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23257A - 自动车篷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车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23257A
CN109823257A CN201910207823.4A CN201910207823A CN109823257A CN 109823257 A CN109823257 A CN 109823257A CN 201910207823 A CN201910207823 A CN 201910207823A CN 109823257 A CN109823257 A CN 109823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mobile bar
draw bar
fixed
leng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078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科华
徐晓翠
欧阳红琳
唐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zhi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Panzhi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zhi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anzhi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20782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232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23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232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遮盖完全的自动车篷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车厢,还包括固定杆、牵引杆、移动杆组、滑动件和驱动牵引杆做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车厢靠近车头的一端为连接端,远离车头的一端为自由端;固定杆固定设置在车厢的连接端;移动杆组的第一连接端与固定杆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移动杆组的第二连接端与牵引杆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固定杆和牵引杆均横跨车厢顶部,牵引杆通过滑动件在车厢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移动杆组由若干纵向排列的移动杆构成,相邻两个移动杆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移动杆组在展开时,牵引杆位于车厢的自由端。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自动实现车篷布对车厢的完全遮盖,同时能够自动收缩,方便人员装卸货。

Description

自动车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车篷装置。
背景技术
货车的篷杆及篷布在配合使用时,通常需要人员到货车车箱上面,将篷杆一一进行插放或收取,再将车篷布与篷杆进行绑扎或拆卸。人员上下攀爬车厢,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造成安装事故。
授权公告号为CN20832502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货车车篷收放装置。电机旋转带动滚筒和收线轮旋转,滚筒和收线轮的转动方向一致,滚筒和收线轮的线速度一致。滚筒位于车篷的顶部,滚筒的轴向与货车行进方向相一致,设置在滚筒上的篷布随着滚筒的转动实现收放,篷布运动的方向与滚筒的轴向相垂直。上述技术方案,篷布只能对车厢侧面进行遮挡,存在不能完全遮盖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遮盖完全的自动车篷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车篷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车厢,还包括固定杆、牵引杆、移动杆组、滑动件和驱动牵引杆做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车厢靠近车头的一端为连接端,远离车头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杆固定设置在车厢的连接端;所述移动杆组的第一连接端与固定杆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移动杆组的第二连接端与牵引杆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所述固定杆和牵引杆均横跨车厢顶部,所述牵引杆通过滑动件在车厢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
所述移动杆组由若干纵向排列的移动杆构成,相邻两个所述移动杆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移动杆组在展开时,所述牵引杆位于车厢的自由端。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为两个,所述牵引杆的两端和两个所述滑动件均分别位于车厢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包括滑槽和牵引轮;所述滑槽横向固定设置在车厢长度方向的外侧面;所述牵引轮设置在牵引杆的端部;所述滑槽与牵引轮滚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第一转向定滑轮、第二转向定滑轮、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一牵引索和第二牵引索;
所述车厢靠近车头的侧面为连接面,所述驱动电机和减速器均设置在连接面上;
所述减速器与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减速器具有转动方向相反且转速相同的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线辊和第二线辊;
与所述连接面竖向垂直且过连接面中心的面为竖向中垂面,所述第一转向定滑轮与第二转向定滑轮以所述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转向定滑轮和第二转向定滑轮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连接端;
所述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以所述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且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自由端;
所述第一转向定滑轮到滑槽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定滑轮到滑槽的高度;
