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7144A - 可逆性记录介质、用于可逆性记录介质的涂料和外部部件 - Google Patents

可逆性记录介质、用于可逆性记录介质的涂料和外部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37144A
CN109937144A CN201780069861.7A CN201780069861A CN109937144A CN 109937144 A CN109937144 A CN 109937144A CN 201780069861 A CN201780069861 A CN 201780069861A CN 109937144 A CN109937144 A CN 109937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recording medium
invertibity
layer
record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98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37144B (zh
Inventor
首藤绫
栗原研一
贝野由利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37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71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37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71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28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thermochromic compounds or layers containing liquid crystals, microcapsules, bleachable dyes or heat- decomposable compounds, e.g. gas- liber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05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with reversible electron-donor electron-acceptor com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23Organic colour formers, e.g. leuco dyes
    • B41M5/327Organic colour formers, e.g. leuco dyes with a lactone or lactam ring
    • B41M5/3275Fluoran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33Colour developing components therefor, e.g. acidic compounds
    • B41M5/3333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41M5/3335Compounds containing phenolic or carboxylic acid groups or metal sal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37Additives; B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37Additives; Binders
    • B41M5/3375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37Additives; Binders
    • B41M5/3377Inorganic compounds, e.g. metal salts of organic ac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4Direct thermal recording [DT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1Base layers supports or substr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to-heat converting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or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t Sensitive Colour Forming Record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包括支撑基底和在支撑基底上设置的并且在记录状态和删除状态之间可逆地改变的记录层。记录层包括:光热转化材料,其包括具有酞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方酸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类型,并且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在其分子中包含反离子SbF6、PF6、BF4、ClO4、CF3SO3和(CF3SO3)2N,或含有五元环或六元环的次甲基链的一个或两者;具有供电子性质的显色性化合物;和具有电子接收性质并且包括由通式(1)所表示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水杨酸化合物以及通过含有酰胺部分的连接基团具有25至34个碳原子的直链烃基的显色/减色剂。

Description

可逆性记录介质、用于可逆性记录介质的涂料和外部部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允许图像记录和图像删除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可逆性记录介质涂料和提供有其的外部部件。
背景技术
最近,从全球环境的角度已认识到对可再写记录技术的需求。例如,正在发展使得能够通过热可逆地记录和删除信息的记录介质,即,所谓的可逆性记录介质,例如替代印刷品的显示媒介。
通常通过具有供电子性质的显色性化合物、具有电子接受性质的显色/减色剂和基质聚合物配置可逆性记录介质。同时,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使用水杨酸-基化合物作为显色/减色剂的具有提高的显色灵敏性的可逆性彩色记录介质。可逆性彩色记录介质包括多个堆叠的记录层。除了上述材料外,记录层的每层均包括菁-基光热转化材料。这使得有可能通过用特定波长的光辐照来选择性地改变期望的记录层的色调。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4-1680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附带地,可逆性记录介质需要具有显色稳定性和重复可绘制性。
期望提供可逆性记录介质、可逆性记录介质涂料和外部部件,其使得有可以提高显色稳定性和重复可绘制性,同时维持显色灵敏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包括支撑基底和在支撑基底上设置的并且在记录状态和删除状态之间可逆地改变的记录层。记录层包括光热转化材料,光热转化材料包括具有酞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方酸菁(squarylium)骨架的化合物、具有菁(花青,cyanine)骨架的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在分子中包括SbF6、PF6、BF4、ClO4、CF3SO3和(CF3SO3)2N的一种的反离子和含有五元环或六元环的次甲基链中的一个或两者;具有供电子性质的显色性化合物;和具有电子接收性质并且包括以下通式(1)所表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显色/减色剂。
其中X是-NHCO-、-CONH-、-NHCONH-、-CONHCO-、-NHNHCO-、-CONHNH-、-CONHNHCO-、-NHCOCONH-、-NHCONHCO-、-CONHCONH-、-NHNHCONH-、-NHCONHNH-、-CONHNHCONH-、-NHCONHNHCO-和-CONHNHCONH-中的一种并且R是具有25至34个碳原子的直链烃基。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涂料包括:处于溶剂中的,光热转化材料,光热转化材料包括具有酞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方酸菁(squarylium)骨架的化合物、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在分子中包括SbF6、PF6、BF4、ClO4、CF3SO3和(CF3SO3)2N中的一种的反离子和含有五元环或六元环的次甲基链中的一个或两者;具有供电子性质的显色性化合物;和具有电子接收性质并且包括以上通式(1)所表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显色/减色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外部部件具有设置有上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的至少一个表面。
在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可逆性记录介质涂料和外部部件中,将具有供电子性质的显色性化合物和包括由以上通式(1)所表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显色/减色剂用作记录层的材料。此外,使用了光热转化材料,光热转化材料包括具有酞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方酸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在分子中包括SbF6、PF6、BF4、ClO4、CF3SO3和(CF3SO3)2N中的一种的反离子和含有五元环或六元环的次甲基链中的一个或两者。这使得有可能提高记录层的耐热性。
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可逆性记录介质涂料和外部部件,将以上通式(1)所表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用作构成记录层的显色/减色剂。此外,将具有酞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方酸菁(squarylium)骨架的化合物、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作光热转化材料,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在分子中包括SbF6、PF6、BF4、ClO4、CF3SO3和(CF3SO3)2N中的一种的反离子和含有五元环或六元环的次甲基链中的一个或两者。这使得有可能提高显色稳定性和重复可绘制性,同时维持显色灵敏性。
