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0488A - 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0488A
CN109810488A CN201910070418.2A CN201910070418A CN109810488A CN 109810488 A CN109810488 A CN 109810488A CN 201910070418 A CN201910070418 A CN 201910070418A CN 109810488 A CN109810488 A CN 109810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oxide
modified
heat resistance
parts
chitos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704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Mei Jiamei Novel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Mei Jiamei Novel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Mei Jiamei Novel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Mei Jiamei Novel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704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104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10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04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塑料粒子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80‑100份、改性氧化石墨烯8‑20份、乙撑双硬脂酰胺1‑5份、聚乙烯蜡1‑3份以及抗氧化剂2‑4份,其中,改性氧化石墨烯为采用负载有改性Fe3O4粒子和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壳聚糖进行改性的氧化石墨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壳聚糖分子链中的氨基与氧化石墨烯中的活性基团(如羟基、羧基)相互作用,将负载有改性Fe3O4粒子和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壳聚糖与氧化石墨烯牢固结合,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与聚碳酸酯的相容性得到显著改善,可有效提高材料体系的耐热性,并且能有效防止聚碳酸酯在高温有氧环境下发生降解,提高材料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聚碳酸酯(PC)是指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一类聚合物的总称,由于合成双酚A型PC产量最大、用途最广,一般情况下所称的聚碳酸酯即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由于聚碳酸酯结构上的特殊性,现已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目前,聚碳酸酯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已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光学材料等领域。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聚碳酸酯材料也具有明显的技术缺点,例如,聚碳酸酯的分子链中存在对热比较敏感的碳酸酯键,使其在高温有氧的环境下容易发生降解,这会严重影响聚碳酸酯材料的性能。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是石墨烯的氧化物,具有和石墨烯相似的平面结构,其颜色为棕黄色,市面上常见的产品有粉末状、片状以及溶液状的。由于经过氧化处理,氧化后的石墨烯表面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如羟基(-OH)、环氧基[-C (O) C-]、羰基(-C=O)、羧基(-COOH)、酯基(-COO-)等,所以氧化石墨烯与大多数材料都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且其具有与石墨烯相似的性能,能显著改善多种材料的各项性能,是目前最好的通用复合改性材料之一,在复合材料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上述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该塑料粒子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酯80-100份、改性氧化石墨烯8-20份、乙撑双硬脂酰胺1-5份、聚乙烯蜡1-3份以及抗氧化剂2-4份。
所述的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取氧化石墨烯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使氧化石墨烯充分分散、剥离,制得氧化石墨烯悬浮液;
步骤(II):称取改性壳聚糖加入到冰醋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然后将其缓慢加入步骤(I)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中,边加边搅拌,后经超声处理,得到分散均匀稳定的悬浮液,再采用去离子水对其进行离心洗涤至中性,经真空抽滤,将所得的滤饼进行真空干燥,后经研磨过筛即可。
步骤(I)中所述的氧化石墨烯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0-180g:1L。
步骤(II)中所述的改性壳聚糖与冰醋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8-32g:1L。
所述的冰醋酸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II)中所述的研磨过筛是指研磨过100目筛。
步骤(II)中所述的改性壳聚糖为负载有改性Fe3O4粒子以及纳米ZnO颗粒的壳聚糖,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纳米Fe3O4、NaOH和水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合,温度升至65-78℃后,依次加入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将所得溶液于外加磁场下分离,将上层液去除,下层粒子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交替洗涤若干次后,干燥,即制得改性Fe3O4粒子;
步骤(B):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步骤(A)制得的改性Fe3O4粒子和纳米ZnO颗粒,于35-50℃下超声处理1-2小时,随后干燥固化,研磨过筛即可。
