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9246B - 乘坐式插秧机 - Google Patents

乘坐式插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9246B
CN110089246B CN201910338340.8A CN201910338340A CN110089246B CN 110089246 B CN110089246 B CN 110089246B CN 201910338340 A CN201910338340 A CN 201910338340A CN 110089246 B CN110089246 B CN 1100892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ing device
seedling
mud
mud guard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83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9246A (zh
Inventor
田部智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89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9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9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92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乘坐式插秧机,具有:苗种植装置,其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成体的后部;以及安装于苗种植装置的挡泥罩(58),其具有从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行进车体的后轮(9)向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在挡泥罩(58)的与后轮(9)的相对部位,具有缺口部(58D),其在使苗种植装置(4)下降至苗种植装置(4)的上部侧与后轮(9)最接近的下限位置的下限下降状态下,使得避免与后轮(9)接触。采用本发明,苗种植装置具有挡住行进车体的后轮向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的挡泥罩,而不会加大行进车体与苗种植装置的离开距离。

Description

乘坐式插秧机
本申请是下述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申请号:201510148951.8
申请日:2015年3月31日
发明名称:乘坐式插秧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行进车体的后部可升降摆动地联接有苗种植装置的乘坐式插秧机。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那样的乘坐式插秧机,有这样的结构,构成为挡泥板整体以与左右的支柱相比而位于行进车体侧的配置而设于苗种植装置,利用竖立设置装备于苗种植装置的左右支柱,以从下方承受支承向行进车体以朝向前方上升姿势延伸的载苗台的上部侧,该挡泥板具有这样的左右幅度:从将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机体的后部的联杆机构的附近越过左右支柱而延伸至载苗台的左右外端附近(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上述那样的乘坐式插秧机,有这样的结构:具有机械式连结机构,该机械式连结机构将设于苗种植装置的整地浮体和控制阀连结成:控制阀的动作状态与整地浮体的上下摆动相联动而切换,从而苗种植装置升降,由此将种植机构对秧苗的种植深度维持成由设于苗种植装置的种植深度调节杆所设定的种植深度。机械式连结机构具有:连结金属丝;将连结金属丝中的外金属丝的一端部和整地浮体的自由端部连结的纵向的连结部件;以及将连结金属丝中的内金属丝的一端部固定于相对于苗种植装置的规定位置的固定机械部。并且,使该固定机械部具有:固定于苗种植装置的固定部的固定部件;相对于固定部件而以朝向左右的支轴为支点进行上下摆动的朝向前后的悬臂摆动部件;插通于连结部件的长孔而将内金属丝的一端部与悬臂摆动部件的前端部联接的朝向左右的联接轴;以及将悬臂摆动部件的后端部与种植深度调节杆连结的连结杆,从而无论随着种植深度调节杆对秧苗的种植深度调节所产生的整地浮体的基准高度如何变更,通过将从外金属丝的一端部突出的内金属丝的突出量维持为一定,从而将与整地浮体的上下摆动相联动而使苗种植装置自动地升降摆动的升降控制中的控制感度维持成一定。
然而,在具有这种机械式连结机构的乘坐式插秧机中,有这样的连结杆,该连结杆形成为这样的形状:其两端部为互相朝向左右相反方向延伸的曲柄形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75067号公报(段落编号0030~0031,图1~图2、图10)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0-295909号公报(段落编号0025,图2、图4、图5)
在乘坐式插秧机中,在对苗种植装置进行维护保养的情况或将乘坐式插秧机存放在存放间的情况,有时使苗种植装置在左右的后轮的接地高度位置下降摆动至苗种植装置的整地浮体以水平姿势接地的下限位置。并且,在如此使苗种植装置下降摆动至下限位置的情况,苗种植装置的上部侧就处于最接近左右的后轮的状态,因此,苗种植装置的上部侧有可能与左右的后轮接触。
因此,在乘坐式插秧机中,在使苗种植装置下降摆动至下限位置的苗种植装置的下限下降状态中在最接近的苗种植装置的上部侧与左右的后轮之间,通过确保避免它们接触程度的小间隙,从而防止因行进车体与苗种植装置的离开距离不必要的变大所引起的乘坐式插秧机的大型化或从行进车体将苗补给到苗种植装置的载苗台时的作业性下降等,并且避免苗种植装置的上部侧与左右的后轮接触之虞。
但是,在这种乘坐式插秧机中,当苗种植装置具有前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结构的挡泥罩时,必须将苗种植装置的上部侧与左右的后轮之间所确保的避免接触用的间隙做大,以容许装备挡泥罩。因此,行进车体与苗种植装置的离开距离变大,有可能导致其所引起的乘坐式插秧机的大型化或从行进车体向载苗台补给秧苗的作业性的下降等。
另一方面,在具有前述的机械式连结机构的乘坐式插秧机中,当采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时,连结杆的两端部朝向互相左右相反方向延伸,由此,在通过连结杆将悬臂摆动部件的后端部与种植深度调节杆连结的情况,在将连结杆从苗种植装置的左右一侧方向悬臂摆动部件及种植深度调节杆插入后,必须进行如下操作:用于将连结杆的一端部插通卡合于悬臂摆动部件的后端部的向左右一方侧的插通卡合操作;以及用于将连结杆的另一端部插通卡合于种植深度调节杆的向左右另一方侧的插通卡合操作。
其结果,连结杆进行的悬臂摆动部件与种植深度调节杆的连结操作变得容易花费时间,在提高机械式连结机构中的连结杆的装配性方面有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使苗种植装置具有挡泥罩而不会增大行进车体与苗种植装置的离开距离,该挡泥罩挡住行进车体的后轮向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高机械式连结机构中的连结杆的装配性,该机械式连结机构将整地浮体与控制阀连结起来,与整地浮体的上下摆动相联动地使苗种植装置自动地升降摆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解决课题的手段是,
一种乘坐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挡泥罩在与所述后轮的相对部位,具有缺口部,在使所述苗种植装置下降至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上部侧与所述后轮最接近的下限位置的下限下降状态下,通过该缺口部避免与所述后轮的接触,且所述挡泥罩中的上端部与下部侧相比前倾得更大,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下方承受支承载苗台的上部侧的多个支柱;以及对该支柱的下端部及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左右长的支承部件,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使得所述挡泥罩中的下缘部的插入联接成为可能的被卡合部件,
在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具有:第1缺口部,该第1缺口部容许从所述苗种植装置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操作件的装备;以及第2缺口部,该第2缺口部容许所述支柱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的联接,
所述挡泥罩的上部通过固定于所述支柱的上部的第1联接部件和与该第1联接部件螺合的带旋钮螺栓,以及固定于横跨架设于多个所述支柱的上部的横梁的第2联接部件和与该第2联接部件螺合的带旋钮螺栓而与所述支柱及所述横梁联接,
将行进基准指标形成于田地泥面的标记部可起伏摆动地配备在所述苗种植装置的左右,
对切换成立起姿势的所述标记部的自由端侧进行卡止保持的卡止部件安装于联接部件,该联接部件将配置在所述苗种植装置的横向外侧端的左右的所述支柱和所述横梁予以联接,
所述卡止部件弯曲形成为如下形状:一端部具有标记部卡止用的钩部,并且,另一端部具有相对于所述联接部件的J字状的安装部,
所述联接部件具有:止挡部,该止挡部通过挡住所述卡止部件中的安装部侧的端面而对所述卡止部件进行在左右方向的定位;卡合部,该卡合部通过与所述安装部的卡合而对所述卡止部件进行在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定位;以及夹持部,该夹持部通过将所述安装部夹持在与卡止部件安装用的紧固件之间而在与左右方向和所述卡合部的定位方向正交的方向对所述卡止部件进行定位。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获得如下[1]~[6]的作用效果。
[1]通过在挡泥罩中的与后轮的相对部位具有后轮用的缺口部,从而即使不像如挡泥罩不具有后轮用的缺口部的情况那样,在苗种植装置的下限下降状态下,将确保于最接近的后轮与各支柱的上部之间的间隙做大以容许装备挡泥罩,也可避免在苗种植装置的下限下降状态下后轮与挡泥罩接触之虞。
其结果,由于是一种将挡泥罩设在行进车体与苗种植装置之间的结构,且不必因此而加大行进车体与苗种植装置的离开距离,因此,可避免因加大行进车体与苗种植装置的离开距离所引起的乘坐式插秧机的大型化和从行进车体向载苗台补给秧苗的作业性的下降等。
并且,苗种植装置的下限下降状态如前述那样,是在对苗种植装置进行维护保养的情况或将乘坐式插秧机存放于存放间的情况进行实施的状态,由于是不使机体行进的状态,因此,即使后轮卡入挡泥罩的缺口部,在防止泥土附着在苗种植装置背面侧方面也不会带来妨碍。
[2]通过使挡泥罩中的上端部比下部侧前倾得大,从而可缩短挡泥罩向上方的延伸长度,且可加大挡泥罩向后轮侧的延伸量。
其结果,可获得挡泥罩的小型轻量化,且挡泥罩可良好地挡住后轮向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可有效地抑制泥土附着到苗种植装置背面侧。
[3]通过使支承部件具有被卡合部件,从而可容易地进行挡泥罩的下缘部相对于支承部件的联接。其结果,可提高挡泥罩的装配性。
[4]通过使挡泥罩的下端部具有操作件用的第1缺口部和支柱用的第2缺口部,从而可进行各支柱及操作件从苗种植装置的前方相对于支承部件的装拆作业,以及从行进车体侧对操作件的摆动操作,且可将挡泥罩形成为横向宽度宽大的承泥面积大的形状。
其结果,可设置承泥面积大的挡泥罩,可更有效地抑制泥土附着到苗种植装置背面侧,而不会损害各支柱及操作件的装拆性以及操作件的操作性。
[5]挡泥罩相对于苗种植装置的安装是,在将挡泥罩的下缘部插入被卡合部件进行联接后,用带旋钮螺栓将挡泥罩的上部与各联接部件联接,由此,不用工具就可简单地将挡泥罩安装于苗种植装置。
相反,挡泥罩从苗种植装置的取下是,在解除由带旋钮螺栓对挡泥罩的上部与各联接部件的联接后,解除挡泥罩下缘部相对于被卡合部件的插入联接,由此,不用工具就可简单地从苗种植装置取下挡泥罩。
由此,可容易地从苗种植装置取下挡泥罩进行挡泥罩的清扫和对苗种植装置的维护保养等。
[6]通过设置对切换成立起姿势的标记部的自由端侧进行卡止保持的卡止部件,从而在路上行进时或拖拉机等进行的运输时或存放到存放间等的存放时等,通过人为操作使各标记部的自由端侧卡止在对应的卡止部件的钩部上,由此可防止切换成立起姿势的各标记部因机体的振动等所引起的横向摆动等。由此,可防止因切换成立起姿势的各标记部的横向摆动等所引起的与其它东西的接触。
另外,可利用左右的联接部件将左右的卡止部件无位置偏离地恰当地安装在苗种植装置的规定位置,由此,可将与各卡止部件的钩部卡止的左右的标记部卡止保持在苗种植装置的恰当位置。由此,能更可靠地防止因切换成立起姿势的各标记部的横向摆动等所引起的与其它东西的接触。
本发明的另一解决课题的手段是,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挡泥罩在与所述后轮的相对部位,具有缺口部,在使所述苗种植装置下降至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上部侧与所述后轮最接近的下限位置的下限下降状态下,通过该缺口部避免与所述后轮的接触,且所述挡泥罩中的上端部与下部侧相比前倾得更大,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下方承受支承载苗台的上部侧的多个支柱;以及对该支柱的下端部及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左右长的支承部件,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使得所述挡泥罩中的下缘部的插入联接成为可能的被卡合部件,
在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具有:第1缺口部,该第1缺口部容许从所述苗种植装置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操作件的装备;以及第2缺口部,该第2缺口部容许所述支柱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的联接,
所述挡泥罩的上部通过固定于所述支柱的上部的第1联接部件和与该第1联接部件螺合的带旋钮螺栓,以及固定于横跨架设于多个所述支柱的上部的横梁的第2联接部件和与该第2联接部件螺合的带旋钮螺栓而与所述支柱及所述横梁联接。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获得前述[1]~[5]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解决课题的手段是,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挡泥罩在与所述后轮的相对部位,具有缺口部,在使所述苗种植装置下降至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上部侧与所述后轮最接近的下限位置的下限下降状态下,通过该缺口部避免与所述后轮的接触,且所述挡泥罩中的上端部与下部侧相比前倾得更大,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下方承受支承载苗台的上部侧的多个支柱;以及对该支柱的下端部及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左右长的支承部件,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使得所述挡泥罩中的下缘部的插入联接成为可能的被卡合部件,
