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9168A - 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9168A
CN110199168A CN201880008046.4A CN201880008046A CN110199168A CN 110199168 A CN110199168 A CN 110199168A CN 201880008046 A CN201880008046 A CN 201880008046A CN 110199168 A CN110199168 A CN 110199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electric wire
heated member
cabl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80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9168B (zh
Inventor
朴成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ke Ser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ke Ser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7/00108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143491A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7/00217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159863A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7/01177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083054A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Aike Sero Ltd filed Critical Aike Ser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99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9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9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91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21/00Arrangements of monitor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of safety devices
    • F27D21/0021Devices for monitoring linings for wea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7/00Blast furnaces
    • C21B7/04Blast furnaces with special refractor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7/00Blast furnaces
    • C21B7/04Blast furnaces with special refractories
    • C21B7/06Linings for furna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5/00Manufacture of carbon-steel, e.g. plain mild steel, medium carbon steel or cast steel or stainless steel
    • C21C5/28Manufacture of steel in the converter
    • C21C5/4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converters
    • C21C5/44Refractory lin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5/00Manufacture of carbon-steel, e.g. plain mild steel, medium carbon steel or cast steel or stainless steel
    • C21C5/28Manufacture of steel in the converter
    • C21C5/4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converters
    • C21C5/46Details or accessories
    • C21C5/4673Measuring and sampl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00Casings; Linings; Walls; Roofs
    • F27D1/0003Linings or w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21/00Arrangements of monitor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of safety devices
    • F27D21/04Arrangements of indicators or alar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5/00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5/00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 G01M5/0033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by determining damage, crack or wea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 G01N27/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 G01N27/20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 G01N27/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 G01N27/20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 G01N27/205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in insulating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32Specific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36Fault-finding or characteris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5/00Manufacture of carbon-steel, e.g. plain mild steel, medium carbon steel or cast steel or stainless steel
    • C21C5/28Manufacture of steel in the converter
    • C21C5/4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converters
    • C21C5/44Refractory linings
    • C21C2005/448Lining wear indic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tallur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立即掌握被加热部件的状态、并根据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有效地管理被加热部件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为此,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包括:电缆模块,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内部;计测模块,配置在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外侧,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产生的信息;综合管理模块,根据所述计测模块测量的信息,掌握由所述熔融物引起的所述被加热部件的损伤变化,显示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变化状态,生成针对所述被加热部件的管理信息;以及本地终端,从所述综合管理模块接收针对所述被加热部件的管理信息。

Description

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以立即掌握被加热部件的状态、并根据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有效地管理被加热部件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炼铁工艺等中使用的加热炉、热处理炉、烧制炉、高炉、浇道等之类的工业炉的内部可以设置有耐火砖和浇注料之类的耐火物。
随着使用工业炉的工艺的进行,耐火物会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状况。在这种情况下,耐火物因热冲击而受到损伤。但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耐火物设置在工业炉内部,因而难以立即判断耐火物是否损伤。此外,还存在难以掌握因热冲击引起的耐火物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的问题。
由此,当过了耐火物的适当的维修和更换期时,损伤的耐火物在工艺过程中对工业炉造成影响,使成品产生缺陷,并对产品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另外,耐火物的损伤成为从工业炉内部分离的原因。
当耐火物从工业炉的内部分离时,铁水通过耐火物分离的区域流出,因而损伤的耐火物成为造成工业炉的热损失、外部设备的损伤、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事故等的原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3-0035084号(发明名称:能够测量耐火物温度测量的电炉,2013年4月8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问题提供一种可以立即掌握被加热部件的状态、并根据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有效地管理被加热部件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对被高温的熔融物加热的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进行综合管理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包括:电缆模块,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内部;计测模块,配置在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外侧,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产生的信息;综合管理模块,根据所述计测模块测量的信息,掌握由所述熔融物引起的所述被加热部件的损伤变化,显示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变化状态,生成针对所述被加热部件的管理信息;以及本地终端,从所述综合管理模块接收所针对述被加热部件的管理信息。
在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测模块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产生的信息,并测量随着所述电缆模块的损伤而改变的电阻值,其中,所述熔融物使所述被加热部件损伤并使所述电缆模块损伤改变,所述综合管理模块对应于改变的所述电阻值,导出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的插入位置,通过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的插入位置,掌握所述熔融物浸透到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内部的距离。
在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模块包括多个第一单位电缆和多个第二单位电缆,所述多个第一单位电缆相互间隔开地配置,所述多个第二单位电缆在与所述第一单位电缆交叉的状态下相互间隔开地配置,所述计测模块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产生的电信号,并包括第一单位计测单元和第二单位计测单元,所述第一单位计测单元与所述第一单位电缆以1:1对应结合,测量从所述第一单位电缆产生的电信号,所述第二单位计测单元与所述第二单位电缆以1:1对应结合,测量从所述第二单位电缆产生的电信号,所述综合管理模块通过由于所述熔融物而损伤的所述第一单位电缆和所述第二单位电缆的位置,在与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掌握所述被加热部件的损伤位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缆模块和所述计测模块之间连接有具有预设定的电阻值的固定电阻单元,所述电缆模块、所述计测模块、以及所述固定电阻单元形成闭环。
