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28845U - 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和发动机罩闩锁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和发动机罩闩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28845U
CN204728845U CN201520348887.3U CN201520348887U CN204728845U CN 204728845 U CN204728845 U CN 204728845U CN 201520348887 U CN201520348887 U CN 201520348887U CN 204728845 U CN204728845 U CN 204728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ease
breech lock
shaft arm
hood
secondary l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488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斯坎德尔·法鲁克
穆罕默德·奥马尔·法鲁克
迪恩·M.·贾拉迪
加里·史蒂文·斯特鲁莫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28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28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16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 E05B83/24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for car bonne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2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using flexible connections, e.g. Bowden cab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1043Swinging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包括具有主闩锁和副闩锁的闩锁组件。副闩锁在主闩锁移动至解锁位置后将发动机罩限制在释放位置。副闩锁紧固住撞针以将发动机罩限制在释放位置,并且允许在操纵时使发动机罩移动至打开位置。副闩锁释放手柄包括具有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其中在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中的每一个位置中,副闩锁释放手柄臂相对于机动车辆纵向向前地延伸,其中副闩锁释放手柄臂通过在主闩锁移动到解锁位置时的平移运动而向前延伸到展开位置。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罩闩锁。本公开提出的解决方案成本较低,其在主闩锁释放时自动向前呈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从而提供副闩锁释放手柄的方便且确定的致动。

Description

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和发动机罩闩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的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手柄,具体地,涉及在主闩锁分离后纵向向前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
背景技术
用于机动车辆的闩锁组件通常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在大多数机动车辆中,发动机罩用来围封机动车辆的发动机或行李厢。这种发动机罩一般设置成从车辆的前部打开并且沿着后边缘铰接,使得发动机罩从车辆的前部打开。发动机罩一般配备有在发动机罩的前边缘附近附接于下表面的一个或多个撞针。撞针设置成与附接至机动车辆的底盘、同样位于发动机罩的前边缘附近的闩锁组件相互作用并受闩锁组件限制。在行业内普遍的是,闩锁释放手柄一般位于乘员室内,一般位于驾驶员侧的踏脚板(kick panel)附近或仪表板下方。手柄一般通过鲍登线缆连接至闩锁释放杆,其中闩锁释放杆操作性地连接至闩锁组件的主闩锁。在乘员室中致动发动机罩释放手柄后,鲍登线缆在闩锁释放杆上施加拉力,从而从闩锁组件的主闩锁释放撞针。此时,发动机罩部分地打开至预定的高度,例如大约35至40mm,并且被副闩锁保持在该位置。
这种副闩锁被手动地在车辆前方操作,使得当在车辆运动中时主闩锁手柄意外释放或主闩锁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发动机罩将不会由于风压而突然升高。相反,副闩锁需要操作人员站在车辆前方以手动地操作副闩锁,从而从闩锁组件的副闩锁释放发动机罩撞针,由此允许发动机罩完全升起来,提供对发动机舱内的发动机和/或行李箱内的行李的接触。
因此,在这种具有主闩锁和副闩锁的闩锁组件的情况下,在操作人员从乘员室内拉动主闩锁释放杆之后,发动机罩从与主闩锁的接合中释放,并且移动至副闩锁释放位置。操作人员然后必须移动到车辆的前部,紧邻发动机罩,然后操作人员必须通过在部分地打开的发动机罩下方插入他或她的手指来寻找和定位副闩锁释放手柄,然后向左或向右(或者向上或向下,取决于车辆设计)致动该手柄,以释放副闩锁。发动机罩然后能够手动地或者通过某种其他辅助机构例如气筒或扭转弹簧被完全地打开。
副闩锁释放手柄的位置在车辆之间显著地变化。特别是对于不熟悉机动车辆的操作人员而言,当他或她正在操作时,仅仅通过触摸来定位副闩锁释放手柄将会令人受挫地困难。通常难以通过发动机罩的狭窄的局部开口进行观察,特别是在光照很弱的地区或在夜间。因此,克服了这些缺点的闩锁组件将是有利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简单地定位副闩锁释放手柄以打开的发动机罩的一种闩锁机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包括具有主闩锁和副闩锁的闩锁组件。副闩锁在主闩锁移动至解锁位置后将发动机罩限制在释放位置。副闩锁紧固住撞针以将发动机罩限制在释放位置,并且允许在操纵时使发动机罩移动至打开位置。副闩锁释放手柄包括具有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其中在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中的每一个位置中,副闩锁释放手柄臂相对于机动车辆纵向向前地延伸,其中副闩锁释放手柄臂通过在主闩锁移动到解锁位置时的平移运动而向发动机罩前方延伸到展开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用于与设置在发动机罩的边缘附近的撞针相接合,发动机罩具有关闭的锁定位置、释放位置以及打开位置,其特征在于,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包括:
闩锁组件,闩锁组件附接至机动车辆的底盘构件并且适于可释放地接合撞针,以将发动机罩保持在关闭的锁定位置,闩锁组件包括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主闩锁,在锁定位置中,主闩锁紧固住撞针,以将发动机罩保持在关闭的锁定位置,而在解锁位置中,主闩锁允许发动机罩移动至释放位置;
副闩锁,副闩锁在主闩锁移动至解锁位置后将发动机罩限制在释放位置,副闩锁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中,副闩锁紧固住撞针,以将发动机罩保持在释放位置,而在解锁位置中,副闩锁允许发动机罩移动至打开位置;以及
