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5849A - 薄片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片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5849A
CN110205849A CN201910138002.XA CN201910138002A CN110205849A CN 110205849 A CN110205849 A CN 110205849A CN 201910138002 A CN201910138002 A CN 201910138002A CN 110205849 A CN110205849 A CN 110205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rse crushing
coarse
remainder
thin slice
produc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80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05849B (zh
Inventor
阿部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205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58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05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58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06Cutting the edges of the paper-web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B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0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4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 D21B1/06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 D21B1/061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using cutt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B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0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4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 D21B1/06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 D21B1/063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using grind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B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0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4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 D21B1/06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 D21B1/08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the raw material being waste paper; the raw material being rags
    • D21B1/10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the raw material being waste paper; the raw material being rags by cutting ac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CPRODUCTION OF CELLULOSE BY REMOVING NON-CELLULOSE SUBSTANCES FROM CELLULOSE-CONTAINING MATERIALS; REGENERATION OF PULPING LIQUORS; APPARATUS THEREFOR
    • D21C5/00Other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cellulose, e.g. cooking cotton linters ;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cellulose-containing starting materials
    • D21C5/02Working-up waste pape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9/00Complete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4Pap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利于装置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容易地对从薄片所产生的剩余部分进行再利用的薄片制造装置。该薄片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薄片形成部,其使用包含纤维的材料来形成薄片;输送部,其对所述薄片进行输送;切断部,其对位于与所述薄片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所述薄片的一个边缘部和另一个边缘部进行切断;第一粗碎部,其对通过由所述切断部将所述一个边缘部切断而产生的第一剩余部分进行粗碎;第二粗碎部,其对通过由所述切断部将所述另一个边缘部切断而产生的第二剩余部分进行粗碎。

Description

薄片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片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广泛采用一种对已使用过的废纸进行再生,从而制造出新的纸材的方法。已知有一种在对该废纸进行再生时,对废纸进行适于再生的处理的废纸处理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废纸处理装置具备:对废纸的裁断纸片进行离解并调制出再生纸浆的第一再生纸浆部、对再生纸浆进行漂白并调制出脱墨纸浆的脱墨纸浆部、对脱墨纸浆进行造纸并调制出再生纸的造纸部、将在造纸部中调制出的再生纸切割为规定尺寸的修整部、和使在修整部中所产生的剩余纸片(被称为所谓的“边缘”的部分)返回至脱墨纸浆中的第二再生纸浆部。通过使该废纸处理装置具备第二再生纸浆部,从而能够防止剩余纸片被浪费。
第二再生纸浆部具有剩余纸片罐、剩余纸片碎浆机和稀释罐。剩余纸片罐为贮留剩余纸片的部件。剩余纸片碎浆机为,使剩余纸片纤维化、即、使之离解直至成为脱墨纸浆的部件。稀释罐为稀释脱墨纸浆的部件。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废纸处理装置中,以独立于剩余纸片碎浆机的方式而具备使裁断纸片纤维化、即、使之离解直至成为脱墨纸浆的碎浆机。如此,由于废纸处理装置分别具备裁断纸片离解用的碎浆机和剩余纸片离解用的碎浆机(剩余纸片碎浆机),因此使得装置大型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992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装置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很容易地对从薄片所产生的剩余部分进行再利用的薄片制造装置。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发明,其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而实现。
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薄片形成部,其使用包含纤维的材料来形成薄片;输送部,其对所述薄片进行输送;切断部,其对位于与所述薄片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所述薄片的一个边缘部和另一个边缘部进行切断;第一粗碎部,其对通过由所述切断部将所述一个边缘部切断而产生的第一剩余部分进行粗碎;第二粗碎部,其对通过由所述切断部将所述另一个边缘部切断而产生的第二剩余部分进行粗碎。
由此,能够将对将第一剩余部分进行粗碎的第一粗碎部、和对第二剩余部分进行粗碎的第二粗碎部设为例如独立于其他粗碎部而设置的结构。由此,能够对第一剩余部分、第二剩余部分进行粗碎。而且,被粗碎后的第一剩余部分、第二剩余部分例如可以作为制造新的薄片时的材料而容易地进行使用,即,能够容易地进行再利用。此外,在设计薄片制造装置时,能够根据该薄片制造装置的装置结构,来对第一粗碎部或第二粗碎部的配置位置(布局)进行适当变更,因此,有利于薄片制造装置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第一粗碎部开始进行一部分与所述薄片部分连接着的所述第一剩余部分的粗碎,所述第二粗碎部开始进行一部分与所述薄片部分连接着的所述第二剩余部分的粗碎。
例如,在通过第一粗碎部对与可使用部分完全分离(已完全分离)之后的第一剩余部分进行粗碎的情况下,第一剩余部分有可能会因薄片制造装置的使用条件等而与第一粗碎部脱离。因此,通过采用所述的方式来开始进行由第一粗碎部所实施的第一剩余部分的粗碎,从而能够在形成第一剩余部分之后,立即由第一粗碎部将该第一剩余部分粗碎。由此,能够准确地将第一剩余部分粗碎。与此同样地,能够在形成第二剩余部分之后,立即由第二粗碎部将该第二剩余部分粗碎。
