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0312A - 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0312A
CN110030312A CN201910321797.8A CN201910321797A CN110030312A CN 110030312 A CN110030312 A CN 110030312A CN 201910321797 A CN201910321797 A CN 201910321797A CN 110030312 A CN110030312 A CN 1100303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mandril
hole section
section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217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0312B (zh
Inventor
王道勇
伍小东
曾霞光
叶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o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3217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303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30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0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0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03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6Special sealings, including sealings or guides for piston-rods
    • F16F9/369Sealings for elements other than pistons or piston rods, e.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3Filling or drainage arrangements, e.g. for supply of g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2/00Special physical effects, e.g. nature of damping effects
    • F16F2222/12Fluid damping
    • F16F2222/126Fluid damping using g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包括充气座,充气座设有轴线呈竖向设置的充气阶梯孔,充气阶梯孔包括从上往下设置的上孔段、中孔段、下孔段,上孔段的内径小于中孔段的内径,中孔段的内径小于下孔段的内径,在充气座的侧面设有与下孔段相通的连接孔,在上孔段内设置有第一顶杆,第一顶杆下端的边沿设有往外延伸的第一轴肩,第一轴肩的外径大于上孔段的内径,第一顶杆的上端从下往上穿过上孔段后往外伸出,第一顶杆通过第一密封圈与上孔段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在第一顶杆的下端面设有套有密封针的容纳槽,在充气座的底面设有与下孔段同轴设置的第二环形槽,在第二环形槽内套有第二密封圈。本发明用于阻尼器的充气和密封。

Description

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尼器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带有气室的一类液压阻尼器,传统的充气及密封工艺较为复杂,使得生产效率低下,增加了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浪费资源。由于这一类液压阻尼器长期在冲击振动较大的环境中工作,其性能和寿命难以得到保证,而且当气室出现漏气时,这类液压阻尼器很难在短时间内修复重新使用。现有技术在对阻尼器充气时,一般采用螺纹连接的密封方式,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造成所充气体的浪费以及工作效率不高的情况,工序的繁杂不仅会降低生产效率,还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并且采用螺纹连接的密封方式在长期的工作循环中易于出现磨损,导致装置无法形成密闭空间,即出现漏气现象。因此采用较为方便的充气及密封的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可实现充气及密封的功能,并且简化工作步骤,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包括充气座;
