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0749B - 具有托架连结构造的前部车身构造 - Google Patents

具有托架连结构造的前部车身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0749B
CN109760749B CN201811201218.8A CN201811201218A CN109760749B CN 109760749 B CN109760749 B CN 109760749B CN 201811201218 A CN201811201218 A CN 201811201218A CN 109760749 B CN109760749 B CN 1097607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brackets
vehicle
bracket
radiator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012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60749A (zh
Inventor
中元与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760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0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60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07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62D25/084Radiator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60K1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adiators, radiator shutters, or radiator bli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60R19/26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 B60R19/3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destroyed upon impact, e.g. one-shot typ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16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 E05B83/24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for car bon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托架连结构造的前部车身构造,托架连结构造(30)具备:分别将散热器支架的上部(22)与保险杠R/F(18)连结的一对托架(32)及与一对托架(32)结合的发动机罩锁(34),所述散热器支架的上部(22)配置于前部车身构造(10)的上方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且支撑散热器主体的上部,保险杠R/F(18)配置于前部车身构造(10)的前方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由此,在前部车身构造中,在上下压缩方向上的力作用于发动机罩锁的情况下,能够使负载分散。

Description

具有托架连结构造的前部车身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中连结散热器支架与保险杠加强件的托架连结构造。
背景技术
已知有如下技术:在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中,将与设于前发动机罩的闩眼卡合的发动机罩锁装置直接或者经由连结部件而连接于散热器支架。在该情况下,在关闭发动机罩时施加于发动机罩锁装置的负载向散热器支架整体传递。
在日本特开2007-216706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的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的保险杠加强件由位于上方侧的第一保险杠加强件和位于下方侧的第二保险杠加强件构成,将第一保险杠加强件与沿车宽方向配置的发动机罩锁部件经由托架而连结。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托架成为将从发动机罩闩锁输入的来自前发动机罩的冲击向发动机罩锁支撑件(第一保险杠加强件)传递的构造。但是,该构造成为在上下压缩方向上的力作用于发动机罩锁的情况下负载集中的结构。因此,对托架紧固件、供托架紧固的发动机罩锁部件及发动机罩锁支撑部件施加的应力有可能增大。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架连结构造,在前部车身构造中,在上下压缩方向上的力作用于发动机罩锁的情况下,能够使负载分散。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所涉及的托架连结构造具备:一对托架,分别将散热器支架上部与保险杠加强件连结,所述散热器支架上部配置于前部车身构造的上方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且支撑散热器主体的上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配置于前部车身构造的前方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及发动机罩锁,与上述一对托架结合。
在本公开中,一对托架可以相对于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中心而左右对称地配置。在本公开中,一对托架可以分别具有弯曲形状。在本公开中,散热器支架上部可以是树脂制的,保险杠加强件和一对托架均可以是金属制的。在本公开中,可以是以下形态:一对托架与散热器支架上部分别结合的第一结合部位间的第一间隔比一对托架与保险杠加强件分别结合的第二结合部位间的第二间隔短。
设置将支撑散热器主体的上部的散热器支架上部与保险杠加强件分别连结的一对托架,并设置与上述一对托架结合的发动机罩锁,由此在上下压缩方向上的力作用于发动机罩锁的情况下,能够使对发动机罩锁施加的负载向散热器支架上部与保险杠加强件分散,此外,通过一对托架使对保险杠加强件施加的负载向车宽方向的左右分散。由此,能够减轻向托架紧固件、供托架紧固的发动机罩锁部件及发动机罩锁支撑部件施加的应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设有实施方式的一例的托架连结构造的前部车身构造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托架连结构造及其周围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托架连结构造及其周围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从车辆前方施加了冲击前后的托架连结构造的移动的图。
