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7186A - 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7186A
CN110077186A CN201910326621.1A CN201910326621A CN110077186A CN 110077186 A CN110077186 A CN 110077186A CN 201910326621 A CN201910326621 A CN 201910326621A CN 110077186 A CN110077186 A CN 1100771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hing
inner sleeve
rubber
outer tube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266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青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MCO NOISE AND VIBRATION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IMCO NOISE AND VIBRATION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MCO NOISE AND VIBRATION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IMCO NOISE AND VIBRATION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266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71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7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71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4Buffer means for limiting movement of a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包括内套管组件、外套管和橡胶体,所述内套管组件设置于外套管内腔中部,包括内套管和设置在内套管一端外缘处的圆形支撑板,所述内套管的外表面的中部横向固定设置有矩形扭转增强板;所述橡胶体设置于内衬套与外衬套之间,所述橡胶体内均匀设置有若干阻尼孔。本发明通过在衬套的内套管中设计支撑板和扭转增强板,使衬套具有一定的刚度,提高衬套的轴向耐久性和扭转耐久性,通过设计收口式外套管,有利于设置在外套管内的橡胶应力的分散,延长衬套的使用寿命,且该结构增大了橡胶与外套管的粘接面积,提高了橡胶的粘接强度,进一步延长衬套的使用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也明显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和运输工具。在汽车普及的今天,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不仅仅在于燃油性和车辆的安全性,乘坐的舒适性也成为了人们购车考虑的首要因素。悬架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架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小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为减小磨损,会在悬架上安装衬套,已有技术中的非独立悬架结构所用的后桥衬套,其外套管结构单一;其内骨架并没有限位功能。使得悬架的衬套在使用过程中可靠性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开发一种可以提高衬套可靠性、增加车辆的舒适度、提高衬套的耐久性的装置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
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包括包括内套管组件、外套管和橡胶体,所述内套管组件设置于外套管内腔中部,包括内套管和设置在内套管一端外缘处的圆形支撑板,所述内套管的外表面的中部横向固定设置有矩形扭转增强板;所述橡胶体设置于内衬套与外衬套之间,所述橡胶体内均匀设置有若干阻尼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衬套的轴向耐久性和扭转耐久性,所述阻尼孔使衬套在各方向刚度不同,从而优化悬架的减震及操控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外套管外轮廓为圆形,其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为翻边收口结构,另外一端也为收口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收口式外套管,有利于设置在外套管内的橡胶应力的分散,延长衬套的使用寿命,且该结构增大了橡胶与外套管的粘接面积,提高了橡胶的粘接强度,进一步延长衬套的使用时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内套管的直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内套管焊接为一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生产时一体成型,提高衬套的轴向耐久及扭转耐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内套管的两端面均设置有滚花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滚花槽用于与非独立悬架的后桥接触,该结构有利于提高装车后缔结力,从而避免螺栓松动及异响产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橡胶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限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孔可有效缓和衬套内刚度差异,从而实现整车的减震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在衬套的内套管中设计支撑板和扭转增强板,使衬套具有一定的刚度,提高衬套的轴向耐久性和扭转耐久性,通过设计收口式外套管,有利于设置在外套管内的橡胶应力的分散,延长衬套的使用寿命,且该结构增大了橡胶与外套管的粘接面积,提高了橡胶的粘接强度,进一步延长衬套的使用时间;
2)本发明中轿车后桥衬套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制造方便,在多种工况要求下具有优良的减振隔振性和耐久性,满足了整车舒适性和提高了可靠性耐久性,提高衬套的轴向耐久及扭转耐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内套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套管;2、外套管;3、橡胶体;11、支撑板;12、滚花槽; 13、扭转增强板;31、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包括内套管1组件、外套管2和橡胶体3,所述内套管1组件设置于外套管2内腔中部,包括圆筒状的内套管1和设置在内套管1一端外缘处的圆形支撑板11,所述内套管 1和支撑板11均为金属材质,使衬套具有一定的刚度,所述支撑板11的直径大于所述内套管1的直径,所述支撑板11与所述内套管1固定连接,以便提高衬套的轴向耐久及扭转耐久。
所述内套管1的外表面的中部横向固定设置有矩形扭转增强板13,所述扭转增强板13为金属材质,所述扭转增强板13的设置使衬套的内套管1 与橡胶体3之间的扭转力增强,提高衬套的扭转耐久性。
所述内套管1的两端面均设置有滚花状凹槽,为滚花槽12,所述滚花槽12用于与非独立悬架的后桥接触,该结构有利于提高装车后缔结力,从而避免螺栓松动及异响产生。
所述外套管2为金属材质,外轮廓为圆形,其靠近所述支撑板11的一端为翻边收口结构,另外一端也为收口结构,这种外套管2收口设计有利于设置在外套管2内的橡胶应力的分散,从而延长衬套的使用寿命,此外,该结构增大了橡胶与外套管2的粘接面积,便于提高橡胶的粘接强度,进一步延长衬套的使用时间,最后,该结构的衬套在装配入后桥内孔时,会使二者之间的反应力得到释放,从而提高衬套脱出力,避免衬套脱落。
