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8481A - 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评价方法、笔输入设备膜评价装置及笔输入设备用膜 - Google Patents

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评价方法、笔输入设备膜评价装置及笔输入设备用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8481A
CN110168481A CN201780082679.5A CN201780082679A CN110168481A CN 110168481 A CN110168481 A CN 110168481A CN 201780082679 A CN201780082679 A CN 201780082679A CN 110168481 A CN110168481 A CN 110168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pen
film
input device
pen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26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8481B (zh
Inventor
下杉翔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c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68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8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8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8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H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H17/00Measur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46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the device orientation or free movement in a 3D space, e.g. 3D mice, 6-DOF [six degrees of freedom] pointers using gyroscopes, accelerometers or tilt-sens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15/00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 G01P15/02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by making use of inertia forces using solid seismic masses
    • G01P15/08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by making use of inertia forces using solid seismic masses with conversion into electric or magnetic val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rawing Aids And Blackboards (AREA)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评价方法具有:第1步骤,一边使笔的前端与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表面接触,一边沿着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表面,使笔输入设备用膜相对于笔相对地移动,得到表示在移动中笔以规定的振动频率振动时的笔的振幅及笔的加速度的至少某个的测量数据;以及第2步骤,将在第1步骤中得到的测量数据与基准数据比较。

Description

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评价方法、笔输入设备膜评价装置及笔输 入设备用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评价方法、笔输入设备膜评价装置及笔输入设备用膜。
背景技术
在由触控笔(接触件)输入的笔输入设备的显示面上,例如配置笔输入设备用膜。对于笔输入设备用膜,要求良好的运笔感受。作为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运笔感受的评价方法,例如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那样,可以举出通过评价者的感觉进行功能(官能)评价的方法,或通过用笔的前端对膜的表面进行扫描时的笔的阻力进行评价的方法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322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如果根据评价者的感觉对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运笔感受进行功能评价,则有可能评价结果根据评价者的主观而散乱。此外,如果想要根据笔的阻力对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运笔感受进行评价,则由于难以仅根据笔的阻力来掌握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运笔感受,所以有难以适当地进行评价的情况。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对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运笔感受适当地进行评价、并且能够提供优良的运笔感受的笔输入设备用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发明者们研究发现:笔反复进行与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表面的微小的凹凸卡挂、离开的动作从而振动时的笔的振幅及笔的加速度与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运笔感受有相关关系。可知该笔的振幅及笔的加速度与向具有基准的运笔感受的笔输入设备用膜进行输入时的笔的振幅及笔的加速度越接近,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运笔感受与基准的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运笔感受越接近。
