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8661B - 用于载玻片的支撑台、显微镜以及控制显微镜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载玻片的支撑台、显微镜以及控制显微镜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88661B CN110088661B CN201780078624.7A CN201780078624A CN110088661B CN 110088661 B CN110088661 B CN 110088661B CN 201780078624 A CN201780078624 A CN 201780078624A CN 110088661 B CN110088661 B CN 1100886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e
- support
- support table
- mating surface
- microsco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24—Base structure
- G02B21/241—Devices for focusing
- G02B21/245—Devices for focusing using auxiliary sources, det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24—Base structure
- G02B21/26—Stages; Adjusting means therefor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34—Microscope slides, e.g. mounting specimens on microscope sli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载玻片(12)的支撑台(2),这种支撑台具有缝隙状的载玻片(12)容纳区域,其中载玻片(12)在装入时借助压紧元件(20)自动夹紧。此外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显微镜的方法,其中能够自动检测:载玻片(12)是否已经装入、以及在必要情况下检测载玻片(12)是否和显微镜的物镜(50)存在接触以及是否存在载玻片(12)和/或物镜(50)损坏的危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载玻片的支撑台、显微镜和控制显微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已知的、使用载玻片(为了将需观察试样放置到显微镜中)的所有系统中,操作方式都是类似的。通常情况下载玻片是一种简单的矩形玻璃板,由两个金属固定夹子压在铣削出的凹槽中。其中金属固定夹子向载玻片施加适当的压力,使载玻片被压紧,只能作少许移动。为了能够装入载玻片,金属固定夹子可以旋转,从而在更换载玻片时通过转动移位,不再对载玻片施加压力。这时可以将露出的载玻片从凹槽中提起并取下。新载玻片的安装按照相反顺序操作。
因为工作步骤较多,载玻片的安装比较费时并且自动化程度受到限制。用户必须通过双手工作,可能通过金属固定夹子受伤或者被金属固定夹子损坏手套。两个固定夹子必须进行旋转。固定夹子也可能损坏试样,而且清洁困难,不能防止试样的污染。
此外人们还希望改善载玻片的定位精度。这一点既涉及多次装入相同载玻片时的定位再现性,也涉及长时间试验(比如通过共焦显微镜对试样进行扫描时)时相同位置的恒定保持。尤其是载玻片可能产生水平移动,因为在水平移动期间需要克服的固定夹子和载玻片玻璃之间的摩擦力非常小。这一情况导致时延试验中目标对象的重复定位能力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具有容纳区域的、用于载玻片的支撑台解决上述问题。这种支撑台具有:第一支承面和位于第一支承面对面的第二支承面;至少部分覆盖第一支承面的第一配合面;至少部分覆盖第二支承面的第二配合面。其中容纳区域的三个侧面被侧面元件限定,一个侧面具有开口,用于装入载玻片,容纳区域内至少布置有一个压紧元件,压紧元件可以施加一个指向容纳区域内部的回位力。这种回位力可以指向上方、下方或者指向对面的侧面元件。
换句话说,就是支撑台具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缝隙,载玻片可以从侧面被推入缝隙中。装入的载玻片借助压紧元件被固定在支撑台中。压紧元件可以是(比如)弹簧、弹性体或者具有弹性的类似物体。压紧元件向载玻片施加夹紧作用。由压紧元件施加的力应足够大,以便将载玻片固定在其位置并防止产生意外移动,但同时载玻片又能通过手动或者自动形式方便地取下。当然夹紧力也不能太大、从而导致载玻片损坏甚至断裂。压紧元件表面可以设计得比较软,以防止损坏或者刮伤载玻片。压紧元件和载玻片最好产生平面接触。压紧元件应能够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以便在出现意外作用力时将载玻片固定保持在其原有位置。
载玻片主要指以下装置:可以用来放置金属的、生物的或者其它三维试样、细胞或者组织切片,以便作进一步加工或者观察、尤其是使用显微镜观察。载玻片尤其可以是玻璃板,比如带孔玻璃板或者带凹腔玻璃,也可以是其它的特殊玻璃板。
回位力施加方向至少基本或者完全平行于载玻片表面。通过这种设计可以实现以下目的:回位力实际上只用于固定载玻片,不会产生意外的应力。回位力同样可以基本垂直或者完全垂直于载玻片表面。在这种情况下载玻片被夹紧在支承面和配合面之间,而当回位力平行于载玻片表面时,载玻片被夹紧在侧面元件之间。
