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0607B - 电梯、以及空调装置的停止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以及空调装置的停止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40607B CN110040607B CN201811439413.4A CN201811439413A CN110040607B CN 110040607 B CN110040607 B CN 110040607B CN 201811439413 A CN201811439413 A CN 201811439413A CN 110040607 B CN110040607 B CN 1100406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vator
- power supply
- car
- compressor
- conta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66B11/024—Ventilation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梯能防止空调装置或逆变器发生问题,抑制不必要的耗电。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梯包括:蒸发式空调装置,该蒸发式空调装置至少具有压缩机和将调节后的空气送出的风扇,并且该蒸发式空调装置设置于轿厢;功率转换部,该功率转换部对从电源部经由供电线和接触器提供的电力进行转换并提供到压缩机的电动机;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有无电梯的使用者,控制对与功率转换部的一次侧相连接的风扇的供电以及对与功率转换部的二次侧相连接的压缩机的供电。而且,在接触器处于闭合状态且空调装置进行动作时没有电梯使用者的情况下,在使功率转换部的输出截止并停止压缩机之后,将接触器控制成开放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轿厢上搭载了空调装置的电梯、以及空调装置的停止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提高电梯的轿厢的舒适性,在使用者进入的轿厢设置有空调装置(以下有时会称为“空调”)。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为了实现兼具经济性和舒适性的电梯,在具备对轿厢内进行制冷的制冷器的带制冷器电梯的控制装置中,具备从轿厢停止开始经过规定时间后使制冷器停止的单元。
图1中示出以往的搭载了空调的电梯的电气系统的概要。此处,对使用了制冷器作为空调的示例进行说明。
在图1中,三相交流电源210经由尾绳215和接触器的主触点214a与作为负载设置在轿厢侧的制冷器CL的压缩机213(电动机)、以及送出冷气的风扇212相连接。此外,在三相交流电线的两相间,还连接有用于控制制冷器主体211、以及制冷器CL的继电器电路211R。通过控制接触器的主触点214a的接通/断开,来控制向风扇212和压缩机213的供电。一般来说,压缩机的性能决定了空调的大部分的节能性能。
此处,对以往的搭载了空调的电梯的没有层站呼梯时的制冷器停止控制处理的步骤示例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搭载了制冷器CL作为空调的电梯在没有层站呼梯时的制冷器停止控制处理的步骤示例的流程图。
在图2中,控制制冷器CL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使接触器的主触点214a断开来停止制冷器CL后(S1)、对层站呼梯进行监视(S2)、若没有层站呼梯则继续监视层站呼梯(S2的否)。接着,若有层站呼梯(S2的是),则控制装置使接触器的主触点214a导通(S3),并使风扇212和压缩机213接通(S4、S5)。此时,继电器电路211R也接通电源。接着,控制装置对没有层站呼梯的状态是否经过了一定时间进行判定(S6),若没有层站呼梯的状态未经过一定时间(S6的否),则继续步骤S6的判定处理。接着,若没有层站呼梯的状态经过了一定时间(S6的是),则控制装置使接触器的主触点214a断开(S7)、并使风扇212和压缩机213断开(S8、S9)。
根据图2所示的以往的没有层站呼梯时的制冷器停止控制处理,在白天的空闲时间段、夜间等电梯停止时,断开制冷器的电源,降低耗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8-2311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存在以下问题:将空调起动时,在尾绳215上产生由通常运行时的数十倍的压缩机的起动电流而产生的压降,无法确保压缩机自身的起动电压。对此,为了抑制尾绳的压降,采用以下对策:使尾绳的线芯变粗,或者增加线芯数量。然而,该对策会增加尾绳整体重量,不利于高层电梯(长行程电梯)。