步骤(A)中所述的纳米Fe3O4的粒径为60-100nm,所述的纳米Fe3O4与NaOH、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4:10:2-3;
步骤(B)中所述的改性Fe3O4粒子与纳米ZnO颗粒的质量比为1:1,所述的纳米ZnO颗粒为200-300nm;所述的超声处理的条件为:处理频率为20-22kHz,处理时间为0.5-1.5小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A)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选自市售的KH-57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B)中所述的研磨过筛是指研磨过400目筛。
所述的抗氧化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与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按质量比为3:1:1混合而成。
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将原料置于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为条料,后经水槽冷却、牵引进入切粒机造粒即可。
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按照原料经过的先后次序分为4个加热区和挤出模头,各加热区的加热温度依次设定为:第一加热区的温度T1=180-220℃,第二加热区的温度T2=220-230℃,第三加热区的温度T3=230-250℃,第四加热区的温度T4=250-260℃;并且所述的挤出模头的温度为230-2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将改性Fe3O4粒子和纳米氧化锌颗粒共同负载在壳聚糖的三维多孔结构中,再利用壳聚糖分子链中的氨基与氧化石墨烯中的活性基团(如羟基、羧基)相互作用,将负载有改性Fe3O4粒子和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壳聚糖与氧化石墨烯牢固结合,一方面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与聚碳酸酯的相容性得到显著改善,另一方面作为填料的改性Fe3O4粒子和纳米氧化锌颗粒以负载在壳聚糖中的形式能很好地分散在氧化石墨烯与聚碳酸酯的材料体系中,可有效解决常规混合中纳米粒子容易团聚而影响最终材料强度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材料体系的耐热性以及耐磨性,并且能有效防止聚碳酸酯在高温有氧环境下发生降解,进一步提高聚碳酸酯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控性好,反应温和,安全稳定性好,适合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酯85份、改性氧化石墨烯10份、乙撑双硬脂酰胺2份、聚乙烯蜡2份以及抗氧化剂2份。
其中,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取氧化石墨烯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使氧化石墨烯充分分散、剥离,制得氧化石墨烯悬浮液;
步骤(II):称取改性壳聚糖加入到冰醋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然后将其缓慢加入步骤(I)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中,边加边搅拌,后经超声处理,得到分散均匀稳定的悬浮液,再采用去离子水对其进行离心洗涤至中性,经真空抽滤,将所得的滤饼进行真空干燥,后经研磨过筛即可。
步骤(I)中氧化石墨烯为通过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其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40g:1L,步骤(II)中改性壳聚糖与冰醋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20g:1L;冰醋酸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步骤(II)中研磨过筛是指研磨过100目筛。
步骤(II)中改性壳聚糖为负载有改性Fe3O4粒子以及纳米ZnO颗粒的壳聚糖,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纳米Fe3O4、NaOH和水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合,温度升至65℃后,依次加入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将所得溶液于外加磁场下分离,将上层液去除,下层粒子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交替洗涤若干次后,干燥,即制得改性Fe3O4粒子;
步骤(B):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步骤(A)制得的改性Fe3O4粒子和纳米ZnO颗粒,于40℃下超声处理1.5小时,随后干燥固化,研磨过筛即可。
步骤(A)中纳米Fe3O4的粒径为80nm,纳米Fe3O4与NaOH、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4:10:2;步骤(B)中改性Fe3O4粒子与纳米ZnO颗粒的质量比为1:1,纳米ZnO颗粒为240nm;超声处理的条件为:处理频率为22kHz,处理时间为1小时;步骤(A)中硅烷偶联剂选自市售的KH-570;步骤(B)中研磨过筛是指研磨过400目筛。
抗氧化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与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按质量比为3:1:1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将原料置于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为条料,后经水槽冷却、牵引进入切粒机造粒即可。
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双螺杆挤出机按照原料经过的先后次序分为4个加热区和挤出模头,各加热区的加热温度依次设定为:第一加热区的温度T1=200℃,第二加热区的温度T2=220℃,第三加热区的温度T3=240℃,第四加热区的温度T4=250℃;并且挤出模头的温度为23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酯82份、改性氧化石墨烯9份、乙撑双硬脂酰胺1.5份、聚乙烯蜡1.2份以及抗氧化剂2.3份。
其中,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取氧化石墨烯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使氧化石墨烯充分分散、剥离,制得氧化石墨烯悬浮液;
步骤(II):称取改性壳聚糖加入到冰醋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然后将其缓慢加入步骤(I)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中,边加边搅拌,后经超声处理,得到分散均匀稳定的悬浮液,再采用去离子水对其进行离心洗涤至中性,经真空抽滤,将所得的滤饼进行真空干燥,后经研磨过筛即可。