所述充气座设有轴线呈竖向设置的充气阶梯孔,所述充气阶梯孔贯通充气座的顶面和底面,所述充气阶梯孔包括从上往下设置的上孔段、中孔段、下孔段,所述上孔段、中孔段与下孔段同轴设置,所述上孔段的内径小于中孔段的内径,所述中孔段的内径小于下孔段的内径,在所述充气座的侧面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底部连通有与下孔段相通的气道,在所述上孔段内设置有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下端的边沿设有往外延伸的第一轴肩,所述第一轴肩的外径大于上孔段的内径,所述第一顶杆的上端从下往上穿过上孔段后往外伸出,在所述第一顶杆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环形槽,在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套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顶杆通过第一密封圈与上孔段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在所述第一顶杆的下端面设有圆柱形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第一顶杆同轴设置,所述容纳槽套有密封针,在所述充气座的底面设有与下孔段同轴设置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设置在下孔段下端的边沿处,在所述第二环形槽内套有第二密封圈。通过对充气座和第一顶杆施加向下的压力,完成充气、密封两个工作过程。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还包括充气管,所述充气管出口端的外侧壁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充气管与连接孔螺纹连接。供气设备通过充气管往充气阶梯孔内充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顶杆与上孔段过渡配合,所述第一轴肩与中孔段过渡配合。可提高气密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环形槽设有两个,两个第一环形槽呈上下间隔排列设置。进一步提高气密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安装座、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与充气座的侧面连接,所述安装座设置在导向座的下方,所述导向座设有两个轴线呈竖向设置的导向孔,对应地在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两个轴线呈竖向设置的安装孔,两个导向孔的位置与两个安装孔的位置一一对应,在所述导向孔与安装孔之间设有呈竖向设置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连接有抵接头,所述抵接头的外径大于导向孔的内径,所述导向杆的下端从上往下依次穿过导向孔、安装孔,在所述导向杆的下端连接有固定挡圈,所述固定挡圈大外径大于安装孔的内径,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与导向孔的下端抵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与安装孔的上端抵接。使得充气座具有复位的动作,提高充气密封的效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导向孔内套装有滑动轴承,所述导向孔的内壁通过滑动轴承与导向杆滑动接触。提高充气座上下移动的流畅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导向孔的轴线、两个安装孔的轴线与充气阶梯孔的轴线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有效防止充气座在压进的过程中出现倾斜的现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预紧机构,所述预紧机构设置在充气座的上方,所述预紧机构包括预紧座、预紧筒、预紧弹簧和第二顶杆,所述预紧筒设置在预紧座的下方,在所述预紧筒内设有轴线呈竖向设置的预紧阶梯孔,所述预紧阶梯孔贯通预紧筒的顶面和底面,所述预紧阶梯孔包括从上往下设置的滑动段、预紧段,所述滑动段与预紧段同轴设置,所述滑动段的内径小于预紧段的内径,所述第二顶杆设置在预紧座与预紧筒之间,所述第二顶杆与第一顶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顶杆下端的边沿设有往外延伸的第二轴肩,所述第二轴肩的外径大于滑动段的内径,所述第二轴肩的外径小于预紧段的内径,所述第二顶杆的上端从下往上依次穿过预紧段、滑动段后与预紧座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顶杆套于预紧弹簧内,所述预紧弹簧的上端与预紧座的底面抵接,所述预紧弹簧的下端与预紧筒的顶面抵接,当所述第二轴肩与预紧段上端的台阶面抵接,所述第一轴肩与中孔段上端的台阶面抵接,以及所述预紧筒的底面与充气座的顶面抵接时,所述第二顶杆的下端至预紧筒底面的距离大于第一顶杆的上端面至充气座顶面的距离。通过预紧机构可分别对充气座和第一顶杆施加向下的压力,便于工人的操作,简化工作步骤。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预紧座顶面的中心设有轴线呈竖向设置的第一沉孔,在所述预紧座底面连接有与第一沉孔同轴设置圆柱状的凸台,在所述凸台的底面同轴设置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与第一沉孔贯通,所述第二顶杆的上端套进第二沉孔内,在所述第二顶杆的上端面同轴设置有螺纹孔,在所述第一沉孔内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从上往下穿过第一沉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提高第二顶杆与预紧座连接的牢固性,同时也便于预紧机构的组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充气前,把与阻尼器充气口匹配的密封针安装于第一顶杆下端面的容纳槽内,再把第一顶杆从下往上依次穿过下孔段、中孔段和上孔段后往外伸出,在阻尼器进行充气时,充气阶梯孔的下端口与阻尼器上的充气口对齐,对充气座施加向下的压力,充气座底面上的第二密封圈与阻尼器密封接触,使得下孔段与阻尼器形成充气腔室,供气设备与充气座侧面的连接孔连通,气体通过连接孔底部的气道进入到充气腔室内,从而实现对阻尼器的充气,当阻尼器内的气压达到设定值后,对第一顶杆的上端施加向下的压力,第一顶杆沿上孔段向下移动,把密封针