所以,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评价方法具有:第1步骤,一边使笔的前端与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表面接触,一边沿着前述笔输入设备用膜的前述表面,使前述笔输入设备用膜相对于前述笔相对地移动,得到表示在前述移动中前述笔以规定的振动频率振动时的前述笔的振幅及前述笔的加速度的至少某个的测量数据;以及第2步骤,将在前述第1步骤中得到的前述测量数据与基准数据比较。
根据上述方法,在第1步骤中,能够对在前述移动中笔反复进行与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表面的微小的凹凸卡挂、离开的动作从而笔以规定的振动频率振动时的笔的振幅及笔的加速度的至少某个进行测量。此外,在第2步骤中,将表示在第1步骤中测量出的笔的振幅及笔的加速度的至少某个的测量数据与例如具有基准的运笔感受的膜的基准数据进行比较,对测量数据的值与基准数据的值以何种程度接近进行评价,从而能够对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运笔感受适当地进行评价。
也可以是,在前述第1步骤中,使用前述笔的前述加速度的测量值,基于数式1,计算前述笔的前述振幅。
[数式1]
S=20×log10(a/1×10-5)
其中,设前述振幅为S(dB),设前述加速度为a(m/s2)。
根据上述方法,在第1步骤中得到了表示笔的加速度的测量数据的情况下,能够将该笔的加速度基于数式1容易地变换为人容易作为感觉而捕捉的笔的振幅。
也可以将前述振动频率的值设为比0Hz大且4Hz以下的范围内的值。这样,通过将比0Hz大且4Hz以下的范围内的值的振动频率下的测量数据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能够将人能够舒适地感知的振动频率下的测量数据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能够对优良的运笔感受的笔输入设备用膜更适当地进行评价。
也可以是,在前述第1步骤中,将前述笔输入设备用膜用支承体支承,使前述笔输入设备用膜与前述支承体一起相对于前述笔相对地移动。
根据上述方法,通过将笔输入设备用膜用支承体支承,例如能够容易地使笔输入设备用膜与支承体一起相对于笔相对移动,并且能够一边防止笔输入设备用膜的变形一边使笔与笔输入设备用膜接触,能够容易地对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运笔感受进行评价。
也可以是,在前述第1步骤中,通过安装在前述笔上的加速度检测传感器对前述加速度进行测量。由此,即使笔的振动是微小的,也能够使用加速度检测传感器对于笔的加速度直接且容易地进行测量。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笔输入设备用膜评价装置具备:支承体,对笔输入设备用膜进行支承;保持部,保持笔,以使前述笔的前端与前述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表面接触;移动机构部,在前述笔输入设备用膜被前述支承体支承的状态下,沿着前述笔输入设备用膜的前述表面,使前述支承体与前述笔输入设备用膜一起相对于前述笔相对地移动;测量部,对在前述移动中前述笔以规定的振动频率振动时的前述笔的振幅及前述笔的加速度的至少某个进行测量;以及输出部,对前述测量部测量出的测量数据进行输出。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能够通过移动机构部使由支承体支承的笔输入设备用膜和由保持部保持的笔相对地移动,通过测量部对笔以规定的振动频率振动时的笔的振幅及笔的加速度的至少某个进行测量,通过输出部对测量部测量出的测量数据进行输出,所以例如通过将由输出部输出的测量数据与基准数据比较,能够在减轻操作者的手动的操作负担的同时,对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运笔感受适当地进行评价。
也可以是,前述测量部使用前述笔的前述加速度的测量值,基于数式1,计算前述笔的前述振幅。
[数式1]
S=20×log10(a/1×10-5)
其中,设前述振幅为S(dB),设前述加速度为a(m/s2)。由此,能够将笔的加速度容易地变换为人容易作为感觉而捕捉的笔的振幅。
前述振动频率的值也可以是比0Hz大且4Hz以下的范围内的值。这样,通过将比0Hz大且4Hz以下的范围内的值的振动频率下的测量数据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能够将人能够舒适地感知的振动频率下的测量数据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能够对优良的运笔感受的笔输入设备用膜更适当地进行评价。
前述测量部也可以具有安装在前述笔上的加速度检测传感器。由此,即使笔的振动是微小的,也能够使用加速度检测传感器对于笔的加速度直接且容易地进行测量。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笔输入设备用膜,以将笔输入设备的显示面覆盖的方式配置;一边使笔与表面接触一边沿着前述表面使前述笔相对地移动从而前述笔振动时的振动的振幅的最大值被设定为90dB以上110dB以下的值。由此,能够使笔的振动的振幅接近于用笔向纸做笔记时的笔的振动的振幅,能够得到优良的运笔感受的笔输入设备用膜。
也可以是,具备:第1膜部件,以将前述显示面覆盖的方式配置;以及第2膜部件,以将前述第1膜部件的与前述显示面相反侧的面覆盖的方式配置;前述第2膜部件具有沿着前述第1膜部件的前述相反侧的面扩展的基底部、以及在相互分散的状态下被前述基底部保持的多个珠形(bead)粒子;前述第2膜部件的保持前述珠形粒子的保持区域从该区域的周缘区域向与前述第1膜部件相反侧突出;前述第2膜部件的与前述显示面相反侧的面其算术平均粗糙度Ra被设定为0.5μm以上1.5μm以下的范围的值,并且基圆最大起伏WEM被设定为10.0μm以上20.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笔输入设备用膜具备:第1膜部件,以将笔输入设备的显示面覆盖的方式配置;以及第2膜部件,以将前述第1膜部件的与前述显示面相反侧的面覆盖的方式配置;前述第2膜部件具有:基底部,沿着前述第1膜部件的前述相反侧的面扩展;以及多个珠形粒子,以相互分散的状态被前述基底部保持;前述第2膜部件的前述珠形粒子的重量M2相对于前述第2膜部件的前述基底部的重量M1之比M2/M1被设定为0.002以上0.1以下的范围的值;前述基底部的平均厚度D2相对于前述珠形粒子的平均粒径D1之比D2/D1被设定为0.5以上0.8以内的范围的值;前述第2膜部件的保持前述珠形粒子的保持区域从该区域的周缘区域向与前述第1膜部件相反侧突出。
根据上述各结构,当沿着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表面使笔相对于笔输入设备用膜相对移动时,笔反复进行与第2膜部件的各保持区域卡挂、离开的动作而振动。这里,通过将比D2/D1、M2/M1分别设定为上述值,或将前述第2膜部件的与前述显示面相反侧的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和基圆最大起伏WEM分别设定为上述值,从而用笔向笔输入设备用膜进行输入时笔与各保持区域卡挂、离开时笔的振动所带来的笔的振动的振幅及笔的加速度接近于用笔向纸做笔记时的笔的振动所带来的笔的振动的振幅及笔的加速度,能得到与纸的运笔感受接近的运笔感受。由此,能够得到优良的运笔感受的笔输入设备用膜。
