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0093A - 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0093A
CN109970093A CN201910404438.9A CN201910404438A CN109970093A CN 109970093 A CN109970093 A CN 109970093A CN 201910404438 A CN201910404438 A CN 201910404438A CN 109970093 A CN109970093 A CN 109970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xy chloride
hydrochloric acid
crystal
reaction
hexamethylenetetram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044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70093B (zh
Inventor
张剑
罗亚肖
田辉
何东雪
赵悦
王美玲
魏子钦
崔啟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4044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700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70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0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70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00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3/00Compounds of copper
    • C01G3/04Halides
    • C01G3/05Chlor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d-values or two theta-values, e.g. as X-ray diagra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1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microme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unds Of Alkaline-Earth Elements, Aluminum Or Rare-Earth Metal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IB族羟基氯化物制备技术领域。首先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三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0分钟,加入盐酸溶液继续搅拌5分钟,再加入六次甲基四胺继续搅拌5分钟,将得到的混合物在85~135℃下密封反应2~18小时;冷却至室温,离心得到沉淀;洗涤、干燥后得到羟基氯化铜晶体。所述的羟基氯化铜晶体是γ‑Cu2(OH)3Cl,单斜系晶体,空间群P21/n;具有八面体形状,粒径为1~2μm。本发明操作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成本低廉,制备出的Cu2(OH)3Cl晶体具有纯度高、晶粒发育完整、分布均匀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IB族羟基氯化物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单、新颖、高效的制备羟基氯化铜晶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几何阻挫在过渡金属羟基卤化物M2(OH)3X(M=Mn,Fe,Co,Ni,Cu,etc.X=F,Cl,I,etc.)中普遍存在。其中羟基卤化铜Cu2(OH)3X(X=Cl,Br,I)已经被证明在低温下具有奇异的磁几何阻挫特性和结构特性,因而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羟基氯化铜,又称碱式氯化铜。在饲料、工业、农业等领域用途广泛,效果良好。铜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可促进生长,改善饲料转化率,提高饲料利用率。碱式氯化铜不溶于水,不吸潮,可减少对饲料养分的破坏,提高饲料品质,因此比硫酸铜在饲料应用中更具优势,被用作饲料添加剂和农业杀菌剂。碱式氯化铜可降低粪便中的铜含量和可溶性铜含量,有利于保护环境。此外,它还可用作医药中间体以及制造其它铜盐产品的基础原料。
在自然界中,现已发现四种物相的碱式氯化铜,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这四种物相分别是:氯铜矿(atacamite,也称作β-Cu2(OH)3Cl)、羟氯铜矿(botallackite,也称作α-Cu2(OH)3Cl)、副氯铜矿(paratacamite)和鞍氯铜矿(clinoatacamite,也称作γ-Cu2(OH)3Cl)。这四种碱式氯化铜晶体具有相同的化学式(Cu2(OH)3Cl),但晶型结构有较大差异。因此这四种同分异构体的理化性质也截然不同。
虽然现有技术能够制备碱式氯化铜,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比如原料的纯度和安全性不明确;需要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等条件;反应步骤较多、过程繁琐;生产效率较低等,而且少有涉及碱式氯化铜的同分异构体的进一步研究。水热合成方法制备γ-Cu2(OH)3Cl晶体的报道还尚未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γ-Cu2(OH)3Cl(羟基氯化铜)晶体的新方法及按该方法制备出的γ-Cu2(OH)3Cl晶体,以克服以往在制备过程的诸多缺点和限制,为γ-Cu2(OH)3Cl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的制备方法,以三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为原料,其中三水合硝酸铜、氢氧化钠、盐酸、六次甲基四胺的摩尔比为1:2:1:0.1~1;首先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三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0分钟,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盐酸溶液继续搅拌5分钟,再加入六次甲基四胺继续搅拌5分钟,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在85~135℃下密封反应2~18小时;待其冷却至室温,将混合物离心得到沉淀;将所得沉淀洗涤、干燥后得到浅绿色粉末样品,即为羟基氯化铜晶体。
所述的三水合硝酸铜、氢氧化钠、盐酸、六次甲基四胺的摩尔比优选为1:2:1:0.15。
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优选0.4mol/L,所述的盐酸溶液的浓度优选1.2mol/L。
混合物的反应温度优选95℃,反应时间优选5小时。
所述的洗涤,具体是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
所述的干燥,优选在65℃下干燥3小时。
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其特征在于,以化学计量数为2:3:1的比例构成的化合物γ-Cu2(OH)3Cl,是单斜系晶体,空间群为P21/n;所述的晶体具有八面体形状,粒径为1~2μm。
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次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Cu2(OH)3Cl晶体,克服以往诸多限制,操作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成本低廉、反应物毒性小;制备出的Cu2(OH)3Cl晶体的纯度高,晶粒发育完整、分布均匀,形貌规则、尺寸均一、光面平整。本发明为进一步研究羟基卤化物的应用、磁阻错特性的研究以及量子自旋液体的合成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在不同反应时间下制得的Cu2(OH)3Cl晶体的XRD谱图。
