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6848B - 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6848B
CN110056848B CN201810368964.XA CN201810368964A CN110056848B CN 110056848 B CN110056848 B CN 110056848B CN 201810368964 A CN201810368964 A CN 201810368964A CN 110056848 B CN110056848 B CN 1100568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pipe
fire
steam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689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56848A (zh
Inventor
张刚
刘海建
谭旭
李顺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neng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ne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neng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ne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6896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568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56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6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56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68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02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 F22B1/1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the heat carrier being a hot gas, e.g. waste gas such as exhaust ga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GSUPERHEATING OF STEAM
    • F22G1/00Steam super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ing method
    • F22G1/005Steam super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ing method the heat being supplied by stea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2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purifiers, e.g. for removing noxious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6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cool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包括汽包、高温高压火管锅炉和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火管蒸发段、过热器段和省煤器段从废热锅炉中分离出,做成独立的装置,防止高温高压火管锅炉和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两端的温差过大导致变形量过大,避免造成设备损坏;高温高压火管锅炉靠近上气室一侧采用了柔性管板,很好的缓冲了热应力,减小了对普通火管和特种火管进气端的压力,避免了普通火管和特种火管进气端变形导致的高温烟道气的流动阻力大;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中相邻两个第一管束组之间的空隙和相邻两个第二管束组之间的空隙较大,使得作业空间变大,查找漏点和修补相对简单,检修时间短,消耗成本少。

Description

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余热利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废热锅炉一般由火管蒸发段、高压过热器、省煤器组成,尺寸较大,所以废热锅炉顶部和底部的温差大,导致壳体产生较大的变形量,严重时会造成设备损坏。废热锅炉进气口的烟气温度多在1000℃左右,使得火管蒸发段靠近进气口一侧的平管板热应力较大,平管板与锅炉侧壁采用直接焊接的硬连接形式,导致平管板上的管孔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对火管产生压力,使得火管的进气端变形,增大高温烟道气的流动阻力;火管受到热应力沿轴向发生变形后会使得平管板也沿轴向发生变形,由于平管板与锅炉侧壁焊接,靠近边缘处变形能力差,会导致平管板发生不可恢复的变形甚至损坏或与锅炉侧壁的焊接处开裂。
