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6165B - 进给装置和附带进给装置的螺钉紧固器 - Google Patents

进给装置和附带进给装置的螺钉紧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6165B
CN109866165B CN201811255514.6A CN201811255514A CN109866165B CN 109866165 B CN109866165 B CN 109866165B CN 201811255514 A CN201811255514 A CN 201811255514A CN 109866165 B CN109866165 B CN 1098661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body
cam
screw
feeder
fee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555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6165A (zh
Inventor
石崎裕纪
神谷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866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6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6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61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panners, wrenches, screwdrivers
    • B25B23/02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screws or nuts
    • B25B23/04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screws or nuts for feeding screws or nuts
    • B25B23/045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screws or nuts for feeding screws or nuts using disposable strips or discs carrying the screws or nu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1/00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1Gearings, speed selectors, clutch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tary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进给装置、附带进给装置的螺钉紧固器,其结构紧凑,对粉尘的耐久性得到提高,且能容易地拔出链带螺钉。作为进给装置的自动上钉附件(4)具备:基部壳体(30),其安装于作为螺钉紧固器的螺丝刀(2);进给器壳体(32),其以能沿着螺钉(52)的紧固方向移动的方式而与基部壳体(30)组合在一起;轮体(72),其设置于基部壳体(30)的内侧一方,通过顺方向旋转,来输送利用连结带连结多个螺钉(52)而成的链带螺钉;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第1凸轮(64)~第3凸轮(68)等),其使轮体(72)顺方向旋转,限制其反方向旋转;以及轮体自由机构(轴(70)),其解除对该反方向旋转的限制。所述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和轮体自由机构配置于轮体(72)的内侧一方。

Description

进给装置和附带进给装置的螺钉紧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上钉附件(Auto Pack Attachment)等进给装置以及螺丝刀等螺钉紧固器。
背景技术
日本特许第4871708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连续螺钉紧固器10的进给装置1包括:基部壳体2、进给器壳体3、和螺钉供给机构4,其中,进给器壳体3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基部壳体2而沿着前后方向从内缩状态移动到突出状态,螺钉供给机构4设置于进给器壳体3的内部。
螺钉供给机构4以前后排列状态而具备:棘轮4a、中间齿轮4b和臂部4c,其中,棘轮4a与螺钉连结带9的带体9a啮合,中间齿轮4b与棘轮4a啮合,臂部4c以能够绕其轴中心摆动一定角度的方式而被安装。
在臂部4c和中间齿轮4b之间形成有单向离合器。另外,在臂部4的摆动前端部设置有滚针4d。滚针4d能够穿入到:形成于基部壳体2的长孔2e中。长孔2e的前部朝向前下方,长孔2e的其他部分朝向前后方向。
而且,在进给器壳体3伴随螺钉紧固动作而向内缩状态移动,然后,在该动作结束后又向突出状态移动时,臂部4c则在穿过长孔2e的滚针4d的作用下而进行一次往复摆动,在螺钉紧固动作结束时,棘轮4a借助单向离合器和中间齿轮4b而将螺钉连结带9仅仅向上方输送1个间距(1颗螺钉9b)量。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8717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进给装置1中,螺钉供给机构4以前后排列的状态而具备:棘轮4a、中间齿轮4b和臂部4c,因此,前后方向上较长。
