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2775A - 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2775A
CN110302775A CN201910576003.2A CN201910576003A CN110302775A CN 110302775 A CN110302775 A CN 110302775A CN 201910576003 A CN201910576003 A CN 201910576003A CN 110302775 A CN110302775 A CN 110302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ed solution
deionized water
reaction
mangano
tin di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760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02775B (zh
Inventor
刘辉
宋洋航
庞凌燕
王少兰
李军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5760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027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02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2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02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27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16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polonium, chromium, molybdenum, tungsten, manganese, technetium or rhenium
    • B01J23/32Manganese, technetium or rhenium
    • B01J23/34Mangane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5/0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3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5/0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96Distribution of the active metal ingredient
    • B01J35/397Egg shell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7/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preparing catalysts; 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activation of catalysts
    • B01J37/08Heat treatment
    • B01J37/10Heat treatment in the presence of water, e.g. ste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高锰酸钾、N,N‑二甲基甲酰胺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溶液A,进行水热反应,离心洗涤,真空干燥,研磨过筛,即得到Mn3O4纳米棒粉体;再将结晶四氯化锡溶于去离子水中,在连续搅拌条件下,向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形成混合溶液B;将Mn3O4纳米棒粉体溶于混合溶液B中,搅拌、超声,水热反应,离心洗涤,真空干燥,研磨过筛,即得到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核壳结构材料的构建,提高了材料的电催化性能。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周期短、生产成本低,所得产品尺寸均一、分散良好、产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材料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锡(Tin(Ⅳ)Oxide,SnO2)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常态下为白色粉体,其粉体呈白色,无臭,无毒,无味,相对分子量为150.69g/mol。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半导体材料,比重约为6.17-7.02g/cm2,熔点约为1127℃,在更高温下才能分解,沸点高于1900℃。由于其易得、成本低、无毒,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电学性能和气敏性能等特点,已经被广泛研究并应用在光电转换材料、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太阳能电池、光催化材料和气敏/生物传感器材料等材料中。
目前制备SnO2基核壳复合材料的方法有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固相法、气相沉积法和水热法等,制备出的形貌和产物也不一,如SnO2@PANI核壳材料(Zhang F,Yang C,Gao X,et al.ACS 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2017,9(11):9620-9629)、SnO2@C核壳球(Qiao H,Zheng Z,Zhang L,et al.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2008,43(8):2778-2784)、EG@SnO2@PANI核壳材料(Yi L,Liu L,Guo G,et al.Electrochimica Acta,2017,240:63-71)等,其制备工艺过程较难控制,产物尺寸大小不一及分散性差等缺点,而且采用水热法用以制备Mn3O4@SnO2核壳复合材料也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材料尺寸均一、分散良好,且提高了材料的电催化性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高锰酸钾、N,N-二甲基甲酰胺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溶液A;
步骤2,将混合溶液A转移至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离心洗涤3~6次,真空干燥,研磨过筛,即得到Mn3O4纳米棒粉体;
步骤3,将结晶四氯化锡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0.1~0.3mol/L溶液,在连续搅拌条件下,向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形成混合溶液B;
步骤4,将经步骤2后得到的Mn3O4纳米棒粉体溶于混合溶液B中,然后进行搅拌和超声处理,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移至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离心洗涤3~6次,真空干燥,研磨过筛,即得到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高锰酸钾的加入量为1~3mmol,混合溶液中N,N-二甲基甲酰胺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2:1~2。
步骤1中,搅拌时间为30~90min。
步骤2中,水热反应条件如下:填充比控制在50%~70%,反应温度为120℃~160℃,反应时间为4~8h。
步骤2中,干燥温度为40~60℃,干燥时间为8~14h。
步骤3中,结晶四氯化锡的加入量为1.5~4.5mmol;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0~3.0mol/L。
步骤4中,搅拌时间为2~4h,超声处理时间为10~60min;干燥温度为40~60℃,干燥时间为8~12h。