废热锅炉中高压蒸汽过热器和省煤器的换热管束之间的间隙为10mm,换热管束之间的间隙小导致换热管中心区域系统阻力大,粗煤气中的煤粉尘易于在中心区聚集、堵塞,使用高压水清理时,由于空间有限,换热管中心区域不易清洗,无法冲洗干净;而且煤粉尘中有含硫物质,清理后含硫物质溶于水形成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会腐蚀废热锅炉,而且清理后废热锅炉内留有氧气,当废热锅炉被腐蚀时会散发热量,使得煤粉尘中的煤粉燃烧,导致换热管束的损坏、泄露;换热管束损坏泄漏后,由于换热管束之间的间隙小,不便于检修,只能将内部管排抽出进行检修,损坏严重的话需要整体更换,检修时间长,消耗成本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积灰、不易损坏、检修空间大的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包括汽包、高温高压火管锅炉和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所述汽包的汽包出水口通过下降管与所述高温高压火管锅炉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汽包的汽包进水口通过上升管与所述高温高压火管锅炉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汽包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与所述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的进汽管连通,所述汽包的补充水进口通过补充水管与所述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的出水管连通;所述高温高压火管锅炉的第一煤气出口与所述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的第二煤气进口通过煤气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高压火管锅炉包括炉体,在所述炉体的顶端设有第一煤气进口,在所述炉体的底端设有第一煤气出口,在所述炉体的内部上侧水平设有柔性管板,所述柔性管板的边缘向上弯曲并与所述炉体的内壁焊接;在所述炉体的内部下侧水平设有平管板,所述平管板与所述炉体的内壁焊接;所述柔性管板和所述平管板将所述炉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为上气室、换热室和下气室;所述换热室的侧壁下部设有所述进水口和排污口,所述换热室的侧壁上部设有所述出水口;
在所述柔性管板和所述平管板之间设有若干根普通火管和若干根特种火管,若干根所述特种火管靠近所述炉体侧壁并沿所述炉体的周向分布,若干根所述普通火管位于若干根所述特种火管至所述炉体轴线之间;每根所述普通火管的上端穿过所述柔性管板与所述上气室连通,每根所述普通火管的下端穿过所述平管板与所述下气室连通;每根所述特种火管的上端穿过所述柔性管板与所述上气室连通,每根所述特种火管的下端穿过所述平管板与所述下气室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特种火管的上部为扩径段,所述特种火管的下部设有膨胀节,所述扩径段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膨胀节的直径,所述扩径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普通火管的直径;所述特种火管的扩径段内部插设有第二防火护套,所述第二防火护套的外壁上一体设有第二挡火环,所述第二挡火环置于所述柔性管板上方,所述第二挡火环的底面与所述特种火管的顶面抵接,所述第二挡火环下方的所述第二防火护套外壁上缠绕有第二耐火纤维毡,所述扩径段的内壁与所述第二耐火纤维毡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普通火管顶端内部插设有第一防火护套,所述第一防火护套的外壁上一体设有第一挡火环,所述第一挡火环置于所述柔性管板上方,所述第一挡火环的底面与所述普通火管的顶面抵接,所述第一挡火环下方的所述第一防火护套的外壁上缠绕有第一耐火纤维毡,所述普通火管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耐火纤维毡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二煤气进口,在所述壳体的下部侧壁上设有第二煤气出口,在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过热器段和省煤器段,所述过热器段位于所述省煤器段的上方;
所述过热器段包括至少一级过热装置,当有两级或两级以上所述过热装置时,所有所述过热装置沿所述壳体高度方向排列,上级所述过热装置的出汽管的出汽端与下级所述过热装置的所述进汽管的进汽端连通;位于所述过热器段底部的所述过热装置的所述进汽管的进汽端穿过所述壳体的侧壁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位于所述过热器段顶部的所述过热装置的所述出汽管的出汽端穿过所述壳体的侧壁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省煤器段包括至少一级省煤装置,当有两级或两级以上所述省煤装置时,所有所述省煤装置沿所述壳体高度方向排列,上级所述省煤装置的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与下级所述省煤装置的进水管的进水端连通;位于所述省煤器段底部的所述省煤装置的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穿过所述壳体的侧壁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位于所述省煤器段顶部的所述省煤装置的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穿过所述壳体的侧壁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过热装置包括所述进汽管和所述出汽管,所述进汽管位于所述出汽管的下方,在所述进汽管和所述出汽管之间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管束组,所述第一管束组的进汽端与所述进汽管连通,所述第一管束组的出汽端与所述出汽管连通。