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1747B - 方向盘 - Google Patents
方向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01747B CN110001747B CN201811590179.5A CN201811590179A CN110001747B CN 110001747 B CN110001747 B CN 110001747B CN 201811590179 A CN201811590179 A CN 201811590179A CN 110001747 B CN110001747 B CN 1100017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ring wheel
- groove portion
- rim
- main body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04—Hand wheels
- B62D1/06—Rims, e.g. with heating means; Rim cov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04—Hand wheels
- B62D1/06—Rims, e.g. with heating means; Rim covers
- B62D1/065—Steering wheels with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轮圈部主体部广范围且美观地设置包覆部件的方向盘。方向盘基部(18)具备构成轮圈部的轮圈部主体部(35)。在轮圈部主体部(35),沿轮圈部主体部(35)形成槽部(33)。槽部(33)具有线状的第1槽部(33a)及弯曲比第1槽部(33a)小的线状的第2槽部(33b)。在方向盘基部(18)的轮圈部主体部(35)卷绕包覆部件(20)。包覆部件(20)沿第1槽部(33a)配置隔着第1槽部(33a)而设置的多个分支包覆部(44)。包覆部件(20)在第2槽部(33b)的位置跨越第2槽部(33b)并通过包覆基部(45)连结多个分支包覆部(44)。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由驾驶者把持操作的把持部的方向盘。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EV)逐渐得到普及。电动汽车由蓄电池和马达的组合构成,基本上必须从外部充电器补充能量,因此需要抑制蓄电力的消耗。因此,为了抑制电力消耗大的制热(空调)用的电力消耗,正在开发采取通过乘坐者(驾驶者)直接接触的方向盘直接传递热度的方法。例如,通过在方向盘中埋入作为发热体的加热线,即使在启动没多久且其他各种机构尚未充分变暖时也能够使方向盘变暖。因此,例如启动冬季停在户外的车辆(汽车)并驾驶时,能够减轻因方向盘冰冷而导致的操作不易或不舒适感,并且抑制使用制热而能够抑制电力的消耗。
作为这种结构,例如已知有将在带状的片体上配设有加热线的加热单元卷绕在成为方向盘基材的芯棒等的轮圈部外周,进而用真皮等表皮体包覆的方向盘(例如,参考日本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89294号公报(第5-8页、图1-5)
近年来,以提高设计性等为目的,有设定方向盘的外观设计的情况。例如,有一种在芯棒的轮圈部的乘坐者面对侧形成凹槽,并在该凹槽内埋设表皮体的末端部等实施所谓贴花风的外观处理的方向盘。在此设计中,沿轮圈部在纵向上较长地设定表皮体的分割面。对此类设计不单调的方向盘也要求能够在广范围且美观地设置加热器等功能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些方面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把持部主体部在广范围且美观地设置包覆部件的方向盘。
技术方案1所述的方向盘具备由驾驶者把持操作的把持部,所述方向盘具备方向盘基部和包覆部件,所述方向盘基部的至少一部分弯曲形成且具备构成所述把持部的把持部主体部和沿该把持部主体部形成的槽部,所述包覆部件卷绕该方向盘基部的所述把持部主体部,所述槽部具有第1槽部和第2槽部,所述第1槽部形成为线状,所述第2槽部形成为线状,且弯曲比所述第1槽部小,所述包覆部件具备多个分支包覆部和包覆基部,所述多个分支包覆部沿所述第1槽部配置,并隔着所述第1槽部设置,所述包覆基部在所述第2槽部的位置跨越所述第2槽部来连结所述多个分支包覆部。
技术方案2所述的方向盘,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方向盘中,所述包覆部件为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具备片状的包覆部件主体及保持在该包覆部件主体并通过通电发热的功能元件即发热电路。
技术方案3所述的方向盘,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方向盘中,所述功能元件即发热电路具备检测接触的传感器电路的功能。
