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1496A - 布线体、布线基板和触摸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布线体、布线基板和触摸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1496A
CN110291496A CN201880010917.6A CN201880010917A CN110291496A CN 110291496 A CN110291496 A CN 110291496A CN 201880010917 A CN201880010917 A CN 201880010917A CN 110291496 A CN110291496 A CN 110291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de width
conductor lines
conductor
wiring body
inter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09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塩尻健史
石井雅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Fujikura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91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149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96Conductive pattern lay-out details not covered by sub groups H05K1/02 - H05K1/0295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布线体(40)具备:第1树脂部(50);和第1电极(61),其设置在第1树脂部(50)之上,通过第1导体线(601a)和第2导体线(601b)相互交叉而成为网眼状,第1电极(61)包含与第1导体线(601a)和第2导体线(601b)的交叉部(602)对应地配设的至少一个宽幅部(613),满足下述(1)式,6<Sc/(La×Lb)≤30…(1)在上述(1)式中,Sc是宽幅部(613)的面积,La是第1导体线(601a)的宽度,Lb是第2导体线(601b)的宽度。

Description

布线体、布线基板和触摸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线体、布线基板和触摸传感器。
针对允许基于文献的参照的导入的指定国,通过参照将2017年3月31日于日本申请的特愿2017-072259所记载的内容导入本说明书,成为本说明书的记载的一部分。
背景技术
作为触摸面板,公知有具备具有由金属制的细线形成的网格图案的导体部,并在网格图案的交叉部形成有莫尔纹抑止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触摸面板中,莫尔纹抑止部的面积形成为比细线的交叉部的面积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08845号公报
在触摸面板中,在构成网格图案的多个细线的交叉部处,由于因来自与该交叉部相连的多个细线的电流形成集中而产生的焦耳热,导致交叉部、交叉部附近的绝缘部因热应力的影响而劣化,存在有使触摸面板的可靠性降低之虞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可考虑通过在多个细线的交叉部形成比该交叉部的面积相对地大的导体部分,抑制由该交叉部产生的焦耳热,由此,抑制触摸面板的可靠性的降低,但是,若形成于交叉部的导体部分的面积过大,则存在容易看见该导体部分,导致触摸面板的可视性降低之虞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提高可视性并且能够抑制可靠性的降低的布线体、布线基板和触摸传感器。
[1]本发明所涉及的布线体具备:树脂部;和导体部,其设置在上述树脂部之上,通过第1导体线和第2导体线相互交叉而成为网眼状,上述导体部包含与上述第1导体线和上述第2导体线间的交叉部对应地配设的至少一个宽幅部,
满足下述(1)式
6<Sc/(La×Lb)≤30…(1)
在上述(1)式中,Sc是上述宽幅部的面积,La是上述第1导体线的宽度,Lb是上述第2导体线的宽度。
[2]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满足下述(2)式
6μm2≤Sc≤500μm2…(2)
[3]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满足下述(3)式和(4)式,
1μm≤La≤5μm…(3)
1μm≤Lb≤5μm…(4)
[4]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上述导体部包含:多个感知部,其沿着规定方向隔开间隔排列;和多个连接部,其比上述感知部窄幅地形成,并将相邻的上述感知部彼此连接,上述宽幅部与存在于上述连接部的上述交叉部中的至少一个对应地配设。
[5]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上述宽幅部与存在于上述感知部的上述交叉部中的至少一个对应地配设,满足下述(5)~(7)式
A<B…(5)
A=(A1+A1)/N1…(6)
B=(B1+B2)/N2…(7)
其中,在上述(6)式中,A1是一个上述感知部中的上述宽幅部的面积的总和,A2是一个上述感知部中的不存在上述宽幅部的上述交叉部的面积的总和,N1是一个上述感知部中的上述交叉部的数量,在上述(7)式中,B1是一个上述连接部中的上述宽幅部的面积的总和,B2是一个上述连接部中的不存在上述宽幅部的上述交叉部的面积的总和,N2是一个上述连接部中的上述交叉部的数量。
[6]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在上述连接部中,在与上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并列的上述交叉部的数量为三个以下。
[7]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满足下述(8)式
La+Lb<W…(8)
在上述(8)式中,W是上述宽幅部的宽度。
[8]本发明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具备:上述布线体;和支承上述布线体的支承体。
[9]本发明所涉及的触摸传感器具备上述布线基板。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容易看见宽幅部,并且能够抑制在导体线的交叉部施加热应力,因此能够提高可视性,并且能够抑制可靠性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摸传感器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基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电极的俯视图。
图4是用于对开口率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图5是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电极的局部放大的俯视图。