所述第一线辊、第一转向定滑轮和第一定滑轮通过第一牵引索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线辊、第二转向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通过第二牵引索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牵引索与牵引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索与牵引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组横跨车厢顶部,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分别位于车厢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滑槽滚动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件,两个所述限位件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上,所述限位件与滑槽平行设置,两个所述限位件以所述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
所述限位件包括上板、下板、支承条和若干立辊;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构成安装空间;所述支承条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车厢长度方向的外侧面上,且位于安装空间中;
所述上板和下板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均与滑槽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牵引杆和移动杆均分别穿过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
所述立辊竖向设置在安装空间中,且分别与牵引杆和移动杆套接,所述立辊的高度小于安装空间的高度;所述立辊与支承条滚动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两个所述第一锁定装置、两个第二锁定装置均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上;
所述第一锁定装置靠近车厢连接端,所述第二锁定装置靠近车厢自由端;两个第一锁定装置和两个第二锁定装置均分别以所述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
所述移动杆组收缩时,移动杆组与牵引杆构成收缩杆组,第一锁定装置位于固定杆对侧的收缩杆组一方;所述移动杆组展开时,第二锁定装置位于移动杆组的第二连接端靠近牵引杆的一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均包括挂钩、连接扣和旋臂;
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外侧板,所述外侧板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旋臂与固定块铰接,且与连接扣转动连接;所述挂钩固定设置在车厢长度方向的外侧面上,且与所述连接扣钩挂。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滚动件,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沿长度方向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长度方向的外侧面上,且分别与车厢长度方向的外侧面相垂直;
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具有运动空间;所述滚动件设置在运动空间中,且与车厢长度方向的外侧面相平行;所述滚动件将运动空间分为第一连接空间和第二连接空间,所述第一连接空间与车厢长度方向的外侧面相连,所述牵引轮和滚轮均设置在第一连接空间中;
所述滚动件包括上限位条和下限位条;所述上限位条固定设置在上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下限位条固定设置在下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上限位条与下限位条之间具有滑动空间,所述滑动空间将第一连接空间和第二连接空间相连通;
所述牵引杆靠近牵引轮的端部和移动杆靠近滚轮的端部均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滑动空间滚动配合;
所述上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空间相连通的滑道,所述牵引杆和移动杆均分别穿过滑道,且延伸至第二连接空间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块连接,另一端与旋臂相对挂钩的背面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遮盖完全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自动实现车篷布对车厢的完全遮盖,同时能够自动收缩,方便人员装卸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车厢的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沿剖面线A-A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B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C处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车厢;101-连接面;2-固定杆;3-牵引杆;301-牵引轮;4-移动杆;401-滚轮;5-滑槽;501-上支撑板;502-下支撑板;503-上限位条;504-下限位条;6-驱动电机;7-减速器;701-第一输出轴;702-第二输出轴;8-第一转向定滑轮;9-第二转向定滑轮;10-第一定滑轮;11-第二定滑轮;12-第一牵引索;13-第二牵引索;14-上板;15-下板;16-支承条;17-立辊;18-外侧板;19-挂钩;20-连接扣;21-旋臂;22-连接板;23-弹簧;24-固定块;25-轴承;26-第一连接空间;27-第二连接空间;28-封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自动车篷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车厢1,还包括固定杆2、牵引杆3、移动杆组、滑动件和驱动牵引杆3做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车厢1靠近车头的一端为连接端,远离车头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杆2固定设置在车厢1的连接端;所述移动杆组的第一连接端与固定杆2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移动杆组的第二连接端与牵引杆3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固定杆2和牵引杆3均横跨车厢1顶部,所述牵引杆3通过滑动件在车厢1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移动杆组由纵向排列的若干移动杆4构成,相邻两个所述移动杆4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移动杆组在展开时,所述牵引杆3位于车厢1的自由端。
