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2386B - 具有用于漏气的气液分离器的内燃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用于漏气的气液分离器的内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2386B
CN110242386B CN201910176350.6A CN201910176350A CN110242386B CN 110242386 B CN110242386 B CN 110242386B CN 201910176350 A CN201910176350 A CN 201910176350A CN 110242386 B CN110242386 B CN 1102423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liquid separator
internal combustion
combustion engine
hea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63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2386A (zh
Inventor
多田和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42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2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2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2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4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 F01M13/0416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arranged in valve-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011Breather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4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209Fluid connections to the air intake system; their arrangement of pipes, valves or the like
    • F02M35/10222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PCV]; Additional air admission, lubricant or fuel vapour admis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011Breather valves
    • F01M2013/0027Breather valves with a de-icing or defrosting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4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 F01M2013/0461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with a labyrin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4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 F01M2013/0477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by separating water or mois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16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f cylinders, e.g. single-cylinder engines
    • F02B75/18Multi-cylinder engines
    • F02B75/22Multi-cylinder engines with cylinders in V, fan, or star arrangement
    • F02B75/228Multi-cylinder engines with cylinders in V, fan, or star arrangement with cylinders arranged in parallel ban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7/00Casings, e.g. crankcases or frames
    • F02F7/006Camshaft or pushrod hou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6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lubricant vapou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漏气的气液分离器的内燃机。内燃机(1)包括内燃机主体(20)、附接至所述内燃机主体的上端部的顶盖(11、15),以及连接至所述内燃机主体的排气系统(34),还有设置在所述顶盖中的用于漏气的气液分离器(45、60)。所述排气系统的一部分沿着汽缸列沿第一方向(X)邻近所述内燃机主体定位,并且所述气液分离器在所述顶盖中定位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偏移。

Description

具有用于漏气的气液分离器的内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其设置有用于漏气的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已知在内燃机的顶盖中设置气液分离器,用于分离漏气中所含的油。当环境温度下降到冰点以下时,漏气中含有的水分可能在气液分离器中冻结,并且所产生的冰甚至可能堵塞漏气在气液分离器中的流动路径。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已经提出将气液分离器以如下方式定位在顶盖内部:在气液分离器和顶盖之间形成间隙,以最小化环境空气对气液分离器的影响。例如,参见JP2009-13941A。
然而,根据该现有技术,由于需要在顶盖的壁和气液分离器之间形成间隙,所以不可避免地增加顶盖的尺寸。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这一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内燃机,该内燃机具有用于漏气的气液分离器,该气液分离器能够在不增加顶盖的尺寸的情况下防止由于冻结而引起的气液分离器的堵塞。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1,该内燃机包括:内燃机主体20,其中形成有多个汽缸7;顶盖11、15,所述顶盖附接至所述内燃机主体的上端部;排气系统34,该排气系统连接至所述内燃机主体;以及用于漏气的气液分离器45、60,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所述顶盖中;其中,所述排气系统的一部分沿着汽缸列沿第一方向X邻近所述内燃机主体定位,并且所述气液分离器在所述顶盖中被定位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偏移。
因为气液分离器定位在顶盖的靠近排气系统的部分中,所以气液分离器的温度由于从排气系统接收的热而升高。结果,即使在环境空气温度低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气液分离器中的漏气中含有的水分冻结。此外,因为不需要将气液分离器定位在顶盖内,所以不需要增加顶盖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器在其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端部中设置有漏气引入孔。
因为气液分离室的在漏气引入孔侧的部分相对靠近排气系统定位,所以进入气液分离器的漏气的温度由于从排气系统接收的热而升高。结果,漏气在相对高的温度下被引入到气液分离器中,从而能够避免气液分离器中的水分冻结。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燃机主体包括布置成V形的第一汽缸组17和第二汽缸组18,并且所述顶盖包括附接至所述第一汽缸组的上端部的第一顶盖11和附接至所述第二汽缸组的上端部的第二顶盖15,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顶盖中的第一气液分离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顶盖中的第二气液分离器。而且,所述内燃机主体装配有包括增压器26的压缩机26A的进气系统23,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经由第一连接管57连接至所述进气系统的位于所述压缩机下游的部分,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经由第二连接管74连接至所述进气系统的位于所述压缩机上游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或第一连接管设置有PCV阀56,该PCV阀构造成允许朝向所述进气系统的流动但是阻挡相反方向的流动。
因此,在V型内燃机中,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的温度能够借助从排气系统接收的的热而升高,从而能够避免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中的水分冻结。
根据本发明的某方面,所述排气系统包括:一对排气管35、36,所述排气管的上游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汽缸组和所述第二汽缸组的彼此背离的侧;涡轮26B,该涡轮形成所述增压器并连接至所述排气管的下游端;以及催化转换器37,该催化转换器连接至所述涡轮,并且在所述第一汽缸组和所述第二汽缸组之间限定了组间凹部31,并且所述涡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邻近所述组间凹部的端部定位。