应注意本发明中的效果不必需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是本公开中的任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的构造的实例的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的构造的实例的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变形例的可逆性记录介质的构造的实例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的构造的实例的截面图。
[图5A]是应用实施例1的外观的实例的透视图。
[图5B]是应用实施例1的外观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6A]是应用实施例2的外观的实例的透视图。
[图6B]是应用实施例2的外观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7A]是应用实施例3的外观(正面)的实例的透视图。
[图7B]是应用实施例3的外观(后面)的实例的透视图。
[图8]是显示应用实施例4的构造实例的说明性图。
[图9]是显示实验实施例2-1至2-3的每一个中温度和O.D.值之间关系的特征曲线图。
[图10]是显示实验实施例2-4至2-6的每一个中温度和O.D.值之间关系的特征曲线图。
[图11]是在其中任意混合两种类型无色颜料的情况下显示温度和O.D.值之间关系的特征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应注意以下描述涉及本公开的具体实例,并且本公开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以下列顺序提供描述。
1.第一实施方式(包括具有水杨酸骨架的显色/减色剂的可逆性记录介质的实例)
1-1.可逆性记录介质的构造
1-2.可逆性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1-3.可逆性记录介质的记录和删除方法
1-4.工作和效果
2.第二实施方式(包括多个记录层的可逆性记录介质的实例)
2-1.可逆性记录介质的构造
2-2.可逆性记录介质的记录和删除方法
2-3.工作和效果
3.变形例
3-1.变形例1(使用单层记录层使得能够彩色显示的可逆性记录介质的实例)
3-2.变形例2(其中混合多种类型的显色性化合物以形成记录层的实例)
4.第三实施方式(使用具有苯酞骨架的化合物作为显色性化合物的实例)
4-1.可逆性记录介质的构造
4-2.工作和效果
5.应用实施例
6.工作实施例
<1.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可逆性记录介质1)的截面构造。可逆性记录介质1包括(例如)设置在支撑基底11上并且允许在记录状态和删除状态之间可逆变化的记录层12。应注意图1示意性显示了可逆性记录介质1的截面构造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其尺寸和形状可以不同于其实际尺寸和形状。
(1-1.可逆性记录介质的构造)
支撑基底11用来支持记录层12。通过具有优良耐热性以及在平面方向具有优良尺寸稳定性的材料配置支撑基底11。支撑基底11可以具有光-透射(light-transmissivity)或光-不透射(non-light-transmissivity)性质。例如,支撑基底11可以是具有刚性的基材,如薄片,或者可以通过柔性薄层玻璃、膜、纸等配置。柔性基材作为支撑基底11的使用使得能够实现柔性(可折叠)可逆性记录介质。
支撑基底11的组成材料的实例包括无机材料、金属材料和大分子材料,如塑料。无机材料的具体实例包括硅(Si)、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和氧化铝(AlOx)。氧化硅的实例包括玻璃和旋涂玻璃(SOG)。金属材料的实例包括铝(Al)、镍(Ni)和不锈钢。大分子材料的实例包括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聚醚醚酮(PEEK)、聚氯乙烯(PVC)及其共聚物。
应注意支撑基底11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优选地提供了反射层(未显示)。反射层的提供允许更生动的彩色显示。
记录层12使得能够通过热可逆地记录和删除信息。通过允许稳定重复记录和允许控制脱色状况和显色状态的材料配置记录层12。具体地,记录层12包括显色性化合物、显色/减色剂和光热转化材料,并且(例如)是通过大分子材料形成的。记录层12的厚度(例如)在1μm至10μm的范围内。
显色性化合物的实例包括无色颜料(隐色颜料,leuco pigment)。无色颜料的实例包括现有用于热敏纸的染料。其具体实例包括在分子中含有具有供电子性质并且通过以下化学式(2-1)所表示的基团的化合物。
显色/减色剂用于(例如)使无色显色性化合物显色或者使处于预定颜色的显色性化合物脱色。显色/减色剂的实例包括具有由以下通式(1)所表示的水杨酸骨架并且在分子中含有具有接受电子性质的基团的化合物。
(X是-NHCO-、-CONH-、-NHCONH-、-CONHCO-、-NHNHCO-、-CONHNH-、-CONHNHCO-、-NHCOCONH-、-NHCONHCO-、-CONHCONH-、-NHNHCONH-、-NHCONHNH-、-CONHNHCONH-、-NHCONHNHCO-和-CONHNHCONH-中的一种。R是具有25至34个碳原子的直链烃基。)
光热转化材料用于(例如)吸收近红外区预定波长范围的光以产生热。优选地,例如,将在700nm至2,000nm范围内的波长下具有吸收峰并且在可见光区几乎不具有吸收的近红外-吸收颜料用作光热转化材料。其具体实例包括具有酞菁骨架的化合物(酞菁-基染料)、具有方酸菁(squarylium)骨架的化合物(方酸菁(squarylium)-基染料)和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金属络合物,如二硫代复合物、二亚铵盐、铵盐和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金属氧化物,如石墨、炭黑、金属粉末颗粒、四氧化三钴、氧化铁、氧化铬、氧化铜、钛黑和ITO、金属氮化物,如氮化铌、金属碳化物,如碳化钽、金属硫化物和多种磁性粉末。除了上述那些以外,可以使用具有优良耐光性和优良耐热性的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菁-基染料)。如本文所使用的,优良耐光性是指在激光辐照期间不溶解。优良耐热性是指当(例如)与大分子材料一起形成薄膜并且(例如)在150℃储存30分钟时,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值未发生等于或大于20%的变化。具有菁骨架的这种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在分子中含有SbF6、PF6、BF4、ClO4、CF3SO3和(CF3SO3)2N中的一种的反离子和含有五元环或六元环的次甲基链的化合物的一种或两者。应注意尽管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用于可逆性记录介质的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优选地提供有上述反离子中的一种和位于次甲基链中的环状结构(如五元环和六元环)两者,但是那些中至少一种的提供使得能够保证耐光性和耐热性。
作为大分子材料,优选地采用其中显色性化合物、显色/减色剂和光热转化材料容易均匀分散的材料。大分子材料的实例包括热固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其具体实例包括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基纤维素、聚苯乙烯、苯乙烯-基共聚物、苯氧基树脂、聚酯、芳香族族聚酯、聚氨脂、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基共聚物、马来酸-基聚合物、聚乙烯醇、改性聚乙烯醇、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和淀粉。
记录层12包括至少一种显色性化合物、至少一种显色/减色剂和至少一种光热转化材料。对于包括在记录层12中的显色性化合物和显色/减色剂,优选地(例如)显色性化合物和显色/减色剂之间的比例等于1:2(重量比)。光热转化剂根据记录层12的厚度而改变。此外,除上述材料之外,记录层12可以包括多种添加剂,如(例如)感光剂和紫外吸收剂。
可以(例如)在记录层12上形成保护层13。保护层13用于保护记录层12的表面并且使用(例如)紫外可固化树脂或热固性树脂形成。保护层13的厚度在(例如)0.1μm至20μm的范围内。
(1-2.可逆性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可以使用(例如)涂覆法制造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1。应注意如下的制造方法仅是示例性的;任何其它方法可以用于制造。
首先,例如,将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作为大分子材料溶解在溶剂(例如,甲基乙基酮)中。将显色/减色剂、显色性化合物和光热转化材料加入至溶液,并分散其中。这使得获得了可逆性记录介质涂料。随后,将可逆性记录介质涂料涂覆到支撑基底11上以具有(例如)3μm的厚度,并且在(例如)70℃干燥以形成记录层12。然后,将(例如)丙烯酸树脂涂覆到记录层12上以具有(例如)10μm的厚度,并且然后干燥以形成保护层13。上述使得完成了图1中所示的可逆性记录介质1。
应注意可以将上述涂覆之外的方法用于形成记录层12。例如,可以将之前通过涂覆至另一种基础材料所获得的薄膜通过(例如)粘合性薄膜附接至支撑基底11以形成记录层12。可替换地,可以将支撑基底11浸没在涂料中以形成记录层12。
(1-3.可逆性记录介质的记录和删除方法)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1中,例如,可以如下所示进行记录和删除。
首先,将记录层12在足以使显色性化合物脱色的温度(例如,在120℃)下加热以使记录层12预先处于脱色状态。然后,用具有使用(例如)半导体激光等调整的波长和输出的近红外线辐照记录层12的所需位置。这使得能够加热包括在记录层12中的光热转化材料,从而在显色性化合物和显色/减色剂之间导致显色反应(生色反应),因此使得所辐照的部分显色。
同时,在其中使显色部分脱色的情况下,在足以使显色部分达到脱色温度的能量下用红外线进行辐照。这使得能够加热包括在记录层12中的光热转化材料,从而在显色性化合物和显色/减色剂之间导致脱色反应,因此使得所辐照的部分脱色并导致记录删除。此外,在一次删除记录层12中所形成的全部记录的情况下,将可逆性记录介质1在足以进行脱色的温度下,例如,在120℃加热。这使得能够一次删除在记录层12中记录的全部信息。此后,实施上述操作,因此使得能够在记录层12中重复记录。
应注意在上述显色反应和脱色反应,如近红外辐照和不进行加热的范围内保持显色状态和脱色状态。
(1-4.工作和效果)
如前文的描述,正在发展替代印刷品的显示介质。作为显示介质之一,可逆性记录介质已引起注意,其允许通过热可逆地记录和删除信息。通常通过具有供电子性质的显色性化合物、具有电子接受性质的显色/减色剂和基质聚合物配置可逆性记录介质。此外,光热转化材料的加入和用特定波长的光辐照使得可逆性记录介质能够进行记录和删除。
除印制在IC卡、标签等上之外,设想将可逆性记录介质应用于(例如)电子设备壳体表面等或者建筑物的内部、外部等的装饰。因此,要求可逆性记录介质具有耐用性,具体地,耐候性。耐候性是指“在户外不太可能变化同时耐受自然作用,如日光、风和雨、露和霜、冷和热以及干燥的性质”。
在上述情况中,例如,通过在可逆性记录介质表面上形成防潮保护膜或其等价物能够克服湿度和湿度,如风和雨、露和霜以及干燥。此外,例如,通过在可逆性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形成紫外吸收保护膜能够克服日光。然而,就冷和热(温度)而言,要求可逆性记录介质本身具有耐用性(长期的显色稳定性)。
