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3405A -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23405A
CN110023405A CN201780073319.9A CN201780073319A CN110023405A CN 110023405 A CN110023405 A CN 110023405A CN 201780073319 A CN201780073319 A CN 201780073319A CN 110023405 A CN110023405 A CN 110023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parts
absorbing agent
ultraviolet absorbing
resin composition
poly carbo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33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茂木笃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5721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6079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572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01930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9583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83877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7/03178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096758A1/ja
Publication of CN110023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34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6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more than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72Five-membered rings
    • C08K5/3475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40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5/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arbon chain containing arom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7Cyclic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40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5/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directly linked by a ring-member-to-ring-member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04Aromatic polycarbonates
    • C08G64/06Aromatic polycarbonates not containing aliphatic unsatu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4Additiv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additives of the same subgroup in C08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5Stabilisers against oxidation, heat, light, ozo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提供的是可阻断紫外光以及在其可见光侧的400至420nm波长的光并且在成形时无气体产生问题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包括:(i)0.02至1质量份的具有在根据JIS K7105使用以下式子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75nm以上的含芝麻酚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B1),或(ii)0.08至1质量份的具有在根据JIS K7105使用以下式子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60nm以上且小于375nm的含芝麻酚基的紫外线吸收剂(B2);以及0.01至0.5质量份的稳定剂(C)。

Description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更具体地,涉及可阻断在紫外光的可见光侧的400至420nm波长的光、并且无成形时的气体产生问题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眼睛常暴露于来自太阳光的损伤,因此保护眼睛免受波长扩至400nm的紫外光是很重要的。另外,最近的研究表明,靠近紫外光的可见光侧的波长带还可损害眼睛组织并且是例如白内障等的病因。此外,随着使用LED作为光源的机器或照明变得更加普遍,还报道了在LED光源中大量存在的蓝光为眼病的原因。
因此,需要阻断紫外光以及在其可见光侧的400至420nm波长的光的材料。
通常,聚碳酸酯树脂表现优异的机械性能、耐候性和透明性,并且并入紫外线吸收剂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用作例如眼镜、太阳镜、护目镜、各种照明罩等的透明的紫外线吸收性材料。例如,二苯甲酮系、苯并三唑系、三嗪系、水杨酸酯(盐)系等用作紫外线吸收剂(例如,专利文献1~2)。
然而,并不知晓可实际有效吸收并且阻断400至420nm波长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另外,当已获得使用例如上述的常规紫外线吸收剂来阻挡420nm波长的光时,其大的配混量导致成形时的大量气体产生问题。
已知包括聚碳酸酯树脂和这类紫外线吸收剂的树脂组合物,但目前未知可有效吸收阻断400至420nm波长同时无成形时的气体产生问题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09-2912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公平06-518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问题)为提供可阻断紫外光以及在其可见光侧的400至420nm波长的光且无成形时的气体产生问题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作为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广泛深入调查的结果,本发明人发现,通过在各情况下以特定量混合具有特定的最大吸收波长的紫外线吸收剂和磷系稳定剂,获得可阻断400至420nm波长的光并且无成形时的气体产生问题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包括,
(i)0.02至1质量份的具有在根据JIS K7105使用以下式子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75nm以上的含芝麻酚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B1),或
(ii)0.08至1质量份的具有在根据JIS K7105使用以下式子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60nm以上且小于375nm的含芝麻酚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B2);和
0.01至0.5质量份的稳定剂(C)。
[包含0.005质量%的紫外线吸收剂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吸光度]–[仅聚碳酸酯树脂的吸光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可阻断紫外光以及在其可见光侧的400至420nm波长的光,且无成形时的气体产生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评价实施例中模具污染的滴形模具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实施方案、实施例等详细说明本发明。
除非特别另外说明,否则在本说明书中,详述数值范围中的“至”从含义上来说包含用作下限值和上限值的“至”前后记载的数值。