在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具有:第1缺口部,该第1缺口部容许从所述苗种植装置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操作件的装备;以及第2缺口部,该第2缺口部容许所述支柱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的联接。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获得前述[1]~[4]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解决课题的手段是,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挡泥罩在与所述后轮的相对部位,具有缺口部,在使所述苗种植装置下降至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上部侧与所述后轮最接近的下限位置的下限下降状态下,通过该缺口部避免与所述后轮的接触,且所述挡泥罩中的上端部与下部侧相比前倾得更大,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对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左右长的支承部件,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使得所述挡泥罩中的下缘部的插入联接成为可能的被卡合部件。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获得前述[1]~[3]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解决课题的手段是,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挡泥罩在与所述后轮的相对部位,具有缺口部,在使所述苗种植装置下降至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上部侧与所述后轮最接近的下限位置的下限下降状态下,通过该缺口部避免与所述后轮的接触,且所述挡泥罩中的上端部与下部侧相比前倾得更大。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获得前述[1]~[2]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解决课题的手段是,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挡泥罩在与所述后轮的相对部位,具有缺口部,在使所述苗种植装置下降至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上部侧与所述后轮最接近的下限位置的下限下降状态下,通过该缺口部避免与所述后轮的接触。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获得前述[1]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解决课题的手段是,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对田地的泥面进行整地的整地浮体;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朝向前方上升姿势的载苗台;从所述后轮的正后方朝向左右方向偏离地配置并从下方承受支承所述载苗台的上部侧的多个支柱;以及对该支柱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左右长的支承部件,
所述挡泥罩具有:与所述支柱的前缘相比位于后侧而与所述载苗台的背面侧相对的板状罩部;以及从所述板状罩部向前侧鼓出而从前侧覆盖所述支柱的纵长的鼓出罩部,且所述挡泥罩中的上端部与下部侧相比前倾得更大,
作为所述整地浮体,具有:配备在所述苗种植装置的左右中央的中央浮体;以及配备在所述中央浮体的左右的侧方浮体,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挡住所述后轮向所述整地浮体溅起的泥土的浮体罩;以及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延伸而对浮体间进行整地的多个整地件,
所述浮体罩具有使得所述挡泥罩中的下缘部的插入联接成为可能的被卡合部,
所述挡泥罩具有朝向前方的鼓出部,该鼓出部确保在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之间容许所述整地件从下方对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的联接的空间,且在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具有缺口部,该缺口部容许从所述苗种植装置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操作件的装备,或容许所述支柱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的联接,
所述挡泥罩的上部通过固定于所述支柱的上部的第1联接部件和与该第1联接部件螺合的带旋钮螺栓,以及固定于横跨架设于多个所述支柱的上部的横梁的第2联接部件和与该第2联接部件螺合的带旋钮螺栓而与所述支柱及所述横梁联接,
作为所述挡泥罩,具有:与所述载苗台的左半侧相对的左用的挡泥罩;以及与所述载苗台的右半侧相对的右用的挡泥罩,
左右的所述挡泥罩构成为左右对称形状的左右兼用零件,
将行进基准指标形成于田地泥面的标记部可起伏摆动地配备在所述苗种植装置的左右,
对切换成立起姿势的所述标记部的自由端侧进行卡止保持的卡止部件安装于联接部件,该联接部件将配置在所述苗种植装置的横向外侧端的左右的所述支柱和所述横梁予以联接,
所述卡止部件弯曲形成为如下形状:一端部具有标记部卡止用的钩部,并且,另一端部具有相对于所述联接部件的J字状的安装部,
所述联接部件具有:止挡部,该止挡部通过挡住所述卡止部件中的安装部侧的端面而对所述卡止部件进行在左右方向的定位;卡合部,该卡合部通过与所述安装部的卡合而对所述卡止部件进行在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定位;以及夹持部,该夹持部通过将所述安装部夹持在与卡止部件安装用的紧固件之间而在与左右方向和所述卡合部的定位方向正交的方向对所述卡止部件进行定位。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获得如下[7]~[14]的作用效果。
[7]由于与各支柱的前缘相比位于后侧的挡泥罩的板状罩部与左右的后轮相对,因此,在后轮与挡泥罩之间,可确保避免在苗种植装置的上部侧与后轮最接近的苗种植装置的下限下降状态下的后轮与挡泥罩接触的间隙,且与例如将挡泥罩构成为其整体与各支柱的前缘相比位于前侧的情况相比,可将苗种植装置和挡泥罩一起装备成靠近行进车体侧的状态。
即,由于是一种将挡泥罩设在行进车体与苗种植装置之间的结构,且不必因此而加大行进车体与苗种植装置的离开距离,因此,可避免因加大行进车体与苗种植装置的离开距离所引起的乘坐式插秧机的大型化和从行进车体向载苗台补给秧苗的作业性的下降等。
[8]通过使挡泥罩中的上端部比下部侧前倾得大,从而可缩短挡泥罩向上方的延伸长度,且可加大挡泥罩向后轮侧的延伸量。
其结果,可获得挡泥罩的小型轻量化,且挡泥罩可良好地挡住后轮向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可有效地抑制泥土附着到苗种植装置背面侧。
[9]通过在设于支承部件的浮体罩设置被卡合部,从而可将浮体罩兼用为将挡泥罩的下缘部与支承部件联接的联接部件,可容易地进行挡泥罩的下缘部相对于支承部件的联接。
其结果,可获得削减零件个数所带来的结构简单化及成本的削减等,提高挡泥罩的装配性。
[10]通过在挡泥罩上设置鼓出部,从而可通过挡泥罩的鼓出部而从前方遮盖整地件与支承部件的联接部位,可防止后轮溅起的泥土附着在整地件与支承部件的联接部位上。并且,是一种这样地,通过挡泥罩的鼓出部遮盖整地件与支承部件的联接部位的结构,且不从支承部件上取下挡泥罩,就可相对于支承部件装拆整地件。
其结果,可容易进行整地件的更换等的维护保养。
[11]通过在挡泥罩的下端部设置操作件用或支柱用的缺口部,从而,可从苗种植装置的前方进行各支柱或操作件对于支承部件的装拆作业以及从行进车体侧对操作件进行摆动操作,且可将挡泥罩形成为横向宽度宽大且承泥面积大的形状。
其结果,可设置承泥面积大的挡泥罩,可更有效地抑制泥土附着到苗种植装置背面侧,而不会损害各支柱及操作件的装拆性以及操作件的操作性。
[12]挡泥罩相对于苗种植装置的安装是,在将挡泥罩的下缘部插入被卡合部进行联接后,用带旋钮螺栓将挡泥罩的上部与各联接部件联接,由此,不用工具就可简单地将挡泥罩安装于苗种植装置。
相反,挡泥罩从苗种植装置的取下是,在解除由带旋钮螺栓对挡泥罩的上部与各联接部件的联接后,解除挡泥罩下缘部相对于被卡合部的插入联接,由此,不用工具就可简单地从苗种植装置取下挡泥罩。
由此,可容易地从苗种植装置取下挡泥罩进行挡泥罩的清扫和对苗种植装置的维护保养等。
[13]通过设置左右的挡泥罩,从而与设置单一的挡泥罩的情况相比,可将挡泥罩做成面积小的容易操作的结构。其结果,可提高挡泥罩相对于苗种植装置进行装拆时的作业性。
并且,通过将左右的挡泥罩构成为左右对称形状的左右兼用零件,从而是一种具有左右的挡泥罩的结构,且可实现形成它们所需的模具因兼用化所产生的成本削减,及可获得零件管理的容易化等。
[14]通过设置对切换成立起姿势的标记部的自由端侧进行卡止保持的卡止部件,从而在路上行进时或拖拉机等进行的运输时或存放到存放间等的存放时等,通过人为操作使各标记部的自由端侧卡止在对应的卡止部件的钩部上,由此可防止切换成立起姿势的各标记部因机体的振动等所引起的横向摆动等。由此,可防止因切换成立起姿势的各标记部的横向摆动等所引起的与其它东西的接触。
另外,可通过左右的联接部件将左右的卡止部件无位置偏离地恰当地安装在苗种植装置的规定位置,由此,可将与各卡止部件的钩部卡止的左右的标记部卡止保持在苗种植装置的恰当位置。由此,能更可靠地防止因切换成立起姿势的各标记部的横向摆动等所引起的与其它东西的接触。
本发明的另一解决课题的手段是,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对田地的泥面进行整地的整地浮体;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朝向前方上升姿势的载苗台;从所述后轮的正后方朝向左右方向偏离地配置并从下方承受支承所述载苗台的上部侧的多个支柱;以及对该支柱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左右长的支承部件,
所述挡泥罩具有:与所述支柱的前缘相比位于后侧而与所述载苗台的背面侧相对的板状罩部;以及从所述板状罩部向前侧鼓出而从前侧覆盖所述支柱的纵长的鼓出罩部,且所述挡泥罩中的上端部与下部侧相比前倾得更大,
作为所述整地浮体,具有:配备在所述苗种植装置的左右中央的中央浮体;以及配备在所述中央浮体的左右的侧方浮体,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挡住所述后轮向所述整地浮体溅起的泥土的浮体罩;以及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延伸而对浮体间进行整地的多个整地件,
所述浮体罩具有使得所述挡泥罩中的下缘部的插入联接成为可能的被卡合部,
所述挡泥罩具有朝向前方的鼓出部,该鼓出部确保在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之间容许所述整地件从下方对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的联接的空间,且在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具有缺口部,该缺口部容许从所述苗种植装置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操作件的装备,或容许所述支柱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的联接,
所述挡泥罩的上部通过固定于所述支柱的上部的第1联接部件和与该第1联接部件螺合的带旋钮螺栓,以及固定于横跨架设于多个所述支柱的上部的横梁的第2联接部件和与该第2联接部件螺合的带旋钮螺栓而与所述支柱及所述横梁联接,
作为所述挡泥罩,具有:与所述载苗台的左半侧相对的左用的挡泥罩;以及与所述载苗台的右半侧相对的右用的挡泥罩,
左右的所述挡泥罩构成为左右对称形状的左右兼用零件。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获得前述[7]~[13]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解决课题的手段是,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对田地的泥面进行整地的整地浮体;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朝向前方上升姿势的载苗台;从所述后轮的正后方朝向左右方向偏离地配置并从下方承受支承所述载苗台的上部侧的多个支柱;以及对该支柱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左右长的支承部件,
所述挡泥罩具有:与所述支柱的前缘相比位于后侧而与所述载苗台的背面侧相对的板状罩部;以及从所述板状罩部向前侧鼓出而从前侧覆盖所述支柱的纵长的鼓出罩部,且所述挡泥罩中的上端部与下部侧相比前倾得更大,
作为所述整地浮体,具有:配备在所述苗种植装置的左右中央的中央浮体;以及配备在所述中央浮体的左右的侧方浮体,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挡住所述后轮向所述整地浮体溅起的泥土的浮体罩;以及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延伸而对浮体间进行整地的多个整地件,
所述浮体罩具有使得所述挡泥罩中的下缘部的插入联接成为可能的被卡合部,
所述挡泥罩具有朝向前方的鼓出部,该鼓出部确保在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之间容许所述整地件从下方对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的联接的空间,且在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具有缺口部,该缺口部容许从所述苗种植装置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操作件的装备,或容许所述支柱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的联接,
