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8215A - 移动支援用具 - Google Patents

移动支援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8215A
CN110368215A CN201910290034.1A CN201910290034A CN110368215A CN 110368215 A CN110368215 A CN 110368215A CN 201910290034 A CN201910290034 A CN 201910290034A CN 110368215 A CN110368215 A CN 110368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olving member
abutting
barred body
fixing component
support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00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8215B (zh
Inventor
河野治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wamu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wamu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amura Corp filed Critical Kawamu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68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8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8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82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056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sea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056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seat
    • A61G5/1059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seat adjusting the height of the sea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056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seat
    • A61G5/1064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seat adjusting the depth of the sea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the head or the feet
    • A61G5/12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the head or the feet for 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the head or the feet
    • A61G5/128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the head or the feet for fee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备伸缩固定件(28)的移动支援用具,伸缩固定件(28)具备固定于中空管(25)的固定构件(35)、和通过以轴向为转动轴转动而卡合在固定构件(35)上的转动构件(36)。转动构件(36)具备棒体(26)所通过的转动构件贯通孔、和按压部。固定构件(35)具备棒体(26)所通过的固定构件贯通孔、和安装于中空管(25)时从中空管(25)的一端轴向突出的第一抵接部(48)。转动构件(36)转动且转动构件(36)卡合在固定构件(35)上,由此,按压部形成为直接或间接按压第一抵接部的结构。按压部所按压的第一抵接构件(48)被按压接触于棒体(26)的外周面。

Description

移动支援用具
本申请伴有基于2018年4月13日申请的日本国发明申请2018-77973的优先权主张。该日本国申请的所有内容作为参照包含于此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伸缩固定件的移动支援用具。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5-188664号公报中公开了具备脚踏板(footrest)的轮椅。该脚踏板支持就座于轮椅的使用者的脚。该脚踏板安装于腿柱(leg post)。该腿柱穿过腿管(legpipe)。通过变更该腿管轴向上的腿柱的固定位置来调节脚踏板的高度位置。该脚踏板仅以拧紧螺栓来调节高度位置。该轮椅配合使用者的体型调节脚踏板的高度位置。
日本特开2005-118145号公报中也公开了具备脚踏板的轮椅。该脚踏板安装于支架棒。该支架棒可滑动地穿过踏板(step)安装部。通过变更该踏板安装部上的支架棒的固定位置来调节脚踏板的高度位置。该脚踏板能通过使安装于踏板安装部的销穿过支架棒的孔来变更支架棒的固定位置。该轮椅也配合使用者的体型调节脚踏板的高度位置。
在日本特开2015-188664号公报的轮椅中,为脚踏板的高度位置的调节而使用松开或拧紧螺栓的工具。于该轮椅,其高度位置的调节需要工具。另一方面,在日本特开2005-118145号公报的轮椅中,为脚踏板的高度位置的调节而需要使销对准地穿过支架棒的孔的位置。使该销的位置对准孔的位置并不容易。又,操作销的作业对于指尖难以使力的使用者来说较困难。尤其是,轮椅多为残疾人、老年人、负伤者等所使用。对于这样的使用者而言该高度位置的调节并不容易。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能容易地调节长度的伸缩固定件的移动支援用具。
发明内容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支援用具具有使能在中空管的一端轴向移动的棒体相对于所述中空管定位固定的伸缩固定件。该移动支援用具具备固定于所述中空管的固定构件、和通过以所述棒体的轴向为转动轴转动而卡合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的转动构件。所述转动构件具备所述棒体所通过的转动构件贯通孔、和按压部。所述固定构件具备在安装于所述中空管时从所述中空管的一端轴向突出的第一抵接部。所述转动构件以轴向为转动轴转动且所述转动构件卡合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由此,所述按压部形成为直接或间接按压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结构。所述按压部所按压的所述第一抵接部被按压接触于所述棒体的外周面。