另外,在上述的螺钉供给机构4中,棘轮4a、中间齿轮4b和臂部4c在进给器壳体3内呈暴露状态的,因此,进入到进给器壳体3内的粉尘有可能对其动作带来影响。
此外,在上述的螺钉供给机构4中,未公开关于单向离合器的暂时解除的内容,在螺钉连结带9上的所有螺钉9b用完之前,难以向下方拔出螺钉连结带9。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前后等方向上结构紧凑的进给装置、附带进给装置的螺钉紧固器。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一步提高了对于粉尘的耐久性的进给装置、附带进给装置的螺钉紧固器。
此外,本发明的又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拔出螺钉连结带(链带螺钉)的进给装置、附带进给装置的螺钉紧固器。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给装置具备:基部壳体,其安装于螺钉紧固器;进给器壳体,其以能够沿着螺钉的紧固方向相对于所述基部壳体移动的方式而与所述基部壳体组合在一起;轮体,其设置于所述进给器壳体内,通过自身的顺方向旋转来输送利用连结带连结多个所述螺钉而成的链带螺钉;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其使所述轮体朝向所述顺方向旋转,并限制所述轮体朝向反方向旋转;以及轮体自由机构,其用于解除所述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对所述轮体的反方向旋转的限制;所述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和所述轮体自由机构配置于所述轮体的内侧一方。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具有:第1凸轮;第2凸轮,其与所述轮体相连,在进行所述反方向旋转时该第2凸轮与所述第1凸轮啮合;以及第3凸轮,其在进行所述反方向旋转时与所述第2凸轮啮合,所述轮体自由机构具有:使所述第1凸轮、所述第2凸轮和所述第3凸轮中的至少任意2个凸轮移动,且使所述第1凸轮和所述第3凸轮离开所述第2凸轮的轴。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一种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给装置具备:基部壳体,其安装于螺钉紧固器;进给器壳体,其以能够沿着螺钉的紧固方向亦即前后方向相对于所述基部壳体移动的方式而与所述基部壳体组合在一起;轮体,其在把轴向作为左右方向的状态下设置于所述进给器壳体内,通过自身的顺方向旋转来输送利用连结带连结多个所述螺钉而成的链带螺钉;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其使所述轮体朝向所述顺方向旋转,并限制所述轮体朝向反方向旋转;以及轮体自由机构,其用于解除所述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对所述轮体的反方向旋转的限制,所述轮体自由机构与所述轮体在上下方向上排列。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一种附带进给装置的螺钉紧固器,其特征在于,该附带进给装置的螺钉紧固器安装有上述进给装置。
本发明的主要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在前后等方向上结构紧凑的进给装置、螺钉紧固器。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主要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进一步提高了对于粉尘的耐久性的进给装置、螺钉紧固器。
此外,本发明的又一主要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容易地向下方拔出螺钉连结带(链带螺钉)的进给装置、螺钉紧固器。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自动上钉螺丝刀的立体图。
图2是从后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自动上钉附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自动上钉附件和螺丝刀的前部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4是自动上钉附件从图3的状态收缩时的图。
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7是图3的C-C剖视图。
图8是图7的D-D剖视图。
图9是图2的自动上钉附件的链带螺钉输送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0的(a)~(f)是图9的链带螺钉输送机构的螺钉输送动作的示意图。
图11的(a)~(d)是图9的链带螺钉输送机构的反转容许动作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自动上钉螺丝刀(附带进给装置的螺钉紧固器);2:螺丝刀(螺钉紧固器);4:自动上钉附件(进给装置);30:基部壳体;32:进给器壳体;50:链带螺钉;52:螺钉;54:连结带;64:第1凸轮;66:第2凸轮;68:第3凸轮;70:轴;72:轮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变更例。
