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76749A - 一种木质素基柔性电磁屏蔽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木质素基柔性电磁屏蔽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76749A
CN109776749A CN201910032215.4A CN201910032215A CN109776749A CN 109776749 A CN109776749 A CN 109776749A CN 201910032215 A CN201910032215 A CN 201910032215A CN 109776749 A CN109776749 A CN 1097767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nin
minutes
graphite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shielding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322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76749B (zh
Inventor
呼微
张佳
张玉美
赵麒
刘佰军
张明耀
张会轩
朱广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Lihe Bohui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0322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767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76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6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76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67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木质素改性的电磁屏蔽材料,其制备原料包括:木质素改性的聚氨酯、石墨、金属屏蔽材料。其中,所述木质素改性聚氨酯为异氰酸酯、多元醇和木质素在催化剂作用下原位聚合得到木质素改性聚氨酯低聚物。再于低聚物中加入改性铁粉和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固化干燥,得到木质素改性的电磁屏蔽材料。所述电磁屏蔽材料是具有宽频率吸收范围和高效率电磁屏蔽的材料,在微波暗室、微波通讯信息、电磁防护、便携式移动设备等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木质素基柔性电磁屏蔽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屏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金属屏蔽材料的柔性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大量电子产品相继进入日常生活当中,极大满足了人类的生活需求。然而研究发现,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在空间汇讯形成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不仅影响了其它电子产品的正常运作,而且对人体具有潜在的危害。与此同时国际军事装备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新型雷达和探测器的问世,军事武器、装备以及突防能力等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电磁屏蔽材料能够保护军事机密,改善武器装备的电磁兼容性能,并且能够改善电磁辐射、电磁泄露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在微波暗室,微波通讯信息,电磁防护等民用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电磁屏蔽材料通常以刚性固体或橡胶为基体,以金属系、金属氧化物系、碳系为填料来制备电磁屏蔽材料,柔性电磁屏蔽材料较少。聚氨酯作为一种具有高强度、抗撕裂、耐磨、具有良好柔性等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而聚氨酯用做电磁屏蔽材料大多数是聚氨酯发泡材料,不是聚氨酯柔性材料。石墨作为碳系的电磁屏蔽材料具有来源广,价格低廉,导电能力强而被广泛使用,而还原性铁粉是用氢气高温下还原三氧化二铁得到,还原性特别强,性质非常活泼,即常说的“打火石”,具有非常强的电磁损耗而被用与电磁屏蔽材料中。
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并带来的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发展低污染的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能够平衡能源的需求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木质素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而且环境友好,同时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等优点,被称为最具应用潜力的生物质材料,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木质素用于电磁屏蔽材料的报道。
目前大部分电磁屏蔽材料是通过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碳材料与有机基体进行简单的共混或者改性之后共混得到,这几种方法制备的电磁屏蔽材料的屏蔽性能在特定的频率范围内很强,但是屏蔽频率宽度窄,而且这种方法成本高昂,实用性不强,如何解决电磁屏蔽频率窄,制作成本高昂,实用性不强是电磁屏蔽材料发展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前述电磁屏蔽频率窄、电磁屏蔽效果有待提高、成本高昂的问题,本发明预料不到地发明了一种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金属屏蔽材料构成的电磁屏蔽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木质素基的电磁屏蔽材料,其制备原料包括:木质素改性的聚氨酯、石墨、金属屏蔽材料。其中,所述木质素改性聚氨酯为异氰酸酯、多元醇和木质素在催化剂作用下原位聚合得到木质素改性聚氨酯低聚物。所述电磁屏蔽材料为前述木质素改性聚氨酯低聚物中加入改性铁粉和石墨得到。
优选地,以木质素改性的聚氨酯、石墨和金属屏蔽材料的总质量计,在低频范围9.4-10GHz,木质素质量含量为18-21%,此时,吸波效率达到99%;在高频范围22-26.5GHz,木质素质量含量3-6%,吸波效率达到99%,拉伸强度大于10MPa。优选的,石墨和金属屏蔽材料的用量范围分别为3-12%。