本发明如上文所描述且构成第一发明,其包括(i)0.02至1质量份的具有最大吸收波长为375nm以上的含芝麻酚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B1),和第二发明,其包括(ii)0.08至1质量份的具有在根据JIS K7105使用以下式子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60nm以上且小于375nm的含芝麻酚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B2)。
下文首先说明上述第一发明,接着说明上述第二发明。
<第一发明>
以下,首先说明第一发明。
第一发明涉及以下描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成形品。
[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包括0.02至1质量份的具有在根据JIS K7105使用以下式子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75nm以上的紫外线吸收剂(B1),和0.01至0.5质量份的稳定剂(C)。
[包含0.005质量%的紫外线吸收剂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吸光度]–[仅聚碳酸酯树脂的吸光度]
[2]根据[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紫外线吸收剂(B1)为含芝麻酚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
[3]根据[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紫外线吸收剂(B1)为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紫外线吸收剂。
(式中,X表示卤素原子。)
[4]根据[1]至[3]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还包含,0.01质量份以上且小于0.08质量份的具有在根据JIS K7105使用所述式子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60nm以上且小于375nm的含芝麻酚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B2)。
[5]根据[1]至[4]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还包含,0.01至0.2质量份的具有在根据JIS K7105使用所述式子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小于360nm的紫外线吸收剂(B2)。
[6]根据[5]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B2)为选自无芝麻酚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丙二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和苯并噁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1]至[6]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根据JIS K7105对2mm厚的成形体在420nm波长下测定的透过率为25%以下。
[8]一种成形品,其为根据[1]至[7]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成形品。
以下详述第一发明的构成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各组分等。
[聚碳酸酯树脂(A)]
聚碳酸酯树脂为具有式-[-O-X-O-C(=O)-]-表示的碳酸酯键的基本结构的聚合物。式中的X通常为烃,但可使用用于赋予不同特性的并入杂原子或杂键的X。
聚碳酸酯树脂可分为其中各个直接与碳酸酯键键合的碳原子为芳香族碳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和它们为脂肪族碳原子的脂肪族聚碳酸酯树脂,并且可使用这两种中的任一者。考虑到例如耐热性、机械性能、和电气特性等观点,其中优选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
不限制聚碳酸酯树脂的具体种类,并且此处实例为通过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酯前体反应提供的聚碳酸酯聚合物。在此,除了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酯前体以外,还可使多羟基化合物等反应。还可使用二氧化碳作为碳酸酯前体与环醚反应的方法。聚碳酸酯聚合物可为直链或支链。另外,聚碳酸酯聚合物可为由1种重复单元组成的均聚物,或可为具有2种以上的重复单元的共聚物。可为这类例如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等的共聚物选择各种共聚模式。通常,此处描述的聚碳酸酯聚合物为热塑性树脂。
在作为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原料的单体中,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可示例为以下:
二羟基苯类,例如1,2-二羟基苯、1,3-二羟基苯(即间苯二酚)、和1,4-二羟基苯;
二羟基联苯类,例如2,5-二羟基联苯、2,2’-二羟基联苯、和4,4’-二羟基联苯;
二羟基萘类,例如2,2’-二羟基-1,1’-联萘、1,2-二羟基萘、1,3-二羟基萘、2,3-二羟基萘、1,6-二羟基萘、2,6-二羟基萘、1,7-二羟基萘、和2,7-二羟基萘;
二羟基二芳醚类,例如2,2’-二羟基二苯醚、3,3’-二羟基二苯醚、4,4’-二羟基二苯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醚、1,4-双(3-羟基苯氧基)苯、和1,3-双(4-羟基苯氧基)苯;
双(羟芳基)烷类,例如
2,2-双(4-羟苯基)丙烷(即,双酚A)、
1,1-双(4-羟苯基)丙烷、
2,2-双(3-甲基-4-羟苯基)丙烷、
2,2-双(3-甲氧基-4-羟苯基)丙烷、
2-(4-羟苯基)-2-(3-甲氧基-4-羟苯基)丙烷、
1,1-双(3-叔丁基-4-羟苯基)丙烷、
2,2-双(3,5-二甲基-4-羟苯基)丙烷、
2,2-双(3-环己基-4-羟苯基)丙烷、
2-(4-羟苯基)-2-(3-环己基-4-羟苯基)丙烷、
α,α′-双(4-羟苯基)-1,4-二异丙苯、
1,3-双[2-(4-羟苯基)-2-丙基]苯、
双(4-羟苯基)甲烷、
双(4-羟苯基)环己基甲烷、
双(4-羟苯基)苯基甲烷、
双(4-羟苯基)(4-丙烯基苯基)甲烷、
双(4-羟苯基)二苯基甲烷、
双(4-羟苯基)萘基甲烷、
1,1-双(4-羟苯基)乙烷、
1,1-双(4-羟苯基)-1-苯基乙烷、
1,1-双(4-羟苯基)-1-萘基乙烷、
1,1-双(4-羟苯基)丁烷、
2,2-双(4-羟苯基)丁烷、
2,2-双(4-羟苯基)戊烷、
1,1-双(4-羟苯基)己烷、
2,2-双(4-羟苯基)己烷、
1,1-双(4-羟苯基)辛烷、
2,2-双(4-羟苯基)辛烷、
4,4-双(4-羟苯基)庚烷、
2,2-双(4-羟苯基)壬烷、
1,1-双(4-羟苯基)癸烷、和
1,1-双(4-羟苯基)十二烷;
双(羟芳基)环烷类,例如
1,1-双(4-羟苯基)环戊烷、
1,1-双(4-羟苯基)环己烷、
1,1-双(4-羟苯基)-3,3-二甲基环己烷、
1,1-双(4-羟苯基)-3,4-二甲基环己烷、
1,1-双(4-羟苯基)-3,5-二甲基环己烷、
1,1-双(4-羟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
1,1-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
1,1-双(4-羟苯基)-3-丙基-5-甲基环己烷、
1,1-双(4-羟苯基)-3-叔丁基环己烷、
1,1-双(4-羟苯基)-4-叔丁基环己烷、
1,1-双(4-羟苯基)-3-苯基环己烷、和
1,1-双(4-羟苯基)-4-苯基环己烷;
含卡多(cardo)结构的双酚类,例如9,9-双(4-羟苯基)芴和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
二羟基二芳基硫化物类,例如4,4’-二羟基二苯基硫化物和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硫化物;
二羟基二芳基亚砜类,例如4,4’-二羟基二苯基亚砜和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亚砜;和
二羟基二芳基砜类,例如4,4’-二羟基二苯基砜和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砜。
前述中,优选双(羟芳基)烷类,其中优选双(4-羟苯基)烷类,而从耐冲击性和耐热性的观点来看,特别优选2,2-双(4-羟苯基)丙烷(即,双酚A)。
可使用一种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或可使用任意比例的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包括作为脂肪族聚碳酸酯树脂的原料的单体可通过以下示例:
烷二醇类,例如乙烷-1,2-二醇、丙烷-1,2-二醇、丙烷-1,3-二醇、2,2-二甲基丙烷-1,3-二醇、2-甲基-2-丙基丙烷-1,3-二醇、丁烷-1,4-二醇、戊烷-1,5-二醇、己烷-1,6-二醇、和癸烷-1,10-二醇;
环烷烃二醇类,例如环戊烷-1,2-二醇、环己烷-1,2-二醇、环己烷-1,4-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4-(2-羟乙基)环己醇、和2,2,4,4-四甲基环丁烷-1,3-二醇;
二醇类,例如乙二醇、2,2’-氧二乙醇(即,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和螺二醇;
