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8634B - 一种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8634B
CN109968634B CN201811627315.3A CN201811627315A CN109968634B CN 109968634 B CN109968634 B CN 109968634B CN 201811627315 A CN201811627315 A CN 201811627315A CN 109968634 B CN109968634 B CN 1099686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ore pulling
core
mold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73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68634A (zh
Inventor
施维昇
张国孙
刘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dfinlo Plastic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dfinlo Plastic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dfinlo Plastic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dfinlo Plastic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273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686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68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8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68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8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包括:吹塑模具,所述吹塑模具中设有前模、后模、抽芯机构和进退动力机构,所述前模和后模两侧卡合,且位于前模和后模的外侧均通过锁模机构进行锁紧,所述后模中设有内模,所述内模和前模之间设有用于加工成品的模腔,所述模腔中设有产品,所述抽芯机构设于内模中,所述进退动力机构设于后模的外部,且所述进退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连接轴与抽芯机构连接。本发明通过在模具中设置了抽芯机构,在吹塑产品成型时,通过抽芯机构采用预先拉料的方法,将部分胶料预先拉往模具凹槽位置,让其能够再保证总体后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产品局部的壁厚;本发明中还涉及一种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到国家、企业,小到个人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企业的生产,为了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企业需要不断的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同时生产的技术也需要不断的革新。滚塑产品也是如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产品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能够满足功能上的使用,目前对于产品的外观以及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目前的吹塑产品生产过程中,部分吹塑产品因结构所限,局部壁厚会偏薄,但有时产品功能要求有壁厚要求,采用的办法为整体加厚产品壁厚。然而很多产品都是要求局部壁厚,例如部分吹塑产品有凸台结构,产品功能要求对凸台有壁厚要求,吹塑成型时一般采用的办法为整体加厚产品壁厚,从而增加此部分壁厚。这样会增加产品的重量并延长产品的成型周期,也会导致产品成本不必要的增加。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安装,大大的提高了其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包括:吹塑模具,所述吹塑模具中设有前模、后模、抽芯机构和进退动力机构,所述前模和后模两侧卡合,且位于前模和后模的外侧均通过锁模机构进行锁紧,所述后模中设有内模,所述内模和前模之间设有用于加工成品的模腔,所述模腔中设有产品,所述抽芯机构设于内模中,所述进退动力机构设于后模的外部,且所述进退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连接轴与抽芯机构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其通过在模具中设置了抽芯机构,在吹塑产品成型时,通过抽芯机构采用预先拉料的方法,将部分胶料预先拉往模具凹槽位置,让其能够再保证总体后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产品局部的壁厚,从而很好的解决了当前局部加工难的问题。