因此,在V型内燃机中,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的温度可以由于从增压器的涡轮接收的热而升高,从而能够避免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中的水分冻结。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在所述第一顶盖中定位成朝向所述组间凹部偏移。
因为第一气液分离器因此相对靠近排气系统定位,所以第一气液分离器能够接收来自排气系统的热,从而能够避免第一气液分离器中的水分冻结。
优选地,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在所述第二顶盖中定位成朝向所述组间凹部偏移。
因为第二气液分离器因此相对靠近排气系统定位,所以第二气液分离器能够接收来自排气系统的热,从而能够避免第二气液分离器中的水分冻结。
优选地,所述催化转化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邻近所述第一汽缸组或所述第二汽缸组定位。
由此,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中的一者能够接收来自催化转化器的热。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设置有与所述漏气引入孔连通的第一室、与所述漏气排出孔连通的第二室以及与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连通的连接通道,所述PCV阀从第一气液分离器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端部延伸到所述连接通道,并允许从所述第一室到所述第二室的流动但阻挡相反方向的流动。
因为PCV阀的端部定位在第一气液分离器在第一方向上的端部,所以PCV阀能接收来自排气系统的热。结果,PCV阀的温度升高,从而能够防止PCV阀中的漏气中含有的水分冻结。
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不增加顶盖的尺寸的情况下避免由于水分冻结引起的内燃机中的气液分离器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向安装的V型内燃机的左侧视图;
图2是内燃机的平面图;
图3是内燃机的示意图,示出了在内燃机的低载荷(自然吸气)操作状态下的漏气和新鲜空气的流动;
图4是前顶盖和前气液分离器的立体图;
图5是前顶盖的平面图,前侧气液分离器被从图中省略;
图6是沿图5的线VI-VI剖取的剖视图;
图7是后顶盖和后气液分离器的立体图;
图8是后顶盖的平面图,后气液分离器被从图中省略;
图9是沿图8的线IX-IX剖取的剖视图;以及
图10是内燃机的示意图,示出了在内燃机的高载荷(增压)操作状态下的漏气和新鲜空气的流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汽车内燃机。
(内燃机主体)
如图1和图2中所示,内燃机1由V型发动机组成,并侧向安装在车辆的发动机室中,使得汽缸列在侧向方向(横向方向)上延伸。内燃机1包括设置在其下部中的曲轴箱2A、设置在曲轴箱2A的前上侧的前汽缸体2B、设置在曲轴箱2A的后上侧的后汽缸体2C。曲轴箱2A在内部限定曲轴室4,曲轴室4以可旋转的方式容纳曲轴。曲轴沿汽缸列方向或侧向方向延伸。油底壳附接至曲轴箱2A的下侧。
在前汽缸体2B和后汽缸体2C中的每一者中,多个汽缸7沿侧向方向布置。前汽缸体2B的汽缸7相对于曲轴向前倾斜,并且后汽缸体2C的汽缸7相对于曲轴向后倾斜。封闭前汽缸7的上端的前汽缸盖8附接至前汽缸体2B的上端。前顶盖11附接至前汽缸盖8的上端以共同限定前阀室9。封闭后汽缸7的上端的后汽缸盖13附接至后汽缸体2C的上端。后顶盖15附接至后汽缸盖13的上端以共同限定后阀室14。
前汽缸体2B、前汽缸盖8和前顶盖11构成前汽缸组17(第一汽缸组)。类似地,后汽缸体2C、后汽缸盖13和后顶盖15构成后汽缸组18(第二汽缸组)。汽缸体2、油底壳、前汽缸盖8和后汽缸盖13构成内燃机主体20。前顶盖11和后顶盖15分别附接至内燃机主体20的前汽缸盖8和后汽缸盖13的上端部。
前汽缸盖8设置有:多个进气口8A,这些进气口8A开在前汽缸盖8的后侧并与前汽缸7的内部连通;以及多个排气口8B,这些排气口8B开在前汽缸盖8的前侧并与前汽缸7的内部连通。后汽缸盖13设置有:多个进气口13A,这些进气口13A开在后汽缸盖13的前侧并且与后汽缸7的内部连通;以及多个排气口13B,这些排气口13b开在后汽缸盖13的后侧并与后汽缸7的内部连通。
(进气装置)
如图1至图3中所示,前汽缸盖8的进气口8A和后汽缸盖13的进气口13A连接至进气装置23(进气系统)。进气装置23包括用于向内燃机1的每个汽缸7供应空气的一系列通道,并且从上游端依次包括空气入口24、空气滤清器25、涡轮增压器26的压缩机26A(在这种情况下由涡轮增压器组成)、中间冷却器27、节流阀28和进气歧管29。进气歧管29位于形成在前汽缸组17和后汽缸组18之间的组间凹部31中,并且附接至前汽缸盖8的后侧面和后汽缸盖13的前侧面,以便与前汽缸盖8的进气口8A和后汽缸盖13的进气口13A连通。
(排气装置)
