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1352B - 具有发动机罩锁拉索布设构造的车辆前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发动机罩锁拉索布设构造的车辆前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41352B
CN109941352B CN201811503127.XA CN201811503127A CN109941352B CN 109941352 B CN109941352 B CN 109941352B CN 201811503127 A CN201811503127 A CN 201811503127A CN 109941352 B CN109941352 B CN 1099413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upper portion
cable
width direction
h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31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41352A (zh
Inventor
中元与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41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1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41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13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2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62D25/084Radiator suppo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44Burglar prevention, e.g. protecting against opening by unauthorised too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2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using flexible connections, e.g. Bowden cab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16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 E05B83/24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for car bonnets

Abstract

车辆前部构造(10)具备:上侧部分(20),在车宽方向上延伸,支承散热器主体的上部;闩锁构造(26),安装于上侧部分(20)的上部,将发动机罩锁定为关闭状态;以及拉索(28),连结于闩锁构造(26),操作闩锁构造(26)。在上侧部分(20)的车辆后表面,设置朝向车辆后方突出并且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至少2个凸部(34)。拉索(28)配置于由上侧部分(20)的车辆后表面、和2个凸部(34)形成的空间内。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一边防止向拉索(28)接近一边抑制质量以及成本的增加的车辆前部构造。

Description

具有发动机罩锁拉索布设构造的车辆前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将发动机罩锁拉索(英文:hood lock cable)布设构造(日文:配索構造)设置于散热器支承件(英文:radiator support)的车辆前部构造。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前部构造中,例如,已知有将与设置于前发动机罩(英文:front hood)的撞针(英文:striker)卡合的闩锁构造等前发动机罩的开闭构造设置于支承散热器主体的散热器支承件的上部的技术。在该情况下,若通过使手指或工具从前发动机罩与车辆主体的间隙和/或车辆前方的格栅开口部侵入从而能够向操作发动机罩开闭构造的发动机罩锁拉索接近,则有可能将前发动机罩打开而将车辆盗走。
在日本特开2007-106329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车辆的前端模块构造,该车辆的前端模块构造具备:前端模块框体,其支承散热器芯;闩锁机构,其安装于前端模块框体的上部;闩锁拉索(英文:latch cable),其连结于闩锁机构;以及第1挡板部等不正当操作限制部,其为了防止从外部不正当操作闩锁机构,而与闩锁机构相邻并从前端模块框体的上表面突出,从车辆前方侧覆盖闩锁拉索。
发明内容
在日本特开2007-106329号公报所记载的前端模块构造中,追加设有防止向发动机罩锁拉索(闩锁拉索)接近的保护构件。追加这样的构件认为是质量以及成本增加的要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一边防止向发动机罩锁拉索接近一边抑制与车辆有关的质量以及成本的增加的车辆前部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所涉及的车辆前部构造具备:散热器支承件上侧部分(英文:radiatorsupport upper),在车宽方向上延伸,支承散热器主体的上部;发动机罩开闭构造,安装于散热器支承件上侧部分的上部,将发动机罩锁定为关闭状态;以及发动机罩锁拉索,连结于发动机罩开闭构造,操作发动机罩开闭构造,所述车辆前部构造在散热器支承件上侧部分的车辆后表面设置朝向车辆后方突出并且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至少2个凸部,发动机罩锁拉索配置于由散热器支承件上侧部分的车辆后表面、和2个凸部形成的空间内。
在本公开中,也可以设置限制配置于该空间内的发动机罩锁拉索向车辆后方移动的引导构件。在本公开中,散热器支承件上侧部分以及凸部也可以均由树脂形成,散热器支承件上侧部分以及凸部也可以一体成形。