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管束组之间的空隙为h1,每个所述第一管束组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管束,每个所述第一管束组内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管束之间的空隙为h2,h1大于等于h2,每个所述第一管束包括多根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的蛇形汽管;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管束组的顶部之间水平设有第一挡气管,所述第一挡气管与所述第一管束组平行,所述第一挡气管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管束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省煤装置包括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出水管的下方,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之间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第二管束组,所述第二管束组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二管束组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管束组之间的空隙为h3,每个所述第二管束组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管束,每个所述第二管束组内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管束之间的空隙为h4,h3大于等于h4,每个所述第二管束包括多根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的蛇形水管;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管束组之间水平设有第二挡气管,所述第二挡气管与所述第二管束组平行,所述第二挡气管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管束的宽度。
本发明的优点:1、将火管蒸发段、过热器段和省煤器段从废热锅炉中分离出,做成独立的装置,防止高温高压火管锅炉和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两端的温差过大导致变形量过大,避免造成设备损坏;2、高温高压火管锅炉靠近上气室一侧采用了柔性管板,柔性管板边缘向上弯曲,可以很好的缓冲热应力,减小了对普通火管和特种火管进气端的压力,避免了普通火管和特种火管进气端变形导致的高温烟道气的流动阻力大,同时热应力被缓冲后避免了柔性管板变形损坏;3、特种火管的下部设有膨胀节,可以缓冲特种火管的轴向变形,防止特种火管发生轴向变形后对平管板产生压力,从而避免了平管板发生不可恢复的变形甚至损坏或与锅炉侧壁的焊接处开裂;4、由于相邻两个第一管束组之间的空隙大于第一管束组内相邻第一管束之间的空隙,粗煤气进入过热器段后,带着煤粉尘向着相邻两个第一管束组之间的空隙运动,减少了过热器段中心区的煤粉尘积累量;相邻两个第二管束组之间的空隙大于第二管束组内相邻两个第二管束之间的空隙,同理,省煤器段中心区的煤粉尘积累量也减少了,减轻了清尘压力;煤粉尘积累量减少后无需使用高压水冲洗,防止氧气进入壳体内使得二氧化硫、硫化氢燃烧,避免了第一管束和第二管束被燃烧损坏;5、相邻两个第一管束组之间的空隙和相邻两个第二管束组之间的空隙较大,使得作业空间变大,查找漏点和修补相对简单,检修时间短,消耗成本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温高压火管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高温高压火管锅炉的特种火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汽包1,高温高压火管锅炉2,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3,下降管4,上升管5,补充水管6,煤气管7,蒸汽管8,炉体9,柔性管板10,平管板11,上气室12,换热室13,下气室14,普通火管15,特种火管16,扩径段16-1,膨胀节16-2,第二防火护套17,第二挡火环18,第二耐火纤维毡19,第一防火护套20,第一挡火环21,第一耐火纤维毡22,壳体23,省煤装置24,出水管25,进水管26,过热装置27,进汽管28,出汽管29,第一管束组30,第一管束31,蛇形汽管32,第一挡气管33,第二管束组34,第二管束35,蛇形水管36,第二挡气管3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包括汽包1、高温高压火管锅炉2和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3;汽包1的汽包出水口通过下降管4与高温高压火管锅炉2的进水口连通,汽包1的汽包进水口通过上升管5与高温高压火管锅炉2的出水口连通;汽包1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8与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3的进汽管28连通,汽包1的补充水进口通过补充水管6与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3的出水管25连通;高温高压火管锅炉2的第一煤气出口与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3的第二煤气进口通过煤气管7连通。