图6是将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电极的局部放大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电极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电极的俯视图。
图9的(A)~图9的(E)是用于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基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其1)。
图10的(A)~图10的(F)是用于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基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其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摸传感器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基板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电极的俯视图,图4是用于对开口率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5是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电极的局部放大的俯视图,图6是将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电极的局部放大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电极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电极的俯视图。
图1所示的触摸传感器10是投影型的静电电容式的触摸面板传感器,例如,用作与显示装置(未图示)等组合,并具有检测触摸位置的功能的输入装置。作为显示装置,未特别限定,能够使用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电子纸等。在该触摸传感器10中,以与在显示装置放映的图像重叠的方式配置检测电极和驱动电极(后述的第1电极61和第2电极81),在该两个电极61、81之间从外部电路(未图示)周期性地施加规定电压。
在这样的触摸传感器10中,例如,若操作者的手指(外部导体)接近触摸传感器10,则在该外部导体和触摸传感器10之间形成电容器(电容),两个电极间的电气状态变化。触摸传感器10能够基于两个电极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感知操作者的操作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布线基板20具备盖面板30、布线体40和透明基板200。为了确保上述显示装置的可视性,本实施方式的布线基板20构成为在整体上具有透光性。
盖面板30设置于布线体40的一个主面。这样的盖面板30具有能够支承布线体40的程度的刚性。在本实施方式中,盖面板30具有矩形状的外形,并具备能够使可见光线透过的透明部31和能够遮挡可见光线的遮挡部32。透明部31以矩形状形成,遮挡部32在透明部31的四周以矩形框状形成。作为构成盖面板30的材料,例如,能够例示出钠钙玻璃、硼硅玻璃等玻璃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等树脂材料。另外,遮挡部32通过在盖面板30的背面的外周部例如涂覆黑色的油墨而形成。在触摸传感器10中,俯视时的与透明部31重叠的部分是能够感知操作者的操作位置的感知区域11。另外,在触摸传感器10中,俯视时的与遮挡部32重叠的部分是无法感知操作者的操作位置的非感知区域12。
透明基板200设置于布线体40的另一个主面。这样的透明基板200具有能够支承布线体40的程度的刚性。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明基板200具有矩形状的外形,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构成。作为构成该透明基板200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酰亚胺树脂(PI)、聚醚酰亚胺树脂(PEI)、聚碳酸酯(PC)、聚醚醚酮(PEEK)、液晶聚合物(LCP)、环烯烃聚合物(COP)、有机硅树脂(SI)、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生片、玻璃等。
如图2所示,布线体40具备第1树脂部50、第1导体部60、第2树脂部70、第2导体部80和第3树脂部90。为了确保上述显示装置的可视性,该布线体40构成为在整体上具有透光性。
第1树脂部50是为了保持第1导体部60而设置的。该第1树脂部50具有矩形状的外形,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构成。作为具有该透光性的树脂材料,例如,能够例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乙烯基树脂、有机硅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UV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或者热塑性树脂等。
第1导体部60设置在第1树脂部50之上。如图3所示,第1导体部60通过多个导体线601以网眼状构成。具体而言,沿着相对于X方向倾斜的方向(以下,也称为“第1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多个第1导体线601a、和沿着与第1方向不同的方向(以下,也称为“第2方向”)延伸的多个第2导体线601b相互交叉,从而构成四边形状的格子反复排列而成的网眼状的第1导体部60。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根据需要,将“第1导体线601a”和“第2导体线601b”通称为“导体线601”。
第1导体部60的导体线601不局限于直线状,也可以是曲线状。此外,导体线601的宽度优选在导体线601的延伸方向上实质恒定。第1导体线601a的宽度La优选在1~5μm的范围内设定(1μm≤La≤5μm)。另外,第2导体线601b的宽度Lb优选在1~5μm的范围内设定(1μm≤Lb≤5μm)。
另外,第1导体部60的结构未特别限定于上述。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1导体线601a彼此的间距和第2导体线601b彼此的间距相同,但也可以使第1导体线601a彼此的间距和第2导体线601b彼此的间距互不相同。构成第1导体部60的导体线601的宽度、间距未特别限定于上述,优选以使第1电极61(后述)的开口率成为96.5~98.0%的方式设定导体线601的宽度、间距。
此外,该“开口率”是指由下述(7)式表示的比率(参照图4)。
(开口率)=(Pa-Wb)×(Pb-Wa)/(Pa×Pb)…(7)
其中,在上述(7)式中,Wa是导体线2的宽度,Wb是导体线3的宽度,Pa是任意的导体线2和与该导体线2相邻的其他导体线2之间的间距(相邻的导体线2彼此的中心间距离),Pb是任意的导体线3和与该导体线3相邻的其他导体线3之间的距离。
