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6175A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6175A
CN110356175A CN201910197101.5A CN201910197101A CN110356175A CN 110356175 A CN110356175 A CN 110356175A CN 201910197101 A CN201910197101 A CN 201910197101A CN 110356175 A CN110356175 A CN 110356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rib
curve part
curv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71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6175B (zh
Inventor
北野哲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orp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56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6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6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6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72Width of the sipe
    • B60C11/1281Width of the sipe different within the same sipe, i.e. enlarged width portion at sipe bottom or along its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Narrow grooves, i.e. having a width of less than 3 m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2Shallow grooves, i.e. having a depth of less than 50% of other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5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7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72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with particular inclination ang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轮胎能够提高噪声性能、湿路性能以及耐不均匀磨损性能。轮胎(1)在胎面部(2)设置有花纹条(4)。在花纹条(4)设置有完全横贯花纹条(4)的横沟(5)。横沟(5)包括第一曲线部(6)和第二曲线部(7)。第一曲线部(6)从第一端(5e)以在轮胎周向上向第一方向凸出的曲线状延伸。第二曲线部(7)从第二端(5i)以在轮胎周向上向第二方向凸出的曲线状延伸。第一曲线部(6)遍布其全长朝向第一端(5e)侧沟宽渐增,或者第二曲线部(7)遍布其全长朝向第二端(5i)侧沟宽渐增。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的轮胎。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胎面部的花纹条处设置有横贯上述花纹条的凹部的轮胎。
然而,专利文献1关于上述凹部,并未对提高轮胎的噪声性能、湿路性能以及耐不均匀磨损性能进行研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820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所做出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噪声性能、湿路性能以及耐不均匀磨损性能的轮胎。
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轮胎,具有胎面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由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至少一条主沟划分的花纹条,在所述花纹条以完全横贯所述花纹条的方式设置有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横沟,所述横沟包括第一曲线部和第二曲线部,所述第一曲线部从所述第一端以在轮胎周向上向第一方向凸出的曲线状延伸,所述第二曲线部从所述第二端以在轮胎周向上向第二方向凸出的曲线状延伸,所述第一曲线部遍布其全长朝向所述第一端侧沟宽渐增、或者所述第二曲线部遍布其全长朝向所述第二端侧沟宽渐增。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一曲线部遍布其全长朝向所述第一端侧沟宽渐增,并且所述第二曲线部遍布其全长朝向所述第二端侧沟宽渐增。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一曲线部比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一方向突出,所述第二曲线部比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二方向突出。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在所述第一端处所述第一曲线部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为30~70度,在所述第二端处所述第二曲线部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为30~70度。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一曲线部与所述第二曲线部在所述花纹条的轮胎轴向的中心部连接。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在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处的所述横沟的沟宽为所述横沟的最小沟宽的2~4倍。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在所述花纹条仅设置所述横沟。