步骤4中,水热反应条件如下:填充比控制在60%~80%,反应温度为180℃~220℃,反应时间为14~22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方法,先采用水热法制备出Mn3O4纳米棒材料,再经一步水热法制备出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核壳结构材料的构建,提高了材料的电催化性能。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周期短、生产成本低,所得产品尺寸均一、分散良好、产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5制得的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的放大7000倍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5制得的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的放大70000倍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5制得的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谱;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5制得的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与纯相Mn3O4纳米棒和SnO2纳米棒的扫描伏安曲线比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高锰酸钾(KMnO4)、N,N-二甲基甲酰胺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30~90min,形成混合溶液A;
高锰酸钾(KMnO4)的加入量为1~3mmol,混合溶液A中N,N-二甲基甲酰胺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2:1~2;
步骤2,将混合溶液A转移至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离心洗涤3~6次,真空干燥,研磨过筛,即得到Mn3O4纳米棒粉体;
水热反应条件如下:填充比控制在50%~70%,反应温度为120℃~160℃,反应时间为4~8h;
干燥温度为40~60℃,干燥时间为8~14h;
过筛时,采用250目的筛网;
步骤3,将结晶四氯化锡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0.1~0.3mol/L溶液,在连续搅拌条件下,向溶液中逐滴滴入20mL、1.0~3.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形成混合溶液B;
结晶四氯化锡的加入量为1.5~4.5mmol,氢氧化钠的加入量为20~60mmol;
步骤4,将经步骤2后得到的Mn3O4纳米棒粉体溶于混合溶液B中,然后进行搅拌和超声处理,搅拌时间为2~4h,超声处理时间为10~60min,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移至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离心洗涤3~6次,真空干燥,研磨过筛,即得到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
Mn3O4纳米棒粉体与混合溶液B的质量比为1:600~650;
水热反应条件如下:填充比控制在60%~80%,反应温度为180℃~220℃,反应时间为14~22h;
干燥温度为40~60℃,干燥时间为8~12h;
过筛时,采用250目的筛网;
实施例1
步骤1,称取1mmol(158mg)的高锰酸钾(KMnO4)溶于30mL混合溶液中(其包含N,N-二甲基甲酰胺和去离子水,体积比为1:1),在连续搅拌30min下配成33.3mmol/L的混合溶液A;
步骤2,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A移至50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填充比控制在50%,水热温度120℃,反应时间4h;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各三次,然后在40℃下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8h,研磨即得到Mn3O4纳米棒粉体;
步骤3,称取1.5mmol的结晶四氯化锡溶于15mL去离子水中配成0.1mol/L溶液,在连续搅拌条件下逐滴滴入20mL 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形成混合溶液B;
步骤4,称取50mg的Mn3O4纳米棒粉体溶于上述混合溶液B中,然后进行搅拌2h和超声处理10min,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移至50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填充比控制在60%,在180℃水热条件下反应14h,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离心洗涤各三次,然后在40℃下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8h,研磨即得到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
实施例2
步骤1,称取2mmol(316mg)的高锰酸钾(KMnO4)溶于30mL混合溶液中(其包含N,N-二甲基甲酰胺和去离子水,体积比为1:1),在连续搅拌30min下配成66.7mmol/L的混合溶液A;
步骤2,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A移至50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填充比控制在50%,水热温度120℃,反应时间6h。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各三次,然后在40℃下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8h,研磨即得到Mn3O4纳米棒粉体;
步骤3,称取3.0mmol的结晶四氯化锡溶于15mL去离子水中配成0.2mol/L溶液,在连续搅拌条件下逐滴滴入20mL 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形成混合溶液B。
步骤4,称取60mg的Mn3O4纳米棒粉体溶于上述混合溶液B中,然后进行搅拌2h和超声处理10min,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移至50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填充比控制在60%,在180℃水热条件下反应14h。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离心洗涤各三次,然后在40℃下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8h,研磨即得到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
实施例3
步骤1,称取3mmol(474mg)的高锰酸钾(KMnO4)溶于30mL混合溶液中(其包含N,N-二甲基甲酰胺和去离子水,体积比为1:1),在连续搅拌30min下配成100mM的混合溶液A。
步骤2,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A移至50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填充比控制在50%,水热温度120℃,反应时间8h。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各三次,然后在40℃下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8h,研磨即得到Mn3O4纳米棒粉体。
步骤3,称取4.5mmol的结晶四氯化锡溶于15mL去离子水中配成0.3M溶液,在连续搅拌条件下逐滴滴入20mL 1.0M的氢氧化钠溶液,形成混合溶液B。
步骤4,称取70mg的Mn3O4纳米棒粉体溶于上述混合溶液B中,然后进行搅拌2h和超声处理10min,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移至50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填充比控制在60%,在180℃水热条件下反应14h。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离心洗涤各三次,然后在40℃下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8h,研磨即得到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
实施例4