设置于电梯的轿厢的制冷器与家用的空调不同,多数使用蒸发式空调。一般的家用空调中,在热交换过程中会从空调排出水,因此设置有用于处理排水的排水设备。在将家用空调设置于电梯的轿厢的情况下,由于电梯的结构而需要与家用空调不同的特殊的排水设备,设置成本也较大。
一般,在蒸发式空调中,不使用用于抑制电动机的起动电流的逆变器。对于假设使用了对制冷器CL的压缩机213进行控制的逆变器的情况进行分析。逆变器设置于接触器的主触点214a与压缩机213之间。
在逆变器进行动作的状态下,一定时间内没有层站呼梯,为了节约电力而使接触器的主触点214a断开的情况下,在逆变器进行了输出的状态下逆变器自身的电源会消失,并成为故障原因。例如,若在制冷器进行动作的状态下突然停止制冷器的动作,则逆变器保存停止前的状态,之后,若使接触器的主触点214a导通(重新起动时),逆变器会基于保存的停止前的状态进行要使起动电流流向压缩机213的动作。此外,例如,若在压缩机213的电动机进行再生动作时使接触器的主触点214a断开,则由于电动机的感性可能会损坏逆变器内的开关元件或电容器等元器件。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状况而完成的,目的是防止空调装置的误动作、逆变器的故障这样的问题,并且抑制不必要的耗电。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梯包括:蒸发式空调装置,该蒸发式空调装置至少具有压缩机和将调节了温度及湿度的空气送出的风扇,并且该蒸发式空调装置设置于轿厢;功率转换部,该功率转换部对从电源部提供的电力进行转换并提供到压缩机的电动机;设置在电源部和功率转换部之间的接触器;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有无电梯的使用者,控制对与功率转换部的一次侧相连接的风扇的供电以及对与功率转换部的二次侧相连接的压缩机的供电。
上述控制部在接触器处于闭合状态且空调装置进行动作时判断为没有电梯使用者的情况下,在使功率转换部的输出截止并停止压缩机之后,将接触器控制成开放状态。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方式中,在搭载了蒸发式空调装置的电梯的轿厢侧,设置有对压缩机的电动机进行控制的功率转换部。而且,在一个方式中,在空调装置进行动作的状态下没有电梯使用者的情况下,在使功率转换部的输出截止并停止压缩机之后,使接触器断开。由此,能防止空调装置的误动作、功率转换部的故障这样的问题,并且能抑制不必要的耗电,实现节能运行。
上述以外的问题、结构及效果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以往的搭载了空调装置的电梯的电气系统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以往的在没有电梯的层站呼梯时制冷器停止控制处理的步骤示例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整体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电气系统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例的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所具备的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例的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没有电梯的层站呼梯时制冷器停止控制处理的步骤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记为“实施方式”)的示例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对具有实质相同的功能或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1.一个实施方式>
[电梯的整体结构]
图3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整体结构例的说明图。
另外,图3示意性地仅示出设置有电梯的建筑物的楼层中的最下层和最上层,但本实施方式能适用于设置在有2层以上的建筑物的具备控制电缆即尾绳(供电线)的电梯。
图3所示的电梯100包括:监视有无异常的监视装置101;以及经由通信线路(未图示)与该监视装置101连接并远程监视电梯100的状态的监视中心(未图示)。
电梯100包括:形成在建筑物中的电梯井1;在建筑物的电梯井1内进行升降的轿厢2;一端安装于轿厢2的主缆绳3;以及安装有该主缆绳3的另一端且悬吊于电梯井1内的对重4。此外,电梯100包括:位于电梯井1的上方的机械室5并对轿厢2和对重4进行驱动的曳引机6;以及配置于该曳引机6的附近的导向轮7。
电梯100还包括:在层站8侧设置为可开闭的、与轿厢2的门2A(以下也称为“轿厢门”)联动地使出入口开闭的层站门8A;以及设置于层站8侧的出入口附近的墙壁上并进行轿厢2的层站呼梯的登录的层站按钮8b。只要能进行层站呼梯则不限于层站按钮8b,例如也可以是设置于电梯厅入口等的目标楼层登录装置。