所述异氰酸酯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CHDI)、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XDI)、三甲基-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HDI)、四亚甲基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2,5(2,6)-二(异氰酸酯)二环[2.2.1]庚烷(NBDI)、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TODI)、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HTDI),从柔韧性的角度更优选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从成本的角度优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所述多元醇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聚酯多元醇,包括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PPG)、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PEA)、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1,4-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6-己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蓖麻油酯多元醇、聚-ε-己内酯二醇、聚碳酸1,6-已-醇酯二醇等;聚醚多元醇优选为聚氧化丙烯二醇、聚氧化丙烯三醇、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聚四氢呋喃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等;环氧树酯,包括EP-12、EP-13、EP-16、EP-20等;蓖麻油;丙烯酸树酯;聚烯二醇,包括聚丁二烯二醇、聚丁二烯丙烯腈共聚二醇。更优选为聚乙二醇(PEG)。
所述的石墨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是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块状石墨、鳞片石墨。
所述的金属屏蔽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铁粉、钴粉、镍粉、三氧化二铁粉、四氧化三铁粉、更优选为还原铁粉和四氧化三铁粉。还更优选的,所述金属屏蔽材料为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改性金属屏蔽材料。
所述的木质素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是工业级纯度不高的木质素,也可以是纯度很高的木质素,木质素本身也可以是有机溶剂木质素、碱木质素、磺酸盐木质素,更优选为有机溶剂木质素。
所述的催化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油酸亚锡、二-2-乙基己酸二丁基锡、氯化三丁基锡、三氯化丁基锡。
所述的硅烷偶联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包括KH550,KH560,KH570,KH792,DL602,DL17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前述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由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和木质素在催化剂作用下原位聚合得到木质素改性聚氨酯预聚物;2)在所述木质素化学改性聚氨酯预聚物的反应体系中,加入石墨、金属屏蔽材料,混合,继续反应使得所述木质素改性聚氨酯预聚物进一步反应生成木质素改性聚氨酯预聚物;3)固化,干燥,得到所述电磁屏蔽材料。
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硅烷偶联剂改性铁粉:将硅烷偶联剂、去离子水、甲醇混合后超声分散,加入铁粉,继续搅拌并干燥;
(2)电磁屏蔽材料制备:将N-N二甲基甲酰氨、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木质素混合后搅拌溶解,再加入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木质素改性的聚氨酯预聚物;然后向该木质素改性的聚氨酯预聚物中加入石墨和步骤(1)硅烷偶联剂改性铁粉,最后固化,干燥,从而得到所述电磁屏蔽材料。
优选的,所述异氰酸酯为HDI,则木质素改性的聚氨酯预聚物的制备步骤为:
将N-N二甲基甲酰氨和异氰酸酯混合后搅拌5~10分钟,混合温度可以为10-25℃,向其中加入聚醚多元醇、木质素和催化剂,再升温到70~80℃搅拌反应20~30分钟。
优选的,所述异氰酸酯为MDI,则木质素改性的聚氨酯预聚物的制备步骤为:将N-N二甲基甲酰氨和异氰酸酯混合后搅拌5~10分钟,混合温度可以为10-25℃,向其中加入聚醚多元醇、木质素和催化剂,油浴通氮气下升温到60~70℃反应15~20分钟,再升温到70~80℃反应10~20分钟。
优选的,所述异氰酸酯为TDI,则木质素改性的聚氨酯预聚物的制备步骤为:将N-N二甲基甲酰氨和异氰酸酯混合后搅拌5~10分钟,混合温度可以为10-25℃,向其中加入聚醚多元醇、木质素和催化剂,油浴通氮气下升温到80~85℃,反应0.5-2小时。
优选地,前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金属屏蔽材料进行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步骤。更优选,所述硅烷偶联剂处理步骤具体为:将硅烷偶联剂、去离子水、甲醇在室温下混合后超声分散1~2小时,加入还原铁粉,搅拌2~5小时后在55~80℃下干燥2~5小时。
优选的,前述制备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
(1)还原铁粉的改性:将硅烷偶联剂、去离子水、甲醇在室温下混合后超声分散1~2小时,加入还原铁粉,搅拌2~5小时后在55~80℃下干燥2~5小时;
(2)原料混合:将N-N二甲基甲酰氨和异氰酸酯室温下混合后搅拌5~10分钟,向其中加入多元醇、木质素和催化剂室温下搅拌5~10分钟;油浴通氮气下升温到70~75℃反应15~20分钟,再升温到80~85℃反应10~15分钟得到低聚物;然后加入石墨和步骤(1)改性还原铁粉,反应30~45分钟;将得到的混合物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迅速在35~50℃下固化及干燥8~12小时,从而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电磁屏蔽材料.