所述挡泥罩的上部通过固定于所述支柱的上部的第1联接部件和与该第1联接部件螺合的带旋钮螺栓,以及固定于横跨架设于多个所述支柱的上部的横梁的第2联接部件和与该第2联接部件螺合的带旋钮螺栓而与所述支柱及所述横梁联接。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获得前述[7]~[12]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解决课题的手段是,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对田地的泥面进行整地的整地浮体;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朝向前方上升姿势的载苗台;从所述后轮的正后方朝向左右方向偏离地配置并从下方承受支承所述载苗台的上部侧的多个支柱;以及对该支柱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左右长的支承部件,
所述挡泥罩具有:与所述支柱的前缘相比位于后侧而与所述载苗台的背面侧相对的板状罩部;以及从所述板状罩部向前侧鼓出而从前侧覆盖所述支柱的纵长的鼓出罩部,且所述挡泥罩中的上端部与下部侧相比前倾得更大,
作为所述整地浮体,具有:配备在所述苗种植装置的左右中央的中央浮体;以及配备在所述中央浮体的左右的侧方浮体,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挡住所述后轮向所述整地浮体溅起的泥土的浮体罩;以及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延伸而对浮体间进行整地的多个整地件,
所述浮体罩具有使得所述挡泥罩中的下缘部的插入联接成为可能的被卡合部,
所述挡泥罩具有朝向前方的鼓出部,该鼓出部确保在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之间容许所述整地件从下方对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的联接的空间,且在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具有缺口部,该缺口部容许从所述苗种植装置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操作件的装备,或容许所述支柱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的联接。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获得前述[7]~[11]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解决课题的手段是,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对田地的泥面进行整地的整地浮体;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朝向前方上升姿势的载苗台;从所述后轮的正后方朝向左右方向偏离地配置并从下方承受支承所述载苗台的上部侧的多个支柱;以及对该支柱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左右长的支承部件,
所述挡泥罩具有:与所述支柱的前缘相比位于后侧而与所述载苗台的背面侧相对的板状罩部;以及从所述板状罩部向前侧鼓出而从前侧覆盖所述支柱的纵长的鼓出罩部,且所述挡泥罩中的上端部与下部侧相比前倾得更大,
作为所述整地浮体,具有:配备在所述苗种植装置的左右中央的中央浮体;以及配备在所述中央浮体的左右的侧方浮体,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挡住所述后轮向所述整地浮体溅起的泥土的浮体罩;以及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延伸而对浮体间进行整地的多个整地件,
所述浮体罩具有使得所述挡泥罩中的下缘部的插入联接成为可能的被卡合部,
所述挡泥罩具有朝向前方的鼓出部,该鼓出部确保在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之间容许所述整地件从下方对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的联接的空间。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获得前述[7]~[10]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解决课题的手段是,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对田地的泥面进行整地的整地浮体;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朝向前方上升姿势的载苗台;从所述后轮的正后方朝向左右方向偏离地配置并从下方承受支承所述载苗台的上部侧的多个支柱;以及对该支柱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左右长的支承部件,
所述挡泥罩具有:与所述支柱的前缘相比位于后侧而与所述载苗台的背面侧相对的板状罩部;以及从所述板状罩部向前侧鼓出而从前侧覆盖所述支柱的纵长的鼓出罩部,且所述挡泥罩中的上端部与下部侧相比前倾得更大,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挡住所述后轮向所述整地浮体溅起的泥土的浮体罩,
所述浮体罩具有使得所述挡泥罩中的下缘部的插入联接成为可能的被卡合部。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获得前述[7]~[9]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解决课题的手段是,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朝向前方上升姿势的载苗台;从所述后轮的正后方朝向左右方向偏离地配置而从下方承受支承所述载苗台的上部侧的多个支柱,
所述挡泥罩具有:与所述支柱的前缘相比位于后侧而与所述载苗台的背面侧相对的板状罩部;以及从所述板状罩部向前侧鼓出而从前侧覆盖对应的所述支柱的纵长的鼓出罩部,且所述挡泥罩中的上端部与下部侧相比前倾得更大。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获得前述[7]~[8]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解决课题的手段是,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朝向前方上升姿势的载苗台;从所述后轮的正后方朝向左右方向偏离地配置而从下方承受支承所述载苗台的上部侧的多个支柱,
所述挡泥罩具有:与所述支柱的前缘相比位于后侧而与所述载苗台的背面侧相对的板状罩部;以及从所述板状罩部向前侧鼓出而从前侧覆盖对应的所述支柱的纵长的鼓出罩部。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获得前述[7]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解决课题的手段是,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液压缸,该液压缸对所述苗种植装置进行升降驱动;以及控制阀,该控制阀对针对于所述液压缸的机油的流动进行控制,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整地浮体,该整地浮体以朝向左右的支轴为支点而进行上下摆动;种植机构,该种植机构将规定量的秧苗种植到由所述整地浮体整地后的田地泥土中;以及种植深度调节杆,该种植深度调节杆变更所述整地浮体相对于所述种植机构的高度位置而将所述种植机构对秧苗的种植深度予以调节,
具有机械式连结机构,该机械式连结机构将所述整地浮体和所述控制阀连结成:所述控制阀的动作状态与所述整地浮体的上下摆动相联动而切换,从而所述苗种植装置升降,由此将所述种植机构对秧苗的种植深度维持成一定,
所述机械式连结机构具有:连结金属丝;将所述连结金属丝中的外金属丝的一端部和所述整地浮体的自由端部连结的纵向的连结部件;以及将所述连结金属丝中的内金属丝的一端部固定在相对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规定位置的固定机构部,
所述连结部件具有纵向的长孔,
所述固定机构部具有:固定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固定部的固定部件;以朝向左右的支轴为支点而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进行上下摆动的朝向前后的悬臂摆动部件;插通于所述连结部件的所述长孔而将所述内金属丝的一端部与所述悬臂摆动部件的前端部联接的朝向左右的联接轴;以及将所述悬臂摆动部件的后端部与所述种植深度调节杆连结的连结杆,无论随着所述种植深度调节杆对秧苗的种植深度调节所产生的所述整地浮体的基准高度如何变更,所述内金属丝从所述外金属丝的一端部突出的突出量都为一定,
所述连结杆形成为其两端部向相同的左右一侧方延伸的形状,且所述连结杆的一端部的相对于所述悬臂摆动部件的后端部的装配,以及所述连结杆的另一端部的相对于所述种植深度调节杆的装配,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左右一侧方进行。
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将连结杆形成为其两端部向相同的左右一侧方延伸的形状,从而在通过连结杆将悬臂摆动部件的后端部与种植深度调节杆连结的情况下,通过将连结杆从苗种植装置的左右一侧方向悬臂摆动部件及种植深度调节杆插入,从而可一举进行连结杆的一端部相对于悬臂摆动部件的后端部的例如插通卡合等的连结以及连结杆的另一端部相对于种植深度调节杆的例如插通卡合等的连结。
其结果,能从苗种植装置的左右一侧方容易地进行连结杆对悬臂摆动部件和种植深度调节杆的连结,能提高机械式连结机构中的连结杆的装配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六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的左视图。
图2是六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中的苗种植装置等的左视图。
图3是六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中的苗种植装置及挡泥罩等的主视图。
图4是六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中的苗种植装置的大致俯视图。
图5是六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中的具有挡泥罩的苗种植装置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六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中的挡泥罩及浮体罩的安装构造等的主要部分的纵剖左视图。
图7是表示六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中的挡泥罩及浮体罩的安装构造等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将整地浮体和控制阀连结起来的机械式连结机构的整地浮体侧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
图9是表示将整地浮体和控制阀连结的机械式连结机构的整地浮体侧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纵剖左视图。
图10是表示将整地浮体和控制阀连结起来的机械式连结机构中的整地浮体侧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六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中的标记部用的卡止部件的安装构造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六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中的挡泥罩的下端部的安装构造的主要部分的纵剖左视图。
图13是表示六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中的挡泥罩的后轮用的缺口部作用的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
图14是八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中的苗种植装置等的左视图。
图15是八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中的苗种植装置及挡泥罩等的主视图。
图16是表示八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中的挡泥罩及整地件的安装构造等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八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中的挡泥罩的下端部的安装构造的主要部分的纵剖左视图。
图18是表示八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中的挡泥罩与后轮的接触避免作用的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
图19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挡泥罩的正面形状的苗种植装置及挡泥罩等的主视图。
图20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将整地浮体和控制阀连结起来的机械式连结机构的整地浮体侧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行进车体
2 液压缸
4 苗种植装置
9 后轮
16 整地浮体
16A 中央浮体
16B 侧方浮体
16C 侧方浮体
17 载苗台
20 种植机构
22 支承部件(固定部)
23 支柱
23A 前缘
24 横梁
27 联接部件
27A 止挡部
27B 卡合部
27C 夹持部
30 支轴
31 种植深度调节杆
42 机械式连结机构
43 连结金属丝
43A 外金属丝
43B 内金属丝
44 连结部件
44A 长孔
45 固定机构部
46 固定部件
48 悬臂摆动部件
49 联接轴
50 连结杆
50A 一端部
50B 另一端部
51 标记部
52 卡止部件
52A 钩部
52B 安装部
52C 端面
53 紧固件
58 挡泥罩
58A 板状罩部
58B 鼓出罩部
58C 上端部
58D 缺口部
58E 第1缺口部
58F 第2缺口部
58G 鼓出部
59 浮体罩(被卡合部件)
59A 被卡合部
60 第1联接部件
61 第2联接部件
62 带旋钮螺栓
66 整地件
A 操作件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作为实施本发明用的方式的一例子,而根据说明书附图来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乘坐式插秧机一例子即六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的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第1实施方式所例示的六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在构成为乘坐式的四轮驱动形式的行进车体1的后部,联接有随着升降缸2的动作而进行上下摆动的平行四连杆式的连杆机构3,升降缸2采用了单动式的液压缸。并且,在该连杆机构3的后端下部,通过朝向前后的支轴(未图示)而可旋转地联接有的六行种植用的苗种植装置4。由此,在行进车体1的后部可升降摆动且可旋转地装备有苗种植装置4。
