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4369B - 驱动带轮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系统、辊组装装置、部件安装装置及轴毂贯插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带轮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系统、辊组装装置、部件安装装置及轴毂贯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4369B
CN109844369B CN201680090223.9A CN201680090223A CN109844369B CN 109844369 B CN109844369 B CN 109844369B CN 201680090223 A CN201680090223 A CN 201680090223A CN 109844369 B CN109844369 B CN 1098443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movable cover
sliders
inclined plat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902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4369A (zh
Inventor
石堂德寿
松本雅博
安永博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44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4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4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43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32Friction members
    • F16H55/36Pulle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9/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9/0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9/04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 F16H9/1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 F16H9/16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using two pulleys, both built-up out of adjustable conical parts
    • F16H9/18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using two pulleys, both built-up out of adjustable conical parts only one flange of each pulley being adjus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Pulleys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带轮(10)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系统(50)。制造系统(50)构成为包括辊组装装置(200)、部件安装装置(300)和轴毂贯插装置(400)。各装置(200、300、400)被配设在移送用旋转台(52)的圆周上。在移送用旋转台(52)上,设置有接受可动罩(12)的第1托盘(54)和接受倾斜板(18)的第2托盘(56)。

Description

驱动带轮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系统、辊组装装置、部件安装装 置及轴毂贯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带轮(drive pulley)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系统、构成该制造系统的辊组装装置、部件(piece)安装装置及轴毂(boss)贯插装置。
背景技术
搭载于汽车车身的无级变速器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8-61448号所记载的那样包括驱动带轮,该驱动带轮通过在可动罩(movable face)与在外缘部安装有多个滑动件(slide piece)的倾斜板(ramp plate)之间夹装多个配重辊(weight roller)来构成。另外,可动罩和滑动件呈大致圆盘形状,在其中心分别形成第1通孔、第2通孔。在其中的第1通孔中嵌合有被称为轴毂的圆筒体。
驱动带轮通过操作者手动操作来组装。具体而言,首先,将配重辊组装于在可动罩内设置的辊保持部,并且将轴毂贯插在第1通孔中。另一方面,在倾斜板的外缘部单独地安装滑动件。在此之后,使倾斜板与可动罩重叠。
发明内容
在通过这样的手动作业来组装的情况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为了改善该情况,期望有一种能够自动组装驱动带轮的装置或系统。