插入到阻尼器的充气口内,进而实现阻尼器的密封,从而完成阻尼器的充气密封,撤销施加的力,重新把新的密封针安装于容纳槽内,再对另外的阻尼器进行充气,如此循环工作,提高了效率,实现不更换工作平台的情况下完成充气、密封两个工序,且更好地保持了充气密封过程的气密性,避免气体泄漏问题,简化工作步骤,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用于阻尼器的充气密封工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气座与导向座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预紧机构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4,这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具体地:
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充气座100;
所述充气座100设有轴线呈竖向设置的充气阶梯孔110,所述充气阶梯孔110贯通充气座100的顶面和底面,所述充气阶梯孔110包括从上往下设置的上孔段111、中孔段112、下孔段113,所述上孔段111、中孔段112与下孔段113同轴设置,所述上孔段111的内径小于中孔段112的内径,所述中孔段112的内径小于下孔段113的内径,在所述充气座100的侧面设有连接孔120,连接孔120与供气设备连接,所述连接孔120的底部连通有与下孔段113相通的气道121,在所述上孔段111内设置有第一顶杆130,所述第一顶杆130下端的边沿设有往外延伸的第一轴肩131,所述第一轴肩131的外径大于上孔段111的内径,所述第一顶杆130的上端从下往上穿过上孔段111后往外伸出,第一轴肩131实现第一顶杆130在充气阶梯孔110内的定位,第一轴肩131与中孔段112上端的台阶面抵接,在所述第一顶杆130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环形槽132,在所述第一环形槽132内套有第一密封圈133,所述第一顶杆130通过第一密封圈133与上孔段111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在所述第一顶杆130的下端面设有圆柱形的容纳槽134,所述容纳槽134与第一顶杆130同轴设置,所述容纳槽134套有密封针140,在所述充气座100的底面设有与下孔段113同轴设置的第二环形槽150,所述第二环形槽150设置在下孔段113下端的边沿处,在所述第二环形槽150内套有第二密封圈151,以确保充气和密封时充气腔室的气密性。在充气前,把与阻尼器充气口匹配的密封针140安装于第一顶杆130下端面的容纳槽134内,再把第一顶杆130从下往上依次穿过下孔段113、中孔段112和上孔段111后往外伸出,在阻尼器进行充气时,充气阶梯孔110的下端口与阻尼器上的充气口对齐,对充气座100施加向下的压力,充气座100底面上的第二密封圈151与阻尼器密封接触,使得下孔段113与阻尼器形成充气腔室,供气设备与充气座100侧面的连接孔120连通,气体通过连接孔120底部的气道121进入到充气腔室内,从而实现对阻尼器的充气,当阻尼器内的气压达到设定值后,对第一顶杆130的上端施加向下的压力,第一顶杆130沿上孔段111向下移动,把密封针140插入到阻尼器的充气口内,进而实现阻尼器的密封,从而完成阻尼器的充气密封,撤销施加的力,重新把新的密封针140安装于容纳槽134内,再对另外的阻尼器进行充气,如此循环工作,提高了效率,实现不更换工作平台的情况下完成充气、密封两个工序,且更好地保持了充气密封过程的气密性,避免气体泄漏问题,简化工作步骤,节约了成本。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连接孔120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还包括充气管200,所述充气管200出口端的外侧壁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充气管200与连接孔120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提高充气管200与连接孔120之间的密封性,同时在充气管200上安装有压力表210,在充气时,可通过压力表210来检测阻尼器充气的压力,便于工人的操作和观察。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顶杆130与上孔段111过渡配合,所述第一轴肩131与中孔段112过渡配合。可提高第一顶杆130与充气阶梯孔110之间的密封性,以确保充气腔室内的气密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环形槽132设有两个,两个第一环形槽132呈上下间隔排列设置。进一步提高第一顶杆130与充气阶梯孔110之间的密封性,以确保充气腔室内的气密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还包括安装座300、导向座400,所述导向座400与充气座100的侧面连接,所述安装座300设置在导向座400的下方,所述导向座400设有两个轴线呈竖向设置的导向孔410,对应地在所述安装座300上设有两个轴线呈竖向设置的安装孔310,两个导向孔410的位置与两个安装孔310的位置一一对应,在所述导向孔410与安装孔310之间设有呈竖向设置导向杆500,所述导向杆500的上端连接有抵接头510,所述抵接头510的外径大于导向孔410的内径,所述导向杆500的下端从上往下依次穿过导向孔410、安装孔310,在所述导向杆500的下端连接有固定挡圈520,所述固定挡圈520大外径大于安装孔310的内径,所述导向杆500的外侧套装有复位弹簧530,所述复位弹簧530的上端与导向孔410的下端抵接,所述复位弹簧530的下端与安装孔310的上端抵接。在施加的压力作用下,充气座100通过导向座400可沿导向杆500向下移动,当充气密封完成后,施加的压力撤除后,在复位弹簧530的作用下充气座100可自动恢复到原来位置,从而提高对阻尼器充气密封的效率。