芳烷基二醇类,例如1,2-苯二甲醇、1,3-苯二甲醇、1,4-苯二甲醇、1,4-苯二乙醇、1,3-双(2-羟乙氧基)苯、1,4-双(2-羟乙氧基)苯、2,3-双(羟甲基)萘、1,6-双(羟乙基)萘、4,4’-联苯二甲醇、4,4’-联苯二乙醇、1,4-双(2-羟乙氧基)联苯、双酚A双(2-羟乙基)醚;和双酚S双(2-羟乙基)醚;和
环醚类,例如1,2-环氧乙烷(即,环氧乙烷)、1,2-环氧丙烷(即,环氧丙烷)、1,2-环氧环戊烷、1,2-环氧环己烷、1,4-环氧环己烷、1-甲基-1,2-环氧环己烷、2,3-环氧降莰烷、和1,3-环氧丙烷。
包括作为聚碳酸酯树脂的原料的单体中,碳酸酯前体可示例为羰基卤化物和碳酸酯。可使用一种碳酸酯前体,或可使用任意比例的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羰基卤化物可具体示例为光气;和二羟基化合物的卤代甲酸酯和二羟基化合物的一氯代甲酸酯。
碳酸酯可具体示例为碳酸二芳酯类,例如碳酸二苯酯和碳酸二甲苯基酯;碳酸二烷基酯类,例如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二乙酯;和二羟基化合物的碳酸酯,例如,二羟基化合物的双碳酸酯、二羟基化合物的单碳酸酯、和环状碳酸酯。
对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且可使用任何方法。其实例为界面聚合法、熔融酯交换法、吡啶法、环状碳酸酯化合物的开环聚合法、和预聚物的固相酯交换法。
聚碳酸酯树脂(A)的分子量,以粘均分子量(Mv)表示,优选在16,000至50,000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为18,000以上并且仍更优选为20,000以上并且更加优选45,000以下、仍更优选40,000以下,并且特别优选38,000以下。小于16,000的粘均分子量促使模制品耐冲击性的降低并且造成开裂风险,因此是不适宜的。大于50,000的粘均分子量导致流动性差并且促使成形性的问题出现,因此也是不适宜的。
两种以上的具有不同粘均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的混合物可用于聚碳酸酯树脂(A),在这种情况下,可混合具有上述优选范围外的粘均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
本发明中,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Mv]指使用施耐尔粘度方程,即η=1.23×10-4Mv0.83计算的值,其中使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并且使用乌别洛特粘度计测定20℃下的特性粘度[η](单位dl/g)。特性粘度[η]为使用下式和在各溶液浓度[C](g/dl)下测定的比粘度[ηsp]计算的值。
另外,本发明中可使用聚碳酸酯树脂和其他热塑性树脂的组合。此外,可构造聚碳酸酯树脂为主要部分的共聚物,例如,更进一步的以提高阻燃性和耐冲击性为目的的聚碳酸酯树脂与含硅氧烷结构的低聚物或聚合物的共聚;更进一步的以提高热氧化稳定性和阻燃性为目的的聚碳酸酯树脂与含磷原子的单体、低聚物、或聚合物的共聚物;以改善热氧化稳定性为目的的聚碳酸酯树脂与含二羟蒽醌结构的单体、低聚物、或聚合物的共聚物;为了改善光学性质的聚碳酸酯树脂与具有例如聚苯乙烯等烯属系结构的低聚物或聚合物的共聚物;或以增强耐药性为目的的聚碳酸酯树脂与聚酯树脂低聚物或聚合物的共聚物。
另外,为了获得改善的成形品外观并改善流动性,聚碳酸酯树脂可包含聚碳酸酯低聚物。该聚碳酸酯低聚物的粘均分子量(Mv)通常为1500以上、优选2000以上,并且通常为9500以下、优选9000以下。并入的聚碳酸酯低聚物优选为聚碳酸酯树脂(包含聚碳酸酯低聚物)的30质量%以下。
聚碳酸酯树脂可为原始状态的原料,但也可为由消费后产品再生的聚碳酸酯树脂(也称为材料再生的聚碳酸酯树脂)。
然而,再生的聚碳酸酯树脂优选为聚碳酸酯树脂的80质量%以下,并且更优选50质量%以下。由于再生的聚碳酸酯树脂具有对例如热劣化、老化劣化等劣化的高可能性,使用比指定范围的量大的这类聚碳酸酯树脂产生导致色相和机械性能下降的可能性。
[紫外线吸收剂(B1)]
根据第一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包含根据JIS K7105使用以下式(1)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75nm以上的紫外线吸收剂(B1)。
[包含0.005质量%的紫外线吸收剂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吸光度]–[仅聚碳酸酯树脂的吸光度]…(1)
本发明中,紫外线吸收剂(B1)的最大吸收波长定义为根据式(1)通过从包含0.005质量%的紫外线吸收剂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平板状成形品的吸光度减去不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相同聚碳酸酯树脂的相同形状和相同厚度的平板状成形品的吸光度获得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认为原则上由此定义的最大吸收波长不随所用平板状试验片的厚度的函数变化,但本发明中优选以2mm厚度进行比较。
相同定义同样适用于下述紫外线吸收剂(B2)和(B3)的最大吸收波长。
在实施例中详述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和确定方法的具体条件。
紫外线吸收剂(B1)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75nm以上,该最大吸收波长的上限为优选420nm以下并且更优选400nm以下。
虽然该紫外线吸收剂(B1)可选自例如其中在各情况下具有最大吸收波长为375nm以上的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苯甲酸酯系化合物、水杨酸苯酯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丙二酸酯系化合物、和草酸苯胺系化合物等,但优选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更优选含芝麻酚基(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dioxol)-5-醇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并且特别优选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紫外线吸收剂。
通式(1)中X为卤素原子并且优选例如氯、溴、氟、或碘等卤素原子,更优选氯原子,因此特别优选6-(5-氯-2H-苯并三唑-2-基)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醇。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紫外线吸收剂(B1)的含量为0.02至1质量份。当该含量小于0.02质量份时,则得到的树脂组合物在400至420nm波长域的透过率过高。当该含量超过1质量份时,在400至420nm波长域的透过率低,但成形时的气体产生问题变为显著且挥发分附着至成形品并显著损害产品外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紫外线吸收剂(B1)的含量优选0.025质量份以上、0.8质量份以下,更优选0.7质量份以下,并且仍更优选0.6质量份以下。
[紫外线吸收剂(B2)]
根据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优选另外包含具有根据JIS K7105由式(1)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60nm以上且小于375nm的含芝麻酚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B2)。
紫外线吸收剂(B2)的并入使得可改善当紫外线吸收剂(B1)含量相对小时在320nm附近的透过率易于增加的趋势。
具有根据JIS K7105由式(1)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60nm以上且小于375nm的含芝麻酚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B2)优选由以下通式(2)表示的紫外线吸收剂。
(通式(2)中,R表示氢原子、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羟基、羧基、烷基中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羰基、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羟烷基、或在各烷基中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氧基烷基。)
通式(2)中的R可具体示例为以下:氢原子;任选取代的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己基、正辛基、和2-乙基己基;任选取代的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己氧基、正辛氧基、和2-乙基己氧基;羟基;羧基;任选取代的烷基中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羰基,例如,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异丙氧基羰基、正丁氧基羰基、异丁氧基羰基、仲丁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正己氧基羰基、正辛氧基羰基、和2-乙基己氧基羰基;任选取代的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羟烷基,例如,羟甲基、羟乙基、羟丙基、羟丁基、羟己基、和羟辛基;和任选取代的在各烷基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直链的烷基羰基氧基烷基,例如,甲基羰基氧基甲基、乙基羰基氧基甲基、丙基羰基氧基甲基、丁基羰基氧基甲基、己基羰基氧基甲基、庚基羰基氧基甲基、辛基羰基氧基甲基、甲基羰基氧基乙基、乙基羰基氧基乙基、丙基羰基氧基乙基、丁基羰基氧基乙基、己基羰基氧基乙基、庚基羰基氧基乙基、和辛基羰基氧基乙基。