优选为,在所述第一抵接部形成有轴向延伸的第一槽口。
优选为,该移动支援用具具备配置于所述棒体与所述转动构件之间的第二抵接构件。所述第二抵接构件具备圆筒形状。所述第二抵接构件具备在其轴向延伸的第二槽口。所述转动构件以轴向为转动轴转动且所述转动构件卡合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由此,所述按压部形成为直接或间接按压所述第二抵接构件的结构。所述按压部所按压的所述第二抵接构件被按压接触于所述棒体的外周面。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移动支援用具具有使能在中空管的一端轴向移动的棒体相对于所述中空管定位固定的伸缩固定件。该移动支援用具中,所述伸缩固定件具备固定于所述中空管的固定构件、通过以所述棒体的轴向为转动轴转动而卡合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的转动构件、和配置于所述棒体与所述转动构件之间的第二抵接构件。所述转动构件具备所述棒体所通过的转动构件贯通孔、和按压部。所述第二抵接构件具备圆筒形状。所述第二抵接构件具备在其轴向延伸的第二槽口。所述转动构件以轴向为转动轴转动且所述转动构件卡合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由此,所述按压部形成为直接或间接按压所述第二抵接构件的结构。所述按压部所按压的所述第二抵接构件被按压接触于所述棒体的外周面。
优选为,该移动支援用具具备配置于所述棒体与所述转动构件之间的垫圈。所述转动构件以轴向为转动轴转动且所述转动构件卡合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由此,所述按压部形成为通过所述垫圈按压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结构。
优选为,该移动支援用具具备配置于所述棒体与所述转动构件之间的垫圈。所述转动构件以轴向为转动轴转动且所述转动构件卡合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由此,所述按压部形成为通过所述垫圈按压所述第二抵接构件的结构。
优选为,所述棒体具备形成于外周面并周向延伸的定位槽。所述第一抵接部具备向半径方向內方突出的定位凸部。在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状态下,所述定位凸部卡合于所述定位槽。
优选为,所述棒体具备形成于外周面并周向延伸的定位槽。所述第二抵接构件具备向半径方向內方突出的定位凸部。在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第二抵接构件的状态下,所述定位凸部卡合于所述定位槽。
优选为,所述定位槽沿所述棒体的轴向形成多个。所述定位凸部沿周向延伸。
优选为,所述固定构件具备公螺纹部。在所述第一抵接部,轴向上形成有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端面朝所述公螺纹部、从半径方向内侧向外侧倾斜并延伸的第一外斜面。
优选为,所述转动构件具备与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公螺纹部螺合的母螺纹。
优选为,所述第二抵接构件具备外周面。在所述外周面形成有第二外斜面。所述第二外斜面在轴向上从半径方向外侧向内侧倾斜并延伸。
优选为,所述固定构件具备所述棒体所通过的固定构件贯通孔、和从所述固定构件贯通孔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內方突出的卡合突起。所述棒体具备轴向延伸的滑动槽。所述卡合突起卡合于所述滑动槽。
优选为,具备转动抑制构件。所述转动抑制构件抑制所述转动构件朝所述转动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的卡合松动的方向转动。
优选为,所述转动抑制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构件。所述转动抑制构件具备卡合销、和对该卡合销向其梢端所突出的方向施力的弹性体。所述固定构件具备对所述卡合销的梢端所突出的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止动部。所述转动构件具备卡合凹部。所述卡合凹部具备从所述转动构件与所述固定构件卡合的转动方向的后方朝前方变深的卡合斜面。在所述棒体固定于所述中空管的状态下,所述卡合销的颈下长度Lp大于从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止动部到所述转动构件的所述端面为止的距离Dt。
优选为,在所述棒体固定于所述中空管的状态下,所述卡合销的颈下长度Lp小于从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止动部到所述转动构件的所述卡合凹部的底面为止的距离Db。
发明效果:
对于该移动支援用具的伸缩固定件,手握转动构件,使转动构件绕固定构件转动。通过该转动,转动构件的按压部直接或间接地将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构件的至少一方被按压接触于棒体的外周面。由此,相对于中空管定位棒体。对于该伸缩固定件,不必为了调节长度、高度而进行手指插拔销的作业。该伸缩固定件不需要工具。该伸缩固定件能容易地调节长度、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移动支援用具的轮椅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轮椅的侧架和臂支撑部的局部分解图;
图3是图1的轮椅的伸缩固定件及其周边部的局部分解图;
图4是示出图3的轮椅的踏板柱(step post)的局部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图3的伸缩固定件的固定构件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图3的伸缩固定件的转动构件的说明图;
图7是图6的转动构件沿轴线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图3的伸缩固定件的第二抵接构件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图3的伸缩固定件的使用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0的(a)是示出图3的伸缩固定件的其他使用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10的(b)是示出另外的其他使用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图1的轮椅的折背连结件的剖视图;
图12的(a)是示出图11的折背连结件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12的(b)是示出图11的折背连结件的其他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图1的轮椅的折背连结件和后臂支持件的局部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态的轮椅的伸缩固定件的说明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另外的其他实施形态的轮椅的伸缩固定件和其周边部的局部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并基于优选实施形态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中示出作为本发明的移动支援用具的一例的轮椅1。该轮椅1具备一对侧架(side frame)2、一对臂支撑部(arm support)3、交叉架(cross frame)4、一对腿脚支撑部(foot leg support)5、一对前轮6、一对后轮7、座板8、背板9及制动装置10。图1的箭头X表示轮椅1的前后方向向前。箭头Y表示轮椅1的左右方向向左。箭头Z表示轮椅1的上下方向向上。
