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4648B -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04648B
CN109904648B CN201811443324.7A CN201811443324A CN109904648B CN 109904648 B CN109904648 B CN 109904648B CN 201811443324 A CN201811443324 A CN 201811443324A CN 109904648 B CN109904648 B CN 1099046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fitting
portions
side plat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433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04648A (zh
Inventor
田中大贵
内藤裕司
内藤芽衣
山口茂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09904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4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04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46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3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two latching ar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17Snap means
    • H01R12/7029Snap means not integral with the coupl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8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接器本体、安装于连接器本体的端子、以及分别安装于连接器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加强支架。连接器本体包括形成在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嵌合引导部,嵌合引导部与在对接连接器的对接连接器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的对接嵌合引导部嵌合。各加强支架包括左右一对的滑动引导部,左右一对的滑动引导部设置在嵌合引导部上,并能够与安装于对接嵌合引导部的对接加强支架的左右一对的滑动接合部接合,其中,加强支架中的一个还包含能够突出和缩入的阻挡部件。当对接嵌合引导部与嵌合引导部嵌合时,阻挡部件缩入;当滑动接合部与滑动引导部接合且对接嵌合引导部相对于嵌合引导部上滑动时,阻挡部件突出并扣持对接嵌合引导部。

Description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以及一种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常规地,诸如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等的连接器已用于将一对平行的电路基板彼此电连接。这样的连接器分别附接于一对电路基板的相互面对的表面上并嵌合以导通。提出了一种即使连接器遭受外力等也能确保防止电连接状态的解除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图14是常规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
在图中,811是第一基座,作为第一连接器的基座,安装于第一电路基板891;而911是第二基座,作为第二连接器的基座,安装于第二电路基板991。多个第一端子861设置在第一基座811上,而与所述多个第一端子861接触的多个第二端子961设置在第二基座911上。
此外,第一基座811具有设置在其上的锁定杆851,所述锁定杆851用于锁定与该第一基座811嵌合的第二基座911。所述锁定杆851包括弹簧853,且当第一基座811和第二基座911嵌合时,通过弹簧853的弹性力,锁定杆851的顶端部852进入并接合在第二基座911上形成的接合孔951。结果,即使遭受外力等,第一基座811和第二基座911彼此的嵌合不被解除并可靠地维持电连接的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04-368783号公报
然而,在前述的常规连接器中,在第一基座811和第二基座911的左右分别设置有且仅有一个相互接合的接合孔951以及锁定杆851的一个顶端部852。出于此原因,如果受到来自相对第一基座811和第二基座911的嵌合方向倾斜的方向的外力(例如,如果第二电路基板991相对第一电路基板891摇摆)时,接合孔951和锁定杆851的顶端部852的接合状态被解除且第一基座811和第二基座911的嵌合状态被解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前述常规连接器的问题并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连接器以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与嵌合的对接连接器可靠地被锁定并与对接连接器的嵌合被可靠地维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安装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端子、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加强支架。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形成在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嵌合引导部,所述嵌合引导部与在对接连接器的对接连接器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的对接嵌合引导部嵌合。各所述加强支架包括左右一对的滑动引导部,左右一对的所述滑动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嵌合引导部上,并能够与安装于所述对接嵌合引导部的对接加强支架的左右一对的滑动接合部接合,其中,所述加强支架中的一个还包含能够突出和缩入的阻挡部件。当所述对接嵌合引导部与所述嵌合引导部嵌合时,所述阻挡部件缩入;以及当所述滑动接合部与所述滑动引导部接合且所述对接嵌合引导部相对于所述嵌合引导部上滑动时,所述阻挡部件突出并扣持所述对接嵌合引导部。
在另一连接器中,所述阻挡部件为悬臂式的平板,所述嵌合引导部包括所述阻挡部件能够突出和缩入的阻挡部件收容凹部。
在另一连接器中,所述阻挡部件能够在嵌合方向弹性变形。当所述对接嵌合引导部与所述嵌合引导部嵌合时,所述阻挡部件受到由所述对接嵌合引导部施加的沿嵌合方向的力而缩入所述阻挡部件收容凹部内,而当沿所述嵌合方向的力被解除时,至少所述阻挡部件的自由端从所述阻挡部件收容凹部朝向与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
在另一连接器中,各所述加强支架包括:一对侧板部,沿所述连接器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一对侧壁引导部,连接于各所述侧板部。各所述侧壁引导部包括:所述滑动引导部,沿所述对接嵌合引导部的滑动方向延伸;以及滑动停止部,沿正交于所述滑动方向的方向延伸。当与所述滑动引导部接合的所述滑动接合部抵接所述滑动停止部时,所述对接嵌合引导部停止滑动。
在另一连接器中,各所述侧壁引导部还包括:扣持凹部,形成在所述滑动引导部和所述滑动停止部之间的连接部分上。所述滑动接合部当抵接所述滑动停止部时,扣持于所述扣持凹部。
在另一连接器中,所述加强支架中的一个还包括从各所述侧板部延伸的侧板延长部,所述阻挡部件连接于各所述侧板延长部。
在另一连接器中,所述加强支架中的一个还包括从各所述侧板部延伸的侧板延长部,所述阻挡部件连接于所述侧板延长部中的一个。
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本发明所述的连接器以及对接连接器,其中,所述对接连接器包含对接连接器本体,该对接连接器本体具有形成在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与所述连接器的嵌合引导部嵌合的对接嵌合引导部,且安装有具有左右一对的滑动接合部的对接加强支架。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连接器与嵌合的对接连接器被可靠地锁定。结果,所述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的嵌合被可靠地维持且可靠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图1A是从嵌合面侧观察的视图而图1B是从安装面侧观察的视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A、图3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两面视图,其中图3A是俯视图而图3B是侧视图。
图4A、图4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图4A是从嵌合面侧观察的视图而图4B是从安装面侧观察的视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6是立体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嵌合但未被锁定的状态。
图7A、图7B是两面视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嵌合但未被锁定的状态,其中图7A是平面图,而图7B是沿图7A的线A-A作出的侧剖视图。
图8A、图8B是放大的剖视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嵌合但未被锁定的状态,其中图8A是沿图7A线B-B作出的剖视图而图8B是沿图7A的线C-C作出的剖视图。
图9是立体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嵌合并被锁定的状态。
