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7315B - 缆线链条 - Google Patents
缆线链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37315B CN109937315B CN201880002242.0A CN201880002242A CN109937315B CN 109937315 B CN109937315 B CN 109937315B CN 201880002242 A CN201880002242 A CN 201880002242A CN 109937315 B CN109937315 B CN 1099373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unit member
- main body
- thin
- lower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12—Hauling- or hoisting-chains so called ornamental chains
- F16G13/16—Hauling- or hoisting-chains so called ornamental chains with 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electric cables, hoses, or the lik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00—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Abstract
单位构件(10A、10B)具有右壁(11R)和左壁(11L)、能够将它们的上部封闭的上壁(12)以及将下部连结的下壁(13),利用树脂一体地形成。缆线链条(1)以将单位构件(10A、10B)的右壁(11R)和左壁(11L)连结为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将多个单位构件(10A、10B)以能够弯曲的方式连结而形成。上壁(12)和下壁(13)分别具有向后方延伸且具有挠性的上壁薄壁部(122)和下壁薄壁部(132)。单位构件(10A)的上壁薄壁部(122)和下壁薄壁部(132)分别形成为,在单位构件(10A、10B)之间的相对转动的过程中,相对于单位构件(10B)的上壁主体部(121)和下壁主体部(131)始终有一部分是重叠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缆线链条,该缆线链条将用于供电、收发电信号的线缆、用于供给空气等流体的软管等缆线类以能够弯曲的状态保护。
背景技术
对于用于供电、收发电信号的线缆、用于供给空气等流体的软管等缆线类而言,当将一端固定并使另一端移动时,存在局部过度弯曲、磨耗导致受到损伤的隐患。于是,公知一种缆线链条,其横截面为矩形的框状,在内部空间收纳缆线类且能够以缆线类不会受到损伤的程度的曲率半径进行弯曲。例如,日本特许4885125号公报所述的缆线链条仅通过将多个单位构件连结为一列而组装起来,单位构件形成为一体。因此,不需要花费为了得到一个单位构件而将多个构件组装的工夫。并且,能够仅通过改变连结的单位构件的数量来容易地调节该缆线链条的长度。
此外,该缆线链条的单位构件的横截面是矩形的框状,是由空开间隔地互相相对的一对侧壁、在该一对侧壁之间将上部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连结的上壁以及将下部连结的下壁这4个壁形成为一体而成的。相邻的单位构件以内部空间相连续的方式将一对侧壁之间连结为能够相对转动。多个单位构件这样连结,从而形成缆线链条,在其内部空间收纳缆线类。在此,相邻的单位构件能够从内部空间以直线状延伸的伸长状态弯曲成上壁侧成为内周侧。并且,在最大程度地弯曲了的状态下,由于相邻接的侧壁彼此间抵接,因此不会进一步弯曲,这时,相邻接的上壁的端部彼此间抵接。即,越从最大程度地弯曲了的状态接近伸长状态,相邻的单位构件的上壁端部间的间隔越变大。因而,越从最大程度地弯曲了的状态接近伸长状态,相邻的单位构件的上部的开口变得越大,在该开口处,收纳在缆线链条的内部空间的缆线类会暴露出来。
发明内容
上述的日本特许4885125号公报所述的缆线链条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有时缆线类的一部分因从在上述的缆线链条的上部敞开的开口向内部空间之外伸出而受到损伤成为问题。因此,还考虑为了缩窄上述的开口、提高内部空间的封闭度,而使上壁在缆线链条延伸的方向上伸长,以缩窄相邻的单位构件的上壁的端部彼此间的间隔。但是,若这样使上壁伸长,则在最大程度地弯曲了的状态下,相邻的上壁的端部彼此间抵接,因此,相邻的单位构件的相对转动角度被限制得较小,甚至产生无法使缆线链条以较小的曲率半径弯曲的问题。因而,该缆线链条难以兼顾如下两种情况:为了防止缆线类的一部分因向内部空间之外伸出而受到损伤,来提高内部空间的封闭度;及以较小的曲率半径弯曲。因此,对于缆线链条而言,不仅期待能够容易地调节长度、容易组装,还期待在弯曲的全过程中以较高的封闭度将内部空间封闭。