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3141B - 车辆的闭锁机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闭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3141B
CN110043141B CN201811605977.0A CN201811605977A CN110043141B CN 110043141 B CN110043141 B CN 110043141B CN 201811605977 A CN201811605977 A CN 201811605977A CN 110043141 B CN110043141 B CN 1100431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ch
striker
housing
leve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059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3141A (zh
Inventor
J·N·尼尔森
H·R·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yeong Hwa Automotive Co Ltd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Pyeong Hwa Automotive Co Ltd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yeong Hwa Automotive Co Ltd,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Pyeong Hwa Automotiv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43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3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3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31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16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 E05B83/24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for car bonne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2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actuator 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01Mechanical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s-free locking or unlock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20Bolts or detents
    • E05B85/24Bolts rotating about an axis
    • E05B85/243Bolts rotat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bifurcated bol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Type of wing
    • E05Y2900/536Hood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将发动机罩板紧固到车身的闭锁机构,包括壳体、可释放地固定撞针的叉栓和可释放地接合叉栓以调节叉栓的部件。闭锁包括主体、主捕获部分、次捕获部分和从主体延伸的销。记忆杆包括具有凹槽的主体,以接收闭锁销。取消杆包括主体,主体具有可调节地连接到记忆杆的第一端和靠近次捕获部分延伸的第二端。取消杆与次捕获部分配合以在第一解锁位置接合撞针。闭锁销由记忆杆凹槽接收,以将闭锁可释放地固定在第二解锁位置,并允许撞针从闭锁机构移动以解开发动机罩板。

Description

车辆的闭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罩闭锁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辆中,发动机罩或发动机盖是可移动的,通常是铰接的板,其选择性地覆盖并允许进入由车身限定的隔间。在具有前置发动机的车辆中,发动机罩允许进入发动机进行维护。在具有中部或后部安装的发动机的车辆中,发动机罩覆盖设置在车辆向前部分的储藏隔间。
通常,车辆发动机罩由隐藏式闭锁保持。这种闭锁通常设计成在车辆运动时保护车辆或隔间内容物免于发动机罩被盗、损坏和突然打开。发动机罩释放系统在大多数车辆上是常见的,并且通常包括内部隔间发动机罩闭锁手柄、发动机罩释放线缆和发动机罩闭锁组件,其配合以释放和打开发动机罩板以进入被覆盖的隔间。
发明内容
具有限定隔间的车身的车辆包括配置成覆盖隔间的发动机罩板和撞针。闭锁机构可释放地接合撞针并且可在闭锁位置和至少一个解锁位置之间调节。闭锁机构包括可固定到车身的一部分的壳体。壳体包括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和至少一个形成在壳体内的凸轮表面。
叉栓可调节地连接到壳体的第二侧并且可在锁定位置和开锁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叉栓可释放地固定撞针以将发动机罩板紧固到车身,在开锁位置,撞针可相对于壳体调节。部件靠近壳体设置,以可释放地接合叉栓。致动该部件以将叉栓从锁定位置调节到开锁位置。
闭锁可调节地连接到壳体的第一侧。闭锁包括主体、与叉栓配合以将撞针可释放地固定在闭锁位置的主捕获部分、次捕获部分和从主体延伸的销。闭锁可从闭锁位置移动到第一解锁位置,其中次捕获部分靠近壳体的中心区域和第二解锁位置定位。致动器与部件配合并包括突起以接合闭锁,并将闭锁从第一解锁位置调节到第二解锁位置。
