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80935U - 一种破窗自浮救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破窗自浮救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80935U
CN211280935U CN201922235547.0U CN201922235547U CN211280935U CN 211280935 U CN211280935 U CN 211280935U CN 201922235547 U CN201922235547 U CN 201922235547U CN 211280935 U CN211280935 U CN 211280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handheld
gasbag
self
handheld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355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楠楠
杨杨
卢志鹏
李继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Shanfe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2355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80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80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80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破窗自浮救援装置,包括手持壳体、设于手持壳体上的破窗组件和自动气浮组件;破窗组件包括位于手持壳体外侧的破窗器,自动气浮组件包括漂浮气囊,漂浮气囊位于手持壳体一端与设于手持壳体内的储气罐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针对车辆落水后车门难以打开的情况在手持壳体上设置了破窗器,为驾乘人员离开车辆提供快速通道,车辆不慎落水后,本装置的自动气浮组件能够产生一定的浮力确保驾乘人员短时间内上浮至水面,更方驾乘人员自救或等待救援,有效保障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破窗自浮救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救援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破窗自浮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个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汽车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近年来,因为路面湿滑或者驾驶者操作不当,车辆冲进湖中或河中而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屡见不鲜。
为了应对车辆发生紧急情况,目前针对各种紧急情况开发了各种随车救援工具,随车工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在汽车销售时随车销售的工具,另一类是指驾驶员自行配备放置在车上,以备不时之需的工具。目前驾驶员自备的各个产品需要使用救援工具箱进行收纳,在使用时取出相应的工具进行紧急操作;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救援工具由于功能单一,不方便携带,特别在发生车辆落水事故后,救援难度大,并且驾乘人员难以在水下进行自救。因此,设计一种高效的车辆落水自救设备对于提高出行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提供的一种破窗自浮救援装置,便于驾乘人员在车辆发生安全事故后进行自救;具体方案是:
一种破窗自浮救援装置,包括手持壳体、设于手持壳体上的破窗组件和自动气浮组件;所述破窗组件包括位于手持壳体外侧的破窗器,所述破窗器两侧设有固定在手持壳体外侧面上的固定臂;所述自动气浮组件包括漂浮气囊,所述漂浮气囊位于手持壳体一端与设于手持壳体内的储气罐相连通,所述手持壳体表面设有控制储气罐向漂浮气囊充气的充气开关。
针对车辆落水后车门难以打开的情况,本技术方案在手持壳体上设置了破窗器,驾乘人员能够手持整个装置并利用破窗器迅速破开车窗,为驾乘人员离开车辆提供快速通道,当车辆不慎落水后,驾乘人员可利用自动气浮组件产生一定的浮力,在使用时,通过按动充气开关可使储气罐快速向漂浮气囊充气,漂浮气囊膨胀后能够产生浮力,确保驾乘人员短时间内上浮至水面,更方驾乘人员自救或等待救援。有效保障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优选的,所述手持壳体一端设有容纳收缩后的漂浮气囊的气囊容纳槽,所述气囊容纳槽一侧铰接有能够自动关闭气囊容纳槽的气囊护盖。气囊护盖能够自动关闭气囊容纳槽,避免内部的漂浮气囊损坏。
优选的,所述气囊护盖通过转轴铰接于气囊容纳槽一侧,所述转轴上套有复位扭簧,所述气囊护盖能够在复位扭簧的扭力作用下自动关闭气囊容纳槽。复位扭簧一方面可自动关闭气囊容纳槽;另一方面,当漂浮气囊充气后,漂浮气囊可膨胀打开气囊护盖。
优选的,所述手持壳体对应充气开关边部滑动设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能够向充气开关一侧滑动,当限位片抵靠在充气开关上时能够限制充气开关导通储气罐与漂浮气囊之间的气路。限位片能够起到保险作用,可防止充气开关意外打开。
优选的,所述储气罐的供气端连接有一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三个连接端通过连接管路与漂浮气囊、设于手持壳体上的气压表、充气嘴和泄压阀相连。通过四通阀可将储气罐与漂浮气囊、气压表、充气嘴和泄压阀相连,实现漂浮气囊充气、储气罐充气、储气罐泄压和储气罐压力显示的功能,更方便操作。
