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26126A - 相机系统、可换镜头、相机及相机系统的电源供给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相机系统、可换镜头、相机及相机系统的电源供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26126A
CN110226126A CN201780084793.1A CN201780084793A CN110226126A CN 110226126 A CN110226126 A CN 110226126A CN 201780084793 A CN201780084793 A CN 201780084793A CN 110226126 A CN110226126 A CN 110226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terminal
power supply
lens
bayo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47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26126B (zh
Inventor
今村贤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226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6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26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61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1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adapted to interchange len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26Power supplies; Circuitry or arrangement to switch on the power source; Circuitry to check the power source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7Details of energy supply or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简化结构的相机系统、可换镜头、相机及相机系统的电源供给方法。在具备相机(10)及可换镜头(100)的相机系统(1)中,从相机(10)向可换镜头(100)供给电压不同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VL1~VL3)。可换镜头(100)使用所供给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VL1~VL3)驱动聚焦驱动部、光圈驱动部等多个光学部件驱动部。并且,使用所供给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VL1~VL3)中最低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VL1)而生成用于使镜头微型机(114)动作的系统电源。

Description

相机系统、可换镜头、相机及相机系统的电源供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可换式相机系统、镜头可换式相机系统的可换镜头、镜头可换式相机系统的相机及镜头可换式相机系统的电源供给方法。
背景技术
在镜头可换式相机系统中,从相机向可换镜头供给电源,以使内置于可换镜头的致动器、微型计算机(以下,称为微型机)等动作。
但是,每个可换镜头所要求的电源电压根据内置于每个可换镜头的致动器的种类、数量等而不同。
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如下内容,即在镜头可换式相机系统中,通过在相机中设置多个电源供给机构,对可换镜头能够选择性地供给电压不同的多种电源。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173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的相机系统对可换镜头只能供给所选择的一种电源,因此存在当多个动作电压不同的致动器内置于可换镜头时,在可换镜头内不得不按每个致动器生成电源这一缺点。其结果,存在可换镜头的结构复杂化这一缺点。尤其在生成电源时产生噪声的情况下,不得不实施其对策,因此存在结构更复杂化这一缺点。
并且,专利文献1的相机系统通过不同的系统供给致动器用电源及微型机用电源,因此存在不得不与致动器用电源端子另行设置微型机用电源端子这一缺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化结构的相机系统、可换镜头、相机及相机系统的电源供给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机构如下。
(1)一种相机系统,其为具备相机及装卸自如地装配于相机的可换镜头的镜头可换式相机系统,其中,相机具备:相机侧卡口;相机侧端子组,由多个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及包含通信端子的多个端子构成,且设置于相机侧卡口;电源供给部,对相机侧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分别供给电压不同的镜头驱动用电源;及相机控制部,可换镜头具备:镜头侧卡口,装卸自如地装配于相机侧卡口;镜头侧端子组,与相机侧端子组对应地设置于镜头侧卡口;至少一个光学部件驱动部,通过从镜头侧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输入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驱动构成可换镜头的至少一个光学部件;镜头控制部,在比光学部件驱动部低的电压下工作;及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使用从镜头侧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输入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最低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而生成供给至镜头控制部的系统电源。
根据本方式,若将可换镜头装配于相机,则设置于可换镜头的镜头侧卡口的镜头侧端子组与设置于相机的相机侧卡口的相机侧端子组连接。镜头侧端子组与相机侧端子组对应,且由多个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及包含通信端子的多个端子构成。通过镜头侧端子组与相机侧端子组连接,所对应的端子彼此连接。即,电源端子彼此、接地端子彼此及通信端子彼此连接。具备多个电源端子,因此所对应的电源端子彼此连接。
对设置于相机的相机侧卡口的相机侧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分别供给电压不同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由此,能够对可换镜头供给电压不同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并且,由此,即使在动作电压不同的多个光学部件驱动部设置于可换镜头的情况下,也能够直接用作各光学部件驱动部的电源。即,无需在可换镜头内生成驱动用电源而能够使用。由此,能够简化可换镜头的结构。而且,通过进行多端子化,能够降低接触电阻,从而能够有效地供给电源。
并且,根据本方式,镜头控制部用电源即系统电源由镜头驱动用电源生成。由此,能够省略镜头控制部用电源端子的设置。并且,在生成系统电源时,通过使用电压最低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能够有效地生成系统电源。
(2)在上述(1)的相机系统中,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因由电阻引起的电压下降而生成系统电源。
根据本方式,因由电阻引起的电压下降而生成系统电源。由此,能够防止伴随系统电源的生成而产生噪声。作为这种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能够例示LDO稳压器(LDO:LowDropout/低压差)。LDO稳压器为线性稳压器中的一个,并且利用功率MOSFET(MOSFET: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功率晶体管等开关元件的导通电阻并消耗输入电力而转换为所期望的输出电压。
(3)在上述(1)或(2)的相机系统中,镜头侧卡口以旋转的方式装配于相机侧卡口,关于相机侧端子组及镜头侧端子组,多个电源端子与接地端子相邻配置,且相对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在多个电源端子的前侧配置有接地端子,且相对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从前侧以电压递增的顺序配置有电源端子。
根据本方式,镜头侧卡口以旋转的方式装配于相机侧卡口。关于设置于相机侧卡口的相机侧端子组及设置于镜头侧卡口的镜头侧端子组,多个电源端子与接地端子相邻配置,且相对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在多个电源端子的前侧装配有接地端子。并且,相对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从前侧以电压递增的顺序配置有电源端子。由此,在从相机拆卸可换镜头时,能够适当地处理残留于可换镜头侧的电荷。即,若为了从相机拆卸可换镜头而旋转镜头侧卡口,则镜头侧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中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被输入的电源端子与相机侧端子组的接地端子连接。并且,镜头侧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中第2高的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被输入的电源端子与输出相机侧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中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电源端子连接。如此,通过设为在从相机拆卸可换镜头时,可换镜头侧的各电源端子与输出更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相机侧的电源端子或接地端子连接的结构,能够防止残留于可换镜头的电荷流过输出更低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相机侧的电源端子等,从而能够防止破坏相机侧的电路等。
(4)在上述(1)至(3)中的任一个相机系统中,镜头侧卡口以旋转的方式装配于相机侧卡口,相机侧端子组及镜头侧端子组分别还包含镜头检测端子,镜头检测端子配置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的开头。
根据本方式,镜头侧卡口以旋转的方式装配于相机侧卡口。并且,构成相机侧端子组及镜头侧端子组的端子中包含镜头检测端子。镜头检测端子配置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的开头。由此,在装卸可换镜头时,能够防止除了镜头侧端子组的镜头检测端子以外的端子与相机侧端子组的镜头检测端子接触。由此,能够防止误检测。
(5)在上述(4)的相机系统中,相机侧端子组及镜头侧端子组相对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以镜头检测端子为开头以多个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及包含通信端子的其他端子的顺序配置。
根据本方式,相对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构成相机侧端子组及镜头侧端子组的各端子以镜头检测端子为开头以多个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及包含通信端子的其他端子的顺序配置。由此,能够提高镜头侧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的自清洁效果。并且,由此,能够降低电源端子的接触电阻,从而能够有效地供给电源。
(6)在上述(1)至(5)中的任一个相机系统中,相机还具备独立地开闭从电源供给部供给至相机侧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的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若装配可换镜头,则相机控制部与镜头控制部进行通信而从镜头控制部获取装配于相机的可换镜头的镜头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装配于相机的可换镜头所需的镜头驱动用电源,且根据判别出的结果控制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而仅供给所需的镜头驱动用电源。
根据本方式,还具备独立地开闭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的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若装配可换镜头,则设置于相机的相机控制部与设置于可换镜头的镜头控制部进行通信,而获取装配于相机的可换镜头的镜头信息。通信经由通信端子进行。相机控制部根据所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装配于相机的可换镜头所需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而且,根据判别出的结果,控制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而仅供给所需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由此,能够有效地供给电源。
(7)在上述(1)至(6)中的任一个相机系统中,电源供给部具有强化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力的供给能力强化功能,若装配可换镜头,则相机控制部与镜头控制部进行通信而从镜头控制部获取装配于相机的可换镜头的镜头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需要与否,且若判别为需要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则使电源供给部的供给能力强化功能动作。
根据本方式,强化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力的功能(供给能力强化功能)设置于电源供给部。若装配可换镜头,则相机控制部与镜头控制部进行通信而从镜头控制部获取装配于相机的可换镜头的镜头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需要与否。而且,若判别为需要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则使电源供给部的供给能力强化功能动作。由此,能够适当地供给可换镜头所需的电源。
(8)在上述(7)的相机系统中,供给能力强化功能为提高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电压的功能或加大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电流量的功能。
根据本方式,供给能力强化功能由提高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电压的功能或加大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电流量的功能构成。
(9)在上述(1)至(8)中的任一个相机系统中,在构成镜头侧端子组的多个端子中除了电源端子及接地端子以外的至少一个端子上连接有上拉至通过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生成的系统电源的电位的上拉电阻,相机控制部判别与连接有上拉电阻的镜头侧端子组的端子连接的相机侧端子组的端子的极性,而判别有无向镜头控制部的系统电源的供给。
根据本方式,在构成镜头侧端子组的多个端子中除了电源端子及接地端子以外的至少一个端子上连接有上拉至通过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生成的系统电源的电位的上拉电阻。相机控制部判别与连接有上拉电阻的镜头侧端子组的端子连接的相机侧端子组的端子的极性而判别有无向镜头控制部的系统电源的供给。由此,能够在相机侧适当地检测向镜头控制部的系统电源的供给。
(10)在上述(9)的相机系统中,在构成镜头侧端子组的多个端子中除了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及连接有上拉电阻的镜头侧端子组的端子以外的至少一个端子上连接有下拉至接地电位的下拉电阻,相机控制部判别与连接有上拉电阻的镜头侧端子组的端子连接的相机侧端子组的端子的极性及与连接有下拉电阻的镜头侧端子组的端子连接的相机侧端子组的端子的极性,而判别是否装配有正规的可换镜头。
根据本方式,在构成镜头侧端子组的多个端子中除了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及连接有上拉电阻的镜头侧端子组的端子以外的至少一个端子上连接有下拉至接地电位的下拉电阻。相机控制部判别与连接有上拉电阻的镜头侧端子组的端子连接的相机侧端子组的端子的极性及与连接有下拉电阻的镜头侧端子组的端子连接的相机侧端子组的端子的极性,而判别是否装配有正规的可换镜头。由此,能够在相机侧简单地判别是否装配有正规的可换镜头。
(11)在上述(1)至(10)中的任一个相机系统中,相机侧端子组及镜头侧端子组具备多个接地端子。
根据本方式,在相机侧端子组及镜头侧端子组中具备多个接地端子。由此,能够降低接触电阻,从而能够有效地供给电源。
(12)上述(1)至(11)中的任一个相机系统还具备:附件,装卸自如地装配于相机与可换镜头之间,附件具备:附件侧第1卡口,装卸自如地装配于相机侧卡口;附件侧第2卡口,装卸自如地装配于镜头侧卡口;附件侧第1端子组,与相机侧端子组对应地设置于附件侧第1卡口;附件侧第2端子组,与镜头侧端子组对应地设置于附件侧第2卡口;多个附件侧电源线,连接附件侧第1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与附件侧第2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多个附件侧接地线,连接附件侧第1端子组的接地端子与附件侧第2端子组的接地端子;多个附件侧通信线,连接附件侧第1端子组的通信端子与附件侧第2端子组的通信端子;附件控制部,在比光学部件驱动部低的电压下工作;及附件侧系统电源生成部,使用经由多个附件侧电源线供给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最低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而生成供给至附件控制部的系统电源。
