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3246B - 动力传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3246B
CN109983246B CN201780069201.9A CN201780069201A CN109983246B CN 109983246 B CN109983246 B CN 109983246B CN 201780069201 A CN201780069201 A CN 201780069201A CN 109983246 B CN109983246 B CN 1099832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elastic member
peripheral side
shaft
oppo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92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83246A (zh
Inventor
林敏弘
永桥广树
黑畑清
小西俊宏
樱场茂圭
广瀬贵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7/03881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088234A1/ja
Publication of CN109983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3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83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32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F16D3/64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comprising elastic elements arranged between substantially-radial walls of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68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comprising elastic elements arranged between substantially-radial walls of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elements being made of rubber or similar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7/0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 F16D27/1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 F16D27/108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with axially 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27/112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with axially 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32Friction members
    • F16H55/36Pulle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32Friction members
    • F16H55/36Pulleys
    • F16H2055/366Pulleys with means providing resilience or vibration dam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ulleys (AREA)

Abstract

动力传递装置具备电磁铁(12)、转子(11)、电枢(14)、以及将电枢与驱动对象装置的轴连结的轮毂(15、15A)。轮毂构成为包含:与电枢连结的外轮毂(16、16A)、与轴连结的内轮毂(17、17A)、以及位于外轮毂与内轮毂之间的弹性部件(18)。在内轮毂的外周侧设有向轴的径向的外侧延伸的多个延伸部(171、171A)。在外轮毂的内周侧设有在轴的旋转方向上与多个延伸部重合,并且包围多个延伸部的内周侧壁部(162、162A)。并且,弹性部件配设为,在内轮毂的外周侧与外轮毂的内周侧之间,与内轮毂和外轮毂的至少一方处于非粘接状态。

Description

动力传递装置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以在2016年11月10日申请的日本申请号2016-219746号、以及在2017年10月5日申请的日本申请号2017-194962号为基础,将该记载内容引用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从驱动源输出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驱动对象装置的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电磁离合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与电枢连结的保持板的内周面形成为非圆形形状,并且与轴连结的轮毂的外周面形成为非圆形形状,此外,弹性部件位于保持板与轮毂之间。该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粘接剂将弹性部件分别与保持板的内周面和轮毂的外周面粘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233529号公报
然而,近年为了提高车辆的节约燃耗,减少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的气缸数,通过增压进行发动机的小型化等,存在发动机侧的转矩变动增大的趋势。随之,对于发动机周围的辅助设备,需要提高相对于发动机侧的转矩变动的耐久性。
因此,本发明者们为了提高动力传递装置的耐久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本发明者们的研究,作出了如下判断:在像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磁离合器那样地,将弹性部件分别与保持板的内周面和轮毂的外周面粘接的结构中,由于对于弹性部件不仅作用有压缩负载还作用有拉伸负载,因此缺乏耐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能够提高承受伴随来自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而反复作用于弹性部件的负载的强度。
本发明将动力传递装置作为对象,该动力传递装置将从驱动源输出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驱动对象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电磁铁,该电磁铁通过通电而产生电磁吸引力;
转子,该转子通过旋转驱动力而旋转;
电枢,在向电磁铁通电时,该电枢与转子连结而与转子一体地旋转,并且在不向电磁铁通电时,该电枢与转子分离;以及
轮毂,该轮毂将电枢与驱动对象装置的轴连结。
轮毂构成为包含外轮毂、内轮毂、以及弹性部件,该外轮毂与电枢连结,该内轮毂与轴连结,该弹性部件位于外轮毂与内轮毂之间。在内轮毂的外周侧设有多个延伸部,该多个延伸部向轴的径向的外侧延伸,在外轮毂的内周侧设有内周侧壁部,该内周侧壁部在轴的旋转方向上与多个延伸部重合,并且包围多个延伸部。并且,弹性部件配设为,在内轮毂的外周侧与外轮毂的内周侧之间,不与内轮毂和外轮毂的至少一方粘接。
由此,当来自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经由转子传递到电枢时,弹性部件中,在内轮毂的外周侧位于旋转方向的前方侧且外轮毂的内周侧位于旋转方向的后方侧的部位作用有压缩负载。
另一方面,即使来自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经由转子传递到电枢,在弹性部件中的外轮毂的内周侧位于旋转方向的前方侧且内轮毂的外周侧位于旋转方向的后方侧的部位也不作用有拉伸负载。
这样一来,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构成为,对于弹性部件作用压缩负载,但是不作用拉伸负载,因此能够提高承受伴随来自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而反复作用于弹性部件的负载的强度。其结果,抑制动力传递装置中的弹性部件的疲劳损伤,因此能够提高动力传递装置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制冷循环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的箭头IV的方向的动力传递装置的轮毂的向视图。
图5是图4的V-V剖视图。
图6是外轮毂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7是内轮毂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8是弹性部件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9是图4的IX-IX剖视图。
图10是用于对将电枢和转子连结时的弹性部件的状态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1是用于对在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轮毂的弹性部件作用了压缩负载时的弹性部件和外侧接收部的关系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在对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轮毂的第一比较例的轮毂的弹性部件作用了压缩负载时的弹性部件和外侧接收部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3是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轮毂的第二比较例的轮毂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14是由图13的箭头XIV表示的部位的放大图。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的轮毂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的轮毂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17是图16的XVII-XVII剖视图。
图1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外轮毂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1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内轮毂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2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21是图16的XXI-XXI剖视图。
图22是图17的XXII部分的放大图。
图23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24是图23的XXIV-XXIV剖视图。
图25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26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内轮毂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27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内轮毂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有时对与在先前的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的事项相同或者等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在仅对结构要素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能够对结构要素的其他部分应用先前的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的结构要素。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只要不特别妨碍组合,即使未明示也能够部分地将各实施方式彼此组合。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4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对将动力传递装置10应用于图1所示的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循环1的压缩机2的例子进行说明。