在行进车体1的前部防振搭载有风冷式的发动机5。并且,通过带式传动装置6、作为主变速装置而设置的静液压式无极变速装置(未图示)以及作为副变速装置而内藏于变速器箱7的齿轮式变速装置(未图示)等,将来自发动机5的动力传递到左右的前轮8及左右的后轮9。另外,在行进车体1的后部侧具有搭乘驾驶部10。搭乘驾驶部10具有:搭乘台阶11;前轮转向用的方向盘12;可向前后方向调节位置的驾驶座席13;以及在向苗种植装置4补给秧苗时可用作为踩踏台的后部台阶14等。
如图1~图6所示,苗种植装置4,在形成其骨架的种植框架15上,具有:随着行进车体1的行进而在田地上滑动行走从而对苗种植预定部位等的田地泥面进行整地的三个整地浮体16;形成为可载放六行量的垫状秧苗的载苗台17;使载苗台17以一定行程向左右方向往复移动的横向进给机构18;每当载苗台17达到左右的行程端就以规定间距将载苗台上的各垫状秧苗向载苗台17的下端予以纵向进给的纵向进给机构19;从载放在载苗台17上的各垫状秧苗的下端切下每规定量的苗并将其种植到整地后的田地泥土中的六个回转式的种植机构20;以及内藏有将来自行进车体1的动力分配到各机构18~20的动力分配机构(未图示)等的动力分配箱21等,由此,苗种植装置4进行最大为六行的秧苗种植。
如图2~图7所示,种植框架15具有:配备在苗种植装置4的前下部的左右长的方管状的支承部件22;以前倾姿势竖立设置在支承部件22的左右两端侧的左右的支柱23;横跨左右的支柱23上部地架设的横梁24;以及在左右方向隔开一定间隔而排列配置且从支承部件22向后方延伸的三个传动箱25等。并且,在支承部件22的左右中间部,具有介由朝向前后的支轴而与连杆机构3联接的动力分配箱21,由此,支承部件22起到对左右的支柱23及各传动箱25等进行支承的主部件的功能。另外,在各传动箱25中的后端部的左右两侧配备有种植机构20。
左右的支柱23,在它们的下部焊接有下部用的联接部件26,联接部件26可与支承部件22螺栓联接。另外,左右的支柱23,在它们的上部焊接有上部用的联接部件27,联接部件27可与横梁24螺栓联接,并且,隔开适于支承六行用的载苗台17的左右间隔地配备,从而位于左右的后轮9的正后方。
如图2、图3、图5、图6及图8~图10所示,各整地浮体16,它们的后部侧通过朝向左右的支轴30而与从朝向左右方向的浮体支点轴28向后下方延伸设置的三组支承臂29中所对应的支承臂29的自由端部(后端部)联接成能以该支轴30为支点进行上下摆动。在浮体支点轴28上,以从浮体支点轴28向前上方延伸的状态装备有介由浮体支点轴28而与各支承臂29一体摆动的种植深度调节杆31。种植深度调节杆31通过与竖立设置于支承部件22的杆导向件32的卡合,而可保持在任意的操作位置。
从该结构,通过将种植深度调节杆31向上下方向予以摆动操作,从而可将各整地浮体16相对于各种植机构20的高度位置予以一体地变更,由此可调节各种植机构20将秧苗种植到田地的种植深度。并且,在该调节后通过将种植深度调节杆31在任意操作位置与杆导向件32卡合,从而可将各种植机构20将秧苗种植到田地的种植深度设定保持成与此时的卡合位置对应的种植深度。
如图1~图4所示,载苗台17,以从苗种植装置4的后下部向行进车体1的搭乘驾驶部10延伸的朝向前方上升姿势而设于苗种植装置4。并且,在载苗台17的背面的下端部,具有横向长度为横跨载苗台17的左右两端部的下侧滑动部件33。另外,在载苗台17的背面的上部侧,具有横向长度为横跨载苗台17的左右两端部的上侧滑动部件34。下侧滑动部件33可向左右方向滑动地载放在朝向左右方向的滑动轨道35上。滑动轨道35介由苗取出量调节机构36而安装在各传动箱25的前后中间部。上侧滑动部件34具有侧面看时的形状为向下U字状的嵌合轨道部。并且,该嵌合轨道部以向左右方向隔开规定间隔排列的状态,而可从上方以可向左右方向相对滑动的状态外嵌在设于横梁24的四个导辊37上。
即,利用滑动轨道35而从下方承接支承载苗台17的下部侧,且介由横梁24及四个导辊37等通过左右的支柱23而从下方承接支承载苗台17的上部侧,由此,在苗种植装置4上可向左右方向滑动地装备有朝向前方上升姿势的载苗台17。
如图3及图5所示,苗取出量调节机构36与苗取出量调节杆38连结,苗取出量调节杆38可上下摆动地相邻配备在种植深度调节杆31的右侧。并且,利用这种连结,与苗取出量调节杆38的上下摆动操作联动地将滑动轨道35相对于各传动箱25的高度位置予以变更。苗取出量调节杆38利用与前述的杆导向件32的卡合,而可保持在任意的操作位置。
从该结构,通过将苗取出量调节杆38向上下方向予以摆动操作,从而可将载苗台17相对于设于各传动箱25的各种植机构20的高度位置予以变更,由此可调节各种植机构20进行的从载放在载苗台17上的各垫状秧苗所取出的苗取出量。并且,在该调节后通过将苗取出量调节杆38在任意操作位置与杆导向件32卡合,从而可将各种植机构20进行的从各垫状秧苗取出的苗取出量设定保持成与此时的卡合位置对应的苗取出量。
如图3~图5所示,横向进给机构18具有:对载苗台17的横向进给速度进行变更的齿轮式的横向进给变速部(未图示);利用向左右方向的滑动操作而对横向进给变速部进行变速的变速操作轴39;以及将变速操作轴39卡合保持在任意的操作位置的止动部(未图示)等。横向进给变速部及止动部内藏于动力分配箱21。变速操作轴39从动力分配箱21向左方延伸出。并且,在变速操作轴39的左端部连结有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使得从行进车体侧操作变速操作轴39成为可能。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以从苗种植装置4向行进车体1延伸的朝向前后方姿势而可左右摆动地装备于与前述的支承部件22螺栓联接的杆支承部件41。并且,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的后端部与变速操作轴39的左端部连结。
从该结构,通过将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向左右方向予以摆动操作,从而可对相对于各种植机构20的苗种植速度的载苗台17的横向进给速度进行有阶段地变更,由此,可对相对于载放在载苗台17上的各垫状秧苗的横向宽度的各种植机构20的取苗次数进行变更。
虽图示省略,但行进车体1的搭乘驾驶部10具有作业用的操作杆。该操作杆构成为,可保持位置切换在上升位置、中间位置、下降位置和种植位置。并且,介由手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而与对机油相对于升降缸2的流动进行控制的升降用的控制阀连结。另外,介由离合器操作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而与对传动至苗种植装置4的传动进行断开连接的种植离合器连结。此外,介由中间复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而与连杆机构3连结。升降用的控制阀介由自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42(参照图2、图3、图5及图7~图9)而与起到对因田地耕盘的起伏等所引起的田地的泥土深度变化进行感知的感应浮体功能的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连结。
从该结构,当将操作杆操作到上升位置时,通过手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的作用,控制阀切换到将机油供给到升降缸2的供给状态。由此,升降缸2进行收缩动作,从而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一起进行上升摆动。
当通过该上升摆动,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到达上限位置时,通过中间复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的作用,操作杆从上升位置复位摆动到中间位置,且通过手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的作用,控制阀切换到停止对升降缸2给排机油的停止状态。由此,升降缸2停止动作,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一起自动停止在上限位置。
当将操作杆从中间位置操作到下降位置时,通过手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的作用,控制阀切换到将机油从升降缸2排出的排出状态。由此,升降缸2进行伸长动作,从而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一起进行下降摆动。
当通过该下降摆动,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接地时,通过优先于手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的自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42的作用,控制阀根据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的接地姿势而自动切换成排出状态、停止状态和供给状态。
具体来说,当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相比于基准姿势而成为朝向前方下降状态时,控制阀就自动切换成排出状态,由此,升降缸2进行伸长动作,从而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一起进行下降摆动。
相反,当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相比于基准姿势而为朝向前方上升状态时,控制阀就自动切换成供给状态,由此,升降缸2进行收缩动作,从而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一起进行上升摆动。
并且,当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达到基准姿势时,控制阀就自动切换成停止状态,由此,升降缸2停止动作,从而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一起停止升降摆动。
当将操作杆从下降位置操作到种植位置时,维持自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42产生作用的状态,可将种植离合器从断开状态切换成连接状态,可使各种植机构20动作。
当将操作杆从种植位置操作成下降位置时,维持自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42产生作用的状态,可将种植离合器从连接状态切换成断开状态,可使各种植机构20停止动作。
并且,当将操作杆从下降位置操作成上升位置时,如前述那样,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一起进行上升摆动,当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一起到达上限位置时,操作杆从上升位置复位摆动到中间位置,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一起自动停止在上限位置。
即,在将操作杆操作到种植位置的种植作业时,通过自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42的作用,可根据因田地耕盘的起伏等原因而变化的田地的泥土深度而使苗种植装置4自动地进行升降摆动,由此,可将各整地浮体16维持成基准姿势,结果,无论因田地耕盘的起伏等原因而变化的田地的泥土深度如何,都可将各种植机构20对秧苗的种植深度维持成一定。
如图2、图3、图5及图8~图10所示,自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42具有:连结金属丝43;将连结金属丝43中的外金属丝43A的一端部和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的自由端部(前端部)予以连结的朝向纵向的连结部件44;以及将连结金属丝43中的内金属丝43B的一端部固定在相对于苗种植装置4的规定位置的固定机构部45等。
连结部件44由在前后方向看时弯曲形成为向下的U字状的带板钢材所构成。并且,在连结部件44的左右两侧部具有纵向的长孔44A。
固定机构部45具有:固定部件46,该固定部件46固定于作为苗种植装置4的固定部的支承部件22;朝向前后的悬臂摆动部件48,该朝向前后的悬臂摆动部件48相对于固定部件46以朝向左右的支轴47为支点进行上下摆动;朝向左右的联接轴49,该朝向左右的联接轴49插通于连结部件44的长孔44A而将内金属丝43B的一端部与悬臂摆动部件48的前端部联接;以及连结杆50等,该连结杆50将悬臂摆动部件48的后端部与种植深度调节杆31连结。并且,无论随着种植深度调节杆31对苗的种植深度调节所产生的各整地浮体16的基准高度如何变更,内金属丝43B从与连结部件44联接的外金属丝43A的一端部突出的突出量都构成为一定。
通过设于搭乘驾驶部10的感度调节杆(未图示)的摆动操作,自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42可变更内金属丝43B从与连结部件44联接的外金属丝43A的一端部突出的突出量。并且,通过变更该突出量,而可变更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的基准姿势,可变更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的感知感度。越是加长内金属丝43B从与连结部件44联接的外金属丝43A的一端部突出的突出量而将基准姿势变更到朝向前方下降方向,则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的感知感度越敏感。相反,越是缩短内金属丝43B从与连结部件44联接的外金属丝43A的一端部突出的突出量而将基准姿势变更到朝向前方上升方向,则感知感度越迟钝。
即,无论随着种植深度调节杆31对秧苗的种植深度调节所产生的各整地浮体16的基准高度如何变更,都可通过前述的固定机构部45的作用,而将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的基准姿势设成一定,可将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的感知感度维持一定。
如图3、图5及图8~图10所示,连结杆50形成为其两端部50A、50B从中间部50C向左方延伸的朝向横向的J字状。并且,连结杆50的一端部50A插通卡合在悬臂摆动部件48的后端部,另外,连结杆50的另一端部50B插通卡合在种植深度调节杆31的基端侧,由此,将悬臂摆动部件48的后端部与种植深度调节杆31连结。
即,通过将连结杆50形成其两端部50A、50B从中间部50C向左方延伸的横向J字状,从而在通过连结杆50将悬臂摆动部件48的后端部与种植深度调节杆31的基端侧连结的情况,通过将连结杆50从苗种植装置4的右侧方向悬臂摆动部件48及种植深度调节杆31插入,可一举进行连结杆50的一端部50A相对于悬臂摆动部件48的后端部的插通卡合和其另一端部50B相对于种植深度调节杆31的插通卡合。
其结果,可容易从苗种植装置4的右侧方进行连结杆50对悬臂摆动部件48和种植深度调节杆31的连结,可提高自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42中的连结杆50的装配性。
