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6029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6029B
CN110086029B CN201811479724.3A CN201811479724A CN110086029B CN 110086029 B CN110086029 B CN 110086029B CN 201811479724 A CN201811479724 A CN 201811479724A CN 110086029 B CN110086029 B CN 1100860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ions
connector
extending
terminal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797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6029A (zh
Inventor
下地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86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6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6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60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91Coupling devices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or self alig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forming a right ang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01R13/05Resilient pins or bla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1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connection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固定壳体,待安装到连接对象;可移动壳体,被构造为相对于固定壳体移动;以及至少一对端子(105A、105B),布置为彼此对应。每一个端子(105A、105B)包括:第一被保持部分(123A、123B),固定到固定壳体;第二被保持部分(124A、124B),固定到可移动壳体;以及弹性变形部分(125A、125B),被构造为联接第一被保持部分(123A、123B)和第二被保持部分(124A、124B)。弹性变形部分(125A、125B)包括在接近方向或分离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分(127A、127B),接近方向为接近另一端子的弹性变形部分的方向,分离方向为与接近方向相反的方向。

Description

连接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来自2018年1月25日提交的第2018-010461号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全部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常,连接器是装配到配合连接器并如此分别电连接被安装到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的连接对象的电气部件。在这些连接器中,已知存在所谓的浮动连接器:当连接器装配到配合连接器时,浮动连接器能够根据配合连接器的装配部分的位置而使端子的装配部分的位置移位。
例如,日本专利第6192567号中描述的插座连接器1,如图9所示包括固定壳体10、布置在固定壳体10的上侧的可移动壳体20以及布置为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插座端子30。
固定壳体10固定到形成有预定布线图案的板2。可移动壳体20包括插座侧装配部分23,该插座侧装配部分23安装到多个插座端子30中的每一个的远端侧,并且装配到插头连接器50。
每个插座端子30均包括具有不同形状的两种端子,也就是说,上端子30a和下端子30b。
上端子30a包括:远端接合部分31,通过焊接而连接到板2的布线图案;固定侧压配部分32,压配到固定壳体10中;压配端子部分37,压配到可移动壳体20中;以及上中间部分38,联接固定侧压配部分32和压配端子部分37。
上中间部分38在第一弯曲部分33a、第二弯曲部分34a和第三弯曲部分35a处弯曲。利用这种设置,在上中间部分38中形成第一中间部分33、第二中间部分34、第三中间部分35和第四中间部分36。
下端子30b包括:远端接合部分41,通过焊接而连接到板2的布线图案;固定侧压配部分42,压配到固定壳体10中;压配端子部分47,压配到可移动壳体20中;下中间部分48,联接固定侧压配部分42和压配端子部分47。
下中间部分48在第一弯曲部分43a、第二弯曲部分44a和第三弯曲部分45a处弯曲。利用这种设置,在下中间部分48中形成第一中间部分43、第二中间部分44、第三中间部分45和第四中间部分46。
插头连接器50包括插头侧装配部分51,插头侧装配部分51插入并装配到可移动壳体20的插座侧装配部分23中。
当连接器1和连接器50两者彼此装配时,插头侧装配部分51可相对于插座侧装配部分23在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上移位。在这种情况下,插座连接器1的上中间部分38和下中间部分48弹性变形,如此吸收插头侧装配部分51的位移。在这种状态下,连接器1和连接器50两者彼此装配。
也就是说,日本专利第6192567号中描述的插座连接器1是如下的浮动连接器:当插座连接器1装配到插头连接器50时,浮动连接器能够根据插头侧装配部分51的位置而使安装到插座侧装配部分23的多个插座端子30中的每一个的远端侧的位置移位。
发明内容
期望的是,通常的浮动连接器具有大的浮动量。相应地,在设计和整体尺寸方面,对于具有在允许范围内的更大浮动量的浮动连接器存在需求。这里,浮动量是指端子的装配部分的位置可移位的量。
然而,在通常的浮动连接器中,如在日本专利第6192567号中描述的插座连接器1中,能够通过使用端子的弹性变形来使端子的装配部分的位置移位。因此,浮动量被限制在端子没有发生塑性变形的范围内,换句话说,被限制在端子能弹性变形的范围内。
在如上所述的日本专利第6192567号中描述的插座连接器1中,由于上中间部分38和下中间部分48的弹性变形,因此多个插座端子30中的每一个的远端侧的位置能够移位。在上中间部分38和下中间部分48的部分中、特别是远离固定壳体10和可移动壳体20的部分能自由移动。因此,可想到的是,这些部分显著地有助于使插座侧装配部分23的位置移位。也就是说,可想到的是,第三中间部分35和45、第二弯曲部分34a和44a的附近以及第三弯曲部分35a和45a的附近的弹性变形显著地有助于使多个端子30中的每一个的远端侧的位置移位。
相应地,当在日本专利第6192567中描述的插座连接器1中增加浮动量时,可想到的是,第三中间部分35和45在前后方向上的伸长是有效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第三中间部分35和45在前后方向上的伸长,插座连接器1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增大。结果,存在插座连接器1的整体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风险。
鉴于上述情况已做出了本发明,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防止整体尺寸增大的同时增加浮动量的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包括:
固定壳体,待安装到连接对象;
可移动壳体,被构造为相对于固定壳体移动;以及
至少一对端子,布置为彼此对应,
至少一对端子中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被保持部分,固定到固定壳体;
第二被保持部分,固定到可移动壳体;以及
弹性变形部分,被构造为联接第一被保持部分和第二被保持部分,
至少一对端子中的每一个的弹性变形部分包括在接近方向或分离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分,接近方向为接近至少一对端子中的另一端子的弹性变形部分的方向,分离方向为与接近方向相反的方向。
至少一对端子中的每一个端子的突出部分可被构造为在接近方向上突出。