副闩锁释放手柄,副闩锁释放手柄包括具有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在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中的每一个位置中,副闩锁释放手柄臂都相对于机动车辆纵向向前地延伸,其中副闩锁释放手柄臂通过在主闩锁移动到解锁位置时的平移运动而在发动机罩前方延伸至展开位置,从而提供副闩锁释放手柄臂以便操作和致动。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是一种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其包括:具有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的释放爪的释放爪机构,其中在锁定位置中,释放爪将主闩锁限制为与撞针接合,而在解锁位置中,释放爪使主闩锁从与撞针的接合中释放;以及朝向锁定位置偏压释放爪的第一弹性构件。
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是一种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其中释放爪机构和副闩锁释放手柄臂操作性地连接,以在释放爪旋转时使副闩锁释放手柄臂从其缩回位置释放。
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是一种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其还包括: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套筒,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可滑动地保持在该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套筒内,以在缩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朝向展开位置偏压副闩锁释放手柄臂的第二弹性构件;以及将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可释放地保持在缩回位置的保持器。
本公开的另外的方面是一种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其中,副闩锁释放手柄臂还包括接合边缘并且保持器包括接合表面,该接合表面被弹性地偏压在接合边缘上,以将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可释放地保持在缩回位置。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是一种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其中,接合边缘部分地由开口的内周限定,并且接合表面是可滑动销,该可滑动销被第三弹性构件偏压而伸入所述开口中。
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是一种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其还包括释放线缆,该释放线缆在第一端操作性地连接至释放爪机构,并且在第二端连接至保持器。
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是一种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其还包括滑轮,并且其中释放线缆限定了从释放爪机构到保持器并且围绕滑轮的路径。
本公开的再又一个方面是一种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其中,保持器被偏压成在副闩锁释放手柄抵抗第二弹性构件的偏压从展开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时,与副闩锁释放手柄臂接合。
本公开的另外的方面是一种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其还包括:具有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的释放爪的释放爪机构,其中在锁定位置中,释放爪将主闩锁限制为与撞针接合,而在解锁位置中,释放爪使主闩锁从与撞针的接合中释放;朝向锁定位置偏压释放爪的第一弹性构件;副闩锁释放手柄套筒,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可滑动地保持在该副闩锁释放手柄套筒内,以在缩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朝向展开位置偏压副闩锁释放手柄臂的第二弹性构件;以及将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可释放地保持在缩回位置的保持器,其中释放爪机构和副闩锁释放手柄臂操作性地连接,以在释放爪从锁定位置旋转至解锁位置时使副闩锁释放手柄臂从其缩回位置释放。
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是一种发动机罩闩锁,其包括:主闩锁,其与设置在发动机罩的边缘附近的撞针可释放地接合;与撞针可释放地接合的副闩锁;以及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其在主闩锁移动至解锁位置时通过平移运动被释放至发动机罩前面的展开位置。
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是一种发动机罩闩锁,其中,主闩锁还具有锁定位置并且副闩锁释放手柄臂还具有缩回位置,在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中,副闩锁释放手柄臂纵向向前地延伸,并且其中,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在主闩锁移动到解锁位置时通过平移运动从缩回位置移动到展开位置。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是一种发动机罩闩锁,其还包括:副闩锁释放手柄套筒,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可滑动地保持在该副闩锁释放手柄套筒内,以在缩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朝向展开位置偏压副闩锁释放手柄臂的弹性构件;以及保持器,其被弹性地偏压成将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可释放地保持在缩回位置。
本公开的又一个另外的方面是一种发动机罩闩锁,其中,通过用平移运动向后推动副闩锁释放手柄直至保持器抵抗弹性构件的偏压与副闩锁释放手柄臂接合,而使副闩锁释放手柄臂返回至缩回位置。
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是一种发动机罩闩锁,其还包括:位于副闩锁释放手柄臂的末端的开口,其中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可滑动地保持在该开口内,以在缩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平移;朝向展开位置偏压副闩锁释放手柄臂的弹性构件;以及保持器,其包括接收在所述开口中的弹簧加载销,以将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可释放地保持在缩回位置。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是一种用于发动机罩的发动机罩闩锁,该发动机罩具有关闭的锁定位置、释放位置以及打开位置,其中副闩锁在主闩锁移动到解锁位置后将发动机罩限制在释放位置,副闩锁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中,副闩锁紧固住撞针以将发动机罩限制在释放位置,而在解锁位置中,副闩锁允许发动机罩移动到打开位置。
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是一种发动机罩闩锁,其还包括:具有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的释放爪的释放爪机构,其中在锁定位置中,释放爪将主闩锁限制为与发动机罩上的撞针接合,而在解锁位置中,释放爪使主闩锁从与撞针的接合中释放;以及朝向锁定位置偏压释放爪的弹性构件。