制冷循环1在进行车室内的空气调节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作为对向车室内吹送的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的装置发挥作用。制冷循环1由将以下结构连接为环状的闭回路构成:压缩并排出制冷剂的压缩机2;使从压缩机2排出的制冷剂散热的散热器3;对从散热器3流出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膨胀阀4;以及使在膨胀阀4被减压了的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5。
从发动机6输出的旋转驱动力经由动力传递装置10传递到压缩机2。本实施方式中,发动机6构成输出旋转驱动力的驱动源,压缩机2构成驱动对象装置。
作为压缩机2,例如能够采用斜板式可变容量型的压缩机。另外,作为压缩机2,只要是通过旋转驱动力的传递来压缩并排出制冷循环1的制冷剂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的可变容量型的压缩机;或者涡旋型、叶片型等固定容量型的压缩机。
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2中,轴20的一端侧露出到未图示的壳体的外侧。并且,动力传递装置10安装于轴20的在外侧露出的部位。轴20在与构成压缩机2的外壳的未图示的壳体之间夹着密封唇等密封部件,从而壳体的内部的制冷剂不从轴20和壳体的间隙泄漏。密封部件在材料、形状等方面最优化,以在轴20与壳体之间获得较高的密封性。
接着,动力传递装置10是将从作为车辆行驶用的驱动源的发动机6输出的旋转驱动力断续地传递到作为驱动对象装置的压缩机2的装置。动力传递装置10经由V形带7与发动机6的旋转输出部6a连接。
图2是沿着压缩机2的轴20的轴向切断动力传递装置10时的剖视图。另外,图2所示的DRax表示沿着轴20的轴线CL延伸的轴20的轴向。并且,图2所示的DRr表示与轴向Drax正交的轴20的径向。另外,以上在图2以外的图中也同样。
如图2和图3所示,动力传递装置10具有:转子11;通过与转子11连结而与压缩机2的轴20一起旋转的从动侧旋转体13;以及产生使从动侧旋转体13和转子11连结的电磁吸引力的电磁铁12。
转子11构成通过从发动机6输出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的驱动侧旋转体。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转子11具有外侧圆筒部111、内侧圆筒部112、以及端面部113。
外侧圆筒部111构成为圆筒形状,并且相对于轴20配置在同轴上。内侧圆筒部112构成为圆筒形状,配置于外侧圆筒部111的内周侧,并且相对于轴20配置在同轴上。
端面部113是将外侧圆筒部111和内侧圆筒部112的轴向Drax的一端侧彼此连结的连结部。端面部113构成为圆盘形状。即,端面部113在轴20的径向DRr上扩展,并且在其中央部形成有贯通表里的圆形的贯通孔。
本实施方式的转子11在轴20的轴向Drax上的截面为C字形。并且,在外侧圆筒部111与内侧圆筒部112之间形成有将端面部113作为底面部的圆环状的空间。
形成于外侧圆筒部111与内侧圆筒部112之间的空间相对于轴20位于同轴上。在形成于外侧圆筒部111与内侧圆筒部112之间的空间配置有电磁铁12。
此处,电磁铁12具有定子121、以及配置于定子121的内部的线圈122等。定子121由铁等强磁性材料形成为环状。线圈122由环氧树脂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在被模制的状态下固定于定子121。另外,通过从未图示的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电压进行向电磁铁12的通电。
外侧圆筒部111、内侧圆筒部112、以及端面部113由铁等强磁性材料一体地形成。外侧圆筒部111、内侧圆筒部112、以及端面部113构成通过与电磁铁12通电而产生的磁路的一部分。
在外侧圆筒部111的外周侧形成有由树脂制作的V槽部114,该V槽部114形成有多个V字状的槽。在V槽部114架设有V形带7,该V形带7传递从发动机6输出的旋转驱动力。
在内侧圆筒部112的内周侧固定有滚珠轴承19的外周侧。并且,在滚珠轴承19的内周侧固定有圆筒状的轴套部21,该轴套部21从构成压缩机2的外壳的壳体向动力传递装置10侧突出。由此,转子11相对于压缩机2的壳体固定成旋转自如。另外,轴套部21覆盖轴20中的在壳体的外侧露出的根部分。
并且,在将转子11和后述的从动侧旋转体13的电枢14连结时,端面部113的轴向DRax的一端侧的外侧面形成与电枢14接触的摩擦面。
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未图示,但是在端面部113的表面的一部分配置用于使端面部113的摩擦系数增加的摩擦部件。该摩擦部件由非磁性材料形成。作为摩擦部件,能够采用由树脂固化氧化铝的结构、或者铝等金属粉末的烧结体等。
接着,从动侧旋转体13构成为包含电枢14和轮毂15。电枢14在径向DRr上扩展,并且是在其中央部形成有贯通表里的贯通孔的圆环状的板部件。电枢14由铁等强磁性材料形成。电枢14与转子11一起构成对电磁铁12通电时产生的磁路的一部分。
电枢14配置为空开规定的微小间隙(例如,0.5mm左右)地与转子11的端面部113相对。在将转子11和电枢14连结时,电枢14中的与转子11的端面部113相对的平坦部形成与端面部113接触的摩擦面。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枢14中,在径向DRr的中间部分形成有用于切断磁的槽部141。该槽部141是沿着电枢14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圆弧状的形状,相对于电枢14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的电枢14被划分为位于槽部141的外周侧的外周部142、以及位于槽部141的内周侧的内周部143。电枢14的外周部142通过铆钉等紧固部件144与轮毂15连接。
轮毂15构成将电枢14与压缩机2的轴20连结的连结部件。换言之,电枢14和轴20经由轮毂15连结。
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轮毂15构成为包含外轮毂16、内轮毂17、以及弹性部件18。另外,图4所示的双点划线表示弹性部件18的外周缘部。
外轮毂16通过紧固部件144与电枢14的外周部142连结。如图5、图6所示,外轮毂16构成为包含与电枢14连结的板状的外侧连结部161、从外侧连结部161的内周侧沿着轴20的轴向DRax延伸的外侧凸缘部162、以及外侧接收部163。本实施方式的外轮毂16构成为外侧连结部161、外侧凸缘部162、外侧接收部163是一体成形的结构。
外侧连结部161的外周侧为与电枢14的外形对应的形状。并且,在外侧连结部161与电枢14连结的部位的内侧设有十字状(即,X字状)的开口。
外侧凸缘部162从外侧连结部161的内周侧向远离电枢14的方向延伸。外侧凸缘部162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与后述的内轮毂17的延伸部171重合,并且为包围该延伸部171的形状。
具体地,外侧凸缘部162由与内轮毂17的外形对应的十字状(即,X字状)的筒状部构成。在外侧凸缘部162的内周侧与内轮毂17的外周侧之间形成有能够使弹性部件18位于外侧凸缘部162的内周侧与内轮毂17的外周侧之间的规定的间隙。本实施方式中,外侧凸缘部162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与后述的内轮毂17的延伸部171重合,并且构成包围该延伸部171的内周侧壁部。
为了防止弹性部件18在轴20的轴向DRax上移动而设有外侧接收部163。外侧接收部163以在轴20的轴向DRax上与弹性部件18中的与电枢14相反的一侧的部位相对的方式从外侧凸缘部162以向轴20的轴线CL靠近的方式延伸。在外侧接收部163的内侧形成有十字状的开口。
接着,如图5所示,内轮毂17与压缩机2的轴20连结。如图5、图7所示,内轮毂17包含内侧板状部170、与轴20连结的轴套部172、从内侧板状部170的外周侧沿着轴20的轴向DRax延伸的内侧凸缘部173、以及内侧接收部174。本实施方式的内轮毂17构成为内侧板状部170、轴套部172、内侧凸缘部173、以及内侧接收部174是一体成形的结构。
内侧板状部170是在轴20的径向DRr上扩展的部位。内侧板状部170的与电枢14相对的部位与电枢14抵接。在内侧板状部170的外周侧设有四个延伸部171,该延伸部171向轴20的径向DRr的外侧延伸。四个延伸部171以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为等间隔的方式设于内侧板状部170。由此,内轮毂17的外形为十字状的形状(即,X字形状)。
轴套部172设于内侧板状部170的中央部分。轴套部172由向压缩机2侧突出的筒状部构成。在轴套部172的内周侧形成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形成于轴20的外周侧的外螺纹螺合。内轮毂17通过形成于轴套部172的内螺纹和轴20的外螺纹的螺合而与轴20连结。
内侧凸缘部173从内侧板状部170的外周侧向远离电枢14的方向延伸。内侧凸缘部173以与外侧凸缘部162相对的方式沿着轴20的轴向DRax延伸。
具体地,内侧凸缘部173由十字状(即,X字状)的筒状部构成。在内侧凸缘部173的外周侧与外轮毂16的内周侧之间形成有能够使弹性部件18位于内侧凸缘部173的外周侧与外轮毂16的内周侧之间的规定的间隙。
为了防止弹性部件18在轴20的轴向DRax上移动,设有内侧接收部174。内侧接收部174以在轴20的轴向DRax上与弹性部件18的电枢14侧的部位相对的方式从内侧板状部170向轴20的径向DRr的外侧延伸。
接着,弹性部件18是以下那样的部件:通过其弹性力将外轮毂16保持为能够相对于内轮毂17在轴20的轴向DRax上移动,并且将外轮毂16的旋转力缓冲地传递到内轮毂17。
通过该弹性部件18,对电枢14作用有远离转子11的方向上的施力。当电磁铁12为非通电状态且不产生电磁吸引力时,通过弹性部件18的施力,在电枢14的平坦部与转子11的端面部113之间产生间隙。
如图5所示,弹性部件18配设于外轮毂16的外侧凸缘部162与内轮毂17的内侧凸缘部173之间。如图5、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18具有与形成于外侧凸缘部162的内周侧和内侧凸缘部173的外周侧之间的间隙形状对应的形状。另外,图8中,为了容易识别,对弹性部件18施加点状图案的阴影。以上在后述的图13、图14、图15、图16、图20、图23、图25中也同样。
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18配设为,在与外侧凸缘部162的内周侧之间和与内侧凸缘部173的外周侧之间,不与外轮毂16和内轮毂17这双方粘接。即,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18不通过粘接剂与外轮毂16的内周侧和内轮毂17的外周侧这双方粘接。
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18配设为在外轮毂16的内周侧与内轮毂17的外周侧之间,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被压缩。即,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18以在外轮毂16的内周侧与内轮毂17的外周侧之间沿着轴20的旋转方向RD作用有压缩负载的方式被压入外轮毂16的内周侧与内轮毂17的外周侧之间。
此处,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18的与内轮毂17和外轮毂16为非粘接状态的部位因摩擦导致容易磨损。这是缩短弹性部件18的寿命的主要原因,因此不优选。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将弹性部件18由耐磨损性优异的EPDM(即,乙烯丙烯二烯橡胶)、NBR(即,丁腈橡胶)、H-NBR(即,氢化丁腈橡胶)中的任意一种橡胶材料构成。即,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18由耐磨损性比与粘接剂等的相容性(即,耐药品性)优异的Cl-IIR(即,氯化丁基橡胶)更优异的EPDM、NBR、H-NBR中的任意一种橡胶材料构成。
弹性部件18具有重合插装部181,该重合插装部181位于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与外轮毂16和内轮毂17重合的重合部位。具体地,重合插装部181是弹性部件18中的位于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该第一相对部位是外侧凸缘部162的内周面和内侧凸缘部173的外周面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相对的部位。另外,第一相对部位是外侧凸缘部162的内周面和内侧凸缘部173的外周面相对的相对部位中的,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彼此相对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18中,重合插装部181存在于八个部位。