图2是实施例1在反应时间为2h时合成的Cu2(OH)3Cl晶体的SEM图。
图3是实施例1在反应时间为5h时合成的Cu2(OH)3Cl晶体的SEM图。
图4是实施例1在反应时间为12h时合成的Cu2(OH)3Cl晶体的SEM图。
图5是实施例1在反应时间为18h时合成的Cu2(OH)3Cl晶体的SEM图。
图6是实施例9在温度过高时不同反应时间所制备样品的XRD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最佳温度制备羟基氯化铜晶体的全过程
以三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为原料。首先取12mL浓度为0.4mol/L的NaOH溶液,加入0.58g(2.4mmol)三水合硝酸铜,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0min,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2mL浓度为1.2mol/L的盐酸溶液继续搅拌5min,再加入0.05g(0.36mmol)六次甲基四胺(HMT)继续搅拌5min,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在温度为95℃下分别反应2h、5h、8h、12h、18h、24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将混合物离心得到沉淀;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在65℃下干燥3h,得到浅绿色粉末样品。
图1给出了上述条件下所制备样品的XRD谱图,证明合成的样品为羟基氯化铜(γ-Cu2(OH)3Cl),所有样品结晶性好,产物纯度高;其中反应5h合成的样品结晶性最好。图2~5给出了在反应时间分别为2h、5h、12h、18h时制备的Cu2(OH)3Cl晶体的SEM图,可以看出样品为表面光滑平整、形状规则的八面体,棱长约为1~2μm。
实施例2改变六次甲基四胺的添加量制备羟基氯化铜晶体的全过程
以三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为原料。首先取12mL浓度为0.4mol/L的NaOH溶液,加入0.58g三水合硝酸铜,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0min,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2mL浓度为1.2mol/L的盐酸溶液继续搅拌5min,分别加入0.034g和0.336g六次甲基四胺(HMT)继续搅拌5min,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分别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在温度为95℃下反应5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分别将混合物离心得到沉淀;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在65℃下干燥3h,均得到浅绿色粉末样品。
通过绘制XRD谱图,证明95℃下,加入不同比例的六次甲基四胺合成的样品均为羟基氯化铜(γ-Cu2(OH)3Cl),但样品结晶性略差;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所制备的样品形貌基本为表面光滑平整、形状规则的八面体。
实施例3反应温度稍低时制备羟基氯化铜晶体的全过程
以三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为原料。首先取12mL浓度为0.4mol/L的NaOH溶液,加入0.58g三水合硝酸铜,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0min,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2mL浓度为1.2mol/L的盐酸溶液继续搅拌5min,再加入0.05g六次甲基四胺(HMT)继续搅拌5min,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在温度为85℃下分别反应2h、5h、8h、12h、18h、24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将混合物离心得到沉淀;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在65℃下干燥3h,得到浅绿色粉末样品。
通过绘制XRD谱图,证明85℃下合成的样品为羟基氯化铜(γ-Cu2(OH)3Cl);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温度稍低时所制备的样品形貌出现轻微缺陷,部分呈八面体状,少量呈不规则的薄片状。
实施例4反应温度更低时制备羟基氯化铜晶体的全过程
以三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为原料。首先取12mL浓度为0.4mol/L的NaOH溶液,加入0.58g三水合硝酸铜,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0min,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2mL浓度为1.2mol/L的盐酸溶液继续搅拌5min,再加入0.05g六次甲基四胺(HMT)继续搅拌5min,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在温度为80℃下分别反应2h、5h、8h、12h、18h、24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将混合物离心得到沉淀;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在65℃下干燥3h,得到浅绿色粉末样品。
通过绘制XRD谱图,证明80℃下反应2h的产物为α-Cu2(OH)3Cl(botallackite),有新峰位出现;反应5h、8h、12h、18h、24h的产物为羟基氯化铜(γ-Cu2(OH)3Cl);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温度更低时所制备的样品出现形貌缺陷,分散为不规则的薄片状。
实施例5反应温度过低时制备羟基氯化铜晶体的全过程
以三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为原料。首先取12mL浓度为0.4mol/L的NaOH溶液,加入0.58g三水合硝酸铜,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0min,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2mL浓度为1.2mol/L的盐酸溶液继续搅拌5min,再加入0.05g六次甲基四胺(HMT)继续搅拌5min,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在温度为75℃下分别反应2h、5h、8h、12h、18h、24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将混合物离心得到沉淀;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在65℃下干燥3h,得到浅绿色粉末样品。
通过绘制XRD谱图,证明75℃下反应2h的产物为α-Cu2(OH)3Cl(botallackite),有新峰位出现;反应5h、8h、12h、18h、24h的产物为羟基氯化铜(γ-Cu2(OH)3Cl);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温度过低时所制备的样品出现更大的形貌缺陷。
实施例6升高反应温度制备羟基氯化铜晶体的全过程
