) 1999-10-26
CN1240170A (zh) 2000-01-05
US20030197881A1 (en) 2003-10-23
DE69929547D1 (de) 2006-04-13
JP3526209B2 (ja) 2004-05-10
KR100342643B1 (ko) 2002-07-03
EP0950530B1 (en) 2006-01-25
US6654133B2 (en) 2003-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93C (zh) 记录设备
CN1165816C (zh) 送纸设备、具有该送纸设备的成像设备和图像读取设备
CN1061311C (zh) 供纸装置及其应用
CN1128753C (zh) 供纸设备和记录设备
CN1196075C (zh) 图象读取装置
CN1220590C (zh) 进纸装置和具有该进纸装置的记录装置
CN100339281C (zh) 片材进给装置和记录装置
CN1232403C (zh) 供纸设备和具有供纸设备的成象设备
CN1349138A (zh) 纸张处理装置、安装纸张处理装置的方法以及成像装置
CN101028771A (zh) 墨带匣盒和打印机装置
CN101028766A (zh) 打印机装置
CN1652035A (zh) 纸张进给器
CN1659036A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747815A (zh) 钉书钉用补充器、钉书机和装钉匣
CN101058375A (zh) 纸张传送装置,图像扫描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907721A (zh) 具有支撑纸张的压印平板和可动支撑部的喷墨记录装置
CN1946130A (zh) 自动文件进给器
CN150739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799009A (zh) 纸张供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周边装置的安装方法和装置连接方法
CN1213590C (zh) 图像读取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128719C (zh) 具有纸张输送通道导向件的打印机
CN1717362A (zh) 打印机
CN2842916Y (zh) 图像处理设备
CN181537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689946A (zh) 送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326

Termination date: 201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