第1导体部60所含的格子的形状未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三角形,也可以是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四边形。另外,格子的形状也可以是六边形、八边形、十二边形、二十边形等n边形、圆、椭圆、星形等。这样,能够将反复各种图形单位得到的几何图案用作第1导体部60的格子的形状。
这样的第1导体部60由导电性材料和粘合剂树脂构成。作为导电性材料,可举出银、铜、镍、锡、铋、锌、铟、钯等金属材料、石墨、炭黑(炉黑、乙炔黑、科琴黑)、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等碳系材料。此外,作为导电性材料,也可以使用金属盐。作为金属盐,例如可举出上述的金属的盐。
作为粘合剂树脂,能够例示出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有机硅树脂、氟树脂等。
这样的第1导体部60通过涂覆导电性糊料并固化(硬化)而形成。作为导电性糊料的具体例,能够例示将上述的导电性材料和粘合剂树脂与水或溶剂和各种添加剂混合而构成的导电性糊料。作为导电性糊料所含的溶剂,能够例示出α-松油醇、丁基卡必醇乙酸酯、丁基卡必醇、1-癸醇、丁基溶纤剂、二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十四烷等。此外,也可以从构成第1导体部60的材料省略粘合剂树脂。
如图1和图2所示,第1导体部60包含第1电极61、第1引出布线62和第1端子63。第1电极61配设为至少一部分与感知区域11重叠。各个第1电极61沿图中X方向延伸,多个第1电极61沿图中Y方向并列。在各个第1电极61的长边方向一端连接有第1引出布线62的一端。在各个第1引出布线6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1端子63。第1端子63例如与外部电路电连接。该第1引出布线62和第1端子63配设为与非感知区域12重叠。
此外,第1电极61的数量未特别限定,能够任意地设定。另外,第1引出布线62的数量和第1端子63的数量根据第1电极61的数量设定。第1引出布线62和第1端子63也可以以网眼状构成,也可以为整体造型。
如图3所示,第1电极61通过多个导体线601以网眼状构成。该第1电极61包括:俯视时成为菱形形状的多个第1感知部611和比第1感知部611窄幅地形成的带状的第1连接部612。第1感知部611构成为通过多个导体线601而成为网眼状,多个第1感知部611沿着X方向隔开间隔并且以大致等间隔排列。第1连接部612也构成为通过多个导体线601成为网眼状,多个第1连接部612将相连的第1感知部611的角部彼此电连接。在该第1连接部612中,在与第1连接部612的延伸方向(X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并列的交叉部602(具体而言,第2交叉部602b(后述))的数量优选为三个以下。
如图5所示,在第1电极61中,在第1导体线601a和第2导体线601b间的交叉部602(严格来说,第1导体线601a的延长线和第2导体线601b的延长线间的交叉部602),形成有宽幅部613。在本实施方式中,宽幅部613配设为,在俯视时,第1导体线601a的中心线CL1与第2导体线601b的中心线CL2之间的交点P和宽幅部613的中心C实质一致。针对交叉部602和宽幅部613间的对应关系,未特别限定于上述,在俯视时,在宽幅部613的轮廓的内侧存在交点P即可。此外,“宽幅部的中心C”是指“宽幅部的重心”。
宽幅部613的宽度W比导体线601(第1导体线601a或者第2导体线601b中的宽度大的一侧的导体线)的宽度大。此外,宽幅部613的宽度W相当于与宽幅部613内切的假想圆的直径,在宽幅部613为大致圆形状的情况下,相当于宽幅部613的直径。
在俯视时,各个宽幅部613具有大致正圆形状。此外,宽幅部613的形状未特别限定于上述。例如,也可以是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三角形,也可以是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四边形。另外,宽幅部613的形状也可以是六边形、八边形、十二边形、二十边形等n边形、圆、椭圆、星形、十字形状等。例如,如图6所示,在通过第1和第2导体线601a、601b的中心线将宽幅部613B分成四份的情况下,分成四份后的宽幅部613B也可以是分别在三角形形成有圆弧状的缺口的形状。此外,图6所示的假想圆VC是内切于宽幅部613B的假想圆,该假想圆VC的直径相当于宽幅部613B的宽度。这样,能够将反复各种图形单位得到的几何图案用作宽幅部613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导体线601的材料和构成宽幅部613的材料实质相同,因此,导体线601和宽幅部613一体形成。在图5中,通过虚线显示导体线601和宽幅部613间的边界。此外,构成导体线601的材料和构成宽幅部613的材料也可以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宽幅部613的面积Sc、与该宽幅部613连接的第1导体线601a的宽度La、以及与该宽幅部613连接的第2导体线601b的宽度Lb的关系满足下述(9)式。此外,宽幅部613的面积Sc、第1导体线601a的宽度La以及第2导体线601b的宽度Lb的关系更优选满足下述(10)式。
6<Sc/(La×Lb)≤30…(9)
6<Sc/(La×Lb)≤18…(10)
作为这样的宽幅部613的面积Sc,优选为6μm2~500μm2(6μm2≤Sc≤500μm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宽幅部613的宽度W、第1导体线601a的宽度La以及第2导体线601b的宽度Lb的关系优选满足下述(11)式,更优选满足下述(12)式。
La+Lb<W…(11)
1.5≤W/(La+Lb)≤2.0…(12)
并且,如图3所示,在第1感知部611中,在第1导体线601a和第2导体线601b间的第1交叉部602a配设有第1宽幅部613a,在第1连接部612中,在第1导体线601a和第2导体线601b间的第2交叉部602b配设有第2宽幅部613b。在本说明书中,根据需要,将“第1交叉部602a”和“第2交叉部602b”通称为“交叉部602”,将“第1宽幅部613a”和“第2宽幅部613b”通称为“宽幅部613”。
第1宽幅部613a和第2宽幅部613b实质上成为相同的形状。此外,第1宽幅部613a和第2宽幅部613b也可以是不同形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1宽幅部613a实质成为相同的形状,但不同形状的第1宽幅部613a也可以混合存在。同样,多个第2宽幅部613b实质成为相同的形状,但也可以不同形状的第2宽幅部613b混合存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宽幅部613a与存在于第1感知部611的第1交叉部602a中的至少一个对应地配设,多个第1宽幅部613a不规则地排列。另外,第2宽幅部613b与存在于第1连接部612的第2交叉部602b中的至少一个对应地配设,第2宽幅部613b与存在于第1连接部612的全部第2交叉部602b对应地配设。优选该第2宽幅部613b的存在比例比第1宽幅部613a的存在比例高。此外,第1宽幅部613a的存在比例是指在第1感知部611中第1宽幅部613a的数量比第1交叉部602a的数量,另外,第2宽幅部613b的存在比例是指在第1连接部612中第2宽幅部613b的数量比第2交叉部602b的数量。
此外,也可以是,如图7所示,在第1感知部611不存在第1宽幅部613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提高可视性并且抑制可靠性降低的观点出发,优选满足下述(13)~(15)式。
