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2533B - 医用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医用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72533B
CN110272533B CN201910400789.2A CN201910400789A CN110272533B CN 110272533 B CN110272533 B CN 110272533B CN 201910400789 A CN201910400789 A CN 201910400789A CN 110272533 B CN110272533 B CN 1102725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copolyester
preparation
bis
hydroxy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007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72533A (zh
Inventor
沈志森
裘世杰
吴益栋
邓红霞
崔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Medical Treatment Center Lihuili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Medical Treatment Center Lihuili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Medical Treatment Center Lihuili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ingbo Medical Treatment Center Lihuili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104007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725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72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253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5507 priority patent/WO202022826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725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25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68Polyester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 C08G63/685Polyester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containing nitrogen
    • C08G63/6854Polyester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containing nitrogen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6856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医用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1,3‑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和酯化催化剂混合,并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产物,其中,所述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的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
Figure DDA0002059684300000011
将所述第一中间产物进行缩聚反应,得到医用共聚酯。本发明的医用共聚酯不仅具有优异的强度、模量、韧性等力学性能,还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从而,采用该医用共聚酯制备的方盘、托盘等医用器皿可以进行水蒸气或沸水消毒,消毒温度可以达到100℃及以上,有效提高消毒效果和消毒效率。

Description

医用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方盘、托盘等医用器皿大多采用金属和高分子材料制成。其中,高分子材料主要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但是,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约为67℃~81℃,所以,采用PET制成的方盘、托盘等医用器皿的消毒温度低,一般为50℃~60℃,无法进行水蒸气或沸水消毒,从而导致医用器皿的消毒效率低和消毒效果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医用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医用共聚酯通过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与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1,3-丙二醇和1,4-环己烷二甲醇熔融缩聚得到,制备方法简单,具有优异的耐热性,用其制成的医用器皿的消毒温度可以达到100℃及以上,消毒效果好,效率高。
一种医用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1,3-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和酯化催化剂混合,并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产物,其中,所述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的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
Figure BDA0002059684280000021
(2)将所述第一中间产物进行缩聚反应,得到医用共聚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与所述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的摩尔比为1:(0.1~0.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1,3-丙二醇和所述1,4-环己烷二甲醇的摩尔量之和与所述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的摩尔比为(1.2~2.0):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1,4-环己烷二甲醇与所述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的摩尔比为(0.14~0.5):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为160℃~200℃,时间为2小时~6小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酯化催化剂包括无水乙酸锌、钛酸四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缩聚反应于真空环境下进行,温度为270℃~300℃,时间为2小时~6小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环境的真空度不高于200P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中,还加入缩聚反应催化剂,所述缩聚反应催化剂包括三氧化二锑、钛酸异丁酯、钛酸四丁酯、乙酸锑、二丁基氧化锡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医用共聚酯,如上述所述制备方法得到,所述医用共聚酯的结构式如下式(2)所示:
Figure BDA0002059684280000022