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花纹条是设置于轮胎赤道上的胎冠花纹条。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胎面部包括与所述胎冠花纹条相邻的中间花纹条,在所述中间花纹条设置有:以向与所述第一曲线部相同的方向凸出的曲线状延伸的第一中间横沟、或者以向与所述第二曲线部相同的方向凸出的曲线状延伸的第二中间横沟。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一曲线部和所述第二曲线部以曲率半径为12~22mm的圆弧状延伸。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在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处的所述横沟的沟宽为所述横沟的最小沟宽的2~4倍。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在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处的所述横沟的沟宽为4.0~8.0mm,所述横沟的最小沟宽为0.5~3.5mm。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在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处的所述横沟的沟宽为所述花纹条的轮胎轴向的一半宽度的0.15~0.45倍。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横沟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二端之间的轮胎周向的距离为所述花纹条的轮胎轴向的一半宽度的60%以上并且小于所述一半宽度。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在所述花纹条设置有在所述轮胎周向上隔开间距设置的多个所述横沟,所述横沟的轮胎周向的间距大于所述花纹条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并且为所述花纹条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的1.5倍以下。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横沟的沟深为1.0~3.5mm。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胎面部包括与所述花纹条相邻的中间花纹条,在所述中间花纹条设置有以仅向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的任一方凸出的曲线状延伸的中间横沟,所述中间横沟包括:以向与所述第一曲线部相同的方向凸出的曲线状延伸的第一中间横沟、和以向与所述第二曲线部相同的方向凸出的曲线状延伸的第二中间横沟。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中间花纹条与所述花纹条相邻,其间具有所述至少一条主沟,所述中间横沟具有:在长度方向上以相等的沟宽延伸的等宽部、和沟宽朝向所述至少一条主沟渐增的渐增部。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等宽部相对于所述轮胎周向的角度朝向轮胎轴向外侧渐增。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胎面部包括位于最靠胎面端的胎肩花纹条,所述胎肩花纹条不设置沟或刀槽。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在胎面部设置有花纹条,在所述花纹条以完全横贯该花纹条的方式设置有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横沟。因此提高湿路性能。
所述横沟包括第一曲线部和第二曲线部,所述第一曲线部从所述第一端以在轮胎周向上向第一方向凸出的曲线状延伸,所述第二曲线部从所述第二端以在轮胎周向上向第二方向凸出的曲线状延伸。与直线状的横沟相比,这样的曲线状的横沟能够抑制接地时噪声的产生。
另外,所述第一曲线部遍布其全长朝向所述第一端侧沟宽渐增,或者所述第二曲线部遍布其全长朝向所述第二端侧沟宽渐增。因此,横沟在所述第一曲线部或者所述第二曲线部处提高在花纹条的宽度方向外侧的排水能力。另外,花纹条的宽度方向内侧能够抑制刚性降低,进而能够抑制接地时的滑动。由此提高花纹条的耐不均匀磨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面部的局部展开图。
图2的(a)是图1的A-A线剖视图,图2的(b)是图5的B-B线剖视图。
图3是其他实施方式的横沟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的整体展开图。
图5是图4的中间花纹条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轮胎;2…胎面部;4…花纹条;5…横沟;5e…第一端;5i…第二端;6…第一曲线部;7…第二曲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局部展开图。本发明例如除了乘用车用、摩托车用、载重用等的充气轮胎之外,还能够用于不填充空气的非空气式轮胎等各种类型的轮胎1。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构成为载重用的充气轮胎。
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设置有由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至少一条主沟3划分的花纹条4。本实施方式的花纹条4被两条主沟3划分。另外,花纹条4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例如也可以被主沟3和胎面端Te(图4所示)划分。
“胎面端”Te被规定为对正规状态的轮胎1加载正规负载并以0度外倾角接地为平面时轮胎轴向最外侧的接地位置。胎面端Te、Te之间的轮胎轴向的宽度是胎面宽度TW。
“正规状态”是将轮胎1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省略图示)并且填充正规内压的无负荷的状态。在本说明书中,在不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轮胎1的各部的尺寸是正规状态下的值。
“正规轮辋”是在包括轮胎1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对每个轮胎规定该规格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A,则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为“Design Rim”,若为ETRTO,则为“Measuring Rim”。