交叉架4连结一对侧架2。交叉架4具备一对座椅管(seat pipe)4a及横梁(crossmember)对4b。一对座椅管4a沿左右的侧架2在前后方向延伸。横梁对4b由横梁4c和横梁4d构成。该横梁4c的中央部与横梁4d的中央部轴支承。横梁4c的上端固定于左侧的座椅管4a。横梁4c的下端部轴支承于右侧的侧架2。横梁4d的上端固定于右侧的座椅管4a。横梁4d的下端部轴支承于左侧的侧架2。
通过使该横梁对4b转动,一对侧架2的间隔得以变更。利用该交叉架4,轮椅1的整体宽度得以变更。该轮椅1的姿势可在图1所示的使用者就座的使用姿势和左右的侧架2相互靠近的折叠姿势之间变更。
各个前轮6具备轮脚(caster)主体6a、车轮6b及轮脚支持件6c。轮脚支持件6c固定于侧架2的前方下部。轮脚主体6a能以上下方向为转动轴转动地支持于轮脚支持件6c。车轮6b可转动地支持于轮脚主体6a。
座板8跨设于一对座椅管4a上。该座板8支持就座于轮椅1的使用者的臀部。背板9在座板8的后方且上方跨设于一对侧架2上。背板9支持就座的使用者的背部。
制动装置10具备未图示的制动器主体、制动杆10a、和制动线10b。制动器主体安装于后轮7。制动器主体具备对后轮7的转动进行制动的功能。制动线10b连接制动器主体和制动杆10a。制动杆10a安装于侧架2。通过握住制动杆10a,制动器主体经由制动线10b对后轮7的转动进行制动。通过停止握住制动杆10a,制动器主体解除后轮7的转动的制动。作为该制动器主体,可例示出鼓式制动器、盘形制动器、带式制动器等。
图2示出位于右侧的侧架2、臂支撑部3及腿脚支撑部5。在此,对位于右侧的侧架2、臂支撑部3及腿脚支撑部5进行说明,而位于左侧的各者也大致左右对称地同样地构成。
该侧架2具备基管(base pipe)12、座侧管(seat side pipe)13、前管(frontpipe)14、后轮安装部15、背下管16、背上管17、折背连结件18、交叉架安装部19、前座位支承件20及后座位支承件21。臂支撑部3具备臂管22、前臂支持件23及后臂支持件24。腿脚支撑部5具备为中空管的腿管25、为棒体的腿柱26、脚踏板27及伸缩固定件28。
如图2所示,侧架2的基管12位于侧架2的下侧并在前后方向延伸。基管12从前管14延伸至后轮安装部15。基管12上安装有交叉架安装部19。该交叉架安装部19可转动地支持横梁4c的下端部(参照图1)。未图示的位于左侧的侧架2的交叉架安装部19可转动地支持横梁4d的下端部(参照图1)。
座侧管13位于基管12的上方并在前后方向延伸。座侧管13从前管14延伸至后轮安装部15。该座侧管13上安装有前座位支承件20及后座位支承件21。后座位支承件21位于前座位支承件20的后方。
该前座位支承件20及后座位支承件21上可装卸地支持有右侧的座椅管4a。安装于左侧的座侧管13上的未图示的前座位支承件20及后座位支承件21上,可装卸地支持有左侧的座椅管4a。由此,交叉架4连结一对侧架2。
前管14位于侧架2的前侧。前管14在上下方向延伸。前管14与基管12的前端和座侧管13的前端连结。
后轮安装部15位于侧架2的后侧。后轮安装部15在上下方向延伸。后轮安装部15与基管12的后端和座侧管13的后端连结。后轮7安装于该后轮安装部15。
各个背下管16从后轮安装部15的上端向上方延伸。背下管16也可以从座侧管13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该背下管16从下方朝上方、从前方向后方倾斜并延伸。
各个背上管17位于背下管16的上方。背上管17具备为中空管的第一背上管29、为棒体的第二背上管30、把手安装部31、伸缩固定件28及把手33。第一背上管29位于第二背上管30的下方。第二背上管30通过伸缩固定件28安装于第一背上管29。把手安装部31从第二背上管30的上端朝后方延伸。把手33固定于该把手安装部31。该把手33被立于轮椅1后方的辅助者握住。
折背连结件18位于背下管16与背上管17之间。折背连结件18连结背下管16和背上管17。折背连结件18使背上管17能相对于背下管16以左右方向为转动轴地转动。
如图2所示,臂支撑部3的臂管22具备在前后方向延伸的主部22a和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前端部22b。前臂支持件23安装于前管14。后臂支持件24安装于背下管16。臂管22通过前臂支持件23及后臂支持件24安装于侧架2。安装于侧架2的臂管22的主部22a位于座侧管13的上方,在前后方向延伸。
前臂支持件23安装于前管14。臂管22的前端部22b插入前臂支持件23的有底的插入孔23a。前臂支持件23内拧入有组装螺丝(set vis)。该组装螺丝被按压接触于前端部22b,防止前端部22b从插入孔23a脱落。如此,臂管22的前端部22b可装卸地安装于前管14。臂管22的前端部22b也可以可装卸地安装于座侧管13。
后臂支持件24具备安装部24a、支持部24b及连结部24c。安装部24a安装于背下管16。臂管22安装于支持部24b。连结部24c位于安装部24a与支持部24b之间,连结安装部24a和支持部24b。该连结部24c从下方朝上方、从左右方向内侧向外侧倾斜并延伸。由此,相对于安装部24a,支持部24b位于上方且左右方向外侧。该安装部24a安装于背下管16。臂管22的主部22a可装卸地安装于支持部24b。该臂支撑部3可装卸地安装于侧架2。
如图2所示,腿脚支撑部5的腿管25位于前管14的前方。脚踏板27安装于腿柱26。腿柱26通过伸缩固定件28安装于腿管25。
该腿管25具备上端部25a、中间部25b、下端部25c及支持部25d。上端部25a从座侧管13的前端向前方延伸。中间部25b从上端部25a的前端,从上方朝下方且从后方向前方倾斜并延伸。下端部25c从中间部25b的下端朝下方延伸。支持部25d从基管12的前端延伸至下端部25c。
如图3所示,在腿管25的下端部25c形成有贯通孔34。该腿管25由中空管构成。该腿管25具备在其轴向延伸的空孔。该空孔在与下端部25c的轴向垂直的截面上,被圆形的内周面包围。贯通孔34横跨该空孔,贯通下端部25c。
图3的点划线L1表示伸缩固定件28的轴线。该轴线L1也是腿管25的下端部25c的轴线和腿柱26的轴线。伸缩固定件28具备固定构件35、转动构件36、第二抵接构件37、垫圈38、和卡合销39。此外,图3未图示,伸缩固定件28具备作为弹性体的线圈弹簧40(参照图9)。该固定构件35利用通过贯通孔34的固定轴201,安装于腿管25的下端部25c。
在该伸缩固定件28,腿管25的下端部25c的轴线和腿柱26的轴线位于轴线L1上,但不限于此。相对于该下端部25c的轴线,腿柱26的轴线可在腿管25的半径方向偏离,也可倾斜。
如图4所示,腿柱26具备插入部41。该插入部41是插入沿腿管25的轴向延伸的空孔内的部分。该插入部41具备外周面42。在该外周面42形成有滑动槽43、定位槽44及长孔45。该外周面42若未形成有滑动槽43、定位槽44及长孔45,则在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上具备圆形的轮廓。滑动槽43轴向延伸。定位槽44在外周面42周向延伸。该定位槽44绕周向一周。多个定位槽44在轴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形成。长孔45以轴向作为其长度方向,在与插入部41的轴向垂直相交的方向贯通插入部41。