上述步骤(1)中,在所述的铁粉的改性步骤中,用到的还原铁粉,干燥后使用,优选在60~70℃下干燥3~5小时后使用。
上述步骤(2)中,在所述原料混合的步骤中,用到的聚醚多元醇、木质素和石墨,干燥后使用,优选在70~90℃下干燥8~12小时后使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电磁屏蔽材料具有宽频率吸收范围和高效率电磁屏蔽的材料在微波暗室、微波通讯信息、电磁防护、便携式移动设备等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预料不到地发现木质素改性聚氨酯、石墨和金属屏蔽材料制备的柔性电磁屏蔽材料具有宽的吸波频带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其原因可能与木质素和石墨形成的特定结构以及金属屏蔽材料在其中的特定存在形式有关。
性能测试
吸波性能检测方法是将上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电磁屏蔽材料,分别切割成长为22.88mm、宽为10.16mm、厚为5mm的矩形片状样品,和长为15.8mm、宽为.9mm、厚为5mm的矩形片状样品,和长为10.68mm、宽为4.32mm、厚为5mm的矩形片状样品,采用数字化矢量网络分析仪型在8.2-12.4GHz,12.4-18GHz,18-26.5GHz的频段内测量上述样品的电磁屏蔽效能,其性能测试结果见图2a、图2b、图2c、3a、图3b、图3c、图4a、图4b、图4c、5a、图5b、图5c。
附图说明
图1a:实施例4制备的电磁屏蔽材料在8.2-12.4GHz范围的电磁参数曲线;
图1b:实施例4制备的电磁屏蔽材料在12.4-18GHz范围的电磁参数曲线;
图1c:实施例4制备的电磁屏蔽材料在18-26.6GHz范围的电磁参数曲线。
图2a: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实施例4制备的电磁屏蔽材料在8.2-12.4GHz范围的电磁屏蔽效能;
图2b: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实施例4制备的电磁屏蔽材料在12.4-18GHz范围的电磁屏蔽效能;
图2c: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实施例4制备的电磁屏蔽材料在18-26.6GHz范围的电磁屏蔽效能。
图3a:对比例5、对比例7、实施例4制备的电磁屏蔽材料在8.2-12.4GHz范围的电磁屏蔽效能;
图3b:对比例5、对比例7、实施例4制备的电磁屏蔽材料在12.4-18GHz范围的电磁屏蔽效能;
图3c:对比例5、对比例7、实施例4制备的电磁屏蔽材料在18-26.6GHz范围的电磁屏蔽效能。
图4a: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制备的电磁屏蔽材料在8.2-12.4GHz范围的电磁屏蔽效能;
图4b: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制备的电磁屏蔽材料在12.4-18GHz范围的电磁屏蔽效能;
图4c: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制备的电磁屏蔽材料在18-26.6GHz范围的电磁屏蔽效能。
图5a: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制备的电磁屏蔽材料在8.2-12.4GHz范围的电磁屏蔽效能;
图5b: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制备的电磁屏蔽材料在12.4-18GHz范围的电磁屏蔽效能;
图5c: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制备的电磁屏蔽材料在18-26.6GHz范围的电磁屏蔽效能。
对比例1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六亚甲基异氰酸酯HDI10.44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9.56克和催化剂0.2克室温搅拌20分钟,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75℃,反应20分钟,然后升温到80℃,反应40分钟,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19克。
对比例2
还原铁粉的改性:将硅烷偶联剂100微升、去离子水1.50克、甲醇0.40克在室温水浴下超声分散1小时,加入还原铁粉5.00克,搅拌两小时后,放入烘箱中65℃干燥,干燥2小时,得到改性还原铁粉的质量是5.80克。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六亚甲基异氰酸酯HDI9.39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8.61克和催化剂0.2克室温搅拌20分钟,将三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75℃,反应20分钟,然后升温到80℃,反应10分钟,加入前面制备的改性还原铁粉2.00克,反应30分钟后,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31克。
对比例3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六亚甲基异氰酸酯10.09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8.91克、机溶剂木质素1.00克和催化剂0.2克室温搅拌20分钟,将三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75℃,反应20分钟,然后升温到80℃,反应40分钟,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25克。
对比例4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六亚甲基异氰酸酯9.39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8.62克和催化剂0.2克室温搅拌20分钟,将三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75℃,反应20分钟,然后升温到80℃,反应10分钟,加入石墨2.00克,反应30分钟后,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20克。
对比例5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六亚甲基异氰酸酯HDI9.04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7.96克、有机溶剂木质素1.00克和催化剂0.2克室温搅拌20分钟,将三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75℃,反应20分钟,然后升温到80℃,反应10分钟,加入前面制备的改性还原铁粉2.00克,反应30分钟后,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11克。
对比例6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六亚甲基异氰酸酯HDI8.34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7.66克和催化剂0.2克室温搅拌20分钟,将三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75℃,反应20分钟,然后升温到80℃,反应10分钟,加入石墨2.00克和前面制备的改性还原铁粉2.00克,反应30分钟后,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15克。