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一种缆线链条,该缆线链条将缆线类以能够弯曲的方式保持在内部,其中,该缆线链条具有多个单位构件,所述单位构件是由上壁、下壁以及一对侧壁利用树脂一体形成的,该一对侧壁包括空开预定的间隔地相对的第1侧壁和第2侧壁,该上壁能够将该一对侧壁的上部彼此之间封闭,该下壁将所述一对侧壁的下部连结,相邻的所述单位构件的所述第1侧壁彼此间和所述第2侧壁彼此间局部地叠合并且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相连结,所述上壁具有上壁主体部和上壁薄壁部,所述上壁主体部形成为,一端部借助形成得比所述上壁主体部薄的铰链能够弯折地连结于所述第1侧壁的上部,另一端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2侧壁的上部卡定,所述上壁薄壁部具有挠性,在所述上壁主体部的所述另一端部相对于所述第2侧壁的上部卡定的封闭状态下,所述上壁薄壁部从所述上壁主体部向所述缆线链条的延伸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延伸,该上壁薄壁部的所述一个方向的长度是如下这样的长度,即,在相邻的所述单位构件的相对转动的过程中,该上壁薄壁部相对于邻接的所述单位构件的所述上壁主体部始终有至少一部分是重叠的,在相邻的所述单位构件的相对转动的过程中,所述上壁薄壁部能够相对于邻接的所述单位构件的所述上壁主体部的上表面滑动,所述下壁具有下壁主体部和下壁薄壁部,所述下壁主体部与所述一对侧壁的下部相连结,所述下壁薄壁部具有挠性,从所述下壁主体部向与所述上壁薄壁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所述一个方向延伸,该下壁薄壁部的所述一个方向的长度是如下这样的长度,即,在相邻的所述单位构件的相对转动的过程中,该下壁薄壁部相对于邻接的所述单位构件的所述下壁主体部始终有至少一部分是重叠的,所述一对侧壁具有一对槽,该一对槽沿着所述一对侧壁与所述下壁主体部之间的连结部地向内侧开口,能够将与所述下壁主体部平行地延伸的、邻接的所述单位构件的所述下壁薄壁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保持。
根据上述的结构,单位构件形成为一体,因此,不需要花费为了得到一个单位构件而将多个构件组装的工夫,组装简便。并且,能够仅通过改变连结的单位构件的数量来容易地调节缆线链条的长度。
并且,单位构件在上壁具有向缆线链条的延伸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延伸的上壁薄壁部。上壁薄壁部的朝向一个方向的长度是如下这样的长度,即,在相邻的单位构件的相对转动的过程中,上壁薄壁部相对于邻接的单位构件的上壁主体部始终有至少一部分是重叠的。在此,上壁薄壁部的“相对于邻接的单位构件的上壁主体部有至少一部分是重叠的”当然包括从垂直于上壁薄壁部的方向观察时上壁薄壁部的一部分与邻接的单位构件的上壁主体部叠合的情况,也包括上壁薄壁部的端部与邻接的单位构件的上壁主体部的端部一致的状态。因而,邻接的单位构件之间的上侧在相对转动的过程中始终被上壁主体部和上壁薄壁部封闭。此外,单位构件在下壁具有向上述的一个方向延伸的下壁薄壁部。下壁薄壁部的朝向一个方向的长度是如下这样的长度,即,在相邻的单位构件的相对转动的过程中,下壁薄壁部相对于邻接的单位构件的下壁主体部始终有至少一部分是重叠的。因而,邻接的单位构件之间的下侧在相对转动的过程中始终被下壁主体部和下壁薄壁部封闭。此外,相邻的单位构件的一对侧壁中的一者彼此间和另一者彼此间局部地叠合并且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相连结,因此,两侧面也以较高的封闭度被封闭。因而,缆线链条在弯曲的全过程中,上下两面和两侧面以较高的封闭度被封闭,因此,能够抑制缆线类的一部分因向内部空间之外伸出而受到损伤。
并且,在另一方向侧邻接的单位构件的下壁薄壁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保持于一对槽,该一对槽沿着单位构件的一对侧壁与下壁主体部之间的连结部,且在内侧具有开口。因此,能够抑制下壁薄壁部在弯曲的全过程中向面外方向变形,能够稳定地封闭下侧。
根据实施方式,在该缆线链条中,所述一对侧壁具有一对爪,该一对爪在向上方离开了所述上壁主体部的位置朝内侧相对,在所述上壁主体部处于所述封闭状态时,该一对爪能够从上方将邻接的所述单位构件的所述上壁薄壁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保持。
根据上述的结构,一对侧壁所具有的一对爪在上壁主体部处于封闭状态时,从上方将邻接的单位构件的上壁薄壁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保持。因此,能够抑制上壁的上壁薄壁部向面外方向变形,能够稳定地封闭上侧。
根据实施方式,在该缆线链条中,所述单位构件由聚丙烯树脂形成。
根据上述的结构,单位构件由挠性较高的聚丙烯树脂一体地形成,因此能够确保上壁薄壁部和下壁薄壁部的较高的挠性。由此,上壁薄壁部在上壁主体部与一对爪之间顺畅地滑动,下壁薄壁部在一对槽之间顺畅地滑动,并且容易弯曲,因此,邻接的单位构件之间的相对转动变得容易。并且,缆线链条能够追随缆线类的弯曲而顺畅地弯曲。
附图说明
图1是缆线链条的侧视图。
图2是上壁关闭了的封闭状态下的单位构件的立体图。
图3是上壁打开了的开放状态下的单位构件的立体图。
图4是从左上侧观察上壁打开了的开放状态下的单位构件的去掉左壁后的部分所得到的立体图。
图5是连结起来的两个单位构件处于伸长状态的情况下的侧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两个单位构件的VI-VI剖视图。