如图5所示,伸缩固定件28的固定构件35具备头部46、公螺纹部47及第一抵接部48。在伸缩固定件28的轴向上,头部46位于公螺纹部47的一方,第一抵接部48位于公螺纹部47的另一方。
在该头部46的轴向端面46a上,有底的大径孔49沿轴向形成。此外,固定构件35具备作为固定构件贯通孔的小径孔50。该小径孔50沿轴向从第一抵接部48的端面48a形成至大径孔49的底面49a。在小径孔50的内周面51,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內方突出的一对卡合突起52。
在该头部46形成有贯通头部46的销孔53。该销孔53位于比大径孔49靠近半径方向外侧。销孔53的轴线与轴线L1平行。在该头部46上,在销孔53的一方的开口端具备作为止动部的端面54。该端面54是与销孔53的轴线正交并扩展的平面。此外,在该头部46形成有沿大径孔49的半径方向延伸的贯通孔35a(参照图3)。
在公螺纹部47形成有公螺纹55。第一抵接部48在轴向上形成有从第一抵接部48的端面48a朝公螺纹部47、从半径方向内侧向外侧倾斜并延伸的第一外斜(taper)面56。在第一抵接部48形成有轴向延伸的多个第一槽口57。这些第一槽口57在周向上排列。各个第一槽口57从第一抵接部48的外周面贯通至内周面。该第一槽口57在作为第一抵接部48的梢端的端面48a开口。
如图6所示,转动构件36形成有在轴向贯通的固定构件贯通孔36a,并具备大致圆筒状的形状。转动构件36具备外周面58、内周面59及端面60。在该外周面58,形成有在周向排列的多个凹部61。外周面58上因该凹部61而形成凹凸。端面60是在轴向上与固定构件35的头部46相向的面。在该端面60形成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卡合凹部63。该卡合凹部63具备从转动构件36的周向一方朝另一方变深的卡合斜面64和变浅的卡合斜面65。
如图7所示,该转动构件36的内周面59上形成有母螺纹66和作为按压部的斜面67。另,在之前所示的图6中省略内周面59的母螺纹66。母螺纹66与固定构件35的公螺纹55螺合。母螺纹66在轴向上形成于端面60侧。斜面67比母螺纹66远离端面60地形成。斜面67朝远离端面60的方向,从半径方向外侧向内侧倾斜。
如图8所示,第二抵接构件37的形状为具备轴向延伸的第二槽口37d的大致圆筒形状。此处的轴向不限于与轴平行的方向,也包括相对于轴向倾斜的方向。第二抵接构件37在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上具备C型状的形状。第二抵接构件37具备端面37a、外周面37b和内周面37c。该端面37a是以组装于固定构件35与转动构件36之间的状态来与固定构件35的头部46相向的面。该外周面37b上形成有作为第二外斜面的斜面69。该斜面69在轴向上朝远离端面37a的方向,从半径方向外侧向内侧倾斜并延伸。在内周面37c形成有作为定位凸部的筋状凸部71。该筋状凸部71周向延伸。
该第二抵接构件37的第二槽口37d能使第二抵接构件37缩小直径即可,该第二槽口37d不限于在轴向上从端面37a延伸至另一方的端面。该第二槽口37d也可以在端面37a开口而不在另一方的端面开口。该第二槽口37d还可以不在端面37a开口而在另一方的端面开口。进一步而言,该第二槽口37d还可以在外周面37b开口,而不在端面37a、另一方的端面开口。
图9示出图3的卡合销39安装于固定构件35的头部46的使用状态。该图9中,转动构件36与固定构件35螺合。换言之,转动构件36与固定构件35卡合。图9示出在腿柱26固定于腿管25的状态下的、固定构件35与转动构件36的位置关系。
卡合销39具备头部39a、颈下部39b、梢端39c及螺母39d。在颈下部39b的外周面形成有公螺纹39e。该卡合销39插入头部46的销孔53。卡合销39的梢端39c朝着转动构件36的端面60,从头部46突出。线圈弹簧40插入销孔53。螺母39d与卡合销39的公螺纹39e螺合,防线圈弹簧40脱落。线圈弹簧40朝着卡合销39的梢端39c从头部46突出的方向,对卡合销39施力。卡合销39的头部39a与端面54抵接。该端面54作为被施力的卡合销39的止动部发挥功能。该卡合销39的梢端39c插入卡合凹部63。
图9的双箭头Lp表示卡合销39的颈下长度。该颈下长度Lp测定为从头部39a的端面至梢端39c的长度。双箭头Dt表示从固定构件35的端面54至转动构件36的端面60的轴向距离。双箭头Db表示从固定构件35的端面54至转动构件36的卡合凹部63的底面63a的轴向距离。在图9的状态下,颈下长度Lp大于距离Dt。在该状态下,颈下长度Lp小于距离Db。
如图3所示,垫圈38具备圆筒形状。垫圈38在轴向上位于固定构件35与第二抵接构件37之间。
腿管25的下端部25c插入固定构件35的大径孔49。固定轴201穿过固定构件35的贯通孔35a和下端部25c的贯通孔34。利用该固定轴201,固定构件35固定于腿管25。
腿柱26的插入部41穿过使端面60朝向固定构件35侧的姿势的转动构件36。此外,插入部41穿过使斜面69朝向转动构件36侧的姿势的第二抵接构件37。此外,插入部41通过垫圈38。此外,该插入部41通过固定构件35的小径孔50。此外,该插入部41插入腿管25。插入部41的外周面42可滑动地插入形成腿管25的空孔的内周面。
固定轴201通过该插入部41的长孔45。由此,该腿柱26相对腿管25可滑动地插入,防止从腿管25脱落。该固定构件35的卡合突起52(参照图5)与腿柱26的滑动槽43卡合。由此,相对于腿管25,腿柱26的周向的转动被限制。又,腿柱26中未形成长孔45的情况下,也可代替固定轴201,使用螺丝等将固定构件35固定于腿管25。
转动构件36的母螺纹66与固定构件35的公螺纹55螺合。随着该转动构件36螺合,转动构件36靠近固定构件35。利用该转动构件36,第二抵接构件37及垫圈38朝固定构件35的第一外斜面56上推。第二抵接构件37的端面37a与垫圈38抵接。垫圈38的内周面与固定构件35的第一外斜面56抵接。该状态下,垫圈38在轴向上位于固定构件35的公螺纹部47与第二抵接构件37之间。
若转动构件36与固定构件35螺合,则转动构件36的斜面67(参照图7)与第二抵接构件37的斜面69抵接。因该斜面67与斜面69的抵接,第二抵接构件37将垫圈38被按压接触于第一外斜面56。因垫圈38抵压,固定构件35的第一抵接部48缩小直径。该第一抵接部48被按压接触于腿柱26的外周面42。斜面67经由第二抵接构件37及垫圈38,间接按压第一外斜面56。由此,腿柱26相对于腿管25固定。
若转动构件36与固定构件35螺合,则转动构件36的斜面67(参照图7)与第二抵接构件37的斜面69抵接。因该斜面67与斜面69的抵接,第二抵接构件37缩小直径。由于第二抵接构件37缩小直径,第二抵接构件37的内周面37c与腿柱26的外周面42抵接。进而,第二抵接构件37的筋状凸部71与定位槽44卡合。斜面67直接按压斜面69。由此,腿柱26相对腿管25被更坚固地固定。图3及图4所示的定位槽44的形状为例示,不限于该形状。定位槽44的形状为第二抵接构件37的筋状凸部71与插入部41的表面卡合的凹部形状即可。
若该转动构件36的端面60靠近固定构件35的头部46,则卡合销39与卡合凹部63卡合。通过该卡合,相对于固定构件35抑制转动构件36的转动。通过该卡合销39与卡合凹部63的卡合,相对于固定构件35,防止转动构件36的松动。该卡合销39和线圈弹簧40作为转动抑制构件发挥功能。
在该轮椅1,腿管25、腿柱26及伸缩固定件28构成伸缩机构。利用该伸缩机构调节脚踏板27的高度位置。在此,腿柱26插入腿管25,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腿柱26由管形成,且腿管25插入腿柱26。这种情况下,固定构件35固定于腿柱26。
在固定构件35的第一抵接部48形成有第一槽口57。利用该第一槽口57,第一抵接部48的缩径较容易。在该固定构件35具备第一外斜面56,从而第一抵接部48的缩径较容易。由此,第一抵接部48强力被按压接触于腿柱26的外周面42。