对比例7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六亚甲基异氰酸酯HDI9.04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7.96克、有机溶剂木质素1.00克和催化剂0.2克室温搅拌20分钟,将三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75℃,反应20分钟,然后升温到80℃,反应10分钟,加入石墨2.00克,反应30分钟后,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13克。
实施例1
还原铁粉的改性:将硅烷偶联剂100微升、去离子水1.50克、甲醇0.40克在室温水浴下超声分散1小时,加入还原铁粉5.00克,搅拌两小时后,放入烘箱中65℃干燥,干燥2小时,得到改性还原铁粉的质量是5.80克。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六亚甲基异氰酸酯9.56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8.44克、有机溶剂木质素1.00克和催化剂0.2克室温搅拌20分钟,将三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75℃,反应20分钟,然后升温到80℃,反应10分钟,加入石墨0.50克和前面制备的改性还原铁粉0.50克,反应30分钟后,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04克。
实施例2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六亚甲基异氰酸酯9.04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7.96克、有机溶剂木质素1.00克和催化剂0.2克室温搅拌20分钟,将三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75℃,反应20分钟,然后升温到80℃,反应10分钟,加入石墨1.00克和前面制备的改性还原铁粉1.00克,反应30分钟后,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50克。
实施例3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六亚甲基异氰酸酯8.52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7.48克、有机溶剂木质素1.00克和催化剂0.2克室温搅拌20分钟,将三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75℃,反应20分钟,然后升温到80℃,反应10分钟,加入石墨1.50克和前面制备的改性还原铁粉1.50克,反应30分钟后,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30克。
实施例4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六亚甲基异氰酸酯8.00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7.00克、有机溶剂木质素1.00克和催化剂0.2克室温搅拌20分钟,将三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75℃,反应20分钟,然后升温到80℃,反应10分钟,加入石墨2.00克和前面制备的改性还原铁粉2.00克,反应30分钟后,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20克。
实施例5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六亚甲基异氰酸酯7.64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6.36克、有机溶剂木质素2.00克和催化剂0.2克室温搅拌20分钟,将三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75℃,反应20分钟,然后升温到80℃,反应10分钟,加入石墨2.00克和前面制备的改性还原铁粉2.00克,反应30分钟后,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09克。
实施例6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六亚甲基异氰酸酯7.29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5.71克、有机溶剂木质素3.00克和催化剂0.2克室温搅拌20分钟,将三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75℃,反应20分钟,然后升温到80℃,反应10分钟,加入石墨2.00克和前面制备的改性还原铁粉2.00克,反应30分钟后,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04克。
实施例7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六亚甲基异氰酸酯6.90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5.10克、有机溶剂木质素4.00克和催化剂0.2克室温搅拌20分钟,将三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75℃,反应20分钟,然后升温到80℃,反应10分钟,加入石墨2.00克和前面制备的改性还原铁粉2.00克,反应30分钟后,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11克。
实施例8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六亚甲基异氰酸酯HDI6.58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4.42克、有机溶剂木质素5.00克和催化剂0.2克室温搅拌20分钟,将三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75℃,反应20分钟,然后升温到80℃,反应10分钟,加入石墨2.00克和前面制备的改性还原铁粉2.00克,反应30分钟后,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15克。
实施例9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MDI 8.00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7.00克、有机溶剂木质素1.00克和催化剂0.2克室温搅拌20分钟,将三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65℃,反应20分钟,然后升温到80℃,反应10分钟,加入石墨2.00克和前面制备的改性还原铁粉2.00克,反应30分钟后,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09克。