步骤(I)中氧化石墨烯为通过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其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5g:1L,步骤(II)中改性壳聚糖与冰醋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9g:1L;冰醋酸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8%;步骤(II)中研磨过筛是指研磨过100目筛。
步骤(II)中改性壳聚糖为负载有改性Fe3O4粒子以及纳米ZnO颗粒的壳聚糖,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纳米Fe3O4、NaOH和水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合,温度升至68℃后,依次加入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将所得溶液于外加磁场下分离,将上层液去除,下层粒子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交替洗涤若干次后,干燥,即制得改性Fe3O4粒子;
步骤(B):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步骤(A)制得的改性Fe3O4粒子和纳米ZnO颗粒,于40℃下超声处理1.5小时,随后干燥固化,研磨过筛即可。
步骤(A)中纳米Fe3O4的粒径为70nm,纳米Fe3O4与NaOH、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4:10:2.5;步骤(B)中改性Fe3O4粒子与纳米ZnO颗粒的质量比为1:1,纳米ZnO颗粒为220nm;超声处理的条件为:处理频率为21kHz,处理时间为1.5小时;步骤(A)中硅烷偶联剂选自市售的KH-570;步骤(B)中研磨过筛是指研磨过400目筛。
抗氧化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与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按质量比为3:1:1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将原料置于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为条料,后经水槽冷却、牵引进入切粒机造粒即可。
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双螺杆挤出机按照原料经过的先后次序分为4个加热区和挤出模头,各加热区的加热温度依次设定为:第一加热区的温度T1=190℃,第二加热区的温度T2=225℃,第三加热区的温度T3=235℃,第四加热区的温度T4=250℃;并且挤出模头的温度为23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酯92份、改性氧化石墨烯8份、乙撑双硬脂酰胺1份、聚乙烯蜡1份以及抗氧化剂2.5份。
其中,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取氧化石墨烯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使氧化石墨烯充分分散、剥离,制得氧化石墨烯悬浮液;
步骤(II):称取改性壳聚糖加入到冰醋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然后将其缓慢加入步骤(I)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中,边加边搅拌,后经超声处理,得到分散均匀稳定的悬浮液,再采用去离子水对其进行离心洗涤至中性,经真空抽滤,将所得的滤饼进行真空干燥,后经研磨过筛即可。
步骤(I)中氧化石墨烯为通过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其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50g:1L,步骤(II)中改性壳聚糖与冰醋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8g:1L;冰醋酸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步骤(II)中研磨过筛是指研磨过100目筛。
步骤(II)中改性壳聚糖为负载有改性Fe3O4粒子以及纳米ZnO颗粒的壳聚糖,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纳米Fe3O4、NaOH和水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合,温度升至65℃后,依次加入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将所得溶液于外加磁场下分离,将上层液去除,下层粒子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交替洗涤若干次后,干燥,即制得改性Fe3O4粒子;
步骤(B):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步骤(A)制得的改性Fe3O4粒子和纳米ZnO颗粒,于45℃下超声处理2小时,随后干燥固化,研磨过筛即可。
步骤(A)中纳米Fe3O4的粒径为75nm,纳米Fe3O4与NaOH、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4:10:2.4;步骤(B)中改性Fe3O4粒子与纳米ZnO颗粒的质量比为1:1,纳米ZnO颗粒为260nm;超声处理的条件为:处理频率为20kHz,处理时间为1.5小时;步骤(A)中硅烷偶联剂选自市售的KH-570;步骤(B)中研磨过筛是指研磨过400目筛。
抗氧化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与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按质量比为3:1:1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将原料置于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为条料,后经水槽冷却、牵引进入切粒机造粒即可。
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双螺杆挤出机按照原料经过的先后次序分为4个加热区和挤出模头,各加热区的加热温度依次设定为:第一加热区的温度T1=220℃,第二加热区的温度T2=230℃,第三加热区的温度T3=250℃,第四加热区的温度T4=260℃;并且挤出模头的温度为23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酯96份、改性氧化石墨烯14份、乙撑双硬脂酰胺4份、聚乙烯蜡2份以及抗氧化剂3份。
其中,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取氧化石墨烯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使氧化石墨烯充分分散、剥离,制得氧化石墨烯悬浮液;
步骤(II):称取改性壳聚糖加入到冰醋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然后将其缓慢加入步骤(I)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中,边加边搅拌,后经超声处理,得到分散均匀稳定的悬浮液,再采用去离子水对其进行离心洗涤至中性,经真空抽滤,将所得的滤饼进行真空干燥,后经研磨过筛即可。