所述橡胶体3设置于内衬套与外衬套之间,所述橡胶体3内均匀设置有若干阻尼孔,使衬套内的空气流速变慢,从而增强悬架的减震效果;所述橡胶体3的内部还设置有若干限位孔31,所述限位孔31可有效缓和衬套内刚度差异,从而实现整车的减震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内套管(1)组件、外套管(2)和橡胶体(3),所述内套管(1)组件设置于外套管(2)内腔中部,包括内套管(1)和设置在内套管(1)一端外缘处的圆形支撑板(11),所述内套管(1)的外表面的中部横向固定设置有梯形扭转增强板(13);所述橡胶体(3)设置于内衬套与外衬套之间,所述橡胶体(3)内均匀设置有若干阻尼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1)、外套管(2)、支撑板(11)和扭转增强板(13)均为金属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2)外轮廓为圆形,其靠近所述支撑板(11)的一端为翻边收口结构,另外一端也为收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的直径大于与其硫化粘接胶体的直径,所述支撑板(11)与所述内套管(1)焊接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1)的两端面均设置有滚花槽(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体(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限位孔(31)。
CN201910326621.1A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 Pending CN1100771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6621.1A CN110077186A (zh)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6621.1A CN110077186A (zh)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7186A true CN110077186A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16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26621.1A Pending CN110077186A (zh)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7186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90019894A (ko) * 1997-08-30 1999-03-25 양재신 자동차의 타이어 연결 링크용 부시
CN201875033U (zh) * 2010-08-18 2011-06-22 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轿车后扭力梁衬套
CN203362930U (zh) * 2013-05-30 2013-12-25 安徽奥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扭力梁衬套
CN205989634U (zh) * 2016-08-31 2017-03-01 宁波永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前下摆臂总成
CN207594670U (zh) * 2017-11-06 2018-07-10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控制臂衬套
CN207997742U (zh) * 2018-02-12 2018-10-23 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滚花结构的新型后扭力梁衬套
CN208719217U (zh) * 2018-08-28 2019-04-09 安徽拓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载重车板簧卷耳衬套
CN210436948U (zh) * 2019-04-23 2020-05-01 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90019894A (ko) * 1997-08-30 1999-03-25 양재신 자동차의 타이어 연결 링크용 부시
CN201875033U (zh) * 2010-08-18 2011-06-22 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轿车后扭力梁衬套
CN203362930U (zh) * 2013-05-30 2013-12-25 安徽奥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扭力梁衬套
CN205989634U (zh) * 2016-08-31 2017-03-01 宁波永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前下摆臂总成
CN207594670U (zh) * 2017-11-06 2018-07-10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控制臂衬套
CN207997742U (zh) * 2018-02-12 2018-10-23 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滚花结构的新型后扭力梁衬套
CN208719217U (zh) * 2018-08-28 2019-04-09 安徽拓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载重车板簧卷耳衬套
CN210436948U (zh) * 2019-04-23 2020-05-01 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36948U (zh) 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
CN102009568B (zh) 用于使得后桥与汽车车身耦联的轴导向轴承
CN206106852U (zh) 一种摆臂衬套和摆臂衬套组件
CN201613795U (zh) 一种汽车稳定杆衬套
CN108656886A (zh) 汽车平衡悬架的平衡轴衬套
CN110077186A (zh) 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
CN205075605U (zh) 一种新型汽车连杆衬套
MXPA04009051A (es) Buje, en particular buje de carroceria con indicador de angulo de giro integrado.
WO2014101257A1 (zh) 驱动桥用独立悬架结构
CN208664875U (zh) 一种汽车扭转梁及安装结构
CN203211038U (zh) 一种高强度橡胶衬套汽车悬臂
CN109760499B (zh) 适于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06551812U (zh) 一种液压成型多功能后扭力梁
CN114435047A (zh) 一种无人车独立悬挂系统
CN206186716U (zh) 摆臂衬套
CN104149567A (zh) 汽车悬架用橡胶衬套结构
CN220923748U (zh) 一种平衡轴内置的平衡悬架结构
CN212195090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摆动支承
CN209257810U (zh) 一种橡胶金属复合衬套
CN207345397U (zh) 一种高精度汽车半桥
CN217713466U (zh) 一种电动四轮乘用车的前减震器
CN107813669A (zh) 一种摆臂衬套和摆臂衬套组件
CN218400099U (zh) 一种汽车摆臂限位结构
CN210881577U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衬套及汽车
CN215720479U (zh) 一种具有轻量化设计的副车架液阻衬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