支承面可以具有与当前技术条件下已知载玻片支座相类似的形状(比如铣削出来的凹槽)。整个支撑台具有一个大的开口,使光线能够透过开口,从而借助显微镜观察被固定的对象。两个相对而立的支承面,定义了一个用于载玻片的平面。有利的做法是:两个支承面之间的距离略微小于被装入载玻片的尺寸。相对而立的侧面元件距离应略大于被装入载玻片的的宽度。在垂直于这个距离的方向上,支承面可以具有显著大于载玻片一条边的延伸尺寸。比如支承面的相应延伸尺寸可以至少相当于载玻片一条边的1.5倍、2.0倍或者2.5倍。在这里以通常为矩形的载玻片较短边作为比较标准,是较为合理的设计。可以首先将载玻片放置到支承面上,然后在支承面上将载玻片推到配合面下面。载玻片进入压紧元件作用范围并被夹紧。
配合面从上部(即在垂直方向上)限定了载玻片安装空间,而三个侧面元件在水平方向上限制载玻片的移动,从而将载玻片准确固定在其位置。换句话说,由支承面、配合面和三个侧面定义的空间,恰好相当于被装入载玻片尺寸加上装入载玻片所需的小间隙。
在绝对数值方面,本发明所述载玻片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做了以下设计:支承面和所属配合面之间的距离在0.5mm至5mm之间,尤其是在1.0至3.0mm之间,最好在1.0至2.0mm之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根据市场上常见的载玻片调整支撑台。
下面的设计是有利的:配合面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支承面。支承面和配合面也可以在制作精度范围内恰好相互平行。“配合面和支承面至少基本上平行”主要是指支承面和配合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0°、尤其是小于5°、最好小于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支承面在相当于载玻片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上的延伸尺寸,至少相当于配合面延伸尺寸的两倍。这种设计结构便于载玻片的装入以及在支撑台中的固定。
根据本发明所述支撑台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压紧元件被安装在侧面元件上。这样回位力可以通过简单方式实现,它仅沿水平方向或者至少基本水平的方向施加在载玻片上,从而以有利方式发挥夹紧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压紧元件布置在两个支承面和/或两个配合面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大压紧元件和载玻片之间相互作用的面积。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案:既在侧面安装压紧元件,同时又在支承面和/或配合面中布置压紧元件。
在一个优化实施方案中,配合面、支承面与侧面元件朝向装配腔的表面构成直角。这种装配腔形状适应于通常为方形的载玻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在至少一个侧面元件上安装用于探测机械接触的装置或者压力传感器。借助于传感器或者接触探测装置,可以识别载玻片是否已经装入支撑台中,载玻片是否与相关侧面元件产生接触并从而达到最终位置。
这种传感器或者接触探测装置可以(比如)设计为:微型开关;光栅;电容式、感应式或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压电式或者频率输出式压力传感器;电阻应变仪或者利用霍尔效应进行设计。
尤其有利的做法是:将机械接触探测装置或者压力传感器布置在插入载玻片所需开口对面的侧面元件上。通常情况下这里是支撑台的后壁。只要这里没有与载玻片产生接触,则必须继续在缝隙内推动载玻片。
相应的接触探测装置或者传感器可以既布置一个或者多个相对而立的侧面元件(通常为侧壁)上、同时又布置在后部侧面元件(通常为后壁)中。通过这种措施可以进行水平和垂直位置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后部侧面元件具有带作用凹槽的后壁的形式。作用凹槽按照以下要求设计尺寸:用户可以将一根或者多根手指伸入作用凹槽,以便沿着开口方向移动载玻片,从而将载玻片从支撑台中移出。如果支撑台是一个封闭式框架,也可以在框架后侧面的对面设计作用凹槽。
支撑台可以优选具有一个支承框架,支撑台可以借助这个框架固定在显微镜工作台上。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实现模块化结构,并可通过简单方式加装到现有显微镜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侧面元件在后侧面范围内的距离,小于在载玻片装入所需开口范围内的距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支撑台制作材料的弹性施加回位力。这种作用力可以作为压紧元件回位力的补充。在一个特别适合塑料载玻片的实施方案中,还可以仅利用支撑台材料的回位力。在这种情况下侧面元件自身就是压紧元件。
侧面元件尤其可以设计为侧壁。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使装配腔尽可能精确地与载玻片形状相匹配。此外这样还可以简化支撑台的制作。在这里侧壁主要指垂直延伸的限制平面。
此外建议为显微镜配置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载玻片的支撑台。这种显微镜操作特别简单。
除此之外还设计了一种控制显微镜的方法,其中包含以下步骤:
a.沿着装入方向将载玻片装入用于载玻片的支撑台的缝隙状装配腔,其中沿着装入方向移动所述载玻片,直至装配腔后部范围内安装的传感器检测到与所述载玻片产生接触。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可靠识别载玻片是否装入。用户不必太关注载玻片是否正确装入,尤其在昏暗环境中减轻了工作负担。此外可以使载玻片更换过程自动化,因为可以利用控制载玻片自动装入的传感器信号。载玻片的装入工作可以通过手动或者自动方式完成。
