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3579A - 落水自救式汽车 - Google Patents

落水自救式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3579A
CN110053579A CN201910370123.7A CN201910370123A CN110053579A CN 110053579 A CN110053579 A CN 110053579A CN 201910370123 A CN201910370123 A CN 201910370123A CN 110053579 A CN110053579 A CN 110053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door
liquid level
level sensor
lock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701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53579B (zh
Inventor
姚干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Co ltd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3701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535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53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3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53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3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0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公开了一种落水自救式汽车,包括车身、车门和车锁,车门包括能够分离的上门部和下门部,其中上门部固定有伸缩机构,下门部固定有固定块,该固定块上设有供伸缩机构的伸缩部插入的凹槽部;车身外部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安装高度高于车门的下沿,液位传感器上方设有挡雨板,车身内部设有备用电源、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车锁开与关的第一电磁铁装置和用于将上门部向外弹开的弹性弹出机构,备用电源外部设有防水层且能供电于伸缩机构、电子控制单元和第一电磁铁装置,电子控制单元控制伸缩机构、液位传感器和第一电磁铁装置的工作。该汽车能够在汽车完全被水浸没前打开车门,保证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Description

落水自救式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具体地,涉及一种落水自救式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汽车作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交通工具日益普及到各个家庭。据相关报道可知,世界上每天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可达五亿辆之多,因此,汽车的安全性能涉及到几亿人的安全和几亿个家庭的幸福,所以汽车的生产商也不断在汽车的安全配置上加大了投入,有的生产厂商采用了安全性能更高的综合型制动安全系统,有的厂商还在汽车的侧面安装了高强度的防侧撞的横梁以及适合各类人员使用的高配置安全带、增加了汽车内部的安全气囊的数量等,使汽车在发生意外时车内的驾乘人员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保证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然后,目前市面上的汽车并没有对汽车落水时车内乘客及驾驶员进行保护的相关配置及相应措施,所以当汽车落水时,由于水下压力导致车门无法向外打开,车内人员无法及时做出相应的自救措施,或者无法进行自救,如果救援不及时就会使车内人员丧失生命。
目前大部分的专利文件中,均考虑在汽车完全落水后打开车门或敲碎车窗,然后从车内游出或使车漂浮在水面上。但是,使车辆漂浮在水面上的现有技术已经在实践中证实不可行,首先汽车的整体质量非常大,要使车能够漂浮在水面上需要提供较大的浮力,这需要给汽车设置较大的漂浮安全气囊,但是漂浮安全气囊充气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不能保证在汽车内部进水时就能将漂浮安全气囊完全展开,这样就没法很好地设计漂浮安全气囊。
另外,如果考虑在汽车完全落水后再打开车门或敲碎车窗在实践中也比较危险,当水的深度达到一定值时,由于水的压力对车门的压迫,再加上车内没有足够空间提供给驾乘人员施力,所以想要凭借人力打开车门较为困难;如果在汽车落水后采用安全锤敲击车窗从而使驾乘人员从车内出来,当将车窗敲碎时,车外的水会带动车窗破裂后的碎片充入车内,这样可能会对驾乘人员造成安全隐患,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
有鉴于此,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落水自救式汽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落水自救式汽车,该落水自救式汽车能够在汽车完全被水浸没前打开车门,防止由于水完全浸没车体难以打开车门或者击碎车窗造成不必要的危险,从而保证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使车内驾乘人员快速从车内逃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落水自救式汽车,包括车身和一侧铰接于该车身上的车门,所述车门另一侧设有车锁,所述车门包括能够分离断裂的上门部和下门部,其中所述上门部固定有伸缩机构,所述下门部固定有与所述伸缩机构对应的固定块,该固定块上设有凹槽部,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部在伸出状态下插入所述凹槽部以能连接所述上门部和下门部,且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部在缩回状态下退出所述凹槽部,而使得所述上门部和下门部能够断裂分离;所述车身外部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在所述车身上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车门的下沿,所述液位传感器上方设有挡雨板,所述车身内部设有备用电源、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车锁开与关的第一电磁铁装置和用于在所述车锁打开状态下将所述车门的上门部向外弹开的弹性弹出机构,所述备用电源外部设有防水层且电连接于所述伸缩机构、电子控制单元和第一电磁铁装置以能够供电,所述伸缩机构、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一电磁铁装置分别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的危险液位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装置通电以吸附所述车锁的锁芯缩回而打开所述车锁,且控制所述伸缩机构处于收缩状态以使所述车门的上门部和下门部断裂分离。