步骤1,称取1mmol(158mg)的高锰酸钾(KMnO4)溶于30mL混合溶液中(其包含N,N-二甲基甲酰胺和去离子水,体积比为1:2),在连续搅拌60min下配成33.3mM的混合溶液A。
步骤2,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A移至50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填充比控制在60%,水热温度140℃,反应时间4h。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各三次,然后在50℃下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0h,研磨即得到Mn3O4纳米棒粉体。
步骤3,称取1.5mmol的结晶四氯化锡溶于15mL去离子水中配成0.1M溶液,在连续搅拌条件下逐滴滴入20mL 2.0M的氢氧化钠溶液,形成混合溶液B。
步骤4,称取50mg的Mn3O4纳米棒粉体溶于上述混合溶液B中,然后进行搅拌3h和超声处理30min,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移至50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填充比控制在60%,在200℃水热条件下反应18h。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离心洗涤各三次,然后在40℃下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8h,研磨即得到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
实施例5
步骤1,称取2mmol(316mg)的高锰酸钾(KMnO4)溶于30mL混合溶液中(其包含N,N-二甲基甲酰胺和去离子水,体积比为1:2),在连续搅拌60min下配成66.7mM的混合溶液A。
步骤2,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A移至50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填充比控制在60%,水热温度140℃,反应时间6h。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各三次,然后在50℃下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0h,研磨即得到Mn3O4纳米棒粉体。
步骤3,称取3.0mmol的结晶四氯化锡溶于15mL去离子水中配成0.2M溶液,在连续搅拌条件下逐滴滴入20mL 2.0M的氢氧化钠溶液,形成混合溶液B。
步骤4,称取60mg的Mn3O4纳米棒粉体溶于上述混合溶液B中,然后进行搅拌3h和超声处理30min,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移至50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填充比控制在75%,在200℃水热条件下反应18h。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离心洗涤各三次,然后在50℃下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0h,研磨即得到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
实施例6
步骤1,称取3mmol(474mg)的高锰酸钾(KMnO4)溶于30mL混合溶液中(其包含N,N-二甲基甲酰胺和去离子水,体积比为1:2),在连续搅拌60min下配成100mM的混合溶液A。
步骤2,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A移至50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填充比控制在60%,水热温度140℃,反应时间8h。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各三次,然后在50℃下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0h,研磨即得到Mn3O4纳米棒粉体。
步骤3,称取4.5mmol的结晶四氯化锡溶于15mL去离子水中配成0.3M溶液,在连续搅拌条件下逐滴滴入20mL 2.0M的氢氧化钠溶液,形成混合溶液B。
步骤4,称取70mg的Mn3O4纳米棒粉体溶于上述混合溶液B中,然后进行搅拌3h和超声处理30min,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移至50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填充比控制在75%,在200℃水热条件下反应18h。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离心洗涤各三次,然后在50℃下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0h,研磨即得到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
实施例7
步骤1,称取1mmol(158mg)的高锰酸钾(KMnO4)溶于30mL混合溶液中(其包含N,N-二甲基甲酰胺和去离子水,体积比为2:1),在连续搅拌90min下配成33.3mM的混合溶液A。
步骤2,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A移至50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填充比控制在70%,水热温度160℃,反应时间4h。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各三次,然后在60℃下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2h,研磨即得到Mn3O4纳米棒粉体。
步骤3,称取1.5mmol的结晶四氯化锡溶于15mL去离子水中配成0.1M溶液,在连续搅拌条件下逐滴滴入20mL 3.0M的氢氧化钠溶液,形成混合溶液B。
步骤4,称取50mg的Mn3O4纳米棒粉体溶于上述混合溶液B中,然后进行搅拌4h和超声处理60min,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移至50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填充比控制在80%,在220℃水热条件下反应22h。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离心洗涤各三次,然后在60℃下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2h,研磨即得到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
实施例8
步骤1,称取2mmol(约316mg)的高锰酸钾(KMnO4)溶于30mL混合溶液中(其包含N,N-二甲基甲酰胺和去离子水,体积比为2:1),在连续搅拌90min下配成66.7mM的混合溶液A。
步骤2,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A移至50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填充比控制在70%,水热温度160℃,反应时间6h。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各三次,然后在60℃下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2h,研磨即得到Mn3O4纳米棒粉体。
步骤3,称取3.0mmol的结晶四氯化锡溶于15mL去离子水中配成0.2M溶液,在连续搅拌条件下逐滴滴入20mL 3.0M的氢氧化钠溶液,形成混合溶液B。
步骤4,称取60mg的Mn3O4纳米棒粉体溶于上述混合溶液B中,然后进行搅拌4h和超声处理60min,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移至50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填充比控制在80%,在220℃水热条件下反应22h。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离心洗涤各三次,然后在60℃下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2h,研磨即得到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
实施例9
步骤1,称取3mmol(474mg)的高锰酸钾(KMnO4)溶于30mL混合溶液中(其包含N,N-二甲基甲酰胺和去离子水,体积比为2:1),在连续搅拌90min下配成100mM的混合溶液A。