优选地,在所述导向孔410内套装有滑动轴承411,所述导向孔410的内壁通过滑动轴承411与导向杆500滑动接触。提高导向座400沿导向杆500上下移动的流畅性,避免出现卡死的现象。
优选地,两个导向孔410的轴线、两个安装孔310的轴线与充气阶梯孔110的轴线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这可提高充气座100上下移动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倾斜的现象,而降低气密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还包括预紧机构600,所述预紧机构600设置在充气座100的上方,所述预紧机构600包括预紧座610、预紧筒620、预紧弹簧630和第二顶杆640,所述预紧筒620设置在预紧座610的下方,在所述预紧筒620内设有轴线呈竖向设置的预紧阶梯孔621,所述预紧阶梯孔621贯通预紧筒620的顶面和底面,所述预紧阶梯孔621包括从上往下设置的滑动段622、预紧段623,所述滑动段622与预紧段623同轴设置,所述滑动段622的内径小于预紧段623的内径,所述第二顶杆640设置在预紧座610与预紧筒620之间,所述第二顶杆640与第一顶杆130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顶杆640下端的边沿设有往外延伸的第二轴肩641,所述第二轴肩641的外径大于滑动段622的内径,所述第二轴肩641的外径小于预紧段623的内径,所述第二顶杆640的上端从下往上依次穿过预紧段623、滑动段622后与预紧座610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顶杆640套于预紧弹簧630内,所述预紧弹簧630的上端与预紧座610的底面抵接,所述预紧弹簧630的下端与预紧筒620的顶面抵接,当所述第二轴肩641与预紧段623上端的台阶面抵接,所述第一轴肩131与中孔段112上端的台阶面抵接,以及所述预紧筒620的底面与充气座100的顶面抵接时,所述第二顶杆640的下端至预紧筒620底面的距离大于第一顶杆130的上端面至充气座100顶面的距离。外部施力动力源通过预紧机构600对充气座100进行施力,在使用时,第一顶杆130上端伸出的部位套入预紧筒620内,预紧筒620的下端面与充气座100的顶面抵接,外部施力动力源对预紧座610施加向下的压力,这时预紧弹簧630的弹力大于复位弹簧530的弹力,预紧座610通过预紧弹簧630和预紧筒620对充气座100往下压,复位弹簧530被压缩,充气座100通过导向座400沿导向杆500向下移动,充气座100的底面与阻尼器的表面密封接触,这时对阻尼器进行充气,当密封时,预紧座610再被往下压,预紧弹簧630被压缩,第二顶杆640往下移动,第二顶杆640顶动第一顶杆130向下移动,从而把密封针140插入到阻尼器的充气口内,进而实现阻尼器的密封。
优选地,在所述预紧座610顶面的中心设有轴线呈竖向设置的第一沉孔611,在所述预紧座610底面连接有与第一沉孔611同轴设置圆柱状的凸台612,在所述凸台612的底面同轴设置有第二沉孔613,所述第二沉孔613与第一沉孔611贯通,所述第二顶杆640的上端套进第二沉孔613内,在所述第二顶杆640的上端面同轴设置有螺纹孔642,在所述第一沉孔611内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从上往下穿过第一沉孔611后与螺纹孔642螺纹连接。提高第二顶杆640与预紧座610连接的牢固性,防止第二顶杆640在被压下的过程中,出现倾斜的现象。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座;
所述充气座设有轴线呈竖向设置的充气阶梯孔,所述充气阶梯孔贯通充气座的顶面和底面,所述充气阶梯孔包括从上往下设置的上孔段、中孔段、下孔段,所述上孔段、中孔段与下孔段同轴设置,所述上孔段的内径小于中孔段的内径,所述中孔段的内径小于下孔段的内径,在所述充气座的侧面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底部连通有与下孔段相通的气道,在所述上孔段内设置有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下端的边沿设有往外延伸的第一轴肩,所述第一轴肩的外径大于上孔段的内径,所述第一顶杆的上端从下往上穿过上孔段后往外伸出,在所述第一顶杆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环形槽,在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套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顶杆通过第一密封圈与上孔段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在所述第一顶杆的下端面设有圆柱形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第一顶杆同轴设置,所述容纳槽套有密封针,在所述充气座的底面设有与下孔段同轴设置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设置在下孔段下端的边沿处,在所述第二环形槽内套有第二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还包括充气管,所述充气管出口端的外侧壁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充气管与连接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杆与上孔段过渡配合,所述第一轴肩与中孔段过渡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槽设有两个,两个第一环形槽呈上下间隔排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与充气座的侧面连接,所述安装座设置在导向座的下方,所述导向座设有两个轴线呈竖向设置的导向孔,对应地在