优选的,所述手持壳体上设有安装充气嘴的充气口,所述充气口铰接有开闭充气口的气嘴护盖。气嘴护盖可避免异物堵塞充气口。
优选的,所述手持壳体远离漂浮气囊一端的外周设有环绕手持壳体布置的切割槽,所述切割槽底壁固定有切割刀。切割刀能够实现快速切割安全带等功能。
优选的,所述手持壳体表面还设有USB充电口,所述USB充电口通过电路连接有设于手持壳体内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通过电路连接有点烟器充电头,所述点烟器充电头可拆卸的方式套设在破窗器上。点烟器充电头可为内部电池组进行充电,电池组可通过USB充电口为其它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优选的,所述手持壳体内还设有与电池组相连的蜂鸣报警器,所述蜂鸣报警器连接有手持壳体上的报警开关,所述蜂鸣报警器连接有设于手持壳体端面的报警灯。利用蜂鸣报警器能够实现蜂鸣报警求救功能。
优选的,所述手持壳体外表面嵌装有指北针。指北针能够为自救人员指示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针对车辆落水后车门难以打开的情况在手持壳体上设置了破窗器,为驾乘人员离开车辆提供快速通道,车辆不慎落水后,驾乘人员可利用自动气浮组件产生一定的浮力确保驾乘人员短时间内上浮至水面,更方驾乘人员自救或等待救援。有效保障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本实用新型还设置具有切割安全带、充电、指示方位以及蜂鸣报警等实用功能,保证驾乘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自救;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破窗自浮救援装置的结构图1。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破窗自浮救援装置的结构图2。
各个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手持壳体100、气囊容纳槽110、充气口120、切割槽130、破窗器200、固定臂210、漂浮气囊300、充气开关400、储气罐500、充气嘴600、气囊护盖700、气嘴护盖800、泄压阀900、四通阀1000、气压表1100、USB充电口1200、电池组1300、切割刀1400、点烟器充电头1500、限位片1600、指北针1700、报警灯1800。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破窗自浮救援装置,包括手持壳体100、设于手持壳体100上的破窗组件和自动气浮组件。破窗组件包括位于手持壳体100外侧的破窗器200,破窗器200两侧设有固定在手持壳体100外侧面上的固定臂210;本实施例中破窗器200通过固定臂210固定在手持壳体100外侧,破窗器200可优选选用现有技术中弹簧破窗器200,例如采用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1620389369.0所公开的一种便于复位的弹簧破窗器200,这里不再赘述,针对车辆落水后车门难以打开的情况,本实施例在在手持壳体100上设置了破窗器200,驾乘人员则能够手持整个装置利用破窗器200迅速破开车窗,为驾乘人员离开车辆提供快速通道。如前,车辆落水后,驾乘人员随车落入水下,无论驾乘人员是否会游泳,在水压作用下均难以上浮至水面;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自动气浮组件包括漂浮气囊300,漂浮气囊300位于手持壳体100一端与设于手持壳体100内的储气罐500相连通,手持壳体100表面设有控制储气罐500向漂浮气囊300充气的充气开关400。当车辆不慎落水后,驾乘人员可利用自动气浮组件产生一定的浮力,在使用时通过按动充气开关400可使储气罐500快速向漂浮气囊300充气,当漂浮气囊300膨胀后整体体积增加,根据浮力计算公式:F=ρgV,进而大幅增加了浮力,确保驾乘人员在浮力作用下快速上浮至水面,更方驾乘人员自救或等待救援。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使收缩后的漂浮气囊300布置在手持壳体100内,同时经过充气后可顺利膨胀,本实施例在手持壳体100一端设有容纳收缩后的漂浮气囊300的气囊容纳槽110,气囊容纳槽110一侧铰接有能够自动关闭气囊容纳槽110的气囊护盖700。铰接在气囊容纳槽110边部的气囊护盖700能够自动关闭气囊容纳槽110,可避免内部的漂浮气囊300损坏。进一步,气囊护盖700通过转轴铰接于气囊容纳槽110一侧,转轴上套有复位扭簧,气囊护盖700能够在复位扭簧的扭力作用下自动关闭气囊容纳槽110。复位扭簧在其扭力作用下可自动关闭气囊容纳槽110,这样,当漂浮气囊300充气后,漂浮气囊300膨胀后可自动打开气囊护盖700。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防止充气开关400意外触发导致漂浮气囊300未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充气,本实施例在手持壳体100对应充气开关400边部滑动设有限位片1600,限位片1600能够向充气开关400一侧滑动,当限位片1600抵靠在充气开关400上时,能够限制充气开关400导通储气罐500与漂浮气囊300之间的气路。在不使用时,滑动限位片1600可向充气开关一侧滑动使其抵靠在充气开关400上,使充气开关400无法按动;遇到紧急情况时,向远离充气开关400一侧滑动限位片1600,即可按动充气开关400进行充气。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漂浮气囊300通过储气罐500进行充气可实现重复使用,为了方便进行充气等操作,在储气罐500的供气端连接有一四通阀1000,四通阀1000的三个连接端通过连接管路与漂浮气囊300、设于手持壳体100上的气压表1100和充气嘴600以及泄压阀900相连。通过四通阀1000可将储气罐500与漂浮气囊300、气压表1100、充气嘴600和泄压阀900相连,实现漂浮气囊300充气,漂浮气囊300充气时,按动充气开关400即,可需要回收漂浮气囊300时,利用泄压阀900,使得漂浮气囊300能够收缩进气囊容纳槽110内;对储气罐500进行充气时。通过设备可连接充气口120对储气罐500进行充气,储气罐500内的压力可通过气压表1100显示,储气罐500泄压和储气罐500压力显示的功能,更方便操作。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防止充气嘴600损坏,本实施例在手持壳体100上设有安装充气嘴600的充气口120,充气口120铰接有开闭充气口120的气嘴护盖800。气嘴护盖800可关闭充气口120,避免充气口120被异物堵塞。