本发明中所述后模中设有第一内凹槽,所述内模设于第一内凹槽中,且所述内模和第一内凹槽相配合。
本发明中所述前模中设有前模本体,所述前模本体的下部设有第二内凹槽,所述第二内凹槽的两侧边缘呈阶梯状,其与产品相配合,且位于第二内凹槽的两侧设有前模凸台,所述前模凸台远离第二内凹槽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后模咬合的第一前模凸块,靠近第二内凹槽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后模咬合的第二前模凸块,所述前模与后模相配合。所述前模的独特的结构设计让其与后模配合的更为紧密,让其更好的满足产品生产的需求。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前模凸块呈梯形,其内侧呈倾斜状,所述第二前模凸块呈三角形。第一前模凸块和第二前模凸块独特的结构设计,让其与后模配合的更好,连接的更紧密,从而让其更好的满足生产的需求。
本发明中所述后模位于第一内凹槽两侧设有后模凸台,所述后模凸台的两端设有用于与前模卡合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两者相对的内侧边均呈倾斜状,且所述第一凸块的内侧边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凸块的内侧边倾斜角度,且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分别与前模上的第一前模凸块和第二前模凸块相配合。
本发明中所述抽芯机构中设有一组抽芯针和一组抽芯行位机构,所述抽芯针设于内模中,其通过抽芯行位机构与进退动力机构连接,且所述抽芯针与产品相配合。所述抽芯针和抽芯行位机构的设置,当吹塑胚料到达一定位置后,进行模具合模,模具合模时,在进退动力机构作用下抽芯机构顶出一抽芯行位,开模时,为顶出时的状态,抽芯针接触胚料,胚料本身的粘性,胚料粘在抽芯针顶面时,随着合模的进行,抽芯针退回,带动粘着的料一同退回模具凹槽,从而成型时增加了产品凸台处的壁厚,待产品成型冷却后开模。
本发明中所述抽芯针中设有第一抽芯针和第二抽芯针,所述第一抽芯针呈柱状,且其靠近模腔的一端呈阶梯状,所述第二抽芯针靠近模腔的一侧设有第一抽芯部位和第二抽芯部,所述第一抽芯部位和第二抽芯部之间设有不规则凹槽,所述第一抽芯部位和第二抽芯部的顶部均呈阶梯状,且所述不规则凹槽与产品相配合。第一抽芯针和第二抽芯针的设置,让其能够和所需盛产 的产品更贴合,让其更好的实现局部增加壁厚的功能,从而让其更好的满足生产的要求。
本发明中所述内模呈凸字型,其两侧设有凸耳,中间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一组用于安装抽芯机构中抽芯针的抽芯针凹槽和配合产品的内膜凹槽。
本发明中所述进退动力机构中设有固定板和一组用于驱动抽芯机构的驱动动力机构,所述固定板设于后模的下部,并通过连接轴与后模连接,所述驱动动力机构设于固定板的下部,且所述驱动动力机构与抽芯行位机构连接,所述固定板与连接轴做滑动式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的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如下:
1):首先将胚料至于前模和后模中的内模之间的模腔处;
2):当吹塑胚料到达一定位置后,对前模和后模进行合模;
3):在上一步的合模时,在进退动力机构的作用下,抽芯机构顶出一个抽芯行位,即通过驱动动力机构驱动抽芯行位机构向前移动,由于抽芯针通过抽芯行位机构与进退动力机构连接,因而在驱动动力机构驱动抽芯行位机构向前移动时其也向前移动,即抽芯针被顶出;
4):由于合模时,抽芯针中的第一抽芯针和第二抽芯针均与胚料接触,且胚料本身具有粘性,因而在上一步骤中抽芯针被顶出时,胚料粘在抽芯针的顶面;
5):随着合模的的进行,抽芯针退回,且带动粘着的胚料一同退回至内模的抽芯针凹槽中,从而在产品成型时增加了产品凸台处的壁厚;
6):最后在产品成型后冷却开模即可。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其通过在模具中设置了抽芯机构,在吹塑产品成型时,通过抽芯机构采用预先拉料的方法,将部分胶料预先拉往模具凹槽位置,让其能够再保证总体后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产品局部的壁厚,从而很好的解决了当前局部加工难的问题。
2、本发明中所述抽芯针和抽芯行位机构的设置,当吹塑胚料到达一定位置后,进行模具合模,模具合模时,在进退动力机构作用下抽芯机构顶出一抽芯行位,开模时,为顶出时的状态,抽芯针接触胚料,胚料本身的粘性,胚料粘在抽芯针顶面时,随着合模的进行,抽芯针退回,带动粘着的料一同退回模具凹槽,从而成型时增加了产品凸台处的壁厚,待产品成型冷却后开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胚料进入时的开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产品成型后的开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后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包括:吹塑模具1,所述吹塑模具1中设有前模2、后模3、抽芯机构4和进退动力机构5,所述前模2和后模3两侧卡合,且位于前模2和后模3的外侧均通过锁模机构9进行锁紧,所述后模3中设有内模6,所述内模6和前模2之间设有用于加工成品的模腔7,所述模腔7中设有产品71,