在由散热器支承件上侧部分的车辆后表面、和设置于散热器支承件上侧部分的车辆后表面并朝向车辆后方突出并且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2个凸部形成的空间内,配置发动机罩锁拉索。由此,对于从格栅开口部等车辆前部构造的前方侧向发动机罩锁拉索的接近,能够利用散热器支承件上侧部分来防止上述接近。因此,不需要追加防止向发动机罩锁拉索接近的保护构件等,能够抑制由构件的追加引起的车辆的质量以及成本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车辆前部构造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车辆前部构造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发动机罩锁拉索的布设构造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图2的A-A线的概略剖视图。
图5是示出布设发动机罩锁拉索的布设作业的一例的附图。
图6是示出车辆碰撞时的发动机罩锁拉索及其周围的构造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构造的构成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构造的构成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动机罩锁拉索的布设构造的概略剖视图。图4是图2的A-A线的局部剖视图,示出散热器支承件上侧部分中的发动机罩锁拉索的配置。此外,各附图所示的箭头RH的方向为车辆的右方,箭头UP的方向为车辆的上方,箭头FR的方向为车辆的前方。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表示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的语句表示与车辆有关的方向。
如图1所示,在车辆前部构造10的两侧,配设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前纵梁12。前纵梁12由沿着大致车宽方向以及大致车辆上下方向的截面为大致矩形形状的车辆骨架构件形成。在前纵梁12的前端部的前侧,隔着加强板14而设有作为冲击吸收构件的碰撞吸能盒16。碰撞吸能盒16具备配置于大致车辆前后方向的筒状部,在输入碰撞载荷时通过在轴向上压缩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
在车辆前部构造10的前方、碰撞吸能盒16的前端,配置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架设于左右一对碰撞吸能盒16的前端部的保险杠加强件18。保险杠加强件18为金属制的保险杠骨架构件,具有以车宽方向中央部比车宽方向两端部向车辆前方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
在车辆前部构造10中,设有支承散热器主体(未图示)的散热器支承件。散热器支承件由支承散热器主体的上部的散热器支承件上侧部分(以下记载为“上侧部分”)20和支承散热器主体的下部的散热器支承件下侧部分(以下记载为“下侧部分”)30形成。如图1所示,上侧部分20与下侧部分30被分开(分离独立地)配置,没有直接连结。
散热器支承件的上侧部分20具备:左右一对侧壁22,分别固定于与车宽方向两侧的前纵梁12的前端部接合的加强板14;和上侧部分主体24,沿着大致车宽方向架设这些侧壁22的上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部分20由树脂形成,左右一对侧壁22以及上侧部分主体24这两者被一体成形。侧壁22通过包括螺栓以及螺母的紧固连结用具而固定于加强板14。此外,在各附图中省略包括螺栓以及螺母的紧固连结用具的记载。另外,侧壁22的形状以及上侧部分主体24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能够变更。
散热器支承件的下侧部分30分别固定于与车宽方向两侧的前纵梁12的前端部接合的加强板14,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由大致矩形形状的下侧部分主体32从下方支承散热器主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部分30由钢板等金属板形成。
在上侧部分主体24的上部的车宽方向中央,安装有作为将未图示的前发动机罩以关闭的状态进行锁定的发动机罩开闭构造的闩锁构造26。闩锁构造26将设置于前发动机罩的前缘部下表面处的未图示的撞针以能够卡合脱离的方式进行卡定,所述前发动机罩配设成覆盖车辆前部构造10的上方。在闩锁构造26的侧面部,连结有用于从车室侧对闩锁构造26进行解除操作的发动机罩锁拉索(以下仅称为“拉索”)28的一端。另外,将闩锁构造26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操作杆27以向车辆前方侧突出的方式被固定。闩锁构造26的构造众所周知,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但若闩锁构造26一旦与撞针卡合而成为锁定状态,则只要不拉拉索28便维持该锁定状态。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上侧部分20的右侧部分,配置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拉索28。拉索28的左端如上述那样连结于闩锁构造26的侧面部。另一方面,贯通在右侧的侧壁22设置的第1布设孔36地被从上侧部分20拉出的拉索28,沿着右侧的前纵梁12的上侧延伸,并被向车室内拉出,该拉索28的另一端连结于车室内的锁定解除杆。通过从驾驶席操作该锁定解除杆而拉拽拉索28,从而将闩锁构造26的锁定状态解除。
一边参照图2~图4一边对上侧部分20中的拉索28的布设构造详细地进行说明。在上侧部分20中,拉索28具有如下的布设构造:贯通侧壁22的第1布设孔36而向上侧部分主体24的后表面侧进入并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上侧部分主体24的后表面,设有朝向车辆后方突出并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2个凸部34。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拉索28布设于上侧部分主体24的后表面侧的范围、即、从第1布设孔36到第2布设孔40为止之间的大致整个区域中,以夹着拉索28的上下的方式设有2个凸部34。这些凸部34均为树脂制,与上侧部分20(侧壁22以及上侧部分主体24)一体成形。由这2个凸部34、和上侧部分主体24的后表面,形成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截面并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空间S,拉索28配置于该空间S的内部。通过这样地将拉索28配置于上侧部分主体24的后表面侧,可防止从车辆前部构造10的前方侧、例如格栅开口等向拉索28接近。
