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6385B - 一种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6385B
CN109806385B CN201910100436.0A CN201910100436A CN109806385B CN 109806385 B CN109806385 B CN 109806385B CN 201910100436 A CN201910100436 A CN 201910100436A CN 109806385 B CN109806385 B CN 1098063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cup
turntable
disc
shaped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04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6385A (zh
Inventor
于崆峒
蒋朝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doc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doc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doc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doc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04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63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6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6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6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6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包封过程中不涉及导致水溶性多肽微球包封率低及产率低的大体积连续相,形成的初乳液直接供入转盘装置中心的杯状容器,利用转盘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以及液滴在不同层次转盘表面分散撞击力将初乳液滴破碎,形成目标粒径微球。该方法包封水溶性醋酸亮丙瑞林包封率高达95%以上,收率高达97%,产品质量稳定,可实现连续化及规模化生产。该方法获得微球平均粒径在50μm以下,注射时疼痛效应低,满足临床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又称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由下丘脑分泌,能够调节垂体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的合成和分泌。LH和FSH作用于性腺,参与生殖细胞成熟,在调节生殖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GnRH不仅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关键信号分子,也作用于下丘脑外组织器官受体,如生殖系统的子宫、胎盘、卵巢、输卵管和睾丸同样表达GnRH受体。GnRH在不同组织器官、不同生理状态下发挥不同作用,对性腺、肾上腺皮质和脑组织均有调节作用,同时参与一些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通过抑制垂体-性腺系统,GnRH实现对激素依赖性肿瘤细胞的抗增殖作用。近年来,FDA已批准将GnRH类似物用于男性前列腺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枢性性早熟等疾病的临床治疗。
GnRH在体内生物半衰期很短,结构中Gly6-Leu7和Pro9-Gly10之间肽键容易被酶分解而失活。为了寻找高效且作用持久的GnRH类似物,瑞林类药物是以GnRH结构为基础的一大类人工合成多肽类药物。其家族成员包括亮丙瑞林,曲普瑞林,戈舍瑞林、布舍瑞林、戈那瑞林、丙氨瑞林等。多肽类药物由于亲水性较强,且容易被胃肠肽酶降解,只能通过注射途径给药以提高生物利用度,来保证有效的药物治疗浓度。因此,开发瑞林类药物长效制剂是必要的,第一个上市的瑞林类微球为曲普瑞林微球(商品名Decapepty),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可缓释1个月。随后美国Abbvie,日本武田,德国Hoechst,瑞士Roche等相继将瑞林类药物开发成微球缓释制剂。