连结杆50,在其一端部50A与中间部50C之间,具有朝向外方上升地倾斜的倾斜部50D。由此,在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产生大的上升摆动的情况,其自由端部周缘的向上鼓出部16a就难以与连结杆50接触。
如图1~图3及图5所示,在苗种植装置4的左右两侧部,具有将下一行程的行进基准指标形成于田地泥面的标记部51。左右的标记部51与苗种植装置4的支承部件22中的左右的对应端部连结成可起伏摆动成这两个姿势:沿苗种植装置4立起的存放用的立起姿势,和从苗种植装置4向横向外方伸出的形成指标用的倒伏姿势。
虽省略图示,但该乘坐式插秧机具有:朝倒伏姿势对左右的标记部51进行下降施力的左右的拉伸弹簧;将左右的标记部51与连杆机构3连结的左右的第1金属丝式连结机构;被卡止施力成随着左右的标记部51达到立起姿势而与所对应的标记部51的基端部卡止的左右的摆动卡止件;以及将前述的作业用的操作杆和左右的摆动卡止件予以连结的左右的第2金属丝式连结机构等。
由此,在将左右任一方的标记部51切换成倒伏姿势的作业行进中,当将操作杆操作到上升位置而使苗种植装置4向上限位置进行上升摆动时,通过左右的对应的第1金属丝式连结机构的作用,可使倒伏姿势的标记部51与苗种植装置4的非作业高度区域的上升摆动相联动地向立起姿势进行立起摆动。并且,当标记部51通过该立起摆动而达到立起姿势时,通过左右的对应的摆动卡止件的作用,可将达到立起姿势的标记部51固定保持在立起姿势。然后,将操作杆操作到下降位置,在使苗种植装置4下降至各整地浮体16接地的作业高度位置后,当将操作杆操作到种植位置而摆动操作到左右任一方的未种植侧时,通过左右的对应的第2金属丝式连结机构的作用,可解除对位于未种植侧的标记部51的立起姿势的固定保持,通过左右的对应的拉伸弹簧的作用,可使解除对立起姿势的固定保持后的未种植侧的标记部51倒伏摆动向倒伏姿势。
如图2、图3、图5及图11所示,苗种植装置4具有左右的卡止部件52,左右的卡止部件52对切换成立起姿势的左右的标记部51的自由端侧进行卡止保持。各卡止部件52由弯曲形成为如下形状的圆棒钢材构成:其一端部具有标记部卡止用的钩部52A,且另一端部具有相对于前述的上部用的联接部件27的J字状的安装部52B。各上部用的联接部件27具有:止挡部27A,该止挡部27A通过挡住卡止部件52中的安装部侧的端面52C而对卡止部件52进行左右方向的定位;卡合部27B,该卡合部27B通过与卡止部件52的安装部52B的卡合而对卡止部件52进行前后方向的定位;以及夹持部27C等,通过将卡止部件52的安装部52B夹持在该夹持部27C与作为卡止部件安装用的紧固件53的螺栓之间而对卡止部件52进行上下方向的定位。
通过该结构,在路上行进时或拖拉机等进行的运输时或存放到存放间等的存放时等,通过人为操作使各标记部51的自由端侧卡止在对应的卡止部件52的钩部52A,由此可防止切换成立起姿势的各标记部51因机体的振动等所引起的横向摆动等。由此,可防止因切换成立起姿势的各标记部51的横向摆动等所引起的与其它东西的接触。另外,可将左右的卡止部件52无位置偏离地恰当地安装在苗种植装置4的规定位置,由此,可将与各卡止部件52的钩部52A卡止的左右的标记部51卡止保持在苗种植装置4的恰当位置。
如图1~图3所示,连杆机构3在其后端上部配备有由电动机构成的旋转电动机54。旋转电动机54构成为,通过对左右的连结金属丝55进行相反的进退操作,从而介由架设于各连结金属丝55和横梁24的缓冲弹簧56而进行苗种植装置4的旋转操作。并且,根据对苗种植装置4的旋转角度进行设定的角度设定器(未图示)的输出和对苗种植装置4的旋转角度进行检测的旋转传感器(未图示)的输出,而使旋转传感器的检测角度与角度设定器的设定角度相一致(旋转传感器的检测角度纳于设定角度的不灵敏宽度内)地进行苗种植装置4的旋转操作,从而无论田地耕盘的起伏等如何,都可将苗种植装置4的旋转角度维持成角度设定器的设定角度。
苗种植装置4具有挂设于连杆机构3的后端上部和上侧滑动部件34的左右两端部的左右的平衡弹簧57。由此,防止苗种植装置4因载苗台17向左右方向的滑动所产生的左右平衡的变化而相对于行进车体1进行不必要的旋转。
如图1~图3、图5~图7、图12及图13所示,该乘坐式插秧机具有左右的挡泥罩58,该挡泥罩58具有从苗种植装置4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挡住左右的后轮9向苗种植装置4溅起的泥土。
左右的挡泥罩58,它们的下端部与种植框架15的前下部联接。另外,它们的上部与种植框架15的上部侧联接。具体来说,在形成种植框架15的前下部的支承部件22上,介由与该支承部件22螺栓联接的被卡合部件59而联接各挡泥罩58的下端部。另外,各挡泥罩58的上部,介由左右的第1联接部件60及左右的第2联接部件61而与形成种植框架15的上部侧的各支柱23的上部和横梁24相联接,左右的第1联接部件60以朝向左右的姿势固定于左右的支柱23的上部,左右的第2联接部件61以与支柱23平行的垂下姿势固定于横梁24的左右中央侧。
即,种植框架15,介由左右的被卡合部件59而通过支承部件22来支承各挡泥罩58的下端部。另外,介由左右的第1联接部件60及左右的第2联接部件61而通过左右的支柱23及横梁24来支承各挡泥罩58的上部。
左右的被卡合部件59具有被卡合部59A,被卡合部59A使得对应的挡泥罩58中的下缘部的从上方的插入联接成为可能。左右的第1联接部件60,它们的机体外端侧焊接于支柱23,在它们的机体内端侧具有螺合部60A,螺合部60A使得用带旋钮螺栓62而与对应的挡泥罩58的上部联接成为可能。左右的第2联接部件61,它们的上端部与横梁24焊接,在它们的下端部以位于与各第1联接部件60的螺合部60A相同高度位置的状态而具有螺合部61A,螺合部61A使得用带旋钮螺栓62而与对应的挡泥罩58的上部联接成为可能。
即,左右的挡泥罩58,在它们的下缘部插入联接于左右的被卡合部件59后,它们的上部用带旋钮螺栓62而与对应的联接部件60、61联接,由此,可简单地安装于苗种植装置4的种植框架15。另外,在对各挡泥罩58进行清扫和对苗种植装置4进行维护保养的情况,解除带旋钮螺栓62的与各联接部件60、61的联接后,通过解除与左右的被卡合部件59的插入联接,从而可简单地从苗种植装置4的种植框架15上取下。
如图2、图3、图5~图7、图12及图13所示,左右的挡泥罩58具有:与各支柱23的前缘23A相比位于后侧并与载苗台17的背面侧相对的板状罩部58A;以及从板状罩部58A向前侧鼓出并从前侧覆盖对应的支柱23的纵长的鼓出罩部58B。并且,在板状罩部58A的下缘部,具有相对于被卡合部件59的被卡合部59A的插入联接部位,在板状罩部58A的上部,具有与第1联接部件60及第2联接部件61的螺栓联接部位。
即,将各挡泥罩58形成为也覆盖左右两端侧的支柱23的宽幅,且在安装于苗种植装置4的状态下,板状罩部58A与各支柱23的前缘23A相比位于后侧,由此,行进车体侧与板状罩部58A之间的空间构成得宽大。并且,由于该板状罩部58A具有相对于苗种植装置4的联接部位,因此,例如与将各挡泥罩58构成为它们整体与各支柱23的前缘23A相比位于前侧的情况相比,可容易地进行各挡泥罩58相对于苗种植装置4的装拆。
如图1~图3及图5~图7所示,在使苗种植装置4位于各整地浮体16与田地的泥面接地的作业高度的状态下,左右的挡泥罩58构成为,各挡泥罩58的上端与各后轮9的旋转中心相比位于上方,且与行进车体1的后部台阶14相比位于下方。并且,将相对于苗种植装置4的安装姿势设定成与各后轮9的上半后部相对的前倾姿势。另外,使它们的上端部58C前倾得比下部侧大。
由此,可缩短左右的挡泥罩58向上方的延伸长度,且可加大向后轮侧的延伸量。其结果,可获得各挡泥罩58的小型轻量化,且各挡泥罩58可良好地挡住各后轮9向苗种植装置4溅起的泥土,可有效地抑制泥土附着到苗种植装置4的背面侧。
然而,在乘坐式插秧机中,在对苗种植装置4进行维护保养的情况或将乘坐式插秧机存放在存放间等的情况,有时通过连杆机构3的下降摆动,而使苗种植装置4下降摆动至各整地浮体16以水平姿势在各后轮9的接地高度位置接地的下限位置。并且,在如此使苗种植装置4下降摆动至下限位置的情况,苗种植装置4的上部侧最接近左右的后轮9,因此,苗种植装置4的上部侧有可能与左右的后轮9接触。
因此,在乘坐式插秧机中,在使苗种植装置4下降摆动至下限位置的苗种植装置4的下限下降状态下,在最接近的苗种植装置4的上部侧与左右的后轮9之间,通过确保避免它们接触程度的小的间隙,从而可防止因行进车体1与苗种植装置4的离开距离不必要的变大所引起的乘坐式插秧机的大型化和从行进车体1将秧苗补给到苗种植装置4的载苗台17时的作业性下降等,并且避免苗种植装置4的上部侧与左右的后轮9接触之虞。
但是,在这种乘坐式插秧机中,当单纯地在左右的后轮9与苗种植装置4之间具有前述的挡泥罩58时,为了容许装备挡泥罩58,必须加大苗种植装置4的上部侧与左右的后轮9之间所确保的接触避免用的间隙。因此,有可能导致行进车体1与苗种植装置4的离开距离变大,由此引起的乘坐式插秧机的大型化和从行进车体1将秧苗补给到载苗台17的作业性的下降等。
考虑到这一点,在该乘坐式插秧机中,如下那样构成安装于苗种植装置4的左右的挡泥罩58。
如图3、图5~图7及图13所示,左右的挡泥罩58,在与对应的后轮9的相对部位即在鼓出罩部58B具有在使苗种植装置4下降至苗种植装置4的上部侧最接近左右的后轮9的下限位置的下限下降状态下避免与左右的后轮9接触的后轮用的缺口部58D。具体来说,在苗种植装置4的下限下降状态下,由于作为苗种植装置4的上部侧而位于各后轮9的正后方的各支柱23的上部最接近左右的后轮9,因此,通过切去位于左右的挡泥罩58中最接近的后轮9与支柱23的上部之间的鼓出罩部58B的上端部分,从而形成后轮用的缺口部58D。
由此,如左右的挡泥罩58没有后轮用的缺口部58D的情况那样,为了容许装备挡泥罩58,即使不加大在苗种植装置4的下限下降状态下最接近的左右的后轮9与各支柱23的上部之间所确保的间隙,也可避免在苗种植装置4的下限下降状态下左右的后轮9与左右的挡泥罩58接触之虞。
其结果,是一种在行进车体1与苗种植装置4之间具有左右的挡泥罩58的结构,并且因此而不必加大行进车体1与苗种植装置4的离开距离,故可避免因加大行进车体1与苗种植装置4的离开距离所引起的乘坐式插秧机的大型化和从行进车体1向载苗台17补给苗的作业性的下降等。
并且,苗种植装置4的下限下降状态如前述那样,是在对苗种植装置4进行维护保养的情况或将乘坐式插秧机存放在存放间等的情况实施的状态,是不使机体行进的状态,因此,即使各后轮9卡入各挡泥罩58的缺口部58D,在防止泥土附着在苗种植装置4背面侧方面也不会带来妨碍。
如图3及图5~图7所示,左侧的挡泥罩58,在其下端部中的机体内端侧部分,具有容许装备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的操作件用的第1缺口部58E,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是从苗种植装置4向行进车体1延伸的操作件A的一例子。另外,左右的挡泥罩58,在其下端部中的机体外端侧部分,具有容许各支柱23相对于支承部件22的联接的支柱用的第2缺口部58F。
在左侧的挡泥罩58中,操作件用的第1缺口部58E形成为容许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向左右方向的摆动操作,且具有这样的横向宽度:使对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进行支承的杆支承部件41整体向苗种植装置4的前方开放而使得可从苗种植装置4的前方对将杆支承部件41与支承部件22联接的螺栓63进行操作。
在左右的挡泥罩58中,支柱用的第2缺口部58F形成为具有这样的横向宽度:使得焊接在支柱23下部的下部用的联接部件26整体向苗种植装置4的前方开放而使得在将下部用的联接部件26与支承部件22螺栓联接时,可从苗种植装置4的前方进行联接操作。
左右的下部用的联接部件26,在它们的上部具有联接部26A,联接部26A使得从苗种植装置4的前方进行浮体罩65与朝向前后的螺栓64的联接成为可能,浮体罩65挡住左右的后轮9向左右的整地浮体16溅起的泥土。
即,左右的挡泥罩58使得如下作业成为可能:从苗种植装置4的前方进行的各支柱23及杆支承部件41相对于支承部件22的装拆作业,以及浮体罩65相对于各下部用的联接部件26的装拆作业,此外,左侧的挡泥罩58使得如下作业成为可能:从苗种植装置4的前方进行的杆支承部件41相对于支承部件22的装拆作业和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相对于杆支承部件41的装拆作业,以及从行进车体侧进行的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的摆动操作,且左侧的挡泥罩58形成为横向宽度宽大且承泥面积大的形状。
其结果,可具有承泥面积大的左右的挡泥罩58,可更有效地抑制泥土附着到苗种植装置4的背面侧,而不会损害各支柱23及杆支承部件41等的装拆性及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的操作性。
如图2及图5所示,左右的标记部51在它们切换成立起姿势的情况,使它们的摆动壁部51A,以它们的摆动壁部51A的中间部成为向后上方突出的状态,屈曲成V字状。由此,在将辅助的后轮(未图示)安装于左右的后轮9的横向外侧的状态下,在将左右标记部51切换成立起姿势并使苗种植装置4下降摆动到下限位置的情况,左右的标记部51成为相对于左右的辅助的后轮向后侧迂回的状态而不与左右的辅助的后轮接触。
[第2实施方式]
下面,作为实施本发明用的方式的一例子,而根据说明书附图来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乘坐式插秧机一例子即八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的第2实施方式。
另外,本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八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其苗种植装置的一部分及挡泥罩等的苗种植装置侧的结构不同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六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因此,下面仅说明苗种植装置侧的结构。另外,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八行种植用的苗种植装置中,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六行种植用的苗种植装置相同的结构,借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附图(六行种植用的附图)来进行说明。
如图1、图14及图15所示,以与六行种植用的乘坐式插秧机相同的结构而可升降摆动且可旋转地装备在行进车体1后部的八行种植用的苗种植装置4,在形成其骨架的种植框架15上,具有:随着行进车体1的行进而在田地上滑动走动从而对苗种植预定部位等的田地泥面进行整地的五个整地浮体16;形成为可载放八行的垫状秧苗的载苗台17;以一定行程使载苗台17向左右方向往复移动的横向进给机构18;每当载苗台17达到左右的行程端就以规定间距将载苗台上的各垫状秧苗向载苗台17的下端予以纵向进给的纵向进给机构19;从载放在载苗台17上的各垫状秧苗的下端切下每规定量的秧苗并将其种植到整地后的田地泥土中的八个回转式的种植机构20;以及内藏有将来自行进车体1的动力分配到各机构18~20的动力分配机构(未图示)等的动力分配箱21等,由此,苗种植装置4进行最大为八行的秧苗的种植。
如图14~图16所示,种植框架15具有:配备在苗种植装置4的前下部的左右长的方管状的支承部件22;以前倾姿势竖立设置在支承部件22的左右两端侧和左右中央右侧的三根支柱23;架设在这些支柱23上部的横梁24;以及在左右方向隔开一定间隔而排列配置地从支承部件22向后方延伸的四个传动箱25等。并且,在支承部件22的左右中间部,具有介由朝向前后的支轴(未图示)而与连杆机构3联接的动力分配箱21,由此,支承部件22起到对各支柱23及各传动箱25等进行支承的主部件的功能。另外,在各传动箱25中的后端部的左右两侧配备有种植机构20。