此外,电梯100包括:设置于机械室5并对电梯100的整体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9;设置于轿厢2的顶上并对在常用电源(相当于三相交流电源10)的停电过程中使用的电力进行存储的锂电池或电容等紧急用蓄电装置(电池)(省略图示)。
曳引机6具有卷绕有主缆绳3的驱动滑轮6A、使该驱动滑轮6A旋转的电动机6B以及对驱动滑轮6A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未图示),这些电动机6B及制动装置与控制装置9电连接。因而,曳引机6通过接收来自控制装置9的控制指令,使电动机6B和制动器装置动作,从而使轿厢2相对于对重4相对地升降。
此外,在曳引机6的电动机6B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根据电动机6B的驱动输出脉冲信号的编码器(省略图示),该编码器经由通信电缆等(未图示)与控制装置9通信连接。而且,从编码器6C输出的脉冲信号被发送到控制装置9,在用于获取轿厢2的位置的运算中被使用。
控制装置9(控制部的一个示例)进行各种运算,其用于控制轿厢2的升降动作、控制向轿厢2供电以及控制轿厢2内的操作画面的显示。此外,控制装置9控制向设置于轿厢2的蒸发式制冷器CL(空调装置的一个示例)的供电和停止供电。对于用于实现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的控制装置9的具体功能的结构,在后文中详细阐述。
该控制装置9经由配置在电梯井1内的具有可挠性的尾绳15、中继器16以及通信电缆17与轿厢2内的电气设备电连接。此外,在常用电源发生停电时,控制装置9进行地震管制运行,以比电梯100的正常运行时低的速度使轿厢2行驶,在停靠至最近楼层后打开层站门8A和轿厢门2A。
尾绳15的一端与轿厢2的下部相连,另一端与中继器16相连,在电梯井1内呈U字形地垂下。中继器16是固定于电梯井1的壁面,对在轿厢2的各电气设备与控制装置9之间进行的通信进行中继的装置。
在轿厢2的轿厢门2A的上方设置有输出与轿厢门2A的开闭状态相对应的检测信号的门传感器26。此外,在轿厢2的顶部内侧设置有制冷器CL的制冷器主体11、风扇12以及压缩机13。风扇12通过与轿厢2内的空间相连的未图示的管道,将温度或湿度被调节了的空气送出到轿厢2内。压缩机13通过内置的电动机的旋转,对从空气中吸收了热量的制冷剂进行加热来控制温度。风扇12可以与制冷器主体11构成为一体,也可以独立于制冷器主体11。此外,在轿厢2的顶部内侧设置有对压缩机13所具备的电动机的转速进行控制的逆变器18(功率转换部的一个示例)。
此外,在轿厢2的顶部内侧设置有配电盘。例如在配电盘上收纳有未图示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含为了控制和保护制冷器CL而使用多个继电器组装得到的继电器电路11R、接触器14。接触器14除了线圈之外还包括主要用于供电控制的主触点14a(参照图4)、以及用于其他用途的辅助触点(省略图示),用于对制冷器CL接通和切断电源。将电磁接触器或电磁开关等用于接触器14。另外,继电器电路11R可以内置于制冷器主体11,或者也可以根据用途将继电器电路11适当地设置于制冷器主体11的内部和/或外部。
此外,在轿厢2的顶部内侧设置有将驱动信号提供给逆变器18来对逆变器18的动作进行控制的驱动电路部19。另外,设置于轿厢2的装置、部件的设置方式当然不限于图3的示例。
而且,在轿厢2的地板下设置有人体感应传感器27。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载重传感器作为人体感应传感器27。控制装置9或轿厢2的未图示的运算处理装置通过根据载重传感器的测定结果,计算当前施加在轿厢2的地板上的载重是最大装载载重(满员时的载重)的百分之几,从而能对轿厢2的满员状态进行检测。此外,人体感应传感器27不限于载重传感器,还能使用监视摄像头。
监视装置101与控制装置9同样地对电梯100有无异常进行监视。该监视装置101与控制装置9电连接,基于从控制装置9输出的控制指令,对电梯100是否发生了停电、故障等异常进行判断。例如,若从控制装置9将地震管制运行的控制指令输出到曳引机6,则监视装置101检测到地震管制运行的控制指令,判断为电梯100发生了异常。而且,监视装置101向监视中心进行表示在电梯100发生了异常情况的异常通报。
[电梯的电气系统]
图4是示出电梯100的电气系统的概要的说明图。
如图4所示,三相交流电源10经由尾绳15和接触器14的主触点14a,连接有风扇12或压缩机13等在启动时产生冲击电流的高负载的电气设备(以下也称为“高负载电气设备”)以及制冷器主体11、继电器电路11R、照明器具(省略图示)等不产生冲击电流的低负载的电气设备(以下也称为“低负载电气设备”)。如图4所示,在电梯100的电气系统的主电路上连接有用于抑制压缩机13的起动电流的逆变器18。
制冷器主体11、风扇12以及继电器电路11R等并非逆变器18的负载的电气设备连接在逆变器18的一次侧(接触器14的主触点14a与逆变器18之间)的主电路上。此外,作为逆变器18的负载的压缩机13连接在逆变器18的二次侧。另外,为了控制对制冷器CL的供电,组装有包含接触器14的线圈的未图示的控制电路,与向制冷器CL供电的电源不同,从三相交流电源10向该控制电路供电。