根据本方式,还具备附件。附件装卸自如地装配于相机与可换镜头之间。若装配附件,则设置于附件的附件侧第1卡口的附件侧第1端子组与设置于相机的相机侧卡口的相机侧端子组连接。并且,设置于附件的附件侧第2卡口的附件侧第2端子组与设置于可换镜头的镜头侧卡口的镜头侧端子组连接。附件侧第1端子组与相机侧端子组对应,且由多个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及包含通信端子的多个端子构成。并且,附件侧第2端子组与镜头侧端子组对应,且由多个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及包含通信端子的多个端子构成。通过附件侧第1端子组与相机侧端子组连接,所对应的端子彼此连接。并且,通过附件侧第2端子组与镜头侧端子组连接,所对应的端子彼此连接。
在附件中具备附件控制部,该附件控制部用系统电源由镜头驱动用电源生成。由此,能够省略附件控制部用电源端子的设置。并且,在生成系统电源时,通过使用电压最低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能够有效地生成系统电源。
(13)一种可换镜头,其装卸自如地装配于相机,相机具备:相机侧卡口;相机侧端子组,由多个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及包含通信端子的多个端子构成,且设置于相机侧卡口;及电源供给部,对相机侧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分别供给电压不同的镜头驱动用电源,可换镜头具备:镜头侧卡口,装卸自如地装配于相机侧卡口;镜头侧端子组,与相机侧端子组对应地设置于镜头侧卡口;至少一个光学部件驱动部,通过从镜头侧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输入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驱动构成可换镜头的至少一个光学部件;镜头控制部,在比光学部件驱动部低的电压下工作;及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使用从镜头侧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输入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最低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而生成供给至镜头控制部的系统电源。
根据本方式,在设置于镜头侧卡口的镜头侧端子组中包含多个电源端子。由此,能够从相机侧供给电压不同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并且,由此,即使在动作电压不同的多个光学部件驱动部设置于可换镜头的情况下,也能够直接用作各光学部件驱动部的电源。即,无需在可换镜头内生成驱动用电源而能够使用。并且,根据本方式,镜头控制部用电源即系统电源由镜头驱动用电源生成。由此,能够省略镜头控制部用电源端子的设置。并且,在生成系统电源时,通过使用电压最低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能够有效地生成系统电源。
(14)在上述(13)的可换镜头中,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因由电阻引起的电压下降而生成系统电源。
根据本方式,因由电阻引起的电压下降而生成系统电源。由此,能够防止伴随系统电源的生成而产生噪声。
(15)在上述(13)或(14)的可换镜头中,镜头侧卡口以旋转的方式装配于相机侧卡口,关于镜头侧端子组,多个电源端子与接地端子相邻配置,且相对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在多个电源端子的前侧配置有接地端子,且相对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从前侧以电压递增的顺序配置有电源端子。
根据本方式,镜头侧卡口以旋转的方式装配于相机侧卡口。关于设置于相机侧卡口的相机侧端子组及设置于镜头侧卡口的镜头侧端子组,多个电源端子与接地端子相邻配置,且相对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在多个电源端子的前侧配置有接地端子。并且,相对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从前侧以电压递增的顺序配置有电源端子。由此,在从相机拆卸可换镜头时,能够适当处理残留于可换镜头侧的电荷。
(16)在上述(13)至(15)中的任一个可换镜头中,镜头侧卡口以旋转的方式装配于相机侧卡口,镜头侧端子组还包含镜头检测端子,镜头检测端子配置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的开头。
根据本方式,镜头侧卡口以旋转的方式装配于相机侧卡口。并且,构成镜头侧端子组的端子中包含镜头检测端子。镜头检测端子配置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的开头。由此,在装卸可换镜头时,能够防止除了镜头侧端子组的镜头检测端子以外的端子与相机侧端子组的镜头检测端子接触。由此,能够防止误检测。
(17)在上述(16)的可换镜头中,镜头侧端子组相对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以镜头检测端子为开头以多个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及包含通信端子的其他端子的顺序配置。
根据本方式,相对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构成镜头侧端子组的各端子以镜头检测端子为开头以多个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及包含通信端子的其他端子的顺序配置。由此,能够提高镜头侧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的自清洁效果。并且,由此,能够降低电源端子的接触电阻,从而能够有效地供给电源。
(18)一种相机,其装卸自如地装配可换镜头,相机具备:相机侧卡口,装卸自如地装配设置于可换镜头的镜头侧卡口;相机侧端子组,由多个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及包含通信端子的多个端子构成,且设置于相机侧卡口;电源供给部,对相机侧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分别供给电压不同的镜头驱动用电源,且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低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电压高于可换镜头的系统电源的电压;及相机控制部。
根据本方式,在设置于相机侧卡口的相机侧端子组中包含多个电源端子,并对各电源端子供给电压不同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由此,能够将电压不同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供给至可换镜头。并且,由此,即使在动作电压不同的多个光学部件驱动部设置于可换镜头的情况下,也能够直接用作各光学部件驱动部的电源。
(19)在上述(18)的相机中,镜头侧卡口以旋转的方式装配于相机侧卡口,关于相机侧端子组,多个电源端子与接地端子相邻配置,且相对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在多个电源端子的前侧配置有接地端子,且相对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从前侧以电压递增的顺序配置有电源端子。
(20)在上述(18)或(19)的相机中,镜头侧卡口以旋转的方式装配于相机侧卡口,相机侧端子组还包含镜头检测端子,镜头检测端子配置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的开头。
根据本方式,镜头侧卡口以旋转的方式装配于相机侧卡口。并且,构成相机侧端子组的端子中包含镜头检测端子。镜头检测端子配置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的开头。由此,在装卸可换镜头时,能够防止除了镜头侧端子组的镜头检测端子以外的端子与相机侧端子组的镜头检测端子接触。由此,能够防止误检测。
(21)在上述(20)的相机中,相机侧端子组相对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以镜头检测端子为开头以多个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及包含通信端子的其他端子的顺序配置。
根据本方式,相对于将镜头侧卡口装配于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构成相机侧端子组的各端子以镜头检测端子为开头以多个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及包含通信端子的其他端子的顺序配置。由此,能够提高镜头侧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的自清洁效果。并且,由此,能够降低电源端子的接触电阻,从而能够有效地供给电源。
(22)上述(18)至(21)中的任一个相机还具备: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独立地开闭从电源供给部供给至相机侧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若装配可换镜头,则相机控制部与设置于可换镜头的镜头控制部进行通信而从镜头控制部获取装配于相机的可换镜头的镜头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装配于相机的可换镜头所需的镜头驱动用电源,且根据判别出的结果控制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而仅供给所需的镜头驱动用电源。
根据本方式,若装配可换镜头,则设置于相机的相机控制部与设置于可换镜头的镜头控制部进行通信而获取装配于相机的可换镜头的镜头信息。通信经由通信端子进行。相机控制部根据所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装配于相机的可换镜头所需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而且,根据判别出的结果,控制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而仅供给所需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由此,能够有效地供给电源。
(23)在上述(18)至(22)中的任一个相机中,电源供给部具有强化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力的供给能力强化功能,若装配可换镜头,则相机控制部与设置于可换镜头的镜头控制部进行通信而从镜头控制部获取装配于相机的可换镜头的镜头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需要与否,且若判别为需要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则使电源供给部的供给能力强化功能动作。
根据本方式,强化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力的功能(供给能力强化功能)设置于电源供给部。若装配可换镜头,则相机控制部与镜头控制部进行通信而从镜头控制部获取装配于相机的可换镜头的镜头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需要与否。而且,若判别为需要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则使电源供给部的供给能力强化功能动作。由此,能够适当地供给可换镜头所需的电源。
(24)在上述(23)的相机中,供给能力强化功能为提高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电压的功能或加大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电流量的功能。
根据本方式,供给能力强化功能由提高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电压的功能或加大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电流量的功能构成。
(25)一种相机系统的电源供给方法,其在具备相机及装卸自如地装配于相机的可换镜头的镜头可换式相机系统中,向可换镜头供给镜头驱动用电源及系统电源,该电源供给方法具备:连接设置于相机的相机侧卡口的多个电源端子与设置于可换镜头的镜头侧卡口的多个电源端子的工序;经由多个电源端子,从相机向可换镜头供给多个电压不同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工序;及使用从相机供给多个的镜头驱动用电源中最低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而生成系统电源的工序。
根据本方式,经由多个电源端子从相机向可换镜头供给多个电压不同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而且,使用所供给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最低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而生成系统电源。
(26)上述(25)的相机系统的电源供给方法还包括:获取装配于相机的可换镜头的镜头信息的工序;及根据所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装配于相机的可换镜头所需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而从相机仅供给所需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工序。
根据本方式,从可换镜头获取镜头信息。而且,根据所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所需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而从相机仅供给所需的镜头驱动用电源。
(27)上述(25)或(26)的相机系统的电源供给方法还包括:获取装配于相机的可换镜头的镜头信息的工序;根据所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需要与否的工序;及当判别为需要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时,强化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力的工序。
根据本方式,从可换镜头获取镜头信息。而且,根据所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需要与否。当判别为需要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时,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力得到强化并供给至可换镜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简化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镜头可换式相机系统的一例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相机的主视图。
图3是可换镜头的后视图。
图4是表示相机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电源部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相机微型机实现的功能的一例的框图。
图7是表示可换镜头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镜头微型机实现的功能的一例的框图。
图9是表示相机与可换镜头的电连接的图。
图10是镜头可换式相机系统的第2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图。
图11是表示附件的电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附件微型机实现的功能的一例的框图。
图13是表示在相机与可换镜头之间装配有附件时的彼此的电连接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相机系统的结构]
镜头可换式相机系统构成为具备至少一个相机及至少一个可换镜头。
图1是表示镜头可换式相机系统的一例的系统结构图。
图1所示的相机系统1由一个相机10及多个可换镜头100构成。
相机10由数码相机构成。尤其本实施方式的相机10由无反式数码相机构成。无反式数码相机是指没有用于将来自镜头的入射光导向光学式取景器的反光镜的数码相机。无反式数码相机也被称为无反射镜数码相机。
多个可换镜头100分别具备通用的镜头侧卡口104。各可换镜头100分别具有不同的焦距。
《相机》
图2是相机侧的主视图。
相机10在其相机主体12的正面部分具备相机侧卡口14。相机侧卡口14为可换镜头100的装配部。相机侧卡口14由公知的bayonet式卡口构成。另外,在图2中,以箭头R表示的方向(顺时针方向)为在相机10装配可换镜头100时的可换镜头100的旋转方向。
在相机侧卡口14具备由多个端子CC1~CC12构成的相机侧端子组CCG。构成相机侧端子组CCG的多个端子CC1~CC12在以摄影光轴为中心的一个圆的圆周上隔着一定的间隔配置。关于各端子CC1~CC12所具有的功能进行后述。
另外,在图2中,符号16为图像传感器,符号18为快门。快门18由方形焦平面快门构成,且配置于图像传感器16的正前方。另外,图2示出了快门18全开的状态。
《可换镜头》
图3是可换镜头的后视图,是从卡口侧观察了可换镜头的图。
可换镜头100在其镜头镜筒102的基端部具备镜头侧卡口104。镜头侧卡口104由与设置于相机10的相机侧卡口14对应的bayonet式卡口构成。另外,在图3中,以箭头R表示的方向(逆时针方向)为在相机10装配可换镜头100时的可换镜头100的旋转方向(与在相机侧卡口14装配镜头侧卡口104时的镜头侧卡口104的旋转方向含义相同)。
在镜头侧卡口104具备由多个端子LC1~LC12构成的镜头侧端子组LCG。镜头侧端子组LCG与相机侧端子组CCG对应地设置。因此,由与构成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端子相同的数量的端子构成,且各端子LC1~LC12以与构成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端子CC1~CC12相同的间隔配置。