该方式中的前后上下左右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设定的,根据作业状况和构件移动中的至少任一种情况等会有所变化。
图1是从前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附带进给装置的螺钉紧固器的一个例子亦即充电式的自动上钉螺丝刀1(auto pack screw driver)的立体图。图2是从后方观察到的安装于自动上钉螺丝刀1的螺丝刀2(screw driver)上的自动上钉附件4的立体图。图3是自动上钉附件4和螺丝刀2的前部的中央纵剖视图。图4是自动上钉附件4从图3的状态收缩时的图。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图6是图3的B-B剖视图。图7是图3的C-C剖视图。图8是图7的D-D剖视图。
作为螺钉紧固器的螺丝刀2具有:作为对各种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进行保持的保持体的外壳10。另外,图3中的左方为自动上钉螺丝刀1的前方,图3中的上方为自动上钉螺丝刀1的上方,图5中的上方为自动上钉螺丝刀1的右方。
外壳10具有:对作为动力源的马达(省略图示)进行保持的马达外壳12、和配置于马达外壳的前侧的齿轮外壳14,其中,齿轮外壳14对减速机构(省略图示)和离合机构进行保持,另外,减速机构用于利用齿轮列而对马达的马达轴的旋转进行减速,离合机构用于进行旋转力传递的切换。
马达外壳12分成左右两半,具有:筒状的马达外壳主体部12a和筒状的手柄部12b,马达外壳主体部12a沿着前后延伸,配置有马达,手柄部12b从马达外壳主体部12a后下部向下方延伸。在马达外壳主体部12a的侧面开口设置有多个进气口16。在手柄部12b的前上部暴露出触发器18的一部分,触发器18通过拉动动作,来变更未图示的开关的切换状态。在手柄部12b的下端部,设置有:向马达供给电力的未图示的线缆的线缆连接部19。
齿轮外壳14呈锥形筒状,通过在后部穿设多个前后方向的螺钉20而被安装于马达外壳主体部12a的前开口部。在齿轮外壳14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排气口22。在齿轮外壳14的前部内,保持有:作为输出部的主轴24。主轴24在前部具有:用来安装未图示的前端工具(工具头)的前后方向的工具头安装孔24a。主轴24与减速机构及离合机构连接,利用马达,根据开关的切换状态和离合机构的状态,来对主轴24进行旋转驱动。
作为进给装置的自动上钉附件4具备:基部壳体30、配置于基部壳体30的前部内侧乃至前方的进给器壳体32、以及配置于进给器壳体32内的链带螺钉输送机构34。
基部壳体30具备:前后延伸的四棱柱状的基部壳体主体部30a、以及从基部壳体主体部30a的后部向下方呈渐窄状延伸的链带螺钉引导部30b。基部壳体30分成左右两半,各半边部分利用多个螺钉30c而彼此组合起来。
在基部壳体主体部30a的后部开口部中,嵌入有:筒状的转接器36。转接器36的内周面,形成为:与螺丝刀2的前端部外周面局部吻合的圆筒状。转接器36的外周面,形成为:与基部壳体30后部的内周面局部吻合。转接器36承接螺丝刀2的前端部。通过该承接,基部壳体30以能够安装拆卸的方式被固定于螺丝刀2。在该固定时,螺丝刀2的工具头位于自动上钉附件4的内部。
链带螺钉引导部30b在内部具有:中心位于其下端部前方那样的弧状的下引导槽部38。在链带螺钉引导部30b的上部,且在该下引导槽部38的上方,设置有:轴向为上下方向的圆盘状的深度调整旋钮40,深度调整旋钮40被设置成在左右露出的状态下能够进行旋转操作。深度调整盘40上连接有深度调整机构41。深度调整机构41能够根据深度调整旋钮40的旋转位置,对转接器36的前后位置进行微调,从而对自动上钉附件4(转接器36除外)相对于螺丝刀2和转接器36而言的前后位置进行微调。
进给器壳体32具有:进给器箱部32a、和安装于进给器箱部32a前端部的定位器基部32b。
进给器箱部32a分成左右两半,右部呈开盖箱状,左部呈盖状,左部和右部利用螺钉42被组合在一起。进给器箱部32a设置成:能够通过设置于进给器箱部32a的外周面和基部壳体30的内周面二者中的一个面上的且前后延伸的轨道部、和形成于另一个面上的且前后延伸的槽部的重合,而在基部壳体30内沿着前后方向移动。在进给器箱部32a的后部、和基部壳体主体部30a的转接器36的前部之间,架设有:前后延伸的且作为弹性体的螺旋弹簧43。进给器壳体32被安装成:在被螺旋弹簧43向前方施力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于基部壳体30前后移动。
另外,进给器箱部32a具有:从前表面中央部到下表面前部呈开放的开放部,在前部的两侧具有:侧面观察时,下部呈圆弧状而上部上下延伸的J字状的上引导槽部44。
定位器基部32b为:上下和后方呈开放的箱状,在后部能够承接进给器箱部32a的前部。在定位器基部32b的前表面的中央部到下部形成有:螺钉贯穿缝45a。在定位器基部32b的前表面的前侧,嵌入有:同样具有螺钉贯穿缝45b的弹性体(橡胶)制的帽46。定位器基部32b除了图示的这个之外,还可以备有前后方向长度不同的,并能够根据链带螺钉50的螺钉52的长度进行更换。
如图10局部图示的那样,在合成树脂制的连结带54上,沿着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列地开口设置有多个孔(例如50个),以螺钉52的头部卡在各孔中且螺钉52的螺钉部向相同方向穿出的状态来穿设螺钉52,由此形成链带螺钉50。另外,在图3~图5、图10中,仅图示了1颗螺钉52。
在连结带54的两侧部排列有凹口56,凹口56具有:与螺钉52的孔的间隔(螺钉52的间距)相同的间距。各凹口56被配置于:在连结带54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螺钉52的孔的中间。
链带螺钉输送机构34配置于进给器箱部32a内。