前汽缸盖8的排气口8B和后汽缸盖13的排气口13B连接至排气装置34(排气系统)。排气装置34形成用于排出每个汽缸7中产生的废气的一系列通道,并且从上游端依次包括一对排气歧管35、一对第一排气管36、涡轮增压器26的涡轮26B、催化转化器37以及第二排气管38。第二排气管38设置有消音器,并且第二排气管38的下游端构成排气出口。排气歧管35中的一个附接至前汽缸盖8的前侧面,并与前汽缸盖8的排气口8B连通。另一个排气歧管35附接至后汽缸盖13的后侧面,并与后汽缸盖13的排气口13B连通。换句话说,两个排气歧管35附接至前汽缸组17的前汽缸盖8和后汽缸组18的后汽缸盖13的彼此背离的侧。
如图2中所示,汽缸列方向被定义为第一方向X。在本实施方式中,左方向对应于第一方向X。涡轮26B在第一方向X上邻近内燃机主体20定位。特别地,涡轮26B在平面图中在第一方向X上邻近组间凹部31(或者邻近组间凹部31的左端)定位。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涡轮26B与内燃机主体20的临近端或左端间隔开。然而,根据本发明,涡轮26B在平面图中可以沿第一方向X与内燃机主体20略微重叠。此外,涡轮26B在第一方向X上与进气歧管29间隔开,但是在平面图中也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与内燃发动机主体20略微重叠。
涡轮26B定位成使其旋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涡轮增压器26的压缩机26A同轴地定位在涡轮26B的前面。两个第一排气管36沿第一方向X从其连接至相应进气歧管29的上游端延伸,然后朝向涡轮26B侧弯折,以在其下游端连接至涡轮26B。结果,每个第一排气管36的下游部均沿第一方向X邻近相应的汽缸组定位。
如图1中所示,催化转化器37设置有管状形状,并且从连接至涡轮26B的排气出口的上游端向后并向下延伸。催化转换器37沿后汽缸盖13的第一方向X定位(或者定位成沿着第一方向X从后汽缸盖13移位),并且在后侧位于第一排气管36的下游部的上方。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催化转化器37与内燃机主体20的相对端或左端间隔开。然而,根据本发明,催化转化器37在平面图中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与内燃机主体20略微重叠。
如图2中所示,形成排气装置34的一部分的第一排气管36的下游部、涡轮26B和催化转化器37沿内燃机主体20的第一方向X定位(或者定位成沿第一方向X从内燃机主体20移位)。特别地,前侧的第一排气管36的下游部沿前汽缸组17的第一方向X定位(或者定位成沿第一方向X从前汽缸组17移位),并且涡轮26B沿组间凹部31的第一方向X定位(或者定位成沿第一方向X从组间凹部31移位)。类似地,后侧的第一排气管36的下游部和催化转化器37沿后汽缸组18的第一方向X定位(或者定位成沿第一方向X从后汽缸组18移位)。应当注意,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沿某个部件的第一方向X定位可以意味着邻近某个部件的诸如左端部之类的端部。
(漏气通道)
如图3中所示,连接曲柄室4和前阀室9的前漏气通道41形成在前汽缸体2B和前汽缸盖8中。连接曲柄室4和后阀室14的后漏气通道42形成在后汽缸体2C和后汽缸盖13中。
(前气液分离器)
如图1、图2和图4中所示,前顶盖11设置有前气液分离器45,用于从漏气分离油。前气液分离器45设置成沿第一方向X偏离前顶盖11的中心(相对于汽缸列方向)。换句话说,前气液分离器45沿第一方向X从前顶盖11的中心移位。此外,前气液分离器45设置在前顶盖11的从前顶盖11的中心朝向组间凹部31(或者向后)偏离(相对于前后)的部分中。
如图6中所示,前气液分离器45包括盒形壳体46,盒形壳体46具有面向下的开口侧。壳体46具有:沿前顶盖11的后边缘侧向延伸的主体部分46A;以及从主体部分46A的大致侧向中心部向前延伸的延伸部分46B。壳体46的下侧由底板47封闭,并且气液分离室45A限定在壳体46和底板47之间。底板47成形为与主体部分46A和延伸部分46B的组合外轮廓共形。壳体46的下边缘向下延伸超过底板47,并且经由密封构件抵靠形成在前顶盖11的上表面上的安置表面11A。结果,连接通道48由前顶盖11的上表面、壳体46的下边缘和底板47的下表面共同形成。
如图5和图6中所示,入口孔51和返回孔52竖直穿过前顶盖11的上壁,以使前阀室9与连接通道48连通。入口孔51和返回孔孔52沿前后方向伸长,并且返回孔52形成在入口孔51的后方。入口孔51位于主体部分46A的下方,并且返回孔52位于延伸部分46B的下方。前漏气引入孔54竖直穿过底板47的右端部,以使连接通道48与气液分离室45A连通。
气液分离室45A由分隔壁53分隔成第一室45B和第二室45C。分隔壁53可以与壳体46或底板47一体形成。前漏气引入孔54与第一室45B连通。前漏气排出孔55形成在壳体46的主体部分46A的后壁中(参见图4)。前漏气排出孔55与第二室45C连通。前漏气排出孔55经由第一连接管57与进气歧管29连通。
连接通道53A形成在分隔壁53中,以使第一室45B与第二室45C连通。连接通道53A设置有PCV阀56,PCV阀56构造成通过施加到其的压力差来操作。更具体地,当第二室45C中的压力比第一室45B中的压力低预定值或更大时,PCV阀56打开并允许气流从第一室45B流到第二室45C或者气流被朝向进气歧管29引导,并阻挡相反方向的流动。PCV阀56成形为细长杆,并且在穿过第二室45C和连接通道53A之后沿第一方向X(左端)从壳体46的主体部分46A的端部延伸到第一室45B中。如图4和图6中所示,PCV阀56的端部沿第一方向X(沿向左的方向)从壳体46的主体部分46A的相应端部的外表面突出。
如图6中所示,第一室45B设置有多个挡壁58。挡壁58布置在前漏气引入孔54和连接通道53A之间,以便使漏气的流动路径蜿蜒。