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是一种发动机罩闩锁,其中释放爪机构和副闩锁释放手柄臂操作性地连接,以在释放爪旋转时使副闩锁释放手柄臂从其缩回位置释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松开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罩的闩锁的方法,该发动机罩具有设置在发动机罩的边缘附近的撞针,该发动机罩具有关闭的锁定位置、释放位置以及打开位置,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闩锁组件在撞针附近附接至机动车辆的底盘构件,该闩锁组件用于可释放地接合撞针,以将发动机罩保持在关闭的锁定位置,该闩锁组件包括:主闩锁,其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锁定位置中,主闩锁紧固住撞针以将发动机罩限制在关闭的锁定位置,而在解锁位置中,主闩锁允许发动机罩移动到释放位置;以及副闩锁,副闩锁在主闩锁移动到解锁位置后将发动机罩限制在释放位置,副闩锁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锁定位置中,副闩锁紧固住撞针以将发动机罩限制在释放位置,而在解锁位置中,副闩锁允许发动机罩移动到打开位置;将具有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连接至主闩锁,在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中的每一个位置中,副闩锁释放手柄臂相对于机动车辆纵向向前地延伸;以及通过使主闩锁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通过平移使副闩锁释放手柄臂从缩回位置移动到展开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松开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罩的闩锁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用平移运动向后推动副闩锁释放手柄直至保持器抵抗弹性构件的偏压与副闩锁释放手柄臂接合,而使副闩锁释放手柄臂返回至缩回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文公开的发动机罩闩锁特别地通过使用一种副闩锁手柄臂来改动前面描述的当前典型的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组件而实现了以上所述,其中当主闩锁分离时,该副闩锁手柄臂从缩回位置纵向向前延伸至展开位置,使得副闩锁释放手柄臂通过延伸的副闩锁手柄臂向前延伸超过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罩的向前平移运动而被呈现给操作人员,以准备好致动。
因此,本公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相对成本较低的解决方案,其在主闩锁释放时自动地呈现向前延伸的、能够容易地获得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从而提供副闩锁释放手柄的方便且确定的致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了下文的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之后将理解和认识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及其他方面、目的和特征。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结合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罩闩锁的机动车辆的前侧立体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罩闩锁的前侧立体图,其中闩锁布置在锁定位置;
图3是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罩闩锁的前视平面图,其中闩锁布置在锁定位置;
图4A是处于锁定位置的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罩闩锁的前视平面图;
图4B是处于释放和部分打开位置的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罩闩锁的前视平面图;
图4C是处于打开位置的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罩闩锁的前视平面图;
图5是处于锁定位置的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罩闩锁的爪释放杆的后视立体图;
图6是处于锁定位置的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罩闩锁的爪释放杆的后视平面图;
图7是本公开的发动机罩闩锁的前视立体图,其中闩锁处于锁定位置;
图8是本公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和副闩锁释放手柄臂的放大的前视立体图,其中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处于缩回位置;
图9是本公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和保持器的前视立体图,其中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处于缩回位置;
图10是本公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和保持器的放大的前视立体图,其中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处于缩回位置;
图11是处于展开位置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的第一前侧立体图;以及
图12是处于展开位置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的第二前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文描述的目的,用语“上”、“下”、“右”、“左”、“后”、“前”、“竖直”、“水平”及其派生词应当涉及的是如图2中定向的闩锁。然而,应当理解,闩锁可以采用多种替代定向和步骤顺序,除非明确地另有相反说明。还应当理解,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下文的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的装置和方法仅仅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创新性概念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因此,与本文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关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征不应当被认为是限制性的,除非权利要求明确地另有说明。
机动车辆10包括覆盖发动机舱14的发动机罩12。发动机罩12通常形成为具有前边缘16和后边缘18的板。发动机罩12可以通过铰链20连接至机动车辆10的车身。在图1所述的关闭位置中,发动机罩12与机动车辆10的车身中的开口22相邻地设置并且从开口22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开口22提供了对发动机舱14的进入。发动机罩12通过发动机罩闩锁30可释放地连接至机动车辆10,并且能够相对于机动车辆10枢转,以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在所描述的示例中,发动机罩闩锁30邻近发动机罩的前边缘16定位,并且铰链20位于发动机罩12的后边缘18处。
机动车辆10可以设置有通常在发动机罩12的前边缘16和发动机舱14的前面延伸的可变形的前部26。能够想到的是,可变形的前部26将在碰撞中与物体接触时发生变形,从而吸收与碰撞相关联的冲击力。还能够想到的是,在车辆不包括可变形的前部26的情况下,发动机罩12的前边缘16可以设计成允许在与物体碰撞时发生变形。