至少一对端子的突出部分可在与接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布置在不同的位置处。
在与接近方向交叉的一个方向上观察,至少一对端子的突出部分可包括重叠部分。
至少一对端子中的每一个端子的弹性变形部分还可包括:
第一延伸部分,线性地延伸且具有与第一被保持部分相连续的一端和与突出部分的一端相连续的另一端;以及
第二延伸部分,具有与突出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且在与接近方向交叉的一个方向上延伸,并且
突出部分可包括:
第一弯曲部分,具有与第一延伸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且在接近方向上弯曲;
第一臂部分,具有与第一弯曲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且在接近方向上延伸;
第二弯曲部分,具有与第一臂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且在与接近方向交叉的一个方向上弯曲;
联接部分,具有与第二弯曲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且在与接近方向交叉的一个方向上延伸;
第三弯曲部分,具有与联接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且在分离方向上弯曲;
第二臂部分,具有与第三弯曲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且在分离方向上延伸;以及
第四弯曲部分,在与接近方向交叉的一个方向上弯曲,并且具有与第二臂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和与第二延伸部分的一端相连续的另一端。
固定壳体可包括待安装到连接对象的安装表面部分,并且
第一延伸部分和第二延伸部分可分别在与安装表面部分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固定壳体可包括待安装到连接对象的安装表面部分,并且
接近方向和分离方向可与安装表面部分平行。
可移动壳体可包括通过沿着与安装表面部分平行的方向插入配合连接器中而装配到配合连接器的装配部分。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防止整体尺寸增大的同时增加浮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连接器从连接器的斜前上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这个实施方案的连接器从连接器的斜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这个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4是根据这个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3的V-V线截取的侧剖视图。
图6是根据这个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一对端子的放大侧视图。
图7A、图7B和图7C是用于示出第一端子的弹性变形部分和第二端子的弹性变形部分中的一个或两个包括在分离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分的示例的示图。
图8A和图8B是用于示出突出部分的形状的变型示例的示图。
图9是用于示出相关技术的连接器的构造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连接器。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和附图的描述中,使用术语“上”、“下”、“前”、“后”、“右”和“左”。这些术语用于描述方向,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连接器100安装在板101上,图1是从连接器100的斜前上侧观察连接器100的立体图,图2是从连接器100的斜后上侧观察连接器100的立体图,图3是连接器100的主视图。
通过将配合连接器向后插入到连接器100中而将连接器100装配到配合连接器(未示出)。因此,设置在板101上的布线电连接并相互连接到例如安装配合连接器的电缆或板上的布线。此外,通过向前拉出配合连接器而解除连接器100与配合连接器之间的装配。
如图1至图3所示,连接器100包括固定壳体102、可移动壳体103、左固定装置和右固定装置104以及多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
固定壳体102是被构造为保持多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的构件,并安装到板101。固定壳体102由例如树脂一体地形成。板101是安装固定壳体102的连接对象的示例。固定壳体102可安装到除板101以外的连接对象。
具体地,如为连接器100的分解立体图的图4所示,固定壳体102主要包括形成在连接器的右侧和左侧的固定部分106、形成在右侧和左侧的前延伸部分107、形成在右侧和左侧的后延伸部分108以及形成在连接器的前侧和后侧的板状部分109A和109B。
固定部分106均为具有长方体形状并且大体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固定部分106均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固定部分106的通孔110。
右侧的前延伸部分和左侧的前延伸部分107均为具有大体上长方体形状的部分。右侧的前延伸部分和左侧的前延伸部分107分别与右侧的固定部分和左侧的固定部分106相连续。
左侧的前延伸部分107从左侧的固定部分106向右延伸。左侧的前延伸部分107的前表面形成为与左侧的固定部分106的前表面齐平。此外,右侧的前延伸部分107从右侧的固定部分106向左延伸。右侧的前延伸部分107的前表面形成为与右侧的固定部分106的前表面齐平。
前延伸部分107中的每一个的高度(在该实施方案中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低于固定部分106中的每一个的高度。在该实施方案中,前延伸部分107中的每一个的高度大约为固定部分106中的每一个的高度的一半。
右侧的后延伸部分和左侧的后延伸部分108均为具有大体上长方体形状的部分。右侧的后延伸部分和左侧的后延伸部分108分别与右侧的固定部分和左侧的固定部分106相连续。
左侧的后延伸部分108从左侧的固定部分106向右延伸。左侧的后延伸部分108的后表面形成为与左侧的固定部分106的后表面齐平。此外,右侧的后延伸部分108从右侧的固定部分106向左延伸。右侧的后延伸部分108的后表面形成为与右侧的固定部分106的后表面齐平。
后延伸部分108中的每一个的高度等于固定部分106中的每一个的高度。
在这种情况下,左侧的前延伸部分107和左侧的后延伸部分108从左侧的固定部分106向右延伸大体上相同的长度,并且左侧的前延伸部分和左侧的后延伸部分在前后方向上有预定间隔。类似地,右侧的前延伸部分107和右侧的后延伸部分108从右侧的固定部分106向左延伸大体上相同的长度,并且右侧的前延伸部分和右侧的后延伸部分在前后方向上有预定间隔。
利用该构造,在左侧的前延伸部分107与左侧的后延伸部分108之间限定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间隙。在右侧的前延伸部分107与右侧的后延伸部分108之间也限定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间隙。左侧的前延伸部分107与左侧的后延伸部分108之间的间隙以及右侧的前延伸部分107和右侧的后延伸部分108之间的间隙被限定在沿前后方向彼此大体上相同的位置处。利用该构造,左侧的前延伸部分107、左侧的后延伸部分108、右侧的前延伸部分107和右侧的后延伸部分108用作被构造为限制可移动壳体103的运动的引导件,稍后详细描述。
此外,固定部分106的下表面、前延伸部分107的下表面和后延伸部分108的下表面形成为彼此齐平。在该实施方案中,形成这些部分106、107和108的下表面的区域是待安装到板101的安装表面部分111。在该实施方案中的固定壳体102的安装表面部分111形成与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平行延伸的平坦表面。
前侧的板状部分109A和后侧的板状部分109B是被构造为联接右侧的前延伸部分和左侧的前延伸部分107与右侧的延伸部分108和左侧的后延伸部分108的部分。板状部分109A和109B被构造为作为第一保持部分而保持多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也就是说,前侧的板状部分109A被构造为联接右侧的前延伸部分和左侧的前延伸部分107,并保持多个第一端子105A。此外,后侧的板状部分109B被构造为联接右侧的后延伸部分和左侧的后延伸部分108,并保持多个第二端子105B。