记忆杆可调节地连接到靠近闭锁的壳体,并且包括主体,该主体具有至少部分地形成在其中的凹槽以接收闭锁销。取消杆包括主体,主体具有可调节地连接到记忆杆的第一端和靠近次捕获部分延伸的第二端,其中取消杆与次捕获部分配合以在第一解锁位置接合撞针。闭锁销由记忆杆凹槽接收,以将闭锁可释放地固定在第二解锁位置,并允许撞针从闭锁机构移动,以使发动机罩板从车身上解开。
取消杆的主体包括接收在记忆杆内并与记忆杆接合的上表面,以及当撞针、闭锁和取消杆处于第一解锁位置时接合撞针的下表面。记忆杆的主体包括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和在第一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中心部分,其中,中心部分包括枢轴销,以相对于闭锁机构的壳体选择性地调节记忆杆。
当闭锁从第一解锁位置调节到第二解锁位置时,记忆杆的第一端可成形为将闭锁销引导到记忆杆主体中的凹槽。取消杆的第一端可调节地连接到记忆杆的主体的第二端。当撞针在闭锁机构中朝向叉栓移动时,响应于撞针接合取消杆,取消杆使记忆杆相对于壳体调节以释放闭锁销以使闭锁从第二解锁位置平移到闭锁位置。
叉栓还包括通道,通道的尺寸设计成将撞针接收并固定在闭锁位置,以将发动机罩板紧固到车身。闭锁的主捕获部分在闭锁位置与叉栓的通道配合,以将发动机罩板紧固到车身。形成在闭锁主体中的限制器和狭槽与限制器配合以限定闭锁从第一解锁位置到第二解锁位置的行程范围。闭锁机构包括第一偏置构件,该第一偏置构件配置成施加力以选择性地预加载闭锁以在闭锁位置促进闭合隔间并且预加载次捕获部分以限制发动机罩板在第一解锁位置的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闭锁机构,用于将发动机罩板的撞针可释放地接合到车身,包括壳体,其可固定在车身上,车身具有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和至少一个形成在壳体内的凸轮表面。叉栓可调节地连接到壳体的第二侧并且可在锁定位置和开锁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叉栓可释放地固定撞针以将发动机罩板紧固到车身,在开锁位置,撞针可相对于壳体调节。部件设置在壳体上并且配置成将叉栓从锁定位置调节到开锁位置。
闭锁可调节地连接到壳体的第一侧。闭锁包括主体、与叉栓配合以将撞针可释放地固定在闭锁位置的主捕获部分、次捕获部分和从主体延伸的销。闭锁可从闭锁位置移动到第一解锁位置,其中次捕获部分靠近壳体的中心区域和第二解锁位置定位。致动器与包括突起的部件配合,以接合闭锁并将闭锁从第一解锁位置调节到第二解锁位置。
记忆杆可调节地连接到靠近闭锁的壳体。记忆杆包括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和在第一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中心部分,该中心部分具有至少部分地形成在其中的凹槽,以接收闭锁销以将闭锁可释放地固定在第二解锁位置并允许撞针从闭锁机构移动以从车身解开发动机罩板。
中心部分包括枢轴销,以相对于闭锁机构的壳体选择性地调节记忆杆。取消杆包括主体,主体具有可调节地连接到记忆杆的第一端,靠近次捕获部分延伸的第二端,接收在记忆杆内并与记忆杆接合的上表面,以及当撞针、闭锁和取消杆处于第一解锁位置时接合撞针的下表面。当撞针在闭锁机构中朝向叉栓移动时,响应于撞针接合取消杆,取消杆使记忆杆相对于壳体调节以释放闭锁销以使闭锁从第二解锁位置平移到闭锁位置。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取消杆的第一端可调节地连接到记忆杆的主体的第二端。当闭锁从第一解锁位置调节到第二解锁位置时,记忆杆的第一端可成形为将闭锁销引导到记忆杆主体中的凹槽。
当结合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本公开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对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和用于执行所描述的公开内容的最佳模式中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车辆的示意性俯视图,示出了部分剖开的发动机罩板和由其覆盖的发动机罩下隔间。
图2A-2B是闭锁机构的示意性前视图和后视图,其中撞针示出为处于闭锁位置;
图3A-3B是处于致动位置的闭锁机构的示意性前视图和后视图,其中撞针示出为处于闭锁位置;
图4A-4B是示出为处于第一解锁位置的闭锁机构的示意性前视图和后视图;
图5是示出如图4A-4B所示的第一解锁位置中的闭锁机构和撞针的透视图;
图6A-6B是示出为处于第二解锁位置的闭锁机构的示意性前视图和后视图;
图7是示出为处于第二解锁位置的闭锁机构和撞针的示意性前视图,其中取消杆相对于闭锁机构的壳体进行调节;
图8是闭锁机构的示意性前视图,其中当闭锁机构和撞针返回到闭锁位置时撞针接合取消杆;以及
图9A-9B是根据本公开的示出为处于闭锁位置的闭锁机构的示意性前视图和后视图,其中闭锁机构可释放地接合撞针以选择性地将发动机罩板紧固至车身。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只要有可能,在附图和说明书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或步骤。附图是简化的形式,并不是精确的比例。出于方便和清楚的目的,可以相对于附图使用诸如顶部、底部、左侧、右侧、上侧、上、上方、下方、下、后方和前方的等方向术语。这些类似的方向术语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若干附图中对应于相同或相似的部件,示例性车辆10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车辆10可包括但不限于商用车辆、工业车辆、乘用车辆、飞机、船只、火车或任何移动平台。还预期车辆10可以是任何移动平台,例如飞机、全地形车(ATV)、船、个人移动装置、机器人等,以实现本公开的目的。