现在参照图2至图9,示出了闩锁组件30。图2至图6大体示出了用于机动车辆的现有发动机罩闩锁30,而图7至图12示出了配备有本文公开的改进方案的发动机罩闩锁30。发动机罩闩锁30包括闩锁安装支架32,闩锁安装支架32通过安装孔34附接至前底盘构件或者通过平行于机动车辆的横轴横向地延伸的紧固件(未示出)安装至基部,这是本领域公知的。闩锁组件30与相对于机动车辆设置在发动机罩12的前边缘16上的撞针36相互作用。发动机罩12具有关闭的锁定位置、释放位置以及打开位置。在关闭的锁定位置中,见图4A,发动机罩12不能够升高,并且被闩锁38限制在位,其中闩锁38捕获并限制了撞针36。闩锁38具有横向地延伸的主闩锁部40和从主闩锁部40悬置的副闩锁部42,副闩锁部42与主闩锁部40正交并且沿向下的方向延伸,从而产生钩形结构,如图所示。在释放位置中,最清楚地如图4B所示,主闩锁部40被释放,但是副闩锁部42不被释放,从而允许发动机罩12升高,一般升高35至40mm。在打开位置,最清楚地如图4C所示,主闩锁部40和副闩锁部42都处于打开位置,并且发动机罩12可以如前所述地升高。主闩锁部40将发动机罩12限制在通道44内的关闭的锁定位置,其中通道44构造成接收撞针36,如图所示。闩锁38还包括下部46,闩锁接合柱48附接至下部46,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描述。
闩锁38还包括适于与释放机构49相互作用的爪接合主闩锁突部50和副闩锁突部51,其中释放机构49包括释放爪52和主释放杆56,释放爪52枢转地安装至支架32以接收并接合主闩锁突部50,如图5至图6中最清楚地示出。释放爪52具有闩锁凸轮接合表面54并且与主释放杆56操作性地连接。释放爪52和主释放杆56通过爪扭转弹簧58被偏压成与闩锁38接触。主释放杆56的末端60连接至发动机罩主释放鲍登线缆28,如前所述,发动机罩主释放鲍登线缆28继而连接至乘员室内的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杆。闩锁扭转弹簧62绕闩锁38的枢轴螺栓轴线70设置。闩锁扭转弹簧62具有上腿部64和下腿部66。上腿部64与闩锁接合柱48相邻地设置,而下腿部66被限制在支架32中的下槽口68中。闩锁扭转弹簧62因而将闩锁38偏压成绕闩锁枢轴螺栓70逆时针旋转(如图4A-4C所示),从而偏压闩锁38以使其从关闭的锁定位置升高到释放位置并最终升高到解锁位置。
爪扭转弹簧58围绕爪弹簧枢轴螺栓72位于闩锁枢轴螺柱70的下方,并且操作成相对于爪52的闩锁凸轮接合表面54将主释放杆56和机械连接的爪52偏压成与主闩锁突部50和副闩锁突部51连续地接合。也就是说,在关闭的锁定位置,主闩锁部40接合撞针36并将其捕获在通道44内。闩锁38的主闩锁突部50被闩锁凸轮接合表面54接合,其中主闩锁突部50和闩锁凸轮接合表面54都被偏压成彼此接触。当鲍登线缆被致动时,主释放杆56逆时针旋转,如图4A所示,从而导致同样可旋转地围绕爪弹簧枢轴螺栓72安装的释放爪52也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使爪52从与闩锁38的爪接合突部50的接合中脱离。因此,由于被闩锁扭转弹簧62偏压,闩锁38同样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4B所示的第一释放位置。由于撞针36在通道44内被捕捉在副闩锁部42与下部46之间,所以撞针36同样在发动机罩闩锁30内布置到支架32内的释放位置。虽然处于刚刚描述的释放位置中,但撞针36却受副闩锁部42限制,使得撞针36不能够从通道44退出,并且因而通过闩锁凸轮接合表面54抵接副闩锁突部51而被闩锁38限制从而不能够发生任何进一步的移动。然而,由于已经向上移动了,所以撞针36与发动机罩12的前边缘16一起升高到其原始位置上方大约35至40mm。当然,除了扭转弹簧之外,还可以使用诸如气筒之类的其他辅助机构。
在正常的操作中,机动车辆操作人员然后移动到机动车辆10的前面,紧邻发动机罩12,以通过将他或她的手指插入到部分打开的发动机罩12下方来寻找和定位副闩锁释放手柄74。一旦副闩锁释放手柄74被定位,机动车辆操作人员则向左或向后或向上或向下(取决于设计)致动副闩锁释放手柄74。如图所示,副闩锁释放手柄74(一般为一件式冲压部件)具有大致平面形的基部78和固定的向前延伸的臂80,并且绕副释放手柄枢轴螺栓76可旋转地安装,并且沿逆时针方向移位,进一步接合爪52,以使闩锁凸轮接合表面54远离闩锁38上的副闩锁突部51移动,从而释放闩锁38以进一步逆时针旋转,由此使副闩锁部42不再阻碍撞针36的向上部。另外,随着闩锁38的该旋转,闩锁38的下部46沿向上方向偏压撞针36,使得撞针36脱离发动机罩闩锁30。发动机罩12可以自由地打开。
然而,如前面所提到的,副闩锁释放手柄74的位置和设计在车辆与车辆之间很大的不同。副闩锁释放手柄74通常难以仅仅通过触摸的感测来定位。另外,通常难以通过发动机罩12的狭窄的局部开口看到副闩锁释放手柄74,特别是在黑暗的地方或夜间。
如图7至12所示,公开了克服了这些缺点的副闩锁释放手柄74。与先前的设计相同,发动机罩12被可操作地锁定于发动机罩闩锁30的发动机罩闩锁撞针36保持在关闭的位置。主发动机罩释放线缆28的一端附接至主释放杆56,而另一端可操作地附接至乘员室(未示出)中的内部发动机罩释放杆。与先前的设计相同,发动机罩闩锁30具有副释放手柄74,副释放手柄74当被如前所述地操作时完全打开发动机罩12。
在图7至8中能够看到,改进的副闩锁释放机构82包括副闩锁释放手柄74,副闩锁释放手柄74具有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与可展开的手柄释放线缆86操作性地连接,其中可展开的手柄释放线缆86的第一端88紧固地附接至发动机罩闩锁30的主释放杆56,而另一端90紧固地附接至将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固持或保持在第一缩回位置的保持器92,例如弹簧加载销94。滑轮96根据需要设置,用于使可展开的手柄释放线缆86绕发动机罩闩锁30布置。如图所示,设置了一对滑轮96。
因此,当发动机罩12被锁定在图4A所示的主闩锁位置时,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被弹簧加载销94保持在缩回位置。在图10中能够最佳地看到,弹簧加载销94的端部98插入在位于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的末端102的开口100(例如孔或槽)中。开口100的内周104因此产生了接合边缘,并且弹簧加载销94的滑动端98因此产生了接合表面,该接合表面被弹性地偏压在接合边缘上,以将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可释放地保持在缩回位置。开口100根据需要比弹簧加载销94的外径稍大,以容许制造公差,使得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以紧固的方式被一致地保持。用于弹簧加载销94的弹簧106能够通过被焊接或紧固至闩锁安装支架32而被紧固地保持在位。
如图8所示,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被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套管108保持在位。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套管108紧固地附接(例如通过焊接、粘结或紧固)至副闩锁释放手柄74的基部78。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套管108还允许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在其槽110内从图7至图8所示的缩回位置滑动至展开位置,以及从展开位置滑动至缩回位置。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抵抗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弹簧112的偏压被保持在该缩回状态。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弹簧112的一端114附接至固定的可展开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套管108,而另一端116附接至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的末端102。
参照图10,能够看到当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处于缩回位置时,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弹簧112处于其延伸或充能状态,这继而在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上施加了向前力。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上的该向前力继而被弹簧加载销94和开口100抵抗,从而通过弹簧加载销94与开口100的接合将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保持在缩回位置。
