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55809B - 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 Google Patents

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55809B
CN110155809B CN201910067707.7A CN201910067707A CN110155809B CN 110155809 B CN110155809 B CN 110155809B CN 201910067707 A CN201910067707 A CN 201910067707A CN 110155809 B CN110155809 B CN 1101558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clearing threshold
setting device
display uni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77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55809A (zh
Inventor
池本友成
本多智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55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55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55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55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65H63/06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irregularities in running material, e.g. for severing the material at irregularities ;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yarn cleaner
    • B65H63/062Electronic slub detector
    • B65H63/065Electronic slub detector using photo-electric sensing means, i.e. the defect signal is a variation of light energ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7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yarn-wind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65H63/006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14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 D01H13/22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irregularities in runn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lamentary Materials, Packages, And Safety Devices Therefor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及纱线卷绕机。机台控制装置具备: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在二维区域(51)显示清纱门限(52);和处理部,该处理部在清纱门限(52)所穿过的多个第1设定点(例如,多个设定点NSL1~NSL6、T1~T4)中的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被选择、且作为被选择的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的移动目的地而输入了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例如,多个设定点NSL2~NSL4)的情况下,取代被选择的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以穿过输入的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的方式生成清纱门限(52),并使生成的清纱门限(52)显示于触摸面板。

Description

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背景技术
例如存在如下情况:纱线卷绕机的控制装置具有在将纱疵的长度及粗细分别设为坐标轴的二维区域内显示表示是否除去纱疵的边界线即清纱门限(clearing limit)的功能(例如,参照日本专利5680653号)。此外,在此所说的纱疵中包含应除去的纱疵和能够允许不除去而残存于纱线的纱疵。
发明内容
在设定清纱门限的情况下,将清纱门限所穿过的点的坐标(即,纱疵的长度及粗细)作为数值而输入。
但是,存在清纱门限未成为所设想的形状而多次重新输入数值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且恰当地设定清纱门限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本发明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具备:显示部,该显示部在将纱疵的长度及粗细分别设为坐标轴的二维区域中,显示表示是否除去纱疵的边界线即清纱门限;以及处理部,该处理部在清纱门限所穿过的多个第1设定点中的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被选择、且作为被选择的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的移动目的地而输入了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的情况下,取代被选择的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以从输入的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穿过的方式生成清纱门限,并使生成的清纱门限显示于显示部。
在该清纱门限设定装置中,通过选择清纱门限所穿过的多个第1设定点中的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并作为所选择的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的移动目的地而输入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能够生成从输入的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穿过的新的清纱门限。由此,根据该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能够容易且恰当地设定(变更)清纱门限。
在本发明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中,也可以是,处理部使多个第1设定点和穿过多个第1设定点的清纱门限、以及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和穿过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的清纱门限同时显示于显示部。由此,操作员能够容易地掌握成为清纱门限的生成基础的第1设定点及第2设定点。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第1输入部和第2输入部,该第1输入部受理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的选择,该第2输入部受理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的输入。由此,操作员能够更容易且更恰当地设定清纱门限。
在本发明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中,也可以是,第1输入部是显示部正在显示的二维区域。由此,操作员能够容易地选择要变更的第1设定点。
在本发明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中,也可以是,显示部显示与多个第1设定点分别对应的多个按键,第1输入部是显示部正在显示的多个按键。由此,对于例如清纱门限显示得细的部分,操作员也能够容易地选择要变更的第1设定点。
在本发明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中,也可以是,显示部显示操作部,该操作部具有表示多个移动方向且受理移动方向的选择的移动方向指示按键,第2输入部是显示部正在显示的操作部。由此,操作员能够直观地掌握第2设定点相对于要变更的第1设定点的移动方向而对操作部进行操作。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第3输入部,该第3输入部在显示部显示着穿过多个第1设定点的清纱门限的情况下,受理至少一个第3设定点的追加,处理部以从多个第1设定点及借助第3输入部追加的至少一个第3设定点穿过的方式生成清纱门限,并使生成的清纱门限显示于显示部。由此,操作员能够将清纱门限局部变更。