更具体地,,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槽部分112A形成在前侧的板状部分109A的前表面中并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前侧的板状部分109A的第一槽部分112A均形成为向连接器的上侧和下侧敞开。前侧的板状部分109A的第一槽部分112A在施加力的状态下夹持第一端子105A,从而作为前侧的第一保持部分而保持多个第一端子105A。
与前侧的板状部分109A的前表面类似,在后侧的板状部分109B的后表面中,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向上侧和下侧敞开的多个第一槽部分112B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后侧的板状部分109B的第一槽部分112B被构造为在施加力的状态下夹持第二端子105B,从而作为后侧的第一保持部分而保持多个第二端子105A。后侧的板状部分109B的第一槽部分112B中的每一个形成在相同的位置处,以在左右方向上与前侧的板状部分109A的第一槽部分112A中的每一个对应。
如为连接器100的侧剖视图的图5所示,在该实施方案中的前侧的板状部分109A和后侧的板状部分109B通过在固定壳体102内的适当加强部分而彼此联接。可以省略加强部分S。
可移动壳体103是相对于固定壳体102移动且被构造为保持多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的构件。可移动壳体103由例如树脂一体地形成。在该实施方案中,可移动壳体103的位置可相对于固定壳体102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在预定范围内移位。可移动壳体103也可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固定壳体102稍微可移动。
更具体地,如例如图1至图5所示,可移动壳体103包括管状部分113和左被引导部分和右被引导部分114。管状部分113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被引导部分114均具有大体上长方体形状,并且分别从管状部分113的下表面的左后部分和右后部分向下延伸。
管状部分113是具有大体上长方体形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并且具有管状部分113的右侧的后上部分和左侧的后上部分被切去的形状。管状部分113的从前侧直到预定装配长度的部分是中空的,而管状部分113相对于装配长度的后部分是大体上实心的。如图3和图5所示,管状部分113包括装配部分115、第二槽部分116A和116B以及孔部分117A和117B。第二槽部分116A和第二槽部分116B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对应,并且孔部分117A和孔部分117B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对应。
装配部分115是装配到配合连接器的部分。在该实施方案中,装配部分115与管状部分113的从前端向后延伸的中空部分对应。如从前侧观察,管状部分113的中空部分具有大体上矩形形状。此外,管状部分113的中空部分在从前端到预定装配长度的范围内沿前后方向形成。
上侧的第二槽部分116B和下侧的第二槽部分116A以及上侧的孔部分117B和下侧的孔部分117A是被构造为作为第二保持部分而保持多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的区域。
更具体地,在形成管状部分113的中空部分的内表面之中的上表面中,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槽部分116B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排列。上侧的第二槽部分116B均形成为向前侧敞开。此外,在管状部分113的实心部分中,上侧的孔部分117B形成为通过与上侧的第二槽部分116B连通而向后延伸以在前后方向上贯穿实心部分。上侧的第二槽部分116B在施加力的状态下夹持第二端子105B。上侧的孔部分117B在围绕第二端子105B的状态下保持第二端子105B。利用这种设置,形成为彼此连通的多对上侧的第二槽部分116B和孔部分117B作为上侧的第二保持部分而保持多个第二端子105B。
在管状部分113的后表面上和在其上布置多个第二端子105B的部分上,多个突起形成为适当地向后突出。多个突起被构造为防止多个第二端子105B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并且彼此接触。
与上表面类似,在形成管状部分113的中空部分的内表面之中的下表面中,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槽部分116A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排列。下侧的第二槽部分116A均形成为向前侧敞开。此外,在管状部分113的实心部分中,下侧的孔部分117A形成为通过与下侧的第二槽部分116A连通而向后延伸以在前后方向上贯穿实心部分。下侧的第二槽部分116A在施加力的状态下夹持第一端子105A。下侧的孔部分117B在围绕第一端子105A的状态下保持第一端子105A。利用这种设置,形成为彼此连通的多对下侧的第二槽部分116A和孔部分117A作为下侧的第二保持部分而保持多个第一端子105A。
多对上侧的第二槽部分116B和上侧的孔部分117B形成在沿左右方向与多对下侧的第二槽部分116A和下侧的孔部分117A对应的位置处,从而与多对下侧的第二槽部分116A和下侧的孔部分117A对应。此外,多对上侧的第二槽部分116B和上侧的孔部分117B也形成在沿左右方向与后侧的板状部分109B的多个第一槽部分112B对应的位置处,从而与后侧的板状部分109B的多个第一槽部分112B对应。如上所述,后侧的板状部分109B的第一槽部分112B形成在沿左右方向与前侧的板状部分109A的第一槽部分112A对应的位置处,从而与前侧的板状部分109A的第一槽部分112A对应。因此,多对下侧的第二槽部分116A和下侧的孔部分117A形成在沿左右方向与前侧的板状部分109A的多个第一槽部分112A对应的位置处,从而与前侧的板状部分109A的多个第一槽部分112A对应。
此外,上侧的第二槽部分116B和下侧的第二槽部分116A在前后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形成在沿前后方向彼此对应的位置处。如上所述,上侧的孔部分117B的前端和下侧的孔部分117A的前端与上侧的第二槽部分116B的后端和下侧的第二槽部分116A的后端连通,上侧的第二槽部分116B的后端和下侧的第二槽部分116A的后端形成在沿前后方向与上侧的孔部分117B和下侧的孔部分117A对应的位置处。上侧的孔部分117B和下侧的孔部分117A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不同长度,并且上侧的孔部分117B比下侧的孔部分117A长。相应地,上侧的孔部分117B的后端位于下侧的孔部分117A的后端的后方。
左侧的被引导部分114的左表面形成为与管状部分113的外左表面齐平。右侧的被引导部分114的右表面形成为与管状部分113的外右表面齐平。
左侧的被引导部分114装配在左侧的前延伸部分107与左侧的后延伸部分108之间,右侧的被引导部分114装配在右侧的前延伸部分107与右侧的后延伸部分108之间。利用这种设置,右侧的被引导部分和左侧的被引导部分114的在前后方向上的运动被右侧的前延伸部分和左侧的前延伸部分107以及右侧的后延伸部分和左侧的后延伸部分108限制。
此外,右侧的被引导部分和左侧的被引导部分114以与右侧的固定部分和左侧的固定部分106具有间隙的方式装配在右侧的固定部分106和左侧的固定部分106之间。利用这种设置,右侧的被引导部分和左侧的被引导部分114的在左右方向上的运动被右侧的固定部分和左侧的固定部分106限制。
固定装置104均为被构造为将连接器100固定到板101的工具。通常,固定装置104由金属制成。如从前侧观察,固定装置104均具有L形状,并且包括插入布置部分118、止动部分119和板固定部分120。
插入布置部分118是在插入固定壳体102的固定部分106的通孔110中的状态下布置的部分。插入布置部分118在施加力的状态下被保持在固定部分106中,并且插入布置部分118相对于固定壳体102的位置是固定的。
止动部分119是从插入布置部分118的上端延伸到可移动壳体103的上侧的部分。具体地,左侧的固定装置104的止动部分119从插入布置部分118的上端向右延伸,并且止动部分119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可移动壳体103的管状部分113的缺口部分的上方。右侧的固定装置104的止动部分119从插入布置部分118的上端向左延伸,并且止动部分119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可移动壳体103的管状部分113的缺口部分的上方。利用上述止动部分119,可移动壳体103相对于固定壳体102的向上移动被限制。