又如图9~图11所示,链带螺钉输送机构34具备:连杆60,其侧面观察时呈V字状;环(ring)状的套筒62,其配置于连杆60的后端部;圈(doughnut)状的第1凸轮64,其配置于连杆60的前侧;圈状的第2凸轮66,其配置于第1凸轮64的右侧;筒状的第3凸轮68,其配置于第2凸轮66的右侧;左右方向的轴70,其同时穿过第1凸轮64~第3凸轮68的各中央孔;以及线轴状的轮体72,其具有能够承接第2凸轮66和第3凸轮68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孔。
连杆60具备:前销部74,其从连杆60的前端部的右部朝向右方突出;中央销部76,其在连杆60的中央的拐角部朝向左右突出;后销部78,其从连杆60的后端部的左部朝向左方突出;以及拐曲部80,其形成于中央销部76和后销部78之间。
中央销部76被插入到设置于进给器壳体32的左右方向的孔82中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连杆60能够绕着中央销部76进行摆动。
套筒6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入到后销部78。后销部78借助套筒62而进入到:形成于基部壳体主体部30a的左部内周面上的槽状的连杆引导件83内。连杆引导件83的前部亦即连杆引导件前部83a沿着上下方向(更具体是前方低的倾斜方向)延伸,连杆引导件83的其他部分亦即连杆引导件主体部83b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拐曲部80的前方的前后方向部分位于:拐曲部80的后方的前后方向部分的右侧。
第1凸轮64的外形大于轮体72的中央孔的外形。
在第1凸轮64的左表面的中央孔的周围,朝向左方立起设置有:环状的肋84,在肋84的后侧配置有:前后方向的槽部86,槽部86是由朝向后方并列延伸的2条肋和它们之间的第1凸轮64的左表面来形成的。连杆60的前销部74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进入到槽部86中。
另外,在第1凸轮64的右表面,形成有:第1齿部88,第1齿部88包括沿着中央孔排列的多个(8个)齿。第1齿部88的各齿具有:第1陡斜面88a(左右方向的面)和第1缓斜面88b。各第1陡斜面88a配置在:相对于同一齿的第1缓斜面88b而言从右侧观察时的逆时针侧。
第2凸轮66在圆筒外周面具有向外方突出的凸部90,凸部90在上部有3个,下部有2个,整体呈非旋转对称的状态。另一方面,在轮体72的中央孔,形成有:与凸部90进行相同配置的多个左右方向的凹槽92。由于各凸部90和各凹槽92以非旋转对称状态配置,因此,能够防止:在认错了第2凸轮66的左表面和右表面的状态下将第2凸轮66配置于轮体72内的情况。
另外,在第2凸轮66的左表面,形成有:和第1齿部88相同的右方第2齿部94。右方第2齿部94的右方第2陡斜面94a配置在:相对于同一齿的右方第2缓斜面94b而言从左侧观察时的逆时针侧。
此外,在第2凸轮66的右表面,形成有:和第1齿部88及右方第2齿部94相同的左方第2齿部96。左方第2齿部96的左方第2陡斜面96a配置在:相对于同一齿的左方第2缓斜面96b而言从右侧观察时的顺时针侧。
第3凸轮68的左部呈圈状,右部呈比左部细的有底筒状,在左表面形成有:与左方第2齿部96相同的第3齿部98。第3齿部98的第3陡斜面98a配置在:相对于同一齿的第3缓斜面98b而言从左侧观察时的顺时针侧。
第3凸轮68的右部以能够左右移动的方式进入到左右方向上的凸轮承接部100中,其中,凸轮承接部100是在进给器箱部32a的右部内周面以朝向左方突出成筒状的方式来形成的。
轴70呈圆柱状,在中央部具有:比其他部分粗的大径部102。
大径部102右方的部分进入到第3凸轮68的中央孔和第2凸轮66的中央孔中,大径部102及其左侧的部分进入到第1凸轮64的中央孔中。第1凸轮64利用毛毡制的环104、进给器箱部32a的左部内表面以及大径部102而在左右方向上被定位。在进给器箱部32a的左部内表面,形成有:能够承接第1凸轮64的肋84的环状的小槽部106。
轴70的左端部穿过在进给器箱部32a左部开口设置的孔而露出到外部,成为倒退按钮107。
轮体72在中央的圆筒部108的左右两侧,具有:圆盘状的凸缘部110。各凸缘部110的间隔与连结带54等宽。在各凸缘部110的圆筒面上配置有:朝向外方突出的多个输送齿112,多个输送齿112在周向上等间隔地排列。
轮体72利用与圆筒部108的前下部接触或接近的带(band)114而在上引导槽部44的后方被保持或被定位。带114的上端部被固定于:进给器箱部32a的上部的、且是上引导槽部44的后侧,带114的下端部被固定于:进给器箱部32a的下后部。在带114的上部,开口设置有:供工具头通过的孔。另外,在轮体72的中央孔的右部、和凸轮承接部100的筒状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轴承116,轮体7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轴承116。此外,在轴承116的左侧、和第3凸轮68(圈状的左部的右表面)之间,架设有:作为弹性体的弹簧117。
轮体72的左表面侧利用第1凸轮64的右表面(第1齿部88以外的部分)、和上下的定位肋118而在左右方向上被定位,其中,上下的定位肋118是朝向右方立起设置于进给器箱部32a的左部内表面。
在轮体72的中央孔内,配置有:第3凸轮68、第2凸轮66、第1凸轮64的右端部、以及轴70的右部。这之中,仅有第2凸轮66借助凸部90和凹槽92而被连结于轮体72。另外,第3凸轮68、第2凸轮66和轴70能够沿着左右方向移动。
由连杆60、第1凸轮64、第2凸轮66和第3凸轮68(以及连杆引导件83)构成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另外,由轴70和弹簧117构成轮体自由机构。
以下,主要参照图10、图11,说明这样的自动上钉螺丝刀1的动作例。