在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第一粗碎部具有通过进行旋转从而对所述第一剩余部分进行粗碎的至少一个第一旋转刃,所述第二粗碎部具有通过进行旋转从而对所述第二剩余部分进行粗碎的至少一个第二旋转刃。
由此,能够恰好地对第一剩余部分及第二剩余部分进行粗碎。此外,在设计薄片制造装置时,能够根据该薄片制造装置的装置结构,来对第一粗碎部或第二粗碎部的配置位置(布局)进行适当变更,因此,有助于薄片制造装置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第一旋转刃以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为轴而进行旋转,所述第二旋转刃以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为轴而进行旋转。
由此,第一剩余部分可以以保持被输送向薄片的输送方向的状态而朝向第一旋转刃顺利地被插入。由此,能够迅速地对第一剩余部分进行粗碎。此外,第二剩余部分也可以以保持被输送向薄片的输送方向的状态而朝向第二旋转刃顺利地被插入。由此,能够迅速地对第二剩余部分进行粗碎。
在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第一旋转刃以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方向为轴而进行旋转,所述第二旋转刃以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方向为轴而进行旋转。
由此,第一剩余部分无论通过第一粗碎部被插入配置有第一旋转刃的范围内的任何部位,都会在该部位被准确地粗碎。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可通过第一粗碎部而进行粗碎的范围尽可能地确保得较大,从而成为优选的结构。此外,第二剩余部分无论通过第二粗碎部被插入配置有第二旋转刃的范围内的任何部位,也都会在该部位处被准确地粗碎。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可通过第二粗碎部进行粗碎的范围尽可能地确保得较大,从而成为优选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中,优选为,具备:第一引导部,其将所述第一剩余部分引导至所述第一粗碎部;第二引导部,其将所述第二剩余部分引导至所述第二粗碎部。
由此,能够通过第一粗碎部而对第一剩余部分迅速且准确地进行粗碎,并且能够通过第二粗碎部而对第二剩余部分迅速且准确地进行粗碎。
在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中,优选为,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薄片的输送速度而使对所述第一剩余部分进行粗碎的所述第一粗碎部的粗碎速度发生变化,并且根据所述薄片的输送速度而使对所述第二剩余部分进行粗碎的所述第二粗碎部的粗碎速度发生变化。
由此,即使输送速度发生变化,也能够防止第一剩余部分及第二剩余部分过度被拉伸或过度弯曲,因此,能够恰好地实施对各剩余部分的粗碎。
在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第一粗碎部与所述第二粗碎部以相互同步的方式而进行工作。
由此,例如能够防止如下情况,即,通过第一粗碎部被粗碎的第一剩余部分、和通过第二粗碎部被粗碎的第二剩余部分中的一方与另一方相比被拉伸地更厉害,从而向薄片施加不合理的力而产生皱褶等变形。
在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第一粗碎部与所述第二粗碎部以相互独立的方式而进行工作。
由此,在制造薄片时,在例如第二剩余部分的形成被省略了的情况下,可以设为使第一粗碎部工作且使第二粗碎部停止的状态,来进行薄片的制造。由此,能够使消耗电力降低与停止第二粗碎部的部分相对应的量,因此,能够实现节能化。
在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中,优选为,具备聚集部,所述聚集部对所述第一剩余部分通过所述第一粗碎部而被粗碎后的第一粗碎片、和所述第二剩余部分通过所述第二粗碎部而被粗碎后的第二粗碎片进行聚集。
由此,例如在将通过各粗碎部而被粗碎后的部分传送至其他位置时,能够容易地进行该传送。
在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中,优选为,具有解纤部,所述解纤部对从将包含纤维的原料粗碎的粗碎部被排出的粗碎片进行解纤,所述粗碎片与所述第一粗碎片及所述第二粗碎片以被混合在一起的状态通过所述解纤部而被解纤。
由此,能够将第一剩余部分或第二剩余部分再利用于薄片的制造中。
在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中,优选为,具备:粗碎部,其对包含纤维的原料进行粗碎;解纤部,其对通过所述粗碎部而被粗碎后的粗碎片进行解纤;传送部,其将被聚集在所述聚集部中的所述第一粗碎片及所述第二粗碎片传送至所述解纤部。
由此,能够将第一剩余部分或第二剩余部分再利用于薄片的制造中。
在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中,优选为,具备:原料供给部,其对包含纤维的原料进行供给;粗碎部,其对所述原料进行粗碎;料斗,其承接通过所述粗碎部而被粗碎后的粗碎片,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原料向所述粗碎部输送的方向与所述薄片的输送方向交叉,并且所述聚集部与所述料斗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由此,由于在俯视观察时聚集部与料斗重叠,因此能够使薄片制造装置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概要侧视图。
图2为表示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的最上游侧附近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的最上游侧附近的结构的部分垂直剖视图。
图4为表示在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的最上游侧附近处的薄片的剩余部分被粗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为表示在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的最上游侧附近处的薄片的剩余部分被粗碎的状态的垂直剖视图。
图6为表示在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的最上游侧附近处的将薄片的剩余部分粗碎的第一粗碎部及第二粗碎部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在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最上游侧附近处将薄片的剩余部分粗碎的第一粗碎部及第二粗碎部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在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最上游侧附近处将薄片的剩余部分粗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对薄片进行输送的输送速度与将薄片的剩余部分粗碎的粗碎速度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概要侧视图。图2为表示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的最上游侧附近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表示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的最上游侧附近的结构的部分垂直剖视图。图4为表示在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的最上游侧附近处的薄片的剩余部分被粗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为表示在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的最上游侧附近处的薄片的剩余部分被粗碎的状态的垂直剖视图。图6为表示在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的最上游侧附近处的将薄片的剩余部分粗碎的第一粗碎部及第二粗碎部的立体图。另外,如图1所示,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而将彼此正交的三条轴设为x轴、y轴及z轴。此外,包括x轴和y轴的xy平面为水平,而z轴为铅直。此外,将各轴的箭头标记所朝向的方向称为“正”,而将其相反方向称为“负”。此外,有时会将图1~图3、图5及图6中的上侧称为“上”或“上方”,将下侧称为“下”或“下方”。
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废纸再生装置)100具备:薄片形成部20,其使用解纤物M3(包含纤维的材料)而形成薄片S;输送部205,其对薄片S进行输送;切断部21,其具有第二切断器212,所述第二切断器212对薄片S的、位于与输送部205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一个边缘部和另一个边缘部进行切断;第一粗碎部3A,其对通过由第二切断器212(切断部21)将薄片S的一个边缘部切断而产生的第一剩余部分S1进行粗碎;第二粗碎部3B,其对通过由第二切断器212(切断部21)将薄片S的另一个边缘部切断而产生的第二剩余部分S2进行粗碎。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如后述的那样,能够将对第一剩余部分S1进行粗碎的第一粗碎部3A、和对第二剩余部分S2进行粗碎的第二粗碎部3B设为独立于粗碎部12而设置的结构。由此,能够对第一剩余部分S1及第二剩余部分S2进行粗碎。而且,被粗碎后的第一剩余部分S1及第二剩余部分S2例如可以容易地作为制造新的薄片S时的材料而进行使用,即,能够容易地进行再利用。此外,在设计薄片制造装置100时,能够根据该薄片制造装置100的装置结构来对第一粗碎部3A或第二粗碎部3B的配置位置(布局)进行适当变更,因此,有利于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小型化。另外,所述“边缘部”为包括薄片S的外周的部分。