其中,x、y、z均为2~20的整数,n为20~200的整数。
本发明采用刚性的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3-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熔融缩聚得到高分子量的医用共聚酯,制备方法简单,可控制好,易于实施,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且,该医用共聚酯中具有刚性的酰亚胺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该医用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得该医用共聚酯不仅具有优异的强度、模量、韧性等力学性能,还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从而,采用该医用共聚酯制备的方盘、托盘等医用器皿可以进行水蒸气或沸水消毒,消毒温度可以达到100℃及以上,有效提高了消毒效果和消毒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医用共聚酯的DSC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提供的医用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用于替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备方盘、托盘等医用器皿,使医用器皿可以实现高温快速消毒和开水蒸煮消毒,提高消毒效果和消毒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医用共聚酯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将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1,3-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和酯化催化剂混合,并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产物,其中,所述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的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
Figure BDA0002059684280000041
(2)将所述第一中间产物进行缩聚反应,得到医用共聚酯。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的结构中具有刚性的酰亚胺结构,与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和1,3-丙二醇熔融缩聚,可以有效提高所获得的医用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但是,随着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的用量的增加,所获得的医用共聚酯开始变脆,因此,本发明还加入1,4-环己烷二甲醇,利用1,4-环己烷二甲醇的结构中的环己烷单元船椅构象转变,提高所获得的医用共聚酯的韧性。而且,1,4-环己烷二甲醇具有比1,3-丙二醇更好的刚性,所以,添加少量的1,4-环己烷二甲醇还可与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起到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医用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而,使最终获得的医用共聚酯不仅具有优异的强度、模量、韧性等力学性能,还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
另外,之所以选择1,3-丙二醇作为二元醇反应单体,是因为1,3-丙二醇在高温和高真空度下具有较好的脱挥性能,所以,在缩聚时可确保缩聚反应的顺利进行,从而制备得到高分子量的医用共聚酯。
而所述对苯二甲酸的酯化物中,包括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等。考虑到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反应活性较好,优选采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所以,步骤(1)中,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1,3-丙二醇和1,4-环己烷二甲醇四种原料的摩尔比至关重要,直接决定是否能够制备得到医用共聚酯以及所获得的医用共聚酯的性能。
其中,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含量太低时,医用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较少,而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含量太高时,缩聚时无法获得高分子量的医用共聚酯,医用共聚酯的分子量低,韧性差。所以,所述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与所述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的摩尔比为1:(0.1~0.3),优选为1:(0.12~0.25)
所述1,3-丙二醇和所述1,4-环己烷二甲醇的摩尔量之和与所述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的摩尔比为(1.2~2.0):1。其中,为了更好的提高医用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韧性的改善,所述1,4-环己烷二甲醇与所述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的摩尔比为(0.14~0.5):1,优选为(0.15~0.4):1。
另外,步骤(1)中,所述酯化催化剂包括无水乙酸锌、钛酸四丁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酯化催化剂的用量为所述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的摩尔量的0.05%~0.5%,优选为0.15%~0.2%。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为160℃~200℃,时间为2小时~6小时。
步骤(2)中,所述缩聚反应于真空环境下进行,温度为270℃~300℃,优选为270℃~290℃,时间为2小时~6小时,优选为3.5小时~5小时。优选的,所述真空环境的真空度不高于100Pa。
具体的,在进行缩聚反应时,还包括向所述第一中间产物中添加缩聚反应催化剂,所述缩聚反应催化剂包括三氧化二锑、钛酸异丁酯、钛酸四丁酯、乙酸锑、二丁基氧化锡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缩聚反应催化剂的用量为所述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的摩尔量的0.05%~0.5%,优选为0.15%~0.2%。
可以理解,当酯化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时,酯化催化剂也可用作缩聚反应催化剂。此时,可直接将第一中间产物进行步骤(2)的缩聚反应。但考虑到酯化反应后,酯化催化剂会部分失效。因此,在酯化催化剂和缩聚反应催化剂相同的情况下,可在进行步骤(2)的缩聚反应之前,向第一中间产物中补加部分缩聚反应催化剂即可。
具体的,在进行缩聚反应时,还加入稳定剂或抗氧剂,或者稳定剂和抗氧剂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稳定剂的用量为所述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的摩尔量的0.01%~0.5%,优选为0.15%~0.2%,所述抗氧剂的用量为所述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的摩尔量的0.05%~0.5%,优选为0.1%~0.15%。
其中,稳定剂可以减少酯键、脂肪链和碳碳键等在氧气下产生氧化断裂,防止热分解的发生。所述稳定剂包括磷酸、亚磷酸、次亚磷酸、焦磷酸、磷酸铵、磷酸三甲酯、磷酸二甲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二苯酯、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二苯酯、亚磷酸铵、磷酸二氢铵中至少一种。