图10A、图10B是两面视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嵌合并锁定的状态,其中图10A是平面图而图10B是沿图10A的线D-D作出的侧剖视图。
图11A、图11B是要部放大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嵌合但未被锁定的状态,其中图11A是图9的要部立体图而图11B是沿图10A的线E-E作出的剖视图。
图12A、图12B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图12A是从嵌合面侧观察的视图而图12B是从安装面侧观察的视图。
图13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4是常规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第一连接器
11、811 第一基座
11a、111a 嵌合面
11b、111b 安装面
11c、111c 底板部
12 凹部
12a、113 凹槽部
13 第一凸部
14 侧壁部
15a 第一端子收容内侧腔
15A、15B 第二端子收容腔
15a 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
21a 端壁部
21A、21B 第一突出端部
21b 侧壁延长部
21c 内端壁面
22a1 宽度宽的内壁面
22a2 宽度窄的内壁面
22A、22B 嵌合凹部
22c 锁定收容凹部
22d 接合脚收容孔
22e 宽宽度部
22f 窄宽度部
26a 外侧端部收容部
26A、26B 第一支架保持凹部
26b 侧板部收容腔
26c 脚部收容腔
26d 延长侧板部收容腔
51A、51B 第一加强支架
52 第一本体部
52a、152a 接合凹部
53 第一侧板部
53a 侧板延长部
54 侧壁引导部
54a 引导侧板部
54b 引导弯曲部
54c 引导内侧板部
54d 引导连接端
54f 滑动引导部
54g 锁定扣持凹部
55 止挡保持部
55a 上侧弯曲部
55b 侧臂部
55d 止挡部件
55e 下侧弯曲部
56 中央引导部
57 连接脚部
61A、61B、861 第一端子
62、162 尾部
63、163 被保持部
64 下侧连接部
65、165 第一接触部
66、166 第二接触部
67 上侧连接部
68 接触臂部
101 第二连接器
111 第二基座
112 第二凸部
115A、115B 第二端子收容腔
122 第二突出端部
122a、123a、153a 上面部
122e、123e 侧面部
123 最端部
123b、153b 倾斜变化面部
123c、153c 端壁面部
123d 收容凹部
124 第二支架保持凹部
151 第二加强支架
152 第二本体部
153 最端覆盖部
153d 覆盖连接端
154 锁定板部
154a 主突出片
154b 副突出片
154c 缺口部
154d 锁定连接端
161A、161B、961 第二端子
164 连接部
851 锁定杆
852 顶端部
853 弹簧
891 第一电路基板
951 接合孔
991 第二电路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例。
图1A、图1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分解图,而图3A、图3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两面视图。注意的是,图1A是从嵌合面侧观察的视图而图1B是从安装面侧观察的视图。图3A是俯视图而图3B是侧视图。
在图中,1是本实施例的连接器且是第一连接器,用作一对基板对基板连接器中的一个,所述对连接器为连接器组件。该第一连接器1为表面安装型连接器,安装在图未示出的并用作安装部件的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并与后述的用作对接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101嵌合。此外,该第二连接器101为所述一对基板对基板连接器中的另一个且为表面安装型连接器,安装在图未示出的并用作安装部件的第二基板的表面上。
注意的是,尽管构成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理想地用于将作为基板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电连接,但是两个连接器也能用于其它部件的电连接中。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示例包括用于电子设备等中的印刷电路基板、柔性扁平线缆(FFC)、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PC)等,但可为任何类型的基板。
此外,用于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各部分的构造及动作的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指示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尽管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各部分处于图中所示的姿态时,这些方向的表述是合适的,但是当姿态变化时,这些方向的表述应对应这种变化而变化地进行解释。
此外,第一连接器1具有作为连接器本体的第一基座11,第一基座11由诸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一体形成。如图所示,该第一基座11为具有略长方形的厚板状的大体长方体,其中围绕第一基座11的周围的大体长方形的凹部12形成在第二连接器101嵌入的侧(即嵌合面11a侧(Z轴正方向侧)),该凹部12与后述的第二基座111嵌合。第一连接器1具有例如约11mm的长度、约2.5mm的宽度以及约1mm的厚度的尺寸,但是所述尺寸可以合适地改变。此外,与后述的凹槽部113嵌合的用作岛部的第一凸部13与第一基座11一体地形成在凹部12中,且平行于该第一凸部13延伸的两个侧壁部14与第一基座11一体形成在第一凸部13的Y轴方向两侧。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凸部13和两个侧壁部14从凹部12的底面向上(Z轴正方向)突出并沿第一基座11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延伸。由此,作为沿第一基座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细长的凹部的两个凹槽部12a作为凹部12的一部分形成在第一凸部13的两侧。
在第一凸部13的两侧的侧面上形成多个凹槽状的第一端子收容内侧腔15a。此外,在两个侧壁部14的内侧的侧面上形成多个凹槽状的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第一端子收容内侧腔15a和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在凹槽部12a的底面连结并由此彼此一体化。因此,当统一说明时,第一端子收容内侧腔15a和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统称为第一端子收容腔1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收容腔15在该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两侧沿第一基座11的长度方向并排形成。具体地,在第一凸部13的两侧的每侧上以预定间距形成多个第一端子收容腔15。在第一凸部13的两侧的每侧也以同样的间距设置收容在各第一端子收容腔15中并安装于第一基座11的多个第一端子61。
此外,收容于各第一端子收容腔15中的第一端子61以两类存在,即宽度宽的第一端子61A以及宽度窄的第一端子61B。因此,第一端子收容腔15也以两类存在,即收容宽度宽的第一端子61A的宽度宽的第一端子收容腔15A以及收容宽度窄的第一端子61B的宽度窄的第一端子收容腔15B。宽度宽的第一端子收容腔15A在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各列中形成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侧的每一端侧,而宽度窄的第一端子收容腔15B在各列中形成在两端的宽度宽的第一端子收容腔15A之间。为了便于说明,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在第一凸部13的两侧各形成两个宽度窄的第一端子收容腔15B,然而,第一端子收容腔15B的数量可为各侧形成有一个、各侧形成有3个以上或可任意设定。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宽度宽的第一端子收容腔15A和宽度窄的第一端子收容腔15B除宽度尺寸(X轴方向的尺寸)外具有同样的构造,所以当统一说明时,将它们统称为第一端子收容腔15。此外,因为宽度宽的第一端子61A和宽度窄的第一端子61B除宽度尺寸(X轴方向的尺寸)外具有同样的构造,所以当统一说明时,将它们统称为第一端子61。
第一端子61为通过对导电金属板进行诸如冲压弯折等加工而一体形成的部件,且包括:被保持部63;尾部62,其一端连接于该被保持部63的下端;以及能够弹性变形的接触臂部68,其一端连接于被保持部63的上端。该接触臂部68为以大体U字状弯折的板部件且具体地包括:上侧连接部67,连接于被保持部63的上端;第二接触部66,形成在该上侧连接部67的内端的附近;下侧连接部64,连接于该第二接触部66;以及第一接触部65,形成在该下侧连接部64的自由端的附近。
被保持部63沿上下方向(Z轴方向)(即沿第一基座11的厚度方向)延伸,且为嵌入并被保持于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中的部分。此外,尾部62弯折并连接于被保持部63、沿左右方向(Y轴方向)(即沿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并通过焊接等连接于连接垫,连接垫连结于第一基板的导电迹线。
此外,上侧连接部67从被保持部63向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具体地,上侧连接部67弯折并连接于被保持部63且向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在上侧连接部67的内侧端形成有第二接触部66,该第二接触部66以向下弯曲并向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弯曲而成。此外,下侧连接部64为连接于第二接触部66的下端的、具有U字状的侧面形状的部分。第一接触部65形成在下侧连接部64的自由端的附近(即上述内侧的上端的附近),该第一接触部65以U字状弯曲且向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