在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所述被加热部件可以包括耐火物和透气砖,所述透气砖结合到在所述耐火物的厚度方向上形成的贯通孔,向所述熔融物供给气泡,所述透气砖可以包括残留测量块,有所述电缆模块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残留测量块的内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模块包括沿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厚度方向邻接配置的第一电缆模块和第二电缆模块,所述计测模块包括第一计测模块和第二计测模块,所述第一计测模块测量流过所述第一电缆模块的第一电流值,所述第二计测模块测量流过所述第二电缆模块的第二电流值,所述综合管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值和第二电流值导出由于所述熔融物而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的插入位置,通过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的插入位置,掌握所述熔融物浸透到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内部的距离。
在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所述计测模块可以包括感测单元和数据发送部,所述感测单元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产生的电信号,所述数据发送部将所述感测单元测量的电信号发送到所述综合管理模块,所述综合管理模块可以包括数据接收部、数据分析部、数据输出部、以及管理指示部,所述数据接收部接收所述数据发送部发送的电信号,所述数据分析部运算所述数据接收部接收的电信号,掌握所述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所述数据输出部显示成监控所述数据分析部掌握的所述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所述管理指示部根据所述数据分析部掌握的所述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生成针对所述被加热部件的管理信息,将其发送到所述本地终端。
在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模块可以包括在未相互电连接的状态下相邻配置的第一电线单元和第二电线单元,所述计测模块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产生的信息,并测量所述电缆模块的状态,所述电缆模块的状态包括是否所述第一电线单元和第二电线单元以浸透到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内部的所述熔融物为媒介相互电连接,所述计测模块可以包括电源单元和感测单元,所述电源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线单元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单独连接,所述感测单元用于测量流过所述第一电线单元和第二电线单元的电流。
在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所述第一电线单元可以包括金属电线和涂层,所述涂层涂覆在所述金属电线的外侧表面上,用于在制造所述被加热部件的过程中防止所述第一电线单元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电连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加热部件是透气砖,所述熔融物是金属熔融物,所述计测模块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产生的信息,并测量由浸透到所述透气砖的内部的所述金属熔融物引起的所述电缆模块的电连接状态的变化,所述电缆模块包括第一电线单元和第二电线单元,所述第一电线单元具有在未相互电连接的状态下相邻配置的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所述第二电线单元具有在未相互电连接的状态下相邻配置的第三电线和第四电线,并以未与所述第一电线单元电连接的状态,配置在所述透气砖的内部区域上与所述第一电线单元间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处,由于所述金属熔融物接触与所述电缆模块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因而所述电缆模块的电连接状态变化。
在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砖包括:多孔块,用于将气体供给到钢包的内部空间;内部耐火物块,包覆所述多孔块;块壳体,包覆所述内部耐火物块;外部耐火物块,包覆所述块壳体的外部;以及气体注入管,用于将气体注入到所述多孔块,所述块壳体包括朝向所述外部耐火物块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配置在所述突出部的内侧表面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所述电缆模块可以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电线单元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物理连接的非导电性材料的连接部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线单元、所述连接部件、以及所述第二电线单元以所述多孔块的底表面为基准一体地配置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电线单元配置在所述块壳体的内侧表面和所述多孔块的外侧表面之间,所述第二电线单元配置在所述多孔块的中心区域。
在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模块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电线单元和所述计测模块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电线;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电线单元和所述计测模块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电线,所述第一电线单元还包括用于包覆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的第一电线包覆件,所述第二电线单元还包括用于包覆所述第三电线和所述第四电线的第二电线包覆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所述计测模块可以包括:电源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线单元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连接;第一传感器,用于测量流过所述第一电线单元的电流;第二传感器,用于测量流过所述第二电线单元的电流;以及数据发送部,用于将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测量的信息发送到所述综合管理模块。
在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将用于判断是否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以沿所述块壳体的外侧表面移动并熔融所述块壳体的金属熔融物为媒介电连接的信息提供到所述综合管理模块,所述第二传感器将用于判断是否所述第三电线和所述第四电线以浸透到所述多孔块的内部的金属熔融物为媒介电连接的信息提供到所述综合管理模块。
在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所述被加热部件是配置在浇道中的浇道耐火物,所述电缆模块可以包括:第一电缆模块,配置在所述浇道耐火物的一侧隔壁内部;第二电缆模块,配置在所述浇道耐火物的另一侧隔壁内部;以及第三电缆模块,配置在所述浇道耐火物的底侧内部。
这里,所述计测模块可以包括:第一计测模块,与所述第一电缆模块连接,测量从所述第一电缆模块产生的电信号;第二计测模块,与所述第二电缆模块连接,测量从所述第二电缆模块产生的电信号;以及第三计测模块,与所述第三电缆模块连接,测量从所述第三电缆模块产生的电信号。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控制上述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所述计测模块来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产生的信息;利用所述综合管理模块来分析所述计测模块测量的信息,掌握所述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利用所述综合管理模块来显示所述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以及利用所述综合管理模块来生成针对所述被加热部件的管理信息,将针对所述被加热部件的管理信息发送到所述本地终端。
在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产生的信息的步骤中测量的信息是随着所述电缆模块损伤而改变的电阻值或电流值的电信号,其中,所述熔融物使所述被加热部件被损伤并使所述电缆模块损伤改变,在掌握所述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的步骤中,对应于改变的所述电阻值或电流值,导出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的插入位置,通过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的插入位置,掌握所述熔融物浸透到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内部的距离。
在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中,在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产生的信息的步骤中测量的信息是针对由浸透到所述透气砖的内部的所述熔融物引起的所述电缆模块的电连接状态的变化的电信号,掌握所述透气砖的损伤状态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是否所述熔融物沿所述块壳体的外侧表面移动并浸透到所述透气砖的内部直到第一设定位置;以及判断是否所述熔融物浸透到所述多孔块的内部直到第二设定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当设置在各种工业炉的内部的被加热部件由于热冲击而受到损伤时,可以立即掌握被加热部件的状态,并根据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有效地管理被加热部件。
此外,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各种工业炉,可以对工业炉的被加热部件进行管理,以防止由被加热部件的损伤引起的工业炉的热损失、外部设备的损失、以及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事故等。
此外,本发明可以通过呈现网格结构的电缆模块的多级配置,掌握熔融物浸透到被加热部件的内部的距离,从而容易掌握被加热部件的损伤深度。
此外,本发明可以通过呈现网格结构的电缆模块在与被加热部件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容易掌握因热冲击而产生的被加热部件的损伤位置和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程度。
此外,本发明可以通过连接到电缆模块的固定电阻单元,精密地测量从电缆模块产生的电阻值,明确地查明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
此外,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可以通过未电连接的邻接的两个电线单元通过熔融物而相互电连接的特征,容易且准确地确认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
此外,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第一电线单元配置在块壳体的内侧表面和多孔块的外侧表面之间,第二电线单元配置在多孔块的中心区域,从而可以容易确认是否金属熔融物沿块壳体的外侧表面移动并浸透到所述透气砖的内部、以及是否金属熔融物浸透到多孔块的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的框图。
图3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在设置于炼钢炉中的透气砖中配置有电缆模块的状态的图。
图4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设置在炼钢炉中的透气砖的损伤状态的图。
图3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电缆模块的配置状态的图。
图4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第一单位电缆的图。