在本发明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中,也可以是,第3输入部是显示部正在显示的二维区域。由此,操作员能够容易地输入要追加的第3设定点。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第4输入部,该第4输入部在显示部显示着穿过多个第1设定点的清纱门限的情况下,受理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的删除,处理部以从除了借助第4输入部删除的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以外的第1设定点穿过的方式生成清纱门限,并使生成的清纱门限显示于显示部。由此,操作员能够将清纱门限局部变更。
在本发明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中,也可以是,第4输入部是显示部正在显示的二维区域。由此,操作员能够容易地选择要删除的第1设定点。
在本发明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中,也可以是,显示部显示与多个第1设定点分别对应的多个按键,第4输入部是显示部正在显示的多个按键。由此,对于例如清纱门限显示得细的部分,操作员也能够容易地选择要删除的第1设定点。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针对多个纱疵分别存储表示纱疵的长度及粗细的纱疵数据,处理部在对当前设定的清纱门限新生成了清纱门限的情况下,基于纱疵数据及当前设定的清纱门限计算出第1纱线处理结果,并且基于纱疵数据及新生成的清纱门限计算出第2纱线处理结果,并使计算出的第1纱线处理结果及第2纱线处理结果显示于显示部。由此,操作员能够对第1纱线处理结果和第2纱线处理结果进行比较,分别评价当前设定的清纱门限及新生成的清纱门限。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针对多个纱疵分别存储表示纱疵的长度及粗细的纱疵数据,处理部基于纱疵数据生成引导线,并使生成的引导线和与多个纱疵对应的点分布一起显示于显示部。由此,操作员能够一边参照引导线一边触摸二维区域来输入第1设定点。
本发明的纱线卷绕机具备多个纱线卷绕单元和上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该多个纱线卷绕单元分别具有供给纱线的喂纱部、卷绕纱线来形成卷装的卷绕部、以及在喂纱部与卷绕部之间监视纱线来检测纱疵的纱线监视部。
该纱线卷绕机由于具备上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所以能够恰当地实施纱疵的除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容易且恰当地设定清纱门限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纱线卷绕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纱线卷绕单元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机台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触摸面板的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图1的触摸面板的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图1的触摸面板的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图1的触摸面板的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清纱门限的生成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清纱门限的生成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清纱门限的生成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清纱门限的生成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清纱门限的生成的一例的图。
图13A是表示清纱门限中的设定点的选择的一例的图。
图13B是表示清纱门限中的设定点的选择的一例的图。
图14A是表示清纱门限中的设定点的选择的一例的图。
图14B是表示清纱门限中的设定点的选择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清纱门限中的设定点的追加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清纱门限中的设定点的删除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所示,纱线卷绕机1具有多个纱线卷绕单元2、多个单元控制装置3、和机台控制装置(清纱门限设定装置)4。纱线卷绕机1例如是自动络纱机、空气纺纱机(喷气纺纱机)、自由端纺纱机或环锭纺纱机等。多个纱线卷绕单元2排列成一列而配置。各纱线卷绕单元2卷绕纱线而形成卷装。各单元控制装置3按每多个纱线卷绕单元2而设置,对处于管理下的多个纱线卷绕单元2的动作进行控制。机台控制装置4与各单元控制装置3进行通信,控制纱线卷绕机1的动作。此外,各单元控制装置3也可以按每一个纱线卷绕单元2而设置。
如图2所示,各纱线卷绕单元2具有喂纱部21、纱线监视部22和卷绕部24。在纱线卷绕机1为自动络纱机的情况下,各纱线卷绕单元2还具有接纱部23。在纱线卷绕机1为自动络纱机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各纱线卷绕单元2设有对纱线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装置、及测定纱线的张力的张力传感器。在纱线卷绕机1为空气纺纱机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各纱线卷绕单元2设有测定纱线的张力的张力传感器、蓄留纱线的纱线蓄留装置、及对纱线涂蜡的涂蜡装置中的至少某一个。在纱线卷绕机1为空气纺纱机的情况下,优选在能够相对于多个纱线卷绕单元2行进的接纱台车上设有接纱部23。
喂纱部21供给纱线。在纱线卷绕机1为自动络纱机的情况下,喂纱部21构成为支承喂纱纱管的纱管支承装置。在纱线卷绕机1为空气纺纱机的情况下,喂纱部21构成为对纤维束进行牵伸的牵伸装置、及通过回旋空气流对牵伸后的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纱线的空气纺纱装置。
纱线监视部22在喂纱部21与卷绕部24之间监视纱线并检测纱疵。此外,纱疵是示出与纱线的一般部分(标准状态的部分)不同的状态的纱线的异常部分。在此所说的纱疵中包含应除去的纱疵和能够允许不除去而残存于纱线的纱疵。纱线监视部22由检测装置22a及控制装置22b构成。检测装置22a是对纱线照射光并根据受光量的变化来检测纱线的粗细随时间的变化的光学式传感器、或使纱线在电场中通过并根据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纱线的粗细随时间的变化的静电电容式传感器等。纱线的粗细表示纱线的直径。或者,纱线的粗细表示纱线的纤维量。检测装置22a将表示纱线的粗细随时间的变化的波形数据向控制装置22b输出。控制装置22b基于波形数据,针对纱线所包含的多个纱疵分别计算出表示纱疵的长度及粗细的纱疵数据,并将该纱疵数据向单元控制装置3输出。在单元控制装置3基于纱疵数据和后述的清纱门限52判断为应除去所检测到的纱疵的情况下,例如通过设于纱线卷绕单元2的切断器来切断纱线。在纱线卷绕机1为空气纺纱机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中断基于空气纺纱装置进行的纱线的生成来切断纱线。此外,纱线监视部22也能够检测纱线中包含的异物。纱线监视部22还能够检测断纱。另外,也可以是,控制装置22b基于纱疵数据和后述的清纱门限52来判断是否应除去所检测到的纱疵,并由设于纱线监视部22的切断器切断纱线。纱疵数据被向机台控制装置4发送。
接纱部23在为了除去由纱线监视部22检测到的纱疵而切断了纱线、或通过纱线监视部22检测到断纱的情况下,进行将喂纱部21侧的纱线与卷绕部24侧的纱线连接的接纱动作。接纱部23是使用压缩空气的捻接器、使用基准纱的接头器(piecer)、或将纱线机械地连接的打结器等,将被引导来的纱线彼此连接。优选在接纱部23的周边设置第1纱线捕捉引导装置及第2纱线捕捉引导装置。第1纱线捕捉引导装置通过吸引作用来捕捉喂纱部21侧的纱线并将其引导到接纱部23。第2纱线捕捉引导装置通过吸引作用来捕捉卷绕部24侧的纱线并将其引导到接纱部23。
卷绕部24将纱线卷绕到纱管上而形成卷装。卷绕部24构成为具有摇架臂、卷绕筒及横动机构。摇架臂将卷装能够旋转地支承。卷绕筒与支承于摇架臂的卷装的表面接触来使卷装旋转。横动机构使纱线相对于旋转的卷装以规定幅度横动。横动机构优选构成为形成于卷绕筒的横动槽。此外,卷绕部24也可以是由马达直接使卷装旋转驱动的结构。该情况下,优选构成为,卷绕部24代替卷绕筒而具有与卷装的表面接触的接触罗拉,并且,作为横动机构,具有与接触罗拉独立的横动部件(例如,横动臂)。
如图3所示,机台控制装置4具备触摸面板(显示部)41、处理部42和存储部43。触摸面板41向操作员显示各种信息,并且受理操作员进行的各种信息的输入。处理部42获取从各纱线卷绕单元2的纱线监视部22输出的纱疵数据。处理部42将获取的纱疵数据与是已将各纱疵除去还是各纱疵仍残存的信息建立对应地按每个纱线卷绕单元2存储于存储部43。处理部42也可以将从全部纱线卷绕单元2获取的纱疵数据与是已将各纱疵除去还是各纱疵仍残存的信息建立对应地一并存储于存储部43。处理部42还可以按同批(例如相同纱种、相同卷绕条件或纺纱条件等)的纱线卷绕单元2,将获取的纱疵数据与是已将各纱疵除去还是各纱疵仍残存的信息建立对应地存储于存储部43。此外,处理部42及存储部43在物理性上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
处理部42生成清纱门限,并使触摸面板41显示二维区域及清纱门限。图4~图7是表示触摸面板41的画面的一例的图。如图4~图7所示,二维区域51是将纱疵的长度及粗细分别设为坐标轴的坐标系。在此,纱疵的长度被设为横轴,纱疵的粗细(相对于纱线的基准粗细的比例)被设为纵轴。清纱门限52是在二维区域51中表示是否将纱疵除去的边界线。换言之,清纱门限52是为了判断是将检测到的纱疵从纱线除去还是使其残存于纱线而设定的阈值。在此,作为清纱门限52,设定了与作为粗纱疵种类的棉结N、短粗节S及长粗节L对应的清纱门限(第1清纱门限)52a、和与作为细纱疵种类的长细节T对应的清纱门限(第2清纱门限)52b。处理部42以相对于清纱门限52具有纱线基准粗细侧(纱疵的粗细为0%的横轴侧)的区域内的值的纱疵成为残存对象、且相对于清纱门限52具有纱线的基准粗细侧的相反侧的区域内的值的纱疵成为除去对象的方式,使各单元控制装置3对各纱线卷绕单元2的动作进行控制。