若将可换镜头100装配于相机10,则镜头侧端子组LCG的各端子LC1~LC12与相机侧端子组CCG的所对应的端子CC1~CC12连接。即,镜头侧端子组LCG的第1端子LC1与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1端子CC1连接,镜头侧端子组LCG的第2端子LC2与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2端子CC2连接,……,镜头侧端子组LCG的第12端子LC12与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12端子CC12连接。
关于构成镜头侧端子组LCG的各端子LC1~LC12的功能进行后述。
《相机的电结构》
图4是表示相机的电结构的框图。
如图4所示,相机10具备图像传感器16、快门18、图像传感器驱动部20、快门驱动部22、模拟信号处理部24、显示部26、图像数据存储部28、相机操作部30、电源部32及相机微型机34。
<图像传感器>
图像传感器16将经由可换镜头成像的被摄体的光学像转换为电信号并输出。在图像传感器16中使用CCD图像传感器(CCD:Charged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CMOS图像传感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公知的图像传感器。
<图像传感器驱动部>
图像传感器驱动部20由图像传感器16的驱动电路构成。图像传感器驱动部20根据来自相机微型机34的命令,驱动图像传感器16。
<快门>
快门18为调整向图像传感器16的曝光时间的光路开闭装置。如上所述,快门18由方形焦平面快门构成,且配置于图像传感器16的正前方。
<快门驱动部>
快门驱动部22由设置于快门18的充电马达及驱动电磁铁等的驱动电路构成。快门驱动部22根据来自相机微型机34的命令,驱动充电马达及电磁铁等。
<模拟信号处理部>
模拟信号处理部24读入从图像传感器16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并实施规定的信号处理(例如,相关双采样处理、放大处理等)之后,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并输出。
<显示部>
显示部26由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构成。显示器例如由LCD(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构成,且设置于相机主体的背面。
<图像数据存储部>
图像数据存储部28为所拍摄的图像数据的存储部。图像数据存储部28具备存储卡及装配该存储卡的插槽。对存储卡的图像数据的读出及写入由相机微型机34控制。
<相机操作部>
相机操作部30为相机10的操作部,且由各种操作按钮类及检测该操作按钮类的操作并向相机微型机34输出操作信号的电路构成。在设置于相机10的操作按钮类中包含电源按钮及释放按钮等。
<电源部>
电源部32在基于相机微型机34的控制下生成并供给相机10及可换镜头100的动作所需的电源。
图5是表示电源部的电结构的框图。
如图5所示,电源部32具备电池40、电源供给部42及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44。
电池40为相机10及可换镜头100的电源。电池40装卸自如地装填于设置于相机主体的未图示的电池室。
电源供给部42在基于相机微型机34的控制下从电池40生成相机10及可换镜头100的动作所需的各种电源并向各部进行供给。电源供给部42例如由DC-DC变频器(DC:DirectCurrent/直流)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相机10中,作为供给至可换镜头100的电源,分别生成电压不同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在本实施方式的相机10中,生成电压为+5V的第1镜头驱动用电源LV1、电压为+6.5V的第2镜头驱动用电源LV2及电压为+10V的第3镜头驱动用电源LV3。
如后述,最低电压的第1镜头驱动用电源LV1供给至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2端子CC2。第2镜头驱动用电源LV2供给至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3端子CC3。最高电压的第3镜头驱动用电源LV3供给至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4端子CC4。
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44根据来自相机微型机34的命令,独立地开闭由电源供给部42供给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LV1、LV2、LV3的供给。由此,能够独立地开闭从电源供给部42供给至相机侧端子组CCG的多个端子CC2、CC3、CC4的镜头驱动用电源LV1、LV2、LV3的供给。
<相机微型机>
相机微型机34为相机控制部的一例。相机微型机34集中控制相机10的动作。相机微型机34具备CPU(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OM(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及RAM(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并通过执行规定的程序而提供各种功能。在ROM中除了CPU执行的各种程序以外,还存储有控制所需的各种数据等。
图6是表示相机微型机实现的功能的一例的框图。
如图6所示,相机微型机34通过执行规定的程序而作为数字信号处理部50、显示控制部52、记录控制部54、电源控制部56、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控制部58、镜头装配检测部60及相机通信部62等而发挥功能。
数字信号处理部50读入从模拟信号处理部24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并实施规定的信号处理而生成图像数据。
显示控制部52对设置于显示部26的显示器显示规定的信息。例如,当设定成播放模式时,将从存储卡读出的图像显示于显示器。并且,当设定成摄影模式时,实时显示通过图像传感器16捕获的图像。而且,在进行各种设定时,将设定画面显示于显示器。
记录控制部54对装配于图像数据存储部28的插槽的存储卡进行图像数据的读写。
电源控制部56控制电源供给部42而控制向各部的电源的供给。
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控制部58控制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44而控制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具体而言,独立地开闭从电源供给部42供给至相机侧端子组CCG的多个电源端子(第2端子CC2、第3端子CC3及第4端子CC4)的镜头驱动用电源LV1、LV2、LV3的供给而控制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由此,能够选择性地供给镜头驱动用电源。
镜头装配检测部60检测可换镜头100的装配。镜头装配检测部60检测设置于相机微型机输入输出端口64的镜头检测用端口CP0的极性,并判定可换镜头100的装配的有无。
相机通信部62与装配于相机10的可换镜头100进行通信。通信经由相机微型机输入输出端口64进行。在相机微型机输入输出端口64具备用于与可换镜头100进行通信的多个通信用端口CP1~CP7。
在此,第1通信用端口CP1为用于从可换镜头100向相机10通知状态的通信用端口。尤其在本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1中,为了通知可换镜头100的特定功能在动作期间中而使用第1通信用端口CP1。
第2通信用端口CP2为用于从相机10向可换镜头100发送VSYNC信号(VSYNC:Vertical SYNChronizing/行场同步信号)的通信用端口。
第3通信用端口CP3、第4通信用端口CP4及第5通信用端口CP5为用于在与可换镜头100之间进行串行通信(三线制串行通信)的通信用端口。即,为构成基于3线的同步式串行通信接口即SPI(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的通信用端口。
第3通信用端口CP3为用于从作为SPI主端的相机10向作为SPI从端的可换镜头100发送信号的通信用端口(MOSI端口(MOSI:Master Out Slave In/主出从入))。
并且,第4通信用端口CP4为用于从作为SPI主端的相机10向作为SPI从端的可换镜头100发送同步用时钟信号的通信用端口(SCK端口(SCK:Serial ClocK/串行时钟))。
并且,第5通信用端口CP5为用于从作为SPI从端的可换镜头100向作为SPI主端的相机10发送信号的通信用端口(MISO端口(MISO:Master In Slave Out/主入从出))。
第6通信用端口CP6也是用于在与可换镜头100之间进行串行通信(单线制串行通信)的通信用端口。尤其在本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1中,第6通信用端口CP6作为RXD端口(RXD:Received eXchange Data/接收数据)而发挥功能,且用作用于接收从可换镜头100发送的信号的通信用端口。
第7通信用端口CP7为用于从可换镜头100向相机10通知状态的通信用端口。
关于与可换镜头100之间的通信及经由了卡口的与可换镜头100之间的电连接在后面详细叙述。
《可换镜头的电结构》
图7是表示可换镜头的电结构的框图。该图示出了具备AF机构(AF:Auto Focus/自动聚焦)、手抖校正机构及光圈的可换镜头的电结构。另外,各可换镜头100至少具备AF机构及光圈,但还存在不具备手抖校正机构的可换镜头。
如图7所示,可换镜头100具备镜头驱动部110、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112及镜头微型机114。
<镜头驱动部>
镜头驱动部110根据来自镜头微型机114的命令,驱动构成可换镜头100的光学部件。
如上所述,图7所示的可换镜头100具备AF功能、手抖校正功能及光圈。因此,在本例的可换镜头100中,作为镜头驱动部110具备聚焦驱动部110A、手抖校正机构驱动部110B及光圈驱动部110C。
聚焦驱动部110A为光学部件驱动部的一例,驱动聚焦用光学部件即聚焦透镜106A。聚焦驱动部110A构成为具备用于驱动聚焦透镜的聚焦用马达(例如,超声波马达)及其驱动电路。聚焦驱动部110A根据来自镜头微型机114的命令驱动聚焦用马达,以使聚焦透镜106A动作。
手抖校正机构驱动部110B为光学部件驱动部的一例,驱动手抖校正用光学部件即手抖校正用镜头106B。手抖校正机构驱动部110B构成为具备驱动手抖校正镜头的手抖校正用马达(例如,音圈马达)及其驱动电路。手抖校正机构驱动部110B根据来自镜头微型机114的命令驱动手抖校正用马达,以使手抖校正用镜头106B动作。
光圈驱动部110C为光学部件驱动部的一例,驱动光量调整用光学部件即光圈。光圈驱动部110C构成为具备用于驱动光圈106C的光圈用马达及其驱动电路。光圈驱动部110C根据来自镜头微型机114的命令驱动光圈用马达,以使光圈106C动作。
如后述,从镜头侧端子组LCG的多个端子LC2~LC4(电源端子)对镜头驱动部110供给电压不同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LV1(+5V)、LV2(+6.5V)、LV3(+10V)。对镜头驱动部110的各驱动部供给该多个被供给的镜头驱动用电源LV1、LV2、LV3中的任一个电源。例如,对聚焦驱动部110A供给最高电压的第3镜头驱动用电源LV3,对光圈驱动部110C供给最低电压的第1镜头驱动用电源LV1。并且,对手抖校正机构驱动部110B供给中间电压的第2镜头驱动用电源LV2。
<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
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112生成用于使镜头微型机114动作的系统电源。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112使用从相机10供给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而生成系统电源。
在此,镜头微型机114设为在比构成镜头驱动部110的各驱动部低的电压下工作的结构。例如,设为在+3.3V下工作的结构。
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112使用从相机10供给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LV1~LV3中最低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LV1(+5V)而生成系统电源(+3.3V),并供给至镜头微型机114。此时,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112因由电阻引起的电压下降而生成系统电源。由此,能够防止伴随系统电源的生成而产生噪声。
如此,作为因由电阻引起的电压下降而生成系统电源的装置,能够例示LDO稳压器。LDO稳压器为线性稳压器中的一个,利用功率MOSFET及功率晶体管等开关元件的导通电阻并通过消耗输入电力而转换为所期望的输出电压。
<镜头微型机>
镜头微型机114为镜头控制部的一例。镜头微型机114根据来自相机微型机34的命令,控制可换镜头100的动作。
镜头微型机114具备CPU、ROM及RAM,并通过执行规定的程序而提供各种功能。在ROM中除了CPU执行的各种程序以外,还存储有控制所需的各种数据等。
图8是镜头微型机实现的功能的一例的框图。
如图8所示,镜头微型机114通过执行规定的程序,作为聚焦驱动控制部120、、手抖校正机构驱动控制部122、光圈驱动控制部124及镜头通信部126等而发挥功能。
聚焦驱动控制部120根据来自相机微型机34的命令,控制聚焦驱动部110A,以使聚焦透镜106A动作。
手抖校正机构驱动控制部122根据来自相机微型机34的命令,控制手抖校正机构驱动部110B,以使手抖校正用镜头106B动作。
光圈驱动控制部124根据来自相机微型机34的命令,控制光圈驱动部110C,以使光圈106C动作。
镜头通信部126与装配有可换镜头100的相机10进行通信。通信经由镜头微型机输入输出端口128进行。在镜头微型机输入输出端口128具备用于与可换镜头100进行通信的多个通信用端口LP1~LP7。该通信用端口LP1~LP7与设置于相机微型机34的相机微型机输入输出端口64的多个通信用端口CP1~CP7对应地设置。
因此,第1通信用端口LP1使用于通知相机10的状态,第2通信用端口LP2使用于接收从相机10发送的VSYNC信号。
并且,第3通信用端口LP3、第4通信用端口LP4及第5通信用端口LP5使用于与相机10之间的串行通信(三线制串行通信)。
并且,第6通信用端口LP6使用于与相机之间的串行通信(单线制串行通信),且用作TXD端口(TXD:Transmit eXchange Data/数据发送)。即,用作用于向相机10发送信号的通信用端口。
并且,第7通信用端口LP7使用于向相机10通知状态。
关于与相机10之间的通信及经由了卡口的与相机10之间的电连接在后面详细叙述。
《相机与可换镜头的电连接》
图9是表示相机与可换镜头的电连接的图。
如图9所示,相机10及可换镜头100经由设置于相机侧卡口14的相机侧端子组CCG及设置于镜头侧卡口104的镜头侧端子组LCG电连接。
另外,在图9中,以箭头R表示的方向为在相机10装配可换镜头100时的可换镜头100的旋转方向。因此,当在相机10装配可换镜头100时,镜头侧端子组LCG相对于相机侧端子组CCG沿图9中的以箭头R表示的方向移动。
<相机侧端子组>
相机侧端子组CCG由12个端子CC1~CC12构成。各端子CC1~CC12具有相同的形状,且在相同的圆周上以一定的间隔配置。
(A)第1端子CC1
第1端子CC1为用于检测可换镜头100的装配的镜头检测端子。第1端子CC1与相机微型机34的镜头检测用端口CP0连接。并且,第1端子CC1经由上拉电阻CR1与电源供给部42(参考图5)连接,并上拉至规定的电位(例如,+3.3V)。
(B)第2端子CC2~第4端子CC4
第2端子CC2、第3端子CC3及第4端子CC4为用于对可换镜头100供给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LV1、LV2、LV3的多个电源端子。
在此,第2端子CC2为用于对可换镜头供给第1镜头驱动用电源LV1的第1电源端子。第2端子CC2经由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44与电源供给部42连接(参考图5)。对第2端子CC2从电源供给部42供给最低电压的第1镜头驱动用电源LV1。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44根据来自相机微型机34的命令,开闭向第2端子CC2的第1镜头驱动用电源LV1的供给。
并且,第3端子CC3为用于对可换镜头供给第2镜头驱动用电源LV2的第2电源端子。第3端子CC3经由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44与电源供给部42连接(参考图5)。对第3端子CC3从电源供给部42供给第2镜头驱动用电源LV2。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44根据来自相机微型机34的命令,开闭向第3端子CC3的第2镜头驱动用电源LV2的供给。
并且,第4端子CC4为用于对可换镜头供给第3镜头驱动用电源LV3的第3电源端子。第4端子CC4经由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44与电源供给部42连接(参考图5)。对第4端子CC4从电源供给部42供给最高电压的第3镜头驱动用电源LV3。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44根据来自相机微型机34的命令,开闭向第4端子CC4的第3镜头驱动用电源LV3的供给。
(C)第5端子CC5及第6端子CC6
第5端子CC5及第6端子CC6分别为接地端子,且均接地。
(D)第7端子CC7~第12端子CC12
第7端子CC7~第12端子CC12为用于在与可换镜头100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端子。
在此,第7端子CC7为用于从可换镜头100向相机10通知状态的通信端子。第7端子CC7与相机微型机34的第1通信用端口CP1连接。如上所述,相机微型机34的第1通信用端口CP1为了通知可换镜头100的特定功能在动作期间而使用。
第8端子CC8为用于从相机10向可换镜头100发送VSYNC信号的通信端子。第8端子CC8与相机微型机34的第2通信用端口CP2连接。
第9端子CC9、第10端子CC10及第11端子CC11分别为用于在与可换镜头100之间进行串行通信(三线制串行通信)的通信端子。第9端子CC9与相机微型机34的第3通信用端口CP3(MOSI端口)连接。第10端子CC10与相机微型机34的第4通信用端口CP4(SCK端口)连接。第11端子CC11与相机微型机34的第5通信用端口CP5(MISO端口)连接。
第12端子CC12为用于在与可换镜头100之间进行串行通信(单线制串行通信)的端子。并且,第12端子CC12为用于从可换镜头100向相机10通知状态的端子。第12端子CC12与相机微型机34的第6通信用端口CP6及第7通信用端口CP7连接。