图5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在设置于炼钢炉中的耐火物中配置有电缆模块的状态的图。
图6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设置在炼钢炉中的耐火物的损伤状态的图。
图7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在设置于炼铁炉中的耐火物中配置有电缆模块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设置在炼铁炉中的耐火物的损伤状态的图。
图9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电缆模块的配置状态的图。
图10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构成电缆模块的第一电线单元的图。
图11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在设置于炼钢炉中的透气砖中配置有电缆模块的状态的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电缆模块上具备的主要部分结构和计测模块的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金属熔融物通过多孔块浸透到透气砖的内部的状态的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金属熔融物沿块壳体的外侧表面浸透到透气砖的内部的状态的图。
图15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在浇道中配置有电缆模块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此时,本发明并不受实施例的限制或限定。此外,在说明本发明时,为了明确本发明的要旨,可以省略对公知功能或公知结构的具体说明。
参照图1至图8,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是用于对通过高温的熔融物30而被加热的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进行综合管理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所述熔融物30收纳在工业炉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包括:被加热部件、电缆模块100、计测模块200、综合管理模块300、以及本地终端400。
所述被加热部件设置在所述工业炉的内部,防止所述工业炉的外壁和所述熔融物30接触。所述被加热部件防止所述工业炉的外壁由于所述熔融物30而损伤。
所述被加热部件可以由耐火砖、浇注料等之类的耐火物构成。此外,所述被加热部件可以由玻璃或水泥等构成。此外,所述被加热部件可以由耐火物和玻璃的混合物或者耐火物和水泥的混合物构成。在本发明中,对所述被加热部件的材料不做限定,所述被加热部件可以由防止所述工业炉的外壁和所述熔融物接触的材料构成。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对所述被加热部件由耐火物10构成的情况进行说明。这样,所述耐火物10设置在所述工业炉的内部。
所述电缆模块100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耐火物10的内部。可以使电流在所述电缆模块100中流动。所述电缆模块100的两端部露出到所述耐火物10的外部,与配置在所述耐火物10的外部的所述计测模块200连接。
在制造内置有所述电缆模块100的所述耐火物10时,所述电缆模块100根据所述耐火物10的形状和尺寸在所述耐火物10的厚度方向上独立地配置在所述耐火物10的内部的位置不同处。这里,所述耐火物10的厚度t0表示从工业炉的外壁到在工业炉的内部中熔融物30与所述耐火物10接触的部分为止的距离,所述耐火物10的厚度方向表示从所述熔融物30与所述耐火物10接触的部分朝向工业炉的外壁的方向。以下对所述电缆模块100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计测模块200配置在所述耐火物10的外部。所述计测模块200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100产生的信息。所述计测模块200测量的信息随着所述电缆模块的损伤而改变,其中,由于所述耐火物10被所述熔融物30损伤,因而所述电缆模块损伤改变。此外,所述计测模块200测量的电信号根据由所述耐火物10的脱落、熔融、龟裂、损伤、以及侵蚀等引起的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状态而改变。
所述计测模块200测量的信息可以是电阻值和电流值等的电信号。
所述计测模块200包括感测单元212和数据发送部213。
所述感测单元212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100产生的电信号。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所述感测单元212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100产生的电阻值。
所述数据发送部213将所述感测单元212测量的电阻值发送到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所述计测模块200可以构成为还包括报警装置。
在所述耐火物10的状态脱离正常状态的范围的情况下,所述报警装置显示报警信息,以便现场管理人员能够确认。
所述报警信息和报警装置的控制信号可以从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发送。所述报警单元可以配置成与所述耐火物10邻接,并通过报警音和指示灯来显示所述耐火物10的状态。
所述报警音的声音和指示灯的颜色根据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状态而改变,由此,现场作业人员可以实时确认,立即进行所述耐火物10的维修和更换。
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根据所述计测模块200测量的信息,掌握由所述熔融物30引起的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状态,显示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状态,并生成针对所述耐火物10的管理信息。
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包括:数据接收部310、数据分析部330、数据存储部350、数据输出部370、以及管理指示部390。
所述数据接收部310接收所述数据发送部230发送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递到所述数据分析部330。
所述数据分析部330运算所述数据接收部310接收的信息,掌握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状态。与所述耐火物10的状态相关联的信息被存储在数据存储部350中。
具体地,所述数据分析部330根据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部350中的数据转换标准,分析所述计测模块200测量的所述信息。在所述数据转换标准中,可以根据相应信息定义所述耐火物的状态。
结果,根据由所述数据分析部330进行的所述信息的分析结果来掌握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状态和损伤位置。
所述信息的分析不仅可以包括由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引起的断裂,而且可以包括由浸透到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空间的铁水而产生的噪音,以及由于所述耐火物10的热而变化的信息等。
由所述耐火物10的热引起的信息的变化可以掌握所述耐火物10的龟裂程度和龟裂位置,由此,可以分析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开始时期、损伤进行速度、以及损伤程度。
因此,现场作业人员可以通过所述信息容易掌握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状态。
结果,现场作业人员和负责人员可以更加立即、更准确地掌握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位置和损坏状态,因而可以进行所述耐火物10的快速的维修和更换,可以使安全事故的危险性最小化。
此外,所述数据分析部330可以根据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部350中的所述耐火物10的数量和履历,掌握所述耐火物10的管理信息。
具体地,所述数据分析部330可以实时掌握按工业炉的区域配置的所述耐火物10中受到损伤的耐火物的库存量,以及包含所述耐火物10的产品名、制造商、制造日期和入库日期、批号等的产品履历。
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部350中的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状态可以用于掌握所述耐火物10的更换周期和更换时期。
具体地,可以根据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部350中的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状态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以便可以掌握所述耐火物10的不良率、损伤率、使用率等,这些信息可以在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中用于管理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履历。
所述数据输出部370显示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状态、耐火物的库存量和产品履历、以及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履历。
所述管理指示部390将所述耐火物10的管理信息发送到所述本地终端400,使得现场管理人员和负责人员可以实时确认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状态。
因此,所述现场管理人员和负责人员可以立即修理、更换所述耐火物10。
特别地,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可以对应于所改变的所述信息,导出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100的插入位置,并通过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100的插入位置,可以掌握所述熔融物30浸透到所述耐火物10的内部的距离D。
此外,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可以以一个所述电缆模块100为基准,通过被所述熔融物30损伤的后述的第一单位电缆110和第二单位电缆120的位置,在与所述耐火物10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掌握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位置。
所述本地终端400从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接收所述耐火物10的管理信息。所述本地终端400可以是现场管理人员和负责人员的笔记本电脑、手机。
传递到所述本地终端400的管理指示命令根据所述耐火物10的状态而不同,由此,现场管理人员和负责人员可以根据所述耐火物10的状态进行管理。
包括所述电缆模块100、所述计测模块200、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以及所述本地终端400的耐火物综合管理系统能够进行所述耐火物10的综合管理,可以实时监控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状态,因而能够以最少的现场管理人员管理所述耐火物10。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所述电缆模块100包括多个第一单位电缆110和多个第二单位电缆120,所述多个第一单位电缆110配置成相互间隔开,所述多个第二单位电缆120配置成在与所述第一单位电缆110交叉的状态下相互间隔开。由此,所述电缆模块100在垂直于所述耐火物10的厚度方向的平面上呈现网状结构。
于是,可以通过在如图5所示的网状结构内损伤的所述第一单位电缆110和所述第二单位电缆120的电阻值变化,在平面上使所述耐火物10损伤的位置坐标化,通过这样的坐标化,可以在平面上容易掌握所述耐火物10损伤的位置。
由于所述第一单位电缆110和第二单位电缆120具有实质相同的结构,因而利用图6所示的所述第一单位电缆110进行说明。
所述第一单位电缆110构成为包括金属电线111和空间确保用涂层113。
在所述金属电线111的周围具备至少在一部分突出形成的突起112。所述突起112能够以锯齿形状突出形成在所述金属电线111的周围。此外,所述金属电线111的两端部具备连接端子115,以与所述计测模块200连接。
随着所述金属电线111的表面自身形成为以螺旋形状具有弯曲,所述金属电线111的表面积可以具有比具有圆形截面的普通金属电线每单位长度更大的表面积。不仅如此,所述突起112突出形成在所述金属电线111的周围表面,因而所述金属电线111与所述耐火物10接触的表面积变大。
结果,螺旋形状的所述金属电线111和锯齿形状的所述突起112可以保持所述耐火物10,从而可以加强所述耐火物10和所述电缆模块100的结合结构。
此外,为了增大所述金属电线111和所述耐火物10接触的表面积,金属线111的周围表面能够以部分不规则地沉降的方式形成。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第一单位电缆110可以构成为包括所述金属电线111和与所述金属电线111的周围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不规则地粘结的耐火物捆束部件。