醋酸亮丙瑞林是人工合成的九肽,为天然GnRH的高活性衍生物,从1989年被批准上市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性早熟,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绝经前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至今已有近30年应用。使用瑞林类药物通常需要在长时间内给患者连续或反复用药,日本学者最先将醋酸亮丙瑞林包埋入高分子聚合物制成微球,使醋酸亮丙瑞林缓慢释放,从而达到延长治疗周期目的,并且经体内临床实验证明了其安全有效。由日本武田及美国Abbvie联合开发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缓释制剂(商品名Lupron Deport),于1989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也是该产品的全球首次批准的上市申请。日本武田进口中国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商品名Enantone)于2003年首次进口注册,并登陆中国市场开始销售。上海丽珠制药有限公司和北京博恩特药业有限公司在2006年提交仿制申请,于2009年获得生产批件并开始在国内市场销售。
目前国内已上市三家(丽珠、博恩特、武田)亮丙瑞林微球均采用复乳法制备工艺,醋酸亮丙瑞林在水中溶解度较高,在包封过程中极易从内水相扩散至外水相导致微球包封率下降,在制备过程中只能通过过量投药来满足载药量的需求,或者在内水相中添加明胶,通过降温方式使内水相产生胶凝来抑制药物扩散从而提高包封率,但明胶存在致敏性问题。复乳法制备微球容易产生多孔结构,增大的表面积,造成药物突释,武田采取干燥后期升温至微球玻璃化转变温度之上方式使微球表面孔隙闭合来降低突释效应。这些方法不仅增加了工艺复杂程度,且延长了生产周期,造成产能下降。
总结目前已公开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相关专利主要围绕在改进制备方法以达到成本控制,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复乳法由于技术本身限制,微球包封率无法从本质上提高。虽然采用一些极端特殊工艺可以增加药物包封率,例如提高油相浓度、内水相浓度,制备时控制在较低温度以期获得较高的初乳黏度,来抑制药物向外水相的渗漏,但过高的油相浓度、内水相浓度会造成过滤困难、转移损失多等重大缺陷。此外,复乳法虽操作简单,产业化困难,扩大制备规模后,就会出现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复乳法制备微球生产批量受限,部分聚合物与药物溶解在外水相中无法析出,微球收率通常不高,生成成本被提高。(2)相分离法包封亲水性药物通常包封率较高,相分离法以非溶剂作为连续相,用来提取聚合物相中的有机溶剂,与水溶性药物基本不互溶,药物向连续相倾泻风险低。但相分离法存在溶剂残留问题及干燥问题,大量有机溶剂使用不仅增加生产成本,给环境也带来一定负担。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我国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产业规模化,需要一种全新的微球制备方法彻底改善水溶性多肽包封率及产率问题。
乳化法制备微球,即O/W过程,亲脂性药物溶解在聚合物溶液中,连续相为水溶液,通过一步乳化形成微球液滴,再挥发有机溶剂使微球固化;采用复乳法(W/O/W)包封亲水性药物时首先形成初级乳液,然后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的乳化作用下,通过物理剪切,水的雕琢形成微球液滴,再通过液中干燥挥发去除有机溶剂使微球固化。液中干燥过程中,药物会受到各种作用力,例如界面张力,渗透压力,并随着有机溶剂去除向微球表面扩散,最终溶解在外水相中。在液相中形成微球液滴在理论上便不能够实现百分之百的药物包封率,在气相中形成微球液滴便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收率高、包封率高、且适于产业化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开拓了一种制备水溶性多肽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的新思路,摒弃了传统微球制备工艺中W/O/W(复乳法)或W/O/O(相分离法)模式,由液中干燥或溶剂萃取形式转变为气中干燥模式,省略了导致水溶性多肽微球包封率低及产率低的大体积连续相,绕过由于放大过程中溶剂速率发生改变引起的大量生产的困难,将微球生产模式从批次式生产转变为连续化生产。本发明采用多层转盘装置,利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初级乳液加速,具有一定初速度的乳液飞离转盘撞击更外侧转盘,乳液在撞击力的作用下破碎,并继续加速达到外侧转盘逃离速度,去撞击更外侧转盘,经过两次或多次作用后,形成微球液滴飞出转盘在下降运动过程中固化形成微球。多层转盘装置制备微球能够使乳液连续均匀破碎,实现连续化及规模化生产,节省了生产设备放大时的探索性投资。转盘法不涉及复乳法中的连续相,极大提高了微球的收率,高黏度的初乳液在气相中表面张力较大,十分容易保持球形,在微球形成过程中,形变、破碎均不会造成太大的药物损失。
本发明通过多层转盘装置,能够将具有不同乳液黏度的液滴迅速破碎至目标粒径,通过控制反应罐温度和反应罐上方气流模式,快速去除有机溶剂,与液中干燥方式相比,能够将有机溶剂降至极低的残留水平。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醋酸亮丙瑞林溶解于水中得到醋酸亮丙瑞林水溶液;PLGA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得到PLGA二氯甲烷溶液;
(2)将步骤(1)所述PLGA二氯甲烷溶液加入到醋酸亮丙瑞林水溶液后,进行乳化处理,之后快速降温,得到初乳液;
