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8357A - 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98357A CN109998357A CN201910128512.9A CN201910128512A CN109998357A CN 109998357 A CN109998357 A CN 109998357A CN 201910128512 A CN201910128512 A CN 201910128512A CN 109998357 A CN109998357 A CN 1099983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 body
- item
- pot cover
- cooking pot
- flat coo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7/00—Kitchen containers, stan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Cutting-boards, e.g. for bread
- A47J47/01—Kitchen containers, stan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Cutting-boards, e.g. for bread with dispens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平底炒菜锅体和锅盖,锅盖中部设有圆槽,同时锅盖下端设有与圆槽同轴的圆柱活动槽,圆柱活动槽内设有搅拌辊,搅拌辊下端设有搅拌页,锅盖上端周侧设有固体配料槽,固体配料槽内壁均设有转动板,中部设有圆槽底端设有液体配料槽,液体配料槽下端设有出液口,同时搅拌辊内部设有出料槽,出料槽周壁设有出液孔,出料槽下端设有排液口;炒菜时,当炒菜需要添加配料和水,控制所需添加固体配料对应的转动电机,实现在炒菜时不同时间添加不同的固体,控制驱动电机,使搅拌辊转动至出液孔与目标装有液体配料的液体配料槽的出液口连通位置,实现在炒菜时不同时间添加不同的液体配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气邻域,具体是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员工、大中院校的学生、部队官兵等人群都将单位的食堂和餐厅作为午餐的首选地点。由于单位食堂就餐的人数多,不可能给每个人单独炒作,一般都采取大锅炒制,这些炒菜都是人工操作,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着菜品的口味。炒制这种大锅菜有以下难度:首先,由于菜量较大,翻炒时间和加料时间不易控制,火候也不易控制;其次,由于炊事人员的水平不一,菜肴口味难以达到一致,影响菜肴水平;再有,炊事人员在高温下挥动铁铲操作,劳动强度大,非常辛苦。
现有公开报道的炒菜机以及市场上的相关炒菜产品,一味的以实现快速省事为目的,将主菜所需配菜调味剂一次性投放锅中,这种炒菜弱化了中国炒菜的传统风味,使炒菜菜本应有的的色、香、味俱全变得淡然无存,同时使得炒菜方法变得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炒菜时,无需人工操作,当炒菜需要添加配料和水,根据事先设定控制所需添加固体配料对应的转动电机,实现在炒菜时不同时间添加不同的固体,控制驱动电机,使搅拌辊转动至出液孔与目标装有液体配料的液体配料槽的出液口连通位置,实现在炒菜时不同时间添加不同的液体配料。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包括均匀分布的支撑架、中部支撑板和顶部支撑板,其中支撑架中部设有中部支撑板,支撑架上端设有顶部支撑板,中部支撑板中部上端设有电加热板,加热板放置有带有把手的平底炒菜锅体,平底炒菜锅体上端卡合有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中部设有圆槽,同时锅盖下端设有与圆槽同轴的圆柱活动槽,圆柱活动槽内设有可转动的搅拌辊,搅拌辊下端设有弧形的搅拌页,当锅盖对平底炒菜锅体上端进行卡合时,搅拌页底端与平底炒菜锅体锅底内壁相贴。
所述锅盖上端周侧设有轴向分布的固体配料槽,固体配料槽贯穿锅盖,固体配料槽内壁均设有可转动的转动板。
所述圆槽底端设有轴向分布的液体配料槽,液体配料槽下端设有出液口,同时搅拌辊内部设有出料槽,出料槽周壁设有出液孔,出料槽下端设有轴向分布的排液口。
所述搅拌辊顶端设有第二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伸缩杆贯穿搅拌辊顶端,第二伸缩气缸伸缩杆下端设有与遮挡出液孔的遮块。
