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7957A - 一种钼酸钒钠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钼酸钒钠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57957A
CN110257957A CN201910572369.2A CN201910572369A CN110257957A CN 110257957 A CN110257957 A CN 110257957A CN 201910572369 A CN201910572369 A CN 201910572369A CN 110257957 A CN110257957 A CN 110257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dium
molybdic acid
acid vanadium
nanofiber
vanadium so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723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57957B (zh
Inventor
杜高辉
王东
苏庆梅
许并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5723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579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57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7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57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7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9/00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other substances; Manufacture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9/08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other substances; Manufacture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of inorganic materi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 Inorganic Fiber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钼酸钒钠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由钠盐、钼盐、钒盐、柠檬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制备得到;其中钠元素、钼元素和钒元素的摩尔比为1:1:1;所述钼酸钒钠纳米纤维是由钼酸钒钠颗粒拼接而成,直径为50‑500nm,钼酸钒钠颗粒的尺寸为10‑500nm。钼酸钒钠是二维层状结构材料,含有两种过渡金属元素,可作为锂/钠电池负极材料来使用,钒与钼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使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与普通颗粒状材料相比,纳米纤维状的钼酸钒钠,更有利于电子、离子在一维方向上的快速传输,呈现比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加入柠檬酸,可起到离子配位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钼酸钒钠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钼酸钒钠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十分有潜力的锂/钠电池负极材料,以其成本低、环境友好、资源丰富等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相比于石墨电极,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更高的可逆容量以及更加卓越的倍率性能。在众多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中,钼元素由于存在多种氧化态,使钼基氧化物在放电过程中可以发生还原反应,钼离子从+6价转变到0价,因此具有非常出色的储锂/钠的能力。虽然钼基氧化物的电池性能很好,但是在充放电过程中锂/钠离子的嵌入脱出,使电极材料的体积膨胀比较严重,使循环稳定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钼酸钒钠纳米纤维,钼酸钒钠尺寸达到纳米级,呈现比较高的可逆比容量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应用到电池方面时,有利于解决体积膨胀带来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钼酸钒钠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方便、容易大量生产,具有能耗少,成本低的优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钼酸钒钠纳米纤维,所述钼酸钒钠纳米纤维由钠盐、钼盐、钒盐、柠檬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组成的前驱体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而得;其中钠元素、钼元素和钒元素的摩尔比为1:1:1;