实施例10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MDI 6.90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5.10克、有机溶剂木质素4.00克和催化剂0.2克室温搅拌20分钟,将三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65℃,反应20分钟,然后升温到80℃,反应10分钟,加入石墨2.00克和前面制备的改性还原铁粉2.00克,反应30分钟后,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04克。
实施例11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TDI8.00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7.00克、有机溶剂木质素1.00克和催化剂0.2克室温搅拌20分钟,将三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85℃,反应1小时,然后加入石墨2.00克和前面制备的改性还原铁粉2.00克,反应2小时后,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11克。
实施例12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TDI6.90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5.10克、有机溶剂木质素4.00克和催化剂0.2克室温搅拌20分钟,将三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85℃,反应1小时,然后石墨2.00克和前面制备的改性还原铁粉2.00克,反应2小时后,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15克。
实施例13
原料混合:将三口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氨10毫升和六亚甲基异氰酸酯HDI8.94克,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200 7.86克和有机溶剂木质素1.00克室温搅拌20分钟,将三口瓶放入油浴中,通入氮气,升温到75℃,反应20分钟,然后升温到80℃,反应10分钟,加入石墨烯0.20克和前面制备的改性还原铁粉2.00克,反应30分钟后,将混合物放到40℃的烘箱中,固化干燥12小时,得到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吸电磁波材料20.15克。
在实施例4的电磁参数曲线图1中,ε'是介电实部,ε"是介电虚部,μ'是磁导率实部,μ"是磁导率虚部,可以看出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都非常的高,且远大于复磁导率的数值,会导致阻抗的不匹配,所以反射损耗在本电磁屏蔽材料中占主导。
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对比例7和实施例4,不同在于对比例1中只含有聚氨酯,对比例2中含有聚氨酯和改性的铁粉,对比例3中含有聚氨酯、木质素,对比例4含有聚氨酯、石墨,对比例5中含有聚氨酯、木质素、改性铁粉,对比例7含有聚氨酯、木质素和石墨。实施例4中含有聚氨酯、石墨、改性铁粉、木质素。从图2和表1可以看出,纯的聚氨酯电磁屏蔽效能很差,而在PU中单独加入木质素、改性铁粉、石墨,或加入木质素和铁粉、或加入木质素和石墨的电磁屏蔽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对比例6中,PU中加入铁粉和石墨时,由表1看到,在8.2-26.5GHz的频率范围内,电磁屏蔽效能最小值达到-16.4dB(即电磁屏蔽效率为97.71%)。电磁屏蔽效能≤-10dB(即电磁屏蔽效率为90%)的频率宽度达到16.5GHz(10.0-26.5GHz)。这是因为,一方面入射电磁波在材料界面处的反射作用,即电磁波在这种材料表面发生了反射,这是最主要的电磁波衰减作用;另外在这个界面上还存在一定的吸收作用,这是由于材料在电磁波催生的电磁场作用下能产生涡流,将电磁波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说明石墨和铁粉对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表1和图3看到,实施例4中,加入铁粉、石墨和5%木质素时,电磁屏蔽效能最小值达到-23.3dB(即电磁屏蔽效率为99.5%),电磁屏蔽效能≤-20dB(即电磁屏蔽效率为99%)的频率宽度达到4.5GHz(22-26.5GHz),电磁屏蔽效能≤-10dB(即电磁屏蔽效率为90%)的频率宽度达到18.3GHz(8.2-26.5GHz),说明木质素的加入对于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改善起到了预料不到的效果。
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对比,区别在于添加木质素的含量不同。从图4、图5和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7电磁屏蔽效能最小值-20.1dB(即电磁屏蔽效率为99.02%),实施例6比实施例7的电磁屏蔽效能的最小值下降了30.8%,实施例5比实施例7的电磁屏蔽效能的最小值下降了44.3%,是因为实施例7中加入了更多的木质素,随着木质素含量的增多,木质素本身作为一种聚电解质,可形成更完善的通电网络,增强了电磁屏蔽效能。另一方面,随着木质素的增加,木质素可和石墨形成隔离结构,电磁波在这种结构下,内部多次反射,产生涡流,损耗电磁波的能量,从而增强电磁屏蔽效能。
表2列出了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机械性能参数。纯的聚氨酯的拉伸强度为16.2MPa,加入5%的木质素后拉伸强度提高了34.6%,达到21.8MPa。随着石墨、还原铁粉、木质素的加入增多,材料的模量都有明显增加,而拉伸强度会由于填料与基体的界面作用下降而有所下降。实施例4的拉伸强度为15.7MPa,满足一般的应用需求。实施例6和7的柔韧性和强度由于木质素的含量高而下降,这是因为过量的木质素无法完全反应而成为填料,但也能满足暗室等应用需要。
实施例9-13的比较可见,HDI,MDI和TDI的电磁屏蔽性能都应该差不多,只是力学性能由于基体材料的不同会有差异。HDI的柔性更好。
表1实施例1-7以及对比例1-7的电磁屏蔽性能比较
表2实施例1-7以及对比例1-7的机械性能比较

Claims (10)

1.一种木质素基的电磁屏蔽材料,其制备原料包括:木质素改性的聚氨酯、石墨、金属屏蔽材料。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材料,其中,所述木质素改性聚氨酯为异氰酸酯、多元醇和木质素在催化剂作用下原位聚合得到木质素改性聚氨酯低聚物,所述电磁屏蔽材料为前述木质素改性聚氨酯低聚物中加入改性铁粉和石墨得到。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屏蔽材料,优选地,以木质素改性的聚氨酯、石墨和金属屏蔽材料的总质量计,在低频范围9.4-10GHz,木质素质量含量为18-21%,此时,吸波效率达到99%;在高频范围22-26.5GHz,木质素质量含量3-6%,吸波效率达到99%,拉伸强度大于10MPa。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材料,以木质素改性的聚氨酯、石墨和金属屏蔽材料的总质量计,优选的,石墨和金属屏蔽材料的用量范围分别为3-12%。