进一步地,所述平底炒菜锅体外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卡键,同时中部支撑板上端设有对称分布的定位销,定位销上设有与卡键配合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锅盖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动力块,其中动力块与顶部支撑板之间均设有第一伸缩气缸,第一伸缩气缸固定在顶部支撑板下端,第一伸缩气缸的伸缩杆顶端与动力块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锅盖中部设有圆槽中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设有驱动轴,其中驱动轴与搅拌辊顶端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板一侧设有转动轴,转动轴贯穿锅盖周侧,转动轴顶端与转动电机的输出端紧固连接,同时锅盖周侧设有轴向分部的支撑块,其中转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块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与搅拌辊顶端之间和驱动轴与锅盖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辊一侧设有环形刷洗部。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刷洗部包括紧固条、上端刷洗条、下端刷洗条和弧形刷洗条,紧固条与搅拌辊紧固连接,紧固条上端设有上端刷洗条,紧固条下端设有下端刷洗条,上端刷洗条与下端刷洗条之间设有弧形刷洗条,弧形刷洗条与上端刷洗条和下端刷洗条之间均为紧固连接。
所述上端刷洗条上端与锅盖底端内壁贴合,当锅盖卡合在平底炒菜锅体上端时,下端刷洗条下端与平底炒菜锅体底端内侧贴合,弧形刷洗条外侧与平底炒菜锅体弧形内壁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上端刷洗条和弧形刷洗条设有与出料槽连通的通水通道,同时上端刷洗条和弧形刷洗条背面均设有多个与通水通道连通的喷水孔。
一种全自动炒菜锅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装有主料的平底炒菜锅体放置在加热板上,开启第一伸缩气缸,使锅盖卡合在平底炒菜锅体上端,然后开启电加热板,对平底炒菜锅体锅底进行加热。
第二步,当需要对平底炒菜锅体主料进行翻炒时,开启驱动电机,转动的搅拌页对平底炒菜锅体内食料进行翻炒。
第三步,当炒菜需要添加配料和水时,设定固体配料对应的转动电机的开启时间,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所需添加固体配料对应的转动电机,实现在炒菜时不同时间添加不同的固体,同理提前设定添加液体配料时间,通过PLC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使搅拌辊转动至出液孔与目标装有液体配料的液体配料槽的出液口连通位置,实现在炒菜时不同时间添加不同的液体配料。
第四步,炒菜完成后,通过PLC控制器关闭驱动电机,同时控制开启第一伸缩气缸,使锅盖与平底炒菜锅体分离,人工取出平底炒菜锅体,倒出平底炒菜锅体内炒熟菜。
第五步,对平底炒菜锅体和锅盖进行清洗时,将平底炒菜锅体重新放置在电加热板上端,开启第一伸缩气缸,使锅盖与平底炒菜锅体重新闭合,开启驱动电机,同时通过通水管向间隙槽接入清水,清水进一步流入平底炒菜锅体锅体内,搅拌辊保持转动状态,搅拌页和环形刷洗部对平底炒菜锅体内底端和锅盖底端内壁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人工取出平底炒菜锅体,进内部的脏水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炒菜时,无需人工操作,当炒菜需要添加配料和水,根据事先设定控制所需添加固体配料对应的转动电机,实现在炒菜时不同时间添加不同的固体,控制驱动电机,使搅拌辊转动至出液孔与目标装有液体配料的液体配料槽的出液口连通位置,实现在炒菜时不同时间添加不同的液体配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全自动炒菜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局部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包括支撑平台1,支撑平台1包括均匀分布的支撑架11、中部支撑板12和顶部支撑板13,其中支撑架11中部设有中部支撑板12,支撑架11上端设有顶部支撑板13。
中部支撑板12中部上端设有电加热板2,加热板2放置有带有把手的平底炒菜锅体3。