技术方案4所述的方向盘,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方向盘中,所述包覆部件为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具备片状的包覆部件主体及保持在该包覆部件主体并检测接触的功能元件即传感器电路。
技术方案5所述的方向盘,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方向盘中,所述包覆部件为片状的表皮部。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方向盘,在沿方向盘基部的把持部主体部形成的槽部设定线状的第1槽部及弯曲比该第1槽部小的线状的第2槽部,将包覆部件的多个分支包覆部隔着第1槽部配置,并且将连结这些分支包覆部的包覆基部跨越第2槽部配置,从而能够将分支包覆部配置于把持部主体部整体,并能够对把持部主体部广范围设置包覆部件,并且在跨越槽部的包覆基部的位置,能够抑制弯曲的把持部主体部在槽部的两侧的尺寸差而使褶皱等外观不良不易产生且美观地设置。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方向盘,除了技术方案1所述的方向盘的效果,还能够对把持部主体部广范围设置包覆部件而使把持部在广范围变暖,从而无论驾驶者把持把持部的任意位置的情况下,都能够获得温暖。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方向盘,除了技术方案2所述的方向盘的效果,功能元件即发热电路还具备检测接触的传感器电路的功能,因此能够简单地构成使把持部的广范围变暖并且能够检测接触的方向盘。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方向盘,除了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方向盘的效果,还对把持部主体部广范围设置包覆部件而能够在把持部的广范围检测接触,从而无论驾驶者把持把持部的任意位置的情况下,都能够检测把持部的把持。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方向盘,除了技术方案1所述的方向盘的效果,还能够对把持部主体部广范围且美观地设置包覆部件即片状的表皮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局部的主视图。
图2是所述方向盘的图1的A示意图。
图3的(a)是所述方向盘的相当于图1的I-I位置的示意性剖面图,图3的(b)是所述方向盘的相当于图1的II-II位置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4是所述方向盘的主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方向盘,15-作为把持部的轮圈部,18-方向盘基部,20-包覆部件,33-槽部,33a-第1槽部,33b-第2槽部,35-作为把持部主体部的轮圈部主体部,41-作为包覆部件主体的片材部件,42-功能元件,44-分支包覆部,45-包覆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进行说明。
在图3的(a)、图3的(b)及图4中,10例如为作为车辆的汽车的方向盘。该方向盘10具备方向盘主体11及安装在该方向盘主体11的乘坐者侧的盘体12等。另外,方向盘10通常安装在以倾斜的状态装在车辆的转向轴上,以下,从驾驶者(乘坐者)侧观察方向盘10时,将箭头U方向作为上侧,箭头D方向作为下侧,车辆的前侧即前侧上方的前挡风玻璃侧作为前侧或背面侧,车辆的后侧即后侧下方作为后侧、近前侧或正面侧进行说明。
并且,方向盘主体11由作为把持部的轮圈部(握持部)15、位于该轮圈部15的内侧的轮毂部16及连结轮圈部15和轮毂部16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右及下部的3根)辐条部17构成。而且,该方向盘主体11具备方向盘基部18。而且,该方向盘主体11具备包覆部件20。而且,该方向盘主体11具备表皮部21。并且,该方向盘主体11具备盖体22(图1)。
轮圈部15是由驾驶者(乘坐者)把持操作的部分。该轮圈部15能够设为任意的形状,例如至少一部分呈沿圆周形成的环状。更详细而言,该轮圈部15一体具备圆弧状的弯曲部15a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连结部15b。即,从正面观察该轮圈部15时,从模拟钟表的7点方向经由12点方向至5点方向的部分成为弯曲部15a,从下侧即模拟钟表的5点方向经由6点方向至7点方向的部分成为连结弯曲部15a的两端之间的连结部15b。另外,以下,方向盘主体11的各部的上下左右等的配置以方向盘10的中立(空档)位置作为基准。