如图2-4所示,高温高压火管锅炉2包括炉体9,在炉体9的顶端设有第一煤气进口,在炉体9的底端设有第一煤气出口,在炉体9的内部上侧水平设有柔性管板10,柔性管板10的边缘向上弯曲并与炉体9的内壁焊接;在炉体9的内部下侧水平设有平管板11,平管板11与炉体9的内壁焊接;柔性管板10和平管板11将炉体9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为上气室12、换热室13和下气室14;换热室13的侧壁下部设有进水口和排污口,换热室13的侧壁上部设有出水口;
在柔性管板10和平管板11之间设有若干根普通火管15和若干根特种火管16,若干根特种火管16靠近炉体9侧壁并沿炉体9的周向分布,若干根普通火管15位于若干根特种火管16至炉体9轴线之间;每根普通火管15的上端穿过柔性管板10与上气室12连通,每根普通火管15的下端穿过平管板11与下气室14连通;每根特种火管16的上端穿过柔性管板10与上气室12连通,每根特种火管16的下端穿过平管板11与下气室14连通。
特种火管16的上部为扩径段16-1,特种火管16的下部设有膨胀节16-2,扩径段16-1的直径大于等于膨胀节16-2的直径,便于特种火管16更换时从换热室13中取出,扩径段16-1的直径大于普通火管15的直径;特种火管16的扩径段16-1内部插设有第二防火护套17,第二防火护套17的外壁上一体设有第二挡火环18,第二挡火环18置于柔性管板10上方,第二挡火环18的底面与特种火管16的顶面抵接,第二挡火环18既起到防止第二防火护套17沿特种火管16向下滑动的作用,又能防止高温气体进入特种火管16与第二防火护套17之间,避免特种火管16上部热应力过大导致特种火管16损坏;第二挡火环18下方的第二防火护套17外壁上缠绕有第二耐火纤维毡19,扩径段16-1的内壁与第二耐火纤维毡19贴合。
普通火管15顶端内部插设有第一防火护套20,第一防火护套20的外壁上一体设有第一挡火环21,第一挡火环21置于柔性管板10上方,第一挡火环21的底面与普通火管15的顶面抵接,第一挡火环21既起到防止第一防火护套20沿普通火管15向下滑动的作用,又能防止高温气体进入普通火管15与第一防火护套20之间,避免普通火管15上部热应力过大导致普通火管15损坏;第一挡火环21下方的第一防火护套20的外壁上缠绕有第一耐火纤维毡22,普通火管15的内壁与第一耐火纤维毡22贴合。
如图5-7所示,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3包括壳体23,在壳体23的顶部设有第二煤气进口,在壳体23的下部侧壁上设有第二煤气出口,在壳体23内部设有过热器段和省煤器段,过热器段位于省煤器段的上方;
过热器段包括一级过热装置27,过热装置27包括进汽管28和出汽管29,进汽管28位于出汽管29的下方,进汽管28的进汽端穿过壳体23的侧壁置于壳体23的外部,出汽管29的出汽端穿过壳体23的侧壁置于壳体23的外部;其实施方式还可包括两级或两级以上过热装置27,当有两级或两级以上过热装置27时,所有过热装置27沿壳体23高度方向排列,上级过热装置27的出汽管29的出汽端与下级过热装置27的进汽管28的进汽端连通;位于过热器段底部的过热装置27的进汽管28的进汽端穿过壳体23的侧壁置于壳体23的外部,位于过热器段顶部的过热装置27的出汽管29的出汽端穿过壳体23的侧壁置于壳体23的外部。
在进汽管28和出汽管29之间设有五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管束组30,第一管束组30的进汽端与进汽管28连通,第一管束组30的出汽端与出汽管29连通。相邻两个第一管束组30之间的空隙h1为20mm,每个第一管束组30包括三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管束31,每个第一管束组30内相邻两个第一管束31之间的空隙h2为10mm,每个第一管束31包括三根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的蛇形汽管32;相邻的两个第一管束组30的顶部之间水平设有第一挡气管33,第一挡气管33与第一管束组30平行,第一挡气管33的长度等于第一管束31的宽度。
省煤器段包括一级省煤装置24,省煤装置24包括进水管26和出水管25,进水管26位于出水管25的下方,进水管26的进水端穿过壳体23的侧壁置于壳体23的外部,出水管25的出水端穿过壳体23的侧壁置于壳体23的外部;其实施方式还可包括两级或两级以上省煤装置24,当有两级或两级以上省煤装置24时,所有省煤装置24沿壳体23高度方向排列,上级省煤装置24的出水管25的出水端与下级省煤装置24的进水管26的进水端连通;位于省煤器段底部的省煤装置24的进水管26的进水端穿过壳体23的侧壁置于壳体23的外部,位于省煤器段顶部的省煤装置24的出水管25的出水端穿过壳体23的侧壁置于壳体23的外部。
在进水管26和出水管25之间设有五个相互平行的第二管束组34,第二管束组34的进水端与进水管26连通,第二管束组34的出水端与出水管25连通。相邻两个第二管束组34之间的空隙h3为20mm,每个第二管束组34包括三个平行设置的第二管束35,每个第二管束组34内相邻两个第二管束35之间的空隙h4为10mm,每个第二管束35包括三根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的蛇形水管36;相邻的两个第二管束组34之间水平设有第二挡气管37,第二挡气管37与第二管束组34平行,第二挡气管37的长度等于第二管束35的宽度。
工作原理:
高温粗煤气首先进入高温高压火管锅炉2的上气室12,柔性管板10的边缘处向上弯曲,很好的缓冲了柔性管板10沿径向的热应力,减小了对普通火管15和特种火管16进气端的压力,避免了普通火管15和特种火管16进气端变形导致的高温烟道气的流动阻力大,同时热应力被缓冲后避免了柔性管板10变形损坏;
高温粗煤气从上气室12进入普通火管15和特种火管16,在普通火管15的上部插设有第一防火护套20,第一防火护套20的外壁上缠绕有第一耐火纤维毡22,普通火管15的内壁与第一耐火纤维毡22贴合,保证了密封性。在特种火管16的扩径段16-1插设有第二防火护套17,第二防火护套17的外壁上缠绕有第二耐火纤维毡19,特种火管16的内壁与第二耐火纤维毡19贴合,保证了密封性。柔性管板10边缘处的热应力较大,特种火管16的下部设有膨胀节16-2,可以缓冲特种火管16的轴向变形,防止特种火管16发生轴向变形后对平管板11产生压力,从而避免了平管板11发生不可恢复的变形甚至损坏或与锅炉侧壁的焊接处开裂;特种火管16的上部为扩径段16-1,可以缓冲柔性管板10靠近边缘处的径向变形。