所述耐火物捆束部件可以由热纤维等之类的金属材料的纤维构成,附着在所述金属电线111的周围表面上并注入到所述耐火物10内部,与构成所述耐火物10的材料很好地缠结在一起。
因此,由于所述耐火物10和所述第一单位电缆110的结合结构得到加强,因而所述第一单位电缆110从所述耐火物10脱落的现象减少。
所述金属电线111可以使用耐热性优异的SUS材料,以防止由于所述耐火物10传递的热而容易熔化或膨胀。
用于所述金属电线111的材料不限于此,能够用耐热性优异、使电流畅通的金属代替。
此外,所述金属电线111的结构能够以这样的形态构成:铜线位于中心,使得电流可以畅通,并且,用SUS线包围所述铜线的外侧,使得不会由于所述耐火物10的热而使所述铜线容易熔融。
所述空间确保用涂层113涂覆在所述金属电线111的周围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在所述耐火物10的温度上升时熔化,从而确保所述金属电线111的膨胀空间。
当所述金属电线111随着所述耐火物10的温度上升而膨胀时,所述金属电线111填充由所述空间确保用涂层113形成的膨胀空间的至少一部分。
由此,所述空间确保用涂层113由于所述耐火物10所传递的热而熔化,因而以涂覆液的形态排出到所述耐火物10的外部。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所述耐火物10的外部配置有储存罐,所述储存罐可以收纳和保管所排出的所述涂覆液。
所述储存罐除了具有可以收纳和保管涂覆液的作用之外,还可以具有引导所述涂覆液重新插入到所述耐火物10内部的作用。
所述空间确保用涂层113可以由石蜡构成。
所述空间确保用涂层113的材料不限于此,可以用熔点低于所述金属电线、涂覆过程简单、不流通电流的材料代替。
另外,所述计测模块200包括第一单位计测单元201和第二单位计测单元202,所述第一单位计测单元201与所述第一单位电缆110以1:1对应结合,测量从所述第一单位电缆110产生的电阻值,所述第二单位计测单元202与所述第二单位电缆120以1:1对应结合,测量从所述第二单位电缆120产生的电阻值。
所述第一单位计测单元201和所述第二单位计测单元202具有实质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一单位计测单元201和所述第二单位计测单元202可以分别包括所述感测单元212和所述数据发送部213。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耐火物综合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固定电阻单元200a。
此时,所述电缆模块100、所述计测模块200、以及所述固定电阻单元200a形成闭环。
所述固定电阻单元200a具有预设定的电阻值。所述固定电阻单元200a配置在所述耐火物10的外部。所述固定电阻单元200a配置在所述电缆模块100和所述计测模块200之间,将所述电缆模块100和所述计测模块200电连接。
所述固定电阻单元200a可以使从所述电缆模块100产生的电阻值的变化明确,并减少由所述计测模块200测量的电阻值的误差。
参照图3和图4,对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所述电缆模块100和所述计测模块200相对于设置在工业炉中的炼钢炉40中的所述耐火物10的设置状态进行说明。
在设置于所述炼钢炉40的内部的所述耐火物10中,在所述耐火物10的厚度方向上贯通形成有贯通孔11。在所述炼钢炉40的特性上,所述贯通孔11中,在内置有被所述熔融物30损伤的残留测量块21的状态下,结合有将气泡供给到所述熔融物30的透气砖20。所述透气砖20和所述残留测量块21可以比所述耐火物10更快地损伤。
此时,所述电缆模块100可以包括第三电缆模块103,所述第三电缆模块103对应于所述透气砖20的更换时期设置在所述残留测量块21的内部。所述第三电缆模块103可以包括所述第一单位电缆110和所述第二单位电缆120。对应于此,所述计测模块200可以包括第三计测模块230,所述第三计测模块230测量从所述第三电缆模块103产生的电信号。所述第三计测模块230可以包括所述第一单位计测单元201和所述第二单位计测单元202。
于是,如图4所示,对应于所述耐火物的厚度t0,所述透气砖20结合到所述贯通孔11,在所述透气砖20中内置有残留测量块21。然后,在所述残留测量块21中内置有所述第三电缆模块103。此外,所述第三计测模块230连接到所述第三电缆模块103。
然后,如图4所示,当所述耐火物10被所述熔融物30损伤时,所述熔融物30浸透到所述耐火物10的内部。由于在残留测量块21的边缘线t1中内置有所述第三电缆模块103,因而当所述熔融物30浸透到所述耐火物10的内部达“D”时,对应于所述透气砖20的更换时期,内置于所述耐火物10中的所述第三电缆模块103损伤,随着所述第三电缆模块103的损伤,从所述第三计测模块230测量的电信号改变。
由此,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可以对应于改变的所述电信号,导出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100的插入位置,并通过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100的插入位置,掌握所述熔融物30浸透到所述耐火物10的内部的距离。
此外,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可以通过被所述熔融物30损伤的所述第一单位电缆110和所述第二单位电缆120的位置,在与所述耐火物10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掌握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位置。
参照图7和图8,对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所述电缆模块100和所述计测模块200相对于设置在工业炉中的炼铁炉50中的所述耐火物10的设置状态进行说明。
在所述炼铁炉50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耐火物10的情况下,所述电缆模块100可以分为第一电缆模块101、第二电缆模块102、以及第三电缆模块103。
所述第一电缆模块101和所述第二电缆模块102从所述耐火物10和所述熔融物30的边界沿所述耐火物10的厚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耐火物10的内部。所述第一电缆模块101可以从所述耐火物10和所述熔融物30的边界沿所述耐火物10的厚度方向间隔开地设置,所述第二电缆模块102可以从所述第一电缆模块101沿所述耐火物10的厚度方向间隔开地设置。
所述第三电缆模块103配置成从所述第二电缆模块102沿所述耐火物10的厚度方向间隔开。所述第三电缆模块103对应于所述耐火物10的更换时期设置在所述耐火物10的内部。
这里,所述第一电缆模块101、所述第二电缆模块102、以及所述第三电缆模块103可以分别包括所述第一单位电缆110和所述第二单位电缆120。
对应于此,所述计测模块200可以分为第一计测模块210、第二计测模块210、以及第三计测模块230。
所述第一计测模块210测量从所述第一电缆模块201产生的电信号,所述第二计测模块220测量从所述第二电缆模块202产生的电信号,所述第三计测模块230测量从所述第三电缆模块103产生的电信号。
所述第一计测模块210、第二计测模块220、以及第三计测模块230可以分别包括所述第一单位计测单元201和所述第二单位计测单元202。
于是,如图7所示,对应于所述耐火物的厚度t0,在所述耐火物10的内部,从所述熔融物30沿所述耐火物10的厚度方向,以相互间隔开的状态依次配置有所述第一计测模块101、所述第二计测模块102、以及所述第三计测模块103。所述第一计测模块210连接到所述第一电缆模块101,所述第二电缆模块220连接到所述第二电缆模块102,所述第二计测模块230连接到所述第三电缆模块103。
然后,如图8所示,当所述耐火物10被所述熔融物30损伤时,所述熔融物30浸透到所述耐火物10的内部。于是,所述熔融物30使所述第一电缆模块101损伤,然后,使所述第二电缆模块102损伤,最终,使第三电缆模块103损伤。此时,由于在所述耐火物10的边缘线t1中内置有所述第三电缆模块103,因而当所述熔融物30浸透到所述耐火物10的内部达“D”时,对应于所述耐火物10的更换时期,内置于所述耐火物10中的所述第三电缆模块103损伤,随着所述第三电缆模块103的损伤,所述第三计测模块230测量的电信号改变。
由此,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可以对应于改变的所述电信号,导出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100的插入位置,并通过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100的插入位置,掌握所述熔融物30浸透到所述耐火物10的内部的距离。
此外,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可以通过被所述熔融物30损伤的所述第一单位电缆110和所述第二单位电缆120的位置,在与所述耐火物10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掌握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位置。
由于所述电缆模块100和所述计测模块200相对于设置在工业炉中的连铸炉60中的所述耐火物10的设置状态与设置在所述炼钢炉40或所述炼铁炉50中的结构相同,因而省略对此说明。
以下,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图9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电缆模块的配置状态的图,图10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构成电缆模块的第一电线单元的图。
参照图2、图9和图10,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包括:被加热部件、电缆模块100、计测模块200、综合管理模块300、以及本地终端400。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计测模块200、综合管理模块300、以及本地终端400的结构中,省略对于与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计测模块200、综合管理模块300、以及本地终端400相同的结构的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计测模块200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100产生的电流值的电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所述电缆模块100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内部。具体地,所述电缆模块100包括在未电连接的状态下邻接配置的第一电线单元130和第二电线单元140。
当所述熔融物30浸透到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内部并以所述熔融物30为媒介使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30和第二电线单元140相互电连接时,电流流过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30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40。
当然,在所述熔融物30未浸透到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30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40所在的区域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30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40处于未电连接的状态。
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30包括金属电线131、涂层133、以及连接端子135,所述涂层133涂覆到所述金属电线131的外侧表面,用于在制造所述被加热部件的过程中,防止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30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40电连接,所述连接端子135用于与所述计测模块连接。
所述金属电线131可以使用耐热性优异的SUS材料,以免因热而容易熔化或膨胀。用于所述金属电线131的材料不限于此,能够用耐热性优异和电流流通良好的金属代替。
此外,所述金属电线131的结构可以以这样的形式构成:铜线位于中心,使得电流可以良好流通,并且,用SUS线包围所述铜线的外侧,使得用于避免因所述耐火物10的热而使所述铜线容易熔融。
所述涂层133可以由在制造所述被加热部件的过程中不熔化的材料例如陶瓷等形成。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所述被加热部件例如耐火物是非导电体的情况下,所述涂层可以由在所述耐火物的制造过程中在焙烧工艺中熔化的材料制成。
例如,在耐火物是非导电体的情况下,涂层也可以以塑料材料的带被卷绕的形式制成。此时,在所述金属电线的表面上突出形成有突起、或者附着有金属纤维等之类的耐火物捆束部件,由于所述突起或耐火物捆束部件保持所述耐火物的面积增加,因而可以加强所述耐火物和所述电缆模块的结合结构。
由于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40具有与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30实质相同的结构,因而省略对此的详细说明。这里,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30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40可以一起设置在另外的外部壳体的内部空间中。
另外,所述计测模块200还包括电源单元211。