如图1和图2所示,当车辆遇到安全事故时,车辆驾乘座位上乘客系的安全带有可能出现故障无法打开;为了提高自救效率,本实施例还在手持壳体100远离漂浮气囊300一端的外周设有环绕手持壳体100布置的切割槽130,切割槽130底壁固定有切割刀1400。这样,驾乘人员可利用切割刀1400能够快速切割安全带。
进一步,手持壳体100表面还设有USB充电口1200,USB充电口1200通过电路连接有设于手持壳体100内的电池组1300,电池组1300通过电路连接有点烟器充电头1500,点烟器充电头1500可拆卸的方式套设在破窗器200上。点烟器充电头1500可为内部电池组1300进行充电,电池组1300可通过USB充电口1200为其它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点烟器充电头1500可套在破窗器200上,在对电池组1300充电时,点烟器充电头1500插在车辆点烟口即可。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实现报警功能,本实施例在手持壳体100内还设有与电池组1300相连的蜂鸣报警器,蜂鸣报警器连接有手持壳体100上的报警开关,蜂鸣报警器连接有设于手持壳体100端面的报警灯1800。通过报警开关可触发蜂鸣报警器和报警灯1800,能够实现求救报警功能,便于救援人员快速发现救援位置。进一步,在手持壳体100外表面嵌装有指北针1700。指北针1700能够为自救人员指示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桶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能够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破窗自浮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壳体(100)、设于手持壳体(100)上的破窗组件和自动气浮组件;
所述破窗组件包括位于手持壳体(100)外侧的破窗器(200),所述破窗器(200)两侧设有固定在手持壳体(100)外侧面上的固定臂(210);
所述自动气浮组件包括漂浮气囊(300),所述漂浮气囊(300)位于手持壳体(100)一端与设于手持壳体(100)内的储气罐(500)相连通,所述手持壳体(100)表面设有控制储气罐(500)向漂浮气囊(300)充气的充气开关(40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破窗自浮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壳体(100)一端设有容纳收缩后的漂浮气囊(300)的气囊容纳槽(110),所述气囊容纳槽(110)一侧铰接有能够自动关闭气囊容纳槽(110)的气囊护盖(700)。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破窗自浮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护盖(700)通过转轴铰接于气囊容纳槽(110)一侧,所述转轴上套有复位扭簧,所述气囊护盖(700)能够在复位扭簧的扭力作用下自动关闭气囊容纳槽(110)。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破窗自浮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壳体(100)对应充气开关(400)边部滑动设有限位片(1600),所述限位片(1600)能够向充气开关(400)一侧滑动,当限位片(1600)抵靠在充气开关(400)上时能够限制充气开关(400)导通储气罐(500)与漂浮气囊(300)之间的气路。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破窗自浮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500)的供气端连接有一四通阀(1000),所述四通阀(1000)的三个连接端通过连接管路与漂浮气囊(300)、设于手持壳体(100)上的气压表(1100)和充气嘴(600)以及泄压阀(900)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破窗自浮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壳体(100)上设有安装充气嘴(600)的充气口(120),所述充气口(120)铰接有开闭充气口(120)的气嘴护盖(800)。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破窗自浮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壳体(100)远离漂浮气囊(300)一端的外周设有环绕手持壳体(100)布置的切割槽(130),所述切割槽(130)底壁固定有切割刀(1400)。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破窗自浮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壳体(100)表面还设有USB充电口(1200),所述USB充电口(1200)通过电路连接有设于手持壳体(100)内的电池组(1300),所述电池组(1300)通过电路连接有点烟器充电头(1500),所述点烟器充电头(1500)以可拆卸的方式套设在破窗器(20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破窗自浮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壳体(100)内还设有与电池组(1300)相连的蜂鸣报警器,所述蜂鸣报警器连接有手持壳体(100)上的报警开关,所述蜂鸣报警器连接有设于手持壳体(100)端面的报警灯(1800)。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破窗自浮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壳体(100)外表面嵌装有指北针(1700)。