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两个轴线呈竖向设置的安装孔,两个导向孔的位置与两个安装孔的位置一一对应,在所述导向孔与安装孔之间设有呈竖向设置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连接有抵接头,所述抵接头的外径大于导向孔的内径,所述导向杆的下端从上往下依次穿过导向孔、安装孔,在所述导向杆的下端连接有固定挡圈,所述固定挡圈大外径大于安装孔的内径,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与导向孔的下端抵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与安装孔的上端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向孔内套装有滑动轴承,所述导向孔的内壁通过滑动轴承与导向杆滑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导向孔的轴线、两个安装孔的轴线与充气阶梯孔的轴线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紧机构,所述预紧机构设置在充气座的上方,所述预紧机构包括预紧座、预紧筒、预紧弹簧和第二顶杆,所述预紧筒设置在预紧座的下方,在所述预紧筒内设有轴线呈竖向设置的预紧阶梯孔,所述预紧阶梯孔贯通预紧筒的顶面和底面,所述预紧阶梯孔包括从上往下设置的滑动段、预紧段,所述滑动段与预紧段同轴设置,所述滑动段的内径小于预紧段的内径,所述第二顶杆设置在预紧座与预紧筒之间,所述第二顶杆与第一顶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顶杆下端的边沿设有往外延伸的第二轴肩,所述第二轴肩的外径大于滑动段的内径,所述第二轴肩的外径小于预紧段的内径,所述第二顶杆的上端从下往上依次穿过预紧段、滑动段后与预紧座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顶杆套于预紧弹簧内,所述预紧弹簧的上端与预紧座的底面抵接,所述预紧弹簧的下端与预紧筒的顶面抵接,当所述第二轴肩与预紧段上端的台阶面抵接,所述第一轴肩与中孔段上端的台阶面抵接,以及所述预紧筒的底面与充气座的顶面抵接时,所述第二顶杆的下端至预紧筒底面的距离大于第一顶杆的上端面至充气座顶面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紧座顶面的中心设有轴线呈竖向设置的第一沉孔,在所述预紧座底面连接有与第一沉孔同轴设置圆柱状的凸台,在所述凸台的底面同轴设置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与第一沉孔贯通,所述第二顶杆的上端套进第二沉孔内,在所述第二顶杆的上端面同轴设置有螺纹孔,在所述第一沉孔内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从上往下穿过第一沉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CN201910321797.8A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 Active CN1100303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1797.8A CN110030312B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1797.8A CN110030312B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0312A true CN110030312A (zh) 2019-07-19
CN110030312B CN110030312B (zh) 2023-10-31

Family

ID=67239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21797.8A Active CN110030312B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30312B (zh)

Citation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96718A (en) * 1971-12-17 1975-06-04 Allinquant F M Sealing device for piston rods of dampers and similar devices especially for vehicle suspensions
US4475577A (en) * 1982-06-18 1984-10-09 Maremo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surizing fluid shock absorbers or springs
JPS59222633A (ja) * 1983-05-31 1984-12-14 Toyota Motor Corp 低圧ガス封入式シヨツクアブソ−バのガス封入装置
JP2004169866A (ja) * 2002-11-21 2004-06-17 Showa Corp ガススプリング
CN1587736A (zh) * 2004-08-19 2005-03-02 付德海 一种充气式汽车减振器的充气方法及充气装置
CN101737447A (zh) * 2009-10-30 2010-06-16 西格玛集团有限公司 气袋式油压减震器
CN201720813U (zh) * 2010-08-20 2011-01-26 宁波安纳杰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缓冲块的装配工具
CN202571749U (zh) * 2012-05-22 2012-12-05 中国北车集团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索端头挤压工装