步骤(I)中氧化石墨烯为通过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其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65g:1L,步骤(II)中改性壳聚糖与冰醋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30g:1L;冰醋酸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步骤(II)中研磨过筛是指研磨过100目筛。
步骤(II)中改性壳聚糖为负载有改性Fe3O4粒子以及纳米ZnO颗粒的壳聚糖,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纳米Fe3O4、NaOH和水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合,温度升至75℃后,依次加入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将所得溶液于外加磁场下分离,将上层液去除,下层粒子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交替洗涤若干次后,干燥,即制得改性Fe3O4粒子;
步骤(B):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步骤(A)制得的改性Fe3O4粒子和纳米ZnO颗粒,于50℃下超声处理1小时,随后干燥固化,研磨过筛即可。
步骤(A)中纳米Fe3O4的粒径为80nm,纳米Fe3O4与NaOH、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4:10:2.7;步骤(B)中改性Fe3O4粒子与纳米ZnO颗粒的质量比为1:1,纳米ZnO颗粒为260nm;超声处理的条件为:处理频率为22kHz,处理时间为0.5小时;步骤(A)中硅烷偶联剂选自市售的KH-570;步骤(B)中研磨过筛是指研磨过400目筛。
抗氧化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与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按质量比为3:1:1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将原料置于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为条料,后经水槽冷却、牵引进入切粒机造粒即可。
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双螺杆挤出机按照原料经过的先后次序分为4个加热区和挤出模头,各加热区的加热温度依次设定为:第一加热区的温度T1=200℃,第二加热区的温度T2=220℃,第三加热区的温度T3=240℃,第四加热区的温度T4=250℃;并且挤出模头的温度为235℃。
实施例5:
本实施例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酯80份、改性氧化石墨烯8份、乙撑双硬脂酰胺1份、聚乙烯蜡1份以及抗氧化剂2份。
其中,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取氧化石墨烯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使氧化石墨烯充分分散、剥离,制得氧化石墨烯悬浮液;
步骤(II):称取改性壳聚糖加入到冰醋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然后将其缓慢加入步骤(I)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中,边加边搅拌,后经超声处理,得到分散均匀稳定的悬浮液,再采用去离子水对其进行离心洗涤至中性,经真空抽滤,将所得的滤饼进行真空干燥,后经研磨过筛即可。
步骤(I)中氧化石墨烯为通过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其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0g:1L,步骤(II)中改性壳聚糖与冰醋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20g:1L;冰醋酸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步骤(II)中研磨过筛是指研磨过100目筛。
步骤(II)中改性壳聚糖为负载有改性Fe3O4粒子以及纳米ZnO颗粒的壳聚糖,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纳米Fe3O4、NaOH和水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合,温度升至78℃后,依次加入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将所得溶液于外加磁场下分离,将上层液去除,下层粒子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交替洗涤若干次后,干燥,即制得改性Fe3O4粒子;
步骤(B):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步骤(A)制得的改性Fe3O4粒子和纳米ZnO颗粒,于35℃下超声处理2小时,随后干燥固化,研磨过筛即可。
步骤(A)中纳米Fe3O4的粒径为60nm,纳米Fe3O4与NaOH、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4:10:2;步骤(B)中改性Fe3O4粒子与纳米ZnO颗粒的质量比为1:1,纳米ZnO颗粒为200nm;超声处理的条件为:处理频率为20kHz,处理时间为1.5小时;步骤(A)中硅烷偶联剂选自市售的KH-570;步骤(B)中研磨过筛是指研磨过400目筛。
抗氧化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与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按质量比为3:1:1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将原料置于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为条料,后经水槽冷却、牵引进入切粒机造粒即可。
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双螺杆挤出机按照原料经过的先后次序分为4个加热区和挤出模头,各加热区的加热温度依次设定为:第一加热区的温度T1=180℃,第二加热区的温度T2=220℃,第三加热区的温度T3=230℃,第四加热区的温度T4=250℃;并且挤出模头的温度为230℃。
实施例6:
本实施例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酯100份、改性氧化石墨烯20份、乙撑双硬脂酰胺5份、聚乙烯蜡3份以及抗氧化剂4份。
其中,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取氧化石墨烯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使氧化石墨烯充分分散、剥离,制得氧化石墨烯悬浮液;
步骤(II):称取改性壳聚糖加入到冰醋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然后将其缓慢加入步骤(I)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中,边加边搅拌,后经超声处理,得到分散均匀稳定的悬浮液,再采用去离子水对其进行离心洗涤至中性,经真空抽滤,将所得的滤饼进行真空干燥,后经研磨过筛即可。