根据上述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增加了以下步骤:
b.物镜向着载玻片靠近,直至支撑台中安装的压力传感器探测到压力变化。
c.将物镜和载玻片之间的实际距离值设置为零,
d.调节实际距离,使其与已知的物镜的自由工作距离相当。
通过这种方式,载玻片上放置的需观察对象可以实现粗略对焦。一旦压力传感器探测到压力变化、从而检测到物镜和载玻片产生接触,物镜的接近运动可以立即中断。这种设计可以防止用户在对焦期间损坏载玻片甚至物镜。
然后进行细致对焦。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人工或者自动方式实现。这里可以利用(比如)通过摄像头获得的其它调节参数。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图纸所述实施方案示例和相应描述进一步解释本发明。
其中:
图1显示了本发明所述支撑台的第一实施方案示例的透视图(第一状态);
图2显示了第一实施方案示例的视图(第二状态);
图3显示了第一实施方案示例的视图(第三状态);
图4显示了本发明所述支撑台的第二实施方案示例的视图;
图5显示了装入载玻片时的第一步骤;
图6显示了装入载玻片时的第二步骤;
图7显示了装入载玻片时的第三步骤;
图8显示了装入载玻片时的第四步骤;
图9显示了本发明所述支撑台的第三实施方案示例视图;
图10显示了本发明所述支撑台的详细视图以及显微镜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图中所示载玻片不是本发明所述支撑台的组成部分。描述载玻片的目的是为了对功能进行说明。本发明所述支撑台在制作时可以针对大量不同的载玻片进行微调。
图1显示了本发明所述支撑台2的第一实施方案示例的示意图。支撑台2具有一个环绕封闭的框架4,该框架具有上侧面6和下侧面8。框架4为矩形的板状结构。换句话说,框架在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尺寸显著小于其在两个水平方向上的延伸尺寸。框架4中设计有一个开口10,开口的宽度大致相当于图中所示载玻片12的宽度。在这里“宽度”是指载玻片12沿其纵轴的延伸尺寸。同样“开口10的宽度”是指开口10沿与载玻片12纵边平行的边延伸的尺寸。“开口10的长度”是指与其垂直的边的延伸尺寸,而“高度”是指沿最短边延伸的尺寸。
两个支承面14布置在开口的边缘,它们相对而立并在开口的整个长度上延伸。支承面14的宽度为几个毫米,载玻片能够可靠放置在上面。支承面14可以与框架4设计为一体。框架4和支承面14均由金属制成。可以在支承面14上加工涂层,比如涂敷滑动层或者防滑层,以便在装入载玻片12时获得所需要的特性。
在开口10的后部范围内、即与背面16相邻的范围内,布置了与支承面14间隔一定距离并与支承面相平行的配合面18。配合面的长度大约相当于载玻片12的长度,或者大约相当于开口10长度的一半。支承面14和配合面18之间的垂直间距按照以下要求设计:可以将载玻片12装入,但在垂直方向上只有很小间隙。换句话说就是,上述间距略微大于所装入载玻片12的高度。上下重叠布置的支承面14和配合面18定义了一个空腔,这个空腔可以放置装入的载玻片12并将其固定在里面。配合面18同样可以与框架4设计为一体。比如支承面14和配合面18之间的空腔可以通过铣削进行加工。
配合面18的下侧安装有压紧元件20。压紧元件由弹性材料制作,可以在垂直方向上被压缩。压紧元件产生与压缩方向相反的回位力。回位力将装入的载玻片12压向支承面,以防止载玻片12在水平方向上产生意外移动。在图示例子中,压紧元件20采用了平面形式,其延伸尺寸相当于配合面18宽度的大部分、并相当于配合面18长度的大约一半以上。
在框架4的后部范围内可以看到背面16。背面形状被设计为简单的垂直后壁并具有作用凹槽22,凹槽具有一个圆弧状开口,其直径大约相当于人类的手指。借助作用凹槽22、通过向前移动载玻片12,可以方便地取出载玻片12。载玻片12到达没有配合面18覆盖的支承面14范围后,可以向上拿出载玻片12。
图1显示了装入载玻片12期间的瞬时操作图。载玻片12的后边缘已经被放置在支承面14上,接下来将通过转动使它与支撑台2平行、将其全面放置到载玻片12和支承面14相搭接的范围内。然后可以沿着图中所示方向移动载玻片12,从而将它夹紧在支承面14和配合面18之间。可以一直向着支承面14和配合面18之间的缝隙将载玻片12往里推,直至到达后壁16位置。
图2显示了与图1相同的实施方案示例,但描述的是取下载玻片12时的状态。载玻片12已经从测量位置(其中载玻片被推入至后壁16形式的后部挡块)移动至取出位置。载玻片12已经被移动至前壁24形式的前部挡块位置,下一步将沿着图中所示箭头转动,以便能方便取出。在测量位置,载玻片完全处于容纳区域内。
图3显示了与图1和2相同的实施方案示例。为了展示支撑台的多面性,图中描述了一个与前面所述载玻片不同的载玻片26,它具有一个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结构,这种结构包含四个试样室28。所示载玻片26已经放置到支承面14上,接下来可以沿着图示箭头推入至测量位置。
图4显示了本发明所述支撑台2的第二个实施方案示例。所示实施方案示例与图1至3中的示例基本相同。相同的标记符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不过在本图所述示例中增加了两个侧面压紧传感器30以及两个后部压紧传感器32。侧面压紧传感器30位于支承面14和配合面18之间后部范围中的侧壁34内。后部压紧传感器32布置在后壁16中。
两个后部压紧传感器32检测试样是否正确装入至后部止挡点位置、载玻片26和后壁16之间是否产生了接触。两个压紧传感器30检测:是否从下部对载玻片32施加了压力、或者是否存在压力变化。这种压力可能(比如)通过意外接触载玻片32的物镜施加。压紧传感器30、32可以解决以往遇到的、导致载玻片断裂、物镜损坏、控制错误的多个问题。传感器的详细使用方法将在下文中描述。
