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4663A - 生产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生产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4663A
CN110244663A CN201910167061.XA CN201910167061A CN110244663A CN 110244663 A CN110244663 A CN 110244663A CN 201910167061 A CN201910167061 A CN 201910167061A CN 110244663 A CN110244663 A CN 110244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roduction
work
tool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670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都筑俊行
押海龙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244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46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6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job scheduling, process planning, material flow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3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data acquisition, e.g. workpiece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266Convey, transport tool to workcenter, central tool storag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315Use of data by host, send work order to operator after pallet detec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252Scheduling production, machining, job sh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生产管理系统,具备:多个生产设备(MC);第一工作指示装置(200),基于生产计划以及多个生产设备(MC)的运转状态,指示第一工作人员进行针对多个生产设备(MC)的工件(W)的搬入搬出工作,并获取由第一工作人员进行的工作的状态;以及管理装置(100),基于多个生产设备(MC)的各个中的工件(W)的搬入搬出状况,向由第一工作人员搬入了工件(W)的生产设备(MC)发送用于使该生产设备(MC)运转的处理数据,并且将处理数据、从多个生产设备(MC)的各个获取的生产设备(MC)的运转状态信息、以及从第一工作指示装置(200)获取的由第一工作人员进行的工作的状态信息建立关联并进行存储。

Description

生产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多个生产设备(例如,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根据用于处理多个工件的生产计划执行。生产设备存在工作人员完全不参与的完全自动化设备、工作人员参与的非完全自动化设备。工作人员参与的工作包含对生产设备的生产准备工作,例如针对生产设备的工件的搬入搬出、生产设备所具备的工具的更换等。
这里,在日本特开2017-199150号公报记载了在非完全自动化设备中,预先存储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并根据工作能力进行对工作人员的下一个工作指示。在日本特开2017-207889号公报记载了由图表示出各工作人员负责的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并由管理者确认生产线上的平衡。在日本专利第4299005号公报记载了管理用于控制多个生产设备的NC数据的版本。
在工作人员进行生产准备工作的情况下,有根据工作人员的判断来进行的情况。因此,并不一定高效地进行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更高效地根据生产计划进行生产的生产管理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生产管理系统具备:
多个生产设备,分别具备多个工具、以及对被搬入的工件进行使用了上述多个工具的处理的设备主体;
第一工作指示装置,基于生产计划以及上述多个生产设备的运转状态,指示第一工作人员进行针对上述多个生产设备的上述工件的搬入搬出工作,并且获取由上述第一工作人员进行的工作的状态;以及
管理装置,基于上述多个生产设备的各个生产设备中的上述工件的搬入搬出状况,向由上述第一工作人员搬入了上述工件的上述生产设备发送用于使该生产设备运转的处理数据,并且将上述处理数据、从上述多个生产设备的各个生产设备获取的上述生产设备的运转状态信息、以及从上述第一工作指示装置获取的由上述第一工作人员进行的工作的状态信息建立关联并进行存储。
第一工作指示装置基于生产计划对第一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指示,并且获取第一工作人员的工作的状态。而且,管理装置对由第一工作人员搬入了工件的生产设备发送用于使生产设备运转的处理数据。因此,处理数据的发送处理与第一工作人员的工作对应地被管理装置自动地进行。其结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另外,管理装置将处理数据、生产设备的运转状态信息、以及由第一工作人员进行的工作的状态信息建立关联并进行存储。通过使用这些建立了关联的信息,能够进行根据生产计划的生产,并且能够抑制生产异常的发生。作为结果,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下述的详细的记述,本公开的上述目的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优点变得更加明确,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是表示生产管理系统1的构成的配置图。
图2是表示输送台车12、13与其输送物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工件安排区域2b的工作台22上的托盘P以及工件W的图。
图4是表示工具T的图。
图5是生产设备MC的机械构成图。
图6是生产设备MC的功能模块构成图。
图7是用于对第一工作人员A1、A2进行第一工作指示的输入输出装置11的画面。
图8是用于对第二工作人员B进行第二工作指示的输入输出装置21的画面。
图9是管理区域3中的管理用显示装置43的画面。
图10是表示生产管理系统1的功能模块构成图。
图11A是表示生产管理系统1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1B是表示生产管理系统1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1C是表示生产管理系统1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1D是表示生产管理系统1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对生产管理系统1的构成进行说明。生产管理系统1是用于基于生产计划使用多个生产设备MC来进行多个工件W的生产的系统。多个生产设备MC的各个生产设备对被搬入的工件W进行使用了多个工具T的处理。多个生产设备MC例如是进行切削加工、磨削加工、锻造加工、放电加工等的机床、以及进行部件的组装等的组装设备等能够进行工件W的生产的装置。这里所说的工具T是切削加工机中的切削工具、组装设备中的组装工具等。
生产设备MC是能够通过启动按钮被第一工作人员A1、A2操作,而开始使用了多个工具T的处理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生产设备MC列举对工件W进行切削加工或者磨削加工的NC机床为例子。