图7是连结起来的两个单位构件处于最大弯曲状态的情况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7来说明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缆线链条1。如图1所示,在缆线链条1中,多个单位构件10连结为一列而形成,并且能够在各连结部分弯曲。单位构件10的横截面为矩形的框状,在其内部空间贯穿有缆线类2,将缆线类2以能够弯曲的方式保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缆线链条的延伸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缆线链条弯曲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以此来规定方向。在图2以后的各图中以箭头表示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与方向相关的记述以这些方向为基准。
如图2~图4所示,单位构件10(10A、10B)具有空开预定的间隔地相对的呈左右一对的右壁11R、左壁11L、在右壁11R与左壁11L之间将上部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连结的上壁12以及将下部连结的下壁13。右壁11R、左壁11L、上壁12以及下壁13利用聚丙烯树脂一体地形成。单位构件10由挠性较高的材质形成即可,也可以由聚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弹性体形成。
在图3和图4中示出了上壁12打开了的开放状态下的单位构件10的立体图,单位构件10是在该状态利用注射成形一体成形地制造成的。如图3所示,在上壁12打开了的开放状态下,能够将缆线类2从单位构件10的上侧收纳在被右壁11R、左壁11L以及下壁13包围的内部区域。并且,在将缆线类2收纳在被右壁11R、左壁11L以及下壁13包围的单位构件10的内部之后,设为将上壁12关闭的封闭状态。在图2中示出了上壁12关闭了的封闭状态下的单位构件10的立体图,在使用图1所示的缆线链条1时,如图2所示,单位构件10成为关闭了上壁12的封闭状态。另外,在图2中示出了前侧的单位构件10A和后侧的单位构件10B,但在以后的说明中,以前侧的单位构件10A为中心进行说明。此外,在图5~图7中示出了连结起来的单位构件10A和单位构件10B,但前侧的单位构件10A用实线表示,后侧的单位构件10B用双点划线表示。
如图2、图6所示,右壁11R和左壁11L形成为相对于在左右方向上处于它们中间的平面大致左右对称。以下,首先,关于右壁11R和左壁11L的共同的构造,以右壁11R为代表进行说明,对左壁11L标注与右壁11R相对应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接着,对右壁11R与左壁11L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共同的构造。如图2~图6所示,右壁11R是从右方观察时长轴处于前后方向的呈大致圆角长方形状的板状构件。前侧形成为左侧面(内侧面)被切割为在从左方观察时呈大致圆形的前外壁11RF,后侧形成为右侧面(外侧面)被切割为在从右方观察时呈大致圆形的后内壁11RR。并且,前外壁11RF与后内壁11RR之间形成为主体部11RB,主体部11RB在内侧的前表面具有内表面台阶11R1a,在外侧的后表面具有外表面台阶11R1b。前外壁11RF和后内壁11RR的厚度相等,设为右壁11R的主体部11RB的厚度的一半左右。因此,如图6所示,前外壁11RF的右侧面(外侧面)与主体部11RB的右侧面(外侧面)成为同一平面,后内壁11RR的左侧面(内侧面)与主体部11RB的左侧面(内侧面)成为同一平面。在前外壁11RF的中央部设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圆孔11R2,在后内壁11RR的中央部设有向右方(外侧方向)突出的圆筒状的圆筒突起11R3。单位构件10A的圆筒突起11R3能够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嵌合于单位构件10B的圆孔11R2。在前外壁11RF的左侧面设有在前端呈圆弧状的缺口部11R4和从缺口部11R4延伸到圆孔11R2的、向左侧(内侧)开口的连结槽11R5。连结槽11R5的深度形成为,随着从缺口部11R4朝向圆孔11R2去而逐渐变浅。在主体部11RB的前侧的下端部形成有滑动槽11R6,该滑动槽11R6在所述主体部11RB的前侧的下端部与后述的下壁13的薄壁部131b之间形成,在左方(内侧)具有开口,横截面呈大致字母U字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滑动槽11R6的后端部位于主体部11RB的前后方向中央部,滑动槽11R6的前端部的底面在圆孔11R2的稍微后方处与前外壁11RF的左侧面一致。并且,从滑动槽11R6的上端外周缘部处的主体部11RB起,设有向左方延伸的檐部11R61。在单位构件10A和单位构件10B连结起来时,设于后述的下壁13的下壁薄壁部132的右端部插入滑动槽11R6,并伴随着单位构件10A与单位构件10B的相对转动进行滑动。