所述钼酸钒钠纳米纤维是由钼酸钒钠颗粒拼接而成,直径为50-500nm,钼酸钒钠颗粒的尺寸为10-500nm。
进一步,钠盐为硝酸钠、氯化钠、乙酸钠或硫酸钠。
进一步,钼盐为钼酸铵、钼酸钠、氯化钼或硝酸钼。
进一步,钒盐为偏钒酸铵或偏钒酸钠。
进一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K30、K90或K130。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钼酸钒钠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钠盐、钼盐和钒盐,加入去离子水中,再加入柠檬酸,形成蓝色溶液;
2)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到乙醇中,制备PVP溶液;
3)将蓝色溶液和PVP溶液以体积比为(1-10):(1-50)混合,搅拌6-48h,形成电纺溶液;
4)将电纺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
5)将纳米纤维经过400-800℃煅烧,最终得到钼酸钒钠纳米纤维。
进一步,钠盐、钼盐和钒盐的总体质量与柠檬酸的质量比为1:(1-10)。
进一步,PVP溶液的浓度为10-30wt%。
进一步,在步骤1)中加入柠檬酸的同时还加入了盐酸。
进一步,静电纺丝的条件为:
采用铝箔接收,电压为10-20kV,注射泵推进速度为0.5-2mL/h,接收距离为10-30cm,温度为20-35℃,湿度为20-40%;
煅烧的条件为:升温速率为1-5℃/min,保温温度为400-600℃,保温时间为2-6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钼酸钒钠纳米纤维,由钠盐、钼盐、钒盐、柠檬酸和PVP组成的前驱体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得到。众所周知,不同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嵌锂/钠的平台不同。钼酸钒钠是含有两种过渡金属元素的二维层状结构材料,这样就能确保一种过渡金属进行电极反应的同时,另一种过渡金属可以抑制材料的体积膨胀,钒与钼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使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因此可作为锂/钠电池负极材料来使用。与单纯的钼酸盐相比,钼酸钒钠纳米纤维,更有利于电子、离子在一维方向上的快速传输,呈现比较高的可逆比容量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还公开了钼酸钒钠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首先以钠盐、钼盐、钒盐和柠檬酸,制得蓝色无机盐溶液,需要强调的是,溶液制备过程中柠檬酸必不可少,因为钒盐在常温下难以溶解到去离子水中,即使加热溶解,恢复常温后,依然会析出,柠檬酸可在溶液中起到络合剂的作用,与溶液中的离子配位,使溶液达到稳定态。之后配制一定浓度PVP溶液,因为PVP的浓度太低或者太高都不利于静电纺丝;然后将蓝色溶液和PVP溶液混合,PVP作为高分子模板,可在电纺过程中携带无机盐成为纤维,最后通过煅烧工艺得到最终的钼酸钒钠纳米纤维。该方法形貌可控,过程简单,更容易大规模生产。
进一步,本发明选择加入一定量的盐酸,一方面是为了加速钒盐的溶解,缩短反应时间;另一方面,与硝酸对比,使用盐酸的量更少,更加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实施例7所制备的钼酸钒钠样品的XRD图谱;
图2为实施例2所制备的钼酸钒钠的TEM图;
图3为实施例3所制备的钼酸钒钠的TEM图;
图4为实施例4所制备的钼酸钒钠的TEM图;
图5为实施例5所制备的钼酸钒钠的TEM图;
图6为实施例6所制备的钼酸钒钠纳米纤维的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电池倍率性能;
图7为实施例7所制备的钼酸钒钠纳米纤维的在电流密度为0.2A时电池的循环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实施例1
(1)分别称取0.2380g硝酸钠、0.4943g钼酸铵和0.3275g偏钒酸铵,加入5mL去离子水,之后加入0.8g柠檬酸,形成蓝色溶液。
(2)称取2g PVP K90,溶解到18g乙醇中,形成10wt%的PVP溶液。
(3)将蓝色溶液与PVP溶液以体积比为5:20混合,搅拌24h后形成均匀的浅蓝色纺丝溶液。
(4)利用静电纺丝装置电纺,电压为15kV,注射泵推进速度为1.2mL/h,采用铝箔作为接收器,接收距离为20cm。
(5)电纺结束后将所得到的纤维膜,放入管式炉空气气氛下煅烧,升温速率为1℃/min,煅烧温度为400℃,保温时间为4h,即得到钼酸钒钠纳米纤维。
取所制备的样品进行X射线分析衍射,得到的XRD图如图1所示,所制备样品的XRD峰的位置符合标准钼酸钒钠的PDF卡,证明所制备的样品是纯的钼酸钒钠,没有其他杂质。
实施例2
(1)分别称取0.2483g硝酸钼,0.0683g偏钒酸钠加入8mL去离子水,之后加入1.5g柠檬酸,制备蓝色溶液。
(2)称取1g PVP K130,溶解到9g乙醇中,制备10wt%的PVP溶液。
(3)将蓝色溶液与PVP溶液以体积比2:10混合,搅拌24h后形成均一的浅蓝色纺丝溶液。
(4)利用静电纺丝装置电纺,电压为15kV,注射泵推进速度为1.2mL/h,采用铝箔作为接收器,接收距离为20cm。
(5)电纺结束后将所得到的纤维膜,放入管式炉空气气氛下煅烧,升温速率为1℃/min,煅烧温度为400℃,保温时间为4h,即得到钼酸钒钠纳米纤维。
取所制备的样品进行X射线分析衍射,得到的XRD图如图1所示,所制备样品的XRD峰的位置符合标准钼酸钒钠的PDF卡,证明所制备的样品是纯的钼酸钒钠,没有其他杂质。