如图1所示,生产管理系统1的构成装置的配置区域被分为生产区域2和管理区域3。生产区域2是配置有多个生产设备MC(MC1、MC2、MC3、MC4、MC5)的区域,是进行对工件W的直接的生产处理例如加工等的区域。管理区域3是由管理者C管理生产区域2内的各设备的控制区域。
生产区域2被分为设备区域2a、工件安排区域2b、以及工具安排区域2c,并相互相邻。在设备区域2a排列有多个生产设备MC。在图1中,生产设备MC的数目列举五台为例,但能够为任意的数目。多个生产设备MC例如排列为U形、一条直线状、平行地对置的两条直线状等。在图1中,列举多个生产设备MC排列为U形的情况为例。
另外,多个生产设备MC列举分别独立地处理生产工序的装置为例。多个生产设备MC既可以为如同种的加工中心那样,分别处理同种的生产工序的装置,也可以为如加工中心和车床等那样,分别处理不同种类的生产工序的装置。
多个第一工作人员A1、A2位于设备区域2a,根据进行第一工作指示的输入输出装置11所指示的指示内容执行第一工作。输入输出装置11配置在排列为U形的多个生产设备MC的U形开口侧。输入输出装置11的位置作为由第一工作人员A1、A2进行的第一工作的初始位置(工作基准位置)。
第一工作人员A1、A2使用输送台车12、13进行第一工作。这里,如图2所示,输送台车12、13是能够由第一工作人员A1、A2手动输送的台车。在输送台车12、13能够放置安装有工件W的托盘P。并且,在输送台车12、13能够放置用于更换的工具T。这里,输送台车12、13能够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工作顺序,仅放置与针对一台生产设备MC的工作有关的托盘P以及工具T。但是,输送台车12、13也可以放置与针对多台生产设备MC的工作有关的托盘P以及工具T。
换句话说,在图1中,第一工作人员A1、A2使用输送台车12、13,将在工件安排区域2b准备的工件W输送到生产设备MC。另外,第一工作人员A1、A2使用输送台车12、13将通过生产设备MC完成了生产处理的工件W从生产设备MC输送到工件安排区域2b。并且,第一工作人员A1、A2也进行多个生产设备MC的启动操作。换句话说,通过第一工作人员A1、A2将工件W搬入生产设备MC,并进行启动操作,从而该生产设备MC执行对工件W的生产处理。
另外,第一工作人员A1、A2根据需要使用输送台车12、13将保管在工具安排区域2c的工具T输送到生产设备MC。另外,第一工作人员A1、A2根据需要使用输送台车12、13将安装于生产设备MC的工具T输送到工具安排区域2c。这样,生产设备MC并不是工作人员完全不参与的完全自动化设备,而是工作人员参与的非完全自动化设备。
此外,多个生产设备MC的一部分例如也能够是构成生产线的装置。例如,也能够构成为生产设备MC1和生产设备MC2负责生产工序的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且工件W被从生产设备MC1自动输送到生产设备MC2。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该生产设备MC1、MC2也通过由第一工作人员A1、A2进行工件W的搬入搬出,来开始生产处理。
如图1所示,工件安排区域2b与设备区域2a相邻,例如配置在排列为U形的多个生产设备MC的U形开口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件安排区域2b位于进行第一工作指示的输入输出装置11的附近。
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工作人员B位于工件安排区域2b,根据进行第二工作指示的输入输出装置21所指示的指示内容执行第二工作。作为第二工作,如图3所示,第二工作人员B在工件安排区域2b的工作台22上将未加工的工件W安装于托盘P。此时,作为第二工作,第二工作人员B使用照相机、触摸传感器等测定器23,在工件W安装于托盘P的状态下,测定工件W的安装位置相对于托盘P的基准位置Pa的修正量。
进一步,作为第二工作,第二工作人员B使用图1所示的信息写入设备24,在附加于安装有工件W的托盘P的ID标签Tag(如图1以及图3所示)写入工件W的种类、由测定器23测定出的工件W的安装位置的修正量等。该ID标签Tag是识别码,例如是RF标签、二维码、条形码等。
然后,作为第二工作,如图1所示,第二工作人员B将完成了上述工作的托盘P从工作台22移动到储料器搁板25。另外,工件安排区域2b也是接受第一工作人员A1、A2从生产设备MC搬出的工件W的区域。
在工具安排区域2c中,是第一工作人员A1、A2进行工具T的安排工作的区域。但是,工具T的安排工作也能够不由第一工作人员A1、A2进行,而由第二工作人员B或者其他的工作人员进行。在工具安排区域2c配置有工具装配装置31、共用工具保管库32、以及常设工具暂时保管库33。
这里,如图4所示,工具T具备工具支架Ta和固定于工具支架Ta的刀具Tb。工具支架Ta被共用,能够仅更换刀具Tb。例如,在刀具Tb到达了寿命的情况下,从工具支架Ta取下到达了寿命的刀具Tb,并将新的刀具Tb安装到工具支架Ta。
工具装配装置31是如上述那样,进行从工具支架Ta取下刀具Tb的处理、以及进行将刀具Tb安装到工具支架Ta的处理的装置。并且,工具装配装置31测定刀具Tb从工具支架Ta的突出长度。而且,工具装配装置31能够登记刀具Tb的种类(例如,立铣刀、丝锥、铣刀、车削工具等)、刀具Tb的外径、以及测定出的刀具Tb的突出长度等工具T的固有信息。
如图1所示,在共用工具保管库32保管有作为多个工具T的一部分的多个共用工具Tc。共用工具Tc是被多个生产设备MC共用的工具T。共用工具Tc例如是使用频率较低的工具、高价的工具等。在常设工具暂时保管库33保管有作为多个工具T的剩余部分的多个常设工具Tp。常设工具Tp是多个生产设备MC的各个生产设备能够单独所有的工具T。常设工具Tp通常被各生产设备MC保管。但是,在由于寿命而进行刀具更换的情况下,常设工具Tp保管于常设工具暂时保管库33。
管理者C位于管理区域3,该管理区域3是管理生产区域2内的各设备的控制区域。在管理区域3配置有控制服务器41、管理者C用的输入输出设备42、以及管理用显示装置43。控制服务器41与生产区域2内的各设备连接,并进行各种信息的通信。此外,控制服务器41并不限定于配置在管理区域3的服务器,也能够使用云服务器。输入输出设备42是用于对控制服务器41进行输入,或者进行向显示画面的显示、向外部设备的信息输出的设备。
管理用显示装置43是用于显示存储于控制服务器41的信息的显示装置,具有从距离较远的位置也能够视觉确认的画面尺寸。管理用显示装置43显示存储于控制服务器41的信息中的、多个生产设备MC的各个生产设备的运转状态信息、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状况、生产计划、以及生产实绩等。管理者C一边确认管理用显示装置43的显示内容,一边把握生产状况,并执行适当的对策。
接下来,参照图5以及图6对生产设备MC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生产设备MC的一个例子为加工中心。作为生产设备MC的加工中心具备多个工具T、对被搬入的工件W进行使用了多个工具T的处理的设备主体51、计算机数字化控制(CNC)装置5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53、状态检测器54a、54b、信息控制器55、以及ID检测器56。
设备主体51如以下那样构成。在设置面固定有床身61,在床身61以能够在X轴方向(图5的纸面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有立柱62。在立柱62的前面(图5的右面)以能够在Y轴方向(图5的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有滑鞍63。在滑鞍63设有主轴装置64,主轴装置64中的旋转体亦即主轴(未图示)以能够更换的方式保持一个工具T(共用工具Tc或者常设工具Tp)。
另外,在床身61上,在Z轴方向(图5的左右方向)与立柱62对置的位置以能够在Z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工作台66。在工作台66上固定有托盘P。在托盘P固定有一个或者多个工件W。并且,在床身61上,在立柱62的侧方设置有工具刀库67。在工具刀库67收纳有多个工具T(共用工具Tc以及常设工具Tp)。并且,设置有工具更换装置68,将收纳于工具刀库67的多个工具T中被指定的工具编号的工具T与保持于主轴装置64的工具T更换。
CNC装置52根据NC程序控制用于使主轴装置64中的主轴旋转的马达(未图示),并且控制用于使安装于主轴装置64的工具T与工件W相对移动的马达(未图示)。CNC装置52获取由检测生产设备MC的状态的状态检测器54a检测到的检测信息,并进行各马达的控制。状态检测器54a检测马达等驱动装置的驱动信息。例如,状态检测器54a是检测主轴装置64的马达的驱动电流的检测器、检测用于移动立柱62、滑鞍63以及工作台66的马达的驱动电流的检测器、以及检测立柱62的X轴位置、滑鞍63的Y轴位置以及工作台66的Z轴位置等的检测器等。