也可以是,前述珠形粒子的平均粒径D1被设定为8μm以上30μm以内的范围的值。由此,能够将珠形粒子形成为不易辨识且振动容易从笔向输入者的手适当地传递的尺寸,并且能够防止通过装接笔输入设备用膜而笔输入设备的显示面的辨识性下降。
前述基底部及前述珠形粒子的材质也可以相同。由此,能得到优良的运笔感受的笔输入设备用膜,并且将基底部及珠形粒子的光学特性的差异降低,能够对笔输入设备用膜赋予良好的光透过性。
也可以是,前述基底部的平均厚度D2被设定为50μm以上25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通过这样将第1膜部件的平均厚度D2设定为上述值,能够得到能够将珠形粒子用第1膜部件良好地保持、并且能够维持良好的光透过性的第1膜部件。
前述第2膜部件的前述保持区域从前述周缘区域突出的一侧的面也可以是与前述显示面相反侧的最表面。由此,能够得到笔的振动容易传递给输入者的手的笔输入设备用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各技术方案,能够对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运笔感受适当地进行评价、并且能够提供优良的运笔感受的笔输入设备用膜。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实施方式的笔输入设备用膜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有关实施方式的笔输入设备用膜评价装置的示意外观图。
图3是表示用笔向实施例1、2及比较例1、2的膜进行输入时的笔的振动频率与笔的加速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4是表示用笔向实施例1、2及比较例1、2的膜进行输入时的笔的振动频率与笔的振幅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笔输入设备用膜]
图1是有关实施方式的笔输入设备用膜1(以下,简称作膜1)的示意剖视图。膜1具有光透过性。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膜1其浑浊度(ヘイズ)被设定为5%以上60%以下的范围的值。此外,膜1其全光线透过率被设定为85%以上100%以下的范围的值。
如图1所示,膜1具备第1膜部件2和第2膜部件3。第1膜部件2以将笔输入设备40的显示面40a覆盖的方式配置。第1膜部件2作为一例而经由粘接剂被层叠在显示面40a上。第1膜部件2的平均厚度D2被设定为50μm以上25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这里所述的平均厚度是,对第1膜部件2的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之和进行了2等分的值。平均厚度D2并不限定于该值。此外,第1膜部件2的材质是PET,但并不限定于此。
第2膜部件3以将第1膜部件2的与显示面40a相反侧的面(这里是上表面2a)覆盖的方式配置。第2膜部件3具有基底部4和多个珠形粒子5。基底部4沿着第1膜部件2的前述相反侧的面扩展。多个珠形粒子5以相互分散的状态被基底部4保持。
保持第2膜部件3的珠形粒子5的保持区域3a从该区域3a的周缘区域3b向与第1膜部件2相反侧突出。在第2膜部件3中,多个保持区域3a被分散配置在与各珠形粒子5对应的位置。作为一例,珠形粒子5在保持区域3a中被基底部4覆盖。通过在第2膜部件3的与第1膜部件2相反侧的面上配置多个保持区域3a和周缘区域3b,形成凹凸。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膜部件3的保持区域3a从周缘区域3b突出的一侧的面为与显示面40a相反侧的最表面。由此,第2膜部件3与笔6(参照图2)的前端接触。另外,也可以在第2膜部件3的外表面重叠配置其他的膜部件。此外,也可以在第1膜部件2与第2膜部件3之间配置其他的膜部件。
珠形粒子5的平均粒径D1被设定为8μm以上30μm以内的范围的值。这里所述的平均粒子径,是库尔特计数器(Coulter counter)法中的50%体积平均粒子径。
另外,平均粒径D1可以如上述那样通过库尔特计数器法中的50%体积平均粒子径来测量,但作为根据膜而测量平均粒径D1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将膜用环氧树脂等包埋、将截面用切片机(Mikrotom)等切取并用TEM观察来进行测量。在此情况下,在膜的随机的部分取5点试样,通过在各个试样的部分对于100点左右的珠形粒子5测量尺寸,来进行测量。此外,也可以将由此得到的粒子径的分布的中位数作为“平均粒径D1”。
第2膜部件3的珠形粒子5的重量M2相对于第2膜部件3的基底部4的重量M1之比M2/M1被设定为0.002以上0.1以下的范围的值。此外,基底部4的平均厚度D2相对于珠形粒子5的平均粒径D1之比D2/D1被设定为0.5以上0.8以内的范围的值。平均厚度D2是对基底部4的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之和进行了2等分的值。
此外,第2膜部件3的与显示面40a相反侧的面其算术平均粗糙度Ra被设定为0.5μm以上1.5μm以下的范围的值,并且其基圆最大起伏WEM被设定为10.0μm以上20.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
基底部4及珠形粒子5的材质相同。基底部4及珠形粒子5的材质作为一例是丙烯酸树脂。具体而言,基底部4及珠形粒子5含有多功能丙烯酸树脂。基底部4及珠形粒子5的材质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含有聚氨酯树脂。此外,作为一例,第2膜部件3的保持区域3a突出的面与笔6之间的动摩擦系数被设定为0.05以上0.30以下的范围的值。
当用笔6向膜1进行输入时,如果沿着第2膜部件3的表面使笔6相对于第2膜部件3相对移动,则笔6反复进行与各保持区域3a卡挂、离开的动作,笔6的振动被从笔6传递给输入者的手。该振动成为由输入者感知的膜1的运笔感受的一个原因。
这里,根据发明者们的研究,当笔6沿着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表面相对于笔输入设备用膜相对移动时,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运笔感受与笔6和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表面接触而振动时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有相关关系。该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越是与用笔6向具有基准的运笔感受的基准膜进行输入时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接近,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运笔感受越是与基准膜的运笔感受接近。换言之,用笔6向笔输入设备用膜进行输入时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成为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运笔感受的重要的因素。