A<B…(13)
A=(A1+A1)/N1…(14)
B=(B1+B2)/N2…(15)
其中,在上述(14)式中,A1是一个第1感知部611中的第1宽幅部613a的面积的总和,A2是一个第1感知部中的不存在第1宽幅部613a的第1交叉部602a的面积的总和,N1是一个第1感知部611中的第1交叉部602a的数量,在上述(15)式中,B1是一个第1连接部612中的第2宽幅部613b的面积的总和,B2是一个第1连接部612中的不存在第2宽幅部613b的第2交叉部602b的面积的总和,N2是一个第1连接部612中的第2交叉部602b的数量。此外,交叉部602的面积是指第1导体线601a和第2导体线601b交叉的部分的面积,具体而言,是指第1导体线601a的宽度La和第2导体线601b的宽度Lb的积。
从提高第1电极61处的响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第1感知部611中的薄层电阻ρs为3Ω/口~30Ω/口(3Ω/口≤ρs≤30Ω/口)。另外,从提高第1电极61处的可靠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第1连接部612中的薄层电阻ρc为6Ω/口~60Ω/口(6Ω/口≤ρc≤60Ω/口)。从提高第1电极61的响应性并且提高第1电极61的可靠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薄层电阻ρs和薄层电阻ρc之比(ρsc)为0.4~0.7(0.4≤ρsc≤0.7)。
如图1和图2所示,第2树脂部70具有矩形状的外形,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构成。作为该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例如,能够使用与构成上述的第1树脂部50的树脂材料相同的材料。
第2树脂部70以覆盖第1导体部60的方式设置在第1树脂部50之上。在该第2树脂部的一边形成有矩形状的第1开口部701。第1端子63从该第1开口部701暴露,由此,第1端子63能够和外部电路连接。
第2导体部80设置在第2树脂部70之上。如图8所示,第2导体部80通过多个导体线801以网眼状构成。具体而言,通过沿着第1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多个第3导体线801a和沿着第2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多个第4导体线801b相互交叉,从而构成四边形状的格子反复排列而成的网眼状的第2导体部80。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根据需要,将“第3导体线801a”和“第4导体线801b”通称为“导体线801”。
第2导体部80包含第2电极81、第2引出布线82以及第2端子83。第2电极81配设为至少一部分与感知区域11重叠。各个第2电极81沿图中Y方向延伸,多个第2电极81沿图中X方向并列。在各个第2电极81的长边方向一端连接有第2引出布线82的一端。在各个第2引出布线8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2端子83。第2端子83例如与外部电路电连接。该第2引出布线82和第2端子83配设为与非感知区域12重叠。
此外,第2电极81的数量未特别限定,能够任意地设定。另外,第2引出布线82和第2端子83的数量根据第2电极81的数量而设定。第2引出布线82和第2端子83也可以以网眼状构成,也可以为整体造型。
如图8所示,第2电极81构成为通过多个导体线801成为网眼状。第2电极81包括:在俯视时成为菱型形状的多个第2感知部811和比第2感知部811窄幅地形成的带状的第2连接部812。第2感知部811构成为通过多个导体线801成为网眼状,多个第2感知部811沿着Y方向大致以等间隔排列。在这种情况下,第2感知部811以不与第1感知部611重叠的方式与在多个第1感知部611之间形成的空白部分对应地排列。第2连接部812构成为通过多个导体线801成为网眼状,多个第2连接部812将相邻的第2感知部811的角部彼此电连接。该第2连接部812在俯视时经由第2树脂部70而与第1连接部612交叉。
在第2感知部811中,在第3导体线801a和第4导体线801b间的第3交叉部802a配设有第3宽幅部813a。同样,在第2连接部812中,在第3导体线801a和第4导体线801b间的第4交叉部802b配设有第4宽幅部813b。
此外,第2感知部811、第2连接部812、第3宽幅部813a和第4宽幅部813b的结构与第1感知部611、第1连接部612、第1宽幅部613a和第2宽幅部613b的结构实质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引用在上述的作为第1感知部611、第1连接部612、第1宽幅部613a和第2宽幅部613b进行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第3树脂部90以覆盖第2导体部80的方式直接设置在第2树脂部70之上。该第3树脂部90是用于将第2导体部80相对于外部做保护的外涂层。另外,通过利用第3树脂部90覆盖第2导体部80,可抑制第2导体部80的表面处的光的散射,布线体40的可视性提高。
在第3树脂部90的一边形成有矩形状的第2开口部901。第2端子83从该第2开口部901暴露,由此,第2端子83能够和外部电路连接。另外,第2开口部901与第1开口部701重叠,第1端子63也从第2开口部901暴露。
这样的第3树脂部90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构成。作为该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例如能够使用与构成上述的第1树脂部50的树脂材料相同的材料。
接下来,参照图9的(A)~图9的(E)和图10的(A)~图10的(F)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基板20的制造方法详细地进行说明。图9的(A)~图9的(E)和图10的(A)~图10的(F)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基板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首先,如图9的(A)所示,在形成有与第1导体部6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第1凹部101的第1凹版100,填充第1导电性材料110。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第1凹版100的表面形成有提高第1导电性材料110从第1凹版100脱模的脱模性的脱模层。作为将第1导电性材料110向第1凹版100填充的方法,例如可举出:分配法、喷墨法、丝网印刷法。或者在用狭缝涂覆法、棒涂法、刮涂法、浸涂法、喷涂法、旋涂法的涂覆之后,将涂覆于除第1凹部101以外的第1导电性材料110擦拭或刮取、吸掉、粘掉、洗掉、吹走的方法。作为第1导电性材料110,使用上述的导电性糊料。
接下来,如图9的(B)所示,使填充于第1凹部101的第1导电性材料110固化。导电性材料的固化处理能够使用加热、能量线(红外线、紫外线和激光等)的照射和干燥中的至少1种来进行。
接下来,如图9的(C)所示,以覆盖第1凹部101内的第1导体部60的方式配置第1树脂材料120。作为第1树脂材料120,使用构成第1树脂部50的材料。作为在第1凹版100之上配置第1树脂材料120的方法,可举出蒸镀法、溅射法、喷墨法、光刻法等。