图5至8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示例(也在图1至3中进行了显示)将载玻片12装入支撑台2的过程。图5与图1相当:载玻片12的后边缘36已经被放置到支承面14上。配合面18的前边缘可以作为载玻片12的挡块。接下来旋转载玻片12,使其前边缘向下运动,最终将载玻片12平放到支承面16上。
现在到达了图6所示状态。可以朝着后壁16方向(平行于支承面14)移动载玻片12。相应视图在图7中进行了描述。载玻片12的一部分已经进入支承面14和配合面18构成的缝隙。它的一部分表面被配合面18覆盖。在图示状态下载玻片12正好与压紧元件20产生接触。用户可以通过移动方向上略微升高的阻力觉察到这一点。
现在继续移动载玻片12,直至达到图8所示状态并且载玻片12装入支撑台2的操作结束。这时载玻片12已经到达测量位置。载玻片12的后边缘36已经与支撑台2后壁16相接触。载玻片12具有稳定的位置,只有借助一个作用力才能使载玻片改变位置,该作用力的大小可通过压紧元件20的设计来调整。通过这种设计避免了测量过程中的意外移动。
载玻片12取出按照相反顺序进行。为了使用户在测量位置能够通过简单方式向载玻片12施加水平力、从而将载玻片移动至取出位置,后壁16中设计了作用凹槽22,用户可以将指尖或者指甲伸入这个作用凹槽中。
图9显示了本发明所述支撑台2的第三实施方案示例。与上述实施方案示例没有区别的特征,在这里将不再额外描述,但在图中同样以相同的标记符号进行标记。
与以上描述的实施方案示例不同,此处所示的支撑台2具有一个外部支承框架40。这个支承框架可以与图中未显示的显微镜进行固定连接、或者与显微镜台板相同。外部支承框架40中安装有内部框架42,这种内部框架与上述实施方案示例中描述的结构十分相似。在外部支承框架40可以装入适合于相应试样类型的、各种不同的内部框架42。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无需高昂改装费用的情况下为各种不同载玻片配置显微镜。支承框架40可以具有一个连接端44,借助这个连接端可以例如通过插接方式实现电连接和/或数据线连接。
压紧元件20同样可以连接到线束系统46上。通过触头48可以在内部框架42和外部支承框架40之间传输数据和/或电流。借助这种方式可以连接和运行多个传感器。
传感器可以是例如压力触点或者压力传感器,它们被安装在压紧元件20中,使得可以检测载玻片12是否已经装入支撑台2中。此外传感器不仅能对简单的接触产生反应,还可以对压力进行量化评估,从而测量因物镜50和载玻片12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压力。通过压力测量,系统能够识别物镜50是否对载玻片12施加压力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如果压力测量显示:物镜50与载玻片12相接触并通过压力使其向上(倒置显微镜)或者向下(正置式显微镜)移动,从而存在载玻片12因这种压力而断裂的危险,则系统可以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阻止用户继续沿着载玻片12方向移动物镜50,以避免损坏载玻片12。
同时可以通过探测压力的上升,找到焦点锁定范围,并自动调整物镜50的位置。为此将利用以下事实:每个物镜50的自由工作距离都是已知的。如果物镜50的工作距离例如为250微米,那么一旦可靠探测到物镜50和载玻片12之间发生接触,系统就能自动调节出最佳位置、即调节出物镜50与载玻片12的距离。产生接触的瞬间压紧传感器受到的压力上升,随后传感器输出相应信号。系统通过这个作为触发器的信号,将物镜50和载玻片12之间的距离自动调节到工作距离。这一过程可以例如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旦传感器探测到物镜50与载玻片12产生接触,则实际距离值被设定为零。由此系统可以将实际距离调整至物镜50的已知自由工作距离。然后系统自动处于大致的焦点位置。通过接下来的自动对焦过程可以方便地找到最佳焦点。
内部框架42可以通过布置在外部支承框架40拐角的小型磁铁52(比如设计为钕磁铁)进行固定。此外内部框架42还可以通过可人工旋入的小型固定件54固定在当前位置。此外固定件54还可使内部框架42易于取出。固定件54可以例如设计为配有把手的螺栓。
内部框架42和外部支承框架40之间可以通过触点48自动建立电连接,这样线束可以连接至连接端44,从而连接电源并连接通向外界的数据线。
此外内部框架42可以有一个小型装夹室56,以便连接和/或安装电子部件,比如摄像头或者温度传感器。
图10显示了图9所示实施方案示例的一个放大片段。从图中可以看到载玻片26已经被安装到测量位置。物镜50从下方接近。这种惯常的操作方式见于以下场景:用户观察显微镜目镜并使物镜50接近载玻片26,直至看到清晰的图。在图示情况下接近运动已经导致物镜50和载玻片26产生不期望的接触(通过一个小星表示)。这里存在载玻片26和/或物镜50损坏的危险。图10中放大显示的压紧传感器58可以检测到物镜50和载玻片26下侧面的碰撞。通过适当的控制措施可以制止物镜50继续移动,并可使物镜50重新稍微离开载玻片26以遵守安全距离。此外在图中还可以看到后部压力传感器32。
压紧传感器58测量施加在其上面的压力。它安装在配合面18下侧,因此可以探测到载玻片26向上的运动或者向上压力的增加。当然原则上也可以将支承面18上侧所安装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减小作为输入信号。
如果出现压力变化并且压力变化值超过规定的阈值,则物镜50自动中断向上的运动并且/或者发出报警通知或者发出声音信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损坏物镜50和/或载玻片12。在图中规定的阈值通过以示意图形式绘出的指针式仪表60表示。