板固定部分120是待固定到板101的部分。在该实施方案中,板固定部分120从插入布置部分118的下端向下侧延伸。例如,板固定部分120在从板101的一个表面预先插入形成在板101中的板孔121中之后通过焊接固定到板101。利用这种设置,板固定部分120与板101接合,使得固定装置104被固定,从而不从板101脱离。结果,连接器100能够通过使用固定装置104而被固定到板101。
固定装置104可由除金属以外的材料(例如树脂)制成。将板固定部分120固定到板101的方法不限于上述焊接。可采用适当的方法,诸如使用粘合剂粘合。
多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均为导电的长条构件,并且每一个通过例如使由金属板冲压出的线状薄金属条适当地弯曲或曲折来生产。
如上所述,一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由第一槽部分112A和112B、第二槽部分116A和116B以及孔部分117A和117B保持,并且在与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平行的共同平面中彼此分开布置。因此,在该实施方案中,一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布置在共同平面中,从而彼此相对。此外,多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在节距方向上排列。在该实施方案中,节距方向与左右方向对应。
仅需要的是,连接器100包括至少一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此外,一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的布置不限于与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平行的共同平面。仅需要的是,一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具有预定的位置关系并且彼此相对。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端子105A包括板连接部分122A、第一被保持部分123A、第二被保持部分124A和弹性变形部分125A。此外,第二端子105B包括板连接部分122B、第一被保持部分123B、第二被保持部分124B和弹性变形部分125B。
这里,图6是根据该实施方案的连接器100的一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的侧视图。图6中的双点划线为均表示各个部分之间的边界的假想线。
如上所述,一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包括对应部分122A和122B、对应部分123A和123B、对应部分124A和124B以及对应部分125A和125B。然而,如从图5和图6显而易见的,一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具有不同的形状。
板连接部分122A和122B均为通过诸如焊接的适当方法待连接到板101的部分。该实施方案中的板连接部分122A和122B均包括与安装表面部分111平行延伸的部分以及从延伸部分的一端向上弯曲的部分。
具体地,第一端子105A的板连接部分122A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部分以及从延伸部分的后端向上弯曲的部分。第二端子105B的板连接部分122B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部分以及从延伸部分的前端向上弯曲的部分。
第一被保持部分123A和123B均为待固定到固定壳体102的部分。
该实施方案中的第一被保持部分123A和123B分别与板连接部分122A和122B的上端相连续,并线性地向上延伸。
第一端子105A的第一被保持部分123A通过被前侧的板状部分109A的第一槽部分112A保持而固定到固定壳体102。此外,第二端子105B的第一被保持部分123B通过被后侧的板状部分109B的第一槽部分112B保持而固定到固定壳体102。因此,第一被保持部分123A和第一被保持部分123B均被布置为在前后方向上与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对应。
此外,该实施方案中的第一被保持部分123A和第一被保持部分123B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大体上相同的长度和相同的位置。
第二被保持部分124A和124B均为待固定到可移动壳体103的部分。在该实施方案中,第二被保持部分124A和124B在前后方向上线性地延伸。
第一端子105A的第二被保持部分124A通过被彼此连通的下侧的第二槽部分116A和下侧的孔部分117A保持而固定到可移动壳体103。第二端子105B的第二被保持部分124B通过被彼此连通的上侧的第二槽部分116B和上侧的孔部分117B保持而固定到可移动壳体103。因此,第二被保持部分124B和第二被保持部分124A均被布置为在前后方向上与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对应。
另外,该实施方案中的第二被保持部分124A和第二被保持部分124B的前端布置在前后方向上的大体上相同的位置,并且第二被保持部分124A和第二被保持部分124B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不同长度。第二被保持部分124B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二被保持部分124A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因此,第二被保持部分124B的后端位于第二被保持部分124A的后端的后方。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端子105A的弹性变形部分125A是被构造为联接第一被保持部分123A和第二被保持部分124A的部分。弹性变形部分125A包括第一延伸部分126A、突出部分127A、第二延伸部分128A和弯折部分129A。
此外,第二端子105B的弹性变形部分125B是被构造为联接第一被保持部分123B和第二被保持部分124B的部分。弹性变形部分125B包括第一延伸部分126B、突出部分127B、第二延伸部分128B和弯折部分129B。
如上所述,弹性变形部分125A和弹性变形部分125B包括对应部分126A和126B、对应部分127A和127B、对应部分128A和128B以及对应部分129A和129B。然而,如从图5和图6显而易见的,弹性变形部分125A和弹性变形部分125B具有不同的形状。
第一延伸部分126A和126B均为具有与第一被保持部分123A或第一被保持部分123B相连续的一端、并线性延伸并且具有与突出部分127A或突出部分127B的一端相连续的另一端的部分。第一延伸部分126A和126B中的每一个的延伸方向与安装表面部分111垂直,并且在该实施方案中与向上方向对应。
具体地,第一端子105A的第一延伸部分126A具有与第一被保持部分123A的上端相连续的下端并线性地向上延伸,并且具有与突出部分127A的下端相连续的上端。第二端子105B的第一延伸部分126B具有与第一被保持部分123B的上端相连续并线性地向上延伸的下端,并且具有与突出部分127B的下端相连续的上端。
第一延伸部分126A和第一延伸部分126B具有线性延伸的不同长度。在该实施方案中,第一延伸部分126B比第一延伸部分126A长。第一延伸部分126B的上端位于突出部分127A的上端上方。
突出部分127A是形成在第一延伸部分126A与第二延伸部分128A之间的部分,突出部分127B是形成在第一延伸部分126B与第二延伸部分128B之间的部分。突出部分127A和127B中的每一个具有矩形形状,并且沿接近方向突出。
这里,接近方向指的是一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中的一个接近该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中的另一个的弹性变形部分125A或弹性变形部分125B的方向。此外,与接近方向相反的方向称为分离方向。
也就是说,第一端子105A的突出部分127A沿接近为另一端子的第二端子105B的弹性变形部分125B的方向突出。此外,第二端子105B的突出部分127B沿接近为另一端子的第一端子105A的弹性变形部分125A的方向突出。
因此,在该实施方案中,第一端子105A的突出部分127A的接近方向与向后方向对应,而第二端子105B的突出部分127B的接近方向与向前方向对应。因此,该实施方案中的接近方向与安装表面部分111平行。