接下来,如图9的(D)所示,以在第1凹版100和透明基板200之间夹着第1树脂材料120的方式将透明基板200向第1凹版100按压。
接下来,使第1凹版100之上的第1树脂材料120固化。作为第1树脂材料120的固化处理方法,能够使用加热、能量线(红外线、紫外线和激光等)的照射和干燥中的至少1种来进行。通过第1树脂材料120固化,形成第1树脂部50。
接下来,如图9的(E)所示,使透明基板200、第1树脂部50和第1导体部60从第1凹版100剥离。以下,也将层叠有透明基板200、第1树脂部50和第1导体部60的结构称为中间体130。
接下来,如图10的(A)所示,在形成有与第2导体部8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第2凹部141的第2凹版140,填充第2导电性材料150。作为第2导电性材料150,使用上述的导电性糊料。作为将第2导电性材料150向第2凹部141填充的方法,使用与将第1导电性材料110向第1凹部101填充的方法相同的方法。
接下来,如图10的(B)所示,使填充于第2凹部141的第2导电性材料150固化。作为使第2导电性材料150固化的方法,使用与使第1导电性材料110固化的方法相同的方法。
接下来,如图10的(C)所示,以覆盖第1导体部60的方式在中间体130之上配置第2树脂材料160。作为第2树脂材料160,使用构成第2树脂部70的材料。作为将该第2树脂材料160配置在中间体130之上的方法,使用与在第1凹版100之上配置第1树脂材料120的方法相同的方法。
接下来,如图10的(D)所示,将中间体130配置在第2凹版140之上,将中间体130向第2凹版140按压。
接下来,使第2树脂材料160固化。作为使第2树脂材料160固化的方法,使用与使第1树脂材料120固化的方法相同的方法。通过第2树脂材料160固化,形成第2树脂部70。
接下来,如图10的(E)所示,使中间体130、第2树脂部70和第2导体部80从第2凹版140剥离。
接下来,如图10的(F)所示,将第3树脂材料170以覆盖第2导体部80的方式配置在第2树脂部70之上。作为第3树脂材料170,使用构成第3树脂部90的材料。作为将第3树脂材料170配置在第2树脂部70之上的方法,使用与在第1凹版100之上配置第1树脂材料120的方法相同的方法。
接下来,使第3树脂材料170固化。作为使第3树脂材料170固化的方法,使用与使第1树脂材料120固化的方法相同的方法。由此,形成第3树脂部90。接下来,在第3树脂部90之上贴附盖面板30(参照图2)。根据以上内容,能够获得布线基板20。
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体40、布线基板20和触摸传感器10起到以下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电极61中,与第1导体线601a和第2导体线601b间的交叉部602地对应配设有宽幅部613,上述(8)式成立。在这种情况下,在来自第1导体线601a和第2导体线601b的电流形成集中的交叉部602处,能够减少电阻,因此抑制交叉部602附近的由于热应力引起的劣化。另外,抑制宽幅部613的面积Sc,能够不易看见宽幅部613。作为其结果,能够实现布线体40的可视性的提高,能够实现布线体40的可靠性的提高。特别是,通过将宽幅部613的面积Sc设定为6μm2~500μm2,从而能够更显著地起到布线体40处的可视性的提高效果和可靠性的提高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导体线601a的宽度La设定为1~5μm,并且第2导体线601b的宽度Lb设定为1~5μm。由此,能够抑制在除交叉部602以外的部分产生导体线601的断裂,并且能够抑制容易看见导体线60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存在于第1连接部612的第2交叉部602b中的至少一个对应地配设第2宽幅部613b。因此,能够在相比于第1感知部611宽度较窄且与第1感知部611相比电流更容易形成集中的第1连接部612处,实现电阻的减少。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第1连接部612中的由热应力引起的劣化的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存在于第1感知部611的第1交叉部602a中的至少一个对应地配设第1宽幅部613a,上述(10)式成立。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电流容易形成集中的第1连接部612处,配设第2宽幅部613b,从而抑制第2交叉部602b附近的由热应力引起的劣化,另一方面,通过在第1感知部611也配置第1宽幅部613a,第1感知部611处的透光率和第1连接部612处的透光率之差变小,因此作为结果,能够实现作为第1电极61整体的可视性的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连接部612中,通过将在与第1连接部61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并列的第2交叉部602b的数量设定为三个以下,从而能够抑制第1连接部612的宽度过大,抑制容易看见第1连接部612。另外,通过将第2交叉部602b的数量的上限值如上述那样设定,从而能够缩小第1连接部612的静电电容,因此能够实现第1电极61的响应性的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9)式成立,从而在存在于第1电极61的交叉部602处,能够进一步抑制电流容易形成集中的交叉部602附近处由热应力引起的劣化。
本实施方式中的“触摸传感器1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触摸传感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2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布线基板”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盖面板30”和“透明基板20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支承体”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布线体4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布线体”的一个例子。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树脂部5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树脂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电极6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导体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导体线601a”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1导体线”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第2导体线601b”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2导体线”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交叉部60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交叉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宽幅部613”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宽幅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感知部61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感知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连接部61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连接部”的一个例子。