图1中的车辆10相对于路面12定位。车辆10包括第一端或前端16、相对的第二端或后端18、通常在第一和第二端16、18之间延伸的第一横向部分或左侧20、和相对的第二横向部分或右侧22。车身14还包括顶部主体部分24,其可包括至少车顶部分、以及相对的下部主体部分或底部26。乘客隔间28限定在车身14中。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当车辆10相对于路面12运动时,第一或前端16可面向即将到来的环境气流30。左侧、右侧、顶部和底部主体部分20、22、24和26分别跨越主体14的前端和后端16、18之间的距离32。
车辆10包括布置在第一或前端16和第二二或后端18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车轮36、38,靠近左侧和右侧20、22。一个或多个车轮包括靠近车辆10的第一或前端16设置的第一组车轮36和靠近车辆10的第二或后端18设置的第二组一个或多个车轮38。如图1所示,第一组一个或多个车轮36包括一对前轮,前轮可旋转地连接到车辆10并绕轴线旋转,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车轮38包括一对后轮,后轮可旋转地连接到车辆10并绕轴线旋转。
车辆10还包括动力系40,动力系40可包括用于产生发动机扭矩的内燃发动机42。动力系40还可包括变速器44,其可操作地将发动机42连接到至少一些车轮36、38,用于将发动机扭矩传递到其上,从而使车辆10运动。如果车辆是混合型,则车辆10的动力系4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动发电机,其中没有一个被示出,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存在。车辆动力系40的效率通常受其设计以及动力系40在其操作期间考虑到的各种负载的影响。
车身14限定了用于容纳动力系40的隔间46。如上所述,图1中所示的隔间46容纳动力系40。然而,应理解,隔间46可被配置为储藏隔间或如果车辆10的动力系40位于车辆10的中心或后部,则被配置为其他车辆空间。
如图所示,车身14还包括布置在前端16处的车辆仪表板48。仪表板48限定至少一个开口50,该开口50接收至少一些即将到来的环境气流30,其可用于冷却动力系40。通常,设置在车辆10的前端16中的至少一个开口50(例如格栅开口50)以及车身14的表面上的各种突出特征倾向于影响车辆10的空气动力学特征。尽管描绘和描述了一个格栅开口50,但是不排除车辆10具有更多数量的格栅开口以允许环境气流30从环境大气进入隔间46。
车辆10还包括可调节地安装到车身14并且可在至少一个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发动机罩板或发动机盖52,其中在打开位置,发动机罩板52从车身14上解开以提供进入隔间46,其中在闭合位置,发动机罩板52至少部分地在上方和横向上延伸以覆盖隔间46以限制进入隔间46。发动机罩板52和隔间46配合以限定用于容纳动力系40的发动机罩下隔间54。发动机罩板52可枢转地安装到车辆10的车身14的一个或多个承载车身框架构件上,以提供进入并牢固地关闭隔间46的顶部部分。车辆10还可包括车顶,通常用数字56表示,以及行李箱盖58。对应于车辆10的具体示出的前发动机配置,发动机罩板52被描绘为通常布置在靠近前端16处,行李箱盖58通常布置在靠近车辆10的车身14的后端18处。
车辆10的发动机罩下隔间54可以接受多个替代的不同动力系40。可以基于车辆10的预期用途或车辆使用者的一般偏好来选择特定的动力系40。因此,在车辆10的初始设计期间,发动机罩下隔间54通常容纳替代动力系40中每一个。因此,尽管替代动力系40的物理尺寸以及相应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可以如此大不相同,特定的发动机罩下隔间54的整体尺寸和布局保持相对不变。
车辆10配备有闭锁和锁定系统,其采用隐藏的发动机罩闭锁或闭锁机构60,其可在闭锁位置之间移动,以将发动机罩板52相对于车身14固定在关闭位置,如图1所示,和至少一个解锁位置。可以设想,闭锁机构60通过从车辆10的向前部分打开的发动机罩板52安装到车辆10的前或向前部分。闭锁机构60与发动机罩板52配合以将发动机罩板52固定在靠近车身14中的隔间46。此外,可以设想,本公开的闭锁机构60可以配置成在没有外部手柄或与闭锁机构60配合的构件的情况下使用,将发动机罩板52可释放地固定到闭锁机构60并由此将发动机罩板52可释放地固定到车辆10上。
现在另外参考图2A-2B,闭锁机构60在闭锁或第一位置示出。闭锁机构60的第一位置也可以称为未致动位置。如图1所示,闭锁机构60将发动机罩板52可选择性地紧固并可释放地固定在靠近车身14,使得发动机罩板52保持隔间46的闭合。为清楚起见,图2A从靠近车辆10的前端16的车辆10的向前部分示出了闭锁机构60,图2B从车辆10的向后部分示出了机构,例如从乘客隔间28的位置。
虽然闭锁机构60在图2A-2B中的一个非限制性配置中示出,但是应当理解,闭锁机构60可以根据车辆10的配置安装在各种位置和布置中。例如,前或向前视图可以与后或向后视图相反,使得闭锁62可以安装到系杆结构的前部或后部。此外,闭锁机构60可以配置用于右侧驾驶和左侧驾驶车辆配置,以指示前往车辆驾驶员侧的线缆。另外,闭锁机构60可以使用与所示不同的部件配置。例如,在左侧驾驶车辆上的系杆结构的后侧设置有闭锁机构60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与右侧驾驶车辆一起使用的闭锁机构60的一部分来允许线缆出口朝向车辆10的驾驶员侧。
闭锁机构60包括闭锁62,闭锁62具有可调节地连接到壳体72并且可相对于壳体72移动的主体,壳体72具有主捕获部分64,其通过与发动机罩板52配合的撞针70促进或保持发动机罩下隔间54的闭合,使得板52定位在车身14附近或靠着车身14。闭锁62还包括接收撞针70的次捕获部分66,从而可以限制(例如约束和/或保持)如图1所示的发动机罩板52在距离车身14预定距离内的位置。在车身14的预定距离内通过次捕获部分66限制发动机罩板52的位置在车身14和发动机罩板52之间形成开口。
如图所示,闭锁62是整体致动器,使得主捕获部分64通过主体68与次捕获部分66连通。如所示,相对于壳体72,主捕获部分64可设置在主体68的下端,而次捕获部分66可以设置在主体68的上端。然而,可以理解的是,闭锁62的主捕获部分64和次捕获部分66可以是彼此协调或单独工作的不同组件。