如图3所示,逆变器18设置于轿厢2的顶部内侧,以外置于制冷器CL的方式与主电路相连。在图4中,将设置于轿厢2的内部和顶部内侧的电气设备包含在表示轿厢2的单点划线的四边形中来进行显示。以往,没有将逆变器用于蒸发式制冷器CL,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压缩机13(电动机)的起动电流以及使提供给压缩机13的电流稳定而使用逆变器18。逆变器18具有例如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交流-直流转换功能以及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直流-交流转换功能。各转换功能使用例如开关元件、与开关元件并联连接的回流二极管、用于吸收开关浪涌电流的平滑电容器等来构成。能将通用产品用于逆变器18。
驱动电路部19通过基于由控制装置9输出的栅极电压指令,将驱动信号提供给逆变器18,来控制逆变器18的动作。控制装置9的栅极电压指令经由尾绳15的线芯提供到驱动电路部19。驱动电路部19作为一个示例通过对提供给各开关元件的栅极的矩形波的驱动信号(PWM信号)的频率进行变更,或对驱动信号的电压值进行变更,来对逆变器18的动作进行控制。在使逆变器18的输出截止时,驱动电路部19将PWM信号的占空比设为0%或使其截止。
尾绳15具有考虑到了对在起动时产生冲击电流的制冷器CL(尤其是压缩机13)进行供电的线芯数。另外,尾绳15也可以利用由多个线芯的集合体构成的多个线芯组来构成。
在对三相交流电源10和逆变器18的一次侧进行连接的传送路径(主电路)上,连接有设置于轿厢2的接触器14的主触点14a。通过控制对接触器14的线圈的供电,来从三相交流电源10对逆变器18的一次侧进行供电。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对接触器14的线圈进行励磁,则主触点14a成为闭合状态(接通状态),若对接触器14的线圈进行消磁,则主触点14a成为开放状态(断开状态)。而且,通过使主触点14a成为闭合状态,来将电源接通到主电路(电源接通),通过使主触点14a处于断开状态,来切断到主电路的电源(电源断开)。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使主触点14a为断开状态记为“接通接触器14”,将使主触点14a成为闭合状态记为“断开接触器14”。
[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
图5是示出电梯100的控制装置9的内部结构例的框图。
如图5所示,控制装置9包括:呼梯检测部21、供电控制部22、电源接通部23以及条件存储部24。
呼梯检测部21检测从层站按钮8b输出的层站呼梯信号,并将表示有层站呼梯的信息输出到供电控制部22。另外,在具备了对多个轿厢的运行进行管理的组管理装置(省略图示)的组管理电梯中,可以基于设置于电梯厅的目标楼层登录装置(省略图示)的目标楼层登录信号,组管理装置将层站呼梯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9。
供电控制部22将从呼梯检测部21提供的层站呼梯的检测结果与存储于条件存储部24的供电控制条件进行比较,对包含制冷器CL(制冷器主体11、风扇12以及压缩机13)的各电气设备进行用于提供电源或切断电源的控制。在条件存储部24中存储有供电控制部22判断为有电梯100的使用者时的条件、以及供电控制部22判断为没有电梯100的使用者时的条件。若供电控制部22收集到的信息与存储于条件存储部24的供电控制条件一致,则判断为有电梯100的使用者。例如,供电控制部22在有层站呼梯时判断为有电梯100的使用者,在没有层站呼梯的状态下经过一定时间时判断为没有电梯100的使用者。
在有层站呼梯的情况下,供电控制部22接通接触器14向逆变器18的一次侧供电,之后将用于使逆变器18的输出导通的控制信号输出到电源接通部23。此外,在接通接触器14后且没有层站呼梯的状态下经过了一定时间(例如3分钟)的情况下,供电控制部22将用于使逆变器18的输出截止的控制信号输出到电源接通部23。而且,供电控制部22利用电源接通部23使逆变器18的输出截止,接着在使压缩机13停止后,断开接触器14并切断向逆变器18的一次侧的供电。
电源接通部23若从供电控制部22接收到控制信号,则将栅极电压指令输出到驱动电路部19。
而且,驱动电路部19基于栅极电压指令,将栅极电压提供给逆变器18的各开关元件,来控制逆变器18的动作。由逆变器18的开关元件构成的转换电路对从三相交流电源10(电源部的一个示例)的供电(交流电压)进行转换,并将目标输出电流提供到压缩机13的电动机。下面的说明中,也将使逆变器18的输出截止的情况记为停止逆变器18。
[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
图6是表示控制装置9所具备的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例的框图。这里,对在上述电梯100中示出的控制装置9所具备的计算机30的硬件结构例进行说明。另外,与控制装置9的功能、使用目的相匹配来对计算机30的各部分进行取舍选择。例如,也可以删除显示部35和操作部36。