具体地,所述液位传感器高于所述车门的下沿且低于所述车门的上门部和下门部的分界断裂线。
优选地,所述弹性弹出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车身上的垫片、与所述垫片相连的固定杆、活动套筒以及顶板,所述活动套筒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顶板与所述活动套筒的端部相连,所述活动套筒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垫片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顶板相连,且所述顶板在所述车门关闭状态压缩所述弹簧,以使得所述弹簧具有向外推动所述车门的上门部的弹力。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活动套筒为能够被电磁铁吸附的金属套筒;所述车身内部设有用于吸附所述活动套筒的第二电磁铁装置,该第二电磁铁装置电连接于所述备用电源和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在所述车锁锁合状态下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铁装置通电,以吸引所述活动套筒,并在所述车锁打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铁装置断电。
优选地,所述车身内部设有暗仓,所述暗仓内部存储有水上救生装置和氧气供给装置,所述氧气供给装置固定在所述水上救生装置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氧气供给装置包括便携式氧气罐以及与所述便携式氧气罐相连的面罩;或者所述氧气供给装置为生氧面罩。
优选地,所述伸缩机构为电动伸缩杆或者电控伸缩式液压缸。
优选地,所述车身上设有报警器,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的工作。
优选地,所述车身上设有定位系统。
优选地,所述挡雨板为弧形挡雨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落水自救式汽车采用液位传感器将液位传感器在水中浸没的深度传输到电子控制单元中,当液位传感器在水中浸没的深度达到预先在电子控制单元上设定的危险液位值时,电子控制单元就会输出命令控制第一电磁铁装置中有电流通过从而产生磁场吸引车锁内的锁芯使其完全置于锁道中,以达到打开车锁的目的,同时弹性弹出机构对所述车门的弹力可以将车锁已经打开的车门弹开,保证车门和车身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从而使车内人员能够从此间隙中顺利出去。本发明的液位传感器在车身上的安装高度高于车门的下沿,这样设置可以防止由于在行驶过程中遇到水洼而导致车门自动打开的情况,同时将车门分为可以断裂分离的上门部和下门部,这样设计可以在水浸没到车门的上门部前将车门的上门部打开,既可以防止由于液位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过低水洼对液位传感器检测液位的影响,也可以防止水压对打开车门的影响。而且,本发明在车内装入了备用电源,并在备用电源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水层,可以防止由于汽车发动机进水引起熄火且正常电源受潮无法供电,从而不能为电子控制单元和第一电磁铁装置提供电能,影响上述车门正常开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的落水自救式汽车由于无需设置漂浮安全气囊,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不需要对气囊进行充气,响应时间更为快速,更有利于车内人员的安全。
有关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以及优选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车体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车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车体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弹性弹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身 2 车门
3 车锁 4 伸缩机构
5 固定块 6 液位传感器
7 备用电源 8 第一电磁铁装置
9 弹性弹出机构 10 防水层
11 第二电磁铁装置 12 暗仓
13 水上救生装置 14 氧气供给装置
15 报警器 16 挡雨板
17 分界断裂线
201 上门部 202 下门部
301 锁芯 302 锁道
501 凹槽部 901 垫片
902 固定杆 903 活动套筒
904 顶板 905 弹簧
906 凸起部 907 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外部”、“内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所述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基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所示,提供一种落水自救式汽车,包括车身1和一侧铰接于该车身1上的车门2,所述车门2另一侧设有车锁 3,所述车门2包括能够分离断裂的上门部201和下门部202,其中所述上门部201固定有伸缩机构4,所述下门部202固定有与所述伸缩机构4对应的固定块5,该固定块5上设有凹槽部501,所述伸缩机构4的伸缩部在伸出状态下插入所述凹槽部501以能连接所述上门部201和下门部202,且所述伸缩机构4的伸缩部在缩回状态下退出所述凹槽部501,而使得所述上门部 201和下门部202能够断裂分离;所述车身1外部设有液位传感器6,所述液位传感器6在所述车身1上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车门2的下沿,所述液位传感器6上方设有挡雨板16,所述车身1内部设有备用电源7、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车锁3开与关的第一电磁铁装置8和用于在所述车锁3打开状态下将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向外弹开的弹性弹出机构9,所述备用电源7外部设有防水层10且电连接于所述伸缩机构4、电子控制单元和第一电磁铁装置8以能够供电,所述伸缩机构4、液位传感器6和所述第一电磁铁装置8分别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液位传感器6检测的危险液位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装置8通电以吸附所述车锁3的锁芯301缩回而打开所述车锁3,且控制所述伸缩机构4处于收缩状态以使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和下门部202断裂分离。