防止炒菜时,平底炒菜锅体3发生移动,上述平底炒菜锅体3外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卡键31,同时中部支撑板12上端设有对称分布的定位销121,定位销121上设有与卡键31配合的卡槽122。
使用时,将装有主料的平底炒菜锅体3放置在加热板2上,同时卡键31与卡槽122进行配合,当需要对平底炒菜锅体3进行加热进行炒菜时,通过开启电加热板2,对平底炒菜锅体3锅底进行加热,进一步对平底炒菜锅体3内的食料进行加热。
平底炒菜锅体3上端卡合有锅盖4,锅盖4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动力块40,其中动力块40与顶部支撑板13之间均设有第一伸缩气缸131,第一伸缩气缸131固定在顶部支撑板13下端,第一伸缩气缸131的伸缩杆顶端与动力块40紧固连接;开启第一伸缩气缸131,第一伸缩气缸131的伸缩杆收缩带动锅盖4与平底炒菜锅体3分离,同理开启第一伸缩气缸131,使锅盖4卡合在平底炒菜锅体3上端。
如图2至图4所示,锅盖4中部设有圆槽41,同时锅盖4下端设有与圆槽41同轴的圆柱活动槽411,圆柱活动槽411内设有可转动的搅拌辊5,搅拌辊5下端设有弧形的搅拌页51,当锅盖4对平底炒菜锅体3上端进行卡合时,搅拌页51底端与平底炒菜锅体3锅底内壁相贴;炒菜时,转动的搅拌辊5带动搅拌页51对平底炒菜锅体3食料进行翻炒。
锅盖4中部设有圆槽41中部设有驱动电机501,驱动电机501输出端设有驱动轴502,其中驱动轴502与搅拌辊5顶端紧固连接;通过开启驱动电机501,驱动电机501输出端带动驱动轴502转动,驱动轴502转动带动搅拌辊5转动。
锅盖4上端周侧设有轴向分布的固体配料槽42,固体配料槽42贯穿锅盖4,固体配料槽42内壁均设有可转动的转动板421,转动板421转动至水平时,转动板421把固体配料槽42隔成上下两部分,此时将定量好的固体放置在固体配料槽42上部分,当需要对平底炒菜锅体3内添加定量好的固体时,转动转动板421至竖直方向,固体配料槽42上部分的固体完全落入平底炒菜锅体3内。
上述转动板421一侧设有转动轴422,转动轴422贯穿锅盖4周侧,转动轴422顶端与转动电机423的输出端紧固连接,同时锅盖4周侧设有轴向分部的支撑块43,其中转动电机423固定安装在支撑块43上端;使用时,开启转动电机423,转动电机423输出端带动转动轴422转动,转动轴422转动带动转动板421转动,进一步控制转动板421位置,由于转动电机423单独控制对应的转动板421位置,事先设定开启转动电机423的时间,到达转动电机423开启时间后,通过PLC控制器控制转动电机423开启,实现在炒菜时不同时间添加不同的固体,固体配料添加完毕后,再次通过通过PLC控制器控制转动电机423开启,使转动板421恢复至初始位置。
中部设有圆槽41底端设有轴向分布的液体配料槽44,液体配料槽44下端设有出液口441,同时搅拌辊5内部设有出料槽52,出料槽52周壁设有出液孔521,出料槽52下端设有轴向分布的排液口522;使用时,搅拌辊5转动至出液孔521与出液口441连通位置,液体配料槽44中的液体配料从开启的出液口441流进出料槽52内,流进出料槽52内的液体配料从排液口522排入平底炒菜锅体3内。
搅拌辊5顶端设有第二伸缩气缸6,第二伸缩气缸6伸缩杆贯穿搅拌辊5顶端,第二伸缩气缸6伸缩杆下端设有与遮挡出液孔521的遮块61;开启第二伸缩气缸6,第二伸缩气缸6的伸缩杆带动遮块61上下移动,实现对出液孔521开启或者关闭。
炒菜时,当需要对平底炒菜锅体3内添加液体配料时,提前设定添加液体配料时间,到达添加液体配料时间后,通过PLC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501关闭,驱动电机501关闭后,PLC控制器重新控制驱动电机501开启,使搅拌辊5转动至出液孔521与目标装有液体配料的液体配料槽44的出液口441连通位置,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二伸缩气缸6对出液孔521开启,流进出料槽52内的液体配料从排液口522排入平底炒菜锅体3内,当液体配料添加完毕后,PLC控制器控制第二伸缩气缸6对出液孔521关闭,同时PLC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501开启,搅拌辊5对添加有液体配料的菜进行继续翻炒;事先设定添加液体配料时间,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实现在炒菜时不同时间添加不同的液体配料。
上述搅拌辊5顶端与圆柱活动槽411顶端之间存在间隙槽412,搅拌辊5顶端设有多个轴向分布使出料槽52与间隙槽412连通的扇形槽523,间隙槽412内接有通水管7,同时第二伸缩气缸6外侧卡合有防止第二伸缩气缸6进水的密封盖62;炒菜时,需要平底炒菜锅体3内加水时,通过通水管7向间隙槽412接入清水,清水从间隙槽412通过扇形槽523流进出料槽52内,进一步流入平底炒菜锅体3锅体内。