(3)将步骤(2)所述初乳液供入转盘装置中心的杯状容器,杯状容器中初乳液被加速越过杯口,并在离心力和重力作用下撞击外侧碟形转盘分散成细小微滴,小微滴被碟形转盘加速继续逃离盘口,去撞击更外侧碟形转盘,在两次或多次撞击分散后,微球液滴飞出碟形转盘,在下降运动过程中固化形成微球。
作为优选,所述转盘装置为转盘结构,在所述转盘结构的中心设置有杯状容器及其驱动装置,杯状容器外侧依次嵌套至少两层蝶形转盘,每一层蝶形转盘均配置有相应的驱动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杯状容器为上窄下宽的窄口杯状容器,且所述杯状容器及其外侧的蝶形转盘均具有光滑的外周边缘。
作为优选,设定杯状容器的短径为D1,长径为D2,高度为H1,其中D1与D2的比值为1/2~2/3。
作为优选,设定第一层蝶形转盘的内径为D3,高度为H3,第二层蝶形转盘的内径为D4,高度为H4,依此类推;其中D3与H3比值为1.5~2.0,H3与H1的比值为2.5~3.0。
作为优选,设置D4/H4的比值小于D3/H3,以获得更强的二次撞击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醋酸亮丙瑞林与水比例为1:1~1:2(wt/wt),PLGA与二氯甲烷比例为10:10~10:30(wt/wt)。
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的PLGA中丙交酯乙交酯摩尔比为75:25。
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的PLGA与二氯甲烷的比例为10:15~10:18(wt/wt)。
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的PLGA与二氯甲烷的比例为10:16.66(wt/wt)。
作为优选,步骤(2)所述初乳液的黏度范围为300~1000cp。
作为优选,步骤(2)所述的初乳液黏度通过温度控制来调节,温度范围在10~20℃。
作为优选,步骤(3)所述的杯状容器转速为30~150m/s,外侧碟形转盘转速为50~250m/s。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任何已知的方法获得所需粘度的初乳液。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制剂。
本发明涉及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制剂的制备方法,以生产规模计算,一次醋酸亮丙瑞林投药量可达200g,若微球载药量介于9~11%,每只装量45mg(含3.75mg醋酸亮丙瑞林),批生产量为5万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微球收率高达97%,包封率高达95%,解决了现有复乳法技术存在的缺陷。与相分离法相比,微球制备过程中,可降低有机溶剂使用量及残留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转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转盘装置的杯状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杯状容器和外侧碟形转盘组的运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微球制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4微球体外释放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的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中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本说明书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将液体物料产生微滴的转盘装置,所述装置为转盘结构,在所述转盘结构的中心设置有杯状容器24及其第一驱动装置33,杯状容器24外侧依次嵌套至少两层蝶形转盘,每一层蝶形转盘均配置有相应的驱动装置。附图中给出两层蝶形转盘,即第一层蝶形转盘26和第二层蝶形转盘28,第一层蝶形转盘26由第二驱动装置34驱动转动,第二层蝶形转盘28由第三驱动装置35驱动转动,第一驱动装置33、第二驱动装置34和第三驱动装置35可以是高速旋转电机,也可以是强磁高速马达。
所述的杯状容器24为上窄下宽的窄口杯状容器,且所述杯状容器24及其外侧的蝶形转盘均具有光滑的外周边缘;所述杯状容器24与其外侧第一层蝶形转盘的旋转方向可以为同方向或反方向,每相邻两层蝶形转盘的旋转方向也可以是同方向或反方向。
设定杯状容器24的短径为D1,长径为D2,高度为H1,其中D1与D2的比值为1/2~2/3,且高度H1与长径D2数值相近。
设定第一层蝶形转盘26的内径为D3,高度为H3,第二层蝶形转盘28的内径为D4,高度为H4,依此类推;杯状容器24的容量及其第一驱动装置33的性能决定了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物料溶液的量,优选体积为5~10mL。理论上,D3越长/H3越高时,转盘旋转过程中,抖动越加剧;D3越短/H3越矮时,杯状容器24以高速旋转时,微滴与外侧转盘的撞击点越靠近转盘边缘或飞出转盘边缘,影响微滴的下一次撞击分散。故优选H3/H1比值范围2.5~3.0,D3/H3比值范围1.5~2.0。当第二层碟形转盘D4/H4设定比值比D3/H3更小时,可以加强二次撞击分散效果,同时增加相邻碟形转盘表面的垂直距离L,可以降低H4高度。故外侧碟形转盘的关键参数范围可以更宽以达到想要的分散效果及目标粒径,依次类推。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一种用于制造微球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主罐体23和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将液体物料产生微滴的转盘装置,所述转盘装置的底部通过支撑附属结构39安装在主罐体23内;