本发明在设计过程中,对于液位传感器6的安装位置,经过了精心的独创性设计。对于一般技术人员的常规认识而言,流体内部具有压强,而且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汽车落水后,由于水内压强的存在和汽车车门2 在水中浸没的面积,会给汽车内人员打开车门2造成较大的阻力,一般技术人员会将液位传感器6选择为安装在低于所述车门2的下沿的位置,这样能够在水位浸入到车门2下沿之前就自动控制第一电磁铁装置8吸引所述车锁 3内的锁芯301回到锁道302中,从而达到打开车锁3的目的,同时抵在所述车门2上的弹性弹出机构9提供的弹力可以将车锁3已经打开的车门2向外部弹出从而实现车门2的完全打开。
但是,当外部天气下雨时,雨水落在液位传感器6上会对液位传感器6 对测量的灵敏度产生影响;当汽车经过水洼而且某些位置水洼的水位较高时,如果此时水洼内水位已经浸没液位传感器6并达到危险液位值时,此时,电子控制单元也会控制汽车车门2自动弹开,这样会对汽车的安全行驶产生不利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交通事故,对车内外人员的人生安全产生影响。
但是,如果将液位传感器6安装在高于车门2上沿的位置,车辆落水时,浸入到高于车门2上沿的水会对车门2造成较大的压力,可能导致弹性弹出机构9无法向外推开车门2,上述问题比较难于解决和兼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独创性地采用分离断裂式车门,具体地,本发明在所述液位传感器6上方安装了挡雨板16,防止下雨对液位传感器6 的测量的准确性的影响,同时将所述液位传感器6安装在所述车门2的下沿之上,这样设计可以防止由于水洼内水位过高对液位传感器6造成误导,同时本发明在车门2上设置可以将车门2的上门部201和下门部202断裂分离的机构,可以方便液位传感器6在检测到危险液位值时将车门2的上门部201和下门部202断裂分离,从而防止车门2与水接触的部分产生水压阻碍车门 2的开启。
具体地,所述车门2上门部201和下门部202之间设有分界断裂线17,所述分界断裂线17的位置的设置既不能设置在过高的位置,影响车内人员从车门2的上门部201安全出来;也不能设置在过低的位置使分解断裂线能够发挥其想要使车门2的上门部201顺利打开的目的。所述液位传感器6高于所述车门2的下沿且低于所分界断裂线17,这样设置既可以防止水洼对液位传感器6测量水位的影响,也可以防止当水位高于所述分界断裂线17时水压阻碍车内人员打开车门2。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落水自救式汽车工作时,预先在电子控制单元中设置危险液位值为任意值,此时设置的危险液位值和液位传感器6本来设置的高度之和不能超过分界断裂线17的高度。在本发明中危险液位值可以设为 5cm,则此时液位传感器6最好设置在所述车身低于所述分界断裂线至少 5cm的位置处,当液位传感器6检测到水浸没的高度已经达到5cm时,电子控制单元控制伸缩机构4处于缩回状态使所述伸缩机构4的伸缩部从所述固定块5上的凹槽部501退出,从而使车门2的上门部201和下门部202断裂分离;同时,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装置8有电流通过,此时第一电磁铁装置8周围就会产生磁场,该磁场能够吸引处于关闭状态的锁芯 301完全回到锁道302中,保证车门2上车锁3的打开;此时,抵在所述车门2上门部201上的弹性弹出机构9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弹力将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完全弹开,保证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完全打开,然后车内人员可以通过穿过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逃离车内。
所述弹性弹出机构9可以为任意一种可以将所述车门2弹开的弹出机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所述弹性弹出机构9包括固定于所述车身1上的垫片901、与所述垫片901相连的固定杆902、活动套筒903以及顶板904,所述活动套筒903套设于所述固定杆902上,所述顶板904与所述活动套筒903的端部相连,所述活动套筒903外部套设有弹簧905,所述弹簧905的一端与所述垫片90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顶板904 相连,且所述顶板904在所述车门2关闭状态压缩所述弹簧905,以使得所述弹簧905具有向外推动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的弹力。优选地,所述活动套筒903一端设有卡环907,所述固定杆902一端设有防止所述固定杆902 从所述活动套筒903顶端滑出的凸起部906。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弹性弹出机构9工作时,所述顶板904抵在处于关闭状态的车门2的上门部201内侧,所述弹簧905一端与所述垫片90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顶板904相连,且所述弹簧905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压缩状态产生的弹力可以保证所述弹性弹出机构9将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弹开,而且在所述固定杆902一端设有凸起部906,所述活动套筒903的另一端连接有卡环907,这样可以防止弹性弹出机构9处于弹起状态时活动套筒903 从所述固定杆902上滑落,影响所述弹性弹出机构9的重复利用。