另外,如图3所示,在上侧部分主体24的后方的第1布设孔36附近,立起设置有具有覆盖上述空间S的后方的形状的第1引导构件38。第1引导构件38从第1布设孔36的附近朝向车宽方向左侧沿着上侧部分主体24的后表面延伸。由此,第1引导构件38在第1布设孔36的附近限制空间S内的拉索28的向后方侧的移动。
由上侧部分主体24的后表面、和2个凸部34形成的空间S的左侧(车宽方向中央侧)与设置于上侧部分主体24的第2布设孔40连接。第2布设孔40如图3所示那样以迎入拉索28的方式朝向车宽方向开口。另外,在第2布设孔40的左侧,形成有具有上侧部分主体24的一部分向后方侧凹陷的形状的第2引导构件42。由此,拉索28穿过第2布设孔40,且由第2引导构件42对后方侧进行限制,被从上侧部分主体24的后表面侧的空间S内向上侧部分主体24的前表面侧拉出。位于上侧部分主体24的前表面侧的拉索28沿着第2引导构件42延伸到上侧部分主体24的车宽方向中央为止,该拉索28的顶端与闩锁构造26的侧面部连结。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引导构件42也构成引导构件。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构造10中,如图3所示,在与上侧部分20的第2布设孔40和闩锁构造26之间相对应的范围的前方,配置有通道上罩50。由此,可防止从格栅开口部等相对于在第2布设孔40与闩锁构造26之间配置于上侧部分主体24的前表面侧的拉索28接近。
在此,一边参照图5一边对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构造10中布设拉索28的布设作业的一例进行说明。此外,在图5中为了说明而对于上侧部分20仅示出截面。关于进行向上侧部分20的布设的拉索28,预先使该拉索28的一端连结于被设置于车室内的锁定解除杆,并被沿着右侧的前纵梁12的上侧拉出。接下来,将拉索28的顶端插入到在上侧部分20的右侧的侧壁22设置的第1布设孔36。此时,在从第1布设孔36将拉索28沿着在图5中箭头a1所示的方向推入时,被推入了的拉索28的顶端与设置于第1布设孔36附近的第1引导构件38碰撞,而向箭头b1所示的方向行进。由此,拉索28的前进路线被限制成不会从由上侧部分主体24的后表面、和2个凸部34设置的空间S向后方偏离。同样,空间S的前方侧由上侧部分主体24的后表面限制拉索28的前进路线,另外,空间S的上下方向由2个凸部34限制拉索28的前进路线。
在进一步将拉索28推入时,进入到空间S内的拉索28的顶端到达空间S的左端的第2布设孔40。然后,在从第2布设孔40向左方沿着在图5中箭头a2所示的方向将拉索28推入时,拉索28的顶端与第2引导构件42碰撞,被向上侧部分主体24的前表面侧(箭头b2所示的方向)强制地推出。接下来,将拉索28继续推入至拉索28的顶端到达上侧部分主体24的车宽方向中央为止。然后,在没有通道上罩50的状态下,从车辆前部构造10的前方侧,进行将所布设了的拉索28的顶端连结于闩锁构造26的侧面部的作业。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构造10中,能够仅通过从上侧部分20的侧面将拉索28推入而容易地进行从难以接近的上侧部分20后表面侧的预定的空间S通过的布设作业。因此,例如,能够在运转组装线上进行快速且不依赖于作业人员的熟练度的拉索布设作业。然后,安装通道上罩50。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构造10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上侧部分20的后表面、和2个凸部34形成的空间S内配置拉索28,所述2个凸部34设置于上侧部分20的后表面,朝向车辆后方突出,并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由此,可防止从格栅开口部等车辆前部构造10的前方侧向拉索28接近。作为防止向拉索28接近的构造,例如,可考虑对布设于上侧部分20的表面的拉索28追加设置保护构件,但在该情况下,伴随于构件的追加而车辆的质量以及成本会增加。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构造10中,通过在由上侧部分20的后表面、和2个凸部34形成的空间内配置拉索28,能够一边利用上侧部分20来防止向拉索28接近,一边抑制由构件的追加引起的车辆的质量以及成本的增加。
另外,闩锁机构等发动机罩开闭构造通过如上述那样从驾驶席操作锁定解除杆而拉拽发动机罩锁拉索,从而将锁定状态解除。然而,在散热器支承件的车辆后表面侧配置有发动机罩锁拉索的情况下,若在车辆碰撞时等从车辆前方施加冲击,则有时该散热器支承件向后方移动。此时,考虑由该散热器支承件与配置于后方的发动机室内部件夹持发动机罩锁拉索的可能性。在发动机罩锁拉索被夹持时,有可能作用拉拽发动机罩锁拉索的外力而将发动机罩开闭构造的锁定状态解除,而将前发动机罩开放。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构造10中,拉索28配置于由上侧部分20的后表面、和从上侧部分20的后表面突出的2个凸部34形成的空间S内。图6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构造10、示出在车辆碰撞时上侧部分20与发动机室内部件52接触了时的、拉索28及其周围的构造的附图。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构造10中,即使在车辆碰撞时上侧部分20与发动机室内部件52接触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设置了从上侧部分20的后表面向后方延伸的2个凸部34来在拉索28的周围确保由空间S实现的生存空间。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下述的事态:拉索28由上侧部分20与发动机室内部件52夹持,由此拉索28被拉拽而将闩锁构造26的锁定状态解除而将前发动机罩开放。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构造10中,配置拉索28的空间S的上方用包括凸部34的上侧部分20覆盖,所以,即使使前发动机罩为打开状态也不会从车辆前部构造10的上方目视确认到拉索28,车辆前部构造10的从上方观察的美观性提高。