主体68可以通过与撞针70的接触来引导闭锁62,例如通过建立或限定其旋转路径或其运动。闭锁机构60的撞针70与闭锁62配合。如图1所示的发动机罩板52的位置具体地限制在撞针70在闭锁位置中的主捕获部分64与处于至少一个解锁位置的次捕获部分66之间的预定行程距离内。
如图所示,主体68至少布置在主捕获部分64和次捕获部分66之间。主体68可以限定用于与撞针70接触的弯曲路径。闭锁62安装到壳体72,而壳体72又固定到车身14的一部分上。闭锁62可以通过紧固件(例如铆钉等)安装到壳体72上。
壳体72包括第一侧73、相对的第二侧75和形成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凸轮表面74。壳体72的第一侧73可以接收与其枢转地连接的闭锁62。至少一个凸轮表面74可以形成在壳体72的中心区域中,其限定在壳体72的第一侧73和相对的第二侧75之间,并且其尺寸设计成通过其接收和引导撞针70。闭锁62上的主捕获部分64、次捕获部分66和主体68定位在壳体72的中心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凸轮表面74附近。
闭锁机构60可包括第一偏置构件或元件,通常由数字76表示,例如钟表弹簧等,双向操作并施加力以选择性地预加载闭锁62的主捕获部分64以选择性地沿相反方向旋转。偏置构件76可以配置成使得取决于闭锁62的位置,偏置构件76的力可以沿一个方向或另一个相反方向施加。例如,如图1和图2A-2B所示,偏置构件76的力沿第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施加,以将主捕获部分64保持在闭锁或未致动状态或位置以通过发动机罩板52促进发动机罩下隔间54的闭合。
闭锁机构60还可以包括限制器78,限制器78可以在限定闭锁62的运动范围的狭槽中行进。限制器78可以与壳体72配合并从壳体72延伸,或者可以是闭锁机构60的不同部件。狭槽80可以以各种几何形状和位置形成在闭锁机构60的一部分中。在一个非限制性示例中,狭槽80可以是弓形的并且限定闭锁62相对于枢轴中心的预定旋转角度。狭槽80的尺寸可以设定成允许限制器78在其中行进,从而限制限制器78在限定狭槽80的几何形状内的运动范围。
现在参照图2B,闭锁机构60还可包括叉栓82,其与致动器94配合并具有通道84,通道84的尺寸适于接收并将撞针70固定在闭锁位置以将发动机罩板52紧固到车身14。叉栓82可以定位在壳体72上,使得叉栓82和叉栓82的通道84靠近至少一个凸轮表面74设置。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叉栓82在闭锁62的相对表面上可枢转地连接到壳体72的第二侧75,并且可在锁定位置和开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锁定位置,叉栓82中的通道84固定撞针70以在闭锁位置将发动机罩板52紧固到车身14,在开锁位置,允许叉栓82从通道84移除。
闭锁机构60可另外包括部件86,部件86可枢转地连接到壳体72的第二侧75,并且可释放地接合叉栓82,以将叉栓82从锁定位置移动到开锁位置,使得可以手动或自动打开板52。部件86也可以称为制动器或棘爪。部件86可以连接到发动机罩闭锁释放机构并与其配合,例如线缆、手柄、电动致动器、具有捕获的杆、螺线管和/或由车辆10的操作者致动的其他用户界面。发动机罩闭锁释放机构(未示出)可定位在车辆10的乘客隔间28内,例如在驾驶杆下方或与驾驶员座椅框架邻近。
在机械系统架构中,拉动发动机罩闭锁释放机构(例如与部件86配合的释放杆)将拉力施加到发动机罩闭锁释放线缆(未示出),例如Bowden型线缆。部件86启动并由此脱离闭锁机构60,以允许发动机罩板52移动到打开位置。其他安装和闭锁架构,包括机械、电气和机电配置,被设想为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例如,在发动机罩闭锁机构60被实施为动力发动机罩闭锁的应用中,释放线缆可以代表电线束或光纤线缆。
叉栓82的释放使发动机罩板52与车身14分离至少预定距离,从而在车身14和发动机罩板52之间建立开口。部件86可以从车辆10的乘客隔间28远程致动或通过远程启动部件(未示出)可操作地释放叉栓82以允许撞针70从叉栓82的通道84移动。
闭锁机构60可另外包括第二偏置构件或元件(未示出),其可以是钟表弹簧等,可操作地连接到叉栓82以允许叉栓82相对于壳体72选择性地旋转。响应于制动器或部件86的第一次致动,第二偏置构件可施加预加载力以用于将叉栓82从锁定位置移动或移到开锁位置,在该位置叉栓82释放撞针70并允许发动机罩板52远离车身14。叉栓82连同第二偏置构件可通过合适的紧固件88(例如铆钉等)可操作地连接到壳体72。
可以提供第三偏置构件或元件(未示出)以与部件86配合。第三偏置构件可以是弹簧等,响应于部件86的致动,其可以向部件86的至少一部分施加力以从闭锁位置释放叉栓82到脱离位置。第三偏置构件可通过合适的紧固件92可操作地连接到壳体72。
图2A-2B示出了处于第一位置或闭锁位置的闭锁机构60。致动器94与部件86的一部分配合并从部件86的一部分延伸以接合闭锁62。致动器94可通过第四偏置构件或元件可操作地连接到部件86的一部分,通常由标号96表示,其可以包括钟表弹簧等。第四偏置构件96可以施加预加载力以用于将致动器94移动到致动器94接合闭锁62的一部分的位置。
致动器94可以定位在靠近闭锁62。如图所示,致动器94可以设置在壳体72的一侧,而闭锁62设置在壳体72的相对侧上。致动器94包括从致动器94的表面延伸的突起98。突起98可以与闭锁62的至少一个表面接合。在图3A-3B中,突起98可以与致动器94具有整体结构,并且可以设置在闭锁62的下表面100附近。
现在参照图3A-3B,示出了闭锁机构60和撞针70,其中闭锁机构60被致动并且撞针70在从闭锁位置移动到至少一个解锁位置之前被示出。部件86可以被致动以释放叉栓82与部件86的接合。如图3A-3B所示,部件可以选择性地围绕第三偏置构件在至少一个接合位置和一个脱离位置之间旋转。
第二偏置构件可以施加力以使叉栓82以逆时针方式从锁定位置移动或选择性地旋转到开锁位置,在该开锁位置,当部件86释放叉栓82时叉栓82释放撞针70。响应于部件86的运动,致动器94可以围绕第四偏置构件96调节或选择性地旋转,使得致动器94上的突起98设置在靠近闭锁62的下表面100。可以设想,突起98可以接合闭锁62的下表面100。
如图3A-3B所示,当叉栓82被致动时,撞针70可以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叉栓82的部分内并且邻近闭锁62的主捕获部分64。通过部件86致动叉栓82允许撞针70从叉栓82移动并从闭锁位置调节到第一解锁位置。