处理部42基于存储于存储部43的纱疵数据,来决定二维区域51中的纱疵的位置,并使一个纱疵作为一个点而显示于触摸面板41。在此,处理部42使纱线上残存的纱疵作为空心的圆点显示在二维区域51,并使已从纱线除去的纱疵作为涂黑的方点显示在二维区域51。此外,表示纱疵的点在触摸面板41上仅显示从当前到过去的规定个数。表示纱疵的点没有个数限制,也可以在触摸面板41上显示到当前为止的全部点。
处理部42使触摸面板41显示当前设定值栏53。在当前设定值栏53中显示当前的清纱门限52(当前设定的清纱门限52)的设定信息。在此,在当前设定值栏53中显示位于当前的清纱门限52a上的多个设定点NSL1~NSL6各自的坐标(即,纱疵的长度及粗细)。
处理部42使触摸面板41显示模拟设定值栏54。在模拟设定值栏54中显示暂定的清纱门限52(新生成的清纱门限52)的设定信息(详见后述)。在此,在模拟设定值栏54中显示位于暂定的清纱门限52a上的多个设定点NSL1~NSL6各自的坐标(即,纱疵的长度及粗细)。
在当前设定值栏53及模拟设定值栏54中,左端的表示各设定点NSL1~NSL6的部分构成为按键55。这样,处理部42使触摸面板41显示与多个设定点NSL1~NSL6分别对应的多个按键55。此外,当前设定值栏53及模拟设定值栏54的显示能够切换为显示位于清纱门限52b上的多个设定点T1~T4各自的坐标。该情况下,处理部42使触摸面板41显示与多个设定点T1~T4分别对应的多个按键55。
处理部42使触摸面板41显示当前结果栏56。在当前结果栏56中,作为当前的清纱门限52中的纱线处理结果,按每个纱疵种类显示纱疵的除去数(n)及将其以每单位长度(在此为100km)进行换算的情况下的纱疵的除去数(/100km)。当前结果栏56中的纱疵的除去数(n)是已除去的纱疵的实测数。当前结果栏56中的纱疵的除去数(n)与相对于当前的清纱门限52具有纱线的基准粗细侧的相反侧的区域内的值的纱疵的数相当。此外,也可以在当前结果栏56中显示将纱疵的除去数(n)以单位时间(例如,1小时)进行换算的情况下的纱疵的除去数。
处理部42使触摸面板41显示模拟结果栏57。在模拟结果栏57中,作为暂定的清纱门限52中的纱线处理结果,按每个纱疵种类显示纱疵的除去数(n)及将其以每单位长度(在此为100km)进行换算的情况下的纱疵的除去数(/100km)。模拟结果栏57中的纱疵的除去数(n)是基于已除去的纱疵的实测数的预测数,与相对于暂定的清纱门限52具有纱线的基准粗细侧的相反侧的区域内的值的纱疵的数相当。此外,也可以在模拟结果栏57中显示将纱疵的除去数(n)以每单位时间(例如1小时)进行换算的情况下的纱疵的除去数。
在当前结果栏56及模拟结果栏57中,左端的部分构成为按键58。在左端的部分,N、S、L、T分别表示棉结N、短粗节S、长粗节L、长细节T。Sum表示棉结N、短粗节S、长粗节L及长细节T的合计。YF表示棉结N、短粗节S、长粗节L及长细节T以外的类型(例如,表示异物混入(颜色混入)的F类型、表示支数(纱线粗细)不同的C类型等)与Sum的合计。
处理部42使触摸面板41显示图表栏59。在图表栏59中,按每个纱疵种类,作为图表而显示当前结果栏56中的纱疵的除去数(/100km)、及模拟结果栏57中的纱疵的除去数(/100km)。此外,图表栏59的显示能够切换为按每个纱疵种类作为图表而显示当前结果栏56中的纱疵的除去数(n)、及模拟结果栏57中的纱疵的除去数(n)。
说明基于处理部42生成清纱门限52的一例。当在纱线卷绕机1中开始了纱线的卷绕时,处理部42基于例如过去的设定等生成清纱门限52。所生成的清纱门限52如图4所示,作为当前的清纱门限52而显示于二维区域51。在纱线卷绕机1中,基于当前的清纱门限52使纱疵残存或将其除去,生成纱疵数据。所生成的纱疵数据存储于存储部43,并且如图5所示,作为点分布(点群)而显示于二维区域51。此时,当前的清纱门限52中的纱线处理结果作为数值显示于当前结果栏56,并且当前的清纱门限52中的纱线处理结果作为图表(例如柱状图)而显示于图表栏59。此外,在机台控制装置4中也能够是,当二维区域51被操作员触摸时,处理部42以从与被触摸的位置对应的多个设定点穿过的方式生成清纱门限52,并使所生成的清纱门限52显示于触摸面板41。
当由操作员在机台控制装置4中开始了清纱模拟时,如图5所示,在模拟设定值栏54中显示暂定的清纱门限52的设定信息。同时,暂定的清纱门限52中的纱线处理结果作为数值显示于模拟结果栏57,并且暂定的清纱门限52中的纱线处理结果作为图表(例如柱状图)显示于图表栏59。在该时间点,由于暂定的清纱门限52与当前的清纱门限52一致,所以当前设定值栏53及模拟设定值栏54的设定信息等相互一致。此外,从提高精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在纱线的卷绕长度达到规定长度(例如100km)后,基于此时的纱线处理结果来实施清纱模拟。于是,在纱线的卷绕长度未达到规定长度的状态下开始了清纱模拟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注意显示71显示于触摸面板41。
另外,当开始了清纱模拟时,处理部42基于残存于纱线的纱疵的纱疵数据来生成引导线75。引导线75如图5所示,以沿着空心圆点(与残存于纱线的纱疵相当)的分布形状的外缘的方式生成,并显示于二维区域51。在此,与棉结N、短粗节S及长粗节L对应的(与粗纱疵对应的)引导线(第1引导线)75a和与长细节T对应的(与细纱疵对应的)引导线(第2引导线)75b显示于二维区域51。此外,各引导线75a、75b也可以根据空心圆点的分布密度而各自生成多条,并显示于二维区域51。
在此,当例如设定点NSL2被操作员触摸(按下或物理接触等)时,设定点NSL2被选择为预定移动的设定点,如图6所示,操作部60显示于触摸面板41。此外,即使例如NSL2的按键55被操作员触摸(例如NSL2的显示区域被触摸),设定点NSL2也被选择为预定移动的设定点。像这样,在机台控制装置4中,在触摸面板41显示着以从多个第1设定点(当前的设定点NSL1~NSL6、T1~T4)穿过的方式生成的清纱门限52的情况下,二维区域51及多个按键55作为受理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当前的设定点NSL2)的选择的第1输入部而发挥功能。
操作部60具有移动方向指示按键61、移动量切换按键62和显示取消按键63。移动方向指示按键61针对已选择的预定移动的设定点表示多个移动方向且受理移动方向的选择。在此,移动方向指示按键61绕移动量切换按键62按每45度配置一个,并按顺时针的顺序表示上、右上、右、右下、下、左下、左、左上的移动方向。移动量切换按键62受理已选择的预定移动的设定点因对移动方向指示按键61的一次触摸而移动的量(移动量)的切换。处理部42在例如移动量切换按键62每次被触摸时,以×1(基准值的1倍的移动量)、×10(基准值的10倍的移动量)、×100(基准值的100倍的移动量)的方式切换移动量。显示取消按键63受理基于触摸面板41对操作部60的显示的取消。也就是说,处理部42在受理了预定移动的设定点的选择时使操作部60显示于触摸面板41,但当显示取消按键63被触摸时,取消操作部60的显示并解除预定移动的设定点的选择。
在设定点NSL2被选择为预定移动的设定点的状态下,当由操作员触摸了例如表示左下的移动方向的移动方向指示按键61时,作为当前的设定点NSL2的移动目的地,暂定的设定点NSL2(在图6中以虚线表示的清纱门限52a上的设定点NSL2)显示于二维区域51。像这样,在机台控制装置4中,操作部60作为第2输入部发挥功能,其作为借助二维区域51或多个按键55的各个按键而选择的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当前的设定点NSL2)的移动目的地而受理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暂定的设定点NSL2)的输入。
同样地,设定点NSL3被选择为预定移动的设定点,在该状态下,当由操作员触摸了表示例如下的移动方向的移动方向指示按键61时,作为当前的设定点NSL3的移动目的地,暂定的设定点NSL3(在图6中以虚线表示的清纱门限52a上的设定点NSL3)显示于二维区域51。同样地,设定点NSL4被选择为预定移动的设定点,在该状态下,当由操作员触摸了表示例如下的移动方向的移动方向指示按键61时,作为当前的设定点NSL4的移动目的地,暂定的设定点NSL4(在图6中以虚线表示的清纱门限52a上的设定点NSL4)显示于二维区域51。此外,也能够将多个设定点NSL2、NSL3、NSL4同时选择为预定移动的设定点,并作为它们的移动目的地而同时设定多个暂定的设定点NSL2、NSL3、NSL4。该情况下,多个暂定的设定点NSL2、NSL3、NSL4间的位置关系维持多个设定点NSL2、NSL3、NSL4间的位置关系。也就是说,能够使多个设定点NSL2、NSL3、NSL4平行移动。
当设定了多个暂定的设定点NSL2、NSL3、NSL4后,处理部42以穿过当前的设定点NSL1、NSL5、NSL6及暂定的设定点NSL2、NSL3、NSL4的方式,生成暂定的清纱门限52(在图6中以虚线表示的清纱门限52a),并使生成的暂定的清纱门限52显示于触摸面板41。像这样,处理部42在对当前的清纱门限52生成了暂定的清纱门限52的情况下,使暂定的清纱门限52与当前的清纱门限52一起显示于触摸面板41。此时,处理部42计算出暂定的清纱门限52中的纱线处理结果。计算出的纱线处理结果作为数值显示于模拟结果栏57,并且作为图表显示于图表栏59。
此外,如图6所示,在二维区域51中当前的清纱门限52和暂定的清纱门限52错开的部分显示为通过改变显示样态(例如,线的种类、粗细、颜色等)而能够被操作员识别。另外,在模拟设定值栏54及模拟结果栏57中变更后的数值显示为通过改变显示样态(例如,文字的颜色、文字的形状、背景颜色等)而能够被操作员识别。
在当前的清纱门限52及暂定的清纱门限52显示于二维区域51的状态下,当显示于触摸面板41的确定按键72被操作员触摸时,如图7所示,新设定暂定的清纱门限52(即,暂定的清纱门限52成为当前的清纱门限52)。由此,处理部42使显示于模拟设定值栏54的设定信息反映于当前设定值栏53。同时,使作为数值显示于模拟结果栏57的纱线处理结果反映于当前结果栏56。此时,作为图表显示于图表栏59的纱线处理结果追随作为数值显示于当前结果栏56及模拟结果栏57的纱线处理结果。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清纱门限52及暂定的清纱门限52显示于二维区域51的状态下,当显示于触摸面板41的撤销按键73被操作员触摸时,暂定的清纱门限52被撤销,维持当前的清纱门限52的设定。此外,当操作部60的显示取消按键63被操作员触摸时,取消操作部60的显示并解除预定移动的设定点的选择。另外,当与预定移动的设定点对应的按键55被操作员触摸时,解除该预定移动的设定点的选择。其中,在预定移动的设定点的选择被解除的任意情况下,至于暂定的清纱门限52都不会被撤销。