以三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为原料。首先取12mL浓度为0.4mol/L的NaOH溶液,加入0.58g三水合硝酸铜,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0min,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2mL浓度为1.2mol/L的盐酸溶液继续搅拌5min,再加入0.05g六次甲基四胺(HMT)继续搅拌5min,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在温度为115℃下分别反应2h、5h、8h、12h、18h、24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将混合物离心得到沉淀;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在65℃下干燥3h,反应2h、5h、8h、12h、18h得到浅绿色粉末样品;反应24h得到灰绿色粉末样品。
通过绘制XRD谱图,证明反应2h、5h、8h、12h、18h的产物为羟基氯化铜(γ-Cu2(OH)3Cl);反应24h的产物为γ-Cu2(OH)3Cl和CuO的混合物。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所制备的γ-Cu2(OH)3Cl样品呈八面体状,但表面稍有不完整,且附着有少量杂质颗粒。
实施例7升高反应温度制备羟基氯化铜晶体的全过程
以三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为原料。首先取12mL浓度为0.4mol/L的NaOH溶液,加入0.58g三水合硝酸铜,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0min,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2mL浓度为1.2mol/L的盐酸溶液继续搅拌5min,再加入0.05g六次甲基四胺(HMT)继续搅拌5min,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在温度为135℃下分别反应2h、5h、8h、12h、18h、24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将混合物离心得到沉淀;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在65℃下干燥3h,反应2h、5h、8h、12h、18h得到浅绿色粉末样品;反应24h得到灰绿色粉末样品。
通过绘制XRD谱图,证明反应2h、5h、8h、12h、18h的产物为羟基氯化铜(γ-Cu2(OH)3Cl);反应24h的产物为γ-Cu2(OH)3Cl和CuO的混合物。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所制备的γ-Cu2(OH)3Cl样品呈八面体状,表面稍有不完整,且附着有少量杂质颗粒。
实施例8升高反应温度制备羟基氯化铜晶体的全过程
以三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为原料。首先取12mL浓度为0.4mol/L的NaOH溶液,加入0.58g三水合硝酸铜,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0min,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2mL浓度为1.2mol/L的盐酸溶液继续搅拌5min,再加入0.05g六次甲基四胺(HMT)继续搅拌5min,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在温度为155℃下分别反应2h、5h、8h、12h、18h、24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将混合物离心得到沉淀;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在65℃下干燥3h,反应2h、5h得到浅绿色粉末样品;反应8h、12h、18h、24h得到灰绿色粉末样品。
通过绘制XRD谱图,证明反应2h、5h的产物为羟基氯化铜(γ-Cu2(OH)3Cl);反应8h、12h、18h、24h的产物为γ-Cu2(OH)3Cl和CuO的混合物。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所制备的γ-Cu2(OH)3Cl样品部分呈八面体状,部分呈不规则形状的多面体。
实施例9升高反应温度制备羟基氯化铜晶体的全过程
以三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为原料。首先取12mL浓度为0.4mol/L的NaOH溶液,加入0.58g三水合硝酸铜,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0min,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2mL浓度为1.2mol/L的盐酸溶液继续搅拌5min,再加入0.05g六次甲基四胺(HMT)继续搅拌5min,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在温度为180℃下分别反应2h、5h、8h、12h、18h、24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将混合物离心得到沉淀;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在65℃下干燥3h,反应2h、5h得到浅绿色粉末样品;反应8h得到灰绿色粉末样品;反应12h、18h、24h得到黑色粉末样品。
图6给出了上述条件下所制备样品的XRD谱图,证明反应2h、5h的产物为羟基氯化铜(γ-Cu2(OH)3Cl);反应8h的产物为γ-Cu2(OH)3Cl和CuO的混合物;反应12h、18h、24h的产物为CuO;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所制备的γ-Cu2(OH)3Cl样品部分呈八面体状,部分呈不规则形状的多面体。
实施例10升高反应温度制备羟基氯化铜晶体的全过程
以三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为原料。首先取12mL浓度为0.4mol/L的NaOH溶液,加入0.58g三水合硝酸铜,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0min,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2mL浓度为1.2mol/L的盐酸溶液继续搅拌5min,再加入0.05g六次甲基四胺(HMT)继续搅拌5min,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在温度为200℃下分别反应2h、5h、8h、12h、18h、24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将混合物离心得到沉淀;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在65℃下干燥3h,反应2h、5h得到浅绿色粉末样品;反应8h、12h、18h、24h得到黑色粉末样品。
通过绘制XRD谱图,证明反应2h、5h的产物是γ-Cu2(OH)3Cl;反应8h、12h、18h、24h的产物为CuO。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所制备的γ-Cu2(OH)3Cl样品部分呈八面体状,部分呈不规则形状的多面体。
以上实施例4、5、8、9、10为不当的反应温度的实施例,是用来作比较的,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的制备方法,以三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为原料,其中三水合硝酸铜、氢氧化钠、盐酸、六次甲基四胺的摩尔比为1:2:1:0.1~1;首先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三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0分钟,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盐酸溶液继续搅拌5分钟,再加入六次甲基四胺继续搅拌5分钟,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在85~135℃下密封反应2~18小时;待其冷却至室温,将混合物离心得到沉淀;将所得沉淀洗涤、干燥后得到浅绿色粉末样品,即为羟基氯化铜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水合硝酸铜、氢氧化钠、盐酸、六次甲基四胺的摩尔比为1:2: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4mol/L,所述的盐酸溶液的浓度为1.2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物的反应温度是95℃,反应时间是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涤,是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所述的干燥,是在65℃下干燥3小时。