第一端子61从安装面11b(其为第一基座11的下面(Z轴负方向的面))嵌入第一端子收容腔15内,并通过被保持部63被在侧壁部14的内侧的侧面形成的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的侧壁从两侧挟持而固定于第一基座11。在该状态下(即在第一端子61安装于第一基座11的状态下),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位于凹槽部12a的左右两侧并彼此相向。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第一端子61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加工而一体形成的部件,所以第一端子61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此外,从其形状明显可以看到,在彼此相向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间隔能够弹性变化。即当后述的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端子161插入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时,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间隔弹性地扩大。
此外,所有的第一端子61(即宽度宽的第一端子61A和宽度窄的第一端子61B)具有相同的纵截面形状(即沿从尾部62的自由端经由被保持部63直到接触臂部68的自由端延伸的轴线作出的截面形状)。因此,从尾部62到与第二端子161接触的部分的电长度在所有的第一端子61中相等。
此外,作为嵌合引导部的第一突出端部21分别设置在第一基座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在此,将位于第一基座11的前端(X轴正方向端)侧的第一突出端部21称为第一突出端部21A,而将位于第一基座11的后端(X轴负方向端)侧的第一突出端部21称为第一突出端部21B,且当统一说明时,将第一突出端部21A和第一突出端部21B统一称为第一突出端部21。嵌合凹部22A作为凹部12的一部分形成在第一突出端部21A,而嵌合凹部22B作为凹部12的一部分形成在第一突出端部21B。嵌合凹部22A连接于各凹槽部12a的长度方向的前端(X轴正方向端),而嵌合凹部22B连接于各凹槽部12a的长度方向的后端(X轴负方向端)。嵌合凹部22A和嵌合凹部22B均为大体长方形的凹部且当统一说明时统称为嵌合凹部22。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嵌合的状态下,该第二连接器101的后述的第二突出端部122插入该嵌合凹部22内。
需要注意的是,如图3A所示,嵌合凹部22包括:宽宽度部22e,其沿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尺寸比较大;以及窄宽度部22f,其沿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该宽宽度部22e的所述尺寸。此外,在嵌合凹部22A和嵌合凹部22B中,宽宽度部22e和窄宽度部22f以宽宽度部22e位于后侧而窄宽度部22f位于前侧的方式沿长度方向(X轴方向)并排设置。结果,在嵌合凹部22中位于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一对内壁面22a也以宽度宽的内壁面22a1位于后侧而宽度窄的内壁面22a2位于前侧的方式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此外,作为阻挡部件收容凹部的锁定收容凹部22c形成在嵌合凹部22B中的宽宽度部22e。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定收容凹部22c为贯通孔,其沿厚度方向贯通第一基座11的底板部11c并到达安装面11b,但不必要是贯通孔,也可以是从底板部11c向下(Z轴负方向)凹入而形成的凹部。此外,接合脚收容孔22d(其为沿厚度方向贯通底板部11c并到达安装面11b的贯通孔)形成在嵌合凹部22的底面上的与宽度窄的内壁面22a2相邻的部位。
另外,第一突出端部21包括:侧壁延长部21b,从侧壁部14的长度方向两端沿第一基座11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端壁部21a,在第一基座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外侧沿宽度方向延伸。
此外,作为加强支架的第一加强支架51附接于第一突出端部21。该第一加强支架51收容并保持于在第一突出端部21的外周形成的第一支架保持凹部26。第一加强支架51存在有两种,即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21A的第一加强支架51A以及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21B的第一加强支架51B,且第一支架保持凹部26存在有两种,即形成在第一突出端部21A上的第一支架保持凹部26A和形成在第一突出端部21B上的第一支架保持凹部26B。当统一说明时,将第一加强支架51A和第一加强支架51B统称为第一加强支架51,而将第一支架保持凹部26A和第一支架保持凹部26B统称为第一支架保持凹部26。
该第一支架保持凹部26具有:外侧端部收容部26a,形成在第一基座11的端壁部21a上;侧板部收容腔26b,形成在第一基座11的侧壁延长部21b上;以及脚部收容腔26c,从外侧端部收容部26a的下端向下(Z轴负方向)延伸并到达安装面11b。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支架保持凹部26B的侧板部收容腔26b的沿第一基座11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的尺寸形成为大于第一支架保持凹部26A的侧板部收容腔26b的尺寸,且第一支架保持凹部26B的侧板部收容腔26b包括延长侧板部收容腔26d。
第一加强支架51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诸如冲压弯折加工而一体形成的部件,且包括:第一本体部52,作为细长的带状的本体部,沿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延伸;一对第一侧板部53,作为侧板部,弯折并连接于该第一本体部52的在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端,且沿第一基座11的长度方向远离第一本体部52的方向即与本体部方向相反的方向(以下称为“反本体部方向”)(朝向第一基座11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的方向)延伸;一对侧壁引导部54,连接于该第一侧板部53的顶端;中央引导部56,连接于第一本体部52的上端;一对连接脚部57,连接于第一本体部52的下端;以及接合凹部52a,形成在第一本体部52上。
所述对第一加强支架51具有当从嵌合面11a侧观察时的水平放倒的C字状并收容于各第一支架保持凹部26内。具体地,第一本体部52收容于外侧端部收容部26a内,端壁部21a进入并接合接合凹部52a,而连接脚部57收容于脚部收容腔26c。需要注意的是,连接脚部57的下端在安装面11b处露出并通过焊接等连接于在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形成的连接垫。此外,所述中央引导部56安装于端壁部21a的上侧以覆盖端壁部21a的上表面以及在端壁部21a上的嵌合凹部22的内侧的内端壁面21c。
另外,侧壁引导部54具有:引导侧板部54a,其基端连接于第一侧板部53的顶端;引导弯曲部54b,其以基端连接于该引导侧板部54a的上端且末端沿嵌合凹部22内侧的宽度窄的内壁面22a2向下的方式弯曲;以及引导内侧板部54c,作为平板状的滑动停止部,连接于该引导弯曲部54b的下端并沿宽度窄的内壁面22a2向下延伸。需要注意的是,作为该引导内侧板部54c的下端的引导连接端54d插入接合脚收容孔22d、露出于安装面11b并通过焊接等连接于在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形成的连接垫。
在第一加强支架51A中,引导弯曲部54b的顶端比引导内侧板部54c的反本体部方向的侧端更向反本体部方向(负X轴方向侧)突出。此外,引导弯曲部54b的沿反本体部方向突出的部分中的位于嵌合凹部22的内侧的部分用作滑动引导部54f。需要注意的是,希望在该滑动引导部54f中的与引导内侧板部54c的反本体部方向的侧端连接的部分上,形成有向上(Z轴正方向)凹入的作为扣持凹部的锁定扣持凹部54g。
然而,在第一加强支架51B中,侧板延长部53a介于第一侧板部53和引导侧板部54a之间。即侧板延长部53a连接于第一侧板部53的顶端,且引导侧板部54a连接于该侧板延长部53a的顶端。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加强支架51A的第一侧板部53和引导侧板部54a的沿前后方向(X轴方向)的尺寸等于第一加强支架51B的第一侧板部53和引导侧板部54a的沿前后方向(X轴方向)的尺寸。结果,在第一加强支架51B上从第一侧板部53的基端到引导侧板部54a的顶端的尺寸比第一加强支架51A的从第一侧板部53的基端到引导侧板部54a的顶端的尺寸大了仅侧板延长部53a的尺寸。
此外,作为阻挡部件保持部的止挡保持部55分别连接于左右一对的侧板延长部53a中的每一个的上端,该止挡保持部55具有:上侧弯曲部55a,其以基端连接于侧板延长部53a的上端且顶端在嵌合凹部22的内侧向下的方式弯曲;平板状的侧臂部55b,其连接于该上侧弯曲部55a的下端并在宽度宽的内壁面22a1的内侧向下延伸;以及止挡部件55d,作为悬臂式的平板状的阻挡部件,连接于该侧臂部55b的下端,其中下侧弯曲部55e位于止挡部件55d和侧臂部55b之间。在无负载施加的初始状态下,止挡保持部55具有止挡部件55d的顶端向上倾斜的形状,且下侧弯曲部55e的一部分收容于锁定收容凹部22c内,但是包含止挡部件55d的顶端的止挡部件55d的大部分位于锁定收容凹部22c上方的、比嵌合凹部22B中的底板部11c的上表面更高的位置。止挡保持部55具有弹性性能,且当从上方将向下的负载施加于止挡部件55d上时,止挡保持部55弹性变形,且由此整个止挡部件55d收容于锁定收容凹部22c中。需要注意的是,止挡部件55d在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即使在施加负载从而左右一对的止挡部件55d整个收容于锁定收容凹部22c内的状态下也不会相互接触的程度。