CN103671683A (zh) * 2013-12-24 2014-03-26 芜湖天佑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器充气工装及充气方法
CN104384929A (zh) * 2014-11-24 2015-03-04 重庆市亮影工贸有限公司 减震器充气工装及操作方法
CN104405817A (zh) * 2014-11-13 2015-03-11 重庆耀勇减震器有限公司 阻尼器充气工装
CN204818637U (zh) * 2015-07-16 2015-12-02 重庆耐德中意减振器有限责任公司 减振器衬管组件压装工装
CN106151354A (zh) * 2016-07-04 2016-11-23 江苏大学 一种空气弹簧自动补气装置
CN106378606A (zh) * 2016-09-14 2017-02-08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压装曲轴前油封和后油封的压装器
CN205978235U (zh) * 2016-08-11 2017-02-22 北京磊焱氮气弹簧技术研究所 组装充气同时收口、双密封结构气弹簧的设备
CN106475956A (zh) * 2016-11-18 2017-03-0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气门锁夹压头
CN206072210U (zh) * 2016-07-20 2017-04-05 天津西青区瑞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减震器充气机
CN206347062U (zh) * 2016-12-16 2017-07-2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减震器充气装置
CN107575447A (zh) * 2017-10-20 2018-01-12 中核(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定位压装式装配装置及压装方法
CN207171417U (zh) * 2017-09-01 2018-04-03 武汉万向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 两级压装后驻车卡钳的卡环的工装
CN108098650A (zh) * 2018-02-13 2018-06-0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节压装夹具
CN108180249A (zh) * 2018-01-05 2018-06-19 深圳市新沧海机械有限公司 充气翻边机
CN108591355A (zh) * 2018-06-27 2018-09-2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竖向隔振支座
CN208067146U (zh) * 2018-01-05 2018-11-09 深圳市新沧海机械有限公司 充气翻边机
CN208268294U (zh) * 2018-05-02 2018-12-21 江苏耐玛鑫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报警氮气弹簧
CN109340298A (zh) * 2018-11-16 2019-02-15 重庆大学 阻尼器用活塞内置容积补偿结构
CN208578919U (zh) * 2018-06-29 2019-03-05 伽博尔精密模具配件(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氮气弹簧氮气填充封堵装置
CN209977141U (zh) * 2019-04-22 2020-01-2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96718A (en) * 1971-12-17 1975-06-04 Allinquant F M Sealing device for piston rods of dampers and similar devices especially for vehicle suspensions
US4475577A (en) * 1982-06-18 1984-10-09 Maremo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surizing fluid shock absorbers or springs
JPS59222633A (ja) * 1983-05-31 1984-12-14 Toyota Motor Corp 低圧ガス封入式シヨツクアブソ−バのガス封入装置
JP2004169866A (ja) * 2002-11-21 2004-06-17 Showa Corp ガススプリング
CN1587736A (zh) * 2004-08-19 2005-03-02 付德海 一种充气式汽车减振器的充气方法及充气装置
CN101737447A (zh) * 2009-10-30 2010-06-16 西格玛集团有限公司 气袋式油压减震器
CN201720813U (zh) * 2010-08-20 2011-01-26 宁波安纳杰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缓冲块的装配工具
CN202571749U (zh) * 2012-05-22 2012-12-05 中国北车集团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索端头挤压工装
CN103671683A (zh) * 2013-12-24 2014-03-26 芜湖天佑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器充气工装及充气方法
CN104405817A (zh) * 2014-11-13 2015-03-11 重庆耀勇减震器有限公司 阻尼器充气工装
CN104384929A (zh) * 2014-11-24 2015-03-04 重庆市亮影工贸有限公司 减震器充气工装及操作方法