构成相机侧端子组CCG的多个端子CC1~CC12相对于在相机10装配可换镜头100时的可换镜头100的旋转方向R以第1端子CC1、第2端子CC2、……、第11端子CC11、第12端子CC12的顺序配置。因此,相机侧端子组CCG以镜头检测端子(第1端子CC1)、多个电源端子(第2端子CC2~第4端子CC4)、多个接地端子(第5端子CC5及第6端子CC6)、多个通信端子(第7端子CC7~第12端子CC12)的顺序配置。
<镜头侧端子组>
镜头侧端子组LCG与相机侧端子组CCG对应。因此,由与构成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端子相同的数量的端子构成,且各端子LC1~LC12以与构成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端子CC1~CC12相同的间隔配置。
(A)第1端子LC1
第1端子LC1为与相机侧的镜头检测端子(第1端子CC1)对应的镜头检测端子。因此,若将可换镜头100装配于相机10,则第1端子LC1与相机侧的第1端子CC1连接。第1端子LC1经由下拉电阻LR1接地,而下拉至接地电位。
(B)第2端子LC2、第3端子LC3及第4端子LC4
第2端子LC2、第3端子LC3及第4端子LC4为与相机侧的多个电源端子(第2端子CC2、第3端子CC3及第4端子CC4)对应的多个电源端子。因此,若将可换镜头100装配于相机10,则第2端子LC2与相机侧的第2端子CC2连接,第3端子LC3与相机侧的第3端子CC3连接。并且,第4端子LC4与相机侧的第4端子CC4连接。
如上所述,相机侧的第2端子CC2为用于供给电压最低的第1镜头驱动用电源LV1(+5V)的第1电源端子。因此,若将可换镜头100装配于相机10,则对第2端子LC2供给最低电压的第1镜头驱动用电源LV1。
在该可换镜头内在该第2端子LC2连接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112。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112使用从第2端子LC2供给的第1镜头驱动用电源LV1(+5V)而生成系统电源(+3.3V),并供给至镜头微型机114。
并且,相机侧的第3端子CC3为用于供给第2镜头驱动用电源LV2(+6.5V)的第2电源端子。因此,若将可换镜头100装配于相机10,则对第3端子LC3供给第2镜头驱动用电源LV2。
并且,相机侧的第4端子CC4为用于供给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LV3(+10V)的第3电源端子。因此,若将可换镜头100装配于相机10,则对相机侧的第4端子CC4供给最高电压的第3镜头驱动用电源LV3。
(C)第5端子LC5及第6端子LC6
第5端子LC5及第6端子LC6分别为与相机侧的两个接地端子(第5端子CC5及第6端子CC6)对应的两个接地端子。因此,若将可换镜头100装配于相机10,则第5端子LC5与相机侧的第5端子CC5连接,第6端子LC6与相机侧的第6端子CC6连接。
(D)第7端子LC7~第12端子LC12
第7端子LC7~第12端子LC12为与相机侧的多个通信端子(第7端子CC7~第12端子CC12)对应的多个通信端子。因此,若将可换镜头100装配于相机10,则第7端子LC7与相机侧的第7端子CC7连接,第8端子LC8与相机侧的第8端子CC8连接。并且,第9端子LC9与相机侧的第9端子CC9连接,第10端子LC10与相机侧的第10端子CC10连接。而且,第11端子LC11与相机侧的第11端子CC11连接,第12端子LC12与相机侧的第12端子CC12连接。
如上所述,相机侧的第7端子CC7为用于从可换镜头100向相机10通知状态的通信端子。因此,第7端子LC7也用作用于从可换镜头100向相机10通知状态的通信端子。第7端子LC7与镜头微型机114的第1通信用端口LP1连接。
并且,相机侧的第8端子CC8为用于从相机10向可换镜头100发送VSYNC信号的通信端子。因此,第8端子LC8用作用于接收从相机侧发送的VSYNC信号的通信端子。第8端子LC8与镜头微型机114的第2通信用端口LP2连接。
并且,相机侧的第9端子CC9、第10端子CC10及第11端子CC11分别为用于在与可换镜头100之间进行串行通信(三线制串行通信)的通信端子。因此,第9端子LC9、第10端子LC10及第11端子LC11也用作用于在与相机10之间进行串行通信(三线制串行通信)的通信端子。第9端子LC9与镜头微型机114的第3通信用端口LP3连接。第10端子LC10与镜头微型机114的第4通信用端口LP4连接。第11端子LC11与镜头微型机114的第5通信用端口LP5连接。
并且,相机侧的第12端子CC12为用于在与可换镜头100之间进行串行通信(单线制串行通信)的端子及用于从可换镜头100向相机10通知状态的端子。因此,第12端子LC12也用作用于在与相机10之间进行串行通信(单线制串行通信)的端子及用于向相机10通知状态的端子。第12端子LC12与镜头微型机114的第6通信用端口LP6及第7通信用端口LP7连接。
另外,如图9所示,在构成通信端子的多个端子(第7端子LC7~第12端子LC12)中,第7端子LC7、第8端子LC8及第12端子LC12分别经由上拉电阻LR7、LR8、LR12与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112连接,且上拉至从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112供给的系统电源的电位(例如,+3.3V)。
并且,在构成通信端子的多个端子(第7端子LC7~第12端子LC12)中,第9端子LC9经由下拉电阻LR9接地,且下拉至接地电位。
构成镜头侧端子组LCG的多个端子LC1~LC12也以与构成相机侧端子组CCG的多个端子CC1~CC12相同的排列配置。即,相对于在相机10装配可换镜头100时的可换镜头100的旋转方向R以第1端子LC1、第2端子LC2、……、第11端子LC11、第12端子LC12的顺序配置。因此,镜头侧端子组LCG也以镜头检测端子(第1端子LC1)、多个电源端子(第2端子LC2~第4端子LC4)、多个接地端子(第5端子LC5及第6端子LC6)、多个通信端子(第7端子LC7~第12端子LC12)的顺序配置。
[相机系统的作用]
《可换镜头的装配》
通过将设置于可换镜头100的镜头侧卡口104装配于设置于相机10的相机侧卡口14,可换镜头100装配于相机10。此时,相对于相机10旋转可换镜头100来进行装配。
通过将可换镜头100装配于相机10,设置于镜头侧卡口104的镜头侧端子组LCG与设置于相机侧卡口14的相机侧端子组CCG连接。
在将可换镜头100装配于相机10时,镜头侧端子组LCG沿旋转方向以镜头检测端子(第1端子LC1)、多个电源端子(第2端子LC2~第4端子LC4)、多个接地端子(第5端子LC5及第6端子LC6)、多个通信端子(第7端子LC7~第12端子LC12)的顺序配置,因此能够使电源端子(第2端子LC2~第4端子LC4)与更多的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端子接触。由此,能够提高镜头侧端子组LCG的多个电源端子(第2端子LC2~第4端子LC4)的自清洁效果。其结果,能够降低镜头侧端子组LCG的多个电源端子(第2端子LC2~第4端子LC4)的接触电阻,从而能够有效地供给电源。
《可换镜头的装配的检测》
相机微型机34根据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1端子(镜头检测端子)CC1的极性,检测可换镜头100的装配的有无。
当没有装配可换镜头100时,相机侧的第1端子CC1被上拉电阻CR1上拉,其结果,成为HIGH电平(高电位)。
另一方面,若可换镜头100装配于相机10,则如图9所示,在相机侧的第1端子CC1连接可换镜头侧的第1端子(镜头检测端子)LC1。可换镜头侧的第1端子LC1接地,因此若可换镜头侧的第1端子LC1与相机侧的第1端子CC1连接,则相机侧的第1端子CC1成为LOW电平(低电位)。
相机微型机34根据与相机侧的第1端子CC1连接的镜头检测用端口CP0的极性(HIGH电平或LOW电平),检测可换镜头100的装配的有无。即,当镜头检测用端口CP0的电位为HIGH电平时,判定为没有装配可换镜头100,当镜头检测用端口CP0的电位为LOW电平时,判别为装配有可换镜头100,以检测可换镜头100的装配的有无。
另外,镜头检测端子即第1端子CC1配置于将可换镜头100装配于相机10时的可换镜头100的旋转方向R的开头。由此,当装卸可换镜头100时,能够防止除了可换镜头侧的第1端子LC1以外的端子与相机侧的第1端子CC1接触。由此,能够防止误检测。
《镜头微型机的启动》
若检测到可换镜头100的装配,则相机微型机34使电源供给部42开始供给镜头驱动用电源。即,以向相机侧的多个电源端子(第2端子CC2、第3端子CC3及第4端子CC4)供给镜头驱动用电源LV1、LV2、LV3的方式,控制电源供给部42及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44。由此,分别向相机侧的多个电源端子(第2端子CC2、第3端子CC3及第4端子CC4)供给镜头驱动用电源LV1、LV2、LV3。
并且,若向相机侧的多个电源端子(第2端子CC2、第3端子CC3及第4端子CC4)供给镜头驱动用电源LV1、LV2、LV3,则经由与该相机侧的多个电源端子(第2端子CC2、第3端子CC3及第4端子CC4)连接的可换镜头侧的多个电源端子(第2端子LC2、第3端子LC3及第4端子LC4)向可换镜头100供给镜头驱动用电源LV1、LV2、LV3。
若向可换镜头100供给镜头驱动用电源LV1、LV2、LV3,则使用其中一个而生成镜头微型机114的系统电源。镜头微型机114的系统电源由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112生成。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112使用从相机侧供给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LV1、LV2、LV3中最低电压的第1镜头驱动用电源LV1(+5V)而生成系统电源(+3.3V),并供给至镜头微型机114。
通过系统电源正常地供给至镜头微型机114,镜头微型机114启动。
《对系统电源正常地供给至镜头微型机的检测》
相机微型机34根据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特定端子的极性,检测系统电源正常地供给至镜头微型机114。在此的特定端子是指在可换镜头侧与连接有上拉电阻的端子连接的端子。
在可换镜头侧,连接有上拉电阻LR7、LR8、LR12的端子为第7端子LC7、第8端子LC8及第12端子LC12。而且,与这些端子连接的相机侧的端子为第7端子CC7、第8端子CC8及第12端子CC12。
相机微型机34判别与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7端子CC7连接的第1通信用端口CP1、与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8端子CC8连接的第2通信用端口CP2及与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12端子CC12连接的第6通信用端口CP6的极性(HIGH电平或LOW电平),而检测系统电源正常地供给至镜头微型机114。具体而言,若检测到第1通信用端口CP1、第2通信用端口CP2及第6通信用端口CP6的极性为HIGH电平,则判定为系统电源正常地供给至镜头微型机114。由此,即使在可换镜头侧生成镜头微型机114的系统电源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相机侧适宜地检测系统电源正常地供给至镜头微型机114。尤其,如本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1,通过判别多个端子的极性,能够更准确地进行检测。
《可换镜头是否为正品的判别》
相机微型机34根据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特定端子的极性,判别所装配的可换镜头100是否为正规的可换镜头。在此的特定端子是指在可换镜头侧与连接有上拉电阻LR7、LR8、LR12的端子连接的端子及连接有下拉电阻LR9的端子。
在可换镜头侧,连接有上拉电阻LR7、LR8、LR12的端子为第7端子LC7、第8端子LC8及第12端子LC12。而且,与这些端子连接的相机侧的端子为第7端子CC7、第8端子CC8及第12端子CC12。
并且,在可换镜头侧,连接有下拉电阻LR9的端子为第9端子LC9。而且,与该端子连接的相机侧的端子为第9端子CC9。
相机微型机34判别与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7端子CC7连接的第1通信用端口CP1、与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8端子CC8连接的第2通信用端口CP2、与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9端子CC9连接的第3通信用端口CP3及与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12端子CC12连接的第6通信用端口CP6的极性(HIGH电平或LOW电平),并判别所装配的可换镜头100是否为正规的可换镜头。具体而言,若检测到第1通信用端口CP1、第2通信用端口CP2及第6通信用端口CP6的极性为HIGH电平及第3通信用端口CP3的极性为LOW电平,则判别为所装配的可换镜头100是正规的可换镜头。
如此,通过在装配可换镜头100时判别特定端子的极性,能够轻松地判别所装配的可换镜头100是否为正规的可换镜头。
《镜头信息的获取》
若在相机10装配可换镜头100,则相机微型机34从可换镜头100获取镜头信息。
镜头信息是指表示该可换镜头100规格的信息。镜头信息中例如包含镜头机种数据、镜头特性数据及镜头特性校正数据等。镜头机种数据中包含镜头机种名称、焦距、开放F值、制造商名称等。镜头特性数据中包含亮度阴影数据、颜色阴影数据、失真数据及像差数据等。镜头特性校正数据中包含亮度阴影校正数据、颜色阴影校正数据、失真校正数据及像差校正数据等。镜头信息存储于镜头微型机114的ROM。
若镜头微型机114启动,则将该镜头信息向相机10发送。相机微型机34接收从可换镜头100发送的镜头信息,并获取所装配的可换镜头100的镜头信息。镜头信息的发送通过经由了镜头侧端子组LCG的第12端子LC12及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12端子CC12的单向串行通信进行。
若镜头微型机114启动,则从第6通信用端口LP6(TXD端口)输出镜头信息。从镜头微型机114的第6通信用端口LP6输出的镜头信息经由镜头侧端子组LCG的第12端子LC12及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12端子CC12发送,并输入于相机微型机34的第6通信用端口CP6(RXD端口)。由此,在相机侧获取所装配的可换镜头100的镜头信息。
另外,若镜头信息的收发结束,则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12端子CC12及镜头侧端子组LCG的第12端子LC12切换为作为用于从可换镜头100向相机10通知状态的端子的功能。
《通信设定》
若在相机10装配可换镜头100,则进行用于在相机微型机34与镜头微型机114之间建立基于3线的同步式串行通信的处理(通信设定)。
若确认到镜头微型机114的启动,则相机微型机34经由三线制串行通信用端子(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9端子CC9、第10端子CC10及第11端子CC11以及镜头侧端子组LCG的第9端子LC9、第10端子LC10及第11端子LC11)与镜头微型机114进行通信,并进行用于建立三线制同步式串行通信的处理。该处理与镜头信息的收发并行进行。由此,能够使可换镜头100的启动高速化。
《可换镜头的驱动(电源供给方法)》
若建立相机微型机34与镜头微型机114之间的通信,则可换镜头100成为待机状态。然后,根据来自相机10的命令能够进行动作。
镜头微型机114利用三线制串行通信用端子,与相机微型机34进行通信,并从相机微型机34接收命令。而且,根据所接收的命令,控制镜头驱动部110,以使可换镜头100动作。
此时,镜头驱动部110从相机10接收电源(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而进行动作。经由多个电源端子(相机侧的第2端子CC2~第4端子CC4及可换镜头侧的第2端子LC2~第4端子LC4)供给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各镜头驱动用电源LV1、LV2、LV3彼此电压不同,且分别供给至所对应的驱动部。例如,在具备聚焦驱动部110A、手抖校正机构驱动部110B及光圈驱动部110C的可换镜头100中,最低电压的第1镜头驱动用电源LV1(+5V)供给至光圈驱动部110C。并且,中间电压的第2镜头驱动用电源LV2(+6.5V)供给至手抖校正机构驱动部110B。并且,最高电压的第3镜头驱动用电源LV3(+10V)供给至聚焦驱动部110A。
如此,通过从相机侧供给与各驱动部对应的电压的电源,无需在可换镜头侧生成电源,从而能够简化可换镜头100的结构。并且,也无需噪声对策,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化结构。
而且,通过经由多个电源端子向可换镜头供给电源,能够有效地供给电源。例如,当在可换镜头侧需要较大的电源时,若从一个电源端子进行供给,则端子部分中的损失变大。但是,通过设为经由多个电源端子向可换镜头进行供给的结构,能够减少端子部分中的损失,从而能够有效地供给电源。即,通过设为经由多个电源端子向可换镜头进行供给的结构,能够较大地取端子面积而减少损失,从而能够有效地供给电源。
另一方面,虽然电源端子的数量增加,但在本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1中,能够减去系统电源用端子,因此也能够抑制端子数量的增加。
《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独立的开闭》
如上所述,对可换镜头100从相机10供给电压不同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
但是,根据可换镜头100,并不限于一定要使用所有镜头驱动用电源,有时仅使用一部分镜头驱动用电源。例如,当各驱动部在相同的动作电压下进行动作时等,不使用除了该动作电压以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
于是,停止供给在可换镜头侧不使用的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由此,能够使实现节省电力化。
需要哪种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按每一可换镜头而不同。相机微型机34根据从可换镜头100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所需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并从电源供给部42仅供给所需的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具体而言,以如下方式进行处理。
首先,根据从可换镜头100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所装配的可换镜头100所需的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在设置于相机微型机34的ROM中存储有判定表,相机微型机34参考该判定表,判别所装配的可换镜头100所需的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在判定表中,按构成相机系统1的每个可换镜头(镜头机种名称),建立对应关联地记录有所需的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信息。