如图1所示,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原料供给部11、粗碎部12、解纤部13、筛选部14、第一料片形成部15、细分部16、混合部17、拆解部18、第二料片形成部19、薄片形成部20、切断部21、堆积部22、回收部27和剩余部分粗碎部29。在本实施方式中,剩余部分粗碎部29由剩余部分粗碎装置(剩余部分粗碎单元)1构成。此外,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加湿部231、加湿部232、加湿部233、加湿部234、加湿部235和加湿部236。此外,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鼓风机261、鼓风机262和鼓风机263。
另外,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具备的各部分(例如,剩余部分粗碎装置1的第一粗碎部3A或第二粗碎部3B等)的工作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此外,该控制部28既可以被内置在薄片制造装置100中,也可以被设置在外部的计算机等外部设备中。例如存在该外部设备经由电缆等而与薄片制造装置100进行通信的情况、与薄片制造装置100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经由网络(例如互联网)而与薄片制造装置100连接的情况等。
此外,在薄片制造装置100中,依照原料供给工序、粗碎工序、解纤工序、筛选工序、第一料片形成工序、分割工序、混合工序、拆解工序、第二料片形成工序、薄片形成工序、切断工序这样的顺序而执行这些工序,从而获得薄片S。此外,在薄片制造装置100中,独立于至获得薄片S为止的工序,在切断工序之后也执行剩余部分粗碎工序。
以下,对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
原料供给部11为,实施将原料M1供给至粗碎部12的原料供给工序的部分。作为该原料M1,其为包含纤维(纤维素纤维)的原料。另外,纤维素纤维只要是以作为化合物的纤维素(狭义的纤维素)为主要成分且呈纤维状的材料即可,除了纤维素(狭义的纤维素)之外,也可以为包含半纤维素、木质素的材料。此外,原料M1可以为纺布、无纺布等,其形态没有限制。此外,原料M1例如可以为将废纸解纤而被制造(被再生)出的再生纸、或作为合成纸的优泊纸(注册商标),也可以不为再生纸。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原料M1为已使用过的废纸(薄片)。
如图3所示,原料供给部11具有通过自动供纸来供给原料M1的第一供给部111、和用手动插入来供给原料M1的第二供给部112。
第一供给部111具有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的多个辊113。而且,通过使这些辊113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将原料M1向粗碎部12侧输送。由此,原料M1被送入、即被供给至粗碎部12。
第二供给部112被配置在与第一供给部111相比靠上侧处。第二供给部112具有插入原料M1的插入口114。而且,例如通过由手动作业而将原料M1插入该插入口114中,从而能够将原料M1送入、即供给至粗碎部12。
另外,虽然原料供给部11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第一供给部111和第二供给部112双方,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省略它们中的一方。
粗碎部12为,实施对从原料供给部11被供给的原料M1在大气中(空气中)等气体中进行粗碎的粗碎工序的部分。如图3所示,粗碎部12具有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的一对粗碎刃121、和斜槽(料斗)122。
一对粗碎刃121例如为具有横向切割功能的部件。通过使该一对粗碎刃121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在它们之间对从第一供给部111或第二供给部112被供给的原料M1(已使用过的薄片)进行粗碎,即,能够将其裁断而成为粗碎片M2。粗碎片M2的形状或大小优选为适合于解纤部13中的解纤处理,例如,优选为单边的长度在100mm以下的小片,更优选为10mm以上且70mm以下的小片。另外,一对粗碎刃121并不限定于为具有横向切割功能的部件,例如也可以为具有纵向切割功能或螺旋切割功能的部件。
斜槽122将一对粗碎刃121配置在其内部,并且成为例如呈箱状的部件。由此,斜槽122能够承接通过粗碎刃121而被粗碎而落下来的粗碎片M2。
此外,在斜槽122的内部配置有加湿部231(参照图1)。加湿部231为,对斜槽122内的粗碎片M2进行加湿的部件。该加湿部231由气化式(或温风气化式)加湿器构成,该加湿器具有包含水分的过滤器(未图示),并且通过使空气穿过过滤器,从而向粗碎片M2供给提高了湿度的加湿空气。通过将加湿空气供给至粗碎片M2中,从而能够抑制粗碎片M2因静电而附着在斜槽122等上的情况。
斜槽122经由管(流道)241而与解纤部13相连接。被收集在斜槽122中的粗碎片M2穿过管241而被输送至解纤部13中。
解纤部13为,实施在气体中、即以干式的方式而对粗碎片M2进行解纤的解纤工序的部分。通过在该解纤部13中的解纤处理,从而能够从粗碎片M2生成包含纤维的材料、即解纤物M3。在此,“进行解纤”是指,将多条纤维粘结而成的粗碎片M2拆解为一条一条的纤维。而且,该被拆解出来的物质成为解纤物M3。解纤物M3的形状为线状或带状。此外,解纤物M3彼此也可以以相互缠绕而成为块状的状态,即以形成所谓的“团块”的状态而存在。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解纤部13由叶轮研磨机构成,该叶轮研磨机具有进行高速旋转的转子和位于转子的外周的衬套。通过粗碎部12而被粗碎的原料M1(已使用过的薄片)、即粗碎片M2流入到解纤部13中。此后,粗碎片M2被夹持在转子与衬套之间从而被解纤,以成为解纤物M3。
此外,解纤部13能够通过转子的旋转而产生从粗碎部12朝向筛选部14的空气的流动(气流)。由此,能够将粗碎片M2从管241抽吸到解纤部13中。此外,在解纤处理后,能够将解纤物M3经由管242而向筛选部14送出。
在管242的中途设置有鼓风机261。鼓风机261为,产生朝向筛选部14的气流的气流产生装置。由此,可促进解纤物M3向筛选部14的输送。
筛选部14为,实施根据纤维的长度大小而对解纤物M3进行筛选的筛选工序的部分。在筛选部14中,解纤物M3被筛选为第一筛选物M4-1、和与第一筛选物M4-1相比而较大的第二筛选物M4-2。第一筛选物M4-1成为适合于此后的薄片S的制造的大小的筛选物。优选为,其平均长度在1μm以上且30μm以下。另一方面,在第二筛选物M4-2中包含例如解纤不充分的物质、或被解纤了的纤维彼此过剩地凝集而成的物质等。
筛选部14具有滚筒部141、和对滚筒部141进行收纳的壳体部142。
滚筒部141为,由形成圆筒状的网体构成且绕其中心轴进行旋转的筛子。解纤物M3流入到该滚筒部141中。然后,通过滚筒部141进行旋转,从而与网的网眼相比而较小的解纤物M3被筛选为第一筛选物M4-1,网的网眼以上的大小的解纤物M3被筛选为第二筛选物M4-2。
第一筛选物M4-1从滚筒部141落下。
另一方面,第二筛选物M4-2被送出至与滚筒部141连接的管(流道)243中。管243的与滚筒部141相反的一侧(下游侧)与管241连接。穿过了该管243的第二筛选物M4-2在管241内与粗碎片M2汇合,并与粗碎片M2一起流入到解纤部13中。由此,第二筛选物M4-2返回到解纤部13中,并与粗碎片M2一起被实施解纤处理。
此外,来自滚筒部141的第一筛选物M4-1在气体中分散并落下,并且落向位于滚筒部141的下方的第一料片形成部(分离部)15。第一料片形成部15为,实施由第一筛选物M4-1形成第一料片M5的第一料片形成工序的部分。第一料片形成部15具有网状带(分离带)151、三个张紧辊152以及抽吸部(抽吸机构)153。
网状带151为无接头带,并且第一筛选物M4-1堆积在其上。该网状带151被挂绕在三个张紧辊152上。而且,通过张紧辊152的旋转驱动,从而网状带151上的第一筛选物M4-1被输送至下游侧。
第一筛选物M4-1成为网状带151的网眼以上的大小。由此,第一筛选物M4-1向网状带151的通过被限制,因此,能够堆积在网状带151上。此外,由于第一筛选物M4-1堆积在网状带151上,并且连同网状带151一起被输送至下游侧,因此被形成为层状的第一料片M5。
此外,在第一筛选物M4-1中有可能混合有例如灰尘或尘埃等。例如,存在通过粗碎或解纤而产生灰尘或尘埃的情况。而且,这种灰尘或尘埃会被回收至下文叙述的回收部27中。
抽吸部153能够从网状带151的下方对空气进行抽吸。由此,能够对穿过了网状带151的灰尘或尘埃连同空气一起进行抽吸。
此外,抽吸部153经由管(流道)244而与回收部27连接。通过抽吸部153而被抽吸出的灰尘或尘埃被回收至回收部27中。
在回收部27上还连接有管(流道)245。此外,在管245的中途设置有鼓风机262。通过该鼓风机262的工作,从而能够利用抽吸部153而产生抽吸力。由此,促进了网状带151上的第一料片M5的形成。该第一料片M5成为灰尘或尘埃等被去除了的物质。此外,灰尘或尘埃通过鼓风机262的工作,而穿过管244并到达回收部27中。
壳体部142与加湿部232连接。加湿部232由与加湿部231同样的气化式的加湿器构成。由此,在壳体部142内被供给有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从而能够对第一筛选物M4-1进行加湿,因此,也能够抑制第一筛选物M4-1因静电而附着在壳体部142的内壁上的情况。
在筛选部14的下游侧配置有加湿部235。加湿部235由将水进行喷雾的超声波式加湿器构成。由此,能够向第一料片M5供给水分,因此,第一料片M5的水分量被调节。通过该调节,从而能够抑制由静电引起的第一料片M5向网状带151的吸附。由此,第一料片M5在网状带151于张紧辊152处折回的位置处,容易从网状带151被剥离。
在加湿部235的下游侧配置有细分部16。细分部16为,实施对从网状带151剥离了的第一料片M5进行分割的分割工序的部分。细分部16具有以可旋转的方式而被支承的螺旋桨161、和对螺旋桨161进行收纳的壳体部162。而且,通过进行旋转的螺旋桨161,从而能够对第一料片M5进行分割。被分割了的第一料片M5成为细分体M6。此外,细分体M6在壳体部162内下降。