PLC53在与CNC装置52实现协作的同时根据梯形电路、顺序功能图(SFC)等进行顺序控制。PLC53获取由检测生产设备MC的状态的状态检测器54b检测到的检测信息。状态检测器54b例如检测设置在生产设备MC的ON/OFF的状态。例如,PLC53控制用于将指定的工具编号的工具T移动到工具更换装置68中的更换位置的动作,或者控制工具更换装置68的动作。另外,PLC53通过控制冷却剂装置(未图示)的泵来控制冷却剂的供给。
信息控制器55在生产设备MC内部通过Ethernet(注册商标)或者EtherCAT(注册商标)等与CNC装置52以及PLC53连接。并且,信息控制器55通过Ethernet(注册商标)或者EtherCAT(注册商标)等与配置在管理区域3的控制服务器41连接。相反,在控制服务器41为云服务器的情况下,信息控制器55通过因特网等与控制服务器41连接。
信息控制器55获取CNC装置52以及PLC53获取到的信息、以及CNC装置52以及PLC53生成的信息,并直接将获取到的信息发送给控制服务器41或者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编辑、解析后发送给控制服务器41。另外,信息控制器55从控制服务器41接收信息,并将接收到的信息转送给CNC装置52以及PLC53。
换句话说,信息控制器55作为CNC装置52以及PLC53与控制服务器41的信息发送接收的中介设备发挥作用。但是,若信息控制器55将从CNC装置52以及PLC53获取到的信息全部发送给控制服务器41,则网络中的信息通信量变得庞大,所以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或者解析。例如,信息控制器55进行生产设备MC的异常判定、工件W的加工精度的异常判定等,作为编辑处理或者解析处理之一。
ID检测器56是由第一工作人员A1、A2操作的设备,是在第一工作人员A1、A2搬入工件W时,识别附加于安装有该工件W的托盘P的ID标签Tag,并读取ID标签Tag的信息的设备。如上述那样,向ID标签Tag的信息的写入由第二工作人员B在工件安排区域2b进行。这里,ID检测器56是由第一工作人员A1、A2操作的设备,但也可以不依赖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操作,而自动地进行。换句话说,ID检测器56也可以在第一工作人员A1、A2将工件W搬入生产设备MC的情况下,自动地读取ID标签Tag的信息。
参照图7说明对第一工作人员A1、A2进行第一工作指示的输入输出装置11的指示画面。如图7所示,在输入输出装置11的指示画面具备用于显示下一个第一工作或者当前的第一工作的工作显示栏71、用于显示生产计划的顺序一览的生产计划栏72、工作人员名按钮、按每个第一工作人员显示第一工作的开始按钮、完成按钮、取消按钮的输入栏73、以及显示生产设备MC的状态的设备状态栏74。
在工作显示栏71记载有工作对象的生产设备MC、到该生产设备MC完成当前处理为止的时间、以及第一工作人员A1、A2进行的第一工作内容。例如,在图7中,工作对象的生产设备MC为“MC3”。生产设备MC3到加工完成为止还有10分钟。换句话说,理想来说第一工作人员A1、A2在10分钟以内进行下一个第一工作。
另外,在图7的指示画面显示有向生产设备MC3输送托盘P001,作为对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指示内容。换句话说,第一工作人员A1、A2需要将在工件安排区域2b准备的托盘P001输送到生产设备MC3。这里,也显示在托盘P001安装有工件W1、W3、W4。
并且,在图7的指示画面显示有将作为共用工具Tc的“Tc55”、“Tc56”作为追加到生产设备MC3的工具,作为对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指示内容。换句话说,第一工作人员A1、A2需要从共用工具保管库32将作为共用工具Tc的“Tc55”、“Tc56”输送到生产设备MC3。
并且,在图7的指示画面显示有将生产设备MC3的常设工具Tp中的“Tp17”、“Tp19”更换为新品到生产设备MC3,作为对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指示内容。这意味着当前安装于生产设备MC3的常设工具Tp17、Tp19是到达寿命的工具。换句话说,第一工作人员A1、A2需要将作为常设工具Tp的“Tp17”、“Tp19”从常设工具暂时保管库33输送到生产设备MC3,并与当前安装的作为常设工具Tp的“Tp17”、“Tp19”进行更换。
并且,在图7的指示画面显示有将安装于生产设备MC3的作为共用工具Tc的“Tc51”、“Tc58”作为返还到共用工具保管库32的工具,作为对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指示内容。换句话说,第一工作人员A1、A2需要将作为共用工具Tc的“Tc51”、“Tc58”从生产设备MC3输送到共用工具保管库32。
在生产计划栏72记载有根据生产计划规定的工件W的生产顺序,并记载有安装该工件W的托盘P的编号。意味着在托盘P001安装有工件W1、W3、W4,意味着在托盘P002安装有工件W2、W5。
输入栏73是由第一工作人员A1、A2操作的按钮。对第一工作人员A1进行输入栏73的操作的情况进行说明。在第一工作人员A1开始下一个第一工作的情况下,触摸自己的工作人员名按钮“Mr.A1”。这样一来,在工作显示栏71显示有下一个第一工作。接着,第一工作人员A1触摸开始按钮,开始被指示的下一个第一工作。
接下来,在第一工作人员A1完成当前工作的情况下,触摸自己的工作人员名按钮“Mr.A1”。这样一来,在工作显示栏71显示有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一工作。换句话说,第一工作人员A1能够在工作显示栏71确认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一工作。接着,第一工作人员A1触摸完成按钮,完全完成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一工作。
在设备状态栏74按到加工结束为止的时间从短到长的顺序显示有生产设备MC的名称,按每个生产设备MC显示有到加工结束为止的时间。并且,在存在异常的生产设备MC的情况下,在设备状态栏74显示异常的生产设备MC。
参照图8说明对第二工作人员B进行第二工作指示的输入输出装置21的指示画面。如图8所示,在输入输出装置21的指示画面具备用于显示下一个第二工作或者当前的第二工作的第一个工作显示栏81、用于显示在显示于第一个工作显示栏81的第二工作以后进行的第二工作的下一个工作显示栏82、以及用于显示生产计划的顺序一览的生产计划栏83。
在第一个工作显示栏81显示有工作对象的托盘P的编号、安装在该托盘P的工件W的编号、每个对象工件W的安装位置的修正量(X,Y,Z)的输入栏、以及识别信息的写入按钮。对于安装位置的修正量的输入来说,由测定器23测定出的值被自动地输入。在所有对象的安装位置的修正量被输入之后,第二工作人员B通过使信息写入设备24接近托盘P的ID标签Tag,并触摸写入按钮,来将安装位置的修正量等写入ID标签Tag。若第二工作人员B触摸写入按钮,则对于第二工作人员B的该第二工作完成。
在生产计划栏83记载有根据生产计划规定的工件W的生产顺序,并记载有安装该工件W的托盘P的编号。意味着在托盘P001安装有工件W1、W3、W4,意味着在托盘P002安装有工件W2、W5。
在管理用显示装置43的左栏显示有(a)与正常/异常有关的信息、(b)与处理中/停止中有关的信息,作为各个生产设备MC的运转状态信息。另外,在生产设备MC为生产处理中的情况下,显示(c)生产处理对象的工件W、(d)工件W的安装位置的修正量、(e)所执行的NC程序、(f)作为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状况的由第一工作人员A1、A2启动NC程序的执行的时刻、(g)生产处理的完成预定时刻、以及(h)进行了工件W的搬入的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姓名以及工作能力等。另外,在第一工作人员A1、A2正在准备对生产设备MC搬入工件W的情况下,显示(i)作为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状况的是工件W的搬入准备中的信息和(j)作为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状况的第一工作的开始时刻等。
另外,在管理用显示装置43的右栏显示有生产计划和生产实绩以便能够进行比较。通过对生产计划和生产实绩进行比较,能够把握生产实绩是否相对于生产计划产生延迟。
在图1中,对将生产管理系统1划分为区域的情况下的构成进行了说明。即,生产管理系统1具备配置在设备区域2a的多个生产设备MC以及进行第一工作指示的输入输出装置11、配置在工件安排区域2b的进行第二工作指示的输入输出装置21、测定器23以及信息写入设备24、配置在工具安排区域2c的工具装配装置31、配置在管理区域3的控制服务器41、管理者C用的输入输出设备42以及管理用显示装置43。