CN201922235547.0U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破窗自浮救援装置 Active CN211280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5547.0U CN211280935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破窗自浮救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5547.0U CN211280935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破窗自浮救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80935U true CN211280935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15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35547.0U Active CN211280935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破窗自浮救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809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1025A (zh) * 2020-10-15 2021-01-15 荆门微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中空式安全带上的自救破窗机械手
CN113665766A (zh) * 2021-08-19 2021-11-19 傅青青 一种具有破窗输氧功能的救生筏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1025A (zh) * 2020-10-15 2021-01-15 荆门微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中空式安全带上的自救破窗机械手
CN113665766A (zh) * 2021-08-19 2021-11-19 傅青青 一种具有破窗输氧功能的救生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80935U (zh) 一种破窗自浮救援装置
KR101301614B1 (ko) 구명환이 탑재된 무선조종 보트
CN108099861B (zh) 一种汽车沉水自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3854542U (zh) 内置于车辆头枕的落水救生装置及相应的车辆头枕
US20150314843A1 (en) Safety Device and Adapter Therefor
CN205396495U (zh) 一种水下救生腕带
US7004807B1 (en) Throwable emergency response automatic inflatable personal flotation device
CN111483423A (zh) 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
CN216185888U (zh) 一种具有救援消防功能的快艇
CN114426084A (zh) 用于救生衣的自动充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EP3865391B1 (en) Buoyancy generator for vehicle occupant
CN212267397U (zh) 一种车辆溺水自救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车辆
CN112208476A (zh) 智能汽车溺水救生窗
CN211869314U (zh) 一种汽车救生装置
JP2005319858A (ja) 救命浮き輪
KR20170086284A (ko) 휴대용 인명 구조장치
CN112223995A (zh) 汽车溺水救生窗的使用方法
KR20110002172U (ko) 구명 조끼에 장착하는 조난표시용 기구
KR102136103B1 (ko) 이동 수단의 좌석에 고정되는 구명 조끼
CN212766786U (zh) 无人机落水救援装置
CN110053579A (zh) 落水自救式汽车
CN109835294A (zh) 一种汽车落水轮胎充气救生装置
CN212766690U (zh) 一种抛投式救生设备
CN217969454U (zh) 车载多功能救生器
CN212980133U (zh) 一种智能汽车溺水救生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06

Address after: Room 14, 14th Floor, Unit 1, Building 1, Vanke Huizhi Center, Xifeng Road, Yanta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00

Patentee after: Shaanxi Shanfeng Construc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2102 No. 100, Nanyuan village, Badaling Town, Yanq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Li Nannan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