但是如果让弹性弹出机构9长时间抵在车门2上可能会对车门2产生压力,甚至可能会导致车门2变形影响车门2的美观,所以,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所述活动套筒903为能够被电磁铁吸附的金属套筒,如铁、钴、镍等金属制成的套筒;所述车身1内部设有用于吸附所述活动套筒903的第二电磁铁装置11,由于此时所述活动套筒903和所述顶板904为一体式结构,作用在所述活动套筒903上的力也就是作用在所述顶板904上的力,此时所述第二电磁铁装置11对所述活动套筒903的吸力可以抵消所述弹簧905压缩对所述顶板904产生的推力,此时由于顶板904水平位置所受到的力产生平衡,就不需要车门2的上门部201再对其施加压力,则此时顶板904对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也没有压力。同时,该第二电磁铁装置11电连接于所述备用电源7和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在所述车锁903锁合状态下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铁装置11通电,以吸引所述活动套筒903,并在所述车锁3打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铁装置11断电以使弹性弹出机构9在所述车锁3打开的状态下对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 产生向外的推力。
游泳还不是一种很普及的运动项目和娱乐项目,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不会游泳的,这些人如果直接从车内逃脱出来在水里也无法自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身1内部设有暗仓12,所述暗仓12内部存储有水上救生装置13和氧气供给装置14,所述氧气供给装置 14固定在所述水上救生装置13上。这样设计可以让不会游泳的人或者体力不够的人在逃出车身1前穿上水上救生装置13,并能够给车内人员提供从水内达到水面上时足够的氧气,保证从车内逃出去的人员能够顺利浮出水面游到岸边或者直接在水面上等待救援。所述水上救生装置13可以为救生圈或者救生衣,但是均应该为荧光色,这样可以方便救援人员不管在白天还是在晚上均能及时观察到落水人员所在的位置。所述水上救生装置13优选为救生衣,救生衣能够直接固定在人的身上,可以方便穿戴人员解放自己的双手节约体能,而且人不会使穿戴人员从水上救生装置13内滑落,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具体地,所述氧气供给装置14包括便携式氧气罐以及与所述便携式氧气罐相连的面罩;或者所述氧气供给装置14为生氧面罩。车内人员穿戴好水上救生装置13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车内人员穿戴水上救生装置13时可能汽车已经完全浸没到水里,如果穿戴的时间过长可能或导致车内人员缺氧窒息而亡,设置氧气供给装置14并在氧气供给装置14上设置面罩或生氧面罩可以方便车内人员将面罩或生氧面罩固定在自己的口鼻处,保证车内人员到达水面之前的氧气供给。
所述伸缩机构4可以为任意一种可以通过电控的伸缩机构4,优选地,所述伸缩机构4为电动伸缩杆或者电控伸缩式液压缸。
当汽车停止而车内人员正在休息,汽车由于受到外部撞击调入水中时,或者,当汽车正在行驶过程中落水,非驾车人员正在休息时,车内人员可能还没有完全清醒或反应过来,可能会让车内人员错失最佳自救时间,所以需要在车内安装能够提醒及时车内人员的报警装置,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身1上设有报警器15,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 15的工作。当所述液位传感器6检测到危险液位值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报警器15工作,此时,所述报警器15能够发出很大的声音提醒车内人员汽车已经落水,并给车内人员足够多的时间进行自救。
在汽车落水后,为了防止汽车长期浸入水中造成水体污染或者经济损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落水的车辆还是需要吊回陆地上的,为了方便搜救队能够顺利找到落水车辆,减少搜救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身1上设有定位系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雨板16为弧形挡雨板,这样既可以达到遮雨的目的,而且也能够防止雨水下落过程中对挡雨板16的冲击力对挡雨板16造成的损坏。
在本发明的一个相对优化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7所示,所述落水自救式汽车包括车身1、车门2和电子控制单元,所述车门2一侧铰接于所述车身1上,所述车门2的另一侧设有车锁3,所述车锁3包括锁芯301 和供所述锁芯301滑动的锁道302,所述车锁3一侧设有能够控制所述车锁开与关的第一电磁铁装置8;所述车门2分为能够分离断裂的上门部201和下门部202,所述上门部201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机构4,所述下门部202固定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上设有凹槽部501,所述伸缩机构4的伸缩部在伸长状态下插入所述凹槽部501内以固定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和下门部202,且所述伸缩机构4的伸缩部在缩回状态下时与所述凹槽部501分离以使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和下门部分离断裂;所述车身1的外表面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液位传感器6,所述液位传感器6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车门2 的下沿并且低于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和下门部202的分界断裂线17,所述液位传感器6上方设有弧形挡雨板16;所述车身1内部设有备电源7、暗仓12、用于将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弹开的弹性弹出机构9和报警器15,所述弹性弹出机构9包括固定于所述车身1上的垫片901、与所述垫片901 相连的固定杆902、活动套筒903以及顶板904,所述固定杆902另一端设有凸起部906,所述活动套筒903套设于所述固定杆902上,所述凸起部906 置于所述活动套筒903内部,所述顶板904与所述活动套筒903的端部相连,另一端连接有用于防止所述固定杆902从所述活动套筒903内滑出的卡环 907,所述卡环907的内径大于所述固定杆902的直径且小于所述凸起部906 的外径,所述活动套筒903外部套设有弹簧905,所述弹簧905的一端与所述垫片90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顶板904相连,且所述顶板904在所述车门 2关闭状态压缩所述弹簧905,以使得所述弹簧905具有向外推动所述车门2 的上门部201的弹力,所述活动套筒903为铁、钴或镍等具有磁力的金属制成的金属套筒,所述车身1上还固定有第二电磁铁装置11,所述备用电源7 外部设有防水层10且所述备用电源7用以给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伸缩机构4、液位传感器6、第一电磁铁装置8、第二电磁铁装置11和所述报警器15供电,且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伸缩机构4、液位传感器6、第一电磁铁装置8、第二电磁铁装置11以及所述报警器15电连接,所述暗仓12内部设有水上救生装置13和氧气供给装置14,所述氧气供给装置14固定在所述水上救生装置13上。