这里,参照图10以控制服务器41以及信息控制器55的功能为中心对与生产管理系统1的功能有关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生产管理系统1具备多个生产设备MC、管理装置100、第一工作指示装置200、第二工作指示装置300、工具装配装置31、管理者C用的输入输出设备42、以及管理用显示装置43。
管理装置100由控制服务器41的一部分构成。第一工作指示装置200由控制服务器41的另一部分和第一工作指示的输入输出装置11构成。第二工作指示装置300由控制服务器41的剩余的一部分和第二工作指示的输入输出装置21、测定器23、以及信息写入设备24构成。
管理装置100具备存储生产计划的存储部111。生产计划包含完成工件W的生产处理的计划时刻、工件W的生产处理的顺序、以及安装工件W的托盘P的信息等。管理装置100具备存储用于控制设备主体51的NC程序的存储部112。
管理装置100具备存储工作人员信息的存储部113。工作人员信息包含第一工作人员A1、A2各自的工作能力、第一工作人员A1、A2各自的工作状态信息等。工作能力包括第一工作人员A1、A2各自能够进行的工作种类、每个工作种类的平均工作速度、每个工作种类的工作速度以及与工作质量有关的工作等级等。工作状态信息包括作为第一工作人员A1、A2根据第一工作指示的输入输出装置11的输入确定出的对象工作的、与作为工作对象的工件W以及托盘P有关的信息、根据该输入确定出的工作开始时刻以及工作完成时刻、生产设备MC的启动操作时刻等。
管理装置100具备存储设备信息的存储部114。设备信息包含生产设备MC的种类、生产设备MC的运转状态信息。运转状态信息包含生产设备MC的与正常/异常有关的信息、与处理中/停止中有关的信息等。存储部114存储由信息控制器55的设备状态信息获取部415获取到的运转状态信息。
管理装置100具备存储工具信息的存储部115。工具信息包含与共用工具Tc以及常设工具Tp有关的信息、与当前安装于各个生产设备MC的常设工具Tp有关的信息、共用工具Tc的所在地、各个工具T的当前使用时间以及寿命到达时间等。
管理装置100具备存储综合信息的综合信息存储部116。综合信息存储部116存储由信息控制器55的设备状态信息获取部415获取到的运转状态信息。即,在综合信息存储部116存储有(a)与正常/异常有关的信息、(b)与处理中/停止中有关的信息,作为生产设备MC各自的运转状态信息。
另外,在生产设备MC为生产处理中的情况下,在综合信息存储部116存储有(c)生产处理对象的工件W、(d)工件W的安装位置的修正量、(e)所执行的NC程序、(f)作为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状况的由第一工作人员A1、A2启动NC程序的执行的时刻、(g)生产处理的完成预定时刻、(h)进行了工件W的搬入的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姓名以及工作能力等。
另外,在第一工作人员A1、A2正在准备对生产设备MC搬入工件W的情况下,在综合信息存储部116存储有(i)作为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状况的是工件W的搬入准备中的信息和(j)作为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状况的第一工作的开始时刻等。另外,在综合信息存储部116存储有(k)与生产计划和生产实绩有关的信息。而且,上述信息相互建立关联地存储于综合信息存储部116。
并且,综合信息存储部116发送存储于管理用显示装置43的信息。并且,综合信息存储部116判定是否从信息控制器55的修正量转送部414接收到托盘P的信息。综合信息存储部116将接收到该信息的情况识别为修正量的转送要求,并将与安装于接收到的托盘P的工件W对应的修正量发送给修正量转送部414。
管理装置100具备工具固有信息获取部121。工具固有信息获取部121从工具固有信息获取装置31a获取由工具装配装置31中的工具固有信息获取装置31a获取到的工具T的固有信息。工具T的固有信息是刀具Tb的种类、刀具Tb的外形、刀具Tb的突出长度等。工具固有信息获取部121将获取到的工具T的固有信息发送给信息控制器55的工具固有信息转送部411。
管理装置100具备NC程序转送部122。NC程序转送部122判定是否从信息控制器55的NC程序转送部412接收到被搬入生产设备MC的托盘P的信息。NC程序转送部122将接收到该信息的情况识别为NC程序的转送要求,并从存储NC程序的存储部112获取与安装于接收到的托盘P的工件W对应的NC程序。然后,NC程序转送部122将从存储部112获取到的NC程序发送给信息控制器55的NC程序转送部412。
预读处理部123基于生产计划以及NC程序判定下一个工件W的处理所使用的多个工具T。并且,预读处理部123根据NC程序计算下一个工件W的处理所使用的工具T的使用时间。
寿命判定部124基于存储于存储部115的工具信息以及由预读处理部123计算出的工具T的使用时间,判定在安装于作为工件W的搬入搬出工作的对象的生产设备MC的多个工具T中,是否存在预测为在下一个工件W的处理中到达寿命的工具T。寿命判定部124在存在该工具T的情况下,将该工具T作为基于寿命的更换对象工具,对第一工作指示装置200指示更换对象工具的更换工作。
托盘信息读入部125读入由第二工作人员B使用信息写入设备24写入ID标签Tag的信息。然后,托盘信息读入部125将读入的信息存储到综合信息存储部116。
工作能力决定部126获取存储于综合信息存储部116的信息中决定工作能力所使用的信息,并基于该信息决定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决定部126例如对规定的第一工作,根据工作开始时刻以及工作完成时刻计算需要时间,若该需要时间比预先设定的高等级的基准时间短,则使工作能力的等级上升。相反,若需要时间比当前等级的基准时间长,则使工作能力的等级下降。然后,工作能力决定部126将决定出的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能力存储于存储工作人员信息的存储部113。
第一工作指示装置200具备第一工作指示控制部210和输入输出装置11。第一工作指示控制部210获取存储于存储部111的生产计划、存储于存储部113的工作人员信息、以及存储于存储部114的设备信息。第一工作指示控制部210将该信息显示于输入输出装置11,以便基于生产计划以及多个生产设备MC的运转状态,对第一工作人员A1、A2指示进行针对多个生产设备MC的工件W的搬入搬出工作(第一工作)。并且,第一工作指示控制部210基于生产计划以及安装于对象的生产设备MC的共用工具Tc,决定追加的共用工具Tc以及返还的共用工具Tc。而且,第一工作指示控制部210将该信息显示于输入输出装置11,以便对第一工作人员A1、A2指示与共用工具Tc的追加以及返还有关的工具更换工作(第一工作)。
并且,第一工作指示控制部210基于寿命判定部124的判定结果,决定安装于对象的生产设备MC的常设工具Tp是否为基于寿命的更换对象工具。而且,第一工作指示控制部210在存在基于寿命的更换对象工具的情况下,将该信息显示于输入输出装置11,以便对第一工作人员A1、A2指示工具更换工作(第一工作)。
并且,第一工作指示控制部210获取第一工作人员A1、A2通过输入输出装置11输入的信息,并存储于综合信息存储部116。例如,第一工作指示控制部210在第一工作人员A1、A2触摸了工作开始按钮的情况下或者在触摸了工作完成按钮的情况下等,将该信息及其时刻存储于综合信息存储部116。
并且,在输入输出装置11所指示的工作内容包含有共用工具Tc的追加以及返还的工作的情况下,在第一工作人员A1、A2触摸了工作开始按钮时,第一工作指示控制部210更新存储于存储部115的共用工具Tc的所在地。
第二工作指示装置300具备第二工作指示控制部310、输入输出装置21、测定器23、以及信息写入设备24。第二工作指示控制部310为了基于存储于存储部111的生产计划,对第二工作人员B指示将工件W安装到托盘P的工作(第二工作)、以及使用测定器23获取工件W的安装位置的修正量的工作(第二工作),而将该信息显示于输入输出装置21。
多个生产设备MC的各个生产设备所具备的信息控制器55具备工具固有信息转送部411、NC程序转送部412、常设工具寿命管理部413、修正量转送部414、以及设备状态信息获取部415。
工具固有信息转送部411将工具固有信息获取部121获取到的工具T的固有信息转送给CNC装置52。NC程序转送部412获取由ID检测器56检测出的被写入ID标签Tag的信息所包含的托盘P的信息,并将该托盘P的信息发送给管理装置100的NC程序转送部122。而且,NC程序转送部412接收从管理装置100的NC程序转送部122发送的NC程序,并进一步将该NC程序发送给CNC装置52。
常设工具寿命管理部413对安装于生产设备MC的常设工具Tp,基于CNC装置52的信息进行寿命管理。换句话说,常设工具寿命管理部413存储常设工具Tp从使用开始到当前为止的使用时间,并且,预测到达到寿命为止的使用时间。然后,常设工具寿命管理部413将常设工具Tp的使用时间、到达到寿命为止的使用时间发送给管理装置100的存储部115,使其存储于存储部115。并且,常设工具寿命管理部413在由寿命判定部124判定为存在基于寿命的更换对象工具的情况下,在该常设工具Tp被更换的情况下,重置该常设工具Tp的寿命管理信息。