壳体部162与加湿部233连接。加湿部233由与加湿部231同样的气化式的加湿器构成。由此,在壳体部162内被供给有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从而也能够抑制细分体M6因静电而附着在螺旋桨161或壳体部162的内壁上的情况。
在细分部16的下游侧配置有混合部17。混合部17为,实施对细分体M6与树脂P1进行混合的混合工序的部分。该混合部17具有树脂供给部171、管(流道)172和鼓风机173。
管172为,对细分部16的壳体部162与拆解部18的壳体部182进行连接并供细分体M6与树脂P1的混合物M7穿过的流道。
在管172的中途连接有树脂供给部171。树脂供给部171具有螺旋加料器174。通过该螺旋加料器174进行旋转驱动,从而能够将树脂P1作为粉体或粒子而供给至管172中。被供给至管172中的树脂P1与细分体M6混合而成为混合物M7。
另外,树脂P1为在之后的工序中使纤维彼此粘结的物质,例如,虽然能够使用热塑性树脂、固化性树脂等,但是优选为使用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可列举出AS树脂、ABS树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聚烯烃、改性聚烯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丙烯树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的聚酯、尼龙6、尼龙46、尼龙66、尼龙610、尼龙612、尼龙11、尼龙12、尼龙6-12、尼龙6-66等聚酰胺(尼龙)、聚苯醚、聚缩醛、聚醚、聚亚苯基氧化物、聚醚醚酮、聚碳酸酯、聚苯硫醚、热塑性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芳香族聚酯等液晶聚合物、苯乙烯类、聚烯烃类、聚氯乙烯类、聚氨酯类、聚酯类、聚酰胺类、聚丁二烯类、反式聚异戊二烯类、氟橡胶类、氯化聚乙烯类等各种热塑性弹性体等,并且能够将从这些物质中选出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物质进行组合来使用。优选为,作为热塑性树脂而使用聚酯或包含聚酯的物质。
另外,作为从树脂供给部171被供给的物质,除了树脂P1之外,还可以包含例如用于对纤维进行着色的着色剂、用于抑制纤维的凝集或树脂P1的凝集的凝集抑制剂、用于使纤维等难以燃烧的阻燃剂、用于增强薄片S的纸力的纸力增强剂等。或者,也可以从树脂供给部171供给预先使上述物质包含在树脂P1中的(进行了复合化的)物质。
此外,在管172的中途,在与树脂供给部171相比靠下游侧设置有鼓风机173。通过鼓风机173所具有的叶片等旋转部的作用,从而使细分体M6与树脂P1被混合在一起。此外,鼓风机173能够产生朝向拆解部18的气流。通过该气流,从而能够在管172内对细分体M6与树脂P1进行搅拌。由此,混合物M7能够以细分体M6与树脂P1均匀地分散的状态而流入到拆解部18中。此外,混合物M7中的细分体M6在穿过管172内的过程中被拆解,从而成为更加细小的纤维状。
拆解部18为,实施将混合物M7中的相互缠绕的纤维彼此拆解开的拆解工序的部分。拆解部18具有滚筒部181、和对滚筒部181进行收纳的壳体部182。
滚筒部181为,由形成圆筒状的网体构成并围绕其中心轴进行旋转的筛子。混合物M7流入到该滚筒部181中。并且,通过滚筒部181进行旋转,从而混合物M7中的与网的网眼相比而较小的纤维等能够穿过滚筒部181。此时,混合物M7被拆解。
此外,在滚筒部181中被拆解了的混合物M7在气体中分散并落下,并且落向位于滚筒部181的下方的第二料片形成部19。第二料片形成部19为,实施由混合物M7形成第二料片M8的第二料片形成工序的部分。第二料片形成部19具有网状带(分离带)191、张紧辊192和抽吸部(抽吸机构)193。
网状带191为无接头带,并且混合物M7堆积在其上。该网状带191被挂绕在四个张紧辊192上。而且,通过张紧辊192的旋转驱动,从而使网状带191上的混合物M7被输送至下游侧。
此外,网状带191上的大部分的混合物M7为网状带191的网眼以上的大小。由此,混合物M7穿过网状带191的情况受到限制,因此,能够堆积在网状带191上。此外,由于混合物M7堆积在网状带191上,并且连同网状带191一起被输送至下游侧,因此会作为层状的第二料片M8而被形成。
抽吸部193能够从网状带191的下方抽吸空气。由此,能够将混合物M7抽吸到网状带191上,因此可促进混合物M7向网状带191上的堆积。
抽吸部193与管(流道)246连接。此外,在该管246的中途设置有鼓风机263。通过该鼓风机263的工作,从而能够利用抽吸部193而产生抽吸力。
另外,管241、管242、管243、管244、管245、管246及管172既可以分别由一根管构成,也可以由将多根管进行连结的连结管构成。
壳体部182与加湿部234连接。加湿部234由与加湿部231同样的气化式的加湿器构成。由此,在壳体部182内被供给有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从而能够对壳体部182内进行加湿,因此,也能够抑制混合物M7因静电而附着在壳体部182的内壁上的情况。
在拆解部18的下游侧配置有加湿部236。加湿部236由与加湿部235同样的超声波式加湿器构成。由此,能够向第二料片M8供给水分,因此,第二料片M8的水分量被调节。通过该调节,从而能够抑制由静电引起的第二料片M8向网状带191的吸附。由此,第二料片M8在网状带191于张紧辊192处折回的位置处,容易从网状带191被剥离。
另外,被添加至加湿部231至加湿部236的水分量(总计水分量)例如优选为,相对于加湿前的材料100质量份而为0.5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
在第二料片形成部19的下游侧配置有薄片形成部20。薄片形成部20为,使用包含纤维的材料来形成薄片S的部分。例如,薄片形成部20为,实施由第二料片M8形成薄片S的薄片形成工序的部分。该薄片形成部20具有加压部201和加热部202。另外,第二料片M8为使解纤物M3经过了与薄片形成工序相比靠前的各个工序的物质,从而当然包含解纤物M3。
加压部201具有一对砑光辊203,并且能够在砑光辊203之间对第二料片M8在不进行加热的条件下(使树脂P1不熔融的条件下)进行加压。由此,提高了第二料片M8的密度。并且,该第二料片M8朝向加热部202而被输送。另外,一对砑光辊203中的一方为通过电机(未图示)的工作而进行驱动的主动辊,另一方为从动辊。
加热部202具有一对加热辊204,并且能够在加热辊204之间在对第二料片M8进行加热并加压。通过该加热加压,从而树脂P1在第二料片M8内熔融,由此纤维彼此经由该熔融了的树脂P1而粘结在一起。由此,形成了薄片S。并且,该薄片S朝向切断部21而被输送。另外,一对加热辊204的一方为通过电机(未图示)的工作而进行驱动的主动辊,另一方为从动辊。如此,加热部202也作为对薄片S进行输送的输送部205而发挥功能。
在薄片形成部20的下游侧配置有切断部21。切断部21为,实施切断薄片S的切断工序的部分。该切断部21具有第一切断器211和第二切断器212。
第一切断器211为,在与薄片S的输送方向(x方向)交叉的方向、即、y方向上将薄片S切断的部件。由此,能够将薄片S的全长(沿着x方向的长度)调节为所需的大小。
第二切断器212被配置在第一切断器211的下游侧。第二切断器212为,在与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对薄片S位于与其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y方向)上的一个边缘部和另一个边缘部进行切断的部件。由此,薄片S被切分为,通过将其薄片S的一个边缘部切断所产生的第一剩余部分S1、通过将另一个边缘部切断所产生的第二剩余部分S2、和剩下的可使用部分S3(参照图4)。可使用部分S3成为其宽度(沿着y方向的长度)被调节为所需的大小的部分。该可使用部分S3例如可以用于印刷或笔记,或者用于工作中。
通过这样的第一切断器211和第二切断器212的切断,从而获得了所需的大小的薄片S(可使用部分S3)。并且,该薄片S进一步被输送至下游侧,并被储存在堆积部22中。
如前文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剩余部分粗碎部29由剩余部分粗碎装置1构成。如图2、图3所示,剩余部分粗碎装置1为,实施将第一剩余部分S1和第二剩余部分S2粗碎的剩余部分粗碎工序的部分。剩余部分粗碎装置1以与粗碎部12的上侧相邻的方式而被配置。此外,如图4所示,该剩余部分粗碎装置1相对于切断部21的第二切断器212而被配置在薄片S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并且进一步被配置在其Z方向负侧。以此方式被配置的剩余部分粗碎装置1具备:对第一剩余部分S1进行粗碎的第一粗碎部3A、对第二剩余部分S2进行粗碎的第二粗碎部3B、将第一剩余部分S1引导至第一粗碎部3A的第一引导部4A、将第二剩余部分S2引导至第二粗碎部3B的第二引导部4B、对被粗碎后的第一剩余部分S1或第二剩余部分S2进行聚集的聚集部5。另外,在图2、图3中,省略了第一引导部4A和第二引导部4B。以下,对各个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第一粗碎部3A与第二粗碎部3B以在y方向上分离的方式而被配置。另外,虽然第一粗碎部3A和第二粗碎部3B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具有横向切割功能的部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具有纵向切割功能或螺旋切割功能的部件。
第一粗碎部3A为,将通过使用第二切断器212切断薄片S的一个边缘部(y方向负侧的边缘部)所产生的第一剩余部分S1粗碎的部件。通过进行该粗碎,从而第一剩余部分S1成为大量的粗碎片S1’(参照图3、图5)。第一粗碎部3A具有多个第一旋转刃31A、和使这些第一旋转刃31A整体地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部32。另外,虽然第一粗碎部3A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具有多个第一旋转刃31A的部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其只需成为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旋转刃31A的部件即可。