在被安装于螺丝刀2的自动上钉附件4呈伸长的状态(图3)下,使用者将链带螺钉50的连结带54的端部以螺钉52的螺钉部作为前方的朝向而从基部壳体30的下引导槽部38的下端部朝着上端部送入,然后再送入到进给器壳体32的上引导槽部44的下端部。另外,如图11的(a)、(b)所示,在装入链带螺钉50时和紧固螺钉时,不操作轴70的倒退按钮107,第3凸轮68和第2凸轮66通过弹簧117而被朝向第1凸轮64施力,第1齿部88和右方第2齿部94互相接触,另外,左方第2齿部96和第3齿部98互相接触。
如图10的(a)、(b)所示,轮体72能够朝着从左侧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亦即顺方向旋转,但反方向的旋转则受到限制。即,在轮体72顺方向旋转时,与轮体72相连的第2凸轮66的右方第2齿部94的右方第2陡斜面94a能够在第1凸轮64的第1齿部88的第1缓斜面88b上滑动,依次离开第1陡斜面88a。另外,第2凸轮66的左方第2齿部96的左方第2陡斜面96a能够在第3凸轮68的第3齿部98的第3缓斜面98b上滑动,依次离开第3陡斜面98a。另一方面,在对轮体72反方向旋转进行限制时,与轮体72相连的第2凸轮66的右方第2齿部94的右方第2陡斜面94a与第1陡斜面88a啮合。另外,第2凸轮66的左方第2齿部96的左方第2陡斜面96a与第3陡斜面98a卡合。
进入到上引导槽部44的下端部之后的链带螺钉50的连结带54与能够这样顺方向旋转的轮体72的凸缘部110接触,从而使轮体72适当旋转,这样在前下部的输送齿112进入到上端部的凹口56中的状态下来装填链带螺钉50。
如图10的(a)、(b)所示,当自动上钉附件4呈伸长状态时,连杆60的后销部78位于连杆引导件前部83a的下端部,前销部74和第1凸轮64的槽部86位于上方。
使用者将帽46抵接于被加工对象的想要进行螺钉紧固的部位(被加工部位),然后向前方推压螺丝刀2。
于是,基部壳体30克服螺旋弹簧43的作用力而相对于进给器壳体32逐渐前进,自动上钉附件4逐渐收缩。
此时,如图10的(c)所示,连杆60的后销部78顺着连杆引导件前部83a而相对移动地上升,连杆60绕着中央销部76摆动,前销部74下降。随着前销部74的下降,第1凸轮64借助槽部86而绕着轴70朝向从左侧观察的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如图10的(d)所示,该旋转通过第1齿部88的第1陡斜面88a和右方第2齿部94的右方第2陡斜面94a的卡合而被传递至第2凸轮66,再通过各凸部90和各凹槽92又被传递至轮体72(轮体72的顺方向旋转)。该旋转的大小能够使轮体72的输送齿112上升1间距的量,亦即是:链带螺钉50的连结带54上的相邻凹口56的间隔的量。
而且,随着这样的轮体72的旋转,借助输送齿112和连结带54的凹口56而将链带螺钉50的螺钉52输送1间距的量,是从图10的(a)中所示的位置供给到图10的(c)所示的位置、亦即工具头的轴向前方。螺钉52的前端在供给初期位于:定位器基部32b的前端(帽46)的后方。
另外,在这样的第2凸轮66的旋转方向上,第2凸轮66的左方第2齿部96的左方第2陡斜面96a离开第3凸轮68的第3齿部98的第3陡斜面98a,而在顺着第3缓斜面98b的方向上移动。据此,第2凸轮66的左方第2齿部96和第3凸轮68的第3齿部98互不卡合,第3凸轮68则容许第2凸轮66进行该方向上的旋转(单向离合器)。
另外,在螺钉52的前端从帽46的螺钉贯穿缝45b穿出之前,工具头进入到:被供给到其轴向前方的螺钉52的头部中。
使用者拉动触发器18,并保持拉动状态地向前方推压螺丝刀2。在进入到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杆引导件主体部83b之后的后销部78的作用下,连杆60的姿势被维持在前销部74下降的状态。据此,第1凸轮64、第2凸轮66以及轮体72的旋转位置也被维持不变。
螺钉52的前部从帽46的螺钉贯穿缝45b向前方穿出,在工具头的作用下一边旋转,一边逐渐进入被加工部位。另外,螺钉52在工具头的作用下开始向前方移动时,随着该移动而与连结带54分离。
这样,在进给器壳体32彻底进入基部壳体30,自动上钉附件4最大限度地收缩(图4),或者螺钉52完全进入到自动上钉附件4跟前的被加工部位时,使用者停止向前方推压螺丝刀2,使自动上钉附件4在螺旋弹簧43的作用力下恢复伸长状态。
在即将彻底恢复伸长状态之前,工具头离开链带螺钉50。另外,如图10的(e)所示,连杆60的后销部78顺着连杆引导件前部83a而下降,前销部74呈上升。随着前销部74的上升,第1凸轮64朝向从左侧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在该旋转时,如图10的(f)所示,第1凸轮64的第1齿部88的第1陡斜面88a离开第2凸轮66的右方第2齿部94的右方第2陡斜面94a而在顺着右方第2缓斜面94b的方向上移动。因此,第1凸轮64的第1齿部88和第2凸轮66的右方第2齿部94互不卡合,第2凸轮66不受第1凸轮64的旋转力作用(单向离合器)。因此,即使第1凸轮64朝向从左侧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第2凸轮66也不向该方向旋转。据此,轮体72此时也不旋转(轮体72的反方向旋转受到限制)。
使用者通过适当反复进行这种自动上钉附件4的从开始压缩经过压缩状态再到恢复伸长状态的过程,将链带螺钉50的螺钉52连续地逐渐打入各被加工部位。在该情况下,链带螺钉50仅向上方输送,而不向下方输送。另外,在上方只吐出连结带54,在下方排列有后续供给的螺钉52。
另一方面,使用者在希望中途取出链带螺钉50的情况下,在不进行螺钉紧固时向上方拉住链带螺钉50。
另外,使用者也可以通过对轴70的左端部亦即倒退按钮107进行推压操作,而自下方取出链带螺钉50。
即,如图11的(a)、(b)所示,在操作倒退按钮107之前,轴70被弹簧117借助第3凸轮68而朝向左方施力,轴70的大径部102接触于第1凸轮64,并离开第2凸轮66。
然后,如图11的(c)、(d)所示,当推压倒退按钮107,使轴70克服弹簧117的作用力而朝向右方移动时,首先,第3凸轮68朝向右方移动而离开第2凸轮66,接着,大径部102朝向右方推压第2凸轮66,第2凸轮66离开第1凸轮64。