汽包1内的高温水通过下降管4进入换热室13内部,高温粗煤气在普通火管15和特种火管16内与的换热室13内部的高温水进行换热,高温水吸热升温汽化,蒸汽与升温后的高温水从出水口排出,通过上升管5返回汽包1;汽包1内的饱和蒸汽通过蒸汽管8进入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3的过热器段内,高温气体降温后进入下气室14,最后从第一煤气出口排出,通过煤气管7进入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3。
高温粗煤气进入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3后,先经过过热器段,过热器段中相邻的两个第一管束组30的顶部之间水平设有第一挡气管33,第一挡气管33使得过热器段顶部的空隙分布均匀,避免了高温粗煤气直接从相邻的两个第一管束组30之间的空隙通过导致的换热不均;高温粗煤气进入过热器段后,与蛇形汽管32内的饱和蒸汽进行换热,饱和蒸汽吸热后变成过热蒸汽,同时高温粗煤气的温度降低;由于相邻两个第一管束组30之间的空隙h1为20mm,大于第一管束组30内每两个相邻的第一管束31之间的空隙h2,所以粗煤气中的煤粉尘向着相邻两个第一管束组30之间的空隙运动,减少了过热器段中心区的煤粉尘积累量;
高温粗煤气从过热器段出来后进入省煤器段,省煤器段中相邻的两个第二管束组34的顶部之间水平设有第二挡气管37,第二挡气管37使得省煤器段顶部的空隙分布均匀,避免了高温粗煤气直接从相邻的两个第二管束组34之间的空隙通过导致的换热不均;高温粗煤气进入省煤器段后,与蛇形水管36中的锅炉水进行换热,锅炉水吸热后温度升高,通过补充水管6进入汽包1,同时高温粗煤气的温度进一步降低;由于相邻两个第二管束组34之间的空隙h3为20mm,大于第二管束组34内每相邻的两个第二管束35之间的空隙h4,所以粗煤气中的煤粉尘向着相邻两个第二管束组34之间的空隙运动,减少了省煤器段中心区的煤粉尘积累量;过热器段和省煤器段中心区的煤粉尘积累量减少后,减轻了对换热装置的清尘压力,煤粉尘积累量减少后无需使用高压水冲洗,防止氧气进入壳体23内使得二氧化硫、硫化氢燃烧,避免了第一管束31和第二管束35被燃烧损坏;相邻两个第一管束组30之间的空隙和相邻两个第二管束组34之间的空隙较大,使得作业空间变大,查找漏点和修补相对简单,检修时间短,消耗成本少。
高温粗煤气从省煤器段出来后,从第二煤气出口引出,进入后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汽包、高温高压火管锅炉和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所述汽包的汽包出水口通过下降管与所述高温高压火管锅炉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汽包的汽包进水口通过上升管与所述高温高压火管锅炉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汽包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与所述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的进汽管连通,所述汽包的补充水进口通过补充水管与所述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的出水管连通;所述高温高压火管锅炉的第一煤气出口与所述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的第二煤气进口通过煤气管连通;
所述高温高压火管锅炉包括炉体,在所述炉体的顶端设有第一煤气进口,在所述炉体的底端设有第一煤气出口,在所述炉体的内部上侧水平设有柔性管板,所述柔性管板的边缘向上弯曲并与所述炉体的内壁焊接;在所述炉体的内部下侧水平设有平管板,所述平管板与所述炉体的内壁焊接;所述柔性管板和所述平管板将所述炉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为上气室、换热室和下气室;所述换热室的侧壁下部设有所述进水口和排污口,所述换热室的侧壁上部设有所述出水口;
在所述柔性管板和所述平管板之间设有若干根普通火管和若干根特种火管,若干根所述特种火管靠近所述炉体侧壁并沿所述炉体的周向分布,若干根所述普通火管位于若干根所述特种火管至所述炉体轴线之间;每根所述普通火管的上端穿过所述柔性管板与所述上气室连通,每根所述普通火管的下端穿过所述平管板与所述下气室连通;每根所述特种火管的上端穿过所述柔性管板与所述上气室连通,每根所述特种火管的下端穿过所述平管板与所述下气室连通;
所述特种火管的上部为扩径段,所述特种火管的下部设有膨胀节,所述扩径段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膨胀节的直径,所述扩径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普通火管的直径;所述特种火管的扩径段内部插设有第二防火护套,所述第二防火护套的外壁上一体设有第二挡火环,所述第二挡火环置于所述柔性管板上方,所述第二挡火环的底面与所述特种火管的顶面抵接,所述第二挡火环下方的所述第二防火护套外壁上缠绕有第二耐火纤维毡,所述扩径段的内壁与所述第二耐火纤维毡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火管顶端内部插设有第一防火护套,所述第一防火护套的外壁上一体设有第一挡火环,所述第一挡火环置于所述柔性管板上方,所述第一挡火环的底面与所述普通火管的顶面抵接,所述第一挡火环下方的所述第一防火护套的外壁上缠绕有第一耐火纤维毡,所述普通火管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耐火纤维毡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高压烟气换热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二煤气进口,在所述壳体的下部侧壁上设有第二煤气出口,在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过热器段和省煤器段,所述过热器段位于所述省煤器段的上方;