在操作中,当机动车辆操作人员在乘员室发动机罩释放杆上施加拉力时,与其附接的主发动机罩释放线缆28在主释放杆56上施加拉力,继而将释放爪52释放,从而释放主闩锁部40以允许撞针36与副闩锁42接合并允许机动车辆操作人员部分地打开发动机罩12。机动车辆操作人员对主发动机罩释放线缆28的拉动动作和主释放杆56的拉动同时还由于可展开的手柄释放线缆86与主释放杆56的附接而拉动可展开的手柄释放线缆86。可展开的手柄释放线缆86的该动作然后拉动弹簧加载销94从与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上的开口100的接合脱离。
图9和10示出了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的展开的后续动作。当弹簧加载销94被拉开并与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中的开口100脱离接合时,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然后通过由于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弹簧112的偏压穿过发动机罩12的局部开口朝向机动车辆10的外部在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套管108的槽110内滑动而以完全平移运动向前展开。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弹簧112然后返回至其收缩和非充能状态,并且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因此以展开状态被提供给位于发动机罩12的外部和前面的机动车辆操作人员。图11和12示出了这种展开的提供以及处于其向前延伸位置的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机动车辆操作人员然后可以向左或向右(或向上或向下,取决于闩锁设计)致动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和副闩锁释放手柄74,并且完全打开发动机罩12。
为了关闭发动机罩12,机动车辆操作人员仅仅需要将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推回到其缩回位置。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的末端102可以具有弯曲的折弯部118,并且弹簧加载销94的端部98可以被倒角,以有助于弹簧加载销94沿着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的长度滑动直至弹簧加载销94的端部98与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中的开口100再次接合。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然后因此被重置到其缩回位置并且被充能以便将来展开。机动车辆操作人员此时能够利用通常采用的发动机罩关闭过程来关闭发动机罩12。
本公开因此描述了这样一种副闩锁释放手柄74:其在主闩锁40脱离接合后选择性地纵向向前延伸,使得副闩锁释放手柄74仅仅通过延伸的副闩锁释放手柄74的平移运动就能够被提供给操作人员。在发动机罩12处于与前罩板大致相同的水平面内或几乎该水平面内的情况下——这正在成为更为流行的趋势,发动机罩12处于部分打开的位置,从而提供非常窄的开口,在该开口内展开副闩锁释放手柄74。本公开通过使用延伸的副闩锁释放手柄74的完全平移运动克服了该缺点。另外,没有旋转运动以及没有用来展开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的凸轮接合表面消除了副闩锁释放手柄74随时间的磨损和潜在的故障。
本系统的另一个优点是,通过替换仅仅少量的部件就能够将该系统和方法适应于已有的发动机罩闩锁30。已有的发动机罩闩锁30的正常操作将不受本公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影响,并且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将仅在主闩锁部40被释放时才被致动。本系统的另一个进一步的优点是这样一种副闩锁释放手柄74:其需要的封装体积最小化,因此与车辆前平面正交的占位面积最小化。
本文公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74因此在操作人员释放主闩锁部40时通过发动机罩12的局部开口自动地延伸到机动车辆10的外部。操作人员然后仅仅需要向左或向右(或者向上或向下,取决于闩锁的设计意图)致动可展开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并且完全打开发动机罩12。无需在黑暗中跪下寻找发动机罩12下方的手柄,或者试图盲目地感触手柄并用手指来定位手柄。致动动作也不受阻碍,因为在车辆10的外部没有与副闩锁释放手柄臂84的操作相干涉的空间约束。
应当理解的是,能够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概念的情况下对上述结构和方法进行变型和修改,并且应当进一步理解的是,这种概念意在被所附权利要求涵盖,除非权利要求的文字明确地另有说明。

Claims (18)

1.一种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所述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用于与设置在发动机罩的边缘附近的撞针相接合,所述发动机罩具有关闭的锁定位置、释放位置以及打开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包括:
闩锁组件,所述闩锁组件附接至所述机动车辆的底盘构件并且适于可释放地接合所述撞针,以将所述发动机罩保持在关闭的锁定位置,所述闩锁组件包括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主闩锁,在锁定位置中,所述主闩锁紧固住所述撞针,以将所述发动机罩保持在关闭的锁定位置,而在解锁位置中,所述主闩锁允许所述发动机罩移动至释放位置;
副闩锁,所述副闩锁在所述主闩锁移动至解锁位置后将所述发动机罩限制在释放位置,所述副闩锁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中,所述副闩锁紧固住所述撞针,以将所述发动机罩保持在所述释放位置,而在解锁位置中,所述副闩锁允许所述发动机罩移动至打开位置;以及
副闩锁释放手柄,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包括具有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的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在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中的每一个位置中,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都相对于所述机动车辆纵向向前地延伸,其中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通过在所述主闩锁移动到解锁位置时的平移运动而在所述发动机罩前方延伸至展开位置,从而提供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以便操作和致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的释放爪的释放爪机构,其中在锁定位置中,所述释放爪将所述主闩锁限制为与所述撞针接合,而在解锁位置中,所述释放爪使所述主闩锁从与所述撞针的接合中释放;以及朝向锁定位置偏压所述释放爪的第一弹性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爪机构和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操作性地连接,以在所述释放爪旋转时使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从其缩回位置释