此外,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记载,不是为了限定本发明而记载。因此,旨在上述的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各要素还包含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所有设计变更、等同物。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触摸传感器是由具有两个导体部的布线体构成的投影型的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传感器,但未特别局限于此,也能够在由一个导体部构成的表面型(电容耦合型)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传感器中应用本发明。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触摸传感器10是具有以包含菱型形状的第1感知部611的多个第1电极61和包含菱型形状的第2感知部811的多个第2电极81相互交叉的方式组合成的钻石图案的触摸传感器,但未特别限定于上述,也可以是以使多个带状的电极相互交叉的方式组合成的触摸传感器。
另外,在交叉部602处,也可以是三根以上导体线601交叉。在这种情况下,在交叉部602处交叉的多个导体线601中的宽度较宽的两根分别作为第1导体线601a和第2导体线601b。
另外,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第1导体部60和第2导体部80的导电性材料,使用金属材料或者碳系材料,但未特别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将金属材料和碳系材料混合的材料。
另外,虽未特别图示,但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盖面板30和透明基板200,作为布线基板20的支承体,但未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作为在第1树脂部50的下表面设置剥离片,并在安装时将该剥离片剥离而粘合和安装于安装对象(膜、表面玻璃、偏转板、显示器玻璃等)的形式,构成布线基板。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从布线体40将剥离片剥离而产生静电,该静电流过布线体40的导体部60、80,从而恐怕交叉部602、802由于焦耳热而变形断线,或该交叉部602、802附近的树脂部50、70、90由于焦耳热而变形,而使布线体40的可靠性降低。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应用本发明来减少交叉部602、802的电阻,因此可抑制由于交叉部602、802附近处的由热应力引起的劣化、以及能够实现布线体40的可靠性的提高。
另外,在布线基板20中,也可以在布线体40和盖面板30之间设置作为粘合层发挥功能的树脂部。另外,也可以经由这样的树脂部而安装于上述的安装对象。此外,在将布线体安装于安装对象的情况下,该安装对象相当于本发明的“支承体”的一个例子。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布线体或者布线基板用于触摸传感器进行了说明,但未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在布线体通电而通过电阻加热等发热来使该布线体作为加热器而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导电性粒子,优选使用电阻值比较高的碳系材料。另外,也可以通过使布线体的导体部的一部分接地而将该布线体用作电磁阻隔屏蔽件。另外,也可以将布线体用作天线。在这种情况下,安装布线体的安装对象相当于本发明的“支承体”的一个例子。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更具体地进行说明。以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用于确认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布线体的可视性提高和可靠性提高的效果。
<实施例1>
在实施例1中,通过以下的方法制造试验样本。即,在形成于金属制的凹版的表面的凹部中填充导电性糊料(由粘合剂(聚酯系)和Ag粒子构成的导电糊料),使该导电性糊料固化,形成导体部,将无定形状态(未固化状态)的树脂材料(UV固化性丙烯酸树脂)涂覆在凹版之上,经由该无定形状态的树脂材料,将基材(PET膜)按压于凹版,使该无定形状态的树脂材料固化,形成树脂部,之后,使基材、树脂部和导体部从凹版脱模。作为导电性糊料的固化处理,以150℃进行了30分钟的加热。作为无定形状态的树脂材料的固化处理,进行了1000mJ的紫外线照射。
作为导体部的导体图案,成为并列有30个电极的导体图案。作为电极,是将30个通过多个导体线形成为网眼状的菱形形状的感知部隔开间隔排列,并利用通过多个导体线形成为网眼状的带状的连接部将该多个感知部连接而形成的。在各个电极的一端,配设一个端部与感知部未连接的连接部。感知部的一个边的长度为4mm。连接部的宽度(最大幅度)为0.8mm。构成电极的导体线的宽度La、Lb如表1所示那样。未在存在于感知部的导体线彼此的交叉部形成宽幅部,而是在存在于连接部的导体线彼此的全部交叉部形成大致正圆形状的宽幅部。宽幅部的宽度(直径)W成为表1所示那样。导体部的开口率设定为96.5~98.0%的范围内。制成具有上述结构的试验样本。此外,制成的试验样本相互交叉的导体线的宽度的积(La×Lb)、宽幅部的面积Sc、以及宽幅部的面积Sc与导体线的宽度的积(La×Lb)之比(Sc/(La×Lb))如表1所示。
为了评价得到的试验样本的可视性和可靠性,对于该试验样本进行了以下的静电耐性检查和外观检查。
《静电耐性检查》
(检查方法)
使用静电试验机(噪声研究所制ESS-2000,能量积蓄电容:150pF,放电电阻:330Ω),根据IEC61000-4-2Ed2进行了放电试验。具体而言,在木制的桌子上,依次重叠经由两个电阻(分别470kΩ)而GND连接的金属板、厚度0.5mm的绝缘板及试验样本,使ESD发生器与成为和感知部未连接的连接部的一端接触,进行了接触放电。作为放电条件,输出电压(放电压)6.0kV,放电次数为三次。
(评价方法)
对于进行了上述放电试验的试验样本,评价导体部有无断线。具体而言,对配设于电极的一端的连接部和配设于电极的另一端的感知部之间的电阻值进行测定,对各个电极的导通进行了评价。另外,从试验样本的表面侧目视观察各连接部,评价连接部有无断线。作为评价基准,在“能够确认电极的导通”和“各连接部未确认有断线位置”均满足的情况下,具有可靠性提高的效果而成为“○”,在“能够确认电极的导通”和“连接部未确认有断线位置”中的任一者不满足的情况下,可靠性提高效果差而成为“×”,从而进行了评价。