修正量转送部414获取由ID检测器56检测出的被写入ID标签Tag的信息所包含的托盘P的信息,并将该托盘P的信息发送给管理装置100的综合信息存储部116。而且,修正量转送部414接收从管理装置100的综合信息存储部116发送的工具T的安装位置的修正量,并进一步将该修正量发送给CNC装置52。
设备状态信息获取部415从CNC装置52、PLC53、状态检测器54a、54b获取各种信息。设备状态信息获取部415将获取到的信息的一部分直接发送给综合信息存储部116以及存储部114。直接发送的信息例如是与加工中/停止中有关的信息、NC程序的启动时刻、NC程序的结束时刻、与正常/异常有关的信息等。另外,设备状态信息获取部415并不直接发送获取到的信息的另一部分,而将进行了编辑的信息或者进行了解析的结果发送给综合信息存储部116以及存储部114。被编辑或者解析的信息例如是对马达等驱动装置的驱动信息(驱动电流等)进行编辑或者解析,表示生产设备MC的异常的征兆的信息等。
接下来,参照图11A、图11B、图11C以及图11D对生产管理系统1的处理动作进行说明。划分为管理装置100、第一工作人员A1、A2、第二工作人员B、信息控制器55、CNC装置52、PLC53以及状态检测器54a、54b,并对各自的处理动作的顺序以及相互相关的处理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与由第二工作人员B进行的第二工作有关的处理进行说明。第二工作人员B根据第二工作指示装置300的指示,将工件W安装于托盘P(3a)。进一步,第二工作人员B使用测定器23对安装的工件W获取安装位置的修正量(3a)。进一步,第二工作人员B将获取到的修正量写入ID标签Tag(3a)。接着,第二工作人员B将完成了上述处理的托盘P移动到储料器搁板25。管理装置100通过第二工作人员B进行ID标签Tag的写入,从而托盘信息读入部125读入被写入托盘P的ID标签Tag的信息(1a)。
接下来,对与第一工作人员A1、A2以及第二工作人员B无关,而由管理装置100单独进行的处理进行说明。管理装置100的预读处理部123基于生产计划以及NC程序,判定下一个工件W的处理所使用的多个工具T,并根据NC程序计算工具T的使用时间(1b)。接着,管理装置100的寿命判定部124基于存储于存储部115的工具信息、以及由预读处理部123计算出的工具T的使用时间,判定安装于生产设备MC的工具T是否达到寿命(1c)。而且,在存在达到寿命的工具T的情况下,寿命判定部124以能够在该工件W成为被第一工作人员A1、A2搬入的对象时,将该工具T指示为基于寿命的更换对象工具的方式进行存储。
接下来,对与由第一工作人员A1、A2进行的托盘P的输送有关的第一工作进行说明。第一工作人员A1、A2通过输入输出装置11选择自己的工作人员(2a)。这样一来,在输入输出装置11显示有针对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第一工作的内容。
接着,第一工作人员A1、A2触摸输入输出装置11的开始按钮(2b)。这样一来,在管理装置100的综合信息存储部116存储有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第一工作的开始时刻(1d)。并且,在包含有共用工具Tc的更换工作的情况下,更新存储于管理装置100的存储部115的与共用工具Tc的所在地有关的工具信息(1e)。
另外,若第一工作人员A1、A2触摸输入输出装置11的开始按钮,则根据显示于输入输出装置11的第一工作的指示内容,将对象的托盘P放置于输送台车12、13,并根据需要将工具T放置于输送台车12、13(2c)。接着,第一工作人员A1、A2将输送台车12、13输送到对象的生产设备MC(2d)。接着,第一工作人员A1、A2根据需要更换安装于生产设备MC的工具T。接着,第一工作人员A1、A2从生产设备MC搬出安装有加工完毕的工件W的托盘P(旧托盘)(2f)。然后,第一工作人员A1、A2将安装有未加工的工件W的托盘P(新托盘)搬入到生产设备MC(2f)。此时,第一工作人员A1、A2使用ID检测器56读取附加于被搬入的托盘P的ID标签Tag的信息(2f)。
这样一来,信息控制器55的NC程序转送部412以及修正量转送部414获取被写入ID标签Tag的信息所包含的托盘P的信息(4a)。接着,信息控制器55的NC程序转送部412以及修正量转送部414将获取到的托盘P的信息分别发送给管理装置100的NC程序转送部122以及综合信息存储部116(4b)。
然后,管理装置100的NC程序转送部122以及综合信息存储部116从信息控制器55获取托盘P的信息(1f)。接着,管理装置100的NC程序转送部122从存储NC程序的存储部112获取与安装于接收到的托盘P的工件W对应的NC程序,并将该NC程序发送给信息控制器55的NC程序转送部412(1g)。并且,管理装置100的综合信息存储部116将与安装于接收到的托盘P的工件W对应的安装位置的修正量发送给信息控制器55的修正量转送部414(1g)。
接着,信息控制器55的NC程序转送部412以及修正量转送部414将接收到的NC程序以及修正量发送给CNC装置52(4c)。然后,CNC装置52存储接收到的NC程序以及修正量(5a)。
接着,第一工作人员A1、A2操作生产设备MC的启动按钮(2g)。这样一来,生产设备MC的CNC装置52等开始动作,工件W的加工被开始(5b)。此时,信息控制器55的设备状态信息获取部415获取加工开始时刻(4d),并发送给管理装置100的存储部114以及综合信息存储部116(4e)。然后,管理装置100的存储部114以及综合信息存储部116存储接收到的加工开始时刻(1h)。
在CNC装置52等开始加工之后,由状态检测器54a、54b检测加工中数据(5c)。然后,信息控制器55的设备状态信息获取部415从CNC装置52以及PLC53获取加工中数据(4f)。然后,设备状态信息获取部415直接将获取到的加工中数据的一部分发送给管理装置100的存储部114以及综合信息存储部116(4g)。这样一来,管理装置100的存储部114以及综合信息存储部116存储接收到的加工中数据(1j)。
并且,信息控制器55的设备状态信息获取部415对获取到的加工中数据进行编辑或者解析,生成编辑·解析数据(4h)。然后,设备状态信息获取部415将生成的编辑·解析数据发送给管理装置100的存储部114以及综合信息存储部116(4j)。这样一来,管理装置100的存储部114以及综合信息存储部116存储接收到的编辑·解析数据(1k)。
而且,若工件W的加工结束,则CNC装置52等停止加工动作(5d)。此时,信息控制器55的设备状态信息获取部415获取加工结束时刻(4k),并发送给管理装置100的存储部114以及综合信息存储部116(4m)。然后,管理装置100的存储部114以及综合信息存储部116存储接收到的加工结束时刻(1m)。
另外,第一工作人员A1、A2在操作了生产设备MC的启动按钮之后,与生产设备MC所进行的处理并行地,将输送台车12、13从生产设备MC的附近输送到工件安排区域2b(2h)。换句话说,第一工作人员A1、A2输送安装有加工完毕的工件W的托盘P(旧托盘),并根据需要输送从生产设备MC取下的工具T。接着,第一工作人员A1、A2将安装有加工完毕的工件W的托盘P(旧托盘)返还到工件安排区域2b的工作台22,并根据需要将工具T返还到共用工具保管库32或者常设工具暂时保管库33(2j)。第二工作人员B从返还的托盘P取下加工完毕的工件W(3c)。
然后,第一工作人员A1、A2触摸输入输出装置11的完成按钮(2k)。这样一来,在管理装置100的综合信息存储部116存储有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第一工作的完成时刻(1n)。并且,在包含有共用工具Tc的更换工作的情况下,更新存储于管理装置100的存储部115的与共用工具Tc的所在地有关的工具信息(1p)。
接下来,对由第一工作人员A1、A2进行的使用了工具装配装置31的处理进行说明。第一工作人员A1、A2使用工具装配装置31进行将刀具Tb安装到工具支架Ta的工作(2m)。这样一来,通过工具装配装置31的工具固有信息获取装置31a,能够获取工具T的固有信息(未图示)。这样一来,管理装置100的工具固有信息获取部121将由工具装配装置31的工具固有信息获取装置31a获取到的工具T的固有信息转送给信息控制器55的工具固有信息转送部411(1q)。这样一来,信息控制器55的工具固有信息转送部411向CNC装置52等转送工具T的固有信息(4n),CNC装置52等更新该信息(5e)。
管理装置100基于多个生产设备MC的各个生产设备中的工件W的搬入搬出状况,对被第一工作人员A1、A2搬入了工件W的生产设备MC发送用于使该生产设备MC运转的处理数据(NC程序、位置修正量等)。因此,处理数据(NC程序、位置修正量等)的发送处理与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第一工作对应地被管理装置100自动地进行。其结果,能够提高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效率。