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套筒,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可滑动地保持在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套筒内,以在缩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朝向展开位置偏压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的第二弹性构件;以及将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可释放地保持在缩回位置的保持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还包括接合边缘并且所述保持器包括接合表面,所述接合表面被弹性地偏压在所述接合边缘上,以将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可释放地保持在缩回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边缘部分地由开口的内周限定,并且所述接合表面是可滑动销,所述可滑动销被第三弹性构件偏压而伸入所述开口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释放线缆,所述释放线缆在第一端操作性地连接至释放爪机构,并且在第二端连接至所述保持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轮,并且其中所述释放线缆限定了从所述释放爪机构到所述保持器并且围绕所述滑轮的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被偏压成在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抵抗所述第二弹性构件的偏压从展开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时,与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的释放爪的释放爪机构,其中在锁定位置中,所述释放爪将所述主闩锁限制为与所述撞针接合,而在解锁位置中,所述释放爪使所述主闩锁从与所述撞针的接合中释放;朝向锁定位置偏压所述释放爪的第一弹性构件;副闩锁释放手柄套筒,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可滑动地保持在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套筒内,以在缩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朝向展开位置偏压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的第二弹性构件;以及将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可释放地保持在缩回位置的保持器,其中所述释放爪机构和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操作性地连接,以在所述释放爪从锁定位置旋转至解锁位置时使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从其缩回位置释放。
11.一种发动机罩闩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闩锁,所述主闩锁与设置在发动机罩的边缘附近的撞针可释放地接合;
与所述撞针可释放地接合的副闩锁;以及
副闩锁释放手柄臂,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在所述主闩锁移动至解锁位置时通过平移运动被释放至所述发动机罩前面的展开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动机罩闩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闩锁还具有锁定位置并且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还具有缩回位置,在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中,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纵向向前地延伸,并且其中,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在所述主闩锁移动到解锁位置时通过平移运动从缩回位置移动到展开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动机罩闩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闩锁释放手柄套筒,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可滑动地保持在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套筒内,以在缩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朝向展开位置迫偏压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的弹性构件;以及保持器,所述保持器被弹性地偏压成将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可释放地保持在缩回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动机罩闩锁,其特征在于,通过用平移运动向后推动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直至所述保持器抵抗所述弹性构件的偏压与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接合,而使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返回至缩回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动机罩闩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的末端的开口,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可滑动地保持在所述开口内,以在缩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平移;朝向展开位置偏压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的弹性构件;以及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包括接收在所述开口中的弹簧加载销,以将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可释放地保持在缩回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动机罩闩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具有关闭的锁定位置、释放位置以及打开位置,其中所述副闩锁在所述主闩锁移动到解锁位置后将所述发动机罩限制在释放位置,所述副闩锁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中,所述副闩锁紧固住所述撞针以将所述发动机罩限制在释放位置,而在解锁位置中,所述副闩锁允许所述发动机罩移动到打开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动机罩闩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的释放爪的释放爪机构,其中在锁定位置中,所述释放爪将所述主闩锁限制为与所述发动机罩上的撞针接合,而在解锁位置中,所述释放爪使所述主闩锁从与所述撞针的接合中释放;以及朝向锁定位置偏压所述释放爪的弹性构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动机罩闩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爪机构和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操作性地连接,以在所述释放爪旋转时使所述副闩锁释放手柄臂从其缩回位置释放。