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材料,所述异氰酸酯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CHDI)、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XDI)、三甲基-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HDI)、四亚甲基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2,5(2,6)-二(异氰酸酯)二环[2.2.1]庚烷(NBDI)、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TODI)、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HTDI)中的一种或几种,从柔韧性的角度更优选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从成本的角度优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所述多元醇选自聚酯多元醇,优选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PPG)、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PEA)、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1,4-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6-己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蓖麻油酯多元醇、聚-ε-己内酯二醇、聚碳酸1,6-已-醇酯二醇等;聚醚多元醇优选为聚氧化丙烯二醇、聚氧化丙烯三醇、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聚四氢呋喃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等;环氧树酯,优选EP-12、EP-13、EP-16、EP-20等;蓖麻油;丙烯酸树酯;聚烯二醇,包括聚丁二烯二醇、聚丁二烯丙烯腈共聚二醇,更优选为聚乙二醇(PEG);
所述的石墨可以是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块状石墨或鳞片石墨;
所述的金属屏蔽材料可以是铁粉、钴粉、镍粉、三氧化二铁粉、四氧化三铁粉,更优选为还原铁粉或四氧化三铁粉;还更优选的,所述金属屏蔽材料为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改性金属屏蔽材料;
所述的木质素选自有机溶剂木质素、碱木质素、磺酸盐木质素,更优选为有机溶剂木质素。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由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和木质素在催化剂作用下原位聚合得到木质素改性聚氨酯预聚物;2)在所述木质素化学改性聚氨酯预聚物的反应体系中,加入石墨、金属屏蔽材料,混合,继续反应使得所述木质素改性聚氨酯预聚物进一步反应生成木质素改性聚氨酯预聚物;3)固化,干燥,得到所述电磁屏蔽材料。
7.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硅烷偶联剂改性铁粉:将硅烷偶联剂、去离子水、甲醇混合后超声分散,加入铁粉,继续搅拌并干燥;
(2)电磁屏蔽材料制备:将N-N二甲基甲酰氨、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木质素混合后搅拌溶解,再加入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木质素改性的聚氨酯预聚物;然后向该木质素改性的聚氨酯预聚物中加入石墨和步骤(1)硅烷偶联剂改性铁粉,最后固化,干燥,从而得到所述电磁屏蔽材料。
8.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
所述异氰酸酯为HDI,则木质素改性的聚氨酯预聚物的制备步骤为:
将N-N二甲基甲酰氨和异氰酸酯混合后搅拌5~10分钟,混合温度可以为10-25℃,向其中加入聚醚多元醇、木质素和催化剂,再升温到70~80℃搅拌反应20~30分钟;
或者,所述异氰酸酯为MDI,则木质素改性的聚氨酯预聚物的制备步骤为:将N-N二甲基甲酰氨和异氰酸酯混合后搅拌5~10分钟,混合温度可以为10-25℃,向其中加入聚醚多元醇、木质素和催化剂,油浴通氮气下升温到60~70℃反应15~20分钟,再升温到70~80℃反应10~20分钟;
或者,所述异氰酸酯为TDI,则木质素改性的聚氨酯预聚物的制备步骤为:将N-N二甲基甲酰氨和异氰酸酯混合后搅拌5~10分钟,混合温度可以为10-25℃,向其中加入聚醚多元醇、木质素和催化剂,油浴通氮气下升温到80~85℃,反应0.5-2小时。
9.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还原铁粉的改性:将硅烷偶联剂、去离子水、甲醇在室温下混合后超声分散1~2小时,加入还原铁粉,搅拌2~5小时后在55~80℃下干燥2~5小时;
(2)原料混合:将N-N二甲基甲酰氨和异氰酸酯室温下混合后搅拌5~10分钟,向其中加入多元醇、木质素和催化剂室温下搅拌5~10分钟;油浴通氮气下升温到70~75℃反应15~20分钟,再升温到80~85℃反应10~15分钟得到低聚物;然后加入石墨和步骤(1)改性还原铁粉,反应30~45分钟;将得到的混合物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迅速在35~50℃下固化及干燥8~12小时,从而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木质素、聚氨酯、石墨和还原铁粉的柔性电磁屏蔽材料。
10.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电磁屏蔽材料或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电磁屏蔽材料在微波暗室、微波通讯信息、电磁防护、便携式移动设备方面的应用。
CN201910032215.4A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木质素基柔性电磁屏蔽材料 Active CN1097767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2215.4A CN109776749B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木质素基柔性电磁屏蔽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2215.4A CN109776749B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木质素基柔性电磁屏蔽材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6749A true CN109776749A (zh) 2019-05-21
CN109776749B CN109776749B (zh) 2021-03-26

Family

ID=66499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2215.4A Active CN109776749B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木质素基柔性电磁屏蔽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7674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3980A (zh) * 2019-08-30 2019-11-22 东北师范大学 一种复合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38354A (zh) * 2019-12-11 2020-03-31 东北师范大学 一种复合漆膜电磁屏蔽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1683420A (zh) * 2020-06-27 2020-09-18 德阳聪源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石墨烯发热膜