在可逆性记录介质中,通常将苯酚-基化合物用作显色/减色剂;已尝试通过开发新的苯酚-基化合物来提高显色稳定性。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上述可逆性记录介质中,将水杨酸-基化合物用作显色/减色剂以实现显色灵敏性的提高。在该可逆性记录介质中,光热转化材料的进一步使用使得有可能选择性改变多个堆叠记录层的特定记录层的色调。
然而,在上述可逆性记录介质中,尽管有可能在第一次进行记录(显色),但是难以在第二次或在删除(脱色)之后不久进行记录;因此要求提高重复可绘制性的表现。
相反,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1中,将具有供电子基团的显色性化合物、具有由以上通式(1)所表示的水杨酸骨架并且在R具有25至34个碳原子的直链烃基的显色/减色剂和具有酞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方酸菁骨架的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之一的光热转化材料用于配置记录层12。这使得有可能在记录时和在删除时在激光辐照期间提高记录层12的耐热性,例如,耐高温性(例如,高于200℃)。
如前文的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1包括作为配置记录层12的显色/减色剂使用具有由以上通式(1)所表示的水杨酸骨架并且在R具有25至34个碳原子的直链烃基的化合物。此外,将具有酞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方酸菁骨架的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中的一种用作光热转化材料。这使得能够提高记录层12的耐热性,同时维持显示灵敏性。具体地,这使得有可能(例如)在记录(绘制)时和在删除时在激光辐照期间提高耐高温性(例如,高于200℃)并因此提高重复可绘制性性质。此外,这使得有可能(例如)在高温(例如,60℃)下在存储时提高显色稳定性。
然后,对本公开的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1和2进行描述。在下文中,通过相同附图标记表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那些类似的部件,并且在适当情况下省略对其的描述。
<2.第二实施方式>
图2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可逆性记录介质2)的截面构造。可逆性记录介质2包括(例如)设置在支撑基底11上并且允许在记录状态和删除状态之间可逆变化的记录层21。记录层21包括(例如)以该顺序堆叠的三个层(第一层22、第二层23和第三层24)。分别在层22和层23之间以及在层23和层24之间提供了绝热层25和绝热层26。应注意图2示意性显示了可逆性记录介质1的截面构造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其尺寸和形状可以不同于其实际尺寸和形状。
(2-1.可逆性记录介质的构造)
记录层21能够通过热可逆地记录和删除信息,并且如上,具有其中(例如)第一层22、第二层23和第三层24以该顺序从支撑基底11侧堆叠的构造。第一层22、第二层23和第三层24包括彼此颜色具有差异的各自的显色性化合物,对应于各自的显色性化合物的显色/减色剂和吸收波长范围彼此不同的光以产生热的光热转化材料;例如,分别通过大分子材料形成第一层22、第二层23和第三层24。如上,显色/减色剂用于(例如)使无色显色性化合物显色或者使处于预定颜色的显色性化合物脱色。例如,从具有由以上通式(1)所表示的水杨酸骨架并且在分子中含有具有接受电子性质的基团的化合物选择显色/减色剂。如前文的描述,从具有酞菁骨架的化合物(酞菁-基染料)、具有方酸菁(squarylium)骨架的化合物(方酸菁(squarylium)-基染料)、无机化合物等选择光热转化材料。除了上述那些以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类似,可以使用具有优良耐光性和优良耐热性的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菁-基染料)。
具体地,第一层22包括(例如)显色青色的显色性化合物、对应于显色性化合物的显色/减色剂和(例如)吸收波长λ1的红外线以显色的光热转化材料。第二层23包括(例如)显色深红色的显色性化合物、对应于显色性化合物的显色/减色剂和(例如)吸收波长λ2的红外线以产生热的光热转化材料。第三层24包括(例如)显色黄色的显色性化合物、对应于显色性化合物的显色/减色剂和(例如)吸收波长λ3的红外线以产生热的光热转化材料。这使得能够获得能够彩色显示的显示介质。
应注意对于光热转化材料,优选地选择(例如)具有700nm至2,000nm范围内彼此不重叠的窄光吸收带的材料组合。这使得有可能使第一层22、第二层23和第三层24中所期望的层选择性显色或脱色。
第一层22、第二层23和第三层24分别具有优选地处于(例如)1μm至20μm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地处于(例如)2μm至15μm范围内的厚度。对此的一个原因在于当层22、层23和层24分别具有小于1μm的厚度时,有可能可能不能获得足够的显色密度。此外,对此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当层22、层23和层24分别具有大于20μm的厚度时,有可能由于层22、层23和层24中每一个较大的热利用量,显色性质和脱色性质可能变差。
此外,与上述记录层12类似,除上述材料之外,第一层22、第二层23和第三层24分别包括多种添加剂,如(例如)感光剂和紫外吸收剂。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记录层21中,在第一层22和第二层23之间以及在第二层23和第三层24之间分别提供了绝热层25和绝热层26。例如,分别使用具有半透明度的典型大分子材料配置绝热层25和绝热层26。材料的具体实例包括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基纤维素、聚苯乙烯、苯乙烯-基共聚物、苯氧基树脂、聚酯、芳香族族聚酯、聚氨脂、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基共聚物、马来酸-基聚合物、聚乙烯醇、改性聚乙烯醇、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和淀粉。应注意绝热层25和绝热层26可以分别包括多种添加剂,如(例如)紫外吸收剂。
此外,可以分别使用具有半透明度的无机材料形成绝热层25和绝热层26。例如,多孔二氧化硅、多孔氧化铝、多孔二氧化钛、多孔碳材、其复合物等的使用带来了优选的效果,如较低的导热率以及较高的绝热效果。例如,可以通过溶胶-凝胶法形成绝热层25和绝热层26。
绝热层25和绝热层26分别具有,例如,优选地3μm至100μm范围内,并且例如,更优选地5μm至50μm范围内的厚度。对此的一个原因在于,当绝热层25和绝热层26分别具有过小的厚度时,不能获得足够的隔热效果,并且当具有过大的厚度时,在均匀加热整个可逆性记录介质2时,导热率变差并且半透明度降低。
(2-2.可逆性记录介质的记录和删除方法)
对于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2,有可能(例如)如下所示实施记录和删除。应注意在本发明中通过对以下情况举例说明描述了记录层21,其中如前文描述的堆叠了分别为青色、深红色和黄色的第一层22、第二层23和第三层24。
首先,在足以导致记录层21(第一层22、第二层23和第三层24)脱色的温度,例如,在120℃下实施加热,并且加热导致记录层21预先处于脱色状态。然后,用具有使用(例如)半导体激光等任意选择的波长和输出的近红外线辐照记录层21的任意部分。在本发明中,在其中使第一层22显色的情况下,用波长λ1的红外线在足以导致第一层22达到显色温度的能量下进行辐照。这使得能够加热包括在第一层22中的光热转化材料,从而在显色性化合物和显色/减色剂之间导致显色反应(生色反应),因此使得所辐照的部分显青色。同样地,在其中使第二层23显色的情况下,用波长λ2的红外线在足以导致第二层23达到显色温度的能量下进行辐照。在其中使第三层24显色的情况下,用波长λ3的红外线在足以导致第三层24达到显色温度的能量下进行辐照。这使得能够加热包括在第二层23和第三层24中的每种光热转化材料,从而在显色性化合物和显色/减色剂之间导致显色反应,因此使得各个辐照部分显深红色和黄色。以这种方式,用相应波长的红外线对各个任意部分的辐照使得有可能记录信息(例如,全色图像)。
同时,在其中分别使经受如前文描述的显色的第一层22、第二层23和第三层24脱色的情况下,在足以导致对应于层22、层23和层24的各个波长的红外线达到脱色温度的能量下进行辐照。这使得能够加热包括在第一层22、第二层23和第三层24中的每种光热转化材料,从而在显色性化合物和显色/减色剂之间导致脱色反应,因此使得所辐照的部分脱色并导致记录删除。此外,在一次删除记录层21中所形成的全部记录的情况下,将记录层21在足以使第一层22、第二层23和第三层24全部脱色的温度下,例如,在120℃加热。这使得能够一次删除全部记录层21(第一层22,第二层23和第三层24)中所记录的信息。此后,实施上述操作,因此使得能够在记录层21中重复记录。
(2-3.工作和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2中,例如,形成了三层(第一层22、第二层23和第三层24),其包括将以黄色、深红色和青色显色的各种显色性化合物;相应的显色/减色剂;和具有彼此不同的吸收波长的光热转化材料,并且堆叠三层。这使得有可能提供可逆性记录介质,其使得能够彩色记录并具有高显色稳定性以及重复可绘制性,同时维持了显色灵敏性。
<3.变形例>
(3-1.变形例1)
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对多层结构举例,其中作为记录层21,形成了彼此不同显色的层(第一层22、第二层23和第三层24)并将层堆叠。然而,例如,即使单层结构也能够实现使得能够彩色显示的可逆性记录介质
图3显示了通过(例如)将三种类型的微胶囊32C、32M和32Y混合所形成的记录层32,三种类型的微胶囊包括彼此不同显色的各种显色性化合物(例如,青色(C)、深红色(M)和黄色(Y))、对应于显色性化合物的各种显色/减色剂和吸收彼此不同的波长范围的光以产生热的各种光热转化材料。可以通过(例如)将上述微胶囊32C、32M和32Y在作为上述记录层12的组成材料举例说明的大分子材料中分散并将所得的分散体涂覆在支撑基底11上来形成记录层32。应注意(例如)优选地将配置上述绝热层25和绝热层26的材料用作引入上述材料的微胶囊。
(3-2.变形例2)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对其中分别使用单一(一种类型)显色性化合物形成记录层12和记录层21(第一层22、第二层23和第三层24)进行举例说明;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在根据各个先前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1和2中,可以使用彼此不同显色的多种类型的显色性化合物的混合物分别形成记录层12和21(第一层22、第二层23和第三层24)。
在可逆性记录介质中,根据日本彩色认证体系,难以使用单色化合物(无色颜料)进行青色、深红色和黄色(CMY)的彩色再现。此外,光热转化材料具有微小的色调,并因此光热转化材料的类型和含量将导致每个记录层12和21的色调轻微变化。对每一种微小变化开发显色性化合物将导致生产效率显著降低。
相反,本变形例包括通过混合多种类型的显色性化合物形成记录层,因此使得有可能再现根据日本彩色认证体系的多种颜色,包括CMY。例如,可以通过将蓝色显色性化合物和绿色显色性化合物以预定比例混合来再现青色。可以通过将红色显色性化合物和橙色显色性化合物以预定比例混合来再现深红色。
应注意,通常,当混合多种类型的显色性化合物以形成记录层时,与使用单色化合物的情况相比,相对于温度的脱色程度将不同。对此的一个原因在于根据显色性化合物,酸性(碱性)将不同。具体地,通常使用碱性显色性化合物和酸性显色/减色剂配置可逆性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层;其反应导致显色,并且其解离导致脱色。换言之,当显色性化合物的碱性和显色/减色剂的酸性分别较高时,显色性能变高,因此使得难以进行脱色。因此,在其中混合多种类型的显色性化合物以形成记录层的情况下,显色性化合物决定了记录层的脱色表现。这导致了其中脱色时不可能在相同温度脱色并且其中变得难以再现介质等级的问题。