所述过热器段包括至少一级过热装置,当有两级或两级以上所述过热装置时,所有所述过热装置沿所述壳体高度方向排列,上级所述过热装置的出汽管的出汽端与下级所述过热装置的所述进汽管的进汽端连通;位于所述过热器段底部的所述过热装置的所述进汽管的进汽端穿过所述壳体的侧壁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位于所述过热器段顶部的所述过热装置的所述出汽管的出汽端穿过所述壳体的侧壁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省煤器段包括至少一级省煤装置,当有两级或两级以上所述省煤装置时,所有所述省煤装置沿所述壳体高度方向排列,上级所述省煤装置的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与下级所述省煤装置的进水管的进水端连通;位于所述省煤器段底部的所述省煤装置的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穿过所述壳体的侧壁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位于所述省煤器段顶部的所述省煤装置的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穿过所述壳体的侧壁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装置包括所述进汽管和所述出汽管,所述进汽管位于所述出汽管的下方,在所述进汽管和所述出汽管之间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管束组,所述第一管束组的进汽端与所述进汽管连通,所述第一管束组的出汽端与所述出汽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管束组之间的空隙为h1,每个所述第一管束组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管束,每个所述第一管束组内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管束之间的空隙为h2,h1大于等于h2,每个所述第一管束包括多根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的蛇形汽管;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管束组的顶部之间水平设有第一挡气管,所述第一挡气管与所述第一管束组平行,所述第一挡气管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管束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省煤装置包括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出水管的下方,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之间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第二管束组,所述第二管束组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二管束组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管束组之间的空隙为h3,每个所述第二管束组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管束,每个所述第二管束组内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管束之间的空隙为h4,h3大于等于h4,每个所述第二管束包括多根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的蛇形水管;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管束组之间水平设有第二挡气管,所述第二挡气管与所述第二管束组平行,所述第二挡气管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管束的宽度。
CN201810368964.XA 2018-04-23 2018-04-23 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Active CN1100568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8964.XA CN110056848B (zh) 2018-04-23 2018-04-23 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8964.XA CN110056848B (zh) 2018-04-23 2018-04-23 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6848A CN110056848A (zh) 2019-07-26
CN110056848B true CN110056848B (zh) 2024-05-03

Family

ID=67315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8964.XA Active CN110056848B (zh) 2018-04-23 2018-04-23 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56848B (zh)

Citation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0908232A (en) * 1909-04-06 1910-03-24 Joseph Henry Lester Improvements in Steam Boilers.