步骤(I)中氧化石墨烯为通过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其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80g:1L,步骤(II)中改性壳聚糖与冰醋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32g:1L;冰醋酸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步骤(II)中研磨过筛是指研磨过100目筛。
步骤(II)中改性壳聚糖为负载有改性Fe3O4粒子以及纳米ZnO颗粒的壳聚糖,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纳米Fe3O4、NaOH和水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合,温度升至70℃后,依次加入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将所得溶液于外加磁场下分离,将上层液去除,下层粒子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交替洗涤若干次后,干燥,即制得改性Fe3O4粒子;
步骤(B):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步骤(A)制得的改性Fe3O4粒子和纳米ZnO颗粒,于50℃下超声处理1小时,随后干燥固化,研磨过筛即可。
步骤(A)中纳米Fe3O4的粒径为100nm,纳米Fe3O4与NaOH、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4:10:3;步骤(B)中改性Fe3O4粒子与纳米ZnO颗粒的质量比为1:1,纳米ZnO颗粒为300nm;超声处理的条件为:处理频率为21.5kHz,处理时间为1小时;步骤(A)中硅烷偶联剂选自市售的KH-570;步骤(B)中研磨过筛是指研磨过400目筛。
抗氧化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与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按质量比为3:1:1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将原料置于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为条料,后经水槽冷却、牵引进入切粒机造粒即可。
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双螺杆挤出机按照原料经过的先后次序分为4个加热区和挤出模头,各加热区的加热温度依次设定为:第一加热区的温度T1=220℃,第二加热区的温度T2=225℃,第三加热区的温度T3=245℃,第四加热区的温度T4=260℃;并且挤出模头的温度为240℃。
实施例7:
本实施例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酯98份、改性氧化石墨烯16份、乙撑双硬脂酰胺4份、聚乙烯蜡3份以及抗氧化剂3份。
其中,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取氧化石墨烯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使氧化石墨烯充分分散、剥离,制得氧化石墨烯悬浮液;
步骤(II):称取改性壳聚糖加入到冰醋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然后将其缓慢加入步骤(I)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中,边加边搅拌,后经超声处理,得到分散均匀稳定的悬浮液,再采用去离子水对其进行离心洗涤至中性,经真空抽滤,将所得的滤饼进行真空干燥,后经研磨过筛即可。
步骤(I)中氧化石墨烯为通过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其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75g:1L,步骤(II)中改性壳聚糖与冰醋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30g:1L;冰醋酸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步骤(II)中研磨过筛是指研磨过100目筛。
步骤(II)中改性壳聚糖为负载有改性Fe3O4粒子以及纳米ZnO颗粒的壳聚糖,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纳米Fe3O4、NaOH和水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合,温度升至70℃后,依次加入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将所得溶液于外加磁场下分离,将上层液去除,下层粒子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交替洗涤若干次后,干燥,即制得改性Fe3O4粒子;
步骤(B):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步骤(A)制得的改性Fe3O4粒子和纳米ZnO颗粒,于50℃下超声处理1.2小时,随后干燥固化,研磨过筛即可。
步骤(A)中纳米Fe3O4的粒径为85nm,纳米Fe3O4与NaOH、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4:10:2.8;步骤(B)中改性Fe3O4粒子与纳米ZnO颗粒的质量比为1:1,纳米ZnO颗粒为260nm;超声处理的条件为:处理频率为22kHz,处理时间为1小时;步骤(A)中硅烷偶联剂选自市售的KH-570;步骤(B)中研磨过筛是指研磨过400目筛。
抗氧化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与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按质量比为3:1:1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将原料置于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为条料,后经水槽冷却、牵引进入切粒机造粒即可。
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双螺杆挤出机按照原料经过的先后次序分为4个加热区和挤出模头,各加热区的加热温度依次设定为:第一加热区的温度T1=220℃,第二加热区的温度T2=230℃,第三加热区的温度T3=240℃,第四加热区的温度T4=255℃;并且挤出模头的温度为240℃。
实施例8:
本实施例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酯96份、改性氧化石墨烯14份、乙撑双硬脂酰胺3份、聚乙烯蜡2份以及抗氧化剂3份。
其中,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取氧化石墨烯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使氧化石墨烯充分分散、剥离,制得氧化石墨烯悬浮液;
步骤(II):称取改性壳聚糖加入到冰醋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然后将其缓慢加入步骤(I)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中,边加边搅拌,后经超声处理,得到分散均匀稳定的悬浮液,再采用去离子水对其进行离心洗涤至中性,经真空抽滤,将所得的滤饼进行真空干燥,后经研磨过筛即可。