重合插装部181是在弹性部件18中,被压入外轮毂16的内周侧与内轮毂17的外周侧之间的部位。具体地,重合插装部181的在插装于外轮毂16的内周侧与内轮毂17的外周侧之间前的与轴20的径向DRr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比外轮毂16的内周侧和内轮毂17的外周侧的间隙尺寸大。
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18的与轴20的径向DRr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使得重合插装部181的压缩量成为规定的范围(例如,4%~15%左右)。
并且,弹性部件18具有非重合插装部182、183,该非重合插装部182、183位于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不与外轮毂16和内轮毂17重合的非重合部位。具体地,非重合插装部182、183是弹性部件18中的位于第二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该第二相对部位是外侧凸缘部162的内周面和内侧凸缘部173的外周面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不相对的部位。另外,第二相对部位是外侧凸缘部162的内周面和内侧凸缘部173的外周面相对的相对部位中的,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彼此不相对的部位。本实施方式的非重合插装部182、183由弹性部件18中的与内轮毂17的延伸部171的顶端侧接近的部位182、以及与内轮毂17的延伸部171的根侧接近的部位183构成。以下,将与内轮毂17的延伸部171的顶端侧接近的部位182称为第一非重合插装部,将与内轮毂17的延伸部171的根侧接近的部位183称为第二非重合插装部。
与重合插装部181不同,即使外轮毂16旋转,在非重合插装部182、183也几乎不作用有旋转方向RD上的负载。即,弹性部件18的非重合插装部182、183是几乎不对从发动机6侧向压缩机2侧的动力传递贡献的部位。
此处,当弹性部件18的非重合插装部182、183与外轮毂16和内轮毂17这双方接触时,接触产生的摩擦导致弹性部件18的轴20的轴向DRax上的弹簧常数变大。弹性部件18的轴20的轴向DRax上的弹簧常数变大是伴随对电磁铁12的通电的接通/断开的转子11和电枢14的连结/分离的响应性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不优选。
考虑以上内容,本实施方式中,将弹性部件18的非重合插装部182、183设为与外轮毂16或者内轮毂17分离的结构。即,本实施方式中,使弹性部件18的非重合插装部182、183的轴20的径向DRr上的尺寸比非重合部位的外轮毂16和内轮毂17的间隙尺寸小。
具体的地,如图5所示,关于与内轮毂17的延伸部171的顶端侧接近的非重合插装部182,使其径向DRr的尺寸Lga比非重合部位的外轮毂16和内轮毂17的间隙尺寸Lca小。
并且,关于与内轮毂17的延伸部171的根侧接近的非重合插装部183,使其径向DRr的尺寸Lgb比非重合部位的外轮毂16和内轮毂17的间隙尺寸Lcb小。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使非重合插装部182、183的轴20的轴向DRax的厚度尺寸比重合插装部181的轴20的轴向DRax上的厚度尺寸小。
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18在轴20的轴向DRax上配设于外侧接收部163与内侧接收部174之间。通过外侧接收部163和内侧接收部174防止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18在轴20的轴向DRax上移动。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18中,在轴20的轴向DRax上,该弹性部件18的电枢14侧的部位与内侧接收部174相对,该弹性部件18的与电枢14相反的一侧的部位与外侧接收部163相对。
然而,当在外侧接收部163与内侧接收部174之间配设弹性部件18时,在电枢14和转子11连结时,弹性部件18有可能因外侧接收部163而被向电枢14侧压缩。弹性部件18在轴20的轴向DRax上被压缩是弹性部件18的轴20的轴向DRax上的弹簧常数变大的主要原因,因此不优选。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18在电枢14和转子11的连结被切断时的形状为从外侧向内侧相对于轴20的径向DRr倾斜的形状。具体地,如图9所示,弹性部件18中与外侧接收部163相对的端面为以下那样的形状:随着从外侧向内侧以接近电枢14侧的方式倾斜。
在电枢14和转子11的连结被切断时,本实施方式的从动侧旋转体13中,在弹性部件18与外侧接收部163之间形成有间隙。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从动侧旋转体13中,如图10所示,当电枢14和转子11连结时,弹性部件18中的与外侧接收部163相对的端面变形为接近沿着轴20的径向DRr的形状。
因此,在电枢14和转子11被连结时,本实施方式的从动侧旋转体13中,弹性部件18难以被外侧接收部163向电枢14侧压缩。即,本实施方式的从动侧旋转体13抑制了电枢14和转子11被连结时的弹性部件18的轴20的轴向DRax上的弹簧常数的增加。
然而,如图11所示,在电枢14和转子11连结时,存在弹性部件18因作用于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的压缩负载而在轴20的轴向DRax上隆起的情况。
如图12所示,当弹性部件18的在轴20的轴向DRax上隆起的隆起部位与外侧接收部163和内侧接收部174的顶端的边缘部分相对时,由于与该边缘部分的接触,在弹性部件18容易产生龟裂。
另外,图12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轮毂15的第一比较例的轮毂HB1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12所示的轮毂HB1在以下方面与本实施方式的轮毂15不同:该轮毂HB1的外侧接收部163和内侧接收部174的各自的轴20的径向DRr上的长度比本实施方式的轮毂15的外侧接收部163和内侧接收部174短。
鉴于此,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将弹性部件18的在轴20的轴向DRax上隆起的隆起部位设为被外侧接收部163和内侧接收部174的平坦状的部位覆盖的结构。即,本实施方式的外侧接收部163具有平坦状的部位,该平坦状的部位在压缩负载作用于弹性部件18时覆盖弹性部件18的在轴20的轴向DRax上隆起的隆起部位。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内侧接收部174具有平坦状的部位,该平坦状的部位在压缩负载作用于弹性部件18时覆盖弹性部件18的在轴20的轴向DRax上隆起的隆起部位。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电磁铁12为非通电状态的情况下,不产生电磁铁12的电磁吸引力。因此,电枢14因弹性部件18的施力而保持于距转子11的端面部113规定间隔的位置。
由此,来自发动机6的旋转驱动力经由V形带7仅传递到转子11,未向电枢14和轮毂15传递,仅转子11在滚珠轴承19上空转。因此,作为驱动对象装置的压缩机2为停止的状态。
与此相对,在电磁铁12为通电状态的情况下,产生电磁铁12的电磁吸引力。电枢14通过该电磁吸引力克服弹性部件18的施力而被向转子11的端面部113侧吸引,从而电枢14被转子11吸附。由此,转子11的旋转经由从动侧旋转体13传递到压缩机2的轴20,从而使压缩机2动作。即,从发动机6输出的旋转驱动力经由动力传递装置10传递到压缩机2,从而压缩机2工作。
本实施方式的从动侧旋转体13中,弹性部件18以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对弹性部件18作用有压缩负载的方式位于外轮毂16的内周侧与内轮毂17的外周侧之间。
由此,在转子11和电枢14连结时,对于弹性部件18作用有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的压缩负载,从而能够抑制扭转变形产生的作用于弹性部件18的剪切力。由于橡胶材料的特性,与弹性部件18的剪切强度相比更容易确保弹性部件18的压缩强度。因此,为了抑制对于弹性部件18的剪切力而作用压缩负载,明显有助于提高弹性部件18的耐久性。
此处,图13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轮毂15的第二比较例的轮毂HB2的示意性的主视图。并且,图14是由图13的箭头XIV表示的部位的放大图。图13所示的轮毂HB2在以下方面与本实施方式的轮毂15不同:弹性部件EM通过粘接剂与外轮毂AH和内轮毂IH这双方粘接,且未设有外侧接收部163和内侧接收部174。
如图13所示的轮毂HB2中,在外轮毂AH旋转时,对于弹性部件EM在旋转方向RD上除了压缩负载还作用有拉伸负载。具体地,如图14所示,在外轮毂AH旋转时,弹性部件EM中,在外轮毂AH的内周侧位于旋转方向RD的后方侧且内轮毂IH的外周侧位于旋转方向RD的前方侧的部位作用有压缩负载。并且,在外轮毂AH旋转时,弹性部件EM中,在外轮毂AH的内周侧位于旋转方向RD的前方侧且内轮毂IH的外周侧位于旋转方向RD的后方侧的部位作用有拉伸负载。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18配设为,在与外侧凸缘部162的内周侧之间和与内侧凸缘部173的外周侧之间,不与外轮毂16和内轮毂17这双方粘接。
由此,在外轮毂16旋转时,在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18作用有压缩负载,但是不作用有拉伸负载。即,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中,在外轮毂16的内周侧位于旋转方向RD的后方侧且内轮毂17的外周侧位于旋转方向RD的前方侧的部位181a、181b、181c、181d作用有压缩负载。并且,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中,在外轮毂16的内周侧位于旋转方向RD的前方侧且内轮毂17的外周侧位于旋转方向RD的后方侧的部位181e、181f、181g、181h不作用有拉伸负载。
以上说明了的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构成为,对于弹性部件18作用有压缩负载,但是不作用有拉伸负载。因此,能够提高承受伴随来自发动机6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而反复作用于弹性部件18的负载的强度。其结果,由于抑制了动力传递装置10中的弹性部件18的疲劳损伤,因此能够提高动力传递装置10的耐久性。即,即使将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应用于转矩变动较大的驱动源,也能够充分地确保耐久性。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中,为了弹性部件18的防脱而在外轮毂16设置外侧接收部163,并且在内轮毂17设置内侧接收部174。
由此,在弹性部件18不与外轮毂16和内轮毂17粘接的结构中,构成为即使对于弹性部件18在轴20的轴向DRax上作用有任何的力,弹性部件18也难以脱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外侧接收部163和内侧接收部174分别设有平坦状的部位,当在弹性部件18作用有压缩负载时,该平坦状的部位覆盖弹性部件18的在轴20的轴向DRax上隆起的隆起部位。
这样一来,只要是通过外侧接收部163和内侧接收部174的平坦状的部位来覆盖弹性部件18的隆起部位的结构,就能够防止弹性部件18的隆起部位与其周围的部件的边缘部分接触而导致破损。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中,弹性部件18配设为在内轮毂17的外周侧与外轮毂16的内周侧之间,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被压缩的状态。
这样一来,只要是配设为在内轮毂17的外周侧与外轮毂16的内周侧之间将弹性部件18压缩了的结构,就不需要用于除去在弹性部件18成形时所残留的拉伸应变的拉深加工。因此,能够提高动力传递装置10的生产率。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中,弹性部件18中的非重合插装部182、183的轴20的径向DRr上的尺寸比非重合部位中的外轮毂16和内轮毂17的间隙尺寸小。另外,非重合部位是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不与外轮毂16的内周侧和内轮毂17的外周侧重合的部位。