步骤2,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A移至50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填充比控制在70%,水热温度160℃,反应时间8h。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各三次,然后在60℃下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2h,研磨即得到Mn3O4纳米棒粉体。
步骤3,称取4.5mmol的结晶四氯化锡溶于15mL去离子水中配成0.3M溶液,在连续搅拌条件下逐滴滴入20mL 3.0M的氢氧化钠溶液,形成混合溶液B。
步骤4,称取70mg的Mn3O4纳米棒粉体溶于上述混合溶液B中,然后进行搅拌4h和超声处理60min,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移至50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填充比控制在80%,在220℃水热条件下反应22h。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离心洗涤各三次,然后在60℃下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2h,研磨即得到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
图1及图2为实施例5中通过简单地两步水热法制备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图1和图2分别为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的低倍和高倍SEM图像。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纳米棒均匀地生长在纳米棒的表面,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层级的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其中Mn3O4纳米棒为内核,SnO2纳米棒为外壳,这表明的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已被成功地制备。从图2可以看出,核壳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均匀的形貌以及表面较为光滑。此外,SnO2纳米棒(壳)的长度约为300nm至400nm,宽厚均约为80nm左右。图3为实施例5中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的X射线衍射谱图。从中可以明显地观察到Mn3O4(空间群:I41/amd,JCPDS No.24-0734)和SnO2(空间群:P42/mnm,JCPDS No.41-1445)的衍射峰,这表面已成功地制备出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谱图中未发现其他杂质的衍射峰,说明所得为纯相Mn3O4@SnO2。图4为实施例5中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与纯相Mn3O4纳米棒和SnO2纳米棒的扫描伏安曲线比对图,可以看出在同一电流密度时,Mn3O4@SnO2的所需过电位最小。
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过简单地两步水热法制备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在电催化邻域。先以高锰酸钾为原料,以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溶剂,制备出Mn3O4纳米棒。然后以Mn3O4纳米棒为基体,以结晶四氯化锡为锡源,采用简单的水热法成功的制备出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环境友好,所得到产品具有尺寸均一,分散良好,产率高等优点。与纯相Mn3O4纳米棒和SnO2纳米棒相比,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析氧性能。这是因为核(Mn3O4)与层级壳(SnO2)之间的存在界面效应,核可以作为电子受体,加速了电子转移,导致高电催化活性;而层级SnO2壳则赋予纳米材料大比表面积和更多暴露的表面活性位点。还有构成的类树枝状或类菠萝状的层级结构,能够促进反应物和生成气体扩散。

Claims (8)

1.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高锰酸钾、N,N-二甲基甲酰胺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溶液A;
步骤2,将混合溶液A转移至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离心洗涤3~6次,真空干燥,研磨过筛,即得到Mn3O4纳米棒粉体;
步骤3,将结晶四氯化锡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0.1~0.3mol/L溶液,在连续搅拌条件下,向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形成混合溶液B;
步骤4,将经步骤2后得到的Mn3O4纳米棒粉体溶于混合溶液B中,然后进行搅拌和超声处理,将所得到的混合溶液移至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待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离心洗涤3~6次,真空干燥,研磨过筛,即得到层级Mn3O4@SnO2核壳纳米结构电催化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高锰酸钾的加入量为1~3mmol,混合溶液中N,N-二甲基甲酰胺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2: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搅拌时间为30~9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水热反应条件如下:填充比控制在50%~70%,反应温度为120℃~160℃,反应时间为4~8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干燥温度为40~60℃,干燥时间为8~14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结晶四氯化锡的加入量为1.5~4.5mmol;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0~3.0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搅拌时间为2~4h,超声处理时间为10~60min;干燥温度为40~60℃,干燥时间为8~12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水热反应条件如下:填充比控制在60%~80%,反应温度为180℃~220℃,反应时间为14~22h。
CN201910576003.2A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3027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6003.2A CN110302775B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6003.2A CN110302775B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2775A true CN110302775A (zh) 2019-10-08
CN110302775B CN110302775B (zh) 2021-11-30

Family

ID=68079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76003.2A Active CN110302775B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0277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4639A (zh) * 2019-10-16 2020-01-17 天津大学 一种多界面磁性异质结的制备方法
CN114808025A (zh) * 2022-02-10 2022-07-2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三维纳米棒状复合析氧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61926A (en) * 1978-11-02 1980-05-10 Shin Meiwa Ind Co Ltd Removal of malodor