计算机30包括:与总线34各自连接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31、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32、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33。计算机30还包括显示部35、操作部36、非易失性存储器37以及网络接口38。
作为控制部的一个示例,CPU31从ROM32(记录介质的一个示例)读取并执行实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代码。通过这些硬件和软件联动来实现作为控制装置9的功能。此外,计算机30也可以包括MPU(Micro-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等处理装置以代替CPU31。RAM33中临时写入有在运算处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量、参数等。
显示部35例如是液晶显示器,显示计算机30所执行的处理的结果等。例如将键盘、鼠标或触摸屏等用于操作部36,用户能进行规定的操作、输入指示。
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37,例如使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软盘、光盘、光磁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的存储卡等。例如,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7中,除了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各种参数以外,还可以记录有用于使计算机30发挥功能的程序。
对于网络接口38,例如能利用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等,经由LAN等网络N在各装置之间收发各种数据。
[没有层站呼梯时的制冷器停止控制处理的步骤]
图7是示出在没有电梯100的制冷器CL的层站呼梯时制冷器停止控制处理的步骤示例的流程图。在图7中,作为前提,将接触器14设为开放状态,将制冷器CL设为停止(S11)。
接着,控制装置9的呼梯检测部21对有无层站呼梯进行判定(S12)。在呼梯检测部21没有接收到来自层站按钮8b的层站呼梯信号的情况下(S12的否),继续层站呼梯的判定处理。
接着,在呼梯检测部21接收到来自层站按钮8b的层站呼梯信号的情况下(S12的是),供电控制部22判定为有层站呼梯。而且,在由呼梯检测部21判断为有层站呼梯的情况下,供电控制部22基于在条件存储部24中定义的关于有无电梯100的使用者的条件,判断为有使用者,并使连接至逆变器18的一次侧的主电路的接触器14接通(S13)。由此,向与逆变器18的一次侧的主电路相连接的制冷器CL的制冷器主体11以及风扇12供电(S14),并且向逆变器18供电(S15)。
接着,供电控制部22将用于使逆变器18的输出导通的控制信号输出到电源接通部23。而且,电源接通部23基于控制信号使逆变器18的输出导通(S16),向压缩机13供电(输出电流),并使压缩机13接通。
之后,供电控制部22对从成为没有层站呼梯的状态起是否经过了一定时间进行判定(S18),在没有层站呼梯的状态下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情况下(S18的否),继续步骤S18的判定处理。
另一方面,在没有层站呼梯的状态下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S18的是),供电控制部22基于在条件存储部24中定义的有无电梯100的使用者的条件,判断为没有使用者。然后,供电控制部22接收到呼梯检测部21的检测结果,并将控制信号输出到电源接通部23。然后,电源接通部23基于控制信号将栅极驱动指令输出到驱动电路部19,使逆变器18的输出截止(S19),停止对压缩机13供电,并使压缩机13断开(S20)。
接着,供电控制部22断开接触器14(S21)。由此,停止向制冷器CL的制冷器主体11以及风扇12供电(S22),并且还停止向逆变器18供电。若步骤S22、S23的处理结束,则结束本流程。
根据上述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搭载了蒸发式空调装置即制冷器CL的电梯100的轿厢2中,设置有对压缩机13的电动机进行控制的逆变器18。而且,在制冷器CL进行动作的状态下且没有电梯100的使用者的情况下,在使逆变器18的输出截止并断开压缩机13之后,使连接到逆变器18的一次侧的接触器断开。由此,能防止制冷器CL的误动作或逆变器18的故障。由此,能防止制冷器CL、逆变器18发生问题,并且能抑制耗电,实现节能运行。
<2.变形例>