由此,非重合部位中,弹性部件18容易从外轮毂16和内轮毂17离开,从而能够降低弹性部件18中的轴20的轴向DRax上的弹簧常数。其结果,能够提高伴随向电磁铁12通电的接通/断开的转子11和电枢14的连结/分离的响应性。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将弹性部件18由耐磨损性优异的EPDM、NBR、H-NBR中的任意一种材料构成。由此,能够抑制弹性部件18中的与内轮毂17和外轮毂16接触的部位的因摩擦而产生的磨损。其结果,能够实现弹性部件18的长寿命化。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5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构成轮毂15A的外轮毂16A、内轮毂17A、弹性部件18A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内轮毂17A的外周侧设有三个向轴20的径向DRr的外侧延伸的延伸部171A。三个延伸部171A设为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为等间隔。由此,内轮毂17A的外形是三叉状的形状(即,Y字形状)。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外轮毂16A是以下那样的形状:该外轮毂16A的内周侧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与三个延伸部171A重合,并且包围多个延伸部171A。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18A配设于外轮毂16A的外侧凸缘部162A与内轮毂17A的内侧凸缘部173A之间。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18A具有与形成于外侧凸缘部162A的内周侧和内侧凸缘部173A的外周侧之间的间隙形状对应的形状。
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同样地获得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作用效果。
此处,本实施方式中,对在内轮毂17A设置三个延伸部171A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内轮毂17A的延伸部171A的数量不限定于三个,也可以设有五个以上。
(第三实施方式)
像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那样,弹性部件18具有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以及作为缓冲部件的功能,作为施力部件该弹性部件18沿着远离转子11侧的方向对该施力部件电枢14作用施力,作为缓冲部件该弹性部件18将外轮毂16的旋转力缓冲地传递到内轮毂17。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18的非重合插装部182、183为与外轮毂16和内轮毂17分离的构造。因此,第一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作为施力部件和缓冲部件发挥作用。
此处,为了确保弹性部件18的对于扭转变形的耐久性等,本发明者们对提高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的旋转方向RD上的弹簧常数进行了研究。
然而,由于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作为施力部件和缓冲部件发挥作用,因此当使旋转方向RD上的弹簧常数变高时,轴向DRax上的弹簧常数随之变高。这是伴随对电磁铁12通电的接通/断开,转子11和电枢14的连结以及转子11和电枢14的分离的响应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不优选。
考虑以上内容,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中,采用以下那样的结构:使弹性部件18的非重合插装部182作为施力部件发挥作用,并且使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降低。
以下,参照图16~图22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面省略说明。
图16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4对应的图,是从轴20的轴向DRax观察的轮毂15的主视图。并且,图17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对应的图。
如图16和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轮毂15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为包含外轮毂16、内轮毂17、以及弹性部件18。另外,图16所示的双点划线表示弹性部件18的外周缘部。
如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外轮毂16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为包含外侧连结部161、外侧凸缘部162、以及外侧接收部163。另外,图18所示的双点划线表示外侧凸缘部162的内周面。
外侧凸缘部162是外轮毂16中的构成与内轮毂17相对的内周侧(即,内周面)的部位。外侧凸缘部162具有: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与内侧凸缘部173重合的第一内周面162a;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不与内侧凸缘部173重合的第二内周面162b和第三内周面162c。
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二内周面162b是与第一内周面162a相比形成于轴20的径向DRr上的外侧的部位。并且,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三内周面162c是与第一内周面162a相比形成于轴20的径向DRr上的内侧的部位。
如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轮毂17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为包括:具有四个延伸部171的内侧板状部170、轴套部172、内侧凸缘部173、以及内侧接收部174。
内侧凸缘部173是内轮毂17中的构成与外轮毂16相对的外周侧(即,外周面)的部位。内侧凸缘部173具有: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与外侧凸缘部162重合的第一外周面173a;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不与外侧凸缘部162重合的第二外周面173b和第三外周面173c。
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二外周面173b是与第一外周面173a相比形成于轴20的径向DRr上的外侧的部位。并且,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三外周面173c是与第一外周面173a相比形成于轴20的径向DRr上的内侧的部位。
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一外周面173a是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与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一内周面162a相对的部位。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二外周面173b是在轴20的径向DRr上与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二内周面162b相对的部位。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三外周面173c是在轴20的径向DRr上与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三内周面162c相对的部位。
本实施方式中,外侧凸缘部162中的构成第一内周面162a的部位和内侧凸缘部173中的构成第一外周面173a的部位构成第一相对部位。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外侧凸缘部162中的构成第二内周面162b和第三内周面162c的部位以及内侧凸缘部173中的构成第二外周面173b和第三外周面173c的部位构成第二相对部位。
本实施方式的内侧接收部174从内侧板状部170中的与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二外周面173b和第三外周面173c相连的部位向轴20的径向DRr的外侧延伸。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内侧接收部174不设于内侧板状部170中的与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一外周面173a相连的部位。
如图20所示,弹性部件18具有重合插装部181、第一非重合插装部182、以及第二非重合插装部183。重合插装部181是弹性部件18中的位于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一内周面162a与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一外周面173a之间的部位。第一非重合插装部182是弹性部件18中的位于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二内周面162b与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二外周面173b之间的部位。第二非重合插装部183是弹性部件18中的位于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三内周面162c与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三外周面173c之间的部位。重合插装部181、第一非重合插装部182、以及第二非重合插装部183构成为由相同的材料一体地成形的一体成形物。
本实施方式的重合插装部181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构成为该重合插装部181的一部分与外轮毂16的内周面和内轮毂17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之间形成有间隙。
本实施方式的重合插装部181具有位于轴20的径向DRr的内侧的内侧部位181i、以及与内侧部位181i相比位于轴20的径向DRr的外侧的外侧部位181j。并且,重合插装部181形成为以下那样的形状:外侧部位181j与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一内周面162a和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一外周面173a接触,内侧部位181i与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一内周面162a和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一外周面173a分离。
具体地,如图21所示,重合插装部181的内侧部位181i在与轴20的径向DRr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Lg比第一内周面162a与第一外周面173a之间的间隙尺寸Lc小。
另一方面,虽然未图示,但是重合插装部181的外侧部位181j在与轴20的径向DRr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与第一内周面162a和第一外周面173a之间的间隙尺寸相同。重合插装部181的外侧部位181j作为规定弹性部件18在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的位置的定位部件发挥作用。
本实施方式的重合插装部181中,内侧部位181i与第一内周面162a和第一外周面173a分离,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降低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
此处,通过降低重合插装部181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能够提高弹性部件18的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的弹簧常数,但是另一方面导致弹性部件18整体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不足。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18构成为,第一非重合插装部182和第二非重合插装部183中的第一非重合插装部182与外侧凸缘部162和内侧凸缘部173分别接触。
如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非重合插装部182的轴20的径向DRr上的尺寸Lga为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二内周面162b与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二外周面173b之间的间隙尺寸Lca以上。由此,第一非重合插装部182与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二内周面162b和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二外周面173b分别接触。
具体地,第一非重合插装部182的轴20的径向DRr上的尺寸Lga比第二内周面162b与第二外周面173b之间的间隙尺寸Lca大。即,第一非重合插装部182被压入外轮毂16的内周侧与内轮毂17的外周侧之间。