货车包括车头和车厢1,车厢1靠近车头的一端为连接端,远离车头的一端为自由端。固定杆2固定设置在车厢1的连接端,移动杆组的第一连接端与固定杆2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移动杆组的第二连接端与牵引杆3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移动杆组包括若干纵向排列的移动杆4,相邻两个移动杆4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车篷布通过锁扣分别与固定杆2、移动杆4和牵引杆3相连。驱动装置驱动牵引杆3做往复运动,移动杆组在展开时,牵引杆3位于车厢1的自由端。牵引杆3从车厢1的连接端向自由端方向运动,牵引杆3提供的牵引力通过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依次传递,带动若干移动杆4依次向自由端运动,进而实现移动杆组的展开。移动杆组在收缩时,牵引杆3位于靠近车厢1连接端的位置。牵引杆3从车厢1的自由端向连接端方向运动,牵引杆3提供的牵引力通过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依次传递,牵引杆3首先与第二连接端的移动杆4接触,进而继续向车厢1的连接端方向挤压,牵引杆3与若干移动杆4最终被挤压至车厢1的连接端,实现收缩。
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均具有多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均包括两个交叉设置的连接板22,两个连接板22在交叉处铰接。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2和移动杆组的第一连接端铰接,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牵引杆3和移动杆组的第二连接端铰接,第三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移动杆4铰接。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均为弹簧件。弹簧件依靠其自身的弹性系数和外力的作用,实现拉伸和收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2和移动杆组的第一连接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牵引杆3和移动杆组的第二连接端固定连接,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移动杆4固定连接。上述两种具体实施方式,均能实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的对固定杆2、牵引杆3和移动杆4的连接作用和伸展、收缩。
牵引杆3可以只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上,牵引杆3的一端通过滑动件实现滑动,另一端位于车厢1开口的上方。但是上述实施方式存在牵引杆3受力不均衡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优选的,所述滑动件为两个,所述牵引杆3的两端和两个所述滑动件均分别位于车厢1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牵引杆3的两端分别通过与滑动件的配合,带动牵引杆3整体进行运动,牵引杆3受力均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滑动件具有多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滑动件包括滑块和滑轨,滑块固定设置在牵引杆3的端部,滑轨横向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上,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滑动件包括滑槽和牵引轮,牵引轮固定设置在牵引杆3的端部,滑槽横向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上,牵引轮和滑槽滚动配合。上述两种具体实施方式,均能实现牵引杆3的运动。
由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滑块和滑轨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不利于牵引杆3的运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优选的,所述滑动件包括滑槽5和牵引轮301;所述滑槽5横向固定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所述牵引轮301设置在牵引杆3的端部;所述滑槽5与牵引轮301滚动配合。牵引轮301在滑槽5中滚动,摩擦系数较小,有利于牵引杆3的运动。
为了实现对牵引杆3分别位于车厢1长度方向两个外侧面的端部的牵引,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6、减速器7、第一转向定滑轮8、第二转向定滑轮9、第一定滑轮10、第二定滑轮11、第一牵引索12和第二牵引索13;所述车厢1靠近车头的侧面为连接面101,所述驱动电机6和减速器7均设置在连接面101上;所述减速器7与驱动电机6的转轴连接,所述减速器7具有转动方向相反且转速相同的第一输出轴701和第二输出轴702;所述第一输出轴701和第二输出轴702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线辊和第二线辊;与所述连接面101竖向垂直且过连接面101中心的面为竖向中垂面,所述第一转向定滑轮8与第二转向定滑轮9以所述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转向定滑轮8和第二转向定滑轮9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1连接端;所述第一定滑轮10和第二定滑轮11以所述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且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1自由端;所述第一转向定滑轮8到滑槽5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定滑轮10到滑槽5的高度;所述第一线辊、第一转向定滑轮8和第一定滑轮10通过第一牵引索1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线辊、第二转向定滑轮9和第二定滑轮11通过第二牵引索1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索12与牵引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索13与牵引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开关设置在驾驶室,驾驶员打开开关,驱动电机6转动,减速器7与驱动电机6的转轴连接,第一输出轴701和第二输出轴702转动方向相反,通过减速器7的减速作用,第一输出轴701和第二输出轴702的转动速度被将至需要的转动速度。第一输出轴70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线辊,第一线辊、第一转向定滑轮8和第一定滑轮10通过第一牵引索12传动连接;第二输出轴702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线辊,第二线辊、第二转向定滑轮9和第二定滑轮11通过第二牵引索13传动连接。