在用笔6向笔输入设备用膜进行输入的情况下,笔6反复进行与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表面的凹凸卡挂、离开的动作而振动时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的大小,根据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表面的凹凸的形状等而变化。
膜1基于这样的认识而设定,作为一例而构成为具有与纸的运笔感受接近的运笔感受。即,膜1的基准膜被设定为纸。
此外,膜1通过一边使笔6与表面接触一边使笔6沿着表面相对地移动从而笔6振动时的振幅的最大值被设定为90dB以上110dB以下的值。由此,能够使笔6的振动的振幅与用笔6向纸做笔记时的笔6的振动的振幅接近,能够得到优良的运笔感受的膜1。
此外,通过将比D2/D1、比M2/M1分别设定为上述值,或将第2膜部件3的与显示面40a相反侧的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和基圆最大起伏WEM分别设定为上述值,从而笔6反复进行与各保持区域3a卡挂、离开的动作而振动时的由笔6的振动带来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与用笔6向纸做笔记时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接近,能得到与纸的运笔感受接近的运笔感受。由此,能够得到优良的运笔感受的膜1。
此外,由于珠形粒子5的平均粒径D1被设定为8μm以上30μm以内的范围的值,所以能够将珠形粒子5形成为不易辨识且振动容易从笔6向输入者的手适当地传递的尺寸,并且能够防止通过装接膜1而笔输入设备40的显示面40a的辨识性下降。
此外,由于基底部4及珠形粒子5的材质相同,所以能得到优良的运笔感受的膜1,并且能够使基底部4及珠形粒子5的光学特性的差异变小,对膜1赋予良好的光透过性。
此外,由于第1膜部件2的平均厚度D2被设定为50μm以上25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所以能够将珠形粒子5用第1膜部件2良好保持,并且能够得到能够维持良好的光透过性的第1膜部件2。此外,由于第2膜部件3的保持区域3a从周缘区域3b突出的面是与显示面40a相反侧的最表面,所以能够得到笔6的振动容易传递给输入者的手的膜1。
此外,由于第2膜部件3的保持区域3a从周缘区域3b突出的面与笔6之间的动摩擦系数被设定为0.05以上0.30以下的范围的值,所以能够使第2膜部件3的保持区域3a从周缘区域3b突出的面与笔6之间的动摩擦阻力与对纸进行笔记时的纸的表面与笔6之间的动摩擦阻力相同,能够使膜1的运笔感受更加良好。
此外,由于膜1的浑浊度被设定为5%以上60%以下的范围的值,膜1的全光线透过率被设定为85%以上100%以下的范围的值,所以能够对膜1赋予优良的光透过性。此外,由于基底部4含有多功能丙烯酸树脂,所以能够得到具有优良的光透过性、硬度及功能性的第2膜部件3。
[笔输入设备用膜评价装置]
图2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的笔输入设备用膜评价装置10(以下,简称作评价装置10)的示意剖视图。如图2所示,评价装置10具备台座部11、支承体12、移动机构部13、保持部14、测量部15、控制装置16及笔6。
台座部11是评价装置10的下部,对支承体12进行支承。支承体12对作为评价对象的笔输入设备用膜30(以下,简称作膜30)进行支承。这里,支承体12由板部件构成,沿着其板面向一个方向滑动自如地被台座部11支承。支承体12具有用于将膜30固定支承的支承面12a。支承面12a作为一例是支承体12的上表面。在支承面12a上,设置有用于将膜30固定支承的粘附片。粘附片被粘贴在膜30的整面上。将膜30用支承面12a固定支承的方法没有被限定。
移动机构部13在膜30被支承体12支承的状态下使支承体12沿着膜30的表面与膜30一起相对于笔6相对地移动。移动机构部13具有辊20、马达21及金属线22。辊20在与支承体12分离的位置上绕其轴旋转自如地经由臂部被台座部11轴支承。马达21的马达轴可向辊20传递马达21的驱动力地连结在辊20上。马达21受控制装置16控制。金属线22的一端连接在支承体12上,金属线22的另一端连接在辊20上。
如果马达21被驱动,则借助马达21的驱动力而辊20向周向一侧旋转,金属线22被卷取到辊20的周面上。在金属线22被卷取的期间中,使支承体12与膜30一起向一个方向(这里是接近于辊20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另外,评价装置10也可以具备用于在将移动了一定距离后的支承体12在规定的时点向原来的位置送回的机构部。
保持部14保持着笔6,以使笔6的前端与膜30的表面接触。保持部14配置在支承体12的上方,经由未图示的臂部被台座部11支承。在笔6的后部,安装着规定重量的重物23。通过重物23,将笔6的前端以与重物23的重量对应的推压力(笔压力)向膜30的上表面推压。
在支承体12静止的状态下,从辊20的轴向观察,保持部14保持着笔6,以使笔6与膜30的前述一个方向侧之间的角度θ成为规定值(例如45°以上60°以下的范围的值)。在评价装置10中,通过使用支承体12、移动机构部13及保持部14,在笔6接触在膜30上的状态下,沿着膜30的表面,使膜30相对于笔6相对地移动。在该移动时,反复进行笔6的前端与形成在膜30的表面上的微小的凹凸卡挂、离开的动作,从而笔6振动。如果笔6振动,则角度θ稍稍变动。
测量部15对在前述移动中笔6以规定的振动频率振动时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的至少某个(这里是两者)进行测量。测量部15作为一例而具有加速度检测传感器25和解析装置26。
加速度检测传感器25被安装在笔6上,对笔6的加速度进行检测。加速度检测传感器25将笔6的振动量作为与笔6的加速度成比例的电信号而取出。加速度检测传感器25通过配线与解析装置26连接。解析装置26将加速度检测传感器25取出的电信号放大,并对表示笔6振动时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的至少某个(这里是两者)的测量数据(以下,也简称作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在本实施方式中,解析装置26使用笔6的加速度的测量值,基于数式1对笔6的振幅进行计算。
[数式1]
S=20×log10(a/1×10-5)
其中,设笔6的振幅为S(dB),设笔6的加速度为a(m/s2)。
控制装置16对移动机构部13进行控制,并从测量部15接收测量数据。控制装置16通过配线而连接在移动机构部13及解析装置26上。控制装置16具有输入部27、控制部28及输出部29。输入部27作为一例而是键盘,从操作者对设定信息进行受理。
控制装置16作为一例是内置有CPU、RAM及ROM的计算机,控制部28包括CPU。控制部28基于保存在ROM中的控制程序,对移动机构部13进行控制。输出部29对测量部15测量出的测量数据进行输出。输出部29作为一例是液晶显示器,但并不限定于此。