并且,第二非重合插装部183的轴20的径向DRr上的尺寸被设定为与外侧凸缘部162和内侧凸缘部173均不接触。即,第二非重合插装部183的轴20的径向DRr上的尺寸比第三内周面162c与第三外周面173c之间的间隙尺寸小。
此处,当构成为将第一非重合插装部182压入外轮毂16的内周侧与内轮毂17的外周侧之间时,有可能导致弹性部件18的组装性劣化。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二内周面162b和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二外周面173b为容易压入第一非重合插装部182的形状。具体地,如图22所示,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二内周面162b为以下那样的锥形:弹性部件18的压入量从弹性部件18的压入方向的近前侧向里侧变大。并且,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二外周面173b为以下那样的锥形:弹性部件18的压入量从弹性部件18的压入方向的近前侧向里侧变大。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二内周面162b和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二外周面173b随着远离电枢14而直径缩小。
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同样地获得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得到的作用效果。
尤其是,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构成为,使弹性部件18的非重合插装部182作为施力部件发挥作用,并且使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降低。
由此,即使改变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的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的弹簧常数,也能够减小与此相伴的对弹性部件18的轴20的轴向DRax上的弹簧常数的影响。
因此,能够提高弹性部件18相对于轴20的旋转方向RD上的耐久性,并且能够确保伴随对电磁铁12通电的接通/断开的转子11和电枢14的连结以及转子11和电枢14的分离的响应性。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中,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二内周面162b和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二外周面173b为容易压入第一非重合插装部182的形状。因此,能够提高弹性部件18的组装性。
(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重合插装部181的外侧部位181j与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一内周面162a和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一外周面173a接触,但是不限定于此。弹性部件18也可以是例如,重合插装部181的外侧部位181j与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一内周面162a和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一外周面173a分离的形状。
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重合插装部181的内侧部位181i分别与第一内周面162a和第一外周面173a分离,但是不限定于此。重合插装部181也可以是内侧部位181i与第一内周面162a和第一外周面173a的至少一方分离的形状。
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第一非重合插装部182和第二非重合插装部183中的第一非重合插装部182分别与外侧凸缘部162和内侧凸缘部173接触,但是不限定于此。弹性部件18也可以例如是以下那样的形状:第一非重合插装部182和第二非重合插装部183分别与外侧凸缘部162和内侧凸缘部173接触。并且,弹性部件18也可以是以下那样的形状:第一非重合插装部182和第二非重合插装部183中的第二非重合插装部183分别与外侧凸缘部162和内侧凸缘部173接触。
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二内周面162b和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二外周面173b为容易压入第一非重合插装部182的形状,但是不限定于此。弹性部件18也可以例如是以下那样的形状: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二内周面162b和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二外周面173b沿着轴20的轴向DRax延伸。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3、图24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在以下方面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在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的至少一部分设有降低阻力部,该降低阻力部使在重合插装部181与外轮毂16的内周面和内轮毂17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降低。
如图23和图2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重合插装部181为与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一内周面162a和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一外周面173a接触的形状。
本实施方式的重合插装部181中,在与第一内周面162a相对的第一相对面181k和与第一外周面173a相对的第二相对面181l分别施加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表面处理。作为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表面处理,列举例如,在表面涂装具有润滑性的材料的处理等。本实施方式中,重合插装部181的第一相对面181k和第二相对面181l构成降低阻力部。
其他的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对重合插装部181施加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表面处理,因此能够降低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能够获得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上述的第四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重合插装部181的第一相对面181k和第二相对面181l分别施加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表面处理,但是不限定于此。弹性部件18也可以构成为,例如,在重合插装部181的第一相对面181k和第二相对面181l的一方施加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表面处理。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5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在以下方面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在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的至少一部分设有降低阻力部,该降低阻力部使在重合插装部181与外轮毂16的内周面和内轮毂17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降低。
如图2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重合插装部181中,在与第一内周面162a相对的第一相对部位181m设有向第一内周面162a突出的多个突出部181n,以及与第二内周面162b分离的分离部181o。多个突出部181n的突出长度被设定为与第一内周面162a接触。
本实施方式的重合插装部181中,在第一相对部位181m设有多个突出部181n和分离部181o,从而重合插装部181与外轮毂16的内周面的接触面积变小。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重合插装部181中,在与第一外周面173a相对的第二相对部位181p设有向第一外周面173a突出的多个突出部181q,以及与第二外周面173b分离的分离部181r。多个突出部181q的突出长度被设定为与第一外周面173a接触。
本实施方式的重合插装部181中,在第二相对部位181p设有多个突出部181q和分离部181r,从而重合插装部181与内轮毂17的外周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重合插装部181中的设有多个突出部181n和分离部181o的第一相对部位181m、以及设有多个突出部181q和分离部181r的第二相对部位181p构成降低阻力部。
其他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中,重合插装部181具有与各轮毂16、17的接触面积变小的构造,因此能够降低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能够获得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上述的第五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重合插装部181的第一相对部位181m和第二相对部位181p分别设为凸凹形状,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弹性部件18中,重合插装部181的第一相对部位181m和第二相对部位181p的一方为凸凹形状。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6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在以下方面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在外侧凸缘部162和内侧凸缘部173的一部分设有降低阻力部,该降低阻力部使在该外侧凸缘部162和内侧凸缘部173与弹性部件18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降低。
如图2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侧凸缘部173为第一外周面173a与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接触的形状。并且,内侧凸缘部173中,在第一外周面173a施加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表面处理。作为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表面处理,列举例如在表面涂装具有润滑性的材料的处理、用具有润滑性的材料镀覆表面的处理等。
并且,虽然未图示,但是外侧凸缘部162为第一内周面162a与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接触的形状。并且,外侧凸缘部162中,在第一内周面162a施加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表面处理。作为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表面处理,列举例如在表面涂装具有润滑性的材料的处理、用具有润滑性的材料镀覆表面的处理等。
本实施方式中,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一内周面162a和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一外周面173a构成降低阻力部,该降低阻力部用于降低在外侧凸缘部162和内侧凸缘部173与弹性部件18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