防止通水管7向间隙槽412通水时,第二伸缩气缸6、驱动电机501进水,第二伸缩气缸6的伸缩杆与搅拌辊5顶端之间和驱动轴502与锅盖4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炒菜完成后,通过PLC控制器关闭驱动电机501,同时控制开启第一伸缩气缸131,使锅盖4与平底炒菜锅体3分离,人工取出平底炒菜锅体3,倒出平底炒菜锅体3内炒熟菜。
当需要对平底炒菜锅体3内进行清洗时,将平底炒菜锅体3重新放置在电加热板2上端,开启第一伸缩气缸131,使锅盖4与平底炒菜锅体3重新闭合,开启驱动电机501,同时通过通水管7向间隙槽412接入清水,清水进一步流入平底炒菜锅体3锅体内,此时搅拌辊5保持转动状态,搅拌页51对平底炒菜锅体3内底端进行清洗。
如图3和图5所示,搅拌辊5一侧设有环形刷洗部8,环形刷洗部8包括紧固条81、上端刷洗条82、下端刷洗条83和弧形刷洗条84,紧固条81与搅拌辊5紧固连接,紧固条81上端设有上端刷洗条82,紧固条81下端设有下端刷洗条83,上端刷洗条82与下端刷洗条83之间设有弧形刷洗条84,弧形刷洗条84与上端刷洗条82和下端刷洗条83之间均为紧固连接。
其中上端刷洗条82上端与锅盖4底端内壁贴合,当锅盖4卡合在平底炒菜锅体3上端时,下端刷洗条83下端与平底炒菜锅体3底端内侧贴合,弧形刷洗条84外侧与平底炒菜锅体3弧形内壁贴合。
当需要对平底炒菜锅体3和锅盖4进行清洗时,环形刷洗部8随着搅拌辊5一起转动,上端刷洗条82、下端刷洗条83和弧形刷洗条84分别对沾附在锅盖4底端内壁、平底炒菜锅体3底端内侧和平底炒菜锅体3弧形内壁上的炒菜残渣进行刮取,提高清洗后的平底炒菜锅体3和锅盖4的清洗度。
上述上端刷洗条82和弧形刷洗条84设有与出料槽52连通的通水通道85,同时上端刷洗条82和弧形刷洗条84背面均设有多个与通水通道85连通的喷水孔851。
对平底炒菜锅体3和锅盖4进行清洗时,通水管7向间隙槽412接入清水,清水一部分流入平底炒菜锅体3锅体内,一部分在出料槽52内蓄积,当出料槽52内蓄积的清水超过通水通道85的高度时,出料槽52内超过通水通道85高度的清水流入内,进一步处喷水孔851流入,分别向锅盖4底端内壁和平底炒菜锅体3弧形内壁喷水,同时上端刷洗条82和弧形刷洗条84刮取的残渣下滑至平底炒菜锅体3内侧底端,清洗完成后,关闭驱动电机501和通水管7,开启第一伸缩气缸131,人工取出平底炒菜锅体3,进内部的脏水倒出。
锅盖4上设有与平底炒菜锅体3内连通的排气管9,排气管9外接抽油烟机,在炒菜过程中,抽油烟机通过排气管9抽出炒菜中产生的油烟。
本发明包括有PLC控制器,时间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其中PLC控制器输出端与电加热板2输入端、第一伸缩气缸131输入端、驱动电机501输入端、转动电机423输入端、第二伸缩气缸6输入端、控制阀输入端、抽油烟机输入端均电性连接,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加热板2、第一伸缩气缸131、驱动电机501、转动电机423、第二伸缩气缸6、控制阀、抽油烟机的开启或者关闭;
通过时间控制器提前设定炒菜时间、翻炒时间、每项固体配料添加时间、液体配料添加时间和水添加时间;
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电加热板2对平底炒菜锅体3加热温度。
一种全自动炒菜锅的使用方法:第一步,将装有主料的平底炒菜锅体3放置在加热板2上,开启第一伸缩气缸131,使锅盖4卡合在平底炒菜锅体3上端,然后开启电加热板2,对平底炒菜锅体3锅底进行加热;
第二步,当需要对平底炒菜锅体3主料进行翻炒时,开启驱动电机501,转动的搅拌页51对平底炒菜锅体3内食料进行翻炒;
第三步,当炒菜需要添加配料和水时,设定固体配料对应的转动电机423的开启时间,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所需添加固体配料对应的转动电机423,实现在炒菜时不同时间添加不同的固体,同理提前设定添加液体配料时间,通过PLC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501,使搅拌辊5转动至出液孔521与目标装有液体配料的液体配料槽44的出液口441连通位置,实现在炒菜时不同时间添加不同的液体配料;
第四步,炒菜完成后,通过PLC控制器关闭驱动电机501,同时控制开启第一伸缩气缸131,使锅盖4与平底炒菜锅体3分离,人工取出平底炒菜锅体3,倒出平底炒菜锅体3内炒熟菜;