多个第一旋转刃31A为,通过进行旋转而对第一剩余部分S1进行粗碎的部件。如图6所示,多个第一旋转刃31A各自形成为圆盘形状,并且在其外周部具有被突出形成的楔状的突起311。突起311沿着第一旋转刃31A的周向而等间隔地被配置有多个。另外,虽然突起311的形成个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四个以上。
此外,多个第一旋转刃31A被分为片数各自相同的第一组30A1和第二组30A2。第一组30A1的各第一旋转刃31A被支承在驱动部32的轴部件321上,并且沿着轴部件321被配置为一列。第二组30A2的各第一旋转刃31A被支承在驱动部32的轴部件322上,并且沿着轴部件322被配置为一列。而且,第一组30A1的第一旋转刃31A与第二组30A2的第一旋转刃31A的一部分交替重叠。
如图4所示,驱动部32具有:轴部件321,其以可旋转的方式对第一组30A1的各第一旋转刃31A进行支承;轴部件322,其以可旋转的方式对第二组30A2的各第一旋转刃31A进行支承;减速机323,其与轴部件321和轴部件322连结;电机324,其与减速机323连结。
轴部件321和轴部件322分别被配置为平行于与薄片S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即y方向,并且双方以可旋转的方式而被支承。轴部件321能够连同第一组30A1的第一旋转刃31A一起进行旋转。以相对于轴部件321而向x方向正侧分离的方式配置有轴部件322。轴部件322能够连同第二组30A2的第一旋转刃31A一起进行旋转。
减速机323具有相互啮合的多个齿轮325。这些齿轮325中的一个齿轮325与轴部件321连结,另一个齿轮325与轴部件322连结。
电机324与控制部28电连接。由此,电机324的工作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而且,通过电机324进行工作,从而其旋转力经由减速机323而被传递至轴部件321和轴部件322。由此,如图5所示,第一组30A1的各第一旋转刃31A与第二组30A2的各第一旋转刃31A在互为相反的方向上进行旋转,即,第一组30A1的各第一旋转刃31A在图中的顺时针方向(箭头标记α1方向)上进行旋转,第二组30A2的各第一旋转刃31A在图中的逆时针方向(箭头标记α2方向)上进行旋转。通过进行这样的旋转,从而第一剩余部分S1被夹持在第一组30A1的第一旋转刃31A与第二组30A2的第一旋转刃31A之间从而被粗碎。另外,粗碎片S1’的形状或大小优选为适合于解纤部13中的解纤处理,例如,与粗碎片M2同样地优选为单边的长度在100mm以下的小片,更优选为10mm以上且70mm以下的小片。
第二粗碎部3B为,对通过使用第二切断器212来切断薄片S的另一个边缘部(y方向正侧的边缘部)而产生的第二剩余部分S2进行粗碎的部件。通过进行该粗碎,从而第二剩余部分S2成为多个粗碎片S2’(参照图3)。第二粗碎部3B具有多个第二旋转刃31B。另外,虽然第二粗碎部3B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具有多个第二旋转刃31B的部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其只需成为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旋转刃31B的部件即可。
多个第二旋转刃31B为,通过进行旋转而对第二剩余部分S2进行粗碎的部件。如图6所示,多个第二旋转刃31B各自与第一旋转刃31A同样形成为圆盘形状,并且在其外周部具有被突出形成的楔状的突起311。
此外,多个第二旋转刃31B被分为片数各自相同的第一组30B1和第二组30B2。第一组30B1的各第二旋转刃31B在与第一组30A1向y方向正侧分离的位置处被支承在驱动部32的轴部件321上,并且沿着轴部件321被配置为一列。第二组30B2的各第二旋转刃31B在与第二组30A2向y方向正侧分离的位置处被支承在驱动部32的轴部件322上,并且沿着轴部件322被配置为一列。而且,第一组30B1的第二旋转刃31B与第二组30B2的第二旋转刃31B的一部分交替重叠。
除了能够使第一旋转刃31A进行旋转驱动之外,驱动部32还能够使第二旋转刃31B也进行旋转驱动。即,驱动部32兼作为使第二旋转刃31B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部。由此,与另外设置使第二旋转刃31B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部的情况相比,可以使剩余部分粗碎装置1(薄片制造装置100)的结构成为简单的结构,因此,能够实现该装置的小型化。而且,通过驱动部32进行工作,从而可以与第一组30A1的各第一旋转刃31A和第二组30A2的各第一旋转刃31A同样地,使第一组30B1的各第二旋转刃31B与第二组30B2的各第二旋转刃31B成为在互为相反的方向上进行旋转的部件。由此,第二剩余部分S2被夹持在第一组30B1的第二旋转刃31B与第二组30B2的第二旋转刃31B之间从而被粗碎。另外,粗碎片S2’的形状或大小例如更优选为与粗碎片S1’的形状或大小相同。
此外,第一旋转刃31A及第二旋转刃31B的位置、大小或个数优选为,各自能够例如根据薄片S的宽度(y方向上的长度)来适当进行变更。
如上文所述,在剩余部分粗碎装置1(薄片制造装置100)中,第一粗碎部3A具有通过进行旋转而对第一剩余部分S1进行粗碎的至少一个第一旋转刃31A。此外,第二粗碎部3B具有通过进行旋转而对第二剩余部分S2进行粗碎的至少一个第二旋转刃31B。
另外,薄片制造装置100通过由第一供给部111使辊113进行旋转,从而将原料M1向粗碎部12侧输送。此外,第二供给部112被配置于与第一供给部111相比靠上侧处,其将原料M1插入至插入口114中,并将原料M1向粗碎部12侧进行输送。即,在俯视观察薄片制造装置100时,由第一供给部111及第二供给部112所输送的原料M1的方向为同一方向。然而,在俯视观察粗碎部12时,薄片S的输送方向处于与原料M1的输送方向交叉的关系中。因此,对于使用粗碎刃121而对从薄片S被切断了的第一剩余部分S1及第二剩余部分S2进行粗碎而言十分困难。
因此,通过独立于粗碎刃121而对将第一剩余部分S1粗碎的第一旋转刃31A和将第二剩余部分S2粗碎的第二旋转刃31B进行设置,从而能够对第一剩余部分S1或第二剩余部分S2恰当地进行粗碎。此外,在设计薄片制造装置100时,可以根据该薄片制造装置100的装置结构,来对剩余部分粗碎装置1的配置位置(布局)进行适当变更,因此,有助于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小型化。特别是能够通过以使剩余部分粗碎装置1在以俯视观察薄片制造装置100时与粗碎部12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从而更加有助于小型化。
如前文所述,各第一旋转刃31A能够围绕在与薄片S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y方向)上延伸的轴部件321或轴部件322(轴)进行旋转。由此,第一剩余部分S1以保持被输送向薄片S的输送方向的状态而朝向第一旋转刃31A顺利地被插入。由此,能够迅速地将第一剩余部分S1粗碎。
此外,各第二旋转刃31B能够围绕在与薄片S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y方向)上延伸的轴部件321或轴部件322(轴)进行旋转。由此,第二剩余部分S2也以保持被输送向薄片S的输送方向的状态而朝向第二旋转刃31B顺利地被插入。由此,能够迅速地将第二剩余部分S2粗碎。
如前文所述,薄片S被分为作为能够进行使用的可使用部分S3的薄片主体、第一剩余部分S1和第二剩余部分S2(参照图4)。如图5所示,第一剩余部分S1按照从薄片S被切断的部分起的顺序,而朝向位于沿着重力的落下方向的下方的剩余部分粗碎装置1弯曲(对第二剩余部分S2而言也同样)。
而且,如图4、图5所述,第一粗碎部3A能够在第一剩余部分S1的与可使用部分S3(薄片主体)的分离完成之前,开始进行一部分与薄片S连接的第一剩余部分S1的粗碎。
例如,在通过第一粗碎部3A而对与可使用部分S3完全分离之后的第一剩余部分S1、即与可使用部分S3已完全分离的第一剩余部分S1进行粗碎的情况下,第一剩余部分S1有可能会因薄片制造装置100的使用条件等而从第一粗碎部3A脱离并落下。因此,通过采用所述的方式来开始进行由第一粗碎部3A所实施的第一剩余部分S1的粗碎,从而能够在形成第一剩余部分S1之后,立即将该第一剩余部分S1粗碎。由此,能够准确地将第一剩余部分S1粗碎。
此外,与第一粗碎部3A同样地,第二粗碎部3B能够在第二剩余部分S2的与可使用部分S3(薄片主体)的分离完成之前,开始进行与薄片S部分被连接的第二剩余部分S2的粗碎。
而且,例如,在通过第二粗碎部3B而对与可使用部分S3完全分离之后的第二剩余部分S2、即与可使用部分S3已完全分离的第二剩余部分S2进行粗碎的情况下,第二剩余部分S2有可能会因薄片制造装置100的使用条件等而与第二粗碎部3B脱离并落下。因此,通过采用所述的方式来开始进行由第二粗碎部3B所实施的第二剩余部分S2的粗碎,从而能够在形成第二剩余部分S2之后,立即将该第二剩余部分S2粗碎。由此,能够准确地对第二剩余部分S2进行粗碎。
如前文所述,驱动部32除了能够使各第一旋转刃31A整体地进行旋转驱动之外,还能够使各第二旋转刃31B整体地进行旋转驱动。由此,第一粗碎部3A与第二粗碎部3B能够相互同步地进行工作。通过进行这样的工作,能够防止如下情况,即,例如通过第一粗碎部3A而被粗碎后的第一剩余部分S1、和通过第二粗碎部3B而被粗碎后的第二剩余部分S2中的一方与另一方相比被拉伸地更厉害,从而向可使用部分S3施加不合理的力以产生皱褶等的变形。优选为,相对于轴部件321(轴部件322)在一方设置第一粗碎部3A,在另一方设置第二粗碎部3B,并且使第一粗碎部3A与第二粗碎部3B分离。此外,通过将第一粗碎部3A和第二粗碎部3B设置在相同轴部件321(轴部件322)上,从而能够使电机324或减速机323共用化,从而有助于使薄片制造装置1小型化。
另外,第一粗碎部3A的工作例如既可以在制造薄片S期间连续地进行,也可以间歇地进行(对第二粗碎部3B而言也同样)。在间歇地进行第一粗碎部3A的工作的情况下,可以将其工作开始定时设为通过检测部检测到第一剩余部分S1进入第一粗碎部3A的定时。此外,可以将工作停止定时设为在所述检测部所实施的检测被消除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的定时。
如图4所示,剩余部分粗碎装置1(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第一引导部4A,其将第一剩余部分S1从切断部21的第二切断器212引导至第一粗碎部3A;第二引导部4B,其将第二剩余部分S2从第二切断器212(切断部21)引导至第二粗碎部3B。由此,能够通过第一粗碎部3A而迅速且准确地对第一剩余部分S1进行粗碎,并且能够通过第二粗碎部3B而迅速且准确地对第二剩余部分S2进行粗碎。