CN201520348887.3U 2014-05-29 2015-05-26 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和发动机罩闩锁 Active CN20472884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290,271 2014-05-29
US14/290,271 US9840858B2 (en) 2014-05-29 2014-05-29 Deployable hood release hand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28845U true CN204728845U (zh) 2015-10-28

Family

ID=54010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48887.3U Active CN204728845U (zh) 2014-05-29 2015-05-26 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和发动机罩闩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40858B2 (zh)
CN (1) CN204728845U (zh)
DE (1) DE202015102700U1 (zh)
RU (1) RU2673278C2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0004A (zh) * 2016-02-24 2017-09-01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打开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罩的基于无线的系统和方法
CN107489321A (zh) * 2016-12-23 2017-12-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发动机罩锁、发动机罩锁止结构和车辆
CN109415915A (zh) * 2016-06-29 2019-03-01 索斯科公司 用于闩锁组件的撞块
CN110043141A (zh) * 2018-01-15 2019-07-2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的闭锁机构
CN110761630A (zh) * 2018-07-27 2020-02-07 波音公司 用于指示飞行器机舱用闩锁机构的位置的机构
CN112135951A (zh) * 2018-05-16 2020-12-25 有信法国 机动车辆靠背的电动闩锁
CN112127722A (zh) * 2019-06-18 2020-12-2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的双致动闩锁机构
RU2777994C1 (ru) * 2022-02-08 2022-08-12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Туполев" (ПАО "Туполев") Натяжной замок для поворотной створк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41592B2 (en) * 2015-05-21 2021-03-09 Magna Closures Inc. Latch with double actuation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US20170138098A1 (en) * 2015-11-13 2017-05-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ood release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that automatically raises the hood
US10161168B1 (en) * 2017-12-05 2018-12-25 Brunswick Corporation Cowlings and latching assemblies for cowlings on marine drives
US11572721B2 (en) 2019-01-17 2023-02-07 Strattec Security Corporation Latch assembly
US11933082B2 (en) 2020-03-23 2024-03-19 Strattec Security Corporation Cinching latch assembly
US11982041B2 (en) * 2021-02-23 2024-05-14 Whirlpool Corporation Spring-loaded side swing hinge with feedback elimin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97906A (en) * 1965-10-15 1968-08-20 Modern Metal Products Co Hood and deck latch
IT1023405B (it) * 1973-12-24 1978-05-10 Daimler Benz Ag Dispositivo per assicurare cofani o coperchi a cerniera in partico lare il cofano del motore di autoveicoli
US4382482A (en) 1981-05-13 1983-05-10 International Harvester Co. Secondary hood latch
US4756562A (en) * 1986-11-26 1988-07-12 Ryerson & Haynes, Inc. Latch assembly for vehicles
DE4001141C1 (en) * 1990-01-17 1991-04-18 Mercedes-Benz Aktiengesellschaft, 7000 Stuttgart, De Safety catch for car bonnet - incorporates separate control hook and safety hook
US5000493A (en) * 1990-07-09 1991-03-1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elf-presenting secondary hood latch handle
US4991884A (en) * 1990-08-01 1991-02-1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elf-presenting secondary hood latch release and hood pop-up
GB2273522A (en) 1992-12-19 1994-06-22 Ford Motor Co A hood release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US5445421A (en) * 1993-10-01 1995-08-2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Dual throat latch assembly
US5853060A (en) 1996-10-04 1998-12-29 Chao; Yi Jen Automotive vehicle hood latch release system
CN1198999C (zh) 1997-09-04 2005-04-27 阿托马国际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罩锁闩的辅助释放机构
US6666483B2 (en) * 2000-01-14 2003-12-23 Atoma International Corp Hood latch with self-retracting secondary latch release arm
US6543822B1 (en) * 2000-09-11 2003-04-08 Dura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Self-presenting secondary hood latch assembly