抗氧剂可以捕捉氧自由基,消除微量的氧气,从而减少热分解反应和氧化副反应的发生。所述抗氧剂包括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中至少一种。
因此,本发明采用刚性的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3-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熔融缩聚得到高分子量的医用共聚酯,制备方法简单,可控制好,易于实施,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医用共聚酯,所述医用共聚酯的结构式如下式(2)所示:
Figure BDA0002059684280000061
其中,x、y、z均为2~20的整数,n为20~200的整数。
该医用共聚酯中具有刚性的酰亚胺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医用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医用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100℃~120℃。所以,使得该医用共聚酯不仅具有优异的强度、模量、韧性等力学性能,还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从而,采用该医用共聚酯制备的方盘、托盘等医用器皿可以进行水蒸气或沸水消毒,消毒温度可以达到100℃~120℃,可有效提高消毒效果和消毒效率。
以下,将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所述医用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中,核磁共振氢谱1H-NMR采用Bruker 400 AVANCEⅢSpectrometer型仪器上测定,400MHz,CF3COOD。
实施例中,所有聚合物的分子量采用Agilent PL-GPC220测试,柱子为两根PLgel5μm Mixed-D 300*7.5mm串联。流动相为氯仿,测试温度为40℃,样品溶解溶剂为邻氯苯酚:氯仿=1:1(v/v),样品浓度为1mg/mL,流动速率为1mL/min,标样为PS(3070-258000g/mol)。
实施例中,热分析使用差示扫描量热(Mettler Toledo DSC)以10℃/min的升温速率,在N2气氛进行,温度范围为25℃~300℃。
实施例1:
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97.0g、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24.4g,1,3-丙二醇57.0g和1,4-环己烷二甲醇21.6g加入到聚合反应器,然后加入基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摩尔量的0.15%的无水乙酸锌。在惰性气氛下,180℃,反应4h,得到第一中间产物。
向第一中间产物中加入基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摩尔量的0.2%的三氧化二锑,0.15%的磷酸三苯酯和0.1%的抗氧剂1010,真空度逐渐降低到100Pa以下,逐步升温到270℃,反应3.5h,得到医用共聚酯。
经检测,该医用共聚酯的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28000g/moL,相对重均分子质量为51200g/moL。1H-NMR确定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的结构单元与对苯二甲酸结构单元的摩尔比=10:100,该医用共聚酯的DSC曲线如图1所示,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4℃。该医用共聚酯的拉伸强度为60MPa,拉伸模量为1680MPa。
实施例2:
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97.0g、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36.6g,1,3-丙二醇55.1g和1,4-环己烷二甲醇21.6g加入到聚合反应器,然后加入基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摩尔量的0.20%的钛酸四丁酯。在惰性气氛下,190℃,反应4h,得到第一中间产物。
向第一中间产物中加入基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摩尔量0.20%的磷酸三苯酯和0.1%的抗氧剂1010,真空度逐渐降低到80Pa以下,逐步升温到280℃,反应4.0h得到医用共聚酯。
经检测,该医用共聚酯的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27000g/moL,相对重均分子质量为49200g/moL,1H-NMR确定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的结构单元与对苯二甲酸结构单元的摩尔比=1.5:1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8℃,拉伸强度为65MPa,拉伸模量为1770MPa。
实施例3:
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97.0g、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48.8g,1,3-丙二醇53.2g和1,4-环己烷二甲醇21.6g加入到聚合反应器,然后加入基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摩尔量的0.15%的无水乙酸锌。在惰性气氛下,200℃,反应2h,得到第一中间产物。
向第一中间产物中加入基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摩尔量的0.15%的三氧化二锑,0.20%的磷酸三苯酯和0.15%的抗氧剂1010,真空度逐渐降低到100Pa以下,逐步升温到285℃,反应5.0h得到医用共聚酯。
经检测,该医用共聚酯的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31000g/moL,相对重均分子质量为48200g/moL,1H-NMR确定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的结构单元与对苯二甲酸结构单元的摩尔比=20:1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2℃,拉伸强度为68MPa,拉伸模量为1820MPa。
实施例4:
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97.0g、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61g,1,3-丙二醇49.0g和1,4-环己烷二甲醇36.6g加入到聚合反应器,然后加入基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摩尔量的0.15%的无水乙酸锌。在惰性气氛下,160℃,反应4h,得到第一中间产物。
向第一中间产物中加入基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摩尔量的0.15%的钛酸四丁酯,0.20%的磷酸三乙酯和0.1%的抗氧剂176,真空度逐渐降低到60Pa以下,逐步升温到290℃,反应4.0h得到医用共聚酯。
经检测,该医用共聚酯的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18700g/moL,相对重均分子质量为32100g/moL,1H-NMR确定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的结构单元与对苯二甲酸结构单元的摩尔比=24:1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6℃,拉伸强度为72MPa,拉伸模量为1850MPa。
实施例5:
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97.0g、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68.3g,1,3-丙二醇,45.6g和1,4-环己烷二甲醇42.3g加入到聚合反应器,然后加入基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摩尔量的0.15%的无水乙酸锌。在惰性气氛下,200℃,反应6h,得到第一中间产物。