前述R中优选氢原子、烷基、烷氧基、羟基、羧基、烷氧基羰基、羟烷基、和烷基羰基氧基烷基。更优选氢原子、甲基、甲氧基、正辛氧基、羟基、羧基、甲氧基羰基、正辛氧基羰基、羟乙基、甲基羰基氧基乙基、和庚基羰基氧基乙基。
以下为由通式(2)表示且具有最大吸收波长为360nm以上且小于375nm的化合物的优选实例:6-(2H-苯并三唑-2-基)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醇、6-(5-正庚基羰基氧基乙基-2H-苯并三唑-2-基)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醇、6-(5-异庚基羰基氧基乙基-2H-苯并三唑-2-基)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醇、6-(5-甲基-2H-苯并三唑-2-基)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醇、6-(5-甲氧基-2H-苯并三唑-2-基)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醇、6-(5-羟基-2H-苯并三唑-2-基)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醇、6-(5-辛氧基-2H-苯并三唑-2-基)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醇、6-(5-羧基-2H-苯并三唑-2-基)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醇、6-(5-羟乙基-2H-苯并三唑-2-基)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醇、和6-(5-甲基羰基氧基乙基-2H-苯并三唑-2-基)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醇。
前述中特别优选6-(2H-苯并三唑-2-基)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醇、6-(5-正庚基羰基氧基乙基-2H-苯并三唑-2-基)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醇、和6-(5-异庚基羰基氧基乙基-2H-苯并三唑-2-基)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醇。
紫外线吸收剂(B2)的优选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为0.01质量份以上且小于0.08质量份。在小于0.01质量份时容易发生所得树脂组合物在320nm波长附近的透过。而在0.08质量份以上时促使成形时的气体产生的发生并且容易损害产品外观。紫外线吸收剂(B2)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更优选为0.02质量份以上、仍更优选0.03质量份以上,并且更优选为0.07质量份以下、仍更优选0.05质量份以下并且特别优选0.04质量份以下。
[紫外线吸收剂(B3)]
根据第一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优选另外包含具有根据JIS K7105由式(1)确定的吸收曲线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小于360nm的紫外线吸收剂(B3)。
紫外线吸收剂(B3)的并入使得可改善当紫外线吸收剂(B1)含量相对小时在320nm附近的透过率易于增加的趋势。
紫外线吸收剂(B3)可示例为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苯并噁嗪系化合物、苯甲酸酯系化合物、水杨酸苯酯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丙二酸酯系化合物,和草酸苯胺系化合物。前述中优选的为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丙二酸酯系化合物、和苯并噁嗪系化合物。可使用这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羟基二苯甲酮系化合物可示例为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
丙二酸酯系化合物可示例为二甲基(对甲氧基苄叉基(benzylidene))丙二酸酯、2-(1-芳基烷叉基(alkylidene))丙二酸酯、和四乙基2,2’-(1,4-亚苯基二甲叉基(dimethylidene))双丙二酸酯。
三嗪系化合物可示例为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
苯甲酸酯系化合物可示例为2,4-二叔丁基苯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
苯并噁嗪系化合物可示例为2,2’-(1,4-亚苯基)双(4H-3,1-苯并噁嗪-4-酮)。
紫外线吸收剂(B3)更优选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并且特别优选为不具有芝麻酚基的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以下为这类苯并三唑系化合物的优选具体实例:2-(2-羟基-5-叔辛基苯基)-2H-苯并三唑、2-(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苯基)-5-氯-2H-苯并三唑、2-[5-氯(2H)-苯并三唑-2-基]-4-甲基-6-(叔丁基)苯酚、2,4-二叔丁基-6-(5-氯代苯并三唑-2-基)苯酚、(2-[5-氯(2H)-苯并三唑-2-基]-4,6-二(叔戊基)苯酚)、3-[3-叔丁基-5-(5-氯-2H-苯并三唑-2-基)-4-羟基苯基]辛基丙酸酯、2-(3-叔丁基-5-甲基-2-羟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2-(2H-苯并三唑-2-基)-6-十二烷基-4-甲基苯酚、2-(2H-苯并三唑-2-基)-对甲酚、2-[(2H)-苯并三唑-2-基]-4,6-二(1-甲基-1-苯乙基)苯酚。
紫外线吸收剂(B3)的优选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为0.01至0.02质量份。在小于0.01质量份时容易发生所得树脂组合物在320nm波长附近的透过。而在超过0.2质量份时,促使成形时的气体产生的发生并且容易损害产品外观。紫外线吸收剂(B3)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更优选为0.02质量份以上、仍更优选0.03质量份以上并且更优选为0.15质量份以下。
[稳定剂(C)]
根据第一发明的聚碳酸树脂组合物包含稳定剂(C)。该稳定剂(C)示例为磷系稳定剂、酚系稳定剂、硫系稳定剂等。根据第二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也包含稳定剂(C),并且其种类、含量等与第一发明中的相同。以下说明同样适用于第二发明中的稳定剂(C)。
[磷系稳定剂]
通过在根据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并入磷系稳定剂,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具有良好的色相并且表现另外的其耐热变色性的改进。
任何已知的磷系稳定剂可在此用作磷系稳定剂。具体实例为磷的含氧酸,例如磷酸、膦酸、亚磷酸、次膦酸、和多磷酸;酸性焦磷酸金属盐,例如,酸性焦磷酸钠、酸性焦磷酸钾、和酸性焦磷酸钙;第1或第2B族金属的磷酸盐,例如,磷酸钾、磷酸钠、磷酸铯、和磷酸锌;磷酸酯化合物;亚磷酸酯化合物;和亚膦酸酯化合物,且特别优选亚磷酸酯化合物。通过选择亚磷酸酯化合物,可获得表现更高耐变色性和更好连续生产性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该亚磷酸酯化合物为由通式P(OR)3表示的三价的磷系化合物,其中R表示一价或二价的有机基。
该亚磷酸酯化合物示例为亚磷酸三苯酯、三(单壬基苯基)亚磷酸酯、三(壬基/二壬基-苯基)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单辛基二苯基亚磷酸酯、二辛基单苯基亚磷酸酯、单癸基二苯基亚磷酸酯、二癸基单苯基亚磷酸酯、三癸基亚磷酸酯、三月桂基亚磷酸酯、三硬脂基亚磷酸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苯基)辛基亚磷酸酯、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辛基亚磷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亚磷酸酯、和6-[3-(3-叔丁基-羟基-5-甲基苯基)丙氧基]-2,4,8,10-四叔丁基二苯并[d,f][1,3,2]二氧杂磷杂庚环(dioxaphosphepine)。
在这些亚磷酸酯化合物中,更优选由以下通式(3)和(4)表示的芳香族亚磷酸酯化合物,因为其有效增加由根据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表现的耐热变色性。
(式中,R1、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芳基。)