延伸部分46B在内部限定了与第一室45B连通的空间。排油管47A从底板47的与延伸部分46B对应的部分向下延伸。排油管47A的上端在底板47的上表面处开口。排油管47A穿过返回孔52,并且排油管47A的下端位于前阀室9中。
(后气液分离室)
如图1、图2和图7中所示,后顶盖15设置有后气液分离器60,用于从漏气分离油。后气液分离器60沿第一方向X偏离后顶盖15的侧向中心点。换句话说,后气液分离器60相对于汽缸列方向(沿第一方向X)从后顶盖15的中心点移位。此外,后气液分离器60朝向前顶盖11(或朝向前方)偏离后顶盖15的纵向中心点。
如图9中所示,后气液分离器60包括:盒形上壳体61,其具有面向下的开口侧;盒形下壳体62,其具有面向上的开口侧;以及分隔壁构件63,其介于上壳体61和下壳体62之间。上壳体61、下壳体62和分隔壁构件63共同限定气液分离室60A。分隔壁构件63包括分隔板部分63A,该分隔板部分63A将气液分离室60A分隔成上室60B和下室60C。分隔板部分63A沿着其边缘部分被夹在上壳体61的开口端和下壳体62的开口端之间。后气液分离器60的下壳体62的底部与形成在后顶盖15的上表面上的安置表面15A接触(参见图8)。
如图9中所示,入口孔65竖直穿过后顶盖15的上壁的在第一方向X上的末端部。后漏气引入孔66在下壳体62和分隔板部分63A的对应于后顶盖15的入口孔65的部分中竖直穿过下壳体62和分隔板部分63A。后漏气引入孔66设置在后气液分离器60的在第一方向X的末端部中。从下壳体62的底板向上一体地延伸的管状套环围绕后漏气引入孔66,并且抵接分隔壁构件63的下表面,使得后漏气引入孔66与上室60B连通而不与下室60C连通。后漏气引入孔66的下端与入口孔65连通。
如图8和图9中所示,后顶盖15设置有返回孔67,该返回孔67竖直穿过后顶盖15的上壁的位于入口孔65右侧的部分。
排油管62A从下壳体62的底壁的位于后漏气引入孔66的右侧的部分向下延伸。排油管62A的上端在下壳体62的底壁的上表面处开口,并且排油管62A的下端向下穿过返回孔67,并且伸出到后阀室14中。排油管62A使下室60C与后阀室14连通。
后漏气排出孔69形成在上壳体61的右端部中。多个挡壁71分别从分隔壁构件63的分隔板部分63A的上表面和上壳体61的下表面向上和向下伸出。挡壁71布置在后漏气引入孔66和后漏气排出孔69之间,从而限定了在后漏气引入孔66与后漏气排出孔69之间延伸的用于漏气的蜿蜒流动路径。多个落油孔72竖直穿过分隔板部分63A,特别是在其邻近后漏气排出孔69的右端部附近。
后漏气排出孔69朝向前方,并且经由第二连接管74连接至进气装置23的位于压缩机26A的上游侧的部分。进气装置23的位于压缩机26A的上游侧的这部分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压缩机26A和空气滤清器25的管。
(漏气流)
下面将描述按以上所述构造的内燃机1的操作的模式。如图3中所示,在低载荷自然吸气时,由于相应汽缸7中活塞的下降,进气歧管29处于负压下。结果,经由第一连接管57与进气歧管29连通的第二室45C的压力变得比第一室45B的压力低预定值或更大。这使得PCV阀56打开,使得在曲柄室4中产生的漏气依次通过前漏气通道41、前阀室9、前气液分离通道和第一连接管57,并且流入进气歧管29中。当穿过前气液分离器45的第一室45B时,漏气与挡壁58碰撞,并且漏气中所含的油被分离。在前气液分离器45中分离的油穿过排油管47A并被排出至前阀室9。排出到前阀室9中的油经由前漏气通道41或者油返回通道(图中未示出)流动到曲柄室4中。
当漏气流动到进气歧管29中时,曲柄室4中产生负压。结果,新鲜空气从进气装置23被抽取并经由第二连接管74、后气液分离器60、后阀室14和后漏气通道42被传送至曲柄室4。因此,曲柄室4借助新鲜空气进行通风。
如图10中所示,在高载荷增压时,因为增压压力施加至进气歧管29,因此第二室45C中的压力高于第一室45B中的压力,使得PCV阀56关闭。结果,曲柄室4中产生的漏气经由后漏气通道42、后阀室14、后气液分离器60和第二连接管74被传送至进气装置23的位于涡轮增压器26的压缩机26A的上游的部分。当穿过后气液分离器60时,漏气与挡壁71碰撞,并且其中包含的油被分离。在后气液分离器60中分离的油穿过排油管62A,并被排出至后阀室14。排出至后阀室14的油经由后漏气通道42或油返回通道(图中未示出)流动到曲柄室4中。
(效果)
在该内燃机1中,因为前气液分离器45在前顶盖11中定位成沿第一方向X偏离前顶盖11的中心,所以前气液分离器45可以定位在排气装置34的涡轮26B和第一排气管36的下游部附近,或者能够最小化从前气液分离器45到排气装置34的涡轮26B和第一排气管36的距离。结果,前气液分离器45从涡轮26B和第一排气管36的下游部接收热,因此在内燃机1操作期间被加热。因此,即使在环境空气温度低的情况下,也防止漏气中含有的水分在前气液分离器45中冻结。此外,当内燃机1停止时,前气液分离器45的温度仅逐渐或者以低的速度降低。结果,在前气液分离器45的温度下降到水分开始冻结的水平之前,前气液分离器45中的水分可以排出至前阀室9,从而能够避免前气液分离器45中的冻结。此外,因为前气液分离器45定位成朝向后方或朝向组间凹部31偏离前顶盖11的中心,所以距涡轮26B的距离小到使得来自涡轮26B的热能够以有效的方式传递至前气液分离器45。
前气液分离器45中的流动路径在PCV阀56处相对窄,使得在PCV阀56中相对可能发生漏气的冻结。然而,在所示实施方式中,PCV阀56定位在前气液分离器45中在第一方向X上的最移位位置,或者定位在前气液分离器45的在第一方向X上的最远端。因此,来自涡轮26B和来自第一排气管36的下游部的热主动传递至PCV阀56,使得PCV阀56的温度在发动机停止后相对缓慢地下降,并且能够避免PCV阀56的冻结。