其他的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中,在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一内周面162a和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一外周面173a施加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表面处理。因此,能够降低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能够获得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上述的第六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一内周面162a和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一外周面173a分别施加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表面处理,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轮毂15构成为,例如,在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一内周面162a和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一外周面173a中的一方施加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表面处理。
(第七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7对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在以下方面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在外侧凸缘部162和内侧凸缘部173的一部分设有降低阻力部,该降低阻力部降低在外侧凸缘部162和内侧凸缘部173与弹性部件18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
如图2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侧凸缘部173中,在第一外周面173a设有向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突出的多个突出部173d,以及与重合插装部181分离的分离部173e。多个突出部173d的突出长度被设定为与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接触。
本实施方式的内侧凸缘部173中,在第一外周面173a设有多个突出部173d和分离部173e,从而使内侧凸缘部173与弹性部件18的接触面积变小。
并且,虽然未图示,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外侧凸缘部162中,在第一内周面162a设有向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突出的多个突出部162d,以及与重合插装部181分离的分离部162e。多个突出部162d的突出长度被设定为与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接触。
本实施方式的外侧凸缘部162中,在第一内周面162a设有多个突出部162d和分离部162e,从而使外侧凸缘部162与弹性部件18的接触面积变小。
本实施方式中,内侧凸缘部173中的设有突出部173d和分离部173e的第一外周面173a,以及外侧凸缘部162中的设有突出部162d和分离部162e的第一内周面162a构成降低阻力部。
其他的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中,重合插装部181具有与各轮毂16、17的接触面积变小的构造,因此能够降低弹性部件18的重合插装部181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能够获得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七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上述的第七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一外周面173a和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一内周面162a分别设为凸凹形状,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轮毂15构成为,例如内侧凸缘部173的第一外周面173a和外侧凸缘部162的第一内周面162a的一方为凸凹形状。
(其他的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像以下那样各种变形。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弹性部件18不与外轮毂16和内轮毂17这双方粘接,从而在弹性部件18不作用有拉伸负载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定于此。弹性部件18也可以是与外轮毂16和内轮毂17的一方粘接,与另一方不粘接的结构。
当考虑弹性部件18的耐久性时,优选弹性部件18是与内轮毂17的外周侧粘接,与外轮毂16不粘接的结构。这是因为使弹性部件18和内轮毂17的外周侧粘接与使弹性部件18和外轮毂16的内周侧粘接相比,作用于弹性部件18的力更小。
像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那样,动力传递装置10中,为了弹性部件18的防脱,优选的是在外轮毂16设置外侧接收部163并且在内轮毂17设置内侧接收部174,但是不限定于此。
动力传递装置10也可以是例如省略外侧接收部163和内侧接收部174的一方的结构,或者是省略外侧接收部163和内侧接收部174这双方的结构。
像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那样,动力传递装置10中,优选的是通过外侧接收部163和内侧接收部174的平坦状的部位覆盖弹性部件18的隆起部位的结构,但是不限定于此。
如图12所示,动力传递装置10也可以是例如外侧接收部163和内侧接收部174的顶端部位与弹性部件18的隆起部位相对的结构。
像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那样,优选的是,动力传递装置10配设为,在内轮毂17的外周侧与外轮毂16的内周侧之间弹性部件18处于压缩状态,但是不限定于此。动力传递装置10也可以配设为例如,在内轮毂17的外周侧与外轮毂16的内周侧之间弹性部件18处于不被压缩的状态。
像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那样,优选的是,动力传递装置10中,弹性部件18的非重合插装部182、183的尺寸比非重合部位的外轮毂16与内轮毂17的间隙尺寸小,但是不限定于此。
动力传递装置10也可以设为,例如,弹性部件18的非重合插装部182、183的尺寸为非重合部位的外轮毂16与内轮毂17的间隙尺寸以上。
像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那样的,优选的是,动力传递装置10中,使弹性部件18由耐磨损性优异的EPDM、NBR、H-NBR中的任意一种橡胶材料构成,但是不限定于此。动力传递装置10中,弹性部件18也可以由EPDM、NBR、H-NBR以外的材料(例如,Cl-IIR)构成。
像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那样的,优选的是,动力传递装置10中,弹性部件18的与外侧接收部163相对的端面为以随着从外侧向内侧而接近电枢14侧的方式倾斜的形状,但是不限定于此。动力传递装置10中,弹性部件18的与外侧接收部163相对的端面也可以是例如沿着轴20的径向DRr延伸的形状。另外,弹性部件18的轴20的轴向DRax的厚度尺寸也可以不均匀。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弹性部件18构成为将重合插装部181、非重合插装部182、183一体成形的一体成形物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例如,重合插装部181和非重合插装部182、183分体地构成弹性部件18。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10应用于从发动机6向压缩机2传递旋转驱动力的接合/断开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定于此。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10也能够应用于例如,将发动机6、电动机等驱动源所输出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发电机等的装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不言而喻,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除特别明示为必需的情况以及原理上明显为必需的情况等外,并不一定是必需的。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提到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的个数、数值、量、范围等数值的情况下,除特别明示为必需的情况以及原理上明显限定于特定的数的情况等外,不限定于该特定的数。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到结构要素等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特别明示的情况以及原理上限定于特定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情况等外,不限定于该形状、位置关系。
(总结)
根据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表示的第一观点,动力传递装置具备电磁铁、转子、电枢、以及轮毂。轮毂构成为包含与电枢连结的外轮毂、与轴连结的内轮毂、以及位于各轮毂之间的弹性部件。在内轮毂的外周侧设有向轴的径向的外侧延伸的多个延伸部。在外轮毂的内周侧设有包围多个延伸部的内周侧壁部。并且,弹性部件配设为,在内轮毂的外周侧与外轮毂的内周侧之间,与内轮毂和外轮毂的至少一方处于非粘接状态。
根据第二观点,动力传递装置中,在外轮毂设有外侧接收部,该外侧接收部在轴的轴向上与弹性部件相对,防止弹性部件在轴的轴向上移动。并且,在内轮毂设有内侧接收部,该内侧接收部在轴的轴向上与弹性部件相对,防止弹性部件在轴的轴向上移动。
由此,对于内轮毂和外轮毂的至少一方与弹性部件处于非粘接状态的结构中,即使对于弹性部件作用任何轴的轴向上的力,弹性部件也难以脱落。
根据第三观点,动力传递装置中,外侧接收部具有平坦状的部位,该平坦状的部位覆盖对弹性部件作用了压缩负载时向轴的轴向隆起的隆起部位。并且,内侧接收部具有平坦状的部位,该平坦状的部位覆盖对弹性部件作用了压缩负载时向轴的轴向隆起的隆起部位。
这样一来,只要是通过外侧接收部和内侧接收部的平坦状的部位来覆盖弹性部件的隆起部位的结构,就能够防止弹性部件的隆起部位与周围的部件的边缘部分接触而导致破损。
根据第四观点,动力传递装置配设为,弹性部件在内轮毂的外周侧与外轮毂的内周侧之间,处于在轴的旋转方向上被压缩的状态。这样一来,只要是在内轮毂的外周侧与外轮毂的内周侧之间使弹性部件处于被压缩了的状态的结构,就不需要用于除去在弹性部件18成形时所残留的拉伸应变的拉深加工,因此能够提高动力传递装置10的生产率。
根据第五观点,动力传递装置具有非重合部位,该非重合部位是外轮毂和内轮毂中的,外轮毂的内周侧和内轮毂的外周侧在轴的旋转方向上不重合的部位。接着,弹性部件的位于非重合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轴的径向的尺寸比非重合部位的外轮毂和内轮毂的间隙尺寸小。由此,非重合部位处,弹性部件容易与外轮毂和内轮毂分离,从而能够降低弹性部件的轴的轴向上的弹簧常数。其结果,能够提高伴随对电磁铁通电的接通/断开的转子和电枢的连结以及转子和电枢的分离的响应性。
根据第六观点,动力传递装置中,作为外轮毂的内周侧和内轮毂的外周侧的彼此相对的相对部位,具有在轴的旋转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相对部位,以及在轴的旋转方向上不相对的第二相对部位。弹性部件构成为,位于第二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分别与外轮毂的内周面和内轮毂的外周面接触。弹性部件构成为,位于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在与外轮毂的内周面和内轮毂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之间形成有间隙。
这样一来,只要是使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二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分别与外轮毂的内周面和内轮毂的外周面接触的构造,就能够使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二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作为弹性部件的施力部件发挥作用。即,能够维持弹性部件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