接着,对右壁11R与左壁11L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如图2~图6所示,前突起部11R7和后突起部11R8向上方突出地设置在右壁11R的上部。前突起部11R7比后突起部11R8高地向上方延伸形成,并且在前侧形成有向前下方倾斜的倾斜面部11R71。倾斜面部11R71的前端部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与圆孔11R2的中心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大致相同地形成。后突起部11R8的后侧的面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设为比圆筒突起11R3的中心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稍微靠前方的位置。在后突起部11R8的上表面部设有薄壁的铰链部11R81,利用铰链部11R81与后述的上壁12相连结。在单位构件10A与单位构件10B相连结并相对转动时,后突起部11R8的后侧的面抵接于前突起部11R7的倾斜面部11R71,使转动停止。在前突起部11R7的上端部设有向左方突出的爪11R9。爪11R9的下表面位于比后突起部11R8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
如图2~图6所示,一体突起部11L7向上方突出地设置在左壁11L的上部。一体突起部11L7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高度与前突起部11R7的突出高度相同。在一体突起部11L7的前侧形成有向前下方倾斜的倾斜面部11L71。倾斜面部11L71的前端部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与圆孔11L2的中心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大致相同地形成。一体突起部11L7的后侧的面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设为比圆筒突起11L3的中心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稍微靠前方的位置。即,在从侧面观察时,右壁11R的倾斜面部11R71与左壁11L的倾斜面部11L71重叠,右壁11R的后突起部11R8的后侧的面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与左壁11L的一体突起部11L7的后侧的面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一致。在单位构件10A与单位构件10B相连结并相对转动时,一体突起部11L7的后侧的面抵接于一体突起部11L7的倾斜面部11L71,使转动停止。在一体突起部11L7的上端部设有爪11L9,该爪11L9在与爪11R9相对的位置向右方突出。爪11L9的下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与爪11R9的下表面相同。在一体突起部11L7的后部设有左右贯通的、横截面呈矩形状的卡定孔11L72。卡定孔11L72的上端部侧在左右方向上倾斜地被切割,形成斜面部11L73。此外,在卡定孔11L72的上部侧的壁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突起11L72a。斜面部11L73用于在要将后述的上壁12设为封闭状态时将上壁12的卡定爪123顺畅地向卡定孔11L72之中引导。此外,突起11L72a用于卡合于卡定爪123的孔123a来进行保持,以防止进入到卡定孔11L72之中的卡定爪123容易脱出。
如图2~图5所示,上壁12具有上壁主体部121和上壁薄壁部122。上壁主体部12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是从右壁11R的右表面到左壁11L的右表面的长度,其前后方向的长度是从后突起部11R8的后表面到爪11R9的前端部的长度。上壁主体部121具有前后方向的长度与后突起部11R8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的厚壁部121a、前后方向的长度与爪11R9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的薄壁部121b以及将厚壁部121a和薄壁部121b连结的倾斜部121c。薄壁部121b的壁厚是厚壁部121a的壁厚的1/2左右,薄壁部121b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厚壁部121a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短。这是为了避免在从图3所示的开放状态设为图2所示的封闭状态的过程中与前突起部11R7相干涉。在图3所示的开放状态下,厚壁部121a的左侧面的下端部利用铰链部11R81与右壁11R的后突起部11R8的右侧面的上部相连结,能够向左下方弯折。此外,在厚壁部121a的上端部设有向上方延伸的卡定爪123。在卡定爪123的大致中央部设有向右开口的孔123a。在将上壁12设为图2所示的封闭状态时,卡定爪123卡合于左壁11L的卡定孔11L72,突起11L72a卡合于孔123a。从上壁主体部121的厚壁部121a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有上壁薄壁部122。上壁薄壁部12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与上壁主体部12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从厚壁部121a的后端到薄壁部121b的前端的长度)大致相等。此外,上壁薄壁部122的壁厚是上壁主体部121的前侧的厚壁部121a的壁厚的1/4左右。由此,上壁薄壁部122挠性优异且容易向面外方向变形。上壁薄壁部122的上表面与上壁主体部121的上表面形成为同一平面。在图2所示的封闭状态下,在爪11R9的下表面与上壁主体部121的薄壁部121b的上表面之间以及在爪11L9的下表面与上壁主体部121的薄壁部121b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供相邻的单位构件10的上壁薄壁部122的左右端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动嵌合。即,如图2所示,在单位构件10B和单位构件10A连结起来时,在单位构件10B的该间隙中插入有相邻的单位构件10A的上壁薄壁部122。