闭锁机构60包括可调节地连接到靠近闭锁62的壳体72的部分的记忆杆104。记忆杆104包括具有第一端108、相对的第二端110和在第一和第二端108、110之间延伸的中心区域或部分112的主体106。记忆杆104的第一端108可以设置在闭锁62的一部分附近。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闭锁62包括从闭锁62的表面延伸的销或细长突起114。记忆杆104的第一端108可以成形为接合销114并引导销114沿着第一端108到凹槽113,凹槽113至少部分地形成在记忆杆104的主体106的中心部分112中,在闭锁机构60的运行中,闭锁62和记忆杆104从第一解锁位置调节到相对彼此和壳体72的第二解锁位置。记忆杆104可通过枢轴销等可枢转地安装到壳体72的一部分,以允许记忆杆104相对于闭锁机构60的壳体72选择性地调节和/或旋转。
取消杆116包括主体118,主体118具有可调节地连接到记忆杆104的第二端110的第一端部120和相对的第二端部122。如图4A中最佳所示,取消杆116的主体118还包括上表面124和相对的下表面126。如图3A所示,取消杆116的第二端部122一般从在闭锁机构60的中心区域102上方的记忆杆104延伸,并且靠近壳体72和闭锁62中的次捕获部分66。取消杆116的第二端部122可设置在闭锁62的主捕获部分64和次捕获部分66之间。
现在参照图4A-4B,示出了闭锁机构60,其中撞针70定位在第二位置或第一解锁位置。可以设想,至少一个解锁位置还可包括如本文所述的第一解锁位置和第二解锁位置。撞针70从叉栓82释放并靠近主捕获部分64,并且至少部分地穿过壳体72,靠近在图2A-2B所示的闭锁位置与第一解锁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凸轮表面74。当撞针70朝向次捕获部分66行进时,撞针70接合位于主捕获部分64和次捕获部分66之间的取消杆116的下表面126。
如图4A和图5所示,响应于撞针70的接合,取消杆116调节记忆杆104的第二端部110,并且移动到撞针70和次捕获部分66之间的位置。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取消杆116的主体118的第二端部122和上表面124成形为使得主体118的上表面124接收在次捕获部分66内并与次捕获部分66接合。在这种布置中,次捕获部分66与取消杆116配合以停止撞针70相对于壳体72的行进并将撞针70定位在第二解锁位置。然而,应当理解,在替代实施例中,取消杆116可以安装到记忆杆104,使得取消杆116可以停止撞针70的行进并且将撞针70定位在第一解锁位置而不使用闭锁62的次捕获部分66或由其支撑。
在第一解锁位置,闭锁62定位成使得次捕获部分66大致在闭锁机构60的中心区域102上方延伸。当撞针70移动到第一解锁位置的完整行程,次捕获部分66可释放地接合并接收取消杆116。还可以想到,当取消杆116接合次捕获部分66时,次捕获部分66可以向部件86和相关部件提供物理反馈,以指示运动的完成。
进一步预期,响应于撞针70定位在取消杆116附近并靠近次捕获部分66,部件86重新定位到闭锁位置,如图2A-2B所示。当部件86重新定位时,致动器94围绕构件96平移,使得致动器94的突起98放置在闭锁62的下表面100中的一部分或通道101中并与之接合。
现在参照图6A-6B和图7,更详细地描述了将闭锁机构60的闭锁62从第二位置或第一解锁位置调节到第三位置或第二解锁位置,以将撞针70从闭锁62释放,以允许发动机罩板相对于车身的调节。第二解锁位置也可以称为完全解锁或打开位置。在从第一解锁位置到第二解锁位置的转移中,调节与部件86配合的致动器94,使得当部件86被致动时,突起98接合闭锁62的下表面100的部分或通道101,从而将闭锁62从第一解锁位置平移到第二解锁位置。
响应于部件86的致动,闭锁62相对于壳体72选择性地旋转或平移,使得次捕获部分66平移离开与闭锁机构60的中心区域102邻近的位置。另外,当闭锁62远离闭锁机构60的中心区域102平移时,次捕获部分66脱离取消杆116。另外,限制器78与壳体72配合并从壳体72延伸到闭锁62的狭槽80中,其可以在闭锁62的狭槽80中行进。狭槽80限定闭锁62相对于枢轴中心的预定旋转角度,从而限制限制器78在限定狭槽80的几何形状内的运动范围。
当闭锁62从第一解锁位置调节到第二解锁位置时,闭锁62远离闭锁机构60的中心区域102平移。闭锁62上的销114从通常靠近记忆杆104的主体106的第一端108的位置调节朝向记忆杆104的中心部分112中的凹槽113。
可以设想,将销114定位在记忆杆104的凹槽113中将可释放地将闭锁62固定在第二解锁位置,从而允许撞针70离开闭锁机构60。此外,记忆杆104将把闭锁62定位并保持在第二解锁位置,直到撞针70重新插入闭锁机构60,如下面将更详细描述的。
现在参照图7,在第二解锁位置,撞针70从取消杆116脱离。响应撞针70相对于壳体72向上移动,取消杆116相对于记忆杆104平移,远离闭锁机构60的中心区域102,使得撞针70可从闭锁机构60移除,以允许发动机罩板52相对于图1所示的车身14释放和调节。在撞针70从闭锁机构60移除之后,取消杆116可以与偏置构件配合或者可以平移回到靠近闭锁机构60的中心区域102的位置。
图8示出了撞针70和闭锁机构60,因为图1中所示的发动机罩板52与撞针70配合,朝向靠近车身14的位置移动,以将发动机罩板52固定到车辆10上。当发动机罩板52朝向车辆10移动时,撞针70与取消杆116的主体118的上表面124接合。当撞针70朝向闭锁62的主捕获部分64和叉栓82移动时,取消杆116被调节朝向闭锁62和闭锁机构60的中心区域102,或者相对于壳体72和闭锁机构60的闭锁62顺时针调节。此外,取消杆116的移动是从取消杆116平移到记忆杆104。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响应于撞针70的接合而调节取消杆116使得记忆杆104的第二端110绕枢轴115相对于闭锁机构60的壳体72旋转。当记忆杆104围绕枢轴115调节时,记忆杆104的主体106的中心区域112中的凹槽113脱离并释放从闭锁62延伸的销114,使得闭锁62从第二解锁位置平移到闭锁位置。
如图9A-9B所示,响应于来自第一偏置构件76的动作,闭锁62从第三位置或第二解锁位置调节到第一位置或闭锁位置。闭锁62将定位在闭锁机构60上,使得主捕获部分64和次捕获部分66与闭锁机构60的中心区域102对齐,以接收并将撞针70固定到闭锁机构60的叉栓82上。