所述主罐体23为倒锥形不锈钢且能承受正压的双层罐体,在罐体的侧壁上安装有可调节温度的第一温控元件40。第一温控元件40可以是主罐体23夹套层外置控温水浴。
主罐体23最小内径优选在80cm以上,当最长径碟形转盘以最高旋转速度旋转时,飞出的微滴不接触主罐体23内壁。通过调节转盘的转速或增加外侧碟形转盘的数量可以获得任意目标粒径。
主罐体23的上游包括样品制备装置、供液装置和用于更新主罐体气体组成的气流装置。
所述的样品制备装置包括储液罐16,储液罐16内置有搅拌装置13,所述搅拌装置13可以是机械搅拌或超声搅拌或其它形式的搅拌;储液罐16外壁设有第二温控元件17,第二温控元件17可以是储液罐16夹套层外置控温水浴;供液装置包括连接储液装置与主罐体23的流体管路、设于流体管路上的开关阀19和流体泵20,流体管路的末端为供液口22,供液口22没有具体限制,优选布置在杯状容器24正上方,将物料溶液匀速加至杯状容器24。
所述的气流装置包括与第一样品收集室43相连的第一送风装置45、位于主罐体23顶部提供单向气流的第二送风装置51以及排风装置57,所述第二送风装置51的末端设有与主罐体23相连的气体导入口54,所述排风装置57的开口处设有与主罐体23相连的气体导出口55。第一送风装置45和第二送风装置51采用的气体可以是氮气,空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第一样品收集室43与第一送风装置45相连的气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器46,第二送风装置51与气体导入口54相连的气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器52,排风装置57与气体导出口55相连的气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三过滤器56。三个过滤器为无菌过滤器。
第一样品收集室43为三通立方形容器,第二样品收集室60为两通倒锥形容器。所述第一样品收集室43和第二样品收集室60的材质为微球不挂壁材质。全部的微球产品可以在第二样品收集室60富集,在其下方出口收集。
气流装置提供气流的温度和强度可以控制,气流温度与主罐体23温度保持一致,气体导入口54与杯状容器24的优选垂直高度在20cm以上,气流强度应不干扰微滴运行路线。
主罐体23的下游包括用于收集微球的收集装置、干燥装置71和用于将收集装置收集到的微球传输到干燥装置的传输装置63。
所述的收集装置至少包括位于主罐体23窄口端的第一样品收集室43和用于富集样品的第二样品收集室60,两个收集室之间的物料传输通过转运设备完成,所述收集室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立方体、椎体或梯形,转运设备采用气流传输、传送带传送、管道传送、料斗转移等形式,但不限于此。
在微滴形成过程中,供液装置通过供液口22不断将物料溶液供入杯状容器24,第一驱动装置33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杯状容器24中的物料溶液越过杯口,飞向外侧反向高速旋转的第一层碟形转盘26,撞击其表面分散成微滴,微滴在反向离心力作用下继续移向转盘边缘并飞出转盘,撞击第二层碟形转盘28分散成更细小的微滴,经过多次撞击分散获得具有目标粒径的微滴。最后,微滴移向最长径的碟形转盘边缘飞出转盘,在温度可控的主罐体23中固化形成微球,在第一样品收集室43及第二样品收集室60收集干燥的微球产品。
优选地,第一驱动装置33线速度范围为30-150m/s,第二驱动装置34转速50~250m/s,此后每一更外侧碟形转盘的驱动转速均不超过250m/s。
由于碟形转盘的表面性质影响微滴的运动路线,理论上可以采用任何材质制备,规格符合即可,但需要抛光成镜面,优选材质为不锈钢。杯状容器24及外侧碟形转盘组均具有光滑的外周边缘。
杯状容器24与外侧碟形转盘可以以同向或反向旋转,若二者以反方向旋转、每相邻两个碟形转盘均以反方向旋转,这种旋转方式能够提供足够的加速度将液滴迅速撞碎至目标粒径(图4)。此外,杯状容器24可处理不同状态的物料溶液,包括均匀分散的溶液,悬浮液或乳液,还可通过加热杯状容器处理高粘稠物料,使之熔融并成球。
下面描述使用上述实施例2的设备来制备微球。
实施例3:
(1)1.43g醋酸亮丙瑞林溶解于2.86g水中待用,醋酸亮丙瑞林与水比例为1:2(wt/wt);12.87gPLGA溶解于25.74g二氯甲烷中待用,油相PLGA与二氯甲烷比例为10:20(wt/wt);
(2)将步骤(1)所述PLGA二氯甲烷溶液加入到醋酸亮丙瑞林水溶液后,高速剪切机15000rpm条件下乳化后,快速降温至10℃,形成的初乳液黏度为913cp;
(3)将步骤(2)所述具有一定黏度的初乳液供入转盘装置中心的杯状容器,杯状容器转速设置为50m/s,第一层碟形转盘转速为100m/s,第二层碟形转盘转速为150m/s,第三层碟形转盘转速为180m/s,启动转盘驱动装置,初乳液被加速越过杯口,并在离心力和重力作用下撞击外侧碟形转盘分散成细小微滴,小微滴被碟形转盘加速继续逃离盘口,去撞击更外侧碟形转盘,经过三次撞击分散后,微球液滴飞出碟形转盘,设置罐体内固化温度为30℃,在气流模式下,微球固化。