并且,只要是使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在与外轮毂的内周面和内轮毂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分离的结构,就能够降低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
由此,即使改变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轴的旋转方向上的弹簧常数,也能够减小随此的对轴的轴向上的弹簧常数的影响。因此,能够提高弹性部件的相对于轴的旋转方向上的耐久性,并且能够确保伴随对电磁铁通电的接通/断开的转子和电枢的连结以及转子和电枢的分离的响应性。
根据第七观点,动力传递装置中,弹性部件中的位于第二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的轴的径向的尺寸为第二相对部位处的外轮毂和内轮毂的间隙尺寸以上。弹性部件中的位于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的与轴的径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比第一相对部位处的外轮毂和内轮毂的间隙尺寸小。由此,通过使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二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作为弹性部件的施力部件发挥作用,能够降低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
根据第八观点,动力传递装置中,作为外轮毂的内周侧和内轮毂的外周侧的彼此相对的相对部位,具有在轴的旋转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相对部位,以及在轴的旋转方向上不相对的第二相对部位。
弹性部件构成为,位于第二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分别与外轮毂的内周面和内轮毂的外周面接触。弹性部件中,在位于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用于降低与外轮毂的内周面和内轮毂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的降低阻力部。
这样一来,只要是使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二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分别与外轮毂的内周面和内轮毂的外周面接触的构造,就能够使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二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作为弹性部件的施力部件发挥作用。即,能够维持弹性部件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
并且,只要是在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设置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降低阻力部的构造,就能够降低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
由此,即使改变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轴的旋转方向上的弹簧常数,也能够减小对轴的轴向上的弹簧常数的影响。因此,能够提高弹性部件的相对于轴的旋转方向上的耐久性,并且能够确保伴随对电磁铁通电的接通/断开的转子和电枢的连结以及转子和电枢的分离的响应性。
根据第九观点,动力传递装置的降低阻力部由施加了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表面处理的部位构成。由此,不在弹性部件和各轮毂之间设置间隙就能够降低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
根据第十观点,动力传递装置的降低阻力部由具有突出部和分离部的部位构成,该突出部向外轮毂的内周侧和内轮毂的外周侧的至少一方突出,该分离部与外轮毂的内周侧和内轮毂的外周侧的至少一方分离。由此,减小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与各轮毂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降低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
根据第十一观点,动力传递装置中,作为外轮毂的内周侧和内轮毂的外周侧的彼此相对的相对部位,具有在轴的旋转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相对部位,以及在轴的旋转方向上不相对的第二相对部位。弹性部件构成为,位于第二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分别与外轮毂的内周侧和内轮毂的外周侧抵接。在第一相对部位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用于降低与弹性部件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的降低阻力部。
这样一来,只要是使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二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分别与外轮毂的内周面和内轮毂的外周面接触的构造,就能够使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二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作为弹性部件的施力部件发挥作用。即,能够维持弹性部件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
并且,只要是在第一相对部位的至少一部分设置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降低阻力部的构造,就能够降低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
由此,即使改变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轴的旋转方向上的弹簧常数,也能够减小对轴的轴向上的弹簧常数的影响。因此,能够提高弹性部件的相对于轴的旋转方向上的耐久性,并且能够确保伴随向电磁铁通电的接通/断开的转子和电枢的连结以及转子和电枢的分离的响应性。
根据第十二观点,动力传递装置的降低阻力部在外轮毂的内周侧和内轮毂的外周侧的至少一方由施加了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表面处理的部位构成。由此,在弹性部件与各轮毂之间不设置间隙,就能够降低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
根据第十三观点,动力传递装置的降低阻力部在外轮毂的内周侧和内轮毂的外周侧的至少一方由第一相对部位中的具有突出部和分离部的部位构成,该突出部向弹性部件突出,该分离部与弹性部件分离。由此,通过减小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与各轮毂的接触面积,能够降低弹性部件的位于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功能。
根据第十四观点,动力传递装置的弹性部件中,位于第二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被压入外轮毂的内周侧与内轮毂的外周侧之间。外轮毂的内周侧的被压入有弹性部件的部位形成为以下那样的锥形:弹性部件的压入量随着从弹性部件的压入方向上的近前侧向里侧变大。
由此,在使弹性部件的第二相对部位作为施力部件发挥作用的构造中,能够确保外轮毂和弹性部件的组装性。另外,这种情况下的压入量是从外轮毂的内周侧的压入有弹性部件的部位的内径减去弹性部件的外径的内外径的差。
根据第十五观点,动力传递装置中的内轮毂的外周侧的被压入有弹性部件的部位形成为以下那样的形状:弹性部件的压入量从弹性部件的压入方向上的近前侧向里侧变大。由此,在使弹性部件的第二相对部位作为施力部件发挥作用的构造中,能够确保内轮毂和弹性部件的组装性。另外,这种情况下的压入量是从内轮毂的外周侧的压入有弹性部件的部位的外径减去弹性部件的内径的内外径的差。
根据第十六观点,动力传递装置中,弹性部件由EPDM、NBR、H-NBR中任意一种橡胶材料构成。由此,由于用耐磨损性优异的EPDM、NBR、H-NBR中的任意一种橡胶材料构成弹性部件,因此能够抑制弹性部件的不与内轮毂和外轮毂粘接的部位的摩擦产生的磨损。其结果,能够实现弹性部件的长寿命化。

Claims (13)

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将从驱动源(6)输出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驱动对象装置(2),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磁铁(12),该电磁铁通过通电而产生电磁吸引力;
转子(11),该转子通过所述旋转驱动力而旋转;
电枢(14),在对所述电磁铁通电时,该电枢与所述转子连结而与所述转子一体地旋转,并且在不对所述电磁铁通电时,该电枢与所述转子分离;以及
轮毂(15、15A),该轮毂将所述电枢与所述驱动对象装置的轴连结,
所述轮毂构成为包含外轮毂(16、16A)、内轮毂(17、17A)、以及弹性部件(18),所述外轮毂与所述电枢连结,所述内轮毂与所述轴连结,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外轮毂与所述内轮毂之间,
在所述内轮毂的外周侧设有多个延伸部(171、171A),该多个延伸部向所述轴的径向的外侧延伸,
在所述外轮毂的内周侧设有内周侧壁部(162、162A),该内周侧壁部在所述轴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多个延伸部重合,并且包围所述多个延伸部,
所述弹性部件配设为,在所述内轮毂的外周侧与所述外轮毂的内周侧之间,与所述内轮毂和所述外轮毂的至少一方处于非粘接状态,
当将所述外轮毂的内周侧和所述内轮毂的外周侧的彼此相对的相对部位(162、173)中的、在所述轴的旋转方向上相对的部位设为第一相对部位(162a、173a),将在所述轴的旋转方向上不相对的部位设为第二相对部位(162b、162c、173b、173c)时,
所述弹性部件构成为,位于所述第二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182、183)的至少一部分分别与所述外轮毂的内周面和所述内轮毂的外周面接触,并且
所述弹性部件构成为,位于所述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181)的至少一部分在与所述外轮毂的内周面和所述内轮毂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之间形成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中的位于所述第二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轴的径向上的尺寸为所述第二相对部位处的所述外轮毂和所述内轮毂的间隙尺寸以上,
所述弹性部件中的位于所述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在与所述轴的径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比所述第一相对部位处的所述外轮毂和所述内轮毂的间隙尺寸小。
3.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将从驱动源(6)输出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驱动对象装置(2),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磁铁(12),该电磁铁通过通电而产生电磁吸引力;
转子(11),该转子通过所述旋转驱动力而旋转;
电枢(14),在对所述电磁铁通电时,该电枢与所述转子连结而与所述转子一体地旋转,并且在不对所述电磁铁通电时,该电枢与所述转子分离;以及
轮毂(15、15A),该轮毂将所述电枢与所述驱动对象装置的轴连结,
所述轮毂构成为包含外轮毂(16、16A)、内轮毂(17、17A)、以及弹性部件(18),所述外轮毂与所述电枢连结,所述内轮毂与所述轴连结,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外轮毂与所述内轮毂之间,
在所述内轮毂的外周侧设有多个延伸部(171、171A),该多个延伸部向所述轴的径向的外侧延伸,
在所述外轮毂的内周侧设有内周侧壁部(162、162A),该内周侧壁部在所述轴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多个延伸部重合,并且包围所述多个延伸部,
所述弹性部件配设为,在所述内轮毂的外周侧与所述外轮毂的内周侧之间,与所述内轮毂和所述外轮毂的至少一方处于非粘接状态,
当将所述外轮毂的内周侧和所述内轮毂的外周侧的彼此相对的相对部位(162、173)中的、在所述轴的旋转方向上相对的部位设为第一相对部位(162a、173a),将在所述轴的旋转方向上不相对的部位设为第二相对部位(162b、162c、173b、173c)时,