所述电源单元211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10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20单独连接。所述感测单元212测量流过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30和第二电线单元140的电流。所述数据发送部213将所述感测单元212测量的电流值发送到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
结果,所述计测模块200以浸透到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内部的所述熔融物为媒介,对测量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30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40是否相互电连接的状态进行测量。
所述电缆模块100包括沿所述被加热部件即耐火物10的厚度方向邻接配置的第一电缆模块101、第二电缆模块102、以及第三电缆模块103。
此时,所述计测模块200包括第一计测模块210、第二计测模块220、以及第三计测模块230,所述第一计测模块210测量流过所述第一电缆模块101的第一电流值,所述第二计测模块220测量流过所述第二电缆模块102的第二电流值,所述第三计测模块230测量流过所述第三电缆模块103的第三电流值。
这里,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值、第二电流值、以及第三电流值,导出被所述熔融物30损伤的电缆模块的插入位置,并通过损伤的电缆模块的插入位置,掌握所述熔融物浸透到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内部的距离D。
再次,如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所述电缆模块100和所述计测模块200相对于设置在工业炉中炼钢炉40和炼铁炉50中的所述耐火物10的设置状态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所述电缆模块100和所述计测模块200设置的状态相同。
但是,由于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计测模块100测量所述电缆模块200的电流值的电信号,因而省略对此的详细说明。
以下,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图11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在设置于炼钢炉中的透气砖中配置有电缆模块的状态的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电缆模块上配备的主要部分结构和计测模块的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金属熔融物通过多孔块浸透到透气砖的内部的状态的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金属熔融物沿块壳体的外侧表面浸透到透气砖的内部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2、图11至图14,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包括:被加热部件、电缆模块100、计测模块200、综合管理模块300、以及本地终端400。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计测模块200、综合管理模块300、以及本地终端400的结构中,对于与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计测模块200、综合管理模块300、以及本地终端400相同的结构,省略详细说明。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所述被加热部件可以是透气砖500,所述熔融物可以是金属熔融物。
所述电缆模块100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透气砖500的内部。
具体地,所述电缆模块100包括第一电线单元150、第二电线单元160、以及非导电性材料的连接部件170,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60以未与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电连接的状态,在所述透气砖500的内部区域上配置在与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间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所述连接部件170物理连接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60。
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包括第一电线151、第二电线152、以及第一电线包覆件153,所述第二电线152在未与所述第一电线151相互电连接的状态下相邻地配置,所述第一电线包覆件153用于包覆所述第一电线151和所述第二电线152。
此外,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60包括第三电线161、第四电线162、以及第二电线包覆件163,所述第四电线162在未与所述第三电线161相互电连接的状态下相邻地配置,所述第二电线包覆件163用于包覆所述第三电线161和所述第四电线162。
这里,由于所述金属熔融物30接触到所述电缆模块100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因而所述电缆模块100的电连接状态会变化。
即,当所述金属熔融物30与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接触而熔化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的一部分时,所述第一电线151和所述第二电线152电连接,电流在所述第一电线151和所述第二电线152之间流动。
同样,当所述金属熔融物30与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60接触而熔化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60的一部分时,所述第三电线161和所述第四电线162电连接,电流在所述第三电线161和所述第四电线162之间流动。
当然,在所述金属熔融物30未浸透到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60所在的区域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60中均不会流过电流。
所述电缆模块100可以还包括: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和所述计测模块200的第一连接电线154;以及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60和所述计测模块200的第二连接电线164。
另外,所述透气砖500包括:用于将气体供给到钢包70的内部空间的多孔块510、包覆所述多孔块510的内部耐火物块520、包覆所述内部耐火物块的块壳体530、包覆所述块壳体530的外部的外部耐火物块550、以及用于将气体注入到所述多孔块510的气体注入管540。
所述多孔块510包括第一多孔块511和第二多孔块512,所述第一多孔块511形成所述透气砖500的下部区域,所述第二多孔块512配置在所述第一多孔块511的上部。
所述第一多孔块511和所述第二多孔块512具有截圆锥形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具有各种形状。
通过所述气体注入管540流入的气体在通过所述多孔块510时供给到所述钢包70的内部。
在所述钢包70的内部填充有高温的金属熔融物30,在通过所述多孔块510流入的气体的作用下所述金属熔融物30中含有的异物上浮到金属熔融物30的上部区域。上浮的异物通过另外的去除装置从所述钢包去除。
所述内部耐火物块520在所述块壳体530的内部,固定所述块壳体530、所述多孔块510、所述电缆模块的第一电线单元150、以及第二电线单元160。
所述块壳体530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包括朝向所述外部耐火物块550突出的突出部531。
这里,所述第一电线151和所述第二电线152可以配置在所述突出部531的内侧表面上。即,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配置在所述块壳体530的内侧表面和所述多孔块510的外侧表面之间。
在所述金属熔融物30沿所述块壳体530的外侧表面浸透到所述透气砖500的内部的过程中,当所述金属熔融物30到达所述突出部531的外侧表面时,所述金属熔融物30朝所述块壳体530的下部方向移动的速度减小,在熔化所述突出部531的同时与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接触。
当所述金属熔融物30与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接触从而使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的一部分熔化时,所述第一电线151和所述第二电线152以所述金属熔融物30为媒介电连接,所述计测模块200测量流过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的电流值的变化。
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所述连接部件130、以及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20以所述多孔块510的底表面为基准一体地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这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60配置在所述多孔块510的中心区域中。
由于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所述连接部件170、以及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60一体地配备并配置在所述第一多孔块511和所述第二多孔块512之间,因而所述透气砖500的制造变得便利。
这里,简要描述制造所述透气砖500的过程为如下。
首先,作业人员将所述块壳体530的两端表面中直径小的区域配置在平面上。即,所述块壳体530配置成朝与实际使用的状态相反的方向翻转。
然后,作业人员将所述第二多孔块512的两端表面中直径小的截面配置在平面上,并配置在所述块壳体530的内部空间上。
然后,作业人员将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所述连接部件170、以及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60一体地结合而成的电线单元组件配置在所述第二多孔块512的两端表面中直径大的截面的上表面上。
此时,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配置在所述块壳体的突出部531上。
特别地,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配置在所述突出部531上,以与所述突出部531的上部区域内侧表面紧密结合。
若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配置成与所述突出部531的上部区域紧密结合,则当金属熔融物30熔化所述块壳体530并沿所述块壳体530的外侧表面浸透到所述透气砖500的内部时,可以与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容易接触,从而可以更准确地测量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的电连接状态。
然后,作业人员将所述第一多孔块511的两端表面中直径小的截面配置在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60的上部。
此时,所述第一连接电线154和所述第二连接电线164配置成具有可以与所述计测模块200连接的程度的长度。
然后,作业人员将熔融耐火物注入到所述块壳体530的内部空间之后进行干燥。这里,所述熔融耐火物被干燥从而形成所述内部耐火物块520,在形成所述内部耐火物块520的过程中,所述块壳体530、所述第一多孔块511、以及所述第二多孔块512被固定。
然后,作业人员设置所述气体注入管540,使得所述气体注入管540和所述第一多孔块511相互连通。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60也可以以所述多孔块510的底表面为基准配置在相互不同的平面上。
另外,所述计测模块200测量由浸透到所述透气砖500的内部的所述金属熔融物30引起的所述电缆模块100的电连接状态的变化。
所述计测模块200包括电源单元211,并配置在所述透气砖500的外部。
所述电源单元210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60单独连接。
所述感测单元212包括第一传感器212a和第二传感器212b,所述第一传感器212a用于测量流过所述第一电线单元150的电流,所述第二传感器212b用于测量流过所述第二电线单元160的电流。
所述数据发送部230用于将所述第一传感器212a和所述第二传感器212b测量的信息发送到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
所述第一传感器212a可以将用于判断是否所述第一电线151和所述第二电线152以沿所述块壳体530的外侧表面移动并熔融块壳体530的金属熔融物为媒介电连接的信息提供给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
即,所述第一传感器212a测量是否所述第一电线151和所述第二电线152以金属熔融物为媒介电连接的状态。