于是,第3凸轮68的第3齿部98离开第2凸轮66的左方第2齿部96,第2凸轮66的右方第2齿部94离开第1凸轮64的第1齿部88,第2凸轮66成为能够双向旋转的状态。
因此,在该状态下,轮体72能够不受到与其自身相连的第2凸轮66的限制而进行旋转,不会咬住被向下方拉拽的链带螺钉50,从而容许朝向下方拔出(倒拔)链带螺钉50(轮体自由机构)。
以上的自动上钉附件4、自动上钉螺丝刀1具备:基部壳体30,其安装于螺丝刀2;进给器壳体32,其以能够相对于基部壳体30沿着螺钉52的紧固方向移动的方式而与基部壳体30组合在一起;轮体72,其设置于进给器壳体32内,通过自身的顺方向旋转来输送利用连结带54而连结多个螺钉52而成的链带螺钉50;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其使轮体72朝向顺方向旋转,并限制轮体72朝向反方向旋转;以及轮体自由机构,其用于解除该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对轮体72反方向旋转的限制,所述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和轮体自由机构配置于轮体72的内侧一方。
据此,利用轮体自由机构,能够容易地进行链带螺钉50的倒拔,且能够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结构紧凑。此外,利用轮体72保护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和轮体自由机构,避免了它们受到被加工对象(例如石膏板)等产生的粉尘等的影响。
另外,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具有:第1凸轮64;第2凸轮66,其与轮体72相连,在反方向旋转时与第1凸轮64啮合;以及第3凸轮68,其在反方向旋转时与第2凸轮66啮合,轮体自由机构具有轴70,轴70使第2凸轮66和第3凸轮68移动,来使第1凸轮64和第3凸轮68离开第2凸轮66。
因此,能够提供:结构紧凑、容易倒拔链带螺钉50且对粉尘等的耐久性高的自动上钉附件4、自动上钉螺丝刀1。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方式和变更例,例如也可以适当实施如下变更。
相对于螺钉52的紧固方向亦即前后方向和轮体72的轴向亦即左右方向而言,轮体自由机构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与轮体72排列。例如,也可以不在内部配置:第1凸轮64~第3凸轮68、以及轴70和弹簧117,而是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替代轴70的另一中心轴上的轮体72的上侧(或下侧),配置:附带单向离合器的齿轮,并从后方(抑或上方或下方)将连杆60连接于该齿轮,其中,附带单向离合器的齿轮和形成于轮体72的圆筒部108的齿部啮合,且能够利用与弹簧117和轴70同样的轮体自由机构而沿着左右方向进行移动。
在该情况下,由附带单向离合器的齿轮和连杆60构成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
在轮体自由机构不工作时,附带单向离合器的齿轮和轮体72的齿部啮合,而在轮体自由机构工作(推压轴70)时,附带单向离合器的齿轮离开轮体72的齿部,容许轮体72进行双向旋转。
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利用轮体自由机构,使得链带螺钉50容易拔出,而且自动上钉附件4在前后方向上结构紧凑。
第1凸轮64~第3凸轮68的各齿部的形状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各陡斜面和各缓斜面中的至少任一者也可以是曲面。另外,第1凸轮64~第3凸轮68的单向离合器和上述变更例的单向离合器中的至少任一者也可以采用摩擦板等各种形式的离合器。
连结带54的凹口56和轮体72的输送齿112也可以变更尺寸,还可以互换凹凸结构。第2凸轮66的各凸部90和轮体72的各凹槽92中的至少任意一对凸部和凹槽、或者各种槽部和置入槽部中的各种销部或突起等也同样可以变更。
轴70也可以使第1凸轮64和第2凸轮66移动,还可以使第1凸轮64~第3凸轮68全都移动。
螺旋弹簧43和弹簧117中的至少一者也可以采用橡胶块等其他形式的弹性体。帽46也是同样。
各种构件和部分中的至少一者也可以一体化或分体化,例如,马达外壳12和齿轮外壳14也可以一体化,马达外壳主体部12a和手柄部12b也可以分体化(前者成为马达外壳,后者成为手柄外壳),轴70的左端部以外的部分和倒退按钮107也可以分体化,轮体72的圆筒部108和凸缘部110也可以分体化等。
深度调整旋钮40、深度调整机构41和转接器36也可以省略。帽46、第1凸轮64的肋84、环104、带114等各种构件和部分中的至少任一者也是同样。
连结带54的材质也可以是合成树脂以外的材料。对于以毛毡制的环104为首的其他构件,也可以选用各种各样的材质。
进气口16的数量和配置中的至少一项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触发器18、排气口22、第1凸轮64~第3凸轮68的各种齿部中的各齿、第2凸轮66的各凸部90和轮体72的各凹槽92、轴70的大径部102以及轮体72的输送齿112中的至少任一者等也是同样。
各种构件的尺寸和形状中的至少一项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连杆60可以做得更长,连杆60的拐角部的角度可以设得更大(包括180°以上)或更小等。
各种构件的形式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触发器18可以做成按钮,深度调整旋钮40可以做成操作杆等。