对于输出部29输出的测量数据,由评价者与预先设定的基准数据进行比较。基准数据是在使用成为评价基准的基准膜作为膜30的情况下得到的测量数据。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基准数据是在使用成为评价基准的基准膜(作为一例是纸)作为膜30的情况下得到的、表示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的测量数据。在这里所述的基准膜中,除了树脂膜以外,还广泛地包括片状的部件。
笔6的前端作为一例,从笔6的后端朝向前端以抛物线状弯曲。笔6的前端的材质作为一例是聚缩醛(POM),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聚乙烯(PE)或金属。
[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评价方法]
以下,对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评价方法(以下,简称作评价方法)进行说明。评价方法具有第1步骤和第2步骤。在第1步骤中,一边使笔6的前端接触在膜30的表面上,一边使膜30沿着膜30的表面相对于笔6相对地移动,得到表示在前述移动中笔6以规定的振动频率振动时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的至少某个(这里是两者)的测量数据。在第2步骤中,将在第1步骤中得到的测量数据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在该评价方法中,作为一例而使用评价装置10。
如图2所示,具体而言,操作者在第1步骤中将支承体12配置到台座部11的正上方,将膜30载置到支承体12的支承面12a上,由粘附片将膜30固定到支承面12a上。
操作者使保持部14保持笔6,在笔6的后部安装重物23,使笔6的前端向膜30的表面推压。操作者经由输入部27向控制装置16指示评价装置10的动作开始。
控制装置16的控制部28基于控制程序使马达21以规定旋转量进行驱动,使辊20向前述一个方向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28使辊20向前述一个方向以等速旋转。由此,使膜30沿着膜30的表面相对于笔6相对地等速移动一定距离(作为一例是100mm)。
在该等速移动中,测量部15作为一例,对笔6以规定范围内的振动频率振动时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进行测量。将由解析装置26基于加速度检测传感器25的检测信号而计算出的测量数据向控制装置16发送。控制部28将接收到的测量数据向RAM保存。
控制部28使保存在RAM中的测量数据中的、表示笔6以比0Hz大且4Hz以下的范围内的振动频率振动时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的测量数据向输出部29输出。
评价者在第2步骤中将从输出部29输出的测量数据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作为一例,评价者将2.5Hz的振动频率下的测量数据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评价者通过确认测量数据的值与基准数据的值以何种程度接近,对膜30的运笔感受进行评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出部29输出表示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这两者的测量数据,但也可以对仅表示其中一方的测量数据进行输出。此外,输出部29也可以将测量数据与基准数据一起输出。
如以上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评价方法,在第1步骤中,通过在前述移动中反复进行笔6与膜30的表面的微小的凹凸和卡挂、离开的动作,能够对笔6以规定的振动频率振动时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的至少某个进行测量。此外,在第2步骤中,将表示在第1步骤中测量出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的至少某个的测量数据与例如具有基准的运笔感受的膜的基准数据进行比较,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值与基准数据的值以何种程度接近进行评价,能够对膜30的运笔感受适当地进行评价。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评价方法,通过能够对向膜30的输入时的振动感进行数值化,能够通过数值化对膜30的运笔感受客观且明确地进行评价。
此外,通过使用评价装置10,能够由移动机构部13使由支承体12支承的膜30相对于由保持部14保持的笔6相对地移动,由测量部15对笔6以规定的振动频率振动时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的至少某个进行测量,由输出部29将测量部15测量出的测量数据输出。由此,通过将由输出部29输出的测量数据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能够一边减轻评价者或操作者的手动的操作负担一边对膜30的运笔感受适当地进行评价。
此外,由于在第1步骤中使用笔6的加速度的测量值,基于数式1计算笔6的振幅,所以在第1步骤中得到了表示笔6的加速度的测量数据的情况下,能够将该笔6的加速度容易地变换为人容易作为感觉而捕捉的笔6的振幅。
此外,通过将比0Hz大且4Hz以下的范围内的值的振动频率下的测量数据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能够将人能够舒适地感知的振动频率下的测量数据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能够对优良的运笔感受的膜30更适当地进行评价。
此外,通过膜30被支承体12支承,例如能够容易地使膜30与支承体12一起相对于笔6相对移动,并且能够在防止膜30的变形的同时使笔与膜30接触,能够容易地对膜30的运笔感受进行评价。
此外,在第1步骤中,由于通过安装在笔6上的加速度检测传感器25对笔6的加速度进行检测,所以即使笔6的振动是微小的,也能够使用加速度检测传感器25直接且容易地对笔6的加速度进行测量。
此外,由于笔6的前端的材质是聚缩醛,所以能够对笔6的前端赋予较高的耐磨损性,能够抑制因笔6的磨损而膜30的运笔感受变动,稳定地对膜30的运笔感受进行评价。
另外,解析装置26也可以具有与控制装置16的输出部29不同的输出部。在此情况下,解析装置26能够将测量数据从该输出部输出。此外,控制装置16也可以兼作为解析装置26。在此情况下,例如控制部28能够对测量数据进行测量。
(确认试验)
将基准膜设定为纸(KOKUYO株式会社制“campus note”)。作为实施例1而准备分别将珠形粒子5的平均粒径设定为15μm、将比D2/D1设定为0.70、将比M2/M1设定为0.10、将浑浊度设定为40%的膜1。除了分别将比M2/M1设定为0.012、将浑浊度设定为15%以外,准备与实施例1同样的膜1作为实施例2。
作为比较例1及2,准备具有与实施例1及2同等的浑浊度值、在与笔6的接触面上形成有不包含粒径为8μm以上的珠形粒子的硬涂(hard coat)层的2种市售膜。