“正规内压”是在包括轮胎1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对每个轮胎规定各规格的气压,若为JATMA,则为“最高气压”,若为TRA,则为表“TIRELOAD LIMITS AT VARIOUS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INFLATION PRESSURE”。
“正规负载”是在包括轮胎1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对每个轮胎规定各规格的负载,若为JATMA,则为“最大负荷能力”,若为TRA,则为表“TIRELOAD LIMITS AT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LOADCAPACITY”。
在本实施方式的花纹条4以完全横贯花纹条4的方式设置有从第一端5e(图中左侧)延伸至第二端5i(图中右侧)的横沟5。由此提高湿路性能。第一端5e和第二端5i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指横沟5的沟中心线5c与主沟3的沟缘3e交叉的位置。
横沟5形成为包括第一曲线部6和第二曲线部7。第一曲线部6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一端5e以在轮胎周向上向第一方向(图中下侧)凸出的曲线状延伸。第二曲线部7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二端5i以在轮胎周向上向第二方向(图中上侧)凸出的曲线状延伸。这样的曲线状的横沟5与直线状的横沟(省略图示)相比,能够抑制接地时的噪声的产生。在本实施方式中,横沟5仅由第一曲线部6和第二曲线部7形成。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曲线部6遍布其全长朝向第一端5e侧沟宽Wa渐增。这样的第一曲线部6提高在花纹条4的宽度方向外侧的排水能力。另外,花纹条4的宽度方向内侧抑制刚性降低,进而能够抑制接地时的滑动。由此,提高花纹条4的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在本说明书中,沟宽是沟的沟缘之间的轮胎周向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曲线部7遍布其全长朝向第二端5i侧沟宽Wb渐增。这样的第二曲线部7也提高在花纹条4的宽度方向外侧的排水能力。另外,花纹条4的宽度方向内侧抑制刚性降低,进而能够抑制接地时的滑动。由此提高花纹条4的耐不均匀磨损性能。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曲线部6和第二曲线部7朝向第一端5e或第二端5i侧其沟宽Wa、Wb遍布其全长渐增,因此大幅提高噪声性能、湿路性能以及耐不均匀磨损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曲线部6比第一端5e向第一方向突出。第一曲线部6例如其沟中心线6c比第一端5e向第一方向突出。这样的第一曲线部6的沟缘8从路面逐渐分离,因此在第一曲线部6内被压缩的空气逐渐被释放。因此由第一曲线部6产生的泵浦声变小,从而能够提高噪声性能。另外,这样的第一曲线部6妨碍在该沟内通过的空气的行进,因此提高噪声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曲线部7比第二端5i向第二方向突出。第二曲线部7例如其沟中心线7c比第二端5i向第二方向突出。由此,能够有效地发挥上述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曲线部6从第一方向侧的沟缘8e与沟缘3e的交叉位置向花纹条4的宽度方向内侧沿着轮胎轴向延伸。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曲线部6从第二方向侧的沟缘8i与沟缘3e的交叉位置向第一方向突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曲线部7从第二方向侧的沟缘9i与沟缘3e的交叉位置向花纹条4的宽度方向内侧沿着轮胎轴向延伸。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曲线部7从第一方向侧的沟缘9e与沟缘3e的交叉位置向第二方向突出。
在第一端5e处第一曲线部6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a优选为30~70度。由此,能够抑制花纹条4的第一端5e附近的刚性降低,并且不存在第一曲线部6的沟缘8遍布其长度方向同时从路面分离的情况。由此,能够提高花纹条4的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和噪声性能。根据这样的观点,在第二端5i处第二曲线部7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b优选为30~70度。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沟的角度用锐角侧的角度表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曲线部6以曲率半径Ra为12~22mm的圆弧状延伸。在第一曲线部6的曲率半径Ra小于12mm的情况下,第一曲线部6导致花纹条4的刚性降低增大,从而有可能使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变差。另外,有可能使排水阻力增大而无法提高湿路性能。在第一曲线部6的曲率半径Ra超过22mm的情况下,减少通过第一曲线部6内的空气的行进的效果减小,从而无法期待噪声性能的提高。根据这样的观点,第二曲线部7也优选以曲率半径Rb为12~22mm的圆弧状延伸。曲率半径Ra、Rb用沟中心线6c、7c表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曲线部6与第二曲线部7在花纹条4的轮胎轴向的中心部4c连接。由此,能够将横沟5内的水顺畅且均衡地向花纹条4的轮胎轴向的两侧排出。因此提高湿路性能。中心部4c是将花纹条4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W1进行了5等分后的中央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曲线部6与第二曲线部7在花纹条4的轮胎轴向的中心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曲线部6和第二曲线部7平滑地连接。这样的横沟5在花纹条4的宽度方向内侧,能够大幅抑制刚性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曲线部6的沟中心线6c与第二曲线部7的沟中心线7c连接。为了有效地发挥上述的作用,第一曲线部6的沟中心线6c的切线与第二曲线部7的沟中心线7c的切线以相同的角度θc倾斜地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横沟5在花纹条4的上述中心部4c具有点对称的形状。这样的横沟5减小花纹条4的刚性变化,较高地维持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另外,点对称包括严格意义上的点对称,在起到本发明的效果的限度内,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知晓成为点对称的程度的方式。