闭锁机构60示出为处于图9A-9B中的闭锁位置。撞针70定位在闭锁机构60中,以将撞针70固定在叉栓82的通道84中。叉栓82定位在壳体72上,使得叉栓82的通道84与至少一个凸轮表面74对齐。当发动机罩52定位在车身14附近时,撞针70穿过至少一个凸轮表面74进入并接合叉栓82的通道84,以将叉栓82放置在闭锁位置。
详细描述和附图或图是对本公开的支持和描述,但是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限定。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用于执行所要求保护的公开内容的一些最佳模式和其他实施例,但是存在用于实践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公开的各种替代设计和实施例。此外,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或本说明书中提到的各种实施例的特征不一定被理解为彼此独立的实施例。而是,可以将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描述的每个特征与来自其他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其他期望特征组合,从而导致未在文字中或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因此,这些其他实施例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包括:
车身,其限定隔间;
发动机罩板,其可调节地安装在所述车身上并且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隔间,所述发动机罩板包括撞针;以及
闭锁机构,其可释放地接合所述撞针,所述闭锁机构包括:
壳体,其可固定在所述车身上,所述车身具有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和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壳体内的凸轮表面,
叉栓,其可调节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侧并且可在锁定位置和开锁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叉栓可释放地固定所述撞针以将所述发动机罩板紧固到所述车身,在所述开锁位置,所述撞针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调节,
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配置成将所述叉栓从所述锁定位置调节到所述开锁位置,
闭锁,其可调节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侧,所述闭锁具有主体、与所述叉栓配合以将所述撞针可释放地固定在闭锁位置的主捕获部分、次捕获部分和从所述主体延伸的销,其中所述闭锁可从所述闭锁位置移动到第一解锁位置,其中所述次捕获部分靠近所述壳体的中心区域和第二解锁位置定位,
致动器,其与包括突起的所述部件配合,以接合所述闭锁并将所述闭锁从所述第一解锁位置调节到所述第二解锁位置,
记忆杆,其可调节地连接到靠近所述闭锁的所述壳体,包括具有至少部分地形成在其中的凹槽的主体,以接收所述闭锁销,以及
取消杆,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可调节地连接到所述记忆杆的第一端和靠近所述次捕获部分延伸的第二端,其中所述取消杆与所述次捕获部分配合以在所述第一解锁位置接合所述撞针,
其中,所述闭锁销由所述记忆杆凹槽接收,以将所述闭锁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第二解锁位置,并允许所述撞针从所述闭锁机构移动,以使所述发动机罩板从所述车身上解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取消杆的所述主体还包括接收在所述记忆杆内并与记忆杆接合的上表面,以及当所述撞针、闭锁和取消杆处于所述第一解锁位置时接合所述撞针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记忆杆的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中心部分,其中所述中心部分包括枢轴销,以相对于所述闭锁机构的所述壳体选择性地调节所述记忆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中,当所述闭锁从所述第一解锁位置调节到所述第二解锁位置时,所述记忆杆的所述第一端成形为将所述闭锁销引导到所述记忆杆的所述主体中的所述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取消杆的所述第一端可调节地连接到所述记忆杆的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中,当所述撞针在所述闭锁机构中朝向所述叉栓移动时,响应于所述撞针接合所述取消杆,所述取消杆使所述记忆杆相对于所述壳体调节以释放所述闭锁销以使所述闭锁从所述第二解锁位置平移到所述闭锁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叉栓还包括通道,所述通道的尺寸设计成将所述撞针接收并固定在所述闭锁位置,以将所述发动机罩板紧固到所述车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闭锁的所述主捕获部分在所述闭锁位置与所述叉栓的所述通道配合,以将所述发动机罩板紧固到所述车身。
9.一种闭锁机构,用于将发动机罩板的撞针可释放地接合到车身,包括:
壳体,其可固定在所述车身上,所述车身具有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和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壳体内的凸轮表面;