弯曲部15a为构成轮圈部15的一半以上的部分,即轮圈部15的主要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弯曲部15a除了构成轮圈部15的上半部分以外,还构成下半部分靠近上侧的部分。因此,该弯曲部15a与左右的辐条部17,17连结。例如,该弯曲部15a具有一定(包括大致一定)的曲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15b例如构成轮圈部15的下半部分的靠近下侧的部分。因此,该连结部15b与下部的辐条部17连结。而且,该连结部15b成为沿左右方向以直线状延伸而形成的直线状部。即,该连结部15b形成为对弯曲部15a弯曲较小,即曲度(各部的曲率的绝对值)小。
方向盘基部18具备芯棒23及覆盖该芯棒23的一部分并被包覆部件20包覆的树脂层24。
图1、图3的(a)、图3的(b)及图4所示的芯棒23例如为金属制,并在成为轮毂部16的车体侧的背面侧具备具有与转向轴啮合的锯齿结构的大致圆筒状的轮毂25,并且在该轮毂25一体固着构成芯体的轮毂芯骨26。并且,从轮毂芯骨26连续对应于辐条部17的辐条芯棒部27而一体形成。而且,在该辐条部17的辐条芯棒部27通过焊接等固着有作为对应于轮圈部15的把持部芯棒的轮圈芯棒部28。
以辐射状设置有辐条芯棒部27。该辐条芯棒部27不一定对应于所有辐条部17,一部分的辐条部17可以不具备辐条芯棒部27而由装饰件或盖体22等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辐条芯棒部27从轮毂芯骨26的左右突出而与轮圈芯棒部28连结。即,辐条芯棒部27对应于左右的辐条部17而设置,而未设置在下部的辐条部17用。
轮圈芯棒部28构成轮圈部15的一部分。该轮圈芯棒部28形成为对应于轮圈部15的形状的形状。即,该轮圈芯棒部28能够根据轮圈部15的形状设为任意的形状,例如至少一部分呈沿圆周形成的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轮圈芯棒部28一体具备对应于轮圈部15的弯曲部15a的弯曲芯棒部28a和对应于轮圈部15的连结部15b的连结芯棒部28b。即,弯曲芯棒部28a为构成轮圈芯棒部28的一半以上的轮圈芯棒部28的主要部分,并形成为具有一定(包括大致一定)的曲率的圆弧状。而且,弯曲芯棒部28a经左右的辐条芯棒部27直接与轮毂芯骨26连结。另一方面,连结芯棒部28b例如沿左右方向以直线状延伸而形成,并形成为对弯曲芯棒部28a弯曲小,即曲度(各部的曲率的绝对值)小。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连结芯棒部28b位于与轮毂芯骨26分离的位置。
树脂层24至少覆盖轮圈芯棒部28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树脂层24例如覆盖轮圈芯棒部28整体及辐条芯棒部27的一部分而形成。更详细而言,该树脂层24一体具备在轮圈部15的位置覆盖轮圈芯棒部28的轮圈包覆部31和在辐条部17的位置,覆盖距与辐条芯棒部27的轮圈芯棒部28连续的端部规定距离的区域的辐条包覆部32。而且,该树脂层24例如形成为剖面大致圆形的形状。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树脂层24例如使用对软质的发泡聚氨酯树脂进行微细发泡的树脂。而且,在该树脂层24中,在轮圈芯棒部28的位置沿该轮圈芯棒部28形成有用于固定表皮部21的一部分的表皮分割部即槽部33。并且,该树脂层24利用未图示的成型模具(模具)成型。该成型模具大致上具备一半模具和另一半模具,并在这些一半模具和另一半模之间形成的型腔内填充合成树脂原料。
轮圈包覆部31与轮圈芯棒部28一同形成作为构成轮圈部15的把持部主体部的轮圈部主体部35。即,树脂层24与芯棒23一同构成轮圈部主体部35。该轮圈包覆部31一体具备对应于轮圈芯棒部28的弯曲芯棒部28a即轮圈部15的弯曲部15a的弯曲包覆部31a和对应于轮圈芯棒部28的连结芯棒部28b即轮圈部15的连结部15b的连结包覆部31b。
轮圈部主体部35的至少一部分沿圆弧形成。即,该轮圈部主体部35具有曲度(弯曲)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轮圈部主体部35一体具备由芯棒23的轮圈芯棒部28的弯曲芯棒部28a和树脂层24的轮圈包覆部31的弯曲包覆部31a构成的第1轮圈部主体部即弯曲主体部35a、及由芯棒23的轮圈芯棒部28的连结芯棒部28b和树脂层24的轮圈包覆部31的连结包覆部31b构成的第2轮圈部主体部即连结主体部35b。
弯曲主体部35a是构成轮圈部主体部35的一半以上的轮圈部主体部35的主要部分,并形成为具有一定(包括大致一定)的曲率的圆弧状。该弯曲主体部35a经辐条芯棒部27直接与轮毂芯骨26连结。即,该弯曲主体部35a直接与左右的辐条部17连结。
连结主体部35b例如沿左右方向以直线状延伸而形成,并形成为对弯曲主体部35a弯曲小,即曲度(各部的曲率的绝对值)小。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连结主体部35b位于与轮毂芯骨26分离的位置,并且直接与下部的辐条部17连结。
辐条包覆部32与轮圈包覆部31连续,并从该轮圈包覆部31向辐条芯棒部27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辐条包覆部32例如形成于对应于左右的辐条部17(辐条芯棒部27)的位置。