如图2~图5所示,下壁13具有下壁主体部131和下壁薄壁部132。下壁主体部131的前端部位于圆孔11R2和圆孔11L2的中心位置的正下方,后端部位于圆筒突起11R3和圆筒突起11L3的中心轴线位置的正下方。下壁主体部131具有前后方向的长度是下壁主体部13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的1/3左右的厚壁部131a、前后方向的长度是下壁主体部13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的1/2左右的薄壁部131b以及将厚壁部131a和薄壁部131b连结的倾斜部131c。薄壁部131b的壁厚大致是厚壁部121a的壁厚,厚壁部131a的壁厚是薄壁部131b的壁厚的两倍左右。从厚壁部131a的后端部朝向后方,与厚壁部131a的下表面平行地延伸设置有下壁薄壁部132。此外,下壁薄壁部132的下表面的高度设定为比薄壁部131b的上表面稍微靠上方的位置。下壁薄壁部132的壁厚与上壁薄壁部122大致相同,该下壁薄壁部13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与薄壁部131b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由此,下壁薄壁部132的挠性优异且容易向面外方向变形。如图2所示,在单位构件10B和单位构件10A连结时,前侧的单位构件10A的下壁薄壁部132的左右端部插入后侧的单位构件10B的右壁11R的滑动槽11R6(参照图4)和左壁11L的滑动槽11L6之中。
对单位构件10A和单位构件10B相连结并从伸长状态到弯曲状态的状况进行说明。图5表示单位构件10A和单位构件10B相连结并在缆线链条的延伸方向上笔直地伸展的伸长状态。此外,图7表示单位构件10A和单位构件10B相连结并相对地进行最大角度弯曲后的最大弯曲状态。
如图5所示,在伸长状态下,单位构件10A的上壁薄壁部122的后端位于单位构件10B的上壁主体部121的薄壁部121b与爪11R9之间以及上壁主体部121的薄壁部121b与爪11L9之间,并与上壁主体部121的薄壁部121b叠合。由此,单位构件10A和单位构件10B的上部被单位构件10A的上壁12和单位构件10B的上壁12无间隙地覆盖。此外,单位构件10A的下壁主体部131的后端部与单位构件10B的下壁主体部131的前端部抵接,并且单位构件10A的下壁薄壁部132的后端部侧插入单位构件10B的左右的滑动槽11R6和滑动槽11L6,并与下壁主体部131的薄壁部131b叠合。由此,单位构件10A和单位构件10B的下部被单位构件10A的下壁13和单位构件10B的下壁13无间隙地覆盖。此外,单位构件10A的后内壁11RR与单位构件10B的前外壁11RF紧贴,同样地,单位构件10A的后内壁11LR与单位构件10B的前外壁11LF紧贴(参照图6)。由此,单位构件10A和单位构件10B的侧部被单位构件10A的右壁11R和左壁11L、单位构件10B的右壁11R和左壁11L无间隙地覆盖。此外,在单位构件10A和单位构件10B的前后方向上同样地连结其他单位构件,从而构成缆线链条1。即,缆线链条1以较高的封闭度将上下两面和两侧面封闭,因此,能够抑制缆线类2的一部分因向内部空间之外伸出而受到损伤。
如图7所示,在最大弯曲状态下,单位构件10A的上壁薄壁部122的后端位于单位构件10B的上壁主体部121的厚壁部121a的后端部附近,并且上壁薄壁部122的前端的上表面被爪11R9和爪11L9从上方按压,上壁薄壁部122的下表面叠合于上壁主体部121的厚壁部121a的上表面。由此,单位构件10A和单位构件10B的上部被单位构件10A的上壁12和单位构件10B的上壁12无间隙地覆盖。此外,单位构件10A的下壁主体部131的后端部与单位构件10B的下壁主体部131的前端部分离,并且单位构件10A的下壁薄壁部132的后端部侧在单位构件10B的左右端部位于滑动槽11R6和滑动槽11L6的前端部,与下壁主体部131的薄壁部131b的前端部侧叠合。由此,单位构件10A和单位构件10B的下部被单位构件10A的下壁13和单位构件10B的下壁13无间隙地覆盖。此外,单位构件10A的后内壁11RR与单位构件10B的前外壁11RF紧贴,同样地,单位构件10A的后内壁11LR与单位构件10B的前外壁11LF紧贴(参照图6)。由此,单位构件10A和单位构件10B的侧部被单位构件10A的右壁11R和左壁11L、单位构件10B的右壁11R和左壁11L无间隙地覆盖。即,在最大弯曲状态下,缆线链条1也以较高的封闭度将上下两面和两侧面封闭,因此,能够抑制缆线类2的一部分因向内部空间之外伸出而受到损伤。
这样,在图5的伸长状态和图7的最大弯曲状态下,缆线链条1都以较高的封闭度将其内部封闭,在这两个状态之间的弯曲全过程中,始终以较高的封闭度将内部封闭。
像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起到如以下这样的作用效果。由于单位构件10形成为一体,因此,不需要花费为了得到一个单位构件10而将多个构件组装的工夫,组装简便。并且,能够仅通过改变连结的单位构件10的数量来容易地调节缆线链条1的长度。