相反,本公开的可逆性记录介质1等包括使用分别具有长烷基链(具有25至34碳原子)的显色/减色剂,其使得显色/减色剂之间具有更高的分子间力,这使得显色/减色剂更容易在记录层31中排列,因此提高了脱色表现。因此,本公开的可逆性记录介质1和可逆性记录介质2中的任一种使得能够实现相当于使用单色化合物进行形成时的情况的脱色表现,即使当使用多种类型的显色性化合物形成记录层12和21时。应注意,同样在上述变形例的可逆性记录介质3中,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显色性化合物分别形成配置记录层31的微胶囊32C、32M和32Y。
<4.第三实施方式>
图4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可逆性记录介质4)的截面构造。可逆性记录介质4包括(例如)设置在支撑基底11上并且允许在记录状态和删除状态之间可逆变化的记录层42。使用由以下通式(3)所表示的化合物作为显色性化合物形成记录层42。
(4-1.可逆性记录介质的构造)
支撑基底11和保护层13具有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可逆性记录介质1的那些的构造。
记录层42使得能够通过热可逆地记录和删除信息。使用允许稳定重复记录和允许控制脱色状况和显色状态的材料配置记录层42。具体地,记录层42包括显色性化合物、显色/减色剂和光热转化材料,并且(例如)是通过大分子材料形成的。记录层42的厚度(例如)在1μm至10μm的范围内。
显色性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具有由以下通式(3)所表示的苯酞骨架并且含有具有供电子性质的基团的化合物。
(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苯基、氨基苯基、吲哚基、苯并吲哚基、juryroindolyl基、cairolyl基、喹啉基、萘基或烷基,或其衍生物。可替换地,R1和R2可以通过碳(C)、氮(N)、氧(O)和硫(S)彼此键合以形成稠合脂肪族环或稠合芳香族环。)
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记录层12的那些类似的材料可以用作显色/减色剂、光热转化材料和大分子材料。
记录层42包括至少一种显色性化合物、至少一种显色/减色剂和至少一种光热转化材料。与上述记录层12类似,对于包括在记录层42中的显色性化合物和显色/减色剂,优选地显色性化合物和显色/减色剂之间的比例等于1:2(重量比),例如。光热转化剂根据记录层42的厚度而改变。此外,除上述材料之外,记录层42可以包括多种添加剂,如(例如)感光剂和紫外吸收剂。
据认为为了提高记录介质的显色性质,提高显色/减色剂的酸性是有效的方式。因此,优选地使用具有水杨酸骨架的化合物作为显色/减色剂。此外,为了提高显色稳定性和重复可绘制性,同时维持显色灵敏性,优选地使用具有由上述通式(1)所表示的水杨酸骨架并且在分子中含有具有供电子性质的基团(例如,烷基链)的化合物。
然而,在其中使用上述显色/减色剂的情况下,有可能基于显色性化合物的结构,耐光稳定性可能会降低。例如,当作为显色性化合物使用通常作为具有高耐光性的颜料所提及的具有氮杂苯酞骨架的颜料时,在一些情况下耐光稳定性可能会降低。
相反,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可逆性记录介质4包括作为具有供电子性质的显色性化合物使用在分子中具有苯酞骨架并且由上述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外,这实现了使得有可能提高耐光稳定性的效果。
<5.应用实施例>
然后,对在先前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1和2的每一个中描述的可逆性记录介质(例如,可逆性记录介质1等)的应用实施例进行描述。然而,如下的电子设备的构造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构造可以适当改变。上述可逆性记录介质1至3中的任一个作为所谓的可穿戴终端适用于多种电子设备或者多种服装配件的一部分,例如,服装配件的一部分,如手表(手表)、包、衣服、帽子、眼镜和鞋;未具体限制电子设备等的类型。另外,还有可能不仅适用于电子设备或服装配件,而且还作为外部部件适用于建筑物的内部或外部,如墙壁、家具(如书桌)的外部等。
(应用实施例1)
图5A和图5B分别显示了具有可再写功能的集成电路(IC)卡的外观。IC卡具有用作印制表面110的卡表面,并且包括(例如)与之粘附的片状可逆性记录介质1等。IC卡允许在印制表面110上绘制以及通过处理印制表面110上的可逆性记录介质1等适当对其进行重写和删除,如图5A和图5B所示。
(应用实施例2)
图6A显示了智能电话正面的外观构造,并且图6B显示了图6A中所示的智能电话的后面的外观构造。智能电话包括(例如)显示部分210、非显示部分220和壳体230。后面一侧上的(例如)壳体230的整个表面具有(例如)作为壳体230的外部部件的可逆性记录介质1等。这使得能够显示多种彩色图案,如图6B所示。应注意尽管在本发明中举例说明了智能电话,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还有可能适用于(例如)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PC)、平板PC等。
(应用实施例3)
图7A和图7B分别显示了包的外观。包包括存储部分310和柄320,例如,并且可逆性记录介质1(例如)附接至存储部分310。通过(例如)可逆性记录介质1在存储部分310上显示多个字母和图案。可逆性记录介质1等与柄320的一部分的附接使得能够显示多种彩色图案并且使得能够将存储部分310的设计从图7A的实施例改变为图7B的实施例,如所示的。出于时尚的目的,还有可能实现有用的电子设备。
(应用实施例4)
图8显示了能够在游乐园中记录(例如)吸引人的游乐项目历史、时间表信息等的腕套的构造实例。腕套包括腕带部分411和412以及信息记录部分420。腕带部分411和412具有(例如)带状并且其各自的末端(未显示)配置为彼此可连接的。例如,可逆性记录介质1粘附至信息记录部分420,并且记录了(例如)如上的吸引人的游乐项目历史MH2和时间表信息IS(IS1至IS3)以及信息码CD。在游乐园中,游客能够通过在吸引人的游乐项目预定点的每个位置处安装的绘制装置上摇晃腕套来记录上述信息。
游乐项目历史标记MH1表示游乐园中佩戴腕套的游客进行吸引人的游乐项目的次数。在本实施例中,游客游玩吸引人的游乐项目的次数越多,则作为游玩历史标记MH1记录更多的星形标记。应注意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标记的颜色可以与游客游玩吸引人的游乐项目的次数一致变化。
本实施例中的时间表信息IS表示游客的时间表。在本实施例中,将与包括游客预定的事件以及游乐园要保留的事件在内的所有事件有关的信息记录为时间表信息IS1至IS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将游客预定的吸引人的游乐项目(吸引人的游乐项目201)的标题以及游乐项目的预定时间记录为时间表信息IS1。此外,将事件,如游乐园中的游行及其预定开始时间记录为时间表信息IS2。此外,将游客提前预定的饭店5及其预定进餐时间记录为时间表信息IS3。
信息码CD记录(例如)用于识别腕套的识别信息IID以及网址信息IWS。
<6.工作实施例>
然后,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工作实施例。应注意使用以下内容作为参考评价了在如下的实验中产生的可逆性记录介质。
如前文的描述,除了在IC卡、标签等上印制外,设想将可逆性记录介质应用于(例如)电子设备等的壳体表面或者建筑物的内部、外部等的装饰。因此,期望可逆性记录介质具有能够耐受假定可逆性记录介质将被保留在户外,例如,在最严苛的条件下的耐候性测试的耐候性。
国际标准和JIS标准指明作为评价耐候性的方法实施加速暴露测试。加速暴露测试包括两个测试:评价有机材料,如涂料、塑料和橡胶的颜色、光泽度、强度等方面变化的测试(加速耐候测试);和评价无机材料,如金属基底和喷镀的耐腐蚀性的测试(加速腐蚀测试)。在那些测试中,加速耐候测试适用于评价本公开的可逆性记录介质的耐候性。
加速耐候测试是使用人工光源模拟日光的光谱分布并且将温度、湿度和润湿性引入测试条件的测试。要使用的人工光源的实例包括氙弧灯、明火碳弧灯、紫外碳弧灯、紫外日光灯和金属卤化物灯。通常通过样品(试样)的材料质量和使用环境确定要使用的人工光源。与样品放置在一起用于标定的黑色面板的温度(63±3℃)通常用作测试管内温度的参照;参照不受光源的影响。
测试时间很大程度上受各自使用环境和使用方法的影响,并因此难以限定。作为参照,日本耐候性测试中心在其网址中公开了多种产品标准的测试时间,其指明作为最严苛的条件,对于塑料板、安全标志牌等的测试时间为1,000小时。
据考虑在加速耐候测试中,由于黑色面板的温度为63±3℃,因此在该测试期间可逆性记录介质的温度可能达到或超过该温度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可逆性记录介质的显色稳定性测试的参照值设置为63±3℃下的1,000小时。根据彩色密度能够确定显示性质,并且当密度从最大显色状态降低至或低于密度的80%时,其导致人眼目视可识别。因此,当将处于显色状态的热敏记录层在63±3℃或以下储存1,000小时时,应达到维持80%或以上的显色密度的条件。
(实验1:储存稳定性和重复可绘制性的评价)
(实验实施例1-1)
首先,合成显色/减色剂。将10g二十九烷酸(C28H57COOH)、4.6g三乙胺和50mL甲苯置于烧瓶中并加热至40℃。随后,加入6.3g DPPA,然后回流,并且此后将所得物保持冷却至室温。然后,除去溶剂以提供16.2g的二十八烷基异氰酸酯。随后,将已溶于四氢呋喃(THF)的16.2g二十八烷基异氰酸酯加入至已放置于另一个烧瓶中的4.2g的4-氨基水杨酸中进行加热回流。将所得物冷却至室温,并过滤和清洗沉淀固体。这提供了由以下化学式(1-1)所表示的显色/减色剂K-01。
然后,制备可逆性记录介质涂料以形成作为薄膜的记录层。将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溶于甲基乙基酮(MEK),然后进一步添加显色/减色剂K-01,并且使用振动磨分散所得物。向其中加入由以上化学式(2-1)所表示的无色颜料,并且进行制备以具有无色颜料、显色/减色剂和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平均分子量115,000)的最终比例等于1:2:4。此外,将具有酞菁骨架的光热转化材料Y-01加入以制备可逆性记录介质涂料。随后,使用拉丝锭将可逆性记录介质涂料作为薄膜涂覆至厚度50μm的PET上以具有3μm的厚度,并且将所得薄膜在70℃干燥30分钟以提供记录层(实验实施例1-1)。在该情况下,进行制备以使得包括在记录层中的光热转化材料Y-01的密度在920nm的波长下的吸光值为1。
(实验实施例1-2)
在实验实施例1-2中,除了用C29H59COOH替代二十九烷酸(C28H57COOH)来合成要使用的显色/减色剂(显色/减色剂K-02)外,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1-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1-3)
在实验实施例1-3中,除了用C26H53COOH替代二十九烷酸(C28H57COOH)来合成要使用的显色/减色剂(显色/减色剂K-03)外,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1-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1-4)
在实验实施例1-4中,除了用C25H51COOH替代二十九烷酸(C28H57COOH)来合成要使用的显色/减色剂(显色/减色剂K-04)外,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1-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1-5)