上述方案中提供的落水自救式汽车工作时,预先在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中设置危险液位值,这个值可以是汽车在出厂前生产厂家预先设定的,也可以为购车人员在车辆到手后自己设定,危险液位值可以设置为2-30cm之间的任意数值,但是,此时液位传感器6到所述车门2上用于区分所述上门部201 和所述下门部202的分界断裂线17之间的距离应该小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危险液位值,这样既可以防止由于液位传感器6安装位置过低而在过水洼时所述液位传感器6检测到液面位置到达危险液位值而使车门2自动弹开从而影响车辆的行驶,甚至对车内外的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也可以防止由于车门2被水浸没的过多而使水对车门2的压力过大影响车门2的打开。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和下门部202之间的分界断裂线17的设置位置应该为所述车门2整体高度的1/5-1/4的高度的地方或其附近,这样设计既能保证液位传感器6的安装位置达到一定的高度,而且也能保证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能够容纳车内人员从车内安全离开。所述液位传感器6可以检测到汽车落入水中后所述液位传感器6距离水面的高度,当其中一个所述液位传感器6检测到的高度达到预先设定的危险液位值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就会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装置8通电、第二电磁铁装置11断电,同时控制所述伸缩机构4处于收缩状态,此时伸缩机构4的伸缩部从所述固定块5上的凹槽部501滑落从而使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和下门部202断裂分离,第一电磁铁装置8通电产生的磁场能够吸引所述车锁3的锁芯301并使其能够回到所述锁道302中,第二电磁铁装置11断电能够使吸引活动套筒903的引力消失,同时弹性弹出机构9原本由于弹簧905收缩而具有的弹力就能够将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弹开从而使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完全打开,而且电子控制单元还可以在任一所述液位传感器6所检测的液位值达到危险液位值时启动报警器15。
本发明部分实施例提供的落水自救式汽车,采用液位传感器6将液位传感器6在水中浸没的深度传输到电子控制单元中,当液位传感器6在水中浸没的深度达到预先在电子控制单元上设定的危险液位值时,电子控制单元就会输出命令控制第一电磁铁装置8中有电流通过从而产生磁场吸引车锁3内的锁芯301使其完全置于锁道302中,以达到打开车锁3的目的,同时弹性弹出机构9对所述车门2的弹力可以将车锁3已经打开的车门2弹开,保证车门2和车身1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从而使车内人员能够从此间隙中顺利出去。本发明的液位传感器6在车身1上的安装高度高于车门2的下沿,这样设置可以防止由于在行驶过程中遇到水洼而导致车门2自动打开的情况,同时将车门2分为可以断裂分离的上门部201和下门部202,这样设计可以在水浸没到车门2的上门部201前将车门2的上门部201打开,既可以防止由于液位传感器6的安装位置过低水洼对液位传感器6检测液位的影响,也可以防止水压对打开车门2的影响。而且,本发明在车内装入了备用电源7,并在备用电源7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水层10,可以防止由于汽车发动机进水引起熄火且正常电源受潮无法供电,从而不能为电子控制单元和第一电磁铁装置8提供电能,影响上述车门2正常开启的情况。本发明在车内放有水上救生装置13和氧气供给装置14,并将氧气供给装置14固定在所述水上救生装置13上可以防止由于汽车落水后车内人员不会游泳或体力不够不能及时的浮到水面上,同时也能提供车内人员从汽车落水后穿上水上救生装置13到浮到水面上这段时间的氧气,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本发明提供的落水自救式汽车由于无需设置漂浮安全气囊,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不需要对气囊进行充气,响应时间更为快速,更有利于车内人员的安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落水自救式汽车,包括车身(1)和一侧铰接于该车身(1)上的车门(2),所述车门(2)另一侧设有车锁(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2)包括能够分离断裂的上门部(201)和下门部(202),其中所述上门部(201)固定有伸缩机构(4),所述下门部(202)固定有与所述伸缩机构(4)对应的固定块(5),该固定块(5)上设有凹槽部(501),所述伸缩机构(4)的伸缩部在伸出状态下插入所述凹槽部(501)以能连接所述上门部(201)和下门部(202),且所述伸缩机构(4)的伸缩部在缩回状态下退出所述凹槽部(501),而使得所述上门部(201)和下门部(202)能够断裂分离;
所述车身(1)外部设有液位传感器(6),所述液位传感器(6)在所述车身(1)上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车门(2)的下沿,所述液位传感器(6)上方设有挡雨板(16),所述车身(1)内部设有备用电源(7)、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车锁(3)开与关的第一电磁铁装置(8)和用于在所述车锁(3)打开状态下将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向外弹开的弹性弹出机构(9),所述备用电源(7)外部设有防水层(10)且电连接于所述伸缩机构(4)、电子控制单元和第一电磁铁装置(8)以能够供电,所述伸缩机构(4)、液位传感器(6)和所述第一电磁铁装置(8)分别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液位传感器(6)检测的危险液位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装置(8)通电以吸附所述车锁(3)的锁芯(301)缩回而打开所述车锁(3),且控制所述伸缩机构(4)处于收缩状态以使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