(4)步骤(3)中微球通过转盘下方收集装置收集,干燥后将微球用水清洗后转移到冻干盘中,加入固含量15%的甘露醇冻干。
(5)步骤(4)中冻干程序为-30℃预冻2h,0.1mbar真空度下逐步升温至-5℃后干燥10h,再逐步升温至45℃,保持12h后降至25℃出箱,冻干所得微球过75μm筛即可。
实施例4:
(1)1.43g醋酸亮丙瑞林溶解于2.86g水中待用,醋酸亮丙瑞林与水比例为1:2(wt/wt);12.87gPLGA溶解于51.48g二氯甲烷中待用,油相PLGA与二氯甲烷比例为10:40(wt/wt);
(2)将步骤(1)所述PLGA二氯甲烷溶液加入到醋酸亮丙瑞林水溶液后,高速剪切机15000rpm条件下乳化后,快速降温至14℃,形成的初乳液黏度为356cp;
(3)将步骤(2)所述具有一定黏度的初乳液供入转盘装置中心的杯状容器,杯状容器的转速设置为60m/s,第一层碟形转盘转速为120m/s,第二层碟形转盘转速为170m/s,启动转盘传动装置,初乳液被杯状容器加速越过杯口,并在离心力和重力作用下撞击外侧碟形转盘分散成细小微滴,小微滴被碟形转盘加速继续逃离盘口,去撞击更外侧碟形转盘,经过两次撞击分散后,微球液滴飞出碟形转盘,设置罐体内固化温度为30℃,在气流模式下,微球固化。
(4)步骤(3)中微球通过转盘下方收集装置收集,干燥后将微球用水清洗后转移到冻干盘中,加入固含量15%的甘露醇冻干。
(5)步骤(4)中冻干程序为-30℃预冻2h,0.1mbar真空度下逐步升温至-5℃后干燥10h,再逐步升温至45℃,保持12h后降至25℃出箱,冻干所得微球过75μm筛即可。
测试例1:
采用粒度分析仪(Mastersizer 2000)对实施例3-4中微球样品进行湿法粒度分布分析,介质选取0.1%Tween80溶液,样品检测前超声1min。
测试例2:
采用HPLC(Agilent)对实施例3-4中微球样品进行载药量测定。精密称取微球25mg,加入DMSO溶解后定容至25mL,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20u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波长220nm,色谱柱:C18,流动相组成为水相(三乙胺:水(15.2:1000,w/v),磷酸调pH值3.0),有机相(乙腈:正丙醇(3:2,v/v)),水相:有机相体积比(17:3,v/v)。另取醋酸亮丙瑞林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实际药物含量,包封率为实际微球药物含量占理论微球药物含量百分比。
测试例3:
微球体外释放测定参见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进口注册标准JX20140365,为48℃加速释放条件。测得的具体数值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微球粒度分布、载药量和包封率结果
粒径D<sub>10</sub> 粒径D<sub>50</sub> 粒径D<sub>90</sub> Span 包封率 收率
实施例3 8.52μm 10.21μm 17.53μm 0.882 95.8% 96.6%
实施例4 11.86μm 16.72μm 25.49μm 0.815 95.3% 97.3%
表2:微球体外累积释放结果
时间/h 实施例3 实施例4
1 8.1% 6.4%
4 15.7% 12.8%
9 33.5% 29.1%
24 64.2% 55.0%
48 84.4% 78.4%
从表1可以看出,该工艺包封亲水性药物,微球包封率受处方变化及工艺参数调整影响较小,收率主要受物料转移损失的影响,微球在罐体内下降过程中固化,与容器壁无接触,物料损失较小,微球收率高。微球粒度分布极窄(Span<1),尤其当微球粒度较小时,原研Enantone采用复乳法制备微球,D10~2μm,D50~10μm,D90~30μm,Span为2.8。
从表2及图5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亮丙瑞林微球释放平缓,突释水平极低。微球体外释放周期主要受微球粒径影响,平均粒径越大时,微球释放越为缓慢。
当初乳液黏度低时,初乳液破碎后形成的微滴表面张力较低,亲水性药物不会被有效的截留在微滴内部,随着破碎过程暴露于空气中,造成包封率偏低。本发明所述转盘法包封亲水性药物所适用的最佳初乳液黏度介于300~1000cp。
对比例1:CN103211773B添加明胶醋酸亮丙瑞林微球
(1)醋酸亮丙瑞林0.2g,16%明胶0.4ml(醋酸亮丙瑞林与16%明胶比例为1:2(wt/vt));1.5gPLGA分别加1.5g,2.25g,2.7g,3g,3.75g,4.5g二氯甲烷溶解配制成五种浓度(PLGA与二氯甲烷比例为10:10(wt/wt),10:15(wt/wt),10:18(wt/wt),10:20(wt/wt),10:25(wt/wt),10:30(wt/wt));
(2)将以上两种溶液混合后使用超声波破碎仪高速乳化,形成W/O初乳;
(3)将初乳冷却至18℃后缓慢加入1L 0.25%PVA溶液中,同时使用高速均质机乳化3min,转速7000rpm,形成W/O/W复乳;
(4)将复乳装入旋转蒸发仪内抽真空旋转固化1h,转速60rpm,室温水浴;
(5)将旋转蒸发完毕的复乳使用高速离心机离心沉淀,转速4000rpm,5min,离心完毕将上清液倒去,将沉淀用清水洗2遍后倒入冻干盘中,加入1ml 15%甘露醇冻干;
(6)-40℃保温2h,真空度10pa下按每小时升温5-10℃逐步升温至35℃,保温10h以上出箱。冻干所得微球过120目筛后即可装瓶取样。