《外观检查》
(检查方法)
在设置有三波长白色荧光灯(照度1300lx)的光源并遮挡了外来光的室内(暗室),进行了以下的透过光检查和反射光检查。
(a)透过光检查:在距试验样本的背面50cm的位置配置上述的光源,从距试验样本的表面离开30cm的位置,目视观察试验样本的表面。
(b)反射光检查:在试验样本的背面配置遮光性的黑板,对于试验样本的表面,以该反射光照度成为1000lx以上的方式设置光源,从距试验样本的表面离开30cm的位置,目视观察试验样本的表面。
(评价方法)
在“看不见导体部”和“不存在由反射引起的强光”均满足的情况下,可视性的提高效果优异而成为“◎”,在“些许地看见导体部”和“确认有由反射引起的强光”中的任一者满足的情况下,具有可视性的提高效果而成为“○”,在“显著地看见导体部”和“确认有由反射引起的强光”双方均满足的情况下,可视性的提高效果差而成为“×”,从而进行了评价。
该实施例1的检查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4>
在实施例2~4中,除了导体线的宽度La、Lb和宽幅部的宽度W如表2所示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而制成试验样本。对于这些试验样本,进行了静电耐性检查和外观检查。其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5~7>
在实施例5~7中,除了导体线的宽度La、Lb和宽幅部的宽度W如表3所示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而制成试验样本。对于这些试验样本,进行了静电耐性检查和外观检查。其结果如表3所示。
<比较例1~2>
作为实施例1~2的比较例,除了宽幅部的宽度W如表1所示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而制成试验样本。对于该试验样本,进行了静电耐性检查和外观检查。其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3~6>
作为实施例3~6的比较例,除了导体线的宽度La、Lb和宽幅部的宽度W如表2所示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而制成试验样本。对于这些试验样本,进行了静电耐性检查和外观检查。其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7~8>
作为实施例7~8的比较例,除了导体线的宽度La、Lb和宽幅部的宽度W如表3所示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而制成试验样本。对于这些试验样本,进行了静电耐性检查和外观检查。其结果如表3所示。
表1
表2
表3
<实施例、比较例的评价>
如表1~3所示,在宽幅部的面积Sc和导体线的宽度La、Lb的积之比(Sc/(La×Lb))设定为上述(8)式的范围内的实施例1~7中,与比(Sc/(La×Lb))设定为上述(8)式的范围外的比较例1~8比较,能确认到未产生由于静电引起的断线,并且可抑制导体部的可见、强光。
另外,如表1~3所示,在宽幅部的面积Sc设定为上述(8)式的范围内的实施例1~7中,与宽幅部的面积Sc设定为上述(8)式的范围外的比较例1~8比较,能确认到未产生由于静电引起的断线,并且可抑制导体部的可见、强光。
即,根据实施例1~7的结果,能够确认通过比(Sc/(La×Lb))设定于上述(8)式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实现布线体的可视性提高和可靠性提高的兼顾。
附图标记说明
10…触摸传感器;11…感知区域;12…非感知区域;20…布线基板;30…盖面板;31…透明部;32…遮挡部;40…布线体;50…第1树脂部;60…第1导体部;601a…第1导体线;601b…第2导体线;602…交叉部;61…第1电极;611…第1感知部;612…第1连接部;613…宽幅部;62…第1引出布线;63…第1端子;70…第2树脂部;701…第1开口部;80…第2导体部;801a…第3导体线;801b…第4导体线;81…第2电极;811…第2感知部;812…第2连接部;82…第2引出布线;83…第2端子;90…第3树脂部;901…第2开口部;100…第1凹版;101…第1凹部;110…第1导电性材料;120…第1树脂材料;130…中间体;140…第2凹版;141…第2凹部;150…第2导电性材料;160…第2树脂材料;170…第3树脂材料;200…透明基板。

Claims (9)

1.一种布线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树脂部;和
导体部,其设置在所述树脂部之上,通过第1导体线和第2导体线相互交叉而成为网眼状,
所述导体部包含与所述第1导体线和所述第2导体线间的交叉部对应地配设的至少一个宽幅部,
满足下述(1)式
6<Sc/(La×Lb)≤30…(1)
在所述(1)式中,Sc是所述宽幅部的面积,La是所述第1导体线的宽度,Lb是所述第2导体线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体,其特征在于,
满足下述(2)式
6μm2≤Sc≤500μm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体,其特征在于,
满足下述(3)式和(4)式
1μm≤La≤5μm…(3)
1μm≤Lb≤5μm…(4)。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线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体部包含:
多个感知部,其沿着规定方向隔开间隔排列;和
多个连接部,其比所述感知部窄幅地形成,并连接相邻的所述感知部彼此,
所述宽幅部与存在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交叉部中的至少一个对应地配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线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幅部与存在于所述感知部的所述交叉部中的至少一个对应地配设,
满足下述(5)~(7)式
A<B…(5)
A=(A1+A1)/N1…(6)
B=(B1+B2)/N2…(7)
其中,在所述(6)式中,A1是一个所述感知部中的所述宽幅部的面积的总和,A2是一个所述感知部中的不存在所述宽幅部的所述交叉部的面积的总和,N1是一个所述感知部中的所述交叉部的数量,在所述(7)式中,B1是一个所述连接部中的所述宽幅部的面积的总和,B2是一个所述连接部中的不存在所述宽幅部的所述交叉部的面积的总和,N2是一个所述连接部中的所述交叉部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布线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部中,在与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并列的所述交叉部的数量为三个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线体,其特征在于,
满足下述(8)式
La+Lb<W…(8)
在所述(8)式中,W是所述宽幅部的宽度。