和下门部(202)断裂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水自救式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6)高于所述车门(2)的下沿且低于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和下门部(202)的分界断裂线(1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落水自救式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弹出机构(9)包括固定于所述车身(1)上的垫片(901)、与所述垫片(901)相连的固定杆(902)、活动套筒(903)以及顶板(904),所述活动套筒(903)套设于所述固定杆(902)上,所述顶板(904)与所述活动套筒(903)的端部相连,所述活动套筒(903)外部套设有弹簧(905),所述弹簧(905)的一端与所述垫片(90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顶板(904)相连,且所述顶板(904)在所述车门(2)关闭状态压缩所述弹簧(905),以使得所述弹簧(905)具有向外推动所述车门(2)的上门部(201)的弹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落水自救式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筒(903)为能够被电磁铁吸附的金属套筒;
所述车身(1)内部设有用于吸附所述活动套筒(903)的第二电磁铁装置(11),该第二电磁铁装置(11)电连接于所述备用电源(7)和所述电子控制单元;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在所述车锁(903)锁合状态下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铁装置(11)通电,以吸引所述活动套筒(903),并在所述车锁(3)打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铁装置(11)断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落水自救式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内部设有暗仓(12),所述暗仓(12)内部存储有水上救生装置(13)和氧气供给装置(14),所述氧气供给装置(14)固定在所述水上救生装置(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落水自救式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供给装置(14)包括便携式氧气罐以及与所述便携式氧气罐相连的面罩;或者
所述氧气供给装置(14)为生氧面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落水自救式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4)为电动伸缩杆或者电控伸缩式液压缸。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落水自救式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上设有报警器(15),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15)的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落水自救式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上设有定位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落水自救式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板(16)为弧形挡雨板。
CN201910370123.7A 2019-05-06 2019-05-06 落水自救式汽车 Active CN110053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0123.7A CN110053579B (zh) 2019-05-06 2019-05-06 落水自救式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0123.7A CN110053579B (zh) 2019-05-06 2019-05-06 落水自救式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3579A true CN110053579A (zh) 2019-07-26
CN110053579B CN110053579B (zh) 2021-05-25

Family

ID=67322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70123.7A Active CN110053579B (zh) 2019-05-06 2019-05-06 落水自救式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535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8025A (zh) * 2023-07-12 2023-08-15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车辆的落水被困人员自救逃生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61738U (zh) * 2014-05-24 2014-11-26 常州中苏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型汽车门
DE102015013460A1 (de) * 2015-10-16 2016-05-19 Daimler Ag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einen Kraftwagen
CN206049590U (zh) * 2016-09-18 2017-03-29 陆淼 一种汽车落水保护与报警装置
CN206551834U (zh) * 2017-03-13 2017-10-13 成都科力夫科技有限公司 水下逃生便于打开的车门
CN108177626A (zh) * 2018-02-08 2018-06-19 中北大学 汽车落水车门自动开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294295U (zh) * 2018-04-03 2018-12-28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及汽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61738U (zh) * 2014-05-24 2014-11-26 常州中苏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型汽车门