图5是表示设有实施方式的其他例的托架连结构造的前部车身构造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其他例的托架连结构造及其周围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设有本实施方式的托架连结构造的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托架连结构造及其周围的结构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的A-A线的局部剖视图,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托架连结构造及其周围的结构。另外,各附图所示的箭头RH的朝向为车辆的右方,箭头UP的朝向为车辆的上方,箭头FR的朝向为车辆的前方。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限定,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朝向及方向的语句表示与车辆相关的朝向及方向。
如图1~图3所示,在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10的两侧部配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侧梁12。前侧梁12被设为其沿大致车宽方向及大致车辆上下方向的截面为大致矩形的车辆骨架部件。在前侧梁12的前端部的前侧隔着加强板14而设有作为冲击吸收部件的压溃盒16。压溃盒16具备沿大致车辆前后方向配置的筒状部,在输入碰撞负载时沿轴向进行压缩变形,由此吸收碰撞能量。
在前部车身构造10的前方的、压溃盒16的前端配置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加强件(以下记载为“保险杠R/F”)18。保险杠R/F18由金属制的保险杠骨架部件构成,架设于左右一对的压溃盒16的前端部。保险杠R/F18具有以车宽方向中央部比车宽方向两端部向车辆前方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
在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10中设有支撑散热器主体(未图示)的散热器支架。散热器支架由支撑散热器主体的上部的散热器支架上部(以下记载为“上部”)22、及支撑散热器主体的下部的散热器支架下部(以下记载为“下部”)24构成。如图1所示,上部22与下部24分开(分离独立)配置,没有直接连结。
散热器支架的上部22具备:左右一对的侧壁22A,分别固定于与车宽方向两侧的前侧梁12的前端部接合的加强板14;及上部主体22B,沿着大致车宽方向而架设于上述侧壁22A的上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支架的上部22由树脂制部件构成,左右一对的侧壁22A与上部主体22B一体成形。侧壁22A通过由螺栓及螺母构成的紧固件而固定于加强板14。另外,在图1及图2中,省略由螺栓及螺母构成的紧固件的记载。另外,侧壁22A的形状及上部主体22B的形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能够进行变更。
散热器支架的下部24具备:左右一对的板部件24A,分别固定于与车宽方向两侧的前侧梁12的前端部接合的加强板14;及下部主体24B,固定于上述板部件24A的下端部并沿着车宽方向架设。板部件24A是主面面对车宽方向且具有构成直角的两边位于车辆后方侧及下方侧的大致直角三角形的形状的板状部件。左右一对的板部件24A在车宽方向两侧形成为左右对称。下部主体24B具有大致矩形状,通过由螺栓及螺母构成的紧固件(未图示)而与板部件24A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24(板部件24A及下部主体24B)由钢板等金属板形成。另外,在下部24中,也可以设置连结加强板14与板部件24A的弯曲面状托架。弯曲面状托架例如具有水平截面呈L字型的形状,可以在L字的竖线部分焊接于加强板14,也可以在L字的横线部分与板部件24A螺栓紧固。
本实施方式的托架连结构造30具备:一对托架32,分别将散热器支架的上部22(上部主体22B)与保险杠R/F18连结;及发动机罩锁34,与一对托架32结合。
如图1~图3所示,一对托架32均在处于上端的第一安装点32A及处于中央部的作为第一结合部位的第二安装点32B这两处通过由螺栓及螺母构成的紧固件F(图3)而固定于上部22。另外,一对托架32均在处于下端的作为第二结合部位的第三安装点32C通过由螺栓及螺母构成的紧固件F(图3)而固定于保险杠R/F18。另外,第三安装点32C处的紧固件F也可以与图3所示的配置相反地以将螺栓配置于后方侧、螺母配置于前方侧的方式对托架32及保险杠R/F18进行固定。本实施方式中,托架32由钢板等金属制部件构成。此外,如图3所示,托架32成形为在第一安装点32A与第二安装点32B之间呈曲柄状地弯曲,且在第二安装点32B与第三安装点32C之间下端侧向前方倾斜的形状。
如图2所示,一对托架32相对于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心而左右对称地配置。换言之,相对于通过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心且沿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的平面,一对托架32的第一安装点32A、第二安装点32B及第三安装点32C等距离地配置。另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托架32配置为使作为第一结合部位的第二安装点32B间的距离(第一间隔)与作为第二结合部位的第三安装点32C间的距离(第二间隔)相等。即,一对托架32在从第二安装点32B至第三安装点32C之间相互平行地配置。另外,一对托架32可以如后述那样使第一间隔比第二间隔短而在主视图中呈“八”字状地配置,另外也可以使第一间隔比第二间隔宽而在主视图中呈倒“八”字状地配置。
如图3所示,以覆盖前部车身构造10的上方的方式配置前发动机罩40。托架连结构造30所具有的发动机罩锁34具有将前发动机罩40所具有的闩眼42卡止为能够卡合分离的锁闩机构,配置于前部车身构造10的前方上缘部,并与一对托架32结合。发动机罩锁34在各第一安装点32A处,通过由螺栓及螺母构成的紧固件F而安装于一对托架32的上端部及上部22。即,在第一安装点32A,发动机罩锁34、托架32与上部22通过一个紧固件F而从车辆前方依次安装。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托架连结构造30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动机罩锁34与一对托架32结合,一对托架32分别与上部22和保险杠R/F18接合。由此,即便在关闭前发动机罩40时对发动机罩锁34施加向下的冲击,而对托架32及上部22作用有上下压缩方向上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负载经由托架32而向上部22与保险杠R/F18分散。另外,传递至保险杠R/F18的负载经由加强板14而向前侧梁12进一步分散传递。