此外,基于处理部42的清纱门限52的生成的具体例如下所述。
如图8所示,在纱疵的长度为1.0cm及粗细为250%的设定点NSL2变更为纱疵的长度为3.0cm及粗细为250%的设定点NSL2的情况下,处理部42通过按纱疵的长度顺序将多个设定点NSL1~NSL5相连,而生成清纱门限52。该情况下,如图9所示,处理部42按设定点NSL1、设定点NSL3、设定点NSL2、设定点NSL4、设定点NSL5的顺序将多个设定点NSL1~NSL5相连,由此生成暂定的(新的)清纱门限52。在该状态下,当确定按键72被操作员触摸时,如图10所示,以成为纱疵的长度顺序的方式变更多个设定点NSL1~NSL5的名称。即,在按设定点表示纱疵的长度及粗细的栏中,以成为纱疵的长度顺序的方式变更多个设定点NSL1~NSL5的名称。在此,从关于设定点NSL2而纱疵的长度为3.0cm及粗细为250%、关于设定点NSL3而纱疵的长度为2.0cm及粗细为150%的显示(参照图9),变更为关于设定点NSL2而纱疵的长度为2.0cm及粗细为150%、关于设定点NSL3而纱疵的长度为3.0cm及粗细为250%的显示(参照图10)。
如图11所示,在纱疵的长度为2.0cm及粗细为150%的设定点NSL3被变更为纱疵的长度为2.0cm及粗细为500%的设定点NSL3的情况下,处理部42通过按纱疵的长度顺序将多个设定点NSL1~NSL5相连而生成清纱门限52。如图12所示,在设定了竹节纱(slub yarn)K1的情况下,使在设定前清纱门限52所穿过的设定点NSL4残存于二维区域51。
另外,基于触摸进行的设定点的选择的具体例如下所述。如图13A所示,在多个设定点A、B、C位于清纱门限52上的情况下,当设定点B被触摸时,在设定点B的基础上,相邻的设定点A、B间的部分及相邻的设定点B、C间的部分也被选择。如图13B所示,在多个设定点A、B、C、D位于清纱门限52上的情况下,当相邻的设定点B、C间的部分被触摸时,在设定点B及设定点C的基础上,相邻的设定点A、B间的部分、相邻的设定点B、C间的部分及相邻的设定点C、D间的部分也被选择。
如图14A所示,在对清纱门限52通过粗细相等且相邻的设定点B、C设定了竹节纱的情况下,当设定点B被触摸时,在设定点B的基础上,相邻的设定点A、B间的部分及相邻的设定点B、C间的部分也被选择。该情况下,能够仅变更设定点B的长度。如图14B所示,在对清纱门限52通过粗细相等且相邻的设定点B、C设定了竹节纱的情况下,当相邻的设定点B、C间的部分被触摸时,在设定点B及设定点C的基础上,相邻的设定点A、B间的部分、相邻的设定点B、C间的部分及相邻的设定点C、D间的部分也被选择。该情况下,相邻的设定点B、C间的距离是固定的,能够同时变更各设定点B、C的长度及粗细。
另外,在机台控制装置4中,当二维区域51上的未显示清纱门限52的部位被操作员以规定条件(例如,长按或连敲等)触摸时,将与被触摸位置对应的点追加为设定点。即,设定点的数量增加。作为一例,如图15的上侧所示,通过在穿过多个设定点A、B的清纱门限52的附近追加设定点C,如图15的下侧所示,能够将清纱门限52变更为穿过多个设定点A、B、C。即,在纱疵的长度为相邻的设定点A、B之间的值的区域中,当任意的位置被以规定条件触摸时,在被触摸的位置追加新的设定点C,按纱疵的长度顺序将各设定点A、B、C相连,从而变更清纱门限52。像这样,二维区域51作为第3输入部发挥功能,其在触摸面板41显示着以从多个第1设定点(多个设定点A、B)穿过的方式生成的清纱门限52的情况下,受理至少一个第3设定点(设定点C)的追加。此时,处理部42以从多个第1设定点及借助第3输入部追加的至少一个第3设定点穿过的方式,生成清纱门限52,并使生成的清纱门限52显示于触摸面板41。优选用于追加设定点的规定条件(触摸动作)与选择清纱门限52上的设定点时的规定条件(触摸动作)不同。
另外,在机台控制装置4中,在清纱门限52上的设定点被操作员以规定条件(例如,长按或连敲等)触摸时,删除该设定点。即使与预定删除的设定点对应的按键55被操作员以规定条件(例如,长按或连敲等)触摸,也会删除该设定点。即,设定点的数量减少。作为一例,如图16的上侧所示,通过从穿过多个设定点A、B、C的清纱门限52以规定条件选择设定点B并删除,而如图16的下侧所示,能够将清纱门限52变更为从除了被删除的设定点B以外的多个设定点A、C穿过。像这样,二维区域51及多个按键55作为第4输入部发挥功能,其在触摸面板41显示着以从多个第1设定点(多个设定点A、B、C)穿过的方式生成的清纱门限52的情况下,受理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设定点B)的删除。此时,处理部42以从借助二维区域51或多个按键55的各个按键删除的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设定点B)以外的第1设定点(多个设定点A、C)穿过的方式生成新的清纱门限52,并使生成的清纱门限52显示于触摸面板41。用于删除设定点的规定条件(触摸动作)被设计成与选择清纱门限52上的设定点时的规定条件(触摸动作)不同。
另外,在机台控制装置4中也能够是,在开始纱线的卷绕后在存储部43中存储了规定量的纱疵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规定量的纱疵数据的在二维区域51上的分布状态,处理部42自动生成清纱门限52。当由操作员触摸了显示于触摸面板41的自动生成按键74(参照图4)时实施该功能。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机台控制装置4中,触摸面板41在二维区域51显示清纱门限52,处理部42在清纱门限52所穿过的多个第1设定点(例如,多个设定点NSL1~NSL6、T1~T4)中的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被选择、且作为被选择的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的移动目的地而输入了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例如,多个设定点NSL2~NSL4)的情况下,以从除了被选择的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以外的第1设定点及所输入的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穿过的方式生成清纱门限52,并使生成的清纱门限52显示于触摸面板41(参照图6)。像这样,在机台控制装置4中,通过选择清纱门限52所穿过的多个第1设定点中的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并作为所选择的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的移动目的地而输入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能够生成从所输入的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穿过的清纱门限52(在此为从除了所选择的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以外的第1设定点穿过且从所输入的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穿过的清纱门限52)。由此,根据机台控制装置4,能够容易且恰当地设定清纱门限52。此外,在机台控制装置4中,触摸面板41在二维区域51显示清纱门限52,处理部42在二维区域51被触摸时,将与被触摸的位置对应的点设为第1设定点(例如,多个设定点NSL1~NSL6、T1~T4),以从第1设定点穿过的方式生成清纱门限52,并使生成的清纱门限52显示于触摸面板41(参照图4),因此,能够通过向正在显示的二维区域51进行触摸这样的直观操作,来生成清纱门限52。
在机台控制装置4中,处理部42使多个第1设定点(例如,多个设定点NSL1~NSL6、T1~T4)和穿过多个第1设定点的清纱门限52、以及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例如,多个设定点NSL2~NSL4)和穿过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的清纱门限52显示于触摸面板41(参照图4)。由此,操作员能够容易地掌握成为清纱门限52的生成基础的第1设定点及第2设定点。
在机台控制装置4中,第1输入部(二维区域51或多个按键55的各个按键)受理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的选择,第2输入部(操作部60)受理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的输入。由此,操作员能够更容易且更恰当地设定清纱门限52。在第1输入部为二维区域51的情况下,操作员能够容易地选择要变更的第1设定点。在第1输入部为多个按键55的情况下,对于例如清纱门限52显示得细的部分,操作员也能够容易地选择要变更的第1设定点。在第2输入部为操作部60的情况下,操作员能够直观地掌握第2设定点相对于要变更的第1设定点的移动方向而对操作部60进行操作。此外也能够是,第1输入部(二维区域51或多个按键55的各个按键)受理全部第1设定点的选择,第2输入部(操作部60)作为借助第1输入部选择的全部第1设定点的移动目的地而受理全部第2设定点的输入。由此,操作员能够整体地变更清纱门限52。可以例如通过设置受理全部第1设定点的选择的按键来实现全部第1设定点的选择。
在机台控制装置4中,在触摸面板41显示着穿过多个第1设定点(例如,多个设定点A、B)的清纱门限52的情况下,第3输入部(二维区域51)受理至少一个第3设定点(例如,设定点C)的追加(参照图15的上部)。然后,处理部42以从多个第1设定点及借助第3输入部追加的至少一个第3设定点穿过的方式生成清纱门限52,并使生成的清纱门限52显示于触摸面板41(参照图15的下部)。由此,操作员能够将清纱门限52局部变更。在第3输入部为二维区域51的情况下,操作员能够容易地输入要追加的第3设定点。