槽部33沿轮圈部主体部35形成为线状。该槽部33位于在树脂层24(轮圈部主体部35)的表面至少一部分为乘坐者侧即后侧(正面侧)的位置。该槽部33具有形成为线状的第1槽部33a和形成为线状的第2槽部33b。另外,该槽部33例如可以通过成型模具成型树脂层24的同时形成,也可以在树脂层24的成型后加工形成。
在轮圈部主体部35,第1槽部33a是在弯曲主体部35a以线状形成的部分。该第1槽部33a例如在弯曲主体部35a的乘坐者侧的位置,沿该弯曲主体部35a形成为长条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1槽部33a是以圆弧状形成的曲线状,例如在轮圈部主体部35,从正面观察时沿弯曲主体部35a的中央位置形成。因此,从正面观察时,该第1槽部33a以从轮圈部主体部35的模拟钟表的7点方向经由12点方向至5点方向而连续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1槽部33a例如以比弯曲主体部35a更大的一定(包括大致一定)的曲率形成,但其曲率在各部可以不一定,一部分曲率的正负可以发生变化。而且,该第1槽部33a的一部分可以形成为直线状(曲率0)。即,该第1槽部33a可以具有弯曲的大小变化的部分或弯曲方向变化的部分。而且,该第1槽部33a形成为比第2槽部33b更长。
在轮圈部主体部35,第2槽部33b是在连结主体部35b以线状形成的部分。该第2槽部33b是比该第1槽部33a弯曲小的缓曲部。在此,第2槽部33b的弯曲比第1槽部33a的弯曲小是指在第2槽部33b的曲率的绝对值的平均比第1槽部33a中的与第2槽部33b等长的任意的区间的曲率的绝对值的平均小。即,第1槽部33a可以在局部具有曲率的绝对值比第2槽部33b小的部分,但该部分的长度比第2槽部33b短,且该部分附近的曲率的绝对值此第2槽部33b的曲率的绝对值(曲率的绝对值的平均)大。第2槽部33b的各部的曲率的绝对值优选设定为第1槽部33a中的各部的曲率的绝对值以下。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2槽部33b形成为直线状(包括大致直线状)。即,该第2槽部33b例如形成为曲率0(包括大致0)。而且,例如在连结主体部35b的上边缘部沿该连结主体部35b的长边方向即左右方向形成该第2槽部33b。而且,与第1槽部33a的两端部分别连续地形成该第2槽部33b。即,在轮圈部主体部35,第2槽部33b从第1槽部33a的各下端部分别朝向方向盘10的左右方向中央侧而形成,前端部延伸至下部的辐条部17的侧部。
包覆部件20形成为片状,并从覆盖树脂层24的轮圈芯棒部28的位置即轮圈包覆部31配置至覆盖辐条芯棒部27的一部分的位置即辐条包覆部32。该包覆部件20具备作为包覆部件主体的片材部件(消光部)41和保持在该片材部件41的功能元件42。而且,该包覆部件20覆盖树脂层24(轮圈部主体部35)的表面而贴附于该树脂层24(轮圈部主体部35)的表面。而且,该包覆部件20一体具备多个分支包覆部44和连结这些分支包覆部44的包覆基部45。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包覆部件20例如是用于调整轮圈部15的温度的加热单元。即,本实施方式的包覆部件20的功能元件42例如使用由通过通电发热的线状或网眼状等的加热线(电热线)或温度传感器等构成的发热电路。例如,片材部件41可以使用无纺布或网布等多孔质材料。而且,该功能元件42能够设为任意的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则以波浪状曲折配置。即,该功能元件42以对片材部件41占据规定的面状的区域的方式配置。并且,该功能元件42与未图示的控制电路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包覆部件20构成为通过基于该控制电路通电而检测轮圈部15的温度,并根据该温度发热。
分支包覆部44例如设置有一对,并隔着槽部33的第1槽部33a配置而覆盖轮圈部主体部35(轮圈包覆部31)的表面。即,分支包覆部44中的一个为针对槽部33覆盖轮圈部主体部35(轮圈包覆部31)的内侧(方向盘10的旋转中心侧即轮毂部16侧)的表面的内侧包覆部,另一个为针对槽部33覆盖轮圈部主体部35(轮圈包覆部31)的外侧(相对于轮毂部16侧为相反一侧)的表面的外侧包覆部。因此,分别在轮圈部主体部35(轮圈包覆部31)的正面侧及背面侧,分支包覆部44,44彼此分离地配置在除包覆基部45以外的位置(图3的(a)及图3的(b))。而且,分支包覆部44形成为大致四边形状,但为了设为能够相应于轮圈部主体部35(轮圈包覆部31)的方向盘10的旋转方向即轮圈部15的纬线(大径)方向的曲度弯曲,可以适当设置切入或切口等弯曲容许部。而且,位于槽部33的第1槽部33a的内侧的分支包覆部44可以以覆盖辐条包覆部32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而且,各分支包覆部44沿槽部33的第1槽部33a配置。在此,各分支包覆部44沿槽部33的第1槽部33a设置的情况并不限定于配置成各分支包覆部44具有与第1槽部33a大致相等的曲率的结构。并且,在各分支包覆部44,大致在整体配置有功能元件42。即,分别在相对于槽部33位于内侧噁分支包覆部44和位于外侧的分支包覆部44配置有功能元件42。因此,成为隔着槽部33,在轮圈部主体部35(轮圈部15),分别在内侧和外侧具有包覆部件20的功能元件42。