详细而言,管理装置100在由ID检测器56检测出工件W的搬入的情况下,作为处理数据之一,将与该工件W对应的NC程序发送给生产设备MC。因此,不会发送错误的NC程序,能够在对于生产设备MC来说需要的时刻发送NC程序。与由第一工作人员A1、A2进行NC程序的登记处理的情况相比,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提高。
并且,管理装置100在由ID检测器56检测出工件W的搬入的情况下,作为处理数据之一,将与该工件W对应的安装位置的修正量发送给生产设备MC。在该情况下,不会发送错误的安装位置的修正量,能够在对于生产设备MC来说需要的时刻发送修正量。与由第一工作人员A1、A2进行安装位置的修正量的登记处理的情况相比,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提高。
这里,工件W的安装位置的修正量由第二工作人员B基于第二工作指示装置300的指示进行。这样,在将工件W搬入生产设备MC的第一工作人员A1、A2与获取该工件W的安装位置的修正量的第二工作人员B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如上述那样使第一工作人员A1、A2不对生产设备MC进行登记,从而能够防止信息的误登记。
另外,生产管理系统1具备基于生产计划以及多个生产设备MC的运转状态,指示第一工作人员A1、A2进行对多个生产设备MC的工件W的搬入搬出工作(第一工作)并且获取由第一工作人员A1、A2进行的工作的状态的第一工作指示装置200。通过第一工作指示装置200,把握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状况变得容易。
并且,管理装置100将处理数据(NC程序、位置修正量等)、从多个生产设备MC的各个生产设备获取的生产设备MC的运转状态信息、以及从第一工作指示装置200的输入输出装置21获取到的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的状态信息建立关联并进行存储。通过使用这些建立了关联的信息,能够进行根据生产计划的生产,并且能够抑制生产异常的产生。作为结果,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并且,在管理用显示装置43显示多个生产设备MC的各个生产设备的运转状态信息、生产计划、以及生产实绩,作为存储于管理装置100的综合信息存储部116的信息。因此,管理者C能够容易地把握生产状况。并且,在管理用显示装置43能够将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状况建立关联地显示。因此,管理者C在把握生产状况的方面,能够与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状况相对应地进行把握。由此,管理者C能够更详细地把握生产状况,作为结果能够进行根据生产计划的生产。
另外,在多个生产设备MC分别设置信息控制器55,信息控制器55具备获取生产设备MC中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信息、以及设置在生产设备MC的检测生产设备MC的状态的状态检测器的检测信息的至少一方的信息作为生产设备MC的运转状态信息的设备状态信息获取部415。
而且,设备状态信息获取部415既能够直接将获取到的信息发送给管理装置100,也能够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编辑或者解析,并将编辑·解析数据发送给管理装置100。而且,管理装置100的综合信息存储部116将各个种类的信息与其他信息建立关联并进行存储。特别是,通过生产设备MC的各个具备能够进行数据的编辑或者解析的设备状态信息获取部415,从而能够提高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并且,由于能够抑制从生产设备MC的各个向管理装置100的数据通信量,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也能够提高实时性。作为结果,管理者C能够更早地进行生产状况、生产设备MC的异常的把握。
并且,管理装置100管理多个工具T(Tc、Tp)的寿命,并在安装于作为工件W的搬入搬出工作的对象的生产设备MC的多个工具T(Tc、Tp)中存在基于寿命的更换对象工具的情况下,使第一工作指示装置200指示更换对象工具的更换工作。由此,能够抑制在生产处理中工具T达到寿命。
特别是,管理装置100基于生产计划判定下一个工件W的处理所使用的多个工具T。然后,在安装于作为搬入搬出工作的对象的生产设备MC的多个工具T中,存在预测为在下一个工件W的处理中达到寿命的工具T的情况下,管理装置100将该工具T作为基于寿命的更换对象工具,并使第一工作指示装置200指示更换对象工具的更换工作。由此,能够使更换对象工具的更换工作的时刻与生产处理需要该工具的时刻一致。换句话说,即使工具T接近到达寿命,若不立即使用该工具T,则该工具T的更换的紧急性也极低。因此,在成为上述那样的时刻之前不更换该工具T。因此,第一工作人员A1、A2不会进行不必要的工具T的更换工作,工作效率非常良好。
另外,管理装置100在安装于作为搬入搬出工作的对象的生产设备MC的共用工具Tc中存在下一个处理不使用的共用工具Tc的情况下,使第一工作指示装置200指示该共用工具Tc的更换工作。因此,能够一直将下一个处理不使用的共用工具Tc保管在共用工具保管库32。由此,能够高效地利用使用频率较低的工具T、高价的工具T。
并且,管理装置100在第一工作人员A1、A2使用工具装配装置31将刀具Tb安装于工具支架Ta的情况下,将工具T的固有信息经由信息控制器55发送到CNC装置52。因此,第一工作人员A1、A2不需要在CNC装置52中登记工具T的固有信息。因此,在更换了刀具Tb的情况下,最新的信息能够存储在CNC装置52。其结果,工作效率提高,并且能够防止在假设登记了错误信息的情况下对工件W的加工精度造成负面影响。
并且,管理装置100存储多个第一工作人员A1、A2各自的工作能力。而且,第一工作指示装置200基于生产计划以及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能力,指示第一工作人员A1、A2进行针对多个生产设备MC的工件W的搬入搬出工作。而且,通过与生产设备MC的运转状态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第一工作人员A1、A2的工作能力,管理者C能够更适宜地把握当前的生产状况。并且,例如在由于工作能力而生产实绩产生延迟的情况下,管理者C也容易追究延迟的原因。

Claims (13)

1.一种生产管理系统,具备:
多个生产设备,分别具备多个工具、以及对被搬入的工件进行使用了上述多个工具的处理的设备主体;
第一工作指示装置,基于生产计划以及上述多个生产设备的运转状态,指示第一工作人员进行针对上述多个生产设备的上述工件的搬入搬出工作,并且获取由上述第一工作人员进行的工作的状态;以及
管理装置,基于上述多个生产设备的各个生产设备中的上述工件的搬入搬出状况,向由上述第一工作人员搬入了上述工件的上述生产设备发送用于使该生产设备运转的处理数据,并且将上述处理数据、从上述多个生产设备的各个生产设备获取的上述生产设备的运转状态信息、以及从上述第一工作指示装置获取的由上述第一工作人员进行的工作的状态信息建立关联并进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中,
上述多个生产设备的各个生产设备具备检测上述工件的搬入的检测器,
在上述检测器检测到上述工件的搬入的情况下,上述管理装置向上述生产设备发送与被搬入的上述工件对应的上述处理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中,
上述检测器是对附加于与搬入到上述生产设备或从上述生产设备搬出的上述工件建立对应关系的部件的识别编码进行识别的检测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中,
上述管理装置对上述生产设备发送用于控制搬入了上述工件的上述设备主体的NC程序,作为上述处理数据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中,还具备:
工具固有信息获取装置,获取上述多个工具的各个工具的固有信息,
上述管理装置对上述生产设备发送上述NC程序所包含的上述工具的上述固有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中,
在上述工件安装于托盘的状态下,上述管理装置获取相对于上述托盘的基准位置的上述工件的安装位置的修正量,并对上述生产设备发送与被搬入的上述工件对应的上述修正量,作为上述处理数据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中,还具备:
第二工作指示装置,基于上述生产计划,指示第二工作人员进行在上述托盘安装上述工件的工作以及获取上述修正量的工作,