在机台控制装置4中,在触摸面板41显示着穿过多个第1设定点(例如,多个设定点A、B、C)的清纱门限52的情况下,第4输入部(二维区域51或多个按键55的各个按键)受理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例如,设定点B)的删除(参照图16的上部)。然后,处理部42以从除了借助第4输入部删除的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以外的第1设定点穿过的方式生成清纱门限52,并使生成的清纱门限52显示于触摸面板41(参照图16的下部)。由此,操作员能够将清纱门限52局部变更。在第4输入部为二维区域51的情况下,操作员能够容易地选择要删除的第1设定点。在第4输入部为多个按键55的情况下,对于例如清纱门限52显示得细的部分,操作员也能够容易地选择要删除的第1设定点。
在机台控制装置4中,处理部42在对当前的清纱门限52生成了暂定的清纱门限52的情况下,使暂定的清纱门限52与当前的清纱门限52一起显示于触摸面板41。由此,操作员能够对当前的清纱门限52和暂定的清纱门限52进行比较。
在机台控制装置4中,处理部42在对当前的清纱门限52生成了暂定的清纱门限52的情况下,基于存储于存储部43的纱疵数据及当前的清纱门限52,计算出第1纱线处理结果,并且基于存储于存储部43的纱疵数据及暂定的清纱门限52,计算出第2纱线处理结果。然后,处理部42使计算出的第1纱线处理结果及第2纱线处理结果显示于触摸面板41。由此,操作员能够对第1纱线处理结果和第2纱线处理结果进行比较,并分别评价当前的清纱门限52及暂定的清纱门限52。第1纱线处理结果及第2纱线处理结果优选同时并排显示于触摸面板41的一个画面上。
在机台控制装置4中,处理部42基于存储于存储部43的纱疵数据生成引导线75,并使生成的引导线75和与多个纱疵对应的点一起显示于触摸面板41。由此,操作员能够一边参照引导线75,一边触摸二维区域51来输入第1设定点。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直接触摸显示清纱门限52及纱疵分布的触摸面板41的二维区域51,进行清纱门限52所穿过的设定点(第1设定点、第2设定点、第3设定点)的新指定、变更、追加或删除,能够直观地设定或变更清纱门限52。
纱线卷绕机1具备:供给纱线的喂纱部21、卷绕纱线来形成卷装的卷绕部24、在喂纱部21与卷绕部24之间监视纱线并检测纱疵的纱线监视部22、在为了除去由纱线监视部22检测到的纱疵而将纱线切断的情况下进行将喂纱部21侧的纱线和卷绕部24侧的纱线连接的接纱动作的接纱部23、和机台控制装置4。纱线卷绕机1由于具备上述机台控制装置4,所以能够恰当地实施纱疵的除去。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清纱门限52是通过将相邻的设定点彼此相连而构成的,但是例如,清纱门限52不仅可以通过将相邻的设定点彼此以直线相连而构成,也可以通过将相邻的设定点彼此以曲线或阶梯状线等相连而构成。另外,也可以通过对模拟设定值栏54输入设定信息(例如数值)来生成暂定的清纱门限5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纱线卷绕机1的机台控制装置4作为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发挥功能,但也可以是例如从纱线卷绕机1分开的管理装置等作为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发挥功能。另外,纱线卷绕机1也可以除了设定纱线的卷绕条件(或纺纱条件)且监视纱线卷绕机1的运行状态的机台控制装置4之外还具有纱线监视部22专用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即,例如,可以在纱线卷绕机1的机台端部与机台控制装置4并排地设置纱线监视部22专用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在这些变形例的情况下,纱线监视部22计算出的纱疵数据可以被直接发送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或被间接(例如经由单元控制装置3或机台控制装置4)发送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
另外,处理部42也可以在从纱线监视部22的控制装置22b获取纱疵数据的基础上,也获取从纱线监视部22的检测装置22a输出的波形数据。或者还可以是,处理部42不从纱线监视部22的控制装置22b获取纱疵数据,而仅获取从纱线监视部22的检测装置22a输出的波形数据。该情况下,处理部42能够根据所获取的波形数据计算出纱疵数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触摸面板41显示有图表栏59,但也可以是在触摸面板41等的显示部不显示图表栏59的结构。另外,还可以是在显示部不显示当前结果栏56及模拟结果栏57的结构。另外,还可以是在显示部不显示当前设定值栏53及模拟设定值栏54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构成各清纱门限52a、52b的设定点(第1设定点)的数量为10个以下的例子。但是,构成各清纱门限的设定点的数量可以多于10个。构成用于去除粗纱疵的清纱门限52a的设定点的数量和构成用于除去细纱疵的清纱门限52b的设定点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于与细纱疵相比粗纱疵中期望进行判断的纱疵种类更多,所以优选构成用于除去粗纱疵的清纱门限52a的设定点的数量比构成用于除去细纱疵的清纱门限52b的设定点的数量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触摸面板41构成为显示部。但是,显示部也可以构成为不是触摸面板的显示器,并另行设置操作部(例如鼠标或键钮(key button)等),利用该其他的操作部进行清纱门限52所穿过的设定点(第1设定点、第2设定点、第3设定点)的新指定、变更、追加、删除、及移动。例如,在将其他的操作部设为鼠标的情况下,可以是,点击(通过第1动作)来选择清纱门限52所穿过的多个第1设定点中的任意的第1设定点,并且,点击二维区域51上的任意位置来作为第1设定点的移动目的地而输入第2设定点。另外也可以是,例如,双击二维区域51上的任意位置(通过第2动作)来追加第3设定点。另外,例如,也可以双击来删除清纱门限52所穿过的多个第1设定点中的任意的第1设定点。

Claims (50)

1.一种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部,该显示部在将纱疵的长度及粗细分别设为坐标轴的二维区域中,显示表示是否除去所述纱疵的边界线即清纱门限;
处理部,该处理部在所述清纱门限所穿过的多个第1设定点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1设定点被选择、且作为被选择的至少一个所述第1设定点的移动目的地而输入了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的情况下,取代被选择的至少一个所述第1设定点,以从输入的至少一个所述第2设定点穿过的方式生成所述清纱门限,并使生成的所述清纱门限显示于所述显示部;以及
第4输入部,该第4输入部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着穿过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的所述清纱门限的情况下,受理至少一个第1设定点的删除,
所述处理部以从除了借助所述第4输入部删除的至少一个所述第1设定点以外的所述第1设定点穿过的方式生成所述清纱门限,并使生成的所述清纱门限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使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和穿过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的所述清纱门限、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2设定点和穿过至少一个所述第2设定点的所述清纱门限同时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第1输入部和第2输入部,该第1输入部受理至少一个所述第1设定点的选择,该第2输入部受理至少一个所述第2设定点的输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第1输入部和第2输入部,该第1输入部受理至少一个所述第1设定点的选择,该第2输入部受理至少一个所述第2设定点的输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所述二维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所述二维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与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分别对应的多个按键,
所述第1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多个所述按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与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分别对应的多个按键,
所述第1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多个所述按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与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分别对应的多个按键,
所述第1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多个所述按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与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分别对应的多个按键,
所述第1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多个所述按键。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操作部,该操作部具有表示多个移动方向且受理所述移动方向的选择的移动方向指示按键,