例如,可想到在车宽方向的中央仅设置一个将发动机罩锁34与保险杠R/F18连结的连结构造。在该情况下,由于该连结构造与保险杠R/F18仅在特定的一个部位结合,因此对发动机罩锁34施加的负载集中于该结合部位。于是,对托架32的紧固件F、供托架32紧固的发动机罩锁34及发动机罩锁支撑部件(未图示)施加的应力有可能增大。因此,为了防备在相对于发动机罩锁34关闭前发动机罩40时施加向下方的较强的冲击的情况,需要提高该结合部位处的连结构造及紧固部件的强度。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托架连结构造30中,在车宽方向上的左右设有各自将发动机罩锁34、保险杠R/F18及散热器支架的上部22连结的两个托架32。由此,从发动机罩锁34经由托架32向保险杠R/F18施加的负载不会仅集中于一处,而能够使其向车宽方向的左右分散。其结果是,即便在向发动机罩锁34施加了向下方的较强的冲击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向托架32及第三安装点32C的紧固件F施加的负荷。另外,能够减轻向托架32的紧固件F、供托架32紧固的发动机罩锁34及发动机罩锁支撑部件施加的应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托架连结构造30中,如图2所示,一对托架32相对于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心而左右对称地配置。由此,能够使在关闭前发动机罩40时向发动机罩锁34施加的负载、或者后述的来自车辆前方的冲击所引起的拉伸负载或越过障碍物时向上部22施加的负载等向车宽方向的左右均等地分散。
例如,已知有作为发动机罩锁安装构造而使发动机罩锁装置与散热器支架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结合的技术。在该技术中,散热器支架承受关闭发动机罩时对发动机罩锁装置施加的负载。因此,为了防备向发动机罩锁34施加的冲击,需要例如通过使散热器支架的整体由钢板等金属制部件构成等,来保持散热器支架的强度。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连结发动机罩锁34、保险杠R/F18及散热器支架的上部22的一对托架32,能够使向发动机罩锁34施加的负载经由一对托架32也向保险杠R/F18分散。其结果是,由于减轻了向散热器支架施加的负荷,因此能够将散热器支架的一部分(例如像本实施方式那样为上部22)从金属制部件置换为树脂制部件,实现散热器支架的轻型化。
此外,在将发动机罩锁安装于散热器支架的现有的构造中,为了防备对车辆从前方施加冲击的情况,需要提高散热器支架自身的强度。这是为了在施加了该冲击的情况下,抑制了被发动机罩锁卡止的前发动机罩向后方移动。因此,在散热器支架的一部分使用树脂制部件的情况下,需要构成部件的板厚化、材料强度的提高、或者钢材的插入成形等伴随着质量增加的强度提高。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托架32来连结发动机罩锁34与保险杠R/F18。因此,即便在堆车辆从前方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前发动机罩40也经由发动机罩锁34及托架32而与牢固的保险杠R/F18连结。因此,即便在作为与发动机罩锁34经由托架32连结的上部22而使用了树脂制部件的情况下,对于来自车辆的前方的冲击的耐久性也上升。
除此以外,本实施方式的托架32如图3所示地具有弯曲形状。由此,即便在向托架32施加拉伸方向的负载,上端部所结合的发动机罩锁34与下端部所结合的保险杠R/F18之间的距离扩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托架32的弯曲部分延伸,而适当地确保与扩大的量相应的长度。
以下,参照图4,对从车辆前方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的托架连结构造3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从车辆前方施加了冲击前后的托架连结构造30的配置的图。前发动机罩40形成为,当受到来自前方的冲击时,能够在设于前发动机罩40的前后方向中央部等的脆弱部弯折(变形)。因此,在闩眼42卡合于发动机罩锁34的状态下,在作用有来自车辆前方的负载的情况下,伴随着前发动机罩40的变形,卡止闩眼42的发动机罩锁34如在图4中虚线的箭头所示的那样向后方移动。
另一方面,在保险杠R/F18受到来自前方的负载的情况下,该负载向与保险杠R/F18的左右两端部结合的压溃盒16传递,压溃盒16吸收负载而被压扁。与该压溃盒16被压扁相应地,保险杠R/F18如在图4中虚线的箭头所示的那样向后方移动。然而,在压溃盒16的后方具有刚性较高的前侧梁12,因此保险杠R/F18向后方的移动距离比发动机罩锁34等的移动距离短。其结果是,安装有发动机罩锁34的托架32的上端部的第一安装点32A的位置与安装有保险杠R/F18的托架32的下端部的第三安装点32C之间的距离扩大。
在此,作为连结发动机罩锁34与保险杠R/F18之间的部件,可想到使用将施加来自车辆前方的冲击前的两者间的最短距离相连那样的、平板状的连结部件。然而,在那样的平板状的连结部件的情况下,认为对于作用了来自车辆前方的冲击时施加的上述拉伸负载,难以将发动机罩锁34与保险杠R/F18这两者间拴住。
与此相对,如图3及图4所示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托架连结构造30中,使用呈曲柄状地具有弯曲形状的托架32。由此,即便在从车辆前方施加了冲击时,而在安装有发动机罩锁34的第一安装点32A与安装有保险杠R/F18的第三安装点32C之间作用了拉伸负载,也能够通过该弯曲形状部分延伸来吸收距离上的扩大量,而维持发动机罩锁34与保险杠R/F18之间的连结构造。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托架32由金属制部件构成。由此,托架32的强度增高,托架32能够高效率地传递负载,并且即便上部22由树脂制部件构成,也能够使来自发动机罩锁34的负载适当地向保险杠R/F18分散。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托架连结构造30中,散热器支架的上部22与保险杠R/F18通过一对托架32而连结。由此,能够加强上部22的刚性。例如,在车辆越过障碍物时,当从该障碍物对下部24施加了冲击时,通过该冲击而经由散热器主体对上部22作用有向上的负载。即便在这样的负载作用于上部22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负载经由一对托架32向保险杠R/F18有效地分散。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22与托架32在第一安装点32A及第二安装点32B这两个安装点结合。由此,能够将作用于上部22的负载更可靠地向保险杠R/F18传递。
另外,上述所说明的结构是一个例子,只要具备连结散热器支架的上部22与保险杠R/F18的一对托架32及与该一对托架32的两者结合的发动机罩锁34即可,其他结构也可以适宜变更。在上述说明中,散热器支架具有上部22与下部24不直接连结的构造,但也可以通过配置于散热器主体的左右且沿上下方向延伸,上端部与上部接合,下端部与下部接合的左右一对的侧部来构成四边形的框状的散热器支架。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上部22由树脂制部件构成,但与托架32结合的上部22(上部主体22B)也可以由钢板等金属制部件构成。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例如通过由螺栓与螺母构成的紧固件进行部件间的固定,但固定部件间的手段也可以是焊接等公知的手段。
图5及图6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托架连结构造30的变形例。