突出部分127A和突出部分127B中的每一个在接近方向上的突出量可适当地改变。在该实施方案中,如从上方观察,突出部分127A和突出部分127B包括重叠部分。
具体地,第一端子105A的突出部分127A包括第一弯曲部分130A、第一臂部分131A、第二弯曲部分132A、联接部分133A、第三弯曲部分134A、第二臂部分135A和第四弯曲部分136A。此外,第二端子105B的突出部分127B包括第一弯曲部分130B、第一臂部分131B、第二弯曲部分132B、联接部分133B、第三弯曲部分134B、第二臂部分135B和第四弯曲部分136B。
如上所述,突出部分127A和突出部分127B包括对应部分130A和130B、对应部分131A和131B、对应部分132A和132B、对应部分133A和133B、对应部分134A和134B、对应部分135A和135B以及对应部分136A和136B。
第一弯曲部分130A和130B均为具有与第一延伸部分126A或第一延伸部分126B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并在接近方向上弯曲的部分。
更具体地,第一端子105A的第一弯曲部分130A具有与第一延伸部分126A的上端相连续的下端,并向后弯曲。第二端子105B的第一弯曲部分130B具有与第一延伸部分126B的上端相连续的下端,并向前弯曲。
第一臂部分131A和131B均为具有与第一弯曲部分130A或第一弯曲部分130B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并在接近方向上延伸的部分。
更具体地,第一端子105A的第一臂部分131A具有与第一弯曲部分130A的后端相连续的前端,并线性地向后延伸。第二端子105B的第一臂部分131B具有与第一弯曲部分130B的前端相连续的后端,并线性地向前延伸。
第二弯曲部分132A和132B均为具有与第一臂部分131A或第一臂部分131B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并在与接近方向交叉的一个方向上弯曲的部分。
更具体地,第一端子105A的第二弯曲部分132A具有与第一臂部分131A的后端相连续的前端,并向上弯曲。第二端子105B的第二弯曲部分132B具有与第一臂部分131B的前端相连续的后端,并向上弯曲。该实施方案中的向上方向是与接近方向交叉的一个方向的示例。
联接部分133A和133B均为具有与第二弯曲部分132A或第二弯曲部分132B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并且在与接近方向交叉的一个方向上延伸的部分。
更具体地,第一端子105A的联接部分133A具有与第二弯曲部分132A的上端相连续的下端,并向上延伸。第二端子105B的联接部分133B具有与第二弯曲部分132B的上端相连续的下端,并向上延伸。
第三弯曲部分134A和134B均为具有与联接部分133A或联接部分133B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并在分离方向上弯曲的部分。
更具体地,第一端子105A的第三弯曲部分134A具有与联接部分133A的上端相连续的下端,并向前弯曲。第二端子105B的第三弯曲部分134B具有与联接部分133B的上端相连续的下端,并向后弯曲。
第二臂部分135A和135B均为具有与第三弯曲部分134A或第三弯曲部分134B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并在分离方向上延伸的部分。
更具体地,第一端子105A的第二臂部分135A具有与第三弯曲部分134A的前端相连续的后端,并向前延伸。第二端子105B的第二臂部分135B具有与第三弯曲部分134B的后端相连续的前端,并且向后延伸。
第四弯曲部分136A和136B均为在与接近方向交叉的一个方向上弯曲并具有与第二臂部分135A或第二臂部分135B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以及与第二延伸部分128A或第二延伸部分128B的一端相连续的另一端的部分。
更具体地,第一端子105A的第四弯曲部分136A向上弯曲并具有与第二臂部分135A的前端相连续的后端以及与第二延伸部分128A的下端相连续的上端。第二端子105B的第四弯曲部分136B向上弯曲并具有与第二臂部分135B的后端相连续的前端以及具有与第二延伸部分128B的下端相连续的上端。
第二延伸部分128A和128B均为具有与突出部分127A或突出部分127B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并在与接近方向交叉的一个方向上延伸的部分。
具体地,第一端子105A的第二延伸部分128A具有与突出部分127A相连续的下端,并在与接近方向交叉的一个方向上线性地延伸。第二端子105B的第二延伸部分128B具有与突出部分127B相连续的下端,并在与接近方向交叉的一个方向上线性地延伸。该实施方案中的第二延伸部分128A和128B在与安装表面部分111垂直的向上方向上线性延伸。
第二延伸部分128A和第二延伸部分128B的下端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不同。在该实施方案中,第二延伸部分128A的下端位于突出部分127B的下端的下方。
如上所述,第一延伸部分126B的上端位于突出部分127A的上端的上方,第二延伸部分128A的下端位于突出部分127B的下端的下方。利用这种设置,突出部分127A和突出部分127B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不同,使得防止突出部分127A和突出部分127B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重叠。这里,上下方向是与接近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示例。
此外,突出部分127A和突出部分127B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不同。相应地,即使当突出部分127A和突出部分127B突出到如上所述如从上方观察包括重叠部分的那么大的程度时,也可防止突出部分127A和突出部分127B彼此接触。利用这种设置,突出部分127A和突出部分127B能在接近方向上突出到很大的程度,而同时防止第一端子105A与第二端子105B之间的短路。
弯折部分129A和129B均为在第二被保持部分124A或第二被保持部分124B的延伸方向上弯曲并具有与第二延伸部分128A或第二延伸部分128B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以及与第二被保持部分124A或第二被保持部分124B相连续的另一端的部分。
具体地,第一端子105A的弯折部分129A向前弯曲并具有与第二延伸部分128A的上端相连续的下端以及与第二被保持部分124A的后端相连续的另一端。第二端子105B的弯折部分129B向前弯曲并具有与第二延伸部分128B的上端相连续的下端以及与第二被保持部分124B的后端相连续的另一端。
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连接器100的构造。此刻描述制造根据该实施方案的连接器100的方法的示例。
制备固定壳体102、可移动壳体103、右侧的固定装置和左侧的固定装置104以及多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
将多个第一端子105A的第一被保持部分123A分别压配到形成在固定壳体102的前侧的板状部分109A中的多个第一槽部分112A中。以这种方式,将多个第一端子105A固定到固定壳体102。这里,压配是指在施加力的状态下推入的操作。
将多个第二端子105B的第一被保持部分123B分别压配到形成在固定壳体102的后侧的板状部分109B中的多个第一槽部分112B中。以这种方式,除了多个第一端子105A以外,还将多个第二端子105B固定到固定壳体102。
将多个第一端子105A的第二被保持部分124A分别压配到形成在可移动壳体103中并且彼此连通的下侧的第二槽部分116A和下侧的孔部分117A中。同时,将多个第二端子105B的第二被保持部分124B分别压配到形成在可移动壳体103中并且彼此连通的上侧的第二槽部分116B和上侧的孔部分117B中。
此时,将右侧的被引导部分和左侧的被引导部分114安装到固定壳体102,从而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右侧的固定部分和左侧的固定部分106之间。此外,调整可移动壳体103相对于固定壳体102的位置,使得右侧的被引导部分和左侧的被引导部分114分别装配在右侧的前延伸部分107与右侧的后延伸部分108之间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间隙中以及左侧的前延伸部分107与左侧的后延伸部分108之间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间隙。