马达可以是有刷马达,也可以是无刷马达。
也可以代替线缆连接部19而设置能够安装向马达供给电力的蓄电池的蓄电池安装部,或者也可以同时设置线缆连接部19和蓄电池安装部。该蓄电池安装部可以仅能安装1个蓄电池,也可以能够安装2个以上的蓄电池。蓄电池可以使用18V(最大20V)、25.2V、28V、36V等18~36V的任意的锂离子蓄电池,也可以使用电压低于18V或超过36V的锂离子蓄电池,还可以使用其他种类的蓄电池。
另外,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螺丝刀2以外的螺钉紧固器。此外,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自动上钉附件4以外的进给装置。除此之外,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进给装置和螺钉紧固器一体化而不能分离(维修等特殊情况除外)的附带进给装置的螺钉紧固器。

Claims (3)

1.一种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进给装置具备:
基部壳体,其安装于螺钉紧固器;
进给器壳体,其以能够沿着螺钉的紧固方向相对于所述基部壳体移动的方式而与所述基部壳体组合在一起;
轮体,其设置于所述进给器壳体内,通过自身的顺方向旋转,来输送利用连结带连结多个所述螺钉而成的链带螺钉;
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其使所述轮体朝向所述顺方向旋转,并限制所述轮体朝向反方向旋转;以及
轮体自由机构,其用于解除所述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对所述轮体的反方向旋转的限制;
所述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具有:
第1凸轮;
第2凸轮,其与所述轮体相连,在限制所述反方向旋转时该第2凸轮与所述第1凸轮啮合;以及
第3凸轮,其在限制所述反方向旋转时与所述第2凸轮啮合,
所述轮体自由机构具有轴,该轴同时穿过所述第1凸轮、所述第2凸轮以及所述第3凸轮的各中央孔,使所述第1凸轮、所述第2凸轮和所述第3凸轮中的至少任意2个凸轮移动,并使所述第1凸轮和所述第3凸轮离开所述第2凸轮,
所述第2凸轮和所述第3凸轮位于所述轮体的中央孔内。
2.一种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进给装置具备:
基部壳体,其安装于螺钉紧固器;
进给器壳体,其以能够沿着螺钉的紧固方向亦即前后方向相对于所述基部壳体移动的方式而与所述基部壳体组合在一起;
轮体,其在把轴向作为左右方向的状态下设置于所述进给器壳体内,通过自身的顺方向旋转,来输送利用连结带连结多个所述螺钉而成的链带螺钉;
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其使所述轮体朝向所述顺方向旋转,并限制所述轮体朝向反方向旋转;以及
轮体自由机构,其用于解除所述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对所述轮体的反方向旋转的限制,
所述轮体顺方向旋转机构具有与形成于所述轮体的圆筒部的齿部啮合的附带单向离合器的齿轮,
所述轮体自由机构与所述轮体在上下方向上排列,
在所述轮体自由机构不工作时,所述附带单向离合器的齿轮和所述轮体的齿部啮合,而在所述轮体自由机构工作时,所述附带单向离合器的齿轮离开所述轮体的齿部,容许所述轮体进行双向旋转。
3.一种附带进给装置的螺钉紧固器,其特征在于,
该附带进给装置的螺钉紧固器安装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进给装置。
CN201811255514.6A 2017-12-05 2018-10-26 进给装置和附带进给装置的螺钉紧固器 Active CN1098661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33679A JP7025910B2 (ja) 2017-12-05 2017-12-05 ねじ送り装置、及びねじ送り装置付きねじ締め付け機
JP2017-233679 2017-1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6165A CN109866165A (zh) 2019-06-11
CN109866165B true CN109866165B (zh) 2022-02-01

Family

ID=66547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55514.6A Active CN109866165B (zh) 2017-12-05 2018-10-26 进给装置和附带进给装置的螺钉紧固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07626B2 (zh)
JP (1) JP7025910B2 (zh)
CN (1) CN109866165B (zh)
DE (1) DE1020181293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30678A1 (ja) 2018-05-29 2019-12-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
US11460217B2 (en) * 2020-02-27 2022-10-04 Air Distribution Technologies Ip, Llc Adjustable cam assembly for damper position feedback
CN214446111U (zh) * 2020-06-30 2021-10-22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辅助动力工具打钉的工具附接装置