因为后气液分离器60在后顶盖15中布置成在第一方向X上偏离后顶盖15的中心,所以后气液分离器60距排气装置34的涡轮26B、催化转换器37和第一排气管36的下游部的距离相对小。结果,后气液分离器60可以从涡轮26B、催化转换器37和第一排气管36的下游部接收热,并且在发动机操作期间被加热。结果,当环境温度低时,漏气中的水分相对不太可能在后气液分离器60中冻结。而且,当内燃机1停止时,后气液分离器60的温度的降低速度是如此平缓,使得后气液分离器60中的水分能够在后气液分离器60的温度下降至发生冻结的温度之前被排出至后阀室14,并且能够避免分离器60中的水分冻结。而且,因为后气液分离器60位于后顶盖15的与组间凹部31相邻的部分(或位于其前侧)中,所以后气液分离器60与涡轮26B之间的距离最小化,从而能够更加主动地接收来自涡轮26B的热。
因为后气液分离器60的后漏气引入孔66被定位成靠近涡轮26B、催化转换器37和第一排气管36的下游部,所以漏气在气液分离器60的邻近后漏气引入孔66的部分中被加热,使得漏气在相对高的温度下流动穿过后气液分离器60。结果,防止了漏气中的水分在后气液分离器60中冻结。
因为前气液分离器45和后气液分离器60分别位于前顶盖11和后顶盖15的上侧,而不是分别位于前顶盖11和后顶盖15内部,所以不需要增加前顶盖11和后顶盖15的尺寸。
尽管已经根据特定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实施方式,而是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的情况下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变型和更改。
例如,本发明不仅可以应用于V型发动机,还可以应用于直列式发动机。此外,内燃机1不限于被侧向放置在发动机室中,而也可以纵向布置。还可以提供在后顶盖15中经由第一连接管57连接至进气歧管29的前气液分离器45以及在前顶盖11中经由第二连接管74连接至进气装置23的位于压缩机26A的上游的部分的后气液分离器60。

Claims (6)

1.一种内燃机,包括:
内燃机主体,该内燃机主体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汽缸;
顶盖,该顶盖附接至所述内燃机主体的上端部;
排气系统,该排气系统连接至所述内燃机主体;以及
用于漏气的气液分离器,该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所述顶盖中;
其中,所述排气系统的一部分沿着汽缸列在第一方向上邻近所述内燃机主体定位,并且所述气液分离器在所述顶盖中定位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偏移,
其中,所述气液分离器在该气液分离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端部中设置有漏气引入孔,
其中,所述内燃机主体包括布置成V形的第一汽缸组和第二汽缸组,并且所述顶盖包括附接至所述第一汽缸组的上端部的第一顶盖和附接至所述第二汽缸组的上端部的第二顶盖,
其中,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顶盖中的第一气液分离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顶盖中的第二气液分离器,并且
其中,所述内燃机主体装配有包括增压器的压缩机的进气系统,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经由第一连接管连接至所述进气系统的位于所述压缩机下游的部分,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经由第二连接管连接至所述进气系统的位于所述压缩机上游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或第一连接管设置有PCV阀,该PCV阀构造成允许朝向所述进气系统的流动但是阻挡相反方向的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排气系统包括:一对排气管,所述一对排气管的上游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汽缸组和所述第二汽缸组的彼此背离的侧;涡轮,该涡轮形成所述增压器并连接至所述排气管的下游端;以及催化转换器,该催化转换器连接至所述涡轮,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汽缸组和所述第二汽缸组之间限定了组间凹部,并且所述涡轮被定位成邻近所述组间凹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在所述第一顶盖中定位成朝向所述组间凹部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在所述第二顶盖中定位成朝向所述组间凹部偏移。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催化转换 器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邻近所述第一汽缸组或所述第二汽缸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设置有与所述漏气引入孔连通的第一室、与漏气排出孔连通的第二室以及与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连通的连接通道,所述PCV阀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端部延伸到所述连接通道,并允许从所述第一室到所述第二室的流动但阻挡相反方向的流动。