与连接面101竖向垂直且过连接面101中心的面为竖向中垂面。由于第一转向定滑轮8与第二转向定滑轮9以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第一定滑轮10和第二定滑轮11以所述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转向定滑轮8到滑槽5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定滑轮10到滑槽5的高度。因此,第一转向定滑轮8、第二转向定滑轮9、第一定滑轮10和第二定滑轮11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第一转向定滑轮8和第二转向定滑轮9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1连接端,分别实现第一牵引索12和第二牵引索13方向的改变。第一牵引索12和第二牵引索13分别从连接面101转向到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第一定滑轮10和第二定滑轮11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1自由端,第一牵引索12和第二牵引索13分别绕在第一定滑轮10和第二定滑轮11上。第一牵引索12与牵引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牵引索13与牵引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线辊和第二线辊分别在第一输出轴701和第二输出轴702的带动下反向转动,第一牵引索12和第二牵引索13反向运动,第一牵引索12和第二牵引索13分别带动牵引杆3的两端以相同速度同向运动。
移动杆组可以为两个,分别与车厢1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平行。但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利于移动杆组的伸展和收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移动杆组横跨车厢1顶部,所述移动杆4的两端分别位于车厢1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所述移动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滚轮401,所述滚轮401与滑槽5滚动配合。移动杆组横跨车厢1顶部,能够对车篷布进行支撑。位于车厢1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的移动杆4两端,分别设置有滚轮401,滚轮401在滑槽5中滚动。滚轮401既对移动杆4起到支撑作用,又能减小摩擦系数,有利于移动杆4的运动。
为了防止牵引杆3和移动杆4在运动过程中,位置产生偏移。优选的,还包括限位件,两个所述限位件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上,所述限位件与滑槽5平行设置,两个所述限位件以所述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限位件包括上板14、下板15、支承条16和若干立辊17;所述上板14与下板15之间构成安装空间;所述支承条16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上,且位于安装空间中;所述上板14和下板15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均与滑槽5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牵引杆3和移动杆4均分别穿过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立辊17竖向设置在安装空间中,且分别与牵引杆3和移动杆4套接,所述立辊17的高度小于安装空间的高度;所述立辊17与支承条16滚动配合。牵引杆3和移动杆4均分别穿过上板14长度方向上的第一限位槽和下板15长度方向上的第二限位槽,由于限位件与滑槽5平行设置,因此,牵引杆3和移动杆4在运动的过程中,能够保证二者在限位件中运动的轨迹与在滑槽5中运动的轨迹相一致。竖向设置在安装空间中的若干立辊17,分别对牵引杆3和移动杆4进行竖直方向的限位,防止牵引杆3和移动杆4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偏移。立辊17分别与牵引杆3和移动杆4套接,立辊17在支承条16上进行滚动,减小摩擦系数,有利于牵引杆3和移动杆4的伸展和收缩。
移动杆组展开时,牵引杆3位于车厢1的自由端,此时第一牵引索12和第二牵引索13分别拉伸,并受到来自牵引杆3往车厢1自由端的拉力。移动杆组收缩时,牵引杆3与移动杆组构成的收缩杆组运动至车厢1的连接端,此时第一牵引索12和第二牵引索13分别拉伸,并受到来自牵引杆3往车厢1连接端的拉力。因此容易造成第一牵引索12和第二牵引索13的损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优选的,还包括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两个所述第一锁定装置、两个第二锁定装置均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上;所述第一锁定装置靠近车厢1连接端,所述第二锁定装置靠近车厢1自由端;两个第一锁定装置和两个第二锁定装置均分别以所述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移动杆组收缩时,移动杆组与牵引杆3构成收缩杆组,第一锁定装置位于固定杆2对侧的收缩杆组一方;所述移动杆组展开时,第二锁定装置位于移动杆组的第二连接端靠近牵引杆3的一方。两个第一锁定装置以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在靠近车厢1连接端的外侧面上,移动杆组收缩时,移动杆组与牵引杆3构成收缩杆组,第一锁定装置位于固定杆2对侧的收缩杆组一方。第一锁定装置对收缩杆组进行限位,第一锁定装置承受牵引杆3往车厢1连接端的拉力,防止第一牵引索12和第二牵引索13因拉力过大而损坏。两个第二锁定装置以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在靠近车厢1自由端的外侧面上,移动杆组伸展,第二锁定装置承受牵引杆3往车厢1自由端的拉力,防止第一牵引索12和第二牵引索13因拉力过大而损坏。
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可以具有多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均包括搭扣和弧形环,搭扣铰接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侧壁上,弧形环横跨限位件的高度方向,弧形环的一端与车厢1长度方向的侧壁铰接,另一端与搭扣扣接。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均包括挂钩、连接扣和旋臂,挂钩固定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上,限位件的上板14和下板15之间连接设置有外侧板,外侧板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旋臂与固定块铰接,且与连接扣转动连接,连接扣与挂钩钩挂。上述两种具体实施方式,均能实现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的锁定功能。