(式中,R4和R5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芳基。)
在由式(3)表示的亚磷酸酯化合物中,其中优选亚磷酸三苯酯、三(单壬基苯基)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等,其中更优选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在由式(4)表示的亚磷酸酯化合物中,特别优选具有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结构的那些,例如双(2,4-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和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在这些亚磷酸酯化合物中,式(4)表示的芳香族亚磷酸酯化合物提供甚至更好的色相并且因此更加优选。
可并入单一磷系稳定剂或可并入任意比例的两种以上的磷系稳定剂的任意组合。
磷系稳定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为0.01至0.5质量份、优选0.02质量份以上、更优选0.03质量份以上,并且优选为0.4质量份以下、更优选0.3质量份以下并且仍更优选0.2质量份以下。当磷系稳定剂含量为小于0.005质量份时,色相、耐热变色性不充分。在超过0.5质量份时,耐热变色性实际上反而恶化且湿热稳定性也降低。
[酚系稳定剂]
根据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可包含酚系稳定剂作为稳定剂。受阻酚系氧化抑制剂为酚系稳定剂的实例。其具体实例为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硫代二亚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N,N′-己烷-1,6-二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酰胺]、2,4-二甲基-6-(1-甲基十五烷基)苯酚、二乙基[[3,5-双(1,1-二甲基乙基)-4-羟苯基]甲基]磷酸酯、3,3′,3″,5,5′,5″-六-叔丁基-α,α′,α″-(均三甲苯-2,4,6-三基)三-对甲酚、4,6-双(辛基硫代甲基)-邻甲酚、亚乙基双(氧亚乙基)双[3-(5-叔丁基-4-羟基-间甲苯基)丙酸酯]、六亚甲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羟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2,6-二-叔丁基-4-(4,6-双(辛基硫代)-1,3,5-三嗪-2-基氨基)苯酚、和2-[1-(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乙基]-4,6-二叔戊基苯基丙烯酸酯。
在上述中,优选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和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这些酚系氧化抑制剂可具体示例为来自BASF的“Irganox 1010”和“Irganox 1076”和来自ADEKA的“ADK STAB AO-50”和“ADK STAB AO-60”。
可并入单一酚系稳定剂或可并入任意比例的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酚系稳定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为0.01至0.5质量份并且优选0.02质量份以上、更优选0.03质量份以上,并且优选0.4质量份以下、更优选0.3质量份以下且仍更优选0.2质量份以下。当酚系稳定剂含量小于指定范围的下限值时,作为酚系稳定剂的效果会不充分。当酚系稳定剂含量超过指定范围的上限值时,效果达到顶峰,因此会不经济。
磷系稳定剂可与酚系稳定剂组合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磷系稳定剂和酚系稳定剂的总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为0.01至0.5质量份,并且优选0.02质量份以上、更优选0.03质量份以上,并且优选0.4质量份以下、更优选0.3质量份以下并且仍更优选0.2质量份以下。
[硫系稳定剂]
硫系稳定剂可示例为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二(十三烷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二肉豆蔻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二硬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十二烷基硬脂酰3,3’-硫代二丙酸脂、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双[2-甲基-4-(3-月桂基硫代丙酰氧基)-5-叔丁基苯基]硫化物(bis[2-methyl-4-(3-laurylthiopropionyl oxy)-5-tert-butylphenyl]sulfide)、十八烷基二硫化物、巯基苯并咪唑、2-巯基-6-甲基苯并咪唑、和1,1'-硫代二(2-萘酚)。
前述中优选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该硫系稳定剂可示例为来自ADEKA Corporation的“ADK STAB AO-412S”。
硫系稳定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为0.01至0.5质量份并且优选0.02质量份以上、更优选0.03质量份以上,并且优选0.4质量份以下、更优选0.3质量份以下、仍更优选0.2质量份以下。当硫系稳定剂含量为小于指定范围的下限值时,作为硫系稳定剂的效果会不充分。当硫系稳定剂含量超过指定范围的上限值时,效果到达顶峰,因此会不经济。
[添加剂]
根据第一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可包含除上述那些以外的其他添加剂,例如脱模剂、荧光增白剂、颜料、染料、阻燃剂、耐冲击增强剂、抗静电剂、增塑剂、增容剂等的添加剂,并且可包含除聚碳酸酯树脂以外的聚合物。可并入这些添加剂中的一种或可并入这些添加剂的两种以上,并且可并入一种其他树脂或两种以上的其他树脂。根据第二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也可包含除上述那些以外的其他添加剂,并且其种类、含量等与第一发明相同。
<第二发明>
以下说明第二发明。
第二发明涉及以下描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成形品。
[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包括0.08至1质量份的具有根据JIS K7105使用以下式子确定的吸收曲线中最大吸收波长为360nm以上且小于375nm的紫外线吸收剂(B2),和0.01至0.5质量份的稳定剂(C)。
[含0.005质量%的紫外线吸收剂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吸光度]–[仅聚碳酸酯树脂的吸光度]
[2]根据[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紫外线吸收剂(B2)为含芝麻酚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
[3]根据[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紫外线吸收剂(B2)为由以下通式(2)表示的紫外线吸收剂。
(式中,R表示氢原子、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羟基、羧基、烷基中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羰基、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羟烷基、或各烷基中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氧基烷基。)
[4]根据[1]至[3]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另外包含,0.01至0.2质量份的具有在根据JIS K7105使用以下式子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小于360nm的紫外线吸收剂(B3)。
[5]根据[4]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紫外线吸收剂(B3)为选自无芝麻酚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丙二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和苯并噁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1]至[5]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根据JIS K7105对2mm厚的成形体在420nm波长下测定的透过率为25%以下。
[7]根据[1]至[6]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成形品。
用于根据第二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各组分本身实质上与本发明的第一发明中所记载的那些组分相同,并且,除非特别另外指出,否则上文提供的第一发明的说明直接适用于第二发明中使用的各组分本身。