接着,相机微型机34根据判别结果,控制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44,并停止在可换镜头侧未使用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例如,当中间电压即第2镜头驱动用电源LV2在可换镜头侧未使用时,停止第2镜头驱动用电源LV2的供给。由此,仅供给所需的镜头驱动用电源。
另外,因最低电压的第1镜头驱动用电源LV1使用于镜头微型机114的系统电源的关系上,成为必定使用的镜头驱动用电源。因此,实际上被停止供给的电源成为中间电压即第2镜头驱动用电源LV2或最高电压的第3镜头驱动用电源LV3。
如此,通过停止在可换镜头侧未使用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够有效地供给电源,且能够实现节省电力。
另外,在本例中,设为参考设置于相机侧的判定表来判别所需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结构,但也可以包含从可换镜头发送的镜头信息中所需的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
《可换镜头的拆卸》
当从相机10拆卸可换镜头100时,向与安装可换镜头100时相反的方向旋转可换镜头100而从相机10拆卸。此时,可换镜头100的电源端子(第2端子LC2、第3端子LC3及第4端子LC4)相对于可换镜头100的接地端子(第5端子LC5及第6端子LC6)配置于旋转方向的后侧(相对于装配可换镜头100时的旋转方向R在前侧),由此能够安全地拆卸可换镜头100。
即,若通过相对于拆卸可换镜头100时的旋转方向,电源端子相邻配置于接地端子的后侧,而向拆卸可换镜头100的方向进行旋转,则成为在正后方可换镜头100的电源端子与相机10的接地端子接触的结构。即,成为不会与其他端子接触而可换镜头100的电源端子与相机10的接地端子接触的结构。由此,能够适当地处理残留于电源端子及其配线的电荷,从而能够安全地拆卸可换镜头100。
并且,多个电源端子相对于拆卸可换镜头100时的旋转方向以电压递减的顺序(相对于装配可换镜头100时的旋转方向R以电压递增的顺序)配置,由此即便电源端子彼此接触,也能够适当地处理残留于可换镜头侧的电荷。即,若为了拆卸可换镜头100而进行旋转,则可换镜头侧的电源端子必定成为与供给比本身高的电压的电源的相机侧的电源端子或接地端子接触的结构,因此即便在可换镜头侧的电源端子及其配线中残留有电荷,也能够适当地进行处理。由此,能够安全地拆卸可换镜头100。
◆◆第2实施方式◆◆
[相机系统的结构]
图10是镜头可换式相机系统的第2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图。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1还具备装卸自如地装配于相机10与可换镜头100之间的附件200。具备至少一个附件200。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两个附件200。附件200例如由增距镜及伸缩软管等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附件200均由增距镜构成。在该情况下,具备增距镜。两个附件200中的一个由将焦距放大1.4倍的增距镜构成,另一个由将焦距放大2倍的增距镜构成。
《附件的外观结构》
附件200在其镜筒202的基端侧具备附件侧第1卡口204A,在前端侧具备附件侧第2卡口204B。
附件侧第1卡口204A为用于将附件200装配于相机10的卡口。附件侧第1卡口204A具有与设置于可换镜头100的镜头侧卡口104相同的结构。
附件侧第2卡口204B为用于在附件200装配可换镜头100的卡口。附件侧第2卡口204B具有与设置于相机10的相机侧卡口14相同的结构。
附件200经由附件侧第1卡口204A装配于相机10。在装配有附件200的相机10中,在附件200的附件侧第2卡口204B装配可换镜头100。
《附件的电结构》
图11是表示附件的电结构的图。
<附件侧第1端子组及附件侧第2端子组>
(A)附件侧第1端子组
在附件200的附件侧第1卡口204A具备由多个端子A1C1~A1C12构成的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与相机侧端子组CCG对应地设置。因此,由与构成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端子相同的数量的端子构成,且各端子A1C1~A1C12以与构成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端子CC1~CC12相同的间隔配置。
若将附件200装配于相机10,则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的各端子A1C1~A1C12与相机侧端子组CCG的所对应的端子CC1~CC12连接。即,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的第1端子A1C1与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1端子CC1连接,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的第2端子A1C2与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2端子CC2连接,……,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的第12端子A1C12与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12端子CC12连接。
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1端子CC1构成镜头检测端子,因此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的第1端子A1C1也构成镜头检测端子。
并且,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2端子CC2、第3端子CC3及第4端子CC4分别构成电源端子,因此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的第2端子A1C2、第3端子A1C3及第4端子A1C4也分别构成所对应的电源端子。
另外,第2端子A1C2为供给最低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LV1的端子,第4端子A1C4为供给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LV3的端子。并且,第3端子A1C3为供给中间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LV2的端子。
并且,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5端子CC5及第6端子CC6分别构成接地端子,因此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的第5端子A1C5及第6端子A1C6也分别构成所对应的接地端子。
而且,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7端子CC7~第12端子CC12分别构成通信端子,因此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的第7端子A1C7~第12端子A1C12也分别构成所对应的通信端子。
(B)附件侧第2端子组
在附件200的附件侧第2卡口204B具备由多个端子A2C1~A2C12构成的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与镜头侧端子组LCG对应地设置。因此,由与构成镜头侧端子组LCG的端子相同的数量的端子构成,且各端子A2C1~A2C12以与构成镜头侧端子组LCG的端子CC1~CC12相同的间隔配置。
若将可换镜头100装配于附件200,则镜头侧端子组LCG的各端子LC1~LC12与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的所对应的端子A2C1~A2C12连接。即,镜头侧端子组LCG的第1端子LC1与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的第1端子A2C1连接,镜头侧端子组LCG的第2端子LC2与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的第2端子A2C2连接,……,镜头侧端子组LCG的第12端子LC12与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的第12端子A2C12连接。
镜头侧端子组LCG的第1端子LC1构成镜头检测端子,因此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的第1端子A2C1也构成镜头检测端子。
并且,镜头侧端子组LCG的第2端子LC2、第3端子LC3及第4端子LC4分别构成电源端子,因此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的第2端子A2C2、第3端子A2C3及第4端子A2C4也分别构成所对应的电源端子。
另外,第2端子A2C2为供给最低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LV1的端子,第4端子A2C4为供给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LV3的端子。并且,第3端子A2C3为供给中间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LV2的端子。
并且,镜头侧端子组LCG的第5端子LC5及第6端子LC6分别构成接地端子,因此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的第5端子A2C5及第6端子A2C6也分别构成所对应的接地端子。
而且,镜头侧端子组LCG的第7端子LC7~第12端子LC12分别构成通信端子,因此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的第7端子A2C7~第12端子A2C12也分别构成所对应的通信端子。
<附件侧第1端子组与附件侧第2端子组之间的关系>
(A)第1端子
在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中构成镜头检测端子的第1端子A1C1及在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中构成镜头检测端子的第1端子A2C1在附件内通过第1连接配线AL1彼此连接。由此,即使在相机10与镜头100之间装配有附件200的情况下,也能够电连接相机10的第1端子CC1与可换镜头100的第1端子LC1。
(B)第2端子~第4端子
在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中构成第1电源端子的第2端子A1C2及在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中构成第1电源端子的第2端子A2C2在附件内通过构成附件侧电源线的第2连接配线AL2彼此连接。由此,即使在相机10与可换镜头100之间装配有附件200的情况下,也能够电连接相机10的第2端子CC2与可换镜头100的第2端子LC2。在该情况下,第2连接配线AL2作为从相机10向可换镜头100供给最低电压的第1镜头驱动用电源LV1的配线而发挥功能。
在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中构成第2电源端子的第3端子A1C3及在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中构成第2电源端子的第3端子A2C3在附件内通过构成附件侧电源线的第3连接配线AL3彼此连接。由此,即使在相机10与可换镜头100之间装配有附件200的情况下,也能够电连接相机10的第3端子CC3与可换镜头100的第3端子LC3。在该情况下,第3连接配线AL3作为从相机10向可换镜头100供给中间电压的第2镜头驱动用电源LV2的配线而发挥功能。
在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中构成第3电源端子的第4端子A1C4及在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中构成第3电源端子的第4端子A2C4在附件内通过构成附件侧电源线的第4连接配线AL4彼此连接。由此,即使在相机10与可换镜头100之间装配有附件200的情况下,也能够电连接相机10的第4端子CC4与可换镜头100的第4端子LC4。在该情况下,第4连接配线AL4作为从相机10向可换镜头100供给最高电压的第3镜头驱动用电源LV3的配线而发挥功能。
(C)第5端子及第6端子
在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中构成第2接地端子的第6端子A1C6及在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中构成第2接地端子的第6端子A2C6在附件内通过构成附件侧接地线的第6连接配线AL6彼此连接。由此,即使在相机10与可换镜头100之间装配有附件200的情况下,也能够电连接相机10的第6端子CC6与可换镜头100的第6端子LC6。
在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中构成第1接地端子的第5端子A1C5及在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中构成第1接地端子的第5端子A2C5在附件内分别经由第5连接配线AL5A、AL5B与第6连接配线AL6连接。由此,即使在相机10与可换镜头100之间装配有附件200的情况下,也能够电连接相机10的第5端子CC5与可换镜头100的第5端子LC5。
(D)第7端子~第12端子
在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中构成通信端子的第7端子A1C7及在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中构成通信端子的第7端子A2C7在附件内通过构成附件侧通信线的第7连接配线AL7彼此连接。由此,即使在相机10与可换镜头100之间装配有附件200的情况下,也能够电连接相机10的第7端子CC7与可换镜头100的第7端子LC7。
在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中构成通信端子的第8端子A1C8及在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中构成通信端子的第8端子A2C8在附件内通过构成附件侧通信线的第8连接配线AL8彼此连接。由此,即使在相机10与可换镜头100之间装配有附件200的情况下,也能够电连接相机10的第8端子CC8与可换镜头100的第8端子LC8。
在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中构成通信端子的第9端子A1C9及在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中构成通信端子的第9端子A2C9在附件内通过构成附件侧通信线的第9连接配线AL9彼此连接。由此,即使在相机10与可换镜头100之间装配有附件200的情况下,也能够电连接相机10的第9端子CC9与可换镜头100的第9端子LC9。
在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中构成通信端子的第10端子A1C10及在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中构成通信端子的第10端子A2C10在附件内通过构成附件侧通信线的第10连接配线AL10彼此连接。由此,即使在相机10与可换镜头100之间装配有附件200的情况下,也能够电连接相机10的第10端子CC10与可换镜头100的第10端子LC10。
在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中构成通信端子的第11端子A1C11及在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中构成通信端子的第11端子A2C11在附件内通过构成附件侧通信线的第11连接配线AL11彼此连接。由此,即使在相机10与可换镜头100之间装配有附件200的情况下,也能够电连接相机10的第11端子CC11与可换镜头100的第11端子CC11。
在此,第9端子、第10端子及第11端子为使用于三线制串行通信的端子,因此第9连接配线AL9、第10连接配线AL10及第11连接配线AL11使用于三线制串行通信。
在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中构成通信端子的第12端子A1C12及在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中构成通信端子的第12端子A2C12在附件内分别经由第12连接配线AL12A、AL12B与附件微型机210连接。
<附件微型机>
附件微型机210为附件控制部的一例,控制附件200的动作。
附件微型机210具备CPU、ROM及RAM,并通过执行规定的程序而提供各种功能。在ROM中除了CPU执行的各种程序以外,还存储有控制所需的各种数据等。
图12是附件微型机实现的功能的一例的框图。
如图12所示,附件微型机210通过执行规定的程序,作为附件通信部212、旁通控制部214等而发挥功能。
附件通信部212与装配有附件200的相机10及可换镜头100进行通信。通信经由附件微型机输入输出端口216进行。在附件微型机输入输出端口216具备用于在与相机10及可换镜头100之间进行单线制串行通信的第1端口AP1及第2端口AP2。第1端口AP1作为输出数据的TXD端口而发挥功能。第1端口AP1经由第12连接配线AL12A与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的第12端子A1C12连接(参考图11)。第2端口AP2作为接收数据的RXD端口而发挥功能。第2端口AP2经由第12连接配线AL12B与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的第12端子A2C12连接(参考图11)。
由此,相机微型机34与附件微型机210经由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12端子CC12及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的第12端子A1C12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并且,镜头微型机114与附件微型机210经由镜头侧端子组LCG的第12端子LC12及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的第12端子A2C12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
旁通控制部214为控制用于使相机微型机34与镜头微型机114不经由附件微型机210而进行通信的旁通机构的开闭的控制部。旁通机构以如下方式构成。
<旁通机构>
(A)旁通机构的结构