在上述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若没有层站呼梯的状态经过了一定时间,则首先使逆变器18的输出截止,并断开压缩机13,接着断开接触器14,但用于使制冷器CL断开的没有电梯使用者的条件并不限于该示例。也可以在条件存储部24中预先存储有:供电控制部22判断为有电梯100的使用者时的条件以及供电控制部22判断为没有电梯100的使用者时的条件所涉及的各种条件,供电控制部22能将获得的信息与这些条件进行比较。
例如,也可以在轿厢2停止的状态下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供电控制部22判断为没有电梯的使用者,使逆变器18的输出截止,并使压缩机13停止后,断开接触器14。
此外,没有电梯的使用者的条件也可以不根据经过时间,而是根据其他条件来设定。例如,也可以在供电控制部22利用门传感器26检测到轿厢门2A关闭的情况,并且利用设置于轿厢2的地板下的人体感应传感器27(载重传感器)检测到没有载重的情况下,判断为没有电梯的使用者。在载重传感器中,用相对于施加在轿厢2的地板上的最大装载载重的百分比[%]、或者重量[kg]来表示轿厢2内的装载载重。在利用载重传感器检测到装载载重为0[%]的情况下,轿厢2内的使用者为0位。
并且,还能使用对轿厢2内进行拍摄的摄像头(监视摄像头)作为人体感应传感器。供电控制部22对监视摄像头的拍摄图像进行人体识别处理,在从拍摄图像中没有检测到人的图像的状态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判断为没有电梯的使用者。作为人体识别技术,例如存在通过从图像中提取人脸来对人进行检测的技术。而且,还可以从上述的多个条件中组合利用2个以上条件来判断有无电梯100的使用者。
此外,在上述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逆变器18外置于制冷器CL,还能将本发明适用于制冷器CL内置于逆变器18的结构。
在上述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蒸发式空调装置的例子,示出了具有制冷功能的制冷器CL,但蒸发式空调装置也可以具有利用压缩机13的制热功能。具备风扇12和压缩机13的蒸发式空调装置具有至少制冷功能或制热功能中的任一个即可。
此外,在上述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将驱动电路部19设置于轿厢2,但也可以设置于电梯井1的机械室5。但是,如上述的一个实施方式那样,在外置于制冷器CL的逆变器18的附近配置驱动电路部19的情况下,具有能不经由尾绳15而进行逆变器18和驱动电路部19的信号交换的优点。
而且,在上述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对具备尾绳15的电梯100进行例示,但本发明还能适用于没有尾绳15的无线供电方式的电梯。
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例,只要不脱离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要点,当然能获得其它各种应用例、变形例。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例为了对本发明进行容易理解的说明而对装置及系统的结构进行了详细且具体的说明,但并不一定局限于具备所说明的所有的结构。另外,可以将某个实施方式例的结构的一部分替换成其它实施方式例的结构要素。另外,还可以对其它实施方式例的结构追加某个实施方式例的结构要素。另外,关于各实施方式例的结构的一部分,也可以进行其它结构要素的追加、删除、置换。
此外,上述的各结构要素、功能、处理部、处理单元等也可以将它们的部分或者全部用例如通过集成电路设计等以硬件来实现。此外,上述的各结构要素、功能等也可以通过处理器解释、执行实现各功能的程序,以软件来实现。
标号说明
2 轿厢,
9 控制装置,
11 制冷器主体,
12 风扇,
13 压缩机,
14 接触器,
14a 主触点,
18 逆变器,
19 驱动电路部,
21 呼梯检测部,
22 供电控制部,
23 电源接通部,
24 条件存储部,
100 电梯,
CL 制冷器(空调装置)。
Claims (8)
1.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
蒸发式空调装置,该蒸发式空调装置至少具有压缩机和将调节了温度及湿度的空气送出的风扇,并且该蒸发式空调装置设置于轿厢;
功率转换部,该功率转换部设置于所述轿厢,并将从电源部经由供电线提供的电力进行转换并提供到所述压缩机的电动机;
连接在所述供电线和所述功率转换部之间的接触器;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有无电梯的使用者,控制对与所述功率转换部的一次侧相连接的所述风扇的供电以及对与所述功率转换部的二次侧相连接的所述压缩机的供电,
在所述接触器处于闭合状态且所述空调装置进行动作时判断为没有所述电梯的使用者的情况下,使所述功率转换部的输出截止并停止所述压缩机之后,将所述接触器控制成开放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检测层站呼梯的呼梯检测部,