第五步,对平底炒菜锅体3和锅盖4进行清洗时,将平底炒菜锅体3重新放置在电加热板2上端,开启第一伸缩气缸131,使锅盖4与平底炒菜锅体3重新闭合,开启驱动电机501,同时通过通水管7向间隙槽412接入清水,清水进一步流入平底炒菜锅体3锅体内,搅拌辊5保持转动状态,搅拌页51和环形刷洗部8对平底炒菜锅体3内底端和锅盖4底端内壁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人工取出平底炒菜锅体3,进内部的脏水倒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包括支撑平台(1),支撑平台(1)包括均匀分布的支撑架(11)、中部支撑板(12)和顶部支撑板(13),其中支撑架(11)中部设有中部支撑板(12),支撑架(11)上端设有顶部支撑板(13),中部支撑板(12)中部上端设有电加热板(2),加热板(2)放置有带有把手的平底炒菜锅体(3),平底炒菜锅体(3)上端卡合有锅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4)中部设有圆槽(41),同时锅盖(4)下端设有与圆槽(41)同轴的圆柱活动槽(411),圆柱活动槽(411)内设有可转动的搅拌辊(5),搅拌辊(5)下端设有弧形的搅拌页(51),当锅盖(4)对平底炒菜锅体(3)上端进行卡合时,搅拌页(51)底端与平底炒菜锅体(3)锅底内壁相贴;
所述锅盖(4)上端周侧设有轴向分布的固体配料槽(42),固体配料槽(42)贯穿锅盖(4),固体配料槽(42)内壁均设有可转动的转动板(421);
所述圆槽(41)底端设有轴向分布的液体配料槽(44),液体配料槽(44)下端设有出液口(441),同时搅拌辊(5)内部设有出料槽(52),出料槽(52)周壁设有出液孔(521),出料槽(52)下端设有轴向分布的排液口(522);
所述搅拌辊(5)顶端设有第二伸缩气缸(6),第二伸缩气缸(6)伸缩杆贯穿搅拌辊(5)顶端,第二伸缩气缸(6)伸缩杆下端设有与遮挡出液孔(521)的遮块(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底炒菜锅体(3)外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卡键(31),同时中部支撑板(12)上端设有对称分布的定位销(121),定位销(121)上设有与卡键(31)配合的卡槽(1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4)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动力块(40),其中动力块(40)与顶部支撑板(13)之间均设有第一伸缩气缸(131),第一伸缩气缸(131)固定在顶部支撑板(13)下端,第一伸缩气缸(131)的伸缩杆顶端与动力块(40)紧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4)中部设有圆槽(41)中部设有驱动电机(501),驱动电机(501)输出端设有驱动轴(502),其中驱动轴(502)与搅拌辊(5)顶端紧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421)一侧设有转动轴(422),转动轴(422)贯穿锅盖(4)周侧,转动轴(422)顶端与转动电机(423)的输出端紧固连接,同时锅盖(4)周侧设有轴向分部的支撑块(43),其中转动电机(423)固定安装在支撑块(43)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气缸(6)的伸缩杆与搅拌辊(5)顶端之间和驱动轴(502)与锅盖(4)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辊(5)一侧设有环形刷洗部(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刷洗部(8)包括紧固条(81)、上端刷洗条(82)、下端刷洗条(83)和弧形刷洗条(84),紧固条(81)与搅拌辊(5)紧固连接,紧固条(81)上端设有上端刷洗条(82),紧固条(81)下端设有下端刷洗条(83),上端刷洗条(82)与下端刷洗条(83)之间设有弧形刷洗条(84),弧形刷洗条(84)与上端刷洗条(82)和下端刷洗条(83)之间均为紧固连接;
所述上端刷洗条(82)上端与锅盖(4)底端内壁贴合,当锅盖(4)卡合在平底炒菜锅体(3)上端时,下端刷洗条(83)下端与平底炒菜锅体(3)底端内侧贴合,弧形刷洗条(84)外侧与平底炒菜锅体(3)弧形内壁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刷洗条(82)和弧形刷洗条(84)设有与出料槽(52)连通的通水通道(85),同时上端刷洗条(82)和弧形刷洗条(84)背面均设有多个与通水通道(85)连通的喷水孔(851)。
10.一种全自动炒菜锅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装有主料的平底炒菜锅体(3)放置在加热板(2)上,开启第一伸缩气缸(131),使锅盖(4)卡合在平底炒菜锅体(3)上端,然后开启电加热板(2),对平底炒菜锅体(3)锅底进行加热;
第二步,当需要对平底炒菜锅体(3)主料进行翻炒时,开启驱动电机(501),转动的搅拌页(51)对平底炒菜锅体(3)内食料进行翻炒;