如图11所示,在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的第12端子A1C12与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的第12端子A2C12之间以避开附件微型机210的方式连接有旁通线232。
在旁通线232上连接有作为第1开关的第1FET(FET:Field-Effect Transistor/场效应晶体管)234及作为第2开关的第2FET236。
第1FET234其源端子经由旁通线232与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的第12端子A1C12连接。并且,其漏极端子经由旁通线232与第2FET236的漏极端子连接。
并且,第2FET236其源端子经由旁通线232与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的第12端子A2C12连接。
第1FET234及第2FET236的栅极端子分别与连接第2连接配线AL2与第6连接配线AL6的配线238连接。
在配线238上连接有作为第3开关的第3FET240及上拉电阻242。
如上所述,第2连接配线AL2作为供给最低电压的第1镜头驱动用电源LV1的配线而发挥功能,因此与配线238连接的第1FET234及第2FET236的栅极端子分别上拉至第1镜头驱动用电源LV1的电位。
第3FET240其漏极端子经由配线238与上拉电阻242连接。并且,其源端子经由配线238与第6连接配线AL6连接。第6连接配线AL6作为接地线而发挥功能,因此第3FET240的源端子接地。
并且,第3FET240其栅极端子经由配线244与附件微型机210的第3端口AP3连接。作为旁通控制部214而发挥功能的附件微型机210控制该第3端口AP3的极性(HIGH电平或LOW电平)而控制旁通机构的开闭。
(B)旁通机构的动作
当装配有附件200时,将相机微型机34与镜头微型机114经由附件微型机210进行通信的模式设为标准通信模式,将相机微型机34与镜头微型机114不经由附件微型机210而进行通信的模式设为旁通模式。在标准通信模式下,旁通机构被关闭,在旁通模式下,旁通机构被开启。
(1)标准通信模式
在标准通信模式下,旁通机构被关闭。在该情况下,附件微型机210将其附件微型机输入输出端口216的第3端口AP3的极性设定为HIGH电平。由此,第3FET240的栅极端子设定为HIGH电平,而作为开关的第3FET240成为开启。
另一方面,通过作为开关的第3FET240成为开启,第1FET234及第2FET236的栅极端子分别设定为LOW电平。由此,作为开关的第1FET234及第2FET236成为关闭。其结果,旁通线232被切断,旁通机构被关闭。
由此,经由附件微型机210,相机微型机34与镜头微型机114能够进行通信。更具体而言,附件微型机210与相机微型机34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且附件微型机210与镜头微型机114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
另外,在此的通信成为单线制串行通信。在该情况下,从镜头微型机114向附件微型机210发送数据,且从附件微型机210向相机微型机34发送数据。
(2)旁通模式
在旁通模式下,旁通机构被开启。在该情况下,附件微型机210将其附件微型机输入输出端口216的第3端口AP3的极性设定为LOW电平。由此,作为开关的第3FET240成为关闭。
另一方面,若作为开关的第3FET240成为关闭,则第1FET234及第2FET236的栅极端子分别设定为HIGH电平。由此,作为开关的第1FET234及第2FET236成为开启。其结果,旁通线232开通,旁通机构被开启。
由此,设定成不经由附件微型机210而相机微型机34与镜头微型机114能够直接进行通信。
<附件侧系统电源生成部>
用于使附件微型机210动作的系统电源由设置于附件内的附件侧系统电源生成部250生成。附件侧系统电源生成部250与设置于可换镜头100的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112相同地,使用从相机10供给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而生成附件微型机210的系统电源。
在此,附件微型机210设为在比设置于可换镜头100的构成镜头驱动部110的各驱动部低的电压下工作的结构。例如设为在+3.3V下工作的结构。
附件侧系统电源生成部250使用从相机10供给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LV1~LV3中最低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LV1(+5V)而生成附件微型机210的系统电源(+3.3V)。因此,附件侧系统电源生成部250连接于与电源端子即第2端子连接的第2连接配线AL2。
另外,附件侧系统电源生成部250也与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112相同地因由电阻引起的电压下降而生成系统电源。由此,能够防止伴随系统电源的生成而产生噪声。附件侧系统电源生成部250例如由LDO稳压器构成。
<其他结构>
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的第12端子A1C12经由下拉电阻AR12接地,且下拉至接地电位。由此,在将附件200装配于相机10时,相机10的第12端子CC12设定为LOW电平。相机微型机34通过检测第12端子CC12为LOW电平,能够检测到在相机10装配有附件200。
另外,与该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的第12端子A1C12连接的下拉电阻AR12具有比与可换镜头100的第12端子LC12连接的上拉电阻LR12大的电阻值。例如,构成为与可换镜头100的第12端子LC12连接的上拉电阻LR12为2.2kΩ,与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的第12端子A1C12连接的下拉电阻AR12为220kΩ。由此,例如,即使在附件200的模式设定为旁通模式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相机10的第12端子CC12设定为LOW电平。
并且,附件微型机210的附件微型机输入输出端口216具备第4端口AP4。第4端口AP4作为输入用的通信用端口而发挥功能,且经由配线260与第7连接配线AL7连接。由此,能够通过附件微型机210接收经由第7连接配线AL7发送的信息。
[相机系统的作用]
图13是表示在相机与可换镜头之间装配有附件时的彼此的电连接的图。
《附件的装配》
通过将设置于附件200的附件侧第1卡口204A装配于设置于相机10的相机侧卡口14,附件200装配于相机10。此时,相对于相机10旋转附件200来进行装配。
并且,通过将设置于可换镜头100的镜头侧卡口104装配于设置于附件200的附件侧第2卡口204B,可换镜头100装配于附件200。此时,相对于附件200旋转可换镜头100来进行装配。
由此,在可换镜头100与相机10之间装配附件200。通过装配附件200,可换镜头100的镜头侧端子组LCG与附件200的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连接。并且,相机10的相机侧端子组CCG与附件200的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连接。
《相机与可换镜头之间的电连接》
(A)第1端子
通过装配附件200,镜头检测端子即相机10的第1端子CC1经由附件200的第1连接配线AL1与可换镜头100的第1端子LC1电连接。由此,在相机10中能够检测可换镜头100的装配。
(B)第2端子~第4端子
通过装配附件200,第1电源端子即相机10的第2端子CC2经由附件200的第2连接配线AL2与可换镜头100的第2端子LC2电连接。并且,第2电源端子即相机10的第3端子CC3经由附件200的第3连接配线AL3与可换镜头100的第3端子LC3电连接。并且,第3电源端子即相机10的第4端子CC4经由附件200的第4连接配线AL4与可换镜头100的第4端子LC4电连接。
由此,能够从相机10向可换镜头100供给镜头驱动用电源LV1、LV2、LV3。
(C)第5端子及第6端子
通过装配附件200,接地端子即相机10的第5端子CC5及第6端子CC6经由附件200的第5连接配线AL5A、AL5B及第6连接配线AL6能够与可换镜头100的第5端子LC5及第6端子LC6电连接。
(D)第7端子~第12端子
通过装配附件200,通信端子即相机10的第7端子CC7~第11端子CC11经由附件200的第7连接配线AL7~第11连接配线AL11与可换镜头100的第7端子LC7~第11端子LC11电连接。由此,在相机10与可换镜头100之间能够进行三线制串行通信等。
并且,通过装配附件200,通信端子即相机10的第12端子CC12经由附件200的第12连接配线AL12A与附件微型机210电连接。并且,通信端子即可换镜头100的第12端子LC12经由附件200的第12连接配线AL12B与附件微型机210电连接。由此,在相机微型机34与附件微型机210之间能够进行通信,且在镜头微型机114与附件微型机210之间能够进行通信。
《附件的装配的检测》
如上所述,相机微型机34通过判别第12端子CC12的极性,能够检测附件200的装配的有无。
如上所述,若将附件200装配于相机10,则相机10的第12端子CC12设定为LOW电平。相机微型机34通过检测到第12端子CC12为LOW电平,判定为在相机10装配有附件200。
《附件微型机的启动》
若从相机10向可换镜头100供给镜头驱动用电源LV1、LV2、LV3,则其中一部分供给至附件侧系统电源生成部250。具体而言,最低电压的第1镜头驱动用电源LV1(+5V)供给至附件侧系统电源生成部250。附件侧系统电源生成部250使用所供给的镜头驱动用电源LV1而生成附件微型机210的系统电源(+3.3V),并供给至附件微型机210。由此,附件微型机210启动。
《附件信息的获取》
若装配附件200,则所装配的附件200的附件信息发送至相机。附件信息是指表示其附件200规格的信息。附件信息中例如包含附件机种信息、附件的装配位置信息及光学校正信息等。附件机种信息中包含附件机种名称、附件类别及制造商名称等。附件装置位置数据中包含有效附件的装配位置的数据及装配数量的数据等。光学校正数据中包含装配有附件时的图像的校正数据等。附件信息存储于附件微型机210的ROM。
当从可换镜头100向相机10发送镜头信息时,附件信息附加于该镜头信息并发送至相机10。
如上所述,镜头信息从可换镜头100经由可换镜头100的第12端子LC12及相机10的第12端子CC12发送至相机10。
当装配有附件200时,从可换镜头100的第12端子LC12输出的镜头信息经由附件200的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G的第12端子A2C12被附件微型机210接收。
若从可换镜头100接收镜头信息,则附件微型机210对该镜头信息附加本身的附件信息并发送至相机10。所发送的信息(镜头信息+附件信息)从附件200的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G的第12端子A1C12输出并经由相机10的第12端子CC12被相机微型机34接收。
由此,相机10能够同时获取所装配的附件200及可换镜头100的信息。
另外,如上所述,若镜头信息的收发结束,则相机侧端子组CCG的第12端子CC12及镜头侧端子组LCG的第12端子LC12切换为作为用于从可换镜头100向相机10通知状态的端子的功能。此时,附件切换为旁通模式。
◆◆其他实施方式◆◆
[镜头驱动用电源的强化]
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即,电源供给部42具备强化特定电源的供给能力的功能(供给能力强化功能),并能够强化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力。在该情况下,电源供给部42设为强化供给多个的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力的结构。
作为强化供给能力的方式,能够采用提高所供给的电压的方式和/或加大所供给的电流量的方式。
相机微型机34根据需要强化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力。例如,当装配有通过强化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力而能够提高驱动性能的可换镜头时,强化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力。
是否为通过强化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力而能够提高驱动性能的可换镜头,根据每个可换镜头而不同。关于通过强化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力而能够提高驱动性能的可换镜头,将该信息存储于镜头微型机114的ROM,并使其包含于镜头信息并发送至相机10。
相机微型机34根据所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定所装配的可换镜头是否为通过强化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力而能够提高驱动性能的可换镜头。即,判别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的需要与否。而且,若判定为需要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则使电源供给部42的供给能力强化功能动作。由此,从电源供给部42供给强化了供给能力的镜头驱动用电源。另外,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力得到强化并被供给。
如此,通过根据需要强化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力,能够对每个可换镜头适当地供给所需的电源。并且,由此,能够实现可换镜头的高性能化。
[相机系统的结构]
相机系统能够由至少一个相机及至少一个可换镜头构成,且能够包含至少一个附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相机由数码相机来构成,但也能够适用于所谓的银盐相机。
另外,本发明能够在可换镜头侧防止产生噪声,因此在适用于数码相机尤其适用于无反式数码相机时尤其有效地发挥作用。这是因为无反式数码相机与单镜头相机等单反式数码相机相比,图像传感器与可换镜头的间隔从可换镜头受到的噪声的影响较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可换镜头,以具备AF功能、手抖校正功能及光圈的可换镜头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可换镜头所具备的功能并不限定于此。此外,例如,也可以具备电动变焦功能等。在具备电动变焦功能的可换镜头中,具备驱动变焦用光学部件即变焦镜头的变焦驱动部。
如上所述,在附件中能够采用增距镜、伸缩软管等公知的附件。当在附件中设置有驱动部时,与可换镜头的情况相同地,利用镜头驱动用电源来驱动驱动部。
[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种类]
从相机供给至可换镜头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种类根据构成相机系统的可换镜头适当设定。例如,当构成相机系统的可换镜头中的一个具备4个光学部件驱动部(例如,聚焦驱动部、手抖校正机构驱动部、光圈驱动部及变焦驱动部)且分别在不同的动作电压下进行动作时,从相机供给4种镜头驱动用电源。在该情况下,作为电源端子,4个端子设置于相机侧端子组及镜头侧端子组。
[接地端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备两个接地端子,但也能够由一个接地端子来构成。另外,如上述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通过具备多个接地端子,能够进行更稳定的电源供给。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备独立的两个接地端子,但也可以连结两个接地端子。由此,能够扩大端子的面积,从而能够进行更稳定的电源供给。
[对系统电源正常地供给至镜头微型机的检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判别特定端子的极性来检测系统电源正常地供给至镜头微型机,但判别极性的端子至少为一个即可。即,在可换镜头侧,经由上拉电阻上拉至系统电源的电位的端子至少为一个即可。在该情况下,将除了电源端子及接地端子以外的至少一个端子用作检测用端子。
另外,如上述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1,通过判别多个端子的极性,能够更准确地检测系统电源正常地供给至镜头微型机。
[进行各种处理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进行各种处理的相机控制部由微型机(相机微型机)来构成,但用于进行各种处理的硬件结构并不限定于此。能够由各种处理器构成。在各种处理器中包含作为执行软件(程序)而进行各种处理的处理部而发挥功能的通用的处理器即CPU、FPGA(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制造后能够变更电路结构的处理器即PLD(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及ASIC(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具有为了执行特定处理而专门设计的电路结构的处理器即专用电路等。
一个处理部可以由这些各种处理器中的一个构成,也可以由相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两个以上的处理器构成。例如,可以由多个FPGA构成,也可以由CPU及FPGA的组合构成。
并且,可以将多个处理部由一个处理器来构成。作为将多个处理部由一个处理器来构成的例子,第1,以客户端、服务器等计算机为代表,有由一个以上的CPU与软件的组合来构成一个处理器,且该处理器作为多个处理部而发挥功能的方式。第2,以片上系统(SoC:System On Chip)等为代表,有使用将包含多个处理部的整个系统的功能由一个IC芯片(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来实现的处理器的方式。如此,各种处理部作为硬件结构,使用一个以上上述各种处理器而构成。
而且,更具体而言,这些各种处理器的硬件结构为组合了半导体元件等电路元件的电路。
符号说明