[聚碳酸酯树脂(A)]
聚碳酸树脂(A)如上文所记载的,且相同说明同样适用于根据第二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A)。
[紫外线吸收剂(B2)]
根据第二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包含具有根据JIS K7105使用以下式(1)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60nm以上且小于375nm的紫外线吸收剂(B2)。
[含0.005质量%的紫外线吸收剂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吸光度]–[仅聚碳酸酯树脂的吸光度]…(1)
紫外线吸收剂(B2)如上文所记载的,并且相同说明同样适用于根据第二发明的紫外线吸收剂(B2)。
紫外线吸收剂(B2)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为0.08至1质量份。当该含量小于0.08质量份时,得到的树脂组合物在400至420nm波长域的透过率过高。当该含量超过1质量份时,在400至420nm波长域的透过率低,但成形时的气体产生问题变为显著且挥发分附着至成形品并显著损害产品外观。紫外线吸收剂(B2)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优选0.08至0.9质量份、更优选0.08至0.8质量份、仍更优选0.08至0.7质量份、并且特别优选0.08至0.6质量份。
[紫外线吸收剂(B3)]
根据第二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优选另外包含具有根据JIS K7105由式(1)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小于360nm的紫外线吸收剂(B3)。
紫外线吸收剂(B3)的并入使得可改善当紫外线吸收剂(B2)含量相对小时在320nm附近的透过率易于增加的趋势。
关于该紫外线吸收剂(B3),用于第一发明的紫外线吸收剂(B3)的说明同样适用于第二发明的紫外线吸收剂(B3)。
紫外线吸收剂(B3)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为0.01至0.2质量份。在小于0.01质量份时容易发生所得树脂组合物在320nm波长附近的透过。而在超过0.2质量份时,促使成形时的气体产生的发生并且容易损害产品外观。紫外线吸收剂(B3)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更优选0.02质量份以上、仍更优选0.03质量份以上并且更优选0.15质量份以下。
[稳定剂(C)]
根据第二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包含稳定剂(C)。该稳定剂(C)可示例为磷系稳定剂、酚系稳定剂、和硫系稳定剂等。
第二发明中使用的稳定剂(C)的种类和含量等与第一发明中的相同,并且先前的说明同样适用于根据第二发明的稳定剂(C)。
[添加剂]
根据第二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可包含除上述那些以外的其他添加剂,例如脱模剂、抗氧化剂、荧光增白剂、颜料、染料、阻燃剂、耐冲击增强剂、抗静电剂、增塑剂、和增容剂等的添加剂,并且可包含除聚碳酸酯树脂以外的聚合物。可并入这些添加剂中的一种或可并入这些添加剂中的两种以上,同时可并入一种其他树脂或两种以上的其他树脂。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无限制,并且可广泛采用已知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方法可示例为将聚碳酸酯树脂(A)、紫外线吸收剂(B1)或(B2)、磷系稳定剂(C)和任选共混的其他组分,通过使用任何例如转鼓混合机或亨舍尔混合机等各种混合机进行初步混合,接着使用例如班伯里密炼机、辊、布拉本德、单螺杆混炼挤出机、双螺杆混炼挤出机、和混炼机等的混合机进行熔融混炼。熔融混炼的温度无特别限制,但通常在240℃至320℃范围内。
通过丸粒化前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并且使用任何各种成形方法成形丸粒,可由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制造各种成形品。另外,该方法无需进行丸粒化阶段,成形品也可通过将挤出机中的熔融混炼的树脂直接成形来制造。
根据JIS K7105对通过成形根据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获得的2mm厚的成形体在420nm波长下测定的透过率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10%以下、甚至更优选5%以下、并且特别优选1%以下。当420nm波长下的透过率超过25%时,则作为旨在阻断400至420nm波长域的材料例如作为太阳镜镜片等的效果不充分。
从根据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获得的成形品表现优异的阻断紫外光以及在其可见光侧的400至420nm波长的光的能力;并且无成形时的气体产生问题;并且具有聚碳酸酯树脂表现的各种优异的机械和热性能。因此,其可广泛并有利地用于例如片材、薄膜、杂货、家电部件、汽车部件、建筑材料、和中空容器等的紫外线辐射诱导的劣化成问题的应用中。更具体地,眼镜镜片、太阳镜镜片、护目镜(用于滑雪)、防护眼镜、和防护面具等;拱廊的屋顶板、室内泳池、车棚、和天窗等;以及信号灯、隔音墙、汽车的侧窗和后窗、太阳能电池外壳、和路灯罩等是优选的实例。
实施例
以下,使用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应解释为限制于或受限于以下实施例。
<第一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
用于以下第一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原料和评价方法如下。
[表1]
关于表1中给出的紫外线吸收剂的最大吸收波长,确定通过将0.005%的特定紫外线吸收剂并入表1中给出的聚碳酸酯树脂所提供的组合物的吸光度Aλ,并且确定不并入紫外线吸收剂的表1中给出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吸光度Aλ0。最大吸收波长是通过从吸光度Aλ减去吸光度Aλ0提供的吸光度(Aλ-Aλ0)的吸收曲线来获得的。吸光度Aλ和吸光度Aλ0的测定是使用以下[透过率和吸光度的测定]中记载的方法进行的。
(实施例1至22、比较例1至9)
[树脂组合物丸粒的制造]
表1中给出的各组分以表2至4中表明的比例(质量份)共混并且用转鼓混合机混合20分钟。接着在280℃料筒温度下通过具有40mm螺杆直径的排气式单螺杆挤出机(TanabePlastics Machinery Co.,Ltd.的“VS-40”)进行熔融混炼,并且通过线料切割制得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丸粒。
[透过率和吸光度的测定]
使用热风循环式干燥机在120℃下干燥获得的丸粒5小时,接着通过注射成形机(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Ltd.的“SE50DUZ”)在280℃树脂温度、80℃模具温度、和30秒成形循环的条件下,成形宽50mm、长90mm、以及1mm、2mm和3mm三段厚度的阶梯式平板状试验片。
透过率和吸光度是根据JIS K7105在阶梯式平板状试验片的2mm厚的部分上使用分光光度计(Shimadzu Corporation的“UV-3100PC”)测定的。
表2至4给出在420nm、380nm、和320nm处的透过率(单位:%)。
[成形时的气体产生的评价]
在120℃下干燥获得的丸粒5小时,随后使用注射成形机(Sumitomo HeavyIndustries,Ltd.的“SE18DUZ”)和使用图1所示的滴形模具在320℃料筒温度、10秒成形循环以及80℃模具温度的条件下,注射成形100轮(shot)。通过目视评价并评分完成后的模腔侧的金属镜面上产生的白色沉积物的污染状态,通过使用基于与比较例2比较的以下标准,来评价成形时的气体产生。
A:模具沉积物相对于比较例2中的100轮成形后的状态为极少,因此耐模具污染性非常好。
B:模具沉积物相对于比较例2中的100轮成形后的状态为少,因此某种程度上看到耐模具污染性。
C:模具沉积物与比较例2中的100轮成形后的状态相同,因此观察到模具污染。
D:模具沉积物相对于比较例2中的100轮成形后的状态为更多,因此显著观察到模具污染。
以下,比较例2与根据第二发明的比较例13具有相同程度的模具污染。
参考图1中的滴形模具,通过浇口G导入树脂组合物,并且设计模具来促进尖端区域P中的产生气体的收集。浇口G具有1mm宽度和1mm厚度;图1中,宽度h1为14.5mm、长度h2为7mm、长度h3为27mm,并且成形部的厚度为3mm。
表2至4给出前述评价的结果。
[表2]
[表3]
[表4]
<第二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
用于以下第二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原料和评价方法如下。
[表5]
关于表5中给出的紫外线吸收剂的最大吸收波长,确定通过将0.005%的特定紫外线吸收剂并入表5中给出的聚碳酸酯树脂所提供的组合物的吸光度Aλ,并且确定不并入紫外线吸收剂的表5中给出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吸光度Aλ0。最大吸收波长是通过从吸光度Aλ减去吸光度Aλ0提供的吸光度(Aλ-Aλ0)的吸收曲线来获得的。吸光度Aλ和吸光度Aλ0的测定是使用以下[透过率和吸光度的测定]中记载的方法进行的。
(实施例23至45、比较例10至21)
[树脂组合物丸粒的制造]