第二抵接构件37具备局部开槽的C型状的形状。由于具备该形状,第二抵接构件37的缩径较容易。因具备斜面69,第二抵接构件37的缩径较容易。由此,第二抵接构件37的内周面37c可较大幅度地缩径变形。第二抵接构件37的内周面37c强力被按压接触于腿柱26的外周面42。由此,筋状凸部71与定位槽44的卡合较为容易。
此外,因转动构件36在其内周面具备斜面67,第二抵接构件37的缩径更为容易。该斜面67使腿柱26相对于腿管25的定位更容易。
在该伸缩固定件28,由于公螺纹55与母螺纹66的螺合,垫圈38被按压接触于第一外斜面56。由于该螺合,转动构件36的斜面67被按压接触于第二抵接构件37的斜面69。通过对该第一外斜面56、斜面69、和公螺纹55及母螺纹66的螺合进行组合,从而以相对较小的力进行腿柱26相对于腿管25的定位。该伸缩固定件28无需大力即可在腿管25上固定腿柱26。
在该伸缩固定件28,卡合销39与转动构件36的卡合凹部63卡合,由此抑制转动构件36从固定构件35松动。该转动抑制构件抑制转动构件36与固定构件35的螺合因振动、冲击而松动。该轮椅1有时会因行驶的路面状态、障碍物等而受到振动、冲击。具备该转动抑制构件的伸缩固定件28适于轮椅1的伸缩机构。
在该伸缩固定件28,卡合销39通过线圈弹簧40施力。由此,卡合销39以沿其轴线方向可移动的状态朝卡合凹部63施力。该卡合凹部63具备从转动构件36与固定构件35螺合的转动方向的后方朝前方变深的卡合斜面64。因具备该卡合斜面64,所以无需将卡合销39的梢端从卡合凹部63抽出即可使转动构件36与固定构件35螺合。在该伸缩固定件28,将转动构件36与固定构件35螺合较为容易。
该卡合凹部63具备从解除转动构件36与固定构件35螺合的转动方向的后方朝前方变深的卡合斜面65。因具备该卡合斜面65,所以无需将卡合销39的梢端从卡合凹部63抽出即可使转动构件36松开固定构件35的螺合。在该伸缩固定件28,转动构件36与固定构件35的螺合的解除较为容易。
该卡合凹部63也可以不形成该卡合斜面65。也可以代替该卡合斜面65,形成与转动构件36的周向垂直的面。因形成该垂直的面,所以若不将卡合销39从卡合凹部63抽出,则转动构件36向松开螺合的转动被限制。由此,可谋求防止转动构件36的螺合的松动。又,也对伸缩固定件28的误动作的防止有效。
脚踏板27支持就座于轮椅1的使用者的脚。脚踏板27因使用者动脚或蹬腿等而受到不规则外力。在该轮椅1,第二抵接构件37的筋状凸部71与腿柱26的定位槽44卡合,脚踏板27定位。由此,即便受到不规则外力时,也能抑制脚踏板27的高度位置偏离。
在该轮椅1,握住转动构件36的外周面58从而相对固定构件35螺合,以此能进行脚踏板27的定位固定。在该轮椅1,脚踏板27的高度位置的调节不需要工具。该轮椅1无需为了定位而进行指尖上的细致作业。在该轮椅1,残疾人、老年人、负伤者等能容易地调节脚踏板27的高度。
在该伸缩固定件28,转动构件36的斜面67间接按压固定构件35的第一外斜面56,但斜面67也可以与第一外斜面56抵接并直接按压第一外斜面56。
在该轮椅1,利用伸缩固定件28,在第一背上管29上固定第二背上管30。在该轮椅1,把手33的高度位置与脚踏板27同样可调节。由此,可配合推轮椅1的辅助者的身量调节把手33的高度。由此,辅助者能以舒适的姿势推轮椅1。又,能容易地进行制动杆10a的操作。例如在下坡道时,辅助者可通过握住制动杆10a的力道来容易地调节制动力的大小。
此外,该伸缩固定件28的用途不限于脚踏板27的高度位置调节和把手33的高度位置调节。例如也可用于交叉架4的横梁4c及横梁4d的长度调节。由此,可配合使用者的体型调节座宽。也可用于座椅管4a、基管12及座侧管13的长度调节。由此,可配合使用者的体型调节座位进深。又,也可用于臂管22的主部22a的长度、前端部22b的高度调节。进一步而言,也可以是,使后轮安装部15与前管14同样由管形成,该伸缩固定件28用于前管14和后轮安装部15的高度位置调节。由此可调节座高。
图10的(a)示出达到图9所示的腿柱26固定在腿管25上的状态的过程的状态。箭头Ff示出转动构件36相对固定构件35螺合的方向。该卡合销39的颈下长度Lp大于图9的距离Dt。图10的(a)中,卡合销39的梢端39c未与卡合凹部63的底面63a接触。卡合销39的头部39a与端面54抵接。
图10的(b)示出达到图9所示的腿柱26固定在腿管25上的状态的过程的其他状态。该状态示出与图9的状态相近的状态。该卡合销39的颈下长度Lp小于图9的距离Db。因此,卡合销39的梢端39c与端面60抵接。因该抵接,卡合销39对抗线圈弹簧40的施力而被上推。头部39a远离端面54。
在该伸缩固定件28,转动构件36逐渐与固定构件35螺合时,在达到图9所示的腿柱26固定在腿管25上的状态的过程中,卡合销39交替反复图10的(a)的姿势和图10的(b)的姿势。从图10的(b)的姿势成为图10的(a)的姿势时,卡合销39的头部39a与端面54抵接。该抵接产生抵接声。
在该伸缩固定件28,在腿柱26固定于腿管25上的状态下,因卡合销39的颈下长度Lp大于距离Dt,从而防止转动构件36的螺合的松动。因该颈下长度Lp小于距离Db,所以能通过抵接声来判断已达到腿柱26固定于腿管25上的状态。该伸缩固定件28可抑制在固定构件35上过度拧入转动构件36、或反之发生拧入不足。
如图11所示,折背连结件18具备主体86、下侧连结部87、轴88、转动部89、上侧连结部90、销91、弹簧(spring)92及杆93。
主体86具备承受部94及销孔95。下侧连结部87从主体86的下端朝下方延伸。轴88以左右方向为长度方向并固定在主体86上。转动部89以轴88为转动轴,可相对于主体86转动。上侧连结部90从转动部89的上端朝上方延伸。销91沿销91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插入转动部89。弹簧92对销91向推出其梢端的方向施力。杆93与销91的后部卡合。图11中,转动部89与承受部94抵接。此时,销91的梢端利用弹簧92的施力插入销孔95。
下侧连结部87的轴线和上侧连结部90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由此,安装于下侧连结部87的背下管16的轴线和安装于上侧连结部90的背上管17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图12的(a)示出折背连结件18的杆93顺时针转动的状态。通过此杆93的转动,销91的梢端对抗弹簧92的施力而从销孔95脱出。该销91与销孔95的卡合解除,转动部89可相对于主体86转动。
图12的(b)示出转动部89相对于主体86转动的状态。图12(b)中,背上管17相对于背下管16转动。此外,通过转动背上管17,背下管16和背上管17可折叠。
如图13所示,在该轮椅1,后臂支持件24支持臂管22。该后臂支持件24相对于安装部24a,支持部24b位于上方且左右方向外侧。在该轮椅1,折背连结件18可位于比臂管22靠近下方。由此,在折叠背上管17的状态下,能使轮椅1的高度更低。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态的轮椅101的伸缩固定件102。该轮椅101中,除了代替轮椅1的伸缩固定件28而使用伸缩固定件102外,具备与轮椅1同样的结构。对该轮椅101就不同于轮椅1的结构进行说明,省略对同样的结构的说明。又,在此,对与轮椅1同样的结构使用相同符号进行说明。
该伸缩固定件102具备固定构件35、转动构件103、第二抵接构件104及垫圈105。虽未图示,但该伸缩固定件102与伸缩固定件28同样具备卡合销39及线圈弹簧40。
转动构件103形成轴向贯通的转动构件贯通孔103a,具备大致圆筒状的形状。转动构件103具备外周面106、内周面107及端面108。虽未图示,但在该外周面106,与转动构件36同样形成有多个凹部61。端面108是在轴向上与固定构件35的头部46相向的面。在该端面108,与转动构件36同样形成有在周向排列的多个卡合凹部63。