CN112757207B (zh) * 2021-01-27 2022-08-19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链条式自动送钉装置及螺钉枪
CN115575658A (zh) * 2022-09-29 2023-01-06 时新(上海)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加样机构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4079A (en) * 1996-07-26 1999-05-18 Makita Corporation Screw feeding device in continuous screw driving tool
CN200991873Y (zh) * 2006-12-14 2007-12-19 黄世忠 改进的螺丝钉枪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71708A (zh) 1971-12-29 1973-09-28
JPH0486173U (zh) * 1990-11-30 1992-07-27
JP2998886B2 (ja) * 1994-08-30 2000-01-17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連結ネジ用ネジ締め機における連結ネジの逆抜き機構
JPH0911143A (ja) * 1995-06-22 1997-01-14 Makita Corp 連続ねじ締付け機のねじ供給装置
US20040112183A1 (en) 2002-12-17 2004-06-17 San-I Huang Screw gun to feed and drive collated screws
JP4434069B2 (ja) * 2005-04-28 2010-03-17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連結ねじドライバ
JP2006305681A (ja) 2005-04-28 2006-11-09 Hitachi Koki Co Ltd 連結ねじドライバ
JP4871708B2 (ja) 2006-11-13 2012-02-08 株式会社マキタ 連続ねじ締付け機のねじ送り装置
US7424840B1 (en) * 2007-02-26 2008-09-16 Shu-Chung Huang Nail gun
JP6127662B2 (ja) * 2013-04-01 2017-05-17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連結ネジ用ネジ締め機のネジ送り機構及び連結ネジ用ネジ締め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4079A (en) * 1996-07-26 1999-05-18 Makita Corporation Screw feeding device in continuous screw driving tool
CN200991873Y (zh) * 2006-12-14 2007-12-19 黄世忠 改进的螺丝钉枪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07626B2 (en) 2021-05-18
US20190168363A1 (en) 2019-06-06
JP2019098481A (ja) 2019-06-24
CN109866165A (zh) 2019-06-11
DE102018129338A1 (de) 2019-06-06
JP7025910B2 (ja) 2022-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66165B (zh) 进给装置和附带进给装置的螺钉紧固器
CN102069474B (zh) 具有空射锁定器的紧固件驱动器
US8240534B2 (en) Driving tool
US3601168A (en) Driving tool for fasteners
US7766204B2 (en) Hand-held drive-in tool
US20090314143A1 (en) Screw band locking device
US9004192B2 (en) Electrical power tool
US20090321492A1 (en)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20110180290A1 (en) Electrical power tool
JP2008012615A (ja) 打込機
JP6197547B2 (ja) ねじ打機
US20160207178A1 (en) Power tool
JPH0332415B2 (zh)
JP4917612B2 (ja) 固定エレメントをセッティングするための装置
JP2005288607A (ja) 携帯式ファスナー打ち込み工具
WO2019009078A1 (ja) 打込み工具
JP4539296B2 (ja) 釘打機における釘送り機構
JP2010179416A (ja) ねじ締め機
JP5190781B2 (ja) ねじ締め機
JP2010005764A (ja) ねじ締め機
JP2676079B2 (ja) 連続ビス締め付け機
JPH07266248A (ja) 連結ネジ用ネジ締め機におけるネジ送り機構
JPH0615940U (ja) 螺締機におけるビス自動送り装置
JP5229547B2 (ja) ねじ締め機
JP2004298974A (ja) ファスナー連続打ち込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