本发明的一般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且高效地组装驱动带轮的驱动带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组装驱动带轮的驱动带轮的制造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可动罩内组装配重辊的辊组装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倾斜板的外缘部安装滑动件的部件安装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形成于可动罩的通孔中贯插轴毂的轴毂贯插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驱动带轮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由可动罩、多个配重辊、呈圆筒形状的轴毂、倾斜板和多个滑动件来组装构成无级变速器的驱动带轮,
该驱动带轮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
在可动罩内收容多个配重辊;
在倾斜板的周边区域配置多个滑动件;
推压多个所述滑动件,来将多个所述滑动件安装在所述倾斜板上;
在形成于所述可动罩的通孔中贯插轴毂。
即,在本发明中,通过规定的机构等自动地进行上述的各工序。因此,能够在可动罩内收容多个配重辊、推压在倾斜板附近配置的多个滑动件来安装于所述倾斜板。
因此,直到得到驱动带轮为止的时间与进行手动作业的情况相比较明显缩短。因此,提高驱动带轮的生产效率。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同时进行在倾斜板上安装多个滑动件的工序和在通孔中贯插轴毂的工序。并且,也可以同时进行在可动罩内收容多个配重辊的工序和在倾斜板的周边区域配置多个滑动件的工序。通过这样同时进行多个工序,进一步提高驱动带轮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驱动带轮的制造系统,该制造系统由可动罩、多个配重辊、呈圆筒形状的轴毂、倾斜板和多个滑动件来组装构成无级变速器的驱动带轮,
该驱动带轮的制造系统包括:输送用旋转台,其载置所述可动罩和所述倾斜板,并且能够以该状态旋转;
辊组装装置,其在可动罩内收容多个配重辊;
部件安装装置,其在倾斜板上安装多个滑动件;和
轴毂贯插装置,其在形成于所述可动罩的通孔中贯插轴毂。
通过该结构,能够自动地进行一边使输送用旋转台旋转来输送可动罩和倾斜板,一边在可动罩内收容多个配重辊、在倾斜板上安装多个滑动件,以及在形成于可动罩的通孔中贯插轴毂。
即,能够通过各装置进行规定的动作来高效地组装驱动带轮。因此,不需要烦杂的手动作业,并且至得到驱动带轮为止的时间变短,因此,该驱动带轮的生产效率提高。
优选为,辊组装装置构成为具有输送配重辊的辊输送机构、形成有开口部的旋转盘和使旋转盘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并且,使由辊输送机构输送的配重辊随着旋转盘旋转穿过开口部而收容在可动罩内。
在想要将所有配重辊直接且同时收容于可动罩内的情况下,例如,当可动罩有公差内的尺寸的差异时,存在一部分配重辊与形成于可动罩的导向肋干涉而没有收容在可动罩内的担忧。与此相对,在上述结构中,即使在配重辊暂时越升到形成于可动罩的导向肋的情况下,当旋转盘在旋转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旋转时也从导向肋向辊槽滑落。因此,当可动罩有尺寸的差异时,也易于将所有的配重辊收容在可动罩内。
优选为,辊输送机构包括真空吸附机构。这是由于真空吸附机构除了结构简单之外,还易于保持配重辊那样的圆柱形状体、球形状体等。
另外,部件安装装置可以构成为,具有插入机构,该插入机构使配置在倾斜板的周边区域的多个滑动件向倾斜板侧行进。通过由插入机构推压所有滑动件,能够将多个滑动件安装于倾斜板。
并且,优选为,部件安装装置具有部件输送机构,该部件输送机构将多个滑动件向倾斜板的周边区域输送。据此,能够自动地进行滑动件的从输送到向倾斜板安装的所有工序。因此,进一步提高驱动带轮的生产效率。
优选为,部件输送机构包括用于保持滑动件的真空吸附机构。如上所述,真空吸附机构结构简单。另外,即使是滑动件那样的小形状,也易于保持。
另外,优选为,设置压缩空气供给机构,该压缩空气供给机构导出将滑动件向部件输送机构推压的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辅助滑动件向部件输送机构移动。因此,能够高效地将滑动件向部件输送机构供给。
轴毂贯插装置例如可以构成为,具有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穿过形成于可动罩的通孔而与轴毂的孔部卡合。在该情况下,伴随着引导部件向远离通孔的方向后退而将轴毂向通孔引导。据此,能够将轴毂容易地贯插于通孔。
在制造系统中还可以设置工件输送机构,该工件输送机构将1组可动罩和倾斜板同时向输送用旋转台输送。据此,能够高效地将作为工件的可动罩和倾斜板向输送用旋转台供给。并且,不需要作业者的手动作业,因此作业者的负担减轻。
并且,优选为,设置有重叠机构,该重叠机构使安装有滑动件的倾斜板与收容配重辊的所述可动罩重叠。据此,能够使重叠的工序自动化。因此,作业者的负担进一步减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辊组装装置,其在可动罩中收容多个配重辊,具有:
辊输送机构,其输送配重辊;
旋转盘,其形成有开口部;和
旋转驱动机构,其使所述旋转盘旋转,
使由所述辊输送机构输送的所述配重辊随着所述旋转盘旋转穿过所述开口部而收容在所述可动罩内。
如上所述,优选为,该辊组装装置包括真空吸附机构,该真空吸附机构用于保持输送配重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部件安装装置,其在倾斜板上安装多个滑动件,具有插入机构,该插入机构通过使配置在所述倾斜板的周边区域的多个所述滑动件向所述倾斜板侧行进而将所述滑动件安装于所述倾斜板。
如上所述,优选为,在该部件安装装置中设置有部件输送机构,该部件输送机构将多个滑动件输送到倾斜板的周边区域。另外,也可以使部件输送机构构成为包括用于保持滑动件的真空吸附机构。
并且,优选为,为了辅助滑动件向部件输送机构移动,设置有压缩空气供给机构,该压缩空气供给机构导出将滑动件向部件输送机构推压的压缩空气。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轴毂贯插装置,其在形成于可动罩的通孔中贯插轴毂,