在车辆前部构造10的组装中,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拉索28从上侧部分20的侧壁22暂且通过上侧部分主体24的后表面侧之后布设于上侧部分主体24的前表面侧的情况下,由于该后表面侧难以目视确认以及接近,所以难以按照预期地布设拉索28。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前部构造10设有:2个凸部34,从上侧部分主体24的后表面突出;第1引导构件38,在第1布设孔36的附近覆盖空间S的后方;以及第2引导构件42,形成于第2布设孔40的左侧。由此,在将拉索28的顶端从上侧部分20的侧壁22通过上侧部分主体24的后表面侧而布设到前表面侧的车宽中央为止的布设作业中,拉索28的上下方向的移动由2个凸部34限制,拉索28向后方的移动由第1引导构件38和第2引导构件42限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构造10中,能够仅通过从上侧部分20的侧面将拉索28推入来使拉索28布设于上侧部分20后表面侧的预定的空间S。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构造10能够进行快速且不依赖于作业人员的熟练度的拉索布设作业,所以具有适于组装线上的组装的构造。
此外,以往,在使发动机罩锁拉索沿着散热器支承件配置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发动机罩锁拉索在车辆行驶时下垂和/或向周边部件钩挂,需要对发动机罩锁拉索进行固定的夹紧件等固定用部件。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构造10中,拉索28配置于利用了上侧部分20的形状的空间S内,限制了拉索28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一边防止拉索28在车辆行驶时下垂和/或向周边部件钩挂,一边抑制由固定用部件的追加引起的质量以及成本的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上侧部分20的侧壁22及上侧部分主体24、以及从上侧部分主体24的后表面朝向后方突出并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2个凸部34均由树脂形成,且一体成形。通过使侧壁22、上侧部分主体24以及凸部34为一体成形的树脂制构件,能够进一步实现质量削减。
此外,上述说明了的构成是一例,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侧部分20只要设置从上侧部分20的后表面朝向后方突出并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至少2个凸部34、且拉索28配置于由这些凸部34与上侧部分20的后表面形成的空间S内,则其他的构成也可以适当变更。在上述的说明中,散热器支承件具有上侧部分20与下侧部分30分离的构造,但也可以由如下的左右一对侧部形成四边形的框状的散热器支承件,所述左右一对侧部配置于散热器主体的左右,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上端部与上侧部分接合,下端部与下侧部分接合。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上侧部分20由树脂制构件形成,但上侧部分20也可以由钢板等金属制构件形成。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作为发动机罩开闭构造而例示了闩锁构造26,但发动机罩开闭构造也可以是在将前发动机罩以关闭的状态进行锁定、能够通过从车室侧的使用了拉索28的解除操作来将该锁定状态解除的其他锁定构造。
此外,本公开不限定于以上说明了的实施方式,包含由权利要求书规定的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乃至不脱离本公开的实质的所有的变更及修正。

Claims (2)

1.一种车辆前部构造(10),具备:
散热器支承件上侧部分(20),在车宽方向上延伸,支承散热器主体的上部;
发动机罩开闭构造(26),安装于所述散热器支承件上侧部分(20)的上部,将发动机罩锁定为关闭状态;以及
发动机罩锁拉索(28),连结于所述发动机罩开闭构造(26),操作所述发动机罩开闭构造,
在所述散热器支承件上侧部分(20)的车辆后表面设置朝向车辆后方突出并且在车宽方向上从车辆宽度方向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延伸的至少2个凸部,
所述发动机罩锁拉索(28)配置于由所述散热器支承件上侧部分(20)的车辆后表面、和所述2个凸部(34)形成的空间(S)内,以及
设置了限制配置于所述空间(S)内的所述发动机罩锁拉索(28)向车辆后方移动的引导构件(38、42),
其中,所述引导构件配置于在所述至少2个凸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开口的布设孔的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
所述散热器支承件上侧部分(20)以及所述2个凸部(34)均由树脂形成,所述散热器支承件上侧部分(20)以及所述2个凸部(34)一体成形。
CN201811503127.XA 2017-12-15 2018-12-10 具有发动机罩锁拉索布设构造的车辆前部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9413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0933 2017-12-15
JP2017240933A JP6897541B2 (ja) 2017-12-15 2017-12-15 フードロックケーブル配索構造を有する車両前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1352A CN109941352A (zh) 2019-06-28
CN109941352B true CN109941352B (zh) 2021-09-24

Family

ID=66675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312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941352B (zh) 2017-12-15 2018-12-10 具有发动机罩锁拉索布设构造的车辆前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94565B2 (zh)
JP (1) JP6897541B2 (zh)
CN (1) CN109941352B (zh)
DE (1) DE102018221303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6858A (ja) * 1993-09-28 1995-04-11 Nissan Motor Co Ltd フードロックケーブルの配索構造及びその配索方法