所制备样品的TEM图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400℃煅烧保温4h后,所制备的样品呈现出纳米纤维的形貌,纤维由钼酸钒钠小颗粒组成,平均直径为495nm,组成纤维的钼酸钠小颗粒的平均尺寸为65nm。
实施例3
(1)分别称取0.0327g氯化钠、0.1529g氯化钼、0.0655g偏钒酸铵加入8mL去离子水,之后加入1.5g柠檬酸,然后搅拌加入2mL盐酸,制备蓝色溶液。
(2)称取1g PVP K130,溶解到9g乙醇中,制备10wt%的PVP溶液。
(3)将混合液与PVP溶液以体积比5:10混合,搅拌24h后形成均一的浅蓝色纺丝溶液。
(4)利用静电纺丝装置电纺,电压为15kV,注射泵推进速度为1.2mL/h,采用铝箔作为接收器,接收距离为20cm。
(5)电纺结束后将所得到的纤维膜,放入管式炉空气气氛下煅烧,升温速率为1℃/min,煅烧温度为600℃,保温时间为2h,即得到钼酸钒钠纳米纤维。
取所制备的样品进行X射线分析衍射,得到的XRD图如图1所示,所制备样品的XRD峰的位置符合标准钼酸钒钠的PDF卡,证明所制备的样品是纯的钼酸钒钠,没有其他杂质。
所制备样品的TEM图如图3所示,由它的TEM可以看出,600℃煅烧保温2h后,所制备的样品呈现出竹节状纳米纤维的形貌,纤维由钼酸钒钠大颗粒组成,颗粒与纤维直径相同,平均直径为455nm。
实施例4
(1)分别称取0.1529g氯化钼、0.0682g偏钒酸钠加入8mL去离子水,之后加入1.5g柠檬酸,然后搅拌加入2mL盐酸,制备蓝色溶液。
(2)称取4g PVP K30,溶解到12g乙醇中,制备25wt%的PVP溶液。
(3)将混合液与PVP溶液以体积比5:10混合,搅拌24h后形成均一的浅蓝色纺丝溶液。
(4)利用静电纺丝装置电纺,电压为15kV,注射泵推进速度为1.2mL/h,采用铝箔作为接收器,接收距离为20cm。
(5)电纺结束后将所得到的纤维膜,放入管式炉空气气氛下煅烧,升温速率为1℃/min,煅烧温度为600℃,保温时间为4h,即得到钼酸钒钠纳米纤维。
取所制备的样品进行X射线分析衍射,得到的XRD图如图1所示,所制备样品的XRD峰的位置符合标准钼酸钒钠的PDF卡,证明所制备的样品是纯的钼酸钒钠,没有其他杂质。
所制备样品的TEM图如图4所示,由它的TEM可以看出,600℃煅烧保温4h后,所制备的样品依旧呈现出竹节状纳米纤维的形貌,纤维由钼酸钒钠大颗粒组成,颗粒与纤维直径相同,相比于保温时间2h的样品,直径尺寸变大,平均直径为493nm。
实施例5
(1)分别称取0.2481g硝酸钼、0.0397g硫酸钠、0.0655g偏钒酸铵加入8mL去离子水,之后加入1.5g柠檬酸,然后搅拌加入2mL盐酸,制备蓝色溶液。
(2)称取1g PVP K130,溶解到9g乙醇中,制备10wt%的PVP溶液。
(3)将混合液与PVP溶液以体积比5:10混合,搅拌24h后形成均一的浅蓝色纺丝溶液。
(4)利用静电纺丝装置电纺,电压为15kV,注射泵推进速度为1.2mL/h,采用铝箔作为接收器,接收距离为20cm。
(5)电纺结束后将所得到的纤维膜,放入管式炉空气气氛下煅烧,升温速率为1℃/min,煅烧温度为800℃,保温时间为2h,即得到钼酸钒钠纳米纤维。
取所制备的样品进行X射线分析衍射,得到的XRD图如图1所示,所制备样品的XRD峰的位置符合标准钼酸钒钠的PDF卡,证明所制备的样品是纯的钼酸钒钠,没有其他杂质。
所制备样品的TEM图如图5所示,由它的TEM可以看出,800℃煅烧保温2h后,可以得到短棒样的钼酸钒纤维,并且纤维表面光滑,纤维直径大约为520nm。
实施例6
(1)分别称取0.1529g氯化钼、0.0761g乙酸钠、0.0655偏钒酸铵加入8mL去离子水,之后加入1.5g柠檬酸,然后搅拌加入2mL盐酸,制备蓝色溶液。
(2)称取1g PVP K130,溶解到9g乙醇中,制备10wt%的PVP溶液。
(3)将混合液与PVP溶液以体积比4:10混合,搅拌24h后形成均一的浅蓝色纺丝溶液。
(4)利用静电纺丝装置电纺,电压为15kV,注射泵推进速度为1.2mL/h,采用铝箔作为接收器,接收距离为20cm。
(5)电纺结束后将所得到的纤维膜,放入管式炉空气气氛下煅烧,升温速率为1℃/min,煅烧温度为600℃,保温时间为6h,即得到钼酸钒钠纳米纤维。
取所制备的样品进行X射线分析衍射,得到的XRD图如图1所示,所制备样品的XRD峰的位置符合标准钼酸钒钠的PDF卡,证明所制备的样品是纯的钼酸钒钠,没有其他杂质。
图6为本实施例的电池倍率性能。可以看到,小电流时钼酸钒钠的电池容量比较高,电流升高容量减小,但当测试电流由5A转换到0.1A时,钼酸钒钠的电池性能可以恢复到原本的状态,说明钼酸钒钠纳米纤维的电池稳定性比较好。
实施例7
(1)分别称取0.2481g硝酸钼、0.0476g硝酸钠、0.0655偏钒酸铵加入8mL去离子水,之后加入1.5g柠檬酸,然后搅拌加入2mL盐酸,制备蓝色溶液。
(2)称取2g PVP K90,溶解到11.3g乙醇中,制备15wt%的PVP溶液。
(3)将混合液与PVP溶液以体积比2:10混合,搅拌24h后形成均一的浅蓝色纺丝溶液。
(4)利用静电纺丝装置电纺,电压为15kV,注射泵推进速度为1.2mL/h,采用铝箔作为接收器,接收距离为20cm。
(5)电纺结束后将所得到的纤维膜,放入管式炉空气气氛下煅烧,升温速率为1℃/min,煅烧温度为600℃,保温时间为4h,即得到钼酸钒钠纳米纤维。
取所制备的样品进行X射线分析衍射,得到的XRD图如图1所示,所制备样品的XRD峰的位置符合标准钼酸钒钠的PDF卡,证明所制备的样品是纯的钼酸钒钠,没有其他杂质。
图7为本实施例所制备的钼酸钒钠纳米纤维在电流密度为0.2A时的电池循环性能。由图7可以看出,钼酸钒钠的初始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64mAh g-1和1464mAh g-1,初始库伦效率为73%。循环50圈后稳定在886mAh g-1左右。这比已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CN105540669)钼酸锌负极材料的性能要高很多,而且循环性能稳定,说明所制备的纳米级钼酸钒钠,应用到电池方面时,有利于解决体积膨胀带来的问题。

Claims (10)

1.一种钼酸钒钠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钼酸钒钠纳米纤维由钠盐、钼盐、钒盐、柠檬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组成的前驱体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而得;其中钠元素、钼元素和钒元素的摩尔比为1:1:1;