CN112759920A (zh) * 2020-12-24 2021-05-07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20365A (zh) * 2021-01-28 2021-06-08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阴-非离子水性聚氨酯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2072A (zh) * 2013-11-29 2014-02-2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性能的导电硅橡胶及制造方法
CN103772722A (zh) * 2014-01-07 2014-05-07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石墨烯-Fe3O4/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592477A (zh) * 2015-02-16 2015-05-06 中北大学 高性能磁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WO2015102699A2 (en) * 2013-10-04 2015-07-09 Luna Innovations Incorporated Fluid resistant, high performance reactive hot melt sealant and/or adhesive compositions
CN105647191A (zh) * 2016-04-01 2016-06-08 平湖阿莱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柔性导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70058176A1 (en) * 2015-09-02 2017-03-02 Nitronix Nanotechnology Corporation Graphene sheet combining graphite flake structur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lurry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497019A (zh) * 2016-10-06 2017-03-15 常州市鼎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415386A (zh) * 2016-05-23 2017-12-01 江苏天超细金属粉末有限公司 一种宽频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7851A (zh) * 2016-09-22 2018-03-30 河南海纳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聚氨酯复合阻燃吸波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200036267A (ko) * 2018-09-28 2020-04-07 코오롱플라스틱 주식회사 방열 및 emi 차폐용 폴리부틸렌 테레프탈레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02699A2 (en) * 2013-10-04 2015-07-09 Luna Innovations Incorporated Fluid resistant, high performance reactive hot melt sealant and/or adhesive compositions
CN103602072A (zh) * 2013-11-29 2014-02-2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性能的导电硅橡胶及制造方法
CN103772722A (zh) * 2014-01-07 2014-05-07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石墨烯-Fe3O4/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592477A (zh) * 2015-02-16 2015-05-06 中北大学 高性能磁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US20170058176A1 (en) * 2015-09-02 2017-03-02 Nitronix Nanotechnology Corporation Graphene sheet combining graphite flake structur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lurry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647191A (zh) * 2016-04-01 2016-06-08 平湖阿莱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柔性导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5386A (zh) * 2016-05-23 2017-12-01 江苏天超细金属粉末有限公司 一种宽频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7851A (zh) * 2016-09-22 2018-03-30 河南海纳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聚氨酯复合阻燃吸波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7019A (zh) * 2016-10-06 2017-03-15 常州市鼎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
KR20200036267A (ko) * 2018-09-28 2020-04-07 코오롱플라스틱 주식회사 방열 및 emi 차폐용 폴리부틸렌 테레프탈레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K.GUPTA等: "MicrowaveabsorptioninXandKu band frequency of cotton fabric coatedwithNi–Zn ferriteandcarbonformulation in polyurethanematrix", 《JOURNAL OFMAGNETISMANDMAGNETICMATERIALS》 *
冯继凡等: "电磁型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 《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 *
吴耿云等: "高沸醇木质素聚氨酯的合成及其性能", 《精细化工》 *
周宝文等: "木质素先进材料的研究进展", 《广州化学》 *