在成为所述呼梯检测部没有检测到层站呼梯的状态后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判断为没有所述电梯的使用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轿厢停止后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判断为没有所述电梯的使用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所述轿厢的门的开闭状态的门传感器;以及
设置于所述轿厢的地板下并对载重进行检测的载重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利用所述门传感器对所述轿厢的门关闭的情况进行检测,并且在利用所述载重传感器检测到没有载重的情况下,判断为没有所述电梯的使用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对所述轿厢内进行拍摄的摄像头,
所述控制部进行从所述摄像头的拍摄图像中检测人的人识别处理,在从所述拍摄图像中没有检测到人的状态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判断为没有所述电梯的使用者。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呼梯检测部检测到层站呼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判断为有所述电梯的使用者,将所述接触器从开放状态变为闭合状态,并且将所述功率转换部的输出控制成导通。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转换部外置于所述空调装置。
8.一种空调装置的停止控制方法,是电梯的空调装置的停止控制方法,该电梯包括:蒸发式空调装置,该蒸发式空调装置至少具有压缩机和将调节了温度及湿度的空气送出的风扇,并且该蒸发式空调装置设置于轿厢;功率转换部,该功率转换部设置于所述轿厢,并将从电源部经由供电线提供的电力进行转换并提供到所述压缩机的电动机;连接在所述供电线和所述功率转换部之间的接触器;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有无电梯的使用者,控制对与所述功率转换部的一次侧相连接的所述风扇的供电以及对与所述功率转换部的二次侧相连接的所述压缩机的供电,该空调装置的停止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所述控制部对在所述接触器处于闭合状态且所述空调装置进行动作时有无所述电梯的使用者进行判定的步骤;以及
在由所述控制部判断为没有所述电梯的使用者的情况下,使所述功率转换部的输出截止并停止所述压缩机之后,将所述接触器控制成开放状态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04969A JP2019123592A (ja) | 2018-01-16 | 2018-01-16 | エレベーター及び空気調節装置の停止制御方法 |
JP2018-004969 | 2018-01-1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40607A CN110040607A (zh) | 2019-07-23 |
CN110040607B true CN110040607B (zh) | 2021-03-09 |
Family
ID=67273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39413.4A Active CN110040607B (zh) | 2018-01-16 | 2018-11-29 | 电梯、以及空调装置的停止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9123592A (zh) |
CN (1) | CN11004060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019638B2 (ja) * | 2019-08-07 | 2022-02-15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
CN111706940B (zh) * | 2020-05-25 | 2021-05-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扶梯重力势能回收利用方法及装置、处理器、空调器 |
JP7238953B1 (ja) | 2021-12-20 | 2023-03-14 |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エスカレーター |