具有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穿过所述通孔而与所述轴毂的孔部卡合,
随着所述引导部件向远离所述通孔的方向后退,将所述轴毂向所述通孔引导。
如上所述,通过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在形成于可动罩的通孔中贯插轴毂。
附图说明
图1是驱动带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构成图1的驱动带轮的可动罩的、成为驱动带轮内表面的一侧的整体概略主视图。
图3是构成图1的驱动带轮的倾斜板的、成为驱动带轮外表面的一侧的整体概略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带轮的制造系统的概略俯视图。
图5是构成图4的制造系统的工件输送机构的主要部分概略立体图。
图6是表示设置于构成图4的制造系统的移送用旋转台,接受可动罩的第1托盘和接受倾斜板的第2托盘的主要部分概略立体图。
图7是辊组装装置的主要部分概略立体图。
图8是表示构成图7的辊组装装置的保持盘、旋转盘和旋转用气缸的主要部分概略俯视图。
图9是主要表示构成部件输送机的定位用旋转台的主要部分概略立体图。
图10是部件插入机的主要部分概略立体图。
图11是从图10的部件插入机的下方观察的主要部分概略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构成轴毂贯插装置的仿形引导部件、可动罩和轴毂的位置关系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将配重辊收容于辊槽的过程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在可动罩的通孔贯插有轴毂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带轮的制造方法,以其与构成为包括用于实施驱动带轮的制造方法的辊组装装置、部件安装装置和轴毂贯插装置的驱动带轮的制造系统的关系,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且参照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
首先,针对驱动带轮10,参照作为其分解立体图的图1概略地进行说明。驱动带轮10具有可动罩12、多个(例如,6个)配重辊14、和在外缘部安装有3个滑动件16的倾斜板18。可动罩12和倾斜板18呈圆盘形状,在可动罩12的中心形成第1通孔20,另一方面,在倾斜板18的中心形成第2通孔22。
可动罩12的一端面成为驱动带轮10的外表面。该一端面由平缓的锥形斜面构成,成为伞形。另一方面,在面对倾斜板18的另一端面,如图2所示,在2条导向肋24之间形成辊槽26。辊槽26形成有6条,在各辊槽26中分别收容1个配重辊14。配重辊14能够沿辊槽26移动。
如图3所示,倾斜板18具有倾斜为锥形的3个倾斜部28和从该倾斜部28的中心突出的中空圆筒部30,当将可动罩12的一端面堵塞时,中空圆筒部30沿远离可动罩12的方向延伸。在各倾斜部28上形成有向中空圆筒部30侧凹进的凹部32。并且,薄壁的平坦部34介于相邻的倾斜部28彼此之间。另外,所述第2通孔22形成于中空圆筒部30的大致中心。
滑动件16呈夹子(clip)形状,所述平坦部34插入开口。可动罩12和倾斜板18重叠,其结果,在两部件之间夹装配重辊14。
并且,在第1通孔20中嵌合有由圆筒形状体构成的轴毂36。这样构成的驱动带轮10随着嵌合于轴毂36的第3通孔38(孔部)中的驱动轴旋转而跟随旋转。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带轮10的制造系统进行说明。如图4中主要部分的概略所示那样,该制造系统50构成为包括待机部100、辊组装装置200、部件安装装置300、轴毂贯插装置400和重叠装置500。待机部100和所述的各装置200、300、400、500被配设在设置于基台51且呈大致圆环形状的输送用旋转台52的圆周上。制造系统50还具有工件输送机构102,该工件输送机构102将可动罩12和倾斜板18从待机部100输送到输送用旋转台52。
可动罩12被单独地依次搬入待机部100,并且在待机部100重叠有多个倾斜板18。被搬入的可动罩12和重叠的倾斜板18并列配置。可动罩12和倾斜板18以该状态被逐个保持于工件输送机构102。即,工件输送机构102将1组可动罩12和倾斜板18同时向输送用旋转台52输送。
具体而言,工件输送机构102具有设置于支柱104的第1输送用气缸106、设置于该第1输送用气缸106的第1输送杆108顶端的第1直线导轨(linear guide)110和可在第1直线导轨110的作用下升降的保持臂112。如图5所示,在保持臂112上设置有把持可动罩12的第1把持部114和把持倾斜板18的第2把持部116。其中的第1把持部114具有自如开闭的3个把持爪118,该3个把持爪118通过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移动来从外缘部侧把持可动罩12。
在一方的第2把持部116上附设有未图示的真空吸附机构。即,倾斜板18被构成所述真空吸附机构的吸引用气嘴(nozzle)(未图示)吸附保持。
在输送用旋转台52上各设置有3个图6所示的第1托盘54和第2托盘56。第1托盘54用于保持可动罩12,第2托盘56用于保持倾斜板18。在输送用旋转台52和第1托盘54上贯穿形成有与第1通孔20连通的通过孔58。
另外,在第1托盘54上形成供把持爪118进入的缺口59。通过该缺口59,避免把持爪118与第1托盘54相干涉。
在第2托盘56上立设有进入第2通孔22而露出的保持用柱60。另外,在周缘部附近立设有3根旋转防止柱62,这3根旋转防止柱62进入倾斜板18的凹部32而防止该倾斜板18旋转。在旋转防止柱62彼此之间设置有用于使载置的滑动件16滑动的滑动底座部64。在滑动底座部64的最远离第2托盘56的最后方立设有后方壁68,并且在该后方壁68上形成有进入缺口70。
输送用旋转台52将第1托盘54作为上游侧,将第2托盘56作为下游侧而沿箭头X方向旋转。因此,保持于第1托盘54的可动罩12位于被第2托盘56保持的倾斜板18的上游侧而被移送。
接着,对辊组装装置200、部件安装装置300和轴毂贯插装置400的细节进行说明。首先,如图7所示,辊组装装置200具有暂时收容配重辊14的辊收容部(roller stocker)202、形成有开口部204的旋转盘206、作为旋转驱动机构的旋转用气缸208和将旋转用气缸208定位固定的保持盘210。