所述抽芯机构4设于内模6中,所述进退动力机构5设于后模3的外部,且所述进退动力机构5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连接轴8与抽芯机构4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模3中设有第一内凹槽31,所述内模6设于第一内凹槽31中,且所述内模6和第一内凹槽31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模2中设有前模本体,所述前模本体的下部设有第二内凹槽21,所述第二内凹槽21的两侧边缘呈阶梯状,其与产品71相配合,且位于第二内凹槽21的两侧设有前模凸台22,所述前模凸台22远离第二内凹槽2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后模3咬合的第一前模凸块23,靠近第二内凹槽2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后模3咬合的第二前模凸块24,所述前模2与后模3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模凸块23呈梯形,其内侧呈倾斜状,所述第二前模凸块24呈三角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模3位于第一内凹槽31两侧设有后模凸台32,所述后模凸台32的两端设有用于与前模2卡合的第一凸块321和第二凸块322,所述第一凸块321和第二凸块322两者相对的内侧边均呈倾斜状,且所述第一凸块321的内侧边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凸块322的内侧边倾斜角度,且所述第一凸块321和第二凸块322分别与前模2上的第一前模凸块23和第二前模凸块24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抽芯机构4中设有一组抽芯针41和一组抽芯行位机构42,所述抽芯针41设于内模6中,其通过抽芯行位机构42与进退动力机构5连接,且所述抽芯针41与产品71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抽芯针41中设有第一抽芯针411和第二抽芯针412,所述第一抽芯针411呈柱状,且其靠近模腔7的一端呈阶梯状,所述第二抽芯针412靠近模腔7的一侧设有第一抽芯部位4121和第二抽芯部4122,所述第一抽芯部位4121和第二抽芯部4122之间设有不规则凹槽4123,所述第一抽芯部位4121和第二抽芯部4122的顶部均呈阶梯状,且所述不规则凹槽4123与产品71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模6呈凸字型,其两侧设有凸耳61,中间设有凸台62,所述凸台62上设有一组用于安装抽芯机构4中抽芯针41的抽芯针凹槽63和配合产品71的内膜凹槽64。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退动力机构5中设有固定板51和一组用于驱动抽芯机构4的驱动动力机构51,所述固定板51设于后模3的下部,并通过连接轴53与后模3连接,所述驱动动力机构51设于固定板51的下部,且所述驱动动力机构51与抽芯行位机构42连接,所述固定板51与连接轴53做滑动式连接。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包括:吹塑模具1,所述吹塑模具1中设有前模2、后模3、抽芯机构4和进退动力机构5,所述前模2和后模3两侧卡合,且位于前模2和后模3的外侧均通过锁模机构9进行锁紧,所述后模3中设有内模6,所述内模6和前模2之间设有用于加工成品的模腔7,所述模腔7中设有产品71,所述抽芯机构4设于内模6中,所述进退动力机构5设于后模3的外部,且所述进退动力机构5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连接轴8与抽芯机构4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模3中设有第一内凹槽31,所述内模6设于第一内凹槽31中,且所述内模6和第一内凹槽31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模2中设有前模本体,所述前模本体的下部设有第二内凹槽21,所述第二内凹槽21的两侧边缘呈阶梯状,其与产品71相配合,且位于第二内凹槽21的两侧设有前模凸台22,所述前模凸台22远离第二内凹槽2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后模3咬合的第一前模凸块23,靠近第二内凹槽2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后模3咬合的第二前模凸块24,所述前模2与后模3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模凸块23呈梯形,其内侧呈倾斜状,所述第二前模凸块24呈三角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模3位于第一内凹槽31两侧设有后模凸台32,所述后模凸台32的两端设有用于与前模2卡合的第一凸块321和第二凸块322,所述第一凸块321和第二凸块322两者相对的内侧边均呈倾斜状,且所述第一凸块321的内侧边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凸块322的内侧边倾斜角度,且所述第一凸块321和第二凸块322分别与前模2上的第一前模凸块23和第二前模凸块24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