该转动构件103具备母螺纹109和作为按压部的底面110。该母螺纹109形成于内周面107。母螺纹109与固定构件35的公螺纹55螺合。母螺纹109在轴向形成于端面108侧。底面110形成为从内周面107向半径方向內方突出。底面110形成为比母螺纹109远离端面108。底面110是与固定构件35相向的面。
该第二抵接构件104与第二抵接构件37同样,具备大致圆筒形状的局部开槽的形状。在第二抵接构件104的外周面111形成有作为第二外斜面的斜面112。该斜面112朝着固定构件35,从半径方向外侧向内侧倾斜。在内周面113形成有周向延伸的筋状凸部71。
垫圈105具备大致圆筒形状。在垫圈105的内周面114形成有第一内斜面115及第二内斜面116。第一内斜面115在轴向形成于固定构件35侧。第一内斜面115从转动构件103朝固定构件35、从半径方向内侧向外侧倾斜并延伸。第二内斜面116在轴向形成于第二抵接构件104侧。第二内斜面116从固定构件35朝转动构件103、从半径方向内侧向外侧倾斜并延伸。
在该伸缩固定件102,若转动构件103与固定构件35螺合,则底面110与第二抵接构件104抵接。第二抵接构件104与垫圈105抵接。转动构件103将第二抵接构件104和垫圈105朝着固定构件35上推。固定构件35的第一抵接部48的第一外斜面56与垫圈105的第一内斜面115抵接。底面110经由第二抵接构件104及垫圈105间接按压第一外斜面56。由此,第一抵接部48缩小直径。第二抵接构件104的斜面112与垫圈105的第二内斜面116抵接。底面110经由垫圈105间接按压斜面112。由此,第二抵接构件104缩小直径。如此,腿柱26固定于腿管25。
在该伸缩固定件102,第二抵接构件104与垫圈105抵接并缩小直径。如此,第二抵接构件104的缩径可由垫圈105进行,也可以与伸缩固定件28同样由转动构件103进行。
在该伸缩固定件102,固定构件35的第一抵接部48与垫圈105的第一内斜面115抵接并缩小直径。如此,第一抵接部48的缩径可以如垫圈105那样,通过使斜面与第一外斜面56抵接来进行,也可以如伸缩固定件28的垫圈38那样,通过使内周面与第一外斜面56抵接来进行。
图15示出根据本发明另外的其他实施形态的轮椅120的局部。该轮椅120具备腿柱121及伸缩固定件122。在该轮椅120,代替轮椅1的腿柱26而使用腿柱121。代替轮椅1的伸缩固定件28而使用伸缩固定件122。在该轮椅120,其余与轮椅1同样地构成。对该轮椅120就不同于轮椅1的结构进行说明,省略对同样的结构的说明。又,在此,对与轮椅1同样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
该伸缩固定件122具备固定构件123、转动构件36、第二抵接构件37、垫圈38及卡合销39。虽未图示,但该伸缩固定件122与伸缩固定件28同样具备线圈弹簧40。
该固定构件123具备头部124、公螺纹部125及第一抵接部126。在公螺纹部125的轴向上,头部124位于公螺纹部125的一方,第一抵接部126位于公螺纹部125的另一方。
该头部124的轴向的端面124a上形成有大径孔127。此外,固定构件123具备作为固定构件贯通孔的小径孔128。该小径孔128的轴线相对于大径孔127的轴线在大径孔127的半径方向偏离。在该头部124,大径孔127和小径孔128在前后方向偏离,但也可以是在左右方向偏离,还可以是在相对于前后左右倾斜的方向偏离。该小径孔128沿公螺纹部125的轴向从第一抵接部126的端面126a形成至端面124a。在小径孔128的内周面129,与固定构件35的一对卡合突起52同样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內方突出的一对卡合突起。
在该头部124形成有贯通头部124的销孔53(参照图9)。该销孔53位于比小径孔128靠近半径方向外侧。销孔53的轴线与轴线L1平行。在该头部124,在销孔53的一方的开口端具备作为止动部的端面54。该端面54是与销孔53的轴线正交并扩展的平面。此外,在该头部124形成有在大径孔127的半径方向延伸的贯通孔124b、和在小径孔128的半径方向延伸的贯通孔124c。
在公螺纹部125形成有公螺纹130。第一抵接部126在轴向上形成有从第一抵接部126的端面126a朝公螺纹部125、从半径方向内侧向外侧倾斜并延伸的第一外斜面131。在第一抵接部126形成有轴向延伸的多个第一槽口132。这些第一槽口132在周向上排列。各个第一槽口132从第一抵接部126的外周面贯通至内周面。该第一槽口132在作为第一抵接部126的梢端的端面126a开口。
该腿柱121具备小径部133。该小径部133形成于插入部41。小径部133比插入部41的外周面42小径,并形成为从外周面42向半径方向内凹的凹部。该小径部133形成于插入部41的上端部,且形成于比插入部41的上端靠近下端侧。该小径部133在插入部41的轴线方向上以规定的长度形成。腿柱121除了具备该小径部133外,与腿柱26同样地构成。
在该轮椅120,腿管25插入大径孔127,伸缩固定件122被固定。腿柱121插入小径孔128。该插入部41的长孔45内有固定轴202通过。由此,该腿柱121相对腿管25可滑动地插入,防止从腿管25脱落。该腿柱121通过伸缩固定件122安装于腿管25。也可以如该轮椅120这样,腿柱26的轴线相对于腿管25的轴线偏离。
小径部133形成于该腿柱121。该小径部133以如下外径形成:即便第一抵接部126及第二抵接构件37缩小直径,第一抵接部126及第二抵接构件37也不抵接。由此,在该轮椅120,将腿柱121的固定范围限制在所希望的范围。由此,能以充分确保脚踏板27与地面的间隙的高度来调节腿柱121的固定位置。在该轮椅120,能防范路缘石等阶梯碰撞脚踏板27于未然。在该轮椅120,将该小径部133设置于插入部41的上端附近,但不限于此。对应于不希望作为固定腿柱121的位置的位置,通过在插入部41设置小径部133,以此能将腿柱121的固定范围限制在所希望的范围。
也可以是,在该轮椅1也代替腿柱26而使用腿柱121。在该轮椅120,腿管25的轴线的位置与腿柱121的轴线的位置偏离。由此,可不受腿管25的制约地设定该腿柱121的高度位置的调节范围。在该轮椅120,通过使用该腿柱121,可在较大范围内将腿柱121的固定范围调节为更优选的位置。
工业应用性:
以上进行说明的伸缩固定件的用途以轮椅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该伸缩固定件例如也广泛应用于电动轮椅、步行器、在步行器上安装车轮的步行车等移动支援用具的框架的伸缩。该伸缩固定件尤其适用于供残疾人、老年人、负伤者等使用的移动支援用具的框架的伸缩。
以上说明仅作为一例,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进行种种变更。

Claims (16)

1.一种移动支援用具,其特征在于,
是具有使能在中空管的一端轴向移动的棒体相对于所述中空管定位固定的伸缩固定件的移动支援用具;
所述伸缩固定件具备固定于所述中空管的固定构件、和通过以所述棒体的轴向为转动轴转动而卡合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的转动构件;
所述转动构件具备所述棒体所通过的转动构件贯通孔、和按压部;
所述固定构件具备在安装于所述中空管时从所述中空管的一端轴向突出的第一抵接部;
所述转动构件以轴向为转动轴转动且所述转动构件卡合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由此,所述按压部形成为直接或间接按压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结构;