并且,单位构件10A在上壁12具有向缆线链条1的延伸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即后方延伸的上壁薄壁部122。上壁薄壁部122的朝向后方的长度是如下这样的长度,即,在单位构件10A与单位构件10B的相对转动的过程中,上壁薄壁部122相对于邻接的单位构件10B的上壁12的上壁主体部121始终有至少一部分是重叠的。另外,上壁薄壁部122的“相对于邻接的单位构件10B的上壁主体部121有至少一部分是重叠的”当然包括从上方(垂直于上壁薄壁部122的方向)观察时上壁薄壁部122的一部分与邻接的单位构件10B的上壁主体部121叠合的情况,也包括上壁薄壁部122的端部与邻接的单位构件10B的上壁主体部121的端部一致的状态。因而,单位构件10A与单位构件10B之间的上侧在相对转动的过程中始终被上壁12的上壁主体部121和上壁薄壁部122封闭。此外,单位构件10A在下壁13具有向后方延伸的下壁薄壁部132。下壁薄壁部132的朝向后方的长度是如下这样的长度,即,在单位构件10A与单位构件10B的相对转动的过程中,下壁薄壁部132相对于邻接的单位构件10B的下壁主体部131始终有至少一部分是重叠的。因而,单位构件10A与单位构件10B之间的下侧在相对转动的过程中始终被下壁13的下壁主体部131和下壁薄壁部132封闭。此外,单位构件10A与单位构件10B的右壁11R彼此间和左壁11L彼此间局部地叠合,单位构件10A与单位构件10B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连结,因此,两侧面侧也以较高的封闭度被封闭。因而,缆线链条1在弯曲的全过程中,上侧、下侧以及左右两侧以较高的封闭度被封闭,因此,能够抑制缆线类2的一部分因向内部空间之外伸出而受到损伤。
并且,在前侧(另一方向侧)邻接的单位构件10A的下壁薄壁部132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保持于一对滑动槽11R6、11L6,该一对滑动槽11R6、11L6沿着后侧的单位构件10B的一对侧壁11R、11L与下壁主体部131之间的连结部且在内侧具有开口。因此,能够抑制下壁薄壁部132在弯曲的全过程中向面外方向变形,能够稳定地封闭下侧。
并且,一对侧壁11R、11L所具有的一对爪11R9、11L9在上壁主体部121处于封闭状态时,从上方将邻接的单位构件10B的上壁薄壁部122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保持。因此,能够抑制上壁12的上壁薄壁部122向面外方向变形,能够稳定地封闭上侧。
此外,单位构件10利用挠性较高的聚丙烯树脂一体地形成,因此,能够确保上壁薄壁部122和下壁薄壁部132的较高的挠性。由此,上壁薄壁部122在上壁主体部121与爪11R9以及爪11L9之间顺畅地滑动,下壁薄壁部132在滑动槽11R6与滑动槽11L6之间顺畅地滑动,并且容易弯曲,因此,单位构件10A与单位构件10B之间的相对转动变得容易。并且,缆线链条1能够追随缆线类2的弯曲而顺畅地弯曲。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像在以下说明的这样,能够变更上述实施方式的一部分,能够将这样变更后的方式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此外,也能够将适当地组合了这样的变更的方式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单位构件10由聚丙烯树脂形成。但是,单位构件10由挠性较高的材质形成即可,用于形成单位构件10的材质也可以是例如聚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弹性体。
如图3所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圆筒突起11R3是向右方突出的圆筒状,但也可以设为例如圆柱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壁薄壁部122和下壁薄壁部132都向后方延伸形成,延伸方向为同一方向。但并不限定于此,上壁薄壁部122和下壁薄壁部132延伸的方向也可以是反方向。
使用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知晓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前提下,能够进行诸多的替换、改良、变更。因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包括不脱离附加的权利要求书的思想和目的的、所有的替换、改良、变更。
Claims (3)
1.一种缆线链条,该缆线链条将缆线类以能够弯曲的方式保持在内部,其中,
该缆线链条具有多个单位构件,
所述单位构件是由上壁、下壁以及一对侧壁利用树脂一体形成的,该一对侧壁包括空开预定的间隔地相对的第1侧壁和第2侧壁,该上壁能够将该一对侧壁的上部彼此之间封闭,该下壁将所述一对侧壁的下部连结,
相邻的所述单位构件的所述第1侧壁彼此间和所述第2侧壁彼此间局部地叠合并且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相连结,
所述上壁具有上壁主体部和上壁薄壁部,
所述上壁主体部形成为,一端部借助形成得比所述上壁主体部薄的铰链能够弯折地连结于所述第1侧壁的上部,另一端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2侧壁的上部卡定,