包覆基部45连结分支包覆部44彼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包覆基部45位于分支包覆部44,44的端部,在配置于轮圈部主体部35(轮圈包覆部31)的状态下位于分支包覆部44,44的下端部。而且,跨越槽部33的第2槽部33b配置该包覆基部45(图2)。即,该包覆基部45在槽部33的第2槽部33b的位置,以从该第2槽部33b的内侧连续至外侧方式形成。换言之,包覆部件20成为仅跨越槽部33的一部分的形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包覆基部45位于下部的辐条部17的侧部。而且,该包覆基部45设定为第2槽部33b以下的长度。即,该包覆基部45设定为不及第1槽部33a的长度。而且,该包覆基部45成为将配置在各分支包覆部44的功能元件42彼此电连接的部分。即,在该包覆基部45分别配置片材部件41及功能元件42,并且功能元件42跨越槽部33(第2槽部33b)。
表皮部21是由驾驶者(乘坐者)直接把持的部分。该表皮部21例如通过天然皮革或合成皮革等皮革或合成树脂等形成为片状。该表皮部21覆盖包覆部件20而安装在轮圈部主体部35。例如,该表皮部21以隔着槽部33将轮圈部主体部35的表面从正面侧至背面侧沿剖面周向即经线(小径)方向上连续覆盖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表皮部21的末端部21a,21a埋入槽部33而被安装,在轮圈部15的驾驶者(乘坐者)侧,所谓贴花风的设计部47沿纬线方向形成。另外,该表皮部21可以形成为一体,也可以分割为多个表皮片部并通过缝制等连结。
盖体22也称作后盖、下部盖或主体盖,由合成树脂等形成,并覆盖轮毂部16的下侧部。
作为图4所示的盘体12,例如能够使用气囊装置或收纳冲击吸收体装置等。另外,该盘体12可以一体组合作为开关装置的喇叭开关机构等。
并且,制造方向盘10时,首先,将预先成型的芯棒23设置在成型模具上之后,针对将一半模具与另一半模具进行合模(闭模)而形成的闭模型腔,将合成树脂原料搅拌混合并向成型模具的闭模型腔内注射。其结果,合成树脂原料伴随发泡进行反应而成为聚氨酯,并且流向流动末端。
接着,将树脂层24在闭模型腔内覆盖轮圈芯棒部28来形成的第1中间体通过对一半模具与另一半模具进行开模而从成型模具脱模,并剪去毛刺等。
而且,在该第1中间体的树脂层24的表面贴附另外形成的包覆部件20。此时,在包覆部件20中,将一个分支包覆部44针对槽部33的第1槽部33a配置于内侧,将另一个分支包覆部44针对槽部33的第1槽部33a配置于外侧,并且将跨越槽部33的第2槽部33b而配置包覆基部45。即,将分支包覆部44,44在沿槽部33的第1槽部33a隔着该第1槽部33a的位置、即以不跨越槽部33的方式配置,并且仅将包覆基部45以槽部33在第2槽部33b的位置跨越的方式配置。其结果,包覆部件20的功能元件42例如以相对于轮圈部15的纬线(大径)方向交互交叉的方式配置。
之后,利用表皮部21覆盖包覆部件20。此时,将表皮部21的末端部21a,21a埋入在包覆部件20的各分支包覆部44(片材部件41)之间露出的树脂层24的槽部33内(图3的(a))。其结果,完成沿轮圈部15的经线方向配置有设计部47的方向盘主体11。另外,关于跨越第2槽部33b的包覆部件20的包覆基部45,与表皮部21的末端部21a一同埋入第2槽部33b内(图3的(b))。
该方向盘主体11将包覆部件20的功能元件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安装盘体12或盖体22等而完成方向盘10(图4)。
如此,根据上述的一实施方式,在沿方向盘基部18的轮圈部主体部35形成的槽部33设定线状的第1槽部33a和弯曲比该第1槽部33a小的线状的第2槽部33b,将包覆部件20的多个分支包覆部44隔着第1槽部33a而配置,并且跨越第2槽部33b而配置连结这些分支包覆部44的包覆基部45,从而将分支包覆部44设置在槽部33的第1槽部33a的两侧的位置而能够将包覆部件20设置在轮圈部主体部35整体,并能够对轮圈部主体部35广范围设置包覆部件20。而且,在槽部33沿弯曲的轮圈部主体部35弯曲形成时,隔着槽部33在轮圈部主体部35的内侧(内周侧)和外侧(外周侧),轮圈部主体部35的长边方向(轮圈部主体部35(轮圈部15)的纬线方向)的尺寸不同,该尺寸差越是在弯曲大的位置越大。因此,在局部(包覆基部45)连结隔着槽部33的分支包覆部44彼此时,若在弯曲相对大的位置配置包覆基部45,则因上述的尺寸差而容易产生褶皱。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跨越在槽部33相对弯曲、即曲度(曲率)小的第2槽部33b的位置配置包覆基部45,在跨越槽部33的包覆基部45的位置,例如抑制沿圆弧弯曲的轮圈部主体部35的槽部33的两侧(内侧及外侧)的尺寸差而能够使褶皱等外观不良不易产生在包覆部件20,并能够美观地设置。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槽部33b例如通过设为直线状,将隔着该第2槽部33b位置的尺寸差抑制为最低限度,并能够使褶皱等外观不良更不易产生在包覆部件20。