对于物镜从上方沿着试样方向移动的正置式显微镜,可以采取类似的设计。这时压紧压紧传感器布置在支承面上侧,以便能够在产生碰撞时检测到压力的上升。
为了使支撑台能同时通用于正置式和倒置式显微镜,可以在支撑台上布置多个压紧传感器,以便将上述两种原理组合起来。既要在配合面下侧、同时又要在支承面上侧安装传感器。
参考标记列表
2 支撑台
4 框架
6 上侧
8 下侧
10 开口
12 载玻片
14 支承面
16 后壁
18 配合面
20 压紧元件
22 作用凹槽
24 前壁
26 载玻片
28 试样室
30 侧面压紧传感器
32 后面压紧传感器
34 侧壁
36 后边缘
38 前边缘
40 外部支承框架
42 内部框架
44 连接端
46 线束系统
48 触点
50 物镜
52 磁铁
54 固定件
56 装夹室
58 压紧传感器
60 指针式仪表
Claims (19)
1.用于载玻片(12)的具有一个容纳区域的支撑台(2),容纳区域包括:第一支承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承面对侧的第二支承面,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支承面的第一配合面,和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支承面的第二配合面,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面固定地设置,所述第二配合面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承面固定地设置;所述容纳区域在三个侧面由侧面元件限定,在一个侧面上具有一个用于装入载玻片(12)的开口,在所述容纳区域内布置有至少一个压紧元件(20),所述压紧元件能够施加指向容纳区域内部的回位力,其中
所述压紧元件(20)由弹性材料制成,当在垂直方向上被压缩时,所述压紧元件(20)产生与压缩方向相反的所述回位力,所述回位力垂直和/或平行于所述载玻片(12)的表面;以及
所述支承面在第一方向上的延伸尺寸,至少相当于所述配合面延伸尺寸的两倍,以及至少相当于所述载玻片(12)的短边尺寸的1.5倍,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载玻片(12)的插入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面和所属配合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5mm至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面平行于所述支承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元件(20)布置在所述侧面元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承面和第二支承面和/或所述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中安装有所述压紧元件(2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面和所述支承面与朝向装配腔的所述侧面元件表面构成直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侧面元件上布置有用于探测机械接触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探测机械接触的装置布置在所述载玻片(12)装入口对面的所述侧面元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后部侧面元件具有带作用凹槽(22)的后壁的形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具有支承框架(4、44),所述支撑台(2)能够通过支承框架固定在显微镜工作台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元件在后部范围内的距离小于所述载玻片(12)装入开口范围内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元件被设计为侧壁。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面和所属配合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至3.0mm。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面和所属配合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至2.0mm。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侧面元件上布置有压力传感器(30、32)。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30、32)布置在所述载玻片(12)装入口对面的所述侧面元件上。
17.一种显微镜,包含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用于载玻片(12)的支撑台(2)。
18.一种用于控制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微镜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沿着装入方向将载玻片(12)装入用于载玻片(12)的支撑台(2)的缝隙状装配腔,其中沿着装入方向移动所述载玻片(12),直至装配腔后部范围内安装的压力传感器(30、32)检测到与所述载玻片(12)产生接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以下附加步骤:
e.物镜(50)向着载玻片(12)靠近,直至所述支撑台(2)中安装的所述压力传感器(30、32)探测到压力变化;
f.将所述物镜(50)和所述载玻片(12)之间的实际距离设置为零;
g.调节实际距离,使其与已知的物镜(50)的自由工作距离相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6125691.9A DE102016125691B4 (de) | 2016-12-23 | 2016-12-23 | Halterung für einen Objektträger, Mikroskop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Mikroskops |
DE102016125691.9 | 2016-12-23 | ||
PCT/EP2017/084304 WO2018115398A2 (de) | 2016-12-23 | 2017-12-22 | Halterung für einen objektträger, mikroskop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mikroskop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88661A CN110088661A (zh) | 2019-08-02 |
CN110088661B true CN110088661B (zh) | 2023-03-28 |
Family
ID=60997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78624.7A Active CN110088661B (zh) | 2016-12-23 | 2017-12-22 | 用于载玻片的支撑台、显微镜以及控制显微镜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686932B2 (zh) |
EP (1) | EP3559722A2 (zh) |
JP (1) | JP7203734B2 (zh) |
CN (1) | CN110088661B (zh) |
DE (1) | DE102016125691B4 (zh) |
WO (1) | WO2018115398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45698B (zh) * | 2018-11-02 | 2021-09-03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一种定位固定装置及对硅基碲镉汞圆片平整度测试的方法 |
JP1688745S (zh) * | 2020-10-26 | 2021-06-28 | ||
CN114488506A (zh) | 2020-11-12 | 2022-05-13 | 邑流微测股份有限公司 | 显微镜观测载台 |
CN112945956B (zh) * | 2021-02-04 | 2023-06-27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载玻片装载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
JP6913985B1 (ja) | 2021-04-02 | 2021-08-04 | 株式会社Cybo | スライドホルダ及びステージ |
DE102021126096A1 (de) | 2021-10-07 | 2023-04-13 |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 Kollisionsschutz für ein Mikroskop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1166726A (fr) * | 1957-02-12 | 1958-11-14 | Perfectionnement aux appareils de projection ou d'observation | |
JPS48111148U (zh) * | 1972-03-28 | 1973-12-20 | ||
JPS5421752A (en) * | 1977-07-19 | 1979-02-19 | Toshiba Corp | Stage device for microscopes |
US4453807A (en) | 1981-06-17 | 1984-06-12 | Smithkline Beckman Corp | System for handling slides |
US4641930A (en) * | 1983-12-15 | 1987-02-10 | Micromanipulator Microscope Co., Inc. |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flat objects for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
US4836667A (en) * | 1986-05-06 | 1989-06-06 | Slidex Corporation | Microscope |
CN87206838U (zh) * | 1987-04-22 | 1988-03-30 | 邓鹤鸣 | 微型显微镜 |
US5350069A (en) * | 1993-08-31 | 1994-09-27 | Agwu David E | Cleaning and storage device |
JPH10260361A (ja) * | 1997-03-18 | 1998-09-29 | Nikon Corp | 顕微鏡装置 |
US6020995A (en) * | 1998-05-15 | 2000-02-01 | Systec Inc. | Folding rack for microscope slides |