FR1309255A (fr) * 1961-09-15 1962-11-16 Chaudière horizontale à tube-foyer et tubes de fumée
GB1358442A (en) * 1972-05-05 1974-07-03 Atomic Energy Authority Uk Heat exchangers
GB1382288A (en) * 1971-10-27 1975-01-29 Babcock & Wilcox Co Heat exchangers
US3976033A (en) * 1975-07-30 1976-08-24 Deltak Corporation Vertical firetube waste heat boiler
US4153012A (en) * 1977-12-19 1979-05-08 Deltak Corporation Waste heat watertube boiler
GB2082309A (en) * 1980-05-07 1982-03-03 Uhde Gmbh Heat Exchangers
CN2274691Y (zh) * 1995-01-24 1998-02-18 哈尔滨普华煤燃烧技术开发中心 一种中低温余热蒸汽/热水闪蒸复合发电装置
DE102006055973A1 (de) * 2006-11-24 2008-05-29 Borsig Gmbh Wärmetauscher zur Kühlung von Spaltgas
CN101239893A (zh) * 2007-02-05 2008-08-13 永港伟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甲醛氧化反应器
CN201297765Y (zh) * 2008-11-12 2009-08-26 李洪亮 节能高效换热锅体
WO2009143700A1 (zh) * 2008-05-27 2009-12-03 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流化床煤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
CN201531861U (zh) * 2009-11-26 2010-07-21 中材节能发展有限公司 双进风再过热逆向换热双压余热锅炉
CN101991966A (zh) * 2010-11-22 2011-03-30 苏州市中衡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管式降膜蒸发器中的加热装置
CN102022862A (zh) * 2009-09-15 2011-04-20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
CN202195595U (zh) * 2011-08-17 2012-04-18 中江能源回收(上海)有限公司 火管锅炉的挠性管板结构
CN202267051U (zh) * 2011-08-17 2012-06-06 中江能源回收(上海)有限公司 火管锅炉管板的管孔结构
CN203115959U (zh) * 2012-12-06 2013-08-07 傅利军 火管式废热锅炉的炉管尾部固位机构
CN203115967U (zh) * 2012-12-06 2013-08-07 傅利军 火管式废热锅炉的炉管头部固位机构
CN203238215U (zh) * 2013-05-10 2013-10-1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焦炉荒煤气余热发电装置
CN103471071A (zh) * 2013-09-05 2013-12-25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水管、火管相结合的增压余热锅炉的供热方法
CN203671572U (zh) * 2013-12-16 2014-06-25 江苏焱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废热锅炉连接结构
CN103994461A (zh) * 2014-05-09 2014-08-20 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倒置的高温空气预热器结构
CN104121568A (zh) * 2014-07-30 2014-10-29 张家港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高温尾气换热器
CN203955198U (zh) * 2014-06-18 2014-11-26 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流化床反应器的自然循环废热锅炉取热装置及系统
CN104296118A (zh) * 2014-10-14 2015-01-21 常州大学 一种立式管板蒸发器
CN205382137U (zh) * 2016-02-26 2016-07-13 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双锅炉粗煤气冷却除尘装置
CN105950225A (zh) * 2016-06-28 2016-09-21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气化产物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CN205774357U (zh) * 2016-06-21 2016-12-07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生物质燃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06156787U (zh) * 2016-11-02 2017-05-10 天津大学 一种横管降膜蒸发器液体均匀分布结构
CN106705008A (zh) * 2016-11-16 2017-05-24 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束双套管急冷式余热锅炉结构
CN206247305U (zh) * 2016-12-07 2017-06-1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废热锅炉的保护套管和高温废热锅炉
CN206683445U (zh) * 2017-04-21 2017-11-28 四川宜宾江源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物料堆积的换热器
CN208139238U (zh) * 2018-04-23 2018-11-23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0908232A (en) * 1909-04-06 1910-03-24 Joseph Henry Lester Improvements in Steam Boilers.
FR1309255A (fr) * 1961-09-15 1962-11-16 Chaudière horizontale à tube-foyer et tubes de fumée
GB1382288A (en) * 1971-10-27 1975-01-29 Babcock & Wilcox Co Heat exchangers
GB1358442A (en) * 1972-05-05 1974-07-03 Atomic Energy Authority Uk Heat exchangers
US3976033A (en) * 1975-07-30 1976-08-24 Deltak Corporation Vertical firetube waste heat boiler
US4153012A (en) * 1977-12-19 1979-05-08 Deltak Corporation Waste heat watertube boiler
GB2082309A (en) * 1980-05-07 1982-03-03 Uhde Gmbh Heat Exchangers
CN2274691Y (zh) * 1995-01-24 1998-02-18 哈尔滨普华煤燃烧技术开发中心 一种中低温余热蒸汽/热水闪蒸复合发电装置
DE102006055973A1 (de) * 2006-11-24 2008-05-29 Borsig Gmbh Wärmetauscher zur Kühlung von Spaltgas