所述第二传感器212b可以将用于判断是否所述第三电线161和所述第四电线162以浸透到所述多孔块510的内部的金属熔融物为媒介电连接的信息提供到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
同样,所述第二传感器212b测量是否所述第三电线161和所述第四电线162以金属熔融物为媒介电连接的状态。
这里,图13示出了金属熔融物30通过多孔块510浸透到透气砖的内部使得所述第三电线121和所述第四电线122以金属熔融物30为媒介电连接的状态,图14示出了金属熔融物30沿块壳体530的外侧表面浸透到透气砖的内部使得所述第一电线111和所述第二电线112以金属熔融物30为媒介电连接的状态。
即,在图14中,沿块壳体530的外侧表面流动的金属熔融物30熔化相应的块壳体并熔化与所述块壳体530的内侧表面紧密结合的所述第一电线151和所述第二电线152,从而所述第一电线151和所述第二电线152以所述金属熔融物30为媒介电连接。
结果,可以通过未电连接的邻接的两根电线因金属熔融物相互电连接的特征,容易且准确地确认透气砖的损伤状态。
特别地,第一电线单元150配置在块壳体530的内侧表面和多孔块的外侧表面之间,第二电线单元160配置在多孔块510的中心区域内,从而可以容易确认是否金属熔融物沿块壳体530的外侧表面移动并且浸透到所述透气砖500的内部、以及是否金属熔融物浸透到多孔块510的内部。
以下,对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图15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在浇道中配置有电缆模块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参照图2和图15,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包括:被加热部件、电缆模块100、计测模块200、综合管理模块300、以及本地终端400。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计测模块200、综合管理模块300、以及本地终端400的结构中,对于与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计测模块200、综合管理模块300、以及本地终端400相同的结构,省略详细说明。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所述被加热部件可以是浇道耐火物730,所述浇道耐火物730配置在熔融物(未图示)移动的所述浇道700中,防止所述浇道的钢壳壳体710和所述熔融物接触。
即,所述浇道耐火物730防止所述浇道的钢壳壳体710被所述熔融物损伤。
如图15所示,所述浇道700包括浇道钢壳壳体710、高强度耐火物720、以及浇道耐火物730,所述浇道钢壳壳体710配置在外侧,引导熔融物(未图示)的移动,所述高强度耐火物720配置在所述浇道钢壳壳体710的内侧,保护所述浇道钢壳壳体710免受所述熔融物影响,所述浇道耐火物730配置在所述高强度耐火物720的内侧,供所述熔融物直接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所述电缆模块包括:第一电缆模块191、第二电缆模块193、以及第三电缆模块195。
所述第一电缆模块191可以配置在所述浇道耐火物730的一侧隔壁内部。
所述第一电缆模块191可以包括网格形状的第一面状电缆模块191a和第二面状电缆模块191b,所述第二面状电缆模块191b与所述第一面状电缆模块191a相同地形成,并配置成从所述第一面状电缆模块191a间隔开一定间隔。
当然,可以根据所述浇道耐火物730的尺寸和结构增加或减少面状电缆模块的数量。
所述第二电缆模块193可以配置在所述浇道耐火物730的另一侧隔壁内部。
所述第二电缆模块193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面状电缆模块191a和所述第二面状电缆模块191b相同形状的第三面状电缆模块193a和第四面状电缆模块193b。
所述第三电缆模块195可以配置在所述浇道耐火物730的底侧内部。
所述第三电缆模块195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面状电缆模块191a和所述第二面状电缆模块191b相同形状的第五面状电缆模块195a和第六面状电缆模块195b。
此时,所述第一面状电缆模块191a、所述第三面状电缆模块193a、以及所述第五面状电缆模块195a可以配置成与在所述浇道耐火物730的内部移动的熔融物接近,所述第二面状电缆模块191b、所述第四面状电缆模块195b、以及所述第六面状电缆模块195b可以配置成在所述浇道耐火物的内部与所述钢壳壳体710接近。
尽管未图示,然而各面状电缆模块可以由多个第一单位电缆和配置成在与所述第一单位电缆交叉的状态下相互间隔开的多个第二单位电缆构成,通过这种各单位电缆的配置结构,各面状电缆模块形成为网格形状。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各面状电缆可以不是网格形状,而可以是线性电缆在平面上配置为螺旋形或蛇形或直线形状。
尽管未图示,然而所述计测模块可以包括第一计测模块、第二计测模块、以及第三计测模块。
所述第一计测模块可以包括第一面状计测模块和第二面状计测模块,所述第一面状计测模块和所述第二面状计测模块与所述第一面状电缆模块191a和所述第二面状电缆模块191b连接,并分别测量从第一面状电缆模块191a和第二面状电缆模块191b产生的电信号。
所述第二计测模块可以包括第三面状计测模块和第四面状计测模块,所述第三面状计测模块和所述第四面状计测模块与所述第三面状电缆模块193a和所述第四面状电缆模块193b连接,并分别测量从所述第三面状电缆模块193a和所述第四面状电缆模块193b产生的电信号。
所述第三计测模块可以包括第五面状计测模块和第六面状计测模块,所述第五面状计测模块和所述第六面状计测模块与所述第五面状电缆模块195a和所述第六面状电缆模块195b连接,并分别测量从所述第五面状电缆模块195a和所述第六面状电缆模块195b产生的电信号。
尽管未图示,然而各面状计测模块可以包括分别与多个第一单位电缆和第二单位电缆连接的第一单位计测模块和第二单位计测模块。
即,当所述浇道耐火物730被所述熔融物损伤时,所述熔融物浸透到所述浇道耐火物730内部。当所述熔融物浸透到浇道耐火物730内部时,配置成与所述熔融物接近的所述第一面状电缆模块191a、所述第三面状电缆模块193a、以及所述第五面状电缆模块195a一次被损伤,随着第一面状电缆模块191a、所述第三面状电缆模块193a、以及所述第五面状电缆模块195a损伤,所述第一面状计测模块、所述第三面状计测模块、以及第五面状计测模块测量的电信号改变。
即,可以通过由于所述熔融物浸透到所述浇道耐火物730而使配置成与所述熔融物接近的第一面状电缆模块191a、所述第三面状电缆模块193a、以及所述第五面状电缆模块195a损伤而改变的各电信号,一次确认所述浇道耐火物730的损伤状态和位置。
此外,所述浇道耐火物也浸透的熔融物二次损伤配置成与所述钢壳壳体710接近的所述第二面状电缆模块191b、所述第四面状电缆模块193b、以及所述第六面状电缆模块195b,随着所述第二面状电缆模块191b、所述第四面状电缆模块193b、以及所述第六面状电缆模块195b损伤,所述第二面状计测模块、所述第四面状计测模块、以及第六面状计测模块测量的电信号改变。
即,可以通过由于所述熔融物浸透到所述浇道耐火物730而使配置成与所述钢壳壳体710接近的所述第二面状电缆模块191b、所述第四面状电缆模块193b、以及所述第六面状电缆模块193b损伤而改变的各电信号,二次确认所述浇道耐火物730的损伤状态和损伤位置。
结果,在测量到所述第二面状电缆模块191b、所述第四面状电缆模块193b、以及所述第六面状电缆模块195b被所述熔融物二次损伤的电信号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熔融物可能会损伤所述钢壳壳体710的情况,可以从所述钢壳壳体710更换所述浇道耐火物730。
尽管未图示,然而各个面状电缆模块可以分别设置在另外的电缆块(未图示)中,也可以将各电缆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浇道耐火物730的一侧隔壁、另一侧隔壁、以及底侧。
以下,对根据本发明的耐火物综合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图。图16示出了耐火物是透气砖的情况。
参照图2、图3和图16,根据本发明的耐火物综合管理控制方法在控制耐火物综合管理系统时包括:信息测量步骤S10、耐火物状态掌握步骤S20,报警信息显示步骤S30、耐火物状态显示步骤S40、以及本地终端命令传递步骤S50。
在所述信息测量步骤S10中,通过所述计测模块200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100产生的信息。
在所述信息测量步骤S10中测量的信息可以是当所述被加热部件被所述熔融物30损伤时随着所述电缆模块100损伤而改变的电阻值或电流值的电信号,并且可以是由浸透到所述透气砖500的内部的所述熔融物30引起的所述电缆模块100的电连接状态的变化的电信号。
在所述耐火物状态掌握步骤S20中,通过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分析所述计测模块200测量的信息,掌握所述耐火物10的损伤状态。
此时,在所述信息测量步骤S10中测量的信息是电阻值或电流值的电信号的情况下,在所述耐火物状态掌握步骤S20中,可以对应于改变的所述电阻值或电流值,导出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100的插入位置,并通过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100的插入位置,掌握所述熔融物浸透到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内部的距离。
在所述报警信息显示步骤S30中,在所述耐火物10的状态超出正常状态的范围的情况下,配置成与所述耐火物10邻接的所述报警装置显示报警信息。
在所述耐火物状态显示步骤S40中,通过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将所述耐火物10的状态显示在所述数据输出部370上。
在所述本地终端命令传递步骤S50中,使用所述综合管理模块来生成所述耐火物的管理信息,通过所述综合管理模块300将所述耐火物10的管理信息发送到所述本地终端400。
另外,参照图2、图13和图16,在所述信息测量步骤S10中测量的信息是所述电缆模块100的电连接状态的变化的电信号的情况下,在所述耐火物掌握步骤S20中可以执行以下步骤:判断是否所述熔融物30沿所述块壳体530的外侧表面移动并浸透到所述透气砖500的内部直到第一设定位置;以及判断是否所述熔融物30浸透到所述多孔块510的内部直到第二设定位置。
如上所述,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上述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思想和领域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或改变。
工业应用性
将本发明应用于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当设置于在炼铁厂、发电厂、玻璃成形工厂等中使用的各种工业炉(加热炉、热处理炉、烧制炉、高炉浇道等)的内部的被加热部件由于热冲击而受到损伤时,可以立即掌握被加热部件的状态。
此外,将本发明应用于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可以容易掌握被加热部件的损伤位置和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程度。
此外,将本发明应用于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中,可以对工业炉的被加热部件进行管理,防止由被加热部件的损伤引起的工业炉的热损失、外部设备的损伤、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事故等。

Claims (20)

1.一种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其用于对被高温的熔融物加热的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进行综合管理,所述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
电缆模块,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内部;
计测模块,配置在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外侧,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产生的信息;
综合管理模块,根据所述计测模块测量的信息,掌握由所述熔融物引起的所述被加热部件的损伤变化,显示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变化状态,生成针对所述被加热部件的管理信息;以及
本地终端,从所述综合管理模块接收针对所述被加热部件的管理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测模块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产生的信息,并测量随着所述电缆模块的损伤而改变的电阻值,其中,所述熔融物使所述被加热部件损伤并使所述电缆模块损伤,
所述综合管理模块对应于所述电阻值的变化,导出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的插入位置,通过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的插入位置,掌握所述熔融物浸透到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内部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模块包括多个第一单位电缆和多个第二单位电缆,所述多个第一单位电缆相互间隔开地配置,所述多个第二单位电缆在与所述第一单位电缆交叉的状态下相互间隔开地配置,
所述计测模块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产生的电信号,并包括第一单位计测单元和第二单位计测单元,所述第一单位计测单元与所述第一单位电缆以1:1对应结合,测量从所述第一单位电缆产生的电信号,所述第二单位计测单元与所述第二单位电缆以1:1对应结合,测量从所述第二单位电缆产生的电信号,