1-相机系统,10-相机,12-相机主体,14-相机侧卡口,16-图像传感器,18-快门,20-图像传感器驱动部,22-快门驱动部,24-模拟信号处理部,26-显示部,28-图像数据存储部,30-相机操作部,32-电源部,34-相机微型机,40-电池,42-电源供给部,44-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50-数字信号处理部,52-显示控制部,54-记录控制部,56-电源控制部,58-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控制部,60-镜头装配检测部,62-相机通信部,64-相机微型机输入输出端口,100-可换镜头,102-镜头镜筒,104-镜头侧卡口,106A-聚焦透镜,106B-手抖校正用镜头,106C-光圈,110-镜头驱动部,110A-聚焦驱动部,110B-手抖校正机构驱动部,110C-光圈驱动部,112-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114-镜头微型机,120-聚焦驱动控制部,122-手抖校正机构驱动控制部,124-光圈驱动控制部,126-镜头通信部,128-镜头微型机输入输出端口,200-附件,202-镜筒,204A-附件侧第1卡口,204B-附件侧第2卡口,210-附件微型机,212-附件通信部,214-旁通控制部,216-附件微型机输入输出端口,232-旁通线,234-第1FET,236-第2FET,238-配线,240-第3FET,242-上拉电阻,244-配线,250-附件侧系统电源生成部,260-配线,LV1~LV3-镜头驱动用电源,LV1-第1镜头驱动用电源,LV2-第2镜头驱动用电源,LV3-第3镜头驱动用电源,CCG-相机侧端子组,CC1~CC12-端子,CC1-第1端子,CC2-第2端子,CC3-第3端子,CC4-第4端子,CC5-第5端子,CC6-第6端子,CC7-第7端子,CC8-第8端子,CC9-第9端子,CC10-第10端子,CC11-第11端子,CC12-第12端子,LCG-镜头侧端子组,LC1~LC12-端子,LC1-第1端子,LC2-第2端子,LC3-第3端子,LC4-第4端子,LC5-第5端子,LC6-第6端子,LC7-第7端子,LC8-第8端子,LC9-第9端子,LC10-第10端子,LC11-第11端子,LC12-第12端子,A1CG-附件侧第1端子组,A1C1~A1C2-端子,A1C1-第1端子,A1C2-第2端子,A1C3-第3端子,A1C4-第4端子,A1C5-第5端子,A1C6-第6端子,A1C7-第7端子,A1C8-第8端子,A1C9-第9端子,A1C10-第10端子,A1C11-第11端子,A1C12-第12端子,A2CG-附件侧第2端子组,A2C1~A2C12-端子,A2C1-第1端子,A2C2-第2端子,A2C3-第3端子,A2C4-第4端子,A2C5-第5端子,A2C6-第6端子,A2C7-第7端子,A2C8-第8端子,A2C9-第9端子,A2C10-第10端子,A2C11-第11端子,A2C12-第12端子,CP0~CP7-相机微型机输入输出端口的端口,CP0-镜头检测用端口,CP1-第1通信用端口,CP2-第2通信用端口,CP3-第3通信用端口,CP4-第4通信用端口,CP5-第5通信用端口,CP6-第6通信用端口,CP7-第7通信用端口,LP1~LP7-镜头微型机输入输出端口,LP1-第1通信用端口,LP2-第2通信用端口,LP3-第3通信用端口,LP4-第4通信用端口,LP5-第5通信用端口,LP6-第6通信用端口,LP7-第7通信用端口,AP1~AP4-附件微型机输入输出端口的端口,AP1-第1端口,AP2-第2端口,AP3-第3端口,AP4-第4端口,AL1~AL12-连接配线,AL1-第1连接配线,AL2-第2连接配线,AL3-第3连接配线,AL4-第4连接配线,AL5A-第5连接配线,AL5B-第5连接配线,AL6-第6连接配线,AL7-第7连接配线,AL8-第8连接配线,AL9-第9连接配线,AL10-第10连接配线,AL11-第11连接配线,AL12A-第12连接配线,AL12B-第12连接配线,AR12-下拉电阻,CR1-上拉电阻,LR1-下拉电阻,LR12-上拉电阻,LR7-上拉电阻,LR8-上拉电阻,LR9-下拉电阻,R-在相机装配可换镜头时的可换镜头的旋转方向。

Claims (27)

1.一种相机系统,其为具备相机及装卸自如地装配于所述相机的可换镜头的镜头可换式相机系统,其中,
所述相机具备:
相机侧卡口;
相机侧端子组,由多个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及包含通信端子的多个端子构成,且设置于所述相机侧卡口;
电源供给部,对所述相机侧端子组的多个所述电源端子分别供给电压不同的镜头驱动用电源;及
相机控制部,
所述可换镜头具备:
镜头侧卡口,装卸自如地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
镜头侧端子组,与所述相机侧端子组对应地设置于所述镜头侧卡口;
至少一个光学部件驱动部,通过从所述镜头侧端子组的多个所述电源端子输入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驱动构成所述可换镜头的至少一个光学部件;
镜头控制部,在比所述光学部件驱动部低的电压下工作;及
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使用从所述镜头侧端子组的多个所述电源端子输入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最低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而生成供给至所述镜头控制部的系统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系统,其中,
所述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因由电阻引起的电压下降而生成系统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相机系统,其中,
所述镜头侧卡口以旋转的方式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
关于所述相机侧端子组及所述镜头侧端子组,多个所述电源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相邻配置,且相对于将所述镜头侧卡口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在多个所述电源端子的前侧配置有所述接地端子,且相对于将所述镜头侧卡口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从前侧以电压递增的顺序配置有所述电源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系统,其中,
所述镜头侧卡口以旋转的方式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
所述相机侧端子组及所述镜头侧端子组分别还包含镜头检测端子,
所述镜头检测端子配置于将所述镜头侧卡口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的开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系统,其中,
所述相机侧端子组及所述镜头侧端子组相对于将所述镜头侧卡口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以所述镜头检测端子为开头以多个所述电源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及包含所述通信端子的其他端子的顺序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系统,其中,
所述相机还具备独立地开闭从所述电源供给部供给至所述相机侧端子组的多个所述电源端子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的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
若装配所述可换镜头,则所述相机控制部与所述镜头控制部进行通信而从所述镜头控制部获取装配于所述相机的所述可换镜头的镜头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装配于所述相机的所述可换镜头所需的镜头驱动用电源,且根据判别出的结果控制所述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而仅供给所需的镜头驱动用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系统,其中,
所述电源供给部具有强化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力的供给能力强化功能,
若装配所述可换镜头,则所述相机控制部与所述镜头控制部进行通信而从所述镜头控制部获取装配于所述相机的所述可换镜头的镜头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需要与否,且若判别为需要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则使所述电源供给部的所述供给能力强化功能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机系统,其中,
所述供给能力强化功能为提高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电压的功能或加大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电流量的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系统,其中,
在构成所述镜头侧端子组的多个端子中除了所述电源端子及所述接地端子以外的至少一个端子上连接有上拉至通过所述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生成的系统电源的电位的上拉电阻,
所述相机控制部判别与连接有所述上拉电阻的所述镜头侧端子组的端子连接的所述相机侧端子组的端子的极性,而判别有无向所述镜头控制部的系统电源的供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相机系统,其中,
在构成所述镜头侧端子组的多个端子中除了所述电源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及连接有所述上拉电阻的所述镜头侧端子组的端子以外的至少一个端子上连接有下拉至接地电位的下拉电阻,
所述相机控制部判别与连接有所述上拉电阻的所述镜头侧端子组的端子连接的所述相机侧端子组的端子的极性及与连接有所述下拉电阻的所述镜头侧端子组的端子连接的所述相机侧端子组的端子的极性,而判别是否装配有正规的所述可换镜头。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系统,其中,
所述相机侧端子组及所述镜头侧端子组具备多个所述接地端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系统,其还具备:
附件,装卸自如地装配于所述相机与所述可换镜头之间,
所述附件具备:
附件侧第1卡口,装卸自如地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
附件侧第2卡口,装卸自如地装配于所述镜头侧卡口;
附件侧第1端子组,与所述相机侧端子组对应地设置于所述附件侧第1卡口;
附件侧第2端子组,与所述镜头侧端子组对应地设置于所述附件侧第2卡口;
多个附件侧电源线,连接所述附件侧第1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与所述附件侧第2端子组的多个电源端子;
多个附件侧接地线,连接所述附件侧第1端子组的接地端子与所述附件侧第2端子组的接地端子;
多个附件侧通信线,连接所述附件侧第1端子组的通信端子与所述附件侧第2端子组的通信端子;
附件控制部,在比所述光学部件驱动部低的电压下工作;及
附件侧系统电源生成部,使用经由多个所述附件侧电源线供给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最低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而生成供给至所述附件控制部的系统电源。
13.一种可换镜头,其装卸自如地装配于相机,所述相机具备:相机侧卡口;相机侧端子组,由多个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及包含通信端子的多个端子构成,且设置于所述相机侧卡口;及电源供给部,对所述相机侧端子组的多个所述电源端子分别供给电压不同的镜头驱动用电源,所述可换镜头具备:
镜头侧卡口,装卸自如地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
镜头侧端子组,与所述相机侧端子组对应地设置于所述镜头侧卡口;
至少一个光学部件驱动部,通过从所述镜头侧端子组的多个所述电源端子输入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驱动构成所述可换镜头的至少一个光学部件;
镜头控制部,在比所述光学部件驱动部低的电压下工作;及
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使用从所述镜头侧端子组的多个所述电源端子输入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最低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而生成供给至所述镜头控制部的系统电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换镜头,其中,
所述镜头侧系统电源生成部因由电阻引起的电压下降而生成系统电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可换镜头,其中,
所述镜头侧卡口以旋转的方式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
关于所述镜头侧端子组,多个所述电源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相邻配置,且相对于将所述镜头侧卡口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在多个所述电源端子的前侧配置有所述接地端子,且相对于将所述镜头侧卡口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从前侧以电压递增的顺序配置有所述电源端子。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换镜头,其中,
所述镜头侧卡口以旋转的方式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
所述镜头侧端子组还包含镜头检测端子,
所述镜头检测端子配置于将所述镜头侧卡口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的开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换镜头,其中,
所述镜头侧端子组相对于将所述镜头侧卡口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以所述镜头检测端子为开头以多个所述电源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及包含所述通信端子的其他端子的顺序配置。
18.一种相机,其装卸自如地装配可换镜头,所述相机具备:
相机侧卡口,装卸自如地装配设置于所述可换镜头的镜头侧卡口;
相机侧端子组,由多个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及包含通信端子的多个端子构成,且设置于所述相机侧卡口;
电源供给部,对所述相机侧端子组的多个所述电源端子分别供给电压不同的镜头驱动用电源,且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低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电压高于所述可换镜头的系统电源的电压;及
相机控制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相机,其中,
所述镜头侧卡口以旋转的方式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
关于所述相机侧端子组,多个所述电源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相邻配置,且相对于将所述镜头侧卡口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在多个所述电源端子的前侧配置有所述接地端子,且相对于将所述镜头侧卡口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从前侧以电压递增的顺序配置有所述电源端子。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相机,其中,
所述镜头侧卡口以旋转的方式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
所述相机侧端子组还包含镜头检测端子,
所述镜头检测端子配置于将所述镜头侧卡口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的开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相机,其中,
所述相机侧端子组相对于将所述镜头侧卡口装配于所述相机侧卡口时的旋转方向,以所述镜头检测端子为开头以多个所述电源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及包含所述通信端子的其他端子的顺序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其还具备:
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独立地开闭从所述电源供给部供给至所述相机侧端子组的多个所述电源端子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
若装配所述可换镜头,则所述相机控制部与设置于所述可换镜头的镜头控制部进行通信而从所述镜头控制部获取装配于所述相机的所述可换镜头的镜头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装配于所述相机的所述可换镜头所需的镜头驱动用电源,且根据判别出的结果控制所述镜头驱动用电源开关部,而仅供给所需的镜头驱动用电源。
23.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其中,
所述电源供给部具有强化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力的供给能力强化功能,
若装配所述可换镜头,则所述相机控制部与设置于所述可换镜头的镜头控制部进行通信而从所述镜头控制部获取装配于所述相机的所述可换镜头的镜头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需要与否,且若判别为需要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则使所述电源供给部的所述供给能力强化功能动作。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相机,其中,
所述供给能力强化功能为提高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电压的功能或加大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电流量的功能。
25.一种相机系统的电源供给方法,其在具备相机及装卸自如地装配于所述相机的可换镜头的镜头可换式相机系统中,向所述可换镜头供给镜头驱动用电源及系统电源,所述电源供给方法具备:
连接设置于所述相机的相机侧卡口的多个电源端子与设置于所述可换镜头的镜头侧卡口的多个电源端子的工序;
经由多个所述电源端子,从所述相机向所述可换镜头供给多个电压不同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工序;及