CN201910176350.6A 2018-03-09 2019-03-08 具有用于漏气的气液分离器的内燃机 Active CN1102423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2918A JP2019157688A (ja) 2018-03-09 2018-03-09 内燃機関
JP2018-042918 2018-03-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2386A CN110242386A (zh) 2019-09-17
CN110242386B true CN110242386B (zh) 2021-06-08

Family

ID=67842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6350.6A Active CN110242386B (zh) 2018-03-09 2019-03-08 具有用于漏气的气液分离器的内燃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4211B2 (zh)
JP (1) JP2019157688A (zh)
CN (1) CN1102423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1656A (zh) * 2017-09-01 2020-04-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通气装置和具有通气装置的除雪机
JP6933700B2 (ja) * 2019-12-05 2021-09-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ヘッドカバー構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1399A (en) * 1983-03-03 1985-09-17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Breather arrangement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3293725A (ja) * 2002-03-29 2003-10-15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pcv装置
CN101684764A (zh) * 2008-09-24 2010-03-3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内燃机的谐振器和曲轴箱通风系统
CN104685173A (zh) * 2012-10-02 2015-06-0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V型内燃机的漏气处理装置
CN206309444U (zh) * 2016-12-08 2017-07-07 浙江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
JP2017198123A (ja) * 2016-04-26 2017-11-02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装置
CN107524538A (zh) * 2016-06-16 2017-12-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5881A (en) * 1981-10-02 1984-01-17 Aero Power Engine Manufacturing, Inc. Reciprocating engine air intake system
US4382427A (en) * 1981-10-02 1983-05-10 Aero Power Engine Manufacturing, Inc. Reciprocating engine cooling system
JP3312966B2 (ja) * 1993-09-20 2002-08-12 マツダ株式会社 V型エンジンのブローバイガス還流装置
JP4486582B2 (ja) * 2005-11-17 2010-06-23 愛知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JP2007224736A (ja) * 2006-02-21 2007-09-06 Toyota Motor Corp ブローバイガス還元装置
JP2008075630A (ja) * 2006-09-25 2008-04-03 Kubota Corp 多気筒エンジン
JP2009013941A (ja) 2007-07-09 2009-01-22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ブリーザ装置