以这种方式,将多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固定到固定壳体102和可移动壳体103。
将右侧的固定装置和左侧的固定装置104分别压配到形成在右侧的固定部分和左侧的固定部分106中的通孔110中。此时,优选的是,将固定装置104中的每一个的止动部分119推入直到距可移动壳体103的管状部分113的缺口部分的上表面预定距离的位置。
以这种方式,完成连接器100。
在根据该实施方案的连接器100中,一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的第一被保持部分123A和123B被固定到固定壳体102。此外,一对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的第二被保持部分124A和124B被固定到可移动壳体103。弹性变形部分125A联接第一被保持部分123A和第二被保持部分124A,弹性变形部分125B联接第一被保持部分123B和第二被保持部分124B。相应地,当弹性变形部分125A和125B弹性变形时,可移动壳体103相对于固定壳体102的位置能移位。换句话说,在装配到配合连接器时,根据配合连接器的装配部分的位置,布置在装配部分115中的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的位置能移位。因此,根据该实施方案的连接器100是浮动连接器。
在这种构造的情况下,浮动量被限制在弹性变形部分125A和125B没有塑性变形的范围内,换句话说,浮动量被限制在弹性变形部分125A和125B能够弹性变形的范围内。浮动量是指可移动壳体103的装配部分115的位置能相对于固定壳体102移位的量。
在根据该实施方案的连接器100中,弹性变形部分125A和125B分别包括在接近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分127A和127B。如图6所示,突出部分127A和127B分别具有敞开空间ORA和ORB。敞开空间ORA和ORB分别为在突出部分127A或突出部分127B的两端之间形成的敞开间隔。
相应地,当在可移动壳体103的装配部分115的位置移位期间力被施加到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时,弹性变形部分125A和125B可变形,而同时改变敞开间隔ORA和ORB的宽度。利用这种设置,与不具有突出部分127A和127B的相关技术的端子相比,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能在很大程度上弹性变形而不会增大尺寸。因此,能在防止连接器100的整体尺寸增大的同时增加浮动量。
该实施方案中的突出部分127A和127B在接近方向上突出。利用这种设置,与突出部分127A和127B中的一个或两个在分离方向上突出的情况相比,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能在很大程度上弹性变形而不会增大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因此,能在防止连接器100的整体尺寸增大的同时增加浮动量。
在该实施方案中,突出部分127A和127B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不同。利用这种设置,可以降低突出部分127A和127B在例如突出部分127A和127B彼此靠近布置时的变形期间彼此接触的风险。因此,能提供具有较高可靠性的连接器100。
如从上方观察,该实施方案中的突出部分127A和127B包括重叠部分。利用这种设置,在不增大第一端子105A与第二端子105B之间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间隔的情况下,能增加突出部分127A和127B的突出量。因此,在没有发生塑性变形的情况下,弹性变形部分125A和125B能变形,而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敞开空间ORA和ORB的宽度。因此,能在防止连接器100的整体尺寸增大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浮动量。
除了突出部分127A以外,该实施方案中的弹性变形部分125A还包括上述第一延伸部分126A和第二延伸部分128A。除了突出部分127B以外,该实施方案中的弹性变形部分125B还包括上述第一延伸部分126B和第二延伸部分128B。此外,突出部分127A包括第一弯曲部分130A、第一臂部分131A、第二弯曲部分132A、联接部分133A、第三弯曲部分134A、第二臂部分135A和第四弯曲部分136A。突出部分127B包括第一弯曲部分130B、第一臂部分131B、第二弯曲部分132B、联接部分133B、第三弯曲部分134B、第二臂部分135B和第四弯曲部分136B。利用这种相对简单的构造,在接近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分127A和127B可分别形成在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中。因此,利用简单的构造,能在防止连接器100的整体尺寸增大的同时增加浮动量。
在该实施方案中,第一延伸部分126A和126B以及第二延伸部分128A和128B在与安装表面部分111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利用这种设置,突出部分127A能够以比第一延伸部分126A和第二延伸部分128A向前倾斜的情况更紧凑的构造形成在第一端子105A中。此外,突出部分127B能够以比例如第一延伸部分126B和第二延伸部分128B向后倾斜的情况更紧凑的构造形成在第二端子105B中。因此,能在防止连接器100的整体尺寸增大的同时增加浮动量。
该实施方案中的突出部分127A和127B中的每一个在接近方向上突出,并且接近方向与安装表面部分111平行。利用这种设置,突出部分127A和127B能够以比突出部分127A和127B相对于安装表面部分111倾斜的情况更简单的构造分别形成在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A中。因此,利用简单的构造,能在防止连接器100的整体尺寸增大的同时增加浮动量。
该实施方案中的装配部分115通过沿着与安装表面部分111平行的方向插入配合连接器中而装配到配合连接器。利用这种设置,如上所述,在一种沿着与安装表面部分111平行的方向装配到配合连接器的浮动连接器中,能在防止连接器100的整体尺寸增大的同时增加浮动量。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但是该实施方案可进行如下变型。
例如,仅需要的是,一对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每一个的弹性变形部分包括在接近方向或分离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分。这种弹性变形部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中的弹性变形部分125A和125B。
如图7A所示,第一端子205A的弹性变形部分225A可包括在分离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分227A。此外,如图7B所示,第二端子305B的弹性变形部分325B可包括在分离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分327B。更进一步地,如图7C所示,第一端子205A的弹性变形部分225A和第二端子305B的弹性变形部分325B可分别包括在分离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分227A和突出部分327B。
除上述要点以外,图7A至图7C中所示的第一端子205A和第二端子305B分别具有与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的构造相同的构造。
如图7A所示,第一端子205A与第二端子105B配对,并且在该实施方案中由例如相同的固定壳体102和相同的可移动壳体103保持,从而能够形成连接器。此外,如图7B所示,第二端子305B与第一端子105A配对,并且在该实施方案中由例如相同的固定壳体102和相同的可移动壳体103保持,从而能够形成连接器。更进一步地,如图7C所示,第二端子305B与第一端子205A配对,并且在该实施方案中由例如相同的固定壳体102和相同的可移动壳体103保持,从而能够形成连接器。
在这些变型示例中,弹性变形部分225A和325B分别包括在分离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分227A和327B。与实施方案中的突出部分127A和127B类似,如图7A至图7C所示,突出部分227A和327B分别具有敞开空间ORA和ORB。敞开空间ORA和ORB均为形成在突出部分227A或突出部分327B的两端之间的敞开间隔。