所述按压部所按压的所述第一抵接部被按压接触于所述棒体的外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支援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抵接部形成有轴向延伸的第一槽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支援用具,其特征在于,
具备配置于所述棒体与所述转动构件之间的第二抵接构件;
所述第二抵接构件具备圆筒形状,具备在其轴向延伸的第二槽口;
所述转动构件以轴向为转动轴转动且所述转动构件卡合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由此,所述按压部形成为直接或间接按压所述第二抵接构件的结构;
所述按压部所按压的所述第二抵接构件被按压接触于所述棒体的外周面。
4.一种移动支援用具,其特征在于,
是具有使能在中空管的一端轴向移动的棒体相对于所述中空管定位固定的伸缩固定件的移动支援用具;
所述伸缩固定件具备固定于所述中空管的固定构件、通过以所述棒体的轴向为转动轴转动而卡合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的转动构件、和配置于所述棒体与所述转动构件之间的第二抵接构件;
所述转动构件具备所述棒体所通过的转动构件贯通孔、和按压部;
所述第二抵接构件具备圆筒形状,具备在其轴向延伸的第二槽口;
所述转动构件以轴向为转动轴转动且所述转动构件卡合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由此,所述按压部形成为直接或间接按压所述第二抵接构件的结构;
所述按压部所按压的所述第二抵接构件被按压接触于所述棒体的外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支援用具,其特征在于,
具备配置于所述棒体与所述转动构件之间的垫圈;
所述转动构件以轴向为转动轴转动且所述转动构件卡合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由此,所述按压部形成为通过所述垫圈按压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移动支援用具,其特征在于,
具备配置于所述棒体与所述转动构件之间的垫圈;
所述转动构件以轴向为转动轴转动且所述转动构件卡合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由此,所述按压部形成为通过所述垫圈按压所述第二抵接构件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支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棒体具备形成于外周面并周向延伸的定位槽;
所述第一抵接部具备向半径方向內方突出的定位凸部;
在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状态下,所述定位凸部卡合于所述定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移动支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棒体具备形成于外周面并周向延伸的定位槽;
所述第二抵接构件具备向半径方向內方突出的定位凸部;
在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第二抵接构件的状态下,所述定位凸部卡合于所述定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支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槽沿所述棒体的轴向形成多个;
所述定位凸部沿周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支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具备公螺纹部;
在所述第一抵接部,轴向上形成有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端面朝所述公螺纹部、从半径方向内侧向外侧倾斜并延伸的第一外斜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支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构件具备与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公螺纹部螺合的母螺纹。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支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抵接构件具备外周面;
在所述第二抵接构件的所述外周面形成有第二外斜面;
所述第二外斜面在轴向上从半径方向外侧向内侧倾斜并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移动支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具备所述棒体所通过的固定构件贯通孔、和从所述固定构件贯通孔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內方突出的卡合突起;
所述棒体具备轴向延伸的滑动槽;
所述卡合突起卡合于所述滑动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移动支援用具,其特征在于,
具备转动抑制构件;
所述转动抑制构件抑制所述转动构件朝所述转动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的卡合松动的方向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支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抑制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构件;
所述转动抑制构件具备卡合销、和对该卡合销向其梢端所突出的方向施力的弹性体;
所述固定构件具备对所述卡合销的所述梢端所突出的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止动部;
所述转动构件具备卡合凹部;
所述卡合凹部具备从所述转动构件与所述固定构件卡合的转动方向的后方朝前方变深的卡合斜面;
在所述棒体固定于所述中空管的状态下,所述卡合销的颈下长度Lp大于从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止动部到所述转动构件的所述端面为止的距离Dt。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支援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棒体固定于所述中空管的状态下,所述卡合销的颈下长度Lp小于从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止动部到所述转动构件的所述卡合凹部的底面为止的距离Db。
CN201910290034.1A 2018-04-13 2019-04-11 移动支援用具 Active CN1103682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7973 2018-04-13