对比例1中披露,通过在内水相中加入明胶降温使内水相凝聚来抑制药物向外水相扩散过程,其中最优实施例当PLGA与二氯甲烷比例为10:20时,微球收率及包封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5%,91%。本发明内水相中不添加明胶,也不涉及外水相及表面活性剂,通过转盘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及初乳滴表面张力将初乳液破碎为微滴,从而将药物损失降至最低,有效避免了PLGA中低聚体、未成球PLGA及未包封药物残留在外水相中从而降低收率,因此获得微球包封率均在95%以上,收率达到97%。此外,采用旋转蒸发仪除溶剂时,很难进行生产规模的扩大。
对比例2:CN102266294B包载亲水性药物微球制剂
采用W/O1/O2复乳-相分离法制备亲水性药物微球制剂,向聚乳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嵌段共聚物/乙酸乙酯-乙腈体系加入亲水性药物水溶液涡旋形成W/O1初乳,将初乳加入到含乳化剂I的液体石蜡中,涡旋形成W/O1/O2型复乳,复乳加入到含乳化剂II的液体石蜡中,继续搅拌4~24h,离心收集微球,洗涤、干燥后即得包载亲水性药物微球制剂。对比例2中的实施例1为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称取PLA-mPEG(自合成)20mg、PLGA5050(Mw 60,000)80mg溶于0.8ml乙酸乙酯/0.2ml乙腈混合溶剂,醋酸亮丙瑞林微球15mg溶于0.2ml水中制得亲水性药物溶液,两相涡旋混合60s后形成W/O1初乳,加入6ml含有重量百分比2%卵磷脂的液体石蜡,再次涡旋60s,迅速倒入50ml含有重量百分比2%卵磷脂和重量百分比2%司盘80液体石蜡中,持续搅拌6h,2000rpm离心收集微球,石油醚洗涤,室温真空干燥24h即得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制剂。微球粒径68.4μm,包封率62%,载药量8.1%,24h累积释放百分率10%。
该方法不仅工艺繁琐,涉及辅料种类众多,也没有达到提高亲水性药物的包封率的初衷,包封率仅为62%,极大浪费了昂贵的原料药。且微球粒径较大,容易引起注射疼痛,不符合临床用药需求。

Claims (11)

1.一种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醋酸亮丙瑞林溶解于水中得到醋酸亮丙瑞林水溶液;PLGA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得到PLGA二氯甲烷溶液;
(2)将步骤(1)所述PLGA二氯甲烷溶液加入到醋酸亮丙瑞林水溶液后,进行乳化处理,之后快速降温,得到初乳液;
(3)将步骤(2)所述初乳液供入转盘装置中心的杯状容器,杯状容器中初乳液被加速越过杯口,并在离心力和重力作用下撞击外侧碟形转盘分散成细小微滴,小微滴被碟形转盘加速继续逃离盘口,去撞击更外侧碟形转盘,在两次或多次撞击分散后,微球液滴飞出碟形转盘,在下降运动过程中固化形成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装置为转盘结构,在所述转盘结构的中心设置有杯状容器及其驱动装置,杯状容器外侧依次嵌套至少两层碟形转盘,每一层碟形转盘均配置有相应的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状容器为上窄下宽的窄口杯状容器,且所述杯状容器及其外侧的碟形转盘均具有光滑的外周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杯状容器的短径为D1,长径为D2,高度为H1,其中D1与D2的比值为1/2~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第一层碟形转盘的内径为D3,高度为H3,第二层碟形转盘的内径为D4,高度为H4,依此类推;其中D3与H3比值为1.5~2.0,H3与H1的比值为2.5~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D4/H4的比值小于D3/H3,以获得更强的二次撞击效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亮丙瑞林与水比例为1:1~1:2(wt/wt),PLGA与二氯甲烷比例为10:10~10:30(wt/w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PLGA中丙交酯乙交酯摩尔比为75: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初乳液的黏度范围为300~1000cp。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杯状容器转速为30~150m/s,外侧碟形转盘转速为50~250m/s。
11.一种由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制剂。
CN201910100436.0A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8063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0436.0A CN109806385B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0436.0A CN109806385B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6385A CN109806385A (zh) 2019-05-28
CN109806385B true CN109806385B (zh) 2022-04-08

Family