所述上壁薄壁部具有挠性,在所述上壁主体部的所述另一端部相对于所述第2侧壁的上部卡定的封闭状态下,所述上壁薄壁部从所述上壁主体部向所述缆线链条的延伸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延伸,
该上壁薄壁部的所述一个方向的长度是如下这样的长度,即,在相邻的所述单位构件的相对转动的过程中,该上壁薄壁部相对于邻接的所述单位构件的所述上壁主体部始终有至少一部分是重叠的,
在相邻的所述单位构件的相对转动的过程中,所述上壁薄壁部能够相对于邻接的所述单位构件的所述上壁主体部的上表面滑动,
所述下壁具有下壁主体部和下壁薄壁部,
所述下壁主体部与所述一对侧壁的下部相连结,
所述下壁薄壁部具有挠性,从所述下壁主体部向与所述上壁薄壁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所述一个方向延伸,
该下壁薄壁部的所述一个方向的长度是如下这样的长度,即,在相邻的所述单位构件的相对转动的过程中,该下壁薄壁部相对于邻接的所述单位构件的所述下壁主体部始终有至少一部分是重叠的,
所述一对侧壁具有一对槽,该一对槽沿着所述一对侧壁与所述下壁主体部之间的连结部地向内侧开口,能够将与所述下壁主体部平行地延伸的、邻接的所述单位构件的所述下壁薄壁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保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链条,其中,
所述一对侧壁具有一对爪,该一对爪在向上方离开了所述上壁主体部的位置朝内侧相对,在所述上壁主体部处于所述封闭状态时,该一对爪能够从上方将邻接的所述单位构件的所述上壁薄壁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保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缆线链条,其中,
所述单位构件由聚丙烯树脂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00960A JP6474875B1 (ja) | 2017-10-17 | 2017-10-17 | ケーブルチェーン |
JP2017-200960 | 2017-10-17 | ||
PCT/JP2018/021183 WO2019077795A1 (ja) | 2017-10-17 | 2018-06-01 | ケーブルチェーン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37315A CN109937315A (zh) | 2019-06-25 |
CN109937315B true CN109937315B (zh) | 2021-01-26 |
Family
ID=65516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02242.0A Active CN109937315B (zh) | 2017-10-17 | 2018-06-01 | 缆线链条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474875B1 (zh) |
KR (1) | KR102150293B1 (zh) |
CN (1) | CN109937315B (zh) |
WO (1) | WO201907779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600064B1 (ko) * | 2020-01-15 | 2023-11-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굽힘제어유로부재를 구비한 유체분사장치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36148A (en) * | 1996-02-06 | 1998-11-17 | Kunimorikagaku Ltd. | Cable chain |
CN1499104A (zh) * | 2002-11-05 | 2004-05-26 | ��ʽ���紻������ | 电缆支承和导引装置 |
CN1667904A (zh) * | 2004-03-11 | 2005-09-14 |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 低噪音缆线或类似物的防护及引导装置 |
CN1694326A (zh) * | 2004-04-30 | 2005-11-09 |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 缆线保护和引导设备 |
CN1991198A (zh) * | 2005-12-27 | 2007-07-04 |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 缆线保护引导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186146A (ja) * | 1989-01-09 | 1990-07-20 | Oriental Chain Kogyo Kk | 閉鎖形ケーブル支持チェーン |
JP3585015B2 (ja) * | 1996-04-05 | 2004-11-04 | 株式会社国盛化学 | ケーブルチェーン |
DE102004022512A1 (de) * | 2004-05-05 | 2005-12-01 | Kabelschlepp Gmbh | Kettenglied für eine Energieführungskette sowie Energieführungskette mit erweitertem Nutzungsquerschnitt |