在辊收容部202附近设置有随着靠近辊收容部202而向下方倾斜的2个倾斜台212。从未图示的辊用料盘(magazine)向这些倾斜台212供给配重辊14。配重辊14一边通过倾斜台212向下方滑动,一边被向辊收容部202引导。
辊收容部202由厚壁的圆盘形状体构成,以6条容置槽214与辊槽26对应的形状形成。在倾斜台212上滑动过的配重辊14被收容于容置槽214。在此,辊收容部202能够在未图示的旋转驱动马达的作用下进行分度(index)旋转。在2条容置槽214中分别收容配重辊14之后,辊收容部202进行分度旋转,据此,空的容置槽214与倾斜台212相向。
旋转盘206呈大致圆形,如图8所示,形成有6条开口部204。在旋转盘206的中心设置有支轴216,并且该支轴216贯插于在保持盘210上形成的贯插孔(未图示)。在支轴216与贯插孔之间形成略微的游隙。另外,在支轴216的从保持盘210露出的轴部的侧壁上形成螺纹,并且螺母220隔着垫圈218与螺纹旋合。通过该螺母220,防止支轴216从贯插孔脱离,并且通过保持盘210将旋转盘206以自如旋转的方式进行保持。
在保持盘210上形成露出开口部204的3个窗口222a~222c。在其中的窗口222b与旋转用气缸208之间设置2个螺栓固定块224。螺栓226以沿窗口222b延伸的方式贯插于各螺栓固定块224。螺母227与穿过螺栓固定块224的螺栓226的顶端旋合。另外,也可以将螺母227配置于没有穿过螺栓固定块224的基端侧。
连结于旋转盘206的侧壁且穿过窗口222b的撑杆(stay)228介于2个螺栓226的彼此相向的顶端彼此之间。另外,在撑杆228的上端面安装有连结盘230,该连结盘230与构成所述旋转用气缸208的旋转杆232的顶端连结。因此,旋转盘206跟随旋转杆232前进或者后退而进行旋转。旋转盘206的旋转随着撑杆228抵接于螺栓226的顶端而停止。
辊组装装置200还具有辊输送机240(辊输送机构),该辊输送机240用于将配重辊14从辊收容部202输送到位于旋转盘206下方的第1托盘54。辊输送机240具有图4所示的第2输送用气缸242、用于使第2输送用气缸242升降的第2直线导轨244和包括与辊收容部202相向的吸附保持部件246的真空吸附机构。
吸附保持部件246的位置能够通过第2输送用气缸242和第2直线导轨244来进行调节。即,吸附保持部件246随着构成第2输送用气缸242的第2输送杆248前进或者后退而沿水平方向位移,另一方面,在第2直线导轨244的作用下随着第2输送用气缸242升降而沿铅垂方向位移。
部件安装装置300具有:部件输送机302,其作为与辊组装装置200相邻的部件输送机构;和部件插入机304,其作为设置于与该部件输送机302的相位差为大致90°的位置的插入机构(参照图4)。首先,如图9所示,在部件输送机302上附设有定位用旋转台308和滑动台310,其中,所述定位用旋转台308形成有3个与滑动件16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定位用凹部306;所述滑动台310收容有向所述定位用凹部306中的1个供给的滑动件16。
定位用旋转台308被配设于在与输送用旋转台52的中心之间夹着第2托盘56的位置。即,输送用旋转台52、第2托盘56和定位用旋转台308的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定位用旋转台308与辊收容部202同样能够分度旋转。即,从滑动台310向1个定位用凹部306供给滑动件16之后,定位用旋转台308进行分度旋转,使得空的定位用凹部306与滑动台310相向。
辊收容部202和定位用旋转台308共用1个旋转驱动马达。即,辊收容部202和定位用旋转台308在旋转驱动马达的作用下同步地进行分度旋转。1次分度旋转时的旋转量为旋转约1/3,换言之为大致120°。
滑动台310随着靠近定位用旋转台308而向下方倾斜地设置。在此,部件安装装置300具有包括压缩气体供给源的气体喷射机构(压缩空气供给机构)。在滑动台310的斜上方配设有气体喷射用气嘴312,该气体喷射用气嘴312能够间歇地供给从所述压缩气体供给源供给的压缩气体(压缩空气)。压缩气体与该滑动台310上的滑动件16接触而推压该滑动件16。
部件输送机302与辊组装装置200共有图4所示的第2输送用气缸242。如上所述,构成第2输送用气缸242的第2输送杆248能够从定位用旋转台308向第2托盘56前进,另一方面从第2托盘56向定位用旋转台308后退。
在设置于第2输送杆248顶端的第2直线导轨244上附设有用于吸附保持滑动件16的真空吸附机构。即,在构成第2直线导轨244且沿铅垂方向升降的滑块(未图示)上,除了所述吸附保持部件246之外,还通过连结杆326设置大致三角形状的支承板328,并且在该支承板328上支承构成所述真空吸附机构的3组吸引用气嘴330。如以上得知的那样,吸引用气嘴330能够在该第2直线导轨244的作用下相对于定位用旋转台308升降。
3组吸引用气嘴330以与3个定位用凹部306的各相位对应的相位来设置。如在后面叙述的那样,各吸引用气嘴330吸附保持被定位用凹部306定位的滑动件16。
如图10所示,一方的部件插入机304具有:第3直线导轨352,其被支柱350支承;安装气缸356,其通过第1支架354被构成该第3直线导轨352的滑块353支承;和第2支架358,其在第1支架354下方与该第1支架354平行地设置。安装气缸356的安装杆360以可滑动的方式被贯插于在第1支架354、第2支架358上分别形成的贯插孔362、364中。另外,在安装杆360的顶端设置有进入倾斜板18的第2通孔22的定位环366。
在安装杆360上,在位于第1支架354与第2支架358之间的部位嵌设有臂安装盘370,该臂安装盘370由在下方底面和上方底面的双方上设置有凸缘368的圆筒形状体构成。当然,臂安装盘370随着安装气缸356的安装杆360的前进(下降)、后退(上升)而下降或者上升。
在第1支架354的面对第2支架358的下端面上,以垂下的方式设置有3根臂用支承柱372。在各臂用支承柱372上,以可倾动的方式连结有呈大致V字形状的连接臂部件374的折弯部。另外,各连接臂部件374的一端连结于所述臂安装盘370的凸缘368彼此之间。