此外,在第一加强支架51B中,引导弯曲部54b的基端比引导内侧板部54c的本体部方向的侧端更向本体部方向(负X轴方向)突出,且该引导弯曲部54b的沿本体部方向突出的部分的下端用作滑动引导部54f。需要注意的是,希望在该滑动引导部54f的与引导内侧板部54c的本体部方向的侧端连接的部分上形成向上凹入的锁定扣持凹部54g。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支架51A的滑动引导部54f和第一加强支架51B的滑动引导部54f均沿相同方向(负X轴方向)突出。
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21的状态下,如图3B所示,侧壁引导部54的上表面、止挡保持部55的上表面以及中央引导部56的上表面的高度与第一基座11的嵌合面11a的高度大体相同。
接下来,将说明第二连接器101的构造。
图4A、图4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而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分解图。注意的是,图4A是从嵌合面侧观察的视图而图4B是从安装面侧观察的视图。
第二连接器101具有作为对接连接器本体的第二基座111,第二基座111由诸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一体形成。如图所示,该第二基座111为具有略长方形的厚板状的形状的大体长方体。在第二基座111的第一连接器1嵌入的侧(即嵌合面111a侧(Z轴负方向侧)),一体形成有沿第二基座111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细长的凹槽部113与作为细长的凸部来限定凹槽部113的外侧并沿第二基座1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部112。该第二凸部112沿凹槽部113的两侧并且也沿第二基座111的两侧形成。
此外,各第二凸部112包括凹槽状的第二端子收容腔115,第二端子收容腔115形成为连续跨越第二凸部112的内侧的侧面、第二凸部112的上表面以及第二凸部112的外侧的侧面。作为对接端子的第二端子161收容并安装于该第二端子收容腔115内。如图所示,凹槽部113在安装于第二基板的一侧(即在安装面111b侧(Z轴正方向侧))由底板部111c封闭。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端子收容腔115在该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两侧沿第二基座111的长度方向并排形成。具体地,多个第二端子收容腔115以预定间距形成在各第二凸部112上。收容在各自的第二端子收容腔115内的第二端子16也以同样的间距设置在各第二凸部112上。
此外,收容于各自的第二端子收容腔115的第二端子161以两类存在,即宽度宽的第二端子161A和宽度窄的第二端子161B。因此,第二端子收容腔115也以两类存在,即收容宽度宽的第二端子161A的宽度宽的第二端子收容腔115A以及收容宽度窄的第二端子161B的宽度窄的第二端子收容腔115B。宽度宽的第二端子收容腔115A在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各列中分别形成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侧,而宽度窄的第二端子收容腔115B在各列中形成在两端的宽度宽的第二端子收容腔115A之间。为了便于说明,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在两侧的第二凸部112上均形成有两个宽度窄的第二端子收容腔115B。然而,宽度窄的第二端子收容腔115B的数量可在各侧形成有一个、各侧形成有3个以上或可任意设定。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宽度宽的第二端子收容腔115A和宽度窄的第二端子收容腔115B除宽度尺寸(X轴方向的尺寸)外具有同样的构造,所以当统一说明时,将它们统称为第二端子收容腔115。此外,因为宽度宽的第二端子161A和宽度窄的第二端子161B除宽度尺寸(X轴方向的尺寸)外具有同样的构造,所以当统说明时,将它们统称为第二端子161。
该第二端子161为通过对导电金属板进行诸如冲压弯折加工而一体形成的部件,且包括:被保持部163;尾部162,连接于该被保持部163的下端;连接部164,连接于被保持部163的上端;第一接触部165,连接于该连接部164的内端;以及第二接触部166,形成在被保持部163的外侧的表面。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端子161的除尾部162外的部分大体具有U字状。
此外,第二端子161从嵌合面111a侧嵌入第二端子收容腔115,被保持部163收容于第二端子收容腔115中的形成于第二凸部112的外侧的侧面的部分,并被其侧壁从两侧挟持,从而固定于第二基座111。
在该状态下,即在第二端子161安装于第二基座111的状态下,第一接触部165的表面、连接部164的表面以及第二接触部166的表面处于在嵌合面111a和第二凸部112的各个侧面上露出的状态。此外,尾部162朝向第二基座111的外侧延伸并通过焊接等连接于连接垫,连接垫连结于第二基板上的导电迹线。
此外,因为第一接触部165和第二接触部166以从两侧挟持第二凸部112的方式固定于第二基座111,所以第一接触部165和第二接触部166既不会在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上有实质性的位移,它们之间的间隔也不会改变。即,即使第二端子161插入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第一接触部165和第二接触部166在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上也不会发生实质性的位移,而仅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弹性位移。
此外,所有的第二端子161(即宽度宽的第二端子161A和宽度窄的第二端子161B)具有相同的纵向横截面形状(即沿从尾部162的自由端经由被保持部163直到第一接触部165的顶端的轴线延伸的截面形状)。结果,从尾部162到与第一端子61接触的部分的电长度在所有的第二端子161中相等。
此外,在第二基座111的长度方向两端各设置作为对接嵌合引导部的第二突出端部122。该第二突出端部122为沿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延伸且使其两端连接于各第二凸部1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厚的部件,且包括:上面部122a,与嵌合面111a大体齐平;以及左右两侧的侧面部122e,沿第二基座111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延伸。此外,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嵌合的状态下,第二突出端部122用作插入凸部插入第一连接器1所包含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嵌合凹部22。
此外,第二突出端122包括:最端部123,在第二基座1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向外突出;以及第二支架保持凹部124,与该最端部123相邻形成。最端部123包括:上面部123a,与上面部122a大体齐平;以及左右两侧的侧面部123e,与侧面部122e大体齐平。最端部123还包括:端壁面部123c,正交于上面部123a和侧面部123e;以及倾斜变化面部123b,将上面部123a和端壁面部123c连接。该倾斜变化面部123b为弯曲面或多个平面的组合,且其外表面的角度从与上面部123a齐平的状态渐进地变化到与端壁面部123c齐平的状态。此外,形成在最端部123上的收容凹部123d以其底面大体平行于上面部123a、倾斜变化面部123b和端壁面部123c的方式形成。
此外,作为对接加强支架的第二加强支架151安装于第二突出端部122。该第二加强支架151为通过对导电金属板进行诸如冲压弯折加工而一体形成的部件,且包括:第二本体部152,沿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延伸;一对锁定板部154,连接于第二本体部152的左右两端;以及最端覆盖部153,连接于第二本体部152的上端。
第二本体部152包括接合凹部152a,第二本体部152插入第二支架保持凹部124内,且上述接合凹部152a与第二支架保持凹部124内的接合部接合。结果,第二支架151安装于第二突出端部122。
各锁定板部154具有:主突出片154a以及副突出片154b,沿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向外突出;以及缺口部154c,作为滑动接合部,形成在主突出片154a和副突出片154b之间。此外,在第二加强支架151安装于第二突出端部122的状态下,上述主突出片154a和副突出片154b比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侧面部122e和最端部123的侧面部123e更向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而缺口部154c的底部处于与侧面部122e和侧面部123e大体齐平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各锁定板部154的下端是锁定连接端154d,且在第二加强支架151安装于第二突出端部122的状态下从第二支架保持凹部124的安装面111b侧端露出于安装面111b并通过焊接等连接于在第二基板的表面上形成的连接垫。需要注意的是,缺口部154c为第一加强支架51的滑动引导部54f进入并扣持的部分,而主突出片154a为进入并扣持于第一加强支架51的锁定扣持凹部54g的部分。
此外,最端覆盖部153包括上面部153a、倾斜变化面部153b以及端壁面部153c,它们的外表面分别与最端部123的上面部123a、倾斜变化面部123b以及端壁面部123c的变化相同。此外,在第二加强支架151安装于第二突出端部122的状态下,最端覆盖部153收容于收容凹部123d内,且上面部153a、倾斜变化面部153b以及端壁面部153c处于与上面部123a、倾斜变化面部123b以及端壁面部123c的最端部123大体齐平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最端覆盖部153的下端为覆盖连接端153d,且在第二加强支架151安装于第二突出端部122的状态下从收容凹部123d的安装面111b侧端露出于安装面111b并通过焊接等连接于在第二基板的表面上形成的连接垫。
接下来将说明具有上述构造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嵌合的动作。