ID=66606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0436.0A Active CN109806385B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063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07247A1 (de) * 2022-03-28 2023-09-28 Universität des Saarlandes, Körperschaft des öffentlichen Rechts Kontinuierliche herstellung von partikeln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2893A (zh) * 2003-05-16 2006-08-23 万罗赛斯公司 使用微通道加工技术产生乳状液的方法
CN101816913A (zh) * 2010-05-20 2010-09-01 吴传斌 一种微球制造方法及制造设备
CN102302455A (zh) * 2011-07-25 2012-01-04 浙江大学 一种包载亲水性药物的微球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3211773A (zh) * 2013-04-10 2013-07-24 上海丽珠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的方法
CN104043113A (zh) * 2013-03-15 2014-09-17 天津新济复兴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艾塞那肽长效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1731A (zh) * 2013-05-15 2014-11-26 Cj医药健康株式会社 连续工艺的微球制备方法及由此制备的微球
CN105287390A (zh) * 2015-11-20 2016-02-03 北京博恩特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长效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WO2016018045A1 (ko) * 2014-07-28 2016-02-04 에스케이케미칼주식회사 류프로라이드를 포함하는 속효성과 지속성을 동시에 갖는 약제학적 조성물
WO2016033308A1 (en) * 2014-08-27 2016-03-03 Abbvie Inc. Topical formulation
KR20160090581A (ko) * 2015-01-22 2016-08-01 주식회사 셀루메드 이중 약물 전달을 위한 다공성 생분해성 고분자 미립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6038492A (zh) * 2016-05-19 2016-10-26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缓释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8403643A (zh) * 2018-05-28 2018-08-17 中山大学 蛋白多肽类药物长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2893A (zh) * 2003-05-16 2006-08-23 万罗赛斯公司 使用微通道加工技术产生乳状液的方法
CN101816913A (zh) * 2010-05-20 2010-09-01 吴传斌 一种微球制造方法及制造设备
CN102302455A (zh) * 2011-07-25 2012-01-04 浙江大学 一种包载亲水性药物的微球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4043113A (zh) * 2013-03-15 2014-09-17 天津新济复兴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艾塞那肽长效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1773A (zh) * 2013-04-10 2013-07-24 上海丽珠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的方法
CN104161731A (zh) * 2013-05-15 2014-11-26 Cj医药健康株式会社 连续工艺的微球制备方法及由此制备的微球
WO2016018045A1 (ko) * 2014-07-28 2016-02-04 에스케이케미칼주식회사 류프로라이드를 포함하는 속효성과 지속성을 동시에 갖는 약제학적 조성물
WO2016033308A1 (en) * 2014-08-27 2016-03-03 Abbvie Inc. Topical formulation