如图11所示,在第2支架358的下端面,以彼此的相位差为大致120°的方式呈放射状设置有3组导轨376,并且,移动台车378以可滑动的方式卡合于该导轨376。连接臂部件374的另一端连结于各移动台车378。因此,当臂安装盘370随着安装杆360前进(下降)、后退(上升)而下降或者上升时,连接臂部件374倾动,其结果,移动台车378向彼此远离或者接近的方向位移。
在移动台车378的下端面,四棱柱形状的插入部380向铅垂方向下方突出形成。当移动台车378向彼此接近的方向位移时,插入部380插入滑动件16。
如图12所示,轴毂贯插装置400具有在第4直线导轨402(参照图4)的作用下升降的仿形引导部件404(引导部件)。轴毂36被依次搬入输送用旋转台52的下方,仿形引导部件404发挥以下作用:在下降时与轴毂36的第3通孔38卡合,在此之后当上升时将轴毂36一体地拉起而使其通过第2通孔22。
仿形引导部件404从第4直线导轨402侧开始,具有保持于第4直线导轨402的滑块的被保持部406、大径部408、大锥形缩径部410、小径部412、小锥形缩径部414。小锥形缩径部414的顶端的直径比第3通孔38的内径小,因此,仿形引导部件404易于进入第3通孔38内。
如图4所示,配设于最下游的重叠装置500具有第5直线导轨502、在该第5直线导轨502的作用下升降的板部件保持部(未图示)、第6直线导轨504、和在该第6直线导轨504的作用下升降且与第1把持部114同样地构成的带轮把持部(未图示)。在重叠装置500上还附设有第7直线导轨506,该第7直线导轨506使第5直线导轨502和第6直线导轨504沿水平方向一体地移动。另外,在重叠装置500附近设置有收容台508,该收容台508用于在排出组装好的驱动带轮10时暂时放置该驱动带轮1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系统50基本上如以上那样构成,接着,对其作用效果,通过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带轮10的制造方法的关系进行说明。
倾斜板18以如上述那样重叠有多个的状态保管在待机部100(参照图4)。在该状态下,为了得到驱动带轮10,首先,向待机部100单独地搬入可动罩12,使其与倾斜板18并列配置。
接着,保持臂112在第1直线导轨110的作用下下降。其结果,设置于保持臂112的第1把持部114、第2把持部116分别位于可动罩12、倾斜板18的正上方。并且,在下降前预先打开的3个把持爪118的顶端通过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移动来闭合,各顶端卡止在可动罩12的外缘部。伴随于此,可动罩12被把持爪118从外缘部侧把持。
这样一来,在可动罩12被把持的同时,倾斜板18被第2把持部116把持。即,对所述真空吸附机构施力来通过吸引用气嘴进行吸气。因此,倾斜板18被吸附于第2把持部116。
在此之后,保持臂112在第1直线导轨110的作用下上升,第1把持部114、第2把持部116与可动罩12、倾斜板18上升。并且,对第1输送用气缸106进行施力,第1输送杆108向输送用旋转台52进行前进动作。当第1输送杆108成为前进端时,第1把持部114、第2把持部116位于第1托盘54、第2托盘56的上方。
然后,再次对第1直线导轨110进行施力,据此保持臂112降下。伴随于此,被第1把持部114、第2把持部116把持的可动罩12、倾斜板18下降,而被分别载置于第1托盘54、第2托盘56。把持爪118打开,且吸引用气嘴内的真空被破坏,据此,可动罩12、倾斜板18从第1把持部114、第2把持部116的约束中释放而分别被移动至第1托盘54、第2托盘56。
此时,构成第1把持部114的把持爪118进入第1托盘54的缺口59。并且,当把持爪118打开时,把持爪118在缺口59内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因此,避免把持爪118与第1托盘54相干涉而打不开,因此,可动罩12易于从第1把持部114向第1托盘54移动。
另外,设置于第2托盘56的保持用柱60进入第2通孔22,并且旋转防止柱62进入凹部32。据此,完成倾斜板18的定位和止动。此时,平坦部34与滑动底座部64相向。
通过再次对第1直线导轨110施力使保持臂112上升之后,对第1输送用气缸106施力,第1输送杆108向远离输送用旋转台52的方向进行后退动作。其结果,保持臂112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即,第1把持部114、第2把持部116位于接着应该输送的可动罩12、倾斜板18的上方。
在该过程中,向形成于辊收容部202(参照图7)的6个容置槽214中的2个容置槽214中分别供给通过2个倾斜台212进行引导的配重辊14。配重辊14被收容在与倾斜台212相向的容置槽214中。
同时,在部件输送机302中,在气体喷射机构的作用下从气体喷射用气嘴312向滑动台310上排出压缩气体。压缩气体与在滑动台310上呈直线排列的滑动件16中的最后方接触,推压该滑动件16。该推压力依次向前方的滑动件16传递,将最前方的滑动件16送出。该滑动件16被收容于在定位用旋转台308上形成的定位用凹部306。
如此一来,当将2个配重辊14收容在2个容置槽214中,且将1个滑动件16收容在1个定位用凹部306中时,对所述旋转驱动马达进行施力。定位用旋转台308分度旋转约120°。其结果,空的容置槽214中的2个容置槽214与倾斜台212相向,并且空的定位用凹部306与滑动台310相向。在此期间,停止从气体喷射用气嘴312排出压缩气体。
在此之后,通过进行与上述对应的动作,在空的容置槽214中收容有配重辊14,并且在空的定位用凹部306中收容有滑动件16。定位用旋转台308分度旋转约120°之后,再次进行同样的动作。据此,在6个容置槽214中全部收容有配重辊14,并且在3个定位用凹部306中全部收容有滑动件16。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用1个旋转驱动马达使辊收容部202和定位用旋转台308同时分度旋转。因此,结构简单,并且易于使辊收容部202和定位用旋转台308同步分度旋转。
接着,输送用旋转台52分度旋转大致90°,第1托盘54上的可动罩12位于保持盘210和旋转盘206的下方,同时第2托盘56上的倾斜板18与定位用旋转台308邻接。直到该分度旋转结束为止,辊组装装置200以将配重辊14收容在辊收容部202的容置槽214中的状态待机,另外,部件输送机302以将滑动件16收容于定位用旋转台308的定位用凹部306的状态待机。