所述弹性部件构成为,位于所述第二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182、183)的至少一部分分别与所述外轮毂的内周面和所述内轮毂的外周面接触,并且
所述弹性部件构成为,在位于所述第一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181)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用于降低与所述外轮毂的内周面和所述内轮毂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的降低阻力部(181k、181l、181m、181p)。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低阻力部由施加了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表面处理的部位构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低阻力部由具有突出部(181n、181q)和分离部(181o、181r)的部位构成,所述突出部向所述外轮毂的内周侧和所述内轮毂的外周侧的至少一方突出,所述分离部与所述外轮毂的内周侧和所述内轮毂的外周侧的至少一方分离。
6.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将从驱动源(6)输出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驱动对象装置(2),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磁铁(12),该电磁铁通过通电而产生电磁吸引力;
转子(11),该转子通过所述旋转驱动力而旋转;
电枢(14),在对所述电磁铁通电时,该电枢与所述转子连结而与所述转子一体地旋转,并且在不对所述电磁铁通电时,该电枢与所述转子分离;以及
轮毂(15、15A),该轮毂将所述电枢与所述驱动对象装置的轴连结,
所述轮毂构成为包含外轮毂(16、16A)、内轮毂(17、17A)、以及弹性部件(18),所述外轮毂与所述电枢连结,所述内轮毂与所述轴连结,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外轮毂与所述内轮毂之间,
在所述内轮毂的外周侧设有多个延伸部(171、171A),该多个延伸部向所述轴的径向的外侧延伸,
在所述外轮毂的内周侧设有内周侧壁部(162、162A),该内周侧壁部在所述轴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多个延伸部重合,并且包围所述多个延伸部,
所述弹性部件配设为,在所述内轮毂的外周侧与所述外轮毂的内周侧之间,与所述内轮毂和所述外轮毂的至少一方处于非粘接状态,
当将所述外轮毂的内周侧和所述内轮毂的外周侧的彼此相对的相对部位(162、173)中的、在所述轴的旋转方向上相对的部位设为第一相对部位(162a、173a),将在所述轴的旋转方向上不相对的部位设为第二相对部位(162b、162c、173b、173c)时,
所述弹性部件构成为,位于所述第二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182、183)的至少一部分分别与所述外轮毂的内周侧和所述内轮毂的外周侧抵接,并且
在所述第一相对部位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用于降低与所述弹性部件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的降低阻力部(173a、173d、173e)。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低阻力部在所述外轮毂的内周侧和所述内轮毂的外周侧的至少一方由施加了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表面处理的部位构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低阻力部在所述外轮毂的内周侧和所述内轮毂的外周侧的至少一方由所述第一相对部位中的具有突出部和分离部的部位构成,该突出部向所述弹性部件突出,该分离部与所述弹性部件分离。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轮毂设有外侧接收部(163),该外侧接收部在所述轴的轴向上与所述弹性部件相对,防止所述弹性部件在所述轴的轴向上移动,
在所述内轮毂设有内侧接收部(174),该内侧接收部在所述轴的轴向上与所述弹性部件相对,防止所述弹性部件在所述轴的轴向上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接收部具有平坦状的部位,该平坦状的部位覆盖对所述弹性部件作用了压缩负载时向所述轴的轴向隆起的隆起部位,
所述内侧接收部具有平坦状的部位,该平坦状的部位覆盖对所述弹性部件作用了压缩负载时向所述轴的轴向隆起的隆起部位。
11.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的位于所述第二相对部位之间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被压入所述外轮毂的内周侧与所述内轮毂的外周侧之间,
所述外轮毂的内周侧中的被压入有所述弹性部件的部位形成为以下那样的锥形:所述弹性部件的压入量从所述弹性部件的压入方向上的近前侧向里侧变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轮毂的外周侧中的被压入有所述弹性部件的部位形成为以下那样的锥形:所述弹性部件的压入量从所述弹性部件的压入方向上的近前侧向里侧变大。
13.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由EPDM、NBR、H-NBR中的任意一种橡胶材料构成。
CN201780069201.9A 2016-11-10 2017-10-26 动力传递装置 Active CN1099832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19746 2016-11-10
JP2016219746 2016-11-10
JP2017-194962 2017-10-05
JP2017194962A JP6597746B2 (ja) 2016-11-10 2017-10-05 動力伝達装置
PCT/JP2017/038818 WO2018088234A1 (ja) 2016-11-10 2017-10-26 動力伝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3246A CN109983246A (zh) 2019-07-05
CN109983246B true CN109983246B (zh) 2020-09-08

Family

ID=62197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9201.9A Active CN109983246B (zh) 2016-11-10 2017-10-26 动力传递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51842B2 (zh)
JP (1) JP6597746B2 (zh)
CN (1) CN109983246B (zh)
DE (1) DE112017005658T5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47399B2 (ja) 2017-07-28 2020-08-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動力伝達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66221A (ja) * 1987-04-23 1988-11-02 Nippon Denso Co Ltd 電磁クラツチ
JPH0231253B2 (zh) * 1981-12-14 1990-07-12 Dana Corp
JPH0674258A (ja) * 1992-08-27 1994-03-15 Nippondenso Co Ltd 電磁クラッチ
CN2285851Y (zh) * 1997-03-31 1998-07-08 上海易初通用机器有限公司 电磁离合器
CN1763393A (zh) * 2004-10-19 2006-04-26 株式会社电装 动力传递装置
CN101155991A (zh) * 2005-10-07 2008-04-02 三电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动力传递装置
WO2015133085A1 (ja) * 2014-03-05 2015-09-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クラッチ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33529A (ja) 1986-04-01 1987-10-13 Nippon Denso Co Ltd 電磁連結装置
JPH054579Y2 (zh) 1986-05-23 1993-02-04
JPH054580Y2 (zh) 1986-07-03 1993-02-04
JPH054581Y2 (zh) 1986-08-01 1993-02-04
DE102005049832B4 (de) 2004-10-19 2018-10-18 Denso Corporation Kraftübertragungsvorrichtung
JP6473047B2 (ja) 2015-05-26 2019-02-20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検査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DE102016106814A1 (de) 2016-04-13 2017-10-1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Überwachen eines Signalpfads und Signalverarbeitungssyste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1253B2 (zh) * 1981-12-14 1990-07-12 Dana Corp
JPS63266221A (ja) * 1987-04-23 1988-11-02 Nippon Denso Co Ltd 電磁クラツチ
JPH0674258A (ja) * 1992-08-27 1994-03-15 Nippondenso Co Ltd 電磁クラッチ
CN2285851Y (zh) * 1997-03-31 1998-07-08 上海易初通用机器有限公司 电磁离合器
CN1763393A (zh) * 2004-10-19 2006-04-26 株式会社电装 动力传递装置
CN101155991A (zh) * 2005-10-07 2008-04-02 三电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动力传递装置
WO2015133085A1 (ja) * 2014-03-05 2015-09-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クラッ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7005658T5 (de) 2019-08-22
CN109983246A (zh) 2019-07-05
JP6597746B2 (ja) 2019-10-30
US10851842B2 (en) 2020-12-01
JP2018080827A (ja) 2018-05-24
US20190203776A1 (en) 2019-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4881B (zh) 电磁离合机构
CN109983246B (zh) 动力传递装置
JP3596072B2 (ja) 電磁クラッチ
US7311188B2 (en) Electromagnetic clutch
CN112105831B (zh) 电磁离合器
WO2018088234A1 (ja) 動力伝達装置
US20060219512A1 (en) Electromagnetic clutch
CN110073123B (zh) 动力传递装置
CN110709618B (zh) 动力传递装置
WO2018110168A1 (ja) 動力伝達装置
WO2016189973A1 (ja) 気体圧縮機用の電磁クラッチ及び気体圧縮機
CN110709619B (zh) 动力传递装置
JPWO2004079219A1 (ja) 電磁クラッチ用カップリング
EP1918582A2 (en) Bearing structure in rotating machine
US10030716B2 (en) Clutch mechanism with guide portion
WO2017212784A1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5407827B2 (ja) 圧縮機
JP6606972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2017219092A (ja) 動力伝達装置
WO2016189972A1 (ja) 気体圧縮機用の電磁クラッチ、気体圧縮機及び気体圧縮機用の電磁クラッチの製造方法
JPH09126247A (ja) 電磁クラ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