JP2016144302A (ja) * | 2015-02-02 | 2016-08-0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ケーブル保護具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
-
2017
- 2017-10-17 JP JP2017200960A patent/JP6474875B1/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6-01 CN CN201880002242.0A patent/CN109937315B/zh active Active
- 2018-06-01 WO PCT/JP2018/021183 patent/WO201907779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6-01 KR KR1020187032023A patent/KR10215029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36148A (en) * | 1996-02-06 | 1998-11-17 | Kunimorikagaku Ltd. | Cable chain |
CN1499104A (zh) * | 2002-11-05 | 2004-05-26 | ��ʽ���紻������ | 电缆支承和导引装置 |
CN1667904A (zh) * | 2004-03-11 | 2005-09-14 |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 低噪音缆线或类似物的防护及引导装置 |
CN1694326A (zh) * | 2004-04-30 | 2005-11-09 |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 缆线保护和引导设备 |
CN1991198A (zh) * | 2005-12-27 | 2007-07-04 |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 缆线保护引导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37315A (zh) | 2019-06-25 |
KR20190050738A (ko) | 2019-05-13 |
JP2019074153A (ja) | 2019-05-16 |
KR102150293B1 (ko) | 2020-09-01 |
WO2019077795A1 (ja) | 2019-04-25 |
JP6474875B1 (ja) | 2019-0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050196B2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コネクタ | |
JP6046571B2 (ja) | 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
US9774127B2 (en) | Connector including electric wire cover with catching portion | |
EP2495826B1 (en) | Connector | |
JP6046572B2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コネクタ | |
US10153582B2 (en) | Wire cover for connector | |
JP6050197B2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コネクタ | |
JP5990140B2 (ja) | コネクタ | |
CN103328267A (zh) | 线束电缆布设结构和保护器 | |
US20080257600A1 (en) | Wire Harness Leading-Out Port Structure of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 |
US10355388B2 (en) | Connector | |
CN109937315B (zh) | 缆线链条 | |
JP2019075235A (ja) | グロメット | |
JP2017073300A (ja) | コネクタ | |
JP5148983B2 (ja) | 配線・配管材の保護カバー | |
JP2017073301A (ja) | コネクタ | |
JP5986544B2 (ja) | コネクタ | |
JP4646268B2 (ja) | 電気的な差込み接続部のための、二次ロックを備えるコネクタ | |
JP7007786B2 (ja) | 給油口蓋の取付構造 | |
JP2006147474A (ja) | 防水コネクタ | |
JP5765254B2 (ja) | グロメット | |
JP2013008496A (ja) | 電線カバー | |
US9932762B2 (en) | Door-equipped housing | |
JP2004350342A (ja) | 電線カバー | |
JP6344228B2 (ja) | プロテクタ及びプロテクタ付電線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