CN101239893A (zh) * 2007-02-05 2008-08-13 永港伟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甲醛氧化反应器
WO2009143700A1 (zh) * 2008-05-27 2009-12-03 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流化床煤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
CN102047038A (zh) * 2008-05-27 2011-05-04 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流化床煤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
CN201297765Y (zh) * 2008-11-12 2009-08-26 李洪亮 节能高效换热锅体
CN102022862A (zh) * 2009-09-15 2011-04-20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
CN201531861U (zh) * 2009-11-26 2010-07-21 中材节能发展有限公司 双进风再过热逆向换热双压余热锅炉
CN101991966A (zh) * 2010-11-22 2011-03-30 苏州市中衡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管式降膜蒸发器中的加热装置
CN202195595U (zh) * 2011-08-17 2012-04-18 中江能源回收(上海)有限公司 火管锅炉的挠性管板结构
CN202267051U (zh) * 2011-08-17 2012-06-06 中江能源回收(上海)有限公司 火管锅炉管板的管孔结构
CN203115959U (zh) * 2012-12-06 2013-08-07 傅利军 火管式废热锅炉的炉管尾部固位机构
CN203115967U (zh) * 2012-12-06 2013-08-07 傅利军 火管式废热锅炉的炉管头部固位机构
CN203238215U (zh) * 2013-05-10 2013-10-1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焦炉荒煤气余热发电装置
CN103471071A (zh) * 2013-09-05 2013-12-25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水管、火管相结合的增压余热锅炉的供热方法
CN203671572U (zh) * 2013-12-16 2014-06-25 江苏焱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废热锅炉连接结构
CN103994461A (zh) * 2014-05-09 2014-08-20 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倒置的高温空气预热器结构
CN203955198U (zh) * 2014-06-18 2014-11-26 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流化床反应器的自然循环废热锅炉取热装置及系统
CN104121568A (zh) * 2014-07-30 2014-10-29 张家港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高温尾气换热器
CN104296118A (zh) * 2014-10-14 2015-01-21 常州大学 一种立式管板蒸发器
CN205382137U (zh) * 2016-02-26 2016-07-13 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双锅炉粗煤气冷却除尘装置
CN205774357U (zh) * 2016-06-21 2016-12-07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生物质燃气余热利用系统
CN105950225A (zh) * 2016-06-28 2016-09-21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气化产物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CN206156787U (zh) * 2016-11-02 2017-05-10 天津大学 一种横管降膜蒸发器液体均匀分布结构
CN106705008A (zh) * 2016-11-16 2017-05-24 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束双套管急冷式余热锅炉结构
CN206247305U (zh) * 2016-12-07 2017-06-1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废热锅炉的保护套管和高温废热锅炉
CN206683445U (zh) * 2017-04-21 2017-11-28 四川宜宾江源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物料堆积的换热器
CN208139238U (zh) * 2018-04-23 2018-11-23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加装管式加热器的罐车体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张建勋;杨佳;刘川;;焊接;20121225(12);全文 *
废热锅炉改造方案比较;李耀刚;化肥工业;20041028(第05期);全文 *
换热器部件的热应力分析新方法;陈孙艺;;氮肥与合成气;20170415(0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6848A (zh) 2019-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96268B2 (en) Municipal solid waste fuel steam generator with waterwall furnace platens
CN103884209A (zh) 一种分体组合式烟道换热器
US8671890B2 (en) Pipe assembly
RU273437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егенерационных поверхностей регенерационного котла
CN110056848B (zh) 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08139238U (zh) 高温高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110041967B (zh) 高温高压烟气的二级旋风回料及余热利用系统
CN106500318A (zh) 一种冷凝器内置的水火管燃气蒸汽锅炉
CN205560784U (zh) 四合一硫磺回收余热利用处理装置
CN215365619U (zh) 一种与辐射废锅匹配连接的气化炉水冷壁内件结构
CN208151310U (zh) 高温高压烟气的二级旋风回料及余热利用系统
KR102445936B1 (ko) 순환 유동층 보일러
CN110630995A (zh) 一种正压卧式水管余热锅炉
CN2426069Y (zh) 热管式余热锅炉
CN102865567B (zh) 一种igcc过程气余热锅炉
CN208154508U (zh) 新型高温烟气换热装置
KR100632128B1 (ko) 연관식 보일러
JP6671146B2 (ja) 節炭器及びボイラ並びに伝熱管の補修方法
CN201237349Y (zh) 新型锅炉
CN210891593U (zh) 一种正压卧式水管余热锅炉
KR200167978Y1 (ko) 복합형 폐열회수 증기발생기
CN217083479U (zh) 一种回转空预器壁虎式高效空气清灰系统
CN215365620U (zh) 一种气化炉水冷壁内件结构
JP5692385B2 (ja) タワーボイラ
CN215294883U (zh) 一种布置在辐射段下部的过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