WO2009011658A1 (en) * 2007-07-18 2009-01-22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Hollow porous microspheres
CN102489293A (zh) * 2011-11-18 2012-06-1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2500365A (zh) * 2011-10-19 2012-06-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低温燃料电池的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263906A (zh) * 2013-05-16 2013-08-28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纳米晶氧化锡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5096A (zh) * 2013-08-16 2013-12-11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尺寸可控的纳米二氧化锡的方法
CN105885784A (zh) * 2016-04-18 2016-08-24 青岛大学 一种核壳结构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395762A (zh) * 2018-11-29 2019-03-01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二氧化锡/氮掺杂石墨/硫化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61926A (en) * 1978-11-02 1980-05-10 Shin Meiwa Ind Co Ltd Removal of malodor
WO2009011658A1 (en) * 2007-07-18 2009-01-22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Hollow porous microspheres
CN102500365A (zh) * 2011-10-19 2012-06-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低温燃料电池的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2489293A (zh) * 2011-11-18 2012-06-1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263906A (zh) * 2013-05-16 2013-08-28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纳米晶氧化锡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5096A (zh) * 2013-08-16 2013-12-11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尺寸可控的纳米二氧化锡的方法
CN105885784A (zh) * 2016-04-18 2016-08-24 青岛大学 一种核壳结构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395762A (zh) * 2018-11-29 2019-03-01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二氧化锡/氮掺杂石墨/硫化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4639A (zh) * 2019-10-16 2020-01-17 天津大学 一种多界面磁性异质结的制备方法
CN110694639B (zh) * 2019-10-16 2022-07-29 天津大学 一种多界面磁性异质结的制备方法
CN114808025A (zh) * 2022-02-10 2022-07-2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三维纳米棒状复合析氧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4808025B (zh) * 2022-02-10 2023-08-18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三维纳米棒状复合析氧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2775B (zh) 202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1240B (zh) 一种一步水热合成SnS2/MoS2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4332560B (zh) 一种氯溴碘共混钙钛矿光吸收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197900A (zh)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17085B (zh) 一种二维纳米硅片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6960956A (zh) 改性普鲁士蓝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片及制备方法
CN106229503B (zh) 一种氧化镍/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
CN105720246B (zh) 颗粒状二氧化锡/二维纳米碳化钛复合材料及应用
CN107732180B (zh) 一种用于水系钠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037617A (zh) 一种硒化钴/氮掺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9742353A (zh) 一种SnSe量子点/r-GO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59239B (zh) 一种硫化锰/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
CN106179415B (zh)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材料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2142549A (zh) 一种石墨烯纳米片与SnS2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CN108511725A (zh) 三氧化二锑/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016405A (zh) 一种花状介孔二氧化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787799B (zh) 一种“蛛网式”三维贯通大孔‑介孔结构二氧化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860349B (zh) 一种纳米棒构筑的二氧化钛空心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233256A (zh) 一种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06042A (zh) 一种碳包覆的超长二氧化钛纳米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01083A (zh) 一种纳米花状二硫化钒/羟基氧化钒双功能复合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2775A (zh) 一种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锡核壳结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323422A (zh) Al-MOF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41439A (zh) 一种等离子体处理制备表面羟基化wo3薄膜光电极材料的方法
CN106058184A (zh) 一种制备二氧化锡/多孔碳球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629935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钒酸锂Li3VO4纳米花的高效微波辐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