在各支柱23的下部,焊接有使得与支承部件22的螺栓联接成为可能的下部用的联接部件26。另外,在各支柱23的上部,焊接有使得与横梁24的螺栓联接成为可能的上部用的联接部件27。并且,通过隔开适于对八行用的载苗台17进行支承的左右间隔地来配备,从而将其配备在从左右的后轮9的正后方向左右方向偏离的位置。
如图14及图15所示,各整地浮体16,它们的后部侧介由朝向左右的支轴30而与从朝向左右的浮体支点轴28向后下方延伸设置的五组支承臂29中的对应的支承臂29的自由端部(后端部)联接成,能以该支轴30为支点进行上下摆动。在浮体支点轴28上,以从浮体支点轴28向前上方延伸的状态而装备有种植深度调节杆31,种植深度调节杆31介由浮体支点轴28而与各支承臂29一体摆动。种植深度调节杆31通过与竖立设置于支承部件22的杆导向件32的卡合,而可保持在任意的操作位置。
从该结构,通过将种植深度调节杆31向上下方向予以摆动操作,从而可将各整地浮体16相对于各种植机构20的高度位置一体地变更,由此可调节各种植机构20将秧苗种植到田地的种植深度。并且,在该调节后通过将种植深度调节杆31在任意操作位置与杆导向件32卡合,从而可将各种植机构20将秧苗种植到田地的种植深度设定保持成与此时的卡合位置对应的种植深度。
如图14及图15所示,载苗台17,以从苗种植装置4的后下部向行进车体1的搭乘驾驶部10延伸的朝向前方上升姿势而设于苗种植装置4。并且,在载苗台17的背面的下端部,具有横跨载苗台17的左右两端部的横长的下侧滑动部件33。另外,在载苗台17的背面的上部侧,具有横跨载苗台17的左右两端部的横长的上侧滑动部件34。下侧滑动部件33可向左右方向滑动地载放于朝向左右方的滑动轨道35。滑动轨道35介由苗取出量调节机构36而安装在各传动箱25的前后中间部。上侧滑动部件34具有侧面看时的形状为向下U字状的嵌合轨道部。并且,该嵌合轨道部以向左右方向隔开规定间隔排列的状态,而从上方以可向左右方向相对滑动的状态外嵌在设于横梁24的六个导辊37上。
即,通过滑动轨道35而从下方承受支承载苗台17的下部侧,且通过横梁24及四个导辊37等而通过左右的支柱23而从下方承受支承载苗台17的上部侧,由此,在苗种植装置4上可向左右方向滑动地装备有朝向前方上升姿势的载苗台17。
如图14所示,苗取出量调节机构36与苗取出量调节杆38连结,苗取出量调节杆38可上下摆动地相邻配备在种植深度调节杆31的右方。并且,通过这种连结,构成为与苗取出量调节杆38的上下摆动操作联动地变更滑动轨道35相对于各传动箱25的高度位置。苗取出量调节杆38通过与前述的杆导向件32的卡合,而可保持在任意的操作位置。
从该结构,通过将苗取出量调节杆38向上下方向予以摆动操作,从而可变更载苗台17相对于设于各传动箱25的各种植机构20的高度位置,由此可调节各种植机构20进行的从载放在载苗台17上的各垫状秧苗取出的苗取出量。并且,在该调节后通过将苗取出量调节杆38在任意操作位置与杆导向件32卡合,从而可将各种植机构20进行的从各垫状秧苗所取出的苗取出量设定保持成与此时的卡合位置对应的苗取出量。
如图14及图15所示,横向进给机构18具有:对载苗台17的横向进给速度进行变更的齿轮式的横向进给变速部(未图示);通过向左右方向的滑动操作而对横向进给变速部进行变速的变速操作轴39;以及将变速操作轴39卡合保持在任意的操作位置的止动部(未图示)等。横向进给变速部及止动部内藏于动力分配箱21。变速操作轴39从动力分配箱21向左方延伸。并且,在变速操作轴39的左端部连结有可从行进车体侧操作变速操作轴39的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以从苗种植装置4向行进车体1延伸的朝向前后的姿势而可左右摆动地装备于与前述的支承部件22螺栓联接的杆支承部件41。并且,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的后端部与变速操作轴39的左端部连结。
从该结构,通过将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向左右方向予以摆动操作,从而可对载苗台17相对于各种植机构20的苗种植速度的横向进给速度进行有阶段地变更,由此,可对各种植机构20相对于载放在载苗台17上的各垫状秧苗的横向宽度的取苗次数进行变更。
如图14及图15所示,苗种植装置4具有:作为整地浮体16而配备在左右中央的二条整地用的T字形的中央浮体16A;隔开规定间隔地配备在中央浮体16A左右的一条整地用的U字形的侧方浮体16B;以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备在这些侧方浮体16B的机体横向外侧的二条整地用的T字形的侧方浮体16C。
虽省略图示,但行进车体1的搭乘驾驶部10具有作业用的操作杆。该操作杆构成为,可位置切换保持在上升位置、中间位置、下降位置和种植位置。并且,介由手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而与对机油相对于升降缸2的流动进行控制的升降用的控制阀连结。另外,介由离合器操作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而与对传动至苗种植装置4的传动进行断开连接的种植离合器连结。此外,介由中间复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而与连杆机构3连结。升降用的控制阀,介由自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42(参照图14)而与起到对因田地耕盘的起伏等所引起的田地的泥土深度变化进行感知的感应浮体功能的中央浮体16A连结。
从该结构,当将操作杆操作到上升位置时,控制阀通过手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的作用而切换到将机油供给到升降缸2的供给状态。由此,升降缸2进行收缩动作,从而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一起进行上升摆动。
当通过该上升摆动,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一起到达上限位置时,操作杆通过中间复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的作用而从上升位置复位摆动到中间位置,且控制阀通过手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的作用而切换到停止相对于升降缸2的机油的给排的停止状态。由此,升降缸2停止动作,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一起自动停止在上限位置。
当将操作杆从中间位置操作到下降位置时,控制阀通过手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的作用而切换到将机油从升降缸2排出的排出状态。由此,升降缸2进行伸长动作,从而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一起进行下降摆动。
当通过该下降摆动,中央浮体16A接地时,通过优先于手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的自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42的作用,控制阀根据中央浮体16A的接地姿势而自动切换成排出状态、停止状态和供给状态。
具体来说,当中央浮体16A相比于基准姿势而成为朝向前方下降时,控制阀就自动切换成排出状态,由此,升降缸2进行伸长动作,从而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一起进行下降摆动。
相反,当中央浮体16A相比于基准姿势而成为朝向前方上升的状态时,控制阀就自动切换成供给状态,由此,升降缸2进行收缩动作,从而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一起进行上升摆动。
然后,当中央浮体16A达到基准姿势时,控制阀就自动切换成停止状态,由此,升降缸2停止动作,从而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一起停止升降摆动。
当将操作杆从下降位置操作到种植位置时,维持自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42产生作用的状态,可将种植离合器从断开状态切换成连接状态,可使各种植机构20动作。
当将操作杆从种植位置操作成下降位置时,维持自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42产生作用的状态,可将种植离合器从连接状态切换成断开状态,可使各种植机构20停止动作。
然后,当将操作杆从下降位置操作成上升位置时,如前述那样,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一起进行上升摆动,当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一起到达上限位置时,操作杆就从上升位置复位摆动到中间位置,苗种植装置4与连杆机构3一起自动停止在上限位置。
即,在将操作杆操作到种植位置的种植作业时,通过自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42的作用,可根据因田地耕盘的起伏等原因而变化的田地的泥土深度而使苗种植装置4自动地进行升降摆动,由此,可将各整地浮体16维持成基准姿势,结果,无论因田地耕盘的起伏等原因而变化的田地的泥土深度如何,都可将各种植机构20对秧苗的种植深度维持成一定。
如图8~图10及图14所示,自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42具有:连结金属丝43;将连结金属丝43中的外金属丝43A的一端部和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的自由端部(前端部)予以连结的纵向的连结部件44;以及将连结金属丝43中的内金属丝43B的一端部固定在相对于苗种植装置4的规定位置的固定机构部45等。
连结部件44由在前后方向看时弯曲形成为向下U字状的带板钢材所构成。并且,在连结部件44的左右两侧部具有纵向的长孔44A。
固定机构部45具有:固定部件46,该固定部件46固定于苗种植装置4的固定部即支承部件22;朝向前后的悬臂摆动部件48,该朝向前后的悬臂摆动部件48相对于固定部件46而以朝向左右的支轴47为支点进行上下摆动;朝向左右的联接轴49,该朝向左右的联接轴49插通于连结部件44的长孔44A并将内金属丝43B的一端部与悬臂摆动部件48的前端部联接;以及连结杆50等,该连结杆50将悬臂摆动部件48的后端部与种植深度调节杆31连结。并且,构成为无论随着种植深度调节杆31对秧苗的种植深度调节所产生的各整地浮体16的基准高度如何变更,内金属丝43B从与连结部件44联接的外金属丝43A的一端部突出的突出量都为一定。
自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42,通过设于搭乘驾驶部10的感度调节杆(未图示)的摆动操作,而可变更内金属丝43B从与连结部件44联接的外金属丝43A的一端部突出的突出量。并且,通过变更该突出量,而可变更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的基准姿势,可变更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的感知感度。越是加长内金属丝43B从与连结部件44联接的外金属丝43A的一端部突出的突出量而将基准姿势变更到朝向前方下降的方向,则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的感知感度越敏感。相反,越是缩短内金属丝43B从与连结部件44联接的外金属丝43A的一端部突出的突出量而将基准姿势变更到朝向前方上升的方向,则感知感度越迟钝。
即,无论随着种植深度调节杆31对秧苗的种植深度调节所产生的各整地浮体16的基准高度如何变更,都可通过前述的固定机构部45的作用,而将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的基准姿势设成一定,可将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的感知感度维持一定。
如图8~图10所示,连结杆50形成为其两端部50A、50B从中间部50C朝向左方延伸的朝向横向的J字状。并且,连结杆50的一端部50A插通卡合在悬臂摆动部件48的后端部,另外,连结杆50的另一端部50B插通卡合在种植深度调节杆31的基端侧,由此,将悬臂摆动部件48的后端部与种植深度调节杆31连结。
即,通过将连结杆50形成为其两端部50A、50B从中间部50C朝向左方延伸的朝向横向的J字状,从而在通过连结杆50将悬臂摆动部件48的后端部与种植深度调节杆31的基端侧连结的情况,通过将连结杆50从苗种植装置4的右侧方向悬臂摆动部件48及种植深度调节杆31插入,从而可一举进行连结杆50的一端部50A相对于悬臂摆动部件48的后端部的插通卡合,和连结杆50的另一端部50B相对于种植深度调节杆31的插通卡合。
其结果,可容易地从苗种植装置4的右侧方进行连结杆50对悬臂摆动部件48和种植深度调节杆31的连结,可提高自动升降用的机械式连结机构42中的连结杆50的装配性。
连结杆50,在其一端部50A与中间部50C之间,具有朝向外方上升地倾斜的倾斜部50D。由此,在左右中央的整地浮体16产生大的上升摆动的情况,其自由端部周缘的向上鼓出部16a就难以与连结杆50接触。
如图14所示,在苗种植装置4的左右两侧部,具有将下一行程的行进基准指标形成于田地泥面的标记部51。左右的标记部51与苗种植装置4的支承部件22中的左右的对应的端部连结成可起伏摆动成这两个姿势:沿苗种植装置立起的存放用的立起姿势,和从苗种植装置4向横向外方伸出的形成指标用的倒伏姿势。
虽省略图示,但该乘坐式插秧机具有:朝倒伏姿势对左右的标记部51进行下降施力的左右的拉伸弹簧;将左右的标记部51与连杆机构3连结的左右的第1金属丝式连结机构;被卡止施力成随着左右的标记部51达到立起姿势而与所对应的标记部51的基端部卡止的左右的摆动卡止件;以及将前述的作业用的操作杆和左右的摆动卡止件予以连结的左右的第2金属丝式连结机构等。
由此,在将左右任一方的标记部51切换成倒伏姿势的作业行进中,当将操作杆操作到上升位置而使苗种植装置4向上限位置进行上升摆动时,通过左右的对应的第1金属丝式连结机构的作用,可使倒伏姿势的标记部51与苗种植装置4的非作业高度区域的上升摆动相联动地向立起姿势进行立起摆动。并且,当标记部51通过该立起摆动而达到立起姿势时,通过左右的对应的摆动卡止件的作用,可将达到立起姿势的标记部51固定保持在立起姿势。然后,将操作杆操作到下降位置,在使苗种植装置4下降至各整地浮体16接地的作业高度位置后,当将操作杆操作到种植位置而摆动操作到左右任一方的未种植侧时,通过左右的对应的第2金属丝式连结机构的作用,可解除对位于未种植侧的标记部51的立起姿势的固定保持,通过左右的对应的拉伸弹簧的作用,可使解除对立起姿势的固定保持后的未种植侧的标记部51倒伏摆动向倒伏姿势。
如图11及图14~图16所示,苗种植装置4具有左右的卡止部件52,左右的卡止部件52对切换成立起姿势的左右的标记部51的自由端侧进行卡止保持。各卡止部件52由弯曲形成为如下形状的圆棒钢材构成:其一端部具有标记部卡止用的钩部52A,且另一端部具有相对于前述的上部用的联接部件27的J字状的安装部52B。各上部用的联接部件27具有:止挡部27A,该止挡部27A通过挡住卡止部件52中的安装部侧的端面52C而对卡止部件52进行左右方向的定位;卡合部27B,该卡合部27B通过与卡止部件52的安装部52B的卡合而对卡止部件52进行前后方向的定位;以及夹持部27C等,通过将卡止部件52的安装部52B夹持在该夹持部27C与作为卡止部件安装用的紧固件53的螺栓之间而对卡止部件52进行上下方向的定位。