JP2007106329A (ja) * 2005-10-14 2007-04-26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のフロントエンドモジュール構造
CN101223060A (zh) * 2005-09-15 2008-07-16 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身
CN103010314A (zh) * 2011-09-26 2013-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前部构造以及车辆的铰链罩安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57673A (en) * 1980-05-02 1981-12-04 Mazda Motor Corp Structure of wire harness arrangement of automobile
KR100837326B1 (ko) * 2001-10-30 2008-06-12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자동차 프론트 엔드 모듈용 후드래치 어셈블리
KR100918772B1 (ko) * 2003-06-05 2009-09-24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자동차 후드래치 케이블 이탈 방지구조
DE102004029031B4 (de) * 2004-06-09 2007-07-26 Decoma (Germany) Gmbh Hybrid-Strukturbauteil
JP2007238047A (ja) * 2006-03-13 2007-09-20 Calsonic Kansei Corp ラジエータコアサポート構造
JP4238899B2 (ja) * 2006-08-30 2009-03-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排気系熱交換器の車体搭載構造
DE102008020304A1 (de) * 2008-04-23 2009-10-29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aufbau eines Kraftfahrzeugs mit einem Frontend-Modul
DE112012002214B4 (de) * 2011-05-23 2020-07-30 Mazda Motor Corp. Frontkarosseriestruktur eines Fahrzeugs
CN206625689U (zh) * 2017-02-24 2017-11-10 东风汽车公司 限位可靠的车辆机罩锁开启拉索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6858A (ja) * 1993-09-28 1995-04-11 Nissan Motor Co Ltd フードロックケーブルの配索構造及びその配索方法
CN101223060A (zh) * 2005-09-15 2008-07-16 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身
JP2007106329A (ja) * 2005-10-14 2007-04-26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のフロントエンドモジュール構造
CN103010314A (zh) * 2011-09-26 2013-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前部构造以及车辆的铰链罩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1352A (zh) 2019-06-28
DE102018221303A1 (de) 2019-06-19
JP2019107945A (ja) 2019-07-04
JP6897541B2 (ja) 2021-06-30
US20190185066A1 (en) 2019-06-20
US10894565B2 (en) 202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74721B2 (en) Vehicle door
US6449907B2 (en) Vehicle door and process of assembling the vehicle door
US6725606B2 (en) Vehicle door having anti-theft cover member
KR100844712B1 (ko) 차량의 카울 사이드부 보강구조
JP2009083687A (ja)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JP6428724B2 (ja) 車両側部構造
CN109649313B (zh) 汽车的前围格栅构造
CN103608247A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JP2016022937A (ja) 車両用サイドドア構造
JP6175977B2 (ja) 後部車体構造
CN109941352B (zh) 具有发动机罩锁拉索布设构造的车辆前部构造
WO2016088222A1 (ja) 車両用アッパドアラッチ装置
JP2005186721A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11776077A (zh) 用于车辆的前柱结构
CN114537536B (zh) 车身构造
JP2013043517A (ja) 車両のスライドドア装置
EP2481646B1 (en) Hood lock device
US20190128025A1 (en) Door latch assemblies for vehicles including latch release lever blocking structures
JP2008062795A (ja) 車両のスライドドア構造
KR101316110B1 (ko) 글로브박스 결합형 카울크로스맴버
JP5569487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WO2022138294A1 (ja) 車両用ドア
JP2006044336A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009083688A (ja)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JP6451384B2 (ja) 車両用ドア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