6.一种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备的羟基氯化铜晶体,其特征在于,是以化学计量数为2:3:1的比例构成的化合物γ-Cu2(OH)3Cl,是单斜系晶体,空间群为P21/n;所述的晶体具有八面体形状,粒径为1~2μm。
CN201910404438.9A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9700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4438.9A CN109970093B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4438.9A CN109970093B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0093A true CN109970093A (zh) 2019-07-05
CN109970093B CN109970093B (zh) 2021-06-04

Family

ID=67073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0443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970093B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7009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7568A (zh) * 2021-03-26 2021-06-04 吉林大学 一种层状羟基氯化铜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62220A (zh) * 2023-01-06 2023-07-21 长沙兴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碱式氯化铜及其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中的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8171A (zh) * 2003-10-16 2004-09-15 黄逸强 碱式氯化铜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64083A (zh) * 2018-04-23 2018-07-1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六棱柱状羟基氯化铜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化学用途
CN108358234A (zh) * 2018-05-29 2018-08-03 吉林大学 一种羟基氯化铜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8171A (zh) * 2003-10-16 2004-09-15 黄逸强 碱式氯化铜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64083A (zh) * 2018-04-23 2018-07-1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六棱柱状羟基氯化铜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化学用途
CN108358234A (zh) * 2018-05-29 2018-08-03 吉林大学 一种羟基氯化铜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7568A (zh) * 2021-03-26 2021-06-04 吉林大学 一种层状羟基氯化铜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97568B (zh) * 2021-03-26 2022-01-04 吉林大学 一种层状羟基氯化铜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62220A (zh) * 2023-01-06 2023-07-21 长沙兴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碱式氯化铜及其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中的应用
CN116462220B (zh) * 2023-01-06 2024-01-23 长沙兴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碱式氯化铜及其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0093B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2394B (zh) 用于制备氨基酸螯合物的方法,氨基酸螯合物和氨基酸螯合物的用途
CN101723467B (zh) 水热法合成软铋矿相Bi25FeO40的方法
CN110534732A (zh) 一种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970093A (zh) 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5547A (zh) 一种C/Fe‑FeVO4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58695A (zh) 一种镍钴铝复合氢氧化物、镍钴铝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4155A (zh) 一种高结晶度铁基类水滑石的制备方法
CN111717938B (zh) 一种窄分布的小粒径镍钴铝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34614C (zh) 粒状赤铁矿微粒的制造方法
CN112479241A (zh) 一种利用片状氢氧化铝制备片状氧化铝的方法
CN110436512B (zh) 一种羟基氯化锌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23730B (zh) 一种含硅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13716601A (zh) 一种羟基氯化镉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59539A (zh) 一种高分散金属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73739A (zh) 一种氧化亚铜晶体的水热制备方法
CN101117452A (zh) 一种低温制备超细钴蓝色料的方法
CN108751237A (zh) 一种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清洁制备方法
CN107555467A (zh) 一种由纳米针组成的表面暴露(0001)面的氧化锌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CN101148266A (zh) In2O3纳米线的制造方法
CN1458066A (zh) 氢氧化镁晶须的制备方法
CN114988498B (zh) 一种羟基氯化镍微米花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8958B (zh) 一种中空球形碳酸钙的制备装置及其应用制备的中空球形碳酸钙和方法
CN114933710B (zh) 一种具有mil-101结构的铝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2919548B (zh) 一种紫色光泽氧化铁片状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74215B (zh) 一种制备钇铝石榴石粉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