JP2018077973A JP7085882B2 (ja) 2018-04-13 2018-04-13 移動支援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8215A true CN110368215A (zh) 2019-10-25
CN110368215B CN110368215B (zh) 2022-10-04

Family

ID=68248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0034.1A Active CN110368215B (zh) 2018-04-13 2019-04-11 移动支援用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2) JP7085882B2 (zh)
CN (1) CN1103682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617537U (zh) * 2021-06-30 2021-09-21 高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攜車架之可伸縮式連桿結構(二)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3375Y (zh) * 2005-02-01 2006-04-19 卢伟明 弹式锁套伸缩杆
CN101117972A (zh) * 2007-08-17 2008-02-06 上海昆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伸缩管
CN201021687Y (zh) * 2007-01-24 2008-02-13 黄飞 一种伸缩管结构
CN103271804A (zh) * 2013-05-30 2013-09-04 杰曼(苏州)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轮椅腿架快速调节机构
CN104454841A (zh) * 2014-12-12 2015-03-25 中山市思锐摄影器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伸缩管结构
CN105437125A (zh) * 2014-09-30 2016-03-30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可调扭力起子
CN107374845A (zh) * 2017-09-11 2017-11-24 苏州诺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脚部支撑调节的电动轮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5109U (ja) * 1983-01-25 1984-08-03 スリツク三脚株式会社 伸縮自在管
JPS6056807U (ja) * 1983-09-26 1985-04-20 高山 巌 伸縮自在筒
JP2001046441A (ja) 1999-08-09 2001-02-20 Matsunaga Seisakusho:Kk 車椅子における伸縮自在ロック機構
JP2002039126A (ja) 2000-07-26 2002-02-06 Daiichi Vinyl Kk 伸縮パイプの固定装置
JP2010259638A (ja) 2009-05-08 2010-11-18 Kawamura Cycle:Kk 車いす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3375Y (zh) * 2005-02-01 2006-04-19 卢伟明 弹式锁套伸缩杆
CN201021687Y (zh) * 2007-01-24 2008-02-13 黄飞 一种伸缩管结构
CN101117972A (zh) * 2007-08-17 2008-02-06 上海昆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伸缩管
CN103271804A (zh) * 2013-05-30 2013-09-04 杰曼(苏州)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轮椅腿架快速调节机构
CN105437125A (zh) * 2014-09-30 2016-03-30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可调扭力起子
CN104454841A (zh) * 2014-12-12 2015-03-25 中山市思锐摄影器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伸缩管结构
CN107374845A (zh) * 2017-09-11 2017-11-24 苏州诺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脚部支撑调节的电动轮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18043A (ja) 2022-08-12
JP2019180984A (ja) 2019-10-24
JP7085882B2 (ja) 2022-06-17
JP7397912B2 (ja) 2023-12-13
CN110368215B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52146B (zh) 婴儿车
CN105501359B (zh) 能够构成两种儿童轮式车辆的成套元件
RU2095043C1 (ru) Регулируемое кресло на колесах
CA2356501C (en) Child activity device
CN110368215A (zh) 移动支援用具
US6899660B1 (en) Walker for rehabilitant
US20040075231A1 (en) Baby walker
JP2003159150A (ja) 椅 子
TWI228466B (en) A foldable pushchair for babies
US2848732A (en) Caster wheel mounting
US2690788A (en) Portable support
JP7341929B2 (ja) 座位姿勢を保持する能力に障害をもった者用のフットレスト及び椅子
JPH06225898A (ja) 義足における下腿部と足部の継手装置
KR20210158143A (ko) 노약자용 보행 보조장치
JP3986799B2 (ja) キャスター取付け構造
JP4344531B2 (ja) 簡易便器
FR2965465A3 (fr) Mecanisme de reglage de la hauteur d'un vehicule de jeu
CN217162579U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助行器
KR102236772B1 (ko) 자전거 안장 시트포스트 구조
JP4913185B2 (ja) 椅子の肘フレーム取付構造
TWI714687B (zh) 腳踏環鎖緊機構
JP2003126192A (ja) 折畳み自在歩行器
KR101860650B1 (ko) 유아용 대소변기
FR2857856A1 (fr) Dispositif d'aide et de reeducation pour la marche
KR200263392Y1 (ko) 유아용 보조 좌변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