在实验实施例1-5中,除了用C24H49COOH替代二十九烷酸(C28H57COOH)来合成要使用的显色/减色剂(显色/减色剂K-05)外,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1-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1-6)
在实验实施例1-6中,除了用C23H47COOH替代二十九烷酸(C28H57COOH)来合成要使用的显色/减色剂(显色/减色剂K-06)外,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1-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1-7)
在实验实施例1-7中,除了用C22H45COOH替代二十九烷酸(C28H57COOH)来合成要使用的显色/减色剂(显色/减色剂K-07)外,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1-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1-8)
在实验实施例1-8中,除了用C21H43COOH替代二十九烷酸(C28H57COOH)来合成要使用的显色/减色剂(显色/减色剂K-08)外,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1-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1-9)
在实验实施例1-9中,除了用C18H37COOH替代二十九烷酸(C28H57COOH)来合成要使用的显色/减色剂(显色/减色剂K-09)外,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1-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1-10)
在实验实施例1-10中,除了用C14H29COOH替代二十九烷酸(C28H57COOH)来合成要使用的显色/减色剂(显色/减色剂K-10)外,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1-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1-11)
在实验实施例1-11中,除了用具有方酸菁骨架的光热转化材料(Y-02)替代具有酞菁骨架的光热转化材料外,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1-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1-12)
在实验实施例1-12中,除了用包括金属氧化物的光热转化材料(Y-03)替代包括酞菁骨架的光热转化材料外,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1-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1-13)
在实验实施例1-13中,除了用具有使用碘(I)作为反离子的菁骨架的光热转化材料(Y-04)替代具有酞菁骨架的光热转化材料外,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1-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1-14)
在实验实施例1-14中,除了用具有使用SbF6作为反离子的菁骨架并且在次甲基链中含有环状结构的光热转化材料(Y-05)替代具有酞菁骨架的光热转化材料外,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1-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表1中列出了如上的实验实施例1-1至1-14的结果,其评价了显色性质、脱色性质、在63℃的储存稳定性和重复可绘制性。就显色性质而言,使用热敏打印机以加热所产生的可逆性记录介质(样品),借此导致整个记录层显色,并且得自X-rite Inc.的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记录层的彩色密度。在这些实施例中,1.0或以上的彩色密度评级为A,而小于1.0的彩色密度评级为B。就脱色性质而言,使用得自Toyo Seiki Seisaku-Sho的热力梯度测试仪将对于上述显色性质评价已引起显色的样品在120℃加热1秒,并且得自X-rite Inc.的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彩色密度。在这些实施例中,0.2或以下的彩色密度评级为A,而大于0.2的彩色密度评级为B。
就储存稳定性而言,将对于以上显色性质评价已引起显色的样品在63℃的恒温浴中储存,并且测量彩色密度减少至80%的时间。应注意由于对于具有长烷基链的样品更长的时间段,在恒温浴温度升至70℃或80℃的状态下进行测量,并且根据阿雷尼乌斯图计算达到63℃的储存时间。在这些实施例中,将其中记录层的彩色密度减小至80%所需的时间为1,000小时或以上的情况评级为A,将其中时间在25小时至1,000小时的范围内的情况评级为B,并且将时间小于25小时的情况评级为C。
就重复可绘制性而言,使用具有对应于实验实施例1-1至1-14中每一个中所使用的光热转化材料的近红外波长的激光器对显色过程和脱色过程重复5次,并且测量显色密度的变化。表1列出了各个实验实施例1-1至1-14的构造及其结果。在这些实施例中,将其中第5次时的显色密度保持在80%或以上的情况评级为A,而小于80%的情况评级为B。
[表1]
根据实验实施例1-5至1-10的结果应理解当烷链长度较短(14至24个碳原子)时,储存稳定性(显色稳定性)降低。此外,在实验实施例1-5至1-10中,在其中烷链长度较短的实验实施例1-8至1-10中,脱色性质也较低。根据该结果应理解低显色稳定性不必需导致优良的脱色性质。
就重复可绘制性而言,根据实验实施例1-1、1-11和1-12的结果应理解具有酞菁骨架或者方酸菁骨架的光热转化材料以及包括无机化合物的光热转化材料的使用使得能够实现优良的重复可绘制性。此外,在使用具有菁骨架的光热转化材料的实验实施例1-13中,光热转化材料变差,使得不能维持重复可绘制性。然而,在使用具有使用SbF6作为反离子的菁骨架并且在次甲基链中含有环状结构的光热转化材料(Y-05)的实验实施例1-14中,实现了优良的重复可绘制性。根据该结果应理解当具有优良的耐光性和耐热性时,即使具有菁骨架的光热转化材料也能够实现优良的重复可绘制性。
应注意尽管实验实施例1举例说明了仅使用由化学式(2-1)所表示的显蓝色的显色性化合物(无色颜料)评价储存稳定性和重复可绘制性的结果,但是在使用由(例如)以下化学式(2-2)至(2-5)所表示的无色颜料的情况下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
(实验2:使用显色/减色剂的显色性质和脱色性质的评价)
(实验实施例2-1)
除了使用由以上化学式(2-1)所表示的无色颜料作为显色性化合物和使用显色/减色剂K-01作为显色/减色剂之外,使用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1的那些相同的材料和相同的成膜方法在支撑基底上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2-2)
除了使用由以上化学式(2-2)所表示的无色颜料作为显色性化合物之外,使用类似于实验实施例2-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2-3)
除了使用由以上化学式(2-4)所表示的无色颜料作为显色性化合物之外,使用类似于实验实施例2-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2-4)
除了使用显色/减色剂K-09之外,使用类似于实验实施例2-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2-5)
除了使用显色/减色剂K-09之外,使用类似于实验实施例2-2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2-6)
除了使用显色/减色剂K-09之外,使用类似于实验实施例2-3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就上述实验实施例2-1至2-6而言,将得自Toyo Seiki Seisaku-Sho的热力梯度测试仪用于将温度应用预定时间段以用于记录层显色,并且此后观察显色密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图9显示了实验实施例2-1至2-3中显色密度(O.D.值)相对于温度变化作图的变化。图10显示了实验实施例2-4至2-6中显色密度(O.D.值)相对于温度变化作图的变化。表2列出了在其中将实验实施例2-1至2-6中的每一个的初始显色密度设置为1的情况下,显色密度变为0.8时的温度(T1)和显色密度变为0.2时的温度(T2)。
[表2]
在每一个均使用显色/减色剂K-09的实验实施例2-4至2-6中,T1的差异为19℃。相反,在每一个均使用显色/减色剂K-01的实验实施例2-1至2-3中,T1的差异为2℃。就T2而言,在每一个均使用显色/减色剂K-09的实验实施例2-4至2-6和每一个均使用显色/减色剂K-01的实验实施例2-1至2-3两者中,其中差异为5℃。
这表明在每一个均使用显色/减色剂K-09的实验实施例2-4至2-6中,脱色曲线的梯度分散比每一个均使用显色/减色剂K-01的实验实施例2-1至2-3中的更大,如从图9和图10中所示的代表各个实验实施例中显色密度(O.D.值)相对于温度变化中的变化的脱色曲线所理解的。在其中在脱色曲线中存在梯度分散的情况中,难以对等级表示进行温度控制。此外,作为从脱色开始至脱色变得较窄的温度范围,记录层的色调变得更易于控制。根据上文将理解优选地使用在删除时具有陡温度梯度并且具有R-部分的长烷基链(例如,具有28个碳原子的显色/减色剂K-01)的显色/减色剂作为用于可逆性记录介质的显色/减色剂。
此外,应理解在每一个均使用显色/减色剂K-01的实验实施例2-1至2-3中,由于T1中2℃的较小差异,该显色/减色剂作为具有R-部分的长烷基链的显色/减色剂K-01的使用使得可删除性较少受无色颜料的影响。也就是说,应理解具有R-部分的长烷基链的显色/减色剂在其中构成记录层的无色颜料的类型改变或者其中将多种类型的无色颜料以任意比例混合和使用的情况下是非常有效的。
图11显示了其中将K-01用作显色/减色剂并且将由化学式(2-1)和(2-4)所表示的两种类型的无色颜料用作显色性化合物并以任意比例混合的记录层的删除曲线。两种类型的无色颜料(化学式(2-1)/化学式(2-4))之间的混合比例为重量比9/1、8/2、7/3和6/4。根据图11应理解不考虑无色颜料的混合比例,作为本公开的显色/减色剂的实例的K-01的使用使得能够得到基本恒定的删除曲线。换言之,通过使用本公开的多种类型的显色性化合物和显色/减色剂配置记录层,它变得有可能提供具有高显色稳定性和高重复可绘制性,同时维持显色灵敏性的高颜色可重复性的可逆性记录介质。
(实验3:耐光稳定性的评价)
(实验实施例3-1)
首先,合成显色/减色剂。将10g二十八烷酸(C27H55COOH)、4.6g三乙胺和50mL甲苯置于烧瓶中并加热至40℃。随后,加入6.3g DPPA,然后回流,并且此后将所得物保持冷却至室温。然后,除去溶剂以提供16.2g的二十八烷基异氰酸酯。随后,将已溶于四氢呋喃(THF)的16.2g二十八烷基异氰酸酯加入至已放置于另一个烧瓶中的4.2g的4-氨基水杨酸中进行加热回流。将所得物冷却至室温,并过滤和清洗沉淀固体。这提供了显色/减色剂K-01,其中以上化学式(1-1)中的R为C27H55
然后,制备可逆性记录介质涂料以形成作为薄膜的记录层。将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溶于甲基乙基酮(MEK),然后进一步添加显色/减色剂K-11,并且使用振动磨分散所得物。向其中加入由以下式(3-1)所表示的无色颜料,并且进行制备以具有无色颜料、显色/减色剂和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平均分子量115,000)的最终比例等于1:2:4。此外,将具有酞菁骨架的光热转化材料Y-01加入以制备可逆性记录介质涂料。随后,使用拉丝锭将可逆性记录介质涂料作为薄膜涂覆至厚度50μm的PET上以具有3μm的厚度,并且将所得薄膜在70℃干燥30分钟以提供记录层(实验实施例1-1)。在该情况下,进行制备以使得包括在记录层中的光热转化材料Y-01的密度在920nm的波长下的吸光值为1。