抽芯机构4中设有一组抽芯针41和一组抽芯行位机构42,所述抽芯针41设于内模6中,其通过抽芯行位机构42与进退动力机构5连接,且所述抽芯针41与产品71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抽芯针41中设有第一抽芯针411和第二抽芯针412,所述第一抽芯针411呈柱状,且其靠近模腔7的一端呈阶梯状,所述第二抽芯针412靠近模腔7的一侧设有第一抽芯部位4121和第二抽芯部4122,所述第一抽芯部位4121和第二抽芯部4122之间设有不规则凹槽4123,所述第一抽芯部位4121和第二抽芯部4122的顶部均呈阶梯状,且所述不规则凹槽4123与产品71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模6呈凸字型,其两侧设有凸耳61,中间设有凸台62,所述凸台62上设有一组用于安装抽芯机构4中抽芯针41的抽芯针凹槽63和配合产品71的内膜凹槽64。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退动力机构5中设有固定板51和一组用于驱动抽芯机构4的驱动动力机构51,所述固定板51设于后模3的下部,并通过连接轴53与后模3连接,所述驱动动力机构51设于固定板51的下部,且所述驱动动力机构51与抽芯行位机构42连接,所述固定板51与连接轴53做滑动式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方法如下:
1):首先将胚料至于前模2和后模3中的内模6之间的模腔7处;
2):当吹塑胚料到达一定位置后,对前模2和后模3进行合模;
3):在上一步的合模时,在进退动力机构5的作用下,抽芯机构4顶出一个抽芯行位,即通过驱动动力机构51驱动抽芯行位机构42向前移动,由于抽芯针41通过抽芯行位机构42与进退动力机构5连接,因而在驱动动力机构51驱动抽芯行位机构42向前移动时其也向前移动,即抽芯针41被顶出;
4):由于合模时,抽芯针41中的第一抽芯针411和第二抽芯针412均与胚料接触,且胚料本身具有粘性,因而在上一步骤中抽芯针41被顶出时,胚料粘在抽芯针41的顶面;
5):随着合模的的进行,抽芯针41退回,且带动粘着的胚料一同退回至内模6的抽芯针凹槽63中,从而在产品71成型时增加了产品71凸台处的壁厚;
6):最后在产品成型后冷却开模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吹塑模具(1),所述吹塑模具(1)中设有前模(2)、后模(3)、抽芯机构(4)和进退动力机构(5),所述前模(2)和后模(3)两侧卡合,且位于前模(2)和后模(3)的外侧均通过锁模机构(9)进行锁紧,所述后模(3)中设有内模(6),所述内模(6)和前模(2)之间设有用于加工成品的模腔(7),所述模腔(7)中设有产品(71),所述抽芯机构(4)设于内模(6)中,所述进退动力机构(5)设于后模(3)的外部,且所述进退动力机构(5)的动力输出端与抽芯机构(4)连接;
1):首先将胚料至于前模(2)和后模(3)中的内模(6)之间的模腔(7)处;
2):当吹塑胚料到达一定位置后,对前模(2)和后模(3)进行合模;
3):在上一步的合模时,在进退动力机构(5)的作用下,抽芯机构(4)顶出一个抽芯行位,即通过驱动动力机构(51)驱动抽芯行位机构(42)向前移动,由于抽芯针(41)通过抽芯行位机构(42)与进退动力机构(5)连接,因而在驱动动力机构(51)驱动抽芯行位机构(42)向前移动时其也向前移动,即抽芯针(41)被顶出;
4):由于合模时,抽芯针(41)中的第一抽芯针(411)和第二抽芯针(412)均与胚料接触,且胚料本身具有粘性,因而在上一步骤中抽芯针(41)被顶出时,胚料粘在抽芯针(41)的顶面;
5):随着合模的的进行,抽芯针(41)退回,且带动粘着的胚料一同退回至内模(6)的抽芯针凹槽(63)中,从而在产品(71)成型时增加了产品(71)凸台处的壁厚;
6):最后在产品成型后冷却开模即可;
所述后模(3)中设有第一内凹槽(31),所述内模(6)设于第一内凹槽(31)中,且所述内模(6)和第一内凹槽(31)相配合;
所述前模(2)中设有前模本体,所述前模本体的下部设有第二内凹槽(21),所述第二内凹槽(21)的两侧边缘呈阶梯状,其与产品(71)相配合,且位于第二内凹槽(21)的两侧设有前模凸台(22),所述前模凸台(22)远离第二内凹槽(2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后模(3)咬合的第一前模凸块(23),靠近第二内凹槽(2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后模(3)咬合的第二前模凸块(24),所述前模(2)与后模(3)相配合;
所述第一前模凸块(23)呈梯形,其内侧呈倾斜状,所述第二前模凸块(24)呈三角形;
所述后模(3)位于第一内凹槽(31)两侧设有后模凸台(32),所述后模凸台(32)的两端设有用于与前模(2)卡合的第一凸块(321)和第二凸块(322),所述第一凸块(321)和第二凸块(322)两者相对的内侧边均呈倾斜状,且所述第一凸块(321)的内侧边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凸块(322)的内侧边倾斜角度,且所述第一凸块(321)和第二凸块(322)分别与前模(2)上的第一前模凸块(23)和第二前模凸块(24)相配合;