接着,吸附保持部件246和吸引用气嘴330在第2直线导轨244的作用下下降。吸附保持部件246吸附保持容置槽214内的配重辊14,另一方面,吸引用气嘴330吸附保持定位用凹部306内的滑动件16。
在此之后,吸附保持部件246和吸引用气嘴330在第2直线导轨244的作用下上升,并且,第2输送用气缸242的第2输送杆248向第1托盘54、第2托盘56进行前进运动。据此,配重辊14位于保持盘210的上方,并且滑动件16位于滑动底座部64的上方。
并且,吸附保持部件246和吸引用气嘴330在第2直线导轨244的作用下再次下降。其结果,配重辊14通过窗口222a~222c而插入开口部204。同时,滑动件16被载置在滑动底座部64的最后方。
当吸附保持部件246内和吸引用气嘴330内的真空被破坏时,配重辊14被从吸附保持部件246释放,且滑动件16被从吸引用气嘴330释放。据此,配重辊14被从吸附保持部件246移送到辊组装装置200,并且滑动件16被从吸引用气嘴330移送到滑动底座部64。在该时间点处于以下状态:配重辊14可以全部收容在辊槽26中,也可以一部分收容在辊槽26中,并且剩余的一部分如图13所示越升到导向肋24上而没有收容于辊槽26。也可以所有的配重辊14均越升到导向肋24上。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输送用气缸242和第2直线导轨244的作用下同时进行配重辊14向保持盘210的输送和滑动件16向第2托盘56(滑动底座部64)的输送。通过这样用同一输送机构输送不同的部件,能够实现制造系统50的简化,并且能够实现驱动带轮10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并且,在定位用旋转台308中,以滑动件16的相位和滑动底座部64的相位一致的方式将滑动件16定位,因此,不需要进行使滑动件16和滑动底座部64的相位一致的作业。这也有助于作业的高效化。
吸附保持部件246和吸引用气嘴330在第2直线导轨244的作用下再次上升,并且第2输送用气缸242的第2输送杆248向远离第1托盘54、第2托盘56的方向进行后退动作。即,吸附保持部件246、吸引用气嘴330和第2直线导轨244退让到吸附保持前的位置。
在此期间,对旋转用气缸208进行施力,该旋转杆232进行前进动作。伴随于此,连结盘230和撑杆228进行前进动作,据此旋转盘206进行旋转。因此,越升到导向肋24上的配重辊14被旋转盘206推压,从导向肋24滑落到辊槽26。旋转盘206的旋转通过撑杆228抵接于螺栓226而停止。
在想要将所有配重辊14直接且同时收容于辊槽26的情况下,例如,当可动罩12有公差内的尺寸的差异时,存在配重辊14的一部分越升到导向肋24上的担忧。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作业者的手动作业将越升到导向肋24上的配重辊14收容于辊槽26,但比较烦杂,需要长时间。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允许配重辊14暂时越升到导向肋24上,在此之后,使旋转盘206进行旋转,据此,能够使导向肋24上的配重辊14向辊槽26内滑动。因此,即使在可动罩12有公差内的尺寸的差异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所有的配重辊14均收容于辊槽26。因此不需要烦杂的手动作业,并且,相应地能够缩短配重辊14向辊槽26收容所需的时间。
接着,输送用旋转台52分度旋转大致90°,第1托盘54上的可动罩12位于轴毂贯插装置400的下方,并且第2托盘56上的倾斜板18位于部件插入机304的下方。在此之后,同时进行滑动件16向倾斜板18的安装和轴毂36向可动罩12的第1通孔20的贯插。
对滑动件16向倾斜板18的安装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该时间点,滑动件16被载置在滑动底座部64的最后方,换言之被载置在最远离倾斜板18的位置。为了使该滑动件16向倾斜板18侧行进,安装气缸356下降之后,安装杆360后退(上升)。
更详细而言,安装气缸356在第3直线导轨352的作用下下降。据此,第2支架358覆盖倾斜板18,且移动台车378位于滑动底座部64的后方壁68的外方。并且,定位环366进入第2通孔22,据此对倾斜板18进行定位。
在此之后,安装杆360后退(上升)。其结果,臂安装盘370上升,伴随于此,一端安装于该臂安装盘370的连接臂部件374以支承于臂用支承柱372的折弯部为支点而倾动。此时,连接臂部件374的另一端向贯插孔364移动。由于在该另一端连结有移动台车378,因此,移动台车378也向贯插孔364移动,其结果相互接近。
因此,移动台车378沿导轨376向滑动底座部64的后方壁68移动。此时,设置于移动台车378的插入部380穿过进入缺口70而推压载置在滑动底座部64上的滑动件16。据此,被推压的滑动件16在滑动底座部64上滑动而靠向倾斜板18,插入与滑动底座部64相向的平坦部34。即,滑动件16被插入安装于倾斜板18的平坦部34。
在此之后,安装杆360前进(下降),并且臂安装盘370下降。跟随于此,连接臂部件374的所述另一端向远离贯插孔364的方向移动。因此,移动台车378向远离滑动件16的方向移动,并且,插入部380穿过进入缺口70而向后方壁68的外侧避让。
并且,安装气缸356在第3直线导轨352的作用下上升而避让。
另一方面,在轴毂贯插装置400中,轴毂36穿过第1通孔20。即,仿形引导部件404在第4直线导轨402的作用下下降,如图12所示,穿过可动罩12的第1通孔20、输送用旋转台52和第1托盘54的通过孔58。仿形引导部件404插入被预先搬入输送用旋转台52下方的轴毂36的第3通孔38内。
此时,作为仿形引导部件404的顶端的小锥形缩径部414的直径被设定得比第3通孔38的内径小,因此,仿形引导部件404易于进入轴毂36的第3通孔38内。仿形引导部件404选择可更换,且小径部412的直径与第3通孔38的内径大致相等的仿形引导部件。另外,大径部408的直径与第1通孔20的内径大致同等。
直到小径部412卡合于第3通孔38为止仿形引导部件404下降之后,第4直线导轨402使仿形引导部件404停止。在此之后,当仿形引导部件404在第4直线导轨402的作用下上升时,轴毂36跟随仿形引导部件404上升。这是由于因为如上述那样小径部412与第3通孔38卡合,因此轴毂36能够与仿形引导部件404一体地位移。