叉栓,其可调节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侧并且可在锁定位置和开锁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叉栓可释放地固定所述撞针以将所述发动机罩板紧固到所述车身,在所述开锁位置,所述撞针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调节;
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配置成将所述叉栓从所述锁定位置调节到所述开锁位置;
闭锁,其可调节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侧,所述闭锁具有主体、与所述叉栓配合以将所述撞针可释放地固定在闭锁位置的主捕获部分、次捕获部分和从所述主体延伸的销,其中所述闭锁可从所述闭锁位置移动到第一解锁位置,其中所述次捕获部分靠近所述壳体的中心区域和第二解锁位置定位;
致动器,其与包括突起的所述部件配合,以接合所述闭锁并将所述闭锁从所述第一解锁位置调节到所述第二解锁位置;
记忆杆,其可调节地连接到靠近所述闭锁的所述壳体,包括具有至少部分地形成在其中的凹槽的主体,以接收所述闭锁销;以及
取消杆,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可调节地连接到所述记忆杆的第一端和靠近所述次捕获部分延伸的第二端,其中所述取消杆与所述次捕获部分配合以在所述第一解锁位置接合所述撞针,
其中,所述闭锁销由所述记忆杆凹槽接收,以将所述闭锁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第二解锁位置,并允许所述撞针从所述闭锁机构移动,以使所述发动机罩板从所述车身上解开。
10.一种闭锁机构,用于将发动机罩板的撞针可释放地接合到车身,包括:
壳体,其可固定在所述车身上,所述车身具有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和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壳体内的凸轮表面;
叉栓,其可调节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侧并且可在锁定位置和开锁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叉栓可释放地固定所述撞针以将所述发动机罩板紧固到所述车身,在所述开锁位置,所述撞针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调节;
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配置成将所述叉栓从所述锁定位置调节到所述开锁位置;
闭锁,其可调节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侧,所述闭锁具有主体、与所述叉栓配合以将所述撞针可释放地固定在闭锁位置的主捕获部分、次捕获部分和从所述主体延伸的销,其中所述闭锁可从所述闭锁位置移动到第一解锁位置,其中所述次捕获部分靠近所述壳体的中心区域和第二解锁位置定位;
致动器,其与包括突起的所述部件配合,以接合所述闭锁并将所述闭锁从所述第一解锁位置调节到所述第二解锁位置;
记忆杆,其可调节地连接到靠近所述闭锁的所述壳体,所述记忆杆包括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中心部分,所述中心部分具有至少部分地形成在其中的凹槽,以接收所述闭锁销以将所述闭锁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第二解锁位置并允许所述撞针从所述闭锁机构移动以从所述车身解开所述发动机罩板,其中,所述中心部分包括枢轴销以相对于所述闭锁机构的所述壳体选择性地调节所述记忆杆;以及
取消杆,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可调节地连接到所述记忆杆的第一端,靠近所述次捕获部分延伸的第二端,接收在所述记忆杆内并与所述记忆杆接合的上表面,以及当所述撞针、闭锁和取消杆处所述于第一解锁位置时接合所述撞针的下表面,
其中,当所述撞针在所述闭锁机构中朝向所述叉栓移动时,响应于所述撞针接合所述取消杆,所述取消杆使所述记忆杆相对于所述壳体调节以释放所述闭锁销以使所述闭锁从所述第二解锁位置平移到所述闭锁位置。
CN201811605977.0A 2018-01-15 2018-12-27 车辆的闭锁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431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871,568 US20190218833A1 (en) 2018-01-15 2018-01-15 Latch mechanism for a vehicle
US15/871568 2018-01-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3141A CN110043141A (zh) 2019-07-23
CN110043141B true CN110043141B (zh) 2021-02-09

Family

ID=67068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0597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43141B (zh) 2018-01-15 2018-12-27 车辆的闭锁机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18833A1 (zh)
CN (1) CN110043141B (zh)
DE (1) DE1020191005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29268A1 (de) * 2017-11-21 2019-05-23 Magna Closures Inc. Relativ-Verlagerungsmechanismus für aktive Fußgänger - Sicherheitsverriegelung
IT201800001207A1 (it) * 2018-01-17 2019-07-17 Cebi Italy Spa Serratura per cofano di veicolo.