尤其,通过将包覆部件20设为具备片状的片材部件41和保持在该片材部件41并通过通电发热的功能元件42即发热电路的加热单元,在轮圈部主体部35的广范围设置包覆部件20而能够使轮圈部15在广范围变暖,从而无论驾驶者把持轮圈部15的任意位置的情况下,都能够获得温暖。
而且,在槽部33中,包覆部件20仅跨越弯曲相对小的第2槽部33b的位置,因此能够不影响作业性而顺利地进行作业。
另外,在上述的一实施方式中,包覆部件20可以为作为功能元件42具备用于确认乘坐者把持轮圈部15这一情况的传感器电路(压力传感器或静电电容传感器等)的传感器单元。如此,通过将包覆部件20设为具备片状的片材部件41和保持在该片材部件41检测接触的功能元件42即传感器电路的传感器单元,对轮圈部主体部35广范围设置包覆部件20而能够在轮圈部15的广范围检测接触,从而无论驾驶者把持轮圈部15的任意位置的情况下,都能够检测轮圈部15的把持。
而且,包覆部件20能够将兼具发热电路与传感器电路的电路、即将加热线自身用作传感器的电路设为功能元件42。在该情况下,能够简单地构成能够使轮圈部15的广范围变暖的同时检测接触的方向盘10。
而且,包覆部件20还能够将各发热电路和传感器电路保持在同一片材部件41。
而且,包覆部件20例如还能够设为改善轮圈部15的触感的片状的触感改善部件等。
而且,包覆部件可以为片状的表皮部21。即,代替上述的一实施方式的包覆部件20,在树脂层24将作为包覆部件的表皮部21直接卷绕时,将表皮部21构成为具备沿槽部33的第1槽部33a并隔着第1槽部33a配置的多个分支包覆部和在槽部33的第2槽部33b的位置跨越第2槽部33b连结多个分支包覆部的包覆基部,从而能够对轮圈部主体部35广范围且抑制褶皱等而美观地设置表皮部21。
而且,将包覆基部45跨越的第2槽部33b的位置设为方向盘10的模拟钟表6点方向的位置、即下部的辐条部17的侧部,例如能够设定在左右的辐条部17的下部或上部等其他位置。
而且,方向盘10并不限定于具备3根辐条部17的结构,能够设为具备2根或4根以上的辐条部17的结构等。
并且,方向盘10不仅能够用于汽车等车辆,还能够用作任意交通工具的转向用的方向盘。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例如能够优选用作电动汽车等汽车的方向盘。
Claims (5)
1.一种方向盘,其具备由驾驶者把持操作的把持部,所述方向盘的特征在于,具备方向盘基部和包覆部件,
所述方向盘基部的至少一部分弯曲形成且具备构成所述把持部的把持部主体部和沿该把持部主体部形成的槽部,
所述包覆部件卷绕于该方向盘基部的所述把持部主体部,
所述槽部具有第1槽部和第2槽部,
所述第1槽部形成为线状,
所述第2槽部形成为线状,且所述第2槽部中的曲率的绝对值的平均比所述第1槽部中的与所述第2槽部等长的任意的区间的曲率的绝对值的平均小,
所述包覆部件具备多个分支包覆部和包覆基部,
所述多个分支包覆部沿所述第1槽部配置,并隔着所述第1槽部配置,
所述包覆基部在所述第2槽部的位置跨越所述第2槽部来连结所述多个分支包覆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覆部件为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具备片状的包覆部件主体及保持在该包覆部件主体并通过通电发热的功能元件即发热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元件即发热电路具备检测接触的传感器电路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覆部件为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具备片状的包覆部件主体及保持在该包覆部件主体并检测接触的功能元件即传感器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覆部件为片状的表皮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51845A JP6925257B2 (ja) | 2017-12-27 | 2017-12-27 | ハンドル |
JP2017-251845 | 2017-12-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01747A CN110001747A (zh) | 2019-07-12 |
CN110001747B true CN110001747B (zh) | 2021-07-02 |
Family
ID=66949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90179.5A Active CN110001747B (zh) | 2017-12-27 | 2018-12-25 | 方向盘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76119B2 (zh) |
JP (1) | JP6925257B2 (zh) |