通过该结构,在路上行进时或卡车等进行的运输时或存放到存放间等的存放时等,通过人为操作使各标记部51的自由端侧卡止在对应的卡止部件52的钩部52A,由此可防止切换成立起姿势的各标记部51因机体的振动等所引起的横向摆动等。由此,可防止因切换成立起姿势的各标记部51的横向摆动等所引起的与其它东西的接触。另外,可将左右的卡止部件52无位置偏离地恰当地安装在苗种植装置4的规定位置,由此,可将与各卡止部件52的钩部52A卡止的左右的标记部51卡止保持在苗种植装置4的恰当位置。
如图14~图15所示,连杆机构3在其后端上部配备有由电动机构成的旋转电动机54。旋转电动机54构成为,通过对左右的连结金属丝55进行相反的进退操作,从而介由架设于各连结金属丝55和横梁24的缓冲弹簧56而进行苗种植装置4的旋转操作。并且,根据对苗种植装置4的旋转角度进行设定的角度设定器(未图示)的输出和对苗种植装置4的旋转角度进行检测的旋转传感器(未图示)的输出,而使旋转传感器的检测角度与角度设定器的设定角度相一致(旋转传感器的检测角度纳于设定角度的不灵敏宽度内)地进行苗种植装置4的旋转操作,从而无论田地耕盘的起伏等如何,都可将苗种植装置4的旋转角度维持成角度设定器的设定角度。
苗种植装置4具有挂设于连杆机构3的后端上部和上侧滑动部件34的左右两端部的左右的平衡弹簧57。由此,防止因载苗台17向左右方向的滑动所产生的左右平衡的变化而使得苗种植装置4相对于行进车体1进行不必要的旋转。
如图14~图18所示,该乘坐式插秧机具有左右的挡泥罩58,该挡泥罩58具有从苗种植装置4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且挡住左右的后轮9向苗种植装置4溅起的泥土。
如图15~图17所示,左右的挡泥罩58,它们的下端部与种植框架15的前下部联接。另外,它们的上部与种植框架15的上部侧联接。具体来说,在形成种植框架15的前下部的支承部件22上,介由与该支承部件22螺栓联接的被卡合部件59而联接各挡泥罩58的下端部。另外,左侧的挡泥罩58的上部,介由左侧的第1联接部件60及第2联接部件61而与形成种植框架15的上部侧的左端侧的支柱23的上部和横梁24联接,左侧的第1联接部件60以朝向左右的姿势固定于左端侧的支柱23的上部,第2联接部件61以与支柱23平行的垂下姿势固定于横梁24的左右中央左侧。另外,右侧的挡泥罩58的上部,介由两个第1联接部件60而与形成种植框架15的上部侧的右端侧的支柱23的上部以及左右中央右侧的支柱23的上部联接,两个第1联接部件60以朝向左右的姿势固定在这些支柱23的上部。
即,种植框架15介由左右的被卡合部件59而通过支承部件22来支承各挡泥罩58的下端部。并且,介由左侧的第1联接部件60及第2联接部件61而通过左右的支柱23来支承左侧的挡泥罩58的上部。另外,介由右侧的两个第1联接部件60而通过右侧的两根支柱23来支承右侧的挡泥罩58的上部。
左右的被卡合部件59具有被卡合部59A,被卡合部59A使得对应的挡泥罩58中的下缘部从上方的插入联接成为可能。各第1联接部件60,它们的左右一端侧焊接于支柱23,在它们的左右另一端侧具有使得用带旋钮螺栓62而与对应的挡泥罩58的上部联接成为可能螺合部60A。第2联接部件61,其上端部焊接于横梁24,其下端部,以与各第1联接部件60的螺合部60A位于相同高度位置的状态而具有螺合部61A,螺合部61A使得用带旋钮螺栓62而与左侧的挡泥罩58的上部联接成为可能。
即,左右的挡泥罩58,在它们的下缘部插入联接于左右的被卡合部件59后,它们的上部用带旋钮螺栓62而与对应的联接部件60、61联接,由此,可简单地将左右的挡泥罩58安装于苗种植装置4的种植框架15。另外,在对各挡泥罩58进行清扫或对苗种植装置4进行维护保养的情况,在解除带旋钮螺栓62与各联接部件60、61的联接后,通过解除与左右的被卡合部件59的插入联接,从而可简单地从苗种植装置4的种植框架15上取下。
如图14~图16及图18所示,左右的挡泥罩58具有:与各支柱23的前缘23A相比位于后侧而与载苗台17的背面侧相对的板状罩部58A;以及从板状罩部58A向前侧鼓出而从前侧覆盖对应的支柱23的纵长的鼓出罩部58B。
从该结构,在将各挡泥罩58安装于苗种植装置4的状态下,占据各挡泥罩58的大部分的板状罩部58A与各支柱23的前缘23A相比位于后侧。并且,如前述那样,在该八行种植用的苗种植装置4中,由于将各支柱23配备在从左右的后轮9的正后方向左右方向偏离的位置,因此,覆盖各支柱23的各鼓出罩部58B也从左右的后轮9的正后方向左右方向偏离,从而与各支柱23的前缘23A相比位于后侧的板状罩部58A就与左右的后轮9相对。
由此,在左右的后轮9与左右的挡泥罩58之间,确保这样的间隙,在使苗种植装置4下降至苗种植装置4的上部侧与左右后轮9最接近的下限位置的下限下降状态下,该间隙避免有可能产生的左右的后轮9与左右的挡泥罩58的接触,且与例如将左右的挡泥罩58构成为它们的整体与各支柱23的前缘23A相比位于前侧的情况相比,可将苗种植装置4和左右的挡泥罩58一起装备成靠近行进车体侧的状态。
其结果,由于是一种将左右的挡泥罩58设在行进车体1与苗种植装置4之间的结构,且不必因此而加大行进车体1与苗种植装置4的离开距离,因此,可避免因加大行进车体1与苗种植装置4的离开距离所引起的乘坐式插秧机的大型化和从行进车体1向载苗台17补给苗的作业性的下降等。
另外,苗种植装置4的下限下降状态,是在对苗种植装置4进行维护保养的情况或将乘坐式插秧机存放于存放间的情况进行实施的状态,且该状态设定成,各整地浮体16在各后轮9的接地高度位置以水平姿势接地。
如图15~图18所示,左右的挡泥罩58,在板状罩部58A的下缘部,具有相对于被卡合部件59的被卡合部59A的插入联接部位,在板状罩部58A的上部,具有与第1联接部件60或与第2联接部件61的螺栓联接部位。
即,在左右的挡泥罩58中,由于在安装于苗种植装置4的情况下,与各支柱23的前缘23A相比位于后侧而与行进车体之间的空间变得宽大的板状罩部58A上,具有相对于苗种植装置4的联接部位,因此,与将各挡泥罩58构成为它们整体与各支柱23的前缘23A相比位于前侧的情况相比,可容易地进行各挡泥罩58相对于苗种植装置4的装拆。
如图1及图14~图16所示,在使苗种植装置4位于各整地浮体16与田地的泥面接地的作业高度的状态下,左右的挡泥罩58构成为,各挡泥板58的上端与各后轮9的旋转中心相比位于上方,且与行进车体1的后部台阶1相比位于下方。并且,将相对于苗种植装置4的安装姿势设定成与各后轮9的上半后部相对的前倾姿势。另外,使左右的挡泥罩58的上端部58C前倾得比下部侧大。
由此,可缩短左右的挡泥罩58向它们的上方延伸的长度,且可加大向后轮侧的延伸量。其结果,可获得各挡泥罩58的小型轻量化,且各挡泥罩58可良好地挡住各后轮9向苗种植装置4溅起的泥土,可有效地抑制泥土附着到苗种植装置4的背面侧。
如图15及图16所示,左侧的挡泥罩58,在其下端部中的机体内端侧部分,具有容许装备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的操作件用的第1缺口部58E,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是从苗种植装置4向行进车体1延伸的操作件A的一例子。另外,在左右的挡泥罩58的下端部中的机体外端侧部分,具有容许左端侧的支柱23相对于支承部件22的联接的支柱用的第2缺口部58F。右侧的挡泥罩58,在其下端部的左右两端侧部分,具有容许各支柱23相对于支承部件22的联接的支柱用的第2缺口部58F。第1缺口部58E及第2缺口部58F形成为,从它们的挡泥罩58的横侧端向横向的切入长度是相同的,另外,从它们的挡泥罩58的下端向上方的切入长度是相同的。
在左侧的挡泥罩58,操作件用的第1缺口部58E形成为容许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向左右方向的摆动操作,且形成为具有这样的横向宽度:使得对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进行支承的杆支承部件41整体向苗种植装置4的前方开放而使得可从苗种植装置4的前方对将杆支承部件41与支承部件22联接的螺栓63进行操作。
在左右的挡泥罩58,支柱用的第2缺口部58F形成为具有这样的横向宽度:使得焊接在支柱23的下部的下部用的联接部件26整体向苗种植装置4的前方开放而使得在将下部用的联接部件26与支承部件22螺栓联接时可从苗种植装置4的前方进行联接操作。
左右两端侧的下部用的联接部件26,在它们的上端部具有可进行纵向的螺栓64对浮体罩65的联接的联接部26A,浮体罩65挡住左右的后轮9向左右两端侧的侧方浮体16C溅起的泥土。
即,左右的挡泥罩58可进行如下作业:从苗种植装置4的前方进行的各支柱23及杆支承部件41相对于支承部件22的装拆作业以及浮体罩65相对于左右两端侧的下部用的联接部件26的装拆作业,此外,左侧的挡泥罩58也可进行如下作业:从苗种植装置4的前方进行的杆支承部件41相对于支承部件22的装拆作业和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相对于杆支承部件41的装拆作业;以及从行进车体侧的横向进行的进给量调节杆40的摆动操作,且左右的挡泥罩58形成为横向宽度宽大且承泥面积大的形状。
其结果,可具有承泥面积大的左右的挡泥罩58,可有效抑制泥土附着到苗种植装置4的背面侧,而不会损害各支柱23及杆支承部件41等的装拆性及横向进给量调节杆40的操作性。
如图15~图17所示,被插入联接对应的挡泥罩58的下缘部的左右的被卡合部件59,起到挡住由左右的后轮9向与中央浮体16A的左右相邻的左右的侧方浮体16B溅起的泥土的浮体罩的功能。由此,可将左右的被卡合部件59兼用为左右的浮体罩,可获得削减零件个数所带来的结构简单化及成本的削减。
如图15及图16所示,苗种植装置4在其左右两侧,具有从支持部件22的前端延伸而对相邻的侧方浮体16B、16C之间进行整地的左右的整地件66。左右的整地件66的后端具有与支持部件22的前端螺栓联接的联接部66A。
左右的挡泥罩58具有朝向前方的鼓出部58G,鼓出部58G确保在左右的挡泥罩58的下端部与支承部件22的前端之间,容许各整地件66的联接部66A从下方相对于支承部件22的前端的联接及联接解除的空间。
由此,可通过各挡泥罩58的鼓出部58G而从前方遮盖左右的整地件66与支承部件22的联接部位,可防止由左右的后轮9溅起的泥土附着在各整地件66与支承部件22的联接部位。并且,是一种如此通过各挡泥罩58的鼓出部58G遮盖左右的整地件66与支承部件22的联接部位的结构,且不用从支承部件22上取下各挡泥罩58,就可相对于支承部件22装拆左右的整地件66。其结果,可容易地进行各整地件66的更换等的维护保养。
如图15所示,左右的挡泥罩58,在板状罩部58A的左右两端部具有鼓出罩部58B,另外,在板状罩部58A的左右两端下部具有左右对称形状的缺口部58E、58F,此外,在板状罩部58A的左右中间下部具有鼓出部58G,由此构成左右对称形状的左右兼用零件。由此,与将左右的挡泥罩58构成为左右非对称的左右专用零件的情况相比,可提高挡泥罩58的装配性及削减成本。
[其他实施方式]
[1]乘坐式插秧机,也可具有四行种植用的苗种植装置4,或具有十行种植用的苗种植装置4等。另外,也可具有施肥装置或药剂散布装置等的副作业装置。
[2]行进车体1,作为左右的后轮9,除了左右的主车轮外,也可具有相邻配置在各主车轮的机体横向外侧的外侧辅助车轮和相邻配置在各主车轮的机体横向内侧的内侧辅助车轮中的任一方或双方。
[3]苗种植装置4也可具有曲柄式的种植机构,取代回转式的种植机构20。
[4]设于苗种植装置4的整地浮体16的数量及形状,也可根据行进车体1作为左右后轮9的车轮的数量或苗种植装置4的种植行数等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作为左右的各后轮9,在具有主车轮、内外的辅助车轮这三个车轮的情况,作为对它们的车轮轨迹进行整地的整地浮体16,也可具有形成为宽幅的三行整地用的浮体等。
[5]挡泥罩58,也可构成为横跨连杆机构3而跨设在左右两端的支柱23。
[6]也可将六行用等的挡泥罩58,构成为与八行用的挡泥罩58相同的左右对称形状的左右兼用零件。另外,也可将八行用等的挡泥罩58,构成为与六行用的挡泥罩58相同的左右非对称形状的左右专用零件。
[7]即使在八行用的挡泥罩58等中,在与后轮9的相对部位,也可具有缺口部(后轮用的缺口部)58D,在使苗种植装置4下降至苗种植装置4的上部侧最接近后轮9的下限位置的下限下降状态下,该缺口部58D使得避免与后轮9的接触。
[8]形成于挡泥罩58的后轮用的缺口部58D的形状可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挡泥罩58向上方的延伸长度较长的情况,也可将后轮用的缺口部58D形成为矩形的开口。
[9]挡泥罩58也可构成为,以与下部侧相同的倾斜角而使其上端部58C前倾。
[10]也可将挡泥罩58形成为宽幅,且在挡泥罩58的下端部具有缺口部(第1缺口部)58E,该缺口部58E容许装备从苗种植装置4向行进车体1延伸的作为操作件A之一的种植深度调节杆31或苗取出量调节杆38。
[11]如图19所示,也可将焊接于支柱23下部的下部用的联接部件26构成为,其上端部具有可通过朝向纵向的螺栓64对浮体罩65进行联接的联接部26A,浮体罩65挡住由后轮9向左右两端侧的整地浮体16溅起的泥土,将形成于六行用的挡泥罩58下端部的支柱用的第2缺口部58F形成为具有这样的大小:可从苗种植装置4的前方,相对于下部用的联接部件26的上端部对浮体罩65进行通过朝向纵向的螺栓64的联接。
[12]即使在六行种植用的苗种植装置4等中,与八行种植用的苗种植装置4同样地,也可构成为,在设于支承部件22的浮体罩59上,具有可进行挡泥罩58中的下缘部的插入联接的被卡合部59A,并将浮体罩59兼用为被卡合部件59。
[13]即使在八行种植用的苗种植装置4等中,与六行种植用的苗种植装置4同样地,也可构成为在支承部件22上具有可进行挡泥罩58中的下缘部的插入联接的被卡合部件59。
[14]整地件66也可装备于苗种植装置4,以对中央浮体16(16A)和与中央浮体16A左右相邻的侧方浮体16(16B)之间进行整地。
[15]对将标记部51的自由端侧予以卡止保持的卡止部件52进行定位的联接部件27,也可构成为,通过其卡合部27B和卡止部件52的安装部52B卡合,而对卡止部件52进行上下方向的定位,另外,通过将卡止部件52的安装部52B夹持在其夹持部27C与紧固件53之间,而对卡止部件52进行前后方向的定位。
[16]如图20所示,也可将机械式连结机构42中的固定机械部45的连结杆50形成为,其两端部50A、50B从中间部50C向左方延伸的横向U字状,且在连结杆50的一端部50A与中间部50C之间不具有向外方朝上倾斜的倾斜部50D。
产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将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的乘坐式插秧机。

Claims (7)

1.一种乘坐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对田地的泥面进行整地的整地浮体;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朝向前方上升姿势的载苗台;从所述后轮的正后方朝向左右方向偏离地配置并从下方承受支承所述载苗台的上部侧的多个支柱;以及对该支柱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左右长的支承部件,
所述挡泥罩具有:与所述支柱的前缘相比位于后侧而与所述载苗台的背面侧相对的板状罩部;以及从所述板状罩部向前侧鼓出而从前侧覆盖所述支柱的纵长的鼓出罩部,且所述挡泥罩中的上端部与下部侧相比前倾得更大,
作为所述整地浮体,具有:配备在所述苗种植装置的左右中央的中央浮体;以及配备在所述中央浮体的左右的侧方浮体,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挡住所述后轮向所述整地浮体溅起的泥土的浮体罩;以及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延伸而对浮体间进行整地的多个整地件,
所述浮体罩具有使得所述挡泥罩中的下缘部的插入联接成为可能的被卡合部,