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存在弧形环受力强度有限、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变形的缺点,为了上述技术问题,优选的,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均包括挂钩19、连接扣20和旋臂21;所述上板14和下板15之间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外侧板18,所述外侧板18上设置有固定块24;所述旋臂21与固定块24铰接,且与连接扣20转动连接;所述挂钩19固定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上,且与所述连接扣20钩挂。旋臂21通过连接扣20与挂钩19实现挂紧。移动杆组展开时,牵引杆3对第二锁定装置中的固定块24施加向车厢1连接端方向的力的作用;收缩杆组收缩时,收缩杆组对第一锁定装置中的固定块24施加向车厢1自由端方向的力的作用。因此,连接扣20不会直接受力,不易产生变形。
作为滑槽5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滑槽5包括上支撑板501、下支撑板502和滚动件,所述上支撑板501和下支撑板502沿长度方向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上,且分别与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相垂直;所述上支撑板501和下支撑板502之间具有运动空间;所述滚动件设置在运动空间中,且与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相平行;所述滚动件将运动空间分为第一连接空间26和第二连接空间27,所述第一连接空间26与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相连,所述牵引轮301和滚轮401均设置在第一连接空间26中;所述滚动件包括上限位条503和下限位条504;所述上限位条503固定设置在上支撑板501的下表面,所述下限位条504固定设置在下支撑板502的上表面,所述上限位条503与下限位条504之间具有滑动空间,所述滑动空间将第一连接空间26和第二连接空间27相连通;所述牵引杆3靠近牵引轮301的端部和移动杆4靠近滚轮401的端部均设置有轴承25,所述轴承25与滑动空间滚动配合;所述上支撑板50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空间27相连通的滑道,所述牵引杆3和移动杆4均分别穿过滑道,且延伸至第二连接空间27中。轴承25在滑动空间中滚动,增强牵引杆3、移动杆4的运动强度,增强牵引轮301和滚轮401的滚动可靠性。牵引杆3和移动杆4在滑道和第一连接空间中滑动。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包括封闭板28,封闭板28竖向设置在第二连接空间27中,封闭板28分别与上支撑板501和下支撑板502的端部固定连接。
货车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存在颠簸的情况,连接扣20容易从挂钩19上脱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优选的,还包括弹簧23,所述弹簧23的一端与固定块24连接,另一端与旋臂21相对挂钩19的背面连接。弹簧23自身具有的弹性变形能够将旋臂21和固定块24拉紧,进而使连接扣稳固地钩挂在挂钩19上,不易脱落。
以上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一种遮盖完全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自动实现车篷布对车厢的完全遮盖,同时能够自动收缩,方便人员装卸货。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车篷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车厢(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杆(2)、牵引杆(3)、移动杆组、滑动件和驱动牵引杆(3)做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车厢(1)靠近车头的一端为连接端,远离车头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杆(2)固定设置在车厢(1)的连接端;所述移动杆组的第一连接端与固定杆(2)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移动杆组的第二连接端与牵引杆(3)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所述固定杆(2)和牵引杆(3)均横跨车厢(1)顶部,所述牵引杆(3)通过滑动件在车厢(1)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
所述移动杆组由若干纵向排列的移动杆(4)构成,相邻两个所述移动杆(4)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移动杆组在展开时,所述牵引杆(3)位于车厢(1)的自由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为两个,所述牵引杆(3)的两端和两个所述滑动件均分别位于车厢(1)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滑槽(5)和牵引轮(301);所述滑槽(5)横向固定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所述牵引轮(301)设置在牵引杆(3)的端部;所述滑槽(5)与牵引轮(301)滚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6)、减速器(7)、第一转向定滑轮(8)、第二转向定滑轮(9)、第一定滑轮(10)、第二定滑轮(11)、第一牵引索(12)和第二牵引索(13);
所述车厢(1)靠近车头的侧面为连接面(101),所述驱动电机(6)和减速器(7)均设置在连接面(101)上;
所述减速器(7)与驱动电机(6)的转轴连接,所述减速器(7)具有转动方向相反且转速相同的第一输出轴(701)和第二输出轴(702);所述第一输出轴(701)和第二输出轴(702)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线辊和第二线辊;
与所述连接面(101)竖向垂直且过连接面(101)中心的面为竖向中垂面,所述第一转向定滑轮(8)与第二转向定滑轮(9)以所述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转向定滑轮(8)和第二转向定滑轮(9)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1)连接端;
所述第一定滑轮(10)和第二定滑轮(11)以所述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且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1)自由端;
所述第一转向定滑轮(8)到滑槽(5)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定滑轮(10)到滑槽(5)的高度;