CN (1) | CN11000174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554050B2 (ja) * | 2020-01-14 | 2024-09-19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加飾体 |
JP2021154850A (ja) * | 2020-03-26 | 2021-10-07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76664A (zh) * | 2011-04-06 | 2013-12-25 |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 方向盘 |
CN203544096U (zh) * | 2013-10-22 | 2014-04-16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转向盘 |
CN104136305A (zh) * | 2012-04-27 | 2014-11-05 |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 操纵装置、其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
CN105269750A (zh) * | 2014-05-30 | 2016-01-27 |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 方向盘及其制造方法 |
KR20160130619A (ko) * | 2015-05-04 | 2016-11-14 | 최영묵 | 차량용 핸들커버 |
WO2017116898A1 (en) * | 2016-01-02 | 2017-07-06 | Key Safety Systems, Inc. | Active safety illuminated steering wheel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302542B2 (ja) * | 2008-01-16 | 2013-10-02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革巻き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US20110167953A1 (en) * | 2010-01-14 | 2011-07-14 | Takamori Enterprise Co., Ltd. | Automobile steering wheel |
KR101048814B1 (ko) * | 2010-10-20 | 2011-07-12 | 주식회사 화진 | 가열요소를 가지는 스티어링휠 |
DE102010063440A1 (de) * | 2010-12-17 | 2012-06-21 | Takata-Petri Ag |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Lenkrades sowie Umhüllung zum Umhüllen eines Lenkradkranzes eines Lenkrades |
JP2013079058A (ja) * | 2011-09-21 | 2013-05-02 | Jvc Kenwood Corp | 車両における操作対象装置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JP2015189294A (ja) | 2014-03-27 | 2015-11-02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ヒータエレメント |
JP6309354B2 (ja) * | 2014-06-06 | 2018-04-11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ステアリング |
JP6140653B2 (ja) * | 2014-06-20 | 2017-05-31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ヒータエレメントと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US10202137B2 (en) * | 2014-07-23 | 2019-02-12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Heater device, steering wheel, and transport device |
JP6548267B2 (ja) * | 2015-03-12 | 2019-07-24 | 株式会社ミドリテクノパーク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皮革被覆部材 |