所述第2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所述操作部。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操作部,该操作部具有表示多个移动方向且受理所述移动方向的选择的移动方向指示按键,
所述第2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所述操作部。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操作部,该操作部具有表示多个移动方向且受理所述移动方向的选择的移动方向指示按键,
所述第2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所述操作部。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操作部,该操作部具有表示多个移动方向且受理所述移动方向的选择的移动方向指示按键,
所述第2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所述操作部。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操作部,该操作部具有表示多个移动方向且受理所述移动方向的选择的移动方向指示按键,
所述第2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所述操作部。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操作部,该操作部具有表示多个移动方向且受理所述移动方向的选择的移动方向指示按键,
所述第2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所述操作部。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操作部,该操作部具有表示多个移动方向且受理所述移动方向的选择的移动方向指示按键,
所述第2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所述操作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操作部,该操作部具有表示多个移动方向且受理所述移动方向的选择的移动方向指示按键,
所述第2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所述操作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第3输入部,该第3输入部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着穿过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的所述清纱门限的情况下,受理至少一个第3设定点的追加,
所述处理部以从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及借助所述第3输入部追加的至少一个所述第3设定点穿过的方式生成所述清纱门限,并使生成的所述清纱门限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所述二维区域。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4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所述二维区域。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4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所述二维区域。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18、20、22中任一项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与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分别对应的多个按键,
所述第4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多个所述按键。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与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分别对应的多个按键,
所述第4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多个所述按键。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与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分别对应的多个按键,
所述第4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多个所述按键。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18、20、22、24、25中任一项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针对多个所述纱疵分别存储表示所述纱疵的长度及粗细的纱疵数据,
所述处理部在对当前设定的所述清纱门限新生成了所述清纱门限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纱疵数据及当前设定的所述清纱门限计算出第1纱线处理结果,并且基于所述纱疵数据及新生成的所述清纱门限计算出第2纱线处理结果,并使计算出的所述第1纱线处理结果及所述第2纱线处理结果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针对多个所述纱疵分别存储表示所述纱疵的长度及粗细的纱疵数据,
所述处理部在对当前设定的所述清纱门限新生成了所述清纱门限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纱疵数据及当前设定的所述清纱门限计算出第1纱线处理结果,并且基于所述纱疵数据及新生成的所述清纱门限计算出第2纱线处理结果,并使计算出的所述第1纱线处理结果及所述第2纱线处理结果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针对多个所述纱疵分别存储表示所述纱疵的长度及粗细的纱疵数据,
所述处理部在对当前设定的所述清纱门限新生成了所述清纱门限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纱疵数据及当前设定的所述清纱门限计算出第1纱线处理结果,并且基于所述纱疵数据及新生成的所述清纱门限计算出第2纱线处理结果,并使计算出的所述第1纱线处理结果及所述第2纱线处理结果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针对多个所述纱疵分别存储表示所述纱疵的长度及粗细的纱疵数据,
所述处理部在对当前设定的所述清纱门限新生成了所述清纱门限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纱疵数据及当前设定的所述清纱门限计算出第1纱线处理结果,并且基于所述纱疵数据及新生成的所述清纱门限计算出第2纱线处理结果,并使计算出的所述第1纱线处理结果及所述第2纱线处理结果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30.根据权利要求1至18、20、22、24、25、27~29中任一项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针对多个所述纱疵分别存储表示所述纱疵的长度及粗细的纱疵数据,
所述处理部基于所述纱疵数据生成引导线,并使生成的所述引导线和与多个所述纱疵对应的点分布一起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3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针对多个所述纱疵分别存储表示所述纱疵的长度及粗细的纱疵数据,
所述处理部基于所述纱疵数据生成引导线,并使生成的所述引导线和与多个所述纱疵对应的点分布一起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3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针对多个所述纱疵分别存储表示所述纱疵的长度及粗细的纱疵数据,
所述处理部基于所述纱疵数据生成引导线,并使生成的所述引导线和与多个所述纱疵对应的点分布一起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33.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针对多个所述纱疵分别存储表示所述纱疵的长度及粗细的纱疵数据,
所述处理部基于所述纱疵数据生成引导线,并使生成的所述引导线和与多个所述纱疵对应的点分布一起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34.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针对多个所述纱疵分别存储表示所述纱疵的长度及粗细的纱疵数据,
所述处理部基于所述纱疵数据生成引导线,并使生成的所述引导线和与多个所述纱疵对应的点分布一起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35.一种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部,该显示部在将纱疵的长度及粗细分别设为坐标轴的二维区域中,显示表示是否除去所述纱疵的边界线即清纱门限;
处理部,该处理部在所述清纱门限所穿过的多个第1设定点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1设定点被选择、且作为被选择的至少一个所述第1设定点的移动目的地而输入了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的情况下,取代被选择的至少一个所述第1设定点,以从输入的至少一个所述第2设定点穿过的方式生成所述清纱门限,并使生成的所述清纱门限显示于所述显示部;以及