步骤(I)中氧化石墨烯为通过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其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75g:1L,步骤(II)中改性壳聚糖与冰醋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30g:1L;冰醋酸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步骤(II)中研磨过筛是指研磨过100目筛。
步骤(II)中改性壳聚糖为负载有改性Fe3O4粒子以及纳米ZnO颗粒的壳聚糖,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纳米Fe3O4、NaOH和水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合,温度升至70℃后,依次加入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将所得溶液于外加磁场下分离,将上层液去除,下层粒子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交替洗涤若干次后,干燥,即制得改性Fe3O4粒子;
步骤(B):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步骤(A)制得的改性Fe3O4粒子和纳米ZnO颗粒,于50℃下超声处理1.2小时,随后干燥固化,研磨过筛即可。
步骤(A)中纳米Fe3O4的粒径为70nm,纳米Fe3O4与NaOH、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4:10:2.5;步骤(B)中改性Fe3O4粒子与纳米ZnO颗粒的质量比为1:1,纳米ZnO颗粒为280nm;超声处理的条件为:处理频率为22kHz,处理时间为1小时;步骤(A)中硅烷偶联剂选自市售的KH-570;步骤(B)中研磨过筛是指研磨过400目筛。
抗氧化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与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按质量比为3:1:1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将原料置于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为条料,后经水槽冷却、牵引进入切粒机造粒即可。
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双螺杆挤出机按照原料经过的先后次序分为4个加热区和挤出模头,各加热区的加热温度依次设定为:第一加热区的温度T1=220℃,第二加热区的温度T2=230℃,第三加热区的温度T3=240℃,第四加热区的温度T4=260℃;并且挤出模头的温度为240℃。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材料配方中,采用氧化石墨烯代替改性氧化石墨烯,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材料配方中,不含改性氧化石墨烯,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8以及对比例1-2制得的材料的性能测试如下:
测试条件:
拉伸强度按照GB/T1040-1992测试。
氧指数按照GB/T2460-1993测试。
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试验测试结果
由表1测试结果分析可知,本发明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酯酸材料的力学性能能够达到使用标准,并且所得的塑料粒子经高温一段时间后,力学强度损失较小,具有很好的耐热稳定性,并且阻燃性能优异,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安全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Claims (10)

1.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该塑料粒子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酯80-100份、改性氧化石墨烯8-20份、乙撑双硬脂酰胺1-5份、聚乙烯蜡1-3份以及抗氧化剂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取氧化石墨烯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使氧化石墨烯充分分散、剥离,制得氧化石墨烯悬浮液;
步骤(II):称取改性壳聚糖加入到冰醋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然后将其缓慢加入步骤(I)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中,边加边搅拌,后经超声处理,得到分散均匀稳定的悬浮液,再采用去离子水对其进行离心洗涤至中性,经真空抽滤,将所得的滤饼进行真空干燥,后经研磨过筛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氧化石墨烯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0-180g:1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步骤(II)中所述的改性壳聚糖与冰醋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8-32g:1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冰醋酸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步骤(II)中所述的改性壳聚糖为负载有改性Fe3O4粒子以及纳米ZnO颗粒的壳聚糖,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纳米Fe3O4、NaOH和水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合,温度升至65-78℃后,依次加入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将所得溶液于外加磁场下分离,将上层液去除,下层粒子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交替洗涤若干次后,干燥,即制得改性Fe3O4粒子;
步骤(B):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步骤(A)制得的改性Fe3O4粒子和纳米ZnO颗粒,于35-50℃下超声处理1-2小时,随后干燥固化,研磨过筛即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纳米Fe3O4的粒径为60-100nm,所述的纳米Fe3O4与NaOH、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4:10:2-3;