8.一种布线基板,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线体;和
支承所述布线体的支承体。
9.一种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线基板。
CN201880010917.6A 2017-03-31 2018-03-26 布线体、布线基板和触摸传感器 Withdrawn CN1102914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2259 2017-03-31
JP2017-072259 2017-03-31
PCT/JP2018/012129 WO2018181175A1 (ja) 2017-03-31 2018-03-26 配線体、配線基板、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1496A true CN110291496A (zh) 2019-09-27

Family

ID=63677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0917.6A Withdrawn CN110291496A (zh) 2017-03-31 2018-03-26 布线体、布线基板和触摸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33535A1 (zh)
EP (1) EP3605289A1 (zh)
JP (1) JPWO2018181175A1 (zh)
KR (1) KR20190094205A (zh)
CN (1) CN110291496A (zh)
TW (1) TW201903588A (zh)
WO (1) WO20181811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4006B (zh) * 2018-12-03 2021-07-23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Tft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及tft阵列基板
JP6915023B2 (ja) * 2019-10-23 2021-08-04 Nissha株式会社 タッチセンサ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08845A (ja) 2010-11-19 2012-06-07 Fujifilm Corp 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性フイルムを備える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性フイルム
JP6357217B2 (ja) 2011-07-25 2018-07-11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流体取扱装置および流体取扱方法
JP2015204066A (ja) * 2014-04-16 2015-11-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及び、タッチ位置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JP3192845U (ja) * 2014-06-24 2014-09-04 群創光電股▲ふん▼有限公司Innolux Corporation タッチパネ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181175A1 (ja) 2019-11-07
TW201903588A (zh) 2019-01-16
KR20190094205A (ko) 2019-08-12
EP3605289A1 (en) 2020-02-05
WO2018181175A1 (ja) 2018-10-04
US20200233535A1 (en) 2020-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33668B (zh) 布线体以及布线基板
JP6271811B2 (ja) 配線体、配線基板、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JP5974147B1 (ja) 配線体アセンブリ、導体層付き構造体、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KR102364569B1 (ko) 투명 발광소자 디스플레이용 전극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투명 발광소자 디스플레이
CN107533404A (zh) 布线体、布线基板以及触摸传感器
CN109844699A (zh) 布线体、布线基板、以及接触式传感器
CN106688313A (zh) 布线体、布线基板以及接触式传感器
CN110291496A (zh) 布线体、布线基板和触摸传感器
CN108700967A (zh) 配线体、配线体组件、配线基板以及接触式传感器
KR102251860B1 (ko) 전극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윈도우
KR100867402B1 (ko) 탄소나노튜브를 이용한 투명 사인보드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8605409A (zh) 布线体、布线基板以及接触式传感器
CN206236047U (zh) 触控屏
CN103811105B (zh) 透明导电体及其制备方法
JP2018124615A (ja) 配線体、配線基板、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JP2020173503A (ja) 配線体、配線板、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JP2021005187A (ja) 配線体アセンブリ、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JP2020091582A (ja) 配線体、配線板、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KR101780688B1 (ko) 네트패턴을 갖는 메쉬형 전극배선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led 투명전광판
JP2020166326A (ja) 配線体、配線板、タッチセンサ、及び、配線体の製造方法
JP2020144811A (ja) 配線体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KR20130129019A (ko) 나노와이어 용액,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20047173A (ja) 配線体、配線板、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JP2020021482A (ja) 配線体、配線板、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JP2020107586A (ja) 配線体、配線板、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