所述钼酸钒钠纳米纤维是由钼酸钒钠颗粒拼接而成,直径为50-500nm,钼酸钒钠颗粒的尺寸为10-5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钼酸钒钠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钠盐为硝酸钠、氯化钠、乙酸钠或硫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钼酸钒钠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钼盐为钼酸铵、钼酸钠、氯化钼或硝酸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钼酸钒钠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钒盐为偏钒酸铵或偏钒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钼酸钒钠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K30、K90或K130。
6.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钼酸钒钠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钠盐、钼盐和钒盐,加入去离子水中,再加入柠檬酸,形成蓝色溶液;
2)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到乙醇中,制备PVP溶液;
3)将蓝色溶液和PVP溶液以体积比为(1-10):(1-50)混合,搅拌6-48h,形成电纺溶液;
4)将电纺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
5)将纳米纤维经过400-800℃煅烧,最终得到钼酸钒钠纳米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钼酸钒钠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钠盐、钼盐和钒盐的总体质量与柠檬酸的质量比为1:(1-1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钼酸钒钠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PVP溶液的浓度为10-30wt%。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钼酸钒钠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加入柠檬酸的同时还加入了盐酸。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钼酸钒钠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静电纺丝的条件为:
采用铝箔接收,电压为10-20kV,注射泵推进速度为0.5-2mL/h,接收距离为10-30cm,温度为20-35℃,湿度为20-40%;
煅烧的条件为:升温速率为1-5℃/min,保温温度为400-600℃,保温时间为2-6h。
CN201910572369.2A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钼酸钒钠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2579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2369.2A CN110257957B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钼酸钒钠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2369.2A CN110257957B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钼酸钒钠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7957A true CN110257957A (zh) 2019-09-20
CN110257957B CN110257957B (zh) 2022-03-11

Family

ID=67922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72369.2A Active CN110257957B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钼酸钒钠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5795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2987A (zh) * 2021-10-19 2022-01-21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Co3V2O8双功能电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8179A (zh) * 2014-05-20 2015-11-2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3V2(PO4)3的制备方法
US20160156019A1 (en) * 2014-12-02 2016-06-02 Dongguk University Industry-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Method for preparing polyanion-carbon nanofiber composite cathode active material