表5中给出的各组分以表6中表明的比例(质量份)共混并且用转鼓混合机混合20分钟。接着在280℃料筒温度下通过具有40mm螺杆直径的排气式单螺杆挤出机(TanabePlastics Machinery Co.,Ltd.的“VS-40”)进行熔融混炼,并且通过线料切割制得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丸粒。
[透过率和吸光度的测定]
使用热风循环式干燥机在120℃下干燥获得的丸粒5小时,接着通过注射成形机(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Ltd.的“SE50DUZ”)在280℃树脂温度、80℃模具温度、和30秒成形循环的条件下,成形宽50mm、长90mm、以及1mm、2mm和3mm三段厚度的阶梯式平板状试验片。
透过率和吸光度是根据JIS K7105在阶梯式平板状试验片的2mm厚的部分上使用分光光度计(Shimadzu Corporation的“UV-3100PC”)测定的。
表6给出在420nm、380nm、和320nm处的透过率(单位:%)。
[成形时的气体产生的评价]
在120℃下干燥获得的丸粒5小时,随后使用注射成形机(Sumitomo HeavyIndustries,Ltd.的“SE18DUZ”)和使用图1所示的滴形模具在320℃料筒温度、10秒成形循环以及80℃模具温度的条件下,注射成形100轮。通过目视评价并评分完成后的模腔侧的金属镜面上产生的白色沉积物的污染状态,通过使用基于与比较例13比较的以下标准,来评价成形时的气体产生。
A:模具沉积物相对于比较例13中的100轮成形后的状态为极少,因此耐模具污染性非常好。
B:模具沉积物相对于比较例13中的100轮成形后的状态为少,因此某种程度上看到耐模具污染性。
C:模具沉积物与比较例13中的100轮成形后的状态相同,因此观察到模具污染。
D:模具沉积物相对于比较例13中的100轮成形后的状态为更多,因此显著观察到模具污染。
以下,比较例13与根据第一发明的比较例2具有相同程度的模具污染。
参考图1中的滴形模具,通过浇口G导入树脂组合物,并且设计模具来促进尖端区域P中的产生气体的收集。浇口G具有1mm宽度和1mm厚度;图1中,宽度h1为14.5mm、长度h2为7mm、长度h3为27mm,并且成形部的厚度为3mm。
表6给出前述评价的结果。
[表6]
[表7]
[表8]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由根据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获得的成形品表现出优异的阻断紫外光以及在其可见光侧的400至420nm的光的能力;无成形时的气体产生的问题;并且具有聚碳酸酯树脂表现出的各种优异的机械的和热性能。因此,其可有利地用于紫外线诱导的劣化成问题的应用并且因此具有高的产业利用性。

Claims (10)

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包括:
(i)0.02至1质量份的具有在根据JIS K7105使用以下式子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75nm以上的含芝麻酚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B1),或
(ii)0.08至1质量份的具有在根据JIS K7105使用以下式子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60nm以上且小于375nm的含芝麻酚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B2);和
0.01至0.5质量份的稳定剂(C),
[包含0.005质量%的紫外线吸收剂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吸光度]-[仅聚碳酸酯树脂的吸光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包括,0.02至1质量份的具有在根据JIS K7105使用所述式子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75nm以上的含芝麻酚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B1),和0.01至0.5质量份的磷系稳定剂(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包括,0.08至1质量份的具有在根据JIS K7105使用所述式子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60nm以上且小于375nm的含芝麻酚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B2),和0.01至0.5质量份的磷系稳定剂(C)。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B1)为由以下式(1)表示的紫外线吸收剂:
其中,X表示卤素原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还包括,0.01质量份以上且小于0.08质量份的具有在根据JIS K7105使用所述式子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60nm以上且小于375nm的含芝麻酚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B2)。
6.根据权利要求1、3或5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B2)为由以下通式(2)表示的紫外线吸收剂:
其中,R表示氢原子、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羟基、羧基、烷基中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羰基、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羟烷基、或在各烷基中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氧基烷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还包括,0.01至0.2质量份的具有在根据JIS K7105使用所述式子确定的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为小于360nm的紫外线吸收剂(B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B3)为选自无芝麻酚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丙二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和苯并噁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根据JIS K7105对2mm厚的成形体在420nm波长下测定的透过率为25%以下。
10.一种成形品,其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成形品。
CN201780073319.9A 2016-11-28 2017-09-04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Pending CN1100234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8355.1A CN113683877A (zh) 2016-11-28 2017-09-04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30075 2016-11-28
JP2016-230074 2016-11-28
JP2016-230075 2016-11-28
JP2016230074 2016-11-28
JP2017143918 2017-07-25
JP2017-143918 2017-07-25
JP2017-143919 2017-07-25
JP2017143919 2017-07-25
JP2017157212A JP6960799B2 (ja) 2016-11-28 2017-08-16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17-157212 2017-08-16
JP2017-157213 2017-08-16
JP2017157213A JP2019019301A (ja) 2016-11-28 2017-08-16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PCT/JP2017/031780 WO2018096758A1 (ja) 2016-11-28 2017-09-04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8355.1A Division CN113683877A (zh) 2016-11-28 2017-09-04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3405A true CN110023405A (zh) 2019-07-16

Family

ID=671879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3319.9A Pending CN110023405A (zh) 2016-11-28 2017-09-04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N202110958355.1A Pending CN113683877A (zh) 2016-11-28 2017-09-04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8355.1A Pending CN113683877A (zh) 2016-11-28 2017-09-04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08426B2 (zh)