(实验实施例3-2)
在实验实施例3-2中,除了用由以下化学式(4-1)所表示的无色颜料替代由化学式(3-1)所表示的无色颜料外,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3-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3-3)
在实验实施例3-3中,除了用由以下化学式(3-2)所表示的无色颜料替代由化学式(3-1)所表示的无色颜料外,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3-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3-4)
在实验实施例3-4中,除了用由以下化学式(4-2)所表示的无色颜料替代由化学式(3-1)所表示的无色颜料外,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3-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3-5)
在实验实施例3-5中,除了用由以下化学式(3-3)所表示的无色颜料替代由化学式(3-1)所表示的无色颜料外,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3-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3-6)
在实验实施例3-6中,除了用由以上化学式(2-5)所表示的无色颜料替代由化学式(3-1)所表示的无色颜料外,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3-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3-7)
在实验实施例3-7中,使用4-氨基甲氧基苯酚替代4-氨基水杨酸进行类似于实验实施例3-1中的反应,并且然后消除甲氧基以合成由以下化学式(1-2)所表示的显色/减色剂。此后,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3-1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实验实施例3-8)
在实验实施例3-8中,除了用由以下化学式(3-2)所表示的无色颜料替代由化学式(3-1)所表示的无色颜料外,使用类似于如上的实验实施例3-7的方法产生记录层。
就如前文描述的实验实施例3-1至3-8而言,评价了显色性质、脱色性质、63℃时的储存稳定性、重复可绘制性和耐光稳定性,其结果列于表3。就显色性质、脱色性质和重复可绘制性而言,采用了类似于如上的实验1中的那些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就储存稳定性而言,采用类似于实验1的评价方法,其中将记录层的彩色密度减小至80%所需的时间为1,000小时或以上的情况评级为A,小于1,000小时的情况评级为B。
就耐光稳定性而言,在对于显色性质评价已引起显色的样品上提供UV隔离膜,并且使用得自Q-Lab Corporation的耐光测试仪用具有60W照明的氙气灯进行辐照以测量彩色密度减少至80%的时间。将其中时间超过200小时的情况评级为A,并将时间小于200小时的情况评级为B。
[表3]
当将实验实施例3-1和3-2与实验实施例3-7和3-8相比较时,实验实施例3-7和3-8中的显色性质显著降低。这是由显色/减色剂的酸性差异所造成的;具有水杨酸骨架的显色/减色剂比具有苯酚骨架的具有更高的酸性。根据该结果应理解优选地使用具有较高酸性的具有水杨酸骨架的化合物作为显色/减色剂。
当将实验实施例3-1至3-6互相比较时,确认使用具有分别用式(3-1)、(3-2)和(3-3)所表示的苯酞骨架的无色颜料的实验实施例3-1、3-3和3-5的耐光性优于使用具有分别用式(4-1)、(4-2)和(2-5)所表示的氮杂苯酞骨架的无色颜料的实验实施例3-2、3-4和3-6中的每一个。根据该结果应理解在使用水杨酸-基显色/减色剂的情况下,具有苯酞骨架的无色颜料,而不是具有氮杂苯酞骨架的无色颜料的使用使得能够实现高耐光稳定性,而无色颜料的其它结构部分对耐光稳定性没有大的影响。对此的一个可设想的原因在于无色颜料分子中活性部位的存在或不存在。具有氮杂苯酞骨架的无色颜料在骨架中具有氮(N)原子。在N原子部分中存在空电子轨道,并且有可能部分可以是与显色/减色剂的反应位点(活性位点)。相反,具有苯酞骨架的无色颜料在骨架中没有N原子,并因此以下可能性较低:作为显色/脱色位点的部分而不是内酯环可以是与显色/减色剂的反应位点。除了如上的那些以外,有可能由于显色/减色剂的高酸性,材料而不是显色/减色剂可以吸收光,借此攻击大分子材料或其它元素,因而产生了处于活性状态的自由基。这导致了对无色颜料的直接或间接损害。因此,有可能表明在使用具有高酸性的显色/减色剂的情况下,优选地使用具有较少活性位点的无色颜料,即由以上式(3)所表示的显色性化合物。
尽管已参考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变形例1和2以及工作实施例如上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等中的方面,并且可以以多种方式改变。例如,可能并非必需提供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所有组分,并且还可以包括任何其它组分。此外,材料以及上述部件的厚度仅是实例,并且不局限于本文的那些。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的效果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具有其它效果。
应注意本公开可以具有以下构造。
[1]
一种可逆性记录介质,其包括:
支撑基底;和
在支撑基底上设置的并且在记录状态和删除状态之间可逆地改变的记录层,
记录层包含
光热转化材料,光热转化材料包括具有酞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方酸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包含SbF6、PF6、BF4、ClO4、CF3SO3和(CF3SO3)2N中的一种的反离子或者处于次甲基链中的五元环或六元环的环状结构;
具有供电子性质的显色性化合物,和
具有电子接收性质并且包括由以下通式(1)所表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显色/减色剂:
其中X是-NHCO-、-CONH-、-NHCONH-、-CONHCO-、-NHNHCO-、-CONHNH-、-CONHNHCO-、-NHCOCONH-、-NHCONHCO-、-CONHCONH-、-NHNHCONH-、-NHCONHNH-、-CONHNHCONH-、-NHCONHNHCO-和-CONHNHCONH-中的一种,并且R是具有25至34个碳原子的直链烃基。
[2]
根据[1]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其中记录层包括两种以上的显色性化合物。
[3]
根据[1]或[2]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其中记录层包括多个层。
[4]
根据[1]至[3]中任一项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其中
记录层作为多个层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并且
第一层和第二层包括具有吸收波长范围互不相同的光热转化材料。
[5]
根据[1]至[4]中任一项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其中光热转化材料具有700nm至2,000nm范围内的吸收峰波长。
[6]
根据[1]至[5]中任一项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其中记录层还包括热固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
[7]
根据[1]至[6]中任一项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其中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在分子中包括SbF6、PF6、BF4、ClO4、CF3SO3和(CF3SO3)2N中的一种作为反离子和处于次甲基链中的五元环或六元环的环状结构。
[8]
根据[1]至[7]中任一项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其中通过照射预定波长范围内的近红外线来实施向记录层的记录和记录的删除。
[9]
根据[1]至[8]中任一项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其中通过照射用半导体激光来实施向记录层的记录和记录的删除。
[10]
一种可逆性记录介质,其包括:
支撑基底;和
在支撑基底上设置的并且在记录状态和删除状态之间可逆地改变的记录层,
记录层包含
光热转化材料,光热转化材料包括具有酞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方酸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在分子中包括SbF6、PF6、BF4、ClO4、CF3SO3和(CF3SO3)2N中的一种的反离子和含有五元环或六元环的次甲基链中的一个或两者,
具有供电子性质并且由以下通式(2)所表示的显色性化合物: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苯基、氨基苯基、吲哚基、苯并吲哚基、juryroindolyl基、cairolyl基、喹啉基、萘基、或烷基或者它们的衍生物,或者R1和R2也可以通过碳(C)、氮(N)、氧(O)和硫(S)彼此键合以形成稠合脂肪族环或稠合芳香族环,和
具有接受电子性质的显色/减色剂。
[11]
一种可逆性记录介质涂料,包括处于溶剂中的:
光热转化材料,光热转化材料包含具有酞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方酸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包括SbF6、PF6、BF4、ClO4、CF3SO3和(CF3SO3)2N中的一种作为反离子或者处于次甲基链中的五元环或六元环的环状结构;
具有供电子性质的显色性化合物,
具有供电子性质的显色性化合物,和
具有电子接收性质并且包括以下通式(1)所表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显色/减色剂:
其中X是-NHCO-、-CONH-、-NHCONH-、-CONHCO-、-NHNHCO-、-CONHNH-、-CONHNHCO-、-NHCOCONH-、-NHCONHCO-、-CONHCONH-、-NHNHCONH-、-NHCONHNH-、-CONHNHCONH-、-NHCONHNHCO-和-CONHNHCONH-中的一种,并且R是具有25至34个碳原子的直链烃基。
[12]
一种至少具有一个设置有可逆性记录介质的表面的外部部件,
可逆性记录介质,包括:
支撑基底;和
在支撑基底上设置的并且在记录状态和删除状态之间可逆地改变的记录层,
记录层包含
光热转化材料,光热转化材料包含具有酞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方酸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包含SbF6、PF6、BF4、ClO4、CF3SO3和(CF3SO3)2N中的一种作为反离子或者处于次甲基链中的五元环或六元环的环状结构;