第一引导部4A被配置于被切断的薄片S与第一旋转刃31A之间。第二引导部4B被配置于被切断的薄片S与第二旋转刃31B之间。由于第一引导部4A与第二引导部4B除了配置位置不同之外,其余均为相同结构,因此代表性地对第一引导部4A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第一引导部4A由具有在上方开口的上方开口部41、和在下方、即第一旋转刃31A侧开口的下方开口部42的筒体构成。此外,第一引导部4A的内周部43形成为,其内径朝向下方逐渐减小的锥形形状。
第一剩余部分S1从其下游端侧而弯曲,并且被插入到第一引导部4A的上方开口部41中。而且,第一剩余部分S1在通过第一引导部4A的过程中,与第一引导部4A的内周部43抵接并且到达下方开口部42。此后,第一剩余部分S1可以从第一引导部4A的下方开口部42出去,并被插入位于其前方的第一粗碎部3A中。由此,第一剩余部分S1通过第一粗碎部3A而被粗碎。
另外,剩余部分粗碎装置1也可以成为第一引导部4A和第二引导部4B被省略的结构。
剩余部分粗碎装置1(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聚集部5,所述聚集部5暂时性地将通过第一粗碎部3A而使第一剩余部分S1被粗碎后的粗碎片(第一粗碎片)S1’、和通过第二粗碎部3B而使第二剩余部分S2被粗碎后的粗碎片(第二粗碎片)S2’进行聚集。由此,能够易于例如将粗碎片S1’或粗碎片S2’经由管241传送至解纤部13,因此,可以提高传送效率。
如图2、图3所示,聚集部5呈箱状,并且在其内侧可以对各第一旋转刃31A及各第二旋转刃31B进行收纳。此外,聚集部5其下部成为呈锥形形状的锥形部51。该锥形部51在粗碎部12的斜槽122的内部开口。由此,能够以朝向斜槽122集中的方式来收集粗碎片S1’及粗碎片S2’,并且使其就此向斜槽122排出。而且,能够使粗碎片S1’、粗碎片S2’与粗碎片M2汇合。
此外,由于聚集部5为呈箱状的部件,因此所述聚集部5成为形状简单的部件。由此,能够防止聚集部5内的粗碎片S1’或粗碎片S2’的堆积。
此外,如前文所述,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对原料M1(已使用过的薄片、即、包含纤维的原料)进行粗碎的粗碎部12、和对通过粗碎部12而被粗碎后的原料M1(已使用过的薄片)、即粗碎片M2进行解纤的解纤部13。此外,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锥形部51(聚集部5),所述锥形部51作为将被聚集在聚集部5中的部分(粗碎片S1’或粗碎片S2’)传送至粗碎部12或解纤部13(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粗碎部12)的传送部而发挥功能。
粗碎片S1’及粗碎片S2’从锥形部51通过,并且在斜槽122内与粗碎片M2汇合。此后,粗碎片S1’及粗碎片S2’可以以与粗碎片M2一同被混合的状态穿过管241并到达解纤部13。粗碎片S1’及粗碎片S2’通过该解纤部13而被解纤,并在此后被提供于薄片S的制造中,即,作为薄片S的材料而被使用。由此,能够对粗碎片S1’及粗碎片S2’进行再利用。如此,在薄片制造装置100中,除了能够将解纤部13用于进行粗碎片M2的解纤之外,还能够将其用于进行粗碎片S1’及粗碎片S2’的解纤,从而实现解纤部13的共用(共用化)。由此,能够将薄片制造装置100的结构设为简单的结构。
另外,虽然薄片制造装置100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粗碎片S1’或粗碎片S2’被传送至粗碎部12的方式而被构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被构成为,使粗碎片S1’或粗碎片S2’迂回过粗碎部12并被传送至解纤部13。
此外,薄片制造装置100也可以省略对粗碎片S1’或粗碎片S2’进行传送的传送部。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由手的作业来将被聚集在聚集部5中的粗碎片S1’及粗碎片S2’输送至粗碎部12或解纤部13。
此外,在薄片制造装置1中,粗碎片M2和粗碎片S1’及粗碎片S2’以被混合在一起的状态而通过解纤部13被解纤,由此,能够将第一剩余部分S1或第二剩余部分S2再利用于薄片S的制造中。
此外,在薄片制造装置1中,在俯视观察时,将原料M1向粗碎部12进行输送的方向与薄片S的输送方向交叉,并且聚集部5与斜槽(料斗)12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由此,能够使薄片制造装置1小型化。
<第二实施方式>
图7为,表示在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最上游侧附近对薄片的剩余部分进行粗碎的第一粗碎部及第二粗碎部的立体图。
以下,虽然参照该图来对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会以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中心来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事项则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除了第一粗碎部以及第二粗碎部的结构不同之外,其余均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粗碎部3A与第二粗碎部3B以能够彼此独立地进行工作的方式而被构成。作为这样的结构并未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将其设为第一粗碎部3A与第二粗碎部3B各自具有驱动部32的结构。由此,在制造薄片S时,在例如第二剩余部分S2的形成被省略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使第一粗碎部3A工作且停止第二粗碎部3B的状态,来进行薄片S的制造。由此,能够使消耗电力降低与停止第二粗碎部3B的部分相对应的量,因此,能够实现节能化。
<第三实施方式>
图8为,表示在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最上游侧附近对薄片的剩余部分进行粗碎的状态的俯视图。
以下,虽然参照该图来对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会以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中心来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事项则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除了第一粗碎部以及第二粗碎部的配置方式不同之外,其余均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粗碎部3A与第二粗碎部3B均以轴部件321及轴部件322与薄片S的输送方向(x方向)平行的方式被配置。由此,各第一旋转刃31A能够围绕在薄片S的输送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轴部件321或轴部件322(轴)进行旋转。由此,在例如第一引导部4A被省略了的情况下,第一剩余部分S1无论通过第一粗碎部3A被插入配置有多个第一旋转刃31A的范围E1内的任何部位,都会在该部位被准确地粗碎。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可通过第一粗碎部3A而进行粗碎的范围E1尽可能地确保得最大,从而成为优选的结构。
此外,第二旋转刃31B能够围绕在薄片S的输送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轴部件321或轴部件322(轴)进行旋转。由此,在例如第二引导部4B被省略了的情况下,第二剩余部分S2无论通过第二粗碎部3B被插入配置有多个第二旋转刃31B的范围E2内的任何部位,都会在该部位被准确地粗碎。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可通过第二粗碎部3B而进行粗碎的范围E2尽可能地确保得最大,从而成为优选的结构。
<第四实施方式>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第四实施方式)的、对薄片进行输送的输送速度与将薄片的剩余部分粗碎的粗碎速度的关系的图表。
以下,虽然参照该图来对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会以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中心来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事项则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除了第一粗碎部以及第二粗碎部的结构不同之外,其余均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作为输送薄片S的输送部205的加热辊204、第一粗碎部3A和第二粗碎部3B分别与控制部28电连接,并且它们的工作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
由此,加热辊204(输送部205)被构成为薄片S的输送速度VS可变。此外,第一粗碎部3A被构成为,对第一剩余部分S1进行粗碎的粗碎速度V3A以与薄片S的输送速度VS的变化联动(相对应)的方式而进行变化。此外,第二粗碎部3B被构成为,对第二剩余部分S2进行粗碎的粗碎速度V3B以与薄片S的输送速度VS的变化联动(相对应)的方式而进行变化。而且,这种控制通过控制部28而被实施。另外,输送速度VS与粗碎速度V3A、V3B的关系例如通过像图9所示的图表那样的校正曲线来求取。该校正曲线预先被存储在控制部28中。
例如,在输送速度VS从β1变化至β2的情况下,可以使粗碎速度V3A、V3B分别从γ1变化至γ2。由此,即使输送速度VS发生变化,也能够防止第一剩余部分S1及第二剩余部分S2过度被拉伸或过度弯曲,因此,能够恰好地进行对各剩余部分的粗碎。
以上,虽然以图示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将构成薄片制造装置的各部分替换为可以发挥相同功能的任意的结构。此外,也可以添加任意的结构物。
此外,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也可以对所述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的两个以上的结构(特征)进行组合。