在第一端5e或者第二端5i处的横沟5的沟宽WA、WB,优选为横沟5的最小沟宽Wm的2~4倍。由此,抑制在第一端5e或者第二端5i处的花纹条4的刚性降低和在花纹条4的中心部4c处的刚性降低,并且维持从第一端5e或者第二端5i开始的顺畅的排水,因此均衡地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和湿路性能。在第一端5e或者第二端5i处的横沟5的沟宽WA、WB例如优选为4.0~8.0mm。横沟5的最小沟宽Wm例如优选为0.5~3.5mm。
在第一端5e或者第二端5i处的横沟5的沟宽WA、WB优选为花纹条4的轮胎轴向的一半宽度W2的0.15~0.45倍。在第一端5e或者第二端5i处的上述沟宽WA、WB小于花纹条4的上述一半宽度W2的0.15倍的情况下,有可能使湿路性能降低。在第一端5e或者第二端5i处的上述沟宽WA、WB超过花纹条4的上述一半宽度W2的0.45倍的情况下,有可能使噪声性能、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变差。
第一端5e配置于比第二端5i靠第一方向。由此能够大幅确保第一曲线部6的沟缘8和第二曲线部7的沟缘9的轮胎周向成分,能够进一步减小泵浦声。根据这样的观点,第一端5e与第二端5i的轮胎周向的距离La(图4所示)优选为花纹条4的上述一半宽度W2的6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上。在上述距离La过大的情况下,有可能使花纹条4的刚性降低增大。因此上述距离La优选为小于上述一半宽度W2,进一步优选为上述一半宽度W2的95%以下。
横沟5在轮胎周向上并排设置。根据抑制花纹条4的刚性降低的观点,横沟5的轮胎周向的间距P例如优选为大于花纹条4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W1,横沟5的间距P优选为花纹条4的最大宽度W1的1.1倍以上。在横沟5的间距P过度地大于花纹条4的最大宽度W1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提高湿路性能。因此,横沟5的间距P优选为花纹条4的最大宽度W1的1.5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3倍以下。
图2的(a)是横沟5的A-A线剖视图。如图2的(a)所示,横沟5的沟深D1优选为1.0~3.5mm。在沟深D1小于1.0mm的情况下,有可能使湿路性能变差。在沟深D1超过3.5mm的情况下,花纹条4的刚性降低增大,因此花纹条4的变形增大,从而在横沟5内被压缩的空气量增加,因此有可能使噪声性能变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横沟5除了第一端5e和第二端5i之外,沟深恒定地形成。由此较高地维持上述的作用。横沟5在第一端5e和第二端5i处沟深D1向轮胎轴向外侧渐增。由此,能够抑制沟底的刚性降低,并且能够提高湿路性能。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花纹条4仅设置有横沟5。即,在花纹条4除了包括第一曲线部6和第二曲线部7的横沟5之外,不设置其他沟、切槽状的刀槽。这样的花纹条4能够大幅抑制刚性降低。
图3是其他实施方式的横沟5的俯视图。横沟5例如也可以由第一曲线部6、第二曲线部7以及直线部10形成。在该实施方式中,直线部10配置于第一曲线部6与第二曲线部7之间,相对于轮胎周向以相同的角度倾斜。直线部10例如其沟宽Wc可以以相同的大小形成,沟宽Wc也可以从直线部10的中心朝向第一端5e或者第二端5i渐增。这样的直线部10维持湿路性能。在该实施方式中,直线部10以相同的沟宽Wc形成,与第一曲线部6以及第二曲线部7平滑地连接。
直线部10例如其轮胎轴向的长度L1成为花纹条4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W1的20%以下。在直线部10的长度L1超过花纹条4的上述最大宽度W1的20%的情况下,有可能增大接地时的噪声。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的整体的展开俯视图。如图4所示,在该胎面部2设置有多条主沟3。各主沟3包括:配置于轮胎赤道C的两侧的一对胎冠主沟3A、3A、和配置于各胎冠主沟3A与胎面端Te之间的一对胎肩主沟3B、3B。
由此,胎面部2包括一条胎冠花纹条4A、一对中间花纹条4B、4B、以及一对胎肩花纹条4C、4C。胎冠花纹条4A被一对胎冠主沟3A、3A划分且包括轮胎赤道C。各中间花纹条4B被胎肩主沟3B与胎冠主沟3A划分。各胎肩花纹条4C被胎肩主沟3B与胎面端Te划分。另外,胎面部2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而是能够采取各种方式。
胎冠花纹条4A是在直行时作用有较大的接地压力,因此容易发生刚性降低的花纹条4。在本实施方式中,横沟5设置于作用有较大的接地压力的胎冠花纹条4A。由此,能够抑制胎冠花纹条4A的宽度方向内侧的较大的刚性降低,从而大幅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
另外,横沟5不仅设置于这样的胎冠花纹条4A,例如也可以设置于中间花纹条4B、胎肩花纹条4C。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花纹条4B包括:在胎冠花纹条4A的第一曲线部6侧相邻的第一中间花纹条11、和在胎冠花纹条4A的第二曲线部7侧相邻的第二中间花纹条12。
在本实施方式的中间花纹条4B设置有中间横沟15。这样的中间横沟15也有助于提高湿路性能。中间横沟15在本实施方式中完全横贯中间花纹条4B。
中间横沟15例如以仅向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任一方凸出的曲线状延伸。这样的中间横沟15抑制中间花纹条4B的刚性降低,并且提高噪声性能。
中间横沟15包括以向与第一曲线部6相同的方向凸出的曲线状延伸的第一中间横沟17,或者以向与第二曲线部7相同的方向凸出的曲线状延伸的第二中间横沟18。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横沟15由第一中间横沟17和第二中间横沟18形成。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中间横沟17设置于第一中间花纹条11。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中间横沟17隔着主沟3而与第一曲线部6在轮胎轴向上相邻。由此,第一中间横沟17和第一曲线部6相对于转弯行驶时的横向力向相同的方向变形,因此较高地维持第一中间花纹条11和胎冠花纹条4A的第一曲线部6侧的外表的刚性。因此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中间横沟18设置于第二中间花纹条12。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中间横沟18隔着主沟3而与第二曲线部7在轮胎轴向上相邻。由此有效地发挥上述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中间横沟17在胎冠花纹条4A侧的端部处沟宽W3局部渐增。这样的第一中间横沟17提高向胎冠主沟3A的排水性,并且抑制在转弯行驶时作用有较大的横向力的胎面端Te侧的刚性降低。根据这样的观点,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中间横沟18在胎冠花纹条4A侧的端部处沟宽W4局部渐增。