仿形引导部件404沿第1通孔20上升。因此,如图14所示,轴毂36被贯插于第1通孔20。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时进行滑动件16向倾斜板18的安装和轴毂36向可动罩12的安装。因此,能够以比较短的时间高效地制作驱动带轮10。
接着,输送用旋转台52分度旋转大致90°,第1托盘54上的可动罩12位于所述带轮把持部的下方,同时第2托盘56上的倾斜板18位于所述板部件保持部的下方。在此之后,板部件保持部在第5直线导轨502的作用下降下而把持倾斜板18,且在该状态下上升。
并且,第5直线导轨502在第7直线导轨506的作用下在第1托盘54上方平行移动之后,使板部件保持部降下。据此,倾斜板18覆盖于第1托盘54上的可动罩12,其结果,得到驱动带轮10。另外,此时,第6直线导轨504与第5直线导轨502一体地平行移动,从第1托盘54的上方避让,位于收容台508的上方。
在此之后,第5直线导轨502和第6直线导轨504在第7直线导轨506的作用下平行移动而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即,第5直线导轨502位于第2托盘56的上方,并且第6直线导轨504位于第1托盘54的上方。并且,第6直线导轨504使带轮把持部降下,且降下的带轮把持部闭合而从外缘部把持驱动带轮10。
在该状态下,第6直线导轨504使带轮把持部上升。并且,第5直线导轨502和第6直线导轨504一体地平行移动,第5直线导轨502位于第1托盘54的上方,并且第6直线导轨504位于收容台508的上方。然后,带轮把持部在第6直线导轨504的作用下下降,将驱动带轮10载置在收容台508中。
带轮把持部在第6直线导轨504的作用下上升,另一方面,把持爪打开,1次制造循环结束。
另外,在如上述那样制作1个驱动带轮10期间,对下游侧的第1托盘54上的新的可动罩12、第2托盘56上的新的倾斜板18进行同样的作业。因此,能够连续地制作多个驱动带轮10。因此,驱动带轮10的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还能够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也可以将多个倾斜板18依次向待机部100输送。
另外,也可以由机械手等来进行输送或把持。
并且,也可以由气缸来代替第1~第7直线导轨110、244、352、402、502、504、506中的至少一方。

Claims (7)

1.一种驱动带轮(10)的制造系统(50),该制造系统由可动罩(12)、多个配重辊(14)、呈圆筒形状的轴毂(36)、倾斜板(18)和多个滑动件(16)来组装构成无级变速器的驱动带轮(10),其特征在于,
包括:输送用旋转台(52),其载置所述可动罩(12)和所述倾斜板(18),并且能够以该状态旋转;
辊组装装置(200),其在可动罩(12)内收容多个配重辊(14);
部件安装装置(300),其在倾斜板(18)上安装多个滑动件(16);
轴毂贯插装置(400),其在形成于所述可动罩(12)的通孔(20)中贯插轴毂(36);
待机部(100),其配置有所述可动罩(12)和多个所述倾斜板(18);
工件输送机构(102),该工件输送机构(102)将1组所述可动罩(12)和所述倾斜板(18)从所述待机部(100)同时向所述输送用旋转台(52)输送,
所述辊组装装置(200)具有输送所述配重辊(14)的辊输送机构(240)、形成有开口部(204)的旋转盘(206)和使所述旋转盘(206)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208),使由所述辊输送机构(240)输送的所述配重辊(14)穿过所述开口部(204)而收容在所述可动罩(12)内,
所述部件安装装置(300)具有部件输送机构(302)和插入机构(304),该部件输送机构(302)将多个所述滑动件(16)向所述倾斜板(18)的周边区域输送,该插入机构(304)使配置在所述倾斜板(18)的周边区域的多个所述滑动件(16)朝向所述倾斜板(18)侧并向所述倾斜板(18)侧行进,
所述轴毂贯插装置(400)具有引导部件(404),该引导部件(404)穿过所述通孔(20)而与所述轴毂(36)的孔部(38)卡合,伴随着所述引导部件(404)向远离所述通孔(20)的方向后退而将所述轴毂(36)向所述通孔(20)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系统(50),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输送机构(240)包括真空吸附机构,该真空吸附机构用于保持所述配重辊(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系统(50),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件输送机构(302)包括真空吸附机构,该真空吸附机构用于保持所述滑动件(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系统(50),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压缩空气供给机构,该压缩空气供给机构导出将所述滑动件(16)向所述部件输送机构(302)推压的压缩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系统(50),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重叠机构(500),该重叠机构(500)使安装有所述滑动件(16)的所述倾斜板(18)与收容所述配重辊(14)的所述可动罩(12)重叠。
6.一种驱动带轮(10)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制造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带轮(10)的制造系统(50),由可动罩(12)、多个配重辊(14)、呈圆筒形状的轴毂(36)、倾斜板(18)和多个滑动件(16)来组装构成无级变速器的驱动带轮(10),具有以下工序:
在可动罩(12)内收容多个配重辊(14);
在倾斜板(18)的周边区域配置多个滑动件(16);