所述第一线辊、第一转向定滑轮(8)和第一定滑轮(10)通过第一牵引索(1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线辊、第二转向定滑轮(9)和第二定滑轮(11)通过第二牵引索(13)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牵引索(12)与牵引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索(13)与牵引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组横跨车厢(1)顶部,所述移动杆(4)的两端分别位于车厢(1)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所述移动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滚轮(401),所述滚轮(401)与滑槽(5)滚动配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两个所述限位件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上,所述限位件与滑槽(5)平行设置,两个所述限位件以所述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
所述限位件包括上板(14)、下板(15)、支承条(16)和若干立辊(17);所述上板(14)与下板(15)之间构成安装空间;所述支承条(16)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上,且位于安装空间中;
所述上板(14)和下板(15)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均与滑槽(5)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牵引杆(3)和移动杆(4)均分别穿过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
所述立辊(17)竖向设置在安装空间中,且分别与牵引杆(3)和移动杆(4)套接,所述立辊(17)的高度小于安装空间的高度;所述立辊(17)与支承条(16)滚动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两个所述第一锁定装置、两个第二锁定装置均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上;
所述第一锁定装置靠近车厢(1)连接端,所述第二锁定装置靠近车厢(1)自由端;两个第一锁定装置和两个第二锁定装置均分别以所述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
所述移动杆组收缩时,移动杆组与牵引杆(3)构成收缩杆组,第一锁定装置位于固定杆(2)对侧的收缩杆组一方;所述移动杆组展开时,第二锁定装置位于移动杆组的第二连接端靠近牵引杆(3)的一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均包括挂钩(19)、连接扣(20)和旋臂(21);
所述上板(14)和下板(15)之间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外侧板(18),所述外侧板(18)上设置有固定块(24);所述旋臂(21)与固定块(24)铰接,且与连接扣(20)转动连接;所述挂钩(19)固定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上,且与所述连接扣(20)钩挂。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包括上支撑板(501)、下支撑板(502)和滚动件,所述上支撑板(501)和下支撑板(502)沿长度方向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上,且分别与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相垂直;
所述上支撑板(501)和下支撑板(502)之间具有运动空间;所述滚动件设置在运动空间中,且与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相平行;所述滚动件将运动空间分为第一连接空间(26)和第二连接空间(27),所述第一连接空间(26)与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相连,所述牵引轮(301)和滚轮(401)均设置在第一连接空间(26)中;
所述滚动件包括上限位条(503)和下限位条(504);所述上限位条(503)固定设置在上支撑板(501)的下表面,所述下限位条(504)固定设置在下支撑板(502)的上表面,所述上限位条(503)与下限位条(504)之间具有滑动空间,所述滑动空间将第一连接空间(26)和第二连接空间(27)相连通;
所述牵引杆(3)靠近牵引轮(301)的端部和移动杆(4)靠近滚轮(401)的端部均设置有轴承(25),所述轴承(25)与滑动空间滚动配合;
所述上支撑板(50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空间(27)相连通的滑道,所述牵引杆(3)和移动杆(4)均分别穿过滑道,且延伸至第二连接空间(27)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23),所述弹簧(23)的一端与固定块(24)连接,另一端与旋臂(21)相对挂钩(19)的背面连接。
CN201910207823.4A 2019-03-19 2019-03-19 自动车篷装置 Pending CN1098232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7823.4A CN109823257A (zh) 2019-03-19 2019-03-19 自动车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7823.4A CN109823257A (zh) 2019-03-19 2019-03-19 自动车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23257A true CN109823257A (zh) 2019-05-31

Family

ID=66870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07823.4A Pending CN109823257A (zh) 2019-03-19 2019-03-19 自动车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2325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6707A (zh) * 2019-10-26 2020-01-17 徐州日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栏货车遮阳防水装置
CN114932923A (zh) * 2022-04-08 2022-08-23 平顶山煤业(集团)铁路运输处铁道建筑工程公司 一种用于铁道货车车辆的车厢防护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71073A1 (en) * 1973-11-29 1975-12-12 Granger Gaston Device for deploying canvas vehicle cover - has screw operated lazy tong mechanism with canvas support hoops
FR2653478A1 (fr) * 1989-10-24 1991-04-26 Commercialisation Fabrication Dispositif d'entrainement et de deplacement d'elements supports de baches constituant une couverture mobile.