在图5中以中间花纹条4B为代表示出第一中间花纹条11。在本说明书中,以下对第一中间花纹条11记载的要件只要未特别说明,则第二中间花纹条12也采用。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横沟15具有:在长度方向上以相等的沟宽W3a延伸的等宽部20、和沟宽W3b朝向胎冠主沟3A渐增的渐增部21。等宽部20与胎肩主沟3B连接。渐增部21与胎冠主沟3A连接。
等宽部20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d朝向轮胎轴向外侧渐增。这样的等宽部20朝向第一中间花纹条11的轮胎轴向外侧较高地维持其轮胎轴向的刚性,因此抑制转弯行驶时的不均匀磨损。
第一中间花纹条11的第一中间横沟17形成为不比第一中间横沟17的轮胎轴向的外端17e向第一方向突出。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中间横沟17的外端17e向第一方向侧最突出。这样的第一中间横沟17能够将沟内的水向胎肩主沟3B侧顺畅地排出。另外在转弯行驶时,抑制作用有较大的横向力的第一中间花纹条11的胎面端Te侧的刚性降低。根据这样的观点,如图4所示,第二中间横沟18也形成为不比第二中间横沟18的轮胎轴向的外端18e向第二方向侧突出。
如图5所示,在第一中间横沟17的外端17e处,第一中间横沟17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e优选为大于第一曲线部6的上述角度θa,例如,更优选为80度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5度以上。由此在转弯行驶时,能够抑制比胎冠花纹条4A作用有更大的横向力的第一中间花纹条11的上述外端17e的轮胎轴向的刚性降低。根据这样的观点,在第二中间横沟18的外端18e处,第二中间横沟18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省略图示)也优选为与第一中间横沟17的角度θe相同。
等宽部20的一方的沟缘20a与渐增部21的一方的沟缘21a平滑地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等宽部20的一方的沟缘20a与渐增部21的一方的沟缘21a形成平滑的一条曲线部K。由此,除了能够顺畅地排出沟内的水之外,还能够抑制第一中间花纹条11的刚性降低。
等宽部20的另一方的沟缘20b与渐增部21的另一方的沟缘21b以形成向沟中心线17c侧凸出的顶部T的方式连接。
渐增部21的最大沟宽W3B优选为等宽部20的沟宽W3a的2~7倍。由此,能够抑制中间花纹条4B的刚性降低,并且确保湿路性能的提高。等宽部20的沟宽W3a优选为中间花纹条4B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W1a的3%~10%。
为了有效地发挥上述的作用,渐增部21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b优选为中间花纹条4B的最大宽度W1a的5%~15%。
图2的(b)是中间横沟15的剖视图。如图2的(b)所示,等宽部20形成为沟深小于渐增部21。由此,能够抑制中间花纹条4B的刚性降低,并且确保从渐增部21顺畅地排出水。等宽部20的沟深D2优选为1~3.5mm左右。渐增部21的沟深D3优选为胎冠主沟3A的沟深DA的80%~100%。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胎肩花纹条4C形成为不设置沟、刀槽的平坦花纹条。这样的胎肩花纹条4C大幅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另外,胎肩花纹条4C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例如也可以设置横沟、刀槽。
主沟3的沟宽W5不特别地限定,但例如优选为胎面宽度TW的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以上,并且优选为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以下。主沟3的沟深D(图2的(a)所示)优选为10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mm以上,并且优选为2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mm以下。
花纹条4的最大宽度W1不特别地限定,但例如优选为胎面宽度TW的8%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上,并且优选为2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6%以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而是能够变更为各种方式来实施。
实施例
试制具有图3的基本花纹,并且基于表1的规格的载重用的充气轮胎,测试了各供试轮胎的湿路性能、噪声性能、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另外,共通规格如下。
轮胎尺寸:385/65R22.5
内压:900kPa
胎冠花纹条的最大宽度W1/TW:13.5%
中间花纹条的最大宽度W1a/TW:12.9%
在表1的“有无渐增”中,“无”的标记表示各曲线部的沟宽以等宽形成。
在表1的“有无突出”中,“无”的标记表示在第一曲线部中,第一端最向第一方向配置的方式、或者在第二曲线部中,第二端最向第二方向配置的方式。
<湿路性能>
将供试轮胎安装于卡车的转向轮,并测定了从在湿铺装路面上的时速80km/h紧急制动时的制动距离。结果以比较例1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数值越小越好。
<噪声性能>
将各供试轮胎安装于卡车的转向轮,并测定了在道路噪声计测路(干燥沥青粗糙路)以速度70km/h行驶时的车外噪声。结果以比较例1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数值越小越好。
<耐不均匀磨损性能>
将各供试轮胎安装于卡车的转向轮,并测定了在规定的路线行驶了规定的距离时多个位置的磨损量。此时的磨损量的差异被评价为耐不均匀磨损性能。结果以比较例1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数值越小越好。
测试结果示于表1。
表1
测试的结果能够确认:实施例的轮胎优于比较例的轮胎。另外,在使主沟的沟宽、花纹条的宽度等在优选的范围内变化的轮胎中,也进行了相同的测试,并获得同样的结果。