CN (2) CN110023405A (zh)
TW (1) TWI83099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6457A (zh) * 2021-11-16 2022-01-21 丹阳市精通眼镜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pc基防蓝光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46085A (zh) * 2019-12-24 2022-08-02 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86678A1 (en) * 1996-01-24 1997-07-30 C.R.F. Società Consortile per Azioni Devices with micro-mirrors and micro-filters for selecting colours and images
JP5416171B2 (ja) * 2010-07-21 2014-02-12 シプロ化成株式会社 ベンゾトリアゾール誘導体化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1840B2 (ja) 1985-12-20 1994-07-06 旭電化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カ−ボネ−ト樹脂組成物
DE69716789T2 (de) 1996-01-26 2003-07-03 Teijin Chemicals Ltd Brillenglas
JP3354066B2 (ja) 1996-01-26 2002-12-09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眼鏡レンズ
JP3354067B2 (ja) 1996-02-27 2002-12-09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眼鏡レンズ
JP4060500B2 (ja) * 1999-11-02 2008-03-12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4399419B2 (ja) 2004-01-20 2010-01-13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眼鏡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287655B8 (en) 2008-05-28 2019-05-15 Teijin Limited Eyeglass lens
JP5416049B2 (ja) * 2010-07-21 2014-02-12 シプロ化成株式会社 ベンゾトリアゾール誘導体化合物
US8598257B2 (en) 2010-12-30 2013-12-03 Cheil Industries Inc.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JP2013107928A (ja) 2011-11-17 2013-06-06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JP5879124B2 (ja) * 2011-12-28 2016-03-08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JP6083247B2 (ja) 2013-02-07 2017-02-2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6265003B2 (ja) 2014-03-28 2018-01-24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熱線遮蔽樹脂シート材および自動車、建造物
CN105793737B (zh) 2013-12-13 2020-03-0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JP6397645B2 (ja) 2014-03-31 2018-09-26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86678A1 (en) * 1996-01-24 1997-07-30 C.R.F. Società Consortile per Azioni Devices with micro-mirrors and micro-filters for selecting colours and images
JP5416171B2 (ja) * 2010-07-21 2014-02-12 シプロ化成株式会社 ベンゾトリアゾール誘導体化合物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6085A (zh) * 2019-12-24 2022-08-02 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CN114846085B (zh) * 2019-12-24 2023-09-08 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CN113956457A (zh) * 2021-11-16 2022-01-21 丹阳市精通眼镜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pc基防蓝光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0991B (zh) 2024-02-01
CN113683877A (zh) 2021-11-23
US11608426B2 (en) 2023-03-21
TW202130728A (zh) 2021-08-16
US20210024721A1 (en) 2021-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96377B1 (ko) 매우 낮은 색과 높은 투광도를 나타내는 폴리술폰 조성물과 이들로 제조된 물품
CN104204094B (zh) 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
WO2004044033A1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JP2014125597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波長変換部材、発光装置、及びled照明器具
TWI831294B (zh) 樹脂組成物之丸粒
CN110023405A (zh)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JP6895778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2009184266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体の成形装置、成形方法及び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体
JP6483340B2 (ja) 導光性能を有する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導光体
JP5958025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品及び光反射部材
JP2012067294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7098389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06083230A (ja)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JP5601267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7077049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6941065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18087262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6960799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13136659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5843603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製照明カバー
JP5428047B2 (ja) 回転成形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ペレット
JP2019019301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CN106536630B (zh) 具有环状和线性低聚物以及改进的光学性质的共聚碳酸酯组合物
JP6698273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CN1793226B (zh) 阻燃性热塑性聚酯树脂组合物和照明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