US11066854B2 (en) 2018-01-29 2021-07-20 Magna Closures Inc. Actuated mechanism for active pedestrian safety latch with meshed gears
DE102019101992A1 (de) 2018-01-29 2019-08-01 Magna Closures Inc. Betätigter Mechanismus für aktive Fußgänger-Sicherheitsverriegelung
CN110439393A (zh) 2018-05-04 2019-11-12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用于主动式行人安全闩锁的致动机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728845U (zh) * 2014-05-29 2015-10-28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和发动机罩闩锁
CN205637962U (zh) * 2016-02-22 2016-10-12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发动机盖锁组件
DE202017000456U1 (de) * 2016-09-16 2017-02-16 BÖCO Böddecker & Co. GmbH & Co. KG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Fahrzeugtür und System
FR3052475A1 (fr) * 2016-06-13 2017-12-15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Serrure de capot avec force d’ejection ajustabl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728845U (zh) * 2014-05-29 2015-10-28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和发动机罩闩锁
CN205637962U (zh) * 2016-02-22 2016-10-12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发动机盖锁组件
FR3052475A1 (fr) * 2016-06-13 2017-12-15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Serrure de capot avec force d’ejection ajustable
DE202017000456U1 (de) * 2016-09-16 2017-02-16 BÖCO Böddecker & Co. GmbH & Co. KG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Fahrzeugtür und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18833A1 (en) 2019-07-18
CN110043141A (zh) 2019-07-23
DE102019100547A1 (de) 2019-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3141B (zh) 车辆的闭锁机构
US6422616B1 (en) Adjustable hood latch assembly
EP1155912B1 (en) Rear luggage compartment structure for vehicle bodies
US5853060A (en) Automotive vehicle hood latch release system
US6581987B1 (en) Hood latch mechanism with in-line striker spring
US9091102B2 (en) Dual hood latch assembly
US20160281397A1 (en) Retractable handle system for vehicle
US11007972B2 (en) Multi-pull latch and lock systems for compartment closure assemblies of motor vehicles
US10584521B2 (en) Mechanism to open hood
US10781612B2 (en) Actuator for a vehicle compartment
US20140319847A1 (en) Vehicle Door Lock Apparatus
JP7363445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及び車両用ドアロックシステム
CN112177448B (zh) 用于车辆的双致动闩锁机构
CN109424279B (zh) 用于车辆的闩锁机构
JP7488123B2 (ja) トランクラッチ非常時開放構造
CN111140109B (zh) 用于车辆的双致动闩锁机构
US1001797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verriding powered vehicle door
JP4329055B2 (ja) 車両の後部荷室構造
US11299919B2 (en) Dual actuated latch mechanism for a vehicle
EP3399125A1 (en) Vehicle cover release interlock system
KR20000002612U (ko) 차량용 후드 개폐장치
JP2001020576A (ja) 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の連結装置
JPH0716877U (ja) 車輌用グローブボックスのロック装置
JPH06221041A (ja) ボンネットロック構造
JPH04250283A (ja) 車両のボンネットロック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