具有供电子性质的显色性化合物,
具有供电子性质的显色性化合物,和
具有电子接收性质并且包括由以下通式(1)所表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显色/减色剂:
其中X是-NHCO-、-CONH-、-NHCONH-、-CONHCO-、-NHNHCO-、-CONHNH-、-CONHNHCO-、-NHCOCONH-、-NHCONHCO-、-CONHCONH-、-NHNHCONH-、-NHCONHNH-、-CONHNHCONH-、-NHCONHNHCO-和-CONHNHCONH-中的一种,并且R是具有25至34个碳原子的直链烃基。
本专利申请主张2016年11月17日提交至日本专利局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2016-223933的权益,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考并入本文。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应理解,根据设计要求以及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价内容的范围内的其它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化。

Claims (12)

1.一种可逆性记录介质,包括:
支撑基底;和
设置在所述支撑基底上的并且在记录状态与删除状态之间可逆地改变的记录层,
所述记录层包含
光热转化材料,所述光热转化材料包括具有酞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方酸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在分子中包含SbF6、PF6、BF4、ClO4、CF3SO3和(CF3SO3)2N中的一种的反离子以及含有五元环或六元环的次甲基链中的一个或两者,
具有供电子性质的显色性化合物,和
具有电子接收性质并且包括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显色/减色剂:
其中X是-NHCO-、-CONH-、-NHCONH-、-CONHCO-、-NHNHCO-、-CONHNH-、-CONHNHCO-、-NHCOCONH-、-NHCONHCO-、-CONHCONH-、-NHNHCONH-、-NHCONHNH-、-CONHNHCONH-、-NHCONHNHCO-和-CONHNHCONH-中的一种,并且R是具有25至34个碳原子的直链烃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记录层包含两种以上的所述显色性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记录层包括多个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其中
所述记录层作为多个层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并且
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包括具有互不相同的吸收波长范围的光热转化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光热转化材料具有700nm至2,000nm范围内的吸收峰波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记录层还包含热固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在分子中包含SbF6、PF6、BF4、ClO4、CF3SO3和(CF3SO3)2N中的一种作为反离子以及在次甲基链中的五元环或六元环的环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其中通过照射预定波长范围内的近红外线来实施向所述记录层的记录和所述记录的删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性记录介质,其中通过照射半导体激光来实施向所述记录层的记录和所述记录的删除。
10.一种可逆性记录介质,包括:
支撑基底;和
设置在所述支撑基底上的并且在记录状态与删除状态之间可逆地改变的记录层,
所述记录层包含
光热转化材料,所述光热转化材料包含具有酞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方酸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在分子中包含SbF6、PF6、BF4、ClO4、CF3SO3和(CF3SO3)2N中的一种的反离子以及含有五元环或六元环的次甲基链中的一个或两者,
具有供电子性质并且由以下通式(2)表示的显色性化合物: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苯基、氨基苯基、吲哚基、苯并吲哚基、juryroindolyl基、cairolyl基、喹啉基、萘基或烷基,或者它们的衍生物,或者R1和R2也可通过碳(C)、氮(N)、氧(O)和硫(S)彼此键合以形成稠合脂肪族环或稠合芳香族环,和
具有接受电子性质的显色/减色剂。
11.一种可逆性记录介质涂料,包括处于溶剂中的:
光热转化材料,所述光热转化材料包含具有酞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方酸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在分子中包含SbF6、PF6、BF4、ClO4、CF3SO3和(CF3SO3)2N中的一种的反离子以及含有五元环或六元环的次甲基链中的一个或两者,
具有供电子性质的显色性化合物,
具有供电子性质的显色性化合物,和
具有电子接收性质并且包括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显色/减色剂:
其中X是-NHCO-、-CONH-、-NHCONH-、-CONHCO-、-NHNHCO-、-CONHNH-、-CONHNHCO-、-NHCOCONH-、-NHCONHCO-、-CONHCONH-、-NHNHCONH-、-NHCONHNH-、-CONHNHCONH-、-NHCONHNHCO-和-CONHNHCONH-中的一种,并且R是具有25至34个碳原子的直链烃基。
12.一种外部部件,至少具有一个设置有可逆性记录介质的表面,
所述可逆性记录介质,包括:
支撑基底;和
设置在所述支撑基底上的并且在记录状态与删除状态之间可逆地改变的记录层,
所述记录层包含
光热转化材料,所述光热转化材料包含具有酞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方酸菁骨架的化合物、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具有菁骨架的化合物在分子中包含SbF6、PF6、BF4、ClO4、CF3SO3和(CF3SO3)2N中的一种的反离子以及含有五元环或六元环的次甲基链中的一个或两者,
具有供电子性质的显色性化合物,
具有供电子性质的显色性化合物,和
具有电子接收性质并且包括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显色/减色剂:
其中X是-NHCO-、-CONH-、-NHCONH-、-CONHCO-、-NHNHCO-、-CONHNH-、-CONHNHCO-、-NHCOCONH-、-NHCONHCO-、-CONHCONH-、-NHNHCONH-、-NHCONHNH-、-CONHNHCONH-、-NHCONHNHCO-和-CONHNHCONH-中的一种,并且R是具有25至34个碳原子的直链烃基。
CN201780069861.7A 2016-11-17 2017-10-17 可逆性记录介质、用于可逆性记录介质的涂料和外部部件 Active CN1099371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3933 2016-11-17
JP2016-223933 2016-11-17
PCT/JP2017/037527 WO2018092488A1 (ja) 2016-11-17 2017-10-17 可逆性記録媒体および可逆性記録媒体用塗料ならびに外装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7144A true CN109937144A (zh) 2019-06-25
CN109937144B CN109937144B (zh) 2021-09-14

Family

ID=62146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9861.7A Active CN109937144B (zh) 2016-11-17 2017-10-17 可逆性记录介质、用于可逆性记录介质的涂料和外部部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590787B2 (zh)
EP (1) EP3543032B1 (zh)
JP (1) JP7115312B2 (zh)
KR (1) KR102485749B1 (zh)
CN (1) CN109937144B (zh)
WO (1) WO20180924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86588B2 (en) * 2016-12-27 2022-07-12 Sony Corporation Product design system and design image correction apparatus
WO2020003868A1 (ja) * 2018-06-29 2020-01-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可逆性記録媒体および外装部材
US20210268822A1 (en) * 2018-06-29 2021-09-02 Sony Corporation Reversi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exterior member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43A (zh) * 1995-07-05 1997-01-29 株式会社东芝 代替书写型的热敏记录介质
JP2004168024A (ja) * 2002-10-24 2004-06-17 Sony Corp 可逆性多色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JP2005028770A (ja) * 2003-07-07 2005-02-03 Sony Corp 可逆性多色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JP2005028788A (ja) * 2003-07-08 2005-02-03 Sony Corp 可逆性多色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JP2005066936A (ja) * 2003-08-21 2005-03-17 Sony Corp 可逆性多色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JP2005153156A (ja) * 2003-11-20 2005-06-16 Sony Corp 可逆性多色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CN1663814A (zh) * 2004-03-03 2005-09-07 株式会社理光 可逆热敏记录介质和装置、使用该可逆热敏记录介质的图像处理方法和设备
JP2005238746A (ja) * 2004-02-27 2005-09-08 Sony Corp 可逆性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CN101104350A (zh) * 2006-07-10 2008-01-16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可逆热敏记录介质和使用热敏记录介质记录图像的方法