上述管理装置通过基于上述第二工作指示装置的指示的上述第二工作人员的工作获取上述修正量,并将与被搬入的上述工件对应的上述修正量发送给上述生产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中,
上述第一工作指示装置除了上述搬入搬出工作外,还指示上述第一工作人员进行安装于作为上述搬入搬出工作的对象的上述生产设备的上述工具的更换工作,
上述管理装置管理上述多个工具的寿命,并在安装于作为上述搬入搬出工作的对象的上述生产设备的上述多个工具中存在由于寿命而成为更换对象的工具的情况下,使上述第一工作指示装置指示上述更换对象工具的更换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中,
上述管理装置:
管理上述多个工具的寿命,
基于上述生产计划判定下一个上述工件的处理所使用的上述多个工具,
在安装于作为上述搬入搬出工作的对象的上述生产设备的上述多个工具中,存在预测为在上述下一个上述工件的处理中达到寿命的工具的情况下,将该工具作为基于上述寿命的更换对象工具,并使上述第一工作指示装置指示该更换对象工具的更换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中,
上述生产设备具备由上述多个生产设备共用的共用工具作为上述多个工具的一部分,并具备能够由上述多个生产设备的各个生产设备单独所有的常设工具作为上述多个工具的剩余部分,
在安装于作为上述搬入搬出工作的对象的上述生产设备的上述共用工具中存在下一个上述处理不使用的上述共用工具的情况下,上述管理装置使上述第一工作指示装置指示该共用工具的更换工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中,还具备:
设备状态信息获取部,对上述多个生产设备的各个生产设备,获取上述生产设备中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信息、以及设置在上述生产设备的检测上述生产设备的状态的状态检测器的检测信息的至少一方的信息,作为上述生产设备的上述运转状态信息,
上述管理装置将上述设备状态信息获取部获取的上述运转状态信息与上述处理数据建立关联地存储。
12.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中,还具备:
管理用显示装置,显示上述多个生产设备的各个生产设备的运转状态信息、上述生产计划、以及生产实绩,作为存储于上述管理装置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中,
上述管理装置存储多个上述第一工作人员各自的工作能力,
上述第一工作指示装置基于上述生产计划以及上述第一工作人员的上述工作能力,指示上述第一工作人员进行针对上述多个生产设备的上述工件的搬入搬出工作。
CN201910167061.XA 2018-03-09 2019-03-06 生产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02446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3087A JP7247459B2 (ja) 2018-03-09 2018-03-09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
JP2018-043087 2018-03-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4663A true CN110244663A (zh) 2019-09-17

Family

ID=67701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67061.XA Pending CN110244663A (zh) 2018-03-09 2019-03-06 生产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56990B2 (zh)
JP (1) JP7247459B2 (zh)
CN (1) CN110244663A (zh)
DE (1) DE1020191057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30996B1 (ko) * 2020-01-03 2020-07-08 주식회사 신평산업 가공용 툴 보정 기능을 갖는 스마트 공정 관리 시스템
JP7289555B2 (ja) * 2021-11-12 2023-06-12 株式会社名張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生産設備管理装置、及び生産設備管理プログラム
JP7303351B1 (ja) 2022-05-24 2023-07-04 Dmg森精機株式会社 工具管理装置
WO2024095602A1 (ja) * 2022-10-31 2024-05-10 Dmg森精機株式会社 工具管理装置および対象物管理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9624A (en) * 1989-09-29 1993-02-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ntelligent machining workstation operating logic
US6094793A (en) * 1999-03-03 2000-08-01 Unova Ip Corp. Intelligent fixture system
JP2002236511A (ja) * 2001-02-07 2002-08-23 Murata Mfg Co Ltd 工程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工程管理方法
CN1773407A (zh) * 2004-11-11 2006-05-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运行状况管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JP2006202214A (ja) * 2005-01-24 2006-08-03 Sharp Corp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生産管理方法、生産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生産管理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録媒体
CN204086978U (zh) * 2014-10-21 2015-01-07 巨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自动化柔性生产线控制系统
JP2017199150A (ja) * 2016-04-26 2017-11-0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作業指示システム
CN107368045A (zh) * 2016-04-26 2017-11-21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作业指示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1657B1 (de) * 1990-12-18 1995-11-02 Erowa AG Automatische Fabrikationsanlage
JP3063787B2 (ja) 1991-03-28 2000-07-12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制御装置
JPH0553639A (ja) * 1991-08-29 1993-03-05 Okuma Mach Works Ltd 工具搬送制御装置
JPH07132446A (ja) * 1993-11-05 1995-05-2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自動ワーク交換装置
JPH10296592A (ja) * 1997-04-23 1998-11-10 Toyota Motor Corp 誤作業防止装置
JP4307608B2 (ja) 1999-02-04 2009-08-05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
JP4074425B2 (ja) * 2000-05-31 2008-04-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大型表示装置を用いた稼働状況管理
JP4299005B2 (ja) 2003-01-06 2009-07-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生産設備管理システム