图6是立体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嵌合但未被锁定的状态;图7A、图7B是两面视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嵌合但未被锁定的状态;图8A、图8B是放大的剖视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嵌合但未被锁定的状态;图9是立体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嵌合并被锁定的状态;图10A、图10B是两面视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嵌合并锁定的状态;而图11A、图11B是要部放大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嵌合但未被锁定的状态。注意的是,图7A是平面图而图7B是沿图7A的线A-A作出的侧剖视图;图8A是沿图7A的线B-B作出的剖视图而图8B是沿图7A的线C-C作出的剖视图;图10A是平面图而图10B是沿图10A的线D-D作出的侧剖视图;而图11A是图9的要部立体图而图11B是沿图10A的线E-E作出的剖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可连接于信号线但也可连接于电源线。
例如,所有的第一端子61和所有的第二端子161可连接于电源线以作为并联电路。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宽度宽的第一端子61A和宽度窄的第一端子61B具有相同的纵向横截面形状和相等的电长度而仅有的差别在于宽度尺寸,且同样地,宽度宽的第二端子161A和宽度窄的第二端子161B具有相同的纵向横截面形状和相等的电长度而仅有的差别在于宽度尺寸,所以因电阻值仅依赖宽度尺寸而可容易地执行分流计算。此外,因为因其内的电流量大而产生的热量大的宽度宽的第一端子61A和第二端子161A存在于第一基座11以及第二基座1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所以易于向外部散热,且不会发生热积聚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内部。
此外,例如,可将宽度宽的第一端子61A及第二端子161A连接于电源线而宽度窄的第一端子61B及第二端子161B连接于信号线。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将电源线从安装于电子设备等中的电池连接于宽度宽的第一端子61A及第二端子161A,而将传输指示电池的识别号、剩余电量、温度等的信号的信号线连接于宽度窄的第一端子61B及第二端子161B。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连接于电源线的宽度宽的第一端子61A及第二端子161A存在于第一基座11以及第二基座1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所以易于向外部散热,也不会发生热积聚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内部。
这里,通过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以焊接等连接于连接垫(连接垫连结于图未示出的第一基板上的导电迹线)并通过第一加强支架51的连接脚部57的下端和侧壁引导部54的引导连接端54d利用焊接等连接于第一基板上的连接垫,使得第一连接器1安装于第一基板的表面。同样地,通过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以焊接等连接于连接垫(连结于图未示出的第二基板上的导电迹线)并通过覆盖最端覆盖部153的连接端153d和第二加强支架151的锁定板部154的锁定连接端154d利用焊接等连接于图未示出的第二基板上的连接垫,使得第二连接器101安装于第二基板的表面。
首先,操作者使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基座11的嵌合面11a和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基座111的嵌合面111a达到彼此相向的状态,且当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凸部112的位置匹配第一连接器1的对应的凹槽部12a的位置且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位置匹配第一连接器1的对应的嵌合凹部22的位置时,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位置对准完成。更详细地,使得第二连接器101的一个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位置对应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突出端部21A的嵌合凹部22A中的靠近第一凸部13的位置,使得第二连接器101的另一个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位置对应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突出端部21B的嵌合凹部22B中的靠近内端壁面21c的位置,并使得从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左右两侧向外突出的主突出片154a和副突出片154b的位置对应嵌合凹部22的宽宽度部22e的位置。
在该状态下,当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沿接近对接侧的方向(即沿嵌合方向)移动时,如图6至图8B所示,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凸部112和第二突出端部122插入第一连接器1的凹槽部12a和嵌合凹部22,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嵌合。更详细地,从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左右两侧向外突出的主突出片154a和副突出片154b位于嵌合凹部22的宽宽度部22e内,第二连接器101的一个第二突出端部122上的最端覆盖部153的端壁面部153c远离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突出端部21A上的第一加强支架51A的中央引导部56,而第二连接器101的另一个第二突出端部122上的最端覆盖部153的端壁面部153c接近或抵靠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突出端部21B上的第一加强支架51B的中央引导部56。
此外,如图8所示,第一加强支架51B的止挡部件55d受到来自第二连接器101的另一个第二突出端部122上的最端部123的上面部123a和/或最端覆盖部153的上面部153a的向下(Z轴负方向)的负载(即沿嵌合方向的力),且因此弹性变形并收容于锁定收容凹部22c中。
此外,如图8A、图8B所示,当从X轴方向观察时,第一加强支架51的滑动引导部54f位于锁定板部154的主突出片154a和副突出片154b之间形成的缺口部154c内。即沿第一基座11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锁定板部154的缺口部154c的位置对应第一加强支架51的滑动引导部54f。
接下来,操作者使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沿第一基座11及第二基座111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滑动。具体地,沿第二连接器101的一个第二突出端部122上的最端覆盖部153的端壁面部153c(此前,其较远地离开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突出端部21A上的第一加强支架51A的中央引导部56)接近第一加强支架51A的中央引导部56的方向,即沿第二连接器101的另一个第二突出端部122上的最端覆盖部153的端壁面部153c(此前,其接近或抵靠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突出端部21B上的第一加强支架51B的中央引导部56)从第一加强支架51B的中央引导部56远离的方向,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第一连接器1滑动。
这样,第一加强支架51A及第一加强支架51B的滑动引导部54f进入第二连接器101的两个第二突出端部122上的锁定板部154的缺口部154c。由此,在第二连接器101的两个第二突出端部122处缺口部154c被滑动引导部54f扣持,且因此,防止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沿反嵌合方向(Z轴方向)相互移动并防止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嵌合状态被解除。
接下来,当操作者进一步使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沿第一基座11及第二基座111的长度方向滑动时,在第二连接器101的另一个第二突出端122上的最端部123的上面部123a和/或最端覆盖部153的上面部153a脱离第一加强支架51B的止挡部件55d,即沿嵌合方向的力被解除,且因此该止挡部件55d通过其自身的弹性性能而恢复初始状态的姿势,如图11所示,包含了顶端的大部分上升至高于底板部11c的上表面的位置。由此,止挡部件55d处于扣持第二突出端122上的最端部123的端壁面部123c和/或最端覆盖部153的端壁面部153c的状态,由此防止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朝相反方向滑动。因此,防止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嵌合状态被解除。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外表面的角度渐进地变化的倾斜变化面部123b和倾斜变化面部153b连接于最端部123的上面部123a和最端覆盖部153的上面部153a,所以,当第二连接器101的另一个第二突出端部122上的最端部123和/或最端覆盖部153脱离第一加强支架51B的止挡部件55d且止挡部件55d恢复初始状态的姿势时,止挡部件55d能顺利地沿倾斜变化面部123b和/或倾斜变化面153b的外表面上升。此外,通过外表面的角度渐进地变化的倾斜变化面部123b和/或倾斜变化面部153b,由最端部123和/或最端覆盖部153受到的来自上升的止挡部件55的反作用力包括X轴方向的分力,因此,有助于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的滑动。结果,当使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滑动时,操作者将感受到滑动在途中就像自动地进行并将能感受到良好的操作性。