图5是表示设有变形例的托架连结构造30的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1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变形例的托架连结构造30及其周围的结构的主视图。在图5及图6所示的托架连结构造30中,一对托架32相对于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中心而左右对称地配置,并且一对托架32与上部22结合的第二安装点32B间的距离(第一间隔)比一对托架32与保险杠R/F18结合的第三安装点32C间的距离(第二间隔)段,在主视图中“八”字状地配置。由此,即便在向发动机罩锁作用了上下压缩方向上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更适当使负载分散。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而是包含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技术范围乃至本质所作的全部变更和修正。

Claims (7)

1.一种车辆的前部构造,具备:
散热器支架上部(22),配置于前部车身构造(10)的上方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且支撑散热器主体的上部;
保险杠加强件(18),配置于所述前部车身构造(10)的比所述散热器支架上部(22)靠前方和下方处并沿车宽方向延伸;
一对托架(32),分别将所述散热器支架上部(22)与所述保险杠加强件(18)连结;及
发动机罩锁(34),具有将以覆盖所述前部车身构造(10)的上方的方式配置的前发动机罩(40)所具有的闩眼(42)卡止为能够卡合分离的锁闩机构,
所述发动机罩锁(34)的车宽方向上的两端中的一端与所述一对托架(32)中的一个托架和所述散热器支架上部(22)结合,所述发动机罩锁(34)的车宽方向上的两端中的另一端与所述一对托架(32)中的另一个托架和所述散热器支架上部(22)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构造,其中,
所述一对托架(32)相对于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中心而左右对称地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构造,其中,
所述一对托架(32)分别具有弯曲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部构造,其中,
所述一对托架(32)分别具有弯曲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前部构造,其中,
所述散热器支架上部(22)是树脂制的,所述保险杠加强件(18)和所述一对托架(32)均是金属制的。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前部构造,其中,
所述一对托架(32)与所述散热器支架上部(22)分别结合的第一结合部位(32B)间的第一间隔比所述一对托架(32)与所述保险杠加强件(18)分别结合的第二结合部位(32C)间的第二间隔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前部构造,其中,
所述一对托架(32)与所述散热器支架上部(22)分别结合的第一结合部位(32B)间的第一间隔比所述一对托架(32)与所述保险杠加强件(18)分别结合的第二结合部位(32C)间的第二间隔短。
CN201811201218.8A 2017-11-10 2018-10-16 具有托架连结构造的前部车身构造 Active CN1097607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7553A JP6879174B2 (ja) 2017-11-10 2017-11-10 前部車体構造
JP2017-217553 2017-11-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0749A CN109760749A (zh) 2019-05-17
CN109760749B true CN109760749B (zh) 2021-07-27

Family

ID=64270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01218.8A Active CN109760749B (zh) 2017-11-10 2018-10-16 具有托架连结构造的前部车身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96254B2 (zh)
EP (1) EP3483042B1 (zh)
JP (1) JP6879174B2 (zh)
CN (1) CN1097607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79174B2 (ja) * 2017-11-10 2021-06-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前部車体構造
JP7125924B2 (ja) * 2019-08-02 2022-08-25 豊田鉄工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FR3140106A1 (fr) * 2022-09-28 2024-03-29 Psa Automobiles Sa Support de serrure de capot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5579A (zh) * 2005-09-22 2007-03-28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汽车支架的结构
JP2007216706A (ja) * 2006-02-14 2007-08-30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04071235A (zh) * 2013-03-25 2014-10-01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07207050A (zh) * 2015-01-20 2017-09-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8447A (en) * 1982-04-15 1984-01-3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ehicle front end structure
US6227321B1 (en) 1999-03-31 2001-05-08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Structural tube for a motor vehicle unibody
US20020015310A1 (en) * 2000-02-23 2002-02-07 Pickholz Michael F. Vehicle structural assembly with integrally formed lamp housing
JP2002096760A (ja) 2000-09-22 2002-04-02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フロントエンドモジュール装置