JP2004265034A (ja) 2003-02-28 2004-09-24 Mori Seiki Co Ltd 稼働管理システム
JP2004334509A (ja) 2003-05-07 2004-11-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
JP4981388B2 (ja) * 2006-09-13 2012-07-18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検査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及び検査情報提供方法
DE102017108710A1 (de) 2016-04-26 2017-10-26 Jtekt Corporation Arbeitsanweisungssystem
JP2017207889A (ja) 2016-05-18 2017-11-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ラインを管理するシステム、ラインを管理するための作業者用の表示装置、ラインを管理するためのサーバーおよびラインを管理するための管理者用の表示装置
US11626448B2 (en) 2019-03-29 2023-04-11 Lumileds Llc Fan-out light-emitting diode (LED) device substrate with embedded backplane, ligh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9624A (en) * 1989-09-29 1993-02-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ntelligent machining workstation operating logic
US6094793A (en) * 1999-03-03 2000-08-01 Unova Ip Corp. Intelligent fixture system
JP2002236511A (ja) * 2001-02-07 2002-08-23 Murata Mfg Co Ltd 工程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工程管理方法
CN1773407A (zh) * 2004-11-11 2006-05-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运行状况管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JP2006202214A (ja) * 2005-01-24 2006-08-03 Sharp Corp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生産管理方法、生産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生産管理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録媒体
CN204086978U (zh) * 2014-10-21 2015-01-07 巨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自动化柔性生产线控制系统
JP2017199150A (ja) * 2016-04-26 2017-11-0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作業指示システム
CN107368045A (zh) * 2016-04-26 2017-11-21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作业指示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谢军华;张永东;徐源;: "基于GSK数控系统及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车间生产管理系统研究", 机电工程技术, no. 08, 15 August 2012 (2012-08-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47459B2 (ja) 2023-03-29
DE102019105745A1 (de) 2019-09-12
US11156990B2 (en) 2021-10-26
US20190278259A1 (en) 2019-09-12
JP2019159561A (ja) 2019-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4663A (zh) 生产管理系统
CN109978096B (zh) 一种电极自动化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
US8040818B2 (en) Method for exchange of upkeep-relevant information with a computer-supported, upkeep system
CN109784802B (zh) 一种工业现场物流规划方法及装置
JP2008000892A (ja) 組立ライン制御システム
JPH06139251A (ja) 混流生産システム
CN106182041B (zh) 与机床一同使用的机器人的机器人控制装置以及加工系统
WO2022185773A1 (ja) 工具搬送システム、工具搬送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工具搬送システム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157367B2 (ja) ワーク管理方法および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
US812171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ally representing manufacturing flow
WO2023022160A1 (ja) 工具搬送システム、工具搬送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工具搬送システム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EP4053656A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system for maintaining a production facility
JPH0516982B2 (zh)
WO2022269673A1 (ja) 工具搬送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8112287A (ja) 工程設計支援装置、工程設計支援方法、及び工程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
JP4107223B2 (ja) 保守管理装置
Mori et al. Sustainable service system for machine tools
JP4062901B2 (ja) 配送システム
WO2022097268A1 (ja) 工具搬送システム、工具搬送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工具搬送システム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0102079A (ja) 作業進捗管理装置およびこの作業進捗管理装置を用いた作業進捗管理方法
WO2022269674A1 (ja) 加工システム、検索方法、および検索プログラム
CN107272623A (zh) 智能车间零件作业指导视频系统
EP4249170A1 (en) Tool transport system, control method for tool transport system, and control program for tool transport system
CN112384869A (zh) 自动化设备、功能模块、方法、计算机程序和存储介质
JP4579167B2 (ja) 生産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Aichi

Applicant after: JTEKT Corp.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JTEKT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