此外,当第二连接器101的两个第二突出端122上的锁定板部154的主突出片154a抵接第一加强支架51的侧壁引导部54的引导内侧板部54c的反本体部方向的侧端时,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的滑动停止,且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嵌合完成。
在该状态下,第二连接器101的各第二端子161进入第一连接器1的对应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且各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触部165和第二接触部166与对应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接触而导通。此时,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通过作为弹性部的接触臂部68的作用而从两侧挟持第二端子161,且因此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能维持与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触部165和第二接触部166接触的状态。结果,即使在当安装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电子设备等掉落或受到外力时,所产生的振动和冲击被传递且第二端子161和第一端子61沿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相对位移的情况下,也可维持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之间导通的状态,且因此不会发生所谓的导通临时阻断的瞬间断开的现象。
此外,当锁定板部154的主突出片154a进入并扣持于形成在滑动引导部54f和引导内侧板部54c连接的部分上的锁定扣持凹部54g内时,防止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沿反嵌合方向(Z轴方向)彼此移动且防止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嵌合状态被解除。另外,如上所述,通过自身的弹性性能而已恢复到初始状态的姿势的止挡部件55d处于扣持在第二突出端122上的最端部123的端壁面部123c和/或最端覆盖部153的端壁面部153c的状态,因此防止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向相反方向滑动且防止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嵌合状态被解除。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解除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嵌合,操作者利用例如具有一对细的臂部件(像镊子)的工具(图未示出),由臂部件的顶端从上方施加向下(Z轴负方向)的力到止挡部件55d上并使止挡部件55d收容于锁定收容凹部22c内。结果,止挡部件55d对第二突出端部122上的最端部123的端壁面部123c和/或最端覆盖部153的端壁面部153c的扣持被解除。由此,操作者能使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沿相反方向滑动,以解除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嵌合。
此外,止挡保持部55的形状可合适地变化。例如,可省略侧臂部55b和下侧弯曲部55e,并将悬臂式的平板状的止挡部件55d连接于上侧弯曲部55a的下端。在这种情况下,在无负载施加的状态下,止挡部件55d被设置为,其顶端形成为朝向斜下方且朝向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形状,并从嵌合凹部22的两侧向内突出。当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插入嵌合凹部22内时,止挡部件55d被最端部123的左右两侧的侧壁部123e压下,且因此其顶端向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外侧位移。接下来,当使得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a沿第一基座11及第二基座111的长度方向滑动且最端部123脱离止挡部件55d时,该止挡部件55d因自身的弹性性能而恢复初始状态的姿势,其顶端从嵌合凹部22的两侧向内突出。结果,止挡部件55d处于扣持最端部123的端壁面部123c和/或最端覆盖部153的端壁面部153c的状态,由此防止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向相反方向滑动。
在该方式下,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1包括:第一基座11;第一端子61,安装于第一基座11;以及第一加强支架51,分别安装于第一基座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基座11包括形成在长度方向的两端的第一突出端部21,第一突出端部21与第二连接器101的在第二基座1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的第二突出端部122嵌合。各第一加强支架51包括设置在第一突出端部21的左右一对的滑动引导部54f,滑动引导部54f能够与安装于第二突出端部122上的第二加强支架151的一对左右缺口部154c接合。第一加强支架51中的一个还包括能够突出和缩入的止挡部件55d。当第二突出端部122与第一突出端部21嵌合时,止挡部件55d缩入,而当缺口部154c与滑动引导部54f接合且第二突出端部122在第一突出端部21上滑动时,止挡部件55d突出并扣持第二突出端部122。
结果,仅通过第二突出端部122与第一突出端部21嵌合且使第二突出端部122相对于第一突出端部21滑动,包括左右一对的滑动引导部54f的第一加强支架51以及包括左右一对的缺口部154c的第二加强支架151可靠地接合。因此,彼此嵌合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容易并可靠地在短时间内被锁定,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嵌合状态可靠地维持,且可靠性提高。
此外,止挡部件55d为悬臂式的平板,且第一突出端部21包括使止挡部件55d能够缩入的锁定收容凹部22c。此外,止挡部件55d沿嵌合方向能够弹性变形。当第二突出端部122与第一突出端部21嵌合时,止挡部件55d受到由第二突出端部122施加的沿嵌合方向的力并缩入锁定收容凹部22c内,而当沿嵌合方向的力被解除时,至少止挡部件55d的自由端从锁定收容凹部22c朝向反嵌合方向突出。结果,虽然构造简单,但是止挡部件55d可靠地动作,而且,只是通过使第二突出端部122相对于第一突出端部21滑动,就可防止第二突出端部122沿相反的方向滑动。
另外,各第一加强支架51包括:一对第一侧板部53,沿第一基座11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一对侧壁引导部54,连接于各自的第一侧板部53。各侧壁引导部54包括:滑动引导部54f,沿第二突出端部122的滑动方向延伸;以及引导内侧板部54c,沿正交于滑动方向的方向延伸。当与滑动引导部54f接合的缺口部154c抵接引导内侧板部54c时,第二突出端部122停止滑动。此外,各侧壁引导部54还包括:锁定扣持凹部54g,形成在滑动引导部54f与引导内侧板部54c连接的部分上。当抵接引导内侧板部54c时,缺口部154c扣持于锁定扣持凹部54g。结果,可靠地防止第二突出端部122向相反方向滑动,且防止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嵌合状态被解除。
此外,第一加强支架51中的一个还包括:侧板延长部53a,在各第一侧板部53延伸;以及止挡部件55d,连接于各自的侧板延长部53a。因为在该方式下止挡部件55d分别连接于左右侧板延长部53a,所以当第二突出端部122与第一突出端部21嵌合时,即使受到来自止挡部件55d的沿反嵌合方向的反作用力,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姿势也是稳定的。
接下来,将说明第二实施例。需要注意的是,将省略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的结构的对象的说明。此外,将省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动作和效果的说明。
图12A、图12B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而图13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分解图。注意的是,图12A是从嵌合面侧观察的视图而图12B是从安装面侧观察的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止挡保持部55连接于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加强支架51B所包含的左右一对的侧板延长部53a的各自的上端。然而,一个止挡保持部55具有止挡部件55d,另一止挡保持部55不具有止挡部件55d。即,一个止挡保持部55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地具有:上侧弯曲部55a,其以基端连接于侧板延长部53a的上端且顶端在嵌合凹部22的内侧向下的方式弯曲;平板状的侧臂部55b,连接于该上侧弯曲部55a的下端并在宽度宽的内壁面22a1的内侧向下延伸;以及悬臂式的平板状的止挡部件55d,经由中下侧弯曲部55e连接于该侧臂部55b的下端。相对地,另一止挡保持部55具有上侧弯曲部55a但没有任何部件连接于上侧弯曲部55a的下端。
在无负载施加的初始状态下,与第一实施例一样,止挡保持部55具有止挡部件55d的顶端向上倾斜的形状,且下侧弯曲部55e的一部分收容于锁定收容凹部22c内,但包含止挡部件55d的顶端的部件55d的大部分位于锁定收容凹部22c的上方且位于比嵌合凹部22B中的底板部11c的上表面更高的位置。止挡保持部55为具有弹性性能的部件,且当从上方将向下负载施加于止挡部件55d上时,止挡保持部55弹性变形,且由此整个的止挡部件55d收容于锁定收容凹部22c内。