US20080284199A1 (en) * 2004-02-04 2008-11-20 Chun Byung-Jin Apparatus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Roof of Container
CN201423965Y (zh) * 2009-06-18 2010-03-17 赵彬 具有后盖自动启闭装置的自卸车厢
CN201895609U (zh) * 2010-11-26 2011-07-13 青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厢展篷机构
CN104613057A (zh) * 2015-01-28 2015-05-13 苏州洛特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连接件
CN105034928A (zh) * 2015-07-10 2015-11-11 李春泥 车用伸缩式苫盖装置
CN205440690U (zh) * 2016-04-01 2016-08-10 安徽正民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车厢门扣结构
CN205737177U (zh) * 2016-05-20 2016-11-30 上海勤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软加盖拉动组件及使用此的货车用软加盖装置
CN107599955A (zh) * 2017-10-31 2018-01-19 零八电子集团四川红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车辆篷布架
CN209938425U (zh) * 2019-03-19 2020-01-14 攀枝花学院 自动车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71073A1 (en) * 1973-11-29 1975-12-12 Granger Gaston Device for deploying canvas vehicle cover - has screw operated lazy tong mechanism with canvas support hoops
FR2653478A1 (fr) * 1989-10-24 1991-04-26 Commercialisation Fabrication Dispositif d'entrainement et de deplacement d'elements supports de baches constituant une couverture mobile.
US20080284199A1 (en) * 2004-02-04 2008-11-20 Chun Byung-Jin Apparatus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Roof of Container
CN201423965Y (zh) * 2009-06-18 2010-03-17 赵彬 具有后盖自动启闭装置的自卸车厢
CN201895609U (zh) * 2010-11-26 2011-07-13 青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厢展篷机构
CN104613057A (zh) * 2015-01-28 2015-05-13 苏州洛特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连接件
CN105034928A (zh) * 2015-07-10 2015-11-11 李春泥 车用伸缩式苫盖装置
CN205440690U (zh) * 2016-04-01 2016-08-10 安徽正民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车厢门扣结构
CN205737177U (zh) * 2016-05-20 2016-11-30 上海勤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软加盖拉动组件及使用此的货车用软加盖装置
CN107599955A (zh) * 2017-10-31 2018-01-19 零八电子集团四川红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车辆篷布架
CN209938425U (zh) * 2019-03-19 2020-01-14 攀枝花学院 自动车篷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6707A (zh) * 2019-10-26 2020-01-17 徐州日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栏货车遮阳防水装置
CN114932923A (zh) * 2022-04-08 2022-08-23 平顶山煤业(集团)铁路运输处铁道建筑工程公司 一种用于铁道货车车辆的车厢防护装置
CN114932923B (zh) * 2022-04-08 2023-12-26 平顶山煤业(集团)铁路运输处铁道建筑工程公司 一种用于铁道货车车辆的车厢防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62551A1 (zh) 一种铁路货运敞车折叠式活动顶盖的开闭方法及开闭机构
US4518194A (en) Automatic truck bed cover assembly
CN109823257A (zh) 自动车篷装置
CN107044215B (zh) 抱持型车辆搬运器
CH419959A (de) Ausziehbarer Förderer
CN110203227A (zh) 对开式活动顶盖和铁路敞车
WO2010053224A1 (en) Vehicle bed cover and method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same
CN207481910U (zh) 一种铁路货运敞车折叠式活动顶盖的开闭机构
JPH06507357A (ja) 改良アクセス手段を具備するトラックバンの覆い
EP1510386A2 (de) Führungsvorrichtung für Schiebe- oder Schwenkschiebetüren von Fahrzeugen sowie Schiebe- oder Schwenkschiebetür
CN108583251B (zh) 一种自动车衣
CN209938425U (zh) 自动车篷装置
US20170015367A1 (en) Pickup truck tailgate lifting apparatus
CN211493821U (zh) 一种带有可自动闭合环保盖的自卸车厢
CN209600366U (zh) 一种自保护汽车篷布自动伸缩装置
JPH0456628A (ja) 自動車用ルーフ装置
KR100619564B1 (ko) 차량용 루프캐리어의 승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루프캐리어
CN206766030U (zh) 一种多功能列车门
CN217397466U (zh) 一种具有自动开合后箱的垃圾车
CN212126587U (zh) 一种洗车架牵移机构
CN218536507U (zh) 侧翻自动篷布机
CN220790758U (zh) 一种停车场内车辆搬运设备
CN215286401U (zh) 一种篷布收紧装置和篷布开顶集装箱
CN215944417U (zh) 一种可伸缩软篷的车厢
JPH0613949U (ja) バス荷物室の可動ボック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