准备前端的材质是聚缩醛、具备前端径是1.4mm的笔6的评价装置10。分别将重物23的重量设定为200g、将支承体12与笔6的相对速度(笔6的笔记速度)设定为50mm/s、将角度θ设定为60°、将支承体12的等速移动距离设定为100mm,使评价装置10动作,以使实施例1、2及比较例1、2的各膜相对于笔6相对地等速移动。由此,在实施例1、2及比较例1、2中,对笔6振动时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进行了测量。将该试验结果表示在图3及图4中。
图3是表示用笔6向实施例1、2及比较例1、2的膜进行输入时的笔6的振动频率与笔6的加速度的关系的曲线图。图4是表示用笔6向实施例1、2及比较例1、2的膜进行了输入时的笔6的振动频率与笔6的振幅的关系的曲线图。图3及4中的基准膜的曲线相当于基准数据,实施例1、2及比较例1、2的曲线相当于测量数据。通过对实施例1、2及比较例1、2的曲线与该基准膜的曲线以何种程度接近(具体而言,曲线的位置及形状等以何种程度接近)进行评价,能够对实施例1、2及比较例1、2的各膜的运笔感受进行评价。
如图3及4所示,可知在笔6的振动频率比0Hz大且4Hz以下的范围内,实施例1及2中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与比较例1及2相比分别接近于基准膜时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作为其理由可以考虑是因为:在实施例1及2的各膜中,在第2膜部件3中适当地设定比D2/D1及比M2/M1,第2膜部件3的外表面形成为与基准膜的外表面接近的形状。
特别是,可知实施例2中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与基准膜时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分别非常接近。作为其理由可以考虑是因为:在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相比,通过在第2膜部件3中将多个珠形粒子5稀疏地分散配置,笔6的前端容易与第2膜部件3的表面的凹凸卡挂、脱离,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与基准膜时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更接近。
另外,在发明者们进行的其他的确认试验中,在同等的条件下用笔6向基准膜和实施例1、2及比较例1、2的各膜进行了输入,可知实施例1、2的各膜的运笔感受与比较例1、2的各膜的运笔感受相比更接近于基准膜的运笔感受,特别是实施例2的膜的运笔感受最接近于基准膜的运笔感受。根据该确认试验的结果确认了,可以根据输入时的笔6的振幅及笔6的加速度对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运笔感受适当地进行评价。
接着,在实施例1、2及比较例1、2中,对于笔6接触的膜部件的面(在
实施例1、2中是第2膜部件3的与显示面40a相反侧的面),测量算术平均粗糙度Ra和基圆最大起伏WEM
对于算术平均粗糙度Ra,依据JIS B0601,使用株式会社东京精密制的表面粗糙度形状测量机“sufcom 570A”进行测量。对于基圆最大起伏,依据JISB0610,使用上述测量机在以下的条件下进行测量。
测量件:起伏测量件(0102505)
测量件的规格:800μmR,红宝石
驱动速度:3mm/s
λf降低截止值:8mm
测量长度:15mm
将该测量结果表示在表1中。
[表1]
如表1所示,关于算术平均粗糙度Ra,可知实施例1、2与比较例1、2相比比较大,特别是实施例1与比较例1、2相比非常大。此外,可知实施例1、2的基圆最大起伏WEM比比较例2大、比比较例1小。由此,确认了在实施例1、2的第2膜部件3的与显示面40a相反侧的面上稳定地形成了充分的大小及粗糙度的凹凸。
根据该测量结果和发明者们进行的其他的测量结果可以想到,为了得到与基准膜的运笔感受接近的运笔感受,对于第2膜部件3的与显示面40a相反侧的面,优选的是将算术平均粗糙度Ra设定为0.5μm以上1.5μm以下的范围的值并将基圆最大起伏WEM设定为10.0μm以上20.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将其结构及方法变更、追加或删除。在本发明的评价方法及评价装置中,将笔6配置在固定位置,使膜30相对于笔6相对移动,但也可以与其相反,将膜30配置在固定位置,使笔6相对于膜30相对移动。或者,也可以使膜30和笔6这两者相互向反方向相对移动。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与以往的评价方法相比,具有能够对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运笔感受适当地进行评价、并且能够提供优良的运笔感受的笔输入设备用膜的优良的效果。因而,如果作为能够发挥该效果的意义的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评价方法、笔输入设备膜评价装置及笔输入设备用膜而广泛地应用,则是有益的。
标号说明
1、30 笔输入设备用膜
2 第1膜部件
3 第2膜部件
3a 保持区域
3b 周缘区域
4 基底部
5 珠形粒子
6 笔
10 笔输入设备用膜评价装置
12 支承体
13 移动机构部
14 保持部
15 测量部
29 输出部
40a 显示面

Claims (15)

1.一种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评价方法,其中,具有:
第1步骤,一边使笔的前端与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表面接触,一边沿着前述笔输入设备用膜的前述表面,使前述笔输入设备用膜相对于前述笔相对地移动,得到表示在前述移动中前述笔以规定的振动频率振动时的前述笔的振幅及前述笔的加速度的至少某个的测量数据;以及
第2步骤,将在前述第1步骤中得到的前述测量数据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评价方法,其中,
在前述第1步骤中,使用前述笔的前述加速度的测量值,基于数式1,计算前述笔的前述振幅。
[数式1]
S=20×log10(a/1×10-5)
其中,设前述振幅为S(dB),设前述加速度为a(m/s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评价方法,其中,
将前述振动频率的值设为比0Hz大且4Hz以下的范围内的值。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评价方法,其中,
在前述第1步骤中,将前述笔输入设备用膜用支承体支承,使前述笔输入设备用膜与前述支承体一起相对于前述笔相对地移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评价方法,其中,
在前述第1步骤中,通过安装在前述笔上的加速度检测传感器对前述加速度进行测量。
6.一种笔输入设备用膜评价装置,其中,具备:
支承体,对笔输入设备用膜进行支承;
保持部,保持笔,以使前述笔的前端与前述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表面接触;
移动机构部,在前述笔输入设备用膜被前述支承体支承的状态下,沿着前述笔输入设备用膜的前述表面,使前述支承体与前述笔输入设备用膜一起相对于前述笔相对地移动;
测量部,对在前述移动中前述笔以规定的振动频率振动时的前述笔的振幅及前述笔的加速度的至少某个进行测量;以及
输出部,对前述测量部测量出的测量数据进行输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笔输入设备用膜评价装置,其中,