所述综合管理模块通过由于所述熔融物而损伤的所述第一单位电缆和所述第二单位电缆的位置,在与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掌握所述被加热部件的损伤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缆模块和所述计测模块之间连接有具有预设定的电阻值的固定电阻单元,
所述电缆模块、所述计测模块、以及所述固定电阻单元形成闭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加热部件包括耐火物和透气砖,所述透气砖结合到在所述耐火物的厚度方向上形成的贯通孔,向所述熔融物供给气泡,
所述透气砖包括残留测量块,所述电缆模块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残留测量块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模块包括沿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厚度方向邻接配置的第一电缆模块和第二电缆模块,
所述计测模块包括第一计测模块和第二计测模块,所述第一计测模块测量流过所述第一电缆模块的第一电流值,所述第二计测模块测量流过所述第二电缆模块的第二电流值,
所述综合管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值和第二电流值导出由于所述熔融物而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的插入位置,通过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的插入位置,掌握所述熔融物浸透到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内部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测模块包括感测单元和数据发送部,所述感测单元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产生的电信号,所述数据发送部将所述感测单元测量的电信号发送到所述综合管理模块,
所述综合管理模块包括数据接收部、数据分析部、数据输出部、以及管理指示部,所述数据接收部接收所述数据发送部发送的电信号,所述数据分析部运算所述数据接收部接收的电信号,掌握所述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所述数据输出部显示成监控所述数据分析部掌握的所述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所述管理指示部根据所述数据分析部掌握的所述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生成针对所述被加热部件的管理信息,将其发送到所述本地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模块包括在未相互电连接的状态下相邻配置的第一电线单元和第二电线单元,
所述计测模块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产生的信息,并测量所述电缆模块的状态,所述电缆模块的状态包括是否所述第一电线单元和第二电线单元以浸透到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内部的所述熔融物为媒介相互电连接,
所述计测模块包括电源单元和感测单元,所述电源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线单元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单独连接,所述感测单元用于测量流过所述第一电线单元和第二电线单元的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线单元包括金属电线和涂层,所述涂层涂覆在所述金属电线的外侧表面上,用于在制造所述被加热部件的过程中防止所述第一电线单元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加热部件是透气砖,所述熔融物是金属熔融物,
所述计测模块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产生的信息,并测量由浸透到所述透气砖的内部的所述金属熔融物引起的所述电缆模块的电连接状态的变化,
所述电缆模块包括第一电线单元和第二电线单元,所述第一电线单元具有在未相互电连接的状态下相邻配置的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所述第二电线单元具有在未相互电连接的状态下相邻配置的第三电线和第四电线,并以未与所述第一电线单元电连接的状态,配置在所述透气砖的内部区域上与所述第一电线单元间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处,
由于所述金属熔融物接触所述电缆模块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因而所述电缆模块的电连接状态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气砖包括:多孔块,用于将气体供给到钢包的内部空间;内部耐火物块,包覆所述多孔块;块壳体,包覆所述内部耐火物块;外部耐火物块,包覆所述块壳体的外部;以及气体注入管,用于将气体注入到所述多孔块,
所述块壳体包括朝向所述外部耐火物块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配置在所述突出部的内侧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模块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电线单元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物理连接的非导电性材料的连接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线单元、所述连接部件、以及所述第二电线单元以所述多孔块的底表面为基准一体地配置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电线单元配置在所述块壳体的内侧表面和所述多孔块的外侧表面之间,所述第二电线单元配置在所述多孔块的中心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模块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电线单元和所述计测模块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电线;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电线单元和所述计测模块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电线,
所述第一电线单元还包括用于包覆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的第一电线包覆件,所述第二电线单元还包括用于包覆所述第三电线和所述第四电线的第二电线包覆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测模块包括:电源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线单元和所述第二电线单元单独连接;第一传感器,用于测量流过所述第一电线单元的电流;第二传感器,用于测量流过所述第二电线单元的电流;以及数据发送部,用于将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测量的信息发送到所述综合管理模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感器将用于判断是否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以沿所述块壳体的外侧表面移动并熔融所述块壳体的金属熔融物为媒介电连接的信息提供到所述综合管理模块,所述第二传感器将用于判断是否所述第三电线和所述第四电线以浸透到所述多孔块的内部的金属熔融物为媒介电连接的信息提供到所述综合管理模块。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加热部件是配置在浇道中的浇道耐火物,
所述电缆模块包括:第一电缆模块,配置在所述浇道耐火物的一侧隔壁内部;第二电缆模块,配置在所述浇道耐火物的另一侧隔壁内部;以及第三电缆模块,配置在所述浇道耐火物的底侧内部,
所述计测模块包括:第一计测模块,与所述第一电缆模块连接,测量从所述第一电缆模块产生的电信号;第二计测模块,与所述第二电缆模块连接,测量从所述第二电缆模块产生的电信号;以及第三计测模块,与所述第三电缆模块连接,测量从所述第三电缆模块产生的电信号。
18.一种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用于控制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所述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所述计测模块来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产生的信息;
利用所述综合管理模块来分析所述计测模块测量的信息,掌握所述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
利用所述综合管理模块来显示所述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以及
利用所述综合管理模块来生成针对所述被加热部件的管理信息,将针对所述被加热部件的管理信息发送到所述本地终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产生的信息的步骤中测量的信息是随着所述电缆模块的损伤而改变的电阻值或电流值的电信号,其中,所述熔融物使所述被加热部件损伤并使所述电缆模块损伤,
在掌握所述被加热部件的损伤状态的步骤中,对应于改变的所述电阻值或电流值,导出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的插入位置,通过损伤的所述电缆模块的插入位置,掌握所述熔融物浸透到所述被加热部件的内部的距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测量从所述电缆模块产生的信息的步骤中测量的信息是针对由浸透到所述透气砖的内部的所述熔融物引起的所述电缆模块的电连接状态的变化的电信号,
掌握所述透气砖的损伤状态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是否所述熔融物沿所述块壳体的外侧表面移动并浸透到所述透气砖的内部直到第一设定位置;以及判断是否所述熔融物浸透到所述多孔块的内部直到第二设定位置。
CN201880008046.4A 2017-02-01 2018-01-29 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1991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PCT/KR2017/001086 2017-02-01
PCT/KR2017/001086 WO2018143491A1 (ko) 2017-02-01 2017-02-01 피가열부재 통합관리 시스템과 이의 제어방법
PCT/KR2017/002178 WO2018159863A1 (ko) 2017-02-28 2017-02-28 피가열부재 통합관리 시스템과 이의 제어방법
KRPCT/KR2017/002178 2017-02-28
PCT/KR2017/011775 WO2019083054A1 (ko) 2017-10-24 2017-10-24 퍼징플러그 통합관리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KRPCT/KR2017/011775 2017-10-24
PCT/KR2018/001207 WO2018143616A1 (ko) 2017-02-01 2018-01-29 피가열부재 통합관리 시스템과 이의 제어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9168A true CN110199168A (zh) 2019-09-03
CN110199168B CN110199168B (zh) 2022-01-14

Family

ID=63040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8046.4A Active CN110199168B (zh) 2017-02-01 2018-01-29 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940218B2 (zh)
EP (1) EP3553442B1 (zh)
JP (1) JP7038126B2 (zh)
KR (1) KR101942805B1 (zh)
CN (1) CN110199168B (zh)
WO (1) WO20181436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008724A1 (de) * 2018-11-07 2020-05-07 Klaus Faber AG Mess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eines Struktur- und Verschleißzustandes eines Bauteils sowie Verwendung einer Messung im Oberflächenbereich eines metallischen elektrischen Leiters
CN117969792B (zh) * 2024-02-01 2024-09-06 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铁沟浇注料裂纹测试工装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30659A (en) * 1965-11-20 1968-10-16 Demag Elektrometallurgie Gmb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the wall thickness in metallurgical furnaces