步骤(B)中所述的改性Fe3O4粒子与纳米ZnO颗粒的质量比为1:1,所述的纳米ZnO颗粒为200-300nm;所述的超声处理的条件为:处理频率为20-22kHz,处理时间为0.5-1.5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与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按质量比为3:1:1混合而成。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将原料置于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为条料,后经水槽冷却、牵引进入切粒机造粒即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按照原料经过的先后次序分为4个加热区和挤出模头,各加热区的加热温度依次设定为:第一加热区的温度T1=180-220℃,第二加热区的温度T2=220-230℃,第三加热区的温度T3=230-250℃,第四加热区的温度T4=250-260℃;并且所述的挤出模头的温度为230-240℃。
CN201910070418.2A 2019-01-25 2019-01-25 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8104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0418.2A CN109810488A (zh) 2019-01-25 2019-01-25 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0418.2A CN109810488A (zh) 2019-01-25 2019-01-25 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0488A true CN109810488A (zh) 2019-05-28

Family

ID=66604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0418.2A Pending CN109810488A (zh) 2019-01-25 2019-01-25 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1048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0245A (zh) * 2020-07-17 2020-09-22 合肥科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耐湿热pc/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1639A (zh) * 2021-08-12 2021-12-31 国弘晟世(上海)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基于改性石墨烯的高抗裂可降解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78523A (zh) * 2023-04-27 2023-07-25 东莞市百富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杂化粒子增强聚碳酸酯的制备工艺
CN117004119A (zh) * 2023-07-30 2023-11-07 福建鑫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耐磨eva色母粒及其制备工艺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75326A1 (en) * 2011-09-27 2013-03-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ilter fabrication method and the filter formed thereby
CN103366969A (zh) * 2013-07-11 2013-10-23 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包覆石墨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211977A (zh) * 2014-09-10 2014-12-17 浙江碳谷上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石墨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05131349A (zh) * 2015-08-22 2015-12-09 苏州正业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KR20160139264A (ko) * 2015-05-27 2016-12-07 국방과학연구소 3차원 나노섬유 멤브레인 및 액체 컬렉터를 이용한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7312298A (zh) * 2017-06-29 2017-11-03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 一种阻燃型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03260A (zh) * 2017-11-03 2018-01-19 贵州高塑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环保阻燃氧化石墨烯改性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0520A (zh) * 2018-01-08 2018-04-06 贵州高塑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基于改性氧化石墨烯的高耐候高耐磨pc材料
CN108329496A (zh) * 2018-02-12 2018-07-27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壳寡糖纳米银/氧化石墨烯修饰的医用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41051A (zh) * 2018-07-09 2018-11-20 西北师范大学 壳聚糖功能化石墨烯手性材料的制备及作为手性识别材料的应用
CN108948769A (zh) * 2018-08-01 2018-12-07 安徽锦华氧化锌有限公司 一种壳聚糖修饰银纳米颗粒填充改性的抗紫外老化抗菌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75326A1 (en) * 2011-09-27 2013-03-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ilter fabrication method and the filter formed thereby