相应地,与实施方案中的弹性变形部分125A类似,当在可移动壳体103的装配部分115的位置移位期间力被施加到第一端子205A时,弹性变形部分225A能够变形而同时改变敞开间隔ORA的宽度。此外,与实施方案中的弹性变形部分125B类似,弹性变形部分325B能够变形而同时改变敞开间隔ORB的宽度。
利用这种设置,与没有突出部分227A和327B的相关技术的端子相比,第一端子205A和第二端子305B能在很大程度上弹性变形而不会增大尺寸。也就是说,与具有相同尺寸的相关技术的端子相比,第一端子205A和第二端子305B中的每一个能实现较大的浮动量。因此,能在防止连接器100的整体尺寸增大的同时增加浮动量。
此外,在这些变型示例中,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可获得与实施方案的效果相同的效果,而不包括与突出部分127A和127B两个在接近方向上突出的构造相关的效果。
也就是说,这些变型示例中的突出部分227A和327B中的每一个在分离方向上突出,并且分离方向与安装表面部分111平行。因此,与实施方案类似,利用简单的构造,能在防止连接器100的整体尺寸增大的同时增加浮动量。
此外,即使在这些变型示例中,装配部分115也能通过在与安装表面部分111平行的方向上插入配合连接器中而装配到配合连接器。因此,与实施方案类似,在一种在与安装表面部分111平行的方向上装配到配合连接器的浮动连接器中,能在防止连接器100的整体尺寸增大的同时增加浮动量。
此外,在该实施方案中,描述了突出部分127A和127B均具有矩形形状的示例。突出部分127A和127B的形状可适当地改变。
例如,如图8A所示,突出部分427A和突出部分427B均可具有梯形形状。第一端子405A的弹性变形部分425A的突出部分427A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向后侧逐渐减小的梯形形状。第二端子405B的弹性变形部分425B的突出部分427B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向前侧逐渐减小的梯形形状。
此外,例如,如图8B所示,突出部分527A和突出部分527B可以是曲折的。第一端子505A的弹性变形部分525A的突出部分527A包括大体上半圆形的部分。类似地,第二端子505B的弹性变形部分525B的突出部分527B也包括大体上半圆形的部分。
除了上述要点以外,图8A和图8B中所示的第一端子405A和505A以及第二端子405B和505B具有与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类似的构造。
此外,在这些变型示例中,获得与实施方案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内容中,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和变型示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案和变型示例。例如,本发明可包括上述实施方案和变型示例以适当的方式部分或全部组合的模式或者从该组合的模式适当地改变的模式。

Claims (6)

1.一种连接器,包括:
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待安装到连接对象;
可移动壳体,所述可移动壳体被构造为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移动;以及
至少一对端子,所述至少一对端子在共同平面中彼此分开布置以彼此对应,
所述至少一对端子中的每一个端子包括:
第一被保持部分,所述第一被保持部分固定到所述固定壳体;
第二被保持部分,所述第二被保持部分固定到所述可移动壳体;以及
弹性变形部分,所述弹性变形部分被构造为联接所述第一被保持部分和所述第二被保持部分,
所述至少一对端子中的每一个端子的弹性变形部分包括在接近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分,所述接近方向为接近所述至少一对端子中的另一端子的弹性变形部分的方向,
其中,所述至少一对端子的突出部分在与所述接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布置在不同位置处,
在与所述接近方向交叉的一个方向上观察,所述至少一对端子的突出部分包括重叠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至少一对端子中的每一个端子的弹性变形部分还包括:
第一延伸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分线性地延伸且具有与所述第一被保持部分相连续的一端和与所述突出部分的一端相连续的另一端;以及
第二延伸部分,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具有与所述突出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且在与所述接近方向交叉的一个方向上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突出部分包括:
第一弯曲部分,所述第一弯曲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且在所述接近方向上弯曲;
第一臂部分,所述第一臂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一弯曲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且在所述接近方向上延伸;
第二弯曲部分,所述第二弯曲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一臂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且在与所述接近方向交叉的一个方向上弯曲;
联接部分,所述联接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二弯曲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且在与所述接近方向交叉的一个方向上延伸;
第三弯曲部分,所述第三弯曲部分具有与所述联接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且在与所述接近方向相反的分离方向上弯曲;
第二臂部分,所述第二臂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三弯曲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且在所述分离方向上延伸;以及
第四弯曲部分,所述第四弯曲部分在与所述接近方向交叉的一个方向上弯曲,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二臂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续的一端和与所述第二延伸部分的一端相连续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固定壳体包括待安装到所述连接对象的安装表面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分别在与所述安装表面部分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固定壳体包括待安装到所述连接对象的安装表面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接近方向与所述安装表面部分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可移动壳体包括装配部分,所述装配部分通过沿着与所述安装表面部分平行的方向插入配合连接器中而装配到所述配合连接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可移动壳体包括装配部分,所述装配部分通过沿着与所述安装表面部分平行的方向插入配合连接器中而装配到所述配合连接器。
CN201811479724.3A 2018-01-25 2018-12-05 连接器 Active CN1100860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0461 2018-01-25
JP2018010461A JP6959876B2 (ja) 2018-01-25 2018-01-25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6029A CN110086029A (zh) 2019-08-02
CN110086029B true CN110086029B (zh) 2021-04-06

Family