CN106887346A (zh) * 2017-03-07 2017-06-23 信阳师范学院 一种钼酸锰多孔纳米管的静电纺丝制备方法及钼酸锰多孔纳米管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8179A (zh) * 2014-05-20 2015-11-2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3V2(PO4)3的制备方法
US20160156019A1 (en) * 2014-12-02 2016-06-02 Dongguk University Industry-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Method for preparing polyanion-carbon nanofiber composite cathode active material
CN106887346A (zh) * 2017-03-07 2017-06-23 信阳师范学院 一种钼酸锰多孔纳米管的静电纺丝制备方法及钼酸锰多孔纳米管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ONGYUAN CHUAI 等: "Characterization of V2O5/MoO3 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repared via electrospinning and their photodegradation activity for dimethyl phthalate",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2987A (zh) * 2021-10-19 2022-01-21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Co3V2O8双功能电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7957B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7488A (zh) 一种锂二次电池用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10889A (zh) 一种高压实高稳定性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07845796B (zh) 一种碳掺杂磷酸钒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51298B (zh) 一种复合纳米发光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370700B (zh) 高容量长循环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9519B (zh) TiO2纳米纤维包覆的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产品
CN110416489A (zh) 纳米颗粒组装的纳米纤维储钠正极材料制备及应用方法
JP4590104B2 (ja) ニッケル混合水酸化物、その調製法およびアルカリ電池の陰極材料としてのそれらの使用
CN102504805B (zh) 一种磁光双功能复合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57957A (zh) 一种钼酸钒钠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5260B (zh) 一种负载稀土金属离子的纳米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39161A (zh) 一种表面带棱状突起的橄榄型磷酸锰锂制备方法
CN110217822A (zh) 一种钼酸锌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59129A (zh) 一种多元素掺杂的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80999A (zh) 一种熔盐电池用的银-氧化铁多孔纳米立方体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372026B (zh) 一种应用于晶体材料的氟化稀土制备方法
CN116534918A (zh) 一种层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13336304B (zh) 一种高纯度银掺杂钨酸铋纳米抗菌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4457461A (zh) 磁性镧铝复合氧化物多孔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17687A (zh) 一种中空纤维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503775C (zh) 一种CaSiO3:Eu3+纳米球形红色荧光粉的制备
Kong et al. Synthesis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terbium-doped lanthanum oxychloride nanostructures
CN112713261A (zh) 一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包含该三元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CN110184058B (zh) 一种氧化钆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3881717A (zh) 掺杂的钇铝石榴石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