DE19906422C2 (de) * | 1998-11-20 | 2001-03-01 | Leica Microsystems | Halter für Objektträger |
US6361745B1 (en) * | 1999-09-08 | 2002-03-26 | Packard Instrument Company, Inc. | Microarray storage device for use in an automated microarray handling system |
WO2002013967A2 (en) | 2000-08-11 | 2002-02-21 | Incyte Genomics, Inc. | Microarray alignment mechanism |
WO2002061387A2 (en) * | 2000-10-25 | 2002-08-08 | Exiqon A/S | Open substrate platforms suitable for analysis of biomolecules |
US20020131167A1 (en) * | 2000-11-09 | 2002-09-19 | Nguyen Francis T. | Sample holder for an imaging system |
US20020176161A1 (en) | 2001-03-12 | 2002-11-28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Microscope system |
DE10143802B4 (de) | 2001-09-06 | 2017-03-09 | Leica Biosystems Nussloch Gmbh | Zuführeinrichtung für Kassetten und/oder Objektträgern für histologische Präparate in einem Drucksystem |
US7125523B2 (en) | 2002-04-29 | 2006-10-24 |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 Holders for arrays |
EP1521953A2 (en) * | 2002-07-16 | 2005-04-13 | Ventana Medical Systems, Inc. | Tray for automated histochemical processing |
JP2004061942A (ja) * | 2002-07-30 | 2004-02-26 | Nikon Corp | 顕微鏡システム |
JP2004286484A (ja) | 2003-03-19 | 2004-10-14 | Olympus Corp | 基板位置決め装置 |
JP4871263B2 (ja) | 2005-03-17 | 2012-02-08 |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ガラス搬送装置 |
CN2831170Y (zh) | 2005-11-14 | 2006-10-25 | 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显微镜载玻片夹联动装置 |
EP2198966A1 (en) * | 2008-12-19 | 2010-06-23 |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 Micro-fluidic device and a method of providing a sample |
DE102009020663A1 (de) * | 2009-05-11 | 2010-11-25 | Carl Zeiss Ag | Mikroskopie eines Objektes mit einer Abfolge von optischer Mikroskopie und Teilchenstrahlmikroskopie |
DE102010010975B4 (de) * | 2009-09-14 | 2012-05-31 | Dcs Innovative Diagnostik-Systeme Dr. Christian Sartori Gmbh & Co. Kg | Objektträgerhalter |
JP2012013954A (ja) * | 2010-06-30 | 2012-01-19 | Sony Corp | 搬送装置及び搬送方法並びに顕微鏡システム |
US20120075695A1 (en) * | 2010-09-23 | 2012-03-29 | Deblasis Christopher A | Holder for carrying and facilitating auto-loading of microscope specimen slides |
CN202471484U (zh) * | 2012-03-09 | 2012-10-03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载玻片夹持装置 |
US20140186859A1 (en) * | 2012-05-09 | 2014-07-03 | Advanced Animal Diagnostic, Inc. | Autofocus method for imaging a biological sample and cartridge for use therein |
CN104630062A (zh) * | 2013-11-06 | 2015-05-20 | 山西医科大学 |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盖玻片固定卡 |
CN103869460B (zh) * | 2014-03-27 | 2016-08-17 | 程涛 | 防止载玻片被显微镜的物镜挤压的系统 |