ID=67298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79724.3A Active CN110086029B (zh) 2018-01-25 2018-12-05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4202B2 (zh)
JP (1) JP6959876B2 (zh)
CN (1) CN1100860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06170B2 (ja) * 2019-09-02 2023-01-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及び電子機器
JP7358171B2 (ja) * 2019-10-02 2023-10-1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7321878B2 (ja) * 2019-10-15 2023-08-0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393980B2 (ja) * 2020-03-05 2023-12-0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回路基板付電気コネクタ
TWI753594B (zh) * 2020-09-29 2022-01-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浮動連接器及其製法
TWI753658B (zh) * 2020-11-16 2022-01-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電源電極結構之浮動連接器
JP2023057934A (ja) 2021-10-12 2023-04-24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23057938A (ja) 2021-10-12 2023-04-24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セット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1052A (zh) * 2002-08-06 2004-03-10 �Ҵ���˾ 连接器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2691A (en) * 1986-02-03 1988-02-0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Header assembly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2527144Y2 (ja) * 1992-11-19 1997-02-26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プリント回路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
US5584709A (en) * 1995-01-30 1996-12-17 Molex Incorporated Printed circuit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280041B (en) * 1995-10-24 1996-07-01 Connector Systems Tech Nv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tress isolating solder tail
US6095827A (en) * 1996-10-24 2000-08-01 Berg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tress isolating solder tail
JPH10241807A (ja) * 1997-02-14 1998-09-11 Molex Inc 電気コネクタ
JP4319166B2 (ja) * 2005-05-12 2009-08-26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遊動型コネクタ
JP4889569B2 (ja) * 2007-05-30 2012-03-07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遊動型コネクタ
JP5499191B1 (ja) * 2013-01-28 2014-05-2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946804B2 (ja) * 2013-08-09 2016-07-0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92567B2 (ja) 2014-02-21 2017-09-06 ケル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型コネクタ
JP5849166B1 (ja) * 2014-12-12 2016-01-27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間接続構造
JP6438382B2 (ja) * 2015-12-15 2018-12-1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446392B2 (ja) * 2016-05-23 2018-12-2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と相手接続部材との接続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1052A (zh) * 2002-08-06 2004-03-10 �Ҵ���˾ 连接器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29084A (ja) 2019-08-01
JP6959876B2 (ja) 2021-11-05
US10454202B2 (en) 2019-10-22
CN110086029A (zh) 2019-08-02
US20190229455A1 (en) 2019-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6029B (zh) 连接器
US11936127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8092232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EP2019456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CN111934110B (zh) 连接器
KR20060005401A (ko) 커넥터
CN110277689B (zh) 可动连接器
US10056714B2 (en) Connector device including coming-off preventing structure
CN111247697B (zh) 扁平电连接器
KR100716512B1 (ko) 플랫케이블용 전기커넥터
EP1538706B1 (en) A connector fixing bracket
WO2011077264A2 (en) Floating connector and system
US20200161801A1 (en) Connector
JP2005093424A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CN114079204B (zh) 连接器
CN114600321B (zh) 连接器
CN114122766B (zh) 连接器
JPH10284197A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10729579A (zh) 端子
CN110880651A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以及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组装体
CN110651400A (zh) 连接器
CN115377719A (zh) 端子、电线连接器及线对板连接器
KR20020004853A (ko)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JP2010176923A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575971U (ja) コネクタの端子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