CN103366969A (zh) * 2013-07-11 2013-10-23 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包覆石墨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211977A (zh) * 2014-09-10 2014-12-17 浙江碳谷上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石墨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KR20160139264A (ko) * 2015-05-27 2016-12-07 국방과학연구소 3차원 나노섬유 멤브레인 및 액체 컬렉터를 이용한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5131349A (zh) * 2015-08-22 2015-12-09 苏州正业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312298A (zh) * 2017-06-29 2017-11-03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 一种阻燃型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03260A (zh) * 2017-11-03 2018-01-19 贵州高塑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环保阻燃氧化石墨烯改性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0520A (zh) * 2018-01-08 2018-04-06 贵州高塑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基于改性氧化石墨烯的高耐候高耐磨pc材料
CN108329496A (zh) * 2018-02-12 2018-07-27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壳寡糖纳米银/氧化石墨烯修饰的医用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41051A (zh) * 2018-07-09 2018-11-20 西北师范大学 壳聚糖功能化石墨烯手性材料的制备及作为手性识别材料的应用
CN108948769A (zh) * 2018-08-01 2018-12-07 安徽锦华氧化锌有限公司 一种壳聚糖修饰银纳米颗粒填充改性的抗紫外老化抗菌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茜等: ""壳聚糖/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和力学性能研究"", 《化学学报》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0245A (zh) * 2020-07-17 2020-09-22 合肥科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耐湿热pc/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90245B (zh) * 2020-07-17 2022-04-01 合肥科拜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耐湿热pc/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1639A (zh) * 2021-08-12 2021-12-31 国弘晟世(上海)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基于改性石墨烯的高抗裂可降解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78523A (zh) * 2023-04-27 2023-07-25 东莞市百富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杂化粒子增强聚碳酸酯的制备工艺
CN116478523B (zh) * 2023-04-27 2024-02-06 东莞市百富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杂化粒子增强聚碳酸酯的制备工艺
CN117004119A (zh) * 2023-07-30 2023-11-07 福建鑫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耐磨eva色母粒及其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0488A (zh) 高耐热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塑料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2198B (zh) 具有高分散性的石墨烯/炭黑热塑性树脂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5301B (zh) 一种紫外线屏蔽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该紫外线屏蔽剂的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2355A (zh) 一种用于光学薄膜的紫外阻隔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6243705B (zh) 用于sls的长链尼龙与尼龙6的合金粉末材料制备方法
CN108360085B (zh) 一种基于层状纳米粒子的聚苯硫醚抗氧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16362A (zh) 一种利用废旧塑料制备再生塑料的方法
CN108690336B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农用地膜及其加工工艺
CN1896347A (zh) 抗紫外超细涤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80180B (zh) 纳米纤维素/纤维素复合物、增强聚乳酸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2744A (zh) Pvc/6000目重质碳酸钙抗静电电缆挂钩专用料及其制备技术
CN113234291B (zh) 一种聚苯乙烯炭黑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7220B (zh) 用于sls的长链尼龙与尼龙66合金粉末材料制备方法
CN105647008A (zh) 一种耐磨耐折聚丙烯复合鞋底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345060B (zh) 以白色聚碳酸酯回收塑料为基础的再生白色无磁增强塑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33135B (zh) 一种聚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30770A (zh) 一种可回收pet改性rpet材料及制备工艺
CN101735509A (zh) 微-纳米碳化硅/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54506A (zh) 一种再生塑料改性颗粒及其生产工艺
CN104098838B (zh) 一种高性能pp/pa6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96740B (zh) 一种改善磁性复合材料吸湿性的方法
CN103214722A (zh) 一种易与植物碎料均混的聚烯烃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7622A (zh) 一种高弹性高韧性通信用聚丙烯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74806A (zh) 一种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
CN106827288A (zh) 一种一步拉伸制备高紫外阻隔光学薄膜的方法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