US4442706A (en) * 1981-03-02 1984-04-17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Probe and a system for detecting wear of refractory wall
US20040020278A1 (en) * 2002-07-31 2004-02-05 Mcgarvey Gordon Bryce Erosion monitoring of ceramic insulation or shield with wide area electrical grids
CN103499422A (zh) * 2013-09-24 2014-01-08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窑炉的泄漏监测装置、窑炉及窑炉的泄漏检测方法
CN104111152A (zh) * 2014-06-27 2014-10-2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防渗层渗漏检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61302U (zh) * 1974-11-09 1976-05-14
JPS5746355Y2 (zh) * 1977-03-25 1982-10-13
JPS53122608A (en) 1977-03-31 1978-10-26 Sumitomo Metal Ind Ltd Molten metal spout survellance method
JPS54115603A (en) * 1978-02-28 1979-09-08 Sumitomo Metal Ind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loss of repairing material for blast furnace inner wall
US4274284A (en) * 1980-04-14 1981-06-23 Leeds & Northrup Company Expandable phase change detector device
FR2518240A1 (fr) * 1981-12-16 1983-06-17 Siderurgie Fse Inst Rech Element refractaire permeable pour l'introduction d'un fluide de brassage dans un bain de metal en fusion
US4478395A (en) * 1982-05-20 1984-10-23 Bmi, Inc. Refractory runner
AT386072B (de) * 1983-07-18 1988-06-27 Radex Deutschland Ag Feuerfester stein, insbesondere gasspuelstein
DE3503221A1 (de) * 1985-01-31 1986-08-14 Didier-Werke Ag, 6200 Wiesbaden Feuerfester gasdurchlaessiger stein
FR2590974B1 (fr) * 1985-12-03 1991-01-25 Detalle Pol Dispositif de detection de l'usure de briques d'insufflation de fluides dans des metaux liquides
US5158366A (en) * 1989-05-31 1992-10-27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Refractory monitoring temperature sensor and refractory erosion location measuring device
JPH03115513A (ja) * 1989-09-29 1991-05-16 Kawasaki Refract Co Ltd 耐火壁の溶損検知方法
JPH05240713A (ja) * 1992-02-27 1993-09-17 Kobe Steel Ltd 耐火物監視用温度センサおよび耐火物の侵食状態計測方法
JPH0647509A (ja) * 1992-08-04 1994-02-22 Kurosaki Refract Co Ltd ガス吹き込み装置
JPH06313681A (ja) 1993-04-30 1994-11-08 Ngk Insulators Ltd 誘導炉等における耐火物ライニングの損耗度合検知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9218125A (ja) * 1996-02-08 1997-08-19 Nippon Steel Corp 溶融金属精錬容器用湯漏れ検知方法、並びにその判断方法
US5939136A (en) * 1996-04-12 1999-08-17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optical fiber devices using optical fibers with thermally removable coatings
JPH10259414A (ja) * 1997-03-19 1998-09-29 Toshiba Ceramics Co Ltd ガス吹き込み用ポーラスプラグ
KR19990021633U (ko) * 1997-11-29 1999-06-25 이구택 열풍변의 부정형내화물 손상검출장치
JP2000039412A (ja) 1998-07-21 2000-02-08 Kawasaki Steel Corp 耐火物の試験装置
JP2000161868A (ja) 1998-12-01 2000-06-16 Hitachi Ltd 耐火物の損傷量評価方法
KR200206127Y1 (ko) 2000-07-18 2000-12-01 주식회사한국이에이치티 화재감지용 전선구조
US7633734B2 (en) 2006-11-02 2009-12-15 Duca Manufacturing & Consulting, Inc. AC melt to bushing current detector
JP5085181B2 (ja) 2007-04-26 2012-11-28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耐火物の厚み検出方法および耐火物の劣化判断方法
KR101090927B1 (ko) * 2009-05-26 2011-12-08 조선내화 주식회사 버블링플러그
JP5487730B2 (ja) * 2009-06-05 2014-05-07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耐火物寿命予測方法、及び耐火物残厚推定方法
KR101106274B1 (ko) * 2009-12-01 2012-01-18 조선내화 주식회사 버블링플러그용 퍼징블럭
ES2557565T3 (es) * 2011-05-23 2016-01-27 Inductotherm Corp. Horno eléctrico de inducción con sistema de detección de desgaste del revestimiento
KR20130010392A (ko) * 2011-07-18 2013-01-28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용강 처리 장치
KR20130035084A (ko) 2011-09-29 2013-04-08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내화물 온도 측정이 가능한 전기로
EP2788135B1 (en) 2011-12-06 2020-09-23 Paneratech, Inc. Microwave probe for furnace refractory material
JP2013152058A (ja) 2012-01-26 2013-08-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耐火材支持用スタッドの健全性評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286454B1 (ja) * 2013-01-23 2013-09-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鋳造装置の溶湯漏れ検知機構
US9279773B2 (en) 2014-07-18 2016-03-08 Process Metrix Crack 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in a metallurgical vessels
KR101696024B1 (ko) 2014-07-30 2017-01-13 주식회사 포스코 고로노체구조 및, 고로노체구조의 보수방법
KR101843370B1 (ko) * 2016-04-14 2018-03-29 박성재 내화물 통합관리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30659A (en) * 1965-11-20 1968-10-16 Demag Elektrometallurgie Gmb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the wall thickness in metallurgical furnaces
US4442706A (en) * 1981-03-02 1984-04-17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Probe and a system for detecting wear of refractory wall
US20040020278A1 (en) * 2002-07-31 2004-02-05 Mcgarvey Gordon Bryce Erosion monitoring of ceramic insulation or shield with wide area electrical grids
CN103499422A (zh) * 2013-09-24 2014-01-08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窑炉的泄漏监测装置、窑炉及窑炉的泄漏检测方法
CN104111152A (zh) * 2014-06-27 2014-10-2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防渗层渗漏检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43616A1 (ko) 2018-08-09
JP7038126B2 (ja) 2022-03-17
EP3553442A4 (en) 2020-05-20
JP2020518778A (ja) 2020-06-25
EP3553442B1 (en) 2022-07-20
CN110199168B (zh) 2022-01-14
US11940218B2 (en) 2024-03-26
US20190360752A1 (en) 2019-11-28
KR101942805B1 (ko) 2019-04-17
EP3553442A1 (en) 2019-10-16
KR20180099624A (ko) 2018-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65267B2 (ja) 耐火物統合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2972093B (zh) 用于在电极上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和设备
CN110199168A (zh) 被加热部件综合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07496B (zh) 钢包烘烤温度的测试方法
CN108213400A (zh) 配备有一体的温度测量装置的塞棒
KR102005959B1 (ko) 버블링 플러그 조립체
CN104513880A (zh) 一种转炉副枪枪体
KR101920421B1 (ko) 내화물 어셈블리, 이를 이용한 내화물 통합관리 시스템 및 내화물 어셈블리 관리방법
CN101328526B (zh) 在电弧炉中连续填装生铁时确定熔炼池高度的装置
JP6834502B2 (ja) 不定形耐火物構造体、不定形耐火物構造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耐熱繊維製支持材
CN208398629U (zh) 一种耐火材料冶炼用熔融电弧炉
JPS62132135A (ja) 溶融金属温度連続測定方法
CN107881288B (zh) 一种基于双层耐火材料的转炉副枪枪体
CN2541465Y (zh) 高炉炉衬烧蚀监测装置
KR102641214B1 (ko) 전기로 천정 수리용 몰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기로 천정 수리방법
CN219459308U (zh) 一种铝加热棒装置
KR20120032940A (ko) 래들의 습식 보수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보수방법
JP2021138997A (ja) 転炉用一体型羽口
CN118310405A (zh) 一种判断炉墙侵蚀的方法
CN107937852A (zh) 一种铜杆涂覆装置及使用其的铜杆涂覆方法
KR20120029614A (ko) 정련로 내화물의 불량검출장치
BR112019001109B1 (pt) Método para fabricar um forno elétrico de indução com um sistema de detecção de desgaste de revestimento interno
Chen et al. Thermocouple protection tubes: Integral for casthouse efficiency
CN102873318A (zh) 钢包透气砖熔损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JPH02280860A (ja) コークス炉溶射補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