Claims (20)

1.一种轮胎,具有胎面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由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至少一条主沟划分的花纹条,
在所述花纹条以完全横贯所述花纹条的方式设置有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横沟,
所述横沟包括第一曲线部和第二曲线部,
所述第一曲线部从所述第一端以在轮胎周向上向第一方向凸出的曲线状延伸,所述第二曲线部从所述第二端以在轮胎周向上向第二方向凸出的曲线状延伸,
所述第一曲线部遍布其全长朝向所述第一端侧沟宽渐增、或者所述第二曲线部遍布其全长朝向所述第二端侧沟宽渐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曲线部遍布其全长朝向所述第一端侧沟宽渐增,并且所述第二曲线部遍布其全长朝向所述第二端侧沟宽渐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曲线部比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一方向突出,所述第二曲线部比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二方向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端处所述第一曲线部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为30~70度,在所述第二端处所述第二曲线部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为30~7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曲线部与所述第二曲线部在所述花纹条的轮胎轴向的中心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处的所述横沟的沟宽为所述横沟的最小沟宽的2~4倍。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花纹条仅设置所述横沟。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花纹条是设置于轮胎赤道上的胎冠花纹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包括与所述胎冠花纹条相邻的中间花纹条,
在所述中间花纹条设置有:以向与所述第一曲线部相同的方向凸出的曲线状延伸的第一中间横沟、或者以向与所述第二曲线部相同的方向凸出的曲线状延伸的第二中间横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曲线部和所述第二曲线部以曲率半径为12~22mm的圆弧状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处的所述横沟的沟宽为所述横沟的最小沟宽的2~4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处的所述横沟的沟宽为4.0~8.0mm,
所述横沟的最小沟宽为0.5~3.5m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处的所述横沟的沟宽为所述花纹条的轮胎轴向的一半宽度的0.15~0.45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沟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二端之间的轮胎周向的距离为所述花纹条的轮胎轴向的一半宽度的60%以上并且小于所述一半宽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花纹条设置有在所述轮胎周向上隔开间距设置的多个所述横沟,
所述横沟的轮胎周向的间距大于所述花纹条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并且为所述花纹条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的1.5倍以下。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沟的沟深为1.0~3.5mm。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包括与所述花纹条相邻的中间花纹条,
在所述中间花纹条设置有以仅向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的任一方凸出的曲线状延伸的中间横沟,
所述中间横沟包括:以向与所述第一曲线部相同的方向凸出的曲线状延伸的第一中间横沟、和以向与所述第二曲线部相同的方向凸出的曲线状延伸的第二中间横沟。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花纹条与所述花纹条相邻,其间具有所述至少一条主沟,
所述中间横沟具有:在长度方向上以相等的沟宽延伸的等宽部、和沟宽朝向所述至少一条主沟渐增的渐增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等宽部相对于所述轮胎周向的角度朝向轮胎轴向外侧渐增。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包括位于最靠胎面端的胎肩花纹条,
所述胎肩花纹条不设置沟或刀槽。
CN201910197101.5A 2018-04-10 2019-03-15 轮胎 Active CN1103561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5600 2018-04-10
JP2018075600A JP7099021B2 (ja) 2018-04-10 2018-04-10 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6175A true CN110356175A (zh) 2019-10-22
CN110356175B CN110356175B (zh) 2022-08-16

Family

ID=65812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7101.5A Active CN110356175B (zh) 2018-04-10 2019-03-15 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3558B2 (zh)
EP (1) EP3552846B1 (zh)
JP (1) JP7099021B2 (zh)