JP5964285B2 (ja) * 2013-12-16 2016-08-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1399A (en) * 1983-03-03 1985-09-17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Breather arrangement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3293725A (ja) * 2002-03-29 2003-10-15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pcv装置
CN101684764A (zh) * 2008-09-24 2010-03-3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内燃机的谐振器和曲轴箱通风系统
CN104685173A (zh) * 2012-10-02 2015-06-0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V型内燃机的漏气处理装置
JP2017198123A (ja) * 2016-04-26 2017-11-02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装置
CN107524538A (zh) * 2016-06-16 2017-12-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
CN206309444U (zh) * 2016-12-08 2017-07-07 浙江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2386A (zh) 2019-09-17
US10914211B2 (en) 2021-02-09
US20190277172A1 (en) 2019-09-12
JP2019157688A (ja) 2019-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6237933Y2 (zh)
JPH0323304A (ja)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ヘッドカバー
JP5282774B2 (ja) Pcvバルブの取付構造
US20150159596A1 (en) Blowby gas ventilation system for supercharger-equipp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020078936A1 (en) Separator and oil trap for closed crankcase ventilator systems
CN107524538B (zh) 内燃机
US8408190B2 (en) Air-oil separator for extracting oil from engine blowby gas
RU140193U1 (ru) Двигатель
EP2126293A2 (en)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cylinder head used for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n syste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ncluding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and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method
JP5964285B2 (ja) 内燃機関
US8464696B2 (en) Supercharged engine system
ES2373778T3 (es) Dispositivo y procedimiento de purga de un cárter de cigüeñal.
CN110242386B (zh) 具有用于漏气的气液分离器的内燃机
US20100313860A1 (en) Apparatus for removal of oil from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CN107806380A (zh) 发动机的漏气供给装置
JP5508632B2 (ja) 排気ターボ過給機付き内燃機関におけるブローバイガスの処理装置
JP2511862Y2 (ja)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ヘッドカバ―
US8602008B2 (en)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JPH04342864A (ja) 内燃機関のブリーザ室配置構造
JP4036185B2 (ja)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分離装置
JP3191613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7232055B2 (ja) ブローバイガス還流装置付きエンジン
EP3985234A1 (en) Blow-by gas recirculating device
EP3578770B1 (en) Blow-by gas device of supercharger-equipped engine
US20230287814A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