JP3979016B2 (ja) * 2001-02-19 2007-09-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JP2006069274A (ja) * 2004-08-31 2006-03-16 Calsonic Kansei Corp ラジエータコアサポート構造
JP4736030B2 (ja) * 2005-07-22 2011-07-2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衝突検知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US7497289B2 (en) * 2005-09-22 2009-03-03 Hyundai Mobis Co., Ltd. Structure of carrier
JP4912049B2 (ja) * 2006-06-13 2012-04-04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ラジエータコアサポート構造
US8845010B2 (en) * 2012-09-05 2014-09-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ood assembly for a vehicle and method of aligning front end assembly components for a vehicle
DE102012222561A1 (de) * 2012-12-07 2014-06-1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rontendkarosserie
JP6136845B2 (ja) * 2013-10-21 2017-05-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EP2949518B1 (en) * 2014-05-27 2017-06-14 Fiat Group Automobiles S.p.A. Motor-vehicle front structure with an improved front-end unit
DE102015005925A1 (de) * 2015-05-07 2016-11-10 Daimler Ag Frontendträger für einen Personenkraftwagen
JP6565892B2 (ja) * 2016-12-22 2019-08-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JP6897454B2 (ja) * 2017-09-26 2021-06-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879174B2 (ja) * 2017-11-10 2021-06-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前部車体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5579A (zh) * 2005-09-22 2007-03-28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汽车支架的结构
JP2007216706A (ja) * 2006-02-14 2007-08-30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04071235A (zh) * 2013-03-25 2014-10-01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07207050A (zh) * 2015-01-20 2017-09-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96254B2 (en) 2020-06-30
EP3483042B1 (en) 2020-05-13
JP6879174B2 (ja) 2021-06-02
CN109760749A (zh) 2019-05-17
US20190143920A1 (en) 2019-05-16
JP2019089360A (ja) 2019-06-13
EP3483042A1 (en) 2019-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98753A1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109760749B (zh) 具有托架连结构造的前部车身构造
US9242675B2 (en) Automobile vehicle-body front structure
JP6020944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US7841649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20170088076A1 (en) Vehicle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US20130249245A1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20150329144A1 (en) Vehicle body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JP5776560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CN110294022B (zh) 车身前部构造
US20200324823A1 (en) Impact absorb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s
EP2481645A1 (en) Hood lock device
JP4736030B2 (ja) 衝突検知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JP5320371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12776895A (zh) 车辆下部结构
JP4856740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2046166A (ja)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CN109641623B (zh) 车身构造
US20180273097A1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JP2005263114A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US20210162939A1 (en) Impact absorb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s
JP2013112305A (ja) 車体側部構造
CN112789215B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
CN105459940A (zh) 车辆后部构造
JP2012188072A (ja) アンダーラン・プロテ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