前述测量部使用前述笔的前述加速度的测量值,基于数式1,计算前述笔的前述振幅。
[数式1]
S=20×log10(a/1×10-5)
其中,设前述振幅为S(dB),设前述加速度为a(m/s2)。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笔输入设备用膜评价装置,其中,
前述振动频率的值是比0Hz大且4Hz以下的范围内的值。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笔输入设备用膜评价装置,其中,
前述测量部具有安装在前述笔上的加速度检测传感器。
10.一种笔输入设备用膜,其中,
以将笔输入设备的显示面覆盖的方式配置;
通过一边使笔与表面接触一边沿着前述表面使前述笔相对地移动从而前述笔振动时的振动的振幅的最大值被设定为90dB以上110dB以下的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笔输入设备用膜,其中,具备:
第1膜部件,以将前述显示面覆盖的方式配置;以及
第2膜部件,以将前述第1膜部件的与前述显示面相反侧的面覆盖的方式配置;
前述第2膜部件具有沿着前述第1膜部件的前述相反侧的面扩展的基底部、以及在相互分散的状态下被前述基底部保持的多个珠形粒子;
前述第2膜部件的保持前述珠形粒子的保持区域从该区域的周缘区域向与前述第1膜部件相反侧突出;
前述第2膜部件的与前述显示面相反侧的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被设定为0.5μm以上1.5μm以下的范围的值,并且基圆最大起伏WEM被设定为10.0μm以上20.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笔输入设备用膜,其中,
前述珠形粒子的平均粒径D1被设定为8μm以上30μm以内的范围的值。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笔输入设备用膜,其中,
前述基底部及前述珠形粒子的材质相同。
14.如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笔输入设备用膜,其中,
前述基底部的平均厚度D2被设定为50μm以上25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
15.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笔输入设备用膜,其中,
前述第2膜部件的前述保持区域从前述周缘区域突出的一侧的面是与前述显示面相反侧的最表面。
CN201780082679.5A 2017-02-08 2017-10-10 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评价方法、笔输入设备膜评价装置及笔输入设备用膜 Active CN1101684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1154A JP6783680B2 (ja) 2017-02-08 2017-02-08 ペン入力デバイス用フィルム及びペン入力デバイス
JP2017-021154 2017-02-08
PCT/JP2017/036710 WO2018146863A1 (ja) 2017-02-08 2017-10-10 ペン入力デバイス用フィルムの評価方法、ペン入力デバイスフィルム評価装置、及びペン入力デバイス用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8481A true CN110168481A (zh) 2019-08-23
CN110168481B CN110168481B (zh) 2023-03-21

Family

ID=63107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2679.5A Active CN110168481B (zh) 2017-02-08 2017-10-10 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评价方法、笔输入设备膜评价装置及笔输入设备用膜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823605B2 (zh)
EP (2) EP4177720A1 (zh)
JP (1) JP6783680B2 (zh)
KR (1) KR102197161B1 (zh)
CN (1) CN110168481B (zh)
TW (1) TWI779012B (zh)
WO (1) WO20181468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65945A1 (ja) * 2019-02-12 2020-08-20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ペン入力デバイス用表面材
WO2020213156A1 (ja) * 2019-04-19 2020-10-22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ペン入力デバイス用表面材
WO2023162455A1 (ja) * 2022-02-28 2023-08-31 株式会社ワコム ペン入力装置用シート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12709A (ja) * 1998-01-29 1999-08-06 Ricoh Co Ltd 表面特性検出装置
CN1647016A (zh) * 2002-02-04 2005-07-27 日本油脂株式会社 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和笔输入装置
CN104736333A (zh) * 2012-10-17 2015-06-24 株式会社大赛璐 透明膜及其使用方法以及触摸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27348A (en) * 1995-04-07 1997-05-06 A.T. Cross Company Electronic stylus with writing feel
US5902968A (en) * 1996-02-20 1999-05-11 Ricoh Company, Ltd. Pen-shaped handwriting input apparatus using accelerometers and gyroscopes and an associated operational device for determining pen movement
GB9621691D0 (en) * 1996-10-17 1996-12-11 De La Rue Systems Ltd Sheet counting apparatus
TWI383890B (zh) * 2010-01-06 2013-02-01 E San Prec Coating Corp 一種適合以筆輸入之易書寫表面
US8988445B2 (en) * 2010-07-30 2015-03-24 The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pturing and recreating the feel of surfaces