CN (1) CN1103561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80101B2 (ja) 2019-11-11 2023-11-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2022122121A (ja) * 2021-02-09 2022-08-2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4915A (en) * 1991-10-09 1995-03-07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ire for heavy load that prevents center wear and river wear
US20030056867A1 (en) * 1999-11-30 2003-03-27 Bettiol Flavio Junior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particularly for medium and heavy motor vehicles such as lorries and similar
CN101797872A (zh) * 2009-02-06 2010-08-1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载重轮胎
USD643804S1 (en) * 2010-01-15 2011-08-23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CN103717413A (zh) * 2011-07-26 2014-04-0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56784A (en) * 1970-06-13 1974-06-12 Dunlop Holdings Ltd Pneumatic tyres
JPS61275007A (ja) * 1985-05-31 1986-12-05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5407005A (en) * 1994-04-04 1995-04-18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read for a tire
JPH0872508A (ja) * 1994-09-07 1996-03-19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USD424985S (en) * 1999-06-24 2000-05-16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tread
JP4950491B2 (ja) 2005-12-29 2012-06-1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タイヤ
US8820373B2 (en) * 2005-12-30 2014-09-02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Tire having ribs, circumferential grooves and sipe pairs
WO2009060476A1 (en) * 2007-11-05 2009-05-14 Pirelli Tyre S.P.A. Pneumatic tyre
JP5971280B2 (ja) * 2014-06-02 2016-08-1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672900B2 (ja) * 2016-03-04 2020-03-2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4915A (en) * 1991-10-09 1995-03-07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ire for heavy load that prevents center wear and river wear
US20030056867A1 (en) * 1999-11-30 2003-03-27 Bettiol Flavio Junior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particularly for medium and heavy motor vehicles such as lorries and similar
CN101797872A (zh) * 2009-02-06 2010-08-1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载重轮胎
USD643804S1 (en) * 2010-01-15 2011-08-23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CN103717413A (zh) * 2011-07-26 2014-04-0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08468A1 (en) 2019-10-10
US11383558B2 (en) 2022-07-12
JP2019182205A (ja) 2019-10-24
EP3552846B1 (en) 2021-03-10
JP7099021B2 (ja) 2022-07-12
EP3552846A1 (en) 2019-10-16
CN110356175B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7034B (zh) 充气轮胎
CN105644275B (zh) 充气轮胎
KR101615389B1 (ko) 중하중용 타이어
JP587344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042786B (zh) 充气轮胎
CN101574902B (zh) 充气轮胎
CN105459733B (zh) 充气轮胎
KR101788879B1 (ko) 공기 타이어
JP575337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080046B (zh) 充气轮胎
CN107539033A (zh) 充气轮胎
CN108725098A (zh) 轮胎
CN103832221A (zh) 充气轮胎
JP2003063212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407765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199834A (zh) 充气轮胎
CN105984286B (zh) 充气轮胎
CN109278479A (zh) 轮胎
CN110509724A (zh) 轮胎
CN106183651B (zh) 充气轮胎
JP201817695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891556B2 (ja) タイヤ
CN110356175A (zh) 轮胎
CN108215669A (zh) 轮胎
JP450529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