JP6990611B2 (ja) * | 2018-03-23 | 2022-01-12 |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 ハンドル用被覆部材、ハンドル、及びハンドルの製造方法 |
-
2017
- 2017-12-27 JP JP2017251845A patent/JP6925257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2-25 CN CN201811590179.5A patent/CN110001747B/zh active Active
- 2018-12-27 US US16/233,153 patent/US10676119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76664A (zh) * | 2011-04-06 | 2013-12-25 |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 方向盘 |
CN104136305A (zh) * | 2012-04-27 | 2014-11-05 |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 操纵装置、其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
CN203544096U (zh) * | 2013-10-22 | 2014-04-16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转向盘 |
CN105269750A (zh) * | 2014-05-30 | 2016-01-27 |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 方向盘及其制造方法 |
KR20160130619A (ko) * | 2015-05-04 | 2016-11-14 | 최영묵 | 차량용 핸들커버 |
WO2017116898A1 (en) * | 2016-01-02 | 2017-07-06 | Key Safety Systems, Inc. | Active safety illuminated steering wheel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676119B2 (en) | 2020-06-09 |
CN110001747A (zh) | 2019-07-12 |
JP2019116227A (ja) | 2019-07-18 |
JP6925257B2 (ja) | 2021-08-25 |
US20190193771A1 (en) | 2019-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16750B (zh) | 方向盘用包覆部件、方向盘及方向盘的制造方法 | |
JP6356509B2 (ja) | ハンドル | |
CN110294010B (zh) | 方向盘用包覆部件、方向盘及方向盘的制造方法 | |
US20150344061A1 (en) | Steer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10001747B (zh) | 方向盘 | |
JP6789891B2 (ja) | ハンドル | |
WO2013161585A1 (ja) | ハンド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 |
US10358160B2 (en) | Steering wheel | |
JP5876729B2 (ja)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
JPWO2017183296A1 (ja)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117046B2 (ja) | ハンドル | |
JP2014162330A (ja) | ハンドル | |
CN108622175B (zh) | 操纵盘及其制造方法 | |
JP6085356B2 (ja)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
CN101439731A (zh) | 方向盘芯骨、方向盘、转向装置 | |
JP6529157B2 (ja) | ハンドル及びそのカバー体 | |
JP2022067875A (ja) | ハンドル | |
ATE346784T1 (de) |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ein kraftfahrzeuglenkrad | |
JP2022154783A (ja)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装置 | |
JP2018002028A (ja) | ハンドル | |
KR200244245Y1 (ko) | 자동차용 스티어링 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