推压多个所述滑动件(16),来将多个所述滑动件(16)安装在所述倾斜板(18)上,同时在形成于所述可动罩(12)的通孔(20)中贯插轴毂(3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行在所述可动罩(12)内收容多个所述配重辊(14)的工序的同时,向所述倾斜板(18)的周边区域输送多个所述滑动件(16)。
CN201680090223.9A 2016-10-18 2016-10-18 驱动带轮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系统、辊组装装置、部件安装装置及轴毂贯插装置 Active CN1098443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80772 WO2018073882A1 (ja) 2016-10-18 2016-10-18 ドライブプーリ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システムと、ローラ組付装置、ピース取付装置及びボス挿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4369A CN109844369A (zh) 2019-06-04
CN109844369B true CN109844369B (zh) 2022-07-26

Family

ID=62019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90223.9A Active CN109844369B (zh) 2016-10-18 2016-10-18 驱动带轮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系统、辊组装装置、部件安装装置及轴毂贯插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89397B2 (zh)
CN (1) CN109844369B (zh)
WO (1) WO20180738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81289B (zh) * 2023-01-12 2023-11-07 中迪机器人(盐城)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盒清洗用90度调转输送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00500Y2 (ja) * 1992-06-15 1999-10-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可動型プーリ用ガイド部材
JPH0861448A (ja) * 1994-08-23 1996-03-08 Kitako:Kk 無段変速機
JP4352055B2 (ja) * 2006-02-03 2009-10-28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Vベルト変速装置の駆動側プーリ
JP4289463B2 (ja) * 2006-02-03 2009-07-01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Vベルト変速装置の駆動側プーリ
JP4280279B2 (ja) * 2006-10-26 2009-06-17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Vベルト式自動変速装置のプーリ
WO2010093227A2 (ko) * 2009-02-16 2010-08-19 Byun Donghwan 무단 변속기
JP5506601B2 (ja) * 2010-08-27 2014-05-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073882A1 (ja) 2019-06-27
JP6689397B2 (ja) 2020-04-28
CN109844369A (zh) 2019-06-04
WO2018073882A1 (ja) 2018-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1352A (zh) 一种全自动表带零部件组装设备
CN113264358A (zh) Pcb隔纸收板机
CN110919347A (zh) 一种电子烟自动组装转盘式拼接机构
KR100584092B1 (ko) 키패드 제조시스템
CN109844369B (zh) 驱动带轮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系统、辊组装装置、部件安装装置及轴毂贯插装置
CN110497310B (zh) 一种球头销加工用上料设备
CN107309567B (zh) 一种用于实现电池换向焊接的焊接装置
CN116040274A (zh) 双层料盒治具升降式交换收放板设备及收放板方法
CN110430694B (zh) 一种pcb板移植操作前的自动校验设备
US20130330480A1 (en) Liquid-application device and liquid-application method
CN114158206B (zh) 一种叠合机
CN216029109U (zh) 一种油杯组件快速组装机
CN113542968B (zh) 蓝牙耳机的磁铁上料机构
CN109071132B (zh) 在自动化舱室中对容纳、堆叠零件的零件支架操作的方法
CN213914592U (zh) 点胶组装系统
CN210588058U (zh) 一种自动组装设备
CN210816324U (zh) 物料检测系统
CN211192771U (zh) 网络终端的合盖设备
CN214685082U (zh) 装配机
CN112782415A (zh) 测试前处理装置、医用设备及检测方法
CN116810381B (zh) 一体式镜头组装机
CN218260606U (zh) 拆夹装置
CN218695878U (zh) 铰链自动化装配系统
CN217433624U (zh) 服务器主板自动组装测试生产线
CN212173776U (zh) 一种自动插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