第3输入部,该第3输入部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着穿过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的所述清纱门限的情况下,受理至少一个第3设定点的追加,
所述处理部以从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及借助所述第3输入部追加的至少一个所述第3设定点穿过的方式生成所述清纱门限,并使生成的所述清纱门限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所述第3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所述二维区域。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使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和穿过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的所述清纱门限、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2设定点和穿过至少一个所述第2设定点的所述清纱门限同时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37.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第1输入部和第2输入部,该第1输入部受理至少一个所述第1设定点的选择,该第2输入部受理至少一个所述第2设定点的输入。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所述二维区域。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与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分别对应的多个按键,
所述第1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多个所述按键。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操作部,该操作部具有表示多个移动方向且受理所述移动方向的选择的移动方向指示按键,
所述第2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所述操作部。
41.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针对多个所述纱疵分别存储表示所述纱疵的长度及粗细的纱疵数据,
所述处理部在对当前设定的所述清纱门限新生成了所述清纱门限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纱疵数据及当前设定的所述清纱门限计算出第1纱线处理结果,并且基于所述纱疵数据及新生成的所述清纱门限计算出第2纱线处理结果,并使计算出的所述第1纱线处理结果及所述第2纱线处理结果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42.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针对多个所述纱疵分别存储表示所述纱疵的长度及粗细的纱疵数据,
所述处理部基于所述纱疵数据生成引导线,并使生成的所述引导线和与多个所述纱疵对应的点分布一起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43.一种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部,该显示部在将纱疵的长度及粗细分别设为坐标轴的二维区域中,显示表示是否除去所述纱疵的边界线即清纱门限;
处理部,该处理部在所述清纱门限所穿过的多个第1设定点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1设定点被选择、且作为被选择的至少一个所述第1设定点的移动目的地而输入了至少一个第2设定点的情况下,取代被选择的至少一个所述第1设定点,以从输入的至少一个所述第2设定点穿过的方式生成所述清纱门限,并使生成的所述清纱门限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第1输入部,该第1输入部受理至少一个所述第1设定点的选择;以及
第2输入部,该第2输入部受理至少一个所述第2设定点的输入,
所述显示部显示操作部,该操作部具有表示多个移动方向且受理所述移动方向的选择的移动方向指示按键,
所述第2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所述操作部。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使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和穿过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的所述清纱门限、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2设定点和穿过至少一个所述第2设定点的所述清纱门限同时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45.根据权利要求43或44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所述二维区域。
46.根据权利要求43或44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与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分别对应的多个按键,
所述第1输入部是所述显示部正在显示的多个所述按键。
47.根据权利要求43或44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第3输入部,该第3输入部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着穿过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的所述清纱门限的情况下,受理至少一个第3设定点的追加,
所述处理部以从多个所述第1设定点及借助所述第3输入部追加的至少一个所述第3设定点穿过的方式生成所述清纱门限,并使生成的所述清纱门限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48.根据权利要求43或44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针对多个所述纱疵分别存储表示所述纱疵的长度及粗细的纱疵数据,
所述处理部在对当前设定的所述清纱门限新生成了所述清纱门限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纱疵数据及当前设定的所述清纱门限计算出第1纱线处理结果,并且基于所述纱疵数据及新生成的所述清纱门限计算出第2纱线处理结果,并使计算出的所述第1纱线处理结果及所述第2纱线处理结果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49.根据权利要求43或44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纱门限设定装置还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针对多个所述纱疵分别存储表示所述纱疵的长度及粗细的纱疵数据,
所述处理部基于所述纱疵数据生成引导线,并使生成的所述引导线和与多个所述纱疵对应的点分布一起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50.一种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纱线卷绕单元,该多个纱线卷绕单元分别具有供给纱线的喂纱部、卷绕所述纱线来形成卷装的卷绕部、及在所述喂纱部与所述卷绕部之间监视所述纱线来检测纱疵的纱线监视部;和
权利要求1至49中任一项所述的清纱门限设定装置。
CN201910067707.7A 2018-02-14 2019-01-24 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Active CN1101558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24049 2018-02-14
JP2018024049A JP2019137537A (ja) 2018-02-14 2018-02-14 クリアリングリミット設定装置及び糸巻取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55809A CN110155809A (zh) 2019-08-23
CN110155809B true CN110155809B (zh) 2022-04-29

Family

ID=65138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7707.7A Active CN110155809B (zh) 2018-02-14 2019-01-24 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2) EP3702306B1 (zh)
JP (1) JP2019137537A (zh)
CN (1) CN11015580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3668A (zh) * 1999-05-29 2002-06-12 泽韦格路瓦有限公司 清纱方法和装置
JP2004093338A (ja) * 2002-08-30 2004-03-25 Nec Corp 外観検査装置および外観検査方法
CN103270413A (zh) * 2010-10-19 2013-08-28 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 清纱器和用于清纱的方法