WO2004052674A1 (en) 2002-12-10 2004-06-24 Collins & Aikman Products Co. Wireless connection for electronic module in vehicle center console
KR100482685B1 (ko) 2002-12-11 2005-04-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후드래치 잠금해제장치
KR100633639B1 (ko) * 2004-06-22 2006-10-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후드 래치어셈블리의 세이프티 레버 작동구조
WO2006081367A2 (en) 2005-01-25 2006-08-03 Donald Packham Wireless remote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530609B2 (en) * 2006-03-30 2009-05-12 Dura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Self-presenting non-excitable secondary hood latch assembly
US20130221685A1 (en) 2012-02-23 2013-08-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elf presenting secondary hood release
EP3080369A1 (en) 2013-12-12 2016-10-19 Tofas Turk Otomobil Fabrikasi Anonim Sirketi A hood opening system
WO2015103363A2 (en) 2014-01-04 2015-07-09 Tieman Craig A Wirelessly controlled vehicle hood lock
EP2902272B1 (en) * 2014-01-30 2016-07-06 Volvo Car Corporation Hood latch assembly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0004A (zh) * 2016-02-24 2017-09-01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打开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罩的基于无线的系统和方法
CN109415915B (zh) * 2016-06-29 2021-07-02 索斯科公司 用于闩锁组件的撞块
CN109415915A (zh) * 2016-06-29 2019-03-01 索斯科公司 用于闩锁组件的撞块
US11187009B2 (en) 2016-06-29 2021-11-30 Southco, Inc. Striker for use in latch assembly
CN107489321A (zh) * 2016-12-23 2017-12-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发动机罩锁、发动机罩锁止结构和车辆
CN107489321B (zh) * 2016-12-23 2020-03-24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发动机罩锁、发动机罩锁止结构和车辆
CN110043141A (zh) * 2018-01-15 2019-07-2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的闭锁机构
CN110043141B (zh) * 2018-01-15 2021-02-0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的闭锁机构
CN112135951A (zh) * 2018-05-16 2020-12-25 有信法国 机动车辆靠背的电动闩锁
CN110761630A (zh) * 2018-07-27 2020-02-07 波音公司 用于指示飞行器机舱用闩锁机构的位置的机构
CN110761630B (zh) * 2018-07-27 2023-01-10 波音公司 用于指示飞行器机舱用闩锁机构的位置的机构
CN112127722A (zh) * 2019-06-18 2020-12-2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的双致动闩锁机构
RU2777994C1 (ru) * 2022-02-08 2022-08-12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Туполев" (ПАО "Туполев") Натяжной замок для поворотной створк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5120444A (ru) 2016-12-20
US9840858B2 (en) 2017-12-12
RU2015120444A3 (zh) 2018-09-25
DE202015102700U1 (de) 2015-08-10
RU2673278C2 (ru) 2018-11-23
US20150345185A1 (en) 2015-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28845U (zh) 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闩锁机构和发动机罩闩锁
US9388610B2 (en) Door latch assembly of vehicle
US9091102B2 (en) Dual hood latch assembly
US7559399B2 (en) Motor vehicle
US8573658B2 (en) Active hood latch system for vehicle
CN109881999A (zh) 用于主动式行人安全闩锁的相对移位机构
US20140361554A1 (en) Double pull latch for closure panel such as hood
US10584521B2 (en) Mechanism to open hood
KR101806622B1 (ko) 차량의 후드래치 조립체 및 그 작동방법
US8960738B2 (en) Door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
CN108082114A (zh) 用于车辆的主动式发动机罩装置
CN110094119A (zh) 用于主动式行人安全闩锁的致动机构
CN107206918A (zh) 锁定装置、特别是用于将车辆座椅的靠背锁定到车辆结构的锁定装置
US6848737B2 (en) Access door release handle
US9878613B2 (en) Structure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fuel door
US10458155B2 (en) Latch with overslam stop feature
CN100413718C (zh) 可收起的顶盖装置和配有这种装置的车辆
US20050206173A1 (en) Tailgate latch structure of vehicle
KR20110096304A (ko) 보행자 보호를 위한 차량용 후드래치 어셈블리
KR20210072249A (ko) 프렁크 래치 비상 오픈구조
US4350384A (en) Device for opening a back door of an automotive vehicle
KR101209605B1 (ko) 자동차용 인사이드 핸들의 스냅백 방지 장치
WO2016088222A1 (ja) 車両用アッパドアラッチ装置
KR101755828B1 (ko) 도어 열림 방지를 위한 도어 래치 링크구조
CN108104620A (zh) 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闩锁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