使用从所述相机供给的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最低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而生成系统电源的工序。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相机系统的电源供给方法,其还包括:
获取装配于所述相机的所述可换镜头的镜头信息的工序;及
根据所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装配于所述相机的所述可换镜头所需的镜头驱动用电源,而从所述相机仅供给所需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工序。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相机系统的电源供给方法,其还包括:
获取装配于所述相机的所述可换镜头的镜头信息的工序;
根据所获取的镜头信息,判别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需要与否的工序;及
当判别为需要供给能力得到强化的镜头驱动用电源时,强化多个镜头驱动用电源中的最高电压的镜头驱动用电源的供给能力的工序。
CN201780084793.1A 2017-01-27 2017-12-28 相机系统、可换镜头、相机及相机系统的电源供给方法 Active CN1102261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3513 2017-01-27
JP2017-013513 2017-01-27
PCT/JP2017/047322 WO2018139170A1 (ja) 2017-01-27 2017-12-28 カメラシステム、交換レンズ、カメラ、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の電源供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6126A true CN110226126A (zh) 2019-09-10
CN110226126B CN110226126B (zh) 2021-06-11

Family

ID=62979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4793.1A Active CN110226126B (zh) 2017-01-27 2017-12-28 相机系统、可换镜头、相机及相机系统的电源供给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928707B2 (zh)
JP (2) JP6577154B2 (zh)
CN (1) CN110226126B (zh)
DE (1) DE112017006941B4 (zh)
WO (1) WO20181391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6126B (zh) * 2017-01-27 2021-06-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相机系统、可换镜头、相机及相机系统的电源供给方法
JP2019078933A (ja) * 2017-10-26 2019-05-23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クセサリ
JP1627445S (zh) * 2018-06-26 2019-03-25
JP1627444S (zh) * 2018-06-26 2019-03-25
JP6455622B1 (ja) * 2018-07-18 2019-01-23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クセサリ
JP7123677B2 (ja) * 2018-07-20 2022-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アクセサリ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7262991B2 (ja) 2018-12-14 2023-04-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アクセサリ、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330753B2 (ja) * 2019-05-14 2023-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撮像装置、アクセサリ、レンズ装置の制御方法、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266922A (zh) * 2019-06-28 2019-09-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48074A1 (ja) * 2007-10-12 2009-04-16 Nikon Corporation カメラ、交換レンズ、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の電力供給方法
US20100195987A1 (en) * 2005-09-09 2010-08-05 Anton/Bauer, Inc. Camera system and power supply for optical recording devices
JP2013172195A (ja) * 2012-02-17 2013-09-02 Nikon Corp カメラアクセサリー、交換レンズ、及びアダプター
CN103365042A (zh) * 2012-04-04 2013-10-23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和照相机附件
CN104054022A (zh) * 2012-01-19 2014-09-1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照相机主体、可换镜头式照相机及镜头安装判定方法
JP5729067B2 (ja) * 2011-03-23 2015-06-03 株式会社ニコン 交換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88622A (ja) * 1983-04-08 1984-10-26 Minolta Camera Co Ltd カメラ用中間アクセサリ
JPS6180227A (ja) * 1984-09-28 1986-04-23 Minolta Camera Co Ltd 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交換レンズ、中間アクセサリ、カメラボデイ
US4758854A (en) * 1986-02-01 1988-07-19 Nippon Kogaku K.K. Camera system
JPS63200132A (ja) * 1987-02-16 1988-08-18 Minolta Camera Co Ltd 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中間アクセサリ−
US5214464A (en) * 1988-02-29 1993-05-25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system
JPH09211651A (ja) * 1996-01-31 1997-08-15 Minolta Co Ltd レンズ交換可能なカメラ
JPH09211646A (ja) * 1996-01-31 1997-08-15 Minolta Co Ltd レンズ交換可能なカメラ
JP3346147B2 (ja) * 1996-01-31 2002-11-18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レンズ交換可能なカメラシステム、レンズ交換可能な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JP3346148B2 (ja) * 1996-01-31 2002-11-18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レンズ交換可能なカメラシステム、レンズ交換可能な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JPH11346435A (ja) * 1998-06-02 1999-12-14 Nikon Corp 給電装置
JP2000022998A (ja) * 1998-06-26 2000-01-21 Minolta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0180696A (ja) * 1998-12-14 2000-06-30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テレビレンズシステム
JP3836685B2 (ja) * 2001-02-28 2006-10-25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交換式カメラの通信システム
JP2004117380A (ja) * 2002-09-20 2004-04-15 Canon Inc カメラシステム、カメラおよびアクセサリー
JP4555556B2 (ja) * 2003-10-09 2010-10-0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交換式カメラシステム
JP3992286B2 (ja) * 2005-01-28 2007-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US8408822B2 (en) * 2007-12-12 2013-04-02 Nikon Corporation Camera
JP2009145532A (ja) * 2007-12-13 2009-07-02 Nikon Corp 交換レンズ鏡筒、カメラシステム
JP5578951B2 (ja) * 2010-06-08 2014-08-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交換レンズ
JP5208169B2 (ja) * 2010-08-06 2013-06-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の中間アクセサリ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12042773A (ja) * 2010-08-20 2012-03-01 Sony Corp マウントアダプタ、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821187B2 (ja) * 2010-12-24 2015-1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システム、マウントアダプタ、撮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866914B2 (ja) * 2011-07-22 2016-02-24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ダプター、カメラシステム、カメラボディ、アダプター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カメラボディ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3171077A (ja) * 2012-02-17 2013-09-02 Nikon Corp アダプター、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5490280B2 (ja) * 2012-04-04 2014-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レンズユニット
WO2013168742A1 (ja) 2012-05-08 2013-11-14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クセサリ,カメラボディ
KR20150030557A (ko) * 2013-09-12 2015-03-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렌즈 교환식 시스템 카메라의 제어방법 및 제어장치
JP6363306B2 (ja) * 2015-10-20 2018-07-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システム、レンズシステムの作動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6571888B2 (ja) * 2017-01-27 2019-09-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カメラ、交換レンズ、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の互換性判定方法
JP6577153B2 (ja) * 2017-01-27 2019-09-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カメラ、レンズ、アクセサリー、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のアクセサリー検出方法
CN110226126B (zh) * 2017-01-27 2021-06-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相机系统、可换镜头、相机及相机系统的电源供给方法
RU2714847C2 (ru) * 2017-05-31 2020-02-19 Кэнон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хвата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и аксессуары
TWI776256B (zh) * 2017-05-31 2022-09-0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安裝件設備和配件
JP6521023B2 (ja) * 2017-10-26 2019-05-29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クセサリ
JP6597751B2 (ja) * 2017-10-26 2019-10-30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クセサリ
JP6558480B1 (ja) * 2018-07-20 2019-08-14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メラボディ
US10948684B2 (en) * 2018-07-20 2021-03-16 Nikon Corporation Interchangeable le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95987A1 (en) * 2005-09-09 2010-08-05 Anton/Bauer, Inc. Camera system and power supply for optical recording devices
WO2009048074A1 (ja) * 2007-10-12 2009-04-16 Nikon Corporation カメラ、交換レンズ、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の電力供給方法
JP5729067B2 (ja) * 2011-03-23 2015-06-03 株式会社ニコン 交換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04054022A (zh) * 2012-01-19 2014-09-1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照相机主体、可换镜头式照相机及镜头安装判定方法
JP2013172195A (ja) * 2012-02-17 2013-09-02 Nikon Corp カメラアクセサリー、交換レンズ、及びアダプター
CN103365042A (zh) * 2012-04-04 2013-10-23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和照相机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02575A1 (en) 2019-10-03
JP6577154B2 (ja) 2019-09-18
JP2020016885A (ja) 2020-01-30
US11586098B2 (en) 2023-02-21
CN110226126B (zh) 2021-06-11
JP6779348B2 (ja) 2020-11-04
DE112017006941B4 (de) 2022-07-28
DE112017006941T5 (de) 2019-10-31
US10928707B2 (en) 2021-02-23
JPWO2018139170A1 (ja) 2019-11-07
WO2018139170A1 (ja) 2018-08-02
US20210132471A1 (en) 2021-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26126A (zh) 相机系统、可换镜头、相机及相机系统的电源供给方法
JP6786683B2 (ja) アクセサリー、アクセサリーの動作方法、及び、アクセサリーの動作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0226125A (zh) 相机系统、相机、可换镜头及相机系统的兼容性判定方法
TW201903504A (zh) 影像擷取設備和配件
CN101753815A (zh) 成像设备
TW201903506A (zh) 影像擷取設備和配件
JP2018045607A (ja)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CN110381245B (zh) 图像采集设备
CN103139453B (zh) 摄影装置
JP2015119259A (ja) 表示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08205833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230106750A1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for photometry,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1110848A (ja) 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063893A (ja) モバイル電子機器、撮像装置、および電源制御方法
JP2012159846A (ja) 撮像装置
JP2009017068A (ja) 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