此外,还存在如下情况,即,根据薄片制造装置的使用方式而只需具备第一粗碎部(第一旋转刃)及第二粗碎部(第二旋转刃)中的至少一方即可。
符号说明
100…薄片制造装置(废纸再生装置);1…剩余部分粗碎装置(剩余部分粗碎单元);3A…第一粗碎部;3B…第二粗碎部;30A1…第一组;30A2…第二组;30B1…第一组;30B2…第二组;31A…第一旋转刃;31B…第二旋转刃;311…突起;32…驱动部;321…轴部件;322…轴部件;323…减速机;324…电机;325…齿轮;4A…第一引导部;4B…第二引导部;41…上方开口部;42…下方开口部;43…内周部;5…聚集部;51…锥形部;11…原料供给部;111…第一供给部;112…第二供给部;113…辊;114…插入口;12…粗碎部;121…粗碎刃;122…斜槽(料斗);13…解纤部;14…筛选部;141…滚筒部(筛部);142…壳体部;15…第一料片形成部;151…网状带;152…张紧辊;153…抽吸部(抽吸机构);16…细分部;161…螺旋桨;162…壳体部;17…混合部;171…树脂供给部;172…管(流道);173…鼓风机;174…螺旋加料器;18…拆解部;181…滚筒部;182…壳体部;19…第二料片形成部;191…网状带(分离带);192…张紧辊;193…抽吸部(抽吸机构);20…薄片形成部;201…加压部;202…加热部;203…砑光辊;204…加热辊;205…输送部;21…切断部;211…第一切断器;212…第二切断器;22…堆积部;231…加湿部;232…加湿部;233…加湿部;234…加湿部;235…加湿部;236…加湿部;241…管(流道);242…管(流道);243…管(流道);244…管(流道);245…管(流道);246…管(流道);261…鼓风机;262…鼓风机;263…鼓风机;27…回收部;28…控制部;29…剩余部分粗碎部;E1…范围;E2…范围;M1…原料;M2…粗碎片;M3…解纤物;M4-1…第一筛选物;M4-2…第二筛选物;M5…第一料片;M6…细分体;M7…混合物;M8…第二料片;P1…树脂;S…薄片;S1…第一剩余部分;S1’…粗碎片;S2…第二剩余部分;S2’…粗碎片;S3…可使用部分;V3A…粗碎速度;V3B…粗碎速度;VS…输送速度;α1…箭头标记;α2…箭头标记。

Claims (13)

1.一种薄片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薄片形成部,其使用包含纤维的材料来形成薄片;
输送部,其对所述薄片进行输送;
切断部,其对位于与所述薄片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所述薄片的一个边缘部和另一个边缘部进行切断;
第一粗碎部,其对通过由所述切断部将所述一个边缘部切断而产生的第一剩余部分进行粗碎;
第二粗碎部,其对通过由所述切断部将所述另一个边缘部切断而产生的第二剩余部分进行粗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粗碎部开始进行一部分与所述薄片部分连接着的所述第一剩余部分的粗碎,
所述第二粗碎部开始进行一部分与所述薄片部分连接着的所述第二剩余部分的粗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粗碎部具有通过进行旋转从而对所述第一剩余部分进行粗碎的至少一个第一旋转刃,
所述第二粗碎部具有通过进行旋转从而对所述第二剩余部分进行粗碎的至少一个第二旋转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旋转刃以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为轴而进行旋转,
所述第二旋转刃以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为轴而进行旋转。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旋转刃以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方向为轴而进行旋转,
所述第二旋转刃以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方向为轴而进行旋转。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具备:
第一引导部,其将所述第一剩余部分引导至所述第一粗碎部;
第二引导部,其将所述第二剩余部分引导至所述第二粗碎部。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具备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薄片的输送速度而使对所述第一剩余部分进行粗碎的所述第一粗碎部的粗碎速度发生变化,并且根据所述薄片的输送速度而使对所述第二剩余部分进行粗碎的所述第二粗碎部的粗碎速度发生变化。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粗碎部与所述第二粗碎部以相互同步的方式而进行工作。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粗碎部与所述第二粗碎部以相互独立的方式而进行工作。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具备聚集部,所述聚集部对通过所述第一粗碎部而使所述第一剩余部分被粗碎后的第一粗碎片、和通过所述第二粗碎部而使所述第二剩余部分被粗碎后的第二粗碎片进行聚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具有解纤部,所述解纤部对从粗碎部被排出的粗碎片进行解纤,所述粗碎部对包含纤维的原料进行粗碎,
所述粗碎片与所述第一粗碎片及所述第二粗碎片以被混合在一起的状态而通过所述解纤部被解纤。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具备:
粗碎部,其对包含纤维的原料进行粗碎;
解纤部,其对通过所述粗碎部而被粗碎后的粗碎片进行解纤;
传送部,其将被聚集在所述聚集部中的所述第一粗碎片及所述第二粗碎片移送至所述解纤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具备:
原料供给部,其对包含纤维的原料进行供给;
粗碎部,其对所述原料进行粗碎;
料斗,其承接通过所述粗碎部而被粗碎后的粗碎片,
在俯视观察时,将所述原料向所述粗碎部输送的方向与所述薄片的输送方向交叉,并且所述聚集部与所述料斗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CN201910138002.XA 2018-02-28 2019-02-25 薄片制造装置 Active CN1102058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35258 2018-02-28
JP2018035258A JP7059693B2 (ja) 2018-02-28 2018-02-28 シート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5849A true CN110205849A (zh) 2019-09-06
CN110205849B CN110205849B (zh) 2021-11-09

Family

ID=65598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8002.XA Active CN110205849B (zh) 2018-02-28 2019-02-25 薄片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0242B2 (zh)
EP (1) EP3533924B1 (zh)
JP (1) JP7059693B2 (zh)
CN (1) CN110205849B (zh)
TW (1) TWI73218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2187A (zh) * 2019-01-24 2020-07-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粗碎装置
CN112442916A (zh) * 2019-08-30 2021-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62157B2 (ja) * 2016-08-31 2019-08-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211022B2 (ja) * 2018-11-07 2023-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ウェブ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JP7447410B2 (ja) * 2019-08-30 2024-03-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小片供給装置および繊維体成形装置
CN112593430A (zh) * 2020-12-21 2021-04-02 郑州运达造纸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废纸干浆的制备工艺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7643A (ja) * 1997-02-03 1998-08-18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記録装置用記録媒体
US20020088588A1 (en) * 2000-02-01 2002-07-11 Voith Sulzer Paper Technology North America, Inc. Pulping system for a paper machine
CN201155068Y (zh) * 2008-03-27 2008-11-26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纸机网部损纸处理设备
CN202865683U (zh) * 2012-07-31 2013-04-10 建滔(佛冈)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复卷机纸边处理装置
US20130220564A1 (en) * 2012-02-28 2013-08-29 Paprima Industries Inc. Paper manufacturing