CN101321631A (zh) * 2006-01-27 2008-12-10 索尼株式会社 光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22189A (zh) * 2005-11-30 2008-12-1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制备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可视信息记录的方法、混合物的应用和混合物
CN101443197A (zh) * 2006-05-23 2009-05-27 株式会社艾迪科 光学记录材料及花青化合物
CN101616808A (zh) * 2007-01-12 2009-12-30 株式会社理光 光记录材料、光记录介质以及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和复制方法
CN101712809A (zh) * 2009-10-30 2010-05-26 上海拓引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染料、其制备方法及含该有机染料的可录式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CN102642420A (zh) * 2011-02-16 2012-08-22 株式会社理光 可逆热敏记录介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5508A (zh) * 2011-09-02 2013-03-20 株式会社理光 可逆热敏记录介质
CN104183248A (zh) * 2007-01-26 2014-12-03 索尼株式会社 光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56680B2 (ja) * 1995-09-21 2005-06-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可逆性感熱発色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可逆性記録媒体
JP2002240429A (ja) * 2001-02-14 2002-08-28 Oji Paper Co Ltd 可逆性感熱記録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61777A (ja) * 2007-08-13 2009-03-26 Ricoh Co Ltd 可逆性感熱記録媒体、可逆性感熱記録ラベル、部材、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515546B2 (ja) * 2008-09-17 2014-06-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熱可逆記録媒体の画像消去方法
JP2011235588A (ja) * 2010-05-12 2011-11-24 Ricoh Co Ltd 熱可逆記録媒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処理方法
JP2014172185A (ja) * 2013-03-06 2014-09-22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可逆性透明感熱記録材料
JP2015193232A (ja) * 2014-03-18 2015-1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記録媒体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6175408A (ja) * 2015-03-20 2016-10-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熱可逆記録媒体、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コンベアライン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43A (zh) * 1995-07-05 1997-01-29 株式会社东芝 代替书写型的热敏记录介质
JP2004168024A (ja) * 2002-10-24 2004-06-17 Sony Corp 可逆性多色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JP2005028770A (ja) * 2003-07-07 2005-02-03 Sony Corp 可逆性多色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JP2005028788A (ja) * 2003-07-08 2005-02-03 Sony Corp 可逆性多色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JP2005066936A (ja) * 2003-08-21 2005-03-17 Sony Corp 可逆性多色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JP2005153156A (ja) * 2003-11-20 2005-06-16 Sony Corp 可逆性多色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JP2005238746A (ja) * 2004-02-27 2005-09-08 Sony Corp 可逆性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CN1663814A (zh) * 2004-03-03 2005-09-07 株式会社理光 可逆热敏记录介质和装置、使用该可逆热敏记录介质的图像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1322189A (zh) * 2005-11-30 2008-12-1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制备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可视信息记录的方法、混合物的应用和混合物
CN101321631A (zh) * 2006-01-27 2008-12-10 索尼株式会社 光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43197A (zh) * 2006-05-23 2009-05-27 株式会社艾迪科 光学记录材料及花青化合物
CN101104350A (zh) * 2006-07-10 2008-01-16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可逆热敏记录介质和使用热敏记录介质记录图像的方法
CN101616808A (zh) * 2007-01-12 2009-12-30 株式会社理光 光记录材料、光记录介质以及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和复制方法
CN104183248A (zh) * 2007-01-26 2014-12-03 索尼株式会社 光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12809A (zh) * 2009-10-30 2010-05-26 上海拓引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染料、其制备方法及含该有机染料的可录式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CN102642420A (zh) * 2011-02-16 2012-08-22 株式会社理光 可逆热敏记录介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5508A (zh) * 2011-09-02 2013-03-20 株式会社理光 可逆热敏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84966A (ko) 2019-07-17
WO2018092488A1 (ja) 2018-05-24
EP3543032A4 (en) 2020-03-04
CN109937144B (zh) 2021-09-14
KR102485749B1 (ko) 2023-01-05
EP3543032A1 (en) 2019-09-25
US11590787B2 (en) 2023-02-28
US20190275820A1 (en) 2019-09-12
EP3543032B1 (en) 2022-12-21
JP7115312B2 (ja) 2022-08-09
JPWO2018092488A1 (ja) 2019-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37144A (zh) 可逆性记录介质、用于可逆性记录介质的涂料和外部部件
CA2697072C (en) Stable emissive toner composi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7811741B2 (en) Reverse write erasable paper
CN104812589B (zh) 热响应记录材料
CN109996682B (zh) 可逆性记录介质和外部构件
JP2022000354A (ja) 可逆性記録媒体、外装部材、icカード、鞄およびリストバンド
CN106536636A (zh) 具有改进的色度和色相的青色着色剂组合物,用于其的颜料组合物,及其用于成像的用途
CN109895520A (zh) 可重复使用的热敏显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热敏显色纸
JP2008310324A (ja) インクレス再画像形成可能な印刷用紙および方法
JPH0692040A (ja) 昇華型カラー熱転写用シート
JP2004122690A (ja) 蛍光発光印刷物の製造方法、蛍光発光印刷物、画像形成材及び真偽検知方法
JP4084022B2 (ja) 近赤外線透過性黒色アゾ顔料および顔料組成物
JP4934255B2 (ja) 耐光性熱変色体
JP4525109B2 (ja) 可逆性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JPH06271787A (ja) 金属光沢調熱変色性スポーツ用品
JP4407184B2 (ja) 可逆性多色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JP2005131909A (ja) 記録媒体、及び発色性組成物
BR112021000954A2 (pt) processo e sistema para determinar um matiz
Parry et al. New uses for photochromics
JP2005131911A (ja) 記録媒体、及び発色性組成物
JPH02132462A (ja) アントラキノン系カラートナー組成物、1―アミノ―4―m―トルイジノアントラキノン―2―カルボン酸イソプロピルエステ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るシアン色系昇華転写記録用組成物
JP2012106502A (ja) 耐光性熱変色体
JP2004110014A (ja) 多色画像表示媒体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1322353A (ja) 熱可逆性多色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