JP5737428B2 (ja) * 2012-10-23 2015-06-17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成形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96164B2 (ja) * 2013-01-09 2017-09-13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ペン入力デバイス
JP6347652B2 (ja) 2013-05-09 2018-06-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174378B2 (ja) 2013-05-30 2017-08-02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6151611B2 (ja) * 2013-09-10 2017-06-21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透明触感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74190B (zh) * 2014-12-18 2017-03-11 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感測裝置及包含該觸控感測裝置的顯示裝置
JP6258249B2 (ja) 2015-04-02 2018-01-10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透明積層フィルム
US10671186B2 (en) * 2016-06-15 2020-06-0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utonomous haptic styl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12709A (ja) * 1998-01-29 1999-08-06 Ricoh Co Ltd 表面特性検出装置
CN1647016A (zh) * 2002-02-04 2005-07-27 日本油脂株式会社 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和笔输入装置
CN104736333A (zh) * 2012-10-17 2015-06-24 株式会社大赛璐 透明膜及其使用方法以及触摸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46863A1 (ja) 2018-08-16
JP6783680B2 (ja) 2020-11-11
EP3582088B1 (en) 2023-12-27
US20190346304A1 (en) 2019-11-14
EP3582088A1 (en) 2019-12-18
KR20190067228A (ko) 2019-06-14
TW201830201A (zh) 2018-08-16
TWI779012B (zh) 2022-10-01
KR102197161B1 (ko) 2020-12-31
US10823605B2 (en) 2020-11-03
EP4177720A1 (en) 2023-05-10
EP3582088A4 (en) 2021-04-07
CN110168481B (zh) 2023-03-21
JP2018128827A (ja) 2018-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8481A (zh) 笔输入设备用膜的评价方法、笔输入设备膜评价装置及笔输入设备用膜
US9983696B2 (en) Force-sensing stylus for use with electronic devices
JP6297587B2 (ja) 触覚制御インタフェース
CN108139812A (zh) 用于手持式输入装置的触觉
Tang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actile perception and optimal exploration movement
CN106133502A (zh) 粘弹特性测量装置以及粘弹特性测量方法
WO2010134610A1 (ja) 触覚センサ
US20100217539A1 (en) Multi-functional sensor and method of sensing
US6494076B1 (en) Pendulum rolling resistant test
US11157114B1 (en) Vehicle surface de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Jones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actors used in vibrotactile displays
JP2018128827A5 (zh)
US9791420B2 (en) Fluidless roller probe device
WO2007025022A3 (en) Non-contact ultrasound materials systems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KR102214417B1 (ko) 레이다-기반의 힘 감지
Zhao et al. Achieving Ultrasensitivity and Long-Term Durability Simultaneously for Microcantilevers Inspired by a Scorpion’s Circular Tip Slits
Caglay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s a characterization tool for contact lenses: Indentation tests and grain analysis
CN110622238B (zh) 滑动机构以及键盘装置
JP5247762B2 (ja) 触覚センシング方法
Sansao et al. Influence of substrate roughness on particle adhesion and concentration
JP2585887Y2 (ja) 粘弾性測定用剛体振子
Murakami et al.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Herbert Hardness Tester by Incorporating Raspberry Pi Microcomputer
WO2000037921A1 (en) Pendulum rolling resistance test
Lösch Evaluation of data driven sensor fusion for activity 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 with accelerometers
JP2017133967A (ja) 触覚セン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