DE202016100653U1 (de) * 2015-02-18 2016-02-16 Valmet Technologies, Inc. Anordnung bei Behandlung eines Randstreifens einer Trockenmaschine für Zellstoff
JP2016074988A (ja) * 2014-10-02 2016-05-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05937190A (zh) * 2015-03-06 2016-09-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片材制造装置
JP2016182726A (ja) * 2015-03-26 2016-10-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シート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62772A (en) * 1975-11-19 1977-05-24 Horai Iron Works Crushing and conveying apparatus
JPS53104204U (zh) * 1977-01-21 1978-08-22
IT1144614B (it) * 1981-07-31 1986-10-29 Beloit Italia Spa Procedimento per la regolazione del formato di strati continui di sospensioni acquose di fibre erogati da casse d afflusso di una macchina per la fabbricazione della carta e dispositivo atto a realizzare tale procedimento
JPS5915593A (ja) 1982-07-12 1984-01-26 株式会社東芝 抄紙機のパルパ−駆動装置
US6327948B1 (en) * 1995-09-26 2001-12-11 Esko Tuor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utting the edge of a moving paper web
JPH1086097A (ja) * 1996-09-11 1998-04-0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ウェブの耳回収処理装置
FI108304B (fi) 1998-03-12 2001-12-31 Andritz Ahlstrom Oy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mineraalipitoisen kuitususpension kuten päällystetyn hylyn käsittelyyn paperin valmistuksessa
JP5354968B2 (ja) 2008-06-16 2013-11-27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古紙処理装置
US8968519B2 (en) * 2013-03-14 2015-03-03 Georgia-Pacific Consumer Products Lp Sheet edge trimming and removal from a structured paper fabric
JP5906547B2 (ja) 2014-07-23 2016-04-20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古紙再生処理装置の断裁装置及び古紙再生処理装置の断裁方法
JP2016113735A (ja) 2014-12-18 2016-06-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7643A (ja) * 1997-02-03 1998-08-18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記録装置用記録媒体
US20020088588A1 (en) * 2000-02-01 2002-07-11 Voith Sulzer Paper Technology North America, Inc. Pulping system for a paper machine
CN201155068Y (zh) * 2008-03-27 2008-11-26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纸机网部损纸处理设备
US20130220564A1 (en) * 2012-02-28 2013-08-29 Paprima Industries Inc. Paper manufacturing
CN202865683U (zh) * 2012-07-31 2013-04-10 建滔(佛冈)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复卷机纸边处理装置
JP2016074988A (ja) * 2014-10-02 2016-05-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DE202016100653U1 (de) * 2015-02-18 2016-02-16 Valmet Technologies, Inc. Anordnung bei Behandlung eines Randstreifens einer Trockenmaschine für Zellstoff
CN105937190A (zh) * 2015-03-06 2016-09-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片材制造装置
JP2016182726A (ja) * 2015-03-26 2016-10-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シート製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2187A (zh) * 2019-01-24 2020-07-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粗碎装置
CN112442916A (zh) * 2019-08-30 2021-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
US11834782B2 (en) 2019-08-30 2023-12-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48046A (ja) 2019-09-05
US11060242B2 (en) 2021-07-13
US20190264391A1 (en) 2019-08-29
TWI732184B (zh) 2021-07-01
CN110205849B (zh) 2021-11-09
TW201937040A (zh) 2019-09-16
EP3533924B1 (en) 2020-10-14
JP7059693B2 (ja) 2022-04-26
EP3533924A1 (en) 2019-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5849A (zh) 薄片制造装置
CN107250453B (zh)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CN108699741A (zh) 薄片制造装置
JP2020084395A (ja) 繊維材料堆積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11379183B (zh) 回旋流形成装置以及堆积装置
CN109571687A (zh) 薄片制造装置
CN113459236B (zh) 纤维成形体制造用原料以及纤维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CN111254584A (zh) 纤维体堆积装置及薄片制造装置
JP7218545B2 (ja) ウェブ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JP2022156152A (ja) 加湿装置および繊維体処理装置
CN112442916A (zh) 薄片制造装置
JP6965542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システム
CN113246255B (zh) 纤维体堆积装置以及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
JP2018140547A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CN110773290B (zh) 碎纸机及薄片制造装置
JP2019065411A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
EP3974577A1 (en)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US20220034030A1 (en) Raw material supply device
US20200307927A1 (en) Material supply device and fiber body generation apparatus
CN113246254A (zh) 纤维体堆积装置以及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
CN116411471A (zh) 分离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JP2022156153A (ja) 繊維構造体製造装置および繊維構造体製造方法
JP2021123066A (ja) 繊維体堆積装置および繊維構造体製造装置
JP2023121276A (ja) 吸引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JP2022035103A (ja) 繊維体製造方法、及び繊維体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