KR20160090581A (ko) * 2015-01-22 2016-08-01 주식회사 셀루메드 이중 약물 전달을 위한 다공성 생분해성 고분자 미립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5287390A (zh) * 2015-11-20 2016-02-03 北京博恩特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长效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8492A (zh) * 2016-05-19 2016-10-26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缓释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8403643A (zh) * 2018-05-28 2018-08-17 中山大学 蛋白多肽类药物长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reparation and in vitro evaluation of silk fibroin microspheres produced by a novel ultra-fine particle processing system;Xinguo Wen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20110630;第416卷;195-201 *
微丸制备与设备进展;邹龙贵;《机电信息》;20071231(第32期);37-4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6385A (zh)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34094B2 (en)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microcapsules for sustained release of water soluble peptides
Ravivarapu et al. Polymer and microsphere blending to alter the release of a peptide from PLGA microspheres
AU2004277419B2 (en) Nanoparticulate therapeutic biologically active agents
CN100534597C (zh) 制备颗粒的装置及方法
CN101816913B (zh) 一种微球制造方法及制造设备
JP2001520186A (ja) カプセル封入方法
CN109700780B (zh) 一种高包封率的亲水性药物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5048B (zh) 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化合物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ZA200604495B (en) Spray-congeal process using an extruder for preparing multiparticulate azithromycin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referably a poloxamer and a glyceride
CN109806385B (zh) 一种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1724B (zh) 一种20(R)-人参皂苷Rg3缓释纳米微球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59811B (zh) 药物缓释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0882222B (zh) 颗粒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Metkari et al. Microspheres-a new drug delivery system: A review
CN110393711A (zh) 一种改善plga载多肽类药物微球中药物低包封和高初始突释问题的方法
CN111568878B (zh) 一种基于液下气流喷雾技术制备多肽类药物微球的方法
CN109772240A (zh) 一种用于将液体物料产生微滴的转盘装置及用于制造微球的设备
CN113440597A (zh) 一种制备亮丙瑞林微球的方法
RU2545752C2 (ru) Способ микрокапсулирования цефалоспориновых антибиотиков в полудане
CN116270491A (zh) 一种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WO2004006893A1 (en) Method for particle precipitation using near-critical and supercritical antisolvents
RU2537254C1 (ru) Способ биоинкапсуляции
CN116327712A (zh) 一种醋酸曲普瑞林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70492A (zh) 一种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Sarwar et al. Microspheres for the Drug Delivery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