所述挡泥罩具有朝向前方的鼓出部,该鼓出部确保在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之间容许所述整地件从下方对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的联接的空间,且在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具有缺口部,该缺口部容许从所述苗种植装置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操作件的装备,或容许所述支柱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的联接,
所述挡泥罩的上部通过固定于所述支柱的上部的第1联接部件和与该第1联接部件螺合的带旋钮螺栓,以及固定于横跨架设于多个所述支柱的上部的横梁的第2联接部件和与该第2联接部件螺合的带旋钮螺栓而与所述支柱及所述横梁联接,
作为所述挡泥罩,具有:与所述载苗台的左半侧相对的左用的挡泥罩;以及与所述载苗台的右半侧相对的右用的挡泥罩,
左右的所述挡泥罩构成为左右对称形状的左右兼用零件。
2.一种乘坐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对田地的泥面进行整地的整地浮体;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朝向前方上升姿势的载苗台;从所述后轮的正后方朝向左右方向偏离地配置并从下方承受支承所述载苗台的上部侧的多个支柱;以及对该支柱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左右长的支承部件,
所述挡泥罩具有:与所述支柱的前缘相比位于后侧而与所述载苗台的背面侧相对的板状罩部;以及从所述板状罩部向前侧鼓出而从前侧覆盖所述支柱的纵长的鼓出罩部,且所述挡泥罩中的上端部与下部侧相比前倾得更大,
作为所述整地浮体,具有:配备在所述苗种植装置的左右中央的中央浮体;以及配备在所述中央浮体的左右的侧方浮体,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挡住所述后轮向所述整地浮体溅起的泥土的浮体罩;以及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延伸而对浮体间进行整地的多个整地件,
所述浮体罩具有使得所述挡泥罩中的下缘部的插入联接成为可能的被卡合部,
所述挡泥罩具有朝向前方的鼓出部,该鼓出部确保在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之间容许所述整地件从下方对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的联接的空间,且在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具有缺口部,该缺口部容许从所述苗种植装置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操作件的装备,或容许所述支柱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的联接,
所述挡泥罩的上部通过固定于所述支柱的上部的第1联接部件和与该第1联接部件螺合的带旋钮螺栓,以及固定于横跨架设于多个所述支柱的上部的横梁的第2联接部件和与该第2联接部件螺合的带旋钮螺栓而与所述支柱及所述横梁联接。
3.一种乘坐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对田地的泥面进行整地的整地浮体;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朝向前方上升姿势的载苗台;从所述后轮的正后方朝向左右方向偏离地配置并从下方承受支承所述载苗台的上部侧的多个支柱;以及对该支柱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左右长的支承部件,
所述挡泥罩具有:与所述支柱的前缘相比位于后侧而与所述载苗台的背面侧相对的板状罩部;以及从所述板状罩部向前侧鼓出而从前侧覆盖所述支柱的纵长的鼓出罩部,且所述挡泥罩中的上端部与下部侧相比前倾得更大,
作为所述整地浮体,具有:配备在所述苗种植装置的左右中央的中央浮体;以及配备在所述中央浮体的左右的侧方浮体,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挡住所述后轮向所述整地浮体溅起的泥土的浮体罩;以及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延伸而对浮体间进行整地的多个整地件,
所述浮体罩具有使得所述挡泥罩中的下缘部的插入联接成为可能的被卡合部,
所述挡泥罩具有朝向前方的鼓出部,该鼓出部确保在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之间容许所述整地件从下方对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的联接的空间,且在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具有缺口部,该缺口部容许从所述苗种植装置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操作件的装备,或容许所述支柱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的联接。
4.一种乘坐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对田地的泥面进行整地的整地浮体;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朝向前方上升姿势的载苗台;从所述后轮的正后方朝向左右方向偏离地配置并从下方承受支承所述载苗台的上部侧的多个支柱;以及对该支柱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左右长的支承部件,
所述挡泥罩具有:与所述支柱的前缘相比位于后侧而与所述载苗台的背面侧相对的板状罩部;以及从所述板状罩部向前侧鼓出而从前侧覆盖所述支柱的纵长的鼓出罩部,且所述挡泥罩中的上端部与下部侧相比前倾得更大,
作为所述整地浮体,具有:配备在所述苗种植装置的左右中央的中央浮体;以及配备在所述中央浮体的左右的侧方浮体,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挡住所述后轮向所述整地浮体溅起的泥土的浮体罩;以及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延伸而对浮体间进行整地的多个整地件,
所述浮体罩具有使得所述挡泥罩中的下缘部的插入联接成为可能的被卡合部,
所述挡泥罩具有朝向前方的鼓出部,该鼓出部确保在所述挡泥罩的下端部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之间容许所述整地件从下方对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的联接的空间。
5.一种乘坐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对田地的泥面进行整地的整地浮体;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朝向前方上升姿势的载苗台;从所述后轮的正后方朝向左右方向偏离地配置并从下方承受支承所述载苗台的上部侧的多个支柱;以及对该支柱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左右长的支承部件,
所述挡泥罩具有:与所述支柱的前缘相比位于后侧而与所述载苗台的背面侧相对的板状罩部;以及从所述板状罩部向前侧鼓出而从前侧覆盖所述支柱的纵长的鼓出罩部,且所述挡泥罩中的上端部与下部侧相比前倾得更大,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挡住所述后轮向所述整地浮体溅起的泥土的浮体罩,
所述浮体罩具有使得所述挡泥罩中的下缘部的插入联接成为可能的被卡合部。
6.一种乘坐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朝向前方上升姿势的载苗台;从所述后轮的正后方朝向左右方向偏离地配置而从下方承受支承所述载苗台的上部侧的多个支柱,
所述挡泥罩具有:与所述支柱的前缘相比位于后侧而与所述载苗台的背面侧相对的板状罩部;以及从所述板状罩部向前侧鼓出而从前侧覆盖对应的所述支柱的纵长的鼓出罩部,且所述挡泥罩中的上端部与下部侧相比前倾得更大。
7.一种乘坐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苗种植装置,该苗种植装置可升降摆动地联接于行进车体的后部;以及挡泥罩,该挡泥罩安装于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从所述苗种植装置的下部至上部侧的上下长度,以挡住所述行进车体的后轮向所述苗种植装置溅起的泥土,
所述苗种植装置具有:向所述行进车体延伸的朝向前方上升姿势的载苗台;从所述后轮的正后方朝向左右方向偏离地配置而从下方承受支承所述载苗台的上部侧的多个支柱,
所述挡泥罩具有:与所述支柱的前缘相比位于后侧而与所述载苗台的背面侧相对的板状罩部;以及从所述板状罩部向前侧鼓出而从前侧覆盖对应的所述支柱的纵长的鼓出罩部。
CN201910338340.8A 2014-05-27 2015-03-31 乘坐式插秧机 Active CN1100892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9257A JP6261448B2 (ja) 2014-05-27 2014-05-27 乗用田植機
JP2014-109257 2014-05-27
CN201510148951.8A CN105309095B (zh) 2014-05-27 2015-03-31 乘坐式插秧机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8951.8A Division CN105309095B (zh) 2014-05-27 2015-03-31 乘坐式插秧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9246A CN110089246A (zh) 2019-08-06
CN110089246B true CN110089246B (zh) 2022-03-29

Family

ID=548403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8340.8A Active CN110089246B (zh) 2014-05-27 2015-03-31 乘坐式插秧机
CN201510148951.8A Active CN105309095B (zh) 2014-05-27 2015-03-31 乘坐式插秧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8951.8A Active CN105309095B (zh) 2014-05-27 2015-03-31 乘坐式插秧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61448B2 (zh)
CN (2) CN1100892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0355A (zh) * 2019-12-17 2021-06-18 株式会社久保田 水田作业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0003A (ja) * 1998-06-15 2000-01-07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移植機の対地作業機昇降構造
JP2006129827A (ja) * 2004-11-09 2006-05-25 Iseki & Co Ltd 苗移植機
CN101147442A (zh) * 2005-09-16 2008-03-26 株式会社久保田 插秧机
JP2008199910A (ja) * 2007-02-16 2008-09-04 Kubota Corp 水田作業機
JP2008278819A (ja) * 2007-05-11 2008-11-20 Kubota Corp 水田作業機
JP2013070627A (ja) * 2011-09-26 2013-04-22 Kubota Corp 水田作業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5531Y2 (zh) * 1981-03-28 1988-09-21
JP2013074842A (ja) * 2011-09-30 2013-04-25 Kubota Corp 田植機
CN103518443A (zh) * 2012-07-05 2014-01-22 杨永生 一种宽窄行水稻插秧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0003A (ja) * 1998-06-15 2000-01-07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移植機の対地作業機昇降構造
JP2006129827A (ja) * 2004-11-09 2006-05-25 Iseki & Co Ltd 苗移植機
CN101147442A (zh) * 2005-09-16 2008-03-26 株式会社久保田 插秧机
JP2008199910A (ja) * 2007-02-16 2008-09-04 Kubota Corp 水田作業機
JP2008278819A (ja) * 2007-05-11 2008-11-20 Kubota Corp 水田作業機
JP2013070627A (ja) * 2011-09-26 2013-04-22 Kubota Corp 水田作業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9246A (zh) 2019-08-06
JP6261448B2 (ja) 2018-01-17
CN105309095B (zh) 2019-06-07
JP2015223104A (ja) 2015-12-14
CN105309095A (zh) 2016-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29761B1 (ko) 크롤러 주행 장치
JP2019000070A (ja) 作業車両
CN111032965B (zh) 液压挖掘机
JP2012170426A (ja) 田植機のフロート
CN110089246B (zh) 乘坐式插秧机
JP6107739B2 (ja) 苗移植機
JP5822771B2 (ja) 田植機の苗載台支持構造
JP2014100125A (ja) 水田作業車の泥除け構造
JP6264480B2 (ja) 苗移植機
JP2009000083A (ja) 対地作業装置付きの苗移植機
JP5822770B2 (ja) 田植機の苗載台分割構造
JP2007174932A (ja) 対地作業装置付き苗移植機
JP2013215126A (ja) 乗用型水田作業機
CN110313279B (zh) 水田作业机
CN106900228B (zh) 步行式插秧机
CN212910751U (zh) 移植机
JP6337928B2 (ja) 作業機
CN111108872A (zh) 植播系列作业机
JP7113738B2 (ja) 作業機
JP7109357B2 (ja) 作業機
CN108496488B (zh) 步行式插秧机
JP6971832B2 (ja) 苗植付装置
JP3723387B2 (ja) 移動農機
JP6439760B2 (ja) 作業機
JP2024042433A (ja) 乗用型苗移植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