向第一中间产物中加入基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摩尔量的0.15%的1,3-丙二醇锑,0.20%的磷酸三苯酯和0.1%的抗氧剂176,真空度逐渐降低到60Pa以下,逐步升温到295℃,反应4.0h得到医用共聚酯。
经检测,该医用共聚酯的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16900g/moL,相对重均分子质量为29800g/moL,1H-NMR确定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的结构单元与对苯二甲酸结构单元的摩尔比=27:1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9℃,拉伸强度为73MPa,拉伸模量为1910MPa。
对比例1:
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97.0g,1,3-丙二醇48g和1,4-环己烷二甲醇21.6g加入到聚合反应器,然后加入基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摩尔量的0.15%的无水乙酸锌。在惰性气氛下,180℃,反应4h,得到第一中间产物。
向第一中间产物中加入基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摩尔量的0.15%的三氧化二锑,0.20%的磷酸三苯酯和0.1%的抗氧剂1010,真空度逐渐降低到60Pa以下,逐步升温到285℃,反应4.0h得到共聚酯。
经检测,该共聚酯的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25500g/moL,相对重均分子质量为43700g/moL,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2℃,拉伸强度为55MPa,拉伸模量为1650MPa。
由对比例1与实施例1~5对比分析可知,对比例1中由于没有加入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因此,获得的共聚酯中没有酰亚胺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
对比例2:
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97.0g、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24.4g,1,3-丙二醇57.0g加入到聚合反应器,然后加入基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摩尔量的0.15%的无水乙酸锌。在惰性气氛下,180℃,反应4h,得到第一中间产物。
向第一中间产物中加入基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摩尔量的0.2%的三氧化二锑,0.15%的磷酸三苯酯和0.1%的抗氧剂1010,真空度逐渐降低到100Pa以下,逐步升温到270℃,反应3.5h,得到共聚酯。
经检测,该共聚酯的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28000g/moL,相对重均分子质量为51200g/moL。1H-NMR确定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的结构单元与对苯二甲酸结构单元的摩尔比=10:1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8℃。该共聚酯的拉伸强度为45MPa,拉伸模量为1420MPa。
由对比例2与实施例1~5对比分析可知,对比例2中由于没有加入1,4-环己烷二甲醇,其获得的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低于实施例1~5获得的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医用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1,3-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和酯化催化剂混合,并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产物,其中,所述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与所述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的摩尔比为1:(0.1~0.3),所述1,4-环己烷二甲醇与所述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的摩尔比为(0.14~0.5):1;所述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酰亚胺-双N-羟乙基的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
Figure 575695DEST_PATH_IMAGE002
(2) 将所述第一中间产物进行缩聚反应,得到医用共聚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1,3-丙二醇和所述1,4-环己烷二甲醇的摩尔量之和与所述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化物的摩尔比为(1.2~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为160℃~200℃,时间为2小时~6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酯化催化剂包括无水乙酸锌、钛酸四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缩聚反应于真空环境下进行,温度为270℃~300℃,时间为2小时~6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环境的真空度不高于200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还加入缩聚反应催化剂,所述缩聚反应催化剂包括三氧化二锑、钛酸异丁酯、钛酸四丁酯、乙酸锑、二丁基氧化锡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医用共聚酯,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所述医用共聚酯的结构式如下式(2)所示:
Figure 23994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x、y、z均为2~20的整数,n为20~200的整数。
CN201910400789.2A 2019-05-15 2019-05-15 医用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2725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0789.2A CN110272533B (zh) 2019-05-15 2019-05-15 医用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PCT/CN2019/115507 WO2020228260A1 (zh) 2019-05-15 2019-11-05 医用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0789.2A CN110272533B (zh) 2019-05-15 2019-05-15 医用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2533A CN110272533A (zh) 2019-09-24
CN110272533B true CN110272533B (zh) 2020-04-07

Family

ID=67959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00789.2A Active CN110272533B (zh) 2019-05-15 2019-05-15 医用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72533B (zh)