EP3149533A4 (en) * | 2014-05-29 | 2017-06-07 | Rarecyte, Inc. | Apparatus for holding a substrate within a secondary device |
JP6475759B2 (ja) | 2014-06-27 | 2019-02-27 | ベンタナ メディカル システム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標本担持顕微鏡用スライドガラスを検出する自動標本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CN205246965U (zh) * | 2015-12-24 | 2016-05-18 | 湖南品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显微镜玻片夹持装置 |
-
2016
- 2016-12-23 DE DE102016125691.9A patent/DE102016125691B4/de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2-22 EP EP17829979.8A patent/EP3559722A2/de active Pending
- 2017-12-22 JP JP2019534174A patent/JP7203734B2/ja active Active
- 2017-12-22 WO PCT/EP2017/084304 patent/WO2018115398A2/de unknown
- 2017-12-22 CN CN201780078624.7A patent/CN110088661B/zh active Active
- 2017-12-22 US US16/472,229 patent/US11686932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686932B2 (en) | 2023-06-27 |
WO2018115398A3 (de) | 2018-08-16 |
US20200096756A1 (en) | 2020-03-26 |
CN110088661A (zh) | 2019-08-02 |
DE102016125691B4 (de) | 2018-10-25 |
JP7203734B2 (ja) | 2023-01-13 |
EP3559722A2 (de) | 2019-10-30 |
DE102016125691A1 (de) | 2018-06-28 |
WO2018115398A2 (de) | 2018-06-28 |
JP2020504328A (ja) | 2020-0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88661B (zh) | 用于载玻片的支撑台、显微镜以及控制显微镜的方法 | |
CN105706426B (zh) | 用于测试手机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7340179B (zh) | 一种汽车卡扣拉拔试验工装 | |
WO2009078455A1 (ja) | 玉型形状測定装置 | |
CN213181823U (zh) | 一种触摸屏测试模组及测试工装 | |
US11642800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with robot | |
EP2480925B1 (en) | System for 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s and biological samples in the sub-millinewton force range | |
TW201337287A (zh) | 探針針壓設定方法以及應用該方法之點測方法與系統 | |
CN109746190B (zh) | 玻璃厚度的分拣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9084664B (zh) | 多孔检测装置 | |
CN101604649A (zh) | 示教装置及示教方法 | |
CN104677306A (zh) | 一种钣金视觉检测装置 | |
CN212928158U (zh) | 一种柱塞滑靴组件偏摆角度检测工装及装置 | |
JP6644513B2 (ja) | ノズル先端位置決め機構およびマイクロプレート処理装置 | |
CN108344387A (zh) | 压力式装配自动测试方法和自动检测系统 | |
CN210570394U (zh) | 一种玻璃环切检测设备 | |
CN102645331A (zh) | 把手销钉检测治具 | |
US9013176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nsing a substrate in a load cup | |
CN109690461B (zh) | 用于识别电容式传感器元件的接触的方法 | |
ATE410671T1 (de)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lötbarkeitsmessung von elektrischen bauelementen | |
CN209460424U (zh) | 夹取检测设备 | |
CN214040982U (zh) | 一种精密钣金检测装置 | |
CN218864946U (zh) | 一种光电开关动作距离检测器 | |
CN218824955U (zh) | 显微镜自动载物装置及显微镜组件 | |
CN109596039B (zh) | 用于检测光模块平面度的测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