CN114636220B (zh) * | 2022-04-02 | 2023-08-25 |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电梯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31137A (ja) * | 1995-02-28 | 1996-09-10 |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 クーラー付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JP2001316046A (ja) * | 2000-05-08 | 2001-11-13 | Toshiba Kyaria Kk | エレベータ用空調機 |
CN1845871B (zh) * | 2004-06-29 | 2011-03-23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电梯系统 |
JP6198564B2 (ja) * | 2013-10-16 | 2017-09-2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エレベータ気圧制御装置 |
CN204923241U (zh) * | 2015-09-06 | 2015-12-30 | 付家 | 一种汽车空调 |
-
2018
- 2018-01-16 JP JP2018004969A patent/JP2019123592A/ja active Pending
- 2018-11-29 CN CN201811439413.4A patent/CN11004060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9123592A (ja) | 2019-07-25 |
CN110040607A (zh) | 2019-07-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40607B (zh) | 电梯、以及空调装置的停止控制方法 | |
JP4727166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US8689944B2 (en) | Control of an electricity supply apparatus in an elevator system | |
JP2011116527A (ja) | エレベータの節電システムおよび節電方法 | |
US7650968B2 (en) | Elevator rescue operation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selective transformer winding energization | |
CN111573464A (zh) | 应用于电梯轿厢的停电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
JP5406994B2 (ja) | エレベータドア制御装置システム | |
JP2010208709A (ja) | 昇降機制御装置 | |
JP2010035359A (ja) | 電動巻上機 | |
JP4754947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JP2008007269A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2008063087A (ja) |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 |
JP2007244035A (ja) | 電気車制御装置 | |
JPH11246137A (ja) | 昇降機制御装置 | |
KR102345574B1 (ko) | 전력 회생 기능이 부가된 엘리베이터의 비상구출장치 | |
JP2007254096A (ja)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
JP2018203506A (ja) |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ー制御方法 | |
JP2006160441A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CN210947360U (zh) | 舞台天花板控制系统 | |
JP4429686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CN108002167B (zh) | 一种电梯救援系统以及方法 | |
CN109951096B (zh) | 电力转换装置 | |
JP6853126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及び電力供給制御方法 | |
JP2007055761A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 |
CN111573465B (zh) | 应用于电梯轿厢的节能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