此外,止挡部件55d的在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止挡部件55d的尺寸,但被设定为即使在施加有负载而整个的止挡部件55d收容于锁定收容凹部22c中的状态下也不存在与锁定收容凹部22c的周围接触的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将省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第一连接器1的其它方面的构造和动作以及第二连接器101的构造和动作说明。
在该方式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支架51中的一个还包括:侧板延长部53a,从各自的第一侧板部53延伸;以及止挡部件55d,连接于侧板延长部53a中的一个。结果,因为止挡部件55d仅存在于左侧或右侧,可将止挡部件55d的与第一基座11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设定得大,且由此可增加止挡部件55d的顶端沿嵌合方向位移的量,由此增加止挡部件55d的顶端从底板部11c的上表面上升的量。结果,可更牢固地扣持第二突出端部122。
注意的是,本公开内容仅是一个示例,保留了本公开内容的主旨的且能够容易地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构思的任何适当的变更包括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图中所示的各部分的宽度、厚度以及形状等均是示意性的且不意欲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解释。
注意的是,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说明了与优选和示范性实施例相关的特性。通过总结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自然能构思出在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主旨内的各种其它的实施例、修改以及变形。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适用于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本体、安装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端子、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加强支架,
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形成在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嵌合引导部,所述嵌合引导部与在对接连接器的对接连接器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的对接嵌合引导部嵌合;
各所述加强支架包括左右一对的滑动引导部,左右一对的所述滑动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嵌合引导部上,并能够与安装于所述对接嵌合引导部的对接加强支架的左右一对的滑动接合部接合,其中,所述加强支架中的仅一个还包含能够突出和缩入的阻挡部件;
当所述对接嵌合引导部与所述嵌合引导部嵌合时,所述阻挡部件缩入;
当所述滑动接合部与所述滑动引导部接合且所述对接嵌合引导部相对于所述嵌合引导部沿所述长度方向在所述嵌合引导部上滑动时,所述阻挡部件突出并扣持所述对接嵌合引导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阻挡部件为悬臂式的平板,
所述嵌合引导部包括所述阻挡部件能够突出和缩入的阻挡部件收容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阻挡部件能够在嵌合方向弹性变形,
当所述对接嵌合引导部与所述嵌合引导部嵌合时,所述阻挡部件受到由所述对接嵌合引导部施加的沿嵌合方向的力而缩入所述阻挡部件收容凹部内,而当沿所述嵌合方向的力被解除时,至少所述阻挡部件的自由端从所述阻挡部件收容凹部朝向与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各所述加强支架包括:一对侧板部,沿所述连接器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一对侧壁引导部,连接于各所述侧板部;
各所述侧壁引导部包括:所述滑动引导部,沿所述对接嵌合引导部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滑动停止部,沿正交于所述长度方向的方向延伸;
当与所述滑动引导部接合的所述滑动接合部抵接所述滑动停止部时,所述对接嵌合引导部停止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各所述侧壁引导部还包括:扣持凹部,形成在所述滑动引导部和所述滑动停止部之间的连接部分上,
所述滑动接合部当抵接所述滑动停止部时,扣持于所述扣持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加强支架中的一个还包括从各所述侧板部延伸的侧板延长部,
所述阻挡部件连接于各所述侧板延长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加强支架中的一个还包括从各所述侧板部延伸的侧板延长部,
所述阻挡部件连接于各所述侧板延长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加强支架中的一个还包括从各所述侧板部延伸的侧板延长部,
所述阻挡部件连接于所述侧板延长部中的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加强支架中的一个还包括从各所述侧板部延伸的侧板延长部,
所述阻挡部件连接于所述侧板延长部中的一个。
10.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以及对接连接器;
所述对接连接器包含对接连接器本体,该对接连接器本体具有形成在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与所述连接器的嵌合引导部嵌合的对接嵌合引导部,且安装有具有左右一对的滑动接合部的对接加强支架。
CN201811443324.7A 2017-11-29 2018-11-29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1099046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29490 2017-11-29
JP2017229490A JP6975626B2 (ja) 2017-11-29 2017-11-29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4648A CN109904648A (zh) 2019-06-18
CN109904648B true CN109904648B (zh) 2020-11-13

Family

ID=66633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43324.7A Active CN109904648B (zh) 2017-11-29 2018-11-29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23854B2 (zh)
JP (1) JP6975626B2 (zh)
CN (1) CN1099046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75626B2 (ja) * 2017-11-29 2021-12-01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KR102041368B1 (ko) * 2018-05-24 2019-11-07 몰렉스 엘엘씨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조립체
JP7273525B2 (ja) * 2019-01-29 2023-05-15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20184459A (ja) * 2019-05-08 2020-11-12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12259990A (zh) * 2019-07-02 2021-01-22 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连接器及其组合件
JP1659117S (zh) * 2019-09-27 2020-05-11
CN114498200B (zh) * 2020-10-23 2024-01-1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1714458S (ja) * 2021-09-27 2022-05-11 電気コネク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2369A (zh) * 2014-07-29 2016-02-10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板用电连接器
CN106025710A (zh) * 2015-03-30 2016-10-12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
TW201813212A (zh) * 2016-09-07 2018-04-01 第一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及連接器裝置
CN109038013B (zh) * 2017-06-09 2020-01-10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68783A (ja) 1991-06-18 1992-12-21 Nec Corp スタッキングコネクタ
US5626482A (en) * 1994-12-15 1997-05-06 Molex Incorporated Low profile surface moun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5545051A (en) * 1995-06-28 1996-08-13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Board to board matable assembly