第三步,当炒菜需要添加配料和水时,设定固体配料对应的转动电机(423)的开启时间,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所需添加固体配料对应的转动电机(423),实现在炒菜时不同时间添加不同的固体,同理提前设定添加液体配料时间,通过PLC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501),使搅拌辊(5)转动至出液孔(521)与目标装有液体配料的液体配料槽(44)的出液口(441)连通位置,实现在炒菜时不同时间添加不同的液体配料;
第四步,炒菜完成后,通过PLC控制器关闭驱动电机(501),同时控制开启第一伸缩气缸(131),使锅盖(4)与平底炒菜锅体(3)分离,人工取出平底炒菜锅体(3),倒出平底炒菜锅体(3)内炒熟菜;
第五步,对平底炒菜锅体(3)和锅盖(4)进行清洗时,将平底炒菜锅体(3)重新放置在电加热板(2)上端,开启第一伸缩气缸(131),使锅盖(4)与平底炒菜锅体(3)重新闭合,开启驱动电机(501),同时通过通水管(7)向间隙槽(412)接入清水,清水进一步流入平底炒菜锅体(3)锅体内,搅拌辊(5)保持转动状态,搅拌页(51)和环形刷洗部(8)对平底炒菜锅体(3)内底端和锅盖(4)底端内壁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人工取出平底炒菜锅体(3),进内部的脏水倒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28512.9A CN109998357B (zh) | 2019-02-21 | 2019-02-21 | 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及其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28512.9A CN109998357B (zh) | 2019-02-21 | 2019-02-21 | 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及其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98357A true CN109998357A (zh) | 2019-07-12 |
CN109998357B CN109998357B (zh) | 2021-04-06 |
Family
ID=67165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28512.9A Active CN109998357B (zh) | 2019-02-21 | 2019-02-21 | 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及其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98357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35239A (zh) * | 2019-12-23 | 2020-04-21 | 湖南蕾自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炒菜机 |
CN112932273A (zh) * | 2021-01-28 | 2021-06-11 | 六安索伊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炒菜机器人用搅拌装置 |
CN113876182A (zh) * | 2021-11-11 | 2022-01-04 | 广州市新新厨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拟态机器人炒菜机 |
CN116138615A (zh) * | 2022-11-25 | 2023-05-23 | 聂金晗 | 智能炒菜机及其使用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73912A (zh) * | 2010-06-08 | 2011-12-14 | 洪家平 | 智能全自动烹饪机器人 |
CN203106753U (zh) * | 2013-02-05 | 2013-08-07 | 孙志超 | 全自动炒菜机 |
CN204743697U (zh) * | 2015-02-10 | 2015-11-11 | 福建滋道餐饮有限公司 | 自动炒菜、清洗锅 |
CN207370504U (zh) * | 2017-04-19 | 2018-05-18 | 深圳市南博万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 全自动烹饪机 |
CN108420300A (zh) * | 2018-04-24 | 2018-08-21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自动炒菜机 |
-
2019
- 2019-02-21 CN CN201910128512.9A patent/CN10999835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73912A (zh) * | 2010-06-08 | 2011-12-14 | 洪家平 | 智能全自动烹饪机器人 |