所述抽芯机构(4)中设有一组抽芯针(41)和一组抽芯行位机构(42),所述抽芯针(41)设于内模(6)中,其通过抽芯行位机构(42)与进退动力机构(5)连接,且所述抽芯针(41)与产品(71)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针(41)中设有第一抽芯针(411)和第二抽芯针(412),所述第一抽芯针(411)呈柱状,且其靠近模腔(7)的一端呈阶梯状,所述第二抽芯针(412)靠近模腔(7)的一侧设有第一抽芯部位(4121)和第二抽芯部(4122),所述第一抽芯部位(4121)和第二抽芯部(4122)之间设有不规则凹槽(4123),所述第一抽芯部位(4121)和第二抽芯部(4122)的顶部均呈阶梯状,且所述不规则凹槽(4123)与产品(71)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6)呈凸字型,其两侧设有凸耳(61),中间设有凸台(62),所述凸台(62)上设有一组用于安装抽芯机构(4)中抽芯针(41)的抽芯针凹槽(63)和配合产品(71)的内膜凹槽(6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退动力机构(5)中设有固定板(51)和一组用于驱动抽芯机构(4)的驱动动力机构(52),所述固定板(51)设于后模(3)的下部,并通过第二连接轴(53)与后模(3)连接,所述驱动动力机构(52)设于固定板(51)的下部,且所述驱动动力机构(52)与抽芯行位机构(42)连接,所述固定板(51)与第二连接轴(53)做滑动式连接。
CN201811627315.3A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 Active CN1099686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7315.3A CN109968634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7315.3A CN109968634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8634A CN109968634A (zh) 2019-07-05
CN109968634B true CN109968634B (zh) 2021-05-14

Family

ID=67076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7315.3A Active CN109968634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686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3856B (zh) * 2019-12-19 2021-10-26 利宾来塑胶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在吹塑件上成形窄口镶件的制备工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983245U (zh) * 2017-07-07 2018-02-09 利宾来塑胶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吹塑产品成形模具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983245U (zh) * 2017-07-07 2018-02-09 利宾来塑胶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吹塑产品成形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8634A (zh) 2019-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8634B (zh) 一种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
CN201158124Y (zh) 双色车灯面罩一次成型模具
CN113085113A (zh) 一种用于生产后视镜外壳注塑模具的抽芯结构
CN205467128U (zh) 分段脱模注塑模具
CN201712127U (zh) 汽车前大灯模具倒扣二次同步抽芯机构
CN105856519A (zh) 一种导光条模具的二次抽芯结构
CN215151432U (zh) T形槽斜向内抽芯结构的塑胶模具
CN211891747U (zh) 一种防止注塑模具顶出开裂的结构
CN210758812U (zh) 一种汽车前灯双色注塑模具
CN211138010U (zh) 汽车倒车镜复杂区域二次滑块脱模机构
CN218615262U (zh) 具有滑块进胶机构的汽车后保险杠电镀装饰条模具
CN220297716U (zh) 长窄形商用车门外饰板针阀式进浇结构
CN112223680A (zh) 一种前格栅饰条模具内分型机构
CN207256767U (zh) 汽车门板上装饰板模具先行侧抽锁模机构
CN216329829U (zh) 防变形的弧形装饰板注塑成型模具
CN210190286U (zh) 横向预顶出脱倒扣机构
CN210233859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模内切断料头结构
CN215242591U (zh) 一种斜抽脱模的汽车内饰件注塑模具
CN210257089U (zh) 一种滑块抽芯机构
CN211968285U (zh) 一种防擦条后模内滑块抽芯注塑模具
CN218640216U (zh) 前后对色的三色模具
CN216885019U (zh) 汽车后组合灯面罩注塑模大内抽脱模机构
CN215512133U (zh) 一种应用于注塑模具的顶针组件
CN217454785U (zh) 一种水平式模内切机构
CN109333923B (zh) 一种电动牙刷的双色手柄塑胶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