DE102015013460A1 (de) * 2015-10-16 2016-05-19 Daimler Ag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einen Kraftwagen
CN206049590U (zh) * 2016-09-18 2017-03-29 陆淼 一种汽车落水保护与报警装置
CN206551834U (zh) * 2017-03-13 2017-10-13 成都科力夫科技有限公司 水下逃生便于打开的车门
CN108177626A (zh) * 2018-02-08 2018-06-19 中北大学 汽车落水车门自动开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294295U (zh) * 2018-04-03 2018-12-28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8025A (zh) * 2023-07-12 2023-08-15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车辆的落水被困人员自救逃生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3579B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15470B (zh) 一种汽车高空坠落与落水安全保障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6394867B1 (en) Emergency self-inflating flotation device
WO2017012424A1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汽车涉水救助系统
US2009028070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a danger of drowning
AU2011301785B2 (en) Safety device and inflating apparatus therefor
CA2805051A1 (en) Manual/automatic inflatable water survival device
JP3175051U (ja) 浮力用エアバック付き自動車
CN111891059A (zh) 一种车载落水维生自救电子设备
CN108099861A (zh) 一种汽车沉水自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20150314843A1 (en) Safety Device and Adapter Therefor
CN110053579A (zh) 落水自救式汽车
WO2022078107A1 (zh) 一种落水用安全自救包
CN105857233A (zh) 一种汽车被动安全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248793B (zh) 一种落水物浮起法及落水物浮起装置
CN207594862U (zh) 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车门
CN113277037A (zh) 一种头枕式车辆落水自救逃生装置
CN211280935U (zh) 一种破窗自浮救援装置
CN112092782A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防水淹装置
CN106976533A (zh) 一种游泳安全保护充气带
CN103010142B (zh) 防水汽车的供氧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汽车
CN205022831U (zh) 便捷式自动充气防溺手环
CN106882140A (zh) 一种汽车落水应急系统
CN104494552A (zh) 防水汽车的供氧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汽车
CN114889544A (zh) 一种落水可自救的无人驾驶汽车系统
CN204020789U (zh) 一种气囊装置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210

Address after: 225009 No. 458 West Wenchang Road, Jiangsu, Yangzhou

Applicant after: Yang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Yangzhou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225009 Art College of Yang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488 Wenchang West Road,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ao Ganqi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58 Wenchang West Road,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g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Yangzhou Open University)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58 Wenchang West Road,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ng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Yangzhou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6

Address after: Room 2202, 22 / F, Wantong building, No. 3002, Sungang East Road, Sungang street,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58 Wenchang West Road,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ng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Yangzhou Open Universit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