CN203106753U (zh) * | 2013-02-05 | 2013-08-07 | 孙志超 | 全自动炒菜机 |
CN204743697U (zh) * | 2015-02-10 | 2015-11-11 | 福建滋道餐饮有限公司 | 自动炒菜、清洗锅 |
CN207370504U (zh) * | 2017-04-19 | 2018-05-18 | 深圳市南博万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 全自动烹饪机 |
CN108420300A (zh) * | 2018-04-24 | 2018-08-21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自动炒菜机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35239A (zh) * | 2019-12-23 | 2020-04-21 | 湖南蕾自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炒菜机 |
CN111035239B (zh) * | 2019-12-23 | 2022-01-25 | 湖南蕾自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炒菜机 |
CN112932273A (zh) * | 2021-01-28 | 2021-06-11 | 六安索伊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炒菜机器人用搅拌装置 |
CN113876182A (zh) * | 2021-11-11 | 2022-01-04 | 广州市新新厨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拟态机器人炒菜机 |
CN116138615A (zh) * | 2022-11-25 | 2023-05-23 | 聂金晗 | 智能炒菜机及其使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98357B (zh) | 2021-04-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98357A (zh) | 一种全自动炒菜锅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1198274B (zh) | 烹饪脱水粉末食物的器具和方法 | |
CN108113523B (zh) | 一种智能烹调机及其烹调方法 | |
AU2010216478A1 (en) | A cook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eal preparation | |
CN104957960B (zh) | 一种米水可分开存放的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3133637A (zh) | 一种自动炒菜机 | |
CN104783647B (zh) | 一种搅拌烹饪锅 | |
CN101589910A (zh) | 一种多功能食品烹饪炉 | |
CN112568700B (zh) | 一种新型的自动炒菜机 | |
CN110236381A (zh) | 一种抽水式米仓自动投放食材电压力锅 | |
JP2002541890A (ja) | 自動調理装置 | |
CN112369923B (zh) | 一种自动炒锅组件 | |
CN109363940A (zh) | 煎药机及煎药方法 | |
CN109567581A (zh) | 一种圆筒式自动加米洗米电压力锅 | |
CN109820410A (zh) | 搅拌出料机构、烹煮装置、黏性颗粒设备及现制现售设备 | |
CN206213891U (zh) | 一种电热锅 | |
CN201452822U (zh) | 一种多功能食品烹饪炉 | |
CN208144361U (zh) | 一种调味料生产用炒制锅 | |
CN109463987A (zh) | 一种圆筒式多仓自动加米及水循环电锅 | |
CN207400649U (zh) | 一种自动加水电热器具的清洁、残留水排水结构 | |
CN221012844U (zh) | 一种滚筒炒菜机 | |
CN210124310U (zh) | 烹饪物料搅拌装置及卤菜设备 | |
CN110353481A (zh) | 一种转动式运动米仓自动加水及食材投放电锅 | |
CN109393951A (zh) | 一种光滑圆筒式自动加米洗米抽水电锅 | |
CN221489679U (zh) | 一种自动清洗旋转炒菜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