EP2644553A2 (en) * 2012-03-28 2013-10-02 Murata Machinery, Ltd. Yarn defect classify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yarn winding machine
CN103359544A (zh) * 2012-03-28 2013-10-2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及纱线处理装置
CN103569796A (zh) * 2012-07-27 2014-02-1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疵检测装置及卷绕装置
CH707250A2 (de) * 2012-11-26 2014-05-30 Uster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zum Festlegen einer Reinigungsgrenze auf einer elektronischen Reinigungsanlage für ein längliches textiles Prüfgu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78173A5 (zh) * 1989-06-29 1991-08-15 Zellweger Uster Ag
CH681462A5 (zh) * 1989-08-31 1993-03-31 Zellweger Uster Ag
EP0891436B1 (de) * 1996-03-27 2001-11-28 Zellweger Luwa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qualitätsüberwachung von garnen
DE59809009D1 (de) * 1997-04-23 2003-08-21 Uster Technologies Ag Uster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von Garnen
EP0943572A3 (en) * 1998-03-20 2000-01-19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system for a spinning machine
DE10141963A1 (de) * 2001-08-28 2003-03-20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einer Reinigungsgrenze bei einem elektronischen Garnreiniger
DE102008037758B4 (de) * 2008-08-14 2019-09-19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Qualitätsüberwachung eines längsbewegten Garnes an einer Arbeitsstelle einer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n Textilmaschine
CH699599A1 (de) * 2008-09-29 2010-03-31 Uster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von spleissen in einem länglichen textilen prüfgut.
CH701957A8 (de) * 2009-10-02 2011-11-15 Uster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zum Festlegen einer Reinigungsgrenze auf einer Garnreinigungsanlage.
CH703067A1 (de) * 2010-04-28 2011-10-31 Uster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prüfung von regelmässigen ereignissen in einem länglichen textilen prüfgut.
US20130346007A1 (en) * 2011-03-06 2013-12-26 Uster Technologies, Ag Characterizing an Elongated Textile Test Material
CN103759662B (zh) * 2013-12-31 2017-06-06 东华大学 一种纺织纱线直径动态快速测量装置与方法
JP2015132029A (ja) * 2014-01-15 2015-07-2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処理予測装置、糸処理装置、及び、糸処理予測方法
CZ306820B6 (cs) * 2015-11-03 2017-07-26 Rieter Cz S.R.O. Způsob justace pracovního místa a čističe příze nebo snímače kvality příze na textilním stroji vyrábějícím přízi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3668A (zh) * 1999-05-29 2002-06-12 泽韦格路瓦有限公司 清纱方法和装置
JP2004093338A (ja) * 2002-08-30 2004-03-25 Nec Corp 外観検査装置および外観検査方法
CN103270413A (zh) * 2010-10-19 2013-08-28 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 清纱器和用于清纱的方法
EP2644553A2 (en) * 2012-03-28 2013-10-02 Murata Machinery, Ltd. Yarn defect classify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yarn winding machine
CN103359544A (zh) * 2012-03-28 2013-10-2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及纱线处理装置
CN103569796A (zh) * 2012-07-27 2014-02-1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疵检测装置及卷绕装置
CH707250A2 (de) * 2012-11-26 2014-05-30 Uster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zum Festlegen einer Reinigungsgrenze auf einer elektronischen Reinigungsanlage für ein längliches textiles Prüfgu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37537A (ja) 2019-08-22
EP3702306B1 (en) 2022-05-11
EP3527520A1 (en) 2019-08-21
CN110155809A (zh) 2019-08-23
EP3527520B1 (en) 2021-04-14
EP3702306A1 (en) 2020-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6454B (zh) 纤维机械
JP4110485B2 (ja) 糸の品質を監視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5998709B2 (ja) 糸監視装置及び糸巻取ユニット
JP5224200B2 (ja) 縦長の繊維供試品にある撚り継ぎ部の品質監視
CN104775295B (zh) 纱线处理预测装置、纱线处理装置以及纱线处理预测方法
JP2009502697A (ja) 糸を監視する繊維機械
JP2013227155A (ja) 糸欠陥分類装置及び糸巻取機
JP2013067884A (ja) 繊維機械システム及び繊維機械
JP5413560B2 (ja) 異物検出装置、繊維機械及び異物検出方法
JP2011529016A (ja) 糸を清浄化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4049107B2 (ja) 紡績機における繊維束の品質管理方法
CN110155809B (zh) 清纱门限设定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EP2671832B1 (en) Yarn winding device
CN108622737B (zh) 清纱门限设定装置以及纱线卷绕机
CN104816983A (zh) 纱线状态显示装置、纱线处理装置及纱线状态显示方法
JP3861644B2 (ja) 糸条巻取機
JP2018034917A (ja) クリアリングリミット設定装置及び糸巻取機
JP2018178282A (ja) 糸欠陥表示装置、及び糸処理装置
JP2007320684A (ja) 繊維機械
CN110431099B (zh) 条件显示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JP2021143026A (ja) 糸監視装置及び糸巻取機
EP3587636A1 (en) Periodic unevenness detecting method, textile processing system, spinning machine, and periodic unevenness detecting program
JPH11107075A (ja) 繊維機械の機台管理システム
JPS5831126A (ja) 紡機の自走式断糸状態検出装置
JPS62117834A (ja) 精紡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