WO (1) WO20202282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2533B (zh) * 2019-05-15 2020-04-07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医用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8166A (en) * 1980-02-29 1986-03-25 Toyo Boseki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of actinic irradiation of shaped polyester imide containing benzophenone tetracarboxylic diimide group and cross-linked product
DE3542796A1 (de) * 1985-12-04 1987-06-11 Basf Ag Vollaromatische mesomorphe polyesteramidimide, der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JPH01123819A (ja) * 1987-11-10 1989-05-1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液晶性ポリエステルイミ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914247A (zh) * 2004-01-29 2007-02-14 韦尔曼公司 酰亚胺改性聚酯树脂和制备它的方法
US20050288405A1 (en) * 2004-06-29 2005-12-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polymers containing diimide moieties and blends thereof
DE102011006437A1 (de) * 2011-03-30 2012-10-04 Elantas Gmbh Polyester- oder Polyesterimidharze, welche mit dem cyclischen Imid einer aromatischen Tricarbonsäure terminiert sind, sowie diese enthaltende Drahtlack-Zusammensetzungen
KR102001704B1 (ko) * 2011-12-21 2019-07-18 듀폰 테이진 필름즈 유.에스. 리미티드 파트너쉽 높은 유리 전이 온도를 갖는 폴리(알킬렌 테레프탈레이트)의 코폴리에스테르이미드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필름
GB201222836D0 (en) * 2012-12-18 2013-01-30 Dupont Teijin Films Us Ltd Polyester and film -iia
GB201310837D0 (en) * 2013-06-18 2013-07-31 Dupont Teijin Films Us Ltd Polyester film -IV
GB201317705D0 (en) * 2013-10-07 2013-11-20 Dupont Teijin Films Us Ltd Copolyesters
CN106279687B (zh) * 2016-08-11 2018-08-31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结晶性热塑性共聚聚酰亚胺树脂及应用
CN110229320B (zh) * 2019-05-06 2021-05-2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含酰亚胺结构的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72533B (zh) * 2019-05-15 2020-04-07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医用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2533A (zh) 2019-09-24
WO2020228260A1 (zh) 2020-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eng et al. A high-molecular-weight and high-T g poly (ester carbonate) partially based on isosorbide: synthesis and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US3268486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esters
Steinbach et al.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of biocompatible phosphoester copolymers
CN109721716B (zh) 呋喃二甲酸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US10125216B2 (en) Polyisoidide furanoate thermoplastic polyesters and copolyesters and a use thereof in hot fill packaging
Varghese et al. Degradable poly (ethylene oxide) through metal-free co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 oxide with l-lactide
CN111511798A (zh) 聚酯树脂以及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0272533B (zh) 医用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58000A (zh) 一种生物基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01945B (zh)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高阻隔性的无规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29320B (zh) 含酰亚胺结构的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1064B (zh) 呋喃基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JPS6213979B2 (zh)
EP3214107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biodegradable polyester resin and biodegradable resin produced therefrom
JP2020513057A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ホン/ポリエステルブロックコポリマー(p)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14133545B (zh) 一种阻燃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8660B (zh) 芳香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6883B (zh) 一种生物可降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KR101777212B1 (ko) 신축성이 우수한 폴리락트산 공중합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200115166A (ko) 트리블록 공중합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0734541B (zh) 生物基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KR101395357B1 (ko) 폴리락트산-폴리실록산 공중합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BR112020000064A2 (pt) processo para preparar poliésteres pelo uso de um aditivo
KR101889038B1 (ko) 폴리락트산 공중합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2315905A (zh) 聚酯與成形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