李佳等: "纳米铁钴合金/石墨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研究", 《无机材料学报》 *
王勃等: "木质素基聚氨酯预聚体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化学与黏合》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3980A (zh) * 2019-08-30 2019-11-22 东北师范大学 一种复合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83980B (zh) * 2019-08-30 2021-05-25 东北师范大学 一种复合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38354A (zh) * 2019-12-11 2020-03-31 东北师范大学 一种复合漆膜电磁屏蔽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0938354B (zh) * 2019-12-11 2021-07-30 东北师范大学 一种复合漆膜电磁屏蔽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1683420A (zh) * 2020-06-27 2020-09-18 德阳聪源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石墨烯发热膜
CN111683420B (zh) * 2020-06-27 2022-08-30 德阳聪源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石墨烯发热膜
CN112759920A (zh) * 2020-12-24 2021-05-07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20365A (zh) * 2021-01-28 2021-06-08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阴-非离子水性聚氨酯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6749B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6749A (zh) 一种木质素基柔性电磁屏蔽材料
CN103740233B (zh) 一种毫米波吸波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20826B (zh) 一种石墨烯改性的水溶性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制备方法
US7525497B2 (en) Microwave-attenuating composite materials, method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intermediate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devices containing the same, methods of preparing such a device, and methods of attenuating microwaves
KR920007431B1 (ko) 전파 흡수재
CN106041113B (zh) 一种纳米吸波材料及制备方法
Xu et al. Dispersion of LiZnTiBi ferrite particles into PMDS film for miniaturized flexible antenna application
CN111326271B (zh) 一种低温固化可拉伸银/氯化银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62671B (zh)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聚氨酯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8034B (zh) 一种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641343A (zh) 一种抗辐射手机外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83980B (zh) 一种复合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53252A (zh) 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3296B (zh) 一种吸波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09936A (zh) 一种低频磁介复合吸波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Khadour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flexible microwave absorber based on MnNiZn ferrite (Mn 0.1 Ni 0.45 Zn 0.45 Fe 2 O 4) in a thermoset polyurethane matrix
CN109535367A (zh) 石墨烯聚氨酯海绵及其应用
CN111234460B (zh) 一种树脂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制得的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81340A (zh) 有效构筑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电磁屏蔽天然橡胶及其制备
KR20130038189A (ko) 카카오허스크 소성물
KR101413210B1 (ko) 전자파 억제용 금속복합 수지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시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1393948A (zh) 一种具有良好吸波效果的材料制备方法
Hamid et al. Effects of natural rubber on microwav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Li–Ni–Zn ferrite–thermoplastic natural rubber composites
CN100371396C (zh) 一种铁粉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90688B (zh) 导电聚合物包覆钼坡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2

Address after: Room 206, No. 323 Ningchuan Road, Daqi Street, Beilun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131

Patentee after: Ningbo Lihe Bohui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130012 Yanan Avenue, Changchun, Changchun, Jilin

Patentee before: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