CN204818637U (zh) * 2015-07-16 2015-12-02 重庆耐德中意减振器有限责任公司 减振器衬管组件压装工装
CN106151354A (zh) * 2016-07-04 2016-11-23 江苏大学 一种空气弹簧自动补气装置
CN206072210U (zh) * 2016-07-20 2017-04-05 天津西青区瑞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减震器充气机
CN205978235U (zh) * 2016-08-11 2017-02-22 北京磊焱氮气弹簧技术研究所 组装充气同时收口、双密封结构气弹簧的设备
CN106378606A (zh) * 2016-09-14 2017-02-08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压装曲轴前油封和后油封的压装器
CN106475956A (zh) * 2016-11-18 2017-03-0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气门锁夹压头
CN206347062U (zh) * 2016-12-16 2017-07-2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减震器充气装置
CN207171417U (zh) * 2017-09-01 2018-04-03 武汉万向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 两级压装后驻车卡钳的卡环的工装
CN107575447A (zh) * 2017-10-20 2018-01-12 中核(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定位压装式装配装置及压装方法
CN108180249A (zh) * 2018-01-05 2018-06-19 深圳市新沧海机械有限公司 充气翻边机
CN208067146U (zh) * 2018-01-05 2018-11-09 深圳市新沧海机械有限公司 充气翻边机
CN108098650A (zh) * 2018-02-13 2018-06-0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节压装夹具
CN208268294U (zh) * 2018-05-02 2018-12-21 江苏耐玛鑫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报警氮气弹簧
CN108591355A (zh) * 2018-06-27 2018-09-2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竖向隔振支座
CN208578919U (zh) * 2018-06-29 2019-03-05 伽博尔精密模具配件(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氮气弹簧氮气填充封堵装置
CN109340298A (zh) * 2018-11-16 2019-02-15 重庆大学 阻尼器用活塞内置容积补偿结构
CN209977141U (zh) * 2019-04-22 2020-01-2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占奎: "对HXQ系列活塞式蓄能器密封装置改进措施的探讨", 煤矿机械, no. 01 *
汪建晓;王世旺;孟光;: "挤压式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试验", 航空学报, no. 01 *
温晓园;黄恺;邓黎明;: "汽车减振器双工位充气检测一体机的设计与研制",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2 *
高英敏;曾聪敏;姚建辉;马璇;: "一体式充气减振器的分析与研究", 现代制造工程, no. 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0312B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79176U (zh) 快速定位夹紧单元
CN108655710B (zh) 一种带缓冲装置的凡尔体胶皮装配用气动安装设备
CN105510120A (zh) 一种模拟深部岩体受力状态的加载装置
CN103630349A (zh) 压缩式封隔器试验装置
CN203779177U (zh) 大夹持力快速定位夹紧单元
CN202903426U (zh) 封隔器胶筒试验工装
CN110030312A (zh) 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
CN105445095A (zh) 一种用于模拟深部岩体受力状态的承载架
CN105466648A (zh) 一种减震器焊接机的气密性检测机构
CN214424468U (zh) 一种可钻式挤注桥塞
CN207976261U (zh) 气密性测试设备
CN203463540U (zh) 一种含导向座的防超行程主动安全的氮气弹簧
CN110005743A (zh) 一种阻尼器的充气密封设备
CN205449406U (zh) 一种减震器焊接机的气密性检测机构
CN110375926A (zh) 一种阀门承插焊端试压密封结构及其试压方法
CN105080010B (zh) 一种容器阀
CN203162426U (zh) 充气装置
CN210004884U (zh) 一种用于矿山开采的爆破装置
CN209587471U (zh) 一种孔洞泄漏封堵装置
CN106346409A (zh) 一种密闭爆发器垫圈拆卸工具
CN204922502U (zh) 高压气瓶装置
CN209704980U (zh) 一种可调节导杆气缸
CN207289567U (zh) 一种高精度同步器齿圈热后加工车槽夹具
CN218702539U (zh) 一种防漏的丁基胶内胎
CN111486139A (zh) 一种液压凿岩机蓄能器充测氮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