US6116949A (en) * 1999-01-13 2000-09-12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over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SG98467A1 (en) * 2001-12-28 2003-09-19 Fci Asia Technology Pte Ltd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over
TW545777U (en) * 2002-07-26 2003-08-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5294035A (ja) * 2004-03-31 2005-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ネクタ
TWI275213B (en) * 2004-06-11 2007-03-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736999Y (zh) * 2004-09-23 2005-10-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CN2772061Y (zh) * 2005-02-04 2006-04-12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US7845987B2 (en) * 2005-12-01 2010-12-07 Ddk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lug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JP5188917B2 (ja) * 2008-01-30 2013-04-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治具
TWM349125U (en) * 2008-05-26 2009-0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180705B2 (ja) * 2008-07-02 2013-04-10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US20100130068A1 (en) * 2008-11-25 2010-05-27 Yung-Chi Peng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JP4849145B2 (ja) * 2009-03-24 2012-01-11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とヘッダの嵌合状態を保持するロック機構を備えた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US7748994B1 (en) * 2009-05-13 2010-07-06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US20110250800A1 (en) * 2010-04-12 2011-10-1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plug and receptacle contacts
JP2012003874A (ja) * 2010-06-15 2012-01-05 Fujitsu Ltd コネクタ、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およびプラグコネクタ
JP2012089336A (ja) * 2010-10-19 2012-05-10 Panasonic Corp 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ソケット
US8292635B2 (en) * 2011-03-12 2012-10-2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robust latching means
JP5908225B2 (ja) * 2011-07-06 2016-04-26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US20130023162A1 (en) * 2011-07-20 2013-01-2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Low prof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s
JP5884036B2 (ja) * 2011-08-31 2016-03-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ヘッダならびに当該ヘッダ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JP5935040B2 (ja) 2011-08-31 2016-06-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ならびに当該ソケット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JP2013101909A (ja) * 2011-10-14 2013-05-23 Molex Inc コネクタ
JP5772909B2 (ja) * 2013-09-19 2015-09-0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US9300064B2 (en) * 2014-01-17 2016-03-29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JP5939270B2 (ja) * 2014-03-20 2016-06-22 Smk株式会社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リ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JP2017204433A (ja) * 2016-05-13 2017-11-16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6842359B2 (ja) * 2017-05-10 2021-03-17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6975626B2 (ja) * 2017-11-29 2021-12-01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2369A (zh) * 2014-07-29 2016-02-10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板用电连接器
CN106025710A (zh) * 2015-03-30 2016-10-12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
TW201813212A (zh) * 2016-09-07 2018-04-01 第一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及連接器裝置
CN109038013B (zh) * 2017-06-09 2020-01-10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65513A1 (en) 2019-05-30
JP2019102182A (ja) 2019-06-24
CN109904648A (zh) 2019-06-18
JP6975626B2 (ja) 2021-12-01
US10923854B2 (en) 2021-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04648B (zh)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US11158968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8465298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JP5660756B2 (ja)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US9190750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JP5943774B2 (ja) コネクタ
US8308492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CN110061375B (zh) 连接器、对接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JP6245964B2 (ja) コネクタ
TWI722288B (zh) 連接器以及連接器組件
KR20150027710A (ko) 기판 대 기판 커넥터
JP7208115B2 (ja) コネクタ
JP4440122B2 (ja)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部材用コネクタ
CN110021830B (zh)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JP5693338B2 (ja)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CN109038013B (zh)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US20090137140A1 (en) Floating-type connector
KR102619854B1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쌍
US9337560B2 (en) Connector having a mounting surface with engagement hooks offset from each other in an insertion direction of a flexible integrated wiring
JP2023067162A (ja) 装着部材、基板ユニット、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セ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